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什么是唯物史观精选(九篇)

第1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知识技能

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理解:(1)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近代革命的事实以及现阶段我国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行为习惯以及了解中国国情,从而激发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一点理由:

所谓实际,包括事物的状况、属性和规律。认识了这些,按它的要求行动,事情才能办好。教材主要是通过列举各方面的实例来表明这一观点。道理不难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由学生举出他们了解的当地实际事例予以说明。在理论上要注意,客观实际包括客观事物的状况、属性、规律等内容,但不必去解释“属性”、“状况”、“规律”的含义,学生自己体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二点理由:

要分为两层来说明问题。一是“制定”路线,二是“执行”路线。

关于第一层可以这样处理:第一步,联系民主革命的史实,对比错误路线与正确路线的具体内容;第二步,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两种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由此明确制定路线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第三步,先由学生谈谈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什么叫“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再对“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出适宜学生接受的解释,不宜采用新的哲学概念。比如可以这样讲解:“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

第二层以教师讲述为好。要以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为基础,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分析指出执行方针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在理论上不要提出新的概念(如个性、共性),可参照上述关于“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路来处理。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第三点理由:

教材主要运用第一、二节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这一理由,这又一次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15段是第一框题的理论核心,是前十几段的理论升华。因而要着重进行理论说明。教材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人们活动中要处理的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想问题”就是主观、意识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办事情”就是主观、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所以,人们活动的过程就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发生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同时意识又可以正确反映它和反作用于它。教材从世界的本原和意识的性质、作用两个方面,提出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根据。

第三,用哲学道理分析人们活动中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并指出什么叫“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什么叫“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并由此得出结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可利用学生学过的世界史知识稍加说明。

2、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应同旧唯物主义作对比。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来看,指出它实现了两个统一。一个统一是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观点是既唯物又辨证的。另一个统一是指,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不仅对自然界的看法是既唯物又辨证的,而且对社会的看法也是既唯物又辨证的。

3、旧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去改变世界。用这个对比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且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

4、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还会在实践中继续发展。

五、青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要结合“议一议”,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宜。主要是从世界观上划清界限,尽力减少宗教的影响。重点要多用事实列举封建迷信的危害。封建迷信的危害表现在:第一,扰乱人心;第二,有碍社会安定;第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在前一框题专门讲述过这一点,此处稍加提示就可以了。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教师要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长处和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由学生谈出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教师根据事前所做的调查,结合学生的发言,注意从世界观上总结道理。要注意到,这里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如何看待别人,一是自己怎样办事。调查和讲解需要有这两方面的内容。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从世界观上总结道理。每个人的既成思想和行为,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别人认识它,它就是一个认识的对象。所以教材才说,“把自己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来认识”,“彻底地反思自己”。中国古代崇尚的一句格言是:“吾日三省吾身”。它表明求得自身完善的人,是很重视正确认识自己的。

六、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

1、对哲学史料的讲解,采取概述与重点介绍相结合的方法。

2、在划界中进行介绍,在介绍中划界。介绍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作好理论说明。可先讲根本观点,后讲两类史料;也可先讲两类史料,后总结观点;还可按课文顺序进行。无论怎样,通过史料的介绍,最终要把理论观点说准。

七、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

1、应采取历史的叙述,概括我党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探索。一方面,我们有一些可贵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重大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作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来是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就应当了解的知识,但可能会遗忘了,或者是当时就未理解,所以现在还需要进行简要地说明。教材对此有说明,但较少。下面是引自《十五大报告》的一段论述,供教师使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对于第一个意义,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讲解。

在理论方面,运用前面学过的原理和方法论意义的阐述,抓住“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明从国情出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实践方面,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作对比,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同取得的巨大成就作对比,以事实来证明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4、对于第二个意义,要从制定基本路线和执行基本路线两个方面去讲解。

总的来说,要结合本节第一框题说过的“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那些道理。

从制定路线来说,要介绍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过程,说明它的正确性。应对基本路线的内容有一定的说明,分析时主要是明确它符合我国的实际;要简要地分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我国国情的关系,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可以主要分析生产力状况、经济体制状况,着重说明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应联系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来说明它的正确性。

讲述第二个意义,要注意介绍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基本点。《十五大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上引文还不是全部内容,而是同党的基本路线有关的内容。所以,在讲述第二个意义时,应联系到这些内容,说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

八、教学重点、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是教学重点。

对于这个含义,学生在理解中一般来说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关键要弄清楚: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主观是指我们的思想意识的东西,客观是指意识以外的一切东西。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上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二,弄清楚其基本含义

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相符合,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离。

2、“从哲学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是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而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它是主观的东西。因此,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主观与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3、“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问题关键要把握一点:整个社会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即客观现实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客观现实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也要不断地随着变化。在看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不能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事物。

4、“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是教学重点

关于这个问题要清楚党的基本路线是主观的东西,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客观的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要求我们在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时候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党的基本路线又在指导着我们改造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指引我们不断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胜利,才能不断地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

5、“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是教学难点。

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怎样想问题、办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过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够在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够明白历史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要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来想问题、办事情。但青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需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样才能够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总体来说,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关键在于两点:一方面学习历史,通过书本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了解中国的国情。

书本最后讲到了青年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国情,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1)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2)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关系到后面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的学习,在这里主要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7、“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教学难点。

这一部分书本主要用小字进行了说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旧唯物主义虽然也是坚持唯物的观点,但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较,它们本身又有着缺陷:

(1)旧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相混淆。

(2)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离。没有认识到世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认为世界的运动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只承认变化而不承认发展。

(3)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却走向了唯心主义。

教法建议

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进行说明,或者针对我国社会上或其它各种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一些领导干部不顾实际的瞎指挥、科学研究上的脱离实际的后果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某些地区的不顾实际的做法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清楚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讲述我国国情的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参照学生找出来的材料,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如果违背这些基本国情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3、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当代青年不了解国情的后果。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师可以先将这两个派别的哲学家的不同观点列出来,让学生比较他们的不同。然后,教师针对这些观点让学生自己画出表格总体比较二者的不同点。

5、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简要地讲述一下哲学史,但不要讲得太多、太深,在这个过程中要偏向于讲述自古以来不同哲学家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争论,说明任何一种哲学首先都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教师只要列举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正确观点进行说明即可。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复习提问: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导入新课

以上,是我们在这一课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世界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世界,世界的本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那么,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怎样认识界本原的呢?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学习第三节第三框。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课文中列举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观点。)

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

(I)"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5)"气者,理之依也。"、

唯心主义思想和观点:

(l)"心外无物";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想一想"心外无物""存在即被知"为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简单解释,并介绍,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柳宗元、王守仁、贝克莱的生平。)

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看漫画)他们分别是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正是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便形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被划分为两大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板书)

为什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因为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

代表

观点

唯物

主义

总体观点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基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荀子、王充、范缜、王夫之

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概念等同于哲学物质概念,缺乏辩证法思想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唯心主义

总体观点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贝克莱等

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客观唯心主义

一切宗教、黑格尔

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捉摸的理念创造的

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请同学们举例。)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讲解。)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这些对物质概念的解释,往往经受不住检验,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对以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由此可以看出: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板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包括唯心主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不知道应该把哲学运用于实践夫改变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注重方法,而它本身就是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观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必然要求,即我们应该做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已显示了自己的科学性,同时,又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以保持自身的活力,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例如: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应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立足现实,着重体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是为了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改造我们自身。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板书)

古人创造了观念上虚假的神灵,又把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去信仰,有很复杂的原因。它的消灭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我们在一切学习和工作中应坚持的正确观点。应该自觉同有神论划清界限。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议一议”,某学生很努力,但在考试之前仍去测字算卦,以求考试过关,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它麻痹人的思想,阻碍人的行动,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而是错误的,必须坚决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板书)

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基本国情(联系当地实际举例。例如: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交通不方便等),这些现实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应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才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同人交往,周围发生的事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应坚持唯物主义态度,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必须注意处理好自己同周围的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

认真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要把事情办成,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行的。我们应当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的唯物主义态度。把从实际出发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认真地办好每一件事。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板书)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评价自己,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为什么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我们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本课时结构图表如下:

板书设计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从具体工作来看)

承认工作对象的客观性,从它自身的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

(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

(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

4、一切从实际出发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

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1、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

(2)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3、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1)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历史,多接触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力了解民情,了解国情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探究活动

了解中国的国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国家各项政策的基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指的是什么,学生并没有太大的认识。因此,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谈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可以设计关于中国国情的表格,让学生调查填写,共同讨论怎样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基本国情

怎样坚持从实际出发

国土面积

可利用国土资源面积

农业机械化程度

农业人口

工业机械化程度

文盲比重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比重

科学技术水平

东部地区人均生活水平

第2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辨证法;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77-01

我们对历史的分析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而历史上发生的具体事件,“并不能清楚地说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真正区别。这些区别只有在各个阶段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的历史总过程中才能真正辨明”。由此可见,只有从整体性出发,才能真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这个科学的分析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精彩地阐释了历史无误主义:“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历史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富有生命的、辨证的运动,绝非片段的、抽象的、机械的、形而上式的单个事件。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决定论或反映说。任何讲历史唯物论讲成了单纯的什么决定什么、什么反映和反作用于什么,都将历史肢解了。

人类的历史生产活动是丰富的、具体的、辨证运动的活的过程。所以,除了知道“物质决定意识”这个简单的原理外,还必须怀有宏大的历史感和综合的整体观。历史在辨证运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个事件、包含的各种因素并非以查字典的方式出现。物质基础,即由物质生产方式所支配的一切物质条件对上层建筑的决定都是总体的、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数学公式或者物理公式。这种决定作用是以基础和整体影响的方式通过人的、社会的历史运动在历史当中体现,并以阶段的形式为明显区分。因此,任何个体的、抽象的、公式化的、局部的感知都是错误的。由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和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这两对矛盾范畴只有在具体的社会运动中才具有意义;只有在历史长河的一小片段的时期内它们才是相互明显脱离的,大多数时候是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在一般意义上就是生产关系,只有在特殊意义上才彼此相区别,反之亦然。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都是物质生产方式,绝非单独的技术工具。所以,这样的决定关系只有在整体历史过程中才会完整的表现出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应该深刻根植于对唯物辨证法的理解。

当我们用这一原理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时候就会发现:当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已经彻底变革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整体上将会成为历史。这样,残存下来的会是什么呢?可以预见:能够适应新的劳动生产组织形式的社会科学理论将不再是以私有制和阶级、阶级斗争为前提的认识――真正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这便是辨证和历史考古学。而历史唯物主义的众多原理将会失去继续存在的社会基础。辨证法是研究历史运动即研究社会运动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辩证法研究的是历史本质,历史考古研究的是破碎的、非连续的历史本身。

二、唯物辩证法

唯物辨证法并非通常理解的由“一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构成,也不是保留“好的”、祛除“坏的”这种道德呓语,更不是将所有涉及的方面都罗列到一起就叫“全面地看问题”。通俗的、也很简单化的理解就是:有规律的革命性运动。“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辩证法不是变戏法。恩格斯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正是对辩证法的分解式的剖析。在此,还应该从总体上、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中、从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实践分析历史的唯物辩证运动。

没有人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主体性的价值;而一旦有了人的历史活动,无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与自我的关系,抑或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其根本上讲还是人与人的生产劳动的和经济交往的关系。所以,这一关系随着劳动生产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历史辨证运动的核心就是人的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活动,也就是人与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活动。若非如此,人类的社会历史与动物的群居历史就别无二致;社会的革命与社会的改革就无从谈起。辩证法是社会运动的规律,如同牛顿三定律是宏观物理界的规律。自然规律强调的条件性,在宏观的参照体系里面,偏向于空间,因而是可以重复的;可是,社会规律强调的是历史性,在同样的参照系下,偏重于时间,因而是不可能重复的。辩证法的革命性正在于历史运动本身的革命性。所以产生的东西就一定要消亡。

辩证法反对权威、反对永恒。实际上,就连时间-空间这种被人们当做生活生产默认前提的范畴在发展着的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面前都要受到革命性的颠覆与冲击。对宇宙的探索会给人们生活和观念上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无法科学预测的。共产主义到底如何,在受到几千年剥削的人们的意识里是无法详细想象出来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狭隘意识,但却不能跳出历史阶段。我们可以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最一般的特点,却不能对此详加描绘。对共产主义社会演变轨迹的分析,必然是脱离阶级社会的分析方法,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全是对阶级社会的研究。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历史的真理,而非永恒的真理。

第3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列宁;贡献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思想的贡献和发展

自列宁投身革命事业起,其毕生都在探索和总结适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套哲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哲学著作对列宁的革命思想产生了极强的冲击和震撼,为此,在十九世纪末(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列宁广泛阅读了马恩著作《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等,列宁从长期的革命事业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深刻地认识了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其认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支持和引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有力武器。列宁强调,自马恩著作《资本论》面世以来,唯物史观已经是经过科学证明,长期实践的最基本原理。像是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地将生命科学与神学进行比较,了长期以来神学的主导地位。唯物史观所追求的是理论和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思想就是要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结合到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辩证看待,需求唯物史观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对马恩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创新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下文简称《人民之友》)是青年列宁的一部杰出著作,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广泛运用《资本论》中的观点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明确了《资本论》这一著作在唯物史观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列宁创作《人民之友》之前,时值俄国农奴制度废除,这也标志着俄国完成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力量的增强,俄国的农业经济日趋朝向资本主义道路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俄国的农奴制度并未完全废除,农奴制度残余仍长期存在,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之下,多数人仍遭受着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人民的斗争和反抗日趋激烈。列宁在《人民之友》中犀利地批评了民粹派代表人民弥海洛夫斯基的观点。在十九世纪的俄国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民粹主义运动。为反对沙皇的残暴统治,发动农民进行斗争反抗,革命青年(主要是知识分子)便跑到农村去工作(到民间去),“民粹派”由此而来。《人民之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思想,确立了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

三、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含义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马列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某种角度看来,其是由列宁所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在许多政治团体的纲领宣言中都有涉及,目前马列主义被作为多数共产党的基本意识形态得到了广泛应用。马列主义哲学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方面进行看待,辩证唯物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和精神支持。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由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究其本质仍属于一种哲学理论体系。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在基于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结合到中国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文化进步,开辟文化创新思路,促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脚步空前加快,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马列主义(辩证唯物思想)是适应于中国建设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必将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才发.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J].东疆学刊,1991(2):50-56.

[2]李斌.论唯物史观传承的一段重要历程──列宁在批判民粹派和经济派中对唯物史观的捍卫[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2):29-31.

第4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一、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是历史的延续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一系列论争是历史的延续,围绕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理解、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指出“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他认为,回顾学术史,以信仰唯物史观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彻底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本质;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等于会用它来正确分析事物和问题;口头上宣传唯物史观,实际上可能还固守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但不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关唯物史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天准确理解“唯物史观”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早期,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副教授指出,当时恰逢思想自由时期,因而招来方方面面的批评。一开始唯物史观就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唯物史观本身的批评;二是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批评。但是,针对各种批评,信奉唯物史观的人们也做出了种种辩护。可贵的是,此时围绕唯物史观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评与辩护,已经蕴含着唯物史观偏重物质因素、凸显经济的决定性、忽视伦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观的时代局限等学理性问题。对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早期历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也有助于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今天我们意欲对唯物史观做出新的更为深入的阐释,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源头,尽可能地了解当时的总体情况和细枝末节,从而帮助我们对唯物史观研究在当今中国的走势做出审慎而清醒的判断。

    近些年来,“唯物史观”已经在学界的争论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予以综合考察,并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今天引起广泛争论的原因。他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而言,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不是什么“学问”,而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理论武器。这样一种理论定位使得历史唯物主义与现实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因而那些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后来者就不能无视、越过这样一种理论,必须根据时代进步“发展”之,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见”、“偏见”,必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既然争论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今天这场有关“唯物史观”的争论呢?李文阁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们有关唯物史观的讨论置于唯物史观产生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置于时代的巨大变迁中来考量。从19世纪末到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发生了四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列宁和葛兰西、卢卡奇、科尔施等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以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之间的争论;第二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三代代表人物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教科书派的争论;第三次是以法兰克福学派和萨特为代表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和以科亨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第四次是在中国发生的在主张改革的反教条主义者与反对改革的教条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前三次争论是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这个问题展开的,在中国发生的第四次争论则是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展开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有两个前提性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实际上主要是围绕这两个理论问题展开的。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对于当前我国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广泛的视界来审视,不仅应将其置于历史上几次争论的背景中予以关注,更重要的是将其看作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融入历史和现实的视野。

    二、“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阐释和新发展

    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在当代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可以用一种总体性面相来概括: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立足当今中国现实、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观点的交互碰撞。无疑,异彩纷呈的观点共享着一个前提:不满足于现有国内外学者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阐释。

    马克思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并非呈现为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完整系统的现成体系,因此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运用其马克思文献学研究的丰富成果,重点解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个段落。他的具体方法是将原来的段落顺序打乱,以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个人”、“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为线索,重新组织其论证层次和逻辑结构,从而获得了马克思有关“现实的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新见解:“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社会的主体却不是“现实的人”而是他们所属的阶级;每个个人迫于生存条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约而形成共同关系,进而结成共同体,但其个体和自由却又受到了共同体的制约。从“现实的个人”的角度来衡量和检视社会,也即以“现实的个人”的个性和自由是否得到显现及显现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动”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来关照历史,将会非常鲜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体”、“现代市民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变迁轨迹。只有个人的“自主活动”参与、渗透到生产交往形式交织而成的社会结构中,才能实现上述三种社会形态之间的真正转变。这种有关马克思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从更大范围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社会历史理论探究的重要议题,而且是关乎每一时代个体生活态度、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还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对“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思考一直是马克思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中心线索。因而,回到文本寻找马克思历史的、逻辑的论证与当代实践的内在关联,必然是一件既有现实意义而又紧迫的事情。

    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仅仅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重新研读这些文献?这就需要我们在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此,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认为,今天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是为了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面对当代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具有当代的历史与文化视野。这种当代视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文化。马克思面对的是刚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构成了这一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转向了组织化的社会阶段,以福特制为基础的现代大工业生产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后组织化生产阶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资本逻辑都体现各自的一些特征。这意味着不可能简单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面对历史。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揭示当代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历史变迁。另一方面,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面对的是大工业生产的资本主义,而后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是后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揭示这种社会变化与文化理念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当展历史唯物主义时必须加以探索的问题。

第5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 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第6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这样一来,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下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中国哲学史“总体写作思路上的实质性变化”?毋庸讳言,我们这里说的“总体思路”涉及到哲学观。换言之,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人来说,如果他还没有确立起新的哲学观,那么,“重写”就只是一个修辞学意义上的口号。要言之,没有新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新的中国哲学史。然而,任何一个研究者要确立起新的哲学观,就必须对传统哲学观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不了解哪些哲学观是旧的,又如何知道另一些哲学观是新的呢?众所周知,哲学作为学科是唯一的,但哲学观却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而只能说:“张三有张三的哲学观,李四有李四的哲学观”。既然哲学观是多元的,那么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就会在总体思路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然,所有对中国哲学史的有效的“重写”都蕴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传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所蕴含的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Www.lw881.com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前提,“重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么,在传统的哲学观中,哪些哲学观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哲学观:一是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二是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下面,我们逐一批判这三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

哲学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吗?

把哲学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把哲学史理解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史,进而简单地把唯物主义与进步、唯心主义与反动等同起来,构成了一种简单化的、但又极有影响力的哲学观。不少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深受这一哲学观的影响。比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1957)中就这样写道:“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①在这样的表述方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几乎成了哲学的代名词。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未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正价值与负价值简单地对立起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中,马克思指责那种撇开社会历史、奢谈抽象物质概念的唯物主义是“抽象的唯物主义”,它与同样撇开社会历史、奢谈心灵作用的“抽象的唯灵论”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②在《神圣家族》(1844)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抽象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他在批评霍布斯把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取代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时,气愤地写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中,马克思在批评旧唯物主义的被动性时指出:“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④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把唯物主义的一切形式都作为正价值而与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事实上,在唯物主义的所有形式中,他肯定的只是“实践唯物主义”,而对其他形式所具有的共性———抽象性进行了不懈的批判,同时也对唯心主义的能动性作了高度的评价。众所周知,列宁也在《哲学笔记》(1895-1911)中写道:“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⑤这段重要的论述实际上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那种被夸张的、简单化的、绝对的对立.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但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了,而且也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种不同见解抽象地对立起来了。而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丰富性则表明,这种黑白两分的、贴标签式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就老子学说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来说,任继愈先生在其哲学史著作中先后有过两种不同的见解。但仅仅满足于给历史上的哲学家贴标签,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如果把这样简单的思路引入到中国哲学史领域中,中国哲学史研究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吗?

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一种广有影响的哲学观,至今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认同。肖前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张:“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思维(认识)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毋庸讳言,这一传统的哲学观也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们所认同。肖萐父等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也肯定:“这种哲学认识,来自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实践中对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②毫无疑问,这种哲学观也制约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史的看法。然而,这种哲学观至少存在着以下三个缺陷:

其一,“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并不能涵盖哲学与之打交道的全部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就既不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属于思维知识的范围内;同样地,语言学、修辞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既不从属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也不从属于思维知识。何况,“知识”这一表达方式也是不严格的。比如,宗教是与信仰相关的,我们当然不能说信仰也是一种知识。记得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的第二版序言中曾经说过:“我必须扬弃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③十分明确地把信仰与知识分离开来。所以,“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这样的提法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严格的。

其二,就“概括”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是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方法。比如,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金属a是导电的,金属b也是导电的,金属c也是导电的……。于是,我们就“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然而,用归纳法获得的真理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倡导的“反归纳主义”就指出了这种以“概括”为特征的归纳方法的局限性。在他看来,即使人们发现10万只天鹅是白的,也不能合法地“概括”出如下的结论: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因为说“一切天鹅都是白的”意味着说话者必须担保今后还没有出生的全部天鹅也必须是白的。事实上,在经验生活中,谁都无法担保这种普遍必然性。前面提到的命题“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同样缺乏普遍必然性,因为除非你能担保将来可能发现出来的金属也都是能够导电的,否则你就无权作出“一切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这样的全称肯定判断,而至多只能这样说:“迄今为止发现的金属都是能够导电的。”问题还在于,像“概括”这样的表达方式限制了哲学所能采纳的逻辑方法,仿佛哲学只承认归纳方法,而完全不考虑演绎方法。事实上,演绎方法在哲学研究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归纳方法只能导出偶然真理,亦即缺乏普遍必然性的真理,那么,演绎方法才蕴含着对必然真理,亦即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的认同。举例说来,假如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大前提:“一切人都会死的”;又接受了这样的小前提:“xxx是人”;那就一定会引申出一个必然性的结论:“xxx会死的。”不管“xxx”是什么人,其结论都具有普遍必然性。可见,只承认“概括”功能的哲学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

其三,就“总结”这个术语而言,它关涉到的只是对以往已经发生的事实和观念的回顾。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黑格尔的哲学观:“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④按照这样的哲学观,哲学只能面对和“总结”过去,无法面对和预期将来。

换言之,哲学只能做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猫头鹰,却不能成为早晨啼鸣、面向白天的雄鸡。然而,我们知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强调的正是哲学的预期功能:“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①显然,只肯定哲学的“总结”功能,必定会忽略它的“预期”功能。要言之,把哲学理解为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观点显然是成问题的。把这样的哲学观引入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全部哲学命题就只能在偶然真理的框架中挣扎。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吗?

把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一种传统的、影响深远的哲学观。什么是世界观呢?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②只要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种哲学观也有着本质性的缺陷:

首先,这里使用的“世界”概念就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把作为认识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分离开来并对立起来了。其实,海德格尔早就告诉我们,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乃是“在世之存在”(inderweltsein),四个德文词都是用连字符号联系起来的,意在表明,人与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世界就是由人的生存活动构成的。换言之,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就是世界。另一方面,把世界理解为“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想”这三个层面的总和,也是成问题的。因为在这里体现出来的只是时间在先的观点,也就是说,最先存在的是自然界,接着是社会历史,最后才是人的思想。而被忽略的正是逻辑在先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逻辑上具有先在性的恰恰是人的思想和社会历史,而自然界只是在这样的逻辑先在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比如,在老子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重大贡献是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历史中的辩证法。这样的见解就蕴含着对老子思想的根本性误解。其实,老子的思想本质上是政治哲学,其逻辑起点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如果他谈到自然界的某些辩证的现象,目的也只是为了以更形象的方式阐明自己的治道,即政治哲学的观点。所以,必须重新反思“世界”这一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的概念。

其次,这里使用的“世界观”概念也是成问题的。一方面,按照康德的看法,“世界”乃是一个超验的物自体,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当人们运用知性范畴,试图去认识作为物自体的“世界”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的整体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所以人们是无法把握的:“644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世界是这样的。”③既然整体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人们的“世界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的可靠性又在什么地方呢?另一方面,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观”的概念是在18世纪末出现的,虽然其含义不无变化,“不过,‘世界观’一词仍然保持自身为表示人在存在者中间的地位的名称,这个情况给出了一个证明,说明一旦人已经把他的生命当作主体带到了关系中心的优先地位上,世界如何决定性地成了图像”④。在海氏看来,“世界观”这个术语正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形成的一个标志,人们不但不应该以价值中立的方式来谈论它,而且应该对它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判。海氏还指出:“世界观虽然需要并且利用哲学的博学,但它不需要任何一种哲学,因为它作为世界观已经接受了某种特有的对存在者的解说和构形。”⑤这就使无批判地使用“世界观”的概念成为哲学上的不合法的行为。

最后,“学问”这个术语也暗含着一种倾向,即哲学与实践活动的分离,仿佛它只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种看法、一种观点,而并没有把蕴含在哲学内部的根本要求———“知行合一”凸现出来。

第7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思维习惯

下面针对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缺陷(如考虑问题时容易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历史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变得聪明。

一、 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中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中,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 : ( 1) 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 为什么 能开辟新航路?( 3) 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 学生思考回 ( 1)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东方遍答后笔者进行了总结:地是黄金”的诱惑,西方各国急需向海外扩张以获取原料和市场,而从亚洲到欧洲的陆上交通却被奥斯曼帝国所隔断,因此,西方国家迫( 2) 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在航海切要求打开一条新的贸易通道。上的运用,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 3) 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欧洲居民移民来到美国,促成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残酷的奴隶贸易使黑人从非洲来到美洲,欧洲河北省魏县第二中学崔建春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和野蛮屠杀导致了印第安文明的衰落,亚非拉许多国家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全球联系加强了。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新航路开辟构成了因果关系。这样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和现实的有机联系。

二、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关于科举制度的教学。在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有世袭、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等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度和隋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其中科举制度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然后问学生 :“ 为什么对科举制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从科举制度的演变中了解科举制度对个人对社会的不同影响。早期的科举制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到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朱熹注释的“ 四书五经”而作文 ( 史称 “八股文”) ,已成为压抑人性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钳制中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同的人对科举制会有不 同的看法, 就是根据科举制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不同作用而言的。在这里,我对学生强调了一个 “变”字,以引导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利与弊、对与错可以共存于同一事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例如 ,在对秦始皇评价前,我要求学生看书归纳出秦始皇为巩固 ( 1) 你怎么看待秦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始皇的 “焚书坑儒” ? ( 2 ) 有人说 :秦始皇创建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北筑长城,南凿灵渠,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所以,对 中国的历史发展功不可没。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3 ) 陕西西安的“兵 马俑”举世闻名,你怎么看待秦始皇的这一浩大工程?( 4) 为什么秦王赢政自称“始皇”? 他的目的有没有实现? 为什 么?( 5 )有人说:“ 灭六 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6 ) 综上 所述,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 通过 ( 1) 历史发展有其自身对以上系列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懂得:的客观规律,秦始皇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民心所向,也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同时,秦始皇筑长城、建阿房宫、建兵马俑,横征暴敛 ,在当时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因此,秦朝 ( 2 ) 秦始皇“ 焚书坑儒”钳制的灭亡也是秦朝实行暴政的必然结果。思想,摧残了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但秦始皇筑长城,凿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国家统一 ,对当时社会发展又产生了积极作用,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由此,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秦始皇的所作所为,不能看到他“ 焚书坑儒”、横征暴敛的一面就说他是个暴君,也不能因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等就说他是个明君。

四、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只有后者才反映了事物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抓本质,特别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历史的本质往往被历史现象所掩盖,所以,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要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历史本质的能力。

五、结语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记后,留下的那部分东西。”那么在历史教学中留下的应是什么呢? 我以为,历史教学要留下的应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情怀――写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文章目录辑集之际- 黄安年 - 2008年9月8日

[2]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 上官微 - 2008年7月9日

[3]浅析学导式教学法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 刘学浩 - 2010年11月19日

[4]“推测”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余孟孟 - 2008年10月17日

[5]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总结- 李愉均 - 2010年6月24日

[6]用学导式创新构建高校历史教学模式- 刘学浩 - 2009年4月24日

第8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现实的人 生产实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巨著中,对各式各样的唯心史观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且在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一、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

以什么作为整个历史发展的前提,这是任何历史观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形态》一开始就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显然,唯物史观的前提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因为这些人的历史理论的前提是抽象的、思辨的,他们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仍在唯心主义范围内兜圈子。

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二是以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前提。他们认为,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三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人们已有的和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决定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物质关系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它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社会历史就是生产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复杂多样的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各式各样的,其中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也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更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物质关系决定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它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三、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思想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舍弃物质前提,把某种精神或观念当作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属,这是唯心史观的共同特点。与此相反,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他们在《形态》中明确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

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每一阶段的发展及其特殊的性质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从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又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个不同形式。”

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革命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并且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这里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上述五个方面,集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完备理论形态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3).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2.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9篇:什么是唯物史观范文

关 键 词: 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精神实质;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安启念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1]一文(简称安文1),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使用的《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一段话更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另一段话,以作为“最接近经典表述”的表述。但在我看来,这种换位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理解有失偏颇,因而发表了《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2]一文,与安文1进行了商榷。该文发表后,安启念教授又发表了《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一文(简称安文2),[3]不仅对原观点作了补证,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离奇的观点:不仅《序言》中的表述“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安文2第6页,以下关于安文的引文只注页码。)而且《形态》中的表述也“难称经典”(安文2第6页),于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不见了。如果按安文的观点,研究这一问题的平台就被拆除了,从今以后连研究唯物史观的共同基础都成了问题。因此,笔者觉得安文的这些观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了,预示着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因而更加值得商榷。

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出自哪里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在阐述唯物史观时一般都要讲到这个“经典表述”,虽然提法略有出入,但内容却非常一致,指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警句。诸如,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对《序言》的题解说:“这篇序言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其中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作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身下了经典性的定义。”[4]王锐生、薛文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1859年,在《序言》中,使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进一步精确化”, [5] “对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和客观性作了精辟的概括”;[6]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在《序言》中对这一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7]其中很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讲到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时也明确指出:“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8]这里虽然用的是“基本思想”的提法,但事实上将其作为“经典表述”。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将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这段话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上世纪60、70年代国内出版的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使用的就是这一提法。该书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时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生产中......才会产生。’”[9]国内哲学教科书的这一传统当然与对此问题看法有直接关系。对唯物史观评价性论述较为集中的是《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而且在阐发社会矛盾问题时推演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个“总的结果”。关于这些内容的称谓,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个明确的提法:“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0]

由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追问,必然要提到苏联哲学教科书关于这一问题的情况,尤其是绕不过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就是在这本书的结尾,斯大林总结性地指出:“以下便是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为他那部名著《政治经济学批评》所写的有历史意义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所作的一个天才的表述(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才会产生’。”[11]斯大林这个“天才的表述”直接来源于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围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的思想展开了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他说:“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马克思自己曾这样描写过他对这个问题的推论过程:(接下来就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表述——引者)”。对此,列宁强调指出:“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2]从这里我们看到,斯大林关于这段话“天才的表述”的评价,直接来自于列宁“天才的思想”的表述。

继续追问,列宁这个表述又是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59年8月3-15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下面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3]不仅如此,恩格斯还将其提高到“新的世界观”高度:“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是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性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民主主义空谈家极大的愤慨。”[13]再后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进一步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上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并不是一个很随意的表述,而是一个重大结论,尽管经典作家在提法上有一些出入,恩格斯的提法是“最革命的结论”或者“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的提法是“天才的思想”、斯大林的提法是“天才的表述”、的提法是“科学的规定”,但所指的内容却是非常一致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话,由此才产生了教科书“经典表述”的一般性原理。这个事实说明,如果一定要追究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由来,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序言》中那段话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如果一定要追问原创者,那么不是别人,正是与马克思一道创立唯物史观的恩格斯本人,或者说直接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也未尝不可。

二、用什么标准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判定经典作家的哪一段论述更接近唯物史观,应该看何者更能表达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成了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那么,安文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呢?按照安文的观点,传统的“经典表述”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唯心主义的。请看:“‘经典表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是不是唯物主义的?”(安文1第70页)“实际上,这一表述并没有说明社会历史观何以‘唯物’;或者说它并不是一定就是唯物主义理论”(安文1第71页),“这种认识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安文1第71页)“为什么这段话不是马克思对哲学唯物史观思想的‘经典表述’呢?”(安文2第4页)“第一,马克思的本意不是要通过这段话全面表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要说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安文2第4页)“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它所说的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安文2第5页)“第三,为什么‘经典表述’讲的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历史观?因为它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彻底,在理论逻辑上有缺环。”(安文2第5页)很显然,按安文的理解,由于原表述的那段话是用来说明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因而就不是历史观,甚至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当然不能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那么,安文所理解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安文1第72页)“马克思的历史思想是一种‘大唯物史观’,这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安文1第74页)“要对社会历史做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仅仅从生产力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予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这一说明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安文1第71页)依此,安文举出了自1995年以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诸如,“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是完整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人的活动”(安文1第73页)等重要观点,以便“把唯物史观推广到自然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安文1第73页)看得出来,按照安文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则这句话不是别的,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于是,安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又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样一来,安文不仅找到了唯物史观的“内涵”,而且还达到了维护学派利益之目的。

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且不说安文的上述论点都经不住推敲,有的甚至有明显的错误(诸如,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不是历史观的观点;“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而是社会学的观点;“经典表述”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点,等等),只是站在自己的学派立场上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中还远没有取得共识。

新时期以来,哲学界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呼声很高,逐渐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两条解释路径。这两条路径虽然在关于实践的问题上达成了原则性共识:都承认实践特征;但究竟将实践提高到什么高度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和补充,实践范畴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认识论中讲实践范畴,而且在本体论中也渗透进了这一范畴,如由陈先达主编的“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之后,紧接着就是“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14]有的步子迈得更大,直接将实践范畴提高到世界观高度对待,开篇就讲“实践与世界的本质”。[15]但后者的内容却是流派纷争、观点各异,诸如,“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生产关系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等。这说明,自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新观点,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特性,对指导我们当前的物质实践一定能日益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先导作用。但是,不论用上述新观点的哪一种来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不能胜任,因为尽管当前体系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上述新观点还远没有驳倒这个体系。

黑格尔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自身运动正处在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中的这个“正”,就是在体系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反”,就是上述两种观点互相对立、互相背离的局面,但并不是两种观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在思想交锋中新老观点“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合”,就是两种观点互相依存、相互渗透,最终走向同一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的这个过程,是其自身内部矛盾由潜在状态到对立状态或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形态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就当前而言,这种趋势已经走完了“正”的阶段,正处在“反”的阶段,即矛盾的潜在状态暴露为现实状态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工作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创造条件,让双方的理由竞相迸放、利弊充分暴露出来,并持续争论下去,一直持续到“合”的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步。但我们坚信,不论这一过程持续多久,未来结局必然会出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未来结局必定不是对原有体系的抛弃,而是扬弃,即用实践的观点和方法来充实、丰富和创新原体系。但目前这种时刻还远没有到来,不论直接用“唯物史观”统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用“实践唯物主义”等来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还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种过程中,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言辞来概括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本人所阐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P61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出发,特别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出发,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史上所有有益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全面总结了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范畴,并在经济学领域中进行了运用、验证和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落脚点上,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锻造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在无论我们怎样理解、怎样解读,无论在认识上存在怎样的分歧,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唯物史观的本真思想都绝然不能解释掉或者分歧掉。

三、原“经典表述”经典在哪里

当我们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有了上述理解后,再来看上述两段表述中究竟哪一段表述更能刻画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更能充当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是一个迎刃而解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也将两段文字分录如下,特将其中的关键词着重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的表述是: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P92

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表述是:

我所得到的、并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6] P32

经过对照,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最接近”唯物史观本真精神的,并非前者,而是后者。从两段表述的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从《形态》(1845秋-1846年5月)到《序言》(1859年),相隔13年,其间夹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导言》等重要文献,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成熟和发展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言》和《导言》都是《资本论》的前奏,其中已经流露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从逻辑关系看,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问题从假设到确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后来列宁作了充分证明;于是,从范畴自身运动来看,两段文中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发展规律。在两段文字中,前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国家、观念、物质实践、生产力、人、环境等;后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意识形式、社会矛盾、社会革命、社会形态、“两个决不会”等。很明显,这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概括性表述,但前者中诸范畴的逻辑线条还不十分清晰,后者却十分清晰;前者论域较窄,后者则较宽;前者侧重于解决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后者则全方位地解决唯物史观所有问题;前者侧重于从静态看问题,后者则是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整体来看,前者侧重于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后者既包含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又包含了人类社会是“怎样的”两个层面问题的回答;前者隐含着后者,后者涵盖了前者,二者是一个整体,既一脉相承,又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范畴运动看,后者虽然没有“实践”的字样,但逻辑线索更为严密,层次分明,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并没有缩小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而是一个“大写的实践”,大大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所以,如果要问原表述“经典”在哪里?完全可以这样说,《序言》中的那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原理。诸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关于社会基本形态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以及贯穿始终的物质实践原理,等等。概言之,这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全部社会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P56因而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表述虽然并不十分完善,但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问题奠定了一个共同基础。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更接近”唯物史观,肯定了非后者而莫属,因而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P112这是马克思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看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唯物史观的内涵也在生长着、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渗透在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就当前而言,我们虽然还不能给唯物史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当前哲学教科书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对待实践问题上还远没有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阴影,但经过新时期以来30年的发展,我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上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学科体系。这就是:关于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原理,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关于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原理,关于社会矛盾运动及其动力的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原理,关于阶级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理,以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原理,等等。这个体系,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出发,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本质,经过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形态,再回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这个落脚点上,显然是对《序言》表述的进一步展开,较好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四、以什么态度对待“经典表述”

对待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述,历来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照抄照搬的态度;二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三是继承发展的态度。事实一再证明,在这三种态度中,只有第三种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但安文在对待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时却没有这样做,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做法肯定不是建设性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第一,要以历史的态度对待经典著作,不要轻易动摇研究问题的共同根基。安文1主张要更换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内容,由《序言》中的表述置换为《形态》中的表述;安文2却又宣称《形态》中的表述“也不经典”,于是,在安文那里,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不见了。这样一来,唯物史观发展和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到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连一个研究问题的平台都被拆除了,这显然不合情理,更不符合事实。

我们知道,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由“物理学的危机”引起的所谓“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危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经提出过“原子物质说”,相信物质即原子;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微观世界研究中物质结构的新发现,原子被打开了,于是,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指责对方:原子不见了,物质不存在了,唯物主义被彻底驳倒了。但事实上原子并没有消失,只是由原子核和电子这些更小的颗粒组成;而且原子核、电子也都是由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组成。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强子、轻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强子对撞机的出现,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将会发生一场革命性变革,但可以断定,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只能被不断发现和丰富,但永远也不会被颠覆。因此,在科学发现中,我们不能搞虚无主义,采取“鸵鸟战术”,有了一点新发现,就轻易否定前人的经典性认识成果,甚至从根基上动摇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都是在别人认识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又都必将被“更经典”的认识推向前进。欧几里德几何公理是经典,但它却挡不住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的推进;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经典,但也挡不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进。然而,我们既不能因为有了笛卡尔就立刻否定欧几里德,也不能因为有了爱因斯坦就立刻否定牛顿。同样,在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某些支节问题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轻易怀疑或否定原有的经典性认识,不能要求“经典表述”完美无缺、穷尽真理。应当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唯物史观,并不是一次性地将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未来趋势全部涵盖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固定物,而是奠定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共同基础和逻辑起点。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序言》中的表述隐含着人类社会即将展现出来的一切关系和一切矛盾的胚芽,潜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即将展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当时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揭示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没有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就断定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经典一样,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序言》中的表述中没有写上“实践”二字,没有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就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第二,要以宽容的精神对待经典表述,不要以学派偏见看待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以学派利益服从学科建设,不应当为了学派利益而牺牲学科建设。安文之所出现一些很离奇的观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学派的观点甚至偏见看待问题,因而出现了许多很武断的论断: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标准来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实践唯物主义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观点,虽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强劲活力,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逻辑结构也还很不稳定,许多环节还很不严密,因而用其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还为时尚早。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本身没有错,但截止目前为止,还不能用其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形态,不应当用其作为判定唯物史观的标准。第二,关于哲学不是科学的观点。作为一种新观点,主张哲学不是科学当然可以理解,但在当前哲学界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将这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作为否定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论据肯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第三,至于说《序言》中的那段表述“不是哲学”的观点则更使人难以接受。我们知道,《序言》中的表述,是马克思用来指导他的剖析资本主义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资本论》的灵魂;如果它不是哲学,则《资本论》也就没有了灵魂,那么作为《资本论》结论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成了问题,于是,被恩格斯总结的“两大发现的”都不见了,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也就没有了支柱,整个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问题。安文之所以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论点,都是从维护学派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从学派的偏见出发的,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要以现实的眼光对待经典表述,避免回避现实的空洞研究。如前所述,我们判断马克思的论述是否“经典”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而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不是别的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已经成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然而资产阶级在建立了政治统治后,并没有与其他阶级共同分享胜利果实,而是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所以,当时认识世界的任务,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揭露其剥削的秘密和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探索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途径,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研究成果如实地告诉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将革命理论付之于实际行动,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从而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最终走上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唯物史观在创立时期的许多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诸如,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出发,在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少数人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重点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社会结构和发展布局上,必须坚持社会有机结构的原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诸方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回应“发展高速期和矛盾高发期”问题,特别注意解决好由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矛盾动力观,顺应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完善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革命、改革问题上,正确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实现改革重点从外在性向内在性转移,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自觉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为新的实践开凿更加先进的思想动力源泉,从而在突破“历史周期率”重围问题上有所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使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及时调整了发展布局,确立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多位一体”和谐建设的总体布置,并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突出地位,使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原理更加丰富多彩;继承和发展了社会矛盾理论,提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构建社会和谐的新思想,将唯物史观社会矛盾原理推进到了新水平;特别是强调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和谐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和关键,将解放思想提高到了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一大“法宝”的高度,为执政党自觉运用实践批判的武器,通过构建“党内和谐”达到“社会和谐”开凿了新的思想动力源泉。所有这些,既继承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国情内涵,使唯物史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探索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必然要深入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但研究原著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在经典著作中找现成答案,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领会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从经典作家的原著中追溯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原由,强调判定“经典表述”的标准只能是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克思的两段话进行了对照分析,取得了本文的结论:《形态》和《序言》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表述,但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是“更接近”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则后者更为合适,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服务;现实意义,则在于运用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所以,检验其是否经典,归根结底还要把问题放置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实践中来审视;只有完全符合当前实际、真正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符合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表述。这样做,不仅能看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而且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到经典表述的现实意义,从而推动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8(9).

[2]赵科天.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3]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5]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页。

[10]选集: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4.

[11]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斯大林选集:第1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正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唯物主义(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