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服装设计研究精选(九篇)

服装设计研究

第1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装展示,可持续发展,创新性,特色研究方法

第一章:服装展示设计学发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服装会展的发展情况

国内的会展发展形势在近二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加入《国际展览会公约》,成为巴黎国际展览局(BIE)的正式成员。我国又于1994年加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此外上海的一些展览组织也参加了总部在美国的贸易展览展商协会(TSEA)和亚太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PECE)等国际展览组织。

1.2服装展示设计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的国际性服装会展举办的历史不长,世界的知名度不高,缺乏引领潮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加工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国际重要的服装市场,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在国际服装潮流上的话语权也逐渐成为我们历次国际服装展的发出的声音。在这种形势下应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服装展示设计鲜明的风格。

第二章:形成服装展示设计的主要因素

2.1社会性因素

国家政策性因素往往容易被设计研究所忽略,仅从本专业去了解本专业则过于局限了。服装会展的设计或策划也需要更多时候跳出来被研究,国家的政策性因素对专业的发展有着鲜明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也对设计的发展过程产生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一个专业领域的特色归根结底来源于所在国家和区域的特色。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和特色, 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专家参与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也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使其既能成为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也融入了我国的发展特点,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其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在世界上得到了肯定。

2.2市场营销因素

市场营销因素对于服装展示设计带来很直接的影响,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会展宣传企业的文化和设计理念,归根结底是要有市场效益,能够带来经济收益。如果设计有“虚实结合”的话,这部分内容就属于“实”的部分。对一场经济活动的设计和策划要首先了解经济活动,比较直观的是服装市场营销这一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范围日益扩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市场观念和市场研究的内容与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市场已成为企业经营的始点和终点,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2.3企业性因素

参展的服装企业也是形成会展设计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社会性因素和市场因素,结合企业的参展目标,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设计方法和指标,详细的分列出包括企业的文化、标志、产品和市场营销的定位、参展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参展的流程、时间倒计时安排等内容。同时经过分析可以结合服装企业的要求提出可供选择的适合企业形象的多条参展方式,用专业的方法服务不同参展企业的需求,服装展示设计研究才能做到节能、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服装展示设计主要因素的结合与发展

3.1与社会因素结合

服装设计是走在时代尖端的艺术,服装展示教学同样也是世界先进思想的反映。所以服装展示教学就不能十年如一的工作模式,要洞悉世界的发展前沿,先国家之忧而忧,组织者要通过周密的计划,专业的策划来服务会展,减少“无用功”和不必要的浪费。要创新承办模式,以先进的思想作为依托,大胆的突破展览的方式,如:多利用一些虚拟的围合方式,和视觉模式可以比传统的实体界限和实体造型减少造价和资源的浪费,虚拟的装置更易于循环使用。设计者也应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材料,新型设计工艺。自上而下的调整、创新往往是高效的。

3.2与市场营销的结合

营销四要素对服装展示设计有比较重要的结合性。营销四要素是指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服装具有时尚性,这种时尚是某些团体或个人进行选择的行为,也是一种有节奏的模仿和革新。了解服装销售渠道能够更好的明确服装展示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和服务的内容,服装销售渠道是指服装的流通渠道,是服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必须经过的路线或中间环节。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服装流通的速度与费用,从而影响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3 与企业因素结合

成熟参展企业一般都对参展有十分准确的定位,即:参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而其参展的目标则可能有多种。企业参加展览会的目标可分成: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销售目标。服装企业在参加会展是主要有参展决策、资金、人力这几项因素影响参展方式。与企业因素结合才能将服装展示设计研究更好的服务于市场和企业。

参考文献:

金乐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度创新》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9

姜怀 《服装企业营销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1

罗德礼《服装市场营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7

谢苏《会展心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

第2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服装展示设计已经成为促进服装销售的常用方法,良好的服装展示设计,不仅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可以开拓服装市场。然而,服装展示设计发展时间较短,中式传统服装的展示设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在国外服装展示设计的冲击下,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践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文章从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基本情况入手,重点研究做好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传统文化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属于新兴边缘学科,其中包含着自然文化与人文精神。通过服装展示设计向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文化,这对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其他很多国家在产品设计中都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也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一、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概述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是指在特定时间,结合中式传统服装特点,运用各种设计手段,促进空间协调,并利用平面布局、照明、道具等再造展示空间,将蕴含在中式传统服装中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让受众了解服装设计者要传达的信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主体是中式传统服装,它的终极目的是促进服装宣传与销售。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与其他展示设计并不相同,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并不是短时的劳动,而是具有综合特征的设计活动。第二,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承载着多种信息。第三,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第四,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重视体验与参与。要做好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设计师就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其内容与形式,要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鉴赏能力融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获得大众认可。

二、将传统文化应用到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的方法

其一,空间布置设计。在对中式传统服装进行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从整体布局入手,因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让展品展示得更加充分,还可以为顾客营造方便之感,进而促进服装销售。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应加强对视觉空间形状与尺寸的认识,加强卖点设计,重视展架、展台和柜台的设计。如,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组展台展示中式传统服装的整体效果,以便为受众带来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在客流量的接待设计上也要做到合情合理,保证客流进入空间不会发生拥堵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展示效果得以加强。此外,设计师还要做好展示空间立面形象设计,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式传统服装。

其二,色彩设计。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还要重视色彩设计,尤其要控制好展品颜色,最好多应用几种展示方法,以便取得协调的效果。如,在展示设计中,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展示服装,对比红色与绿色、黄色与蓝色等,通过视觉反差,营造鲜明之感。同时,也可以应用反协调方式,正确运用色相环上的原色,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谨慎使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涉及多种色彩,包括无彩色在内,无彩色以黑色与白色为主,黑色与白色可以起到烘托与陪衬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控制好颜色的运用。

其三,照明设计。服装展示离不开照明,人观看服装的过程需要依靠视觉完成,所以展示空间中的照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服装的展示效果。合理的中式照明设计可以为展示空间塑造良好形象,更可以提高服装展示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既要避免照明过于明亮,也要避免照明过于昏暗,照明设计适当、合理即可。同时,也要保证照明灯光无色差,防止人们在展示空间中观看到的服装是一种颜色,而购买后发现是另一种颜色。在照明设计中,应以人工照明为主,并将人造光源与自然光源完美融合在一起,以便让人们看得清楚。此外,合适的照明设计也可以提高室内亮度,节省大量能源。

其四,材料设计。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可以使用与展示服装类似的材料,这样可以与服装展示主题相呼应,如云锦、棉麻绳线等。由于很多展厅都是临时构筑的,要实现快速施工就要以轻质材料为主,如应用临时贴等。同时,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还要环保、防火,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服装展示效果,还能适应各种天气变化。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就要促进材料应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善于发现材料的优点,引入新型设计理念与材料,以便满足实际设计需求。

其五,道具设计。道具设计也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展示道具多是装饰品,其种类众多。从空间角度讲,展示道具的作用就是装饰空间;从销售角度讲,道具能够起到烘托与映衬主体的作用,便于消费者挑选产品。所以,一定要加强道具设计。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应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道具,可以为观众带来和谐之感。

结论

服装展示设计属于新兴领域,发展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起步更晚,在设计中经常存在疏忽之处。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需要联系实际,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其中,以便满足大众实际需求,促进中式传统服装的宣传与销售。

作者:高振宇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项目基金:

天津师范大学校级横向项目:非遗走进生活——2016SS《西游悟》老美华服饰会休闲装系列设计,编号:53WA1505。

参考文献:

[1]刘丁.上海中式服装市场细分及消费心理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8).

第3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再满足单一服装设计元素,愈发追求服装设计的多样化,满足自身审美需求。解构主义是服装设计中的一种创新思维理念,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在服装涉及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就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服装设计;解构主义;应用

一、前言

解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是突破传统模式,创立新的秩序。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使传统服装设计受到了彻底的颠覆,也使人的思想和情感更好的渗透在服装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风格,并成为了当前服装设计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设计理念。因而,设计师还应充分掌握解构主义应用技巧,设计出更多当前时代消费者需求的优秀服装作品。

二、解构主义相关概述

解构主义是基于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理论的世界近现代十大设计风格之一[1]。最初,结构主义知识运用在建筑的设计上,随着这一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其在服装设计领域也掀起了一阵浪潮,并逐渐得到了广泛运用。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散乱、残缺、突变的特点。基于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无论是色彩、材料还是尺度,都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常规形态,虽然散乱,但是也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一些设计师经常会在服装上故意添加残损的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并且在元素的运用上,设计师会对人们意识中完全不相关的元素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形成新的形态,实现服装设计的充分创新。

三、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

(一)服装设计风格中的应用

解构主义,强调对传统固式思维的突破,强调事物的不断创新[2]。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虽然看似散乱、毫无头绪,但实际上,并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蕴含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使解构主义服装能够以多变、纷乱的形态,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心灵感受,最终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和具有偶然性的美感。例如川久保玲在其服装设计中,基于解构主义,设计了肿块系列服饰。这些服装不仅独具时尚性,同时也向人们传达了“不需要再为他人的目光而打扮”的思想,以一种独特的服装风格,创造出了新的服装美学。

(二)服装设计材料中的应用

材料是服装的重要载体,是服装的物质基础[3]。基于解构主义的服装设计,在材料的运用上十分灵活,设计师可以将各种材料运用在设计中。例如香蕉叶片纤维、麻料、丝织物等,从纯天然材料到人工新型材料,都可以得以运用。甚至一些设计师还将原本与服装并不相关的材料运用在了设计中,例如金属、木板、电线等。而在解构主义服装材料的运用上,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设计师。例如三宅一生,其在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中,运用了金属薄膜,以羊毛、法兰绒等常规材料为基础,通过特亚首都安,将金属片覆于其表面,并以一种无规则的方式对完整的金属片进行破坏,从而使其形态各异,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再例如麦克奎恩,其在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中,运用了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草作为服装材料,制作了一款草编镂空上衣,特殊的面料肌理和材料,带来了独具特色的感官感受,大胆的镂空设计,也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思想,充分诠释了解构主义理论。

(三)服装设计造型中的应用

服装造型的设计对服装的整体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服装设计中,造型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人体形态和运动规律进行设计,而在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则是突破了原有的设计要求,对造型进行大胆的改造、组合,形成颠倒错位、结构不一的多样化形态。首先,在解构主义服装造型的改造设计上,设计师往往会利用拼贴等手法,使服装造型体现出一种既活泼又庄重的形态。例如三宅一生的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作品中,有一款只运用一大块布料制作的服装,其造型上如同一张毯子,只有几处被剪开的部分,完全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中符合人体线条设计的要求。其次,在解构主义服装的组合设计中,设计师主要会采用颠倒错位的逆向组合方式进行设计。摒弃传统服装设计中对称等常规的形式美,而是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使服装造型给人以奇特的视觉感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例如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设计的解构主义服装中,就有一款女性衬衫,采用了男性的尖角领,大开的前襟中塞入一块方形手帕,产生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四、结论

解构主义的出现和应用,给服装设计师带来了新的灵感,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时的固式思维。服装设计师应对解构主义进行深入理解,在服装设计风格、材料、造型中得以良好运用,从而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刺激,进一步实现服装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作者:张雯茜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易锐."解构主义"设计元素在主题服装店中的设计体现[J].现代装饰(理论),2015,12(12):93~95.

第4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机械外观设计;视知觉;工业设计;思维意象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思维需要意象,意象中又包含着思维。因此,包含意象的视觉艺术乃是视觉思维的故土”[1]。所谓“美”,就是指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意识抑或是一种知觉,而想要表达、创造这种意识或知觉,就需要捕捉并把握其本质特征,并将这种被捕捉到的特征赋予实在的形态。但是这种意象的赋予并非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是要遵循视觉审美规律来操作。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都是实用性学科,只有在满足视觉美感的基础上,才能展示其独有的功能性。事实上,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都包含了大量的视觉艺术成分。对设计学科而言,在处理视知觉与思维关系方面要遵循三个基本设计原则:其一,设计应让人认识到设计的意识核心,能不加赘述地直指重点;其二,设计是被设计者赋予其想法的视觉意象载体,传达了设计者的初创思维;其三,当设计的形态与特定的抽象意象相似或同构时会带有该抽象意象所带有的情感,即所谓个性与一般性的融合。通过视知觉与思维的三个设计原则来对比研究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以企使两者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一、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基本设计原则的比较

(一)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设计意识核心的对比

所谓设计意识核心,就是设计师遵从视觉艺术的审美要求,把现实复杂的视觉现象及其关系简化为简洁的形状、线条的关系。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缤纷多彩、充满变化的,但是在这些复杂的意象背后,有着简明的审美要素和功能要素,这些要素就是设计师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即其设计的意识核心。比如设计师观看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会专注于人与车的互动关系,其核心意识便是人与物由“骑”这个动作相关联的一个动态功能关系及其审美意味。服装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向我们诠释了简单中见丰富、纯粹中见典雅的极简主义风格。与强调装饰性的设计师相反,极简主义设计更加注重服装的功能性,只保留极少的精华部分,以最精炼的设计语言传达设计理念。以这种风格见长的还有CalvinKlein、JILSANDER等。完美的裁剪与别致典雅的配色,都向我们传达了极简的美。而在小型机械外观设计中,素有“白雪公主之棺”美誉的留声机SK-4,没有华丽的外观和复杂的造型,简洁中渗透着优雅;细节处理十分严谨,一丝一毫都经过反复推敲。从其外观设计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传统留声机的现实意象进行了现代极简化处理,去除了雍余设计,只保留了设计的核心意识,成就了其优雅的品质。可见,一个好的设计应有其特有的设计核心,不管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把握住设计核心,对核心意识进行表达才能抓住其设计本质。

(二)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初创思维传达的对比

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包含诸多视觉元素,除了为功能和体验服务的部分,其余的都在不遗余力地表现着设计者的审美思想。设计视觉艺术的产生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意象的基础上,这种意象会给予设计师一个观看后的思维反馈,这种反馈就是设计师所寻找的,赋予设计作品以审美品质。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公司的玻璃瓶设计。1898年玻璃工亚历山大•山姆在与女友约会时看到女友身着一套连衣裙,臀部突出,腰腿纤细,于是他突发灵感,便根据女友这套穿着设计出一个玻璃瓶。而后被可口可乐公司以60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从而造就了可口可乐历史上最成功的瓶身包装。这款玻璃瓶设计堪称经典,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瓶身整体中部圆满,下部纤细,底部又回到一个宽节奏,嫣然妙龄女郎款款而立,瓶身中下部的扭纹,就像少女优美的条纹长裙。该款玻璃瓶的设计反映了设计者的思考,他以敏锐的职业审美眼光将美的灵感注入了设计,再通过审美思维进一步强化了其设计元素,将设计意识核心与创造思维通过玻璃瓶传达给了欣赏者。而在服装设计中,每个服装设计师都在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的初创思维。无论是谁,都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对理想的憧憬,统统表现在了自己所设计的服装里。闻名遐迩的香奈儿(CHANEL)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独立的理想和女性永远高雅的情感;法国时装设计师克丽斯汀•迪奥(DIOR)用一种新条线带给女性以全新的面貌并重建了二战后的服饰美感。当下,也有如黎巴嫩服装设计师艾莉•萨博(ELIESAAB),其诸多设计作品则很好地表达了独特、精致和不可复制性。他们都是传递自己初创思维的大师。而机械外观设计的思维传达虽然没有服装这么具有代表性,但还是具有一定情感表达的。例如德国制造的机械外观设计,从整体上给人一种稳重感,其工艺的严谨、技术的精巧、颜色搭配的和谐,无一不在向世界传达着德国制造的优秀,可见,国外也有不少品牌已经在外观设计上有其独有的辨识度。而国内因机械外观设计起步晚,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尚且欠缺,正因如此,才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跟上世界的步伐。

(三)服装设计与机械外观设计之意象与情感融合的对比

在设计艺术漫长的发展长河中,无数的意象被赋予无数的意义,久而久之,一些意象因被设计师反复使用而有了固定的意义,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视觉语义,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形成了特定语义意象的抽象符号,凡是与这抽象符号相似的视觉元素,也就同样带有了该符号意象所指代的意义和情感。一对鲜明的例子就是甲壳虫与兰博基尼。二战后,德国经济慢慢复苏,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开始设计并投产了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甲壳虫汽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采用圆润的外观设计,看上去就像一只可爱的甲壳虫,给人们一种活泼、可爱、欢乐的感觉。甲壳虫汽车的视觉元素给人这样的情感反馈与它采用的圆弧型设计密不可分。圆型、椭圆形、蛋型这类圆润的抽象意象本身就蕴含着可爱、欢快等情感,因此采用这类形状符号的甲壳虫汽车自然也就传递了同样的情感。而兰博基尼跑车是诸多汽车收藏家所心仪的藏品。该品牌整体设计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冷峻感,这种压迫至地面的感觉来自于它冷酷的扁平造型元素、硬朗的外表以及棱角分明的视觉符号,这种棱角分明的视觉元素造型,使得其视觉反馈充满了强势的现代感与科技感。这种情感的固有抽象符号在设计乃至艺术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一般性的视觉思维结果,而与其类似的意象就有着同样的情感传递功能,使得无论设计者要表达的个性多么强烈、多么晦涩难懂,都能在观者的反馈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些意象所带来的情感表达,这也就是在视觉思维中人的视知觉与抽象的情感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优秀的服装设计也总是能呈现给穿着者或是观看者一种情感,或许沉静,或许欢快,或许忧郁,或许喜悦,这些传达出来的情感都是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而传达的手段通常有颜色搭配、裁剪比例、廓形外观等。而机械外观设计则不那么倾向于传递喜悦这种情感,更多地是传达安全、稳定、坚固等情感。各类机床、纺织机械,各种叉车、挖掘机等,甚至是汽车、家用电器,无一不在表达安全与性能的特点,更多地向受众强调其性能。而一些小型家用设备,则在颜色上富有变化,给人以轻松活泼、适宜家用的情感。但它们都是优秀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二、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视觉思维中的设计意识核心,首先是围绕设计意图所产生的视觉审美成型现象,因此其方法论的总结可以用“归纳”和“构成”概括。“归纳”即有分门别类、概括整理以达简化的目的;而“构成”则是一个有机的组构过程,在分类概括简化后与功能和审美进行有机组构,抛开无用的,保留有用的,最后留下的,就是设计师的设计意识核心。其次,意象反映了作者的初创思维,重点是“反映”二字。在设计的视觉思维中,设计意识核心对于作者思维的反映是有主动与被动之分的,分为有计划的反映和潜移默化的反映两种。有计划的主动反映往往传达了作者的初创思维,希望按最初的设计思想去实现;而被动反映则是在创作过程中,设计方案受到设计师自己潜意识的影响,并传达给了受众,而这可能是属于受众预期之外的,它表达出了设计者在创作时潜意识里的一些习惯思维,因而需要与受众沟通(即调研),而不受控的思想在设计创作中应尽量规避。最后,抽象意象与设计情感的融合。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饱含感情的设计,而这种感情如果不能被受众所理解或发现,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而人们对于感情的理解是多样的,也是极富个性的。而能够代表特定情绪的抽象设计语言,运用于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视觉思维中的抽象意象与设计情感的重点并不在于抽象意象或是设计情感,而是“结合”二字。如果生搬硬套地结合,则会使设计没有灵魂;如果二者结合过于晦涩,则又会使受众难以理解接受。只有既包含共性又富含设计者的个性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机械外观设计,都要在遵从视知觉与思维方法的基本设计原理的前提下,去不断丰富其设计内涵。外观造型之于机械就如同服装之于人,做机械外观设计,就像是为机械着衣,因此,机械设计可以参考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反过来也可以学习机械外观设计。服装设计和机械外观设计虽然在方法和思路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这些不同恰恰是值得思量并借鉴的地方。当下,设计师们应通过理论的探究,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优势,拓展一些新的设计方法,改变原有的思路并将之转化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产品。

作者:刘畅 胡昌格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

第5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研究报告

我国服装行业现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该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外先进营销理念的引入,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掘自身品牌价值,塑造其销售终端形象。由此,服装陈列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面对广泛的人才需求,各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纷纷开设此类课程。

图1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示意图

一、调研内容

1.课程简介

《服装陈列设计》是现有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和新专业“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陈列设计中的色彩、灯光、道具、卖场通道设计及服装搭配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生从事服装陈列师、服装营销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广告与策划员及设计展览等相关职业打下基础。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知识16学时,实践操作练习56学时。

2.对企业需求的调研

在研究《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课题伊始,为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本着“按需培养”的原则,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①企业对所需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②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专业素质的要求

表2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职业技能的要求

表3 毕业生专业素质评价(企业评价和毕业生自评)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

结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为找出我院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所需之间的差距,我们特在学生中进行了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内容包括:①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②学生作业;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3—4所示:

表4 《服装陈列设计》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

4.对职业资格要求的调研

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考工考证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我们特对服装陈列师及陈列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服装陈列师行业共分为三个职业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服装陈列员、服装陈列师、高级服装陈列师。我院毕业生为高职高专学历,有资格报考服装陈列员。综合《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评总则》和《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现对服装陈列师和陈列员(Visual Merchandising Designer)的职业资格要求作如下统计。

表5 服装陈列师(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相关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调研

为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课题组成员走访了许多开设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进行课程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吸收经验、取长补短。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服装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1)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其对毕业生的学历多为专科毕业生,我院毕业生满足该方面硬性指标。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注重工作经验。面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只能无奈地选择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这种情况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践课程偏少,动手能力弱。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注意加强实训方面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2)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要求

从表1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服装陈列技巧、色彩搭配组合、创意精神和时尚敏感度三方面的要求最高,而在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审美素养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可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着重培养,促进学生向企业所需方向发展。

(3)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从表2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中可以明确服装及配饰的陈列展示、品牌形象宣传、陈列培训这三方面为核心技能。在课程内容上要向这三方面重点倾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对陈列管理监督、视觉营销、陈列道具研发等方面的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而这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尚属空白,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加以侧重。

2.对服装陈列师资格要求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专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考试内容来划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手和实践技能训练。

(1)理论知识要求

理论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陈列概论、陈列师的职能、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饰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考试大纲对知识要求详细,我们可以直接引入课程,构架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装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为其中的重点。

(2)实践技能要求

考核大纲中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在指定商业卖场环境或模拟卖场中进行陈列操作。具体为利用平面道具进行模拟操作和在给定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这两种考核形式最能直观反映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这两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改革前课程的重点内容为服装CI、服装展示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学生主要学习展示基础知识、展示工程制图、展示表现形式、展示表现和专卖店展示模型制作。其中,由于授课教师专业限制,对于展示工程制图和展示表现的相关软件学生掌握不牢固。而专卖店展示模型的制作又因为缺乏对时尚审美等相关方面的培养,作业水平较一般,不具备时装前沿性。具体作业展示如图2、图3。

图2 学生上课场景 图3 学生作业

4.对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基本在每所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均有开设。随着近年来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多院校开设了陈列展示专业,专门培养从事服装陈列、服装营销、品牌策划等工作的人才。我院也拟开此专业,补充该方面空白。相对于我们将所有精力投入陈列技巧的教学中,很多院校着眼于服装营销、卖场氛围的营造甚至环艺设计等相关知识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广,流行趋势把握能力强,就业面宽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个别院校开设了参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服装展,用最直接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亦可向其学习,增强课程的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新专业建立之初,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调研结果,对《服装陈列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先提出从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操作两方面进行改革。

1.理论知识体系构建

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重新构建了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其可划分为陈列专业理论知识和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两方面内容。其中陈列专业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包括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橱窗设计、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方面知识可由服装专业教师讲授。而涉及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橱窗设计方面的内容则由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授课更为有效。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尽管不是最核心的陈列技能知识,但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修养、拓宽就业面,因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服装流行趋势、服装品牌认知、服装材料知识、陈列管理等。

2.实践技能培训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满足企业有经验、上手快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容面对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实际操作环节。现有课程实践环节为展示模型的制作,属于模拟陈列操作,具备一定的直观性。但较用人企业的需求和其他院校情况,此实践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所需。因此,在改进原有模拟操作的前提下,增加现场操作环节,学生所学即所用,才能适应先进的就业环境。原有的模拟操作环节制作周期长,成效甚微。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无用的模型材料选择和制作上。改进后的模拟操作将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商业空间模板,学生利用各种平面道具在指定范围内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实践训练(如图4),直观地培养学生陈列色彩、陈列构成等核心专业技能。现场操作环节拟建立实训室,搭建若干实际卖场空间。学生在此空间内调配展柜、展架、展台、照明、模特、服装、道具,培养全面的陈列操作技能。同时该实训场地也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场所。在软件操作环节上,改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学生AutoCAD、3DMAX、Coreldraw、Photoshop等制作服装陈列手册的软件操作技能。

四、课程改革总结

总结现阶段试运行的课改方案,有收效也有不足,很多方面需要继续研究改进。成效如下:①改革后的课程与行业发展接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覆盖全面;②授课手段多样化,学生反映良好,课堂效率提高;③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显著。然而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①课改试运行时间较短,学生还未毕业,尚未经受就业考验;②拟建的陈列实训室未正式建成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总之,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上,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放眼行业发展的未来,根据当今学生特点制订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松涛.服装零售店的陈列与设计[J].四川纺织科技,2001,(5).

[2]洪麦恩,唐颖.现代商业空间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在过去不久的上海时装周上,服装展示最大的看点就是面料多样,其中,很多新型材质在设计中悉数登场。HelenLee用陶瓷制作成精美的小蝴蝶,运用层叠堆砌的表现手法,让它们大量铺陈在假领、腰封和袖口等细节处,充满浪漫色彩;Inversion的透明黑色PVC材质用立体现代的夸张造型吸引了大量目光,虽然其间不乏众多经典剪裁元素,但丝毫没有影响视觉带来的冲击观感;鸿雁与陶艺家郑烨合作,将瓷蝴蝶设计成许多种可穿着的方式。她利用这些蝴蝶创造了一个新概念的配饰品风格:如可拆卸的衣领作为项链,背心和衣袖已不再是服装,而将此作为点缀用的配饰并与服装相结合,同时给于结构和必要的功能支持。李鸿雁还利用3D数码印花将Caroline的陶瓷蝴蝶印在柔软的真丝和乔其纱等轻薄面料上,使之具有可穿性,同时保持了真实的题材和艺术效果。在服装展示中,陶瓷蝴蝶和PVC材质都是家装中才会用到的材料,这次大胆的运用到了服装设计中,给人惊艳的感觉。那么,如果把现在研究的服装材料,运用的家庭装饰中,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美的享受与舒适呢?

二、可以被应用在家装中的服装材料

(一)现在家装应用的材料及缺点

在现代室内装修设计所应用的材料中,大范围应用的是:木材、大理石、水泥、瓷砖、玻璃等建筑材料和丝麻等纺织品。装饰布料被广泛使用的是布坯原料,聚酯,从普通聚丙烯,尼龙的应用,棉花等原材料的复合纤维,闪光纤维等,经过特殊处理,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色彩柔和与无限变化的灵魂,都可以演绎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家中的窗帘、沙发、桌布、床单、被套、地毯甚至是壁纸等都是用这些材料加工制作而成。虽然这些材料耐用而具有美感,但它们的缺点也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就拿装饰布料来说,比如,化纤材料有耐磨、耐热、吸湿、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这些特点;丝绸,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棉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锦纶不耐酸,耐光性较差,在阳光下晒容易泛黄,强度降低,涤纶类布料吸湿性较差,容易带静电、沾污灰尘,进而影响美观和舒适性,并且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这种情形是我们急需要改变的,它们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不环保,舒适性安全性欠佳。当众多的服装材料的优越性能表现出来时,也给家装材料带来了生机,并且会促使材料大规模的生产,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可被利用的服装材料及优势

首先是用纳米工艺制造出的防皱、防油污渗透的纤维材料,从领带到床单都包含了高科技的应用以BrooksBrothers防污领带为例,新的材料是用特薄特细的防护膜包裹了布料上每根独立的纤维,这样的化学再造使得它能够抵御流动性污渍的入侵。而且多次清洗,化学保护成分也不会脱落。当你在家里的沙发和餐桌上附有这种纤维材料,就再也不用担心怎么清洗了。相变材料PCMs(PhaseChangeMaterials)是可广泛应用于制冷业、长期室外作业人员,以及特种行业,如坦克兵、航天员的服装使用材料。由于其最大特点是当环境温度或人体皮肤温度达到服装内MPCMs溶点,其吸热从固态转化为液态。如果在家装中应用,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应用到窗帘,沙发,地毯等处,当窗帘在吸收光和热的过程中产生温度的储存和释放过程,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如果应用到沙发和地毯上,人们在接触到沙发和地毯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温度的转换,让人们在坐卧沙发时能增加舒适感。此外,相变保温材料因为其具有自动调温,蓄热节能,安全可靠,抗裂防潮,吸声降噪,灭菌防毒,绿色环保,防火不燃,施工简便,整体性好,耐久性强等综合特性,所以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与各类建筑的外墙外保(涂料或贴砖等饰面),分户隔墙、吊顶、楼梯间、屋面、顶棚等需要隔声、保温隔热的部位。由此可以看出,相变材料在今后的室内外建筑中都会有很重要的发挥余地。

(三)可被应用的新型

高科技材料及优势新型高科技材料主要介绍阻燃面料和海藻纤维以及抗静电面料等,这些都可以应用在室内装饰中,例如,阻燃面料采用阻燃纤维或经阻燃剂与树脂特殊加工整理而成的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面料,对火焰有一定的阻燃效果。适合制作各种阻燃防护服及宾馆装饰地毯。由于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由此人们被辐射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从海藻中提取纤维,纺成丝线并织成布料,在海洋中开辟纺织纤维的来源。由于取自海洋,海藻纤维具有本质阻燃性,同时,纤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能有效屏蔽电磁波,辐射防护中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普通的衣服,也可用于消防防护服,防护服的制造,医疗服务和其他特殊用途的服装。当然,这种材料所具有的功能更是可被广泛应用在家用装饰之中。当家庭织物中使用这种面料,就不用有失火,被辐射的顾虑了,让我们安心了不少。

三、由服装材料的应用预测家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由以上材料的发现和应用,可以认识到,未来家居装饰材料的发展必然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空调的普遍使用和气候变暖、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等,使人们对家庭装饰材料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其发展大概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纳米工艺纤维材料在防油污方面的优势,可以看出,人们更注重环保性和功能性。

2.由牛奶纤维在家居生活中具有保健抑菌及生产过程无污染,可知,人们对居家生活更加注重舒适性,保健性及环保性。

3.由相变材料的保温隔热可以得知,人们更关心材料具有的节能、环保、智能化设计。

4.一些高科技面料的阻燃性,抗静电,以及抗紫外线的优势,则突显人们对生活中安全性的考虑。

四、结语

第7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有关“服饰品牌文化”的研究一直都是当今企业界与理论界研究的重点,“提升品牌文化,增加产品附加值”也一直都是谈论的热点。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服饰品牌设计越来越要求我们能够将“合乎品牌精神的”品牌文化融入其中,从而体现出“品牌个性”,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湖南地处内陆,除株洲服装批发市场及宁乡男装外,省会长沙及各地州市服装品牌企业相当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品牌文化的动力支撑,无法实现品牌设计的创新与持续性发展。因此,如何在广泛研究服饰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其可操作的一般性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运用到设计教育中,是目前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国外,有关服饰品牌文化的研究多数为行业(公司)内部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多半是以案例的形式见诸品牌策划书之中(如日本、法国等国家),理论性研究并不多见。在我国,就宏观而论,有关服饰文化研究的书籍可谓浩如烟海,但就服饰品牌文化来进行单独展开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本上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宏观较多,微观较少。这种研究视角是从文化入手,从宏观上研究讨论服饰文化。如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及华梅老师的《中国古代服装史》。该类研究在大量研究史实的基础上为服饰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文化依据,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风格特征,找出其不同的风格特性,从而在文化符号的表现上为“风格”找到文化渊源。但是这种研究依然是将文化这一广义概念置于服饰风格研究之中,缺乏与品牌文化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有机联系,此种研究范畴依然只能将其归纳于服饰史论领域中的研究,而不能将其与品牌策划等量齐观。

二、研究多从市场实践出发,将品牌文化融入到品牌设计案例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这种情况多见于国内外品牌公司的实际品牌策划案例之中,各个品牌根据自己品牌的实际策划需要,提出自己的品牌精神,通过非系统的文化“挖掘”,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在这方面初步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张灏所编著的《服装设计策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有所涉及,该书在论及服装主题设计相关内容时,提到了将品牌文化融入到服装设计的相关环节中去,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

三、从微观领域入手,将品牌文化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而非全面系统地研究品牌文化与风格的关系。这种研究多在选定某一研究对象后,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品牌文化或者品牌风格等问题,但并未将此问题作为重点,而是稍有论述或将二者割裂开来进行论述。如《服装品牌文化定位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7期)等就属此列。此种割裂不能从本质上说明服装品牌文化所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

由上述概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从服饰品牌文化入手,较为全面地探讨品牌文化与服装主题的设定、品牌文化向服装主题设计的转化途径、品牌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与渗透、品牌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实现与表现等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对服装企业品牌文化发展、指导区域品牌建设及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实践性参考价值。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加强,我国服装业由加工和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形式模仿与外在渲染、人才更新与内在充实、自主创新与独立形象三个阶段。无论品牌消费还是品牌经营,都要经历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服装企业要做大做强,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而是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一种品质、品位的提升。面对产品过剩和国际化竞争,如果我国服装品牌的经营不能始终走在品牌消费的前面,不能对自身及产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通过设计文化提高品牌原创性竞争能力,是难以将自己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之中的。

第8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延续两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种是偏重于服装款式设计的艺术设计;一种是偏重于服装生产技术和材料分析的服装工程。然而,服装教育界对于服装人才的培养到底是偏向艺术还是偏向技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实,如果分析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能力需求的特点就不难发现,坚持服装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服装行业与服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向服装生产强国迈进,目前我国服装业正处在由加工生产走向品牌创造的转型期。因此,国内的服装教育应适应中国服装业的实际现状,注重培养满足企业产品研发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把“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作为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服装行业发展状况。以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培养目标避免了以往两种服装教育理念的矛盾,因为只会画画的设计师和埋头苦干的技术工人都不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的。如今仍然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服装教育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在服装大赛中脱颖而出,片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导致学生偏离服装实用的本质,进行一些所谓的创意设计,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服装企业的产品研发工作。此外,这也导致了一些高等院校服装教育忽视服装技术能力的培养,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服装创意与设计产品的实现都需要以服装技术作为支撑,离开了服装技术谈创意是纸上谈兵。虽然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与服装企业有了一定的合作项目,但这种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还较少。主要原因是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高校有独立的管理制度,两者要想融合,要么企业从长远规划发展目标,适应高校独立的教学管理制度,把企业资源引进高校;要么高校有更开放的管理制度,把一部分教学任务融入企业产品研发过程,采用“走出去”的办学方法。不管现状如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一定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二、国外高等教育院校服装人才培养模式

1.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作为英国最有名气的大学之一,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坚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采用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三明治”式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在前两年学习设计、纸样技术、服装制作、营销管理、纺织品、生产制造和CAD技术等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学生到工厂实习,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学生可以发现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从款式设计、纸样技术、工艺技术到产品开发的整个流程,学生实践的环节越多,越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且在实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第四年的毕业作品创作打好了实践基础。通过进工厂实践,学生的作品往往会更加贴合市场,产品设计也会更加成熟。第四年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课题与自己的实践能力、兴趣相结合进行毕业设计创作,从而提高独立研发产品的能力。“三明治”式培养模式既解决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学生取得实践经验的好方法,也使学生第四年回校学习更加有的放矢,对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三明治”式培养模式还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会更加明确未来所从事的行业,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并且一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直接签订了劳动合同,解决了就业问题。

2.日本文化服装学院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成立于1919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作为日本乃至亚洲服装教育最为出色的学校之一,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一直是服装教育界学习的楷模,它先后培养出三宅一生、高田贤三等国际时尚大师。该学院坚持“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以产业发展状况引导高校专业设置,以产业需求为依据确定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根据设置课程,根据课程内容选定师资。由此可知,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进行人才培养是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特色。日本文化服装学院认为未来的服装行业一定向精细化发展,包括行业分工的精细化和人才能力的精细化,再有能力的人才也不能完成行业里的全部工作,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更加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根据行业现状分别设置了侧重于理论研究的服装社会学科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服装造型学科。服装社会学科又细分为服装历史学和服装社会学两个专业方向;服装造型学科也细分为服装造型、服装设计、服装科学三个专业方向。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但是有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纸样技术、服装缝制工艺等。这些专业基础课为不同学科方向的发展与沟通提供共同的专业知识。当然,为了适应行业内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日本文化服装学院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短期教育,如设计专攻、技术专攻、营销专攻、管理专攻、流通专攻、工艺专攻、服饰配件专攻、服饰文化专攻等。短期专业培训大大提高了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及时改变人才培养方向。

三、中外服装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不

管是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还是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现状密切结合,也就是说,教育服务于产业而不能脱离产业,教育源于产业而高于产业。在这方面,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需要学习这两所高校的特色,注重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服装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服装教育采用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完成作业”三段式课堂教学方式,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甚至导致教育与产业、市场脱节。此外,如果学校开设的服装设计实践方面的课程的课时较短,也会限制学生深入了解服装设计市场和产业。

四、我国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服装设计专业是以“艺术与技术互动”为基础的实践类专业,该专业教师应结合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

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由服装加工大国向品牌创造大国转变,服装行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设计师在企业产品研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企业对于所谓国际顶尖设计师的需求并不急迫,更需要能够根据企业风格进行实际产品研发的设计师,即所谓的产品设计师。与国际大牌设计师相比,产品设计师从事更为复杂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工作,所以需要掌握从设计到生产各个环节的知识。因此,高校在确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教学部分,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贴近服装行业发展。

2.转变固有的培养方式,构建以“项目为主”的课程体系

如果我国服装高等教育教学引进企业产品研发流程,采用一系列企业项目或者真实课题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那么学生在完成一系列项目的过程中必然能够培养综合创新能力。这也意味着实现了服装设计教学从以课程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从而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

3.利用慕课解决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

在服装设计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和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其往往受到忽视。慕课作为一种网络资源共享课,为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优质且丰富的资源。如果利用慕课完成大部分的理论教学工作,也就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从而能有效提高服装人才培养质量。

4.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在实验室或教师工作室中完成的,为学生的广泛实践提供了保证。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是服装高等教育亟须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教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各类专业实验室、校企合作项目等,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由被动学习转向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5.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水平

服装专业作为综合性专业,需要的教师不是单一的理论研究型或实践应用型,而是具备两者特性的“双师型”。“双师型”教师不但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精于专业实践。服装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既能将服装行业的知识、技术与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又能将其转化为服装产品,并且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服装高等院校的重中之重。服装高等院校应通过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进服装企业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我国的服装高等教育必须适合我国的国情,以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导向,结合服装行业亦艺亦工的特点,进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样才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多维培养模式分析.轻纺工业与技术,2015(6).

第9篇:服装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图案;插画;趣味;个性化;

Abstract:The moment people for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ity increasingly diverse set of relationships as a commercial illustrator painting and personalized form of expression and clothing are getting closer,creating a pattern with respect to the structure of clothing,fabrics have more space to play and easy to create personalized artistic language.Narrative features the unique combination of illustration and clothing structure itself can produce interesting and unique sense of form.

Keywords:pattern;illustration;entertaining;personalized插画设计在当今社会中应用非常广泛,从配合书籍的文字做阐释、广告宣传到游戏CG插画,插画产业的发展迅猛。随之手绘板及各种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插画的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画面的形式感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插画形式,现在普遍应用的是软件主要有photoshop、painter等,而插画的种类也愈加丰富,可以为服装设计所提供的灵感素材也更加多元化。近年来,国际各大一线品牌掀起强大的印花热潮,国内设计师也纷纷推出插画系列,注重趣味性和形式感的同时也都融入了设计师更为个性的情感表达。

一、图案设计创新的需求

服饰图案是指在服装设计中,起着装饰作用的纹饰和造型元素。图案设计时采用的素材主要有自然、人工和纯形态等方面。设计师为了表达独特的个性常常将各种地域文化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在服饰图案学中,常常将图案从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印制方式以及地域文化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插画设计作为一种商业绘画,更多的应用于书籍、包装、广告等方面,与服饰图案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服饰图案应遵循对称美,对比美,和谐美,节奏美和均衡美,这也同样适用于插画的创作。自然界的事物、民族性文化标识以及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既是插画的灵感来源也是区分插画师风格的重要因素。插画从起初配合文字来做更加直观的说明的角度来说,具备独特的叙事性特征。相对于传统服饰图案与观者有更多的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服饰图案中融入各种不同的绘画或经过处理的各种图形元素,是图案创新的方法,加之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支撑,使得设计师的灵感和尝试得以充分地实现。

二、两者内在的关联性

服饰图案设计与插画设计在审美规则上有许多的共通性,这种规则上的共通性为两者的结合搭建了桥梁。克罗齐对于主观艺术的表现与审美评价有这样的观点:“有些作品在艺术家自己看原是美的,后来在批评家看却是丑的;有些作品为艺术家自己所不满意,认为不完善或失败的,后来批评家们却以为它们没,完善。一个表现品的作者有时并不能完全认清他的心灵中发生的东西”有时观者难以避免对设计师的创作意图有所误判,插画以其商业广告的用途,以尽量直观的形式语言想大众传达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服装越来越成为穿着者个性的外在延伸,设计师也希望自己的创作理念能够充分的得到诠释。

服装可以成为插画叙事性特征的载体,插画设计中包含角色场景等的表现,往往带有故事性的特征。服装也可以成为插画的载体。在平面的创作空间里,插画通过色彩、节奏、韵律等将设计师本人或客户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传递,让受众清晰地获取想要的信息。相对于画纸或图像输入设备,服饰更像是一个立体的活动舞台,伴随着穿着者的内在气质的流露、肢体活动和面部表情,与平面化的展示形成一种微妙的加强或对比关系。服饰的结构多种多样,产生的立体空间也千变万化,可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两者的结合可以表现在将各种图案通过加工呈现在面料或配饰上,也可以将插画置于立体空间加以创作。

有时两者的结合成为品牌个性精神形象的拓展。成熟的品牌形象、动漫形象可以呈现于服饰,作为品牌产品和精神的拓展。服装品牌与各种知名的动漫形象的跨界合作,既将图案作为装饰的内容,又充分地把握了人们对知名形象或产品的认同感。

三、营造独特的趣味感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仅从服装款式或面料方面寻找创作灵感是有限的,基于消费者追求个性和自我的心理,以及设计师对图形的自我表达的需要,二者的诉求加速了插画艺术与服装设计的联姻”。这种联姻满足个性消费的同时,易于营造轻松趣味感。着装的趣味性彰显的也是一种生活品味与态度,同时也成为人际交流中对于同类的识别。两者结合创造的独特的趣味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隐藏于画面本身的生动和叙事意味。插画往往通过故事情节像观众传达自己的精神活动和对事物的观点。表现方式采用人们喜爱并且直观的方式,观赏者可以从其中感受到一种幽默和风趣,放松的同时易于留给观者深刻的印象。其次是穿着者可以与平面的绘画有动态或心里层面的互动。不同身形及活动的习惯与服装本身形成的空间关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肢体语言赋予服饰的感觉也各不相同。第三,画面与服装可以形成一种夸张的比例或暗示,从而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好的插画可以跨越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运用到服饰图案设计中会为服装增添生动的气氛。

四、结语

图案设计在服装的整体造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图案的造型色彩有时直接决定着服装的风格,而且会对人们的心里产生暗示作用。在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下,服饰图案设计将会有更大的创新空间。而趣味性的设计可以减压的同时可以与人们互动,体现出的是设计的人性化,也是设计师所传达的个性理念。

参考文献

[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4

[2][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胡迅.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新美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