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精选(九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第1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在这份报告中,普雷维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注:Raúl Prebisch,"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p.1.)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在这种“中心—”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正是循着上述思路,普雷维什逐步完善了“中心—”理论。概括地说,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霄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中心”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是不平等的。

第一,从起源上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丁“中心”和“”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关系形成以前,“中心”和“”当时都处在基本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彼此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有限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特别是在英国的逐步确立,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在这些国家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以后,这种变化越来越大。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系以后,英国的工业品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初级产品之间逐步形成了国际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中心—”体系。在这种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英国作为“中心”首先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利地位。而广大的“”地区则被迫参与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承担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任务,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

第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与工业品相比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认为,造成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1)技术进步的利益在“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分配,是造成后者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机制。在“中心—”体系中,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它的工业部门容易吸收新技术,因而会提高工业生产率,使工业的要素收入增加,并使制成品价格较高。而初级产品部门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从而使初级产品的价格较低。(2)贸易周期运动对“中心”与“”的不同影响,也是“”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普雷维什认为,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但在贸易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制成品市场具有垄断性质,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要比制成品严重得多。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3)在贸易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和工会的压力,“中心”国家中的工人工资会上涨,部分利润用来支付工资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上涨的工资并不因为利润的减少而下调;而“”国家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初级产品部门工人缺乏工会组织,没有谈判工资的能力,再加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国家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会在危机期间被压低。这样,在工资成本上,贸易周期的不断运动使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初级产品价格则相对下降,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当然就不可避免丁。(4)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大低于制成品,这样实际收入的增加就会引起制成品需求更大程度的增加,但对于食物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不像制成品那样能够自动地扩大,而它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又比较低,因此它们的价格不仅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而且还出现结构性下降。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深了“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普雷维什指出,在“中心—”体系形成初期,该体系的“动力中心”是英国,它所奉行的政策使“”国家和地区能够在“中心—”体系下获得一定发展的可能性,不对其进口的“”国家的初级产品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英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进口系数,普雷维什估计,英国在19世纪的进口系数一直保持着30%~35%的较高水平,从而通过进口“”国家的初级产品而使其技术进步的部分利益也转移到了“”国家,然而,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转移到了美国以后,“”国家和地区就处在了一个更加不利的地位上。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系数非常低。普雷维什指出:“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历来就是一个进口系数较低的国家。而且,这一系数还在不断地下降。当然,在英国的贸易霸权时期,这种下降对世界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注: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olped Countries",pp.266-267.)不过,当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后,其进口系数的低下就会对体系的其他部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美国的低进口系数意味着从“”国家进口数量的相对较小,使“”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美国的低进口系数进一步压低了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使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普雷维什强调说,在19世纪,“主要中心的进口系数在几乎整个世纪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国家中就抵消了对它们的初级产品更低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而也就部分地补偿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带给“”国家的不利影响。然而,美国的低进口系数便使这种部分补偿消失了,其结果当然是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在资本主义的“中心—”体系下,“中心”与“”之间必然会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国家始终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上,这是由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那么,“”国家要摆脱这种不利的地位,其出路何在呢?普雷维什提出了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设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21世纪,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是否还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这些基本条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否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否会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发生质变?

如上所述,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它要求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和动态的整体,“中心”和“”是同一个体系中的两极。在这种体系中,“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具有差异性,前者的经济结构是同质性的和多样化的,后者的经济结构则是异质性的和专业化的。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中心”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即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分工,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必然使这一体系具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这些条件全部或部分地发生了质变,那么就表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就失去现实性;如果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触动这些条件,则表明这种理论仍具有生命力。

那么,何谓经济全球化呢?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进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对外扩张而开始和演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这一特点,美国著名的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概括得比较恰当:“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注:Paul M.Sweezy,"More (or less)On Globalization",Monthly Review,September 1997.)不过,从1990年代起,这一进程出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并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此,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约翰·H.邓宁:《全球化经济若于反论之调和》,见《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3期,第17页。)所以,可以预料的是,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将不仅是一种进程,而且还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下的世界经济体系将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1)商品、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性流动规模和形式都空前增加;(2)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猛,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动力之源;(3)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分工逐步形成,生产活动将实现全球化;(4)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将出现一个知识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5)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将日趋统一。

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与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得以成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呢?

第一,如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早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在普雷维什提出“中心—”理论的时代,它就已经开始。而且,根据普雷维什的看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它的整体性,是一个由“中心”和“”构成的整体。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中所假定的“整体性”特征只会更加凸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时,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某些起步较晚的国家就更有可能被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所吞噬,从而使本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的地位上。当然,也有一些起步较晚的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机遇,获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逐步摆脱了“”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半”,乃至“中心”。因此,这种整体性仍是动态的。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不会因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而失效,“中心”与“”之间在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而扩大。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心”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不仅仍呈现出同质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且还出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它们将以生产和出口知识产品为主;而“”国家对新技术革命的应对则是不同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仍然将呈现出异质性和专业化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强者胜”的制度形式,那些处于劣势的“”国家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它们一方面会努力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发展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另一方面则受市场机制所迫,不得不更多地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或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因此,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必然会出现先进技术部门与技术相对落后的经济部门并存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异质性。更有甚者,经济全球化所日趋统一的世界经济贸易规则基本上是按照“中心”国家的利益来确定的,它不仅不利于“”国家改善经济结构的努力,反而会使它们落后的经济结构“永久化”。当然,应当承认,也有一些“”国家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住了知识经济的特点,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从而上升为“半”国家或“中心”国家。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消除“中心”与“”之间的不平等,反而使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心”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因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国家则由于在制定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上的附属地位,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弱者”地位,它们能够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将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扩大“中心”与“”之间的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占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占有世界财富的80%,而占世界总人口10%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却不足1%,对外贸易额只有0.4%。(注:童有好:《略论经济全球化中的新问题——兼谈经济全球化呼唤国际规则》,见《桂海论丛》1999年第3期,第41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这种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由“中心—”之间的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仅没有改变技术进步及其成果不平衡分配的状况,反而会使“”国家在分享技术进步成果方面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心”国家会不断利用产品生产的技术梯度差距,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家转移,造成“”国家对“中心”国家技术依附的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中心”国家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拥有垄断的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它们转让给“”国家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先进的,因此在技术发展方面,“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始终都会存在一个梯度差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中心”国家的技术进步将呈现出日益加速的趋势,先进技术的升级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将使在技术进步进程中本来就已经落后的“”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差距日益扩大。以信息技术为例,1998年全球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用户占92.2%,达1.2亿人,而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用户,仅占7.8%。如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半”国家这一事实,“中心—”之间的差距之大便可想而知了。(注:唐任伍:《论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第53页。)

另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短时期内并不会消除“”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根据普雷维什的观点,“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的不平衡分配,经济周期运动对“中心”国家与“”国家的不同影响,以及两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别,“”国家及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必然会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中心”与“”之间将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这种格局下,“中心”国家将主要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知识产品,而“”国家中,有些国家将继续从事初级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有些国家则会转向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或初级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它们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这样;在“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前者将一如既往地获得技术进步的绝大部分利益,而“”国家的贸易条件当然就会趋于恶化了。(注:董国辉:《21世纪的贸易条件问题初探》,见《拉了美洲研究》2000年第4期。)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仍将是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其理论的核心部分仍将发挥其效用。也就是说,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世界上,只要“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继续不利于后者,只要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继续在它们之间不平等地分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必然会使早已确立的“中心—”格局继续存在下去。不过,应该肯定的是,在这种“中心—”体系中所包含的国家,会随着它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应对而发生分化:有些“中心”国家就可能沦落为“”或“半”国家,而有些“”或“半”国家则可能上升为“中心”国家。当然,不能因为这样的分化,就完全否定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也不能因为“中心—”体系的继续存在,就完全肯定和照搬他的“中心—”理论。总之,应当以发展的和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理论,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进程来分析和研究这一理论,使之真正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2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这一地位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

一、拉美将继续成为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重要来源

拉美由33个国家组成,从北到南全长1.1万公里,总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8%,相当于欧洲大陆的3倍。拉美可谓地大物博,除了森林资源以外(注:南美洲的森林面积达9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就在南美洲。),该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些矿物的储藏量居世界前列(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巴西的铁矿储藏量名列世界第一,智利和秘鲁的铜矿储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四位。此外,墨西哥的银和硫磺、智利的硝石、古巴的镍以及哥伦比亚的绿宝石等矿产品的储藏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此外,拉美还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20世纪,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为特征的所谓“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趋势迅速发展。例如,在通讯材料中,光学纤维能够替代铜,从而使铜的使用量减少;微电子的应用则能使产品的体积小型化,从而达到减少浪费和节省原材料的目的;生物技术能有效地节省能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能把废物变成再生资源。此外,新技术还能使同样数量的铁矿石生产出更多的钢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材料层出不穷,但人类社会对原料和自然资源的需求总是不断增长的。就此而言,拉美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这种初级产品“供应者”地位不容忽视。

20世纪下半叶,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然而,统计数字表明,虽然拉美国家的商品出口额从1980年代的9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2893亿美元,但它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却仅仅从5.15%提高到5.36%。如将服务出口计算在内,拉美的比重则未见增长。1980年,该地区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额为1141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3360亿美元,但在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却仍然为4.98%。(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文版),2000:198、244)

拉美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这一地位与该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不无关系。诚然,7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1980年,初级产品在该地区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高达80%,1998年已下降到50%左右;制成品的比重则从同期的20%提高到50%。但是必须指出两点:第一,虽然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拉美国家获得的出口收入中仍然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第二,上述数据掩盖了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墨西哥的出口在整个拉美地区的约40%,而墨西哥的制成品在出口额中的比重则高达85%。

可见,21世纪初拉美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在如何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把初级产品出口作为外汇收入的来源是有风险的,因为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比较大,而且初级产品的供给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美洲开发银行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在1970-1992年,拉美经济的“动荡性”(volatility)高于除非洲和中东以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其原因之一就是拉美地区的出口收入以初级产品为主,而初级产品出口经常受到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注:其他原因包括:政治稳定性差、金融体系脆弱以及汇率不稳定,等等。(参见Inter-AmericanDevelopment  Bank: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1995  Report,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相比之下,东亚在实施外向发展模式后,通过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制成品而获得了大量外汇收入。这些外汇收入使东亚维系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使其成功地积累资金,为重工业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2005年建成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提升拉美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已确立了在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一目标如能实现,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得到提高。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是美国在1994年的迈阿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就目前态势而言,这一目标是能够如期实现的。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洲地区的一些自由贸易协定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中美洲共同市场和加勒比共同体等)运转良好,从而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其次,拉美国家已经认识到,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样的方式来加强整个美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南北美洲来说都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第三,美洲自由贸易区能否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意愿和行动,而美国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决心似乎是很大的。

美洲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可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它将拥有7.55亿人口,经济总量在10万亿美元以上。(注:1998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9030亿美元和5809亿美元,拉美为19330亿美元。(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8-10))因此,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首先,它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其次,它将加剧世界上三大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再次,它有利于扩大美洲国家的国民经济总量,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不容否认,与拉美国家相比,美国将从美洲自由贸易区中获得更多的好处。这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拉美国家业已达成了多个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除NAFTA以外)将美国排除在外,因而对美国企业是不利的。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美国公司获得进入拉美市场的不断增长、稳固和无歧视的机会。第二,美国的关税大大低于拉美国家的关税。因此,美洲自由贸易区将使美国企业在向拉美国家出口时获得较低的关税。(注:美国政界和公众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态度似乎褒贬参半,但美国企业则基本上持欢迎和支持立场。例如,(AACCLA)认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美国企业更为便利地进入拉美市场,也将使美国企业和拉美企业在美洲地区大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竞争。但是,AACCLA也指出,它赞同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应该是这样一个自由贸易区:取消所有商品的所有关税;除特殊规定以外,取消对所有商品、服务和投资的所有其他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原则超过WTO的原则;确保政府不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放弃现有的那些涉及环境保护、卫生和劳工安全等方面的措施;为投资者提供国民待遇,并使其不被东道国政府没收;建立一个可行的解决争端的机制;保护知识产权。(aaccla.org/issues/ftaa/background.ht))

任何一种自由贸易协定都会产生两种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即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成员国之间会产生出新的贸易机会;(2)“贸易转移效应”,即贸易从低成本的非成员国生产者转移到高成本的成员国生产者。“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对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成员国能从“贸易创造效应”中获得好处,而非成员国则会受到“贸易转移效应”的不良影响。可以预料,虽然拉美国家在美洲自由贸易区中处于一种从属于美国的地位,但它们依然能从“贸易创造效应”中受益匪浅。

三、拉美国家的经济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扩大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总是取决于它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大多数拉美国家早在19世纪初就取得了民族独立。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一些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的程度(见表1)。事实上,20世纪中叶,拉美的人均收入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地区,它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约在1:2左右。然而,20世纪下半叶,拉美的发展步伐明显不如东亚。即便在六七十年代这一所谓拉美的“黄金时期”,拉美的发展速度也不及东亚。

但是,就经济总量而言,拉美则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地区。据世界银行统计,1998年,拉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为1933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6.7%),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组地区中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地区(见表2)。

表1 1998年部分拉美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阿根廷 智利 巴西 墨西哥 委内瑞拉

哥伦比亚

秘鲁

8030

4990   4630   3840

3530

2470

244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第8-10页。

表2 1998年世界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拉美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欧洲和中亚 中东和北非 南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19330

18020

10440

5810

5600

323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表3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拉美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GDP增长率  

发达国家 东亚 其他亚洲地区 中东 东欧 非洲 拉美

80年代 2.69

5.93

4.77

2.97 3.80 3.04 1.33

90年代 2.55

5.13

5.15

3.98 3.48 3.15 3.34

资料来源: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2001  Report,p.13.

毫无疑问,经济总量扩大的幅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必须指出的是,最近几十年,拉美的经济增长率起伏比较大。在1965-1998年期间,拉美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5%,不仅低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7.5%,而且还低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低收入国家的5.9%(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12)。在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拉美的GDP增长率更是明显低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见表3)。但是在90年代,拉美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拉美的GDP增长率高出2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幅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分析最近几十年影响拉美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可以看出,21世纪初拉美国家能否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将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条件:

第一,能否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拉美国家实施了声势大、范围广、影响深的改革开放。这一进程不仅在拉美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整个第三世界来说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无怪乎有人称之为拉美大陆上的一次“经济政变”。

拉美国家的改革开放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使拉美国家走出了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的阴影,使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当然,改革开放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收入分配不断恶化,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些拉美人将1994年12月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2001年12月爆发的阿根廷危机视为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求拉美国家停止改革开放,回到90年代以前的那种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超常干预和闭关自守的“老路”上。令人欣慰的是,这一观点不会影响拉美国家决策者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当然,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的决策者认识到,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本,使更多的人受益。

第二,能否继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多、更快和更自由的流动。因此,全球化能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份额。

与东亚相比,90年代以前拉美参与全球化的力度是有限的,参与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尤其在六七十年代,两者的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当东亚有力地拓展海外市场时,拉美却依然在“出口悲观主义”阴影的笼罩下,奉行一种内向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70年代,东亚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9%,而拉美只有0.9%(注:Gary  Gereffi  and  Lynn  Hempel.Latin  America  in  the  Global  Economy:Running  Fast  to  Stay  in  Place.NACLA:Report  on  the  Americas,January/February,1996:19)。正如美国学者G·吉里弗等人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拉美仅仅利用了全球化提供的一部分机遇,因此,该地区向全球生产结构所具有的高附加值的顶端过渡的能力受到了限制”。(注:Gary  Gereffi  and  Lynn  Hempel.Latin  America  in  the  Global  Economy:Running  Fast  to  Stay  in  Place.NACLA:Report  on  the  Americas,January/February,1996:19)

在拉美,对全球化持全盘否定的人为数不少。但更多的人认为,作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是难以抵挡的,因此拉美国家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合这一趋势。当然,拉美人也认识到,全球化并不是解决当今世界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对于包括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找到其适当的位置,扬长避短,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那么拉美应该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阿根廷学者阿尔多·费雷尔的观点颇有见地:首先,拉美必须解决本身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利用资源的效益低、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财政金融政策失衡和国际收支状况欠佳,等等。只有这样,拉美才能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为自己找到更多的回旋余地。其次,拉美国家必须重新构筑公共政策的领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不是降低政府的地位,而是强化政府在促进发展和实现公正方面的作用。第三,拉美必须保持区域一体化的势头,因为一体化能强化拉美国家在全球化世界中寻求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能否强化国际竞争力。在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此,能否获得更大的的世界市场份额,将直接取决于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出版的《200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宏观经济环境、公共机构(public  institutions)的质量以及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能力作为影响竞争力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宏观经济环境涉及以下几个指数:价格稳定与否、国内外融资成本的高低、实际汇率的走势、储蓄率的水平、公共开支的大小以及公众对经济前景的看法,等等。公共机构的质量主要是指法治的程度以及控制腐败的能力。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适合于创新的环境;②获得国外高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能力;③吸纳新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讯技术的水平。

根据该报告的数据,拉美的竞争力在世界7个地区的排名中名列第5,仅仅领先于不包括东亚在内的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在该报告所列出的20个国家中,智利、哥斯达黎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世界上分别位居第27、第35位和第38位;巴拉圭和尼加拉瓜分别是第72名和73名。由此可见,拉美的竞争力水平有待提高。当然,增强国际竞争力并非一蹴而就,拉美国家应该在21世纪初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能否通过增强国内资本积累的能力来强化经济安全。经济安全的本质就是一个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抵御和防范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在没有巨大冲击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曾爆发过四次震惊世界的危机,即80年代初的地区性债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阿根廷危机。这些危机都给有关国家、乃至整个拉美地区带来沉重的打击,人民生活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四次危机的根源都与过度依赖外资有关。而拉美国家之所以过度依赖外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国内资本积累能力比较低。除智利以外,拉美国家的储蓄率一般在15%-20%左右,而东亚则高达30%(注:Michael  Gavin,Ricardo  Hausmann  and  Emesto  Talvi:"Saving,Growth  and  Macroeconomic  Vulnerability",in  Nancy  Birdsall  and  Frederick  Jaspersen(eds):Pathways  to  Growth:Comparing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1997:162)。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拉美国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②改善收入分配,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③克服高收入阶层的高消费习惯。

必须指出的是,拉美国家身上越来越沉重的外债负担,也使国际金融界不得不重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982年,以墨西哥宣布无力还本付息为“导火线”,拉美国家相继陷入了债务危机。拉美的债务危机甚至还使其他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当时,拉美的债务总额尚不足4000亿美元。而今,拉美的债务总额已上升到近8000亿美元。可想而知,如果拉美国家宣布无力还本付息,由此而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或许整个国际金融界都会崩溃。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从反面“提升”了拉美的地位。

第五,外部条件是否有利。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外部条件对拉美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些外部条件主要包括:(1)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走向。初级产品出口是拉美国家获取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口收入的多少。最近几十年的趋势表明,多种初级产品的价格走势呈现出疲软的迹象,这对拉美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2)外资流入的规模。最近几十年,拉美经济的增长率与外资的流入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外资流入量大,经济增长率就高。

最后还应该指出,作为多种发展理论的发源地和试验地,拉美在国际上经济学术界的地位也是不容低估的。20世纪40年代后期,普雷维什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也称发展主义理论)使拉美走上了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这一理论不仅影响了拉美一代人,而且还对整个发展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0年代问世的依附论(这一理论的许多代表人物是拉美学者),同样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80年代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学说在世界各地盛行。拉美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试验地”之一。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肤色的学者在评价新自由主义时,经常以拉美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

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一“双重危机”使整个拉美地区在80年代陷入了所谓“失去的十年”。1994年12月,墨西哥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这一危机被视为“新兴市场时代”的第一次金融危机。1999年初,巴西出现了金融危机,这是20世纪西半球上最后一次危机。2001年12月,阿根廷遭受了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这个历史上的富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2002年年中,乌拉圭和巴西又出现了金融动荡。

可见,在预测21世纪初拉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时,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拉美经常爆发经济危机?

第3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回顾历史,问神州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创造了绚丽夺目的华夏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然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一、红色传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枪炮,给走在了救国方案十字街头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即“共产党小组”,同年11月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1921年7月的一个夜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烈史诗。

回首百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实际中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团结各族人民,艰苦斗争。爬雪山、过草地,用小米加步枪带领中华儿女打击侵略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民主的新中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入思考面临的新情况问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传承中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共产党人的精代代相传。

二、初心使命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度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三、百年辉煌

2021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同志代表党和人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庄严的对全世界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1、民富篇

自从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以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大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精准扶贫思想,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牢记为老百姓谋幸福为使命,着力改善民生,牢记宗旨、以民为本,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精准扶贫期间完成15个乡镇“减贫摘帽”任务,累计减贫34.18万人。成功争取恒大集团投入30亿元扶贫资金结对帮扶我县,帮助18万贫闲人口稳定脱贫。累计投入教育经费41.95亿元,校园占地面积从11万平方米增加到3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从77.5万平方米增加到12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从7098名增加到9491名,高考累计录取2.09万人: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10.23万人,开餐率和就餐率均达100%;每年预算1000万元作为教育奖励资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增加8.4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增加37.5个百分点,教育“两基”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同心助医”工程,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医疗救护车,山区卫生应急救援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管理,实施100%补偿,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基本医保体系,公共卫生实现全覆盖: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82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13人。人口出生率从14.83%下降到12.32%,口自然增长率从65%下降到625%。累计支出各项社会救助资金8.12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20万人(次)。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67万人,保险基金448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1.12万套80.58万平方米竣T105万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36万人,累计劳务输出20余万人。实现全县脱贫!

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大方县取得的成就只是中华大地上华夏儿女团结奋斗的一个缩影。在党的红色精神指导下,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2、强国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及“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经济建设方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3年至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同时我国还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科技发展方面。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2019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生态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的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确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3.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文体建设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到2019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196个、5132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4%,全国已有1536个县(市、旗)建设融媒体中心,覆盖率近82%,主流新闻舆论阵地不断做强做大。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19年底,平均每万人拥有25.3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面积达2.08平方米。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现代化军队建设。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国安。自2016年底开始,军队进行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按照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优化兵力规模构成,优化各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大幅提高新质战斗力比重。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围绕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中外联合演习、展开国际军事合作,执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弘扬了军威国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传承,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一棒跑下去,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仍需风雨兼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走过万水千山,创造了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党各族人民要会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惊天动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

第4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口容量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就业增长弹性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促成经济进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发明、新领土与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越发达,人口增长的基础就越牢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小基数下的适度人口增长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过度的人口膨胀则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经济增长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到2000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692万人,净流入长三角人口10年间增长18倍。

事实上,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两者是复杂多变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总人口增长较慢而GDP增长较快,到1985年后,二者呈现出同向关系。类似情况也可以从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中得到体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出现了负相关,当时大批外地劳动力返乡,在业人口出现负增长,但经济依然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直到2001―2002年,在业人口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才重新回到同方向变化。然而,就总体而言,从1978-2002年,无论是总人口增长还是在业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本文将1978年到2002年主要年份的在业人口和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稳定在0.99以上;将总人口与GDP总量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高达0.83―0.89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产业升级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根据钱纳里的标准,2002年,长三角人均经济水平为52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的初、中级阶段之间,江苏8市和浙江7市大致处于这一阶段,唯有上海市人均经济总量以常住人口计算为7458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后期,而我国则为3920美元(PPP价格),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2002年长三角经济发展阶段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第一产业占GDP的6%,低于标准水平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52%,与标准水平一致;而第三产业为42%,高于世界平均2个百分点。

从分地区看,浙江7城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43%,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8%高0.43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6%的水平高2.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2.36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高2.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低2.79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换言之,浙江7市的产值结构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但人均GDP与世界低收入国家相近。

江苏省8城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02%,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8%低0.98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平均水平高1.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1.43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标准水平低0.45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36个百分点。江苏省7市的产值结构处于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但人均GDP与世界低收入国家相近。

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虽属于发达阶段的初中级阶段,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2%,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低于标准水平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标准水平高11个百分点,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1998年的平均水平相近。

将长三角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长三角人均GDP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我国的人均GDP经调整为1892美元(PPP),基本接近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就业结构看,2002年,长三角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6%,低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4百分点,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高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41%,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高1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3%比发达经济的初中级阶段低17个百分点。总体判断,长三角都市带就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之间的水平。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注意到,长三角都市带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高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标准水平,这可能与制造业的世界性转移相关。

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结合起来看,长三角都市带第一产业,26%的就业人数仅创造了6%的GDP,其生产力水平低下;第三产业以33%的就业人数创造42%的GDP,落后于第二产业以41%的就业人数创造52%的GDP。这说明长三角都市带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还不协调,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并且第一产业投入劳力多、产出少、效率低。

从纵向看,2000年与1990年相比,长三角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达12.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基本维持不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了12.35个百分点。同时,长三角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从第3位上升为第2位;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从第2位下降为第3位。按照人口就业结构模型判断,长三角人口就业结构已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过渡时期的鼓型模式。目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这符合世界性产业发展规律。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人口容量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将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通过平衡要素在不同部门的生产率来提高社会平均生产率水平。一般说来,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趋于上升,而生产率提高较慢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显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本质要求,只有产业结构升级,才能获得经济学上所谓的“集约增长效应”。而且,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

其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区域人口容量的增扩。如前所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减少,比重不断降低,而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上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化水平提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到高度工业化阶段逐渐趋向饱和,但是,依靠科技进步创造越来越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仍然是保证人口容量扩大的基础。加上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不断涌现的第三产业门类,以及三产本身的高度化,进一步增强了吸纳劳动力和容纳人口的能力。

将1978―2002年长三角人口增长率分别与同期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1,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越慢,从另一侧面说明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而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与人口增长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和0.60。换言之,一定规模的人口或劳动力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支撑了区域人口和劳动力的扩容,这也正是经济效率高的大城市人口集中的原因所在。

就业增长弹性变化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就业弹性系数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经济含义是:

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业就弹性系数不断趋于下降。索洛增长模型表明,技术进步率、资本投入增长率以及劳动与资本产出弹性均与就业增长率负相关,因为节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GDP就业弹性。

1978―2002年,长三角都市带主要年份的在业人口与GDP总量的相关系数在不同的时期里基本保持一致,高达0.99,人口总量与GDP总量的相关系数略低于在业人口,但仍高过0.8以上;若将GDP增长率与同期在业人口增长率进行相关分析,则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498。这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长三角都市带在业人口增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但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有变化的。

如从1978年到1980年,或者从1980年至1985年,总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是负向关系,说明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国家出台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小城镇落户政策以后的一段时间,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成本。

本文计算了1990年到2002年长三角都市带分产业的就业弹性,从中看到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都市带有资料的十二个市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无一例外地是负值,表明长三角十二个城市第一产业是劳动力输出部门。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在长三角各城市表现不一,上海、苏州、南通、扬州、泰州等五个城市,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小于0,说明这五个城市的第二产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减人增效的国企改革效果显著,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快于在业人口的增长速度,甚至出现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与就业人数减少并存。但浙江省有资料的六个城市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大于0,尤其是绍兴市,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高达0.3,宁波、嘉兴和舟山市就业弹性均高于0.1,与江苏、上海的负弹性完全不同,这说明浙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劳动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有力地缓解了就业压力,这可能与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有关。浙江第二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随着世界制造向第三世界的转移,浙江民营经济必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增长点。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除南通市为负之外,其余市均为正,其中绍兴、杭州二市超过0.4,上海市和湖州市的就业弹性均超过0.3,说明这些城市第三产业成为就业的新增长点,这符合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性,而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在业人口的比重滞后于产值结构,未来吸收外来人口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将主要是第三产业。

第5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图片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图片是有效储存、直观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需要的任何教学图片几乎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图片与网络”这两大工具结合,能够擦出闪亮的火花。本文通过具体阐述网络图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诸多应用向读者展示其重要性和广泛度,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利用网络图片,充实教材已有内容。

课本是初中地理最直接的教学资源,毫无疑问,编书者在考虑视觉协调性时,一定在文字附近插入与之相关的图片,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的图片只能起到丰富文字效果的简单作用,教师还需从网络上寻找并下载具有学习价值和讨论意义的图片,在课堂讲解时间内展示给学生观看,这样既充实了教材中的已有内容,又拓宽了初中生的眼界,满足了他们浓烈的好奇心理。例如:在学习《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时,教材中明显标注的只有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还有与其他地区降雨量的对比图。此外,为了更透彻地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给当地造成的各种奇观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图片向学生解说。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吗?生1:全年高温。生2:降水量明显多于别的地方。师:那你们知道这两大特点给当地居民创造了什么好处?又制造了什么麻烦呢?同学们都不太了解。因此教师便可以用植被的网络图片解释雨林的茂盛。

二、利用网络图片,培养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是文科与理科相互交融的,很多初中生对地理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向学生传输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如何让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别具一格呢?目前很多教师采用网络图片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并推动教学目标的迅速实现。譬如:空间思维能力是初中生学习地理时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空间观念教育才会在地理教学中占得一席之地,为了使初中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地理学科的空间性,教师可以用一连串的相关图片模拟一些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比如:正午时分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以下对话: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年四季昼夜时间不一样吗?生1:是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生2:还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师:那黄赤交角是怎么形成的呢?生3:它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上面两个问题都提到了地球的公转?地球是围绕什么公转的呢?生齐答:太阳。师:好,你们都回答正确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可以利用网络图片展现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高度有何变化,这种方法既清晰又简便。同理,在讲解“褶皱与断层”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入网络图片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产生更加深刻、细致的了解,并加深他们的视觉影像。

三、利用网络图片,培养学生用图、看图的习惯。

在运用网络图片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应该带领他们开展看图、读图学习。不难发现,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如果学生不具备识图能力,就容易造成理论知识理解与图片信息掌握两者不均衡现象的发生。从学生角度着想,教师理应督促学生要统筹兼顾,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问题的答案,而要会用图、看懂图,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例如:统计图是网络中常用来表示同类或具有相似性质的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具有非常显著的对比性和说明性,学生很乐意观看这类图片,因为它们传达的信息通常直观而有效。它呈现出来的方式主要有:柱状图、结构图、曲线图、折线图、平面直角坐标图、三角形坐标图等六种,可以形象直接地体现出各类性质。在学习“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从十八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人口上升的统计表来说明。由上图可以说明,在产业革命期间,世界人口维持在15亿左右,但是从195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世界人口便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这张统计表,我们得出上述结论,但这只是结论,其中的原因我们还需深入探讨,比如为什么人口增多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国家人口比例逐渐失调?是什么原因导致世界人口增长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通过常规的训练和教师“点到为止”的提醒,学生树立看图、用图的思想意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掌握了网络图片中的关键因素、提示信息和一般规律,就可以得出图中所示目标的大致地理位置信息、气候特征、地形情况等,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与图片教学总目标相吻合。

第6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第7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牢牢抓住公民政治方向教育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全新的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标准》,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培养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与社会》中关于近现代史的内容,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专题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为学生构建起近代探索史的框架。从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对复兴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满艰辛、相继失败,宣告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在中国社会行不通。历史证明,接受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GDP总值达到了世界第二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撼。《标准》指出,“借鉴各国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为此,历史与社会课教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的鲜活史实对初中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十分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中国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自古至今,爱国主义历来是贯穿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

在《标准》中,爱国主义教育着力从“逐步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三个层面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例,通过展示从秦代到清代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历史版图,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模式,能生动地展现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体味教材“中国古代有过地方割据、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国家认同感的教育。而通过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如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元朝宣政院管辖事务、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等等,能让学生理解教材“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国家归属感的教育。另外,通过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诵读会、实地考察、艺术欣赏等活动,展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让学生知道古代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从而理解教材“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观点的含义,达成对学生开展国家自豪感的教育。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使初中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从少立志,把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二、以形成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牢牢抓住公民思想观念教育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公民思想,成年后回报社会。

1. 科教兴国思想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标准》主题二的标题就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其中就突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使学生明白每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而正是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了国家政治制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变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标施教”,将《历史与社会》中关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以及二战后科技革命等的史实,整合在一节课内,通过实例、图表展现的方式进行比较,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振兴国家的直观感受,培养科学研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理性认识,努力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境界。

2. 改革发展思想

改革与革命同样推动历史的进步,而改革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历史与社会》教材里,不乏成功改革的范例,如秦国商鞅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如今更有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通过学习,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改革曾催生出许多辉煌的强国。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点,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各国的经济普遍在改革的过程中,走向开放、外向,从而与世界市场接轨。

当然,改革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标准》提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改革融为一体,才是真正意义的变革;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发展,才可能形成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吏治清廉、贫富适度的和谐社会。

总之,我们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决矛盾”,汲取借鉴国外一切成功有益的经验,走改革之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新腾飞。

3. 文明多样性思想

《标准》提出,“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唐朝的对外开放,铸就了中国封建文明的巅峰。在国外,美国的对外开放曾吸收了大量的欧亚移民和欧洲剩余资本,使其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飞速发展。

通过历史与社会教学,引导初中学生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相互交流与影响的事例,了解区域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趋势,深入地认识到合作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从而教育初中学生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度;既学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思维,用知识武装自己,迎接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选择,又树立竞争与合作思想,树立全球观念,做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各项准备。

三、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成果为内容,牢牢抓住公民品德素养教育

将品德素养教育引入历史与社会学科活动之中,并结合时代特点,能使学生的公民品德素养教育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具体,拥有了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气息,从而更有助于初中生公民品德素养的养成。

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品德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既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又要实现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

《标准》以“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个篇目的大容量,通过列举实例,综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学生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改版后的课程标准,还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利用和改造的一面,又有消极损害和破坏的一面,从而充分发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功能,帮助学生从史地结合这样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考察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相同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来观察地理条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以以“感悟沧桑巨变”为题,展示以渭河附近为中心的文明从勃兴到消融的过程,来观察人类活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即既要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 科学探究观念的品德教育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是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是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是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第8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字词】初中地理学科;实验教学;策略方案

根据新课改大纲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此前提背景下,各地初中学校开展了针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改革。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首先从课堂知识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机会去自主观察、自行实践,最终掌握本节课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所在,养成主动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中,笔者将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试验课堂教学案例。第一,为同学介绍国内外著名航天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结合世界的海陆地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陆地总面积约30%,海洋总面积约70%的结论。同时,观察海洋、陆地的分布规律,得出——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少,海洋面积较大,南极洲由陆地构成;北半球海洋面积较少,陆地面积较大,北冰洋由海洋构成的结论。第三,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一: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获得一个地球仪,随意将地球分成体积均等的两半,观察其中陆地、海洋面积的所占比重大小。学生们发现,海洋面积总是要大于陆地的面积。第四,在学习了课本上关于“海峡”、“海洋”、“岛屿”的定义后,从地球仪上依次找出:马六甲海峡、黄海、太平洋、亚洲、印度半岛和台湾岛。第五,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准确标记出四大洋和七大洲。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然后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结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第六,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三: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注意赤道和180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极周围,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最后归纳小结,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课后探究,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初中地理课堂试验教学的要点策略

第一,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地理试验课程。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学校,加强地理试验课堂教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当为地理实验课堂配置必要的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必要的教学工具,例如绘图仪器、测量仪器、地球仪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生动的学习体验,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快乐、和谐、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地关心与支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多利用个人的课余时间,去查找、收集关于地理知识的材料,拓展阅读面,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第三,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实验证明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创建情境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学习活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至完成地理实验学习活动。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创建活跃、自由、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各地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生平,古新.浅析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甘南地区为例[J].学周刊,2017,(07):77-78.

[2]唐祥蓉.地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方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9):97-98.

[3]张雅琪.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J].才智,2016,(12):50.

[4]张术良.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27):122.

第9篇: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练员队伍,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体育教练员职务名称为三级教练、二级教练、一级教练、高级教练、部级教练。三级、二级教练为初级职务,一级教练为中级职务,高级、部级教练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体委系统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的人员。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四条体育教练员的基本职责是完成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参加规定的进修、学习。同时高等级教练员须承担对低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辅导基层训练工作。

第五条三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拟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协助高等级教练员做好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工作。

(二)基本掌握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法;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主动接受高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二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训练教学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比赛的指导工作;培养后备人才。

(二)了解本项目发展方向,掌握运动选材和训练方法,及时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定期做出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第七条一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体育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二)及时了解本项目的发展动向,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有关选材和改进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

第八条高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优秀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二)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的经验,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指导和推动本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九条部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高水平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负责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后备人才。

(二)掌握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先进技、战术和训练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高质量后备人才的经验,组织并进行专题研究,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指导和促进我国运动训练教学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任职条件

第十条各级体育教练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履行教练员职责,遵守教练员守则,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第十一条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掌握训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完成训练教学任务。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训练教学方法、手段,出色完成训练、比赛任务。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学识水平的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录取名次;集体项目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较好名次。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项目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成果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取得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达到世界水平或亚洲或全国优秀水平。

(五)部级教练具有体育院、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部级教练研讨班学习,担任高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有二篇发表过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具有国际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成果的学术文章,或多次进行国际国内讲学和学术交流;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进行技术交流J;l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下列运动成绩之一:

1.奥运会前三名。

2.奥运会四至六名并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前二名。

3.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三人次冠军。

4.亚运会二人次冠军并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二人次冠军。

5.向国家输送三名以上运动员或三名以上运动员代表国家

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五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或二人次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6.集体项目奥运会前十名。

7.集体项目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二次前二名。

8.集体项目亚运会冠军并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9.集体项目向国家队输送五名以上运动员或有五名以上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或二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

第十二条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较好地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所培养的运动员30%达训练大纲及格标准。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学识水平的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二名以上(含二名)或越级输送一名运动员;所培养的运动员按训练大纲要求60%达及格标准,并在全国青少年或全省(区、市)最高水平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所培养的运动员按训练大纲要求80%达及格标准,其中20%良好;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九至十四名运动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达到全国优秀水平。

2.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最长四年内有三人获健将称号。

3.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的训练层次,输送后有二至四名选人国家队,或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

第十三条在优秀运动队训练八年以上,曾获得全国冠军或集体项目全国前三名(主力队员)以上运动成绩的优秀队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符合规定的业绩条件者,可提前或破格确定教练员职务。

第十四条某些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的奥运会重点项目和一些尚无世界性比赛的非奥运会项目的教练员确定部级教练职务时,虽未达到业绩标准,但在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和发展我国或本地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推荐,报国家体委审定。

第十五条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或在训练、科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可破格晋升相应的职务。

多年担任高级教练员,在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业绩卓著,对发展我国或本地区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少数各类体校教练员,可破格晋升部级教练职务。

1.符合优秀运动队部级教练任职条件规定的学术理论水平;

2.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十五名以上运动员,其中有三人以上进入国家队(无国家队项目须有三人以上代表国家参加亚洲以上比赛);

3.奥运会项目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获得世界冠军或多人次获亚洲冠军。

第四章审定权限

第十六条审定各级体育教练员是否具备任职条件必须在上级批准的合理结构比例内,按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进行。

第十七条部级教练需由当地高级教练审核组提出初审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和人事职改部门审核,由国家体委审定,报国家人事部备案。

第十八条高级教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高级教练审核组进行初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批准,报国家体委备案。

第十九条一级教练以下(含一级教练)的审定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教练审核组由当地体委人事、训练、竞赛部门的负责人和具有较高技术、学术水平的高级教练、部级教练组成。成员一般在七人以上。审核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按照任职条件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

第五章职务聘任或晋升

第二十一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领导根据教练员所在单位的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在经审定具备教练员职务任职条件的教练员中按岗择优聘任。

第二十二条聘任教练员,一般每一任期不超过四年。如果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二十三条教练员管理部门要对受聘教练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任职期满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或晋升、奖惩的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非体委系统的运动队从事体育训练的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