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服装品牌论文全文(5篇)

服装品牌论文

第1篇: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关键词:面料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运用与创新

一、国内外设计师对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面料的设计再造已经成为当下服装设计与创新的一种重要设计方法。设计师可以通过面料的艺术设计来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及创新点。现阶段国内在面料艺术设计方面研究得并不是特别深入,国内对服装面料的设计研究着重体现在数码印花方面、刺绣等单一手法上。有关面料艺术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我国服装市场上运用面料艺术设计再造推出的服装也不是特别多,服装面料侧重于印花或某种单一的设计再造手法,很少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面料艺术设计的服装。国际上对于面料艺术设计的研究相较于国内而言较为发达,国外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注意到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早在1919年至1923年的包豪斯学院会让纺织机械师、纺织技术员和管理人员都来做面料艺术设计对比作业;1932年至1938年的克雷费尔德纺织学院中面料艺术研究课程还会使用一些小的手工织机。现代,每年的巴黎、米兰、伦敦、纽约时装周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国外设计师们推出以面料艺术设计创新为主要设计点的服装作品。擅长面料艺术设计的有美国服装品牌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delarenta)、英国服装品牌贾尔斯(Giles)等。意大利服装设计师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女士曾经说过:“对我而言服装设计工作的90%来源于面料设计,这是我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因为面料决定了一系列服装的成败”。可见国外服装设计师们对于面料艺术设计再造的重视程度。

二、面料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

面料艺术设计的方法很多,比如:印花、刺绣、扎染等,或将这些方法互相结合。数码印花在服装面料的艺术设计再造方面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方法。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为服装设计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码印花出现之前,设计师只能用面料厂商提供的面料印花进行服装设计;而现在设计师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面料上进行图案设计,以达到另设计师满意的服装设计效果。面料艺术设计再造是介于原有面料和新型材质之间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现代面料艺术设计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刺绣与当下流行趋势相结合作为面料再造的一种手法,来设计一种区别于一般的面料。国内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以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宋绣、蜀绣、苏绣、苗绣等。不同种类的刺绣有其特有的纹案与表现手法。国内刺绣以苏绣、蜀绣为代表的特点是比较注重意境追求像描绘一副画境的效果,迎合文学界诗画一体的风气。图案主要以工笔花鸟与山水图为主。以苗绣为代表的特点是灵感来自日常生产生活劳动场景,其作用之一是代替文字记录历史。国际上以法国刺绣最为奢华,法国刺绣的特点是追求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富丽堂皇而带有高贵的气质,做工细腻、繁缛、复杂。为了达到华丽的效果往往采用精致细腻的贴线绣、金光闪闪的黄金刺绣以及加厚的嵌垫绣等方法。而其刺绣的主要材质相较于国内则比较丰富,珍珠、磨细的贝壳、宝石甚至是金链子等;绣线也不拘泥于丝线一种,亚麻、棉线、毛线都可以用来当作绣线。面料多以丝绸、锦缎和天鹅绒为主。以法国拉萨其(Lesage)为代表的刺绣工坊每年都会为法国高级时装品牌比如香奈儿(Chanel)、克丽斯汀•迪奥(ChristianDior)等提供刺绣产品。本篇论文所研究的面料肌理设计将会结合中西刺绣的特点,联系现代刺绣流行的技术,例如彩绣、珠绣、雕绣、褶绣、十字绣、贴布绣、贴线绣、抽丝绣、包梗绣等等方法对面料进行二次再造设计。基于当下对环保面料的提倡与使用,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天然印染艺术在面料肌理设计中的运用。天然扎染手法工艺分为:设计描稿,捆扎,抽紧,染色,水洗,脱结,整理,晾干,熨烫等步骤。这些工艺中主要的两道工序为捆扎和染色。在扎结中会使用线缝图案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艺方法。第一步,缝线;将图案描绘在面料上,用针线进行平缝或对折缝等技法将图案固定,作用在于将要色晕的部分用绳子绕紧,使局部不完全染色。捆扎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夹子夹,筷子木条卷,随意捆扎等,每一种捆扎将会产生非常不同的肌理效果。第二步,染色。将捆扎好的面料放进煮沸的染色缸里进行浸泡,颜色完全将布浸湿后捞出来暴露在空气中氧化,约半个小时后再拿到染缸去染色直至颜色达到理想中的深浅程度。第三步,漂洗。固色完成后把面料放进清水中进行清洗,洗去杂质。第四步,晾晒。将清洗后的面料进行脱水、晾晒;第五步,拆线。面料彻底干透后,将扎缝部分进行拆线,一张完整的作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扎染效果是预计不到的,只能在拆线以后才可以看到图案的真面目。每一次的扎染效果都会不同,会让人产生惊喜。

三、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面料艺术设计运用在服装设计中,将会不拘泥于一种面料的改造方法,而是将不同面料艺术设计方法与不同的面辅料材质相结合,设计出创新的视觉效果。在确定本次服装的主题和灵感来源之后,设计师可以根据此次创作的设计点来设计图案印花。图案印花的新颖程度和创新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服装的设计效果。设计师会首先用数码印花的手法将所设计的图案印在面料上,呈现二维的视觉效果。在二维数码印花的基础上,可以在图案的某处或多处用新型刺绣的方式进行再设计,呈现一种由平面到立体、由2维到3维的面料肌理设计效果。新型刺绣可以在材质与工艺技法方面在原有刺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绣料方面,可以选用透明的真丝绡附在面料之上做双层大胆尝试。将原有图案进行拆分穿插,一部分图案在底层绣制,一部分图案在上层真丝绡上绣制,并将一些图案的线描边缘绣制在两层上,除了图案绘制的效果也起到固定两层绣料的作用。这样绣出来的刺绣作品有种虚实交错若隐若现的感觉,看起来层次感更加丰富。绣线方面,除了传统的绣线之外,还可以加入很多新型绣线材质。比如金属物、面料、细毛线、珠片、水钻等材质,都可以与绣线一起搭配穿插绣制。颜色方面,除了传统染制的色彩之外,可以搭配当季的流行色或是有一些金银色、荧光色的搭配。这种材质、色彩上的穿插与创新,使作品看起来有一种现代摩登感。根据服装设计的需要,也可以在图案空白的部位结合当季的流行色做一些扎染的局部处理,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料艺术效果。服装设计发展到现代,在廓型、款式及结构方面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把服装设计的设计点放在面料的艺术设计方面。国际上,面料艺术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有:法国服装品牌香奈儿(Chanel)、英国服装品牌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McQueen)等;国内艺术面料设计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锐服装设计师有:李筱、白鸽、魏勤文等。面料艺术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中,设计师需要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与材质,且将多种面料再造方法相结合,将面料艺术设计与服装的整体设计相融合,设计出带有新颖设计点的服装,以满足服装的美感与功能性。

参考文献:

[1]玛卡瑞纳•圣马丁.服装细节设计1000例[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2]王兆星,阁琚.我国天然染服饰品市场现状调查研究[J].理论前沿,2015;(4).

[3]童芸.刺绣[M].时代传媒有限公司,2012;(7).

[4]邵晓琤.中国刺绣鉴赏宝典精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第2篇: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服装专业;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1综合性大学服装专业的优势与不足

全国共有二百多所含有服装专业的大学,每个大学身处的外部环境各不相同,每一所学校服装专业都有它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综合性大学中服装专业的优势:一般同时拥有美术、历史、文学、社会发展、音乐、商业等多种学科的专业背景,对服装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熏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师资,随着学科的交融和学识的发展,学生容易取得交叉学科方向的学术成果。综合性大学所拥有的多学科的师资,让大学有能力定期、频繁开设的各种文学、艺术、历史、商业专业讲座,对学生人文底蕴的熏陶,是单一纺织服装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服装专业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同时拥有纺织、印染专业的背景、人文学科背景的服装专业,如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即拥有纺织学科背景支撑又拥有美术、历史、文学、社会发展、音乐、商业等多种学科的专业背景,服装学科依托在纺织学科、人文学科基础上更加蓬勃发展,学科积淀更加深厚,均产生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通过建设后均拥有艺术学一级博士点。还有部分综合性院校无纺织、印染专业的背景,但是拥有美术、历史、文学、社会发展、音乐、商业等多种学科的专业背景,如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徐州工学院。这类综合性大学中服装专业因无相关纺织背景专业支撑,部分纺织面料,性能测试类实验的开展不可能与具有纺织学科背景的院校相比较,在面料性能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短板,学科积淀相对薄弱,在这类学校发展服装专业只能取长补短,只要能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师资优势,再加上合理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同样也可以培养出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

2综合性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

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服装与服饰专业,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实践能力,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就需宏观调整所有专业课、选修课课程名称与课时分配,让其更加符合服装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调研大部分服装类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总学分在155-165左右,主要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为所有本科专业均修的通修课,如语言类、计算机、政治、体育等课程,占总学分的1/5-1/4,第二、三、四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第五模块是通识课。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样化优势,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宏观调整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调整思路如下:(1)增设学科导论课程,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及时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关注行业新科技、新动态。(2)优化服装专业培养方案,调整部分学科基础课程与内容,合并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课程开设设计基础课程,一个设计作品通常涵盖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知识原理的综合应用,将三大构成知识综合讲解更加符合服装课程设计过程的实际情况。增设服装造型实验设计课程,可以提高三大构成知识在服装设计实践中的综合能力。(3)紧跟时代的发展,增设部分服装紧缺人才需求就业方向课程,如:服装陈列、服装商品规划、服装网络营销、服装市场调研、服装面料再造,服装品牌赏析等课程,这个课程的开设能够及时应对市场人才需求,同时对教师团队师资的知识更新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适当增加通识课种类与数量,适当增加通识课程学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更多的通识课程选择可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接触更多跨学科的基础知识。可选科目的多样化有益于对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按照以上思路改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能彰显综合性大学培养服装行业创新人才的特色。

3综合性大学服装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

3.1更新服装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理念,从培养兴趣开始

在现行的综合性大学高考录取体制下,相当部分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不是基于对专业兴趣的爱好,而是源于高考的成绩、就业率的高低做出,中考期间过于的关注学生眼前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积累的培养,高考之前魔鬼式的强化训练,磨灭了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的激情。为了培养学生对服装专业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流行信息的关注,服装专业应定期的引进专家进行如艺术赏析、设计史概述等人文类讲座,这是很好的培养兴趣的方式之一。第二种方式可从每堂课前十分钟开始,让每个学生分别下载全球各大品牌的最新服装款式图片与视频,老师在每天讲课前的十分钟,轮流安排一个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所关注的品牌服装款式与品牌特色,这个教学方式的改革不紧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关注时尚前沿的动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下载的图片与视频资料还能与本专业全体师生共享,建立流行趋势共享资料库,便于学生与老师今后学习与开展科研的需要。

3.2改变上课模式,从灌输式向研究性、实践性转换

启发式教学以课堂互动为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服装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不再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不再以教师“灌输式”和“独角戏”式的讲课方式来完成,而是通过学生主动文献检索、学生自学方式增加知识的拓展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发表个人观点,通过与老师讨论主动关注相关知识,避免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能力培养,改变学生被动、应试、功利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启发式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有:3.2.1课题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不再以全盘灌输式方法来传授,教学过程可分为基本知识大班讲解,将教学部分内容分解成课题形式,分小组完成阶段性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图书资料收集相关选题信息,让学生通过调研行业展会、博物馆、市场等方式去切入主题,主动进行问题思考,撰写课题报告,积极参与PPT形式汇报,提交小论文或作品的形式完成作业,通过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作作品的思考习惯和方法。3.2.2研讨式教学主要以实践结合理论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学习内容从教材扩展到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所有知识体系与实践领域,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选题信息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讲课前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参与度的热情。这种方式课程实践性很强,老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启发性。比如服装创意设计这门课程,可以问“你最喜欢的服装品牌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你最喜欢的艺术作品是什么”“结合最喜欢的品牌和艺术作品,试试将二者结合挖掘新的服装创意灵感”“请你寻找出这种经典作品案例并且点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相互转换,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思考,此方式要注意选题的知识覆盖面和工作量,适当增加学生搜索知识的工作量,要求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知识信息搜集、知识点的筛选任务,从而锻炼学生协同创新工作的能力。以江苏省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为例:在校学生有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1)在校学生160人左右,通过3年的课程研究性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参加服装设计比赛获奖的人数由3年前的10人次增至38人次,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明显加强了;(2)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增强了;(3)学生做PPT的能力增强了;(4)学生在公开场合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3.2.3加大实践性教学安排加大实践课程体系课时量,课程多以小组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探索学生同伴教学,促进互相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在实际课题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寻找有效学习方法。设计拓展性、探索性课程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思考设计问题,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应变能力。通过实践的路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形成看待问题独到见解。

3.3完善客观的考核体系,注重“教与学”全过程的考核

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过去单一的课程大作业或最终以试卷的考核作为最终成绩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学生完成的很多服装设计效果图作业中均以绘画的图稿体现,没有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调研思考、知识性体现出来,设计出的图稿与实际生产中的成衣设计往往距离较远。通过强化过程考核,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过程学习,这种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整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具体考核依据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3.3.1课前的预习内容课前10分钟对流行趋势的下载与讲解,反映了同学对服装流行、相关艺术门类的思考,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搜集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搜集与课程的内容与新的发现,通过文献检索寻找业内相关问题,能够提问并且发表个人观点,为今后教师课题的授课知识的通过问题讨论得到强化,同时得到启发性延展性的知识拓展。此部分内容以学生收集资料的工作量、能否提出问题、整理资料的条理性作为考核的依据。3.3.2考勤与上课态度、专业态度纳入平时成绩该部分督促学生将学习精力、上课准备、勤于思考、师生互动、按时保质完成每个环节作业进行考核。督促学生按步骤做好每个环节。此部分考核以学生上课考勤为主。专业态度以回答问题的态度为考核依据。3.3.3小组调研PPT成果汇报此部分考核根据小组调研信息量大小、围绕主题调研的深度、制作PPT的质量、小组汇报表达的逻辑清晰程度综合考核,引导学生关注实践调研信息方法,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工作能力,提高小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意识,强化训练学生制作PPT的能力,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3.3.4相应实践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该部分主要对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小组调研分析、应用到实践作业。根据作品实物造型、色彩、做工的精细程度进行考核。这个部分不仅以绘画作业体现,还需制作相关实物作业,以论文形式表述相关理论与技巧的认知、解决问题的个人见解、体会。通过系列作业侧重强化从知识转化成设计作品的能力训练。强调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思考过程,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3.5作业的展示与交流所有设计类课程均需通过课程展览、作业汇报的形式全班交流,作品展需要全班协作共同布置完成,这种交流全班共同营造艺术氛围,分享作品带来的愉悦气氛,相互交流有助于从其他同学作品中得到灵感启发,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的激情。3.3.6闭卷考试部分史论课程、服装材料学课程等理论课程依然需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考核,通过考试反馈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通过考试分析来调整下一轮回课程授课知识点与授课方法。根据以上六个方面的考核要求,将所涉及教学每个环节均纳入评分体系,每个部分应当建立自己的评分标准,均在百分制中占有相应比例分值,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这个课程中的状态与知识掌握情况。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上课态度几个方面去考核学生,这种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对今后实践创新实践的启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考核体系基本框架如下:序号考核内容比例作业形式评分标准备注1作业的展示与交流20%布展演示设计作品布展效果展相、视觉效果、背景布置作为评分依据2课前的预习内容15%PPT演讲稿以汇报PPT信息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质量作为评分依据3考勤与上课态度10%以考勤表为主以上课考勤、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态度作为评分依据4小组调研PPT成果汇报25%以PPT小组汇报以汇报PPT信息量、质量、学生表达清晰逻辑程度作为评分依据5相应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30%制作实物设计作品及设计说明以实物成品材料、颜色、做工精细度、造型、比例作为评分依据二者选其一考核6闭卷考试30%试卷答题以试卷答案为准

4结语

在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服装专业只有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取长补短,通过持续的服装研究性教学改革,方能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相关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考核体系、教学监督机制都是需要改革和创新,上课老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更新教学理念,控制教学过程质量,过程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否则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教学质量反而会下滑。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只有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才能实现这一转变,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在工作中边实践、边调整,不固守不教条,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地方特色,服装专业慢慢摸索出一条真正“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第3篇: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关键词:批发市场电子商务转型发展

广州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其影响日渐深远,不仅对传统零售业态、消费者购物行为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也将重塑了生产—批发—零售供应链模式,作为商品流通业一个重要环节——批发对这一新形势变化也正做出积极的响应与反馈。专业批发商正积极尝试结合电子商务手段探索未来转型升级道路。广州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商品的集散地,批发市场是广货通向国内外的一个重要流通渠道,有不少大型批发市场辐射到国内外广大地区,其上游生产商分布全国各地,下游经销商更是规模庞大,地域分布广,产品销售辐射了国内外各地。面对电子商务大发展新形势,广州服装批发市场也积极探索线上批发业务,在利用电子商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一)服装批发市场纷纷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在广州服装批发市场中也得到推广,推动了传统服装批发市场交易方式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当前,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广州富丽网络服装批发市场等服装批发市场都开通了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实现线下实体档口与线上商品展示、交易互补的销售模式。也出现了一些由第三方开发的服装批发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如衣联网等。网上批发市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批发市场的“三现”(现场、现货、现金)交易方式,使批发市场的经营方式从传统有形市场转变为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互动经营模式。

(二)服装批发商发展网批业务呈快速增长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早期阶段,少数服装批发商开始探索网上批发业务,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不断成熟及网上服装批发市场份额的日益壮大,传统服装批发商发展网上批发业务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广州一些服装批发市场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普及网络、无线等基础设施,配套了摄影棚、快递区等配套服务,为传统批发商拓展网上批发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服装批发市场与网络零售商互动方式多样化

广州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不但产生了唯品会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而且还集聚了大量的中小网络零售商。目前,在服装销售领域,批发商与网上零售商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其主要模式有:一是与传统批发-零售相似的经营模式,网上零售商定期去服装批发市场选货、拿货(包括款式图片等),把批发商提供的款式图片上传到网店上,顾客下单后将商品在批发市场或拿回店快递给顾客,完成交易。目前多数中小网上零售商采用该种销售模式。二是网络零售商在淘宝、拍拍等零售网络平台开店,在服装批发网站看样本,选择服装款式直接连接到自己网站,顾客下单后去服装批发市场拿货再快递给顾客,或者直接联系批发商通过快递方式发货给顾客。通过该模式,网上零售商实现了零库存、低成本、低风险的经营。三是部分网络零售商发展到一定阶段,拥有一定的顾客群基础,自创服装品牌,也会定期去批发市场了解最新的款式、当季的时尚潮流等信息,结合自身市场定位目标,与生产商合作生产自主品牌,然后通过网上销售。四是有实力的批发商创立品牌服装,寻找网络商销售其品牌商品,网络零售商成为商品推广的重要销售渠道。目前,网络零售商直接绕过批发商与生产商建立供需关系的情况还占少数。上述分析发现,服装类商品属于快速消费品,具有价格不高、销售量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附加值低等特点,在网络销售渠道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批发市场在服装流通环节中的货物集散功能、信息集散中心等功能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二、服装批发市场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广州传统批发市场尤其是服装批发市场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形势,对广州城市管理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交易方式落后。当前,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依然以“三现”(现金、现货、现藏)的传统经营模式为主,大量货物集中在交易现场,商流与物流长期无法分离处理。传统的批发交易手段带来的是高成本、低效益、信息不全面的缺陷,制约了批发业的发展壮大。安全隐患多。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大多集中于中心城区,消防、治安、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建筑及配套设施老化严重,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等现象存在,在服装批发市场周边地区还因为货物仓储需要,出现了许多“住改仓”的现象,存在消防隐患。物流方式比较原始,在路边装卸货物等现象普遍,导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市场监管难度大。服装批发市场以小批发商为主体,交易量大,现金交易比例大,逃税漏税现象比较多,假货、串货等现象普遍存在,商品通过批发商直接快递给顾客由此造成网店信用受损等负面影响,而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市场监管的成本高、难度大、效果不佳,有待探索更为有效的市场监管手段加以规范市场行为。利用电商相对滞后。目前,广州服装批发商拓展网上批发业务,多是应市场需求而涉足不久,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现阶段,一些批发商因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相关人才及技术缺乏、涉足电子商务需要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等因素影响,电子商务应用的广度、深度有待拓展。下一步如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强市场数据收集、挖掘、分析与处理,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加强对流通、仓储、销售等环节的智能管理与应用,提高商贸流通效率;进而进行服装业生产、批发、销售、配送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整合还有待深入探索和大胆革新。

三、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转型的形势分析

网络经济的兴起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服装批发市场是一次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服装批发市场的职能再造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一)面临机遇

一是我国电子商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增长率为24.7%,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提升至48.9%。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9%,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二是网批已成为网络零售商重要货源渠道。当前,随着国内知名的网上批发交易平台的运作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络卖家选择通过网上批发渠道进行选款、拿货等,国内涌现出了一批B2B平台,如衣联网、1688.com等,网络批发已经成为网络零售商重要货源渠道。三是广州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广州出台了《广州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支持鼓励政策,成立了广州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形成了多个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广州先后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城市、中国电子商务最具创新活力城市,并成功创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按照“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2013年电商百佳城市”广州排名第二。广州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将为服装批发市场利用电商推进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利支撑。四是广州大力推进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广州市高度重视批发市场的转型发展,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批发市场要积极引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的交易方式和新经营模式,促进批发市场向现代化、国际化、展贸化、电子化方向转型发展。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可抓住契机,结合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等革新发展时机,探索转型升级道路正当时。

(二)面临挑战

一是国内批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形成了广州、东莞、杭州、成都、武汉、北京等知名的服装批发集散中心,如北京的动物园南门、杭州的四季青、东莞的虎门、上海七浦路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郑州银基、成都九龙等一些服装批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杭州、东莞、普宁等纷纷部署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战略,争抢商贸流通业新一轮发展先机,广州作为全国服装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二是新业态促成生产商与零售商直接交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流通效率与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加快生产商一体化与零售商连锁化进程,促成生产商与零售商直接交易,如凡客诚品通过网络虚拟平台建立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流通模式,或者生产商借助淘宝商城等平台网络分销商或商建立代销关系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新销售模式的产生使传统批发商面临更加严峻挑战。三是新消费方式对商品流通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消费方式更加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对服装鞋帽品类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种类和变化频率加快,对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缩短流通渠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以大批量、规模化为特征的传统批发业如不能以更加灵活弹性的销售方式满足消费者复杂多变的消费需求,其生存空间将受到挑战。四是专业批发市场实现转型升级难度大。广州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困难。目前,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有就地改造、搬迁、关停等方式。采用异地搬迁的方式,可能面临着批发商抵触情绪大,异地搬迁阻力大,新址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商业氛围一时难以形成,批发市场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下降等。就地改造可能面临发展空间受限,交通拥堵、消防、安全等隐患难以有效解决等难题,如何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顺应宏观发展新形势,结合批发市场自身发展特色,选择转型升级路径值得思考。

四、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

实现转型的总体思路从流通业角度看,批发市场具有集散功能、交易功能、信息功能、价格功能和结算功能五大功能相辅相成,有效地推动批发市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运转(林伟,2005)。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商贸流通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传统批发市场应遵循网络经济运作法则与特色,创新发展战略,重构批发企业在商业流通体系中功能,进行流程升级再造,实现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一)拓展电子商务功能

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应借助广州B2B电子商务发展和信息化领先水平优势,依托自身已有的良好品牌优势、雄厚的资产、稳定的客户群以及强大的物流基础优势,顺应商业新业态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批发业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发展电子商务业务,突破时空限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网络交易、网上结算等功能,改造业务流程,减少交易环节,提高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周期,延伸交易半径,扩大批发市场的辐射商圈。

(二)加强信息服务功能

网络经济发展背景下,批发业最有可能确立成本优势的流通职能是信息职能(韩耀,2005)。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在现代流通环节中应强化信息集散中心的职能。对于一些大批发商,可以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聘请信息管理专家,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处理与分析,针对中小批发商,请专业化公司代为信息分析处理,通过职能转换和技术改造,为生产商及时提供市场销售信息,便于生产者准确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库存,又为零售商提供货源信息、时尚流行信息,指导库存补给行为,减少商户仓储行为的盲目性,巩固自身在流通环节中的地位,实现批发商户、零售商“以销定产”和“以需定货”的批发模式。

(三)提供全面支援服务

日本为了促进批发业的发展,曾提出“零售支援策略”,促进了批发业的持续繁荣发展(程艳菲、刘新,2006)。在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增长的新形势下,批发商要抢占网批市场,不但要提高商品的质量,还要结合网络零售商需求,创新服务内涵,提供全面支援服务。批发商除了向零售商销售商品外,要提供产品介绍的图片、视频等附加产品,还可向零售商提供零售定价指导、信息服务、合作促销、广告推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满足网络零售商的需求。

(四)优化物流配送功能

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流通渠道中的物流也发生了改变,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物流与商流分离,电子商务发展将带动了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组织化发展。批发市场可以发挥品牌效应、区位优势及商业氛围,利用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为展示、交易、信息集散的平台,强化“商流”功能,实现“物流”功能转移,在城市周边区域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或现代物流园,鼓励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流通环节的效率整体提升。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传统批发市场还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批发企业管理水平与批发市场实体空间的职能化改造。批发企业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订单发货、结算、包装、分拣、出库信息化管理,并将在库管理系统与交易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实现对接,满足零售商弹性变化的订货需求,及时向生产商反馈市场动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动态化和科学化。针对批发市场存在消防、安全、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可以引进新一代智能化技术在批发市场管理中的应用,如设立电子智能停车场,消防报警应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打造“智慧批发市场”,提高批发市场管理水平。

五、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转型的策略探讨

(一)引领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传统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在现有就地改造、搬迁、关停等分类改造思路基础上,应重视电子商务对商贸流通业带来的影响与变革,前瞻性谋划推进传统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传统批发企业建立或应用现有网络购物平台,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新型营销模式,促进电子商业协会与专业市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批发商与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谋划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二)强化区域产业链支撑体系建设

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水平是支撑批发市场长期繁荣发展的基础。广州服装批发市场能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除了中心城市的自身优势外,与珠三角地区发达的纺织产业链体系保障密不可分。广州应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协作,出台相关配套产业支持、扶持政策,强化全国服装集散中心地位,优化区域产业链的空间格局,巩固珠三角作为全国服装生产、销售中心地位。

(三)鼓励多方参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

电子商务网络批发平台的搭建是批发市场实现线上经营的技术支撑。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运营包括技术支撑及网站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等工作,前期需要资金、人力及技术保障才能成功。广州应研究制定在项目前期阶段给予资金、场地等支持,鼓励批发市场经营者、网络零售商、软件开发公司等多方主体立足广州批发市场体系,开发网上批发交易平台,通过虚拟平台的功能拓展,促进传统批发市场参与到网上商贸流通供应链中,增强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市场服务半径与辐射范围,强化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四)加强电商技术人才引进及培养

广州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鼓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还可以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的组织作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与人才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人才队伍。鼓励批发商学习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电子商务技术在批发业中的普及,开展与杭州、义乌、北京等城市的人才培育合作交流,提高批发市场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能力。

(五)加快基础配套设施支撑体系建设

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需要相关基础设施支撑,一是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批发市场宽带网络、无线网络普及,提高批发市场通讯网络覆盖面,为批发商开展电商业务提供支持。二是完善物流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交通网络建设中,充分考虑现代物流对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的要求,合理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及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物流网络,加快现代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批发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物流配送功能。三是结合“智慧广州”建设,将批发市场的智慧化改造作为“智慧广州”的试点工程之一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批发市场经营环境,促进传统批发市场向第四代、第五代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六)探索建立网络信用评价体系

在批发业管理中,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批发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透明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制度的产生对企业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和激励效应,这为批发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可能。相关管理部门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还可以探索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监管平台,利用网络评价机制,对批发商经营活动实现动态、实时反馈并及时披露,提升对商户与企业监管力度,推进商品交付标准化、交易透明化和监管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盛革.农产品虚拟批发市场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构建[J].商业研究,2010(3)

2.刘晓.电子商务引入背景下的流通渠道变革—以服装市场为例[J].电子商务,2012(8)

3.罗建幸.网络时代背景下浙江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转型模式与建议[J].特区经济,2011(2)

4.林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发展给批发业的启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05

5.韩耀.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对批发业的影响与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0(4)

第4篇: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一、交互设计概述

1交互设计的内涵

“交互”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两个及多个事件、物体之间的联系。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实现产品与人之间良好互动的设计艺术,能够通过Hologram、AR技术等在场所中拉近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空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人对产品的沉浸式体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库珀(Cooper)曾在其《关于界面:交互艺术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交互设计的本质就是要满足人与产品、人与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需求。”因此,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消费者等人共同参与讨论和决策,辅以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实现个体之间、个体与产品之间拥有更多交流的可能,完成信息交互的目的。另外,在《互动艺术创新思维》一书中指出:“今后是一个沟通、互动的时代,‘互动’与‘对话’的形式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因此,交互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交互设计能够打破商业空间中原本单一静态的物品展示与图形阐述,使消费者能够通过视觉感知以及触感的方式主动与商品互动,调动其购物积极性,优化其购物体验,从而增加交易概率。

2交互设计与其他相关理论

1.交互设计与行为科学

《美国管理百科全书》一书中指出:“行为科学是使用科学的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研究内容是人类行为,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人类行为背后蕴含的意义”,诸如人的行为需求、行为动机、行为目标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些要素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推测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从而为相关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2.交互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原理要求产品的设计与使用者的需求应该关联起来,因为“人—机—环境”三者是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的,三者皆能影响产品的整体功能,故而应当结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从而实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二、交互设计发展历程交互设计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学术论文,在该文章中,人机交互界面的研究首次得到了关注。次年,学者LikliderJCK对“人机共生”进行了研究,交互设计的概念得以确认。1969年,全球第一届关于人机交互设计的学术会议得以成功举办,并出版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杂志。20世纪70年代初期,交互设计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些许成就,其在计算机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交互设计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交互设计广泛地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结合,不断地丰富了其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此外,这一期间,交互设计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相关研究更加关注机器对人的反馈。自此,“人机交互”被更多的学者关注。就当下而言,交互设计的研究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包括人机协作、智能交互、虚拟现实等,交互设计与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各类专业的交叉研究也日益增多。

二、交互设计与商业展示空间

商业空间主要由人、物、空间环境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首先,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为人提供了活动场所,满足了人的基本活动需求,包括物质获取和精神感受两个层面。其次,人与物的关系:空间能够摆放物品,给物体一个存在的固定区域;然而人是灵活的,当人的需求发生改变时,人会通过行走改变自己的位置,让物品和空间都服务于自己。因此,在商业空间中采用细致入微的交互设计,能够让商业空间更加人性化,例如展示空间的大小、灯光的亮度、虚拟场景的设置等应该严格按照专业的数据进行设置,从而提高顾客的消费欲望。在商业展示中,交互设计主要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对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新设计。交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产品和用户之间要产生互动。因此,商业展示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设计,为展示设计带来质的飞跃。通过将商业展示变成重要而有价值的物品使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向消费者讲述品牌和产品的故事,让消费者更容易收获产品带来的体验价值。

三、交互设计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中,商业展示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信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因此,如何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空间是展示互动的关键所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目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设计之中,空间设计应该以人性化需求为主要内容,传达产品信息,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商业展示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表现形式要适度,体现消费者的情感因素,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消费者在舒适轻松的氛围内参观。当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时,他们会被舒适的环境所吸引,产生进一步探索商店的欲望。因此,在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性与互动体验,还要提升视觉、听觉、触觉等五感方面的体验。在科技互动展示空间,玩乐区总是充满了可触可感、富含意义的欢乐游戏,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游戏的渴望,激发人们的挑战精神。因此,展示设计师创造的是一个四维空间,人们可以参与其中,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神经觉等多方面感受不同的信息,通过“流动—停留—流动”的动静相间的方式活动,上下左右前后,由远及近得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利用多媒体影像虚拟时空场景,以增强互动与交流,达到其他艺术设计形式无法替代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多维时空境界。以多媒体为依托,将品牌故事更好地融入商业展示空间。展示设计形象的树立非常重要。展示设计形象不仅要以实物形象的形式呈现,还要以图形、影像、图像、文字、标志、口语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出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为一种重要的显示方式,在商业展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商业展示的媒介主要包括图片和文字信息,但随着商业展示信息越来越多,空间组合越来越复杂,简单的纸和展览板可无法显示出一个完整的特定空间,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显示界面,这种直观了当的操作方法可以实现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动态沟通。例如,许多知名服装品牌在其商店里都配备了LED显示屏。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同时享受LED显示屏带来的最新消息。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触屏来选择和搭配自己喜欢的款式,享受私密而独特的购物体验。这种做法不仅体现在服装品牌上,还运用在各种品牌店,如汽车4S销售店、餐厅等的LED显示屏。在商业展示空间的营造中,交互设计能够采用虚拟现实、三维投影、立体成像等技术手段为商业空间中的人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使得人们与空间产生互动过程。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展示空间中并实现交互,例如地面交互式投影系统,该系统利用悬挂在顶部的投影融合设备,将图像效果投影到地面。由此可知,首先,在设计商业空间中的导视系统时,可以采用数字触屏式的标识牌、声控指向标识、语音提示等技术来增加导视系统的交互性。其次,可以在货架旁或在商业空间内的不同区域适当地布置一些AI机器人,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咨询服务,让客户对购买的商品有更详细的了解,对商场内的方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最后,在商业空间的入口、中庭、电梯口、休憩区、娱乐区或其他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区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空间造型、色彩、材质、装饰等抓住人们的眼球,让客户在商业空间中停留的时间得以延长,通过增加商业空间中的“人气”,来提高交易的概率。在环保观念下,除了要意识到交互设计能够为商业空间中的客户带来更加愉悦的购物体验的同时,还应意识到绿色设计、可持续交互设计的重要性。首先,在商业空间的装饰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用天然材料,如木材与石材等。材质审美是展示空间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实现需要有合适的材质来支撑。选用适当的材质创意造型,不仅能够使观众感到视觉愉悦,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能够充分表现会展空间主题,传达参展商的商业意图。因此,展示空间主题与材质美的统一也是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空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其内部空气的流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设计师可以在商业空间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带有香味或能够净化空气的植被与花朵,改善与提高商业空间中的空气质量。最后,应注意材料的保温性能、防潮性能与无毒无污染等特性。任何设计的内容都是由特定的材料来体现的,设计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固有特性。在讨论造型时,设计者必须了解和掌握材料的特性,正确评价和使用材料,积极利用材料和技术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将交互设计融入展示空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审美价值取向,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绝好媒介。例如电子沙盘,它是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馆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展示方式。从历届世博会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每一届新的展会,主办方及各参展商都会尽最大可能展现出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并把最新的科技知识与技术手段运用到展示活动和展示设计中。同样,随着科技、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日益提升,传统、大众化的审美观一再被超前、现代的审美观冲击、打破,最后被替代,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审美的内涵一再被充实、丰富、强化,科学性和艺术性均在展示设计中得到完美体现。比如家居行业的商业展示空间多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戴上VR头盔后,将沉浸在电脑生成的交互式三维环境中,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为家居行业的门店销售按上了翅膀,客户在购买或装修决策前,可以通过佩戴VR头盔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的家居环境。此外,还有一个雾幕系统,它使用电子超频振荡,通过换能器的高频共振,将水从水面抛出,产生自然优雅的水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展示设计从概念到技术都日新月异,展示设计的发展必然要不断使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通过不断地引入最新技术参与展示设计,观众可以体会到独特的展示艺术魅力。综上所述,商业空间能够通过交互设计将人与空间联系起来,改善顾客的购物体验,从而吸引更多客户,产生更多收益。故而,未来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内部流线组织应该注重图像、语音等交互设计语言的运用,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带来更加深刻的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赵娜.以互动娱乐的方式讲故事[J].大众文艺,2011(02):225+265.

[5]汪祥,向龙斌.体验设计策略初探[J].时代经贸,2007(04Z):3.

[6]吴吴,陈珊.流动空间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尹玉.商业展示交互式应用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

第5篇:服装品牌论文范文

一、交互设计概述

1交互设计的内涵

“交互”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两个及多个事件、物体之间的联系。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实现产品与人之间良好互动的设计艺术,能够通过Hologram、AR技术等在场所中拉近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空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人对产品的沉浸式体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库珀(Cooper)曾在其《关于界面:交互艺术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交互设计的本质就是要满足人与产品、人与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需求。”因此,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消费者等人共同参与讨论和决策,辅以科学技术与网络信息,实现个体之间、个体与产品之间拥有更多交流的可能,完成信息交互的目的。另外,在《互动艺术创新思维》一书中指出:“今后是一个沟通、互动的时代,‘互动’与‘对话’的形式将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因此,交互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交互设计能够打破商业空间中原本单一静态的物品展示与图形阐述,使消费者能够通过视觉感知以及触感的方式主动与商品互动,调动其购物积极性,优化其购物体验,从而增加交易概率。

2交互设计与其他相关理论

1.交互设计与行为科学

《美国管理百科全书》一书中指出:“行为科学是使用科学的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研究内容是人类行为,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人类行为背后蕴含的意义”,诸如人的行为需求、行为动机、行为目标以及其他心理和生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些要素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推测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从而为相关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2.交互设计与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原理要求产品的设计与使用者的需求应该关联起来,因为“人—机—环境”三者是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的,三者皆能影响产品的整体功能,故而应当结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从而实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二、交互设计发展历程

交互设计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学术论文,在该文章中,人机交互界面的研究首次得到了关注。次年,学者LikliderJCK对“人机共生”进行了研究,交互设计的概念得以确认。1969年,全球第一届关于人机交互设计的学术会议得以成功举办,并出版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杂志。20世纪70年代初期,交互设计在通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些许成就,其在计算机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交互设计的高速发展期。在此期间,交互设计广泛地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结合,不断地丰富了其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此外,这一期间,交互设计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相关研究更加关注机器对人的反馈。自此,“人机交互”被更多的学者关注。就当下而言,交互设计的研究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包括人机协作、智能交互、虚拟现实等,交互设计与工业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各类专业的交叉研究也日益增多。

三、交互设计与商业展示空间

商业空间主要由人、物、空间环境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首先,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为人提供了活动场所,满足了人的基本活动需求,包括物质获取和精神感受两个层面。其次,人与物的关系:空间能够摆放物品,给物体一个存在的固定区域;然而人是灵活的,当人的需求发生改变时,人会通过行走改变自己的位置,让物品和空间都服务于自己。因此,在商业空间中采用细致入微的交互设计,能够让商业空间更加人性化,例如展示空间的大小、灯光的亮度、虚拟场景的设置等应该严格按照专业的数据进行设置,从而提高顾客的消费欲望。在商业展示中,交互设计主要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对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新设计。交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产品和用户之间要产生互动。因此,商业展示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设计,为展示设计带来质的飞跃。通过将商业展示变成重要而有价值的物品使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向消费者讲述品牌和产品的故事,让消费者更容易收获产品带来的体验价值。

四、交互设计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中,商业展示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信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因此,如何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空间是展示互动的关键所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目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该始终贯穿于设计之中,空间设计应该以人性化需求为主要内容,传达产品信息,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商业展示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表现形式要适度,体现消费者的情感因素,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消费者在舒适轻松的氛围内参观。当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时,他们会被舒适的环境所吸引,产生进一步探索商店的欲望。因此,在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性与互动体验,还要提升视觉、听觉、触觉等五感方面的体验。在科技互动展示空间,玩乐区总是充满了可触可感、富含意义的欢乐游戏,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游戏的渴望,激发人们的挑战精神。因此,展示设计师创造的是一个四维空间,人们可以参与其中,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神经觉等多方面感受不同的信息,通过“流动—停留—流动”的动静相间的方式活动,上下左右前后,由远及近得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了解、利用多媒体影像虚拟时空场景,以增强互动与交流,达到其他艺术设计形式无法替代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多维时空境界。以多媒体为依托,将品牌故事更好地融入商业展示空间。展示设计形象的树立非常重要。展示设计形象不仅要以实物形象的形式呈现,还要以图形、影像、图像、文字、标志、口语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出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为一种重要的显示方式,在商业展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商业展示的媒介主要包括图片和文字信息,但随着商业展示信息越来越多,空间组合越来越复杂,简单的纸和展览板可无法显示出一个完整的特定空间,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显示界面,这种直观了当的操作方法可以实现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动态沟通。例如,许多知名服装品牌在其商店里都配备了LED显示屏。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同时享受LED显示屏带来的最新消息。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触屏来选择和搭配自己喜欢的款式,享受私密而独特的购物体验。这种做法不仅体现在服装品牌上,还运用在各种品牌店,如汽车4S销售店、餐厅等的LED显示屏。在商业展示空间的营造中,交互设计能够采用虚拟现实、三维投影、立体成像等技术手段为商业空间中的人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使得人们与空间产生互动过程。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应用在展示空间中并实现交互,例如地面交互式投影系统,该系统利用悬挂在顶部的投影融合设备,将图像效果投影到地面。由此可知,首先,在设计商业空间中的导视系统时,可以采用数字触屏式的标识牌、声控指向标识、语音提示等技术来增加导视系统的交互性。其次,可以在货架旁或在商业空间内的不同区域适当地布置一些AI机器人,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咨询服务,让客户对购买的商品有更详细的了解,对商场内的方位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最后,在商业空间的入口、中庭、电梯口、休憩区、娱乐区或其他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区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空间造型、色彩、材质、装饰等抓住人们的眼球,让客户在商业空间中停留的时间得以延长,通过增加商业空间中的“人气”,来提高交易的概率。在环保观念下,除了要意识到交互设计能够为商业空间中的客户带来更加愉悦的购物体验的同时,还应意识到绿色设计、可持续交互设计的重要性。首先,在商业空间的装饰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用天然材料,如木材与石材等。材质审美是展示空间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实现需要有合适的材质来支撑。选用适当的材质创意造型,不仅能够使观众感到视觉愉悦,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能够充分表现会展空间主题,传达参展商的商业意图。因此,展示空间主题与材质美的统一也是设计者在创意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空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其内部空气的流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设计师可以在商业空间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带有香味或能够净化空气的植被与花朵,改善与提高商业空间中的空气质量。最后,应注意材料的保温性能、防潮性能与无毒无污染等特性。任何设计的内容都是由特定的材料来体现的,设计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固有特性。在讨论造型时,设计者必须了解和掌握材料的特性,正确评价和使用材料,积极利用材料和技术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性能。将交互设计融入展示空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审美价值取向,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绝好媒介。例如电子沙盘,它是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馆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展示方式。从历届世博会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每一届新的展会,主办方及各参展商都会尽最大可能展现出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并把最新的科技知识与技术手段运用到展示活动和展示设计中。同样,随着科技、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日益提升,传统、大众化的审美观一再被超前、现代的审美观冲击、打破,最后被替代,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审美的内涵一再被充实、丰富、强化,科学性和艺术性均在展示设计中得到完美体现。比如家居行业的商业展示空间多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戴上VR头盔后,将沉浸在电脑生成的交互式三维环境中,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为家居行业的门店销售按上了翅膀,客户在购买或装修决策前,可以通过佩戴VR头盔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的家居环境。此外,还有一个雾幕系统,它使用电子超频振荡,通过换能器的高频共振,将水从水面抛出,产生自然优雅的水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展示设计从概念到技术都日新月异,展示设计的发展必然要不断使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通过不断地引入最新技术参与展示设计,观众可以体会到独特的展示艺术魅力。综上所述,商业空间能够通过交互设计将人与空间联系起来,改善顾客的购物体验,从而吸引更多客户,产生更多收益。故而,未来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内部流线组织应该注重图像、语音等交互设计语言的运用,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带来更加深刻的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赵娜.以互动娱乐的方式讲故事[J].大众文艺,2011(02):225+265.

[5]汪祥,向龙斌.体验设计策略初探[J].时代经贸,2007(04Z):3.

[6]吴吴,陈珊.流动空间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尹玉.商业展示交互式应用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