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农业机械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农业机械发展规划

第1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阶段。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发挥农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巨大作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特制定*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全市农机化工作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和取得显著成绩的时期。全市农机工作紧紧围绕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积极组织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程、农业结构调整配套机械化工程、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程和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显著提高。至====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万千瓦,比“十五”期初的===.==万千瓦增加==.==万千瓦,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由==.=千瓦提高到==.=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台,小型拖拉机==.=万台,比“十五”期初的==.=万台增加=.=万台;联合收割机由====台增加到====台;水稻插秧机由“十五”期初的==台增加到===台;精少量播种机=.=万台,农用飞机=架;推广了一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农机具的大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全市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年全市机耕水平达==,机植保达==,机排灌达==,主要粮食作物机播水平达==%、机收水平达==%。其中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和==,三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达==,较“十五”期初提高了==.=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插秧=万余亩,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约为=%。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农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工作,推进农机跨区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年全市共组建跨区作业服务队===个,组织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近=万余名、联合收割机达====台,跨区作业市场南到*,西达*,北至*等==个省市===多个县市区,为我市农机手创收=.=亿元。引进外省市联合收割机====台,进一步满足了我市农民的用机需求,提高了全市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跨区作业还催生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创新,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个,农机人员达=====人。其中农机协会==个、股份(合作)制农机服务队==个、农机合作社==个、农机服务联合体===个、农机专业户为====户。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建立,为全市广大农民及时提供了各种作业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开展农机优质服务活动,在努力搞好为农民机手服务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农机具为全市===多万外出务工户抢收抢种,每年可减少数十万外出务工者回家农忙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年全市通过各项农机服务,为全市农民增加农机化作业总收入达==.=亿元。

=、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重点、新机具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取得显著成绩。“十五”期间全市农机化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已达==%,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探索出了适应我市气候特点的水稻育秧方式,机插技术趋于成熟,且育秧、机插总成本已大大低于人工费用。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目前水稻插秧机推广呈加速发展之势。同时,继续巩固提高了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基本实现了三麦生产机械化。五年来我市努力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年,全市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和==,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机械化秸杆还田面积===万亩;化肥深施面积===万亩;研制开发了水田埋草机、大蒜系列收获机。粮食低温烘干机械、精米加工机械、高性能植保机械、蔬菜生产机械、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及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基本完成**农用航空站建设项目。*农用航空站是国家计委和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首批*个农用航空站示范建设项目之一,是*重点工程之一,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将为全省及周边地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河道清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农用航空站示范建设项目已完成机场必需的主要设施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完成了===米长跑道、停机坪、联络道、综合楼、飞机库、通信导航、气象、供电、供水、排水、消防和站区道路等工程;已购置=架*飞机和=架*飞机。*农用航空站机场定名为*机场。该机场位于*镇境内,建设用地*公顷,机场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B级。编制了《农用机场使用手册》、管理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等资料。通过了*局对*农用机场的行业验收。*年*月在*管理局的组织下,*机场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农业机械化已从地面向空中发展,将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农机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农业机械推广办法》等相继颁布,我市建立了农机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机,依法促进发展,全市农机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拖拉机违章载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违章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机检审工作,在措施上力求便民利民,全市上道路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检审率显著提高,确保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重视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网络,积极开展农机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认真组织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市场的整顿。全市还依法开展了维修点技术等级审定发证工作,审定发证率达==以上。为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 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积极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余人,培训各类农机人员=====人次。

(二)全市农机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的政府引导资金不足,制约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十五”期间,虽然我市农机装备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高档次高科技含量的新机具所占比例较低。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谷物烘干机、果蔬保鲜设备、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等因缺乏引导资金而无法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推广进度缓慢,制约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发展不平衡。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较高,而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已成为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瓶颈;粮食生产的产前、产后机械化及设施农业机械化还刚刚起步,林牧副渔业机械化发展较慢。

=、农机市场管理与快速发展的农机化事业相比不协调。农机产品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还存在,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机服务的行业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我市每年农机销售额达数亿元,但我市农机生产企业较少,有一定规模的更少。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全市农机具面广量大,安全隐患多,违章多,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待加强。

=、农机基层公益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机职工队伍素质和农民机手的素质亟待提高。

二、“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市“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目标,深入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全面发展的方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组织实施“兴机富民”行动计划,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特种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和农副牧渔业生产全面机械化,大力示范推广农业废弃物的机械化综合利用以及其它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型农机化技术与设备,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强化依法管机,狠抓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农机法治化管理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发展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政策导向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好农机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效益型农机化。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扶优扶强,加快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方向性、前瞻性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搞好技术储备,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平衡发展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平衡发展,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差别化发展,形成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色。

=、坚持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突破农机化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计划至====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其中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和==,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和==,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率达==%;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收入达到==亿元,每年农机为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份额占=左右。到====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到====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

=、动力机械。“十一五”期间农机动力要加大更新调优力度,重点调整结构,提高农机质量、性能及配套水平,以大中型为主,小型为辅。小型拖拉机由==.=万台逐步稳定在==万台左右;大中型拖拉机更新====台,由====台发展到====台;拖拉机的农具配套趋向合理。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

(=)至====年水稻种植机械化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左右,水稻机收水平达到==。大力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计划“十一五”期间推广水稻插秧机====台,新增和更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台、精少量播种机=====台。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和==。

(=)“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提高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生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至====年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要分别达到==和==。

(=)至====年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率达==%。推广水田埋草机、秸杆粉碎还田机、反转灭茬机、秸秆打捆机、秸秆编织机、灭茬播种机及玉米秸秆青贮机械等秸杆还田及利用机械====台。

=、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较大,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将是“十一五”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特种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推广大蒜、花生、牛蒡、山药、浅水藕、山芋、马铃薯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台。

=、林牧副渔业机械化。“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先进适用林牧副渔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林牧副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广植树挖穴机、增氧机、水产品鲜活运输机、饲料生产机械以及畜禽养殖设备等林牧副渔业机械====台(套)。

=、农林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推广低温果蔬保鲜库、粮食低温烘干机械、精米加工设备、果品分级分拣机、剥壳机、大棚设施机械及蔬菜生产加工设备====台。

=、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按照乙类航空站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再购置农用飞机=架,保有量达到=架,新建归航台=座,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空勤、机务、航管、通导、气象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使航空站飞防能力达到每年===万亩。

三、“十一五”农机化工作重点

(一)重点组织实施“十项农机化项目工程”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机械化工程。以加快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巩固提高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精少量播种机和收获机械的更新换代;加快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为减少粮食霉变,提高粮食品质,要加快推广粮食低温烘干机械、高性能精米加工机械等设备,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工程。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 开发和引进步伐,尽快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推动农机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拓展,由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迈进。重点发展果蔬生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园林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果蔬贮运保鲜设备、特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绿色高效植保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及适应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新机具新技术,加快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程。

=、农机装备调优工程。在保证农机具总量增长的同时,加大积极引导农机的合理配置,加速淘汰老旧机具,加快高性能适用机械的推广步伐。五年间计划报废更新大中型拖拉机====台、精少量播种机=万台,报废小型拖拉机=.=万台,新增和更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台,推广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台、玉米生产机械====台、设施农业装备====台。

=、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公司、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在农机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要以跨区作业为重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资源节约型农机化发展工程。一是积极宣传贯彻动力机械节油和排污标准,加速淘汰能耗高、宜报废的老旧机械;二是积极推广农机节水技术和机具;三是大力推进化肥定位深施和复式作业机械;四是示范推广低污染植保机械和农药超低量气压喷洒精准技术;五是发展乡村河道清淤和除草机械化项目;六是主攻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装备集成,在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防治、水土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农机助农增收工程。一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促进机手增收;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强化农机服务,积极做好为农机手的服务工作,引导农机户搞好农机化经营服务,不断增加经营收入;努力做好为全市===多万外出务工户的机械化收种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保障,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五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六是促进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高规模效益。

=、开发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充分发挥**农用航空站的作用,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开展农林病虫害防治、河道灭苇清障、农作物植保、农林播种、森林防火等项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努力扩宽经营思路,积极探索提供消防救灾、紧急救护、空中广告、航拍航测等航空项目服务,大力开展航空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秸杆机械化还田,对增肥改土、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秸杆禁烧的主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秸杆资源,提高秸杆综合利用价值。大力推广水田埋草机、反转灭茬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草编机、打捆机,进一步提高作物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率,努力减少焚烧秸杆现象,确保在机场周边和主要道路附近彻底杜绝焚烧秸杆现象。

=、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要努力搞好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等内容的示范方和科技示范园,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机制。紧紧抓住当前各级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购置补贴项目工程,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二)按区域分步实施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区实施”的原则,全市农机化按区域可分为四区:水旱兼作区、沙壤土旱作区、丘岗区和经济作物区。水旱兼作区农机化重点是实施麦稻种收、秸杆还田、烘干工程;沙壤土旱作区重点是实施小麦精少量播种、玉米精密播种和联合收获、节水灌溉、深松增肥改土工程;丘岗区主要是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技术;经济作物区主是实施特色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四、保障措施与发展对策

(一)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

据测算“十一五”我市农机化投入约需==亿元,年均=亿元。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要安排农机推广、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对各级农机推广、培训学校和安全监理等单位的事业费,各级财政应予以保证,并逐年增加。市、县政府要分别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经费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项目资金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加大对农用航空的资金投入。同时要积极实施农机消费信贷业务,筹措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

(二)围绕发展重点,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

“十一五”期间要积极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紧紧围绕我市农机化发展重点,进一步建立高效的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需求为出发,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机推广新形式,提高新机具新技术的转化速度。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市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农机技术创新,逐步建成有代表性的试验、推广、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途径和模式。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发展我市农机生产企业,做好农机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加快发展和不断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和体系创新,发挥基层公益性农机人员的作用,稳定和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机技术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农机户和农机大户,以农机资本为纽带,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联合、合作等形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农机化新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机手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营服务水平。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壮大农机经纪人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完善自律机制,严格资格认定。积极规范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农机销售供应市场、农机维修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农机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经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等的农机经营服务,为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努力提高三麦、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提高特种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林牧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水平。

(四) 加强农机执法力度,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保障

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施农机行政许可,强化依法管机,依法兴机,提高执法水平,强化优质服务,彻底根治“黑机非驾”现象,加强对机手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加强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加强监管,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机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产品售后服务意识,保证配件供应,继续实行农机产品推广许可证制度;加大农机质量和农机标准化的工作力度,全面开展农机维修点技术等级审定发证工作,依法加强农机修理质量管理,确保安全使用。引导农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扭转农机市场竞争的无序状况,维护农民利益;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全面提高农机管理的行政执法水平。

(五)加速农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机队伍素质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办好县级农机化学校和市农机中专学校,强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换代,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加速农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即重点抓好农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农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农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农机手队伍建设。加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

(六)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

重点建设一个市级信息中心和*个县级信息站。进行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综合统计信息交流。建立主要农机具生产、维修、供应信息体系。实现市、县联网。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服务组织指导农机化生产和服务,为农机企业和农机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七)强化领导,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综合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定期研究协调农机工作,市、县党政分管领导应在计划安排、工作部署、资金投放等方面把农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十一五”期间主要农业机械工作应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标,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我市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2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49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重点经济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和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稳定在405万千瓦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重点经济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1、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坚持提升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广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实现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统筹发展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常规机械与高性能机械、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提高大型农机配套比和使用效率。在南部、西部的粮油生产区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在东部、北部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适用性强的中小型机械。

2、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围绕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巩固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着力提升玉米联合机收水平。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和精量播种施肥等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和技术,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新型农业耕作方式。围绕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建设花生、马铃薯、大蒜和生姜生产机械化推进区,加快播种栽培、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积极发展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围绕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积极推广田园管理、电动卷帘、保温被、工厂化育秧、生态植保、病虫监控、温度湿度控制、物理增肥等高科技机械设备和技术,加快设施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围绕推进现代畜牧业和林果业机械化,加大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生鲜乳收集、机械挖穴、育苗嫁接等机械设备的推广力度。围绕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不断提高种子加工处理、保鲜贮藏、分级筛选、粮食烘干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

(二)以完善“四大体系”为支撑,着力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农机产、学、研、推等各方面力量,提升农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企业承担研究开发任务,承担或参与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建立农机农艺协作机制,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推动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集成和融合品种、栽培及机械化技术,带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机械化水平提高。试验引进数字化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提高机械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促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2、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坚持公益性定位,建立完善以市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机科研、教育机构和生产企业广泛参与,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推广服务能力。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动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生产机械化,逐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改善条件,增强手段。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机械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大、各具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实现区内耕、种、收、植保全程机械化生产,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机化技术路线和模式。加快推广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不断改进作业模式和技术规范。

3、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以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为骨干、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社会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加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技术操作水平。加快培训农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机人才队伍。

4、完善流通服务体系。支持大型农机制造企业与专业农机流通企业相结合,建立新型农机营销网络。开展农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农机“4S”店、品牌农机店、连锁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强化农机零配件供应,利用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资超市等渠道,推行送货上门、服务到田间等销售服务模式。依托重点生产和专业流通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搭建农机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

(三)以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载体,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着力培养以农机手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到2015年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80个以上,承担全市80%以上的农机作业量。积极开展规范化、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重点培育30个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大力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代耕代种代收等农机服务,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农民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市场,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四)以实施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

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的新要求,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深化“平安农机”建设,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落实“一格三网九定”措施,逐步建立以农机部门为主体的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构建纵到底、横到边、职能到位、责任到人、高效灵活的农机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方式转变,监管环节由使用操作向农业机械化全过程延伸,监管范围由拖拉机、联合收割(获)机扩大到所有农业机械,监管方式由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提升。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规范农机维修服务,实行农机维修行业准入制度,严格农机修理者从业资格和维修网点开业技术条件,加快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抽查和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星级文明农机市场和销售企业”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资金规模和品种,并向重点作业机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倾斜。支持农机化推进工程,重点支持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先进农机具创新示范和农机规模化作业。鼓励支持各镇建立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加大农业机械化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在适宜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玉米机收、花生收获、秸秆还田、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业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在加强装备、完善设施、组织作业、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农机事业单位履行公益性、执法性职能所需经费,市财政纳入预算。积极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业务,研究对农业机械的保费补贴办法。

(二)扩大金融服务领域。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研究制定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获)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政策。对农机制造企业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引进等科技贷款项目,给予重点安排。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小农机制造企业可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制造企业倾斜。

(三)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继续对符合规定的跨区作业农业机械、运输跨区作业机械的车辆和技术服务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免征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批发和零售的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农机制造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进一步落实农机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政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要求,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机推广和安全监管能力。根据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要求,搞好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加大对农机科研、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农机维修、信息服务平台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在规划、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库房、维修间等配套设施,改善农机存放和保养条件。将机耕道路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四大基地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统一规划实施,切实改善大中型农机通行条件,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将农机流通体系纳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支持农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组织领导

第3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1充分看待农业机械化助推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效果

1.1农业机械化出产是经过把握现代农业出产技能的组织和小我,运用现代农业配备,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等全进程功课效劳。农业机械化出产打破了人畜力所不克不及承当的出产规划、出产效率限制,完成了人工所不克不及到达的现代农艺技能要求。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浇灌、精量播种、高效收成等功课只要借助机械的动力、精准度和速度才干完成。农业出产中的抗旱排涝、大规划的病虫害防治等也都需求机械化功课才干获得较好的施行。

1.2农业机械化是完成工业化、城镇化、转移乡村劳动力的实际选择。市350万人,城镇化率为36%,农人250万人,个中有100多万人在外打工,2/3的农户的青壮劳动力都不在家,留守在家大多为白叟和孩子,乡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应向有限供应、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甚至构造性缺少改变。一些当地农业兼业化、乡村空心化、农人老龄化趋向分明,一些重生代农人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乡村务农的也需求面子劳动。农人渴求机械化替代传统的人力畜力劳作,渴盼从传统种养形式中解放出来。

1.3农业机械化是进步农业综合效率的有用办法。农业机械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效果凸起。据专家测算,运用机械化功课,在不降低产量前提下,可以添加泥土蓄水量16%-19%,添加泥土有机质0.03%-0.06%,每公顷节省用水600立方米,有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一样的施肥量,用机械深施基肥功课可增产5%-10%,而在坚持产量一样的状况下,可节省肥料20%。经过展开高效施药机械化功课,农药的有用应用率可比传统施药办法进步20%-30%。农业机械化还大大降低了农业出产本钱和农人劳动强度,然后添加收入。仅就机械插秧一项而言,其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亩均增产可达25千克以上,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我国农业机械化对添加粮食产量的奉献率已到达20-25%。在一致前提下,水稻、小麦、玉米出产全程机械化可完成节种、增产、减损综合增产才能辨别为53公斤/亩、37公斤/亩、72公斤/亩。农业机械化出产有利于开展资本节省型、情况友爱型农业,促进农业可继续开展。

1.4开展农业机械化出产,是扩展农人就业,培育新型农人的有用路子。理论证实,开展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就是培养高本质职业农人的进程,跟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农人和外出打工的强人看到农业机械化出产的黑暗出路,转而投资置办农业机械,参加到农机社会化效劳中,经过农人“阳光培训”等多路子获取农机、农艺、治理等方面的常识,使本人逐渐成为新一代懂技能、会治理、善运营、高本质新型职业农人。当前市农机从业人员约5万余人,拥有农机大户155户,农机专合组织16个,社员393人,各型机具748台套,资产1700余万元,辐射带动效劳农户近1.9万户,2010年功课面积近15万公顷,完成功课收入1400余万元。跟着农业机械化出产的不时推进,市将培养更多高本质新型职业农人、开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气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的带头人。

1.5机械化出产带来农业出产的规划化、集约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完成。多量量高功能农机具的推行使用,一户人家栽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地盘已成为能够,一批批地盘联片、规划运营的农业种养大户接踵降生,引领市农业向规划化、现代化财产化迈进。青神县黑龙镇新平村栽种大户魏立兴,租赁本乡3个村66.7公顷以上地盘,联片栽种优质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小我拥有迁延机2台,插秧机3台,耕整机5台,结合收割机2台,固定资产达70余万元,他还将周边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三农农机专业协作社。既为本人的农场效劳,还为周边农户效劳。

2开展现代农业机械化需注重五个相顺应

2.1农机配备数目增进与配备质量提拔相顺应。坚持配备数目不时增进是加速机械替代人畜力措施的急迫之需,提拔配备质量则是促进农业机械化继续开展的久远之道。必需对峙数目增进与质量、构造、效益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构造晋级,推进种子处置、浇灌、植保、烘干、贮藏和加工等各个出产环节机械化,鼎力促进进步前辈合用、技能成熟、平安牢靠、节能环保的农机配备普遍使用。具体提拔经济作物、林牧渔业、设备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农副产物加工等机械化程度。

2.2农机与农艺开展相顺应。农业机械化出产不是简略地进行机械功课,要以配套的栽培技能为根底,进行规划化、规范化和精准化功课,才干到达高产、高效;进步前辈的农艺办法也需求农业机械共同得以完成,才干普遍使用。农业出产进程触及种类选育、栽培形式确定、机具选择、植保和大田治理等诸多环节,只要农机和农艺共同,工程办法和生物办法集成使用,才干进步功课质量和程度,到达增产、增收的结果,遭到农人的欢送。要树立农机和农艺的协作机制,研讨制订合适当地开展的机械化出产道路和功课标准,组织指导农人一致作物种类、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出产发明优越的前提。

2.3开展农机户与创立农机效劳组织相顺应。户均耕地少、农人收入低,每家每户买农机,既不实际,也不经济。在容身家庭承包运营根底上推进农机化,必需走一起应用、进步效益的路子,鼎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效劳。既要注重开展中、小型农机户,更要注重培养农机大户。支撑鼓舞农机户和农业出产运营者兴办农机协作社、农机功课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效劳组织,进步农机效劳专业化、组织化、财产化水平。起劲将农机协作社培育为延长农机公共效劳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开展的龙头,带动大型、复式、高功能机械和进步前辈农业技能的推行使用,进步农业出产效率和质量。

2.4重点打破与具体推进相顺应。一是在地区上,注重区域间经济的不服衡、天然前提的差别、农机化程度的差别,在平坝地域开展高功能粮油出产机械,在丘陵山区开展轻小微功课机械。二是在配套优势财产上,持续提拔粮食机械化机械程度还,环绕农业财产构造调整,开展畜牧、茶叶、水产、蔬菜、生果、药材、林竹等优势农产物机械。三是拓展财产链,稳固提拔耕、种、播、收等产中环节机械程度,推行节水浇灌、种子选育、农产物深加工、高效植保、质量保鲜贮运等机械,促进农机科技普遍使用,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长,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由粗豪运营向精准农业迈进。

2.5效劳、治理应与开展相顺应。在农机具保有量大幅攀升之后,要把平安监管、推行培训、实验判定、质量监视、信息效劳等公共效劳才能建立摆到愈加凸起的地位。一是增强平安监管,保证农机户平安出产。二是加大信息征询效劳,协助农人处理开展的难题。三是增强技能培训,协助农机户会用、会修、会运营农业机械。四是增强维修网点建立,实在处理机具运用进程中的毛病问题。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净化农机产物市场,协调处置好农机消费胶葛。

3加速开展的对策建议

3.1对峙统筹规划,强化行政推进。各级党委、当局在统筹城乡开展、推进农业财产化历程、施行农业综合项目、推造农业特征财产园区和示范基地等推进现代农业建立的还,把推进农业机械化归入总体规划范围,作为增强“三农”任务的根底性工程和改变农业增进方法、提拔农业综合出产力的主要任务,合谋划,同组织,同开展,充分调动财税、金融、发改委、农口等部分,整合伙源,整合项目,齐抓共管,同步推进。

3.2对峙市场指导,推进财产化运营。遵照市场经济规则,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间,以进步机具应用率为伎俩,积极组织、指导农机大户和效劳组织展开以跨区功课为首要方式的功课效劳,知足农人和农业出产的需求。不时扩展农业机械化出产的局限、功课范畴,功课环节由机收向机耕、机播、机插、植保、秸秆还田等开展,功课范畴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向设备农业,由栽种业向养殖业和农产物加工业具体拓展;效劳局限由产中的功课效劳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进程延长,不时立异承包运营、订单功课、“一条龙”效劳等功课形式,带动农机技能培训、信息效劳、维修及配件供给等财产的开展,大大推进农业机械化出产的市场化、规范化、系列化、专业化、财产化。

3.3对峙典型示范,带动具体开展。着重抓好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立,由点带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出产主体的开展强大,进步农业机械化出产组织化、规划化、社会化程度。经过平原地域领先开展,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开展;狠抓要害农时的机械化功课效劳,带动全年的机械化出产。在对峙稳固进步粮食作物机械化出产程度的还,环绕优势农产物区域结构,量体裁衣逐渐推进经济作物、养殖业、设备农业、农产物初加工业和农业抛弃物综合应用机械化,推进区域协调开展,具体效劳农业出产。

第4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效经验,深刻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谋划部署“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2011年的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于文波副主任在总结了我省“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后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下大力气。“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难点与焦点:农机装备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机械收获水平较低是制约全省农机化快速推进的主要瓶颈;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和效益有待提高。

会上,于文波副主任分别强调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目标和2011年我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1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全面提高现代高效农业装备水平,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要实现六项主要任务:

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力优化装备结构,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机械的发展,加快老旧、技术落后、高耗能、高排放农业机械更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全面提升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行政推动力度,加快发展高性能水稻种植、收获机械,不断提高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大力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改善服务条件。加快农机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步伐。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农机化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通过政策、资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不断促进其发展壮大,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动省内农机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的引进开发,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2011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350万千瓦,同比提高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水稻机械插秧作业水平达到55%以上;水稻机械收获作业水平达到70%,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水平达到25%以上。

按照以上目标要求,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强化农机购置补贴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农机补贴的档案管理,确保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

大力推进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加大省级财政对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巩固提高30个产粮大县的基础上,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在全省各县(市)全面推进。

精心组织机械深松和农机化生产 加强各级政府深松补贴投入力度,完善补贴运行机制,加强技术指导。

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培训 重点示范推广水稻育插秧、水稻收获、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高效植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

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 制定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优惠政策。

推动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推动机构和队伍建设。启动实施好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和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建设规划,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和各级财政投入,增加和完善农机化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手段和设施。制定在岗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第5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的同时信息化时代也拉开了序幕。在全球各种产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农业机械业想要在其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就必须加速农业机械业的信息化进程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农业机械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进而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业的信息化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的必然性可以农业机械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发展的需求上得到说明。

1.1地位的基础化

农业机械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用到农业机械产物;农业机械业也是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新兴行业诞生,但是农业机械业在各行各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依旧保持不变,农业机械业的发展也备受许多国家的重视。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机械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的日益加深,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造成了其地位变的不可动摇。

1.2经济规模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很多农业机械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加速了国际化业务的开展,实现了全球的规模化的生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击倒,很多企业加大了在相关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投资,为满足日渐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农业机械企业还得针对专项农业机械化产品进行升级与加工。电子信息化技术在这时可以有效的帮助各企业减少工作任务、减轻人力资源的压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对于全球各个地点的农业机械企业分部进行管理,使各个地方的企业可以分工合作高效快捷的完成生产任务,利用不同地方的地理优势带来高质量的农业机械成果。

2农业机械业现状及对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的农业机械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与技术程度,使之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如今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将其应用到农业机械当中时可以快速的收集生产数据,集中有效信息,准确、及时的传达信息保证生产周期的合理范围,使得农业机械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3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3.1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推广

电子信息化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在农业机械中,但是它在那一阶段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够广泛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方面我国做出了相应的行动。在农业机械业中推广电子信息化技术时,人才是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就要重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在企业内部开办电子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班,定期的邀请信息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专业辅导,组织召开信息化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实施示范工程,用形象的事实来说明农业机械信息化所能带来的成效,进而调动企业工作人员对于电子信息化技术的热情,积极的投身于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工作中去,使农业机械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的提升。[2]

3.2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随着农业机械业的发展,现有的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技术需求,在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时就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对农业机械中的许多环节得到应用:①础数据处理,在农业机械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可以快捷、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合理的数据分析。②订单管理。订单管理主要是指订单录入和订单审核两方面,在信息全球化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接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然后在对其货源进行调动。③生产建设,在农业机械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电子化设备,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无疑可以减轻工作任务的负担,节约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④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包括月生产计划管理、急件计划管理和周生产计划管理。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当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订单和不同地点的产品需求做出快速的调整。

4总结

第6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这次全市农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机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总结2009年度农机化工作。刚才,对2009年度涌现出的农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农机局王纪录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我完全同意。下面,就进一步开创我市农机化工作新局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不断增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机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精心组织重要农时的农机化生产,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大力实施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机管理工作水平,农机化事业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的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是我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主要表现为:1.农机化综合水平实现新跨越。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60万千瓦,同比增长7%;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6%,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2.农机具购置补贴取得新成效。全市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总数为3828.2万元,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享受补贴农户5000多户,拉动农民投入发展农机化资金9000多万元。3.社会化服务体系跨上新台阶。形成了一个以6.6万个农机户为基础,17650个农机大户为骨干,147个中介服务组织,7个农机专业服务队,8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4.保护性耕作农业取得新进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业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有6个县被列为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6个县被列为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2009年新增实施面积20.01万亩,累计实施面积达到184.51万亩。全年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2400余台件,实施农机新技术作业面积250万亩。5.农机化安全监管形成新机制。在全省首创了由“政府牵头,农机、综治委、纠风办、安监、交警、交通、财政组成的‘平安农机’综合领导组和农机交警联合执法运行机制”,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和“本质安全型”城市建设,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2009年6月27~28日,在我市举办了全省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现场会。9月10日,全国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组来我市进行了检查,对我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年实现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

成就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也是各级农机部门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农机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农机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市与周边先进地区、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市农机化程度还满足不了全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影响了农业机械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创新农机服务组织,提高规模经营水平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三是我市农机发展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机化产前、产后服务能力还需要加强,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仍然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尽管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更多的是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机械化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和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程度将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在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中的物质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化经营将进一步推进,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强。因此,有这样好的机遇,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一定会加快,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势头不会放缓。

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形势,正视存在的困难,准确把握机遇,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积极拓展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对于为“十二五”打好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农机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发展大中型节能、环保、高效的农机具,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作业水平。要突出抓好重要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组织,积极推广普及实用机具,加快实用机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夺取农业丰产丰收。要切实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规范和整治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要努力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拓展农机应用领域,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一)突出抓好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作为新形势下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今年的总体要求是强基础、拓市场、重规范、增效益。一是强化基础。要充分利用农机补贴政策,优先支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加装备、扩大规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库棚改造建设,强化技术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实《山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在使用土地上积极协调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强化基础建设。二是拓展市场。要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项目,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承包流转土地,大力开展订单作业,加大跨区作业组织力度,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拉长产业链条。在稳定耕、种、收作业项目的同时,向机械植保,节水灌溉等服务领域延伸,向集农田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发展,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规范管理。要加强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积极引导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的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规范指导。四是增加效益。要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强化技术信息服务,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营效益。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机服务行业的比较效益。开展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评比活动,营造争先致富氛围,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品牌效益。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100个,重点强化30个。对新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本着发展与规范同步的原则,力求建一个成一个,发展一个。同时要对过去成立的8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普遍检查,择优选择30个予以强化,对部分先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奖励。要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规模经营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在发展农机运输、修配、销售等农机服务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带动乡村农机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二)加大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今年要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深松技术。各项目实施县要按照项目拉动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项目经费和机具累加补贴措施,确保项目机具到位。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增加项目工作经费,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连片或整村、整乡推进。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加大试验示范点的数量,进行机具考核,制定技术规范,奠定推广基础。

(三)扎实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及早部署、认真组织春耕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和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的机械化作业,及时收集和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信息,充分做好关键季节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应急预案准备,切实把准备工作做扎实。积极联合公安、交通、农业、石油、气象、电信等部门,做好农机物资供应、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共同创造农机作业环境。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农机推广部门,做好农机“三包”和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加大关键季节农机市场打假、监管力度,维护保障农民利益。以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着力抓好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扩大跨区作业的规模和范围。通过加强跨区作业机具的组织调度和跟踪服务工作,扩大农机跨区作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推进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把推进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为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的重要措施,切实抓出成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下功夫抓好玉米机收工作,在玉米机收上要有新突破。当前,玉米收获机具基本成熟,关键在于加快推广应用。各县(市区)在安排农机补贴时,都要充分满足补贴玉米收获机的需求,在农机购置补贴上给予倾斜。年内新增玉米收获机200台。要加大玉米跨区机收组织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对玉米机收实行作业补贴,运用多种措施,确保有力推进,争取全市玉米机收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

(五)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机安全体系。要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依托各级农机化培训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拖拉机驾驶员培训、“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增强广大农民机手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认真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管理,深入实施农机维修技术资格准入制度,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规范维修服务行为,提升维修服务水平。

(六)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认真研究思考并着手进行农机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农机化科学发展、由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实现农业和农村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应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机化发展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农机化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都要按照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整合农机管理、教育、科研、生产等有关方面的力量,精心研究、科学规划“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要加强对农机化发展和管理工作中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在全面总结“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农机化发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深入分析农机化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应对新的挑战,迈上新的目标。要注意农机化“十二五”规划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也要搞好与全省农业、农机化发展规划的衔接,增强“十二五”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大力形成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动力和合力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机化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认真搞好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把农机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重视和加强农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机化“三支队伍”建设。一是要建设一支技能娴熟的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大力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二是要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科技人才队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三是要建设一支素质全面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管理干部队伍。

(二)严格执行购机补贴政策,真正使企业、农民得到实惠。购机补贴是一项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政策。我们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补贴政策的实惠不折不扣落到农民手中,向党和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做到企业得利益、农民得实惠、政府得人心。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渠道,发展农机投入新机制。要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聚集各方面的资金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市财政要逐年增加投入力度,增加农机化投入资金规模。各县(市区)要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资金投入规模,增加农机项目预算。对已经下达的资金和项目要严格按程序办,严格按省、市的要求办,真正做到“三个绝不能”和“三个严禁”,即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绝不能在思想和工作上有丝毫麻痹,绝不能在措施和操作上有丝毫疏漏,绝不能在政策落实中有丝毫走样;严禁以任何形式向农民收取标准价格之外的任何费用,严禁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任何名义增加企业负担,严禁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弄虚作假。二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农业机械化事业。鼓励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吸纳社会资金,创办农机经济实体。三是要引导动员农民进一步组建农机合作社。将资金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单位购买机具,开展经营服务。四是要增强服务功能。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管理、科研、推广、教育经费。农机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克服依赖思想,用好资源,用活政策,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推动工作。农机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要选好项目,瞄准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方向,积极向上争取科研开发扶持资金。

(四)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法律法规,提高农机化依法行政水平。近年来,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为标志,我市农机化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同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同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我市农机化法制建设还有不小的差距。行政执法还比较薄弱,执法体制不顺,执法装备落后,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农机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我们要认真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保障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一要深入开展农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履行应尽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农机化政策法规宣传,为推进农机行业依法行政营造良好氛围。二要切实提高农机执法能力。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农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提高农机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全面履行安全监理、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农机化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开展农机化执法检查,督促农机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

第7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福建;台湾;农机合作;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87-1

工作建议:农业在台湾的经济发展中一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为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到了60年代末期,农业逐步进入停滞期,在经济中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逐步调整了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开始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进。台湾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逐步得到重视,由于台湾农业的发展比内陆起步早,因此,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作为现代农业重要途径的农业机械化。

1 台湾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

1.1 制定农机发展计划

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台湾制定了长远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各种农机扶持政策。1959-1962年,台湾制定实施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四年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农业机械化。计划的推行和实施大大促进了台湾农业机械化的系统发展。

1.2 设立农机推广与作业服务组织

台湾为了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并积极推行农业帮扶工作,支持各地组建农会组织作为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各类农业和农机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

1.3 及时发放各种农机贷款及购机补助

台湾自1977年起,在各地逐步设立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并授权当地的土地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合作组织和乡镇农会等机构办理各种农机贷款。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

1.4 “农地重化”以利农业机械化

历来的发展经验说明,过于分散、零碎的耕地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就逐步开始实行“农地重划”举措,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步伐。

2 闽台农机合作的现状

福建省是大陆生产条件与台湾极其相似的省份之一,与台湾一水之隔的优越地理位置,使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近两年发展尤为迅猛,已经逐步涉及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标志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阶段。因此,福建省与台湾农业在农机领域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自台湾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以来,闽台农机的交流更加频繁及便捷,尤其是许多福建采购人员一般是自行前往台湾考察及洽购农机产品,并且农机团队考察,在近两年也逐渐朝着常态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 闽台农机合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有些同志认为,抓农业项目,尤其是对台农业合作项目,工作难度大,花费精力多,对增加地方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的作用却不大,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同志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对台资农业企业落地后则轻于关心扶持,不能及时帮助解决台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台资农业企业的发展。

3.2 合作规模总体偏小

在福建省投资的农业机械项目的台资企业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小,总量不大的现象,且大多数台资项目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力量不足,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3.3 交流合作层次不高

由于前几年台湾当局的限制,两地农业高新技术得不到充分的交流,贸易渠道不畅通,还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合作机制建设滞后,在农林高科技、信息交流共享、人才培训、营销服务等高层次领域的合作未有突破。

3.4 扶持力度不够有力

随着农业生产需要扶持的项目不断增多,加上市、县两级财政困难,难以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业机械项目。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集中难度较大,使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4 对福建省农机工作的建议

目前,闽台在农机领域的合作已呈现星星之火之势,已逐渐迎来闽台农机合作的高潮。因此,福建省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与台湾农机领域的合作,促进福建农业机械发展,助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4.1 政策先行、推动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现有的两岸合作资源,大胆制订农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与鼓励台湾农机生产企业来闽投资,明确对在闽台资企业的资金支持(规模闽台合作企业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先进适用农机的购机补贴专项资金支持)、税收减免(进口台湾农机零配件关税减免;闽台合作企业一定年限内增值税减半)优惠政策,并适当在土地、厂房的租住、使用上给予较为宽松的优惠政策。

4.2 目标明确、实行跨越式发展

制订台湾农机企业来闽投资创新发展模式,使得两岸在农机领域的合作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先行先试、跨越发展。据统计,目前台湾有农机企业约100 家,多数企业负责人都预知企业今后的发展出路在大陆,而福建省又是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因此,福建省应凭借目前对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逐渐加大对台湾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两岸农机化合作,促进福建省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4.3 政策引导、区域布局

第8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备 玉米 产品加工 农业经济 农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029-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水平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指导水平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其素质水平,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一、机械设备技术在玉米产品加工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和意义

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玉米初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可作为基础原料进一步加工利用,因此,充分发挥加工机械设备优势,以实现对玉米进行再度加工开发。发展玉米产品加工及开发,不但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因此利用机械设备优势、积极发展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业,对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机械设备在玉米产品加工业的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措施

发展玉米产品加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建议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并实施发展规划

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做好玉米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突出特色,择优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实施玉米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制定的规划要与县域经济规划、“十二五”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衔接,与项目带动战略联接;与大市场和“超市”对接。

做大企业规模,发挥行业协会功能。要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玉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玉米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的职能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会员单位提供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开发、销售等服务,并代表会员单位向政府提出有利于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建议。结合实际,成立和完善相应的玉米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引导、协调玉米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发展,使玉米加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并成为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

2.做大做强玉米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机械设备,发挥技术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只要能与生产基地有机结合,只要能带动农民进市场,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就给予扶持;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从加工基地建设、加工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设备、技术维修管理、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做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1加快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及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同时对于利用机械设备加工形成产业链观念加强指导和培训;

3.2在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

3.3由农业经营主体每年按销售额或利润的一定比例交纳风险金,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承担农业生产风险。四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4.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质量安全体系

4.1鼓励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再度研究开发加工机械设备;

4.2实施种苗工程,加强优质农产品良种繁育和引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专项资金应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

4.3要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加强对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和检查;

4.4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搞好质量体系认证,对现有管理基础较好,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要积极引导,以提高产品在市场竞争力。

5.建立优质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打响特色品牌

5.1依托现有优势产品生产区域,扶持建立优质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实现特色加工与原料基地的有机结合;

5.2引导加工企业、农产品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及个人参与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5.3强化加工产品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力度。

6.优化环境,促进产品加工企业健康发展

6.1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为产品加工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和完善促进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与管理办法;

6.2强化引进优良的机械设备形成规模性的生产,为玉米产品加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6.3要建立重点项目立项代办制和引进项目流失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地方财政要确保支农资金重点投入加工企业;金融部门要放宽担保抵押贷款的条件,并把加工企业列入优先扶持对象;税务部门要落实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土地规划部门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给予统筹考虑安排;电力部门要对加工企业的用电给予保证。

7.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对玉米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对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活动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支持政策,加大对玉米产业的补贴扶持,从而促进玉米增产,满足对玉米需求的日益增长,减少玉米加工业的原料成本。要加大对玉米加工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繁荣农村金融,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和范围,对玉米主产区和加工企业带给予有力的金融扶持。

第9篇: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范文

1农业机械维修现状

现阶段的农机维修业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督管理,农村农机维修网点面广、分散广使得其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管理力度不够,久而久之就会使监督工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继而在无形当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系数。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机维修网点主要分布在集镇周边、交通便利的省道旁边,这一分布状况不能深入乡村,继而对农机维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多个相关部门都需要参与到农机维修管理。同时现阶段各职权管理界定不都明确,分工不细致,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还因为控编、缩减开支等原因致使相关管理者鹳雀,继而衍生出了道德品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的管理队伍。不仅如此,站在维修技术的层面来讲,其技术等级不高、服务水平不到位等,均是现阶段的关键问题。有许多维修人员都不是专业的大型机械维修人员,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这使得农机维修并不规范、质量水平不高、没有检测设备,只是通过日常经验判定标准,并未不良维修埋下隐患。

2农业机械维修建议

2.1将农业生产当作参考依据,科学配置农业机械设备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生产结构往往处于单一化的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农业机械设备应用效果不理想,继而对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在充分结合农业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宽其使用范围,尽可能将功能齐全的机械设备当作主要设备,只有增强了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才能在时展的潮流中全面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站在客观的立场,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时间往往处于集中的状态,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科学配置,这样做不但符合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长时间运作给机械设备带来不利影响,从而缩减机械保养未来的成本。需要认识到合理安排农业运作时间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分配,结合实际状况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分配计划。

2.2提高机械维修技术水平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水平离不开完善农机维修管理制度,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行业的管理在相关部门内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时每刻都要小心翼翼,并在此基础上加大相关管理的力度。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确保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可以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不断优化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不仅如此,还要加快总结维修行业的管理经验积累,快速完善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建设。在努力提升机械维修技术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管控工作,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工作,以此来促进其维修水平的全面提升[1-3]。

2.3对农业机械管理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对农业机械的融合管理予以高度重视

对农业机械管理方式加以创新,不断强化农业机械的融合管理,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机制,在充分结合机械设备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下两种计划:一种是农业机械管理计划;另一种是农业设备使用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符合各方面的农业生产要求。尤其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与完善农业机械管理方式,加大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力度。同时要将农业生产需要纳入考虑范围,主动创新农业机械管理方式,以此作为强化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主要手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