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网络科学导论论文精选(九篇)

网络科学导论论文

第1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舆论;环境建设

一、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意义

高校的舆论环境是指社会大众,包括政府、教师、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媒体、理论界等社会各界对高校政策、行为各方面的评价意见的总和,这种舆论环境是和高校的自身形象建设分不开的,高校的社会形象正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总和。舆论环境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这种间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可以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将校园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对树立大学文化品牌具有新表征意义。网络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新型阵地,网络文化已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强化校园大学文化品牌建设,必须以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着力点,提升网络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高校舆论环境现状

高校网络舆论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国内高校在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高校舆论环境的建设任务还很艰巨。

(一)网络舆情管理主体模糊

目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管理中,管理部门的主要单位是学生工作部门,网络管理部门主要是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管理学生言论等安全保卫问题的部门是学校保卫和宣传部门,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每一部门都在管,实际上每一部门的管理都不全面。

(二)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缺失

高校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尚且缺乏完整有效的制度,对于在校园网的注册要求、信息的条件、信息的审核和监控、传播消极甚至错误言论引发舆情危机的处罚等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和监管,学生在匿名状态下对自己的言论危害性缺乏自律,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所以,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既满足学生交流信息、反映问题的需要,又要保持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舆论建设的思考和启示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媒介素养

要引导全体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形成“掌握网络”而不是“被网络所掌握”的意识。增强大学生提高在网上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选择网络信息、创造网络信息。实现网络行为的底线文明标准:“于己无害,于人无损,于私有得,于公有益”,使高校网络论坛成为既宽松自由,又严格理性的校园社区。要吸引更多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树立能够创造性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典型,引导更多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二)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要引导学生体验自我教育乐趣,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树立现代公民意识。从组织少数学生骨干自愿参与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开始,逐渐使骨干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吸引全体学生有序参与社会和校园社区公共生活,以公民素质提高和价值提升来推动校园网络环境文明建设。要探索校园网络论坛舆论引导策略建议及长期对策思路。鼓励骨干成员在社会主流网站“灌水”发帖,发挥影响,历练成才,为社会输送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学校相关部门与学生的网上沟通机制,让与校园有关的网络空间声音更准确、更权威、更真实、更客观、更理性、更全面、更文明、更和谐。针对高校网络舆论研究缺乏实证分析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选择高校网络的典型案例,运用传播学和舆论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利用调查问卷分析法,对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细化研究,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制定科学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自身的努力,全面系统地塑造良好形象,不断解决和克服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才能进一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理解,才能真正优化舆论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雷.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促进论坛健康发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5).

[2]余惠琼.大学生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3]何海翔.高校校园网络论坛的引导原则及其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胡忠青.浅谈高校的舆论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5]陈章龙. 大学生舆论的特点与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22): 11-13.

第2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网络思潮;意识形态;有理原则;有利原则;有节原则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2―0138―05

Abstract:In the diversified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of network ideological trend, it is crucial for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chieve unified domin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multiplicity, lea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Marxist Ideology, and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and problematic orientation. Most importantly, apply for the rule rational, beneficial, and restraint.

Key words:Network ideological tre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ational principle; beneficial principle; restraint principle

随着网络时代的产生和发展,网络思潮日益多元化,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冲突也相当激烈,在多元的意识形态中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坚持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如“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那么,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实现多元化发展与一元主导相结合,是党和国家有识之士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谈及引导工作,有三个问题必须重点认识和把握:“谁来引导”、“引导谁”、“如何引导”,然而,贯穿这些问题始终的,关系引导工作能否实现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吸引力和感染力,合理法则的运用至关重要。

一 坚持科学指导与问题导向兼容并重

(一)前提:科学指导

“科学指导”是前提,是保证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方向性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来源纷繁复杂,在信息洪流中各种网络思潮犹如泥沙俱下,这无疑给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引导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也严重威胁着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我国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体现时展诉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承载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以人为本价值追求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网络思潮。毋庸置疑,这引领者的归属必须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是主流又是主导,其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不仅仅来源于它牢固的哲学基础、它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本质所赋予的理论生命力,更来源于中国实际发展成就所彰显的实践说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意识形态引导的规律和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网络思潮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提高党引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以来,针对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做好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引导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正如,书记曾谈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灵魂。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是抓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命脉,就是抓住了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核心和主线。

(二)关键: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关键,是解决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深刻变革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然而,技术是中性的,人性社会却有善有恶,互联网的能量同样让人性恶的一面破坏力放大,很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交锋、舆论斗争、、意识形态安全等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凭借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和科技实力,输出其文化思想意识,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西方敌对势力公然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幌子,叫嚣“普世价值”、“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模式”等,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各种传播途径,企图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遏制,这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互联网更成为了青年网民跨越地域随时随地联系互动、讨论问题、并对西方国家借机炒作的诸多热点问题频频发声的主要平台。正如,读书要以问题为中心把握作者的生命和思想。我们要想读懂网络思潮意识形态这本书同样要以问题为中心。近年来,就互联网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很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都紧扣了意识形态领域最核心最迫切的问题,都切中了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矛盾和问题的焦点。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是我们的网络空间晴朗起来;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4]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修复网络生态。”[5]这些都是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强劲声音最深刻最有力的应答。

二 坚持“有理引导、有利引导、

有节引导”交织共存

网络意识形态战场早已是没有硝烟却竞争激烈的新型战场。要想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赢得话语权,合理的作战原则必不可少。曾经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提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作战原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赋予了这一思想法则新的时代内涵和意蕴。“有理”,“理”即为理论基础,意指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有利”,“利”即益处,意指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要始终有益于网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有节”,“节”即为度,意指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引导工作要有度,要把握分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理”是基础,“有利”是目标,“有节”是保障,三者交织共存,缺一不可。

(一)基础:导之有理

“有理”原则是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基础。理论基础犹如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体系的基石,从根本上制约着引导体系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制约着对引导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确保着引导的方向性和可行性。

1.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在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中的深度地位和在实践指导中的导向作用,既为我们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也是我们辩证思考虚实关系、人机互动模式、主客体交叉融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其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相关理论共同支撑起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哲学基础。其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为研究引导工作中网民思想行为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思想变化规律,取得其思想认同,培养其正确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和现实的途径。事物内部联系原理启示我们,必须搞清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体系的构建需要哪些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事物外部联系原理启示我们,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体系的构建单靠某一学科以及实践活动是无法完成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原理及方法以及网络衍生学科相关原理和方法都为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和完善引导体系,并根据新特点、新矛盾、新问题适时调整和优化引导体系,从而推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体系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辩证发展。

2.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直接理据。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工作是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工作合理法则的探究也必须要建立在传统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相关原则的基础上。(1)方向性原则。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方向性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所决定的;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都要求按照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确定思想宣传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我们将其概括为党性原则;这是我国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必须坚持的最根本原则,也是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根本区别。(2)服务性原则。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始终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培育人的工作,旨在培育政治导向正确、思想品行健康的网络人,这就是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服务性原则的体现,这不仅仅是开展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发挥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的依归。(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要运用掌握的科学理论客观分析实际情况,并仔细探究个中规律及本质,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激发理论创造力。具体来讲,引导主体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引导受众的实际状况,回答受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解决受众的实际困难,引发受众的内心共鸣,增强其对引导内容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受众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其网络思想修养并外化为行为,最终实现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的育人目标。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使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推动引导工作实质性的发展。

3.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学科借鉴。对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对象的深层次剖析和归纳,除了依靠科学的指导理论,还必须从网络相关学科的理论中吸收营养,侧重对网络传播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政治学、网络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网络传播学、网络心理学、网络社会学等都是时代与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都是网络和相关传统学科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衍生内容,这是它们的共性。同时它们又有自己的个性。网络传播为引导方式提供技术和手段,网络心理为了解引导对象提供专业指导,网络社会为融入和了解共生环境提供虚拟空间和交互平台。(1)网络传播学相关理论借鉴。网络传播学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人类网络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包括网络传播媒介、网络传播技巧、网络传播环境、网络受众和网络传播效果等要素。从网络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其引导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其中,“把关人”理论以及“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更是对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主体构建及内容构建具有直接指导作用。(2)网络心理学相关理论借鉴。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过程中,引导主体要根据引导受众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受众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行为表现及其心理特点。因此,网络心理学中关于互联网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影响、互联网对人格形成改变和重建的影响、瘾症形成及戒断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引导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有着重要的启示。(3)网络社会学相关理论借鉴。网络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网络人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问题,基本任务是协调网络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目的是使网民意识形态与网络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得到统一、协调发展,因此,网络社会学中网络行为互动模式、网络社会秩序、网络人际关系等理论有助于认清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所处的话语环境,把握主体和受众在引导互动中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从网络社会性层面来研究引导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及其管理权。

(二)目标:导之有利

“有利”原则是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引导一定要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离开了这个“有利于”来谈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引导则会失去固有意义。这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中,首先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套制度化的思想体系,是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它作为价值体系发挥作用并使人民认同现存制度,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7]然而,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实现,仅仅凭借主观意愿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通过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拥护社会主义,使它们认识到党的政策、纲领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和共融性,从而,将引导要求自觉内化为思想行为准则。其次,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言论权和表达权,将互联网打造成为民权参与、民情反馈、民意表达最快捷、最及时、最畅通的平台和载体。

2.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多元多样的意识形态势必会在激起思想火花的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和重视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做好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大力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努力破除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为中心的错误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扫清思想障碍。

3.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家园,文化是凝聚人心、弘扬精神的力量,同时,文化也是西方国家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网络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激烈的今天,更加主动、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充分尊重文化的多元多样,积极倡导先进思想文化间的学习与借鉴、交流与合作,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包罗万象的气势共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共建主旋律引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和谐画面。二是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是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基础。强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8]三是要始终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4.要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十报告指出,我国要确保在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同时,要让人民越来越享有更加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然而,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运用与推广,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但是,网络资源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却给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中国网络呈现出全民娱乐之风,庸俗、低俗、恶俗的网络文化充肆其间,泛滥成灾,优秀网络文化星光黯淡,反而式微。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文化意识形态的引导,抵制一切不利于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信息和内容,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保障:导之有节

“有节”原则是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引导工作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之举;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如果管得过硬过死,则不利于人民民主意识的发表,因此,我们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工作中,必须把握好“节”,必须把握好“度”,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1.必须正确认知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合理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是也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网络思潮中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取向总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多元意识形态与指导思想一元主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中,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引导工作就会失去方向性,最终偏离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性,又必须通过网络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来体现,否定了这些差异和多样,又将会失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因此,在坚持网络思潮意识形态一元主导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2.必须同一切敌对意识形态作斗争。中国自成为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国家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剧,各种网络思潮竞相登场,其中,不乏种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网络思潮。众所周知,“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思想下手”。剧变、中亚国家“”的发生,虽然其原因极其复杂,但是,忽视意识形态安全和软实力作用是“维护”革命发生,导致政权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认真借鉴剧变和中亚“”的历史教训,洞察网络思潮中西方敌对意识形态传播和渗透的形式与特点,探究其本质,及时遏制西方腐朽思潮的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

3.必须坚持“疏”与“堵”的巧妙结合。网络思潮多元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是网络思潮发展的趋势,这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事实。任何一个政党或国家,都不可能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或思想言论完全“一棒子打死”。一味地封堵,则不利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和自主言论的表达,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民众的接受心理,激发其逆反心理,引导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思潮,对一切分裂国家统一、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敌对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坚决依法封堵;对大力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主旋律意识形态,则积极倡导;对无涉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的网络思潮,允许其存在并加以正确引导。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疏与堵的巧妙结合,才是正道。

因此,在网络思潮意识形态引导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指导与问题导向兼容并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交织共存,也只有这样,党和国家才能有效地把握网络思潮的导向性和方向性,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和主导作用,真正掌握网络思潮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领导权和管理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4].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新华网.2013-8-20.

[5].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D].人民网.2015-12-16.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2.

第3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Campus Network Cultur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in Colleges

HUANG Qiucheng

(Zengcheng College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has become college students' access to get information 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It influences college students' life style, value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atus of the campus network, campus network cultur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basic principles and major tasks, discuss on strengthening the university's internet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posals.

Key wordsnetwork culture; building; management

1 高校校园网络的作用

校园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为师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途径。师生要高效地了解世界、了解社会,这种方便、快捷、大容量的网络信息传递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网络媒体还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储备库,大到“四书五经”、各种现代科技和祖国的传统中医学等巨型文献,小到各种讲演、各类文章和单个的汉字等,都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很容易的检索到。有了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师生主动获取所需资料自主学习。新兴网络媒体为师生提供了自主交流平台:如BBS、学生和教工各种论坛、网络聊天、博客等,有利于师生在网上互动抒发自己的感想和观点。新兴网络媒体的丰富、多样、开放性人人可以平等获取和提交等特点,致使信息良莠不齐,自主筛选者必须提高甄别是非的能力和受教育选择能力。网络媒体还提供了全新的娱乐方式和途径,极大丰富和充实了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同时需要加强正确引导。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校园网络建设基本普及,校园网络在职工宿舍、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和办公室等各处普遍应用着,涉及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得互联网上的网络电视、QQ群、博客、各种论坛等诸多栏目和校园网上的BBS、牡丹园、邮箱、各式各样群体性栏目,还有各基层单位网站在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产生网络不能运行时,人们出现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窒息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已经逐步形成。新兴校园网络媒体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和伙伴。校园网络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科研的各个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入了许多负面影响,构建完善成熟的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势在必行。

3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2)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规范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3)主要任务:一要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重点做好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二要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和学生的精神生活,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三要继续做好网上教育、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服务;四要切实增强舆论引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及时做好校园舆情分析与监控;五要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优化网络宣传;六要切实加强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形成整(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02页)体合力,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七要加强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4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在高校校园中,由教职员工,尤其是作为校园主体的青年学生依托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手段的大量使用,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文化和这些网络手段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情感、思想多个层面在内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但却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部分和层面,其地位和影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愈来愈显著和突出。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对党和国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主体来说,高校师生是知识最密集、人才最密集和思想最活跃的社会人群,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即是加强整个互联网的文化品味和含金量的建设。

只有让知识和技术相结合,让高校网络成为互联网的主力,让高校网络的文化思想成为整个互联网精神统帅和灵魂,才能建设有利于国民的互联网文化,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从受众来说,高校师生是互联网的最大、最集中的受众。只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高校师生的需要为准绳来推动互联网建设,我们的互联网才能实现自身的使命,以高端的科技和丰富的人类文化和便捷的网络传播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更多人的解放。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校园网络工作。整合校园网络资源,开发统一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校园网络直通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便。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和团委要分别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党建、学生工作在线和团建等相关网站或网页,在网站上正面引导,公开答疑。各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5 对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1)坚持引导与把关相结合。对以网民言论为主要形态的自发性舆论,要在充分尊重的同时进行积极地疏导。对以新闻、信息为主的自觉性舆论,引导者必须严格把关,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删除网上垃圾,构筑网上“信息海关”,以维护网络文化发展的环境。

第4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网络执政能力;内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8-0038-03

网络执政能力作为一个崭新概念,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学者往往侧重于实证化地论证怎样加强党的网络执政能力,而对网络执政能力的概念本身关注不够。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1]而时至今日,对网络执政能力的研究仍然略显不足。

一、科学理解网络执政能力内涵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它为标志的网络时代渐渐走进我们的世界,将它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全方位、多层次、高强度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2]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人们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概念,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因此科学理解网络执政能力的概念就成为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不关注网络执政能力概念本身,而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如何加强网络执政能力。这样不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反而引起了思想界混乱,例如,有的学者干脆将党的执政与政府的行政混为一团,这模糊了党的领导地位,甚至会造成以党代政的错觉。因此,我们必须回归到这一问题研究的始点,着重探讨什么是网络执政能力。

二、科学理解网络执政能力内涵的五个基本点

网络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网络执政能力本身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它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网络执政能力是指中国共产党娴熟运用网络平台,科学判断网络舆情,及时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诉求、破解群众难题,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积极发展电子党务等能力。

1.网络执政能力的基础是娴熟运用网络平台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3]

网民数量的攀增,直接对我们网络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执政是在网络上展开的,离开了对网络平台的娴熟运用是根本无从谈起的,因此,娴熟运用网络平台构成了网络执政的根基,是党进行网络执政的最基础的一环。这就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学习网络知识,不断了解互联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网络的发展规律;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上网的技巧,了解网络并能熟练操作网络常用工具,能够使用微博、QQ、BBS、Email等网络工具;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了解和学习网络新词汇,运用鲜活的、群众喜爱的和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

2.网络执政能力的前提是科学判断网络舆情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正在发挥着各种社会情绪宣泄口、缓冲阀、调节器的作用。但是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使得很多网民很不负责任。在网络中,网络主体的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在网络中人们将变成“隐形人”。在这种虚拟状态下很多人说话做事就容易失去约束,会更直接地表达内心真实的,甚至是情绪性的过激性的情感。加上网络“把关人”制度的不完善,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对所有的言论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舆论导向的可控性。在网络上,很多道听途说、似是而非、未经深思熟虑的消息从网上传播开来,而且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等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迅速形成“舆论风暴”。然而这些“舆论风暴”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理性的和带有极端色彩的,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因此,科学判断网络舆情就成了党进行网络执政的前提。

科学判断网络舆情就是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网络舆情,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上,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和思考问题;就是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掌握互联网络本身的特点,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把握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符合人民利益和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信息;就是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分析处理有效网络数据,能够形成科学的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以供决策使用。

第5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和论文是一个整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应该标注出来,然后列在论文的结尾的地方。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文献能给大家在写作当中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李磊.基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主要特性及功能的分析与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57.

[2]丁媛媛.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及如何防范黑客攻击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41-42.

[3]罗婷婷.网络侵害行为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刘海燕,黄睿,黄轩.基于主题爬虫的漏洞库维护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08).

[5] 谭浩强.C程序设计[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未来教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考场二级C[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7] 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姚渝春,李杰,王成红.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9).

[2]吉玲峰.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5).

[3]许江兰.浅谈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6).

[4]伍毅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99.

[5]汪忠乐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措施[J].无线互联科技,2015,07:55-56.

[6]张波.试论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措施和维护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29.

计算机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先宗.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1):33-35.

[2]罗恒辉.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防御技术的应用实践刍议[J].信息与电脑,2016(2):170-171.

[3]李军.基于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安全及网络防御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17-18.

[4]吴晓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技术管窥[J].智能城市,2016(4):120-121.

[5]彭龙.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广场,2016(5):94-98.

[6]阮彦钧.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防御策略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16):91-92.

[7]姚宏林,韩伟杰,吴忠望.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防御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1):45-46.

第6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 网络舆论 高校 引导 大学生

在资讯发达,而信息又特别重要的时代,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播方式的革新与发展,网络舆论以其传播迅速、参与平民化、互动性强等传统大众媒体所没有的特性,迅速地登上了新闻传播领域的金字塔顶端。当前,网络舆论凭借自身传播快、深、广的优势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优缺点,加强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引导,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园地。

一、提高校园网络工作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专业的、有经验的队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引导控制网络舆论方向。大学生在校园中最频繁使用的就是校园网,所以校园网的工作在网络舆论的引导别重要。所以高校的网络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更应注意到社会网络大环境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及时或延时的影响,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定期开展学生调研工作并扩宽大学生信息反馈渠道,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心理状况,调整学生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网络舆情需要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尤其对师生在校园网络中提出的合理诉求或建议。”高校不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微型社会,还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思想交流阵地,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所以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我们要做到疏堵结合,不能一味的堵。而引导也要讲究方法,比如可以组建网络评论组,由校领导或专家和教师、学生组成,用评论来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在引导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利用先入为主的心理,先声夺人得引导网民正确全面的看待事情。

二、安装绿色环保屏障,过滤不良信息,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引导网络舆论。国外很多网站、开放的网吧及手机都安装了绿色屏障,自动过滤不良信息,所以我们要改变过去利用行政强制命令手段的管理方法,提高技术控制管理的能力,抢占网络科技中的制高点,从源头控制网络舆论的输入,及时过滤不良信息,做到安全防护。而在国内也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它们把论坛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以此来适应不同网民的需求,对论坛进行张弛有度的管理。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修养,用自律自省的方法来从主观源头上抵制不良的网络舆论信息以达到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有很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活动的主体,用自律的方式来抵制不良的舆论信息以达到引导的目的,从内部原因解决问题。而这时,我们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高校网络中开设德育交流网页,由学校领导、辅导员或教师组成团队,主动与学生讨论国内外形势、社会事件、人生理想、法律案件甚或校园中我们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来引导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在高校网络中,应逐步实行校园网络实名制,唤醒青少年网络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和谐网络贡献一份力量。

四、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规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很多人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受现实世界的法律束缚,在网络世界中做什么都不犯法,对其他人不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有些人便肆意传播有害的网络舆论信息。因此,我们要把网络行为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不断完善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高校开设专题网页论坛,与大学生探讨网络行为责任等问题,宣传科学真理、弘扬法律精神、规范自我行为;发挥高校团体组织的作用,开设网络德育与法律课堂,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让其明白没有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学会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诱惑,养成负责任、文明的网络行为,构建和谐网络,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要主动积极的介入,树立平等民主的理念。“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社会状况的‘晴雨表’,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再加上无线网络的推广与普及,尤其是4G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手机随时随地的上网。由于一些高校自身对网络舆论的重视不足,以至在后来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时手忙脚乱,对于有害的舆论言论更是围追堵截。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应网络时展的要求,不断改进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式。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回应大学生的诉求,主动介入网络舆论,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而在引导时,要学会与大学生交流,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平等的探讨沟通,而不是以权威领导者的身份,避免说教式的教育,以免让学生感到不耐烦。要学会与大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争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大学生心感到心悦诚服。

六、发动社会的力量,强化社会控制以引导网络舆论。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而网络舆论的引导不单是政府、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发动社会的力量。对于高校网络舆论,我们不仅要引导,我们不仅要被动引导走向,也要重视网络舆论“把关人”的作用,加强网络舆论新闻内容的甄选,要坚持信息的真实性,过滤不良和虚假信息,精心分析归纳信息的内容,设置相关的议题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讨论。

网络论坛是人们精神交流集散的地方,尤其是高校论坛更是大学师生精神与心灵的家园,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与思想以及“三观”。网络舆论不仅影响校园稳定,也影响了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国家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重视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积极主动的分析研究,认识到我们在网络舆论管理引导中的不足,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加大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积极构建和谐网络,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任祥,段从宇,王天志.高校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 [J].教育与职业,2009.

[2]吴勇.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梁鹏,谢东宝.网络强势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2.

第7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科技;典范移转;传播理论;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成为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网络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藩篱,其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信息科技不断地创新,传播方式亦随工具的变化而逐步改变。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调查报告指出,在人类媒体产业发展的历史中,其产业使用人口超过5000万。从发展所需时间来看,电话是74年、收音机是38年、PC是16年、电视是13年,而因特网只用了4年,是人类媒体产业史上发展速度最为惊人的。从这快速增加的人口数与时间信息中,可以看出因特网对人类传播方式已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对传播科技所引起变化的研究,大都以社会学为研究对象,如传播科技与(后)现代性、传播科技与社会(信息社会)、传播科技与政治参与、传播科技政策与社会、传播科技与市场、传播科技与文化、传播科技与自我、传播科技与性别等。有的学者从哲学角度探讨因特网与传播理论,还有的学者综合传播方面的讨论,将网络传播研究策略以分析层次、信息产制和消费而列为研究分类的重要指标。而从信息科技发展角度来探讨传播相关议题,目前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探讨网络传播下新传播方式对传统传播的影响。

1典范的概念及其变迁

典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面,广义指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全貌;狭义则是指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所采信的主要范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都可以作为解谜的工具。在科学典范的革命过程,库恩提出所谓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和非常态科学(ExtraordinaryScience)概念,来阐释科学典范的转变过程。其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社群在典范的导引之下,能建构出一个常态科学。而任何一个常态科学也无法解答每一个科学社群所关心的问题或谜题,此时就面临异常现象,当常态科学所无法解谜的异常现象愈多,意味着出现典范混沌的现象,即库恩所说非常态科学出现的时机。假如典范无法解的谜愈来愈多,则混沌现象将会恶化甚至产生危机,终至发生典范革命,这时新的典范将取代旧有的典范,否则此科学社群无法继续进步。根据库恩的说法,必须彻底抛弃旧有典范,否则无法解释旧典范所无法解答的谜。科学典范是如何转折或演变的呢?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观,认为科学的进步并非如过去一般人所想象的渐进或累积,相反的,他认为科学革命才是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而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典范全然、取代旧典范的过程。瑞哲(Ritzer,1975)具体指出典范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一个典范就是某一个科学领域对它所要研究的主题的核心所在,用来界定这个学科该研究什么?该问什么问题?该怎么问?该如何解释找到的答案?所以说典范是各学界中最具根本的、广泛的共识,它界定了各学界的理论、方法、研究工具和范例,甚至学术结构和学术信仰。

2大众传播理论与信息科技典范移转

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Burrel&Morgan(1979)则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个不同派别,提出社会本质和社会科学本质的架构,结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激进的结构主义(RadicalStructuralism)、解释性研究及功能主义等四个理论典范。Rosengren(1983)认为有关传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可从知识性的争议、政治上的争议、国际性的争议等三方面区分。而有关传播典范的争议,1985年全球传播年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即以终结争论,以典范的对话为主题,邀知名传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评论。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发展,迩来即有不同分类方法,有按各种理论出现早晚区分;有依拉斯威尔(Lasswell)所创见的传播模式中单元区分;有依美国学派或欧陆学派区分,但不论何种区分均无法掌握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其建议以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及转折的整个脉络。故以典范作为思考架构,参酌大众传播理论的源起及重要转折,作为主要分界。Severin&Tankard则以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将传播效果分为媒介效果万能论、媒介效果有限论、中度效果模式、大效果模式。而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移转和新科技发展间的关系,McLuhan曾提出四阶段论,将人类传播历史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McLaughin&Antonoff(1986)则将信息传播事业按照服务性和产品内容探讨传播科技的转变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影响。述学者论点,传播理论的典范移转与信息科技典范发展息息相关,而新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传统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的产生及影响

3.1网络传播中新传播方式的产生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驱使研究者建构一个超越特定媒体或科技的传播理论。社会学家曾针对为何新媒介较历史上任何早期社会的传播过程都有效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整理出新传播方式的四个因素:一是表达性;二是记录永久性;三是迅速性;四是分布性。新的大众媒介由于其在社会中广泛被接受与使用,使得这些媒介不仅影响社会互动也影响个人心理观念的形成。传播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人们不再认为电视是一个统一或磐石般的体系,传送着同质的讯息给受众。这种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以往假定媒体具有单一效果或统一信息的传播理论有所冲击。McQuail(2000)认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数字化;透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这对媒介机构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最广泛,并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所有既存媒介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网路传播所探讨的主体,既着重非多媒体、非超链接的网络传播形式,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新闻组、泥巴(Multi-UserDungeon,MUD)、电子会议、ICQ等,亦含多媒体传播与纯人机的传播,如搜寻数据、电子报、(非)同步远距教学、游戏等。若以Lasswell模式来比较传统传播理论与网络传播内涵的差异,可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和桥梁,网络成为未来传播的重心,而且不再有传统所谓传播者和接受者(或传播者与阅听人)的区别,所有沟通者都是网络用户。

3.2网络传播的特色与冲击

因特网提供的即时反应的双向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电子化媒介的功能在于,一是储存信息,二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其对社会与人类的塑造为视、听系统的整合,全球村的形成,空间取向和时间取向的整合,重新部落化与个体创造性问题。

4网络传播对传媒媒介的冲击

因特网的特色在于无线传播信道、小区营造、电子商务,以及模糊信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特质。Poster(1998)则指出因特网与广播、电影、电视及印刷媒体的差异,其认为网际网络结合了广播、电影和电视,并且透过推播的技术来传达,使多对多的交谈成为可能,使文化事项同步接受、交流与再分配成为可能,使传播行为脱离国家的疆界,脱离现代性的领域化间关系,提供实时性的全球接触,将现代/晚现代的主体置入网络性的器械中。Postmes等(1998)将计算机描述成一种特别的非专一性(UniquelyUndedicated)的传播技术。Livingstone等(2011)亦提出:因特网所带来的新气象,可能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属于创新性的特征:无限范围的内容、接触的阅听人幅度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网络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七大特性:互动性、个人性、立即性、全球性、多媒体、超链接与数据搜寻。谢清佳等(2000)从科技方面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特性:可连接性、可达性。可连接性代着表它能够连接到任何想使用网络资源的人,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或从事活动。可达性代表着它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可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不需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社会角度来看,因特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社会形态,其中以日常生活模式与商业行为模式最为显著。苏席仪(2000)从网络上商品信息中归纳了其科技特性:信息量、时间性、空间性、多媒体、互动性、个人化与隐私性。许嘉惠(2001)指出网络包含了4种重要特性:开放性的全球联机、高速通讯能力、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5结语

Bell(1973)比较工业后社会(Post-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前社会(Pre-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社会的特质,就指出后工业社会的重心不再是原料或能量,而是信息;更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原料或能源,而是知识与创新。因此把因特网可能构建的虚拟现象抽离出来,对传播研究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新媒体正促进人类进入智能型社会。从本文分析可知,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最大差异在于虚拟、互动、创意、快速的产生。随着科技进步,无线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届时立即性的讯息获得、反应,个人化的服务将应运而生。人们无法预测网络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但可预测其必对传统传播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网络传播类型众多,但因科技发展限制,利用因特网作为传播工具,在现阶段亦隐含传播瓶颈,其可利用网络特性而发挥到极至,亦会冲击传统传播产业。因特网特性使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网络传播可发挥网络特性,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结构性改变。一是社会结构层面,从文献得知,人们因网络传播兴起而排挤其他传播工具的使用时间。随着应用程度的普及,原有实体的建构逐渐消失,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新的族群形成,法律修订永远跟不上科技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衍生。二是内容结构层面,网络内容多元化、回复快速容易,具高度实时性,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消费、商务、工作到学习,无时无刻的信息获得,衍生不同于实体的商品。而消费通路的变化,导致不同经营模式的产生。三是传播经营层面,因特网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连锁性放大作用,新业者不再受频道限制。四是技术层面,具多媒体、失真与干扰小、超链结、数据搜寻、处理能量大等优势。五是阅听人层面,阅听人不必于固定时间守着媒介,反而因数据库的设计,可享受非定时、可重复的信息接收。六是现有科技环境下利用因特网传播隐含传播瓶颈:首先,网络技术成熟问题:在固网、带宽问题解决之前,需要考虑到网络宽带及传输的顺畅问题,在制作网络广播节目时,将声音加以压缩,会造成音质失真,形成经营瓶颈。其次,传输中断问题:网络广播的有线或无线接收,均依附于因特网,受到频宽的限制,网络上人数增加,网络拥堵问题立即出现。第三,收听习惯问题:一般的上网族已经习惯上网进行纯图文的阅读,网友是否能改变上网习惯,接受网络广播,还需时间上的等待。第四,网络盈利问题:网站何其多,虽然进入门坎低,然在众多网站中,如何让网友认知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网站,进而由人潮引进钱潮,是任一网站要努力之处。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上立法尚未完备,对于音乐、图文、影片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将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摘要: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在网络教育中存在性。本文阐述了其满足了现实需求,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说明了整合、优化网络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的迫切性,加速了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置;现实需求;理论性;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2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为适应全球化的社会要求和满足远程网络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的基础。网络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这又超出了传统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为手段,通过技术手段,而开展的学习。在设置课程时,要以远程学习者的需求为本位。由学生、社会的需要共同决定,从而设置个性化、交互性的课程。

一、小学专业课程设置两性与现实需求的关系

1.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满足了现实需求

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有利于受教者(主要是小学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育科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网络课程的设置注重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小学专业的学习者主要是各个地区的小学教师,学习者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网络课程的方便性、随时性方便了小学教师的学习。通过对所开设的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者掌握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科研方法,促使网络学习者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实践中检验教育教学科研理论,使理论与食堂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以网络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导向,总结课堂中的教学案例与经验,把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自己教学中特有的教学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社会现实需求促使网络课程理论性、系统性

不同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根据受教者学习的需求,其学习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教育知识体系,便于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促使网络课程设置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的差异,地区教育经费的支配上的不同。教育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配不均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学习者自身学习的需求,他们在从事工作中,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便于指导教学活动。其促使他们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在网络学习中学习系统化的教育知识,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这迫使网络课程的设置既要注重理论性也要注重系统性。网络课程设置不应是传统课程的复制、移植。而应结合办学学院的技术、软、硬设备、师姿队伍等条件,针对网络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学习者需求为本位,结合社会大环境,开设网络课程。

二、现实需求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的优点与不足

1现实需求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的优点。

理论性、系统性便于受教者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选修课、必修课。联系学科知识内容,消除之间的壁垒。课程按照学科的自身逻辑体系,遵循科学体系,注重各课程本身的内在逻辑。以科学的学科设置理念为导向,以网络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设置课程。既考虑到学习者学习的特殊性,又满足了学习者学习兴趣。严谨、系统化的课程知识体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给学习者提供了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小学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际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自身的教学素质也得到提高。

2.现实需求中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的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只是课本知识体系的简单移植

网络课程不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而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制网络课程的内容的开设,是依托普通高校教育资源传统优势,尤其是在普通高校的传统声誉,重点学科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课本知识体系的简单移植。实现图文、声、形展现给学习者。给学习者带来直观感受。其可借鉴传统课程设置的思路,但绝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的移植。这既浪费了网络资源,也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2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存在着资源的自由”堆砌”

在下载的视频课件学习中,不免感觉。整个课程是书本知识的堆砌。网络课程知识按照书本知识的逻辑框架,把整本书,以PPT或者是简约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当然这也体现了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不免让学习者产生厌学情绪。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生动性。如是资源的自由“堆砌”。和看教科书学习有何区别。

2.3网络课程内容过于模式化,内容一成不变,没能反映现实需求的变化

网络课程内容设置过于模式化,内容更新慢。一门课程内容的可能用几个学期。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快,人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强,网络课程内容的更新慢,导致课程内容满足不了学习者学习需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优化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更好地满足现实的需求

1.规划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

安排网络课程时,列出课程设置进程表,要对这一阶段,这门学科当前的形式,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理论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以这个为目标,以学习者需求为本位,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的媒体资源,既要符合教学要求又要满足网络学习者远程学习的特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对所教内容进行整合、设计。给学习者带来视、听觉的冲击。激发其学习兴趣。

2.资源的整合,形成清晰系统化知识,使网络课程系统化

2.1运用网络资源,开发虚拟课堂软件,模拟课堂实际

网络课程内容不仅是向学习者传授逻辑体系的学科知识。还要提高学习者专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满足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具体需要。网络课程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各种软件,制作出互动的课堂模拟软件,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在学习环境中,通过软件模拟课堂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课堂问题,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处理课堂课程问题,锻炼学习者动手能力,也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对模拟课堂案例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这需要课程内容设置者结合实际课堂,收集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对学习者参观模拟学习后能进行打分,指导。

2.2课程内容不拘泥于一种模式,结合音视频效果,丰富课程内容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学习者面临严峻的挑战,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不应拘泥单一模式。应结合音、视频效果插在课程内容中,在涉及到相应知识点时,可扩展知识面,提供多种媒体资源,供学习者学习,不局限于单一的PPT展示内容。下载一些和知识点联系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脱离课程目标,随意填充,是有目的地丰富课程内容,对总的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生动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3实现交互性,激发学习者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展示,不能是一点开始,就机械地学习电脑荧幕上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内容,对知识内容进行记忆。这样会使学习疲倦,忽视了学习者生理特征,一直注视着电脑屏幕会产生眼睛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在一课时的学习内容设计中,应合理地插入互动环节,激发学习者动脑、动手能力,检验学习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3.及时了解现实需求变化,更好地展示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新课程设置知识体系,适当地反映现实需求变化,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系统性要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为学习者服务。在课程安排前期有整体的逻辑构架,可依托普通高校的教学优势,借鉴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经验,不是简单的移植。要结合网络课程自身的特色,先进的技术手段,考虑学习对象的特殊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结合社会背景,分析当前学科知识更新方向,学科就业前景等进行课程安排。以网络课程设置目标为几点,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观念的发展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的设置,将媒体资源与高校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满足了社会现实需求,也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了网络教育教学水平,网络课程设置的理论性、现实性与现实需求也存在着不足,正说明了其成长性。这要求课程设置者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满足学习者需求,满足社会需求,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建立网络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 谢茂.我国网络教育学院个性化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48-49.

第9篇:网络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作者;学术发展;影响

一、科技络发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传统发表方式的区别

1.科技络发表的基本概念。科技络发表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从广义上看,在网上公布学术论文的任何途径都可以视其为科技络发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学术期刊网络版、网络期刊的出现以及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使用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网上论文公布途径已经使得科技论文的网上发表成为极为普遍一件事。从狭义上看,只有从科技论文的公布、传递等环节全部都是在网上进行才是科技论文的网络发表,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网上科技论文产生之前没有公开的相对应的纸质或其他任何电子形式的出现。相对于广义概念所强调的网络化发表途径而言,狭义概念更加重视络发表过程中所依赖的模式以及运作机制。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上看,广义上的科技络发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而狭义的科技络发表才刚刚起步,其对作者、读者以及出版机构的影响也仅仅是刚刚显现。因此,本文主要以狭义的科技络发表作为研究对象。

2.科技络发表与传统发表方式的区别。作为一种完全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科技络发表模式与传统模式具有根本性的差异。首先,从发表方式上看,纸质期刊是科技论文传统发表方式的主要途径,而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则是以互联网络为交流和传播平台,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来进行传递。以印刷媒介为中心的纪录与传播体制仅仅是一种静态的保存方式,而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则具有瞬时性、国际化的特点,能够使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资源瞬时扩散各地,科研人员也可以非常便捷地远距离、跨地区获取最新科研动态及相关信息等。其次,从运作模式上看,传统发表方式需要经过投稿、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环节才能完成发表,受纸质媒介版面数量较少的限制,科技论文的发表难度大、周期长;而网络发表方式则采取的是“先发表、后评审”的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构建网上平台系统来实现科技论文的发表,因此具有门槛低、费用低等特点,有助于作者的快速发表。第三,从各个相关主体之间关系上看,科技络发表方式在作者、出版单位、读者三者之间关系方面与传统方式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在科技论文的传统发表方式中,出版单位由于掌控着较为有限的版面资源而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作者论文能否发表;而在网络发表方式中,网络发表平台容量的无限性使得作者的论文更有可能发表,同时,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成为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上述差异的存在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科技成果公布体系,也会对科技论文作者的科研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科技络发表对作者学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科技络发表由于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质量、出版周期短以及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传统发表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能够为作者的学术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1.科技络发表有助于作者展示研究成果。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作者可以通过多元组织和动态表达方式将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作者可以把枯燥单调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包含声音、影像在内的多媒体信息,既便于作者的论述又有利于读者对论文的解读;作者还可以运用超链接的方式为论文补充论证材料,从而减少读者的信息查找时间,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传播质量。此外,借助于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瞬时性、国际性特点,科技络发表方式可以使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被其他人所获知。在以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论文中,作者要根据观察和经验对研究结果进行编码,编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编码再加工,读者通过解码来推测作者试图表达的意义(有时候这个过程不止一次)。因此,网络发表所能实现的“多维论文”表达方式对于缩小信源与信宿之间的理解误差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络发表有助于缩短科技论文的发表周期。网络发表方式对发表周期的缩短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其一,科技络出版模式采用较为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利用网络来进行数字化科学信息的,将传统出版方式中由出版社统一进行的文稿校对、排版等工作交由读者自行完成,消除了过程中的一个瓶颈,从而缩短了论文的发表周期。其二,网络化的出版方式节省了印刷厂照排、制版、装订和邮局发行等环节,简化了信息的过程,缩短了期刊与读者见面所需的时间。其三,网络发表方式所采用的“先发表,后评审”的发表模式,回避了传统方式在论文得到采用前所必须经过的较为漫长的评审环节,避免了因评审专家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出版延误,从而大大减少了前的等待时间。其四,网络发表方式不存传统期刊中的版面限制,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科技论文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发表,从而使已经被接受的论文无需经过等待空闲版面的时间。

3.科技络发表有助于提高作者的科研水平。网络发表方式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期刊对知名学者和普通学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双重标准,避免因盲目崇拜或出于提高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目标而对知名学者论文的采用倾向,从而为普通研究人员、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学者以更大的发表机会,使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主张能够得到公开阐述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网络互动环节,作者和读者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和对话。作者在线科学信息,读者可以直接向作者提出建议,作者可以及时修改内容,真正实现科学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吸引更多学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让各种新的闪光学术思想不断碰撞,引发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有助于作者的学术发展和创新。此外,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必然需要以读者的身份通过阅读大量的期刊文献,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工作。科技络发表提倡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可以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和检索作品,或者为实现对作品全文的链接,为作品建立索引,将作品作为数据传递给相应软件,或者进行任何其他处于合法目的地使用。上述各种使用都不会受到经济、法律和技术的任何限制。

三、科技络发表对作者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者在充分享受科技络发表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也会受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网络无需经过传统方式中专家的审核环节,准入门槛较低,这会使得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发表环境较为宽松,因此部分人可能会放松对自身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要求,在网上发表一些来历不明的学术观点,或是随意引用编造数据甚至篡改研究结果。对于作者而言往往会增加其判断论文质量的难度,在文献引用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随着网络发表模式应用的逐步扩大,网络发表平台上论文的数量会越来越大,这将进一步增加作者的甄别难度。其次,在目前情况下,网络发表平台的公信力与信誉度还相对较低,科技论文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以后,其作者的合法知识产权可能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核心学术观点也可能被其他人在未注明来源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从而影响作者的研究工作。第三,由于能否在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文直接影响学者声誉、受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职位晋升,而作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不像传统期刊一样能够纳入到科研成果绩效考核中,导致一些作者仍倾向于将高水平著作发表在传统期刊上。第四,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通常是保存在硬盘、服务器等存储介质上。当这些介质因外部环境影响而受到破损时,就会破坏存储介质中保存的信息,造成系统瘫痪,导致作者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无法正常传播、交流和利用。第五,与传统读者付费相比,这种通常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付费方式,收取的费用一般比较高,对于没有科研经费支持或经费不足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必然会影响他们科研成果的热情,也泯灭了很多不同角度的科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