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技术交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交底一般包括下列几种:
1、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2、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或编制人)向施工工地进行交底。将施工设计的求全部内容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建筑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与措施、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等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这是一项工程施工前,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工长)、或施工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通过交底,使直接生产操作者能抓住关键,顺利施工。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基层施工单位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但笔者通过查看一些基层单位的技术交底记录,发现并不是所有单位对此项工作都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单位仅仅把技术交底作为“技术资料需要”的一部分,为“归档”而写(或补写)交底,其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抄写施工规范或工艺标准上的条文与要求,只是游戏形式而已。
为了使技术交底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预防事故、保证质量、提高技术素质的技术性文件,结合工作实践,现对技术交底的内容和做法,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一、技术交底应包括的内容
1、工程概况与特点。
2、图纸及规范的主要要求:包括主要部位尺寸、标高、材料规格及使用要求、配合比要求等。
3、施工方法:包括工序搭接关系,垂直运输方法、主要机械的使用及操作要点。
4、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5、质量标准、要求与保证质量措施。
6、可能发生的技术总量及处理方法。
7、节约、成品保护要求与措施。
8、安全、消防等要求与措施。
二、技术交底方法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交底为主,召开班前会口头为辅。以重要部位或较复杂部位,应另附翻样图纸,必要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待。最后,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单),由交底人及被交底人签字,并存档一份。
注意事项
1、因为工地的各项技术活动,均是以执行和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为目的,因此,技术交底也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导内容。
2、对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各方面的特点,有要点,有预见性,有预防措施。
3、交底要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各方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要点与措施。这里所谓的特点包括:工程状况、地质条件、气候情况(冬、雨季或旱季)、周围环境(如场地窄小、运输困难、周围对降噪防尘的要求等)、操作场地(如高空、深基、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反搭接等)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特点(在哪方面技术薄弱)等方面。
关键词:室内排水管道 施工技术 交底控制
1 交底的类别
1.1 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根据施工情况和施工顺序要求,可以分导管安装交底,立支管安装交底。
1.2 室内雨水管道系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可分为内排雨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和外排雨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
1.3 排水管道灌水试验技术交底。可分为压力排水灌水试验交底,重力排水导、立、支管灌水试验交底。
1.4 雨水管道满水试验技术交底。
1.5 污水管道通球试验技术交底。可分为地下排水导管通球试验交底,立管至顶层通球试验交底。
1.6 污水管道通水试验技术交底。可分区域进行通水试验交底。
2 技术交底的内容控制
2.1 污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要求
2.1.1 交底所针对的施工范围。
2.1.2 施工所需用的施工工具,材料的种类、配件及其特点。
2.1.3 施工顺序和工序搭接的要求。室内明装管道要在与结构进度相隔二层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室内地平线应弹好,初装修抹灰工程已完成,安装场地无障碍物。
2.1.4 管道的切割,连接要求。
2.1.5 采用卡架的型式、材质规格、固定方式、间距要求。施工时应注意支架规格的选用,如选用不当会造成管段投入使用后支架不起作用,使管道变形、损坏,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同时还应注意管道支架安装间距不宜过大,或以墙代支架,支架不均匀、不美观等。使用柔性机制铸铁管卡箍连接时,直管段≤1200mm安装管卡一个,管卡距管箍200mm,管道总长度12m时,在末端安装防晃支架一个。使用UPVC管时,立管安装必须在两个伸缩节之间设置一个固定卡子。UPVC管允许管道轴向位移,但不允许横向移动。
2.1.6 安装的位置及标高、坡度要求。参考土建结构图,核对各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注意污水管不得穿越沉降缝、烟道和风道,尽量避免穿过伸缩器,如必须穿越时,应有防护措施,如加刚性套管等。生活污水导管应避免安装在靠近与卧室相临的内墙。
2.1.7 污水管道闭水试验的方法、步骤。埋地管道、管井内立管,吊顶内横支管及有防结露要求的管道在隐蔽,前应进行闭水试验,灌水高度以排水水平横管至上层地面高度为准,灌水15min后,再次灌满持续观察5min,液面不下降,不渗漏为合格。卫生间支管每层均需做闭水试验,气囊的安装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边安装边做,安装完成一层排水横支管,从三通甩口处放下气囊;一种是整个排水系统安装完成后统一做,该层有检查口的,将气囊安设在检查口上方,如果该层无检查口,将气囊接出一根5m长的气管(可用氧气带子或塑料软管),将气囊从上层检查口慢慢下放,估计气囊位于三通下方即可。闭水试验前应通知有关人员,合格后验收签字,然后将水泄净,再进行下道隐蔽工序。
2.1.8 管道系统安装所要达到的质量验收要求。
2.1.9 管道及卡架防腐要求。管道及金属支架涂漆的种类和涂刷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漆膜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淌及污染现象。
2.2 通水及通球试验技术交底要求
2.2.1 通水试验所具备的条件。通水试验应真实。如交工条件达不到竣工验收规范规定应按实际情况做临时通水试验。因为在有些住宅工程,给排水施工在初装修竣工时不安装洁具,给排水只做预留口,因此就不能按1/3配水点打开通水。通水试验的基本要求是连接室外的管道已经通畅,卫生器具安装完毕,给水系统也具备通水条件,满足以上条件,就可以进行通水试验。
2.2.2 通水试验的顺序及要求。正常情况下通水试验应达到每件卫生器具规定的水量要求,卫生器具应100%做满水排泄试验。将卫生器具放满水,达到溢水口时处,检查溢水口是否畅通,拔出塞堵,检查排水点的通畅情况,管路有无堵塞及渗漏现象。合格后填写试验记录表报监理验收。
2.2.3 通球试验的对象,使用球的规格。满水排泄试验后,可进行通球试验,以便及时发现排水管道是否堵塞,对排水立管、排水导管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应为100%。通球试验时,一定要根据管径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直径的塑料球,立管与导管管径不—致时,就要分开进行通球;如果管径一致时,立管、导管可一起同时进行通球,试验结论也可以写在一起。
2.2.4 球投放点及排出点的设置。出户排水导管通球时,放球地点设在首层立管检查口,室外排水井已做好的,接球地点在室外排水井;室外排水井未做完的,在出户干管末端设铁丝网接球,并做好临时排水。对立管通球时,从屋面透气帽处放入塑料球,在排水立管首层扫除口设铁丝网接球。如能找到球,说明通球试验合格。
.2.5 球未排出的处理措施。做通球试验时,有时发生通球投入管道内放水冲时,球未被水冲出,则说明排水管道堵塞。首先要查明堵塞部位,方可采取措施。处理措施如下:出户排水立管堵塞时,应从室外检查井向室内清通,方法是用竹片或带钩的钢丝来回推拉清通,或使用橡胶管内有压力的水进行清通,使堵塞物松动并随水流冲出,或从一层立管检查口、地面清扫口向室外检查井清通。排水立管堵塞时,接近屋顶的堵塞可在通气管向下清通,楼层立管堵塞可在各层立管检查口处清通,目前广泛采用管道疏通机,清通堵塞效果较好。管道堵塞清通后,应重新进行通球试验,直到通球正常冲出才算合格。
2.3 雨水管道系统安装技术交底的内容控制
2.3.1 交底所针对的施工范围。
2.3.2 施工所需用的施工工具,材料的种类、配件及其特点。
2.3.3 施工顺序和工序搭接的要求。雨水管道系统由雨水斗、悬吊管、立管、地下雨水管道及清扫设备等组成。施工顺序应有下向上进行,导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灌水试验,试验合格后,安装立管,最后连接雨漏斗,屋顶雨漏斗一般由土建专业放置,特别应注意提前与土建专业进行沟通,做好屋顶防漏措施。
2.3.4 管道的切割,连接要求。
2.3.5 采用卡架的型式、材质规格、固定方式、间距要求。根据选用的材质不同,其卡架安装形式也不同:铸铁雨水管:导管安装卡架一般采用打透眼吊装方法,固定间距不大于2m,雨水立管卡架可采用地平卡子,也可采用立管角铁卡子,立管管卡间距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一个固定卡,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置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塑料雨水管:以管径为160mm为例,横管支吊架最大间距为1.6m,立管为2m;管径为110mm时,横管支吊架最大间距为1.1m,立管为2m。
2.3.6 安装的位置及标高、坡度要求。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得小于5%o,管道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距墙尺寸、标高正确,坡度均匀,不得倒坡、平坡。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经验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94-01
1、引言
电气工程本身施工的过程中,其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充足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工艺技术水平,通过与不同工程之间进行全面地配合与协调,进而完成整个电气工程的整体施工活动。在进行技术交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求,严格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和控制,确保相关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效果。电气工程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施工中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与协调,这样才能确保整个作业过程顺利的推进。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结合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进行有效推进,确保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顺利开展落实。对于电气工程来说,配电箱、敷设、防雷和施工衔接四个部分都是很容易出现各类质量问题的,因此也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来展开技术交底。本文就对于这几方面技术交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2、技术交底的重点
第一,配电箱施工。对于配电箱施工来说, 这一阶段的施工活动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科学地展开配电箱施工活动,避免各类因素的影响,这是技术交底中应该重点控制的。对于配电箱的实际施工中,应该确保配电箱整体足够整洁,并不存在其他的杂物和灰尘,对于内部的相关编号和位置进行准确标注,做好对于配电箱施工环境方面的充分准备。在配电箱施工中,要对配电箱的连接导线的稳固性进行确定,并确保配电箱内部的各类配件、元器件不存在松动的问题。配电箱的施工,也要依据施工技术标准,对于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行保证,确保配电箱接地保护得到有效实现,进而避免后续施工运行时出现各类故障和问题。
第二,管线敷设的施工。对于电气施工来说,管线敷设的质量对于电气施工的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在管线敷设施工中,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对于导线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时限进行保证。在实际铺设中,要确保接口严密,并对于管线的质量检修严格检查。技术人员硬注意使用电管管径不相同的冷弯弹簧,主要是为了电弯的弯曲工作,并且还要保证线管在连接时,使用合适的与之相配套的电管接口,涂抹粘结剂,保证电管接口的连接密实。在实际施工中,也要对于管线的埋藏深度进行控制,确保深度超过1.6厘米,并且暗铺的管线中要超过3厘米。管线敷设上,也要做好对于重点位置例如电管弯处的管理控制,将冷弯弹簧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第三,防雷施工。防雷施工是电气施工中的一个关键内容,确保防雷施工效果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在防雷接地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重点的管控。技术人员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充分分析,对于综合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之后再对于底板钢筋上层的主筋进行搭接,确保合理的焊接间隔距离,之后再对于主筋底部和基础主筋进行上下联通。使用建筑结构内部的两根主筋当作防雷下引线,下引线需要沿着建筑物周围圆圈状均匀设置。在对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进行设计时,通常将建筑中的基础钢筋看作自然接地的物体,应使用4毫米宽、40毫米长的镀锌扁钢对其进行连接,实现总等电位连接。建筑工程30m以上的位置全部进行均压环防侧雷击,主要就是每个三层沿着建筑物周围,使用结构圈梁内部的主筋和下引线,利用之前准备好的跨接圆钢焊成一个整体,同时使用镀锌扁钢把建筑物外部的门、窗、栏杆等与结构的圈梁、柱筋的下引线连成一个整体。在屋顶安装避雷带,这时避雷带需要沿着墙体的四周进行铺设,通常使用的是热镀锌圆钢避雷带,它的间距通常是1米左右,而且间距保持一致。
第四,做好施工衔接。对于电气工程施工活动来说,有效地衔接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电气工程施工中,一些交错工程的衔接效果,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技术人员在进行协调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施工环节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调整,提前做好交底安排。例如,在电气工程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的交错上,就应该对于给排水施工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协调,避免给排水施工对于电气施工产生影响,并且进行相应的阻隔屏蔽,确保后续电气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做好施工衔接,这样技术交底工作的开展的效果和价值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电气工程项目来说,施工活动的开展应该从技术的角度,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重点、技术难点进行客观分析,并且在技术交底中进行充分沟通,这样才能让一线施工人员掌握合理的施工技术,并解决和规避当前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各类通病和问题,确保整体电气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忠法.园林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33)
[2] 高亮辉.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J].建设科技.2015(10)
[3] 王圣涵.试论电气工程施工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
【摘 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作以来,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中的技术交底有粗略的认识,所谓技术交底,是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部工程施工前,由主管技术领导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各项技术交底记录也是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技术交底;施工企业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tests can not be ignored
Jv Yun
(Gezhouba Xinjiang Engineering Bureau (Limited) Urumqi Xinjiang 830000)
【Abstract】Has been engaged in technical work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the technical tests have a 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alled technical tests, in a unit before the project starts, or an arm of the pre-construction, by the competent technical leadership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accou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construction workers on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technical quality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have a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in order to organ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quality, etc. to avoid accidents. Various technical tests, engineering files record inform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Key words】Technical test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1. 技术交底一般包括下列几种:
1.1 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1.2 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或编制人)向施工工地进行交底。将施工设计要求全部内容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建筑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与措施、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等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1.3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这是一项工程施工前,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工长)、或施工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通过交底,使直接生产操作者能抓住关键,顺利施工。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基层施工单位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一些基层单位的技术交底记录,发现并不是所有单位对此项工作都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单位仅仅把技术交底作为“技术资料需要”的一部分,为“归档”而写(或补写)交底,其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抄写施工规范或工艺标准上的条文与要求,只是游戏形式而已。 为了使技术交底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预防事故、保证质量、提高技术素质的技术性文件,结合工作实践,现对技术交底的内容和做法,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2. 技术交底应包括的内容
(1)工程概况与特点。 (2)图纸及规范的主要要求:包括主要部位尺寸、标高、材料规格及使用要求、配合比要求等。 (3)施工方法:包括工序搭接关系,垂直运输方法、主要机械的使用及操作要点。 (4)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5)质量标准、要求与保证质量措施。 (6)可能发生的技术总量及处理方法。 (7)节约、成品保护要求与措施。 (8)安全、消防等要求与措施。
3. 技术交底方法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交底为主,召开班前会口头为辅。以重要部位或较复杂部位,应另附翻样图纸,必要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待。最后,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单),由交底人及被交底人签字,并存档一份。
注意事项
3.1 因为工地的各项技术活动,均是以执行和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为目的,因此,技术交底也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导内容。
3.2 对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各方面的特点,有要点,有预见性,有预防措施。
3.3 交底要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各方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要点与措施。这里所谓的特点包括:工程状况、地质条件、气候情况(冬、雨季或旱季)、周围环境(如场地窄小、运输困难、周围对降噪防尘的要求等)、操作场地(如高空、深基、立体交叉作业、工序反搭接等)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特点(在哪方面技术薄弱)等方面。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1.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和作用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和记录作用,未得到充分应用,编造工程技术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外部原因,但也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技术资料的认识不够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技术资料的内容可分为四大类:1)工程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如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等;2)施工过程的记录性文件:如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日记等;3)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性文件:如各种材料的合格证、复试报告等;4)对产品的评定结论性文件:如检验批、分项、分部质量评定记录,基础、主体结构验收记录等。
2.工程项目的属性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具有两重性―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首先,作为施工项目,它必然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即一次性。正是由于一次性,决定了就是按照同一套图纸施工的两个单位工程,也会由于施工地点、施工力量、技术能力、地质条件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其次,作为商品,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即它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从建筑市场上获取施工任务,建立用户至上的观念,否则,施工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
3.施工组织设计属性
由于每个施工项目都有特殊性,所以不可能找到一个通用的施工过程控制办法。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才能充分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工程特殊部位和难点部位进行把握和分析,从而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施工组织设计所要解决的。因此,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针对具体工程并能够指导施工,施工过程中只要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计划、组织和实施,并对外部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进行适当的调整,施工就会顺利进行。这也提出了一个检验施工组织设计的标准,即:优秀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指导工程顺利、快速、优质地施工。
既然施工任务有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那么施工组织设计的商品属性表现在一项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当体现出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点上(这里的经济效益包括科技进步效益、社会信誉效益等)。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工程有了完整的施工图纸、确切的施工地点、明确的外部环境后,它的影响因素就由不确定状态进入确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列举出很多种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经过优化,总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该工程的最好方案,该方案既能保证工期又能保证质量、成本。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离开了它所针对的工程,就无法对其评价,市场经济要求用尽量少的投入赢得尽量多的利润,这是每一个工程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它是施工项目商品属性的必然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从宏观上对施工过程进行总体布置和总体安排,因此,它是站在战略上的、控制性思考的结果,对于分部工程就显的指导不够具体。
4.施工方案的作用
施工方案以分部工程为对象,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对构成特定施工任务的各个分部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每一分部工程制订具体的施工方法以指导施工。判断施工方案的优劣,只能针对具体的分部工程,如果离开具体的分部工程,任何施工方案都毫无价值。由此可知施工方案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它从较细的分部工程来探讨如何按照项目的两重性进行施工组织,它与施工组织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施工方案以分部工程为对象,它更注重于方法和操作,因此宏观上的筹划、组织功能变得不是十分直接了,对于划分更为细小的分项工程来说,也显得过于粗略。
5.技术交底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按分项工程的要求提出施工技术交底,它以分项工程为对象,以施工方案为指导,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从最细小的分项工程,把握施工的程序和方法,是施工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技术交底由于以分项工程为对象,它进一步注重方法和操作,而导致宏观上的筹划、组织功能更加间接了。
1.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桩底高程的确定、桩机性能的检查、后台供浆位置的合理选择、施工场地的平整加固措施、桩位的测定。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确定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做好试验桩、桩位及桩高程的控制、水泥掺量及浆液控制、搅拌和喷浆时间控制。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检测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水泥搅拌桩工程普遍用于高速公路、机场、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加固工程。水泥搅拌桩在国外已有60年历史,在我国也有30年的历史。虽然施工工艺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但随着管理者对水泥搅拌桩不断深入的认识,使得其施工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心,让人总觉得其施工质量十分难于控制。虽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程中已经下了非常大的监管力度,但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检测出的桩体实际施工质量不得不令人捏一把冷汗,更谈不上什么优良率了。虽然经过一番大费周折的后方工作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到大规模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时仍然心有余悸。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去控制它呢?通过这些年的软基施工管理,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2 施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2.1施工机械的的选择
目前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的机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武汉产的PH-5、PH-7粉浆两用型桩机,此桩机最大施工深度一般为18米以下,其施工转速与下钻的速度成正比例关系,由于其施工底盘高度的限制,当用于水泥搅拌桩施工时最多只能配置4个搅拌刀片,其行走部分采用液压腿,十分灵活,工作效率相对较高,适用于施工桩长较短,土质为砂性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的段落,当土质为纯淤泥时,建议不采用。一种是上海和宜兴产的STB-1型专用水泥搅拌桩桩机,其行走部分采用轴管,移动起来比较困难,每次移动都需要枕木铺垫调平桩机,垂直度控制起来也较麻烦。其下钻速度主要靠卷扬机的转速来控制,当遇到局部硬层时只能靠加大动力头重量和增加竖向破土刀片来穿透它。为增加水泥搅拌桩的均匀程度,当遇到土质较差的段落时可视情况将钻杆上的刀片增加至6~8个。适用于所有土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
2.2施工场地的整理
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且在一侧要开挖排水边沟,保证雨季场地不积水,给桩机组创造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对于沟塘回填的路段,回填土每层填厚不得大于50cm,压实度不得小于70%,且不大于85%,以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成桩效果。
2.3建筑材料的准备
建好水泥库,水泥库净面积不得太小,同时最大库存量不得小于80吨,确保水泥的检验周期及防止雨季由于水泥进场困难而导致停工的情况。水泥搅拌桩应采用合格的R32.5级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以便于计量。使用前,承包人应将水泥的样品送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试验室检验。
2.4施工人员管理
软基施工管理人员众多为了确保工地能够按照项目部的思路正常有序的施工,开工前务必召开一次全体施工人员大会。若条件不允许,可只要求各施工队负责人、桩机组老板和机组机长必须到场。会议主题一是说明施工完成后结算办法及措施,让他们觉得有所依靠,稳定军心。二要介绍当前检测评定办法、检测频率及不合格桩的处理办法。三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召集所有现场施工负责人员及桩机组机长召开施工前技术交底会议,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透彻的分析,为进一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 工艺性试桩
深层搅拌水泥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另外在工程位置大面积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水泥搅拌桩成桩试验。每个标段的试桩不少于7根,且必须待试桩成功后方可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正式施工。
深层搅拌桩施工是通过搅拌头将水泥浆和软土强制拌和,搅拌次数越多,拌和越均匀,水泥土的强度也超高。但是搅拌次数越多,施工时间也越长,工效也越低。试桩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确定水泥浆的水灰比、泵送时间、泵送压力、搅拌机提升速度、下钻速度以及复搅深度等参数,以指导下一步水泥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汇总试桩结果应得到下列要求及相关技术参数: 1)满足设计水泥用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搅拌速度、提升速度等。水泥掺量的选择多少往往直接影响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和单价。水泥掺量由现场试验结果确定。 2)确定搅拌均匀的必要步骤及程序。 3)了解下钻和提升的阻力以及地质变化情况,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试验桩方案包括室内取土试验和成桩试验,在各试验点现场,按照不同的水泥掺入量及搅喷次数施工试验桩,在成桩7天后采取轻便触探法,根据触探击数判断桩身强度,并进行抽芯,观察搅拌和喷浆的均匀程度,判定各种水泥掺量及施工工艺的施工效果。或者采取14天后取芯,通过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现场的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来确定搅拌桩及桩间土的承载力,以检验水泥搅拌桩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3.2 水泥搅拌桩施工要点和施工技术控制
我们以某一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工程为例来加以说明,在该工程中,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设计标准值取140KN,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5Mpa。搅拌桩直径采用D550,间距为1.1米,梅花形布置。地基处理交工面为条形基础素混凝土垫层的底部。
3.2.1水泥搅拌桩施工要点1)施工顺序 挖土方至搅拌桩工作面施工搅拌桩挖土方至碎石垫层底部人工清桩头及铺碎石垫层。2)搅拌工艺 采用二喷四搅:预搅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喷浆提升 实际操作时,为了防止喷浆口堵住,搅拌头下沉时,可少量喷浆,但总浆量不变。注浆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4~0.6Mpa,输浆速度应保持在6m/h左右。3)浆液配方 水泥掺入比:14%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0.4~0.45 外加剂:FDN-5,水泥用量的0.6%4)定位 桩位偏差小于50mm,搅拌桩垂直度偏差小于1.5%。5)桩径与桩长 搅拌桩设计直径550,采用单头转盘式搅拌机具,搅拌头直径D550±20mm。搅拌桩的设计桩长为11.0米,要求搅拌桩桩底入冲洪积砂层不小于0.5米。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保证设计桩长的长度,且根据预搅下沉作业时的电机工作电流变化对搅拌入砂层的情况作出判别。如果设计桩长与实际土层情况不符,须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对搅拌桩的桩长作相应的调整。6)停浆处理 搅拌提升时,必须保证供浆连续,一旦因故停浆,必须立即通知前台操作员,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点以下0.5米,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7)桩底及桩头处理 当浆液达到出浆口时,桩底喷浆应不小于30秒,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8)水泥土强度试验 在搅拌桩施工前,应进行水泥土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掺入比和外加剂做水泥土抗强度试验。可根据水泥土7天龄期的强度推算其90天的强度。如果试验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立即通知设计部门调整有关的参数。 3.2.2施工技术控制
1)确定持力层必须准确,桩体一般最多以进入持力层50cm为宜,不宜过深,否则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危害:①由于底部压力过大,水泥浆无法渗入,底部无法成桩,最终导致桩长不足;②由于底部一般多为粘土或亚粘土,土质过硬,带浆下钻困难或无法下钻,土体无法拌碎。当不带浆下钻时,土体由于无法拌碎多会导致糊钻的情况,土体与钻头形成一个圆柱体形状,造成积压桩内土体,发生掉桩头或桩内水泥浆外溢的情况。③水泥搅拌桩施工一般多为下钻喷浆,如果进入持力层过深,为防止下钻堵管只能一直喷浆,但由于底部下钻速度其慢无比,导致底部水泥浆用量严重过多,造成水泥浆顺着钻杆溢出地面,且直接缩短了桩体的施工时间。
2)为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机钻头应焊接至少6个横向搅拌刀片,且在每个横向刀片上焊接1~2个竖向搅拌刀片,同时保证桩体的竖向搅拌效果,竖向搅拌刀片长度>5cm,宽度≥2cm。
3)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一定要吊挂垂球,垂球重量不小于2kg,防止施工时桩机倾斜,最终导致检测时桩体无法检测到底,到时候桩体质量固然再好也是惘然。
4)为了保证水泥浆的配合比满足要求、每根桩所使用的的水泥浆量均匀充足,且考虑方便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旁站人员的监督。若所施工的桩长皆为统一长度,可将单根桩所需的水泥浆一次拌制或分两次拌制完成;当桩长较短时也可一次拌制2~3根桩所需的水泥浆,使用时可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焊接出每根桩需用水泥浆的深度刻度线。
5)由于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水泥浆罐的罐壁上用稍大的铁块或螺丝帽焊接出用水面和水泥浆面的准确位置。因为每次拌制水泥浆所需的水泥是个定值,所以这样就完全足以避免水泥浆配合比不准确的情况。
6)当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某深度出现硬层时,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①当此段硬层小于50cm时,若下钻相对比较容易,可稍稍放大回浆量,短时间内穿透此硬层。若下钻比较困难,不得任其缓慢钻进,一方面要及时增大回浆量,另一方面要在动力头上加大配重,并在最下面的两个横向搅拌刀片上焊接锋利的破土刀片,使其能够迅速穿透此段硬土层。效用分析:一是防止此段过多浪费水泥浆,造成水泥浆冒出地面而流失,且使整根桩体的喷浆量严重不均匀;二是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防止窝工;三是避免当遇到硬土层时浪费时间过多,造成整根桩的实际施工时间缩短,将严重危害桩体的施工质量。②当此段硬层大于50cm时,可将此土层作为持力层,无须继续深入。防止此段土层难于拌碎,水泥浆深入困难,最终造成此处出现断桩或造成桩体整体不合格的情况。
7)为确保桩体喷浆和搅拌的均匀性,如果使用上海和宜兴产的STB-1类形的桩机施工,须限定每延米的施工时间,一般每延米的施工时间控制在≥4分钟/每米,此施工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当地质较复杂时,应适当增加施工时间。
8)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及受力分析,桩体6m以上的部位基本承受了上部荷载的70%以上,越往下部受力渐渐越来越小,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上部桩体施工控制工作。
5.结论
1)水泥搅拌桩最终管理的成败取决于管理者对水泥搅拌桩的认识深度、管理方向和能否能建立一个处于受控状态下系统的管理网络。
2)只要加大管理控制力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规范及技术规程要求施工,并逐步进行质量检测监控,桩身质量是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的。
参考文献:
[1] 王保田,张福海.《土力学与地基处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贵良, 牛季收.《施工项目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
[3] 于凤河,张永明,宋金华.《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外加剂;混凝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ntraction deformation, concrete temperature stress and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podium low-rise different subsid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 top commercial building of the pouring belt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pplication practic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ncrete in the setting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detail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dmixtures; concret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沉降、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使建筑形成整体结构。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后浇带按作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称为后浇沉降带;第二类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称为后浇伸缩带;第三类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称为后浇温度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一旦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作为临时变形缝的后浇带即不复存在。施工后浇带处的钢筋一般连续不断,即后浇带的配筋连续不断。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满足在补齐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差异沉降产生内力的要求。
2、工程概况
某工程由A、B两栋办公塔楼及裙房和一座整体地下室组成,地下室为地下2层,基坑开挖面标高约为-11m,裙房为3层框架结构,A、B塔楼为23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室面积约为40000m2,地上结构面积为90000m2,A、B塔楼建筑总高度为99m。A、B塔楼顶层由钢结构连接组成,形成一个空中大厅,本建筑外墙由玻璃幕墙、波纹铝板饰面及干挂花岗岩组合装饰而成。整个建筑物立面为弧形结构,造型新颖、独特,气势宏伟,是地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和自行车库,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整个地下室平面呈扇形形式,北端宽约120m左右,南端200m宽,南北长为约120m。底板防水层采用湿铺法自粘复合防水卷材,在卷材上面浇注1.8m厚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3、后浇带的留设
根据设计交底和工程实际特点,本工程的后浇带主要解决高层和裙楼之间差异沉降量,兼作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
本工程地下室留设了多条后浇带将地下室划分为十三个施工区段,后浇带之间距离约为45~60m左右。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地下车库在纵横方向均设置了后浇带,此因不需再留设其他施工缝。在后浇带处结构全部断开,钢筋相连,从基础至结构顶。根据设计意见,后浇带在地下室结构完成2个月后方可进行封闭。因为底板较厚,在后浇带处必须用模板支撑体系,顶板后浇带可采用钢丝网收头,钢丝网上用钢筋作背肋支撑,作为浇混凝土时施工缝临时支撑,钢丝网不作拆除直接浇于混凝土中。对于后浇带处的模板做成独立的模板支架,可拆除后浇带两侧其他模板。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见下图:
4、施工顺序
卷材防水层安放固定底层沥青软木绑扎底板底层钢筋(注意必须两边同时绑好)固定安放橡胶止水带、上层沥青软木验收合格后继续绑扎底板上层钢筋浇筑一侧的底板混凝土浇另一侧的混凝土清理后浇带二次补浇混凝土。
5、后浇带的浇筑封闭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当后浇带的功能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时,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60天后再浇筑;当后浇带的功能为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调节沉降兼有时,后浇带应在两侧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
后浇带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后浇带暴露时间越长,将来的清理杂物、钢筋除锈工作就越困难,支撑的费用就越高,有时还涉及到管井降水的停止问题。因此施工方尽量想早一点封闭,有的认为主体封顶为时机,有的认为沉降值渐趋稳定为时机。本工程后浇带留设的根本目的是消除两边不同沉降引起的内部应力,也就是说,只有当两边沉降都基本达到极限时才是后浇带封闭的最佳时机。虽然主体封顶但沉降值继续增加;虽然沉降暂时稳定但不久又急剧增加都不是最佳时机。高层建筑后浇带封闭时间较长。按照现行规范,对于收缩后浇带,一般要求砼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0天;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注砼,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如果再考虑后浇带砼浇筑完成至达到拆模要求强度,按照目前高层施工进度,则上部结构施工预计10层以上,即后浇带支撑至少需保证满足10层结构施工。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是补浇的最佳时机呢?应该是待建筑物的荷载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认为沉降应该接近极限时才是最佳时机,这个形象进度的断定或者沉降值的设置应由设计单位在图纸中明确,这才是真正的理论依据。
6、施工要点
6.1 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浇筑前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清理缝内垃圾,凿除表面松动的砂、石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保持24h。清除缝内积水。水平后浇带浇筑前宜先铺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砂浆相同。
6.2 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6.3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6.4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6.5 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6 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6.7 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6.8 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6.9 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6.10 关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暴露期间的井点降水问题,本工程基坑内设置有近百口降水管井。由于底板标高一般都处于地下水位以下,而后浇带又相对比较薄弱,为确保底板抗浮要求,在后浇带封闭之前不能拆除井点降水,但所有井点不拆除又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建议可以沿后浇带长度方向在其底部预先单独埋设一套井点,这套井点直到后浇带封闭后再停止降水,这样可以节约工程成本。
7、结束语
本工程地下室大底板通过设置后浇带,以后浇带为界合理划分施工段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合土方开挖做好垫层及抓紧基础底板施工、使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关键词: 地下室 混凝土底板无缝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防水设计,通常采用抗渗混凝土和柔性外防水法,后浇带设置间距在50m以内。目前工程的工期均很紧,地下室底板外防水(采用柔性防水)施工工期长,尤其是碰到雨季,防水施工很困难。同样,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留置时间,设计要求不少于40d,除降水时间长外,后浇带的清理和凿毛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延长了工期。如何解决地下室防水和后浇带留滞时间长,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度。在某商住楼的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采用《HEA补偿混凝土防水工法》,在混凝土中掺HEA高效膨胀剂,改柔性防水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改后浇带为加强带,浇筑超长无缝混凝土和间歇式施工法,施工方便,缩短了工期。工程完工至今三年多,未出现裂缝和渗水,效果很好。
2、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工程,建筑面积32462m2,地上八层,地下—层,框架结构,钻冲孔桩基础。地下室建筑面积4800m2,东西长80m,南北宽60m。底板厚350mm,混凝土设计强度C35,抗渗等级P6。地下室外墙高3.9m,厚350mm,混凝土设计强度C35,抗渗等级P6。地下室顶板厚度:人防顶板300mm,非人防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地下室底板面标高—4.5m,电梯井面板标高—6.0m。地下室底板外防水采用聚氨脂柔性防水,在地下室底板、外墙侧板、人防顶板设—十字形后浇带。由于建筑物靠近河涌边,地下室南面和东面均为中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施工中没有做止水帷幕。在北面和西面采用深层搅拌桩止水。由于东、南面没有做止水帷幕,风化花岗岩的缝隙有渗水,基坑降水采用降水井和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地下室底板施工时正值雨季,若仍按设计外防水采用柔性防水施工,工期将受到影响。为保证工期和确保防水质量,经相关部门提出修改地下室底板柔性防水做法:改柔性防水为结构自防水,采用《HEA补偿混凝土防水工法》,改后浇带为加强带,浇筑超长无缝混凝土和间歇式施工。将地下室底板厚度350mm改为450mm。这一施工方案,得到各相关部门的同意。
3、超长无缝混凝土间歇式施工及结构自防水的理论依据
所谓无缝施工是相对概念,根据结构情况可无缝和少缝,但它不包括沉降缝,而是释放收缩应力的后浇缝。用HEA高效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受钢筋和邻位约束,在结构中建立少量预压应力σc。考虑结构安全,膨胀不能太大,且应14d基本结束。HEA替代水泥量10%一12%,不影响强度,膨胀率Ez =2×10-4~3×10-4,在配筋率μ=0.2%一0.8%下,可在结构中建立0.2—0.7MPa预压应力。这—压应力大致可以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的温差和干缩应力,防止收缩裂缝,或把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小于0.1mm)。基于这一原理,掺HEA的结构自身可满足防水要求并延长后浇缝的长度。
HEA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抗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
AC× σc=AS×σS=AS×ES×Ez
设μ=As/Ac,则:σc=Μ×ES×Ez(1)
式中:σc一混凝土预压应力:
AS一钢筋的截面积;
Ac一混凝土截面积;
μ一配筋率;
ES一钢筋弹性模量(MPa);
Ez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即钢筋的伸长率)%。
(1)式表明,σc与Ez成正比。而Ez随HEA掺量增加而增加,通过调整HEA的掺量,可使混凝土获得不同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法向力σ×分布曲线,设想在σma×地方给予较大的膨胀应力σc,而在两侧给予较小的膨胀应力,全面地补偿结构的收缩应力,能控制有序裂纹的出现。
4、膨胀加强带的设置和做法
4.1地下室底板加强带的设置及做法。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改为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在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施工时留置。在地下室中部设置十字形膨胀加强带,南北长60m的加强带,混凝土浇筑时不间歇连续一次浇筑。东西长80m的加强带待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完毕一周后浇筑。膨胀加强带宽度为2m,带两侧设400×3mm钢板止水片,沿加强带两侧通长设置。钢板止水片上下架设4×4密孔钢板网,钢板网竖向采用φ16钢筋@500立筋和2φ16水平钢筋固定,防止两侧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施工时,加强带外用小膨胀率混凝土(掺HEA10%,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约0.02—0.03%),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率混凝土(掺HEAl2%,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约0.04%~0.06%)。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加强带外提高一个等级(C40)。地下室底板加强带做法详见下图。
加强带剖面图
4.2混凝土墙加强带施工方法。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膨胀加强带设置位置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加强带相对应。加强带宽为2m,两侧设400×3mm钢板止水板,沿加强带两侧通长设置。两侧设4×4密孔钢板网,防止两侧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施工时,先浇加强带两侧混凝土,加强带外用小膨胀率混凝土(掺HEA10%,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约0.02%一0.03%)。混凝土浇到加强带位置时,间歇十四天后才浇筑带内混凝土。带内混凝用大膨胀率混凝土(掺HEAl2%,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约0.04—0.06%),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个等级为C40。
5、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5.1施工缝的留置位置见下图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施工缝留置
5.2后浇加强带和混凝土墙体水平施工缝的处理。①混凝土墙体水平施工缝在浇筑前需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并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先浇一层(50m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混凝土。②后浇加强带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位置也需凿毛、清洗干净,再用大膨胀率混凝土浇筑。
6、混凝土泵送及浇筑
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①一旦开始浇捣,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间断并每车测坍落度,发现异常时加测,若不合要求,坚决退货。暂时中断泵送时,应采取倒泵措施,保持良好的可泵性。②浇筑中应加强温度的监控,测温探头的布设及测温记录应委托有资质的测试单位承担。自浇筑24小时后,第l一7天每4小时测定一次,第8—14天每8小时测定一次。如果温度变化显示未达到稳定,14天后每12小时测定一次,直至温度稳定为止。当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底面或表面温度差超过25℃时,应及时采取表面保温或内部降温措施。③)混凝土浇筑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捣、循序推进的方法,自然流淌的坡度控制在1:8内。④混凝土浇筑应满足整体连续性的要求,初凝时间按6h控制。⑤依据浇筑顺序分层振捣,宜用高频插入式振动棒,快插慢提,尤其要注意暗梁等处,一定要震捣密实。⑥表面泌水处理。模板四周侧边上口开设排水口,使多余的水自然排空。⑦表面水泥浆要清除,在初凝前,表面要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再用铁滚筒碾压2—3遍,并用木搓打磨压平,终凝前,再用木搓打磨—遍,以闭合塑性收缩裂缝。
7、混凝土的养护
底板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要求,在浇筑前,事先布设测温传感器,及时监测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超过25℃时,应采取措施。①推迟水泥的水化放热,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0℃,避免有害的结构裂缝。监测时间至少14d。②表面采用薄膜、草包交替覆盖三层,昼夜浇水保温,但既不能积水,又不能干燥泛白,以免表面收缩裂缝。③混凝土墙浇筑4—6h即进行顶面浇水养护,2d后松开板螺栓,使养护水能沿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流入墙身,起到养护作用。浇水养护采用φ15PVC管,沿混凝土墙顶布置,在管四周打小孔,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形成管网,放水后水从小孔流出形成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8、结束语
采用了上述措施进行施工,经检测,没发现任何裂缝和渗漏现象,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郝刚,于海,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6,(06)
关键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温度控制;监测
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于是出现很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在建筑基础底板的当中,底板混凝土已经变的是越来越厚,而且深度是越来越大。但和很多混凝土工程一样,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因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内表温差、升降温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而混凝土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这就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由两栋高层建筑及辅楼部分组成,其中1#楼地下1屋,地上19层,建筑高度68.3m;底板厚度1900mm;2#楼地下1屋,地上26层,建筑高度85.8m,底板厚度2500mm。
2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所谓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理解为尺寸较大的混凝土,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现浇混凝土,其三维尺寸达到必须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的,即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认为:最小边长大于1m的混凝土构件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产生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一是温差裂缝,主要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积聚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升较快;加上混凝土结构本身体积厚大,热量不易散发,从而造成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温差,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将开裂,产生温差裂缝。二是干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因失水产生干缩裂缝,尤其是在混凝土硬化早期,混凝土收缩较大,而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很低,当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产生干缩裂缝。
4 混凝土温度控制
4.1 砼配合比设计(降低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砼内的绝热温升主要由水泥水化时产生的水化热形成。在保证砼强度的前提下,采用双掺技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水泥选用较稳定、水化热华润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降低水化热。粗骨料选用当地江河产破碎河卵石,级配0.5~31.5mm连续级配且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符合建筑用粗骨料Ⅱ类质量要求;细骨料选用洁净的当地河中砂,连续级配,细度模数为2.4~2.5,含泥量
表1 混凝土配合比(单位:kg/m3)
4.2 施工时温度控制(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施工期间温度较高,经实测浇筑前10天基坑内日平均气温在30.5℃,最高气温在36℃。根据计算和试验数据,空气温度为36.4℃时,砼出机温度将为43℃。因此,要考虑降低出机温度。主要考虑降低所使用原材料的入机温度。主要措施如下:
(1)水泥:提前入罐,温度控制在70℃以下;
(2)骨料:浇水降温,温度控制在34℃以下;
(3)水:加入冰块采用冰水搅拌,温度
(4)运输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
(5)泵送管道:覆盖草袋,并不断浇水冷却。
4.3 温度计算(保温保湿控制内外温差)
4.3.1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根据搅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的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理,可得出混凝土的理论出机温度T0:
考虑运输到工地需要约40分钟,入模温度实测。
T0′=38e
4.3.2 混凝土最高温升值:
4.3.3 养护材料厚度的计算:
表面养护材料厚度:
Ta=Tmax-25=67.2-25=42.2℃
Tb=30.5℃施工时的旬平均温度估计值。
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
则K=0.05W/m・K,表面养护材料厚度为:
考虑到施工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实际施工时表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层2c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上面再覆盖一层麻袋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4.4 混凝土浇筑
采用商品混凝土,由于基坑深,平面尺寸大,采用两台固定拖泵,一台车载泵(备用),15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2#楼2.5m厚基础底板按500厚分5步浇筑到顶。1#楼119m厚基础底板按不超过500厚分4步浇筑到顶,保证上层混凝土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以1:6~1:10的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2#楼基础底板计划43h浇完,1#楼计划19h浇完,因此,在下午4点开始浇筑,避开和减少高温时间。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水泥浆较厚,须认真及时处理。具体步骤是:拉线找标高,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大杠刮平,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在混凝土表面均匀铺设同配合比碎石,用木抹子将将碎石压入混凝土表面拍打密实,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至少搓平2次,闭合收水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