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什么是民间传说精选(九篇)

什么是民间传说

第1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本文系现场录音整理稿,未经作者核对,如有不适之处敬请见谅。)

我们这个讲座有几个缺陷:一个是没有看谢博士的文章,短短的时间不可能承载他几万字的论文想要表达的东西;还有就是讲座面对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是浅表的交流,不可能是深入的,失去了特殊性,是普遍的一种交流。我们很多人带着激动的心情、想要有很多收获的心情来听讲座,但听了肯定也比较失望。可能感觉谢博士表达了历史的故事、历史的事实,但你们听到的和谢博士想说的东西距离比较大。

我听这个讲座的感受,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第一个,谢博士这个讲座说了些什么;第二个层次,他想说些什么;第三个层次,支持他说话的可能性,他为什么说这些话,即知识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很多同学,尤其是本科生,接受法律教育层次比较低,听的更多的就是“他说了些什么”。我们谢博士说了很多法律之外的问题,对我们这种法律专业人才,接触法律专业技术,也许觉得没有太大收获。这些之外的东西与法律有什么关联呢?书里就简单阐述了历史法学派在德国的产生和在西方的发展,这样的历史事实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它。第一个层次我不谈太多,大家想知道谢博士说了些什么,直接看他论文就可以了。我主要讲一下第二和第三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他想表达什么东西。我们对法、法律现象,包括对法律的认识,不能孤立来看待。关于法律的思考和理论为什么呈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往往就局限于法律而论法律。我们特别缺乏一种知识背景的考察。谢博士谈了很多,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后解构主义,等等。这都是历史法学知识的可能性、辨证的基础。在目前来讲,这个讲座对我们的意义,就是表达一种法律知识的背景因素是什么。从我们目前所接触的主流法学知识传统来讲,更多是西方启蒙以后的主流文化,就是说所有的法律都是按照一种共同的人性、权利、平等、自由这些观念,依据理性建构的一种法律知识。我们的法律知识就没有必要提克服社会情景、历史条件,我们就是按照康德主义、启蒙思想建立的一种抽象的法律概念,语言学等跟我们的法律都没有关系。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法律知识、法律模式,根据我们二十来年法治化的推进,中国难以有效地消化西方这些东西,在中国法治改革中本身就表明了很强的社会情景性、历史性、语境性。按照主流法学文化,依据抽象的法律概念建立的法律体系无法理解中国法治进行的过程性。它可能对我们理解一个目标有意义,但我们如何理解这个过程?苏力说中国法治特别需要一个时间,在时间中我们怎样理解法律现象。谢博士想表达的就是支持社会学的立场来看待法律问题。结合其中具体的几个例子来看:比如,历史法学派在德国,萨维尼的学生很快就背离了这种传统,变成了唯现代论,历史感、社会特殊性、最后变成了概念法学。如果从法律社会学来讲,包括历史法学这种话语,它本身就基于社会特殊情景,尤其是权力斗争。在我看来,历史法学派的产生基于德国的积极分子在国内的社会处境和在国际上的历史处境。历史法学派是作为对抗现代性话语、对抗法治的普遍主义话语出现的。1814年以前有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1806耶拿战争,当时的法国和英国的普遍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就像现在的美国对伊拉克一样,不是抱着一种所谓的理想追求,实际就是很功利地侵略其他国家、凌辱其他民族。现实中需要提出一种话语来对抗普遍主义话语。对抗有它的情景变化,是作为政治性话语出现的。随着后来政治性条件的消失,这种话语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了。还有一个例子,民族由文化概念最后转为实体概念,从当时的特殊性来讲,跟民族国家的不断强大有关,这样一种历史法学观念、文化观念就被国家主义偷借了,挖了墙角。用福柯的话来讲,知识产生跟权力争斗的关联是很紧密的。我们要明白,研究法律,妥当理解法律问题,我们要更多关注很多法律之外的东西。

第三个层次,谢博士作这个讲座陈述历史性,肯定有他的问题意识,这跟我刚才讲的第二个层次有关联。想借重新去理解西方的法律知识,来妥当理解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去理解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理解我们当前,理解我们的未来。对我们有益的更多的就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另外就是对我们的认识论、我们所借助的传统法律知识工具的反思。如果没有第二个、第三个层次,尤其是第三个层次,那么看待法律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去看待的,用什么理论去看待的,你就始终不可能超越你所阅读的对象。康德说,如果不首先探讨认识的能力和信息,就去认识我们的世界和性质的话,那么就像是飞鸟要超过自己的影子,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这里我想作个拓展性思考,就是历史法学这样一种话语、意识形态在我们中国可不可能,中国有没有这种历史意识?实际上我们也不能抱着发现真理的观点去发现历史的这种状况。如果我们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的话,在某种意义上,在目前我们都没有历史法学话语产生的一种社会条件。虽然我们了解萨维尼历史法学这种知识传统,但是我们没有这种话语产生的条件,为什么?一方面,当然我们中国没有历史意识。黑格尔说,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国家。但西方的历史很早,按照博尔曼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最后审判”中间有着时间变迁观念在里面。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现实中各种派别、各种权力斗争的结构。在清末到民国,到共产党,为什么没产生历史法学,中国需要一种什么话语来树立自己的正当性?一种知识话语都是为了寻找一种正当性、权力的一种基础。我们当初,国民党借助的是现代话语,反传统社会;共产党作为最终历史胜利者,他既反传统,不可能借用历史话语(国民党也不可能借用历史话语),另外共产党也要反现代化,反国民党。这样才能理解他为什么借用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反现代化的。我们反对西方、反对现代化不能从历史那块儿去寻找,我们必须要打倒传统,树立我们的正当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这就是我的一个简单评述。我想表明的就是,我们听讲座不是想听作者说了些什么,更关键的是为什么他这样说,他的知识背景、理论工具是什么。

提问:

1、(问题欠奉)

答    答: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从事法律这行的人对于较大的问题要研究怎么通过法学这门技术把它转化为现实的一个东西。从民法领域来讲,中国制定了合同法、证券法等,它很大程度上是调整城市生活的,它跟农村生活,尤其是知识产权法跟农村生活没什么关系。法学界公认中国建国以来执行最好的法律是婚姻法。因为大部分人不出意外都会结婚,都会涉及到这个法律,20、22岁也比较符合人的生理规律。西方的法为什么制定得那么好,就是以前就存在习惯,立法只是确认一下。普适的东西有没有?今天法律的普适应主要还是体现在农村。中国有那么广大的农村,也有习惯这些东西。中国农村土地权利是多出来的权利,我们法学界目前的争议就是我们应该把它搞成一种物权还是债权,这是典型的概念法学的思维。英美财产法完全不是这么处理的。我们法学界一直认为应当归入物权保护,因为物权效力强,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实际上也不一定要搞成物权。经济学现在研究了很多模式,在2000年第一期《比较法研究》上有篇文章,《论物权法定原则》,这篇文章后面列举了一些模式。根据我同事的调查,模式还要多。问题是谁来发现这些东西?你不深入下去,没人知道农民真正的利益是什么。我一直认为英美法、大陆法立法模式差别不是太大。什么是普通法?拿先例来说,举个例子:一个人路过一个10米的坑,路上没有任何的警示牌,这个人掉下去了,法官判决赔偿;第二个案子,一个人爬坡,因为坡上的障碍物土地所有人未清理,这个人摔倒,造成身体伤害。我们知道英美法是判例法,现在我们是法官,怎么根据第一个判例作出判决?英美法对判决有三种态度:要么遵守它,要么气愤它,要么否决它。这个东西就涉及语言表达问题。如果一个律师说,我们在第一个判决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法律规则,就是土地所有人有义务对存在于自己土地上的危险作出警示性标志,如果违反了这个义务他就将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能抽象出这样一个规则,那么在第二个判决里它就可以适用。如果不用这种抽象语言来表达,我们看第一个案子和第二个案子具体场景是完全不同的。罗马法跟英美法一样,很大程度上强调就事论事,我们看到《法学阶梯》以及《法学汇纂》里的例子,它都是很多具体的人讲述法律,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了多少钱,不还的话另一个人该怎么办,是很现实的法律。但萨维尼的历史主义完全不一样:如果违约,应该怎样,这种话语全世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比如说法律行为这一概念,你在大陆法系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萨维尼为什么要从罗马法中搞出这个抽象的法律呢?实际上,一个东西越抽象,它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说法律行为这个概念肯定比英美法的判决传播快。因为这个概念本身不包括任何历史因素、空间因素,所以能被全世界人使用。如果用罗马法这个就事论事的东西,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可能让全世界接受。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在哪里都是天经地义的规则,但在法律上我们把它表达得非常抽象化。特殊性的东西,我现在专门要写一本书,就是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案例中决定谁来保护谁。

最后一个问题,对习惯适用表达了我们对民间智慧的一种尊重,我们这种技术也不能滥用。关于习惯的效力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把它类型化,地方一些习惯应该由最高法院通过类型化的技术来达到。目前法学研究中最缺乏的就是类型化,这是非常琐碎的研究。福柯说考古学是很琐碎的工作,它需要耐心、安静。我觉得类型化也是这样。比如2001年四川泸州的“二奶案”,争议非常大。法学界一边倒,都认为这个遗嘱应当有效。但很多人认为有效的理由是错误的,就是说法律不分动机。动机是为了报答情人,而法律行为是正义行为,不管动机如何,法律行为有效,这完全是对公序良俗的一个误解。公序良俗恰恰调整的就是动机。如果把这一点都抽掉了,公序良俗完全没必要存在。我个人觉得在今天有这么多疑难案件,大陆法系的解决也不像它讲的那么简单,也涉及把大家普遍公认的一种道德通过技术化形式表达。美国最大的能力就是把政治问题法律化,关键在于我们作为法律人怎么把这些东西细节化、专业化、合理化,而不是太过于抽象。

2、民法典中的类推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如何防止类推的滥用?还有,我国每出台一部法律,司法解释接踵而至,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司法解释?国外存在这种情况吗?

答:类推的条件在民法中就是“最相类似”,这实际是个循环解释。其设立的目的是防止法律僵化,它比一般原则还要具体一点,比如像恶意不当得利,大陆法中它只用于无因管理。对于法律规定不完备的,留了一个很小的缺口,构成要件大致差不多,但不完全符合时,可以适用。关于限制,适用一般原则判案,通过最高法院备案或批准,但立法上非常谨慎。第一稿草案规定了情事变更原则,但讨论时很多人反对,现在法官权力这么腐败还规定情事变更原则,那么价格一变,很多合同就执行不了了。情事变更和商业风险常常区分不开。我觉得最高法院应当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包括在习惯整理上面。清朝和民国年间真的有一个立法汇编,现在如果适用了一个习惯,习惯也被证明了(找几个当地人),应该有个备案制度。

另外你提到了司法解释的问题,这在民法中是非常突出的。民法中的问题比刑法还突出,常常出现司法解释本身比立法条文多很多。涉及这么两个问题:一个是法律规定太粗疏了,实践中解决不了问题。刑法中规定“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究竟是什么,必须在个案中具体化。另外一个还是完全是司法造法的情况。这个如何避免?太难了。完全看你对立法的一个期望值。如果要很完备,立法就需要很长时间,现在中国制定民法典已经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官方民法典拿出来,学者大部分很不满意。现在法工委第一次有了一种权力感,一种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感觉,完全不给学者任何尊严。立法体制还是有些问题。法国民法典就是由四个很有名的人起草,德国民法典是通过工业、法学、农业代表,20多年才通过,日本也花了十几二十年。但我们现在立法是一个任务问题。物权法我们现在都没分清楚。所有权是分三种,国家、集体、个人,还是采用统一的所有权?不修宪怎么分得清楚?如果宪法取消了不同的保护,民法典跟着要改这个难度在技术上恐怕不是一点两点。德国民法典2000多条,怎么变化它都是2000多条。我们刑法典以前多少条,现在一增就是400多条。立法恐怕也涉及很多问题。

3、习惯是怎样形成的,谢博士说是社会记忆和群体记忆,我的理解是规则意识再生产的连续性得以实现。那么我国法治是通过规则意识再生产的断裂(权力技术、规则意识的代替)而使西方法治在中国成为可能吗?

答:说起中国传统,一般提到的就是孔子怎么说、老子怎么说,提到西方就是柏拉图怎么说,这些东西是精英传统的一部分。中国有一部分礼的传统比如中国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很多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本家谱,今天是李姓天子,明天是朱姓天子,但生活史的研究难度太大。像什么是传统这个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但很难说出来。你说传统要断裂这个问题,我有一点看法:比如像“五四”,我们说要打破传统,那时的观点就是全盘西化,文革比五四更厉害。传统不是你想摆脱就能摆脱的,通过强制?南韩总统治理韩国交通,给你一个月时间可以像以前一样乱开车,一个月到了再给你三天,三天一过每一个路口全是警察,看见闯红灯就地把你铐在树上,一天不准你吃喝,罚你晒太阳。大家都怕了,交通秩序就好了。但中国这个民族和其他民族不太一样。像日耳曼人,德国就是最纯种的日耳曼人,它的文化传统就是同治性很强。中国这么大一个民族同治性就很差,我们说是“完美的差异”。比如说语言,上海话和四川话的差别我觉得比德语和法语的差别还要大。中国唯一有能力改变这个的确实是毛泽东。最能改变的东西我觉得还是社会条件。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个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决定的还是经济条件,说文化价值不大。

4、文化有无优劣之分?对于中国文化的评述你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和起点?在当今,法律设计者如何考虑以更好迎合大家的需要以及便于法律的落实?

答:文化无优劣,在我看来始终是一种理想主义。我们现在强调文化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猎奇。西方人搞人类学就是一种猎奇。在民族国家里,像中国这么多民族、地域这么大,能成为单一制国家,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从法律上来讲,习惯是它涉及的一个问题。在法律中,有意义的习惯它总是涉及了权利义务的分配。我们说对习惯的一个限制就是它不违法,不违反公序良俗。违法,指违反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法律上无论如何应该给人留下一个空间。比如像我们把土地所有权一固定化下来以后,现实生活中很有效率的模式可能实现不了。苏力提到中国改革为什么应该尊重民间思维,安徽凤阳的改革典型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立法怎么表达利益,我认为很难。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越高,相应地,利益集团分化因素也就越高。现在民法典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统民法在我看来它是以自由和效率为标准的,现代民法是以特别民法来表现的,比如说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完全违背了民法的价值,完全以公正为价值取向。我保护了商场的利益,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我保护了消费者,就损害了商场。典型的是雇工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这个本来就是很冲突的利益,你保护谁?立法上怎么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立法者还是得有一个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应该保护什么人。

5、有没有国家既是历史主义的又是反历史主义的?如果有,是哪些国家?

答:我说的历史主义与反历史主义是指历史法学派一开始是纯正的理论,但后来萨维尼走上了一条跟他自己初衷完全相反的道路。所以耶林说他是叛徒。这完全跟他个人的主张有关系。国家既是历史主义又是反历史主义,如果作精确界定的话,哪些国家继承了传统又反传统,我看哪个国家都有,最典型的是土耳其、日本。民法中也很典型。民法分两部分:财产法,就是所谓的物法,包括物权法、债权法,尤其是债法,涉及贸易,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基本都一样,但婚姻、家庭这一块儿差别太大了。中国有没有保持传统的东西,我想也有。我记得刑法中的“亲近相隐”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一个司法解释规定,偷盗近亲属的东西可以不按盗窃罪处理,这就是一种人性的东西,很多国家都有这种规则。这种东西恐怕不是一点两点,可能在法律中不那么直接,而是存在于文化心理中、制度中。我考察的是典型的语境主义,上位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我研究一个观念或一个概念它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为什么当时会产生这种观念,包括它里面的逻辑、悖论受制于哪些因素,要在方法论上作这么一种考察。

第2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两字三言实现“教育”革命                 张广照      我之所以对“教育”加上引号,是因为人们把上学叫作“受教育”,办学校是办“教育”,是错误的,也是一切弊端的根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导训诫,居高临下不平等单向灌输的,因而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要这样搞,就要这样管学生整家长,问题是别国的学校不是“教育”人而是培训人(请人们查查英美人词典中education这个词的原意,它第一和主要的决不是什么“教育”),为人的学习服务的。我们也这样的话,今天所说的多数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事情不是教育革命而是革教育的命(详见拙作《革教育的命——知识创新沉思录》)不过既然大家都把办学校叫办教育我也这样称呼它吧。      教育问题多多,改革似乎很难。其实世界上的事物、真理、科学的本质都是极其简单的,爱因斯坦有学问吧,可他的相对论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他认为简单性是世界的原则之一。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事情说明白,这要么就是还没有理解问题想清楚,要么就是故弄玄虚有意回避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是学问,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要学问只要权力就行了。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嘛,人间的事都是人为造成的,哪有那么复杂!现在教育的问题和改革被说得复杂至极肯定是没有说到点子上。中国的教育根本问题有三个:一是学得虚不实用,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二是学得死缺乏创新精神,中国的学生最聪明最勤奋教材最深但是却非常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三是现在上学代价高昂而使群众不堪其负;而实际上只要两个字最多三句话就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两个字就是民办,打破垄断,这是最根本的。具体地说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自古“学在民间道在山林”,要打破垄断放手让民间办学,国家由办学转变为只为办学服务。这是从办(教)学主体上讲。大家知道计划经济下的官工官农官商是如何打破的吗?不就是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变国家办工业办农业办商业包揽一切为让企业让农民让商家来办,国家只为此提供服务和管理(当然还有待改进)吗?工业农业商业不是比过去好得多吗?官学同样要用如此办法打破!修长城放卫星这是任何学者都做不到的而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而发明创新则从古自今都是民间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下实现的。别国的诺贝尔奖大概也没有几个是国家课题吧!学校、办学是最没有科技含量但又是最高科技的行业,它传承知识没什么科技含量和难度,而培养突破能力实现知识创新则又是最高科技的东西!让民间来办加强服务没有任何风险和问题,要比管工业农业商业简单容易效益高!估计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都不是由政府任命为“重点大学” 、执行“规定课程”而名扬天下,相反它一直就是这样做这样教有成果而闻名的。放手让民间办学,国家很好地为人民的学习服务(而不是教育人民),在十三亿人的中国大地上出世界一流的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不在话下!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六倍,而成果可以是它的五六十倍!因为量的差别必然导致质的差别!     第二句话是学校不要教“御龙术”“屠龙术”而要教“御马术”“杀猪术”,这是从教学内容上讲。世界上有没有龙还很难说,有的话中国三五个人学杀学御就行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学御马和杀猪。中国的教材可能是世界上最深的,我们还可以把它变得更深,让全国人民都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我也能说出不少理由啊!能这样吗?要说现在学校教的全是没用的东西不对,但是可以大大精简却是肯定的。现有内容至少可以压缩一半,而社会实践需要人民群众需要的内容则要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不能像现在这样学校有什么教什么,想教什么教什么,而应当是社会和群众需要学什么教什么!第三句话是教师要变“智者”为“爱智者”,变“教师爷”为引导者,变灌输式为引领式,鸭子应该放养而不应该喂养。这是从教学方法上讲。西方哲学和教学的转变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他不像先前的哲学家那样自称“智者”而是“智慧爱好者”,它变灌输传授式为精神助产术(education的引导之意即来自于此),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创造过程,而中国的孔子从而今天的教师还不过是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智者水平罢了!在大自然中,圈养的鸭子如何同放养的鸭子竞争?中国的学校根本用不着学现在的这样一些知识,就是学有用的知识也要改变方法,这样师生的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就不成问题了!而在这些问题中,打破垄断,还学于民,让人民成为知识文化和学习(而不是教育)的主人是根本的一条!官学误国误民害死人,说真的某些管理者,除了作威作福以权谋私他们什么本事都不会;某些专家,除了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他们什么学问都没有。可悲啊!打破垄断于国于民甚至于这些人都有利!(作者为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哲学教官,0819zhang@163.com,并参见拙作《革教育的命》,《学习革命论》《重新认识汉语,实现识字革命》,《汉语是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等论文)

第3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主席当年在延安窑洞里与有关政治的一场谈话,就什么是政治说了两句话:把自己的人团结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靠什么?最主要的是靠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郡县治则天下安”,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是我当工作的重心。

一、当前基层宣传思想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安全阀”、“助推器”和“凝固剂”,宣传思想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在宣传思想领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成为中国梦实践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视不够

在基层,领导的主要精力是抓经济等硬指标,作为一个软指标,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各项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在年初制定计划时,宣传思想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被列入计划,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往往在经费、人员以及制度的落实上等都得不到保障。

(二)意识形态控制能力有待加强

东港市是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城市。特别是当前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价值观迅速传播,敌对势力更是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大。我市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改革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噪音”、“杂音”时有出现。

(三)宣传思想工作形式、手段落后,宣传方法有待创新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突起,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式、手段提出了更高更求,增大了管理难度。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式、方法、手段落后于时展的要求。简单的单向灌输、“大水漫灌”,成了宣传干部的“一言堂”,直接影响了正面宣传的说服力;表态式的宣传报道都是大同小异,空话连篇,难以让人信服;连篇累牍式的宣传方式也显得不合时宜,不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典型宣传人为“拔高”,“高大全”式的传统典型离百姓太远,缺乏生命力,群众认为不太真实。受众对象不分层次,不分行业,“上下一般粗”式地宣传。

(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都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最多只有一至二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

二、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巩固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

2015年8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一)抓好理念创新,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

要摒弃宣传思想工作是软指标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纵观党史,不论是夺取政权之路、稳定江山之路、曲折发展之路,还是改革开放之路、科学发展之路、梦想实践之路,什么时期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我们就发展的比较顺利,什么时候忽视宣传思想工作,我们就会走弯路,甚至出现历史的倒退。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相继涌现,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们进行头脑风暴以达到他们的目的,美国有人公开叫嚣:搞垮中国,只需要美国的大片、硅谷的芯片和肯德基的薯片这“三片大刀”就可以搞定。曾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这句话切中要害,法人深思。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宣传员要当好舆情民意的侦察兵,要知道群众当前在想什么、怨什么、盼什么,有什么苗头性的思想和倾向需要引起注意,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当前的主流民意是什么,带着感情去做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抓好手段创新,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式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选取教育素材,用老百姓的日常话语表达,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人们。一方面在党的方针政策、惠民措施的宣传上,探索改进单一的灌输式宣讲的方式,应努力将宣讲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段子、表演剧等形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另一方面在宣传资料的编印上,应结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宣传品,如挂历、口袋书、折页等,还可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制作成音像制品,多种语言解说,满足不同民族群众的需求。同时还应考虑建立一支基层宣讲员队伍,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体现发展的变化。

(三)抓好基层工作创新,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

第4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通过元宵这一传统节日,揭开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神秘面纱,借助各类课程与活动的整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一些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2、 让学生了解一些元宵节的文化背景。

3、 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学会一些民俗技艺,加深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

通过亲子游园活动体验过节的热闹气氛,玩中乐,玩中学。

一、扮时钟

游戏规则: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出来;

2、找三个人分别扮演时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手上拿着三种长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时钟的指针)在时钟前面站成一纵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墙壁,扮演者看不到时钟模型);

3、主持人任意说出一个时刻,比如现在是3小时45分15秒,要三个分别扮演的人迅速的将代表指针的道具指向正确的位置,指示错误或指示慢的人受罚

4、可重复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二、循环相克令

游戏规则: 全体同学分成2组,每次每组出一个代表比赛,赢的一方继续留在台上进行下一场比赛,输的一方下台,派组里第二个选手和留在台上一方的同学继续比赛。以此类推,最后留在台上的一方为优胜方。

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手枪状。

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

三、官兵捉贼

游戏规则:

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四、拍七令

游戏规则:

人数:无限制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受罚(表演一个节目或学个动物叫声)。

五、开火车

游戏规则:

人数:两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1、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点不能重复。

2、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

3、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六、成语接龙

根据指定的字说一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尾字为第二个成语的首字,一直接下去,哪个组用最少的词接回第一个成语的首字为胜。

七、报纸拔河

概要:在报纸上挖两个洞来进行拔河的游戏

道具:旧报纸

方法: 1、在报纸上挖两个人头大小的洞;

2、2人对坐各自把报纸套上脖子进行拔河(站着拔亦可);

3、报纸破裂离开脖子的一方输。

注意事项:不可以用手去拉。

八、石头剪子布

游戏规则:

用具:报纸

人数:两组,每组4人

方法: 1、每组3人站在一张报纸上

2、每组出1人进行“石头剪子布”的划拳

3、的小组则要对折一次脚下的报纸,然后继续划拳,一直到某一组的最后一个人再没法站在报纸上为止,途中,任何一位同学的脚都不能站立在报纸的区域外(允许踮脚或或单脚站立),坚持到最后的一组为优胜者

中国主要的民俗节日知识问答

活动规则:

全体同学分成2组,每一题每个同学均可举手抢答,答对相应的组加十分,答错不扣分,由对方组同学回答,答对加10分;然后进行下一题的抢答,最后分数多者队为优胜。

1、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什么节日 ? 答案:春节

2、元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 答案:路神生日(财神)

3、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 答案:元宵节

4、二月初二是什么节日 ? 答案:春龙节 (龙抬头)

5、清明前一天是什么节日 ? 答案:寒食节

6、四月(四)五日是什么节日 ? 答案:清明节

7、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 答案:端午节

8、六月初六是什么节日 ? 答案:姑姑节

9、六月二十四日是什么节日 ? 答案:火把节

10、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 答案:七夕

11、七月十五日是什么节日 ? 答案:鬼节

12、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 答案:中秋节

13、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 答案:重阳节

14、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 ? 答案:祭祖节

15、12月20日是什么节日 ? 答案:阔时节

16、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 ? 答案:腊八节

17、腊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 ? 答案:小年

18、十二月三十,腊月三十是什么节日 ?答案:除夕

中国的民俗节日知识普及学习资料(可由同学们自由讨论学习)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合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第5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读、会写、会默,认识“手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生活,了解春节等4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传统节日,初步体会节日的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之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学法: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自读—质疑—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多种展示”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两遍)

2、观图,感知画面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正音。

(1)自由拼读。(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开火车读,正音。(4)齐读。

3、把生字带进韵文,借助拼音认读词语。自由读。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读了词串,你有什么感受?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出示词卡:拜年]

(3)你知道春节还有哪些风俗?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出示词卡]

(5)你知道清明还有哪些风俗?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出示词卡:粽子]

(3) 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出示词卡:团圆]

(4) 中秋节还有什么风俗?

(5) 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5、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6、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指导书写

A、小黑板出示生字,记忆饺、扫、拜、墓、踏的笔顺。

B、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C、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D、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6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从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央视推出“百姓心声:幸福是什么?”海采调查,并引起轰动后,每隔一段时间,央视就会设置一个问题,并展开大范围、大容量的海采。“家风是什么?”、“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我最期盼的改革是什么?”、“你任性了吗?”等等。公众对海采的态度,也从开始的“躲镜头”、“别问我”、“表演式”回答,演变成真诚沟通、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这场“海采革命”不仅将“走转改”推向高潮、赋予百姓话语权,更用接地气、连民心的方式,转变了以往灌输说教式的报道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铺就了舆论基石。

一、转个头,把话语权“归还”百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后,媒体更多地将镜头对准了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从早年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中老农民喝酒的画面,到今年春节期间《只为多看你一眼》,小人物越来越成为媒体的“宠儿”,传统主流媒体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用央视记者的话说,就是:不是小人物因新闻联播而熠熠生辉,而是新闻联播因小人物而真正回归本位。话语权正被一点一点地“归还”百姓。

直到央视以空前的力度推出主题海采后,“归还”话语权更是被实行到了极致。

作为黑龙江省级媒体,我们紧跟央视之后,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节・我问你来说》海采报道。“你为什么点赞?”、“你执著了吗?”、“你缺什么?”、“你拼了吗?”、“你的时间去哪了?”、“你骄傲吗?”、“你的梦想是什么?”每篇采访中,几乎都会出现农民、小商贩、环卫工人、外来务工者等弱势群体,也就是常常处于“失语”状态的人群。从海采初期的“神回复”、“别问我”等回答也可看出,长期“失声”让他们很难融入主流空间,而海采不仅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话语权“归还”,还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并让他们产生社会认同感。

其实,早在2012年五一期间,我们就尝试街头随机采访有关幸福的话题,在全省两会报道中,我们还尝试随机采访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这些都可以视为大规模“海采”的前身,都是连接“天”“地”两条线最初的尝试。

二、巧提问,连接“天”“地”两条线

海采,设置问题是重中之重。回顾海采的主题:幸福、家风、梦想、任性、点赞、时间去哪了、爸妈在乎什么,每个主题都是时下的热点词汇、都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都能让大众产生关注、认同、参与。这些问题犹如一面面棱镜,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人民的价值方向和精神诉求,并将话题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一幅鲜活的民生画卷。如今年的“你想为谁点赞?”为父母、为老师、为朋友、为好心人、为劳动者、为科研工作者等等,答案几乎囊括了社会中的所有群体。

策划了央视众多海采的杨华主任说过,采访要成功,需得连接好“天”“地”两条线,即“中央关心的”和“群众感受的”。“家风是什么”,就是根据习主席的讲话得出的问题。再如今年黑龙江台的《春节・我问你来说》中的“你拼了吗?”,是从习主席2015年新年贺词中选出的、备受百姓关注的词汇。实际采访中,这个问题也的确引起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为理想而拼、为事业而拼、为家人而拼、为守护祖国而拼,甚至是拼车、“血拼”、拼装电脑,都成为采访对象的答案。

海采,不仅让“天”线以接地气的方式触及到百姓,也给了“地”线表达的出口,它既是一次次大范围的民意调查,给政府提供了真实的民众反馈。

三、引舆论,接地气地“重塑”价值观

主流媒体在宣传价值观、引导舆论时,经常采用两种“俯视”的方法。一是高高在上地宣讲,我说什么你听什么,生硬地灌输;二是“亲民”地做些调查,这时往往得到一些“表演”式答案,因为人们面对镜头、媒体时,总会不自觉地说套话。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人们总觉得新闻联播高高在上,距离我们很远的原因。直到走基层、海采等报道形式出现后,人们终于眼前一亮。

如果说走基层给人一种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心灵感受,那么海采就是一种震撼十足、“铺天盖地”式的精神引领和舆论引导。

海采给每个人发声的机会,让个人的精神感受、与社会共同成长的经历、关心的政策法规等内容通过电视放大,再经过剪辑,成为能够让全民参与其中的热点话题,从用最巧妙的方式――百姓自己说,来引导舆论的方向。之前提到过,海采的话题都是当下的热点词汇、“天”线中的内容、关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这样的海采无疑成为了很好的“重塑”价值观的报道形式。如“家风是什么?”,展现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念;“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呼唤中华传统的孝道;“你为什么点赞?”,宣扬社会主义的奉献与感恩精神;“你任性了吗?”对比一个词汇的新旧两重含义,正面反面都是时代的体现。

四、有技巧,“海采手册”持续调整中

街头随机采访也需要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分析央视海采,策划《春节・我问你来说》报道,可以发现,海采的技巧主要在两部分上,即采访形式和选取人物。

第7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印度的恒河边,焚化亡者的火堆烟尘缭绕,残屑逐波而去,瘦骨嶙峋的僧侣掬起河水,仰面朝天而饮。那是1988年,41岁的林怀民只身流浪到此。在他眼中,台北物欲横流,名利熏心,令他感到无望和厌倦。他放弃已经办了15年的云门舞集,浪迹亚洲的南方。25年后,林怀民在北京,城市被雾霾笼罩,酒店楼下的马路上传来豪华跑车引擎的轰鸣。66岁的林怀民已经学会了妥协。“我想大概就是大家一起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吧—整个世界都在变。”他说。

“你不能不信面具是有神性的。”

林怀民在1月底来大陆,为了宣传再次巡演的《九歌》。北京的行程并不让他感到愉快,虽然他温和而善意地应对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因为他和云门舞集的故事而来采访的记者。“我不是很烦,但是到最后觉得怎么落到这般田地,因为我跟最好的朋友,一年都难得见两次面。”林怀民说。但是《九歌》要上演,他不能不来。

那是一场他原本打算封箱的演出。2007年,林怀民准备让演出完毕的《九歌》封箱,但是2008年,云门舞集的排演场遭遇火灾,几乎烧成白地。林怀民站在废墟前,忽然发现装面具的箱子已经炸开,里面盛放面具的木盒也焦黑,而面具安然无恙。

林怀民觉得是五行之相生相克保存了这些面具,又怀疑是神灵启示。他甚至讲了一个更遥远的故事:“我有一回到贵州安顺乡下,开年之后,有外国专家要去乡下研究傩戏。有个村里的小青年爬到杆子上点鞭炮欢迎。可是村里的老人家不肯演,因为没有开箱。向导说,专家来得不容易。最终说服老艺人演了三国戏,很好。走的时候,小青年又去点炮仗,全部炸在身上,受了伤。”

“你要怎么说呢?”他顿了顿,看着听众的眼睛,“你不能不信面具是有神性的。”于是他觉得冥冥中有神启,应该让《九歌》重新上台。于是有了今日的重新打点,重画布景。20年前做这个舞的时候,有痛苦,有狂欢,现在就得把它弄成20年前希望的样子,那为什么不做新的?他这样问自己。可是他向来是走一步,看一步,既然已经开始了,就不能停下来,就像他创办和主持云门舞集。

“只有我们的梦想以及我们的身体。”

阮义忠曾经给他拍过一张舞蹈中的肖像,那是刚刚回到台湾的林怀民,他年轻,脸庞瘦削,颧骨突出,轮廓分明,脖子和手背上的筋一条条从皮肤下跳出来。他的眼睛望向虚空,安静非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林怀民在美国度过,旧金山对他来说更像故乡。1968年的青年运动风潮席卷欧美,中国的和红卫兵也成为一种打破旧势力、开创新时代的传说。年轻人反对一切陈腐的东西,反对战争,他们相信自己有责任、有能力去改变世界。

林怀民身处其中,也为之感染。后来他说:“没有这种时代的东西,不会搞云门。”因此,当他在1972年回到台湾,在依然保守的空气里,决心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代舞团。开辟之时,万事艰难。他是编舞,也管理所有的财务,甚至要找工作,拿薪水回来用于编排舞蹈的开支。云门舞集的许多人选择了退出。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有我们的梦想以及我们的身体。”林怀民后来写道。他在美国,被人问“山人”时,以为是八个老头子。回到台湾,他便向传统中补习,去读书。他慢慢发现汉字传达出来的精微美,一个词的组合,譬如“水月”,譬如“屋漏痕”,能唤起的文化的想象。词语就是一个美学的象征,正与舞蹈的模糊性不谋而合。

往后十多年,云门舞集奇迹般地在台湾生存下来,而且壮大。他们有了《白蛇传》、《薪传》、《红楼梦》、《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一次次轰动世界,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文化输出”。

“舞是一个用来盛放我的感受和印象的容器。”

林怀民形容自己在编舞的时候,是一个无助的人。“我都不知道我要编什么东西,我也没有剧本,碰到一个东西,好像闻到一个遥远的芬芳,必须走入丛林自己找路,一路碰到什么,是看机缘。”他说。当林怀民面对静谧的舞台时,流淌出来的是过去的经历,流浪途中的所见。

在贺兰山的岩壁上,他看初民的岩画,笔画稚拙,想象力横空恣肆。在巴厘岛,他在一个破旧的餐厅,边上有很大的荷花池,晚上,斜斜两道蜡烛光浮在荷花池里。他就坐在那里,长久的时间端详着荷花。

天黑了,边上的草地上会有两个小青年点油灯,他们干事情非常悠然,缓慢,一百个油灯在草皮上闪烁一夜,早上五点半再去收拾。这样的情形,他在欧洲也看过,在教堂看过。在日本京都,在隆恩寺,他看着庭院里的枯山水,一圈圈白石子上的波纹,想象中的海水与蓬莱山。

所有的印象,都留在他的脑子里,酝酿了几年,然后找到一个出口,在某个时刻跑出来。所以,《九歌》的舞台,有一片灯影里的荷花池,结束时,舞台上就是一片灯;《流浪者之歌》里,戏演完了,一个人在满台铺开的稻谷里画同心圆,一圈套一圈。所以在舞蹈里,有日本的雅乐,藏密的颂歌,台湾原住民的合唱。慢慢地,面对舞蹈的感觉像生了个小孩,孩子有他的性子,要慢慢去成全他—总之,没有办法弄得很清楚。“舞是一个用来盛放我的感受和印象的容器。每个作品告诉你过去几年过了什么日子。”他说,“我喜欢这些东西,要找个东西装,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希望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在大陆关于林怀民的故事里,最广为人知的是2007年,他在《流浪者之歌》演出时,因为观众拍照而跳上台去,中断演出。那时在北京最好的剧场里,拍照都还没有成为一项严格的禁令,当闪光灯亮起,舞者的动作并未停止,林怀民反射性跳上去,让幕拉下来,重申了禁止拍照的规则,然后启幕重来。

第二天,北京的报纸用半版报道了“林怀民的规矩”,让他“一举成名”,连不看舞蹈的人,也知道台湾有这么一位严苛得古怪的舞蹈创作家。“可是今天,我在大陆上台,还是要重申,不然演出就不断被打断。”林怀民说,“观众用手机,以为无事,但是从台上看下去,一个一个蓝色的光斑,完全像星际大战。”这是他接受不了的。他不能接受对舞蹈的随意置之。

台湾有一种戏叫“八家将”,庙会里演,演员必须斋戒十日,晨起上香。在巴厘岛,他碰到一群年轻的日本学生去学习当地的音乐和舞蹈课,在门口把鞋子排得规规矩矩。在台湾,他因为两名团员在暖身的时候出来吃东西,冲动地打碎了玻璃。

而云门舞集的演出中,让他着迷的是台上舞者在挥汗如雨、婉转腾越的时候,台下一片死寂。舞者的每一次呼吸都近在眼前,被观者的目光所包围,谁也不用说话,只有一片无可名状的气场盘旋在舞者和观众之间,令人万端皆忘,像坟场,像教堂。

他沉迷于这种感官的互相感染。他说,我们是有文字障碍的民族,总想要去追问意义。但是,你看到一朵花的美、它的香,几时问过它的意义?

离开北京的时候,林怀民让摄影师帮忙,把藏在衣柜里的雕塑搬出来,放回酒店桌子上。那是一个金色斑斓的人体,头部缩小到几乎不见,胸部和大腿夸张地膨胀着。

林怀民看到它的时候吓了一跳。他想找酒店的人来搬走,又怕麻烦到人,犹豫再三,他把那尊雕塑藏到了衣柜里。“他们说那是艺术品,我就害怕。”66岁的林怀民说,“我希望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记者手记]

它不一定对你微笑

记者:你是一个严苛的导师,在台下观看舞蹈的时候,你自己的表现跟排演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林怀民:看的时候我像警察,挑剔,也有时候演得非常好,一半的时间我是挑剔不来的,看得自己忘了。看旧东西,最大的快乐是年轻人从角色里站出来,他们在舞台上突破。干这行最痛苦的事,进来一个开开心心的小孩,做什么都不对,你觉得他不懂事,有一天他在台上发扬光大,变成艺术家了,那个天真的小孩不见了是要天真的小孩,还是成熟的演员,我非常纠结。好好的,天真的,开心的他们自信、开心、阳光,可能看起来浮浮躁躁我看到伤心得不得了,有时候看到旧的录像带,啊,他们当初那么年轻过啊艺术这个东西非常苛求,一定要你五体投地,粉身碎骨,它不一定对你微笑。

记者:你曾说希望舞蹈“不止是视觉享受,而且是生理反应”,所以不掩盖汗珠和呼吸。那么从艺术完整性来讲,怎样处理它们,能使真实与美感兼备?

林怀民:我想舞者发动浑身的感官,观众第一个得到的也是感官的刺激。很多人跳过这个,讲一个伟大的文字意义。大家觉得艺术是重大的,每个人辨识,台上是什么。这个辨识是文字的辨识,可是那不是唯一的。云门的舞,很多美得不得了,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你的形象、线条在其次,动的能量的感觉,呼吸的感觉,那个东西是最重要的。台上台下面对面,都有一种能量,一个气场,而不是我们努力来表达,你们努力来知道表达了什么。

记者:你的作品很多取材于传统,你又说过,传统既是跳板又是陷阱,怎么避免陷阱?

林怀民:从传统取材不是一个政策,是补习的结果。我的好处就是这些观念印象是补习来的,不是学问,都是牙慧。传统这些只是我想象的跳板,我不负责任的。我们演行草,有人说,为什么没有王字,我说对不起,我不懂的。演《九歌》,也有人有意见,为什么山鬼是男的,可是对我来说,他完全就是一个想象力的跳板。我也希望他是观众想象力的跳板。我做坏了,也不会把屈原的诗做坏,所以解放一点比较好。

第8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电视民生新闻视角叙述内容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导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似隔着一道鸿沟;二是“俯视”,当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时,经常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节目中媒体与百姓处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平台。镜头里领导多、群众少,赞美多、批评少,会议多、现场少,说教多、事实少。传播视角的偏离和传受关系的错位,导致传受之间缺少交流、缺少认同感。

电视民生新闻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节目的价值取向和定位决定了节目的内容,节目的表现视角又是实现节目价值的重要因素。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应该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记者的镜头主要对准谁?新闻的主角是谁?媒体与百姓的位置如何摆放?平民视角不仅是指节目的平民姿态,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与百姓心灵相通,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

二、以民生作为叙述内容的核心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在主持CBS《晚间新闻》节目时,曾经确立了一条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电视新闻关注最多的是这么三件事:英阿马岛之战,中东战争和英国戴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新闻对哪件事更关注,更多报道?去报道新生小王子!设想一天结束时,两位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多半会谈到新生小王子”。由此,“后院篱笆原则”成了关注受众信息需要的最为形象的注解。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上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变成电视屏幕关注的重要领域,这样才能迎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最厚重的部分毫无疑问应该是民生内容,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立家之本。电视传播什么、反映什么,老百姓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就是电视民生新闻所关注的内容。这一点经过实践也充分反映出来。如在杭州创下收视奇迹、在全国引起热烈讨论的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用杭州方言说“家长里短”;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在于其“市井化传播内容”。该节目以百姓诉求为主旨,以反映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主要内容,每天绘声绘色地讲述寻常巷陌新闻。该节目总制片人龚正说,“我们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就是从‘本土化’出发的,用平民的视角,来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情,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因此,我们可以将内容笼统地总结成社会新闻、生活资讯、投诉热线这三块,但它要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来统帅,那就是使栏目平民化、人性化。”

民生内容与平民视角是相互关联的。《都市—时间》中“百姓说话”和央视“生活空间”中的主要内容,都是普通百姓自己的故事。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节目以满足公民的衣、食、住、行这四大条件为前提,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达到生活的自由为目的,选取与百姓生活和生存紧密相关的消费信息、就职谋职、物价变动、社会保障、健康状况、教育学习、劳动权利、财产权利等内容作为传播的重点。《南京零距离》以当天发生的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政经新闻、事件新闻、百姓投诉、实用资讯等作为主要传播内容,深受市民欢迎。

三、警惕消费主义和非理性话语代替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在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同时,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还应注重解决以消费主义立场替代真实性追求的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与以商业文化为核心的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回避的关系。因此,从它诞生开始,就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消费主义外衣。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它是供人消费的,它向观众推销的是一种报道形式,更是它的广告段位。因而,其收视率似乎比传统的时政新闻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收视率的指挥棒却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中的一些基本立场。

表面上看来,民生新闻对于全知式的视角的放弃似乎意味着从符号真实走向了感性真实的回归,但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客观真实和理性真实的背离。毕竟新闻的真实性是高于其它性质的一个前提,如果忽略了这一前提,新闻理论都将不再生效,任何形式的包装和炒作都将成为皇帝的新装。一味地强调收视率,一味地迎合观众,也只会让电视民生新闻陷入“星、腥、性”的怪圈。

第9篇:什么是民间传说范文

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有着光辉灿烂的诗性传统。国人常乐道于中国是诗的国度,而以诗来涵盖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早已有之。但长期以来,学界对此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性层面,对“诗性精神”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正价值和地位,似尚缺乏深刻的思考。“李著”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其诗性之眼。该书立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从考察民族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文论的影响入手,深入探讨形成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进而揭示诗性特征的当代价值。

“诗性”一词本是文化人类学术语,它源于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首创并使用的“诗性智慧”。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该书翻译、介绍到中国以来,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热点。维柯用“诗性智慧”来指称人类天性中最为深层、古老而又充满激情的精神活动方式,也即原始人类在思维方式、生命意识和艺术精神等方面的特性。由于原始人思维中逻辑能力不发达, 所以诗性智慧本身也就最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在感受事物中的情感智慧。作为一个民族感受力最深源泉的诗性智慧, 从根本上也是一个民族审美能力的武库。在现代背景下,结合中国自身语境,校正和深入阐释这一概念,对于重新认识古代文明的精神结构,开拓美学、诗学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此,有学者认为:“新的美学关键词,应该包含新的美学知识增长。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值得一提,一个是‘诗性智慧’, 另一个是‘轴心时代’(轴心期)。”〔1〕而“诗性”概念的引入和关注本身就包含了“他者”的眼光和天然的中西比较意识,自然会对中国的文化学、思想史研究以及美学、文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性”研究的热潮中涌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综观其研究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多学科综合一体的研究新视野,校正和重新阐释“诗性智慧”概念,追溯民族精神结构发展历程,标举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影响较大者是青年学者刘士林在近十余年内推出的系列有关“中国诗性文化”的著作。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的“诗性”传统表现在不同的领域(包括美学、诗学、语言学等),并各自展开具体的研究。三是立足“诗性”特征,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的地方性与异质性。当然,实际上这三种思路在具体研究中是相互交融,难以界分的。李著正是充分利用综合研究视野,拓展于中西、古今维度,借维柯“诗性”的他山之石而诞生的一部不凡之作。

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诗性”研究热潮几乎同步,中国文论学界也在“现代转换”的语境下,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一种共识认为,中西方有着共同的诗性智慧之源,但由于地域差异、生产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自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起,当西方文论走向哲学化、逻辑化之路时,中国文论却保持了逻辑性与诗性相统一的传统。但对于“古代文论为什么会形成一种与西方文论完全不同的诗性特征”,或者说“诗性特征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何在”的理论问题,学界一直缺乏相应深入思考。在这样的问题意识推动下,李著没有停留于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感性表述,也并非局限于中国文论在话语方式、思维空间、知识谱系等方面异质性的标举,而是深入到诗性特征形成的内在肌理进行分析。它运用跨学科的综合视野,从原始时代的诗性智慧到轴心期的诗性空间,从原始儒、道的诗性精神到汉语言的诗性生成,努力探求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源和文字之根,从而揭开其形成的关键,真实而深刻地把握中国诗性文论异于西方文论的独有之“神”与“貌”。

然而,中国文论的诗性传统在20世纪初走向断裂,不仅导致传统文论与当代文论的疏离以及中国文论民族品格的缺失,也从特定维度丧失了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对话、沟通的能力。参古望今,如何接续传统,重建中国文论的理论自信,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众多学人努力的方向。李建中教授对于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清理、总结以及对其现代价值的揭示,无疑为这一方向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和途径。创造性地承续已被中断的诗性传统,既能为连接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找到一条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纽带,也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寻求传统文化的资源和根基。

《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另一个突出的亮点在于,独辟蹊径,从研究古代文论“说什么”到关注其“怎么说”。在深入认识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过程中,李建中教授发现一个以往被人忽视的理论“常识”――任何思想学说的言说过程及其结果都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说什么”与“怎么说”。就文论本身而言,受先秦儒家文化主张“言之有物”、“辞达而已”,反对“巧言令色”、“以辞害志”主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文论从一开始就重视“说什么”而不太关注“怎么说”。直到刘勰著《文心雕龙》关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怎么说”,从此开中国文论重视“怎么说”之先河。古代文论的“说什么”固然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构成中国文论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传统。然而,历代文论的“怎么说”及其对中国文论的现代启示,也不容忽视。回望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自学科诞生伊始,就一直格外关注“古代文论‘说什么’”。如今,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成果丰厚、论述深刻且界域广博。而相形之下,“古代文论‘怎么说’”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显得十分薄弱。古代文论的“怎么说”问题与古代文论诞生于同时,“说什么”与“怎么说”构成了全部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因此,研究古代文论,必须同时关注这两个问题。找到这样一个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探讨诗性文论的“怎么说”也就自然成为李著具有学术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数千年的中国文论史,其实就是一部诗性言说史。承载中国民族诗意心灵的“文”的世界,理应由诗性言说来进行构建。中国诗性文论的“怎么说”,依次包括言说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支撑中国诗性文论之言说方式的,是中国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诗性”研究视野的观照下,李著指出,中国文论的“怎么说”,不仅在文体样式、话语风格、范畴构成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诗性特征,而且以其言说的具象性、直觉性和整体性,揭示出中国文论在思维方式上的诗性特质。同时,由于承载和表达了中国文论的独特言说方式及思维方式,古代文论的“怎么说”有着较强的超时空生命力、实现现代转换的潜在活力以及针砭现代学术病症的疗救能力。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清醒、自信的理论意识,不仅使得该书见解独到,也为古典与现代的对话、沟通提供了可能。

文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文论)特征的形成,取决于该民族的言说方式及思维方式。继文论诗性特征的文化之源和文字之根的追寻之后,在“诗性”与“言说”交融的宏观视野指引下,中国诗性文论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两大层面开始凸显。“诗性智慧”作为原始人类各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三大特征:诗喻的以己度物、诗性逻辑的想象性类概念和诗性文字的以象见义、象形会意。因此,《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从中国诗性文论的整体性、直觉式、象征式三大思维方式入手,细部剖析其特征、成因及影响价值。而对于传统文论的言说方式,从人格化批评、生命经验归纳的文论范畴到审美性话语风格,李著都有深入阐发。这一部分融宏观审视与细部观照于一体,结合中西互照与个案分析;既有纵向的“史”的考察,也有横向分析;逻辑线索明晰,视域广阔,论析鞭辟入里。

从文化到文论,在传统文化的思想背景和精神源流中把握古代文论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髓,是李建中教授多年来贯穿研究的一种思路,也是《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的厚重功力之所在。如前所述,“诗性”之眼和“言说”方式是全书的两大关键词,而文论与文化血肉相连的“史”、“论”事实也不容忽视。应该说,从文化到文论的目光投射,为该书的理论建构架起一道重要的津梁。诗性文化,尤其儒道释诗性文化,是中国诗性文论的重要精神根基和人文素养。中国文论的诗性言说必然寄寓于中国文化的诗性言说之中。中国文论诗性言说方式的自觉选择,不仅是对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自觉选择,也是深受中国诗性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而由诗性文论反观中国文化,则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揭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诗性特征。从文化到文论,这也许算不上什么理论创新,但它反映了研究者全面的理论视角和拓宽古代文论研究空间的一贯思路。论者多年的系统性研究也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扎实基础。

当然,本书并非完璧无瑕,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如有论者指出,该书以古代文论的“怎么说”为理论重心,强调关注“说什么”与“怎么说”并重的研究思路,有补偏救弊之倾向。但是,关于“怎么说”与“说什么”二者之间有何种关系,如何兼顾二者以论述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并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借鉴,该书语焉不详。第二,伴随言说诗性的努力,李著采取了诗性言说的策略。尤其以古文论原句作章、节等三级标题,虽匠心独运,体现了该书一大特色,但也存在难以准确涵盖言说内容,容易造成读者阅读把握困难的问题。然“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E?”(《文心雕龙•序志》)作为一种努力和尝试,其身体力行的实践坚持,不失为可嘉之举。而如何协调、辩证诗性与逻辑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刘绍瑾单位:暨南大学

孙宗美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