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钢琴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钢琴培训总结

第1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随后以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培训的可行性、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培训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措施策略。

前言

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钢琴来为教学服务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演奏表现力等方面。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首先工具。此外,优美的钢琴音乐还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钢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钢琴应用能力也相应地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的职业能力和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具备相应的钢琴应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第一学历只有中师,他们缺乏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和声与曲式水平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这些恰恰都是发展钢琴应用能力的理论基础,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对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自身钢琴应用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钢琴应用能力较差,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实际的要求,也与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并把钢琴应用能力纳培训的主干课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

1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条件分析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第ll条明确规定:“各级各地区要把艺术教师的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在《关于继续教育规定》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派送教师参加集训和在本校开展多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有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派送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物质保障,也明确了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在培训音乐教师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另一方面,从中小学教师自身条件来说,此项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钢琴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理解力、观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毅力较强,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相应的钢琴演奏基础,工作阅历丰富,学习的针对性和求知欲较强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灵活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难以保证持续性和系统性,纠正长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习惯有较大的难度。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参加培训受时间的制约比较突出,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培训往往被迫让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师。

2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2.1 提高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是开展培训的基础

广大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对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重视并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是开展培训的思想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钢琴应用能力是“叶”,那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就是“根”,扎实的音乐知识与理论素养是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故应把有关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钢琴文献的相关知识融入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教学之中,在充分发挥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理解能力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风格、体格等内容,使他们的音乐理论和钢琴应用能力协同发展。正如俄罗斯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所说:“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不仅应以诗意的形象感染他,还应详尽分析作品总的曲式结构及其中的和声、旋律、复调及钢琴织体的写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不能局限于就钢琴论钢琴的狭小范围,要注意提升培训的高度,挖掘培训的深度,拓展培训的宽度,从而收到“大培训”的效果。

2.2 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是开展培训的关键。

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适应教学的需要。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的重点内容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钢琴教学法的运用能力和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应用最广泛而教师又特别缺乏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进行论述。

2.2.1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训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地影响,因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补充音乐形象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指挥学生演唱和激发学生歌唱热情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不重视即兴伴奏的价值,他们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单手弹奏旋律,要么选配的和声纵横关系混乱,音响杂乱;要么一个“单八度”用到底,音响空洞单调,缺乏对比。事实上,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具有创作思维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声曲式修养、键盘弹奏技能、伴奏经验积累及艺术灵感等多重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过讲解和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中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的弹奏技巧及和弦的转位与连接方法。2、运用具体的谱例指导他们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在正确地分析旋律的基础上选配和弦,同时根据乐曲的体裁、情绪与风格来确定伴奏的织体音型。宜从简单谱例入手,并注意选用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上出现的曲谱。3、在大量分析谱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理论上总结织体结构、和声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转换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如举办小型的即兴伴奏、演奏会等。除此之外,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可利用相关教材进行自学,这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华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钢琴即兴伴奏每日一练》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训练左手的弹奏功能,因为伴奏任务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钢琴演奏中的渐强渐弱往往都是先从左手开始,音乐情绪的激动也总是先从左手开始沸腾,左手律动节奏的改变往往会使右手旋律的弹奏立即进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涨船高”来比喻左右手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存在着重旋律轻伴奏的现象,他们左手的错误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训要引起他们对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视,在单独练习的基础 上,使左手伴奏与右手旋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左手的伴奏功能。总之,钢琴即兴伴奏培训要有意识地在“精讲多练”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活动来进行。

2.2.2 视奏能力的培训

视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衡量钢琴应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特殊的意义。视奏的速度缓慢且错音多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视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呢?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约·霍夫曼说:“要成为一个快速的视奏者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多视奏。视奏进步的速度还有赖于视奏者总的音乐教育状况,同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多视奏会发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视奏演奏能力,总体要求上必须让他们尽可能进行多的视奏练习并提高其音乐理论水平。在具体的操作中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读谱习惯,要使其认真研读乐谱,熟悉各种音符及节奏型,熟悉乐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记号,踏板的运用及奏法等,为视奏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他们在演奏时养成眼睛始终走手前面的弹奏习惯,以乐句而不是“单音”为单位进行乐谱读取;在眼睛看谱的同时耳朵要对弹奏的效果进行辨别,细致地判断音的正误,体会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乐句的起伏等。二是巩固他们对钢琴键盘位置感。演奏者要将头脑中掌握的音乐信息通过手续快速而准确的在键盘上表现出来,需要对键盘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慢速而丰富的练习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在培训中必须特别重视。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李菊红、黄佩萱两位老师主编的《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一书是使成年人熟悉钢琴键盘并提高其视奏能力的一本优秀教材,中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此书选为视奏教材进行练习。当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视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

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外,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还包括钢琴演奏表现力和钢琴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2.3 方法多样、形式灵活是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方法。事实上,因为该项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校内的技术力量有限,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培训应以参加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中心所组织的校外培训为主,以师徒结对,校内汇报演出和观摩听课等校内培训方式为辅。在授课形式上宜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并以集体授课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授课由于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教学相对集中。教师对学员的长处和短处了解清楚,教学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的特点,适于在解决演奏的技术性问题和复杂的特殊性问题时采用,对于音乐基本理论、伴奏讲解,教学法运用,视奏等项目则宜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它有利于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专题讲座和课题式教学也是常用的集体授课方式。不管用何种方式都要积极参用数码钢琴,钢琴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注重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注重理解与艺术实践,想方设法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

钢琴应用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普遍较差。故把此项内容列入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是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明确培训意义,夯实音乐理论基础,以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开展培训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8年第8号令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年颁布

[4]《钢琴演奏与教学艺术》童道锦、方明珠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论钢琴表演艺术》T·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1月版

[6]《论钢琴演奏》(波)约·霍夫曼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第2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 钢琴教学 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

成教学院音乐专业钢琴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大多为在职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及艺术文化系统的骨干。由于其生理、心理、知识、阅历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他们在钢琴学习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劣势。他们学习钢琴一般是由于工作教学或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在工作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键盘乐器在教学或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分析鉴赏作品、视奏、伴奏、钢琴教学等能力在工作中显得更为实用及重要,是衡量他们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并且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钢琴演奏员,而是具备高素质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基层艺术文化系统工作者。因此,在对成教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重对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教授,而更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作品鉴赏、分析能力及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

在成人钢琴教学中常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只注重教授演奏技术,而忽视对学生音乐作品鉴赏、分析能力及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而这种传授和培养却是尤为重要的。它既可以发挥成人理解力、理性思维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势,促进其演奏水平的提高,又在其日后的钢琴演奏(伴奏)、音乐欣赏课、乐队排练等工作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谓一举两得,不容忽视。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拿出专门的钢琴课时去给学生补习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等课程,而是应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平日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去欣赏、鉴别、分析作品。首先,鼓励学生多去欣赏各类音乐作品,尤其是反复聆听自己所演奏的作品。在欣赏中鉴别每位演奏家风格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演奏上的差距。通过鉴赏,丰富了学生的乐感,给学生的演奏指明了方向,无形中学到了各类音乐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审美情趣。其次,要发挥成人理解力强的优势,与学生一起对所弹作品进行分析,包括调性、节奏、和声、织体、曲式结构、作品体裁、技术难点、音乐内容、风格特征等等。正如俄罗斯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兹所说:“让学生了解不仅是作品‘内容’,不仅应以诗意的形象感染他,还应详尽分析作品总的曲式结构及其中的个别细节和声旋律复调、钢琴织体写法。”通过这些理论分析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练习,更理性地指导自己的演奏,使理论与实践同步、与实践结合,做到以知识(理论)引导行动(演奏),而行动(演奏)又以知识(理论)为依据。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理论角度更深层面上去理解所演奏的作品,进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并适应今后的音乐教育及艺术实践工作。另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也会开阔他们的视野,达到培养其音乐素质、修养的目的。

二、视奏能力的训练

视奏能力的强弱可以说是一个人真实钢琴水平的标志之一。作为一名学习钢琴的学生,有一个快速而准确的视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进度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视奏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综观成教生整体的视奏水平,总体来说不是太高。究其原因,与成教生总体钢琴演奏水平不高及许多同学都有“拔高”的经历,乐理、基本功不够扎实等原因有关。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解决乐理的问题,如音符、节奏、连线、休止、各类音乐标记等等。要求准确而快速地掌握谱面所呈现的所有信息。其次,对键盘要熟悉。将头脑中所掌握的信息快速地传递到手中,需要对键盘有较高的熟知程度。这需要多加练习,而且应从慢速但完整的练习着手,做到“熟能生巧”。再次,要有一个良好的视谱习惯。眼睛始终要走在手的前面,不要单个音符的读取,可将音阶和弦等相对完整的音乐组织形式作为一个单元,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的、单元式的视谱。这个道理就如我们平日读报一样,并不是看一字读一字,而是眼睛总比口快一步甚至几步,一句一句地去读。最后,在教材上应选择一些低于学生实际水平的乐谱让学生进行视谱练习。如此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训练后,相信学生的视奏能力会有所提高。

三、伴奏能力的训练

为歌曲进行伴奏,尤其是即兴伴奏,对成人教育钢琴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能力,也是衡量他们今后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其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4个大小调,尤其是几个常用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弦转位及和弦连接等。其二,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曲式结构等,正确地选择和弦,根据乐曲的类型、情绪、风格确定伴奏织体音型,由学生自己进行编配创作。这可从儿歌等简单的歌曲开始入手,熟练掌握后,再移到其他的调上进行练习。其三,不要忽视原谱伴奏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在弹奏原谱伴奏中学习优秀作曲家编写歌曲伴奏的构思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即兴创作中。其四,要注重对学生伴奏音乐感觉及与演唱者的配合能力的培养。此外,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和掌握伴奏技巧,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此积累经验,锻炼他们的伴奏能力,这是能否弹好伴奏的关键。

四、 让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钢琴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成人学生大多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他们曾经或今后也会面临“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所以在钢琴教学中适当给学生传授一些钢琴教学法,如各种演奏技法的训练、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学大纲计划的制定、合理灵活的教学方式等,使学生既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又学会怎样教别人学琴,二者结合相信会更能提高他们今后在音乐教育工作中的实际能力。

总之,对成人教育学生的钢琴教学,既不能完全等同于高等艺术院校钢琴专业的本专科生,又有别于社会上业余学琴的成人音乐爱好者,更不同于对儿童的钢琴教学。对这类学生的教学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优势,抓住“成人教育”的特点,从他们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只要教学方法得体,教材选用适当,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成人教育钢琴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国翥、高晓光、吴琼. 钢琴艺术博览[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第3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钢琴教学 儿童心理学 兴趣

钢琴是一门非常优美、雅致的键盘艺术,堪称“音乐之王”。钢琴培训工作,是琴童们渴望掌握这门艺术的梦想和企盼。做好这项工作与儿童心理学密切相关。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现象,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往往都是由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表现出来的。因此,在钢琴培训工作中就要特备注意研究和运用儿童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一、提高“认识活动”,激发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或关切的情绪,它与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钢琴的兴趣,是孩子们学习钢琴知识、掌握弹钢琴技能的驱动力,它对琴童学琴起着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培养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首先要提高“认识活动”,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针对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指导他们学习、掌握钢琴技艺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善于疏通,不能简单粗暴压服,要善于引导,手把手的耐心指导,反复多变地纠正他们在弹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点和错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培养琴童高昂的学习兴趣。学琴初期要抓住琴童感到好玩、好奇的心理,善于用形象的动作和通俗的语言,像对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不断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琴童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出现由“苦学”变“乐学”,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局面。这就是说提高了琴童的“认识活动”,就会增加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学习钢琴的兴趣越浓,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学习的效果就越大。

二、满足“需要”,调动琴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

马克思指出:“驱使人们产生积极活动的精神动力,离不开人们一定的、物资的、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人的活动总是为某种需要所驱使。琴童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和各个不同阶段,都有心理上和物质上的优势需要。如初学儿童心想有个和善可亲、琴技优秀的教师,有个良好的学琴环境等。那么教师就应积极创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师本人则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精心备课,严谨授课。进入正常教学则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程度高的吃好,程度低的吃饱。对绝大数琴童要按教学计划要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自始至终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让他们一丝不苟地完成旧课,聚精会神地领受新课。对少数和个别学得快、进步大、要求多学的琴童,除加强手指肌能得训练和听觉的训练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精确地“拍点”训练和各种表情符号的把握,明确旋律线条走向、乐句、乐段、曲式、结构的划分,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告诉我们,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为此需要而奋斗的行动就会逐渐减退,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来激发新的动机将人的行为引向新的方向。比如,学琴进入考级阶段,琴童对弹琴的要领和操作方法基本掌握之后,他们就有了更高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想达到一级、二级、九级、十级。

在考级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考级的程序和要求,实实在在的帮助琴童排忧解难,增强他们考级的信心。对考上级的孩子要列榜表扬奖励,鼓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对未考上级的孩子,要指出他们失力的原因,同时要配合他们的家长,人情的给他们讲道理,语重心长的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加倍努力,积极进取,学出好成绩。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消极变为积极。由此得知,琴童学习钢琴的心理过程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动机越强烈,琴童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就越高。

三、分析“定势”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定势”是完整的心理状态,人们的认识、评价和活动都是由定势决定的。近年来“钢琴热”遍及全国大地,小孩学琴成了一股社会“热流”。家长们更是望子成龙,买钢琴、请家教、送孩子上钢琴培训班。期望自己的孩子早日能弹奏出动听的乐曲,早日考上钢琴十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则要配合家长把琴童的定势引向正确的方向。即要顺势而行,又要抓住不放,通过教师反复示范,让琴童知道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还要让孩子们知道弹琴不是单纯的手指演奏,需要眼、耳、脑、心共同配合。要求他们识谱、读谱、背乐谱,按着乐谱弹奏,背谱弹琴。把乐谱中标记的一切速度记号、拍好、调号、表情记号等看仔细、记在心里。

当然,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而且要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成为琴童的楷模,形成肯定的定势。这样一来,由于琴童对教师的敬重而更加喜欢学钢琴,老师教的能用心听,记在心里,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明显上升。

四、借助“强化”手段,激发琴童奋发向上的热情

“强化”是一种行为控制的手段。对琴童学琴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和奖赏,使之受到鼓舞,继续保持和巩固,叫“正强化”。反之,对琴童的某种行为予以否定和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叫“负强化”。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主要运用“正强化”手段,为前面所讲的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琴童学琴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为促进教学,正确引导琴童克服困难,学好钢琴,“负强化”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对其缺点和错误,要给与严肃的批评,甚至给予必要的处理,要“软硬兼施”,达到有效抵制一切错误行为的目的。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的时间长了,琴童的精力容易分散坐不住,这就要有适当的强制措施,根据不同年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来规定练琴时间,一般情况下,初学儿童练上30分钟,半年后练到40分左右为宜。有了时间的制约,还要对练琴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目标,严师出高徒,强调每弹一遍每一个音的正确性,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多长时间,要有“质”的要求。

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发扬优点中克服缺点,从失效和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挫折中找出正确的方向,琴童们就会不断激发出奋发向上的热情,努力钻研,不断前进,学出好成绩。

五、掌握“反馈”调节过程,巩固钢琴培训成果

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反馈调节过程。我们知道,许多琴童是在社会影响和父母操办下来学钢琴的。对音乐和钢琴艺术的认识,从好奇变为枯燥,从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从不理解到理解,从错误到正确,从怕学到愿学,总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快有慢,往往有反复,甚至出现多次反复。因此,在钢琴培训过程中,必须掌握“反馈”调节过程,积极争取,耐心等待,不犯“急性病”,要允许孩子反复。在练琴过程中,要按“反馈”规律,有针对性地耐心讲解钢琴有关知识,人情准确地示范一些钢琴弹奏要领和技巧,帮助琴童一个一个的排除忧虑,解除困难。

第4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首先,现代钢琴教学忽视了读谱问题。事实上,读谱对于现代钢琴教学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读谱可以知晓钢琴曲目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对于钢琴曲目谱面的了解可以有利于透彻的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音乐信息,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实质,这是二度创作所需要的重要要素。现代钢琴教学却只注重手指技巧的训练,忽视了读谱的重要性,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时效性,经常带着学生去练习,学生失去了是靠的机会,导致不会识谱,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十分不利,会导致学生练琴速度的降低,甚至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读谱作为钢琴学习的一个重要要素,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熟练掌握。其次,对于手指条件的过分挑剔。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对于手指条件好的人来说,一定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是说必须要有修长、宽大的手才能弹钢琴。历史上的很多钢琴家也拥有各种样式的手指,但是他们都可以弹出优美的旋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手指并不是决定钢琴演奏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加强对手指的训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弥补不足。相信,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选择适合自己弹奏的作品,必将在钢琴演奏技上去的应有的成就。第三,钢琴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现代钢琴教学质量受到钢琴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师作为学生钢琴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必须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国钢琴教师存在着缺乏高素质教师的情况,很多钢琴教师专业素质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不能达到专业水平,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培训作用。另外,还有一部分钢琴教师虽然自身乐理知识掌握的十分纯熟,演奏技巧也十分高潮,自身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将钢琴技巧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习的时候却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

2.钢琴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学生的读谱训练。对于学生读谱知识的训练,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养成科学、正确的读谱习惯,把读谱训练当作钢琴训练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在钢琴教学的初期就要教给学生认识调号、拍号、以及谱号,进行弹奏训练的时候就要使学生学会识别音符的时值、音区、指法、表情符号、休止符以及踏板记号。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的视奏能力,选择难易适中的曲目,通过乐谱的默读,联想琴键的位置,再进行弹奏。读谱熟练之后,还要背谱,熟练的背诵乐谱之后才能将所有注意力剧中在手指和琴键上,有利于专心演奏。其次,注重虚实结合,综合的运用各种条件。要想使钢琴的演奏技巧得到充分的提高,必须注重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不能单纯的注重乐感与手指条件,也要注重虚实结合,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指的是作品演奏时的演奏技巧,例如,作品的旋律、曲式、风格、演奏要求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虚则指的是演奏者素质和作品之外的其他因素,是演奏者对音乐乐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穿做,能够充分的体现作者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训练迅速提高的,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去领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可能会有所提高。对于实来讲需要学生对作品风格、旋律等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方法加以理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虚来讲,则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对乐曲的充分感悟而进行在创作。

3.注重提高钢琴教师的素质

现代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教师对于也随之不断的扩大,钢琴教育体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钢琴教师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现代钢琴教师专业技能和乐理知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必须确保钢琴教师在基础知识方面充分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以便能够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柔韧有余。在演奏技法方面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在钢琴教师授课过程中还需要运用灵活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借以促进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有效的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钢琴知识。第三,钢琴教师要注重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高素质演奏人才。

4.总结

第5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与艺术素质;培养

在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人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弗里就为世人造出了钢琴,距今已有300多年,钢琴在这些年里,一直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现在的音乐科专业课当中,钢琴更是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性课程,这足以可见:钢琴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

钢琴是一种通过手臂、肩膀、后背等人体身体部位的科学性摆动配合,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结合手指与手臂的力度把控,完成的一套优美连贯的键盘演奏。“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想通过钢琴演奏出连贯、优美、动听的钢琴音乐,这需要演奏者做好扎实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包括演奏技巧的学习,而是贯穿在整个钢琴学习与演奏的过程,笔者结合自身钢琴学习与演奏的经验,将整个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分成以下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一)准备阶段

钢琴是一场音乐的表演,它需要演奏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最基础的就要数乐谱的识别与学习了,乐谱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钢琴演奏,所以扎实的学习乐谱,掌握理解乐谱的关键,细心认真的对待乐谱关系到钢琴演奏的成败;除此之外,钢琴演凑前期基本功中也需要对钢琴基本指法技巧的学习,这一技巧的练习,不仅包括对手感力度的理解与分寸拿捏,也包含对音乐旋律感知的身体呼吸技巧训练,达到钢琴演奏过程中人琴合一的演奏完美境界。

(二)实践阶段

“熟能生巧”,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琴声,与钢琴进行更好的交流,可以通过手指与手臂的力度把控,更好地调动整个身体融入到钢琴的整个演奏过程当中,实现“钢琴气口”与“人体呼吸”的完美结合,这种完美结合可以让演奏者更好的感知钢琴音乐的魅力,在自然而然享受琴声的过程当中实现感情的自然流露,让观众在欣赏钢琴演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演奏者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身临其境,仿佛带领观众到优美的音乐视觉享受当中;除此之外,心理素质也是钢琴演奏的关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娴熟演绎钢琴乐曲的保障,只有娴熟的技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无法将钢琴演奏得到演绎完美的目的,所以在实践练习阶段,也需要注意加强对钢琴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三)经验总结阶段

优美的音乐演奏就像一场完美的表演盛宴,它通过对曲谱简单的短句与分段,将乐谱连贯优雅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仿佛一位优雅的长者给我们朗诵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样,所以钢琴演奏者在学习或者演奏之后要注意加强对曲谱的分析与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钢琴故事的优美;除此之外,演奏动作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肌有记忆效果”这是科学家很多年前就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了避免动作的演示错误引起人体身体肌肉记忆的混淆问题,需要钢琴演奏者加强对钢琴演奏经验的总结,加深对乐谱科学正确性指法、手法的实践练习,及时总结演奏过程中出现的技巧动作失误。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的技巧被分成三个阶段,其实咎其根本就是加强对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注意对钢琴演奏技能技巧的学习;加深对钢琴基本知识,也就是对钢琴乐谱的识读记忆;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肌肉动作的技能加深,避免失误性动作的记忆为钢琴演奏带来演奏错误的问题。

二、钢琴演奏艺术素质培养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载体,古往今来,我国从伯牙到现在的朗朗、李云迪,再到国外的肖邦、理查德-克莱德曼,将音乐与自身情感完美的融合,无不体现情境与意境的完美融合,这种音乐表现力完全建立在钢琴演奏者理解乐谱当中所包含囊括的潜在情感,这种在对乐曲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精准、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进行展现。为了更好地演示钢琴作品,需要探究音乐的文化精神底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典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种深厚文化底蕴的音乐形象很是鲜明,中国的钢琴音乐注重对意境进行含蓄的探究,重在享受音乐神秘的内涵魅丽。而国外的音乐大多重在对音乐张力的表达,需要对各种表达技巧、各种音乐类型进行学习与综合性编排,它需要在结合其他乐器的基础上演绎出丰富的和音效果。通过对比两种音乐类型,可以发现钢琴的演奏具有方向性,为了更好的展现钢琴演奏的魅力所在,需要加强对钢琴演奏者艺术素质的培养,充分了解中西方钢琴音乐的精神宗旨,笔者认为对钢琴演奏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其次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鉴赏中西方钢琴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时候,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意在意境的表达,重在对美的联想,而我国重在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我国的艺术精髓重在对空灵静远的特点表达,是一种内敛含蓄的艺术表达;西方的文化恰恰相反,要的就是一种夸张的包容性表达,为了达到这种包容的张性,需要其他乐器的辅助才能够实现旋律戏剧性的创造性表达,只有在了解中西方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琴演奏艺术的基本素养,实现从内心、意识两方面的艺术熏陶;而对于培养钢琴演奏者鉴赏中西方钢琴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能力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可以通过艺术表达方式进行培养,中国的艺术推崇的是自然美,所以在表达方面切记浮夸,一板一眼的表达,重在表达内心对美对幽淡的追求,然而国外的艺术表达为了实现对物我合一,尽情忘我的境界,需要在表达方式方面逾越人的感官,通过不同乐器的辅助,达到优美旋律的和谐融合,追求一种忘我的自由美感。

三、结论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享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日渐提高,这种精神追求主要被表现在对于艺术生活的享受,尤其是音乐方面的追求。然而作为极具各种艺术性质于一体的艺术表演---钢琴,更是由于自身强大的技术要求以及坚实的艺术素养根基等特点,成为各种音乐学习的必修项目,可见钢琴的艺术意义非同一般。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并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为笔者在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以及培养钢琴艺术素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给出自己的鄙见,希望能够为读者朋友在钢琴的学习带来一点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筱然.《浅谈如何提高钢琴演奏效果》[J].《 民族文艺》,2014年09期.

[2] 薛家绎.《钢琴技术技巧练习以及有关于艺术素质提升的探究》[J]. 《音乐世家》,2014年04期.

[3] 王振海.《钢琴演奏技巧以及艺术素质培养方面的分析与探索》[J].《钢琴文化》,2013年12期.

第6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钢琴教学中,教师运用双琴法展开教学,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快速地进入演奏状态。具体来说,双钢琴弹奏相似于单一钢琴的弹奏方法,但其也有许多不同的练习方法,这些独特的方法使双钢琴法拥有更强的演奏性、效果性及适用性,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艺术。分析双钢琴法的教学运用,可从演奏方式、演奏内容、训练效率等方面进行探讨。双钢琴弹奏需要演奏双方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重点突出双方合作的共鸣性、和谐性。基于此,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协作能力。利用双钢琴进行练习,能体现出钢琴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利用两个钢琴的声部弹奏出更加动听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到钢琴乐曲的艺术美感,使其全身心投入钢琴学习中,从而提高钢琴教学的课堂效率[1]。

二、在双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觉能力

训练中,教师利用双钢琴训练学生辨认声部、节奏变化等听觉能力。双钢琴的弹奏方法能增强乐曲的表现效果,丰富作品的情感内涵,学生在倾听钢琴音乐时,可以有效提升自己对节奏、旋律的辨认能力。双钢琴总谱分作主、伴奏声部,分别两个声部的发声情况是学生应当掌握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声部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在交叉合奏中识别出自己的弹奏声部。找出声部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合奏人的旋律、节奏。演奏双方都应掌握钢琴演奏的整体节奏,不能自顾自地进行演奏,否则很难达到协调、互补的合奏状态。例如,在双钢琴练习中,教师可选择一些伴奏织体较分明的乐曲作为主题,学生听到节奏清晰、旋律鲜明的分声部音乐后,能很好地判断出主、伴奏声部。此时,教师按乐曲声部安排学生的任务,让学生准确找出自己与对方的节奏声部,清晰分辨旋律分句。演奏时,学生可自主讨论、处理所遇到的配合问题,探索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这种训练巧妙地弱化了理论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提升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钢琴训练重视节奏、曲调的掌控,要求学生较好地把控演奏节奏。培养学生把控节奏的能力,应先提高学生合奏中的合作能力。只有演奏双方到达默契的配合状态,钢琴演奏才能带给观众和谐、优美的听觉感受。传统的钢琴教学常采用独奏形式,该方法难以显著提升弹奏者的沟通、合作能力,致使学生进行双琴表演时难以达到默契状态,演奏交流不够顺畅。因此,日常训练中应多采用双琴训练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合作能力。双琴教学强调合奏表演的协调性,学生参与训练前,要与合奏的另一方进行交流,了解对方的弹奏内容、节奏,然后整体把控乐曲的演奏过程。通过奏前交流,合奏双方了解到作品的整体节奏,在演奏中,学生会考虑到对方的演奏需要,然后对自己的弹奏方式作出调整,以消除不和谐的弹奏问题,促使钢琴演奏的整体效果得以提升。例如,双琴训练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互相探讨演奏曲目的曲调节奏、踏板力度、乐句理解等内容,当学生全然了解自己与对方的表现、弹奏形式后,教师引导各个学生倾听乐曲的表现意境,使学生深入领会钢琴作品的演奏意境及融合效果。双琴演奏能突显音乐的意境美、和谐美,学生可在合奏训练中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达到互助共勉、默契配合的合奏状态。

(三)培养学生视奏、踏板能力

合理运用踏板对钢琴弹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独奏训练中,学生往往不能灵活地使用踏板,进而影响到演奏的效果。踏板技巧是钢琴教学的重、难点技能,一些学生不能分辨踏板的深浅、快慢区别,致使踏板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视谱识奏也是一项难点训练,部分学生无法迅速将看到的曲谱反映到键盘弹奏中。选择双琴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运用踏板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视谱识奏的能力。因为双琴弹奏属于双人合奏,在演奏中要求学生熟悉整个乐曲的曲谱,这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促使学生大脑、眼睛、手脚等部位能达到协调配合状态。例如,学习踏板技巧时,教师可与学生搭配开展双琴训练,即教师演奏第二声部,学生跟随教师的演奏声部参与合奏,这样一来,钢琴演奏的声部、节奏演变得交叉且复杂,踏板强弱、深浅效果变得明朗,学生能更快辨别出不同的踏板效果。双琴教学可增强踏板在演奏中的表现效果,通过训练,学生能快速辨认踏板快慢、强弱变化[2]。同样,双琴教学也可提高学生把控合奏双方弹奏曲谱的能力,在互相交流、探讨中,学生学习能力会得到整体提升。

三、结束语

第7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伴奏;课程设置;学以致用

一、钢琴伴奏教学的重要性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就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来说,其重要职能即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由于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会直接关系到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进而对全社会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水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钢琴伴奏课是高师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高师钢琴伴奏课,其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实用”,实用在某种意义上是师范性的核心。一个从事中等音乐教育的教师,要有键盘的基本功,因此,加强钢琴基础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应具备对歌曲即兴伴奏、随调应变的能力。一般钢琴专业训练与高师钢琴专业训练,在演奏属性方面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所以它们又具有独自的专业特性。在教学观念上,是带有指导性、方向性的教育意识形态问题;在教学上“非师范性”现象在高师钢琴中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在口头上也承认一般钢琴专业训练有所区别,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一般钢琴专业训练倾向,从而模糊了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后果是所培养的师资质量下降和人才流失。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总体改革的形式下钢琴伴奏教学将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是势在必行的。

二、钢琴伴奏课型优化组合

高师钢琴伴奏课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内容上,形式上都照搬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用于钢琴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只是初学钢琴,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钢琴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进些年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专业定位不明确,思想不解放。最终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在演奏水平上既不能与音乐学院专业学生相比,又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内容纳入钢琴教学中。同时改变课型及授课模式。

目前在许多高师院校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课,不可否认是取的了一些效果。但这门课与钢琴教学结合的不密切,常常是音乐理论教师上即兴伴奏集体课,在教学内容讲键盘和声、伴奏织体等一些理论知识,作业弹奏几首伴奏乐曲。由于学生上课人数较多(三十人左右),有些学校虽然有数码钢琴,但受时间限制学生的具体指导时间较少,因此教学效果欠佳。为了解决矛盾,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也为了配合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革新教材教法,在原有的个别课与集体课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伴奏课程体系。

1.个别课: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上合理安排提高学生的技巧和音乐修养。内容上做到重点突出,解决难点紧紧围绕培养具有从教能力的合格的音乐教师来设计。个别课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2.小组课:小组课即指现行的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主要依靠交互性较强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系统,高效率地实施钢琴教学。在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须材,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数量较多、且钢琴程度较低的教学对象。

3.大班课: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主要讲授“钢琴教学论”“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大班课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渊源流长、精彩纷呈的钢琴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

三、“听”,分析与实践相结合

多听、多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是钢琴伴奏课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听,了解不同风格的歌曲,如欢快的、庄重的、抒情的、悲伤的、热烈的等。从节拍上听有2/4、3/4、4/4、6/8拍等节奏,只要多听就会有感受信息,就能选择符合风格的伴奏音型。如《小白船》是优美的,3/4拍,我们可选择符合儿童性格的伴奏音型。又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进行曲式的节拍,可以选择符合颂歌性的进行曲的伴奏音型,即用四分音符时值的和弦步伐行进速度进行,低音连接平稳,符合歌曲风格。

多听音乐,不仅除了听旋律,感受音乐以外,更应侧重听听伴奏部分,包括听这首曲子的前奏、间奏、结尾是怎样配置的,动脑分析伴奏音形的织体结构。如伴奏音型有柱式和弦型的,分解和弦型的、琶音形的、附加和弦外音的伴奏音型等等,一个类别的伴奏音型有很多种形式来表达,我们应该多丰富多掌握不同形式的伴奏音型,开阔自己的视野。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伴奏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钢琴伴奏课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钢琴协奏曲等等。应该看到,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四、探讨授课特点,总结授课经验

如何能高效率地教好、学好钢琴伴奏课。笔者通过深入研究钢琴伴奏的艺术规律与教学经验,认为如能解决好以下问题将对教好学好本课大有益处。

1.提高即兴移调能力:当我们为歌唱者伴奏时常常会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原谱调不合适,需临时升高或降低的情况,这时就需伴奏者具有较强的即兴移调能力。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即兴弹奏状态,加强钢琴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即兴伴奏的基本功,练出一手快速应变的本领。要使学生敢于离开乐谱弹奏,不怕弹错。

2.理论结合练习:将即兴伴奏有机地与键盘和声相结合,熟悉各种和声定式。将柱式和弦织体、分解和弦织体、带低音的和弦织体与各种变化运用,将不同体裁的歌曲与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结合在一起教学。

3.让学生掌握伴奏的“语汇”,学会控制运用和弦织体与节奏的变化。

4.在调性训练方面要采取有效的进度,从简单的移调训练做起。

5.仔细的解决即兴伴奏中遇到的和弦连接,和声节奏、声部进行、和弦外音的处理、音区的分配、结构布局以及低音进行问题。

6.要重视节拍、节奏的练习。

第8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即兴弹唱 课程整合

21世纪,针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呼声愈来愈强烈。高等学校各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分科过细的现象,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严重脱节,在此背景下,高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大众所关注。

一、课程整合是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课程整合是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1]

审视当前高等音乐教育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多数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在教学中能唱不能弹、能弹不会唱,会五线谱正谱伴奏而不会简谱即兴配弹,或只会弹奏教师教授过的歌曲等现象比较普遍。广大教育者多将上述原因归结为重视不够、课时量不足,从而引发将钢琴即兴弹唱独立成一门课程的强烈呼声。

其实,多数高等院校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已经分设了声乐、钢琴、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这三门课程。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学时分配都投入颇多,对此,我们不禁要反思:钢琴即兴弹唱到底是何种技能?是只要会弹自然就会弹唱,是侧重唱还是侧重弹,还是需要弹唱并举?如果需要的是即兴弹和唱结合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在声乐、钢琴和音乐理论学习中协同培养并结合实践训练完成,也就没有必要增设一门新的课程。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课程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备自弹自唱能力是声乐与钢琴课共同的课程目标之一。[2]因此,不仅不应该从现在普遍开设的“即兴伴奏与弹唱”中将“弹唱”分离出为独立的课程,而是需要将现行的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内容有机整合到钢琴课和声乐课中。

音乐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理解为将音乐教学中已设置的相通和相互关联一些课程,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进行重组,发挥学科课程间的合纵连横作用,以利于学习者有效理解吸收转化为综合性能力。课程整合的方式在《课程纲要》明显地予以贯彻,例如《课程纲要》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就是由原来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合并而成,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是将“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和“复调音乐基础”这三门课程合并为一体的。[3]除了合并的方式之外《课程纲要》中还体现了“整”的方式,例如在《(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将注重和突出“为歌曲配弹伴奏能力的培养”调整进入钢琴的课程目标,明确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4]因此,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一味地增加课程,而是有“整”有“合”,通过课程整合达到课程之间协调与配合更科学地完成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因此,课程整合是当前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二、课程整合是钢琴即兴弹唱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钢琴即兴弹唱是集合了钢琴演奏、声乐演唱、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技能。其包含的教学内容广、跨越学科多,借助“课程改革”通过对现行培养方案中设置过细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有效地消除课程之间的隔阂,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具体到钢琴即兴弹唱来说,建立以钢琴和声乐的教学为主体,构建融音乐理论学习与边弹边唱技能指导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将即兴弹唱能力培养融入声乐课训练

高等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培养高水平的歌唱家,而是着眼于未来从业者的教唱能力、课外声乐活动的辅导能力。鉴于此,声乐课教学在演唱技能训练的同时,可以展开“弹唱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在声乐课堂进行发声练习时,变革教师弹、学生练的习惯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边弹边唱的练声方式,在声乐课中融入弹和唱之间配合和协调的训练,学生在此种练声过程中领会了有关移调与实践的转化,实现“弹”和“唱”有机结合,贯彻了音乐学科课间的整合思想。

(二)将钢琴即兴弹唱能力培养纳入钢琴教学中

多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方案,是将钢琴和钢琴即兴伴奏设置成两门独立的课程。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钢琴)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就已经提出了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能演奏中等程度的乐曲及伴奏曲、能胜任基础钢琴教学、能辅导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具体教学实施中要“与声乐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5]相对于以前的标准来看,对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要求根据实际有所降低,不再以演奏技巧高、难度大的钢琴作品为该课程主要目标,而且将伴奏能力和弹唱能力纳入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是为学生将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能力的需要而做出的改革。

(三)有机地将钢琴即兴弹唱与视唱练耳、基础和声等基础理论课综合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根据实际可以将乐理、和声、曲式、调性等理论课程同弹唱技能训练相结合。视唱练耳课教与学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视唱旋律的同时弹出钢琴伴奏,横纵音响同时进行,将和声、视唱、听音、弹奏等融为一体,使视唱练耳也包含着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对于习惯上归类为纯理论性课程的“基础和声”,其教学内容针对学生钢琴实践能力理论支撑的需要,也可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教学中增加键盘和声配置的内容与应用,鼓励学生课内外边唱旋律边弹奏和声序进,突破实际弹唱中的难点,达到实践与理论结合提高编配能力的目标。

结语

钢琴即兴弹唱是音乐专业中反映多学科交叉与相融的一项综合性技能,是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任。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关注实践性、创新性,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时间将还给学生用于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和社团活动,使得本科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课时总量在逐步减少。教育部2012年新版的本科专业目录已颁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也会加大深化力度,而贯彻课程整合模式以形成学科课程教学合力的措施是解决当前课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课程整合[Z].http:///view/1995177.htm#3

第9篇:钢琴培训总结范文

传统钢琴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不会应用视唱练耳观念。大致都对乐曲的训练、曲目的选择、弹奏的姿态较为重视。虽然偶尔也要求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强调在弹奏听音乐的同时要是乐谱找感觉,把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着进行训练,可是,却不能有机的结合这两门艺术进行教学,学生视唱练耳的习惯就不能养成,对钢琴演奏也就不存在想象力,也不会在钢琴演奏中也不会有效的应用内心听觉训练。当然,历史还是较为重视“听觉”训练的,不过只是对理解钢琴音响世界中的听觉训练较为重视。其实,听觉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外在听觉,即听觉的体会。其二,内在听觉,即听觉想象。现在的钢琴教学中,经常忽视培养第二种能力,其实,这种能力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针对演奏者来时,更要对此种能力加强重视[1]。第二种能力就是,演奏者在将要对作品进行演奏时的内心掌握,通常被称作“内心听觉”。“内心听觉”就是内心的听觉想象,是有效的把握内心形象思维的一种方法。在钢琴教学中,首先要应用视唱练耳的练习方法,有机结合听觉和视觉这两种艺术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听辨的能力;激励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形成想象力;借鉴其余艺术学科的内涵,促使钢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可是,会有一些难度存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就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不具备丰富的想象思维。因此,怎样有效的将这一问题解决,就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讨论。笔者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经验进行借鉴,研究了这些学科的教学成果。例如:作曲家在音乐家中想象力最丰富,他们谱写的音符,可以不用借助乐器以及人声哼唱,在寂静无声中,用内心想象对音符的高度、长度以及力度进行倾听,用心体会音乐旋律是否流畅和连贯,这就是“内心听觉”所表现出来的魅力。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这一方面,同时还要将视耳练习的理念、内容以及思维方式应用在钢琴教学中,并需要关注和完善此应用。

二、“内心听觉”理念和技术训练有效结合

钢琴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实际音高关系制作而成的,所以,不存在任何音准问题。可是,在很多钢琴演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旋律不能完整链接和节奏不稳的情况。通常我们也会鼓励学生应用“内心听觉”,演奏者需要对自己的乐感进行不断调整,使自己水平提高,从而将音乐内涵准确的表达出来。可是,想要对学生的“内心听觉”进行训练。需要将一些基础音乐技术问题有效解决。假如钢琴演奏者不具备钢琴演奏的知识和技能,如,不熟练乐谱,没经过钢琴听音训练,不能掌握弹奏技巧,这样就不能应用“内心听觉”去感受音乐。想要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一定要将手、耳、脚三者间的关系协调好。同时,训练钢琴演奏的技法和技术也非常重要,即有效的将“内心听觉”和技术训练有效结合,才能够演奏出完美的音乐作品。演奏者想要将钢琴音乐作品完美的演奏出来,离不开演奏者内心的参与;只有钢琴演奏者对作品进行细心的分析,才可能弹奏出让听者满意的作品[2]。

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不能只根据谱子进行死板演奏,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演绎。也可以这样认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应该根据乐谱,再结合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想法,弹奏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二度创作作品,想要完整的创作出二度音乐作品,需要对其他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借鉴,吸收他们的优点,即对钢琴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也是让学生掌握“内心听觉”的一重要训练方式[3]。引导学生去欣赏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作曲家当时生活的社会、艺术、经历和音乐创作风格。思考怎样将这些不同风格和不同艺术境界的音乐作品有效的演奏出来,并且怎样应用自己的手将音乐要表达的内容弹奏出来,构成完美的听觉形象,使二度作品得到创造。钢琴演奏者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感受其他艺术形式时,要戏曲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使自己的“内心听觉”得到完善和锻炼,同时自己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将自己的内心听觉形象,应用手完整的表达出来,为人们提供真正的音乐作品,这就是我们关注“内心听觉”训练的主要目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