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精选(九篇)

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

第1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关键词:财务从业环境;直接管理、交叉核算模式会计委派制;廉洁年金制;权利

一、财务从业环境

财务从业环境是指财务工作者从事财务工作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法律环境等所构建的外部空间;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财务工作者所处的单位组织形态、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单位财务制度、单位文化建设等等所构建的内部空间。各单位外部从业环境大致相同,内部从业环境有所区别。单位资金活动从发生到结束都离不开财务从业环境,财务工作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财务工作一是将普通的经济业务运用专门技术方法,将资金运动用会计术语表达出来。二是对资金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分析,提供有效信息给信息使用者作为参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财务工作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二号、第二十五号、第二十七号)提到,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违规发放补贴,少数单位私设“小金库”、少缴税款、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以白条入账等问题。 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我国会计单位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财务工作者的严重失职,但究其更本是制度的不完善。财务人员没有调节利润、违规发放补贴、私设“小金库”这个权限,更不能以白条作账,但是还有这些低级错误发生,其根源就是财务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财务工作者的从业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正常情况下,每个独立的单位应该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需要这些内设机构及人员及时、正确、真实地提供反映资金活动的信息。从另一侧面来讲,财务工作者服从单位负责人管理,按照单位负责人的要求来反映经济状况。审计、税费交纳、贷款、上市、政绩考核等都与财务信息密切相关,而服从组织管理、做好本职工作是每个财务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财务工作者很难不做假、不做弊。大部分财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没问题,而是职业操守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外部从业环境的原因,也有内部从业环境的原因。笔者认为,治标必先治本,建立良好的从业环境的前提是健全体制。

四、完善体制,内外兼顾

(一)设立人事脱钩、委托考核制,健全直接管理、交叉核算模式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国家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目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早在1998年我国政府就从西方引入这种先进制度并在全国各地进行试点。2000年9月7日,财政部、监察部联合印发《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财会 [2000]12号)的通知,两部联合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来指导全国各地进行会计委派试点。该意见明确要求在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及有政府授权收费或罚没职能的事业单位继续试行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在三权,即“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情况下,取消单位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单一账户。笔者不太赞成这种做法,理由很简单,无助于改善财务从业环境。

从个人观点来讲,笔者设想一种直接管理、交叉核算管理模式会计委派制。所谓直接管理、交叉核算模式会计委派制是指在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不变的基础上,各单位直接委派本单位财务人员(财务科长、会计、出纳)进驻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其他同类性质(单位财务制度相同)单位资金业务的一种会计委派制(见图1)。采取这种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财务工作者的从业“硬环境”压力。

举一例,假设公安机关将本单位财务人员派驻会计核算中心,不是从事本单位会计工作,有可能从事法院、组织部或政府等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核算中心应在采用相同财务制度的单位内部抽签决定,以三或五年为一轮的交叉核算,这样可以解决人为控制,给予财务工作者“真空”从业环境,可以将外界无形压力隔离。

行政单位(含行政编制的社会团体)采用的是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含事业编制的社会团体)采取的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国有企业采用的是企业财务制度。单位采用的财务制度不同,内部抽签的范围也就不同。同类性质单位内部交叉核算,一方面便于集中交流,另一方面是能更好地服务被核算单位。

根据《会计法》第七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各单位财务工作者集中在一起,会计核算中心可以代表财政部门对它们直接管理,每年对其遵守会计制度、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业务技术水平、廉政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以会计核算中心考核为主、被核算单位为辅的委托考核制,考核业绩由原人事关系单位落实。服务对象脱钩、人事考核脱钩,这种会计委派制度可以直接打开财务工作者 “顶得住、站不住”的局面。只有这样,财务工作者坚守职业道德才有保障。

(二)引入会计特殊行业廉洁年金制,提高自身防腐蜕变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担纲领衔的“383”改革方案向社会予于公布。所谓“383”改革是指 “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该方案提到建立廉洁年金制度设想,公职人员如果未犯重大错误或未发现腐败行为的,退休后方可领取廉洁年金。

笔者认为,财务工作人员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金钱的诱惑,更多的是对职业道德底线的挑战。对于财务工作者来讲,从经济学的角度,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舞弊预期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如舞弊预期收益大于作弊成本,他就有可能冒险。反之,舞弊行为就不会发生。所以,财务工作人员需要一个好的硬环境,更需要一个好的软环境。如何约束财务工作人员廉洁自立,笔者建议设置特殊行业(财务)廉洁年金制,借鉴新加坡经验,从财务工作人员实发工资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再从单位提取一定的比例,共同存入个人的廉洁账户。工作时间越长,廉洁账户资金的累计金额就越大。这样一来,越是临近到退休的工作人员越能约束自己,使他们意识到不能为了一点小利失去名誉、自由及巨额廉洁年金。

(三)增加法律意识,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来维护财务工作者的权利

《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财务工作人员拥有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权利,在实施权利的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涉。第五条是对财务工作者权利的法律保障,考虑到了财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即我国财务工作者既是单位资金反映的执行者又是被动的管理者,其人事、考核、奖励、绩效由单位的负责人决定。财务工作者要服从于单位负责人,根据负责人的意思做好财务工作,这种管理体制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单位或个人授意、指使、强令做假,对不听从的人员打击、报复等情形就不可避免。会计法第五条就是基于这点出发,来有效保障财务工作者的合法权利。

《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中的第四十五条提到: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及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有上述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定罪;不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可以决定是否处以罚款。国家工作人员所属单位应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来决定给予当事人是降级、撤职或开除的行政处分。

《会计法》第四十六条提到,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实施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以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一百六十一、一百六十二、二百五十五条为财务工作人员从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如何落实、加大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首先是财务工作者要提高个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其次是司法机关要加大惩处如授意、指使、强令、打击、报复财务工作者等此类犯罪力度。只有财务人员增强法律意识与司法机关加大惩处力度双管齐下,财务工作者的合法权利才能得以保障。

第2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几年来在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核算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核算中心取得了很多成绩,获得了很多殊荣,先后被评为区财政局、市财政局系统的先进集体,辽宁省一级档案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2005年度被授予辽宁省青年文明号称号,2007年度又代表辽宁省向团中央申报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待审),有多人在各领域获得荣誉称号。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一、以人为本抓教育,始终坚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每名职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小到代表财政形象,大到代表政府形象,为塑造文明、高效的优质服务,核算中心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每周坚持系统学习党报、党刊,掌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以先进典型事例来教育影响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珍惜岗位的思想动态,深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全面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核算中心始终坚持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系统学习财务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掌握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鼓励学习、考取财务专业的职称,可以说核算中心是一直本着高起点、严要求的思路来开展各项工作的,所以才有今天这样一支思想素质较好、工作踏踏实实、业务能力过硬、热爱本职工作又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和谐、团结、协作的一流团队。正是因为身处这样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中,无论7年来人员变动怎样频繁,却总是能够和睦共事,相互尊重和理解,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未曾闹过意见,领导以身作则,职工自觉工作,这就是核算中心能够顺利完成财政局各项攻坚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内外部环境

1、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完善服务功能。为更好的为报账单位和其他办事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核算中心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服务大厅摆放了饮水机、休息桌椅、书报栏、便民服务箱等物件,以展示板的形式公开了业务流程和监督举报电话,摆放各种鲜花来营造工作环境和净化室内空气污染,做到全天随时打扫环境卫生,确保核算中心有一个窗明几净、心情舒畅、亮丽美观的办公环境和办事环境。

2、遵守各项纪律,提供文明、规范服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整齐着装,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缺岗、不漏岗,工作时间不打游戏,不看报刊杂志,对报账单位和办事人员始终坚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坚持做到礼貌中不失热情,办理业务不失耐心,拉近了工作人员和办事人员的距离,使办事人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落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技能,提供高效服务。核算中心针对工作实际坚持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上,突出一个“实”字。制度落实上,力求一个“严”字。制度监督管理上,力求一个“新”字。对新出台的各项财务法规整理成册指导工作实际,针对报账会计的工作能力不定时发放相关的财务资料,为提高工作技能,除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外,还开展了四届新形象杯竞赛活动,职工相互学习业务,请优秀的报账员参与其中,授予业务技能为其所用,使核算中心工作人员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掌握政策全面、准确,高效核算各业务账户,为全区财政资金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4、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核算中心本着“大家小家,同等对待”的原则,严格按会计法规秉公办事,从不因“家大”而松懈,从不因“业小”而怠慢,尤其是实行阳光工资之后,面对报账单位的许多不理解,核算中心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核算中心将压力变为了动力,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对报账单位一视同仁,统一规范口径,统一执行财经政策,同时加强与报账单位的沟通,及时宣传国家财经政策,最后得到了报账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尽一己之力保证了国家财政政策的平稳实施,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总是自觉的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计划,维护财经秩序,汇总工作中的难点,提供具体解决办法,为财政事业献计献策。7年来累计核算业务24万余笔,核素资金30亿,累计接受社会各界对68家报账单位的监督检查156次,无任何违纪行为。完成社保资金收入7.3亿,支出6.5亿,为全区社会保障事业提高保障。完成票据发放2万余本,回收1.5万本,做到了笔笔有终、清清楚楚。靠着核算中心的勤奋、好学,仅计算机维护费一项几年来就节省费用8万余元。

5、从小事做起,稳扎稳打的开展每项工作。为不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转,核算中心要经常的放弃许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的整理档案资料,无偿帮助报账单位作预决算和各类财务上报数据,在局相关科室有艰巨任务需要协助的时候,那里也总是能够找到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影子,核算中心现已成为财政局的攻坚核心,是一支能够完成各种艰巨任务的中流砥柱,几年来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没有与报账单位和其他办事人员发生一次口角,没有发生一起生、冷、硬、顶现象,没有一起利用职权吃、拿、卡、要行为发生。由此充分体现出核算中心良好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娴熟的业务和热情的服务,不仅树立了核算中心的良好形象,同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第3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一)“一把手”权力影响财务管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一把手”权力影响很大,如果“一把手”对国家财经法规了解学习较多且法纪观念较强,则会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比较正规;如果“一把手”对财经法规了解学习不多且法纪观念不强,则不会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就比较差。许多基层事业单位将各种制度、职责张贴得满屋皆是,但将其真正落到实处的没有几条。现实中部分基层“一把手”喜欢乱用权力,他们在国家大政策方面不违背,但又总是想方设法,用巧立名目、变换方式等手段钻国家政策空子,套取资金,以弥补预算不足,以及用于消费等。部分领导在财务管理有规定的情况下,总是绕道走,对别人要求很严,对自己可以例外,喜欢将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等时有发生。只要这些不正常的“一把手”权力存在,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二)财务核算与管理轻重失衡财务管理应当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涉及管理的内容和经济事项很多,在核算中管理,在管理中核算。但在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核算和管理失去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有:重核算轻管理、重货币轻实物、重采购轻管护、重预算轻执行、重结果轻过程等等。这些现象使财务管理顾此失彼、缺乏综合性与全面性。这种管理就会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也会出现管理中的一些不配套和不协调,还会出现管理中的一些可能性。

(三)管理人才匮乏,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从总体上说,管理层次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入门槛较低,专业水平受限,一些人员从非会计行业进入会计岗位,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都是从零开始,部分人员至今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基础工作较差。基层事业单位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很大程度上都是依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机械地从事财会工作,缺乏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潜心钻研财务管理;工作中即使学到一些会计知识,其所学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知识。同时,会计人员更新知识的主动性更差,会计知识更新不及时,观念保守落后,使其知识理论水平停留在以前的状态、业务技能提升较慢,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也就停留在以前状态。管理人才匮乏,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监督,使整体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状态。

(四)决策、执行与监督脱节预期目标只有通过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加上有效监督,最终才能实现。基层事业单位是法人负责制进行管理,尽管提倡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但现实中很多情况下实质上还是一人说了算。在决策时,首先考虑的都是如何逃避监督。而执行环节,往往执行走样,即使不走样,也在随时逃避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监督检查又往往是滞后的,与决策和执行环节脱节,跟不上拍。领导授意财会人员舞弊或共同舞弊的现象依然存在,对违纪违规财会人员惩处又存在人情、关系、保护伞等干扰,以致出现屡禁不止、屡查屡犯现象。

二、影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因素

影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决策上讲,决策者缺乏战略高度;从管理上讲,财务管理缺乏高水平财会管理人员;从制衡上讲,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从监督惩治上讲,监督体制滞后,惩治机制不严。

(一)财务管理的战略性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战略决策是先导,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财务战略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大部分都狠抓任期内的各项工作,并不注重基层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导致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建设方面,缺少长远发展战略和可持续性战略,决策者的短期行为就成为阻碍财务管理发展的拌脚石。

(二)高水平财会人员基层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都不高。由于不正常的“一把手”权力因素影响,部分单位财会人员变更频繁,部分财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些会计人员,他们的会计理论水平不高,会计知识不成体系,财务管理能力较差。他们的会计业务水平一般化,只注重日常会计业务核算,而轻视财务管理,甚至不懂财务管理,不知道如何管理;基层财务人员,从事财务工作也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工作,因为他们生活在基层,总有那么多繁锁的事务做不完,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来思考财务管理。在业务知识的学习上,总是啃老本,学习缺乏主动性,大部基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都是敷衍了事,知识没有更新或者更新不及时,这样的基层财会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就不可能有多高。所以,财会人员的用人体制,是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中应当思索的一个因素。

(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不健全是影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另一个因素。基层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首先是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完全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建立起来;其次,基层事业单位行业不一样,都有自身各自特点,无法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各个行业;最后,单位领导没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理念,对内部控制观念淡薄,重视不够。单位内部治理层的职责分工并不明晰,治理理念不清楚,风险意识差,这都会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

(四)监督体制与惩治机制单位的财务管理,决策是关键,制度是前提,执行是手段,监督是保障。没有有效的监督,财务管理都会存在风险,内部控制就存在缺陷。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内部审计上,几乎是个空白。单位资金支出全由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这便将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要求放在了次在位置。从外部监督看,除了上级主管部门偶尔进行财务检查外,就是严重违纪违规出现后的政府审计、纪委查处、司法手段等。这些手段,只能起到打击作用,而不能起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作用。

三、改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基层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所需时间较长,推行难度较大。基层事业单位只有根据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制定适合本单位行业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框架内合理良性运行。内部控制要保证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不存在重大缺陷。制度设计上要科学合理,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制度运行上要切实可行,利于操作。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要狠抓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抓落实。在制度体系建设中,明确领导的职责权限,使领导的权力在制度约束下行使。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打破“一把手”左右财务管理的格局,使治理层分工明确,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公开。用制度约束干部职工,用制衡手段来保证制度的落实,用领导的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来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治理,激发管理活力。

(二)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实行管理会计委派加强基层会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进入门槛,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纳入财政统一管理。严把财务人员进入关,不仅要审查其会计从业资格,更要关注其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等;二是财务人员的变更、升迁,不能由单位“一把手”左右,必须报经财政部门审查批准;三是加大财政培训投入,让会计知识及时更新,使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四是实行优胜劣汰的基层用人机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让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五是建立优秀人才管理库,集聚和优化人才资源。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委派优秀管理人才到基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监管,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同时可预防基层事业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串通舞弊风险,对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三)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实行绩效跟踪评价基层事业单位具有社会服务和公益性,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收入。随着财政改革深入,财政预算走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在主管部门要求和指导下,步入正轨。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可克服基层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走样,不按预算要求办事。加强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监督,跟踪预算执行情况,辅之以预算绩效管理、预算分析和评价等重要手段,确保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真正发挥预算管理作用。财政部门要对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分析预算执行的社会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评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同,以促进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实行违纪从严财政执法是维护财经纪律、维持财政秩序、保证财政政策落实的有力武器。现实工作中由于各种人情、关系、保护伞等存在,导致部分财经人员顶风违纪,以身试法,弄虚作假,循私舞弊等屡禁不止。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这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是不允许存在的。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实行惩防并举,狠抓违纪从严机制,对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结合纪检及司法机关,以高压态势进行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充分发挥打击惩处的威慑作用。让站在违纪边缘的人,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让违法财经人员付出惨痛的代价,以肃清财经队伍,以树财会队伍形象,确保财务管理的威严性和平等性。打击只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有铁的纪律,才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健康、持续向前发展。

四、结论

第4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涵

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以电子计算机为工作主题的会计工作,利用多种会计软件将完成难度较大的工程交付给计算机进行工作。同时会计电算化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结合,使用计算机为工作人员服务,例如报账记账等工作,并代替工作人员完成人脑难以完成的换算、分析以及预测等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并避免了因为人为因素出现的差错,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从广义上讲就是包括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会计电算化等软件的开发使用、人才培养过程、制度的建设以及整体市场的发展工作等。

二、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 打破惯例局限

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内的财务管理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同其他部门的联系合作都较少,所以在财务管理内部工作人员对于整个企业的掌握程度不高,对于单位的发展问题和整体趋势不够了解,这就会导致资源落后的现象发生。会计电算化通过使用集中审核的方式,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并对财务部门实施多层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部门的控制,从多角度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要求,较少工作片面性和主观性。

另外电算化能够全面分析企业内部认识和财务状况,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资源重组,有效落实资源共享,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保证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的联系,保证数据一体化。为了保持财务部门同其他部门的联系,财务部门可以在设置好权限后允许其他部门访问财务数据信息。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使用会计电算化之前,各部门内部的活动数据通常会在月底传送到会计部,在经过一系列编辑审核,报表只能在下月的月初打印出来,使得财务信息严重滞后,拖滞了事业单位控制财务数据信息的步伐。而在使用会计电算化之后,打破了原有格局,有效实现了信息传递高效化,使财务信息能够集中进行处理,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能够实时掌控财务信息,并对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提高了财务信息汇总的整体速度,能够将财务管理信息及时提供给上级领导,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实时掌握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

(二)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 改善工作形式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科目繁多、业务范围广且重复工作率较高,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形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有效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有效克服了工作人员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分析时效性低的缺点,快速分析财务报表、资金收支以及财务指标等情况保证数据分析的时效性。,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准确。会计电算化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明细分类进行设定和分类统计,减少工作的繁琐程度,并将费用支出情况由以往的分摊粗放制转换成为标准定量式,有效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核算准确性,更贴合财务管理要求。

会计电算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工作,逐渐从核算型转换到管理型,有效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快速处理所需数据并进行整合工作,总体改善财务数据的核算质量,协调管理工作和核算数据工作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有利的依据,掌握财务分析工作的主动权。

三、有效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工作制度

在完善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时,需要不断对企业内部的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控制,同时加强对手工操作部分的控制,保障财务管理内部的系统数据分析和内部程序的设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用户只负责数据处理工作,避免用户擅自修改内部的系统数据。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设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财务管理制度中的应用,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电算化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责任制,同时需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权限。

(三)有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网络化,所以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管理作用,加强数据资料的分析、整理以及预测工作,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样化、智能化、多元化等特点,实现数据共享,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四)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工作

第5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本文探讨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职能的定位问题,着重论述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改善

参考文献:

[1]张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3).

第6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摘 要】本文探讨了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职能的定位问题,着重论述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档案 管理 问题 改善

一、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着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第7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一、*县政府采购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今年,借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之机,*县组织专门调查组对涵盖劳动、建设、教育、卫生、民政等20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重点检查,进一步发现采购单位在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掌握了政府采购监管中的薄弱环节。从20*年至20*年的会计资料看,被查单位对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普遍存在不报或漏报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单位有往来欠账,尤其是多年来的基建工程欠账、公务接待欠账以及少量的货物采购欠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形象,并且对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不是一种锁链,而是推动财政性资金高效使用的一种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单位日常的公务费用支出和专项经费支出如果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去办理,多数单位不可能出现单位经费的拮据,其实许多问题,完全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资金不合理使用而导致单位产生沉重的债务包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政府采购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县自20*年以来,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政府采购目录》,并陆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办公用品(零星)采购、车辆保险、印刷、综合接待及会议进行了公开招标,实行定点管理,办公用品、电脑及耗材、办公桌椅、电器设备、印刷资料定点价格比市场价优惠4%一10%,车辆保险定点价比市场价优惠12%,综合接待及会议定点采购价比一般优惠6%一10%。实行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办公用品采购和印刷实行定点管理以后,由于采购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法操作,凡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和定点采购的,一律不序报账,在某些方面触动了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如定点前,多数单位购置办公用品、电脑及耗材、办公桌椅、电器设备、印刷资料等基本上是挂账式采购;有的单位指定专人挂账,有的单位是谁拿谁挂,挂账单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付款方式多门别类,既有实行分期付款的,也有实行年底结算的,还有一部分单位实行一年一年往下记,且多数单位每次报账出示的办公用品发票无数量、无单价,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不是采购单位经费紧张,而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以该县为例,实行政府采购后,而是由于一些部门单位对政府集中采购规章制度学习不够、理解不透,错误的把政府采购理解为”政府买单,单位使用”,并认为单位使用公用经费进行采购理当归单位自主管理,无需政府采购监管,从而在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上,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对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执行不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拟定审查汇总政府采购预算收支数字的过程,也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该县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采购单位采购所需项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临时编制采购计划、随时申报和随时报账的现象较多,导致日常零星采购量增大、重复采购量增多,不仅无法形成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而且造成了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并与正常的政府采购节约率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采购单位在争取县级财政资金采购时,所编预算计划缺乏严肃性,存在虚列采购项目、数量和抬高单价现象,导致预算与实际存在很大偏差。如:20*年该县某单位报批印刷资料的预算为5.4万元,而交由政府采购办审核后,实际只需0.725万元;更有甚者,部分单位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以至不惜违法乱纪,挤占挪用国家的专项资金随意采购,引起单位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个别单位即使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也想方设法以赊账和贷款的方法及手段来达到最后采购目的,导致单位的债台高筑,政府采购预算难以执行。

三是对落实政府采购监管主观意识不强。该县尽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办公用品(零星)采购、车辆保险、印刷、综合接待及会议实行了定点管理;但是仍然有少数单位习惯于自由采购,并千方百计将本单位的采购游离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之外。从调查发现个别单位对一些大宗的物品采购比较看重异地采购或跨省采购,理由就是说外地市场价格优惠,但从其最终的综合采购成本来看却大大超过原计划,如我县某单位异地采购了复印机一台,优惠价8000元一台,结果一个月之间维修2次,终因无法使用而废弃;有些单位认为定点商的产品价格并不一定优惠,执意到异地采购,由于时间匆忙,对非定点商提供的产品质量、经营规模、售后服务情况未进行全面的考察,产品使用在短期内出现问题竟然找不到商家去向,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影响了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还有个别单位有意规避政府采购的定点管理,总是从照顾关系出法,对本该按规定办理的事项不按规定办理,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的是打字印刷,其市场价格几乎高于政府采购定点价格的一倍,如该县某单位一年打印各种资料和表格的费用近十万元,但如果按照定点打印至少可以节约三分之一的公务费用。同时,从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各单位的办公电脑配置已基本饱和,且半数以上单位的现代办公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一体机等配套齐全,有的单位电脑达到了每人操作一台的水平,但多数单位的打印资料仍然是送到非定点的打字店打印,即便是简单的通知或表格名单也在外打印挂账,再加上经办人对打印材料的数量、单价并没有进行清楚的记录,尤其是对材料的更改、校对次数当时没有明细记载,而是以总额作为结算依据,使得资料费居高不下,既浪费了资金,又导致单位办公设备闲置。

二、强化政府采购监管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政府采购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加大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单位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加强正反典型的对比宣传,弘扬正气,鞭策落后,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加强采购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熟悉掌握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知识,知道政府采购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把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变成自觉行为。三是要丰富宣传载体。加强日常宣传的基础上,把《政府采购法》的学习作为党校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把落实政府采购工作的好坏列入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范围。四是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台等舆论工具,广泛开展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宣传,特别是要在每年的普法宣传日,组织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系列宣传活动。

(二)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直接履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政府采购的预算编制和计划管理,并从严要求各部门单位把必须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同时,要明文规定各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财力,坚持量人为出、实事求是,拟定好政府采购计划的年度预算指标。其次,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监督机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力,无论是预算内资金或是预算外资金,其他来源资金或者专项资金安排的政府采购项目,都要求采购单位必须有详细的采购项目预算,具体应包括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资金来源、采购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政府采购领域内腐败行为的滋生,确保财政性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

第8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一、消防部队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职能

消防部队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充分体现了其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特点。财务核算中心运行以来,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大对基层经费管理和监督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计核算中心服务保障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部队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标准制度、经费预算,对核算单位经费收支情况实施财务监督。

(二)协助核算单位编制经费预、决算,做好日常经费计划管理工作。

(三)对核算单位的各项经费收支业务实施会计核算。

(四)及时、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核算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定期向核算单位及后勤财务部门提供经费收支情况报告。

(五)做好票据的申领、稽核工作。

(六)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装订和保管。

二、消防部队核算中心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

(一)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基层财务人员大多数不是专业学校毕业,而是根据工作需要来担任,缺少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多种原因最终导致财务人员不注重对经费使用效益的分析和预测,不能对领导科学理财起到“参谋”作用,管家理财能力欠缺,存在“不会管”、“不善管”、“不敢管”的现象。

(二)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变更频繁。随着部队建设步伐加快,后勤部门所担负的工作任务逐年增加,财务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个别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岗位多、任务繁重,大事小事,压在身上,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无法适应当前部队开展的财务规范化建设要求。此外,随着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繁杂、不如从事其他工作容易出成绩,以及财务岗位职称评定较防、灭火岗位困难等现实,直接导致财经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后勤岗位从事财务工作,己在岗财务人员要么不安心工作、要么岗位调整较快,甚或出现断层现象,时常出现刚刚培训完,岗位又调整了,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

三、打造一支适应部队发展的财务队伍几点建议

(一)完善专业技术培养体制。加强财务监督关键在于人的素质,所以要积极探索后勤人员教育和培训新机制,制定后勤业务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上挂上级后勤相应岗位轮训、跟班作业、岗位培训、以会代训和观摩学习等方式,加强财务人员对财经法规、规章、规范和市场经济基础理论的学习,通过集中充电、查漏补缺,相互交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有关标准、制度、纪律和要求。同时结合财务工作专业性强、人员构成较为单一的特点,积极与地方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进行职称培训,鼓励财务干部走专业技术路线。全力打造学习型后勤队伍,保证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地服务于部队建设。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合理选配。除了人才的培养外,还要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把关。总队可以结合每年向地方院校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契机,按照结构优化、层次合理和德才兼备、专业对口的原则,科学、客观而又公正地在地方院校招收一批财会专业的大学生,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同时,各级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选配财务人员,杜绝随意更换财务人员,确保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9篇:事业单位个人工作打算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运用;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223-02

传统办公数据的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总量大、技术处理困难及结构模糊等特点。而办公自动化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特点,依据先进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技术,结合办公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配合使用,以此达到对办公资源的整体收集整理,实现将数据图像及音频文字等集中于同一个系统内,做出信息目标的综合处理实现,在提升办公工作质量效率的同时,辅助于企业单位的科学决策,以此在市场化经济发展中获得良性的市场收益。

1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分析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对于办公的模式及理念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从而也逐步加速了办公室无纸化办公及数字化办公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办公系统及局域网的建立,愈发促使了各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

就当前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而言,均实现了对各类通知、文件及传达传递的网络化处理。由内部网络来代替传统文本形式的通信交流,不但具备着简便、快速、多元化功能共存的优势,同时也能够自根本降低企业的各类办公费用投资。计算机技术即依托了这一优势,令工作人员借助网络,处理各类办公文件,实现了对各科室之间工作的交流安排,如对各科室联系方式及培训材料、通知、计划安排等文件信息,做出归拢集纳,通过电子化的加工、传递、储存完成信息的上传下达及资源共享。且计算机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以其强大的数据库功能,能够满足各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查阅浏览文件,辅助决策,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办公模式中资料查阅的繁琐流程。由此可见办公自动化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建构运用,存在着重要的作用意义。

2 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办公中的的具体运用分析

2.1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办公工作的有效性

办公自动化,能够有效对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办公中,存在的相关处理比较繁琐问题进行解决,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方便了企业单位的工作管理,同时也对传统的文本纸张办公形式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档案管理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发展依据,以文本的形式进行管理存档,不仅存在着潜在的保管危险性,同时也出现调档存档环节的繁琐,且效率相应低下。

因此在当前加诸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持续构建内部办公网络,能够方便企事业单位领导进行文件的查阅,并及时全面的了解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以有效做出科学的决策进行问题的解决。另外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对各类文件进行处理,及时做出编号归档,便于在企业内各部门间的传达,充分发挥文件的时效性。以此可以看出通过内部办公网略构建,无论是领导阶层还是员工阶层,均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对办公室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把握,及时开展监督管理,从而调动各部门间的工作效能,促使企业办公的透明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文字进行处理,能够减轻办公人员的文字录入校对困难,实现将文件的版式设计及制作一次成型,避免了传统办公中多方人员共同协作的繁琐工序,更能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上级或合作单位信息资料的原版拷贝,避免了重复劳动的出现,且能有效杜绝再次录入时产生的错误。

2.2依据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文件的共享

依据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内部网络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办公室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同时也为办公室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能够进一步实现在人财物力方面的最优化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内存在的各类信息资料,在允许的范围内,均能够向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用户开放,达到轻松取阅的目的。例如需要进行一份高质量的文件打印时,既能够通过网络打印机,由工作人员将另一端口地高端激光打印机调节成网络打印机,继而通过资源共享库查阅相关的资料文件,继而将所需打印的资料文件传送至网络打印机既能完成打印工作。

2.3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便捷化的信息检索

在当前社会,信息更新尤为快速,因此对于信息化办公的要求也相应加强,只有全面符合市场动态及生产管理要求的信息,才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通过企业计算机系统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联网,能够促使办公人员对信息的检索查阅方面,更为快捷方便,从而摆脱地域空间的障碍隔阂,便于随时随地的完成对需求资料的调查取阅。通过构建本部门单位的信息资源库,将办公区域的期刊及图书报刊与文件资料等数据资源录入计算机系统,能够大大的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且能够促使资源的管理趋于规范化与系统化,信息库资源中包含了多类信息资源,诸如文字及声音、图片与带排版语言的大样本文件,对于这些文件的保存仅仅依靠传统的档案管理形式,无法做到全面的整理保存,且在后期的调查取阅中也会增加相应的困难。因此这便体现出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通过计算机系统平台的构建,依据检索系统所提供的多功能检索工具及方法,诸如逻辑运算及位置运算和智能运算与区域运算等检索方法,能够满足工作人员不同形式目的的检索需求,同时还能够查询已存档及尘封许久的旧文件资料。信息库文件资源的长久保存,也有效的保障了企业单位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完善丰富。

3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在当前发展中,能够快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具有价值的信息管理依据,可以高效的收集、整理、存储大量全面的信息资源,大大提升企业办公的质量效率,就企业办公系统动态做出全面掌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信息。因此在当前加诸于办公自动化信息设备的运用,存在着现实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南石.浅谈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0):54-5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