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自然灾害的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第1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此,我们无法回避或拒绝它的到来,只能面对。但面对并非束手就擒、任其宰割。人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可在与自然界的相处与斗争中逐步积淀生存智慧。

这种生存智慧,在一定含义上体现为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水平和哲学文化。我国防灾减灾文化源远流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就已经记载了3000多年前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防范和灾后的验证等。《易经》中曾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无疑也是提示我们要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顺势应变,在不断武装自身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灾害多发、高发风险区,历史上就表现出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从编制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到完善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制机制,从逐步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到加速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从不断重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到持续提升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提出,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关防灾减灾专家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存在多种潜在风险,如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等引发的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警觉”。灾情依然是最重要的国情。

与此相应的是,对社会公众的灾情教育依然基础薄弱。与国家日渐强大完善的抗灾救援系统相比,基于人们思想认知能力提高的减灾文化建设倍显任重道远。电影《2012》给一部分人带来的“末日”恐惧,考问的是人对于自然灾害物质存在与意识作用的认知思辨,是人对灾难认知水平扬弃能力的检验。

第2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社区是减灾的基石,加强社区减灾能力,是当前国际减灾的主要趋势之一。我国引入社区减灾已有多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的减灾任务之一,全面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已作为构筑和夯实国家防灾减灾实力的基础性工作。但总体来看,国内专门从事社区减灾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关于社区减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都是浅尝辄止,可借鉴的不多,特别是我国农村社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潜在的危害多,其能力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背景:乡村社区灾害管理实践简介

(1)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分两个阶段从不同的侧重点开展了乡村社区灾害管理能力建设工作。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和擂鼓镇的10个社区开展“北川社区主导的灾害管理试点项目”,社区防灾减灾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加强,社区在灾害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开发,当地政府应急管理规划及政策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和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老厂乡开展“中国乡村减灾与扶贫能力建设项目”,该项工作旨在促进乡村可持续性生计及经济发展,提高脆弱人群应对风险的能力,转化其生计模式以保护其所在社区,并帮助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2)基于对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认知和理性思考,作者重点关注与乡村社区减灾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群众和乡镇干部,分别采用基线调查、回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讨论等方式展开研究,具体的样本情况见表1。

表1社区灾害管理实践样本

样本 样本数 调查方式 样本描述

社区群众 713 基线调查 其中四川省三台县建中乡369位,云南省会泽县老厂乡344位

45 回访 均来自实践社区

乡镇干部 88 问卷调查 来自绵阳市各乡镇,包括曾遭受过重灾侵害的乡镇和受灾相对较轻的乡镇,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社区灾害管理,为客观、理性思考奠定了基础

20 深度访谈

150 参与式讨论

(3)鉴于四川省绵阳市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自然灾害情况具有代表性,研究时做了重点关注。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5·12”地震极重灾区,其巨灾经历和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减灾能力建设实践均具有极其特殊的启示意义,其灾害管理经验和防灾减灾的本土智慧也是世界灾害管理知识范畴内的宝贵财富,很有必要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总结[2]。绵阳市其它县(市、区)内的农村社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威胁,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对照分析、理性思考提供了参照。

3、减灾视觉下的能力认识与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水平,作者在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减灾能力有其内在的构成逻辑,直接影响行为方式及行为效果,因此以实践和研究样本为基础,探求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以期找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能力建设途径。

(1)能力构成要素探究

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减轻灾害风险定义[3],灾害风险是危害、脆弱性(易损性)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通常被表述为“灾害风险=(危害+脆弱性)/能力”,该表述显示能力不足是风险增高的重要因素。在5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同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社区灾害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个要素。

(2)各要素对能力的影响分析

基于实践感知和对灾害管理能力构成的认知,我们假设:知识、态度、技能和组织四要素中态度对能力的影响最大,其能激发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动性并常态化;储备的知识技能越多越丰富,态度越积极、越主动,越能发挥能动性;有效的组织可以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储备,达到集体态度的转变,为能力提升营造良性的文化氛围;态度的转变、知识技能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有效性,提高组织的良性运转。

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依次是态度、有效的组织、知识和技能,与假设和实践一致。参与问卷调查的88名乡镇干部中58人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占比43%;38人认为是有效的组织,占比30%;在问及“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开展”时,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 79人认为要着重加强社区群众的态度转变,占比90%。受访的20位乡镇干部更强调态度的影响程度,都认为态度是影响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150余位乡镇干部在参与式专题讨论中强调更多的是态度对能力建设实效性的决定作用,只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将能力建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3)对影响能力的关键因素态度的进一步解构

减灾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能力结构、降低灾害风险。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能力结构的关键因素态度的内在机理,继续深入解剖,力图发现其影响行为取向,进而激发能动性、提升能力水平的内在逻辑路径。

研究中,对比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社区发现,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干部和群众的灾害管理态度普遍积极、主动。深度访谈乡镇领导时发现,受灾害威胁比较重的乡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高,而受灾害威胁比较小的乡镇群众参与积极性不足。可见,个人(或社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很大。

综合分析采集的乡镇干部的样本发现,减灾态度受个人经历、性别、社会关系、贫富差距、知识水平、宿命观念、依赖心理、是否参与过灾害管理的具体活动等因素影响,其中“个人经历”是关键因素。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影响减灾态度因素的排序依次为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参与不够、心理依赖、社会关系、贫富状况、性别。其中72人认为知识水平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82%;64人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的影响最大,占比73%。而150余位乡镇干部在专题参与式讨论时认为,个人经历对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对20位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深度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影响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时”,曾经受过重大灾害影响社区的乡镇干部的答案全部为“个人经历”。

(4)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

综合评估实践和样本数据发现,能力由组织、态度、知识、技能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态度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态度的改变决定其余三个因素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能力水平。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历、知识、观念、组织程度,各自的影响权重不同,经历居首,经历可改变观念,也可激发吸取知识的主动性,激励参与组织与活动。由此可以根据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层次构建图1所示的能力构成因素影响模型。该模型可为探索能力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包括方法的选择、内容的设计等。

4、基于能力要素驱动的社区实践模式

建设乡村社区的减灾能力,作者认为应从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做到防灾为先,内化于心,减灾为本,外践于行。结合5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思考,尝试提出“一划三机制”的乡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实践模式,即:以减灾计划为核心,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和参与机制,构建社区减灾能力体系。

(1)组建社区减灾自组织,提升社区主体作用。

与其它的社区自治一样,减灾也需要组建自组织来实施相关的具体工作,以便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使之成为基层政府职能的有益补充。实践中,经过群众的反复参与式讨论、投票选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组建了9—11的工作队伍。评估表明减灾自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制度缺陷,在实现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向社区的有效延伸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

参与讨论的150位乡镇干部认为要实现有效的乡村减灾,社区必须到位,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和能力提升很有必要,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工作的盲点和不足,也能更好地建立起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认为自组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贡献智慧和能力的平台,通过自组织的主动作为,搭建起了良性的诉求表达、信息整合、资源高效利用、群众积极参与的渠道。

(2)以培训为纽带,驱动能力要素合理构成。

培训是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行为,培训是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取得实效,应以需求为导向规划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适合社区实际的培训方式。

1)以需求为导向规划培训内容

为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培训内容应以需求为基础。实践证明,需求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有操作层面的内容,包括常见自然灾害的识别与应对常识、安全(逃生)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等;有社区层面的综合减灾内容,包括组建应急队伍、提升社区灾害管理自组织的能力、加强社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等;有减灾与减贫的需求,更愿意探索可以更好抵御风险的、适合社区实际的生计模式。这些需求不是绝对的、孤立的,除了具体到某个层面的操作细节外,很多的内容互相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分类别、分阶段地实施并跟进培训是重要环节。

实践中,通过基线调查发现并挖掘需求,结合需求的建设目标,开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块,包括知识技能模块、应急演练模块、应急队伍建设模块、制定社区减灾计划(规划)模块、生计发展模块。实践评估表明这些模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例为适应北川羌族自治县贯岭乡政府提出培训其“党员义务应急队”的需求,根据乡村应急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规划的培训方案 [4]。

2)以能力要素为基础甄选培训方式

根据学习、借鉴和实践总结,我们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参与讨论、情景模拟(或称为体验式)等方式开展或指导社区培训。在能力要素中,针对知识,主要采用讲授和参与讨论方式;针对技能则主要通过讲授和情景模拟方式;针对社区自组织的建设和能力培养则主要采用参与讨论、情景模拟等;针对态度提升则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参与讨论增加间接的经历。

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方式对社区培训最有效,占比达到80%;深度访谈的20位乡镇领导更强调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认为更容易被农村群众接受;回访的45位实践社区群众中51%的认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效果最好,最受启发。

(3)制定符合社区的减灾计划以凝聚共识

实践证明,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需要长期的干预,要使这种干预能够影响并改变社区,最好能够主流化、本土化、政策化、长期化,因此需要凝聚共识,制定减灾计划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减灾计划的制定涵盖了社区减灾的各方面,包括社区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社区灾害风险的分析,备灾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等,因此制定社区减灾计划不仅是认识和梳理灾害风险,更是理性、全面、深入地思考社区的发展的过程。制定社区减灾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社区的减灾行动可以看成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可以通过制定该规划凝聚共识。

制定社区减灾计划的过程,也是社区不断认识、优化社区资源的过程。资源包含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实践发现,现在普遍存在对资源的认识、挖掘、整合比较欠缺。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80%的人认为社区减灾现在过多地强调物质资源而忽视或轻视了人的能动性,77%的人认为过度依赖外部资源,而内部资源的整合不够,68%的人认为对资源的认识还不到位,以致没有有效挖掘。

制定社区灾害管理计划的过程就是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发挥群众能动性、挖掘群众智慧、整合内部力量的过程。150余位乡镇干部的专题参与式讨论中提到,群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预案的实效性。实践发现,通过社区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群众从新的视角审视生活的社区,从中发现潜在风险和社区本土资源;参与式讨论帮助社区群众形成行动计划和方案,从而提高了社区群众识别灾害风险、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同时提升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灾害管理的能动性。

(4)努力构建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社区减灾的协同机制。

在实践干预和社区调查中发现,农村社区减灾在协同机制的建立上普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社区缺位,公众参与不足。受访的88位乡镇干部中47%的人谈到因参与不够导致社区群众与基层政府沟通不畅,社区动员能力不强,很难形成共识。二是社会组织缺位,社会协同不足,来自于社会的技术力量、智力资源不能有效参与进社区减灾实践。除实践干预的4个乡镇、30个乡村社区外,深度访谈中有1个社区曾经有社会组织参与减灾,社区回访中云南项目点仅有1个社区有外来人员(驻当地企业)参与。

社区减灾应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因此,探索基层政府、本土社区及外来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减灾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唯其如此,才能优化配置当地资源、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社区灾害风险,这也是作者将持续观察和深入探索、思考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减灾行动, 新华网 ,2009.05.11

2.张建任翠华. 社区灾害管理最佳实践案例[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3.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ISDR)术语, 百度文库 。

第3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家庭教育 灾难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atural Disasters

Abstract Natural disasters, not only can bring direct and significant loss to human beings and would have experienced a disaster and the loss of loved ones, their children caused by long-term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isaster children education, discussed how parents in this regard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natural disaster; family education; disaster education

1 自然灾害与家庭教育概念界定

1.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巨大而惨重的。它们之中有比较常见的,如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如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还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如“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20世纪全球1/3的大陆地震发生在中国,其中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1/2,占国内各类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1/2以上。①

1.2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中长者,通常指父母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各种教育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者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②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孕育到出生,到上小学、中学,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在这些时间里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有形或无形的,有意或无意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是一种言传身教。

良好的家庭能够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经历过自然灾害的孩子在认识、想象、情感、态度、思维以及肢体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样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自然灾害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冲击

2.1 自然灾害破坏家庭物质基础

房子是人们赖以居住的场所,能给人以心理依靠,满足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财产是一个家庭维持生计的物质基础,包括室内的和室外的,如存款、家具、家用电器、生活用具、农作物、树木、牲畜等。③其中,房子和大部分财产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是很难转移的,因此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比较容易遭受损失。

2.2 自然灾害破坏家庭组成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分子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家庭分子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组织,家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模式和类型”。④简而言之就是家庭构成成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家庭教育在其中体现为由长者对幼者所施加的各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然而,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个家庭的组成结构会受到破坏,从而对家庭教育造成冲击。

2.3 自然灾害冲击着家庭成员的心理世界

灾害不仅对家庭成员造成生理伤害, 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创伤。首先,会留下心理阴影,尤其是深受其害的人,会有难以抚平的伤痕。第二,让人没有安全感,即使没深受其害,也会人心惶惶。第三,加重人对自然的不可抗力的无能为力感,也可以说有挫败感,觉得人定胜天是不可能的。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可知,自然灾害对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抚平,在灾后的很长时间里,他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障碍,因此给实施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自然灾害背景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家长缺乏有关灾害教育的培训,防灾意识薄弱。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或灾难发生后,有关部门没有或很少对家长进行防灾、避灾、自救等教育培训。由于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缺位,导致很多家长无法辨别灾难发生的征兆、不能掌握灾难逃生技巧、无法积极地进行灾后自我心理复愈和对孩子进行心理康复辅导等。当灾难发生时,多数家长们不仅无法及时组织家庭成员合理逃生;灾后,很多家长自身处在恐惧中不能自行摆脱,不仅意识不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是必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二,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是指为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所造成的损害和影响,通过有效的方式所进行的促进个体灾难应对能力的教育”。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 世纪教育口号“学会生存”,表明生存能力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和孩子的自救能力有限不无关系,因此父母对孩子开展灾难教育非常重要。然而在当下,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家长没能意识到让孩子掌握自我保护和自救技能远比孩子能考多少分重要。

第三,灾后忙于重建家园,忽视对孩自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一定的损失,如住房或财产的毁坏。为了弥补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家长们往往把精力投入到家园的重建上,从而无心管教孩子,忽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

第四,灾后孩子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没能得到有效帮助。经历过灾害,孩子们所受到的心理、生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死亡感觉、死亡焦虑、心理麻木、无对象发怒等是人们经历自然灾害后比较常见的心理创伤症状,心理咨询理论者们习惯将它们统称为自然灾害综合征。由于家长自身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创伤,抑或者家长缺乏对这些创伤的认识和有效应对技能,从而导致孩子们灾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4 提升自然灾害背景下家庭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自然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教育孩子应对灾难,学会自救。把灾难教育和安全教育纳入到家庭教育中来,并且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小培养孩子防灾意识,加强对灾害知识了解以及预防技能的训练。防灾自救教育要从早教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逃生自救能力,而且要引导孩子有效地将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融合。应当教育孩子在灾难发生时首先要能保障自身安全;其次,能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来提醒大家逃避危险;再次,学会以求救、报警等方式来帮助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能够保护自己,也同时很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发挥了人性的真善美。

第二,教育孩子直面灾害,学会生存。当孩子经历或目睹了大灾害后,往往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应激性创伤反应,如极度害怕、恐惧、无助,并出现焦虑、愤怒等。这些心理创伤会延续数月,甚至数年。灾难会以闪回的方式不断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或梦境里,使他们对相似环境产生恐惧,不愿与人交往,表现得过于警觉等。解决灾后创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理解孩子内心感受,给他们以共情、关怀等。

第三,回归学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重大自然灾害后,受灾地区都面临着艰巨的重建任务。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它的重建关系着当地众多儿童的发展。学校能为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弥补家长在这些方面知识的不足。如果学校能够有效利用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则能为灾后儿童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从而有效帮助孩子抚平心灵创伤。如果家长能够和学校教师保持良好联系,接受教师的指导,联手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校环境会十分有益于孩子灾后心理的康复。家长也可以和学校共同商议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庭和学校一致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注释

① http:///content/2011 -05/09/content_22713562.htm.

②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5.

③ 郭强.灾害中的家庭——家庭与灾害相互关系的社会学考察[J].灾害学,2002(9):76-81.

第4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生活中,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各种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地方》《××地区气温再创历史新高》……等等很是吸引眼球的新闻。这些新闻一经媒体传播,或多或少会给大众心理上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就拿最近一段时间来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风暴肆虐,我国西南地区也连续干旱,北方地区又出现强度很大的沙尘暴,各地气候出现异常等一系列极端自然气象现象。因此,这些自然灾害现象也就成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当然,这些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正常新闻报道不仅很必要,而且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媒体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一味地追求眼球效应,将新闻标题和内容做得太过浮夸,显得很吓人。

近有媒体刊发这样的新闻,说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极有可能出现百年一遇的四季干旱,当地居民有可能长期缺乏饮用水,并断言当地的农业也要遭受极大重创等等。这些新闻无一例外地夸大其词,弄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境外某些媒体又将地震、干旱、风暴、沙尘等极端自然现象与电影《2012》联系在一起,随着2012年即将来到,断言地球寿命将终止,面临毁灭。这类耸人听闻的“信息”,大肆在广播和网络上传播,凡是看了此类“信息”的人,又由于缺乏科学常识,因此无不显得惊慌失措。

中国有句俗话:天有不测风云。再准确的天气预报也不会超过3天,何况更长时间。那么,言之凿凿地断言我国西南地区四季干旱的依据何来?莫非这些所谓的气象专家都是神仙,能掐会算不成?如果因为眼下的干旱,而断言四季将干旱,显然言之过早,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第5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巧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提问“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刘显国2000:2)

课堂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无疑是教育学,特别是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刘显国2000:1)。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学法的基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一堂以8A(江苏牛津)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为题材的英语课。语言知识目标是掌握几种常见自然灾害的英文名称,如:natural,earthquake,accident,wash,lightning,storm,rainstorm,thunder等;语言能力目标为判断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是人为事故;情感目标则是学会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授课的 Miss Cui 是一位已有十年教龄、经验丰富的女教师。她是这样导入新课的:(C: Miss Cui, Ss: Students, S1: Student 1, S2: Student 2, S3... S4... S5...)

C: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s fine. (齐声地)

C:Do you like the fine weather?

S1:Yes!I like the sunshine.

C:Why?

S1:Because it’s warm.

C:Do you like the bad weather?

S2:No! I hate the rain in winter.Beca-use I will feel cold.

C:I agree with you. Hobo has some trouble in the bad weather. What happened to him? Let’s have a look.(Miss Cui 在屏幕上出示了Eddie和Hobo的情景图片,问了几个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happened to Hobo?What happened to Eddie’s house?学生根据图片很快找到了答案。

C:Now listen to the recorder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at was Hobo do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

S3:He was sleeping.

C:Yes. Hobo was sleep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链接到几个其他的场景图片,引入过去进行时的概念,学生很自然地在句中使用过去进行时。) When did he hear the rain?

S4:Half an hour later.

C:Good. Hobo was all wet. He must be very cold. Why doesn’t he want to go home by himself?

S5:Because he wants Eddie to mop the floor up.

C:You are right. Can you help your friends if they need your help?

Ss:Yes !(齐声地)

C:Wonderful!You are kind and helpful. Now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please. (出示填空题,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完成。)

接下来,学生和同伴一起练习表演对话。整个导入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从生活中的话题“天气”谈到天气好坏对人的影响,再谈论Eddie和Hobo对天气的态度,为下文糟糕的天气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埋下伏笔。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明确,学生很快甚至争先恐后地发言,使得课堂逐渐热烈,达到热身的效果。在初次接触过去进行时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来创设场景,用形象的图片来突破难点,学生通过听教师的复述,看书本的知识呈现,想图片传递的信息,用正确的时态填空可谓得心应手。根据对话内容填空和表演对话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延续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课堂的“温度”。

C:Sometimes the bad weather may cause natural disaster.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us what kind of disaster it is.(呈现89页的四张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下填写正确的名称。)

C:Do you want to know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Ss:Yes!(齐声地)

出示其他自然灾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灾害的英文名称和基本特点,带领学生朗读,纠正部分学生的发音。

C:Now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natural disasters?Read the short passages and match the picture with the passage.学生阅读四段某种自然灾害的描述(下发的打印稿),找出与之相配的图片(教师提供的四幅图在屏幕上)。

C: You did a good job. I’ll give you 30 seconds to try to remember all the disasters we learned today. Let’s see who can say the most.学生间展开竞赛,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再次的集中呈现,学生把瞬间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对其他的几种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了解。如:飓风、干旱、泥石流、台风、地震等。

C:All these disasters are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cci-dents. Look at the car accident. Is it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Ss:(齐声地)No.

C:(点头)It is caused by...?(用升调等待)

Ss:By people.

C:Great!Can you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now?

Ss:(齐声地)Yes!

C:Now look at part A. Are they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因为有了前面的讲解,学生能在书本材料中轻松分辨出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这个步骤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然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书上的句子,自己找出本课重要的词组。她没有直接让学生画出重要的词句,而是给了中文提示,学生有了目标和方向,在朗读和思考的同时,也让学生操练了新授单词的发音。

C:Read the sentences on the paper and try to tell which a natural disaster is and which an accident is.

为了达到巩固的目的,崔老师又在纸上打印了类似的练习,以求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整堂课没有生硬的说教,多次使用了鼓励和称赞的评价,达成教学目标可谓水到渠成。课件设计美观实用,多处使用了超链接,一步步展开去。幻灯片使用方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学生来说,每一节课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体系、人生体验的再加工整合的过程,学生在质疑、辩论和阐释中获得真知;对于教师来说,每节课就是一个教学方法、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6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之一。通过农业保险,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1茶产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于2007年开始实行,当年主要是国家财政拨出专项补贴资金,通过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对五大类粮食作物保险予以补贴。到2008年,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等农业生产。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有关茶产业方面的保险,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

2建立茶产业保险的意义

茶产业是一项特色农业产业,并且还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有些地方是农业支柱产业,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茶产业。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冻害、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将直接影响到茶农的经济收入,影响到茶农的正常生活。河南信阳浉河区是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和原产地,全区茶园面积达到3.14万hm2,茶总产值2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来自茶产业。2011年春季,该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冻害和干旱,茶园重灾面积达1.33万hm2,春茶减产20%左右,经济损失近2亿元。浙江丽水市是著名产茶地,全市茶园面积达2.86万hm2,年产量高达2万t。2010年3月的“倒春寒”突袭,给茶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据该市农业部门统计,全市茶园受灾面积2.46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亿元,其中仅丽水市松阳县的茶园经济损失就高达1.96亿元。在灾害面前,茶农只能望茶兴叹,经济收入减少,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为了对茶产业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减少自然灾害对茶农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稳定茶农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茶产业特色农业保险体系的意义重大。

3建立茶产业保险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茶叶生产灾害风险大。茶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干旱、暴雨、冻雨、低温、冷风等自然灾害和一些病虫害都能对茶叶造成灾害。在茶农生产活动中,又有一些意外性灾害发生的可能,比如茶机械对茶农身体造成的伤害。

二是农民认识不到位。在认识上,种茶大户均能接受农业保险,而大多数分散经营的茶农风险意识淡薄,对茶叶保险认识不足,甚至持有怀疑态度。

三是资金投入的缺乏。茶叶保险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投入,但是茶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基本上是以农业发展为主。政府在茶叶保险上投入的财力肯定是有限的。

四是保险制度不健全。全国尚无茶产业保险成功经验,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行机制比较缺乏。一是没有管理机构。由于茶产业保险是一个新的政策,政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二是缺乏筹资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合理、简便、有效的投保方式。三是监督机制不全。茶产业保险由谁来监督管理也是一个问题。

4发展茶产业保险的建议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茶产业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保险服务管理办法和茶产业受灾查勘理赔方案,明确试点范围,承保理赔、实施办法以及工作责任。

第7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风暴潮。

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保险形式,分散风险。

巨灾保险体系是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巨灾保险及风险处置体系,以实现多方共担风险。

二、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1.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由于人们的保险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参保的个人和企业较少,这就导致投保率低,保险覆盖面积小。

2.从保险产品的角度看。

对于寿险的意外险而言,未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所以赔付情况较好,而对于财产险的家财险和企财险产品,并不包含地震责任,少数特约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且收费较高。而且,针对巨灾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

3.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巨灾损失理赔额偏低

我国巨灾风险处置的现状是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商业保险还没有成为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重要手段,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如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11亿元,保险业已给付赔款约50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金额的4.5%;汶川地震截至6月28日,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12日,保险公司已赔付保险金3.86亿元,预付保险金1.16亿元,保险赔款仅占损失金额的0.5‰。

(二)导致巨灾保险体系难以有效建立的原因

1.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巨灾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巨灾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规。

2.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巨灾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巨灾保险产品,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巨灾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巨灾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巨灾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巨灾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巨灾保险的问题。

三、国外构建巨灾保险体系的经验

(一)美国

美国和中国的自然环境比较类似,对于巨灾损失分担,美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态度,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去分担巨灾损失。比如,美国国会分别在1956年和1973年通过了《联邦洪水保险法》和《洪水灾害防御法》,提出了关于洪水保险的详尽计划,将洪水保险作为重要的救灾措施,并规定计划由全国洪水保险人协会具体管理;1938年,美国建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为超过农场主控制能力的自然情况引起的全部损失提供保障。

(二)日本

作为地震多发国,日本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并根据这一法律逐步创立了拥有自己特色的地震保险制度。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企业地震保险由保险公司提供;家庭地震保险则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参与。

(三)新西兰

新西兰对地震风险的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新西兰巨灾保险的核心是风险分散机制。首先,当巨灾事件发生后,先由地震委员会支付两亿新元;其次,如果地震委员会支付的两亿新元难以弥补损失,则启动再保险方案。

四、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自然灾害损失基本上在政府和受灾者间分摊,其中政府在制度上扮演了风险第一承担者的角色。目前亟需建立由政府、商业保险机构和行业互助组织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一)灾前预防机制

1.从政府的角度。

目前,我国每当巨灾发生后,政府都成为了风险第一承担者,但这并不有利于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合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1)设立国家地震及巨灾保险制度,制定一部有关巨灾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而确立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地位,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和巨灾保险的强制性,规定各商业性保险公司把地震、洪水、冰雪、台风等列为综合性保险的承保责任。同时,国家应对巨灾保险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2)建立一套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地震保险。比如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税前扣除优惠,对采取抗震防灾的保险标的提供费率折扣,对申请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的项目可考虑要求投保地震保险等。

(3)加大科技投入,整合地震、地质、水利、海洋等各方面力量,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联系及巨灾分布规律与发生条件,提高巨灾监测、预测、预报水平;开展全国巨灾风险调查,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并不断完善巨灾预警、防御体系。

2.从保险公司的角度。

因为保险公司在核保、核赔、定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无疑能为巨灾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机制需要商业保险公司的大力参与。

(1)大力开发关于巨灾风险的保险产品,比如寿险可以开发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财产险可以开发专门针对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产品。

(2)对于不同的险种可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政府统筹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由政府对居民家庭财产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对于超过基本保障额度以上的家庭财产保险可由商业保险提供,政府可对购买巨灾商业保险的居民进行补贴;企业财产巨灾保险可以采用以商业保险为主、政府间接参与的模式。

(3)从承保方面来说,可以采用地理承保方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保险标的进行风险评估和损失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以及巨灾的出险频率、损失程度来厘定承保条件和费率。比如,制定一个基础费率,以基础为前提,根据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和发生频率来调整费率。具体到地震险的保险费率可根据房屋的抗震水平差别对待,不同的抗震标准享受不同的保费优惠政策,从而加强当地的防震措施。总之,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巨灾风险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慢慢积累经验。

(4)从理赔角度来说,应做好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比如建立巨灾损失模型,有了这些信息资料后,就可以制定更科学的理赔标准。对于巨灾保险来说,在出险后,还应灵活运用理赔标准,必要时可以采取通融赔付。

(5)保险公司可以将巨灾准备金列入成本进行核算,从而便于形成积累和公司财务状况的长期稳定。

(6)建立巨灾共保体。单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是无法抵御巨灾损失的,所以保险公司应联合起来,组成巨灾共保体,共同承担巨灾风险。当然,共保体的经营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并且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商业再保险。

3.从再保险的角度。

再保险既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更要发挥向全球分散风险的制度和技术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应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利用再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计划的承保能力。再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有利于改善经营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活跃再保险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包括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的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

4.巨灾债券。

发行巨灾债券,分散保险在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巨灾债券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权衍生品,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证券化形式。通过巨灾债券可将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增强社会危机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5.巨灾风险基金。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可以从四条渠道筹集:一是通过国家财政,每年按照当年GDP的一定比例直接拨付,此项拨付应该优于其他需要;二是商业保险公司,从每年收取的保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提取的部分可以参照保险保障基金的方法进行管理;三是利用财政拨付和从保险公司提取的资金进行投资,以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该部分资金的投资宜集中于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领域,诸如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其他低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四是国家可以利用财税杠杆,实施减税政策,降低现行保险公司的营业税税率或者对巨灾险部分不征或减征营业税。

(二)灾后救助的补充形式

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当发生巨灾风险时,充分利用社会救济途径募集资金,用于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社会救助有两种途径为灾区筹集救助资金:

1.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个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向灾区民众进行捐款,这应该是社会救济的主要方式。

2.可以发行赈灾福利彩票,将所募集资金捐献给灾区。

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增强社会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建立巨灾保险体系时不可忽视的社会救济的力量。

巨灾来临,遭受损失的主要是公民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财产。而这些受灾群体又恰好是投保主体,因而巨灾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也对投保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公民个人及企事业团体对巨灾的认识以及发生自然灾害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其投保意识;在投保时,应向保险人如实告知、提供保险标的的相关资料;在平时应提高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发生风险时,投保人应主动、积极地进行恰当、正确的自救,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应是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结构。在这一体系中,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首先由巨灾风险基金进行赔付,对此应设立最高赔付限额,比如将房屋赔付的最高限额设定为10万元,将屋内财产赔付的最高限额设定为2万元。然后由保险公司负担超过限额部分的赔付,由再保险公司承担超过保险公司赔付限额的部分责任。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救济途径募集资金,用于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当这些民间救济手段不足以弥补损失时,由政府最后买单,相信此时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应该不会很大。

【主要参考文献】

[1]米建华,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

[2]杨宝华.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J].上海保险,2008,(2).

[3]李文富.我国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运作模式探析[J].中国保险,2008,(3).

[4]马莉.巨灾债券与巨灾保险风险分散[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1).

[5]石颖.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4).

[6]2007年保险年鉴.

第8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一、优化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道解惑”,即将课本上的英语语言点和知识点强行灌输给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久而久之,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就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潜能未能被挖掘,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应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应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必修3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我们可设计Brainstorm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英文说出他们所了解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然后,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让他们尝试推测主题、总结段意、猜测词义,并归纳总结出主题、总结段意、猜测词义的方法和技巧,如此,学生既掌握了描述自然灾害的词汇和句型表达,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激发了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和信心,也通过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形成了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常常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只关注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掌握量和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然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我们不应只对学生进行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的灌输,还应注重对情感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获得大量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基本英语素养。

比如,在学习必修2 Module 3 Music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点,还注重学生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如让学生对熟悉的音乐家、音乐类型以及音乐对人的影响进行分析、交流,对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选秀热”这一热点问题展开分析、研究,这既增添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趣味,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修养,还使学生懂得了在日常交流中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理解并尊重他人。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着机械死板、单一枯燥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鲜明的甄别和选拔特点,这种单一的评价手段和方法使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与信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对当前单一死板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使其适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课改基本理念。

第9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灾害防御;危机系

国外高校灾害防御机制有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研究,高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一种防御文化和应对素养,心理干预成为灾害防御的重要课题。日本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法规体系、浓厚的灾害防御氛围、注重精神救助及科学的课程设置(社会研究、道德教育及特殊活动)。美国建立灾害防御体系、重视信息库建设和针对性培训,美国怀特最早对灾害适应进行系统研究,卡波尔森等人证实风险沟通可以强化或削弱人们的灾害感知研究。海耶斯等人开始探讨风险感知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影响。

国内灾害防御起源于安全教育,但从19世纪50-80年代研究甚少且未挖掘根源,90年代中小学安全教育得到重视。一是谢晓菲等人从灾害心理学方面探讨风险认知问题;二是李景宜等人从灾害学角度构建感知灾害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非典”促使大学生灾害教育得到重视,只限于气象、生物、洪涝、心理方面的知识,但高校灾害防御机制研究很少。

1.河北高校大学生灾害防御现状

危机系指组织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对组织生存具有严重损害性的情境或事件;校园危机系指凡发生在校园内或发生在学校外却与校园成员有关,突然发生或将要发生,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威胁学校正常运作,可能给学校全体或个人带来危害的事件,包括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管教冲突,以及波及到校园的流行疫情、政治、社会危机等。

此次调查在河北省地理位置(北部、南部、东部、西部),学历层次(本科、专科),学校层次(省重点、普通二本、三本),主管机构(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等各种类型的高校展开;且考虑到性别差异、年级差别、生源区别、经济差距、人数规模、城市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以期望得到更加科学、准确、价值的信息。总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314份。

(1)本次调查人群结构合理。防灾科技学院作为北部、二本、中央部委、小城市、人口少、经济欠发达、男女人数持平等考虑因素的代表,河北师范大学作为西部、一本、省属、省会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男多女少等考虑因素的代表,燕山大学作为东部、一本、省属、中型城市、人口中等、经济发达、男女人数持平等考虑因素的代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南部、专科、省属、中型城市、人口中等、经济落后、男女持平等考虑因素的代表。

(2)灾害防御宣传效果差。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有一半左右的同学认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大学校园里的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仅有4%的同学认为执行得很好。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现如今河北地区大学校园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做得不是很好,但近几年来有所好转,同时同学们对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加理性地客观地看待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3)防灾减灾法规关注程度低。调查中发现,高达58%的同学表示从来不关注防灾减灾法规,只有2%的同学表示经常关注。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防灾减灾法规被大学生关注的程度不容乐观,进而可能造成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同时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对防灾减灾法规的关注程度要高一些,很有可能由于各年级知识储备的多少和学生阅历的差异而导致。

2.大学生灾害防御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的灾害防御水平总体较低,对灾害防御知识的了解层次较浅,现行的灾害防御教育方式和内容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偏差。高校大学生肩负着防灾减灾责任与学生灾害防御能力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整体来讲,灾害防御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缺席,陷入“无意识”状态。在实践中,整体上,高校未形成重视灾害防御机制的氛围,未形成灾害防御的立体化网络;对气象、安全、消防、心理、学习、交往等研究较多,对高校灾害防御研究较,专著文献非常少,资源严重不足。防御方式上,应急、阶段性灾害防御为主,死亡、心理灾害防御较少;对灾害防御的内容、过程、目标与策略未形成针对性强的实施体系;河北省大学生灾害防御评价和心理救助尚未形成。研究方向上对灾害防御前瞻及总体性研究少,缺乏灾害防御机制总体性构架,缺乏深层次原因、实践模式和发展历程研究。

(1)对灾害防御心理的平衡把握薄弱。高校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危机,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后果亦有所不同。有些能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有些渡过了危机但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有些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出现自伤自毁;还有一些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近年来学校不重视教师良好师德的培养,忽略了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因教师课堂管理不当,如使用了侮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或体罚殴打学生等,导致学生离校出走、自杀,或报复性打人杀人事件也有发生。当前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学生学习繁重,或因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善人际交往,不懂如何正常的与他人相处等引起的心理疾患呈上升趋势。而心理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则往往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

(2)对灾害防御行为的形式开展不足。在访谈中,大学生表达了强烈的亲赴灾区救灾的意愿,然而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教育资源,或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没有有效地利用课堂之外的广阔讲台,没有把课外教育深深融入到社会灾难频发的现实中去,对灾难教育的宣传力度、投入力度不够大,致使课外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与学生需求相分离。开展灾难教育的课外教育内容、方法亟待创新。

3.大学生灾害防御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灾害防御机制的构建,着眼于网吧、交通、租房、兼职、餐饮、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的建设,宿舍、食堂、教室、体育场、实验室、图书馆、自然灾害等内部环境的建设及学生心理、学业、交往、恋爱等自我发展和约束机制的构建。

围绕灾害防御制度、认知、心理、意识及行为等方面,从政策、法律、现实、技术、应用等层面人手,应用灾害防御转移、反向、升华、抵留、补偿及潜移等机制,建立大学生灾害防御认知评价体系,健全灾害防御制度,明确灾害防御主体,巩固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灾害教育体系。

(1)积累知识模块,进行高效灾害防御知识设置机制构建。灾害防御知识是首要内容,包括灾害产生等科学性知识、防御政策等人文知识、求助等救助知识、精神等精神资源。通过灾害防御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灾害的种类、产生的原因、防御的措施与应具备的心理条件。网吧不安全因素包括熬夜、火灾等方面,交通不安全因素包括行人逆行、机动车违法和危险时段及路段的问题,租房不安全因素包括人员复杂、财产损失和人身危险等问题,兼职不安全因素包括皮包公司、欠薪、人身安全等方面,餐饮、食堂不安全因素包括偏食和食物卫生等问题,宿舍不安全因素包括盗窃、防火等问题,图书馆、教室不安全因素包括盗窃、踩踏等问题,体育场不安全因素包括打架、运动损伤等问题,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包括用电、盗窃等问题,学业不安全因素包括有用性质疑、动力不足、目标迷茫、自卑、压力大等问题,交往、恋爱不安全因素包括动机不纯、方式不当、定位不准等问题,还有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强化心理塑造,进行灾害防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灾害防御心理是核心内容,侧重日常心理健康和突发心理干预,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技巧,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灾害发生时,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心理处理能力,对保障自身、他人及学校的安全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熟悉并身体力行的实践所经历的灾害,积累丰富实战经验,比如正确分析、看待和解决人际交往、恋爱、学习、兼职、宿舍、校内外公共区域及自然灾害等问题,养成辩证的心态和健康的应对心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灵活的处置能力、较强伤痛复原能力、强大的心理重构能力;同时能够通过咨询、治疗等方式,转移、升华、抵留、补偿等手段,达到保持心理健康和心理重构的作用。

(3)引起意识提升,进行灾害防御意识塑造体系机制构建。灾害防御意识是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忧患意识,着重推动认知、情感、态度和三观,着重树立应灾观念。灾害防御意识的提升是做好预防的重要素质和先决条件,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好灾害防御演练,熟悉校园常见灾害问题,掌握预防和应对灾害的手段和措施,养成良好的忧患意识;构建科学、全面的灾害认知体系,通过形成概念、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灾害常识、灾害专业知识;灾害防御情感作为态度中的一部分,包含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部分,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对灾害防御过程中的人、事、物及己的不同感情和态度;树立正确的灾害防御三观,对灾害防御和人与防御灾害的关系有正确的把握和科学的判断,对灾害防御的意义有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认知,对灾害防御的价值有量化依据和衡量标准,树立积极的应灾观念。

(4)推动行为实践,进行灾害防御行为保障体系机制构建。灾害防御行为是关键内容,从模仿及演练等着手,做好灾害防御预防;从逃生、自救、互救等着手,做好灾害防御的应对;从处理好应急和长远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着手,处理好灾害防御的重建。模仿盗窃、抢劫、火灾等场景,熟悉灾害发生时的现状和场景;积极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等灾害防御演练,力图掌握知识、熟悉流程、摸索防御路径、实施灾后重建等灾害预防行为。从掌握逃生通道、方法、技巧,具备灾害自救、灾害互救意识、能力、方法等几个方面做好灾害防御应对。用全局的观念、系统的方法、长远的规划,构建好灾后重建。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