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初中业务副校长精选(九篇)

初中业务副校长

第1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镇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构建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公益性、先导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坚持积极稳妥深化改革的原则,使各项深化教育改革措施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完善××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初级中学校长、各完全小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用等制度,推动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全镇教育水平。

(四)坚持多元办学和创新办学原则,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积极探索我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三、改革思路

我镇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是:理顺体制,确立一个地位,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两项建设。

理顺体制。设置××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作为××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通过改革,切实让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落实学校的办学自。

确立一个地位。确立“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重点加大“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改善教育软硬件建设,使“普九”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三是打好实施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的基础。

加强两项建设。一是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

四、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我镇教育发展规划;二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防止适龄少年、儿童辍学;三是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全;五是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危房改造和管理工作,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六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并使用好上级安排的各项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七是重视学校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八是负责镇内教师的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师,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成立××镇教育办公室。××镇教育办公室是××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机构级格为股(所)级,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教研1名,师训1名(兼职驾驶员)、财务人员1名,共设6个岗位。编制从教育编制中调剂解决,人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考察确定,镇教育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聘任,其它岗位人员由镇教育办公室聘用。教育办公室主任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享有副科级资格。教育办公室受镇人民政府及县教育局双重管理。办公室工作经费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由县财政负担。其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决议;二是制定辖区内教育发展及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三是管理辖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实施技能证书培训;五是组织实施校舍改造规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制定和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六是负责辖区内教育事业统计、学校常规管理,组织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及监督,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七是协助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校长考核、聘任;八是协助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教职工的考核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职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组建村“两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或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委员、理事会理事长、村完小校长、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教育发展,鼓励群众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控制学生辍学,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保障学校的校舍、设备、土地、财产等不受侵占;五是按有关规定协调落实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和勤工俭学用地;六是参与对辖区内学校的监督管理,参与对校长的考察考核,对校长聘任提出意见建议。

4、科学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从镇内各村(居)委会教育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学校的设置,一是要有利于组织教师学习和管理;二是要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三是要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两基”成果巩固。要按照“宜并则并、宜分则分、初中相对集中,小学就近入学”以及“规模适当、竞争有序、均衡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完小及所属校点。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办好一所完小,村完小以下设校点,形成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管理中学和完小,完小管理所属校点的管理模式。

5、镇内不再设督学。根据《镇康县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镇内不再设督学。

(二)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1.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拔和聘任制度。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公选制度。要进一步拓展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聘的渠道和方式,增加公选透明度,采取自我推荐、民主推荐、公开选聘、组织考察、公推直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选拔初级中学、完小校长。选聘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采取组织推荐或校长提名,通过教职工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是分级组织选聘。镇内各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的公开选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负责,组织、人事部门参与指导、监督,并组织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村完小校长的选聘还要听取村“两委”的意见。三是公选学校领导的聘任。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由县教育局聘任。初级中学、完全小学中层领导,由校长提名,镇教育办公室在进行广泛民意调查的基础上,报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备案,××镇教育办公室聘用。

2、加强学校领导的考核管理。一是坚持学校领导聘期目标考核制度。镇内初级中学校长聘期为3年,完小校长聘期为6年。学校领导考核在聘期内组织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进行聘期目标综合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的学校领导,方具备续聘条件。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基本称职或聘期综合考核不称职的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予以解聘。二是开展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上级有关部门把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纳入年度考核和聘期综合考核内容,学校领导民意调查满意率在85%以上且年度考核、聘期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可直接进行续聘。学校领导民意调查中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满意率或聘期综合考核满意率达不到85%的,无论聘期届满与否均予解聘。镇内各初级中学、完小校长的民意调查,由县教育局与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镇内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的民意调查,由镇教育办公室组织实施。三是学校领导聘用期间,参照相应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参照股(所)级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享有副科级资格。四是在对初级中学、完小校长进行年度考核的同时,对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进行履职考核,并在校内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履职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85%以上的予以续聘,达不到称职以上等次或民主测评满意率达不到85%的予以解聘。五是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要进课堂、上讲台,并作为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六是镇教育办公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校长、主任、副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3.建立后备人才库。一是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校长公选机制,镇组织、人事、教育办公室要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校长后备人才库的建设为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学校中层领导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提出方案,经镇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采取自我推荐、公开推选、组织考察等方式,分类分层次建立后备人才库。中小学主任、副主任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建立。后备人才库建成后,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岗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从相应后备人才库中择优推荐或公开选聘。

4、深化教师全员聘用制度改革。一是为巩固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保证教职工队伍稳定。全镇原则上不再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跨学校的教职工聘任。二是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学校教职工岗位出现空缺时,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增人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允许的前提下及工作需要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镇内调整教师岗位时由镇教育办公室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报请镇人民政府审批,县教育局备案,原则上调整教师定在每年八月份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校教职工特殊困难,对老教职工、夫妻分居或有其他特殊困难教职工,视具体情况将给予关心照顾。

5、建立合同制管理。对聘期已满,且聘用期内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工作年限满25周年以上或距法定退休年龄15周年以内的人员,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对达不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其他人员,应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有固定期限合同的合同期限为3至6年(中学3年,小学6年)。

6、严禁抽调、借调教师。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抽调、借调教师,确因工作需要,在征得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意后,一次性调出,不得以借调等方式长期占用教师编制。现抽调、借调人员如不能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必须返回原学校。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满一学期即与学校脱离关系,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

7、采取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镇政府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通过逐年有计划公开招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使现有教师空编在3年内解决。对于边远贫困山区或环境条件艰苦的学校,镇人民政府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或在职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对新聘用的小学教师,必须到完小及以下学校任教2年以上,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8、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消化现有代课教师。从2009年开始不得再新招代课教师,现有代课教师,要通过招聘、转岗、辞退等多种措施解决,原则上3年内全部消化。对符合教师招聘条件的在岗代课教师,在参加县上招考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招聘录用,3年内参加招聘仍达不到履职要求的,一律予以辞退。

9、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鉴于200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执行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搞活范围仅限于绩效工资部分,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为与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接轨,学校制定的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学校工资总额包干办法暂停实施,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待国家出台配套政策后另行制定。同时,从2009年开始,全镇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的奖励实行学校年度目标考评奖和教职员工绩效工资奖励,考核奖励办法参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教育。发展以幼儿教育为重点的民办教育。通过招商引资、捐资办学、校企结合等多种途径,形成独立民办学校、股份制合作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以国有公办为主体,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互为补充,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以提高“两基”成果为主要目标。学前教育要以扩大民办幼儿园在全镇学前教育中的比例为目标。结合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步伐,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学前阶段教育规模,积极创办幼儿园,各完小积极开办学前班,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力争为实现普及十三年教育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2、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镇人民政府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在审批、评估、年检、奖惩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议,指导民办教育机构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学籍及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鼓励和支持创建优质民办学校。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学校管理。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贯彻教书育人,德育为首的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把组织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积极致力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三是重视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研促教;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四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师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校园教学活动、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的管理,落实制度,明确责任抓好细节,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学校后勤和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中小学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校长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2、积极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稳妥地探索中小学课程改革。二是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完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教学实际的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3、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普及实验教学水平。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积极推进“普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教学环境和实验室建设。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标出发,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扩大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范围,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培训,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二是增强多媒体技术的服务功能。加强现代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的管理和应用,在发挥教学优势的同时,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试验、信息传播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落实“一体两会”机制服务。

4、深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学改革。把镇、村(办)化技术学校办成实实在在的农民培训基地,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镇康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镇相关部门的技术力量和信息资源,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

5、增强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小学要在保证达到国家对普通教育要求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引进职教因素,实施职业教育,开展技能证书培训。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要在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落实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完小不低于5亩,中学不低于10亩,解决学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勤工俭学办食堂的问题,要继续扩大农村综合初中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农村综合初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和科技引领作用,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

6、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教育办公室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目标,明确把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实现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咨询的作用。重视教研队伍建设,以适应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五、组织保障

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切实加强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镇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宣传、组织、人事、各村(居)委会、××镇中心学校、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学校,由××镇中心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镇中心校校长负责全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日常事务工作,工作人员根据需要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组建镇教育办公室。2009年7月上旬,组建××镇教育办公室,选聘镇教育办公室主任、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教研师训员、财务人员。具体设置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财务人员1名、教研师训员2名(含兼职驾驶员1名)共6名。

(二)选聘各中小学校领导班子。2009年7月中旬,选聘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选聘各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导(务)主任。

初级中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完小副校长、教务主任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选聘,报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备案。具体选聘岗位如下:

1、尾镇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

2、××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

3、××镇开裕完小、仁和完小、芦子园完小、小水井完小、大柏树完小、福和希望小学:校长、教导主任。

(三)签订《聘用合同书》。适时组织教职工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书》。

(四)完善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完善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

第2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编制军衔

又称“职务军衔”,就是对军队的每一个职务所规定的军衔等级。军人个人的军衔必须是在其所担任职务的编制军衔范围内授予或晋升。世界各国军队一般都规定有编制军衔,但编制幅度不尽相同,有的一职编一衔,有的一职编数衔。规定一职编一衔的英美等国家,辅以临时军衔制度,来调整新者军官的利益关系,规定一职编数衔的国家,则用编制军衔的幅度来调整新老军官的利益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美国的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规定: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种参谋长、战区司令官为上将;军种副参谋长、军长、舰队司令为中将;师长、航空母舰特混部队司令为少将;副师长、独立旅旅长为准将;团长、空军联队长、舰长为上校 ;营长、舰艇中队长为中校;副营长、舰艇分队长为少校;连长为上尉 ;副连长为中尉;排长为少尉。

罗马尼亚的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规定:集团军司令为少将、中将;师长为少将;团长为上校;营长为大尉、少校;连长为大尉;排长为中尉。罗马尼亚的男军官中不设少尉军衔,少尉专为女军官设置,女军官一般不担任连队指挥官职务,故其排长的编制军衔中没有少尉。

印度的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规定:军种参谋长为上将;军区司令、舰队司令为中将;师长、军分区司令为少将;师参谋长、旅长为准将;旅参谋长、飞行联队司令、舰长为上校;营长、特种兵团长、飞行中队长、二级舰长为中校;副营长、特种兵副团长、飞行中队长、三级舰长为少校;连长、飞行副分队长、艇长为上尉;副连长为中尉;排长为少尉。

临时军衔

又称“职务军衔”、“名誉晋级”,就是按照军官所任职务佩带军衔符号,任什么职就佩带什么职务所对应的军衔符号,职务下降军衔也随之降低,职务消失军衔也就不算数了。

临时军衔,最早来源于“名誉晋级”(Brevet),起源于拉丁语 brevis(短暂的)。早在 1600年,英国人用名誉晋级一词,表示临时提高一个人的权力,作为对他胜任职守的一种奖赏,但不提薪。名誉晋级,英国人又称为“荣誉阶级”、“加衔阶级”。在美国,名誉晋级制度在 19世纪 60年代的南北战争中就已实行。在那场战争结束时,乔治·奥姆斯特郎·卡斯特的名誉晋级(临时军衔)已经是少将,但他的正式军衔(永久军衔)仍然还是上尉。在印度,称临时军衔为“军衔”,对于高出永久军衔一级的临时军衔,每月发给 50卢比的补贴。在旧中国,称临时军衔为“加衔”,北洋政府规定将官、国民政府规定上将军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加衔(临时军衔)授予将来有可能正式晋升为该级军衔的军官,不过加衔者只是佩带军衔符号,其他待遇仍按原军衔执行。1986年捷克斯洛伐克在修订的法律中规定:当军人所任职务或勤务需要时,可临时授予比其实际军衔高的军衔,但不得作为要求调整服役收入的根据。

元帅

这个地位显赫的头衔,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

法文元帅一词源自古上德意文“马”和“仆人”。在中世纪的法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元帅是军队中的一般官职,他负责军队的行军队形和作战队形,监督警卫勤务的执行,管理军队庶务以及指挥前卫,选择营地等工作。在中国,汉语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33年的春秋时期,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如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宇文氲任命其叔父宇文盛为“行军元帅”,率军作战。隋、唐、五代和宋朝,战时都设元帅职务,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当时的元帅按其职权轻重和执掌分工, 大都冠以不同名号,如“天下兵马元帅”、“兵马大元帅”、“行军元帅”、“行营元帅”,其中又有“都元帅”、“元帅”、“副元帅”的等级之分。金朝战时设元帅府,任命不同级别的元帅,专掌征讨之事。元朝各道、州,凡有军旅之事的地方,都设都元帅府或元帅府、副元帅府,任命不同名号的元帅,掌管当地的行政及军事大权。明朝韧年,在枢密院之下设诸翼元帅府,任命元帅、同知元帅等官职,统军征战。元、明两朝的元帅职权较前减轻,仅为二、三品官职。

元帅一词用以表示最高军衔,始于 16世纪的法国军队。1559年----1560年,法兰西二世首次授予四名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称号,至 19世纪拿破仑一世,法国先后有 44人被授予这一军衔。继法国之后,元帅军衔先后被许多国家所采用:16世纪有日尔曼各国,17世纪有奥地利、俄国,18世纪有英国,19世纪有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有阿富汗、印度、泰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中国、前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苏丹、扎伊尔、乌干达、巴西等国。有的国家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等级。元帅级别设置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设有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主帅、元帅四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元帅区分为帝国元帅和军种元帅两个级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元帅,区分为元帅和次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5年的法律文件规定,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设而未授,授予元帅军衔的有 10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将

将级军官中的一级军衔称号,多数国家属将官的中等级别,少数国家以中将为最高军衔。在多数国家,中将是军长的编制军衔,但在一些国家,如蒙古、以色列、利比亚、索马里、比利时、瑞士、危地马拉、厄瓜多尔、乌拉圭、洪都拉斯等国,中将则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人的军衔称号,因而也是这些国家的将官中最高的一个级别。

准将

一些国家的将级军官中最低的一级军衔称号。准将一般是旅长的编制军衔,所以过去一些国家称准将为“旅将”,法文用“将军”和“旅”这两个词相组合即为“准将”。在英国,凡是担任副师长或独立旅(由两个团组成)旅长的准将,属将级军官,而担任相当于其他国家团级规模的旅长职务的准将,则不是将级军官,而是一个受到特别任命的上校,这种准将军衔带有临时性质。在俄国彼得一世时期,只在海军中设准将衔,陆军不设。

中校

校级军官中间一级的军衔称号。在 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后来逐渐演变为副团长的军衔称号。在西欧国家,中校是团队指挥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国彼得一世在《官级表》中,将中校作为校官的第二级军衔称号固定下来。193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衔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到 1939年才补充设置了中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没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现行法律规定,中校可以授予正团职、副团职和正营职等三级指挥军官和担任高级、中级、初级等所有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

大尉

该词源自拉丁文“首领”一词派生出的“军事长官”。大尉的称谓首先出现于中世纪的法国,当时是独立军区长官的头衔,职位显贵。后来大尉一词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从1558年起,开始称连长为大尉,军区长官则称总大尉。在俄国,大尉称谓最早出现在16世纪鲍里斯·戈杜诺夫时期,人们称外国雇佣军的队长为大尉,从1647年起,大尉作为一级军衔称号授予新制团的连长,到18世纪初,所有正规军的连长都享有大尉称号。当前,世界各国的尉级军官军衔中,设置大尉军衔称号的,只有东欧国家和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尼加拉瓜、阿富汗等少数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尉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作大尉,但他们不设上尉,大尉是高于中尉一级的军官,故译成汉语应称上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50年代一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设有大尉军衔,是尉级军官中最高的一个级别,授予副团长、营长、副营长和连长。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不再设置该衔。

中尉

该词源自法文“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国军队将担任副队长的首领称为中尉,到 15世纪末中尉成为对副连长的称呼。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兰西等西欧国家陆军和海军的军衔称号。俄国军队17世纪中叶在新制团设置了中尉军衔,起初授予步兵连和骑兵连的副连长,后来中尉被任命担任连长。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都设有中尉军衔称号,一般为副连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还将中尉区分为一级中尉与二级中尉两个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尉,是连长、副连长和排长等初级军官的编制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军人可直接获得中尉军衔。

准尉

该词源自古斯拉夫文“旗”,1649年俄国军队首次称旗手为准尉。旗手通常是从最勇敢、最健壮、经过战斗考验的军人中挑选任命的。彼得一世建立正规军时,于1712年正式设立了准尉军衔,作为步兵和骑兵中的最低官衔。在 1722年的《官级表》中,将准尉分为两个等级,“下级准尉”列入军士的等级,准尉列入尉官行列。

军士长

一些国家士官或军士军衔中的最高等级称号。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匈牙利及卢森堡、秘鲁、智利、委内瑞拉等许多国家设有此衔,有的国家还将军士长区分为若干等级,如美国的军士长包括一级军事长、二级军士长和三级军士长,另外在军种部、军队院校和各级部队,还设有总军士长,是各该单位士兵的总头目,地位颇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士长军衔,授予经过军队院校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从 1993年 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划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初级,可按服役年限逐级晋升。一级晋升二级、二级晋升三级的期限各为 4年,三级晋升四级的期限为 5年。

军士

有的国家称为士官,是低于军官高于士兵的一等军衔称号。军士一词源自拉丁语“职务”,常用于军事人员。法国首先于l5世纪将军士作为军衔,授予业务熟练的有经验的士兵。后来这一称号传入德国。1716年彼得一世将其移植到俄军,其地位居于班长与司务长之间,使用七十多年后于 1789年废除,由班长级(下士)士官所取代。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体系中都设有军士衔称,一般的区分为三至四级,多的设六、七级。中国人民解放军 5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设上士、中士和下士三个级别;80年代新军衔制实行后,军士是士兵军衔中低于士官、高于兵的一个级别,划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级,服现役第二年的副班长、服现役第三年的上等兵,可以晋升为军士军衔。

上士

多数国家军士军衔中的最高衔称。该词由德文“野战”和“差役”两词组合而成,“差役”一词又是由动词“不停地运动”演变而来,表示那些为主人跑腿儿的人。早在欧洲的雇佣军中,差役是连队最高长官上尉和士兵的中间人,负责上下联系。差役分为普通差役和野战差役两种,普通差役每月从士兵中推选,野战差役则由军官指定。由于野战差役都是被军官器重的优秀士兵,所以除了上下联络以外,逐步地负责连队的文字工作、教官工作,参与对士兵的管理,成为连队的重要人物。以后野战差役(上士)被作为士兵军衔中最高级别的称号来使用。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此衔,除设军士长、大士军衔的国家外,上士是军士衔级中的最高级别。有的国家还将上士分为若干等级,如秘鲁分为两级,意大利、阿根廷分为三级,波兰分为四级。中国军队引进军衔制度以来,从清朝新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届政府制定的军衔章程,都将上士这一称号作为军士中的最高衔称加以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第四年的班长、第五年的副班长,都可晋升为上士军衔。

上等兵

多数国家兵衔中最高等级的称号。该词源自法语,法国军队曾规定,骑士如果在战斗中失去马匹,则暂归步兵指挥,执行步兵勤务,但仍保留他们的骑士称号和薪购,并免干粗活。后来,就把这种“免除了列兵某些职责的人”叫做上等兵。17世纪初,德国将上等兵作为一级军衔设置于连队,授予有经验而可靠的士兵,赋予他们负责哨兵派班、押解俘虏等重要任务,有时班长缺勤,还可以班长工作。1716年,彼得一世将上等兵衔引进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在步兵、骑兵、工兵中设置,授予屡建战功或长期服役无理的士兵。1722中的《官级表》规定,在陆军中设上等兵、上等炮手,海军中设上等水兵。目前,世界各国除兵衔只设一级的少数国家(如不丹、韩国、加拿大)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此衔。清朝末年军衔制引进中国后,称最高的一级兵衔为“正兵”;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中,使用了上等兵这一称号,之后被历届政府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规定,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可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二等兵

某些国家士兵军衔中的一个等级称号。该词由德语“自由”和“解脱”两词演变而来,即“被解脱”之意。在17世纪的雇佣军中,一些年纪较大而可靠的士兵,可被免除低级、繁重的和站哨等勤务,二等兵一词便是对这些略享优待士兵的称呼。1859年,在普鲁士的炮兵中曾设过一等兵衔称,位于上等兵与二等兵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士兵的服役期限延长到 12年之久,为解决士兵的待遇问题,决定增加兵衔的等级层次,新设了一等兵和三等兵,使兵的军衔增加到了四级。目前,兵衔设四级的国家有德国、日本、委内瑞拉、卢森堡等国。

列兵

一些国家士兵军衔中最低的一级衔称。俄军根据彼得一世1722年 1月24日颁布的《官级表》,首次设置此衔。l874年,俄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后,列兵属于“低级军衔”。1918年,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工农红军后,将列兵改称为红军战士,1946年 7月恢复列兵衔称。目前,世界上设列兵军衔的国家有:蒙古、阿尔及利亚、波兰、法国、捷克、卢森堡、瑞士、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巴拿马、巴西、古巴、加拿大、墨西哥、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其他国家士兵最低军衔的称呼,有的称四等兵,如德国 ;有的称三等兵,如美国、日本、奥地利、智利、秘鲁等国;有的称二等兵,如印度尼西亚、比利时、荷兰、匈牙利等国,有的称新兵。

军衔的起源

l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永久军衔

又称“个人军衔”、“正式军衔”,是根据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对事业的贡献和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等综合因素,授予个人的军队等级称号。这种军衔称号是军官的终身荣誉。军官退役后仍然予以保留,只是在军衔称号前冠以“退役”二字,如“退役上校”、“退役中将”等,故称永久军衔。

大元帅

大元帅这个比元帅更高的头衔,起初并不是军衔称号,而是一种荣誉封号,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的查理九世国王,封其弟弟昂茹公爵为大元帅。此后,到19世纪的 3个世纪里,法国、奥地利、罗马帝国、俄国等国家,先后享有大元帅封号的共约三十人。1716年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军衔,1727年将这一军衔授予缅希科夫公爵,大元帅开始成为军衔称号。后来设过大元帅军衔的国家,仅有前苏联、西班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少数国家,目前世界上已没有这一军衔的设置。

军兵种元帅

前苏联空军元帅、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工程兵元帅、通信兵元帅军衔的统称。军兵种元帅是前苏军元帅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与诸兵种合成军队中的大将属同一级别。空军元帅、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军衔,是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1943年 1月16日的命令而设的,通信兵元帅和工程兵元帅,是根据 1943年10月 9日的命令而设的。凡获得这种军衔称号的人,都发给一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证书和一枚特别的“元帅星”证章。前苏联的海军元帅,其他国家的空军元帅、海军元帅、陆军元帅,均不是本条目意义上的军兵种元帅,他们的级别要高于前苏联的军兵种元帅。

上将

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 。 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 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 oberst)。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 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 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 4名,空军 l名,海军3名。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 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

少将

特级军官中较低的一级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将官,一些国家以少将为最低的一个级别,一些国家则以准将为最低级别,后者如美、英、法、德、意、印、巴等国,前者如东欧国家、日本、丹麦、巴西、哥伦比亚、葡萄牙等国。少将一般为师长和副军长的编制军衔,因而起初在一些国家称少将为“帅将”,现在法文少将仍由“将军”和“师”两词组合而成(General de division)

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代一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少将是大军区副司令员、兵团级部队正副司令员、正副军长和师长的编制军衔,10年中共有 1360人获得了少将军衔。当前规定,少将军衔可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副军职和正师职军官,高级专业技术军官也可授予此衔。

大校

少数国家校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级衔称,最初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置。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1955年和 1988年两度实行的军衔制度中,均设有此衔。设有大校军衔称号的国家,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

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衔称号,1955年----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可以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等四个级别的军官。198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五个级别的军官。199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只授予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三个级别的军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规定,大校只是副师长的编制军衔。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设大校军衔,有的国家不承认大校是高于上校的一个军衔等级,往往同他们国家的上校对等,在名称的翻译上译为“资深的上校”或“老上校”。

少校

该词源于拉丁文“大的”、“职位较高的”、“年长的”等词汇,是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四百多年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世纪少校这一军事术语传人德国,开始只是作为对担任一定职务人员的称呼,如少校与“城市”一词搭配,即指城市事务管理者,与“钥匙”一词搭配,则指负责要塞门户开关的人。以后德国在建立常备军时,少校便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98年,俄国为新制团的指挥人员和在俄军中服役的外国人设置了少校军衔,13年后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规军中也开始设置此衔。18世纪--19世纪,俄国一度将少校区分为一级少校和二级少校两个级别,还把少校与岗位相搭配来表示一种固定的职位,如“基地少校”、“门卫少校”等。

现在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设有少校,为校官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一般为副营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也规定为营长或特种兵连长的编制军衔。

上尉

该词来源于拉丁文“首领”,是一个最古老的军事术语。西方陆军最早的组织形式是被称作“连”的单位,每个连由一名上尉指挥,当时的上尉是一种职称,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个词(Hauptmann)。这个词由“头”和“人”两词组合而成,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过去一般是对首领或司令官的称呼。以后,上尉逐渐演变为担任连长职务者的军衔称号。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上尉军衔,在绝大多数不设大尉的国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级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尉,是副营长、连长和副连长的编制军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此衔。

少尉

该词源于法语“代表”,是法国古代对步兵和骑兵部队中掌旗军官的称呼。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起,少尉被确定为法国最低一级军官的军衔称号。在德国,1500年前后,人们用由法国传人的该词称呼某些军事长官的代表或其他公务人员,约l8世纪后称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官为少尉。在俄国,少尉军衔设于1703年彼得一世时期,在1722年颁布的《官级表》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1917年。现在,少尉是绝大多数国家尉级军官中最低一级的军衔称号,少数不以少尉为尉官最低军衔的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设少尉军衔,以中尉为尉官最低衔,如蒙古、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男军官;再是将准尉列入尉官等级,以准尉为尉官最低衔,如阿富汗、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尉,是排长的编制军衔,大学专科和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担任军官职务者,或由士兵经短期培训后直接提升为基层军官者,一般授予少尉军衔。

士官

一些国家军衔体系中低于军官、高于军士的军衔称号。只在少数国家设置,如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始设此衔,是士兵军衔中最高的一级衔称。士官军衔分为军士长和专业军士两个类别,二者在等级体系上无相互从属和递进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平行的两个系统。士官按兵役性质,属志愿兵范围,服役期限较义务兵为长,退出现役后可享受转业待遇,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工作,符合条件规定的还可作退休安置,或者复员安置。有些国家称军士为士官,有的称“非委任军官”,名称不一,但其地位大同小异,都是居于军官、军士之间的一个等级。

专业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军衔中的一类衔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专业军士军衔,授予服现役满5年以上、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工作职务的士兵。专业军士区分为一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和四级专业军士四个级别。专业军士军衔实行按期晋升制度,一级晋二级、二级晋三级的期限备为 4年,三级晋四级的期限为 5年。

大士

一些国家军士军衔中的最高衔称。蒙古、几内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苏联红军设立。罗马尼亚还将大士区分为一、二、三级。

中士

各国军士军衔中的一个级别称号。该词源于拉丁语“服务者”。中士作为军衔等级称号,最初在法军中设置,尔后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军队。17世纪30年代开始在俄国新制团,1716年开始在俄国正规军中也曾设此衔,1722年彼得一世颁布的《官级表》中,取消了中士衔称,军士军衔设下级准尉、司务长、上士、下士四级。

目前,中士军衔各国军队普遍设置,有的国家还将中士划分为若干等级,如巴拉圭分一级、二级中士,奥地利的中士分为一、二、三级。

中国军队自引进军衔制度以来,历届政府都沿用中士这一称渭,作为军士的中等军衔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规定,服现役第三年的班长、第四年的副班长,可晋升为中士军衔。

士兵

士兵一词源自意大利文“钱币”和“薪饷”,它作为军事术语最早出现于l5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指领取军饷的雇佣军人。后来经法国人传到其他国家,被许多国家的雇佣军所采用。17世纪 30年代初,这一衔称被俄国新制团广泛使用,从18世纪初开始,授予服役一定年限的应募兵。为纪念俄军正规部队的第一名士兵布赫沃斯托夫,彼得一世下令为其铸造了青铜像,俄政府在募兵制度的法令中规定,授予了士兵军衔后就摆脱了原来的农奴依从地位,连同妻子儿女一起被列入“士兵阶层”。l861年废除农奴制和1874年实行普遍征兵制后,“士兵”这一阶层的含义即消失。当前,士兵这一术语,一般被用作对军士和兵的泛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则将其作为规范语言,用以对士官、军士和兵这三部分军人的统称。这一称呼于 1988年 9月 23日,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下士

各国军士军衔中最低级别称号。该词来源于意大利语“班长”。1647年俄军条令《步 兵习武概则与谋略》中,首次出现俄文的这一称号,在 1722年的《官级表》中,被列为官级第十七级。下士在德文中由“旗帜”和“贵族子弟”两词组合而成。过去的贵族为把自己的子弟培养为军官,从小就把他们送入军营。由于他们出身于豪门,在军队中被授予一种特殊的权利,就是掌旗,因此称他们为“掌旗的贵族子弟”。1806年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打败后,废除了这一称呼,1899年威廉二世重新将其作为军士军衔中的一级称号。

第3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1.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 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3. 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们的教学能力。

二、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我们的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自2009年9月20日至11月15日。我们把时间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6月下旬至9月20日,课余时间)

(1) 实习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选定正副队长,落实正副队长的职责。及大家相互认识交流。

(3) 了解学校情况,准备踩点要了解的问题。

(4) 准备调研方案。

(5)讨论在实习期间有可能举办的活动,并落实各队员的主要责积。

(6)踩点完毕,开例会,向队员说明学校祥细情况和注意事项。后勤副队长安排宿舍,按"自由组合,合理分配, 服从安排"的原则分配宿舍人员,按"自愿,明主"原则选出舍长。舍长按队规灵活安排舍务。

(6) 由后勤副队长做好财务和交通安排。

(7) 初定9月19日出发。

2.见习阶段(9月20日至9月25日)

(1) 9月19日,全实习队于中午到校,后勤副队长同舍长协助安排队员购买日用品、安排食宿,各宿舍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教学副队长带同学熟悉办公室和试讲地点。

(2) 晚上分别请实习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老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

(3) 9月21日早上,队员跟随原班主任、组长到班与学生见面,并从即日起参加班级活动,了解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在原班主任指导下指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4) 听原科任老师的课,参加科组教研活动。

(5) 在原科任老师指导下进行备课、预讲。

(6) 准备班会内容。

3.实习阶段(9月28日至11月6日)

(1) 上好试教课,同组实习生或全组队员可互相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开好评议会,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 继续认真备课,写教案,预讲,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 及时批改作业,了解教学效果,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4) 做好班主任日常工作,按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5) 国庆假期开展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收集整理资料,为做好总结作准备。

4.总结阶段(11月9日至11月15日)

(1) 每个队员写工作总结和个人鉴定。

(2) 队长收集每位队员的总结或专题报告,调查报告等材料,写好实习队工作总结,回校后三天内将实习队的总结以及推荐两篇写得较好的专题总结或调查报告交教务处教育实践科。

第4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全县中学教育工作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出席会议,一起盘点过去一年来全县中学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武胜中学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共同描绘全县中学教育美好的明天,这充分说明了四大班子对中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代表全县教育系统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教研室负责人××同志客观分析了**级高考质量,对**年迎考工作提出了很好建议。在此基础上,我结合省、市**年高中工作会议精神,就全县中学教育工作讲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省、市**年高中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市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于11月8日上午在市教育宾馆七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各县市(区)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县长、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教育股股长、教研室主任、高完中校长、职业中学(含民办教育机构、职专)校长参加了会议。会上,××部长、××副主任、××副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教育局局长××对过去一年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发展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我县××中学、××职专等六所学校进行了交流发言。市上对**年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我县综合评价居全市第二名,荣获二等奖;××中学、××中学、××中学、职业中专均在会上受到了表彰。

××部长在会上要求,各地各校必须深化熟悉,切实增强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紧迫感;突出重点,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强化保障,努力开创高中教育发展新局面。××副市长客观评价了我市高中教育工作,要求把握形势,牢牢抓住当前高中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全市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局长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去一年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成绩和问题,提出了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对策和措施,要求做强做大普通高中,加快名校建设,积极争创各级示范性高中,采取措施,将农村高中办好,加强薄弱农村初中的建设,促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要扩大职教的办学规模,千方百计把“块头”做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协调发展。会议要求我市在**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比全省提前两年),初中毕业升高中的比例要达85以上。全市还要创建四所部级示范高完中,四所省级示范高完中,我县的××和××分别纳入了创“国示”和“省示”高完中之列。

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同志传达了今年4月中旬在××县召开的省农村高中教育现场会精神。省教厅厅长××对今后几年高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即一是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二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建立发展高中教育的多元体制,统筹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民办高中;三是要树立成本意识、效益理念,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并驾齐驱,提高高中办学效益、质量;四是各级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发展高中教育的职责,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全省2010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省教厅副厅长××总结了××发展农村高中教育的作法和经验,即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具体抓了“五个到位”:领导重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扶助措施到位,融资机制到位;二是科学规划布局,优化高中教育结构;三是创新发展思路,营造发展环境;四是发展优质高中,带动农村高中,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五是创新体制,实现高中办学多元化发展。

二、过去一年来我县中学教育工作回顾

(一)工作取得的成绩

1、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各学校进一步抓好了教学这个中心工作,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进一步有了提高。今年初中毕业会考,我县为不暴露优质生源,在严格评分标准的情况下,总平均分仍然连续第五次蝉连全市第一,七科文考人平分、及格率均遥遥领先第二名几十分。高考同样也得到了突破,在全省考生人数大幅增加、考试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全省招生人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在全县相当部分优质生源外流的不利条件下,广大干部及教职工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协同作战,辛勤耕耘,高考取得了辉煌成绩。从纵向对比看,今年高考本科上线达1427人,比**年净增286人,增长比例达25.1;比2001年净增1021人,增长比例达251.5。今年上重点线168人,比**年净增35人,增长比例达26.3;比2001年净增77人,增长比例达84.6。全县上重点、本科、专科线共5070人,上线率98.83,比去年净增1449人,增长比例达40,以上几项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省、市平均增长速度。从横向对比看,以武胜中学为例,今年首次超过××一中、××中学,取得了历史性的新突破,居全市“省示”高完中第三位。

2、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按照布局调整规划,各学校切实抓好了学校自身发展,一般学校重点加强了校内规范化建设,重点学校切实抓好了规模的扩张,各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从初中学校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寄宿制教育发展较快,不少学校抓住机遇,切实解决学生上学路程远、行路不方便的困难。近年来,全县初中新增寄宿制学校13所;二是学校规范化建设得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风校貌得到改变;三是教育教学设备设施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更为普遍。全县初中普及了计算机教学,绝大多数初中安装了远程教育地面接受装置。从高完中看,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不断扩大。**年,全县高完中及职专占地面积达到692.9亩,比2003年净增123亩,增幅为21.6;校舍面积达到23.6万平方米,比2003年净增7.5万平方米,增幅为46.5。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普高招生6175人,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率58,高中在校生15054人,平均办学规模为2150人;**年,普高招生6540人,初中毕业升普通高中率61,高中在校生16966人,平均办学规模2430人;**年,普高招生7069人,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率为66.3,高中在校生19119人,平均办学规模2730人。三是办学档次不断提高。××中学在成功创办为省级示范高完中后,继续加大发展速度,新建的近6000平方米的教学楼投入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装修已基本完成,学生食堂也已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积极申请贷款办理征地手续争创部级示范高中;××中学建成了新校区,一期工程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小卖部已完工投入使用,老校区的改造也基本完成,创省级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已验收达标,目前正积极进行省级示范高中验收预备工作;××中学以80年校庆为契机,学校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中学、××中学、××中学已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高完中,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戴帽高中历史。条件的改善不仅缓解了高中招生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3、各种改革不断深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是教师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由于教师的熟悉水平不断提高和政策上的鼓励,近年来,全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在职培训,不断地增长了专业知识,全县学历达标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初中达到了94.4,高中达到了42.8。二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教师比例更趋合理。我们每年都从小学中考调业务骨干到初中任教,从初中考调业务骨干到高中任教,从高校选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各级中学任教,近年来还在外地招聘了优秀教师到高中任教,同时全县高中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并出现了回流。三是教研活动效果显著,教师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各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体备课、结对子、教学视导、高初中联合教研、课题研究等办法,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的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加大了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校长的办学自不断得到加强,治理工作得到了强化,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按劳分配制更加落实,教职工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生存意识、质量意识大大增强。

(二)工作的成功经验

1、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中学教育的发展。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带队慰问高三教师,了解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各乡镇党政加强了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协调统一,齐心协力,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

2、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治理和指导。初中抓质量思路清楚,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各教办下达目标准确,过程控制做了了心中有数,评价激励较为科学。一是狠抓了班级常规治理;二是月考核与奖惩挂钩,逗硬落实;三是全县实行了抽考,片区内统一阅卷和评价,细致到教师人头;四是常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高中重点抓好了毕业年级教学及治理,一是治理网络健全,教育局、各学校均成立了高三领导小组,形成了局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年级组校高三学科组的高三质量治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继续实行了毕业班工作月报制及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制度;落实了领导定点联系高中学校、高中学校领导联系年级,及时协调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二是抓好高三教学工作的指导。局组织了“高中教学视导团”,对全县高中进行了视导,对毕业班通过随堂听课、听汇报、与师生座谈、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剖析学校的教学治理、常规教学、教育科研及教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研室组织了两次高三诊断性考试,及时提供高考信息、资料;根据高考改革发展新情况,重新制定了全县高考奖励方案,激发了高三教师工作热情。

3、各学校工作开展得细致高效。一是通进艰辛工作,各高完中、初中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实验设备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二是各校均坚持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向治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原则,在严格目标治理、常规治理、过程理征地手续争创部级示范高中;××中学建成了新校区,一期工程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小卖部已完工投入使用,老校区的改造也基本完成,创省级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已验收达标,目前正积极进行省级示范高中验收预备工作;××中学以80年校庆为契机,学校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中学、××中学、××中学已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高完中,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戴帽高中历史。条件的改善不仅缓解了高中招生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3、各种改革不断深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是教师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由于教师的熟悉水平不断提高和政策上的鼓励,近年来,全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在职培训,不断地增长了专业知识,全县学历达标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初中达到了94.4,高中达到了42.8。二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教师比例更趋合理。我们每年都从小学中考调业务骨干到初中任教,从初中考调业务骨干到高中任教,从高校选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各级中学任教,近年来还在外地招聘了优秀教师到高中任教,同时全县高中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并出现了回流。三是教研活动效果显著,教师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各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体备课、结对子、教学视导、高初中联合教研、课题研究等办法,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的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加大了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校长的办学自不断得到加强,治理工作得到了强化,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按劳分配制更加落实,教职工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生存意识、质量意识大大增强。

(二)工作的成功经验

1、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中学教育的发展。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带队慰问高三教师,了解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各乡镇党政加强了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协调统一,齐心协力,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

2、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治理和指导。初中抓质量思路清楚,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各教办下达目标准确,过程控制做了了心中有数,评价激励较为科学。一是狠抓了班级常规治理;二是月考核与奖惩挂钩,逗硬落实;三是全县实行了抽考,片区内统一阅卷和评价,细致到教师人头;四是常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高中重点抓好了毕业年级教学及治理,一是治理网络健全,教育局、各学校均成立了高三领导小组,形成了局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年级组校高三学科组的高三质量治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继续实行了毕业班工作月报制及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制度;落实了领导定点联系高中学校、高中学校领导联系年级,及时协调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二是抓好高三教学工作的指导。局组织了“高中教学视导团”,对全县高中进行了视导,对毕业班通过随堂听课、听汇报、与师生座谈、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剖析学校的教学治理、常规教学、教育科研及教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研室组织了两次高三诊断性考试,及时提供高考信息、资料;根据高考改革发展新情况,重新制定了全县高考奖励方案,激发了高三教师工作热情。

3、各学校工作开展得细致高效。一是通进艰辛工作,各高完中、初中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实验设备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二是各校均坚持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向治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原则,在严格目标治理、常规治理、过程理征地手续争创部级示范高中;××中学建成了新校区,一期工程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小卖部已完工投入使用,老校区的改造也基本完成,创省级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已验收达标,目前正积极进行省级示范高中验收预备工作;××中学以80年校庆为契机,学校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中学、××中学、××中学已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高完中,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戴帽高中历史。条件的改善不仅缓解了高中招生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4、各种改革不断深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是教师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由于教师的熟悉水平不断提高和政策上的鼓励,近年来,全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在职培训,不断地增长了专业知识,全县学历达标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初中达到了94.4,高中达到了42.8。二是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教师比例更趋合理。我们每年都从小学中考调业务骨干到初中任教,从初中考调业务骨干到高中任教,从高校选聘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各级中学任教,近年来还在外地招聘了优秀教师到高中任教,同时全县高中骨干教师流失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并出现了回流。三是教研活动效果显著,教师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各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体备课、结对子、教学视导、高初中联合教研、课题研究等办法,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的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加大了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校长的办学自不断得到加强,治理工作得到了强化,教职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按劳分配制更加落实,教职工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生存意识、质量意识大大增强。

(二)工作的成功经验

1、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中学教育的发展。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带队慰问高三教师,了解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各乡镇党政加强了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协调统一,齐心协力,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

2、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治理和指导。初中抓质量思路清楚,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各教办下达目标准确,过程控制做了了心中有数,评价激励较为科学。一是狠抓了班级常规治理;二是月考核与奖惩挂钩,逗硬落实;三是全县实行了抽考,片区内统一阅卷和评价,细致到教师人头;四是常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高中重点抓好了毕业年级教学及治理,一是治理网络健全,教育局、各学校均成立了高三领导小组,形成了局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年级组校高三学科组的高三质量治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继续实行了毕业班工作月报制及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制度;落实了领导定点联系高中学校、高中学校领导联系年级,及时协调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二是抓好高三教学工作的指导。局组织了“高中教学视导团”,对全县高中进行了视导,对毕业班通过随堂听课、听汇报、与师生座谈、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剖析学校的教学治理、常规教学、教育科研及教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研室组织了两次高三诊断性考试,及时提供高考信息、资料;根据高考改革发展新情况,重新制定了全县高考奖励方案,激发了高三教师工作热情。

3、各学校工作开展得细致高效。一是通进艰辛工作,各高完中、初中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实验设备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二是各校均坚持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向治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原则,在严格目标治理、常规治理、过程治理、绩效治理上想了很多办法,健全了规章制度,治理上有了进一步创新。非凡是对毕业班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总结,治理较为落实,各校都有一套适合自己校情的具体抓法,这些办法很有特色也很有实效,值得进一步总结、完善。三是培育了一支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各初中的领导和教师辛勤工作,教学效果显著,为高中培养了优质生源。同时他们顾大局、识大体,在保证优质生源不外流上了做了大量工作。乐善片各学校凡是发现了有干扰招生秩序的,立即层层上报并及时处理;烈面教办何山林主任下到辖区每一所学校去宣传招生政策,确保了招生秩序的井然。各高完中(包括职业中专)领导班子紧密配合,团结协作;教师积极向上,忘我工作,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总结的。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年来全县中学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非凡是在总体发展水平、校际间差距、师资水平、治理机制和水平、高考质量等方面尤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一是个别学校的治理工作和教研力度有待加强。表现在一些寄宿制初中治理工作还跟不上,一些高中的升学指标未完成,全县高考上本科线以上的人数需进一步挖潜,上名牌、重点高校人数少,部分学科高考人均分居全市后位等等。个别学科非凡是文理科综合的协调配合教学教研力度还需加强,今年文科起来了,但理科综合下去了。中学骨干教师的比率也有待提高。

第5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政府领导站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振兴汝南教育列为2011年九项系列工程之一,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的文件,为教育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从众多的德才兼备的领导中优先选拔原常兴乡副处级党委书记赵银中同志担任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确定了带领教育发展的领头雁,组建了教体局新的党组,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为教育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县委政府对汝南教育倾情关注,给全县人民和广大教职工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的未来。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得到保障

2011年春季学期,全县继续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全部免除学生杂费,全面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了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为保证这一工作顺利进行,我局设立了资助资金管理专帐,实行封闭运行,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上级标准审核,统一管理、发放各项配套资金。2011年上半年,为中小学补助公用经费2790.4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755.05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180万元。

(三)积极争取资金,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校安工程顺利实施。2011年上级批复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1个(长效机制资金项目9个,省财政资金项目2个),资金额度885.8万元,建设面积11852平方米。目前,这11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正进入扫尾阶段。

2.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进展顺利。2011年,上级批复我县初中校舍改造项目4个,即汝宁二中、板店初中、留盆二中、和孝二中宿舍、食堂项目,建设面积10686平方米,资金额度846万元。目前,各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均投入作用,彻底解决了四所学校的学生就餐和住突宿问题。

3.积极做好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规划工作。2011年规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8个,资金额度736万元,建设面积9442平方米,逐步改变我县农村中小学小而散的办学格局,解决学校设施不全等问题。

(四)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我局以“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明确提出通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实抓教学过程的管理,活抓激励竞争机制的建立,细抓学校管理和教师的评价,采取了下列措施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1.狠抓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我局继续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以“校风、教风、学风”为内容的“三风”建设,紧紧围绕管理、校长、队伍建设来做文章,采取各种措施把校长们“逼”上思考的平台,让其先有思考,然后产生思想,促使学校从规范管理入手,向精细管理迈进,

2.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更新办学理念,加强教育管理,我局组织了由全县各高中、中心校、初中、中心小学校和幼儿园园长组成的教育考察团赴江苏省泗阳县、泗洪县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考察团通过实地参观、课堂听课、相互研讨、听取学校介绍经验和与学校有关领导零距离交流等考察形式,感受到了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清晰的办学思路以及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学习考察回来后,考察团成员写出了有见地、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我局及时组织召开了中小学校长学习参观经验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更新了全县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拓宽了管理者的管理视野,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教育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督导和督查力度,向教学常规要质量。为了强化学校管理,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我局组织了由督导室人员为主的学校工作日常管理督导团、由县教研室人员为主的教学教研督导团和纪检组人员为主的校园安全和财务审计督导团,每期进行两次集中督导,平时不定时督导,对检查结果通报全县,起到了激励和推动工作的目的。

(五)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搭建平台、促进交流

1.坚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2011年春季学期,我局以“双整”活动为抓手,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争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2.面向全县教育系统从众多出色的教师中竞聘、选拔了两位教研室副主任,现已全部到任,充实了管理队伍。中小学正、副校长竞争上岗,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张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实现了中心校人员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师骨干充实到了教学第一线,精简了超编人员,充实了一线力量。2011年2月7日,在全县公开选拔了40位小学校长。16位中心小学校长全部异地交流,其余充实到薄弱学校,加强了校长队伍建设。5月1日,教体局由局党组成员、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和初中校长组成面试评委,分别对全县45岁以下的31名初中副校长和17名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面试,随即对进入前十名的初中副校长和前六名的中心校副校长进行了考核,建立了教育系统干部人才储备库,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5月13日,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情况,按照注重业绩、注重一线干部选拔、注重群众公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原则,调整了中心校校长和初中校长。初中校长全部异地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初中校长平均年龄43.5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1.9岁;原中心校校长平均年龄49.4岁,调整后平均年龄43.7岁。

结合目前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及资源整合现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规定,为推进我县教育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进程,近期内教体局将让现有中心校副校长、初中副校长年龄超过50周岁人员退居二线。同时对全县空缺的9个初中副校长职位和19个中心校副校长职位严格按照《汝南县初中及中心校副校长选聘方案》进行选聘。

2011年汝南高中、汝南二高分流至县直及汝宁教职工37名(一高25名、二高12名),老君庙高中分流至城镇职教中心和县直初中教职工38名,高中总计分流75名教师。2011年7月,报请县政府批准,计划招聘高中教师75名,职教中心教师20名,初中教师10名,小学教师65名,其中招聘的75名高中教师(引进优秀普通高中在职教师25名,招聘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及进入211工程院校的普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50名)。现已公告。

新学期将把一部分不称职的高中教师和超编职工充实到初中;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实行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汝南县高中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汝南县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构建了高中教育交流平台,实现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破了多年来各高中各自为战、互不交流的局面。

(六)四是调整布局、整合资源、创建窗口、引领示范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科学调整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布局。2011年整合生源少、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小学52所,2011年计划整合农村小学46所,保留成建制小学152所。每个乡镇打造一所高标准、成规模的寄宿制小学。2011年5月13日,召开了汝南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会议,全县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展开,撤并初中13所,保留初中22所。使教育资源更为集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促进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二高搬迁后,将县三中、汝宁一中、汝宁二中、古塔中学合并迁入原二高校址,更名汝南县第二初级中学。原汝宁二中与回小合并,建成汝南第一小学;原古塔中学建成汝南第二小学;原汝南三中作为汝南三小分校;原汝宁一中建成汝南第二幼儿园;其它撤并初中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把城区4所初中(县一中、县二中、清华园学校和双语初中)和农村6所中心乡镇初中打造成示范性初中,既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

(七)是规范招生、减少内耗、引进外资、发展民办

为解决招生混乱、内耗严重问题,教体局出台了《汝南县教体局教育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规范招生秩序严明招生纪律的通知》,对招生宣传和招生行为作了明确具体规定。要求各学校的对外宣传必须经教体局审阅和局长签字后方可宣传,招生工作由教体局统一组织。对于任何违犯宣传和招生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有效地规范了学校招生,减少了内耗,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11年2月14日,县政府与江苏省泗洪县投资商王家廷签订了总投资8000万元、拥有156班规模、集初中、小学为一体的汝南县清华园学校投资办学合同。清华园于2011年3月25日动工兴建,4月20日全面开工。现教学楼、宿舍楼、综合办公楼和塑胶跑道即将竣工,餐厅一层在建,教学楼、宿舍楼、综合办公楼正在粉刷,厕所、大门、浴室、篮球场等辅助设施在建,将于秋季开学前完工,不影响秋季开学。2011年3月15日,县政府与江苏省泗阳县投资商石志权签订了投资5千万元的办学合同,用于二高搬迁。4月22日投资方进驻实验中学。目前投资方在学校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的综合楼、两幢女生宿舍楼、餐厅、看台和400米塑胶跑道即将竣工,下水道及校园道路等设施也将于秋季开学前全部完成,今年9月二高将顺利搬迁。为保证汝南二高顺利搬迁和搬迁过程中一名学生不流失,教体局党组成员多次深入二高宣传发动,并多次召开二高教师座谈会和动员会,统一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和认识,奠定了顺利搬迁的思想基础。现正在进行清产核资工作,以利于资产移交和利用。2011年4月16日,县政府与厦门投资商唐峰签订了职教中心办学合同,职教中心计划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规划占地260亩,120班规模,在校生6000人,预计2012年全面建成。学校现在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及征地,本周内将举行奠基仪式,计划10月底一期工程完工,能满足30班、1500名学生教育教学及专业实训需求。将学前教育推向社会,鼓励幼儿园吸引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形成以公办、民办相互竞争、相互补充良性发展格局,将大幅度改善办园水平和办园效益。

(八)统一思想认识,确保行政效能建设顺利进行

狠抓了作风建设,落实党组成员下乡督导汇报制度,落实股室开门办公制度和校长吃住在校制度。赵银中局长率先垂范,短短三个月内检查了全县337所学校,了解教情学情,看望慰问教师,为广大教师鼓足了干劲,树立了信心。以学校校园管理为突破口,狠抓了校园文化建设,校长的责任心正在加强,广大师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正在高涨,校园更加整洁,学生学习氛围更为浓厚,务实重干的风气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变。狠抓了教学管理,强化了工作督导,狠抓了工作落实,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规范,课堂教学有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

(九)重视安全工作,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第6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表示,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他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起步不影响一生发展”

王定华称,人生犹如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影响一生发展。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可以理解,但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

谈到“小升初”择校问题时,王定华承认,“小升初”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推进解决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城市所具备的特殊情况,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多。

副厅长称言论和利益相关

到会的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也不认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

“这句话是谁喊得最要紧?是办学的人,因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关。”张志勇认为,要看到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的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要呼唤教育理性,而家长理性非常重要。

教育部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

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近期将印发义务教育分规划,通过采取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明确禁止学校收取择校费和治理“占坑班”、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鼓励普通高中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称,目前有种社会现象,就是把办班与招生联系起来,举办所谓的“占坑班”,甚至有些学校明里或者暗里与“占坑班”的举办人进行联系,作为选择生源的一个途径,这种现象是不允许的,而且是目前需要着力整顿的。

征收高额择校费的问题,也是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一直反对的。目前有些地方的学校虽然明着取消了择校费,但改为“捐资助学”的方式暗中获利,针对这一情况,王定华表示,治理择校收费并不意味着要停止捐资助学,根据《教育法》、《捐赠法》,一直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现在要反对的是把捐资助学与择校直接挂起钩来的错误做法。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切断学校收取择校生与获得经济利益的联系。

王定华表示,在大城市,小升初的问题仍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需要继续推动解决。由于大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情况,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面临的挑战比较多。解决择校问题的一个关键是要淡化过早考试竞争。

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睡眠少、上太多课外班、做各种习题的情况仍然存在,给小学生减负任务仍较重。“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王定华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他认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

王定华介绍,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分规划,与有关部门一起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其中,义务教育分规划有望于近期印发。

教育部表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从根本上必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薄弱学校,消除校际教育质量差距,同时必须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教育部将改革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鼓励将普通高中一部分或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地分配到初中的办法。据悉,解决“占坑班”、择校费等问题,将列入北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王定华介绍,各地都将签订关于此时间表和路线图的备忘录,而北京作为第一批即将确定具体内容。

每年千名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第7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创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为重点,强化创业培训和中小企业成长培训,围绕实施民营经济四项工程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培训,采取“定点和巡回”相结合的方式,送培训进基层,送讲座进园区,送咨询进企业,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大力培训一批有创业愿望和初创业者,培养一批中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实体,转型一批个体工商户,升级一批私营企业,为推进区振兴规划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全年培训5000人以上,其中县培训3600人,每县培训200人,主要培训有创业愿望和初创业者,教他们“如何创业做老板兴办实业”;市培训1200人,主要培训成长性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教他们“如何科学管理做强企业”;送省培训200人,参加省中小企业局举办的各类高层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全市实现新增个体工商户1万户、私营企业3000家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班级设置

(一)创业培训班。组织有创业愿望和初创业人员集中培训,采取知识讲座、案例教学、经验交流、互动演练等多种方式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创业环境、熟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申办各类经济组织的程序,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提高创业者素质和创业能力,引导创业者少走弯路、早日创业、稳健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企业成长班。组织成长性中小企业业务能力突出、职业素养高、具备现代管理理念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集中培训,通过讲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准则与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绩效管理、安全生产等知识,培养一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等专业知识,能够引领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

(三)高管研修班。分行业组织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高管人员,集中观摩学习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剖析和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节点问题,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

四、培训方式

(一)走下去培训。创业培训班每期培训不少于3天。为了便于创业者参加培训,不增加创业者学习支出,除区、开发区的创业培训班在校本部举办外,其它都在县里举办。创业大学派出副校长带队负责的既有创办和管理企业经验,又善于演说授课的专业师资团队,深入县(市、区)实施管理和教学,并提供经费保障,不增加县(市、区)局和企业的负担。县(市、区)局要在2月24日前提报培训时间计划。2月29日前,由创业大学统筹商调,排出各县(市、区)的具体培训时间。各县(市、区)局原则上必须根据创业大学安排的时间组织培训。结合开展管理咨询工作,组织管理咨询机构的教师进入重点园区举办企业高层管理知识讲座6期,计划培训600人,每期100人,培训3天、管理咨询2天。

(二)请上来培训。利用双休息日的时间,把成长性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请到校本部举办企业成长班,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为他们讲授企业管理知识。计划举办3期,共培训450人,每期150人,培训8天。还要结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在校本部举办1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3天,计划培训150人。同时,要认真选送200名学员参加省局举办的中小企业成长讲座等各类培训班。

五、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创业大学班子,由市局主要领导任校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校长,外聘3位副校长,并派出专人当任教务长。外聘3位副校长各负责分片区域的教学实施,罗峰副校长负责河东片县市、副校长负责片县市创业培训班的教学、建档、跟踪问效等工作,刘经从副校长负责中心城区(区、开发区)创业培训班及所有企业成长班的教学、建档、跟踪问效等工作。教务长负责上传下达、审查课件、监督教学、综合协调等工作。创业大学办公室与民营企业联合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日常校务工作。各县(市、区)局局长为校务委员,在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创业培训班培训整个工作和训后跟踪服务的同时,保质保量选送人员参加企业成长班培训、推荐创业典型等工作。各县(市、区)局要明确分管副局长和具体工作人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管理工作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东、西、中片区创业培训班教学质量PK竞争机制。各片区的创业培训班教员,由分管副校长根据统一的教学内容选聘,分管副校长可以并只能上一天课。每期培训结束前,由教务长组织教学满意率测评,由县(市、区)局及学员对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进行评议,分“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测评。1/3学员中途离场或满意率低于60%的,必须改聘;1/4学员中途离场或满意率低于70%的,必须改进。对于企业成长班教员,采取招标的方式,由多家培训机构根据每期的培训类别和目标要求,在统一培训费用上设计出详实的培训方案,由创业大学择优聘请。

(三)进一步把好生源质量关。创业培训班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有创业愿望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返乡务工人员、大学生等和初创业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企业成长班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微型企业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高管研修班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高管人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创业大学要明确每期培训对象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并由分管副校长负责严格审查县(市、区)局组织和选送学员的资格条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学员一律不予录取,确保整个班级学员处在一个创业层次上,尽可能避免产生因为学员创业层次的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的现象。各县(市、区)局要严格按照每期培训的生源要求认真组织和保质保量选送学员。

(四)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创业培训班,要围绕“激发创业激情、普及创业知识、传授创业要领”的主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安排培训内容,达到学会“如何创业做老板兴实业”目的。企业成长班,主要围绕“讲授管理重点、解决管理难点、打通管理节点”的要求,优化课程设计,安排讲学内容,达到学会“如何科学管理做强企业”的目的。

(五)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作为协办单位,成功动力公司负责管理创业大学三楼教室,提供二楼教室音控师,推荐师资和培训课程,配置中小企业企业成长班带班人员,协助招生等;民营企业联合会秘书处负责管理二楼教室,协助中高级班招生、宣传等工作。《民营企业》编辑部在期刊上开辟“创业风采”专栏,加强宣传成功创业的学员,营造创业氛围,扩大创业大学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第8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房绍坤:

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男神”校长

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中第一所由地方政府筹资建立的大学,烟台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关怀与指导。1984年春节,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在向在烟台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汇报工作时,提出建立烟台大学的想法。万里同志说:“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凡是愿学本事的就来。你们烟台需要什么系就设什么系,你们烟台把这条路子闯开了,我给你们记一功。”这一年,烟台大学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帮助下成立。

从1987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毕业到烟台大学任教开始,房绍坤在烟大工作至今。30年间,他的职称历经讲师、副教授、教授,行政职务历任法律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法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可以说烟台大学见证了房绍坤从青年到中年的每一步成长。

烟台大学法律系就是由北京大学法律系直接援建的,北大著名刑法学专家杨殿升教授为第一任系主任,北大法律系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毕业留校任教的郭明瑞为第二任系主任。1999年法律系由系改院,当时郭明瑞教授由系主任升任烟台大学校长,时年三十七岁的房绍坤成为了第一任法学院院长。

2009年4月,房绍坤被任命为烟台大学校长。但是“学而优则仕”后的房绍坤始终未改教师的本色,他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当了校长后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同时也带研究生。提前15分钟到达教室,已经成为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在烟大学生们眼中,房绍坤很有学生缘,平易近人。每年开学和毕业,校长演讲都让学生感到“接地气”很亲切,被学生们誉为“烟大男神”。其中,什么是大学?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大学?房绍坤的“致新生三部曲”曾让学生收获良多。

房绍坤辞任校长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申报“长江学者”,根据房绍坤的学术成就,他申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很有希望的。由于人文社科领域不像科学技术领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两种最高的学术称号,所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就是文科学者的最高学衔。

目前在山东的省属高校中尚无文科教授获得这一殊荣。在部属大学山东大学,原副校长陈炎教授曾辞去行政职务。可惜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不久,陈炎教授于去年5月英年早逝,年仅58岁,令人惋惜。

方滨兴:

“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我只有放下一副担子”

2013年6月,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方滨兴称,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校长的名义演讲。由于身体原因,他已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职务。

2007年12月,方滨兴接替林金桐担任北邮校长,一干就是6年。

方滨兴称,本身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身体,轻易就能连续游泳两千米。但由于过度透支,也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补充,“一场大病让我失去了能够通宵达旦工作的资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双肩同时挑起学术、管理两副重担。这也是我向主管部门提出不再连任北邮校长职务的原因。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我只有放下一副担子。”

在题为《临行奉送锦囊,人生追求“六好”》的演讲中,方滨兴告诫同学们走向社会的锦囊妙计,需要“六好”:第一好是要有好品德、第二好是要有好本事、第三好是要有好谋划、第四好是要有好态度、第五好是要有好心气、第六好是要有好身体。

他说,健康是人类的财富,要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借用“身体是人生的本钱”的说法,方滨兴告诫毕业生,本钱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挥霍的,“不要随意突破本身的身体极限,任意浪费本身的本钱。”

在北邮的一次春季运动会上,方滨兴也曾说,“我经常看到有媒体宣传说某某带病坚持工作。我现在的理解是,这种宣传不一定合适,也不够客观。生了病就应该治疗,应该保证休息。带着生病的躯体坚持工作,既不利于病情的减弱与身体的康复,也未见得真正能把工作做好。”

王占:

两度辞职名校,回乡尽孝

2016年初,作为深圳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校长之一,55岁的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称“因自身健康的原因,已申请辞去深圳中学校长职务,提前退休”。

1961年出生的王占宝是上海人,1982年开始在江苏从教,并于1999年出任南京十三中校长,两年后,出任江苏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跻身国内名校长行列。2010年初,王占宝出人意料被深圳作为人才引进,出任本市名校深圳中学校长。

早在2010年,王占宝辞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时,便引起轰动。要知道,这位以创新著名的校长,在其任期中,南京师大附中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从单一模式走向复合模式,构建了南京师大附中办学集团。

第9篇:初中业务副校长范文

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成“院系调整”之后,原先设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于1958年迁往省会济南。其海洋、水产等部分专业留在青岛,组建为山东海洋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原山大医学院又独立建院,称青岛医学院(1994年与原青岛大学合并,现为青岛大学医学院)。此后,美丽的黄海明珠――青岛一直在渴盼着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建校缘起

山东大学(原国立青岛大学)迁往济南后,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教育界要求在青岛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呼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教育、科技界的老前辈以及有关领导,更是深切地感到青岛作为工商业发达的沿海城市,又是山东省的龙头城市,很需要建立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以适应青岛和山东的发展需要。他们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期间,几次向大会提案建立青岛大学,并得到相关领导的支持。

1983年全国人大将这一议题立案之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即安排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来山东商谈创办青岛大学的有关事宜,但双方没有谈成。张承先随即由青岛去了烟台,烟台市领导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与张承先很快谈妥,决定创办烟台大学。万里指示国家有关部委予以大力支持,并邀请北大、清华两校支援创办烟台大学。

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等领导得知此事后,继续向中央申请创办青岛大学。1984年,中央决定将青岛等14个城市列为沿海开放城市。这时,创办青岛大学显得更为必要。

1984年7月,山东省委派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鹏担任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张承先第二次来青岛,很快同刘鹏谈妥共同筹建青岛大学的基本框架意见。就这样,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青岛市终于拥有了一所新的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青岛大学。1984年10月,正在青岛视察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为筹建中的青岛大学题写了校名。

筹建之初,张承先亲自约请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代表来青岛协助创办青岛大学。1984年12月,教育部正式确定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支援筹建青岛大学。梁步庭又邀请中国科技大学领导帮助创办青大,并派省教育厅厅长高维贞和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涛等去中国科技大学谈妥支援事宜。

1985年6月,山东省委正式批准组建青岛大学党、政领导班子:校长由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系主任何炳林教授担任,副校长由天津大学的徐乐平、南开大学的陈洪彬、中国科技大学的竺苗龙和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涛担任。我由中科大党委专职分管政工、人事的常委调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大学的印邦炎任党委副书记,与其他几位正、副校长共同组成了青岛大学第一届党委班子。

白手起家

青大校址选在青岛市浮山脚下,占地1000亩。那时的校址距离市区较远,地价便宜,一亩地一万元。那时,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是很大的一片山坡,坡地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坟茔。远处的浮山植被稀少,周边几乎没有一条交通线路,只在南面的海边上有几个村庄。

青岛大学从规划开始,就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来办。建校方案的确定,采用了当时还不多见的“竞标”方式。当时,共有天津大学、青岛建筑设计院和香港巴马丹拿工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提供的7个设计方案参与竞标,经过严格评选,最后确定采用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的规划方案。

青岛大学不仅在规划上坚持高起点,在方案遴选的方式上不同以往,在办学理念上也透着浓浓的改革开放味道,契合着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办学。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都是包分配,大学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进了“保险箱”。这样的办学理念、培养方式和分配机制,显然已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青岛大学定位为由省、市双重领导的综合性全日制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人才,分配机制采用学校推荐、市场调节、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的方式,主要面向全省和青岛市的各区、县招生,同时面向全国招生。

经批准,青岛大学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1985年7月6日,青岛大学奠基典礼举行,青大第一座建筑――万(平方)米教学楼同时破土动工。

到8月份,教学大楼主体还没有完工,学生宿舍尚未动工,但招生时节已到。经过各方协商,青岛大学当年先招收应用数学、经济管理、英语等三个专业各1个班,共76名学生。虽说青岛大学第一年招收的学生人数很少,可是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都不低。为了保证新组建的青岛大学能够有一个好的起点,山东省教育厅大力支持,努力协调省招生办公室,从山东各地选取了一些稍稍低于全国名牌重点大学录取标准的考生给青大。所以说,学校建设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是生源质量很好,使办学基础得到了加强。

1985年9月,青岛大学正式开学。受校舍建设影响,应用数学、经济管理两个专业的学生临时借用远洋船员学院的教室,由中科大和天津大学轮流派教师来上课。而英语专业的14名学生,则由何炳林校长协调,直接去南开大学报到上课,由南开大学代培。英语班这批学生在南开大学一直呆到毕业,由南开外语系副主任兼青大外语系主任曹琪珍教授负责管理。

渐成雏形

为把青大建成高水平综合大学,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首先聘请了张承先为青岛大学名誉校长。他对于如何建设一所高水平、综合性的青岛大学,有一整套的设想和思路。当时,张承先和山东科技、教育界的一些老前辈均认为,南边有厦门大学,应当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北边把青岛大学建成与厦门大学齐名的高水平学府。近两万平方米的青大图书馆也应该建成山东、河南和江苏―带的信息交流中心。

山东省把青大定位为省属重点大学,实行省、市双重领导,先是以市为主,后改为以省为主。在办校经费的筹办上,山东省每年拨款七八百万元作为学校的行政经费。青岛市政府除购买大麦岛1000亩土地用作校址外,另外拿出6000万元作为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校舍等的基建费,使青岛大学在几年内就能成为初具规模的大学。

那时青岛市年产值虽然有100亿元,可是利税大部分要上缴省里,每年要拿出500万元的基建费是有困难的,但青岛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对在青岛建立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十分拥护,各大企业每年从产值中拿出百分2:--支援青大的基建经费。当时青岛市银行即赠送青大一辆崭新的皇冠轿车,青岛电视机厂赠送了数台彩色电视机,其他大企业也赠送了一些青大所需要的教学物资。

当时青大没有任何仪器设备,省委也给了青大2000万元仪器设备费。在很快进口了几十台微机和一台中小型计算机,以及部分教学仪器和设备等之后,青大的许多实验室便初步建立起来。

为加强对青大工作的领导,青岛市委还成立了青岛大学校务委员会。

1985年底,青岛大学专业设置学术论证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经过与会专家充分论证,会议决定青岛大学设置四大学科:文史类暂时设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历史等4个专业;经济类设经济管理、对外贸易等6个专业;工科类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电机等7个专业;理科类设数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生物、计算机等8个专业。各院下属的系主任均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中科大三校教授兼任。

在召开专业设置论证会期间,我请求与会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技大学管惟炎校长支援青大一批教师和图书。当时,我们从中科大选调了40多名讲师、副教授,这批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年龄都在三四十岁,而且都是北大、清华和中科大等重点大学毕业的。还选调了为数不多的行政干部,一部分也是北大、清华和中科大等大学毕业。

当我们提出请求支援一部分图书时,负责中科大图书馆工作的尹鸿钧教务长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当即表态:“凡是科大图书馆藏有两本的图书,都可以给你们一本。”我们派去挑书的工作人员均是刚从中科大调到青岛大学的,一共挑了两火车皮的图书回来。这批图书从青岛火车站拉回青岛大学,足足用了18辆卡车,有几辆卡车还带拖车,很快就把青大图书馆初步武装起来。

挫折起步

1986年初,青岛大学的各项工作刚刚起步,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波折。当时,青岛地方人员要把青岛职业大学合并进青岛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人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做将会影响尽快将青大办成高水平大学的初衷,也违背当初达成的协议。最后经山东省委出面协调未果,两校决定将何炳林等领导成员和其他人员全部撤走,终止合作办学关系。

当时,除了由中科大对口援建的理学院及其下属的系科外,青大其他文、经、工三个学院及下属机构完全成了空架子,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在这极为困难的时刻,中科大尹鸿钧教务长代表中科大领导来到青岛,向青岛市有关领导表示:“不管青岛大学碰到什么风风雨雨,中国科技大学支持青大到底。”

在困难面前,我们一方面请求山东省委派省内大学得力的领导干部来充实青大的领导班子,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关系在全国各地“挖”高水平人才。青岛进人是很严的,刘鹏书记对我说:“我把调进青岛大学的人事权交给你,你亲自把关。”当时要求来青岛大学的教师很多,光收到的信函就有100多封,从中只批准了几名重点大学毕业的教授、副教授。

山东省委很快决定,抽调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人员来青岛大学健全学校的领导班子,青大校长由中科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副校长潘承洞教授兼任,教师队伍也不断得到扩充。青大陆续办起了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电机、环境科学、外事管理、外贸、中文、历史、英语、日语、旅游等系科,其中大部分系的系主任是聘请重点大学或研究所的著名学者兼任。除外贸系和外事管理系外,我们还强调其他各系也要强化外语学习以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

1987年年初,我同孙荣文副校长一行去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和宁波大学,学习沿海新办大学的经验,并建立校际关系(后两所大学均为外商投资);去北京请外交学院帮助建立培养涉外人员的国际关系系;经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大学副校长、著名外贸专家滕茂桐教授介绍,我们去外贸部经贸研究所请朱昂所长帮助筹建国际贸易系并请他兼任青大国贸系主任;朱昂推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政教系主任、《资本论》专家王荣庚教授做他的副手,担任青大国贸系副主任。又邀请北京外贸学院(现名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国贸系主任、著名经贸学者薛允久教授来青大兼课,并轮流派该系教师到青大上课,还邀请上海经贸大学著名经贸学者李湘教授来青大兼课。在朱昂主持下,由青岛大学国贸系和中国国际贸易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由中、美、韩三国几十名学者参加的国际经贸学术会议,对青岛大学和青岛市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陈彬副校长通过他的老上级、外交部资深专家介绍我们去找乔冠华的夫人章含之,请她推荐外语教师。章含之推荐了曾同她一起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且成绩优秀的同学、当时在成都科技大学工作的陈佩东和朱家驹两位教授,请他们来青岛大学工作;我们又通过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大副校长钱临照推荐,聘请时任兰州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的资深教授张宏图来青岛大学任物理系主任。还聘请了东北师范大学遥感专家张力果教授来青大任旅游系主任,请山东师范大学近代史资深学者胡滨教授来青大工作。

到1986年,青岛大学已经聘请了不少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泽厚、庞朴,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员陈鼓应,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蔚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吴方,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丁夏畦,中国科学院数学家陈景润等。后又聘请了参加制造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朱传渠教授、《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美国驻香港商会会长等为名誉教授。

为了学习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我和孙荣文副校长带一个代表团去美国,先后与康州中央大学、南缅因大学、北缅因大学及加州理工大学长滩分校建立了校际关系,签定了合作协议。特别是还同南缅因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的关系,即一、二年级先在青大学习,三、四年级在美国南缅因大学学习,发两校毕业文凭,但后来因故未能实现。之后,同日本下关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

青岛大学应当建设发展为一所国际型大学,这是当时的共识。后来,又相继同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所以,现在青岛大学是山东省招收的留学生最多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