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知识型产业论文精选(九篇)

知识型产业论文

第1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6)02-0179-04

0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和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显著特征而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其高初始投资和低成本复制的生产特性又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进行过系统研究,本文就尝试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路径理论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创新,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创新上面。Horii和Iwaisako(2007)基于美国的数据分析了激励制度对农业私人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私人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1],而Hu和Mathews(2005)基于东亚五国的数据则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2]。虽然这两个经验研究的结果截然相反,但是仔细分析却并不矛盾,这是因为美国属于发达国家,而东亚五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制度完善程度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启示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与某些中间变量密切相关。余长林和王瑞芳(2009)通过理论和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越能促进该国的技术创新[3],因此我们猜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中间变量,其中的逻辑如下: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本身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储备较少,因此难以实现创新,此时其主要是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引进前沿技术来实现增长,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技术的扩散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理论假设:假设1:经济发展水平会通过创新能力来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会有效激励创新,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不仅可以降低集群内部企业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而且能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降低创新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存活率,还可以加速创新信息的扩散,从而有利于整个创意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集群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集群的“增长极”功能。张杰、刘志彪(2007)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创意集群中,企业间的模仿现象十分严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收益,最终导致创新的消失和集群的衰落[4]。孔伟杰(2010)进一步利用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其能够有效影响企业的空间分布[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产业集聚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中介变量。当某一地区的创意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显著提高,这其中的逻辑为在同样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下,集聚程度的提高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的显著提高来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由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理论假设:假设2:集聚程度会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当集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的显著提高来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只有在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中,生活要素才会实现最优配置,社会需要也才能得到释放和满足,更重要的是,有效的竞争才能实现。在一个低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其与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典型的比如政府,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也不会对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竞争是较为公正的情况下,创新才能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此时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化的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由此得到本文的第三个理论假设:假设3:市场化的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才开始变得显著。

2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路径的经验分析

2.1模型选择与构建

通过上文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均与另一个中间变量密切相关,而且随着中间变量程度的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甚至是方向都可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路径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考虑在实证检验中使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于本文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由于实证检验所使用的数据为2003~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因此本部分最终使用的模型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与同样用来发现数据结构突变的邹检验不同,面板门掀回归模型的突变点并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客观分析得出的,因此其更加科学和严谨。下面我们以单一门限回归模型为例对理论假设1进行分析,其他两个理论假设的验证过程依此类推。我们假设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单门限效应,且门限变量的值为γ,因变量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测度变量Y,Z为控制变量,X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th为门限变量,δ、β1和β2分别为相应变量的系数,μi为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β0为截距项,由此我们建立如下的单门限回归模型:在获取门限值后,我们还需要对门限值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模型的估计是无偏稳健的,下面,我们就结合中国2003~2013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对本文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

2.2数据与结果

根据前人的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需求方面,我们使用人均GDP来表示,既可以衡量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可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供给方面,我们主要使用每万人的大学生数量来测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投入要素的人力资本;三是外部环境方面,我们主要使用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外部的环境因素。因此我们主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力资本水平HUM,城镇化率CITY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在门限变量方面,根据前文理论假设,我们主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GDP、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DIS和市场化程度MAR作为门限变量,并分别包含在三个不同的模型中,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既是控制变量,也是门限变量,说明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我们首先使用Bootstrap方法对门限效应的模型进行选择,一般是在单门限、双重门线和三门限模型之间进行选择,对于以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1而言,其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前三行,以产业集聚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2,其检验结果见表1中间三行,剩余三行为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3的检验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模型1、模型2还是模型3,只有单一门限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其他均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三个门限变量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仅具有单一门限效应。表2进一步给出了各模型对应的门限值,可以看出,当人均GDP超过5.02万元人民币时,当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集聚水平超过1.16时,当市场化水平超过0.60时,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将会发生结构性变动,至于这种变动的程度和方向如何,我们还需要在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其结果见表3。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无论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还是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最明显,这说明城镇化是推进一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这显然与城镇居民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精神追求有关系;其次,与一般的理解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以市场化水平作为门限变量的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的估计系数才在10%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其影响程度也较低,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人力资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创新能力和思想上,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我国人力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显著;最后,三个门限回归模型中对于门限变量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估计结果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因此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三个假说。具体来说,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即人均GDP收入在5.02万元人民币之下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不仅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而会显著阻碍该产业产值的提高,这显然是与不同收入水平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同所造成的,当收入较低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模仿实现的,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限制这种模仿,从而抑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高端更加多样化,单纯的模仿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创意已经越来越少,此时模仿的空间大幅缩减,创意创新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动力,此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维护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从而激发创新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人均GDP达到临界值之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是有必要和有积极意义的;当门限变量为产业集聚水平时,表3的估计结果表明当产业集聚水平达到临界值(1.156)之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这与本文的理论假说2也是一致的,其逻辑在上文中已经论述,在此就不再赘述;当门限变量为市场化水平时,从表3的估计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当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达到临界值0.603时,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才是显著的,其逻辑我们在上文中也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不仅存在门槛效应,还存在双重路径,即直接的促进路径和间接的突变路径,这在之前的文献中也没有人发现。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等三个因素对于这种影响路径的作用机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单门限效应。首先,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不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而会对其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深才会显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次,产业集聚水平虽然并不会改变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当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却显著提高;最后,市场化程度是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市场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否则其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根据这些发现,我们提出如下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制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味冒进。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单纯的统一关系,两者之间发生作用还需要借助于其他重要变量,比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搞清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理论逻辑是制定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所在。第二,在加快产业集聚的同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增长。产业集聚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可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用,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优势产业集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集聚的过程别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来发挥知识产权体系的有效功能。在改革开放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胜更多的是依靠其与政府的关系,而不是创新,这就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同虚设,也使得社会整体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继续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化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企业能够通过正常的方式特别是创新来赢得竞争,这样知识产权保护才有存在的必要,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才能得以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RyoH,TatsuroI.EconomicGrowthWithImperfect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J].JournalofEconomics,2007,(1).

[2]Mei-ChihH,JohnA.Mathews.NationalInnovativeCapacityinEastAsia[J].ResearchPolicy,2005,(9).

[3]余长林,王瑞芳.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只是线性关系吗[J].当代经济科学,2009,(3).

[4]张杰,刘志彪.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3).

第2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知识型企业 优化

分类号 F270.7

如何提高企业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优化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知识型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如何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知识型企业内完成信息资源管理的升级改造工作呢?本文在分析对比研究知识管理理论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型企业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从管理维度、人文维度、内容维度和技术维度4个方面,为知识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系统的立体化优化方案。

1 知识管理理论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延伸与拓展

1.1 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20世纪后期至今,知识管理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然而在学术界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结合各家之言,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内的一切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有效管理,以期实现组织内知识积累、共享、创新和增值,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知识活动。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术界对信息资源管理也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引用程刚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中的定义:信息资源管理是将信息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设备、技术、政策、机构等)作为组织的重要资源,并围绕这一资源采用综合的管理手段,对其实施规划、开发、组织、集成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组织的信息需求。

1.2 知识管理理论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管理是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资源管理使数据转化为信息,知识管理使信息转化为知识,两者转化的对象不同。②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组织的特定目标服务,知识管理是为了增强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服务的目标不同。③信息资源管理局限于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作用于静态的文献、数据资料等内容;知识管理管理的是流动过程中的知识,作用于动态的知识流动过程。④信息资源管理所管理的对象信息通过搜集和整理能够不断提升信息总量;知识管理所管理的对象知识通过搜集、积累、共享与创新实现增值,不断提升知识总量和知识质量。⑤信息资源管理所管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文献资料、电子档案、网络数据库等客观世界;知识管理所管理的知识不但来源于客观世界,更注重人脑内的隐性知识,部分知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知识管理以人为本,整个知识的流动过程都需要人的参与,最终的知识内容服务于人。所以,知识管理是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上的一个管理理念与实践活动的质的飞跃。从理论角度看,没有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形成今天的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并丰富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

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型企业发展需求间的矛盾

2.1 知识型企业内涵及构成要素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知识型企业总结出不同的定义,综合各家观点,笔者把知识型企业定义为:在企业中,知识是核心资源,智力产品是主要产品,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主要成员,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管理思想和方法,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和管理企业中的知识,进行知识管理的结果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生产出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知识工作者、知识管理、智力资本、智力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知识型企业的6大核心要素。

2.2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型企业需求间的矛盾

2.2.1 对管理对象需求的矛盾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信息系统专家理查德・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来看,我国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相对来说仍处于数据集成较低层次的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传播,可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或者以文件、数据、档案、图片、影像、程序等显示的显性知识。知识型企业要求重视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因为隐含在企业员工头脑和行为中的隐含知识、个性化知识、潜在知识往往是企业智力资本中最核心的部分。隐性知识是知识型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保障了企业智力资本的独特性和竞争性。由此可见,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内容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2.2 对知识流动过程需求的矛盾在信息处理中,传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流程局限于采集检索分析等。知识型企业对于知识流动过程的需求是:搜集整理积累学习分享创新增值再积累再学习分享……。知识型企业知识流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永不停息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企业的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知识质量通过创新得到了质的飞跃。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满足不了知识型企业的知识需求,一些学者称“知识管理始于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才能够解决冲突。

2.2.3 对参与对象需求的矛盾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虽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但是文献、文档、网络等各种载体和信息技术系统是其主体,参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人员有限。知识型企业以人为本,在整个知识流动过程中,所有的管理者和各个生产销售部门的员工必须参与其中,他们是知识的需求者、使用者、分享者和创造者。因此,知识型企业中虽然设有专门的知识资源和技术设备管理人员,但是所有员工都参与知识搜集整理,所有员工都分享企业知识,这一点是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所不具备的。

2.2.4 对服务质量需求的矛盾 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范围比较窄,信息服务人员信息素质得不到全面锻炼。他们往往不能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理解信息服务的意义,甚至对于生产流程也不熟悉,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人的素质决定信息服务的质量,低层次的信息服务无法满足知识型企业的知识需求。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社会形态逐步发展和完善,知识型企业对知识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产生了更高的标准。如果企业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管理水平不能与时俱进,根据“木桶理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因此,知识型企业必须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传统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优化。

3 知识管理对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区别与联系的理

论分析,着眼于解决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笔者构建了多维度知识管理对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模型,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立体的思维路径,如图1所示:

3.1 管理维度的优化

3.1.1 战略优化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的改造和升级,应当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充分理解和应用知识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在有目的的信息资源管理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战略。战略层面的规划和指导,能够保障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受到各层级管理者和各部门员工的充分重视,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全员参与知识管理,使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

3.1.2 制度优化 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指在整个管理项目运作过程中,以各种制度规范作为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及协调各种关系的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①使知识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项目运作的正规化;②使企业成员对项目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3.1.3 组织及人才优化 项目的完成离不开组织和人员的执行。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构和人才梯队,才能够保障知识型企业的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优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推进。在这个项目中,人才是关键。一些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的企业设立了cK0(知识管理主管),cK0是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有着深刻理解,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是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此外,参与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的人员都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知识管理的知识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方案、熟悉信息技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人员同样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3.2 人文维度的优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知识型企业文化是信息资源管理项目优化成功的保障。知识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次。

3.2.1 精神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 精神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的构成是指知识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对人本的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和平等、崇尚学习和交流、追求创新等。精神层面的文化构成了企业的道德水准、企业员工的生存哲学,是企业的精神所在。

3.2.2 物质层面的知识型企业文化 物质层面知识型企业文化的构成包括企业外观、企业标识、企业文体活动、文化传播网络等内容,企业员工可以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型企业文化的精髓。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为员工营造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使之产生归属感。

3.3 内容维度的优化

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以知识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无论在管理的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3.1 信息数量增加 传统信息资源管理依据用户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工作内容限于数据转换,信息整理、信息加工和信息提供。以知识管理为主导思想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既要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又要使信息完成向知识的转化,形成组织内部知识数据库,建立与组织员工共享的信息系统;通过组织员工的学习和分享,形成知识增值,知识创新,所以知识数量在增多,知识广度在扩展。

3.3.2 信息质量发生质的飞跃 成功实施知识管理项目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因为通过知识流动,企业内部形成了知识增值和不断知识创新的机制,从而使企业保持独特的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企业知识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质的飞跃,是信息资源管理优化的最高境界。

3.4 技术维度的优化

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需要知识管理技术作为工具。知识管理深化了组织对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要求。在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有进一步的深化,在传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注重对信息的搜集、检索和传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更注重对知识的挖掘和创新,表现在信息向知识演进的处理上,涉及的新的应用技术有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等,其中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了知识的充分共享。知识管理促使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帮助知识从知者向未知者传递。

在4个维度的优化模型中,管理维度的优化是基础,为知识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优化项目指明了方向,制定了执行路径,提供了制度保障,是项目实施的“硬环境”人文纬度的优化作用于人,形成了知识型企业的文化氛围,提供了项目实施的“软环境”;内容维度和技术维度的优化,是项目执行的具体工作内容,需要在“硬和软双环境”的指导及保障作用下,逐步完成。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个纬度的优化结果,是帮助知识型企业转动起“知识之轮”,实现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

第3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业工程;培养方案;技术型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从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自1994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以来,无论在专业特色设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06所院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目标定位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等。2004年-2006年,我们对中原地区工业工程人才需求信息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扎根于某一行业领域的“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既懂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工业工程专业知识―需求呈增长趋势,已经占工业工程人才需求量的60%以上,而未定位于特定行业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专业人员已经呈现饱和趋势,社会需求量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改革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1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定位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是掌握系统的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丰富从事行业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生产实践,具有系统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技术专家的潜力。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除应具备每一个高级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外,还应该具备如下职业能力:

(1)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具有熟悉企业生产产品及工艺流程,及时把握企业发展脉搏的能力;

(2)系统思维能力:具备全局思考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

(3)深厚的业务素质:物流系统、生产系统和工作环境优化能力;

(4)价值创造能力:资本运作、资源管理、资源配置能力。

2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技术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要求改革传统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专业框架。

2.1 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与传统的“管理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主要突出“技术型”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包括形成专业理念、专业能力的基石性的专业知识;把握企业生产实践的行业专业领域知识;决定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创造高经济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管理学知识;促进具备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形成的经济学知识;令培养对象谙熟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所需要资源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学知识;保障扫除发展中的障碍,拓展企业疆界的社交能力的相关知识;适应国际化、决定涉外能力高低的外语知识;素质教育、决定“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魅力的人文知识等。

(1)增设“工程与管理结合”的学科交叉课程。在基础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人因工程、质量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经济学、管理学、管理统计学等专业和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企业过程再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等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性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

(2)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竞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教育。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学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每年举行的“希望杯”、“挑战杯”、“沙盘大赛”等竞赛,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在促使参赛学生围绕竞赛范围梳理、整合所学知识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理论能力、创新能力。

(3)持续的教学方法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方式研究,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设问式教学”大作业考核等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主导的授课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导师制和创新团队建设,以申请专利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创新型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持续创新能力的工业工程师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同建设;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虚拟工业工程师训练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发展,将人才培养与资格认证相结合。

(1)以课内实验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分阶段开设阶段性和综合性模拟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动作分析模拟实验》、《质量工程模拟实验》、《物流模拟实验》、《生产综合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训练》等。通过这些实训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训能力,实现对从企业设立到企业破产全流程所需知识的综合。

(2)以实习为依托,使学生在企业实务中提高实践能力。聘请一些实习效果好的大中型企业的生产总监、经理等作学生的实务导师,对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安排学生在实习期间和寒暑假期间到实务导师单位实践锻炼,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3)以课程设计为补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每一门主干专业课都开设有课程设计,将课程中设计的知识点融入一个综合的案例。

(4)以毕业论文为综合,综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实际科研课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大学所学全部知识综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5)推出“工业工程专题”系列讲座。每学期至少聘请3-5名大中型企业生产总监和技术、管理人员或校友就热点问题和成功经验讲学,一个学生在大学4年共8个学期期间有足够机会取得企业生产总监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关心企业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极大地丰富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企业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6)虚拟工业工程师培养是利用虚拟实验室、设计虚拟生产中心,借助虚拟外设,按照工业工程师考核要求,让学生扮演工业工程师角色,对虚拟生产中心进行改善,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如下的“技术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图1)。

【参考文献】

[1]贾涛.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工程,2009,12.

[2]崔剑.浅谈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2011(19).

[3]张忠.基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3).

第4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64-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由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如何针对其特性设计有效的知识型企业激励机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 知识型企业及其所有权安排

根据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形态。因此,可以把知识型企业理解为,以知识经济为前提,从事知识和信息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随着知识型企业的出现,一些学者对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思的企业权力转移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将主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并且“在知识型企业中,创新者成为委托人,创新者和经营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王胜今等学者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认为知识并没有超越资本等要素成为一种独立的,并且最主要的生产要素。通过考察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最典型的知识型企业的发展,他们提出,知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并非企业风险的最大承担者。风险投资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获得快速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而其他知识型企业,也多在21世纪初知识经济的概念导入后开始发展。在风险投资发展最成熟的美国,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风险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并未能控制企业所有权。所以我们认为,创新者成为委托人的观点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代表了今后发展的可能,但对目前中国的知识型企业还不现实。基于这种知识型企业所有权安排逻辑,我们将从经济学的综合角度出发,针对性地设计新的激励机制。

2 经济学视角的激励机制考察

激励问题产生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由于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拥有的不匹配,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就会发生道德风险,企业激励问题由此而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委托一理论的兴起,经济学理论对激励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学家对企业组织中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激励这一基本命题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

现代企业理论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激励机制和隐性激励机制。两种激励机制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契约的不完整性。显性激励理论主张以明文规定的激励合约形式,把_人或激励对象的期望收入和企业经营绩效挂钩,通过补偿政策诱使人的目标函数和所有者利益趋于一致。主要以团队生产理论、委托一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为代表。隐性激励理论强调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如市场竞争、职业声誉和企业文化等所蕴涵的激励功能,并通过竞争激励、声誉机制、内部劳动力市场等理论分析激励功能如何发挥。这样,两种激励机制分别从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共同解决契约不完备导致的激励不相容。

显性激励理论认为,解决企业激励问题,必须使激励对象的利益和其行为后果联系起来。通常的做法是实行基于业绩评价的报酬性补偿方案,如年薪制、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在企业激励实践中操作性很强。但是,基于业绩评价的显性激励在履约过程中会遇到经营业绩无法准确衡量,以及业绩衡量指标选择不当造成激励扭曲等难题。为弥补显性激励理论的局限性,隐性激励理论以“社会人”的假设为逻辑起点,充分挖掘和论证企业内外部具有潜在激励功能的各种机制,如效率工资、奖金和职位提升,以及利用声誉机制和经理市场的竞争压力影响人的长期行为。在企业正式激励制度安排的基础上,隐性激励是作为一种有效补充,成本低,激励作用持久,并能够使激励客体实现有效的自我激励。

3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本特性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本包括全体缔约人,对于其分类,宋良荣等认为,知识型企业是由普通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组成的一个“能力集合体”。其中:普通型人力资本只具有社会平均的知识存量和一般的分析力、计算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知识型企业中不占主导地位;专业型人力资本包括技术型人力资本和管理型人力资本,具有某项特殊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知识型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

作为知识型企业的主体,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多重委托链条中,都是重要的人,具有传统委托理论中人所不具备的特性,这是我们设计激励机制的出发点。

3.1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通过教育投资、培训、“干中学”、经验积累等途径形成的一些特殊的、隐含的知识或诀窍,这是知识型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一旦拥有特殊知识的雇员被解雇或被迫从事其他的工作,这些特殊知识、经验和技能就会贬值,人力资本的价值就会降低,而企业对员工的专用性投资,就会成为“沉没成本”。知识型企业与专用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复杂依赖性,直接影响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设计。

3.2 人力资本收益的外部性与长期性

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新知识或新方法在单个部门或企业的运用会很快对其他部门或企业产生示范作用,并很快推广,从而使企业或企业集群的效益大大提高,形成外部经济效应。这对企业和社会整体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期限较长,往往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并影响到子孙后代。在资本逐利性的引导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很强的自我投资动机。因此,知识型企业应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增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自我投资意愿,并加大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以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

3.3 人力资本具有较高自我实现需求,自我激励能力高

知识工作需要大量投入智力、脑力,通过专业化判断、试错、选择来解决复杂的、独特的问题。由于工作挑战性较高,知识工作容易激发参与其中的人力资本的成就感,并通过满足其成就感提升人力资本的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与自我激励能力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具有较高自我实现需要的员工通常具有很强的自我激励能力,表现为工作主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目标驱动性。这对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4 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上述特性对企业治理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显性和隐性激励理论的作用机理,设计出有效的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机制。

4.1 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

包括固定薪金、奖金、股票与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

等报酬形式。股权激励等形式具有自我约束和激励长期性的特点,相当于给予人力资本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可以减少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性和外部性,满足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与其投资的边际收益相等的回报的要求,从而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知识型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4.2 剩余控制权激励机制

上述剩余索取权的表现形式――股权,在现实中有的具有投票权,有的只有分红权而没有参与治理的权力。为了使人力资本能获得与其剩余索取权匹配的剩余控制权,需要给予人力资本发言权和谈判权,也就是一定的控制权。这主要通过使人力资本拥有和增加投票权,并提高人力资本在董事会中所占比重来得以实现。知识型企业中,随着人力资本拥有的股权份额的增多,其相应拥有的投票权及其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也相应增多。

4.3 工作设计激励机制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针对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更需考虑工作本身的激励性,通过对工作进行有效设计,激发出更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特征模型(JCM)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通过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以及工作反馈等方面的工作特点设计,将对人力资本的生产率、积极性和满意感有较强的影响,进而促进高内部工作动机,实现高工作绩效。

4.4 声誉激励机制

这是隐性激励理论的具体应用。人力资本具有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追求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建立有效的社会声誉评价体系,有助于人力资本人格的塑造,使立足诚信、重视声誉、开拓进取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声誉机制的作用发挥,需要外部经理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时、准确地反映人力资源能力、素质的声誉信号,并为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经理市场的存在和完善,也使得人力资本面临更大的“解雇压力”,从而激发出更强的竞争动力,并更加珍惜职业声誉。

第5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一、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国内最早开设的是产业经济学课程,而现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说定型比较晚,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一般被看作是产业经济学的“窄派”,主要研究市场的组织特性,研究市场结构是如何有效运行的,生产活动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组织起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反应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具体研究涉及制造业、采矿业、零售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及网络行业和公用事业的企业之间相互竞争问题。

产业组织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的数理模型为基础,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好产业组织经济学要先修微观经济学课程,产业组织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有区别的,从分析方法来看,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更加多样性,除了模型分析方法,更侧重于数量分析方法对理论的阐述,同时还使用了历史分析方法的;从研究范围来看,产业组织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了分析体系中,例如反垄断法对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有效地保证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维护帕累托最优的市场结构,从而提高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经济学还是一门应用经济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多现实发展问题的研究运用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市场体系演进中的问题,为建立适用于中国市场结构特点的产业组织理论提供了契机。产业组织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的重视,已经是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其兼具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特点,对大学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和“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以传统教授方式为主

由于数学模型的大量运用给产业组织理论部分讲授及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主要采取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以灌输知识为主,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目标,却忽略了能力目标和扩展目标。例如,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等对厂商的价格行为以及数量行为的分析,学生可能对枯燥的数学模型的推导望而却步,进而失去了学习信心,缺乏主动性,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

2、教学内容忽略了“方法”的重要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下,老师是为了教课而教课,学生还是为了考试过关而被动学习,这种思想仍然桎梏着“教”与“学”。考试并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有用的知识就是有关方法的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对理论知识没有“反思”过程,认为只要是课本上知识都是正确的,使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了解学科“范式”是如何形成的,也未构建起自己的分析体系。

3、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一方面,产业组织经济学发展比较快,需要授课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搜集和掌握大量的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自身将理论应用于特殊案例的能力。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书本上的原理以外,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例如博弈论、产业演化动力学,网络经济学等等,才能够达到知识的扩展。因此教师自身经济学素养是产业组织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中文教材和不与时俱进,不能不断再版,更正错误和更新知识;没有良好的索引和参考文献,学生学完之后,就失去了翻阅的价值;翻译过来的外文教材也存在不能及时更新、再版的问题,只能大量使用外文书籍。

4、实践环节欠缺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内企业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应用性很强,经验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又不断地扩展,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基础,实践环节正是让学生理解理论适用性的重要步骤,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善,使得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可能与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能够启发学生对理论进行自主思考。虽然高校里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所占比重太少,甚至形同虚设,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评价标准,学生也对社会实践调查应付差事。

5、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高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在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留意老师讲的哪些内容可能考,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强,很少理会所教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例如,上课时不理会老师公式推导的过程,只是死记硬背最后公式的结果。学生还是沿袭应试传统,对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不加思考,缺乏综合和推理思考的能力,在被动地接受知识。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原因可能是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或者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反映出学生不敢表达观点,或者尽量写得模棱两可。学生不重视动手能力,很少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知识是用来考试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小论文形式的作业中,学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不会用,说明学生并未构建起自己的分析体系,甚至到毕业时,毕业论文也没有体现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分析方法。这与教师不注重动手能力评价是相关的,因此,需要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对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老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及困难,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对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在教学方式、课堂内容、教师教学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多元创新

产业组织经济学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产业组织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更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授方式相结合,实行创新思维导向型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根据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可以灵活地采用创新性教学方式:竞争和垄断基本理论的介绍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有关市场结构理论的教学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以不同国家或不同产业为例,鼓励学生就市场界定、市场绩效、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等方面多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有关产业的经验性研究以及反垄断研究部分可采用案例教学和讨论方式,让学生去准备案例材料,课下阅读材料,提出问题,课上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留下一个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通过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总结,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引向真实情况;寡头理论、市场行为相关的论题以及公共政策问题可采用情景互动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市场中不同角色,采取行动,找到最终博弈均衡的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动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独立的解决问题,达到对理论模型和公共政策的理解和理论知识的巩固。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方法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其应用性特征上,从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到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博弈论引入后动态模型和非对称信息,使产业组织理论内容不断丰富,能够从多方面对进入壁垒、研究与开发、兼容性与标准、广告的效果、集中共谋行为、垂直兼并与限制等问题做出解释,并形成了稳定的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要求教师要跟随学科的发展变化,注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其中的方法,能够对问题进行“反思”,构建起自身对问题的理论分析体系,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

3、考核方式:注重能力、灵活个性

首先,应当设计一套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评方案与评价标准,既能体现学生全面的素质,又能发挥个性特长,建立课前准备、听课过程、课后思考全程、系统的考评系统;其次,考核方式要灵活个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调整授课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闭卷、开卷、讨论发言、竞赛、作业、社会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应用,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能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掌握了规范式与经验性研究的方法,了解更多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写作过程中将会避免论文空洞,有能力去检验一个理论,以抽象推理得出新的结论;或者将理论应用于一个现实的小型市场或公司,跟踪和研究某个具体产业的发展;或者用数据去检验有关竞争、规模经济理论的假设;或者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反垄断案件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第6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聚;知识溢出;联立方程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6)-0045-05

一、引 言

企业的地理集中是规模报酬和外部性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表明外部性所致的产业集聚能影响当地企业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自从马歇尔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是由于中间产品投入的多样性、知识溢出、劳动力池所致。

自从Romer把知识溢出(技术溢出)创造的外部经济视做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以来,知识溢出成为了有关产业集聚讨论的核心因素,原因在于它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特别是当知识溢出具有地方化特点是距离的递减函数时,企业就会选择区位于其他相关企业集中地区,形成利用相似知识的企业集聚;也就是说,企业在寻求知识溢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创新网络,最新开发的技术和信息就扩散了,在这种技术加速扩散的过程中,吸引了更多的寻求新技术和知识的企业选择区位于企业集中的地区,因此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已有的实证研究只集中在产业集聚或者知识溢出,强调运输成本的减少、知识溢出、多样化的中间产品投入和劳动力池对产业集聚形成的推动作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集中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方面,一方面许多区域经济学家和经济地理学家对产业集聚和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Henderson、Moomaw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生产力水平随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产业的知识溢出进行了研究。Scherer使用“借入的研发”的概念分析了研发产业和容易接受知识溢出的产业之间的潜在知识流;Bernstein和Nadiri的研究表明知识溢出明显和企业的成本结构有关;Jaffe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发现了来自科研院所地方化经济的知识溢出证据。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已有的产业集聚研究中,知识溢出往往属于外生变量,只是隐含在模型中,往往用产业规模或者城市规模来做为该变量的替代变量;更早期的大部分研究还没有涉及到知识溢出的空间因素,后期的研究逐渐对空间因素予以重视。Adams和Jaffe、Audretsch和Feldman的研究证明了空间在创新和溢出中的作用,并检验了同处一地的企业对创新和知识溢出的影响。主流经济学家Krugman和Venables通过在研究中引入区位,搭建了经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桥梁,但他们也不承认产业集聚对知识溢出的驱动力。

综上可见,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方面不足。第一,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的内生性关系很少得到认可。由于经验研究的结果对于内生性问题是很敏感的,忽视内生性会使变量评价出现偏差;第二,在产业集聚或地区水平上几乎没有学者尝试去测度知识溢出;第三,如果没有恰当的评价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来源的相对重要性,那么以他们为杠杆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政策目标可能是不明智的。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本文是在一个联立模型的框架中研究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之间关系。这样,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方程分别得到发展,同时又能准确评估他们之间的潜在内生性或者互动机制。

(一)产业集聚模型及变量说明

1.产业集聚模型。根据Marshall理论,本文的产业集聚方程主要包括马歇尔集聚经济的三个来源:即知识溢出、劳动力池、专业化投入。产业间邻近性促进知识溢出并减少新技术和创新的成本;由于劳动力池所允许的收缩和扩展的灵活性,产业可以从劳动力池获益;出于减少交易成本、与更多的需求方和供应商合作的机会,因而产业谋求与供应商集聚在一地。

FAij=B0+B1KSij+B2LPij+B3INPij+B4Pj+εij (1)

式中,FAij――产业i在区域j的集聚度;KSij――产业i在地区j创造的知识溢出;IPij――产业i在地区j的劳动力汇集; INPij――产业i在地区j的投入变量;Pj――地区j的人口;这是一个特定区位变量,与传统的地方化经济有关,如进入市场、商业服务和运输网络。由于定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存在,知识溢出、劳动力池、投入变量和人口这些变量与产业集聚水平正相关;εij――随机误差项。

2.变量说明。产业i在地区j的集聚程度用产业i的地区就业密度相对于产业i的国家就业量来表示:

FAij=Eij[]EicLj(2)

式中,Eij――产业i在地区j的就业量;Eic――产业i的全国就业量;Lj――省区j的面积。产业集聚的实质是经济活动的密度,空间密度通过集聚经济导致聚合收益递增。因此,本文使用每平方公里就业密度作为产业集聚度的测量,可以在不同规模的地区间进行比较,也希望这种测度能使潜在的异质性最小化。

LPij本文采用科技活动人员数来测量。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地区的产业来说,当地劳动力池的重要性是由它们的规模和能提供科技人员的数量来体现的。

产业i在地区j的投入变量通过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和产业的地区区位商之乘积总和来测量(我国目前的投入产业表最新的数据为2002年)。

INPij=∑nki=1wkilqkj(3)

式中,wki――从产业k到研究产业i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lqkj是产业k在省区j的区位商; pj――省区j的人口总数。

(二)知识溢出模型及变量说明

1.知识溢出模型。之前的研究说明了在知识溢出过程中,地区和产业特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地区特性的知识溢出方程,知识溢出主要由产业集聚、公司规模分布、产业结构和当地竞争力所决定。

很多的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认为,社会关系、信息网络对于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小企业有关此类研究多集中在论证有关因素的重要性方面。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以新增长理论观点来分析马歇尔产业区。由于地理上邻近是中小企业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通过企业之间空间上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小公司的集聚能获得规模经济和灵活的专业化。此外,在小公司内,他们相互作用和互相学习,创造知识溢出并因此以外部经济替代内部经济。

KSij=α0+α1FAij+α2SPij+α3DVij+α4LCij+uij (4)

式中,KSij――产业在地区产生的知识溢出;FAij是产业i在地区j的聚集水平;SPij是产业i在地区j的专门化指数;DVij是产业i在地区j经济的多样化指数;LCij是产业i在地区j的当地竞争力水平。

当前,有关产业和市场对知识溢出影响的理论不断发展,有关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Marshall,Arrow和Romer认为当一个地方产业专门化(MAR外部性)水平较高时,知识溢出的外部性是最大化的。Porter也强调产业创造的动态外部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Chinitz(1961)和Jacobs认为重要的知识传递大部分发生在产业间,因而要重视发展地区的产业的多样化;然而Henderson等学者证明两个假设都是对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产业。

此外,关于地方竞争力因素的看法也不一致。根据Chinitz,Jacobs和Porter的理论,地方竞争力刺激技术模仿和技术传递,并且影响地方知识溢出和经济增长。但MAR模型认为,太多地方竞争力妨碍企业家们的创新行为,也隐含的说明了通过内化外部性,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可以刺激创新。

本文预期产业集聚、多样化、专门化和地方竞争力和知识溢出是正相关的,知识密集产业能产生更多的溢出。

2.变量说明。由于知识溢出是无形的,所以它的测量是一个难题。本文通过R&D强度来测算知识溢出,即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计算,强度越高说明科技投入越多。

KSij=RDij/Gij(5)

专门化(MAR)采用专业化指数来衡量。专业化指数更能反映城市产业集聚的信息溢出量。

SPij=Eij/Ej[]Eic/Ec(6)

式中,Eij――产业i在地区j的就业量;Ej是地区j的总就业量;Eic是产业i的全国就业量;Ec是全国总就业量。如果它的值大于1,意味着相对于国家平均水平来说,产业i在省区j的就业量是比较集中的。

Urbanization/Jacob的测度,以前许多文章采用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实践证明这一度量是不合适的,常常不显著。现多采用标准化的郝芬达尔指数的倒数来衡量。对于i产业在j省的多样化指数为:

DVij=1/∑I[]i′≠i(Ei′j[]Ej-Eij)2[]

1/∑I[]i′≠i(Ei′j[]Ec-Ei)2[SX)](7)

式中,I――产业总数;Eij――产业i在地区j的就业量;Ej――省区总就业量;Ei――i产业全部就业量;Ei′j――j省除了i产业以外其他所有产业就业量之和;Ec――全国总就业量。多样化指数代表i产业在j省所具有的产业多样性。如果存在Jacob外部性,这个描述产业多样化水平的变量在给定省区内将对产业增加值起到正向作用。多样化指数不像专门化指数只集中在一个产业,它考虑到整个地区经济的产业混合。因此,和一般的观点相反,专门化和多样化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概念。一个地区经济可能有少数专门化产业并且同时是多样化。

沿着Glaeser等人的思路(1992),产业i在地区j的当地竞争力定义如下:

LCij=ETSij/Eij[]ETSic/Eic(8)

式中,ETSij――产业i在省区j的企业数;ETSic――产业i在全国企业数;Eij――产业i在省区j的就业量;Eic――产业i在全国就业量。LC的值大于1表明在省区j相对于这个产业的规模来说,和国家平均水平相比拥有更多的公司,也即说明产业i在省区j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数据

1. 省区和产业的选择。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90年代后持续增长,制造业产品在出口中比例也越来越大,因而制造业成为本文的目标产业。本文选择的是两位数制造业的数据,虽在产业组织研究中两位数产业定义通常被认为太宽泛,但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还是比较合适的,且我国细类三位数或四位数产业数据缺失较多。

另外,有限的数据明显限制了目标产业的范围。本打算采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18个制造业数据,但由于资料的缺失,最终采用了30个省市7个制造业的数据。7个两位数制造产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化工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由于截至目前,最新投入产出表为2002年,因此本文采用2002年数据,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

2. 估计方法选择。产业集聚现象较为复杂,其中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即一个经济变量影响另外一个(或多个)经济变量,反过来,这个变量又受到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且多个变量的行为是同时决定的,这种经济现象在计量经济学中称为经济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单方程模型进行研究,可能会忽略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之间的内生性,形成随机扰动项跨方程相关,因而两个模型的系数估计就会产生潜在偏差。为了得到一致而且有效的估计,本文采用联立方程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充分考虑到单独估计时两个模型误差项(εij和uij)的关系,使参数的系数估计得到改进。

三、模型估计结果

(一)单独OLS估计结果

对于忽视内生性的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模型首先进行单独等式的最小二乘估计(OLS),从而与联立方程的结果进行比较,印证联立方程模型结果的可靠性。

1. 产业集聚的估计结果。表1是单独产业集聚模型普通最小二乘结果。样本决定系数(R2)和修正样本决定系数(R2)分别是0.43和0.42。各变量的符号均与预期吻合。知识溢出、人口变量分别在10%和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劳动力池和产业投入并非和省区的产业集聚水平相关。

2. 知识溢出模型的OLS估计。在知识溢出方程中,结果表明MAR外部性和产业特点对知识溢出存在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当地产业实现专门化水平和知识溢出正相关。除多样化外,其他变量在10%的水平上都是显著的,但多样化和当地竞争并不有助于知识溢出水平的提高。

(二)联立方程估计结果

由于单方程估计法没有考虑可能存在随机扰动项跨方程相关的情况,只能得到一致但非有效的估计。联系方程三阶段二乘法(3SLS)是一种系统估计法,可同时确定多个方程模型的参数,获得一致且渐进有效的估计量。

1. 产业集聚模型的估计。在产业集聚等式,调整后的可决系数达到0.68,整体上联立模型效果比较好。D.W.检验值为1.74,说明残差无序列相关。

通过和单独模型估计对比,各个估计值都有一定变化,所有的马歇尔产业集聚变量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即知识溢出、投入变量、劳动力汇集都和产业集聚正相关。此外,在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中发现了OLS模型和3SLS模型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即在产业集聚模型中,知识溢出和投入变量的重要性增加了。

2.知识溢出的估计结果。知识溢出3SLS估计的可决系数R2达到0.72,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D.W.检验值为2.12,从整体上看,模型效果比较好。

和单独模型估计相比,系数估计的变化甚至是更加明显。多样化和当地竞争在单独模型中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在联立模型中是有意义的。模型认为在我国省区中,更多的经济专门化和多样化以及竞争力同样鼓励更多的知识溢出,同时支持MAR、Jacobs和Porter的观点。总之,当经济活动更加集中、专门化和多样化水平较高、公司面临更高水平的当地竞争时,地区经济易于产生更多知识溢出。

在知识溢出模型中,产业集聚成为影响知识溢出最重要的因素。专门化因素仍然是知识溢出最重要的解释因素之一,但是它的相对地位被明显减弱。最后,在知识溢出中,竞争力的影响相对于其它因素来说,尽管统计上有意义,但相对较小。

四、结 论

本论文和大多数有关研究的区别在于,是在联立方程中研究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知识溢出模式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强烈的潜在内生性,如果他们没有同时被考虑,就产生一个严重的偏差。本文研究展示两个实证模型表明这一点。单独OLS模型中的一些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没有意义,甚至出现与期望的符号相反的情况。但是,在联立3SLS方法下,产业集聚和知识溢出同时被估计,结果更加接近理论预测。知识溢出、劳动力汇集、投入变量和人口是与产业集聚相关的;另外,在省区单元中,产业集聚、专门化、多样化、当地竞争和产业特性明显影响知识溢出水平。

这些结论对实际问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表明了基于MAR理论、Jacobs理论和Porter理论的产业集聚战略实际上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区域政府能够通过认真进行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来促进知识溢出。在特定的目标产业里,更多的产业集聚,将产生更多知识溢出,因而也会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本研究也强调了当地竞争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Henderson V.Eff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6, 19:47-70.

[2] Moomaw R 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localization or urbanization? [J].Urban Studies,1988, 25:150-161.

[3] Abdel-Rahman H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city size[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88, 18:69-86.

[4] Fujita M, Ogawa H.Multiple equilibrium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non-mono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 ,1982,12:161-196.

[5] Helsley R, Strange W . Matching and agglomeration in a system of cit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0, 20: 189-212.

[6] 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4:1002-1037.

[7] Scherer F M. Interindustry technology flow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J]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2,64: 627-634.

[8] Bernstein J I, Nadiri I.Product demand, cost of production, spillovers, and the social rate of return to R&D[M]. NBER Working Paper 3625,1991.

[9] Jaffe A .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 957-970.

[10] Adams J, Jaffe A .Bounding the effects of R&D: an investigation using matched.establishmentfirm data[M].NBER Working Paper 5544,1996.

[11] Audretsch D B, Feldman M P.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 86: 630-640.

[12]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183-199.

[13] Venables A .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6,49: 341-359.

[14]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Macmillan, London,1890.

[15] Glaeser E L, Kallal H D, Scheinkman J A, Shleifer A . 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100: 1126-1152.

[16] Henderson V, Kuncoro A, Turner 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 103: 1067-1090.

[17]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Economic Studies ,1962.29: 155-173.

[18]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London: Macmillan, 1990.

[19] Chinitz B . Contrasts in agglomeration: New York and Pittsburgh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51: 279-289.

第7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化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技能教育”倾向,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忽视了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为生产第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的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职业教育迅速为生产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受到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倾向的影响,造成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人文素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思维简单呆板,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这样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了确保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快培养大批知识结构合理,人才规格适需、职业道德高尚的建设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基础教育内涵

文化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其中基础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指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除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应涵盖运用该技能所必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经验以及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包括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

二、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思考

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应当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也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谋个性之发展”,他提出“办理想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的办学原则。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应将其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实现“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职业院校应从剖析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人手,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人才必需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实现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1.职业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定为技能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因此,打造职业学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就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改革。

2.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随着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不断升温,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歧视,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低:首先,从知识水平上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不理想;其次,从学习心理上看,职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第三,是从社会认识上看,进入职业院校是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举。按照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仔细剖析,职业院校学生一般来说,形象思维强于空间思维,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

3.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一些职业院校仅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师傅带徒弟似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所,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为毕业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措施

1.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从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从关注人的精神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考虑学生精神世界的满足。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新概念,提高对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重视文化基础教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三部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的有机结合,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人文知识、文化素养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知识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在专业理论课方面,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结合学生实际把高雅艺术请进校园,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能力或素质的竞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必须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团队

树立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把培养师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以高技能、强适应性为方向,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师资,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8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资产 特征 价值链 动态环境

一、世界主要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从概念上看,知识型企业是不同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的,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知识型企业的核心在于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产品及知识营销,而不是单纯地对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或是文档的管理。因此,知识型企业在管理、文化、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下表展示了现有研究总结出的与传统企业相比,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表 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特征对比

现有研究总结出的特征,从企业运作的不同方面对知识型企业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总结,对建设知识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基于价值链体系的知识型企业的特征分析

在本部分,笔者结合价值链理论的概念,提出了知识型企业新的特征,即:知识型企业具有“知识资产―人力资源―价值”三环构成的价值链模型,并且利用这样的价值链创造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的浪潮,在新的企业价值链中,价值链环节的划分摆脱了实体的价值,转向信息、知识的价值,因此,综合分析知识型企业的企业资源,笔者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的价值链模型。在知识型企业价值链的运作,主要有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企业创造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价值,即新的产品或服务。此时,产品的使用激发了客户新的未满足的价值,则企业价值链的又一次运作开始。第二阶段企业中的员工需要与客户进行频繁地接触和交流,以明确这种未表述的知识。此时,企业客户也作为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将自己未满足的价值“表述”给企业的员工。通过大量的接触和交流,客户未满足的价值成为了员工和客户的共享知识。第三阶段企业员工调用知识资产中的员工知识,在组织知识即企业文化、氛围、组织架构的大的环境下,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创造。由于员工进行知识创造需要不断地与知识资产进行互动,同时需要与客户保持持久的沟通。因此,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再循环:当阶段3完成时,企业创造出了新产品,将未满足的价值转化为已满足价值。同时,新创造出的产品和服务会激发客户新的需求,即企业进入价值链的再一次循环。

三、基于动态环境体系的知识型企业特征分析

动态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竞争环境等随着时间、市场竞争的变化,在形式、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在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积累自身内部能力的动态过程中,任何企业都必须围绕着自己的核心资产进行变革。对于知识型企业而言,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知识这一核心资产进行变革。

在过去的20多年间,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知识型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合成材料、数据管理软件、第一批呼叫中心的发展,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期望加速技术进步来面临挑战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此阶段,知识型企业发展主要的发展动力来自新产品技术的应用。企业主要通过增加知识资产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新市场和更激烈的竞争,实施方式的进步也随之出现。从市场角度出发,掌握国际市场的能力与需求,意味着企业知识创造的重点必须要有所改变,企业更加注重全球化知识的应用,公司应根据区域特点来提供多种多样的终端产品和服务。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是企业知识创造的第三个阶段。全球化的产品和服务随处可见,知识型企业意识到,如果想使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并从中获利的话,企业间必须建立前所未有的合作关系,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项目中,管理知识为取得进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菲菲:面向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共享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第9篇:知识型产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以提升服务过程的标准化和适应性,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

0引言

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学者Miles等人。首先明确提了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ervices的概念,译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南于知识服务的研究刚刚开始,有关知识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出发,对知识服务业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尽管对知识服务业内涵的表述略有不同,大多数文献还是倾向于使用美同商务部的定义:知识服务业(Knowledge—basedServiceIndustry)是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服务业.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研究发展与工程服务及相关服务)、教育服务及健康医疗服务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指,中同的知识服务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应大力加快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如该产业发展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该研究还指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业是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的现代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产品价值体现在信息服务的输送和知识产权上.包括计算机软件与信息加工服务、研究开发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商务组织服务(管理咨询、员工招聘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方面

知识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以知识型服务为主,服务过程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服务.知识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增殖;知识服务业从业人员中高素质的人才占主导地位,知识服务业相对独立于其它行业;通过这些共性来界定知识型服务业的行业类别。根据联合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有6个门类、l1个大类、27个中类涉及到知识型服务业,43个小类可以归入知识型服务业。这6个门类是:①运输、储藏和通信;②金融;③不动产、租赁和商业活动;④教育;⑤医疗与丰十会工作;⑥其它社会、公共、个人服务活动。

国内外研究主要涉及以下领域:知识服务业的概念及范畴;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历程:知识服务业的特征:知识服务业的实证研究:知识服务发展的战略研究:知识型服务业的质量管理:知识服务业的创新研究;以及知识服务业的集群研究。从国外看,不少学者将研究集中在知识服务业与创新的关系上。Muller和Zenker: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出,知识服务业在区域和围家创新系统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我国对知识型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调查各地区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制定其发展对策,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咨询机构中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北京市具有其它城市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北京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知识型服务业作为一个高知识水平、高增值、高带动效应的先进产业应该作为北京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要初步确立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企业集群为支撑、“三二一”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因此,建立以知识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经济,实现首都经济功能转变和完善,应当成为北京的战略目标。

l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现状及产业选择

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服务业日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现状

知识服务业作为北京市一个新兴的产业,总的来说,具有起步晚、增速快、潜力大的特点。尽管目前列入知识服务业的某些行业.如教育、文化传媒、医疗服务、法律服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早已有之,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把它们列入知识服务业的一部分,视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和完善才提出来的。冈此.就我国和北京市把知识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看待,与发达同家相比,起步相对是比较晚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知识服务业的发展非常快,在短短几年已经初步显示出它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北京市。

1.2北京都市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结合

北京市的目标定位是同际化大都市,因而北京市必须符合都市型经济的特点,以知识产业为核心。同时,北京市的知识服务业必须是都市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交集。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未来北京市发展速度最快、在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的知识服务业主要有6个:①R&D产业——知识生产业:R&D经费投入、技术成果交易额、技术入股、企业内部技术成果交易;②教育产业——知识传播业:高等教育(包括留学生)、终身教育;③文化传媒和广告业——知识传播业:出版、文化娱乐、电影电视、图书/档案/博物馆、广告;④软件产业——知识应用业:软件应用与实施;⑤咨询产业——知识应用业:咨询业、医疗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⑥设计产业——知识应用业: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

2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特点

北京市是我国知识、智力密集区之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机构密集,高等院校众多.加上中央各部门及其重要的直属机构设在北京市.人才济济,发展北京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知识型服务业是一种依托技术进步、知识扩展的新兴服务业,它强调智力资本的密集和运用.提供“软型服务”或“隐”.经济附加值比传统服务业要高得多。知识型服务业在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以下特点:

2.1本地化

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要和当地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密切相连。只有当地城市的第一、第二产业趋于稳定和成熟,知识服务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时,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才会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应了解北京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结构、包括社会保障机构在内的福利救济制度,从而了解在该市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的消费底线。所以在摸清当地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大致什么档次的知识型服务业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差别化

城市区域经济之问的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应有特色化差别.要努力开创适应北京市的经济、政治、人文、社会的发展特色,即品牌效应。不同的企业通过不同的经营方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业务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这对于高度交互定制的知识型服务业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同一服务商在服务品种上也应有差别化,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和多样需求。

2.3创新化

创新战略是指服务企业应在识别顾客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服务范围、种类、特色和对象,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吸引顾客的服务新品种。创新战略仍是源于服务型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原则。顾客的需求经常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发生转移,为了使服务具有个性化,服务企业就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服务,使顾客的消费效用达到最大化。

2.4辐射化

北京市的知识型服务业不仅要为本地服务,更多的是对外服务。也就是说,北京知识型中心城市功能的对外传播,是立足于北京市,辐射全国的。随着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和向国际大都市的接近,北京市还需要顺应当前国际知识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优化知识服务业结构,提高知识服务业中高新技术含量,扩大高层次知识服务业的规模.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3知识服务业的知识运营管理体系

南于来自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的知识差异,以及服务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导致对服务过程的有效组织较为困难,服务周期长、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成本居高不下,顾客满意度比较低。因此,必须加强知识服务业的知识运营管理。

3.1知识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应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用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学习等理论分析并构建知识服务业的运营模式,从知识运营角度对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培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升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知识驱动因素及知识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运营管理体系(见图1)。

(1)服务模式。在分析已经成型的制造业模式(准时生产、大规模定制等)的基础上,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结合知识服务业的特点,在制造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提相应服务模式,建立服务价值链,突出核心业务流程,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客户价值贡献的大小.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知识服务业的服务过程.建立知识服务的过程模型:借助需求工程等手段分析各服务环节,找到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与创造价值无关的环节。

(2)知识管理。知识服务业的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依赖于企业能否成功地将其核心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实现企、№知识资源的整合、发展和增值.从而推进企业知识和技能的螺旋上升。运用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共享理论指导企业知识服务,运用知识转移、知识重构和知识共享理论指导企业知识管理,建立起知识型学习组织:通过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企业内外部知识的有序交流和共享,提高知识管理效率;从而提升知识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3)顾客管理。系统研究客户知识的内容及特点.通过对顾客识别、顾客聚类分析和顾客知识库的建立,结合服务过程中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利用、调整和评价4个阶段.分析并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知识双向转移模型;在对服务需求、顾客感知和顾客满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4)创新管理。从知识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创新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创新3个方面分析服务企业宏观层面的创新;以服务创新价值链为基础,服务创新组织的构建、服务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服务品牌培育与创新等,构成了提升知识服务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的创新策略

以上通过知识运营管理体系的构建。对知识服务业知识运营与知识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有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并形成一套合理可行的利用知识运营,提升知识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方法。

3.2知识运营管理理论体系的运用

(1)点面结合的调查。行业面上的分析有助于把握知识服务业的一般规律,通过分析知识服务业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区别,基于知识服务过程的特点对知识服务业进行重新分类;而个案分析则能为问题的深入研究起到全面剖析的作用,所需资料采用专家访谈、学术交流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在对服务主体与客体的知识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知识服务业的运营特征和管理特点。

(2)实证分析。结合医疗服务的病例、软件实施过程以及高校教育服务过程等实例研究.分析知识服务过程的特点,建立服务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对医院患者、软件实施单位以及高等教育服务对象跟踪走访,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论证服务过程优化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顾客满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