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服装搭配论文全文(5篇)

服装搭配论文

第1篇: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关键词:面料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运用与创新

一、国内外设计师对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面料的设计再造已经成为当下服装设计与创新的一种重要设计方法。设计师可以通过面料的艺术设计来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及创新点。现阶段国内在面料艺术设计方面研究得并不是特别深入,国内对服装面料的设计研究着重体现在数码印花方面、刺绣等单一手法上。有关面料艺术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我国服装市场上运用面料艺术设计再造推出的服装也不是特别多,服装面料侧重于印花或某种单一的设计再造手法,很少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面料艺术设计的服装。国际上对于面料艺术设计的研究相较于国内而言较为发达,国外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注意到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早在1919年至1923年的包豪斯学院会让纺织机械师、纺织技术员和管理人员都来做面料艺术设计对比作业;1932年至1938年的克雷费尔德纺织学院中面料艺术研究课程还会使用一些小的手工织机。现代,每年的巴黎、米兰、伦敦、纽约时装周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国外设计师们推出以面料艺术设计创新为主要设计点的服装作品。擅长面料艺术设计的有美国服装品牌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delarenta)、英国服装品牌贾尔斯(Giles)等。意大利服装设计师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女士曾经说过:“对我而言服装设计工作的90%来源于面料设计,这是我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因为面料决定了一系列服装的成败”。可见国外服装设计师们对于面料艺术设计再造的重视程度。

二、面料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

面料艺术设计的方法很多,比如:印花、刺绣、扎染等,或将这些方法互相结合。数码印花在服装面料的艺术设计再造方面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方法。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为服装设计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码印花出现之前,设计师只能用面料厂商提供的面料印花进行服装设计;而现在设计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面料上进行图案设计,以达到另设计师满意的服装设计效果。面料艺术设计再造是介于原有面料和新型材质之间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现代面料艺术设计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刺绣与当下流行趋势相结合作为面料再造的一种手法,来设计一种区别于一般的面料。国内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以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宋绣、蜀绣、苏绣、苗绣等。不同种类的刺绣有其特有的纹案与表现手法。国内刺绣以苏绣、蜀绣为代表的特点是比较注重意境追求像描绘一副画境的效果,迎合文学界诗画一体的风气。图案主要以工笔花鸟与山水图为主。以苗绣为代表的特点是灵感来自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场景,其作用之一是代替文字记录历史。国际上以法国刺绣最为奢华,法国刺绣的特点是追求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富丽堂皇而带有高贵的气质,做工细腻、繁缛、复杂。为了达到华丽的效果往往采用精致细腻的贴线绣、金光闪闪的黄金刺绣以及加厚的嵌垫绣等方法。而其刺绣的主要材质相较于国内则比较丰富,珍珠、磨细的贝壳、宝石甚至是金链子等;绣线也不拘泥于丝线一种,亚麻、棉线、毛线都可以用来当作绣线。面料多以丝绸、锦缎和天鹅绒为主。以法国拉萨其(Lesage)为代表的刺绣工坊每年都会为法国高级时装品牌比如香奈儿(Chanel)、克丽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等提供刺绣产品。本篇论文所研究的面料肌理设计将会结合中西刺绣的特点,联系现代刺绣流行的技术,例如彩绣、珠绣、雕绣、褶绣、十字绣、贴布绣、贴线绣、抽丝绣、包梗绣等等方法对面料进行二次再造设计。基于当下对环保面料的提倡与使用,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天然印染艺术在面料肌理设计中的运用。天然扎染手法工艺分为:设计描稿,捆扎,抽紧,染色,水洗,脱结,整理,晾干,熨烫等步骤。这些工艺中主要的两道工序为捆扎和染色。在扎结中会使用线缝图案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艺方法。第一步,缝线;将图案描绘在面料上,用针线进行平缝或对折缝等技法将图案固定,作用在于将要色晕的部分用绳子绕紧,使局部不完全染色。捆扎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夹子夹,筷子木条卷,随意捆扎等,每一种捆扎将会产生非常不同的肌理效果。第二步,染色。将捆扎好的面料放进煮沸的染色缸里进行浸泡,颜色完全将布浸湿后捞出来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约半个小时后再拿到染缸去染色直至颜色达到理想中的深浅程度。第三步,漂洗。固色完成后把面料放进清水中进行清洗,洗去杂质。第四步,晾晒。将清洗后的面料进行脱水、晾晒;第五步,拆线。面料彻底干透后,将扎缝部分进行拆线,一张完整的作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扎染效果是预计不到的,只能在拆线以后才可以看到图案的真面目。每一次的扎染效果都会不同,会让人产生惊喜。

三、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面料艺术设计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将会不拘泥于一种面料的改造方法,而是将不同面料艺术设计方法与不同的面辅料材质相结合,设计出创新的视觉效果。在确定本次服装的主题和灵感来源之后,设计师可以根据此次创作的设计点来设计图案印花。图案印花的新颖程度和创新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效果。设计师会首先用数码印花的手法将所设计的图案印在面料上,呈现二维的视觉效果。在二维数码印花的基础上,可以在图案的某处或多处用新型刺绣的方式进行再设计,呈现一种由平面到立体、由2维到3维的面料肌理设计效果。新型刺绣可以在材质与工艺技法方面在原有刺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绣料方面,可以选用透明的真丝绡附在面料之上做双层大胆尝试。将原有图案进行拆分穿插,一部分图案在底层绣制,一部分图案在上层真丝绡上绣制,并将一些图案的线描边缘绣制在两层上,除了图案绘制的效果也起到固定两层绣料的作用。这样绣出来的刺绣作品有种虚实交错若隐若现的感觉,看起来层次感更加丰富。绣线方面,除了传统的绣线之外,还可以加入很多新型绣线材质。比如金属物、面料、细毛线、珠片、水钻等材质,都可以与绣线一起搭配穿插绣制。颜色方面,除了传统染制的色彩之外,可以搭配当季的流行色或是有一些金银色、荧光色的搭配。这种材质、色彩上的穿插与创新,使作品看起来有一种现代摩登感。根据服装设计的需要,也可以在图案空白的部位结合当季的流行色做一些扎染的局部处理,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料艺术效果。服装设计发展到现代,在廓型、款式及结构方面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把服装设计的设计点放在面料的艺术设计方面。国际上,面料艺术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有:法国服装品牌香奈儿(Chanel)、英国服装品牌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等;国内艺术面料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锐服装设计师有:李筱、白鸽、魏勤文等。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中,设计师需要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与材质,且将多种面料再造方法相结合,将面料艺术设计与服装的整体设计相融合,设计出带有新颖设计点的服装,以满足服装的美感与功能性。

参考文献:

[1]玛卡瑞纳•圣马丁.服装细节设计1000例[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2]王兆星,阁琚.我国天然染服饰品市场现状调查研究[J].理论前沿,2015;(4).

[3]童芸.刺绣[M].时代传媒有限公司,2012;(7).

[4]邵晓琤.中国刺绣鉴赏宝典精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第2篇: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关键词:扬州剪纸图案艺术服装设计

一、扬州剪纸图案艺术特点概述

剪纸又称窗花,是民间工艺中最普遍、最大众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创作者的灵感往往来自对生活、自然最直接的真实感受。剪纸艺术通过在纸上镂空,呈现线线相连、玲珑剔透、装饰性强、造型多样、变形夸张的艺术特点。因其效果立见,适合农村妇女于闲暇时制作,故普遍受欢迎,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地方的风格、流派。剪纸蕴含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其造型特点值得深入研究。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造型夸张简洁,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其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无色染;构图造型经常和文人艺术形式结合,如大量使用梅、兰、竹、菊等;题材广泛,主要有鸟兽虫鱼,人物花卉、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用色质朴纯粹,分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两种。扬州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特点是以画为稿,线条圆滑,给人以厚实、完整之感,具有清秀、玲珑的艺术风格。同时,扬州剪纸受南方环境影响,不常用作窗花,更多作为民间刺绣的底稿而流传,风格精细、秀雅。扬州剪纸借鉴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思巧妙,构图简洁,国画中“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对比关系在扬州剪纸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其以平面纸张为造型材料,多用镂空技法,形成线线相连的阳纹剪纸和线线相断的阴纹剪纸,以二维构造方式表现三维空间感,形象的塑造限定于特定形状的可视化平面内,作品层次感强,极具装饰效果和视觉美感。

二、扬州剪纸图案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图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图案造型具有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态的装饰效果。扬州剪纸图案是以当地民俗、礼仪等为表现内容,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其在服装设计中经常被用于胸前、门襟、领口、袖口等部位的装饰,制作方式主要有镂空、粘贴、印花等,颜色搭配以对比色为主,用对比手法衬托剪纸图案。扬州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装饰在唯美的礼服、地方旅游服饰中具有秀美的风格,可彰显地方特色。因此,扬州剪纸图案艺术对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扬州剪纸纹样题材在服装中的应用

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扬州民间刺绣就与剪纸有不解之缘。刺绣图案先画出底样,剪成纸型,再粘贴于面料上进行刺绣。以往,剪纸艺人又被称为“剪花样的”,每逢结婚做寿、年节喜庆,民间剪纸艺人往往靠着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剪出生动活泼、寓意吉祥的绣品花样。这种艺术手法在扬州延续了很久,直到现在,民间刺绣中依旧沿用此法。剪纸纹样一般被应用于充满吉祥寓意的服饰,其中以女服纹样最为丰富,主要有衣花边、围裙花、鞋花等。衣花边包括衣袖边与衣襟边,图案多为花鸟组合,简洁明快;围裙花样图案最繁复,制作精细,图案多为牡丹等单独纹样与动物组合纹样,线条圆润;鞋花篇幅不大,图案多为花草等纹样,图案活泼单纯。男子服饰仅在衣袖裤脚边绣简单花边,一些特殊男服、唱戏演出的角色服装等比较复杂。童服纹样包括帽花、背裙、围脖等,帽花外形分为狗头、虎头;背裙花样呈倒三角形,图案多为二龙戏珠等吉祥图案;口水围脖在儿童下巴,造型成半圆性,内环为圆形,图案多为花鸟组合。这些图案题材带有许多寓意,如纳福、除恶、警戒等,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寄托。扬州剪纸纹样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图案源于劳动生活场景。剪纸通过阴、阳刻等不同方法在图案上突出不同的韵味,形成独特的韵律。剪纸图案是剪纸艺人将具体的形象通过解构重组、抽象变形、概括夸张等现代设计手法用于平面装饰而形成的。扬州剪纸用植物纹样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图案被普遍运用于各领域。在服装设计中,剪纸的图案要与服装整体风格一致。扬州剪纸图案纯粹朴实、灵动秀美,适用于秀美大气的礼仪服装,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2.扬州剪纸在服装色彩搭配中的应用

色彩学家伊顿说:“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不同颜色会影响人的思想、情绪。在扬州剪纸中,色彩占据了重要地位,剪纸艺人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视觉效果,使创作出的作品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将剪纸色彩运用于服装设计,能够使设计主题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加鲜明。扬州剪纸图案的颜色分为单色和套色两大类,两者色彩的运用都比较大气、纯粹,多为无彩色与有彩色,给人清爽的感觉。其中,单色剪纸纯度较高,运用单一的颜色表现质朴、强烈的情感,以红色为主,喻示喜气、吉祥;套色则依据色彩搭配原理与配色规律,表现扬州当地的风俗韵味,多用黑色或金色纸剪刻。在服装设计中,色彩选用对比色会使风格更加鲜明、视觉效果强烈,多运用于演出服。演出服是舞台表演所用,需要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突出视觉效果。要想将扬州剪纸图案应用于日常服装设计,就要相应地降低色彩纯度和饱和度,色彩变化要求与服装风格相协调,还要保持合理的主次关系,协调配色。同类色一般是同一种色彩在明暗上、灰度上的不同变化搭配。同类色的运用给人以和谐、平静的感觉,如蕾丝礼服运用色彩为同类色系,可在蕾丝面料上作镂空形式的剪纸纹样,底用同类色柔和的里子,使色调统一。

3.扬州剪纸在服装镂空工艺中的应用

设计者根据人的特点,在服装上设计具有镂空剪纸效果的花式图案,将剪纸图案装饰在需要的位置,从而设计出具有扬州剪纸艺术效果的服装,能够很好地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剪纸艺术服装通过必要的遮挡、隐现,可体现人体的美感;同时,剪纸图案的寓意为服装整体增加了更多新的内涵。这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服装设计走向世界舞台的需要,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扬州剪纸多为抽象的图案,题材以花卉为主,几何图案比较纯粹,构图上或对称或均衡,交叉使用点、线、面与直线,变化丰富,极具装饰美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将其运用于服装设计时,镂空与贴图是主要的工艺形式。设计者也可以用现代印花手法、传统刺绣手法重塑扬州剪纸的纹样特色。如,可用镂空工艺表现大块面的剪纸图案,以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再以印花形式表现小面积的吉祥纹样,起到延续视觉的效果。这样,服装既有立体镂空的三维视觉效果,又有二维平面印花的美感,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效果,具有对比鲜明的视觉美感。设计者可以在扬州旅游服饰品设计中运用此手法,如扬州船娘的服装、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礼仪服装等,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镂空工艺在制作形式上可分为手工镂空和激光雕花工艺,其中,手工镂空方式需要根据面料的特性进行镂空设计。丝绸和针织面料均不易直接镂空,很容易抽丝和松散;相反,较挺括的面料容易镂空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雕刻技术愈发深入地融入服装设计领域,通过电脑得到切割指令,激光发热可以产生热能,照射到服装面料上进行纹样的镂空雕刻。相比于手工工艺,机器雕刻出的剪纸纹样更加精致细腻,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生产效率较高,在镂空工艺范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激光雕刻工艺与很多不同领域学科相互交叉关联,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三、扬州剪纸艺术与服装融合运用的发展趋势

剪纸是镂空艺术,其主要的用途是艺术创作收藏与日用张贴装饰。当前,剪纸艺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运用。要想扩大扬州剪纸艺术的市场,必须更好地与文化艺术理念挂钩,包括设计创作、生产管理、经营销售、保护传承等方面。同时,扬州剪纸要和扬州当地旅游市场结合,在扬州大型活动礼仪服饰上融入扬州剪纸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扬州剪纸需要从日新月异的科学成果和中西方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用科学的方法创新传统工艺,包括不断创新工艺、材料、设备等。如印衫红,致力于中国文化元素在服装产品、车饰品等领域的融入,改进了剪纸载体材料,将新技术运用到剪纸产业上。它采用经过处理的、具有反复胶性的材料,不用抹胶水就能随意贴在任何地方,将中国文化与新材料结合。此外,它还研发了剪纸设备,让顾客自行设计服装上的剪纸图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时尚化、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开创全新的剪纸行业,必须拥有自己的策划,有独特的突破点。

结语

族化的今天,可利用剪纸艺术特点演绎不同的服装设计,使服装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艺术中,只有不断学习本民族文化,将现代与传统结合,才能在创造视觉效果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董飞.中国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孙国娇.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大众文艺,2019(4).

第3篇: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一)纺织工业发展的转变

在民生工程的“衣食住行”当中,“衣”首当其冲,这就充分的证明了服装的重要性。我国服装专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裁缝到现如今的服装专业各类学士博士等,为服装行业培养了大量的设计人才,给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心动力,人们在追求有穿着、能穿暖后,对于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品牌的追求成了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当前高等工程的教育上很显然还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国内如今有许多服装一线品牌在全球的范围内开始招募各类服装设计人才,有懂经营的、会管理的商务人才,有懂织布的、会染色的艺术家,有懂流行的色彩与色彩搭配的设计精英等。在新时期的纺织业中,必须转变其发展的方式,向着更新、更流行、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市场而迈进,进一步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转变。

(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型

在新中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是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高校体系的规模受到大改造,按照当时中国工业的落后情况,理工类学院建设上也就随之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在工业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而随着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这样的教育模式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重理工轻文化的人才结构打破了人才培养的平衡。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虽然高校的专业设置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但其并没有在根本上把人们固有的观念扭转,并且在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把文理学科的界限划开一道鸿沟,对于脑子灵活的学生,就要求其进入理科班去学习,对于记忆力好的学生就要求其进入文科班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在本质上就无法与“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规律相符合。当人们欣赏一件不仅合体还时尚的服装过程中,根本就无法区分出当中的文理属性。因此,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对策,其重要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更高的综合素质。

(三)人才的知识结构优化

经济的一体化,带动了商业、文化和科技的迅速融合,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生存方式上有重大的改变。基于此,就要求作为现代新兴人类,必须具备有能够快速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随时参与国际性政治、经济及文化的竞争能力,这不但要求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必须要有能够跨越文化领域的适应力与交流能力。所以,在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注重知识变成注重知识和能力。而作为一名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服装设计人才,必须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文与科技素质,拥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

二、基于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一)制订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在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与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知识相应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国际性视野与实践的能力,能够适应服装的工程材料、企业管理、营销战略、信息技术以及人文艺术等各个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在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的某一个领域当中有其独特的见解,能够在服装行业及服装政府协会等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的相关机构中从事产品的研发与策划、生产与管理、工艺与技术、市场与营销等。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的内涵

1.以培养的目标角度作为出发点,服装设计和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训应该接受设计、纸样、工艺、材料与服装CAD、产品以及营销对策等各方面基本的培训,并具备有服装设计与生产、营销等各方面的初步能力。由于现在国内许多院校开设服装专业的起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传统纺织工科类院校,有新型流行设计院校,还有综合类院校,这些院校在设备、生源与师资力量各个方面侧重点都不同,其培养的目标也就存在一定的区别,有培养服装设计知识与能力优先的,也有培养服装技术水平的。

2.优秀服装设计人才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第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二,要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或者是工程技术中所需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基本知识与理论;第三,要有良好的环境、品牌、质量、安全及服务等意识;第四,要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及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行业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的趋势;第五,要掌握服装的纸样、款式、工艺及设计基本的方法、原理及技能,并具有运用本专业知识理论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要具有独到的创新精神;第七,要了解行业相关发展的方向与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行业标准、市场变化等;第八,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交际能力,有团队合作意识与跨国际发展的视野及野心。

三、服装设计卓越人才的培养方法与具体对策

(一)课程设置企业化

制订各实践的教学大纲,仔细挑选实验的教学内容,整理实验项目可以用添加、完善、整合等方式,对实践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要遵守实验实训项目应用性的原则,把专业的教学与企业融合,添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应用性课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根据我国人才市场的要求来开展专业课程,关注市场的需求,随之应变。

(二)采取“双体实训”的模式

构建“双体实训”的模式。“双体实训”包括技术实训和关键素质的训练两个体系,在培养服装行业的设计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实训是指以服装的专业技术实训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它的开展与组织需要根据实训项目的实战性进行,让学生在实战演练的过程中学习服装行业的新技术,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一些技术要点。关键素质训练是指培养学生关键素质的教学体系,通过一些实训与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商业伦理、系统思考与有效沟通的关键处理能力,让学生在职场上能够随机应变。

(三)实施双导师制度

想要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操作能力与职场能力,就必须实施双导师制度。学生在毕业之季需要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任务,在实训的过程中需要校内的教师与企业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才能完美地完成任务。企业的实训导师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与指导学生现场操作,监督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并指导学生写论文,与校内的教师一起把关论文的质量。

(四)加强校企的衔接工作

根据校企合作、不同的专业和企业的实践教学背景、教师资源等,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校企的衔接工作。企业也要做好保障措施与相应的工作,建立专业的组织团队与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的实训导师让优秀的工程师担任,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场所、设备与实践机会,把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好,并保障学生的安全等。

四、结束语

第4篇: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关键词:秦兵马俑;地域性;服装设计教育

一、兵马俑服饰的艺术价值

兵马俑形象刻画生动,以其磅礴的气势让世界为之惊叹。兵马俑服饰是兵马俑艺术的主要体现,主要包括头饰、铠甲、布袍、鞋靴等。这些服饰形象各异,刻画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兵马俑服饰的造型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其服饰造型各具特点。秦俑的服装是依据等级和兵种去划分的,如将军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驭手俑、骑兵俑、步兵俑等,他们的服装各具特点。秦俑服饰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秦俑的甲衣上,秦人制作这些陶俑用来体现秦军威武的面貌。通过观察秦俑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秦俑服装巧妙的装饰手法。如将军俑铠甲上的花结装饰,这种花结既可以用于系束铠甲,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分别排列在将军俑铠甲的前襟部、肩部、背部,飘洒自如;又如秦俑铠甲上造型丰富的连甲带,连甲带本是用于连接甲片的系带,而秦俑甲衣的联甲带造型别致,起到了巧妙的装饰作用。这些连甲带排列整齐有序,形成了一种秩序美。

(二)兵马俑服饰的图案艺术

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秦俑图案的题材主要包括了几何纹、自然纹、植物纹等。其中几何纹包括菱形纹、双菱形纹、对己纹、三角纹、圆点、八角星纹、回形纹等。这些几何纹样是运用线条勾勒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秦人运用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案形式,丰富了几何图形的造型美;自然纹样主要包括一些矩化了的三角云纹、掣电纹、漩涡纹、雨丝纹等,这些图案有着各自的含义,饱含了对秦朝军人的祝福和赞美之意;植物纹主要是花序纹,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篮状花序等,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极具装饰性。另外,秦俑图案具有整齐、和谐、统一的风格,秦人在装饰兵马俑服装的时候运用有序的排列组合,将这些图案整合起来,形成规则统一的视觉效果,极具装饰性。

(三)兵马俑服饰的色彩艺术

秦俑服饰的着色非常丰富,色彩主要包括了蓝色、绿色、红色、紫色、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这些颜色分别见于秦俑服饰的冠、领口、铠甲、裤子等部位,这些颜色的搭配体现了秦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如秦俑袍衣色主要为大红、粉红、大绿、粉绿、粉紫、天蓝等热烈明快的颜色。红色给人热烈、喜悦、勇敢的感觉;绿色给人平和、喜悦活泼的感受;蓝色给人宁静、沉着的心理感受;紫色给人委婉、尊贵的视觉感受。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属于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秦俑服饰色彩追求明快、艳丽,给人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秦俑服饰在视觉上的丰富性和立体感,给人热烈、朝气、坚强、乐观的视觉心理感受。兵马俑的服饰色彩搭配为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二、陕西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陕西的许多高校都增设了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由于开设专业的时间较短,很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的模式往往还在探索之中。

(一)教育课程设置同质化,缺乏地域特色

据调查,艺术设计专业在陕西各大院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些院校都以不同的优势为所在设计学科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特色资源。陕西的艺术教育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如西安美术学院这样专业的艺术类院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陕西各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培养特点。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种类众多,如凤翔泥塑、洛川毛麻绣、华县皮影等艺术形式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陕西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陕西的艺术特色和优势,地域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与此同时,地方艺术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没有地域特色,就会形成全国各类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因此,难以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教育课程中对地域性资源利用不够

据了解,陕西许多高校艺术专业设民间美术理论和考察课,理论课程课时量一般为60学时,通常开设在二年级,主要内容是陕西周边民间艺术文化考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考察课程是通过深入民间艺人家里,学习并制作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但是在短暂的考察中难以深入感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考察中往往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对考察的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细致的体会和研究,导致考察学习出现了“旅游化”的现象。由于当前网络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学生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往往是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但这种提取灵感的方式往往具有图像化的特质,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融入感情的设计,导致设计作品的形式化和单一化。因此,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注重实践教学。

三、秦兵马俑在高校服装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相比较而言,对于陕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陕西本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设置。秦俑位于陕西临潼,为陕西地方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地域性优势,开展特色教育

陕西是西部文化的中心,应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所建树,陕西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秦俑服饰艺术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环节可增设秦俑服饰研究的相关课程,增加对人文地域风情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收集整理秦俑服饰艺术资料,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专门的服饰文化研究室,配置相应的资料设备,力争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服装专业的特色品牌。

(二)建立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且不适应艺术实践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不到位、政府和企业很少参与人才培养导致重论文轻设计和实践等问题。陕西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与当地政府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合作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工作等方面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合作发展平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依托、地方产业为支撑,通过广泛深入地校地合作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四、结语

秦兵马俑服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是世界人类艺术的瑰宝,为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陕西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发挥地域性教学优势,充分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

参考文献: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周锡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曹玮.真彩秦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4]孟剑明.秦始皇帝陵探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5]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徐人伯.秦俑艺术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第5篇:服装搭配论文范文

关键词:夜光材料;产品开发;服装;设计方法

在当代,夜生活已成为年轻人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迪厅、酒吧、夜店大多为灯光昏暗的场所,适合展示夜光服装。夜光服装对于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非常具有吸引力。夜光服装迎合了这个庞大的市场,非常具有商业价值。夜光服装以其夜光的特色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将会为纺织、服装等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契机,带来新的经济效益。目前,夜光服装在国内外的开发都处于起步阶段,只在少数设计师的个别作品中有所体现。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夜光服装的开发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蓄光型夜光材料

蓄光型夜光材料是一种光致的发光材料,该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吸收并储存能量,光照停止后,将储存的能量以发光的形式慢慢释放出来,可以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目前主要运用于隐蔽照明和安全标识等。蓄光型夜光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蓄光型夜光纤维材料,即在普通的涤纶丝中加入夜光材料,织物的经纬密度越大,织物越紧密,其亮度就越高。夜光纤维能发出彩色的光是采用的光合三原色原理,所以夜光纤维织物不需要染色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也可以避免染色后发光性能降低。改变织物的织造结构就可以织造出不同亮度、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风格的机织面料,简单、方便、环保,可塑性非常强。第二种是蓄光型夜光涂层材料,该材料是将夜光粉、黏合剂、增稠剂、水混合之后,均匀地涂在棉、涤棉混纺、尼龙等织物上,操作比较简单,但由于发光化合物吸附于纤维的表面,故其耐洗性、耐磨性、耐溶剂性、耐酸碱性都不强。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夜光材料不仅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毒无害无辐射,对人体没有伤害,而且具有蓄光时间短、发光时间长的优点。新型蓄光型夜光材料在白天与普通面料几乎没有区别,但在黑暗中却能发出彩色的光。由于是等轴晶系列,在结构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地吸光、蓄光、发光,不受水洗、整烫、日照等影响,基本符合服装面料所需的性能。新型夜光材料仅仅吸收10分钟的可见光,就可在黑暗中连续发光数小时,并且发出的光具有多种颜色:红、蓝、橙、绿、黄、紫等。

2蓄光型夜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蓄光型夜光材料在光照下和黑暗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同一件服装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外观进行综合设计。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总结,得出以下四种适用于夜光材料的设计方法:

2.1镂空法

镂空法适用于夜光涂层面料。由于夜光涂层面料具备不脱丝的特点,可以轻易切割,因此可以手工将其进行镂空,增加花纹。使用的工具是美工刀,先在面料背面画好要镂空的图案,再使用美工刀进行切割,在工业化批量生产时可以使用激光切割机进行镂空。小面积镂空后,材料的完整性保持得比较高好,亮度也不错,但图案太小,图案效果不明显;大面积的镂空,图案花纹很明显,但是材料整体的亮度却因为镂空而降低。因此,将夜光材料镂空,需要把握好镂空的尺度,既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要同时兼顾到花纹图案的表现效果,也要兼顾到材料的整体亮度,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2.2刺绣法

刺绣法是将夜光绣线通过传统的刺绣手法绣于面料上。夜光绣线是夜光纤维经加捻而成,其颜色与亮度取决于夜光纤维本身,夜光绣线的色彩不同,发光的亮度也不同,几种常用颜色的夜光绣线的发光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色,浅绿色,粉红色,黄绿色,黄色,浅蓝色。在夜光绣线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作品在光照下的效果,更要同时兼顾作品在黑暗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将夜光绣线与普通绣线搭配使用,增强图案的美观性。夜光绣线表面光滑,在刺绣的过程中容易脱落纠结,因此,对刺绣者的手工技艺要求较高,目前大多用于简单的十字绣和机锈。当夜光绣线运用于服装设计中的花纹图案时,图案的亮度与刺绣的紧密程度相关。夜光绣线也可以用针织服装的编制方法直接编织服装。

2.3涂绘法

涂绘法是将夜光粉末通过黏合剂附着在面料上的方法。夜光粉末较易获得,并且色彩丰富。将夜光粉末与黏合剂搅拌均匀后,通过大面积的平涂或小面积的手绘以增加面料的色彩及图案。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黏合剂遇到夜光粉后会变得黏稠,手工较难涂匀,尤其是平涂大面积的面料;第二,手工搅拌,夜光粉和黏合剂很难搅拌均匀,在黑暗的环境下,易出现斑驳的夜光效果;第三,黏合剂遇到夜光粉后,变干的速度加快,只适合一边搅拌,一边涂制,不可一次搅拌过多;第四,涂染后的面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变褶皱或者变硬,因此,涂绘法比较适合小面积的绘制图案,图案细腻,色彩斑斓,手工易操作。

2.4拼接法

拼接法是将不同的夜光材料及其他面料进行拼接设计,以发挥面料的优势特点。第一种是将不同的夜光面料相拼接,不同的夜光面料因其制造方法不同而具备不同的特点,如亮度不同、色彩不同等。对其进行拼接设计,可增加服装的色彩、款式、结构等变化。第二种是将夜光面料与普通面料相拼接,既保存了夜光服装的特点,又通过拼接不同性能的普通面料以增加服装的舒适性及功能性,是适用性非常强的设计手法。在选择拼接面料时,应尽量选用厚度、硬度相近的面料,这样拼接才能平顺。

3结语

通过以上设计手法,可使蓄光型夜光材料很好地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并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通过对成品的试穿体验进行研究,发现要使夜光材料真正成为服装材料,还必须加大研究力度,增强夜光纤维和夜光材料的柔软度、亮度,以及夜光效果的持久度。由于本论文研究和设计制作的作品均为单个试制,手工成分较高,随机性也较大,如果想投放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其中很多工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葛明桥,虞炜国.彩色与彩色光稀土夜光纤维的开发及应用[J].针织工业,2004.

[2]闫彦红.稀土夜光纤维产品开发与应用[D].江南大学,2008.

[3]田君,尹敬群,谌开红,欧阳克氙.稀土夜光粉开发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