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对自主学习的看法精选(九篇)

对自主学习的看法

第1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

自主学习作为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日益在各学科教学中得以借鉴和推广。体育教学作为有效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的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也将成为一种必然。

一、开展“自主学习”的要点

1、更新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在教学中要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使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没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实施“自主学习”就是一句空话。学生是有情感、有性格的人,同时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主体,体育教师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尊重全体学生,分层施教。开展“自主学习”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视部分学生为“陪学”。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学校和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展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所以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一是教师的期待;二是教师的宽容。课堂上,要尽量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我能行”。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学中有错,教师也应诚心、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而不是厌烦他们、指责他们。

3、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最有效的动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尽量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娱乐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三,教师应了解青少年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其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四,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体育兴趣。

4、讲究教学方法

——教学结构的开放性。“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要求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变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如根据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阶段,即“学习——掌握——提高”,可以设计和运用“自主法——互动法——集团法”的三步教学模式。

——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有个体教学、分组教学、集体教学。这三种教学形式各有所长,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宜用个体教学形式;对于基本技术教学,宜用集体教学形式。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这是体育学科最重要的特点,运动必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知、情、意、行并行,让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评价

评价一节体育课是否达到了“自主学习”的要求,要抓住以下五个环节:

一看学生学习热情的高低,看是否解决好了“要我学”与“我要学”的问题。

二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看能否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自主练。

三看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人数的多少。

四看教学设计的激思程度,看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2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学习自主性培养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41-02

一 引言

近些年来自主学习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的重视,但是对于自主(autonomy)这一术语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概念。有些人认为,自主简单说就是独立自主地学习、自觉地学习。另外,自主在语言学习的语境中经常被定义为承担自己学习任务的能力。在很多研究学习自主的文献中,这一术语同自导式学习、自修式学习、远程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同义或紧密相关的,因此在有些人看来自导式和自修式是两种实施学习自主的自然途径(Dickinson,1987)。但是Sheerin(1997)争辩说自导式学习根据其不同的组织方式既可以阻碍也可以促进自主学习。他还认为在自获资源中心(self-access center)的学习与自主学习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从初中到高中,英语教学始终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当然,职业中专学校,甚至包括大学在内也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虽然目前国家教育部一再重申我们的教育要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中学教育,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毋庸置疑在这种情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自然是把教师作为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很多人就在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上有着一些错误的看法,譬如:认为教师是发展自主学习的阻碍、自主学习只能通过自学来发展等。而事实上,学习自主性可以在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环境中培养。

二 使学生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都相当依赖教师,而在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师又是课堂的主导者。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受到过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或多或少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培养学习自主性的程度往往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文化背景、教育与社会环境(Nunan,1997)。学习自主的发展尤其受制于教学大纲和评估手段(印辉,2004)。因此,要使学生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首先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使其英语学习的观念和策略作一些改变。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或受到别人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看法体系。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管理观念指学生对确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策略、调控策略等一系列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学习观念指学生对如何才能掌握好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主张。有几项研究显示,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看法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Weinert &Kluwe,1987)。成功的学生对他们自己的能力,语言学习的过程以及怎样运用一些合适的策略来弥补某些可能的欠缺等问题都会提出具有洞察力的看法(Anstey,1998)。这种有益的认识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发起者,这就有助于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搞好学习(Victori&Lockhart,1995)。所以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必须从改变或纠正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消极看法或错误认识开始。要使学习者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一重要性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而是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一座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以及了解世界的桥梁。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一种学习上的需要,许多中国学生认为,英语太难学了,老师讲的时候能听懂,可老师一走又全都忘了。这些学生忽略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认不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因此,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也很重要,这对他们的行为和自主的心理准备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师道尊严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着一种社会关系。学生把教师当做一种权威,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明显。而且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各自的角色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从这个层面上看,对于教师想要把责任移交给学生以便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会形成一些障碍。因此,从一开始英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把教师当做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看法。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教不等于学,教师在课堂中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什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独立地学习,同时教师对自己的角色也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清楚地知道,外语教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尽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教师要一改传统的教师统领课堂的观念和看法,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上担负更多的责任,与此同时要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我意识以及学习目标与选择的意识。

三 恰当地选择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材料

在许多自主语言学习的文献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训练与对学生的评估上,对于材料设计的讨论很少,对于什么材料比较有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自主性的研究则更少(Lee,1996)。而事实上,教学材料的选用对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种类的教学材料一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的选取,一方面,教材的难度一定要适中,要在相对高出学生现有水平的范围,但高出的难度不能太大。如果教材的难度太大的话,学生慢慢地就会对教材失去兴趣,自然自主学习也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教材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要具备一些听、说、读、写等的语言材料。当然教学材料可以是练习性的或者是学习性的。练习性材料比如练习册或学生用书,内容多是词汇与语法练习,测试训练以及具有控制性的活动(controlled activities),这些材料主要是对课文的补充,更适合于满足学生的练习要求并且它注重的是语言形式的训练。而学习性材料能鼓励学生运用语言并且能够使学生通过完成不受限制的任务来扩展语言知识。

这种材料比练习性材料的难度要更大一些,但它更有益于帮助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也要注意,并不是教学材料越多越好,材料的选择依赖于学生的外语程度以及他们对于自主学习的准备。许多专家提出英语教学必须以多用操练性材料开始,因为这些材料比较容易,并且更有系统性与组织性。但是随着英语教学的推进,特别是对于大专生,教师必须越来越多地运用学习性质的教学材料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有趣、及时、实用的英语材料。比如报刊、杂志甚至英文小说等,这类材料可称作全真英语学习材料。他们可以帮助学生创造丰富的课堂语言环境,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座通往所学语言社会的真实世界的桥梁。这种材料,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机会与学习需求相匹配,有助于他们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当然对于这一类材料的选取,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推荐与介绍,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随时给他们一些指导,使他们对教材和全真材料的学习更具有系统性。

四 设置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任务与活动

任务与活动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不仅要使用学习材料而且要完成学习任务与活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该设计一下,为了达到课时目标要让学生清楚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而为了完成任务,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完成任务来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参与哪种活动来进行语言操练更有效。

英语课上设置的任务目的是促进英语语言学习。教师设计的任务可以是操练某一特定的语言形式,但最好是用周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比如,买车票、买飞机票、租房、住酒店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教师要多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些真实的任务,并且指导学生用真实的语言交际和语言的运用把语言的学习与语言的运用很好地连接起来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主性。

在语言教学中,任务一般被当成课堂上采取行动的基础,所以课堂活动常常作为完成任务或进行语言练习的手段。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这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语言点操练和一些翻译练习。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形成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结果,英语课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师一人在言而不是师生对话或者学生在言的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起了阻碍作用,而引起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少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缺少有效的引导。那么怎样的课堂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是有效的呢?

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语言交流活动是促进语言习得的有效手段。有关研究表明,小组活动(group work)或者两人活动(pair work)能减轻学习者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和两人活动来进行合作。当然有些针对项目的活动也很好。当学生受到鼓励通过他们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及当他们表示尊重彼此的看法或意见时,合作学习活动就得以进行(Macaro,1997)。以上的几种活动通常要求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际来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从而解决一些真实的或者仿真的语言问题。从这一角度说,广大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合作活动来创造一种共同分担责任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环境。逐渐改变那种整堂课都由教师讲,由学生听的课堂环境。

五 结束语

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中教了什么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什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有必要的。而且21世纪的学习理念是学生要学会学习,这样学习的自主性就越显重要。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被看做是发展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障碍而应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应是一切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活动中的引导者和鼓动者。同时在语言学习的一切环境中,教师应该努力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在学习材料的选用、活动与任务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步骤等方面都能充分参与做决定(Benson,2001)。要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材料极其学习材料的选用、任务与活动的设计上应当有利于学生自己作决定从而使他们逐渐地负起学习的责任,还应当有利于学生独立地或者把自己看成是群体中的一部分来进行学习。总之,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环境并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良好场所。

参考文献

[1]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 Harlow, England :Longman,2001

[2]Macaro, E. Target Language ,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Autonomy[M]. Clevedon: Mutilinggual Matters,1997

第3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关键字】初中数学 复习课 价值 重要性

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其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使已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复习课往往使老师感到难讲,学生感到乏味。学生认为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学得没劲,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烦。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上好复习课,对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至关重要。在新时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调整复习方案,提高复习课在数学课中的比例,使学生打牢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成绩。

一、做好基础知识的梳理

俗话说: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是做好基础知识梳理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可清晰明了地给出复结的途径。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以下三点:

一看:看基本要求、看教材、看例题。对于复习课要讲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应学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以往都会出现在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学生并不知道,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无目的性,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先进教学模式给了我启发。于是,我将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起来,在第一轮复习考纲进入知识梳理环节之前,我安排学生在课前先学习考纲中的基本要求,以达到让他们明了所复习内容由哪些知识点构成?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及各部分知识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目的。学生在结合基本要求,通过看教材、看例题,就会渐渐地能回忆起以前所学的那些内容。

二列:在看的过程中,同时要求学生做到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并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整理,如列表法,画流程图法、枚举法等,使零散的基础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易于理解记忆。

三交流:学生在自己动手整理时,或会出现对复习的内容印象深刻并有体会、或可能产生疑问;或是整理得不够全面等现象。这时,交流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进入此环节的第三阶段即“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主要从知识和方法上进行探讨,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二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从知识层面给与学生更多的帮助,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各部分基础知识,为进入下一环节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复习,引发知识的联想

每学完一章进行复习时,首先让学生把书翻到第一页目录,然后只看本章节中的目录,回忆这一节到底学过了哪些知识点,讲了哪些内容,小组内互相说说,说说这些内容间的联系。这样在小组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如复习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时,学生先小组合作回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函数图像,函数性质,一次函数应用,每一内容中又学了哪些知识?如函数图像中学会了一条直线,通过这样的复习,这一章中的内容学生在心中一目了然,同时小组内相互补充。有的小组为了梳理还自主合作绘制了知识树形图,还有不少小组绘制了表格,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得到了发挥。

三、对习题的复习是重点

当学生自主对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建网后,如何根据知识网络确定本章节中自己的缺失在复习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只有确准了自己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疑惑,弥补缺漏。而这却正是以往复习课中疏漏之处,也正是这造成了复习课效率的低下。在许多教师眼中,数学书上的习题、学生的作业、学生的各类练习,当学生完成,教师批改,学生订正后就失去了其再利用的价值,许多教师会弃之一旁,然而我认为这正是引导学生自我确定缺失的良好素材。复习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看看数学书上本章节的例题和习题,翻开自己原来就已完成的这一章节的数学和数学练习本,看看自己做对的题目,看看自己平时做错的题目,根据刚才梳理的知识,根据习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本章节内容掌握的情况,哪些较好?哪些仍有疑惑?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后,确定了自己各自的情况。有的说本章节我对函数图像掌握的较好,有的说本章节中运用函数性质时我还会混淆,有的说一次函数应用还不太会用……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四、通过复习,构建多样化解题方法

过去由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解题方法常常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以及不同的学生由于有不同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同一道题,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解法,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数学题,经过小组探究就出现了用方程、按比例分配、比例三种解法,交流时,每种解法又有不同的列式方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答,允许同一道题出现不同的解法,不同的结果,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为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个性得以发展,这样开放性的练习题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五、总结

面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增加的难度和在初中考试中所居于的重要地位,教师和学生需要关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样重要。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也是知识的升华,做好复习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四维空间,对于深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4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预习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的重要方式,为落实学生自主预习,养成良好预习习惯,所以我们在做好学生预习习惯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正确认识预习的意义,切实抓好预习指导

1.预习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过程。学生想在上课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

2.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要突破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立以学定教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预习是关键。

二、精心做好预习设计,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的设计,要在教师钻研课标、吃透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后,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上进行。预习的设计要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应包括预习的内容、方法和预习的要求。①预习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预习内容的设计要全面、具体、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②预习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原有学习水平,预设预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在预习设计中对某项预习内容的学习给予方法途径上的提示,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预习的方法,可以是学生课上学习时学会的,在预习中加以运用,也可以是学生还没掌握,在预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的。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提示的学习方法也应不同。学生在预习时已经运用自如的方法,教师不必再提示。③预习的要求。预习的要求是学生对预习内容应达到的程度。提出预习要求时,要考虑课标的要求、本年级的教学目标、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随着学生已掌握学习方法的增加,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能力会不断提高,能完成的任务可以不断增加,要求也要逐渐提高。在预习过程中除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外,还应让学生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可通过自学、请教同学和家长等方式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通过小组长汇报给老师。预习的设计可以以预习提纲或预习学案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抓好预习检查,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检查预习,是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不断激发学生预习积极性,以及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检查可以采用小组检查和教师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小组检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主要由小组长检查或组内成员互相检查。在检查预习时,小组成员每人都要承担检查任务,并且,每个人检查的任务要经常变化,人人检查别人,人人被别人检查。这样可以在检查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记录小组内每个人的预习情况,在此基础上上,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小结预习情况,低年级学生可以用等级来评价。检查完后,组长把预习情况汇报给老师。低年级的预习检查教师要跟上指导,必要时教师检查。为了便于统计,可设计预习情况检查统计表。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完后,教师抽查或普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现场检查验证小组的检查结果,可以现场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把学生的预习本、课本、预习学案、预习提纲收起来集中检查。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和查看小组长的检查情况汇报,准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在检查预习中,要适时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预习方法进行指导。

四、提供预习展示平台,增强学生预习意识

提供预习展示平台,是增强学生预习意识,培养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预习展示可以融入教学过程,还可以开设预习展示课。开设预习展示课的目的,一是给学生提供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进而提高预习的积极性,提高预习的效果;二是一人或一组展示时,其他同学自然和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对比,验证自己的预习成果,从中受到启发;三是教师边听边记,借此收集预习信息。并不是每次预习都需要展示。教师要把握好开设预习展示课的时机,使预习展示课变成学生预习的“助推器”。在预习展示课上,学生展示的预习成果,可以是通过预习学会的内容,可以是学会某项内容的方法,可以是不会的内容,可以是新的发现或疑问。预习展示时,可以是某个同学对某项内容的展示;可以是一个小组对某一项或某几项内容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以几课内容放到一课时逐课展示或几课内容分类展示。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预习展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五、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

例如1-3年级数学预习指导:首先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 。学生流于形式的预习,大都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因此,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好预习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 。

1.将书“看一看”。

1-3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着进行课外阅读。“看一看”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个大致的学习方向,上课不至于盲目,并可减少上课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 培养学生的看书能力,重点要指导他们看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例题和以前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自己能理解吗,尝试读懂例题和插图,边看书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做记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不明白的地方画“?”号。这里的“看一看”,可以是只看一遍,比如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别是基础比较弱、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课前的刻苦努力来取得同样理想的成绩。 因此老师在布置预习时,可以要求学生至少看一遍,一遍看不明白的就多看几遍。

2.将书“做一做”。

第5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任务驱动;调查问卷;态度;考证;导师负责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39-03

0 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学科,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资料加工和资料分析等多种能力。任务驱动法引入统计课程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实践途径和思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每章节的教学任务,给学生先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储备讲解,然后布置和监督学生来完成任务,并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对当今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是《统计学》中统计调查与整理的一项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任务的驱动,可以掌握数据的调查、整理和分析等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院经济管理系信管1202班全班同学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状况的抽样调查。

1 调查样本状况

1.1 调查目的:按照任务驱动法的模式,完成教学中相关实践任务,通过“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等多种能力,实现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了解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状况,并提出一些合理分析和建议。

1.2 调查方法:按照任务的驱动,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问卷的设计、样本对象的选择和调查方法的设计、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数据的调查是采取抽样调查法和学生访谈法,数据的整理主要由学生整理完成。

1.3 样本分析:在2013年11月对全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实际回收320份,有效试卷306份;有效回收率87.43%。样本结构分布情况见表1。

2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数据分析,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呈现如下:

2.1 学习动机 一般说来,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越强,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强,对学习效果产生越好。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学习目的还是比较明确:38.82%的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证,考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23.68%的学生是为了深造,提高自己学历,这说明社会对学历的重视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大的影响;16.97%的学生是为了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5.92%的学生是为了奖学金,另外15.26%的学生是被动学习。

考取各种证书,对于大学生就业有较好的帮助,也成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种压力和动力,很多学校都对大学生考证有必要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40.52%的学生认为考证对于就业很有帮助,30.72%的学生认为有部分用处,20.92%的学生认为可能有用处,只有7.84%学生认为完全没有用,可见大部分学生认可证书作用。对于需要考取证书,57.52%的学生最想考取英语等级证,46.42%学生认为计算机证有用,50.98%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资格证书有用,32.68%的学生认为驾驶证也很有用。从年级分析,大一新生最想考取英语等级证,大二新生最想考取计算机证,而大三学生最想考取本专业资格证书,不同年级学生对证书需求不同,也说明对证书的认可存在不同看法。

2.2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学校学风的标志之一。从调查分析:①课余学习时间略显不足,30.92%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足1小时,38.82%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1-2小时,只有15.79%学生学习时间超过了3小时。从年级划分看,大一学生每天学习平均时间为1.63小时,大二学生每天学习平均时间为1.81小时,大三学生为1.45小时,呈倒“V”型(见图1),主要原因是大二学生学习课程任务重、愿意得到奖学金压力大、考证多,而大三就相对轻松。从性别来看,女生平均每天学习时间为1.74小时,男生为1.49小时,女生比男生学习时间要长。②逃课的比例较高,只有45.39%的学生从没有逃过课;现在学生社会交往和人情交往多,逃课的原因也较多。调查中逃课原因有:个人突况为主占比39.76%,身体原因次之,根据专业课程选择性逃课的比例有15.66%,另外有5%的同学是兼职较忙,还有8.43%的同学是自我约束差、喜欢睡懒觉。从性别来分,女生从没逃课的比例为49.44%,男生从没逃课比例为35.94%,男生逃课的比例相对高些。③学生上课认真的比例有待提高(见图2),认真听课的学生比例只有35.95%,4.58%的学生从不听课,另外的学生听课是根据教师、专业和心情而定。从年级来分,大一新生认真听讲的比例44.68%,大二为42.35%,大三为30.25%。④课后作业自主完成情况较好,有49.02%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有22.22%需要借助网络百度,3.92%的学生从不完成,另外有24.84%学生是参考同学完成。⑤大部分学生对补考看法很积极,50.3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不挂科是最基本的要求,有24.84%虽然挂科,但是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但还有18.95%对挂科无所谓,态度消极。⑥考试方式看法。由于我校大部分考试都是开卷考试,开卷方式如果从开卷到闭卷,大部分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有45.75%的学生表示会更加努力学习,30.07%学生表示对自己有些影响,另外学生表示无所谓。⑦实践和理论知识选择,实践课程在专科学习中比例占有40%,大部分学生更加重视实践知识,而轻视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原因是高职学生理论知识较差,自主学习性较差。

2.3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采取的方案。从本次调查来看,高职大学生学习方法如下特点:①学习地点的选择(见图3)。学习的地点对学习效率比较重要,学生对图书馆和教室的利用不高,学生主动性学习不足。49.02%的学生主要还是在寝室学习,22.88%的学生在主要图书馆学习,只有15.03%的学生主要在教室学习。从性别来看,男生更愿意在寝室自习,而女生喜欢在图书馆自习。从年级来看,大一生延续了中学习惯,喜欢到教室自习,大二喜欢到图书馆自习,大三更喜欢留在寝室自习。②图书馆的学习和利用仍然是当今高职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对学习效率很有帮助。但是学生对图书馆利用不足,47.06%的学生每周去图书馆的次数少于二次,12.42%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去,但是24.18%的学生从不去。从性别相比,女生平均每周去的次数是1.85次,而男生是1.46次。③学习渠道,当今大学生学习渠道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书本学习为主转变为网络学习为主(见图4):47.06%的主要学习渠道是网络,有13.73%的学习渠道是利用手机,有32.68%的学生主要学习渠道仍然是利用书本知识为主。④与教师学生的交流。从调查来看,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改善,有33.3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交流,45.75%的学生与老师偶尔交流,其余学生与老师几乎不交流;与老师交流的渠道来看,有55.56%的学生主要通过QQ与老师交流,有31.37%的学生通过电话短信,39.22%的学生主要通过教室面谈与学生交流,24.84%的学生通过邮箱与学生交流,只有9.15%的学生通过职教新干线与教师交流。

2.4 学习氛围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相互之间影响非常大,也对于学习效果有较大相关。从专业调查分析,41.18%的学生对自己选专业非常满意,35.95%的学生对本专业比较满意,只有7.84%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从专业学习课程来看,30.07%的学生认为学习课程将来很有用,38.56%的学生认为有点用,但是16.34%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用。对于周末和法定假日课余时间的分配上,排在前列依次是自主学习、睡觉、逛街、上网、打工兼职、约会及其他等。

3 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为:①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较上进,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加上文凭弱势,大部分学生学习动力是考证和提高自己的学历,多数学生也认为证书很有必要,也认为证书对自己的就业有帮助。②学习态度还需要改进。学习的时间不足,逃课比例较大,对理论学习课程上课兴趣不大,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改进。③学习方法效率不足,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寝室学习,对图书馆利用不高。学习渠道以网络学习为主,对书本吸引力下降,与专业教师接触次数偏少和沟通渠道不畅。④学习氛围较好,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课程较满意,周末时间利用需要引导。⑤高职大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弱以及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动手能力相对强,对实践知识更加重视和有兴趣。

4 对策建议

学校的学风对于学生毕业质量和就业质量很重要,也影响着学校名誉和长远发展。从调查学习状况来看,建议从以下方面来改善学生学习状况:

4.1 改善学校学习环境。学生主要的学习地点是在寝室,从大学生访谈中看,存在原因是:①大一学生晚上的强制自习,使得自由自习教室偏少;②学校现有图书馆位置偏少,晚上关门较早;③高职大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弱。现在大学生学习渠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利用更加充分,新时期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学校合理引导,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便利性来强化学习,而不是用于

游戏。

4.2 学习本科院校,建立高职导师制。学生与辅导员接触最多,但是与专业教师课后接触偏少,需要以教风带动学生学风,通过专业教师影响学生。大学生对于本专业和专业课程认识清楚明确,学习动力和兴趣就更强烈,学风就更好,因此可以参考本科院校建立高职大学生导师负责制:①在专业上建立导师负责制,从大一开始指定专业教师负责一个班或者一定学生的专业指导,并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②改变教师的重科研、轻教学状况。让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帮助,也能达到提高职称和工资目的;③继续强化现有的职教新干线平台,鼓励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加强联系,解决学生的学习和专业问题。

4.3 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特点,改变现有理论教学为主,到实践教学为主。高职大学生的基础较弱,专业教育要更加偏重实践应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外基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现在我校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刚起步,也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需要学校和企业合作去

推广。

4.4 引导学生考证。考证可以引导学生就业,可以提高学校学风。但部分学生对于考证比较盲目,存在“羊群”心理,别人考什么证自己就考什么证。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就业目的和专业实际选取证书。通过证书,可以把学生目的性转化为提高学风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张兴涛等.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23.

第6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讨。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学法指导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师在课堂中就听课、做笔记、记忆、注意力的保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醒,例如,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听课时再有明确的目的;听课时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口到”,还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要做好笔记。要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的方法。

二、专题辅导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无意地进行学法的渗透,但是这样的效果不是很系统,我们还可以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有性学习方法指导。这样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系统的学法体系。

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背诵课文中,我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区线”,让学生了解遗忘的周期,帮助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记忆,及时地复习,巩固记忆的效果;教学生用“链式记忆法来记忆词语、课文。”

我还给学生灌输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让学生利用左手的运动来锻炼、开发右脑的方法,让学生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智力、发挥自己的潜力;我还教怎样利用画学科知识树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形成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链;怎样利用错题本来查漏补缺。

三、同学交流

第7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一、查“导课”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图片、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力;学习目标的设置是否注意分层、适度、具体、可测。例如,是否分层:目标要反映教育理念,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三维目标,体现学科特点,重难点突出。是否适度:目标的数量要适当,最多不超过三个;是否具体可测: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采用具体动词使目标清晰,让学生力所能及。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3.看教学的有效度。学生是否弄清楚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是否清楚上节课与本课的知识内在联系。

二、查“自主学习(独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要以本课基础知识设置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使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问题;是否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可多种多样,做到知识网络化、知识问题化。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完成习题。

3.看学习的有效度。是否有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基础知识,已达成学习目标要求。

三、查“合作探究(对学、群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探究性,是否突显本课“运用层次”的学习目标,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教师是否根据学科特点,探究的材料呈现方式要形式多样,激活课堂;教师是否针对设置的问题渗透学法指导及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交流时是否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否从“对学”到“群学”学生组织有序,行动迅速,能做到无缝连接。

3.看学习的有效度。各小组中的学习优等学生是否全部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问题;各小组的需帮扶学生是否能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问题的70%。

四、查“展示点评”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1)展示时,教师是否根据知识问题情况,确定展示的形式(板展或口头展示);教师是否设计组内小展示环节为点评环节做好准备;教师是否关注展示的不同角度,通过板展或口头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点评时,教师是否在导学案中设计学法指导或解题技巧的提示,目的是在点评环节中重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学习方法或解题技巧的归纳、引导,教给学生一题多解或多角度答题的方法;教师课前是否预设学生在本课知识的“盲区”、“误区”,并在点评中及时发现、引导和点拨,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1)展示时,听展者是否能认真倾听,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填补;板展时,组内小展示的同学是否能积极投入地以对子复述、你展我评、预展预评等形式深化和识记知识。(2)点评时,点评者是否能大胆、自信地表述对问题的理解。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是否能有序地进行展示(板展或口头展示);展示学生在展示时,其他学生是否能发现问题,为质疑补充、点评做准备。

五、查“小结提升”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小结提升的设计可采用知识框架图、表格、文字等形式进行设计。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言,说出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和方法小结,达到知识内化和提升。

六、查“达标检测”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检测的题目是否能围绕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来设置,并按易、中、难的梯度进行选题;设计题目的题量是否适量,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在3~5分钟完成。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检测时,是否能保持安静、认真思考并独立完成;解疑时,是否能大胆抢答或认真倾听教师(或同学)对题目的讲解。

第8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我使用的司法考试的复习资料有三种,一个是《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也就是司法部推荐的司法考试教材;一个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也就是常说的司法考试“白皮书”;另外一个就是《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编》,就是通常说的法条。我认为司考教材是必备的,每本书的编者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教授,甚至有的人就是司法考试的出题者,所以他们所编著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法条也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大多数司考试题的答案直接来源于法条。对于复习题,我选择的是“白皮书”。它的优点是同考试教材衔接配套,以各学科的章节为序,在看完教材的一个章节后,马上做练习,既可以巩固所看的书本知识,可以比较直观的测验某一章节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很强。白皮书的缺点就是题量很大,六本书加起来的厚度跟一本教材差不多。对于复习题的选择,我认为可以不局限于“白皮书”,对于市场上一些信誉较好、质量较高、比较权威的复习题也是可以买的,不过买书的原则是你必须要充分了解这本书,不要看到上面挂了许多权威人士的名字或者写的什么司法考试中心组之类的字样就买下来,因为劣质的复习题不仅浪费你的金钱,更重要的是它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不能对你有所帮助,反而成了通过司法考试的障碍。

司法考试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复习的重点也不同,有的内容要以教材为主,有的则以法条为主,下面谈一下各科目的复习方法。

法理学是没有法条的,在学习是应牢牢抓住教材。重点是各个概念的理解记忆,而且一定要以教材的内容为准。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要把教材看透。要注意对法律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有时还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法制史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记忆。考试的题目全是选择题,注意适合出选择的知识点,多做习题。法律职业道德的复习主要以法条为主,包括检察官法、法官法、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要理解记忆。

宪法学中包括宪法、选举法、人大、国务院、检察院、法院的组织法和立法法。这方面的复习主要以法条为主,在熟读法条的基础上再看一两遍教材来加深对法条的理解。在看法条的时候一定要细,并且要善于总结。

国际经济法的学习要以教材为准,重点集中在国际贸易法中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货物海上运输与保险以及国际贸易支付的法律问题方面。我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主要是因这些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不太好理解。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没有太高深的理论,都是一些常识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不要因为这些知识离我们太遥远就有抵触情绪,而且在看书的时候要把握好重点,对一些非重点的内容可以大胆放弃,相对而言,国际经济法的得分要比民法、刑法的案例题得分更容易一些。国际法相对国际经济法更好理解一些,重点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都是记忆性的知识,要重点掌握概念。国际私法在考试中的内容重点是我国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中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内容,把民法中这些内容记准,再做一些相关的习题,这部分内容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在经济法的复习上,我主要是背法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经济法的试题不象有的民法试题,在经过深入分析才能得分。这部分内容的试题在法条的原文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只要把法条记准,得分是很容易的。

刑法有严格的法条,规定统一且有体系。总则部分的内容不难理解,主要以法条为主,熟记后看几遍教材来加深理解。分则部分我基本看的是教材,对单一罪名的学习是相对容易的,重点要看罪名的概念,概念中包含着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把概念记准了,构成何罪也就清楚了。在学习中,重点掌握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单处一罪还是数罪并罚,以及量刑情节等。我感觉刑法学的难点是一些犯罪的竞合和牵连,要靠多做相关的、有权威解析的习题来解决,并且要注意刑法关于牵连和竞合的特殊规定。刑法学一些单行司法解释很重要,不要因为它不起眼就忽略了,单行解释往往成为多项选择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如果你没看到这个司法解释,即使其他三个知识点全会,这道题也不能得分。不单是刑法的单行司法解释,其他的司法解释,尤其是近一年来新颁布的,往往是司法考试的重要考点。在行政法的学习上,主要是以法条为主,相关的司法解释要重点理解记忆,多做习题,通过做题来加强对法条的理解和掌握。

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有一套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概念,因此,掌握和理解概念是学习民法的基础。民法的规则都非常抽象。最好的办法是就是在案例中学习,通过案例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论和规则,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实例。学习民法耗费的时间是最长的,不能靠突击学习。我学民法是先从法条开始看的,接触到很多陌生的概念,不要一带而过,要认真理解其中的含义,看了两遍法条后开始做习题,在这时候做的题做错的比较多,不是恢心,要边做边翻法条,做一道弄懂一道,在对答案时要注意自己复习的角度和出题的角度存在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有的放矢。对于民法的一些习题,不仅要做,而且要记,一些经典的内容如所有权转移和风险负担原则,记住案例题的效果会更好。学民法的时候不要学得太深,只要教材或者法条上写的,只要记准会用就行了,不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这么规定,不能较真,否则很容易干扰你的思路,考试的时候觉得答案都不太对,反而影响成绩。

答案例分析题时要注意踩分点,问什么答什么,没问的不答。注意一下司法部公布的历年司法考试答案中的评分标准,知道了什么是踩分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答了。回答论述题时,一定要以案例分析的角度来答,从法理上、实体法上以及程序法上进行分析,千万不要写成申论的形式。在临考试前要多上网站看一看,关注一下考试信息,对一些重点内容重点准备。

在复习备考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情况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判断,对司法考试的要求、内容、结构和题型作详细了解,然后做出自己的复习应考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可以先复习同自己业务有联系的科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学习法条不能死记硬背,拿到一个法条,首先要注意这个法条的关键词,也就是考点,比如一些具体的数字、特别的规定等,在学习法条的时候要想到,作为出题者可能会从这个法条的哪个角度来命题,出题时的陷阱会是哪个角度,按照这种自己要考自己的方法,记忆法条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理解的情况下,要进行强化记忆,否则理解的内容也可能会在接受新知识的情况下忘掉。我说的理解是指看到这一部分时,就知道它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而不再需要按字按句地去分析。我在临考前在的一个月内对法条进行了三遍的强化记忆,对一些不好理解的内容,要做上标记,在最后几天内反复强化。复习时应记住遗忘规律理论,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是记忆与遗忘不断抗争的过程,重复是学习之母,每天学什么了应当记下来,学过的内容尽量在一周内复习三次,这样时间长了也不容易忘记。

在学习的内容中,有的知识记忆起来非常困难,但占的分值却很少,付出的时间于所得的分数不成比例,这时就要选择放弃。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贸易术语通则中,需要记的东西很多,而且都是一些英文缩写符号,无法理解记忆,只能死记硬背,需要很多的时间,但考试时占的分值却很少。我对这些知识点选择了放弃,在考试的时候,考这方面知识的题只占了一两分。还有一个例子,《海商法》法条有近三百条,整个法条我看了有三四遍,题也做了一些,考试时海商法仅出了一分题,我还答错了。我并不是主张大家也跟我一样放弃海商法或是国际贸易术语通则,因为有些东西你记住了也是容易得分的,要根据你的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放弃什么。在目前的司法考试中,轻者恒轻,重者恒重的理论依然是正确的。

第9篇: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范文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要素:

1、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也就是说是自己要学、自己想学,这是自主学习的第一要件,所以要想很好的在学生中开展自主学习,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去激发、培植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学习内容,内容上要具有自我决定性,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兴趣,自己知识水平等因素来决定,可以参考老师的意见但不可全靠老师来限定,所以由自己决定的内容学习时,内在动机就易激发。

3、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达到的自动化的方法,既要有自己成型的东西,要学会规划乃至于自己来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者要善于自我管理。实践中很多师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上比较差,常常表现为学习拖延。

5、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过程应有很好的自我学习过程监控,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强的中学生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如一些学生把明明会做的题做错,甚至做对后誊抄错,都是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差的表现。

6、学习环境,自主学习的环境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又进一步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自主学习的开展过程中药有意思的主动营造有利因素,如环境的温度、光线、清洁卫生、赏心悦目的物质环境,能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较浓的社会环境。

7、学习结果,最终我们应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总结和评价:既我到底学得怎么样,进步如何,收获多大,自己要心知肚明,心中有数。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给最终学习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它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和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在这几方面做的比较好而成为一个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者呢?我在此谈一谈获取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有效途径。

二、获取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1、直接教学,老师上课用什么样的方法直接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自主学习活动,影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而眼下的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参与少、思考少的状况,所以要想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就得避免上从头到尾灌下来,剥夺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课堂。而应该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查资料解决问题,课上学生自己多讨论,自己解决不了再寻求老师帮助,不要让自己思维上养成老等着老师讲的惰性。长此以往,就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观察学习法,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来养成,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学习来养成。发现别人这样学很不错,你也这样学,慢慢的模仿他在相互的影响下,逐渐就形成一种这样的学习习惯。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自主学习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班级的学习氛围是老师培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