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钢琴教学法论文精选(九篇)

钢琴教学法论文

第1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钢琴教师可以使游戏穿插到钢琴教学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枯燥无味的识谱、感受钢琴的发音原理以及钢琴的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例如:

(1)在幼儿刚学习五线谱之初,往往对五线谱较为陌生,不能很好的记住五线谱中的音符,在钢琴弹奏中总出错,钢琴教师通常对这种情况较为头疼,尽管一遍又一遍的教学生识谱,但是有的学生还是记不清五线谱中的音。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五线谱的五条线之初,教师可以让幼儿左手伸出五个手指,代表五条线,大指代表五线谱中的第一条线,食指代表第二条线,中指代表第三条线等等;大指与食指间隔代表第一条间,食指与中指的间隔代表第二条间等等。当教师说道“五线谱,五条线,四个间,我们找找第三间时”,幼儿迅速的伸出右手食指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当教师说道“五线谱,四个间,我们找找第五线”。幼儿迅速的伸出右手食指点在无名指上,如此反复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枯燥难懂的理论中解放出来。

(2)钢琴的发音原理是靠手指触键盘,键盘传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的。幼儿在学习钢琴之初,往往弹出来的声音或者较“砸”,或者发“虚”,不能很好的捕捉到钢琴的那个“爆发点”。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快乐教学,让学生把钢琴的琴键想象成“小钉子”,而弹奏的手指想象成“小锤子”,钢琴的手指运动可以想象成是“小锤子钉小钉子”的动作,而钢琴叮叮咚咚的发生可以想象成“小锤子钉小钉子的奏乐”当学生在弹奏钢琴时声音太“砸”时,教师可以说“小锤子失控了,钉出来的声音太硬了,不好听”。而当学生弹奏钢琴感觉声音发“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小锤子没有钉到小钉子的中央,钉偏了”久而久之,教师以这种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方式,可以使幼儿早日找到手指触键的感觉。

(3)在幼儿初学钢琴时,往往不能很好的体会钢琴的各音区之间的不同,往往手位找不到,不是高了就是低了,在很多幼儿的心里,根本不明白音区的概念,不知道钢琴的各种音区是做什么用的。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法使幼儿迅速掌握各音区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低音区模仿大象走路的声音,看看如果在高音区,大象走路的形象是否还能表现出来;可以在中音区用钢琴声音模仿小兔跳跳的声音,看看在高音区与低音区做出的效果是否一样;可以在高音区模仿小鸟歌唱的声音,看看在低音区与中音区模仿小鸟歌唱的声音是否动听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钢琴音区的游戏教学,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音区教学,幼儿可以很快的找到手位,区分各音区的音色。

2奥尔夫节奏教学应用在钢琴教学之中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基础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幼儿明确节奏的含义:在固定时长中形成的脉动类型,就叫节奏。幼儿往往在学琴之初掌握不好节奏,不是演奏快了就是慢了,拍子与拍子的连接不准确。在学习演奏乐曲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把乐曲的节奏抽象出来,进行节奏训练,待乐曲的节奏熟练了之后,在配上音高,进行练习。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节奏练习之后,掌握了音乐的骨架,再学习钢琴演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奥尔夫声势教学运用在钢琴教学当中

声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大亮点,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第2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结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职钢琴课教学结构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拓展。以钢琴基础技能技巧的学习为主线,适当开设钢琴理论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钢琴理论课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士对此给予关注和研究。

一 开设钢琴理论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历来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钢琴课来说,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钢琴技能技巧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培养键盘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传授传统单一技能,而忽视了音乐基本素质的提高,那将有悖于我们的初衷。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人才。如何让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从传统单一技能训练转向更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实验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调整相应的教学结构,探索新的钢琴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对我国高职学生乃至全社会艺术教育有效的、迫切的、必要的补缺式教育。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课又是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程和技巧课,在教学整体安排上占有重要地位。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学生掌握好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于以后胜任工作岗位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钢琴教学结构的改革绝非单纯的上课形式的变化,钢琴教学法理论课应该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习课程,学生在学习钢琴实际演奏技能的同时,也要对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法系统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高等职业院校钢琴理论课程的设置是现代音乐教育在思想上、方法上的一个突破,使学生钢琴演奏技能与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二 开设钢琴理论课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钢琴必修课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把钢琴作为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教学工作的必要教学手段和重要辅助工具。钢琴理论课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钢琴基础课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更为合理,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更为有利。从高职院校钢琴课教学目标出发,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对钢琴技巧和钢琴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开设钢琴理论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能学到钢琴技巧的实际操作,而且可以在理论课上学到如何教学的理论知识,使教与学、知与行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为毕业后完满胜任工作奠定理论方面与技巧方面的基础。钢琴理论课改变了钢琴技巧课纯技术操作的枯燥形式,而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再加上妙趣横生的音乐故事以及波澜壮阔的钢琴音乐篇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虽然大多对钢琴知之甚少,但是对钢琴的学习却有着极大的兴趣,然而面对钢琴抽象的触键感觉、不同的技巧手法以及浩繁的作品文献,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久而久之学生学习钢琴很容易失去自我把握的准确性,失去认识对实践的正确指导,逐渐产生对钢琴既喜欢又害怕的心理。通过开设钢琴理论课,将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仅找到了学习钢琴的方法,而且还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也能用实践验证理论。因此,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开设钢琴理论课是可行的。

三 高职院校开设钢琴理论课的具体实施办法

1.学习钢琴技能与舞台表演

高职院校钢琴学生在入校时存在着两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一是弹奏水平参差不齐,程度差别大;二是弹奏方法不规范,从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最基础的演奏技能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实际弹奏的训练,如怎样触键等,加强最基础的入门动作训练,才能为以后学生规范的弹奏打好基础。重视基本功的规范性教育要贯穿于整个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始终,并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逐步深化学生对钢琴弹奏基本技巧的理性和感性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钢琴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基础钢琴的学习,还强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艺术实践训练,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琴法技能以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才能达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如表演、技能竞赛、艺术演出、实习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学习,在艺术展示中进步。

2.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和教学内容需进行一定的选择和科学地运用。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做出相应的教材选择,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量身定制更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教学双方都能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材选择讲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材选择应以《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程》为主,辅以其他各类教材。初级学生在学习练习曲时,通常选用如车尔尼系列、《哈农钢琴练指法》等,而中级程度的学生,除了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外,还应注重选择风格多样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学习更多的作品,并且通过实际的学习体验提高其理解处理作品的能力。

钢琴课在教学内容上除了通常的钢琴基础及技能的学习之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视奏、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等学习内容。教学中,在注重提高弹奏技术的同时,应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使学生迅速熟悉键盘,并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及各类伴奏音型特点,逐步发展编配伴奏等实用技术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和实用伴奏教学能力。

3.学习和认识钢琴的构造与发展史

在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从钢琴的起源发展开始讲解——钢琴虽然诞生在意大利,却是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和成长,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随着时代变迁,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代替,到18世纪后期,钢琴的魅力全面展现,进入19世纪,钢琴更是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可让学生了解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构造、特性及其发展过程,然后再介绍每个时期、每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所具备的时代特征。通过对钢琴发声原理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听力,而对钢琴发展史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介绍与钢琴音乐相关的一系列钢琴音乐史知识,从音乐史的角度分析具体作品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这个时代的钢琴演奏风格是钢琴集体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阶段教学内容应辅以大量的图文资料和示范活动,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加强识谱能力训练

在了解钢琴这一乐器的发展和发声特性以后,还应该利用钢琴理论课对识谱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不同范例的乐谱进行由浅入深地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标注是作曲家对作品的最佳解释,从而更准确深入地读懂这些符号和标记。具体操作时可从最初的识谱的基本要素开始,例如音准、节奏、指法等等,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在谱面上有明确标记,在识谱时一定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原始意图。但有时候在谱面上我们无法一眼看出这个音要用断奏、连奏还是跳奏,这时就必须通过承上启下或者是对作品及作曲家风格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做到准确演奏。识谱能力的提高还包括读懂乐谱中力度标记、速度标记、音乐表情术语、装饰音、踏板讲解和运用等,只有让学生全面、正确、深入的识谱,才能更准确的领会作品内容,达到学习作品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素养。

5.学习一定的钢琴教学教法

在钢琴理论课教学中每学期都应安排适量的教学实习实践课,并让学生掌握一些钢琴的教学教法,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锻炼,让学生们在其相互教学过程中掌握钢琴教学方法和培养实际教学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音乐教育工作需求。

钢琴演奏基本技能是贯穿钢琴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主线,而钢琴教学法理论课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作品,积累更多钢琴教学实战经验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工作获得更大成果的有力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应该说钢琴理论课教学不是某种单一的技能课程,而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理论文化知识,具有极强的示范演奏能力、良好的心态以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能力。目前钢琴理论课教学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教材来指导教学,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还需更多的高职钢琴教育者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宁文燕等.论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雍敦全.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架构[J].音乐探索,2001(2)

[3]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4]招翠馨.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9(2)

[5]沈恒.“钢琴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4(7)

第3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 钢琴教学 改革探究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高校的职能决定了它的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高校钢琴教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不像音乐学院是主修课程,所以教学时间上一般两至三年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想获得一定的成效比较困难。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本身音乐专业素质较低,有的在入学前从来就没有学习过钢琴,所以进入高校必须从最基本功开始练习,很多学生更没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加之钢琴教师的文化素质和钢琴技能差异,以及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差异,都影响着钢琴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要想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钢琴教学的改革不外乎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全面展开,有步骤的进行。

一、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校音乐专业的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这对于以前因艺术招生人数较少,而采取个别授课形式是行之有效的,符合钢琴教学客观规律。但是当前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学扩招导致艺术生猛增,钢琴师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再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应付教学,教师已经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只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方能解决目前的困境,那就是采取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等多种并列的授课方式。这样就能很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对于教学中采用的“一对一”的个别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使那些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学生发展得更好,飞得更高;对于那些钢琴弹奏技能较差的学生,一方面可以细致深入地加以辅导,使之进步较快,能跟上大部分同学,不至于倒退到丧失信心的地步,这样很好地解决了两头问题。大部分同学钢琴弹奏技能都能跟上平时的教学,就可以采取集体授课形式。因为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辅导。个别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所以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钢琴教学中采取小组课授课形式,目的主要是为了克服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的不足,几个人、十几个人一组为单位的钢琴教学,比较有利于师生互动。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钢琴弹奏水平,尽量做到水平大致相当分为一个小组,这样有利于统一学习进度。分组教学由于人数较少,教师可以着眼于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及方法的传授。在集体课教学中,一般都是大班级教学,这种集体授课方式最适合于钢琴艺术理论的教学,如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论、钢琴作品赏析等。集体课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教学。除了这几种教学模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公开课、座谈与讨论和艺术实践等形式来辅助教学。

二、钢琴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一些外国经典之作作为练习曲,如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车尔尼的练习曲。这些作品对于钢琴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由于师范性质,学生不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的钢琴课程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所以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自习时间去练习更多的钢琴作品。我们在要求学生练习库普兰、拉莫、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等人的优秀作品之外,还要练习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作品,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鲁斯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钢琴教学内容,除了引入西方的经典之作之外,我们还要弘扬民族音乐艺术,积极引入中国钢琴作曲家的作品。学生在学习中国钢琴作品时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因为本民族的作品更为熟悉和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不妨在钢琴教学中增加一些合作性的曲目,如双钢琴作品、钢琴协奏曲、钢琴四手联弹作品等,主要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尤其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高校音乐专业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也依赖于这些合作性的曲目。

作为钢琴教学内容的改革,除了技能培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钢琴理论的学习。普通高校艺术生因为文化课基础知识较差,来到学校之后更为厌倦艺术理论课的学习,他们以为只要学习好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就行,只要能弹得一手好钢琴,钢琴理论算什么。学生不懂得理论的重要性,也不懂艺术理论在个人艺术修养方面的重要性。所以钢琴教学内容要增加《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钢琴作品赏析》等课程。尤其是《钢琴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学生以后主要从事中小学的音乐基础教学。钢琴教学法传授给学生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式,教给学生以后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开设理论课程的重要意义,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钢琴教学法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钢琴演奏水平,在今后音乐教学中起到理论指导性的作用。钢琴艺术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钢琴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使学生认清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历程。钢琴作品欣赏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多媒体放映中外著名的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资料、钢琴音乐作品等,进一步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质。

三、钢琴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也不适用于现代大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学习积极性较差,自我克制能力缺乏,在钢琴技能训练上缺乏毅力和耐心。加之现在学生过多,教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于每位学生,学生很容易感觉教师不重视自己。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改变一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思想,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在钢琴曲练习过程中,不要采取强制措施,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钢琴曲进行自学练习,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误入歧途,可以适当给学生稍加点拨。其次,在钢琴教学过程采取因材施教原则依然不可缺乏,这是针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同学,教师给以辅导的同时,还要多采取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迎头赶上,对待优秀生和差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那么教师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取决于教师不断探索和学习,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第三,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如果能够把自己所学的钢琴技能展示出来给别人欣赏,那对于他们的学习将会起到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作为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教师要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条件,提供他们的展示才华的机会。例如,在每年校园文化节期间,可以利用学校音乐舞台,为学生举办钢琴演奏会,每个学生如果都有这样的演出机会,谁也不愿意放过的;还可以走向社会和社区,为社会群众免费演出,既锻炼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又宣传了自己;还可以参加社会各种钢琴演奏大赛和社会文艺活动,在艺术实践中锤炼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历练学生的舞台经验。

四、钢琴教学考试的改革

钢琴教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成不变的考试制度,大多学生已经非常适应了,只要摸透了那些考试套路进行练习很容易过关,所以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考试方法和制度有利于钢琴教学,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为一旦打破以往那种考试制度与方法,学生以前的那种学习方法就不再适应,就需要积极调整学习态度,改变以往懒散的学习习惯。考试制度的改革当然还是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之上,把平常的学习效果可以作为平时成绩。其实更应该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和效率,而不是期末的一锤定音。重视平时学习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平时懒散的学习态度。比如出勤率、平时的演奏能力、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师生互动能力、问题的讨论、音乐论文的写作能力等都可以作为成绩评定。把一学期的成绩分成三个阶段:平时成绩、阶段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这样把成绩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保持紧张学习,最终学生会在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大量技能和基础知识。在评分标准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只能采取相对较为合理的标准。在考试内容占分比例上,钢琴技能的考核成绩占50%,平时学习态度和效果占30%,理论学习和论文写作能力占20%。这样即体现了钢琴技能课程的重要性,又能重视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锻炼,不过师生负担的加重,也会导致师生的怨言,还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能把平时考核留为形式。在钢琴技能考核中,要重视即兴伴奏能力的考核,这是比较实用的一项,也是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综合技能的一个方面。在计分过程中,平时考核成绩取决于授课教师,期末考核钢琴组教师可以集体参加计分,这样就会公平公正些。因为考试方法的复杂化可能导致教师工作负担加重,所以学校要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否则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心情和评分合理性。

总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必须克服。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会走向衰亡和没落。在教学改革中遇到一些难题,要集思广益,尤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味的强制实行,否则会起到相反的结果。教师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钢琴教学水平,也要不断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阿光.浅论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J].中国音乐, 2007.3

[2]何其杨.对于高校普及性钢琴教学大纲的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06

第4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塑造其音乐文化观念、审美观念、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殿堂。但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长期存在脱节现象,课程结构也存在不少纰漏。因此,在2002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规定“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力求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手,增强所学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同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文化理论知识与艺术技能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④

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述略

作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钢琴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吕杨在《试谈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⑤中提出,高师钢琴教学应打破钢琴传统教学,提倡具有师范性的成人钢琴教学法,加强即兴伴奏能力。留钕铜在《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⑥中认为:“一对一”的高师钢琴教学形式,凸显了“师范性”。而开设钢琴集体课,对高师钢琴教学来说有一定优越性。陈朗秋在《高师钢琴教改的成功之路》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高师钢琴教学必须走自己的路”,并具体阐释了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路径。张慧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设想》⑧从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培育中学音乐教师)出发,阐明钢琴教学的立足点,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张结合师范院校教学实际,创立“师范院校钢琴教学体系”。他还在另文中论述了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改革的成功举措。⑨宋新在《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钢琴专业教学问题的初步思考》⑩中就改革高师音乐系科钢琴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发表己见。杨佩红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从自身实践的体会出发,认为授课形式应提倡将个别课与集体课密切结合,教材的选择与运用应当与伴奏音乐相结合,并认为高师音乐教学中应当加强即兴伴奏的教学。詹艺虹在《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即建立一套完整的钢琴教学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及方向,更新旧的教学观念;采用多层面且具有高师特色的授课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及“技” “艺”的关系,此外,还应提高教师素质。司徒璧春与陈朗秋结合多年高师钢琴教学经验,提出以集体课形式学习理论知识、强化钢琴伴奏及即兴伴奏能力、设中外艺术发展史、将钢琴教学法纳入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制度等五点举措。

直面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伴随《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高师钢琴音乐教育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基础音乐教育,是摆在每一位从事高师钢琴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王晓坤认为:以钢琴教学规律为基准,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以求全面提高高师钢琴学习的整体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音乐师资人才。熊入静认为钢琴改革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制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当长的时间里,高师钢琴教学指导思想模糊,游离于专业音乐院校与高师之间,承袭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质量观念。王艺红在《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中指出了阻碍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四个错误观念,即教材不正规且不采用;钢琴伴奏不教自会,无需学习;首调唱名法、简谱的“业余性”;即兴伴奏无需也无法系统地学习等。她指出师范性的“正规性”是其追求的目标,并根据多年来实践的体会,从钢琴教学内容、形式、实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当下,高师钢琴教学方式虽有改进,传统模式却仍占据主导地位,未实现因材施教,共性重视有余,个性仍显不足。据此,苏琳认为,教师应形成新观念,研究钢琴教育规律,并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伴奏能力。另外,还需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音概念,注重“歌唱性”的弹奏方法,加强即兴伴奏的教学。针对扩招带来的弊端,杨林岚建议以集体课形式进行钢琴基础理论教学,钢琴演奏技能多层次教学,并将教学法纳入教学内容,以上三项改革举措可有效应对生源多样化及师生比例下降的问题。孙鸣认为高师钢琴教育要从体系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从改变招生体制、加强基础训练、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提高伴奏能力、选编使用教材、重视学习钢琴理论及教学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王柏认为,高师钢琴改革的着重点应是钢琴个别课结合即兴伴奏教学及具体教学适应钢琴业余学习的需要。他认为,有了好的伴奏教材,教师便能自然而然地适应。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教师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即使有再好的教材也是枉然。高师钢琴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从事高师教育工作的良好政治素质、先进的教学思想、优良的师德和忠于高等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詹艺虹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明确教学目的,突出“师范”特色;注重技能、鉴赏、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素质培养。张惠认为高师钢琴课的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培养目标,从课程结构、教材配置、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以及考试办法等环节作配套综合改革。肖承兰指出,相对于香港教育学院的教师,我们的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显得薄弱。黄莹针对教学改革提出三点建议,即加强钢琴教学中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理论课程的联系,加强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因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是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姜岩据此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设想:调整培养目标,提倡知识交叉与渗透,提高高师钢琴教师的综合专业技能。罗海燕指出,高师钢琴课改革首先应突破原有模式,构建有师范特色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彰显效果。苏琳指出,谈改革首先应改变错误观念,即认为高师钢琴教材“不正规”,首调、简谱是业余的,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无需学习等。尽管高师钢琴教学已普遍采用集体授课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陷于个别授课模式。曾晓安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突出“师范性”,以学生发展为主,加强培养学生的弹唱、即兴伴奏能力的,加强简谱即兴伴奏训练。王婷婷从高师钢琴小课、钢琴集体课、高师钢琴教材、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高师钢琴教学与改革状况进行了评述。周晓梅认为应从观念、模式、教学内容和重心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提高高师器乐教学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难度,客观上,学生器乐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主观上,高师器乐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实际教学中因循守旧。据此,毛凯认为,为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应学习相关的钢琴教学理论,并掌握专业技能。张飞龙认为构筑高师器乐教学的特色框架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教材的科学性、教法的先进性、学习的多元性、体系的民族性、主体的高能性。董箫则从打好基础,练好伴奏,注重教育、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⑤吕杨:《试谈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01):6163。

⑥留钕铜:《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山东师大学报》,1995(03):108109。

⑦陈朗秋:《高师钢琴教改的成功之路》,《南京高师学报》,1995(03):1317。

⑧张惠:《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设想》,《中国音乐教育》,1989(06):1518。

⑨张慧:《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音乐教育》,1996 (1):2325。

⑩宋新:《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钢琴专业教学问题的初步思考》,《交响》,1998 (03):5556。

杨佩红:《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乐府新声》,1999(02):6869。

詹艺虹:《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艺术探索》,2001(06):2628。

司徒璧春、陈朗秋:《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钢琴艺术》,2002(05):5051。

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中国音乐学》,2004(03):101102。

熊入静:《创新与实践――浅析高师钢琴教学改革》,《钢琴艺术》,2002(05):5254。

王艺红:《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艺术研究》,2006(03):7879。

苏琳:《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实践的初步探索》,《艺术教育》,2005(03):7677。

杨林岚:《扩招后高师教学改革之我见》,《西华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06):125127。

孙鸣:《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之我见》,《钢琴艺术》,2002(06):3941。

王珀:《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之我见》,《甘肃教育》,1998(04):4546。

同。

张惠:《对高师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再认识》,《中国音乐教育》,1993(05):67。

黄莹:《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人民音乐》,2003(09):4244。

罗海燕:《高师钢琴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西高教研究》,1997(03):2932。

苏琳:《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思路初探》,《音乐天地》,2006(06):5253。

曾晓安:《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艺术教育》,2007(11):50。

王婷婷:《90年代以来高师钢琴教学与改革状况述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05):103106。

周晓梅:《谈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中国音乐教育》,2006(07):4445。

毛凯:《关于高师音乐系钢琴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河南大学学报》,2004(09):159160。

张飞龙:《论钢琴器乐教学的改革方向》,《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03):6163。

董箫:《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初探》,《乐府新声》,1999(02):87。

王育华:《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新思考》,《音乐探索》,2003(04):8891。

黄鹰:《在新课程理念下深化高师器乐改革》,《人民音乐》,2004(05):5053。

吉俐:《普通高师钢琴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音乐探索》,1993(02):6669。

韦星:《谈新时代下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改革》,《艺术探索》,2003(06):67。

高峰莲:《高师钢琴必修课教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S1):144145。

李红:《高师钢琴共修课的改革探索》,《中国音乐学》,1996(S1):166167。

杜恩云:《论高师钢琴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08):135136。

李亚萍:《谈高师钢琴课的教学改革》,《黄河之声》,2006(05):2224。

房思园:《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初探》,《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05):7677。

胡自强:《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简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9697。

毕秉森:《高师音乐专业教改管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02)。

曾晓安:《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材.改革思考》,《西华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06):148150。

朱斌:《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高师钢琴教材建设》,《交响》,2006(01):8083。

同。

范立芝:《高师钢琴教学的“W W H”模式》,《交响》,2000(04):5759。

温锐泽:《论电钢琴集体课教学―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探索》,《中国音乐教育》,2001(02):2021。

尹富柱:《谈高师钢琴小课教学模式改革》,《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6667。

孙艺辉:《高师钢琴普修课教学形式改革初探》,《文教资料》,2007(33):192193。

王艺红:《多元智能理论与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中国音乐》,2006(04):169172。

李洪玲:《谈四种评价方式对高师钢琴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教育与职业》,2006(21):9293。

杨昕:《试论高师钢琴教学的考试改革》,《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02):154156。

参考文献:

[1]沈秋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质量问题探讨[J].人民音乐,2004(05).

[2]张良宝.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乐器,2006(03).

[3]松竹.试论高师钢琴教学[J].中国音乐学,1997(01).

[4]江黎.对高师钢琴专业教学的几点看法[J].交响,1999(02).

[5]梁丽红.谈高师钢琴教学中理性素质的培养[J].黄钟,2002(04).

[6]王朝刚.数码钢琴集体课――高师钢琴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2(06).

[7]留钕铜.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国音乐,1995(03).

[8]何穗宁.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J].艺术百家,2004(02).

[9]安冰冰.探索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J].音乐探索,1998(04).

[10]吴晓娜.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与人才素质教育初探[J].钢琴艺术,1998(03).

[11]齐俊波.浅谈高师钢琴集体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03).

[12]杜小丽.浅谈高师钢琴教学改革[J].音乐探索,2001(03).

[13]陈蕾.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及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08).

[14]杨笑、赵巍.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钢琴教学改革[J].音乐研究,2005(04).

[15]冯淼、冯丹.谈新课标理念给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启示[J].音乐天地,2005(10).

[16]冯子祥.高师钢琴教材亟待改革[J].艺术教育,2005(01).

[17]王晓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学,2004(03).

[18]李德方.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

[19]王德明.试论高师声乐和钢琴学科的教学改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04).

[20]刘洋.关于高师钢琴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第5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30-02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属于其核心部分,并且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高校学习钢琴的学生一般都是对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所以这也给日后的钢琴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往的钢琴教学模式是“教育者在讲台上进行弹奏,学习者在台下学习”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钢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由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校钢琴教学难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与发展,所以,我们应将这种现象全面改变,以此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率。

一、充分的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高校钢琴教学课程之中

高校钢琴的教学要求是,受教育者应在钢琴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将指定的乐曲以及练习曲等钢琴作品有规律性的进行弹奏,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学生演奏钢琴的技巧与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在音乐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一直以来,钢琴都被称之为是“音乐之王”,这就充分的说明钢琴所具有的音域、美妙的音色等方面是其他乐器无法与其相媲美的。另外,钢琴教学应将抽象化与纯理论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与形象化的知识,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的让学习者对钢琴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全面的了解。比如在对学习者进行基本的声乐与乐理教学过程中,钢琴教育者在对他们讲授和铉功能以及和铉的序进规律时,其在理论课上属于一种抽象化的理论,而在钢琴的实际演奏过程中,这些理论知识会瞬间的变成既有声又有形的音符,进而形成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再比如《车尔尼作品“777”之2》中的练习曲,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其将和铉的功能以及和铉的序进规律很自然的体现出来了,这完全与和声学的规律相符,主要使用了下属和铉、属七和铉以及主和弦这三个方面的功能,这对于钢琴教学持续不断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从上述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对相关练习曲进行演奏,在提高学习者的弹奏手法水平的同时,也让学习者对于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将钢琴弹奏具有的技巧融入到高校钢琴的教学之中

一直以来,钢琴教学都是以其高难度的技巧以及较为灵活的弹奏手法和技术方法将音乐内容进行科学的诠释。良好的钢琴弹奏技巧对于钢琴弹奏者与学习者而言,是他们表达音乐与诠释音乐的最好方式。但是,高校钢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了对学习者进行技巧性的教学,也忽视了他们的练习过程,要知道,钢琴技巧性教学与练习在钢琴的教学过程属于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及内容。对于部分钢琴教育者来说,他们通常有这么一种观念,那就是学习者已经全面了解了弹奏钢琴的手法以及技巧,并且他们的弹奏状态基本上已经定型,如果这个时候再对他们的钢琴技巧与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教育者们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从而在主导思想上形成了错误。所以,钢琴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技巧性方面的教材,如《车尔尼钢琴教材》、《哈农练指法》等,以此根据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并且还要对他们的音乐基本功进行不断的深化,这样他们就能够充分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从而达到钢琴曲目的要求。

三、将歌曲的即兴伴奏融入到钢琴教学之中

我们都知道,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与自己大学时期专业对口的工作,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中,需要对诸多的歌曲进行弹奏或者伴奏,有的是对教学服务,有的是为了自己参加的演出进行服务,有的则是因为自己喜爱音乐而从事弹奏工作的。由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不相同,因此,他们弹奏音乐的目标与目的以及出发点也都不相同;对于那些学习音乐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掌握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技巧以及技术方法,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当前高校钢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于部分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各种简谱的各类调号时,就好像是面对敌人一样,更有甚者连那些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八度都弹奏不好,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不够全面、系统的,这与教育规律的实际要求是极其不符的,其应该是一种较为严峻的课题,可是,怎么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钢琴演奏方面的全能人才呢?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各种演奏技能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方面的培训,以及键盘和声理论知识等内容,以此加强对他们的学习与训练,同时,在使用钢琴教材时,应选择一些较为全面的多种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断更新。比如《高等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虽然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但是它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技巧性训练方法,而车尔尼的所有作品虽然有一套全面的技巧性训练方法,但是其却缺乏趣味性。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优势互补,这样学习者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到最大的收获;例如,采用《车尔尼599》这篇作品中的大小调音阶段进行练习,从而使得学习者对于大小调音的音阶以及大小调音的和声功能能够全面的掌握,然后再采用《高等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中的歌曲伴奏凡例,比如《保卫黄河》、《我的太阳》等,这些作品中都运用了歌曲伴奏练习,那么,教育者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可以对和声序进规律、作曲知识等在钢琴伴奏中具有的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讲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他们钢琴即兴伴奏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可以将学生弹奏钢琴的技巧与手法全面提高,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韩绮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2]陈光泉.高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音乐探索,2002(2).

第6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思考

随着各国在经济等方面的交流的增多,西方很多文化也广泛的传入了中国,音乐文化也是其中之一,中西音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西方音乐文化,这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思考如何平衡中西方文化的教学。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的提高钢琴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应当对钢琴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高校均陆续设置了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这门知识的学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理论素质,又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技能以及审美能力。第一,教学资源匹配度的问题。近年来,音乐教育专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扩招趋势,但是该趋势仅表现在招生方面,师资力量仍维持原有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等问题的发生,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另外,部分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有限,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第二,学生之间存在的素质差异。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其音乐素质有高有低,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教授的内容难度较低,则不能满足原有音乐素质较高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反如果内容难度较高,那么音乐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很难明白其中的难点。第三,教学内容偏向西方文化。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会将西方的相关文化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学生在课上接触的音乐作品也多为莫扎特、贝多芬等外国钢琴名家的经典艺术作品,教师很少引用我国名家的作品,以至于学生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以及优秀作品的了解不足。第四,教学中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其他的教学相比,钢琴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因而教师也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理论的了解不足,其音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并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有特点

一方面钢琴教学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教学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音乐文化、钢琴理论的传授,又要注重对钢琴演奏技巧的传授,从而保证钢琴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音乐素养等;又要能够促进学生钢琴技艺的提升,保证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学生需接受长时间的教育才能够保证自身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仅凭教师的单方面讲授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具备钢琴学习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生应当具有坚定的毅力与信念,以及对钢琴学习的极大热情,这样才能为钢琴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总的来说,钢琴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极高,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钢琴教学应当思考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三、提高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以多元化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教学也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多元化的形式展开各项工作。首先教学内容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补充,社会的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很多全新的音乐因素或者钢琴作品纷纷涌现,钢琴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容纳丰富多样的内容,在钢琴教学中突显时代特征。当前钢琴教学整体呈现出了单一的特征,除了教学内容外,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教学时间与教学考核方面。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钢琴教育所占的课时并不足够多,因此教学仅局限于对学生音阶知识、基本指法、基础曲目以及复调等方面,在教学期间,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而就考核方面来说,期末测试是大多数高校选择的唯一的考核方式,但是仅凭期末时演奏的几首曲子并不能全面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高校应当对钢琴教学时间做出调整,除了日常的教学课程外,还应当设置选修课并且对自习时间予以充分的利用,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钢琴知识并练习钢琴技能。在考核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演奏效果、即兴能力以及期末演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测评,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钢琴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理论是学生展开实践的基础,虽然钢琴课程更偏向于实践,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忽视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应当适当的为学生介绍乐理知识以及钢琴艺术发展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他们对音乐以及钢琴的了解,这样在欣赏经典的钢琴曲目时,学生会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对音乐进行鉴赏与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提升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当对课时设置进行详细的规划,将文化理论教学的时间与钢琴演奏练习的时间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调控,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为学生讲述钢琴文化史等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经典或是利用视频、音频等,在生动丰富的讲解中,提升学生对钢琴文化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当中

由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将西方的相关音乐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钢琴虽然源于西方,但是我国的音乐发展也极为久远,音乐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传播意义,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当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纳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中国钢琴的发展历史,为学生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与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具备足够的传统音乐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增加民族钢琴音乐作品鉴赏的相关内容,如对《百鸟朝凤》《巴蜀之画》《夕阳箫鼓》等音乐作品的赏析,使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钢琴曲目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国民族钢琴艺术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钢琴作品,从而鼓励学生参与民族钢琴音乐创作与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这种方式展开的钢琴教学极具综合性与丰富性,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尤其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民族钢琴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丰富日常的课程教学方法

钢琴教学的时间较为漫长,且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要长时间的对钢琴曲目与基础技巧进行练习。但是长时间重复同一项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继而渐渐的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利于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需采取有效防范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拓展与丰富。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定期让学生对所学的钢琴知识或者自己探索得到的演奏技巧进行汇报与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钢琴即兴演奏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打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的信心;教师还可以组织民族钢琴音乐赏析会,学生自主查找相关曲目,在班级内对曲目进行展示与分析,这一活动的举办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四、结语

社会发展为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钢琴教学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得到补充与发展。就当前的钢琴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学生与教师的基础情况都对钢琴教学的顺利展开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钢琴教学具有综合性与长期性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钢琴教学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适当增加理论内容,为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应当将中国音乐文化加入其中,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罗佳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瑞雪.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改革思考[J].黄河之声,2014,(18).

[2]孙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5,(01).

[3]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4]赵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5]邱敏.四川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抽样调查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王嘉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葛冬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能力的养成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年.

第7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职业化 普及型 高职钢琴课程 定位 教学策略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战略,是社会人才结构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回应。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学的独特性,因此,高职的钢琴教学亦不能脱离这个语境。为了使钢琴教学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同仁们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如在教材选择上要精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曲目,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小组课的教学,在学习方法上要学会练琴等。吸取各家之长,本文提出“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定位”的观点及一些教学策略。

一、关于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

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是相对于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而定义的。要使高职钢琴学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我们以为首先要将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使之教有所成。

精英型专业钢琴教育主要指对少部分有钢琴演奏天赋学生进行的系统而扎实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钢琴演奏家或钢琴理论及演奏的研究者,一般由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来承担。

职业化、普及型的高职钢琴教育主要针对大部分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已为成人的高职学生而实施的实用性、宽泛性、基础性的钢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目标是社会音乐文化活动者和业余钢琴教学的指导教师。

为什么以职业化、普及型来定位高职钢琴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本科的“理论基础较扎实、综合素质高”和中职的“技能性强”的特点相比,高职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更重视它的创新性和职业性。因此,从培养目标上看它的职业定向性更强,在教学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在知识结构上以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为佳,同时还需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拓宽就业路子。所以,高职钢琴教学应当是职业化的。

第二,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七大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正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以社会艺术考级为例,如“上海市艺术考级活动考生人数逐年攀升,从2003年的五万余人至2008年已达到九万余人,而且考生的年龄跨度大,覆盖面广,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达78岁”。而钢琴考级又是最热门的一个项目,仅广西柳州市每年业余钢琴考级人数均在1000人左右,这其中对业余钢琴教师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因此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仅需要精英型专业艺术表演和专业艺术人才,更需要普及型的艺术文化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化生存需要,也由此需要大量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高职钢琴专业毕业生很多从事社会钢琴教学活动,因此,从其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看高职钢琴课程应当是普及型的。

第三,根据钢琴教育的规律。我们知道,钢琴从古钢琴演变而来,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它不仅有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并且有复杂的演奏技术。因此,传统的钢琴教育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系统而严格的学习与训练,这是一个漫长、复杂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从小开始训练。相对于精英型钢琴教育,高职钢琴课程一是面向基础薄弱的普通学生,二是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无法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三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普及性的钢琴音乐教育或是普及性的社会音乐文化活动,因此,高职钢琴课程必须遵循钢琴教育规律设置它的教学目标和确定它的教学内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我们从高职教育特色和培养目标,从社会艺术文化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从钢琴教育规律等主要方面考虑,认为对高职钢琴课程定位为职业化、普及型是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以这个定位为指导来进行钢琴教学是比较科学的。

二、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的教学策略探究

1.教材选择策略

钢琴学习与训练一般包含四部分内容,一是基础训练,二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以练习曲形式进行);三是复调音乐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听觉与思维,四是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这四部分内容在每个级别、每个阶段都有非常丰富的、风格各异的大量曲目。按部就班的系统学习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高职学生在校仅三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时间,不可能完成这么大量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来选择教材。在多年的高职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选材策略:

第一,选材基础宽泛。高职毕业生很多从事业余钢琴教学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首先要对钢琴学科的整体基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一定的训练,所以,钢琴课程的四大部分内容他们都必须接触,并得到一定的训练,同时要从理论上了解每个部分在钢琴课程结构中的意义,避免在将来的教学中不知其所以然而误人子弟。

第二,精选经典钢琴作品。精选一些适合高职学生演奏水平的经典钢琴作品并要求学生弹好,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训练钢琴技术、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三,增加通俗钢琴小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俗钢琴小品目前也纷纷出现,这类作品难度不大,且比较好听,深得群众喜爱。选择一些这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视奏能力和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同时职业性也比较强,因为在酒店担任钢琴手时即可派上用场。

第四,加大钢琴伴奏曲目。许多钢琴专业学生因为在校只弹独奏曲或只为培养独奏演员,所以不会弹钢琴伴奏。但高职钢琴专业学生出来后将面临许多伴奏任务,因此,钢琴伴奏训练对于他们是非常实用的,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伴奏(或即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写伴奏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

2.教学形式策略

艺术院校钢琴演奏专业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可以因材施教,针对性强,指导更细致。但根据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完全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结合的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或学习水平按8~10人/组分为若干小组,并根据小组程度给予不同的教材。新授课时上小组课,教师给全部学生进行教材分析、弹法指导和示范演奏等集体指导,回课时可按1~3人的小课形式进行,教师针对不同问题给予个别指导,这样既符合普及型钢琴教学特点,又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习惯于在众人面前演奏,训练他们的演奏心理素质,同时,还可降低教学成本。

第二,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内外结合指的是将在琴房上课(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单独演奏弹得不错,可是一旦弹伴奏或上舞台演奏就顿时乱了阵脚。因此,为了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更紧密,我们不应当练好了再战,而是要边练边战,要特别注意将学生放到实践中去磨练。一般在第二学期后和第三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伴奏或者是齐奏、合奏,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教法策略

高职钢琴教学不同于中职钢琴的纯职业技能训练,它不但需要很强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一定的基本理论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以钢琴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方法上的策略。

第一,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规范的钢琴基本功训练。虽然高职学生不能像儿童那样有更多的时间来练基本功,但也不能放弃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由于反复练习,视、听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之间,以及运动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就建立起暂时的联系系统,这些联系系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巩固。”因此,严格要求学生每天以30分钟时间规范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基本练习仍然可以对高职钢琴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将音乐基本功训练与音乐基本素养培养渗透到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职学生学习钢琴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基本训练,但如果我们在每一首钢琴曲目的教学中,抓住其主要的基本功训练点进行严格要求,同样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将视唱、视奏、节奏训练与新曲目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将乐曲中某一技术难点抽出来做专项的基本功训练,可以将音乐文化知识与音乐表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对学生在弹奏力度、速度、触键方法上的细致要求,使学生了解乐曲的风格、背景和表现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功训练和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第三,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师教学结合起来。目前在钢琴教学中许多现象是教师示范或讲授新曲目,然后就由学生课下练习,再回课、再练习,在整体过程中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钢琴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比较强,而且学习时间较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有自学的能力,以便于他们毕业后仍能自我提高。可以采取让学生做教师助手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学,如可以让学生把乐谱上的术语全部提前查阅好,可以引导学生自已分析乐谱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互相找错音,可以让学生自已查找乐曲的背景资料,做出力度、速度处理的方案与教师一起讨论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四,将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为什么有些同学总是完不成作业,每次回课都弹得结结巴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会练琴,结果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高职钢琴教学中,一定要把学弹琴与学练琴结合起来进行。包括以下主要方面,一是要求学生从视奏开始必须认真读谱,不能在一个乐句上来回重复,培养对音乐的整体感觉;二是在教学中根据乐曲的长短、难易,引导学生抓重点、分段慢练,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然后再逐步连成整体;三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每次练习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四是引导学生每次上课做好课堂笔记,下课后立即复习,认真按老师要求练习,以求提高练琴效率。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高职钢琴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社会艺术文化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以及钢琴教育规律,提出了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钢琴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学方法改变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期待着高职钢琴教学有更大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泉州理工学院教务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研究.

[2]马捷.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8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高等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演奏技能和音乐修养、又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钢琴人才。”[2]要实现这个目标高师教育一定要实现技能教学与能力教学两把抓,使高师的钢琴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一、钢琴技能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工作需求。

1.重视基础知识的规范教学

高师要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将来是要从事基础教育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规范教学,重视基础技能的理论教育。如:规范的读谱,正确的指法、准确的奏法,科学地练琴等,以及学会正确的分句、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正确使用踏板,正确地的力度和速度概念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基础范围的内容。在重视这些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与基础训练相关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越是基础的知识越要讲究规范,而要做到规范就一定不要让钢琴教学只停留在直观的技术指导上,还要附以严谨地理论解释。只有将基本技能以理论作为依托,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规范更系统地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们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注重演奏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演奏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以致有的学生一个学期即使只弹一两首曲子还是不能够完全胜任,问题并不是出在演奏技巧上,而是演奏能力。视谱能力差,对键盘不够熟悉,对乐曲理解不全面,等等都是能力差的表现。“在国外,培养钢琴人才还有一些辅的专业课。如:Key-board Studies,训练视奏、移调、即兴、键盘和生等能力,有钢琴文献课和钢琴技法史课,让学生了解整个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史,并对钢琴文献有全面的认识和丰富的修养。”[3]如果条件不够开设这么全面的课程,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或课程弥补一些的。

二、钢琴能力教学要符合社会需求的师范性特点。

1.要开设并重视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学习

“《钢琴教学法》的任务是研究隶属于国民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等问题,以及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怎样弹琴、怎样练琴的同时学会怎样教琴,掌握和具备与钢琴教学有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4]

在高师的教法课中引入“钢琴教学法”的内容,或单独开设钢琴教法课程,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习更具成效。另外,对一些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钢琴弹奏能力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法”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钢琴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最终为使我们能培养出既有演奏实践,又有教学理论的新型钢琴教师而意义深远。

2.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的能力

即兴伴奏能力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尤其是声乐伴奏能力,可以说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

(1)基础要扎实。首先必须重视、熟悉各种调性调式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的练习,这对学生进行简谱即兴伴奏和转调弹奏极为重要。也是学习即兴伴奏的基础。鼓励学生多弹正谱伴奏,这也是学好即兴伴奏的前提积累。对程度较高的同学老师还可以挑一些乐曲让学生进行移调练习,尽可能的让学生快速熟悉键盘。

(2)掌握多门知识并加以综合。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课,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有效地运用和声、视唱练耳、作品分析、复调等理论知识,可提高钢琴即兴编配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再加上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很好的完成即兴伴奏的编配。其中作品分析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他能够帮我们更好的把握歌曲的结构和风格,且多分析正谱伴奏本身就是一种典范式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对乐曲的讲解中加入对作品结构及织体的分析,提早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印象,以便学以致用。

(3)提高学生选配和声织体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可以把即兴伴奏的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整个钢琴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优秀的钢琴作品中学习伴奏织体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演奏曲目的织体形式,每接触到一种音型就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亲自尝试,将以往的即兴伴奏课总集中在一学期进行的教学方法变成阶段性的集体授课个别辅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

3.强调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

自弹自唱是中学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将有助于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自弹自唱能力的重视还将推动钢琴教学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应该成为高师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的弹唱训练,其实质就是钢琴教学与声乐教学的结合,如能配合得当,即提高钢琴弹奏水平,钢琴伴奏水平,又可以提高声乐的演唱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直接有效地方法。高师钢琴教育应该把自弹自唱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定期进行观摩考核,一定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高师钢琴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钢琴教育工作者的,那么高师钢琴教育就要以保持自身特点为基础,并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需求为发展目标,坚持科学的教学理念来寻求自身发展的道路。

注解:

[1]摘自《钢琴艺术》,周广仁,莫蕴慧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三期 第40页

[2]摘自《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童道锦,孙明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第3页

[3]摘自《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 童道锦.孙明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第6页

[4]摘自《钢琴教学法》.司徒璧春,陈朗秋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第1页

参考文献:

第9篇:钢琴教学法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论文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 钢琴伴奏 职业素养

钢琴伴奏是使声乐、器乐、舞蹈等相关表演艺术焕发艺术魅力的催化剂。只有当钢琴伴奏与器乐、舞蹈、声乐融合起来时,音乐才会富有生气和感染力,音乐内容才会得到完整的表现。钢琴伴奏是一门与独唱或独奏者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们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和表现音乐内涵,是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伴奏是一门包容性强、涵盖面宽的艺术,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它要求伴奏者,即执教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和应变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正确的艺术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一、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伴奏与独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钢琴技术、技巧外,像钢琴触键的方法、踏板的运用、钢琴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内涵。钢琴艺术是一个细微的艺术,尤其是它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不仅要顾及自身弹奏音乐的音色效果,还要兼顾音质、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达到整体音响效果上的均衡与和谐。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在钢琴弹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果在钢琴伴奏中应该使用踏板,那么是全踏板、1/2踏板还是1/3踏板以及何时踩下去、何时放掉等问题,都必须认真推敲,并非常讲究地去使用。

二、高效的弹奏能力

钢琴伴奏始终是伴奏主体的陪衬,其不可能像独奏独唱那样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细刻。在高等音乐院校从事钢琴伴奏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此时,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能够“多”“快”“好”“省”地掌握音乐作品。“多”即尽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数量;“快”即上手快,能够很快地熟练曲目;“好”即尽可能地处理好伴奏曲目,与伴奏主体配合好;“省”即能够有效地省去烦琐的艺术处理过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点,与伴奏主体相配合。视奏能力强,应变能力快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这能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讲,批量性、快捷性、灵活性和应急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教育学理论等。如果一名钢琴伴奏教师欠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作曲理论知识,或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那就无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内在音乐结构和艺术逻辑发展关系,更无法理解音乐作品并使之艺术化。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音乐时就会束手无策,无从“弹”起,弹出的伴奏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杂乱无章,全然达不到应该具有的艺术效果。另外,只有音乐作曲理论作为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钢琴伴奏者还必须具有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相关音乐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伴奏者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等,使其对伴奏作品做出优化的艺术处理。同时,对伴奏者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意义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质中更深一层的音乐思想,才能够把作品的实质展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四、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外在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是表演者内在素养的集中反映。钢琴伴奏的弹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弹文化”,出色的钢琴伴奏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力才会随之丰富起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修养常常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众多音乐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多样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阅读大量音乐文献、音乐历史与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音乐家的不同音乐风格,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与文学、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一些标题性的音乐作品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或诗歌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去理解这些作品。例如,钢琴家傅聪之所以能把中华民族的戏曲、诗词、哲理、绘画在其钢琴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得益于他的父亲——傅雷先生自幼对其传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培养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果。所以,全面加强文化素养,从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激发灵感,是所有钢琴伴奏者终生的必修课。

五、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教育理论,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基本的钢琴伴奏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才能够完成“钢琴伴奏”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告诉学生。钢琴伴奏者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对钢琴伴奏应该具备执著的追求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伴奏任务都要一丝不苟,积极配合,要具有善于与人合作,时刻保持谦虚、随和。在与合作者进行再度音乐创作时,应将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乐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说,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作为其钢琴伴奏教学工作的保障。

六、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跳出钢琴的局限,甚至跳出钢琴伴奏的局限,像指挥家研究总谱那样去分析音乐作品,力求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伴奏曲目有着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整体性构思,这种整体性构思恰恰是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