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精选(九篇)

对自然灾害的态度

第1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1-001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1.03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①。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②。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③。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④。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4.提升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化解自然灾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拟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适时出台支持灾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息或税收减免等;二是提高对物价的调控水平,健全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应对受灾地区物价上涨,政府进行适当价格调控,管好通货预期,避免物价大幅上涨;三是维护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为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可对信贷政策做出结构性调整,整体上还是应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政策变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宏,张向达.自然灾害与国民财富损失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9(10).

The Analysis on how Natural Disasters impact on Macroeconomic

XIAO Yi,SHI Hai-feng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ikou Central Sub-Branch,Haikou 570105,China)

第2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 灾因链;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92-02

2012年张国庆在《生物灾害学》和《灾害学概论》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灾因链理论与防灾减灾原理。张国庆将致灾因子可以概括为“致灾五因子”,即自然致灾因子、为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防灾减灾原理,在宏观上在于灾害的预防和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微观上则是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各项措施,将灾害降到最低[1-12]。

1 灾害的成因与灾因链

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地质、地理及生物等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可以归纳为社会原因、生产原因、过失原因、防灾减灾措施失当等原因。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是指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承灾体,当其综合作用力超出承灾体稳定性阈值时,灾害就会发生。从图论的角度看,灾害管理,尤其是灾害预防与救援,就是对其中关键灾因实行控制,打断灾因链[8-14]。

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被破坏,从而形成灾害。例如,当某种昆虫在某地急剧增长,危害农作物,突破经济允许阈值,使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形成重大虫灾。该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1)

式(1)中,N为自然致灾因子,A为人为致灾因子,S为地理空间域,T为时间域,v为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 [g(N,A,T),h(S,T),v](2)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该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T的长短、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

致灾因子的致灾作用作用于承灾体时间越长,其致灾强度累积就越多,灾害发生的几率就越大,灾害强度也越大。不同的地理位置,致灾因子不同,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灾害的种类、强度也不同。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高,其抗灾能力就越强,对较小的致灾作用或间歇性的致灾作用,承灾体能够自我修复。当致灾作用强度超过其自我修复力时,相对于抗灾能力弱的承灾体来说,抗灾能力强的承灾体发生灾害的时间要晚,灾害发生频率低,危害程度小。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因此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在“致灾五因子”中,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是主动性的致灾因子,在灾害过程中,占主动地位,是动态的、非线性的,通常狭义的致灾因子指的就是这2个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是被动性致灾因子,对于某一个特定区域、时间段和承灾体,相对于自然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来说,是静态的、线性的。灾害的损失(灾害危害程度)可以表示为:

L=f(D)

根据以上公式,显然,灾害损失D的大小明显受N、A、S、T和v影响。

3 灾害的控制

研究探索自然致灾因子的致灾机理,根据其致灾作用机理,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消除恐怖、暴力等危害社会的危险因素;科学安排生产,加强管理,杜绝管理、技术决策失误等酿成安全事故;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重点工程建设、危险性物质贮藏地、城镇建设等尽量避免灾害高发区,以免灾害发生时造成重大损失。减少致灾因子致灾作用时间或作用强度,延缓灾害发生,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减轻灾害危害强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承灾体系统稳定性,提高承灾体对致灾作用的修复力,增强其抗灾能力。

4 灾因管理

4.1 灾因链

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如图1所示。

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也即=。

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设t时刻与承灾体O的状态D(t),则用灾因链可以用灾因矩阵表示:

D(t)=(v1 v2 … vn),灾因状态eoo eo1 eo2 … eone1o e1,1 e1,2 … e1,ne2o e2,1 e2,2 … e2,n… … … … …eno en,1 en,2 … en,n,边的权数

若灾因对承灾体作用是单向的,作用方向都指向承灾体,且无自激(Self-excitation)作用,则灾因链图为有向图,边指向承灾体,且无自圈(自反)。其灾因矩阵为三角矩阵,主对角线及主对角线以下元素均为零,即严格上三角矩阵。若存在自激灾因,则不是严格上三角矩阵。

4.2 灾因流

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图2)。

图2中,{en,n-1,en-1,n-2,…,ei+4,i+3,eo,i+3}为一条灾因流,并且是一条完整灾因流。

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作该灾因的下游灾因。图2中,对于灾因流{e1,2,e2,i+4,ei+4,i+3,eo,i+3}中灾因vi+4来说,v1、v2是上游灾因,vi+3是下游灾因。

4.3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对灾害的管理。

4.4 关键灾因确定

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方法②、方法③、方法④确定关键灾因。

5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灾害管理是涉及多部门的运筹帷幄,包含规划、计划实施、预警、紧急应变、救助等措施,以减少或降低灾害的影响和冲击。

5.1 现代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林业生物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

5.2 林业生物灾害GCSP管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林业生物灾害分级管理,就是根据林业生物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其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林业生物灾害分类管理,按照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林业生物灾害分区管理,就是按照林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分区或行政分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林业生物灾害分期管理,就是根据林业生物灾害不同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5.3 林业生物灾害的学习管理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通过林业生物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学习原理要求,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记录技术日志,认真记载灾害监测、预警、预防、救援、灾后恢复、评价等整个过程,尤其是预警、决策、救援等关键点的技术与管理细节,为灾后评价、学习提供真实的资料。

5.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制化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制化,就是说在整个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过程中,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在灾害管理技术上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

5.5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化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包括灾害预防、监测预警、灾害治理、灾后恢复、灾害研究、灾害教育等技术管理措施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法律法规等内容,此外,还包括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行使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调节等灾害管理职能[3,4,9-12]。

6 参考文献

[1] 黎益仕,顾建华,邹立晔,等.英汉灾害管理相关基本术语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2]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3]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3-224.

[4] 张国庆.论标准化基本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5.

[5] 张国庆.发展学[EB/OL].科学网,(2013-07-14)[2014-03-0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6]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4-03-01].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 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7]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8]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9]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 [EB/OL].科学网,(2012-05-25)[2014-03-1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10]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1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科学网,(2012-03-16)[2014-03-11].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18034,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12] 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第3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利益关系

人力迄今尚不能支配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频率高、类型多特点,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人员伤亡、社会失序现象。旅游资源因为其开放性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而资源本身的唯一性、不能重现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又会导致资源一旦被破坏后将不可逆转。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强而保护措施弱的特点,导致其受自然灾害破坏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利益主体。本文结合自然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灾害下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从而提出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一、自然灾害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伴随着灾害的增多及其破坏力的加剧,灾害管理研究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的影响和损失;[1]二是灾害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外部风险所占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要地位。[2]灾害社会属性的显著,决定了处于社会网络下的利益主体是研究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益主体为任何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目标的形成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其行为的调整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从灾前预警、灾时应对到灾后修建,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借鉴叶欣梁等人的研究,[3]通过识别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确定灾害背景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利益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旅游者。在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四者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一)灾前预警阶段

此阶段重点是树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危机意识,围绕规避或降低风险,协调主体关系,增进预警中的合作。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政府部门具有宏观掌握局势的能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旅游企业,由于内部预警机构的建立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同时又可能看不到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缺乏资源保护的危机意识。预警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恐慌,利益诉求由适度开发变为资源保护。同时,灾前预警会抑制旅游者出游动机,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此阶段利益冲突明显,政府部门的宏观掌控及关系协调非常重要。

(二)灾时应对阶段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动力机制的模糊性,灾害发生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体制来进行,而是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补充与完善。此时的利益主体关系由相对封闭、分散状态向彼此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方向发展。此阶段具有较成熟行为的旅游企业与社区,作为灾害发生时最直接的受害者,能快速组织起来,运用各自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无力顾及的问题。[4]而旅游者则会自觉选择放弃旅游消费行为。

(三)灾后修建阶段

灾后管理必然要求把旅游资源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放在首位。由于缺少约束利益主体行为的外在力量,利益诉求冲突加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修复与重建、旅游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开发、旅游者的理解与配合四方努力,才能达到利益均衡。[5]政府承担灾后重建、资源保护重任,同时希望尽快重新开发旅游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由预警阶段的消极配合变为修建阶段的积极合作,但追逐经济的短期利益行为会导致对旅游资源的二次破坏。社区对灾害感受的持续时间最长,是积极保护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会基于目的地风险因素和“灾后找回”目的而发生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动。灾后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分配与流动使利益冲突剧烈,而灾后修建的特殊性尤为期待利益协作关系。正是因为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自然灾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协作与冲突两种状态。

二、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协作关系与冲突关系分析

旅游资源的利益主体角色可以确定为:1.核心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承担着架构者和监控者的角色。2.重要利益主体———旅游经营者,其经济动机要远远大于文化动机。3.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社区及社区居民,要重视社区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认知。4.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旅游地的保护与功能利用有一定的影响。[6]尽管在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灾时应对、灾后修建三个不同阶段下同一利益主体的诉求会有所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呈现阶段性变动特点,进而导致利益主体关系状态随之发生关系性质及关联程度的变动,但是,利益协作与利益冲突两种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利益主体构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关系。[7]一方面利益主体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联系的必要性,在利益重叠交点基础上趋于产生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灾害不同阶段要素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的失衡,以及资源的非均匀流动,驱使利益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在资源过于集中基础上趋于出现冲突关系。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在保护旅游资源共同目标因素的作用下,会呈现动态演化特点。[8]如对利益诉求无限制的话,最大化诉求会驱使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侵害其他主体利益,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加剧利益冲突关系。所以,必须根据资源分配现状寻求利益诉求的重叠交点,进行策略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灾害任一阶段,只要利益诉求相互协同和均衡时,构成利益重叠交点,协作就成为可能。协作关系可以达成利益主体共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所以,必须促进主体间关联的不断增强,形成长久的、良性协作的关系状态。

2.尽管存在共同行动的意愿,但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冲突成为可能。冲突关系起因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矛盾升级,会破坏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促进利益主体向有序方向转化,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与联合效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旅游资源。

3.利益关系时空动态性较强,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与协调能力有所差异,需进行多次协调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二)建议

1.建立管理体制,优化利益主体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旅游企业的权责,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疏导,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下各利益主体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2.结合利益关系整体状态进行跟进、调整与优化的策略选择,才是最优选择。为此,要突破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利益主体微观分析、利益关系局部分析的局限,系统考虑灾害整体过程及利益关系各阶段动态演化的特点,分析利益关系状态形成的内在规律性,达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3.跟踪利益关系状态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建立能够达成的、系统的、互利协作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开发策略与约束机制。从功能和组织上进行阶段跟进式整治,达成系统的互利协作,促使灾害背景下利益关系达到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良性的动态均衡状态,保护旅游资源。综上,要考虑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利益主体诉求的不同内容,分析利益关系的运行机理与动态演化过程,确定并跟进利益关系状态。在理论上探寻利益关系的内在动态演化规律,完善旅游资源保护目标下利益关系的微观机制。在实践意义上从功能和组织方面进行自然灾害不同阶段跟进式整治,有效推进利益主体应对、处理灾害事件的相互协调能力,促使利益关系达到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维护旅游资源保护的良性格局。

参考文献:

[1]IanBurton,RobertW.KatesandGilbertF.White.TheEnvironmentAsHazard[M].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3.

[2]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叶欣梁,温家洪,丁培毅.重点旅游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5).

[4]赵延东.自然灾害中的社会资本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4).

[5]FisunYuksel,BillBramwell,AtilaYuksel.StakeholderinterviewsandtourismplanningatPamukkale,Turkey[J].TourismManagement,1999(3).

[6]吕丽辉,鹿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龙门古镇为例[J].职业时空,2014(9).

[7]ChrisRyan.Equity,management,powersharingandsustainability-issuesofthe‘new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2(1).

第4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林木受雨雪冰冻灾害,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海拔,地形地貌有关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森林经营水平,林分质量,林分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措施、造林树种选择等因子同灾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冠幅较小,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稍部木质化程度低,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

梢、折断和倒伏。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5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调整人工林抚育间伐政策,提高林农抚育间伐积极性。抚育间伐原本是营林性质,而非经营性质,抚育间伐材质量差,收益低,投入大,大多数林农不愿抚育间伐,重造轻管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应调整抚育间伐政策,对抚育间伐材应取消限额管理,取消各种税费,给予政策扶持,以此鼓励林农加大投入适时进行中幼林抚育间伐,营造健康森林,提高林分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第5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规划 设计 地质 灾害 规避 风险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hedging strateg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ountain town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hedging strategies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planning design geological disaster at risk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地质灾害作为山地城镇建设中突出的地质现象,对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在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中,内因是自然地质因素,外因则是不当的人为建设因素,因此,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合理地规避与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1.地质灾害的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是指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相遭遇的结果。没有致灾的作用,灾害无法发生;而若作用遇不到有价值的受灾对象,造不成损失,也不能称为灾害。致灾作用是主导因素,受灾对象是被动客体。地质灾害的类型常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其它特点进行划分,而灾害的大小则以受灾对象的损失大小(规模、价值)加以评估。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进程,有的是逐渐完成的,有的则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据此,又可将地质灾害概分为渐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后者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灾害等。渐变性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较从容的时间,可有预见地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突发性地质灾害突然,可预见性差,其防治工作常是被动式的应急进行。其成灾后果,不光是经济损失,也常造成人员伤亡。故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对象。

2、某山区地质灾害概况

(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概况

长阳县城位于清江两岸,沿岸为河谷地貌,城区沿清江南、北两面狭长地带分布。特定的地理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导致滑坡、陡崖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影响了长阳县的经济建设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威胁和损失,因此,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长阳县地质构造复杂,高山险峻,危岩耸峙,沟壑纵横,断层裂隙发育程度高,地质环境相当脆弱,加之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潮湿区,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川气东输、宜万铁路、沪蓉高速等国家重点工程穿越长阳县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原有地貌特征,打破了原有地质构造平衡,可能诱使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长阳县城规划区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等,主要分布在清江沿岸、北部花坪山一带、公路沿线和其它由于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而引发的地区。其中滑坡、崩塌60余处,总方量4亿余立方米,其中不稳定滑坡59处。一直处于监测中的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体、白岩危岩体、杨家槽滑坡,近年来有明显活动的迹象。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期基本与洪水期一致,5―6月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随降雨量的增高而增高;二是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大型工程建设密切相关,大规模人为建设诱发了多处地质灾害。

(二)防治原则

在长阳县城镇规划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宜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和“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对治理难度过大、治理效果不理想的灾害点,城镇建设应采取主动避让的原则。

3、城镇规划中对地质灾害的对策

(一)规划布局结构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长阳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县域地形、地貌复杂,陡坡地多,城镇建设难度增大。县城用地按建筑适宜性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以指导城镇建设的实施,保障城镇建设的安全。长阳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到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在整体结构布局中采用了县城结合原有城镇山水格局,以清江为主线进行布局,形成清江城中穿越、山水会聚,绿水青山环抱,六大组团有机疏散的带状组团式城镇结构。县城中心区规划结构可概括为:“双轴、环水、重山”的组团式布局。双轴:沿清江滨水景观轴和沿清江路城镇高层建筑景观轴,自然山水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环水:规划结合环城北路和环城东路的截洪沟培育生态绿地,从而与清江形成环水生态景观轴;重山:自然山体的天际线与规划清江路高层建筑的天际线形成自然与人工的双重天际线,在清江路两侧形成高层建筑组群,提高了土地的高效集约性,同时注意立面高度的设计,以尽量不破坏山体天际线为原则,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提出一种新的山地城镇建设模式。截洪沟与生态绿地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改善环境。以城镇现状基础设施及用地条件、坡度、高程分析为依据,考虑城镇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城镇建设用地原则上坡度应在不大于25度的范围以内,同时城镇用地发展要强调生态补偿和美化城镇环境,使建设过程与总体环境改善过程相辅相成,共同进行。城区内清江两侧各设置30米的生态防护绿地,结合城镇不可建设用地和部分公园绿地作为组团隔离用地。

(二)道路交通线路的对策

道路工程的实施会对山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山地环境的恶化也必将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为此,在道路选线和修建过程中应重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加大水土保持的工作力度,加强植被保护,改善局部的生态环境,使其向良性发展。本着环境保护和利于生态平衡的原则,长阳县城镇交通以城镇主次干道为骨架,依托G318国道和清江两条大动脉,沪蓉高速、宜万铁路、西气东输国家“三大通道”构成一个完善的交通系统。结合城镇自然生态格局,规划建设环形城镇干路网。道路横断面宽度为25―30米,未来结合城镇主环线,与城镇内环共同构成城镇交通网络。公路、高压线和城镇主干道两侧,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设置相应不同宽度的防护绿带。

(三)科学合理的竖向规划

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工程建设中尽量以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情况作为开发建设的依据,从山地及城区的地质、地形出发,根据不同地质的承受能力和地形的陡、缓选择合适的用地布局形式,尽量减少高填方、边切坡等严重破坏地质环境的工程措施,并且对可能失稳的高切坡和自然边坡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挡或锚固措施,从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在滑坡边界修建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坡面处选择修筑排水沟。地质灾害点和现状边坡点等则严格按照宜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规定的防治方案及措施进行治理。

(四)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塑造良好城镇景观

长阳县地质条件差,有多处滑坡、危岩,城镇在向外拓展建设中挖山、开路,建设成本过高,对城镇生态破坏严重。环城北路花坪山片区、永和坪片区的平地都是以破坏山体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镇景观缺乏特色,沿江大部分建筑形式和空间与其他城镇雷同,布局较为混乱,不能体现山水城镇环境特点。在长阳县城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强化原有山水城镇格局,保护城区水体两岸山体不受开发破坏;沿清江两岸建设生态景观轴,两侧各留出50米和30米宽的生态绿廊,结合清江防洪堤建设滨江广场,组织活动项目,形成既有整体感,又有节奏感的城镇滨河生态景观轴。

(五)地质灾害的技术支撑

在规划中利用了现代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并根据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来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土地使用性质。GIS工作系统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城镇规划和环境评价等学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对现状复杂的城镇地区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件和空间分析以及相关扩展模块的分析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对地质灾害的评估能够起到更加科学有效的作用。

结束语

城镇集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于一体,是人们生产生活重要的载体。对于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城镇,人们生命财产经常受到灾害的危胁。同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城镇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在城镇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城镇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通过对灾害的规避与防治,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带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镇建设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山地城镇规划建设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6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三角”模型;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2)02-0002-06

一、引 言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水灾和旱灾等农业自然灾害尤为突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因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资损失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011年,农业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农业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乃至居民消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谭本艳等(2009)通过对CPI分类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品既是我国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1],由此,无论从供给面还是从需求面看,农业自然灾害都会通过引发食品价格变动进而引发CPI的变动。

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冲击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造成社会资本存量受损,引起社会总体消费和投资下降,进而造成产出水平下降;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产出下降,通过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影响物价水平。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对产出影响方面: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产出影响来分析自然灾害的宏观经济影响。短期和中期主要考察自然灾害对产出造成的正、负效应[2-7],长期主要考察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8-11]。然而,自然灾害对物价水平影响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已有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实证分析层面相对较少。Pantin(1997)构建了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的11个指标,通过对比自然灾害发生前后三年的数据,发现灾前平均通胀率为8%,灾后通胀率在6.5%~9%之间波动,自然灾害影响物价水平变动方向并不明确[12] 。Rasmussen(2004)从长期影响考察了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他认为灾害重建的努力会挤出有效投资,推高利率并减少投资,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13]。Popp(2006)在分析自然灾害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时,将通货膨胀的产生归结为债务负担和市场投机[14]。 Baum(2011)运用AD-AS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他们假定自然灾害在短期内不影响总需求,然而潜在产出因资本存量受损而下降,自然灾害会带来临时性通胀压力[15],美国2008年的卡特琳娜飓风和2010年昆士兰洪水造成的食物和农产品价格上涨验证了他们的推断。

上述的文献更多将自然灾害视为供给冲击,结论偏向于自然灾害会推高物价水平,然而,自然灾害并不单纯表现为供给冲击,也会带来需求冲击,物价水平变动的方向取决于自然灾害引发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两者的力量对比。因此,从理论层面上我们很难得出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具体影响。本文尝试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就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力图弄清农业自然灾害同通货膨胀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农业自然灾害影响通货膨胀的理论基础

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微观经济主体将遭受自然灾害引致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引发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变动,进而推动物价水平的持续波动。就供给方面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倾向于推高物价水平:农户物资资本受损(农田、耕地受灾),粮食产量下降,推高粮食价格;粮食产量的下降和粮价上涨会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推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就需求方面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在几个方面表现出抑制物价:(1)粮食产量是农户创收的必备条件,粮食产量的下降减少了农户的收入,农户因此改变自己的收入分配决策,减少消费和农业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2)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本上升,推高农副产品的价格,相应地会减少企业产品的销售,进而减少其收入,从而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3)当农业自然灾害的规模、强度、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其影响必然会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传导,家庭和企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受到抑制。下面借鉴郑超愚(2004)[18]的总需求、总供给动态调整模型,加入农业自然灾害所引起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因素,

并假定价格调整是瓦尔拉斯均衡的,则有:

S(P/PE,Yd-Dshock)-D(M/P)=Dshock-Sshock (1)

假定原有Yd和Ys是均衡的,并且不随时间变化;价格预期是适应性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不变。对式(1)左右两边进行时间求导,可以求得价格的动态调整过程,如式(2)所示。根据价格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数量关系,可知式(2)的分母为正。

dPdt=dDshockdt-dSshockdtS(P/PE)1PE+

S(Yd-Dshock)(Yd-Dshock)P+D(M/P)MP2(2)

由式(2)可知,物价变动主要由价格预期、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等因素决定。由于农业自然灾害引起的供给冲击为负,而需求冲击难以确定,需分三种情况来说明:(1)当需求冲击为正时(dDshock/dt>0),由于供给冲击为负(dSshock/dt<0,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上涨;(2)当需求冲击为负时(dDshock/dt<0),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给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下降;(3)当需求冲击为负时(dDshock/dt<0),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小于供给冲击的下降幅度,即有dDshock/dt-dSshock/dt>0,表现为物价上涨。根据适应性预期理论,价格预期可以由上期价格替代,表现为价格惯性;而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都是由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引发。Gordon(1996)提出了三角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可以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通胀惯性三类[17];由以上的理论分析,农业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率、社会总需求以及社会总供给这三者密切联系,本文将采用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即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的扩展模型,以研究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πt=C+a(L)πt-1+b(L)Dt+c(L)zt+et (3)

其中,因变量πt是指通货膨胀率,C表示常数项;通货膨胀率的滞后项πt-1表示通货膨胀惯性;Dt指超额需求;zt表示外部冲击(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et为误差项;a(L)、b(L)、c(L)分别表示各变量的滞后系数。

三、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采用定基CPIt来代表通货膨胀,并用定基CPIt的滞后一期代表通货膨胀惯性。根据Gordon的“三角模型”,式(3)中的变量Dt可以用产出比率的对数Rt=ln(Yt/YtN)代替(YtN为潜在产出),并将Rt-1作为前定变量①。由于潜在产出不可直接观测,不能采用常规的估计方法,一般解决的办法有两种:趋势分解法(通过线性时间趋势、HP滤波将产出分解为长期趋势和周期性成分)、结构分解法(通过向量回归、卡尼曼滤波将产出分解为结构效应和周期效应)。借鉴Ravn & Uhlig(2002)[18]所采用的HP滤波法来估计31个省的产出缺口,平滑参数取6.25,并将农业自然灾害作为外部冲击变量zt引入模型。由于我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限制,考虑到不能收集到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数据,因而只能选取间接衡量自然灾害冲击的变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业成灾面积AANDt的相关解释:成灾面积是指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中,农作物实际收获量较常年产量减少3成以上的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自然灾害的强度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基于以上的考虑,选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成灾面积来衡量农业自然灾害的强度,用变量SIZEt=ln(AANDt)来表示。

选用的数据为1997~2010年我国(除港、澳、台)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度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1997~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CPI作了定基化处理(1997年为100)。

(二)模型设定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为了能够更好地估计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我国(除港、澳、台)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②。依照Gordon提出的“三角模型”,建立涵盖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动态面板模型如下:

CPIi,t=α+β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4)

其中,i=0,1,2,3,分别表示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t=1,2,3,…,T表示样本年度;νi表示截面个体差异;μi,t为随机扰动项。

对式(4)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的困难之处在于:方程的右边包含有因变量的滞后值,导致解释变量和随机扰动项相关,而且式(4)本身存在横截面相依性。如果直接运用传统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或是随机效应方法,会导致参数估计的非一致性,产生动态面板偏差,影响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Blundell & Bond(1998)则将差分GMM与水平GMM合并,将差分方程与水平方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GMM估计,这种改进的估计方法称为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19]。考虑到系统广义矩估计是一种更有效的估计,将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估计[20]。

在系统广义矩估计中,方程(4)经过一阶差分并结合水平方程进行变换:

ΔCPIi,t=(β1-1)CPIi,t-1+β2Ri,t+

β3Ri,t-1+β4SIZEi,t+vi+ui,t (5)

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并产生矩条件方程。在式(6)中,需满足:β1≠1;当t<s时,解释变量Ri,t、SIZEi,t和随机扰动项ui,s是无关的;随机扰动项ui,s不存在自相关;E(CPIi,1,εi,t)=0(t=2,3,…,T),E(ΔCPIi,2,εi,3)=0。在此基础上设定矩条件为:

E(CPIi,t-sΔεi,t)=0(s≥2;t=3,…,T)

E(Xi,t-sΔεi,t)=0(s≥2;t=3,…,T)

E(ΔCPIi,t-1εi,t)=0(t=4,5,…,T)(6)

其中,εi,t=ui,t+vi,Xi,t=[Ri,t,SIZEi,t]。设Zi为所选取的工具变量矩阵。

通过GMM估计,可以得到估计参数:

α^GMM=∑Ni=1ΔCPI'i,-1ΔX'iZi・

WN∑Ni=1Z'iΔCPItΔXi-1・

∑Ni=1ΔCPI'i,-1ΔX'iZiWN∑Ni=1Z'iΔCPIi(7)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实证结果

动态面板数据估计的前提是数据要具有平稳性,否则会出现估计的“伪回归”问题。因此,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首先对模型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论的可靠性,选用了四种单位根检验方法:LLC检验、IPS检验、Hadri的最大似然检验以及Breitung检验。LLC检验、IPS检验和Breitung检验的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变量是不平稳”,Hadri检验的原假设是“不存在单位根,变量是平稳的”。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变量至少在两种检验之下通过平稳性检验,这说明面板数据具有平稳性,模型估计的结果不存在伪回归问题。

表2列出了系统GMM估计的结果。无论是全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Wald检验值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了“方程拟合度较差”的原假设,表明方程拟合较好。其次,Sargan检验是判断方程所选的工具变量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检验,原假设是“方程所选工具变量是有效的”,从表2中所反映的结果看,Sargan检验的P值都大于0.05,四个方程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了原假设,表明所选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另外,AR检验的原假设是“扰动项无自相关”,表2中的AR(2)的P值均大于0.05,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表明所选的系统GMM估计方法是适用的。另外,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通货膨胀惯性(CPIt-1)和超额需求(Rt)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表明通货膨胀惯性、超额需求对当期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农业自然灾害(SIZEt)系数只有全国和中部地区通过了t检验,东部和西部地区均没有通过t检验,这表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在通货膨胀惯性方面,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均表明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产生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上一期通货膨胀每上升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大约1%,这跟传统的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相符,说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对于稳定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货币当局在进行货币调控时总是强调稳定通胀预期的原因所在。在超额需求方面,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数据都反映了超额需求和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全国范围内,当期的超额需求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0.04%,这表明超额需求因素并不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原因可能是我国家庭最大的消费支出是住房支出,而住房价格并没有包含在CPI当中,因此,超额需求难以推动通胀的上涨。

在农业自然灾害方面,各地区的通货膨胀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反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主要是由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致。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全国和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显著。就全国或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在当期就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原因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农业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参数估计较显著。西部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价传导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占比相对中部地区较低,受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参数估计不显著。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农业自然灾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是正向的,农业自然灾害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下行压力。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数据显示,农业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就全国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下降大约0.11%;就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下降大约0.71%。这证实了自然灾害影响物价变动的第二种情况,即自然灾害造成的需求冲击为负时,如果需求冲击的下降幅度大于供给的下降幅度,物价将趋于下降,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需求面负面冲击大于供给面负向冲击。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消费结构所致。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结构中住房消费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对非住房商品的需求,农业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造成的收入减少更容易表现为需求的下降;另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占较大的比重,而这些商品需求弹性较大,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收入下降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更大幅度地下降。二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农业自然灾害造成当期粮食产量下降,从而降低农民收入,并从需求上抑制农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而粮食价格更多由粮食收购和储备体系决定,当期粮食产量下降不一定会对国家整体的粮食储备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引发粮食价格的上涨。三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当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受到了抑制。当出现农业自然灾害冲击引发粮食生产波动时,农民的收入将变得更加不确定,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更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五、结论

以上将农业自然灾害变量引入“三角”模型中,首次尝试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区分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别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中,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上期通货膨胀每上涨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大约1%;超额需求虽然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通货膨胀惯性,当期超额需求每增加1%会推动当期通货膨胀上涨0.04%;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通货膨胀影响不显著,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通货膨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就全国和中部地区而言,农业自然灾害对当期通货膨胀有显著的负向冲击,表现为农业自然灾害强度每增加1%,当期通货膨胀分别下降0.11%和0.71%,农业自然灾害会降低当期的通货膨胀水平;若单独考虑外部冲击因素,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通胀变动表现为负,但是综合考虑通货膨胀惯性、产出缺口和外部冲击三大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货膨胀变动表现为正。传统观点倾向于认为农业自然灾害引发通货膨胀正向变动,在于仅考虑了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综合影响中分离出了农业自然灾害这一个外部冲击因素,得出的结论不同于传统观点。

由此可见,相比起供给面的紧缩作用,农业自然灾害对我国需求面的紧缩作用更大,表现为农业自然灾害降低当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重视突发性冲击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首先,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尤其是中部地区的产粮大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抗灾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次,要加大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补贴力度,财政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转移支付,保障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再次,建立自然灾害救济和保险机制,当农业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和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救济,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自然灾害保险。最后,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各地区的农业结构,改变农村居民收入过多依赖农业,尤其是粮食作物的局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注释:

①Gordon(1996)在“三角”模型中,将超额需求滞后一期Dt-1和通货膨胀滞后一期πt作为前定变量,考虑到πt-1在动态面板中已作为工具变量,不宜在动态模型中再将此变量作为前定变量,因此,本文的动态面板模型仅将Rt-1作为前定变量。

②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2个地区;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9个地区;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10个地区。

参考文献:

[1]谭本艳,柳剑平.我国CPI波动的长期驱动力与短期驱动力[J].统计研究,2009,(1):50-55.

[2]Benson, C. and Clay, E.Dominica.Natural disa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small island state[R].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 2001.

[3]Crowards, T.Comparative vulnerability to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2000.

[4]Charveriat, C. Natural disaster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an overview of risk[R]. IDB Working Paper No. 434, 2000.

[5]Mechler, R. Natural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disaster los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 Karlsruhe, Verlag für Versicherung swissens chaft, 2004.

[6]Hochrainer, S. Macroeconomic risk management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M]. Wiesbaden, Germ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45.

[7]Noy, I.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disast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88): 221-231.

[8]Albala-Bertrand, J. M.The unlikeliness of an economic catastrophe:localization & globalization[R].QMULDE Working Papers 576,2006.

[9]Skidmore, M. and H. Toya. 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Inquiry, 2002, 40(4) :664-87.

[10]Caselli, F. and Malhotra, P. Natural disasters and growth: from thought experiment to natural experimen[R]. Washington DC , IMF, 2004.

[11]Chi-Kyu Ki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economic growth[J].The Michigan Journal of Business,2011,4(1):11-49.

[12]Pantin, D.A. Alternativ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dic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R].Report for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it, 1997.

[13]Rasmussen,T.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aribbean[R]. IMF Working Paper 04/224, 2004.

[14]Aaron Popp.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long-run growth[R].Major Themes in Economics, 2006, (8): 61-82.

[15]Baum, C.Natural disasters in japan threaten to release global inflation genie out of rubble[EB/OL].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Retrieve from , March 25, 2011.

[16]郑超愚.中国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动态调整[J].金融研究,2004,(3):90-98.

[17]Robert J.Gordon. The Time-varying NAIRU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conomic policy[R].NBER Working Paper No.5735,1996.

[18]Ravn, Morten,O. and Harald Uhlig. On adjusting the hodrick-prescott Filter for the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 84(2):371-376.

[19]Blundell, R., and S. Bond.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8,(87): 115-143.

[20]白仲林,张晓峒.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65-69.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Disasters on Inflation: Based on Dynamic Panel Model

TANG Wen-jin,XU Gui-hua,XU Xiao-wei

(Finance Shool,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China)

第7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灾害问题就一直存在,这可以从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献中得到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诺亚方舟和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等传说都可以视为自然灾害史的资料。灾害史的资料还大量散见于中外的各类历史文献之中。

自然灾害一旦出现,社会的抗灾自救能力就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如果抗灾工作井然有序,就可以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整个社会就可化险为夷;否则,灾害影响所及,远不止于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它也许会加剧人们的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可以加速政权的更迭、文明的毁灭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到,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当地居民过分开发土地导致自然灾害频仍直接相关。在《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克莱夫。庞廷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了一系列文明的衰落,他认为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崩溃使文明也随之瓦解。

古往今来,对人类来说,瘟疫都是自然灾害中最大的生命杀手,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类》对此进行了描述。在历史的长河中,天花、鼠疫、霍乱、伤寒和疟疾都曾经长期肆虐。在瘟疫面前,人们往往束手无策,而且瘟疫的流行时间之长,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有时可达两三个世纪之久。因此,瘟疫带来的人口死亡令人触目惊心。在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是天花和鼠疫。在1348—1351年,黑死病(鼠疫)使欧洲几千万人丧生。在17、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口超过1亿人。在新旧大陆接触过程中,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大部分都成为了白人携带的天花、伤寒、痢疾、梅毒等多种病菌的牺牲品,土著人口锐减导致了阿兹台克帝国和印加帝国迅速瓦解,为欧洲的殖民扩张扫清了道路。澳洲土著在白人到达后也几近灭绝。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的《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和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均讲述了白人病菌在欧洲殖民扩张中的故事。他们的解释有一定的说服力,尽管两位作者都不免有欧洲中心论、生物决定论和为白人的罪责开脱的嫌疑。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瘟疫是1918年的流感,它使全球至少两千多万人丧生。2003年春夏肆虐的SARS与历史上的瘟疫根本不能等量齐观。尽管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我们对人类在未来能够战胜病毒切不可盲目乐观。近年来新出现的病毒——诸如爱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和SARS病毒——倒是提醒我们,大肆破坏森林沼泽,侵入动物栖息领地,滥捕滥吃野生动物,对人类来说是引火烧身,人类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尊重自然,不要恣意破坏自然的生物屏障。

和以往相比,人类的抗灾救灾能力在目前有了很大提高,这主要归功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组织能力的加强。尽管如此,人们对环境灾害,尤其是对瘟疫的担心反而比以前更多,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整体上看比以前更趋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物质消费的不断升级,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资源损耗将更趋严重;传统的自然灾害有增无减,而与此同时,人类又面临着新的困境:二战后的8大公害事件令世界震惊;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比如工业三废、农药污染、核尘埃、核废料污染)层出不穷;酸雨、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经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传统的灾害相比,人们很难预见工业发展和科技滥用将带来的长期后果。许多难以预见的和不易确定的环境灾难,犹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环境史学家往往将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人祸,认为生态的脆弱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但相对而言,人为因素是导致启然灾难的更重要的原因,比如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就完全是人为的产物,资源的退化则是因为人类的索取超过了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洪涝灾害和土地的荒漠化无疑与滥垦滥伐、植被破坏有很大关系。一些瘟疫的流行就是人类向大自然盲目进军的恶果,而城市化和全球化则又加速了瘟疫的传播。总之,在环境史学家看来,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的结果,因此应该从不同方面对灾害进行文化反思。

科学技术与灾害。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和变革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这种情况在二战以后表现更加明显。科技的运用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但它的滥用确实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引发了许多新的灾害。比如杀虫剂确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它也会造成食品污染和生态灾难,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就对此进行了描述。核能的开发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但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它犹如潘多拉盒子,一旦失控,有可能毁灭全人类。氟利昂被应用四十多年之后,科学家才发现它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科技远非是尽善尽美的,在有的情况下,科技制造的问题比它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多。另外,在受到外界赞助的情况下,科学家也很难从事真正独立和自由的研究。据此,环境史学家对科技发展通常持谨慎态度,提醒人们对科技的潜在巨大风险保持警惕,确保技术的发展不偏离造福人类的轨道。

文化观念与灾害。自然资源的滥用,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与人类不能善待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的对立物有关。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自然完全就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另外,传统的发展观只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把发展片面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毁灭自然资源为代价,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一以贯之地从文化观念的角度对环境灾害进行批判。在《尘暴》一书中,沃斯特认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沙尘暴肆虐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只有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改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环境灾害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制止。

第8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总体目标,到2022年,初步形成与全镇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环节,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进一步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重点实施工程。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全面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彻底摸清全镇风险隐患底数。以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森林草原防灭火等为重点,开展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和重点区域灾害隐患排查,建立贯通全镇的灾害风险数据库。(牵头部门:镇安监站、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河长制办公室。)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结合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继续实施森林资源培育、退牧还草工程,加强水、气环境和土壤综合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牵头站所: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以农村民居、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厂库、重大工程等为重点,实施抗震加固工程。严格新建、改扩建住宅和公共设施等建筑抗震标准。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规范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牵头站所:镇安监站、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持续加强河道隐患治理,实施病险河堤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病险水河堤除险加固任务。全面治理挤占河道、排洪沟等空间的建筑物。因地制宜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使用水应急保障能力。(牵头站所:镇河长制办公室)

(五)实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加快协调,统筹推进,培育组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因地制宜,提前规划,合理储备救灾应急物资,构建镇、村、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牵头站所:镇安监站)

(六)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对接气象部门,提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及时向社会灾害预警信息。(牵头站所:镇安监站、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

(七)实施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5.12、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契机,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实施防灾减灾知识、安全常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组织经常性地防灾避险应急演练,全面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牵头站所:镇安监站)

三、强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强化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灾害。成立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针对自然灾害防治重大问题和短板弱项,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制度,编制应急预案,形成抓工作合力。各办(中心)、各单位要建立完善组织体系,细化任务分工,靠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落实重点任务,加大推进力度。

第9篇:对自然灾害的态度范文

1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们反省传统的发展模式,淡漠的生态意识以及人类为中心的思维定式给自然界带来损害的结果。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全球共识。随后,中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的议程》,规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各项改革措施正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实际操作的进行,使中国肩负的责任更加沉重。

2减灾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财富造成的灾损数目是极为可观的,我国每年要有1/3的新增国民生产总值被自然灾害所吞噬。减灾的投入与灾损数目相比要小得多,对减灾的必要的投入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对减灾的投入与减灾效益比可达1∶10、1∶20或更高”。①内蒙古地区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全区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累计已达6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约3万元”,“1997年在遭受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421亿公斤,牲畜总头数在7112万头(只)”。②可见减灾也是增加财富的一种方式,加大对减灾的投入,保证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减灾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水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问题的出现。以水资源为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有“十年九旱”之说,内蒙古地区也长年受干旱的困扰,旱灾是本区的常见灾害,持续的干旱天气使水资源严重不足,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湖泊萎缩,农业受干旱的困扰严重,生产力较低,产量不稳定,只在灌溉条件较好的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等地农业生产较为稳定。在本区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严重,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减少,这些生态问题的存在进一步遏制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减灾的投入,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将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抵御自然灾害的侵扰。生物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价值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据联合国在非洲的一项实验表明,一英亩的森林用于生产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是3400美元,而其生态价值的计算结果是4600美元,其生态价值是生产价值的113倍。③我国森林覆盖率极为有限,远低于30%这一抵御自然灾害的最低覆盖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侵害,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减灾工程与非减灾工程方面的投入,减少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并且注重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其恢复平衡,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二、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实现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将减灾工程纳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规划中,扩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

将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就要加大对减灾的必要投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减灾建设。减灾的必要投入可以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减轻救灾的压力。自然灾害不仅使我国每年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1/3流失,而且每年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投入也极力可观,1998年夏季洪水灾害,国家仅向内蒙古地区就拨救济款34亿元。④在今后的减灾工作中,应改被动的救灾投入为主动的防灾抗灾投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而减灾工作在决策、组织、机构、人员、科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依据自然灾害存在发生的特征、规律,规划出不同的灾害类型区,针对本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面制定具体的减灾规划,加大减灾投资力度。对重灾、易灾区予以关注,如本区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场退化,土地三化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一类型灾害区应增加投资力度,增加防灾、抗灾工程建设,同时有计划地恢复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通过制定减灾规划的中长期和短期目标,改善受灾状况,以促进本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2以灾前防御、抗灾及灾后救治为线索建立系统的减灾体系。

灾前防御是减灾过程中十分有效的一个环节。灾前防御包括防灾工程的建设,即新的防御设施的兴建及老化失修工程的重建维修工作。对减灾工程的兴建应充分考虑其减灾效益及环境效益,使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仍具有实用价值。在防灾过程中,除工程投入外,还应加大对防灾科技、教育等一些方面的投入,以便更大地发挥防灾的综合效用。

抗灾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灾工程,如水利工程、防雹工程等在抵御灾害袭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防护作用。在抗灾过程中要协调组织好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抵御灾害的过程中,争取用最少的人员、物资、资金投入取得抗灾的实际效果。

灾后救治与重建关系到灾民的实际生活及生产的恢复,也是减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灾后重建工作应作出科学的安排,避免在灾害多发地区重新修建住宅、厂房,这样可以减轻社会对灾害的放大作用,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开展灾害保险业务也是救灾的有益之举,减轻国家压力,增加救灾资金,迅速恢复生产,有利于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3加强自然灾害管理水平,强化国家、地方政府及灾害部门间的主体协调效应。

各级政府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不仅要在防灾、抗灾、救灾过程中发挥积极领导作用,还要密切与国家的联系,使上级单位更精确地了解灾情,以提供科学的援助。政府对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各地区减灾工作的开展及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政府部门在减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各级政府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减灾方面,以推动减灾工作的全面发展。内蒙古地区也应大力发展减灾工作,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尽快建立本区的减灾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使我区的减灾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提高全民防灾意识与加强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相结合。

各级政府领导者在减灾工作中是主要的决策人员。要加强各级行政领导者的减灾教育,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减灾知识。对减灾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减灾人员中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尤为重要。应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减灾科技队伍的行列。在救灾工作中,要培养专业救灾队伍,除此以外,可发动群众,成立群防组织,增强快速应变能力,以提高救灾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