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合同管理风险分析精选(九篇)

合同管理风险分析

第1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设合同;风险分析;防范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范围和工程项目风险

一般通指的工程项目合同主要有:土地类和建设工程类两种。

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土地类合同有以下几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临时用地合同、地役权合同和拆迁补偿合同。

建设工程类合同又分为: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安装合同、监理合同、监造合同以及总承包合同。

1、工程项目具有多风险的特征

在该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参与各方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控制风险可能会逐渐变得可以控制,并且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项目的建设时间越长,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多,可能带来的风险越大;对于承包商而言,风险控制的成本随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增大,与此相反的是,控制风险所带来的效益随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减小,所以,工程承包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前期(如投标和合同谈判阶段)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做好项目风险预控管理;整个合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心理优势的对比将产生较大的变化,一般业主在招投标阶段具有绝对的心理优势,而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渐失去这些心理优势,直到工程竣工之后又逐渐恢复;承包商心理优势的变化与此相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承包商成功地进行合同风险管理,应注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对比的变化,采取灵活的阶段性风险补偿策略,将风险补偿问题在工程执行过程中得到解决。

2、工程承包合同寿命周期内的主要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主要风险分为投标报价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工程合同风险贯穿于工程全周期内。

其中投标报价阶段风险又分为:投标报价信息失误风险和报价策略失误的风险两种,报价策略失误的风险又分为:① 合同类型选择的风险②低价夺标高价索赔的风险(3)报价漏项或多项的风险。

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又分为:(1)工程款支付的风险(2)业主方管理能力的风险(3)合同条款方面的风险① 合同条款不完备② 合同条款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平等③ 合同定义不准确(4)其他承包合同所带来的风险(5)分包合同的所带来的风险(6)工程变更风险(7)承包商不注意合同履约管理所带来的风险。

二、根据项目开发建设模式和承包方式,确定合同管理模式

项目可采用的总承包方式,主要包括代建制、设计-施工-交钥匙、施工总承包、管理总承包、单位工程施工承包等,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承包方式。对于专项工程施工的承包,如电梯工程、消防工程、玻璃幕墙,一种是采用由建设单位直接管理,一种是由总包单位管理。

建设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专项工程的承包方式,进而确定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

1、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设备、材料供货的管理和模式

供货的范围、供货时间对于工程的进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设备材料的采购中主要有三类采购模式:(1)建设单位采购。必须与施工单位讨论,明确采购内容和交货时间。(2)建设单位指定采购。建设单位参与品牌与价格考察,但由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管理。(3)施工单位在监理监督下的自行订货采购。

2、根据项目总承包方式,确定各类合同之间的合同网络架构

总承包方式确定后,合同的主要控制目标,包括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职业健康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可以根据总承包方式来确定。其他的各类合同,应当围绕主要控制目标和总承包方式来建立合同网络架构。

三、防范、转移、化解工程合同风险

1、合同签订之前建立合同风险预控体系

由于在合同签订后,整个合同文件中包含了近90%招投标文件中的内容,合同条件在招投标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已经确定,所以,合同的大部分风险在签订之前就已经确定,要成功地进行合同的风险管理,应注重合同签订之前合同风险预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即对招投标文件和拟投标项目进行评审和论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承发包方式等,建立公司的合同风险预控指标体系。(2)合同投标阶段确定投标报价策略和合同谈判策略。(3)合同谈判阶段争取风险转移或风险补偿的具体合同条件。(4)根据合同投标阶段和合同谈判阶段的结果,编制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项目合同风险预控计划体系。

2、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合同风险管理体系

合同履约过程是合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主要应注重两个方面、四个环节和五个履约的注意问题:

(1)两个方面:已分析风险和临时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

(2)四个环节:①合同文件的风险及风险条款审查、阅读和交底。使合同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人; ②合同进度付款和竣工结算的及时申请和办理;③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及时办理;④合同风险发生时的处理,索赔的及时办理。

(3)提高履约的可操作性应注意的五大问题:①严密规定施工期限,避免开工日期设而不定;②确切表述每一期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对期限规定要经常使用“之前”、“之后”、“之内”来表述,减少因期限的“前”无开始,“后”无截止的不规范表述而造成的合同履行期限的不可操作性和不确定性。③事后明确履约期限的文件要作为合同组成部分。④对市场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要增加相应的期限规定。⑤不断完善签署的承包合同,使之更切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

四、总结

建筑施工行业是多风险行业,除了项目本身的风险外,合同风险也是工程承包的重要风险来源。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完整的合同风险控制体系,抓好投标及合同签订之前的风险分析、审查和会签;狠抓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合同交底、合同执行战略选择、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以及合同实施后的工程款清欠、诉讼等工作,以此实现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合同风险管理,降低损失、实现企业和项目的利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远明.当前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铁道工程学报,2003,(2):132-134,12.

第2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严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为了有效缓解能源资源与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构筑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体系和模式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引入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项目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但由于国情和体制不同,西方成功的经验在中国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节能服务项目的推广受到很大阻碍。由李艳梅同志撰写、中国质检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面向低碳经济的EPC项目节能服务风险预警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一书以河北省及其他省市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该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节能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该书的核心内容包括六部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风险构成及形成机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预测与预警;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控制与防范。与其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首次引入了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模型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服务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边界的界定及风险评价。

该专著的出版,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风险的规避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推广有很大的帮助。个人以为,作者若能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分类研究,则书的内容更为完善和充实。

第3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

在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业主用苛刻的合同条款把风险转移给承包商,造成风险承担上的不平衡。二是合同条款中存有 “陷阱”,执行合同时,业主可以据此提出反索赔。两类风险的形式如下:

1.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带来的风险

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格包含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再调整,这种合同形式,建筑施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最大。一是价格风险。包括:报价计算错误;漏报项目。二是工程量风险。包括:工程量计算错误。如果业主用初步设计文件招标,让承包商计算工作量报价,或尽管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投标期太短,承包商无法详细计算,只有按经验或统计资料估算工程量。这时承包商处于两难境地;工作量算高了,报价没有竞争力,不易中标;算低了,自己要承担风险和亏损。

2.工程款支付条款中的风险

工程款的支付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保修金。当前拖欠工程款已经成为困扰施工企业的来生问题,也是造成“烂尾楼”现象的成因之一。许多工程合同对这部分条款不甚明确,尤其是对工程款支付违约索赔条款约定不完整、不严密,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3.标准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

建筑产品由于具有单件性,施工生产和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合同中涉及许多标准和细节问题。如果在专用条款中对于“约定标准”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或缺乏可操作性,很容易造成返工损失。

4.合同文件前后不一致所带来的风险

关于工程洽商、变更等方面协议和文件在合同文件中具有最高竞争力,且签署在后的协议和文件效力高于签署在先的。如果工程管理人员在整修合同执行过程中,签署文件时出现了与早期文件不一致而且不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内容,就会带来额外的损失。

5.工程变更风险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涉及工程变更问题。如果承包商在施工中提出了关于设计更改、材料设备的合理化建设,经业主工程师同意,可以变更。但如未经工程师同意,擅自变更,即使是合理的,承包商也要对此赔偿损失,并且不顺延工期。在变更程序上的疏忽容易导致业主的反索赔。

在合同管理中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如何降低风险程度或规避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在预测到主要风险因素后,应根据不同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对策。

(1)做好调研工作,用好专用条款

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就该工程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调研并分类。在合同谈判时,用专用条款来明确风险范围。范围越明确越详尽,施工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所承担的意外风险越小。

(2)避免合同中的矛盾或二义性解释

由于工程合同条款多,其中的矛盾和二义性常常是难免的,常常会对同一条款产生不同的理解。按照一般原则,承包商对合同的理解负责,即由于自己理解错误造成报价、施工方案错误。因此,承包商应对合同中意义不清、标准不明确或前后矛盾之处向业主提出征询意见。如业主未积极答复,承包商可按对其有利的解释理解合同。

(3)采用合同避免欠款风险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许多开发商要求承包商垫资建设或不支付预付款或采取其他变相垫资的形式。这样就加大了施工企业的风险。为确保所垫付资金能够收回,承包商应采取积极措施要求业主提供担保。在合同中设立保证条款或抵押条款,明确担保期限、范围等,设立抵押的还应办理抵押登记。

(4)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企业应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合同管理的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改造、检查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承包商应对合同文件的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全面和条款是否完整;定义是否清楚、准确;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合理;风险是否合理同分担等进行全面审查。检查合同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用标准的合同文本和结构对照合同文本,即可发现它缺少或遗漏哪些必须的条款。分析评价每一合同条款执行的法律后果,其中隐含哪些风险,为合同谈判和签订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审查发现和修订合同内容含糊、概念不清或自己未能完全理解的条款;合同之间矛盾或不一致的条款;隐含较大风险的条款;过于苛刻、单方面约束性的条款等。事前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

在充满风险的建筑市场中,索赔是建筑施工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在索赔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索赔的及时性

承包商进行索赔应在索赔事件发生之时而不是之后出具正式函件通知业主或其代表。

②索赔资料的完整性

只有实际发生了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一方才能向对方索赔。因此发生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应是一方提出索赔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所以,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申请应有确凿的索赔证据。在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注意所有原始资料的保管、分类、汇总,以便在索赔事件发生时能提供齐备的资料证明。否则,会因索赔证据不足而失败。

第4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工期要求

1.1.常见问题:

工期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工期、质量、成本控制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工期,工期牵涉到资金回笼,战略规划、交房合同的按约履行等。而现实情况则是几乎没有哪个工程不拖延工期。

1.2示范文本对应条款

示范文本通用条款7及专用条款7中均中有相应的工期条款,明确了应提交进度计划的时间,和滞后的相应处罚措施,但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1.3合同管理角度风险防范建议

1、要保证工程按期竣工,首先要保证按时开工。应将承包方影响开工的因素列入合同条件之中。如:临建设施等。要求施工单位按政府部门要求完成相应临建设施,满足开工需要。

2、合同中约定关键工序的流水施工搭接关系,如围护结构施工开始和主体结构施工时间关系,可在合同明确要求主体结构施工至一半时,围护须开始施工及材料进场。

3、工期要求同付款节点相结合,增加可操作性。常见付款关键节点有:地下室完成、预售节点、春节前付款节点的设置等。

通过将建设单位需要的关键工期要求与付款节点相结合,有利于建设单位对工期的控制。从而满足企业的战略需要。

2.施工总承包与业主指定分包商的协调管理

2.1总分包管理现状

2.1.1、常见的业主指定分包。

为节约成本及避免总承包企业签订合同进场后一家独大,钳制甲方。建设单位往往设置一些独立分包单位。常见的独立分包项目有:门窗、幕墙、消防、人防、保温、涂料、电梯等设备安装、景观、市政等。

2.1.2、法定的独立分包,受相关政府部门及垄断行业限制,常见的独立分包项目有:

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通信等配套项目。

2.1.3、总分包协调管理常见问题:

1、资源占用的矛盾。如施工场地、用水用电、垂直运输设施、脚手架、工作面等,由于工地的场地有限,资源有限,各施工单位之间肯定存在资源占用的矛盾。如何保证各施工单位都能有序施工,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是一件非常难以解决的事情。

2、各施工工序的搭接矛盾。当前后施工工序不是同一家单位施工时,往往会存在前道工序质量对后续工序造成施工难度,当前后工序存在交叉施工时,前后工序配合不流畅等问题。

3、资料报建。当独立分包单位没有单独报建备案时,竣工资料的整理备案就需要总承包的单位统一归口报建。

2.4、合同示范文本对应条款

无相应条款

2.5、合同管理角度风险防范建议

1、在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独立分包单位三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三方利益。

2、增加总承包服务费条款。明确总承包服务费包含的内容。

3、可在合同中约定不同施工单位工作面交接验收条款,由后道工序施工单位对前道工序的工作面进行验收及接收。

3.签证手续不明确

工程签证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履行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工程结算的重要凭证之一,是控制、调整造价的重要依据。

3.1 常见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费用及工期签证均难以避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合同中对签证手续如何办理描述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几种情况:

1、签证失控。建设单位对签证管理不严,签证过程缺少监管,施工单位签证往往会存在超报、重报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在要求施工单位增加工作量、下发工程变更时,执行起来比较容易,但会给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2、签证拖沓。建设单位对签证管理过于严格,签证过程监管部门太多,施工单位办理一个签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最终无法办理或办理下来后已经打了折扣。在此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在要求施工单位增加工作量、下发工程变更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施工单位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拒不执行,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进展。

3、应当签证的未签证

由于有些发包人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施工中经常改动一些部位,既无设计变更,也不办现场签证,到结算时往往发生补签困难,引起纠纷。还有一些承包人不清楚哪些费用需要进行签证,缺少签证的意识。

4、签证程序争议。由于施工合同、相关法律法规、现行示范文本等均未明确签证手续应如何办理,容易造成在结算时对签证的效力存在争议。

3.2签证对现场管理的影响:

在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要求工程变更或增加工程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两次请求”的主被动关系,在发包人“请求”称承包人“干活”时,发包人被动承包人主动;反之,工程完成后,承包人“请求”发包人“认账”“给钱”时,承包人被动发包人主动。

这就是说,如果签证管理太严,施工单位得不到应得的利润,那么项目的推进就会遇到问题,影响建设单位的利益。如果签证管理太松,不规范签证增多,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推进工作会顺利一些,但同时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也会相应受到损失。

因此签证管理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及整个项目的利益。

3.3 示范文本对应条款

示范文本中无签证相关的条款,仅有通用条款9.4,9.5可以参考,但无详细条款,可执行性差。

3.4 合同管理角度风险防范建议

1、严格坚持量价分离原则,生产人员负责量,商务人员负责价。在专用条款中增加工程签证条款

2、发包人设置签证专用章,签证加盖签证章方才有效。

3、增加附件发包人工程签证管理流程

4、增加附件签证单

5、除在合同中明确签证程序及效力认定以外,在招标文件也应包括以上内容,以体现公平自愿的原则。

4.图纸的审核核对与优化

4.1常见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图纸矛盾,遗漏,不同专业图纸间不一致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建设单位及承包单位均带来损失。而有些图纸还存在优化的空间。如地下室的净空间高度,由于地下室往往梁高较大,再加上风管、消防管、电缆桥架的高度,地下室空间的净高往往会受到影响,而这些都需要的施工单位来优化解决。

4.2 示范文本对应条款

示范文本中无相关的条款。

4.3合同管理角度风险防范建议

建议在合同中作出相关约定如:1、施工单位有核对审核图纸的义务。若有审核图纸失误造成的损失,各自承担相应比例的损失。2、施工单位有优化图纸的义务,图纸优化效果明显,建设单位应给予相应奖励。3、施工单位因优化图纸造成费用的相应增加,建设承担全部费用,并且额外增加利润补偿。

5.地下数据风险

5.1常见问题:处理主体不明确、处理费用不明确

地下数据风险不仅只针对承包商,更多的是开发商。常见情形有城市地下管线、暗沟河流、人防及其他不明埋藏物、地质情况异常、文物等。

遇地下障碍物时,除地质勘查报告、地下工程资料表明的以外,业主承担一切风险。但此时往往遇到建设单位不愿意承担费用,承包商消极怠工、配合不主动等情况,从而导致开发商财务成本增加,工期增加。

5.2 示范文本对应条款

通用条款2.2.3有类似条款,但可执行性不太高

第5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水利施工;施工单位;单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一般来说,水利施工单位工期都是比较长的,其中涉及的经济和法律关系也是很复杂的,当然了,这也是受自然条件这些客观因素影响的原因,这些环节没有处理好的话,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本没有办法和项目招标投标的现实情况来作比较,这是绝对会起变化的环节。在此等复杂的情况下,提高对水利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就显得越发的重要。而且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漏洞让人们触目惊心。希望本文能切实的提高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

2. 我国水利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

水利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在整个水利施工单位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实际需求,水利施工单位呈现出复杂化,高科技,要求高的特点,给水利施工项目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过总结,我国水利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一些风险【1】。

2.1现行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实要求

同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相比较,我国的水利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观念落后,不能深层次的对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管理人员的思路与观念落后且迂腐,不能适应现今水利建筑工程的发展,亟待改进。

2.2质量管理问题

无论是水利施工工程还是其他领域,质量一直是工程的命脉。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水利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管不到位一直是现代社会共同探讨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归根结底,与管理人员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是管理人员方法不当。不能根据水利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施工工作人员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水利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施工人员与工程监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不能全力以赴,在工程施工的材料方面把关不到位,再加上最后的监督工作不能很好的实施,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不能达到标准。由点及面,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进而影响到全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

2.3质量管理体制的把控

从我国水利建筑工程这一行业的整体看来,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相关制度的缺失。纵观整个工程项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工作态度,都没有具体的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束缚。对于工程的质量关,也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对于工程的进度不能做到很好的掌控。安全管理不够完善,事故发生频繁。诸如此类的现象告诉我们,在水利建筑工程项目中管理制度还没有健全,需要相关人员最进一步的努力,争取制定出更好,更完善的制度,以促进水利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

3. 改善水利施工单位合同管理的防范措施

针对前文所阐述的种种问题,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不但有利于整个程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管理模式急需蜕变【2】

在水利建筑工程领域最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应该紧抓“创新”一词。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具体的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围绕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首先是管理理念创新。创新不仅仅适用于水利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创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为强劲的动力。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推动水利建筑工程进步的重要手段,也只有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带来才能带来创新的管理模式。由此可见在水利施工中要建立起鼓励全体员工的创新的机制。鼓励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多多创新,把自己的理念再创新,能力在提高。其次,对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要多加借鉴。择天下之优,为我所用。引进和学习别人的经验亦是较好的方法。同时还要着眼水利建筑工程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紧跟热点不放松,精确把握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以及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方式放面,加强创新与改正,努力探索出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3.2质量管理走在前

质量想来是每一个行业的核心工作,是生存之本。在水利建筑工程领域,质量问题是已经危及到行业发展甚至生存的大问题。也是是本行业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综合看来,水利建筑工程领域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有很多。从管理的制度,模式到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相关信息的处理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2.1 从控制工程建筑成本入手

对于水利建筑工程来说,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质量工作同等重要。二者同样重要,要让二者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此,在工程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该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是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与提高工程效益的兼得的手段。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工程成本实行控制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3.2.2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素质

在水利建筑工程项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项目管理者,他们是工程中的主体部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大局,监督管理, 方针制定,成本控制,施工安全,关系千丝万缕。其作用处于中坚。水利建筑工程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大,难度高,涉及面广,牵涉到很多学科知识,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面对繁杂的工作从容不迫,面对工程施工中突发的问题镇定自如的加以解决,而且,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提高工程效率控制工程成本等至关重要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水利建筑工程中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考察项目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确保能够胜任艰巨的工作。

3.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3】

水利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仅仅依靠项目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同时还要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才能形成较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更好的开展。水利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要保证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充分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在过程中完善管理机制,根据实际的需求对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进行加以改进。这就要求水利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企业情况以及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4】。与此同时要注意吸取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的目的,注重改善工作的环境,提高工作的效率,建立起完整的奖惩制度以及相关工作的考核模式,优化相关的管理模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3.4狠抓细节不放松

水利施工建筑千头万绪,工作量及其庞大。每一个细小的方面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极大的负面的影响,从而造成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是管理人员面临的巨大考验。不但做到责任的具体划分,更要从细节入手,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灌输安全,节约,高效的工作意识。抓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从思想上对员工进行教育,树立安全,节约,高效的工作意识。其实,任何的观念,思维,以及管理制度都无法替代人自身的问题,只有使有关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发生改变,才能真正达到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对于水利建筑工程本身而言,这方面的工作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要,不能漠然视之。

4. 结语

项目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具有不言自明的意义【5】。尤其是在水利施工建筑领域。如果我国的水利建筑领域想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在管理模式,制度创新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细节方面多做大量的工作。必须进行与行业整体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改革,监管力度要到位。同时学会汲取他人的成熟经验,着力提高我国在水利施工建筑单位领域的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相关人员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我国水利施工单位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宽山.《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法律实务》,法律出版社,2010.

[2] 王广月. 《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索赔》,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GF-2000.0208).中国

第6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关键词:合同 合同管理 风险 索赔

1.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

3.2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FIDIC红皮书关于工程索赔的条款已由第三版的1个分条款增加为5个分条款,形成独立的主题.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索赔也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索赔条款可以作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堆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3.3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予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工程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贸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3.4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指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政变、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外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

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折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3.5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在项目目标设计阶段,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重大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各风险状况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即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在投标报价前,分析业主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业主的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在编标报价阶段,要熟悉招标文件,做好现场勘查,在单价和总价中考虑风险因素;在订立合同阶段,对于过分刻苛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要求,以减少合同风险.

除进行工程、设备、人身事故等保险外,还应通过保险机制减轻风险损失;通过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转移风险;合理控制风险费.

第7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1)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健,风险是各种不确定性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是否发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积累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预测。(2)工程项目风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测行虽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并非说明人们对它束手无策。因为工程项目的环境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类似事件的历史记载和经验积累,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分析、研究,有的可以做定性分析,如果条件具备也可以做定量分析,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决策。(3)工程项目风险的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风险活动事件也不例外,当引起风险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导致风险的变化,风险可变性集中表现在:①风险性质的变化;⑨风险后果的变化;③出现了新的风险或风险因素已经消除。

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风险事件的方法可分为定性与两犬类。(1)定性分析风险性分析是对项目风险因素、风险特征、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定性的析和描述,并按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为进一步的定量风险分析创造条件。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有:①识别出的风险;已识别的项目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特征。②项目进展状况: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与项目生命周期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关。在项目的不同时期,项目风险往往表现不同。③项目类型;普通类型或重复率较高的项目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低。技术含量高、复杂性强的项目的风险程度较高。④数据精度:对用于识别风险的信息来源必须加以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项目风险管理影响很大。⑤概率及后果:风险事件的量化分析和评估结果。(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依据主要有识别出的风险、优先考虑的风险清单、需补充的风险清单、历史信息、专家判断等。

3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①试验数据或结果。在项目进行前,花费一定的资金,尽可能地模拟现场实际条件做一些试验,这些试验的结果对识别风险,辨别风险事件后果的大小非常有效。②核对表。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相关资料,将经历过的风险及其来源排列成的一览表。理人员可在这些表的启发下,将本项目与之比较,进而能比较全面的判断出可能发生的风险。③专家调查法。主要是利用各领域的专业理论,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风险并对其后果进行分析。首先选定适当数量的与本项目有关的专家,与这些专家建立直接的联系,咨询收集专家的意见,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并反馈给他们,再次征询意见。这样,反复多次,使专家们的意见成为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

4房屋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全面分析、识别风险的基础上,以目总体目标为依据,根据具体的风险性质及潜在影响,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并尽可能地利用投机风险,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1)风险控制措施采用风险控制措施可降低项目的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测蚀。风险控制措施分为5大类,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分散及风险转移等。(2)财务措施采用财务措施及经济手段来处理确实会发生的损失,主要包括风险的财务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准备金和自我保险等手段。

5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首先是体现在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上,即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管理。企业必须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管理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实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工作有:风险管理策划;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风险对应于风险控制。

6项目投标风险的分析及应对

项目投标报价阶段由于运用了一系列不平衡报价策略,这些策略既是工程风险同时也是工程的盈利点,关键在于项目管理者如何去经营和对应。对项目投标风险的分析应基于工程计划成本与合同收入的对比。工程因施工图设计仓促,投标使用的施工图明显存在某些举完善之处。对此,投标报价时较多的采用不平衡策略,在工程施过程中项目可以利用投标的策略调整和投标报价的编制说明来指导项目开展二次经营工作,是成本风险控制的有力支持。

7合同风险分析及应对

在项目管理整体策划中,应根据合同规定确定项目管理范围和要求,以作为履行合同的基础。项目开工前,公司合同管理部门必须对项目经理部衽合同交底,并确保项目团队成员全面了解合同内容和业主要求。当合同条件或项目范围发生变化时,应重新组织进行合同交底,项目部应建立合同变更控制程序,以控制合同变更对项目变更和合同履行带来的风除。

8项目施工及收尾阶段风险分析及成对

旋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必须随施工进度,不断进行项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并将风险识别的结果予以记录并形成风险清单然后对所有记录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要求,由各部门对本专业风险进行专项分析并形成专项风险分析报告。

9结束语

第8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1.1关于电力工程投资风险

电力行业总体看好,电网建设也是目前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大、见效慢、项目管理不完善,投资风险也在增加,而且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开始和风险控制的起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分析其风险管理的要点。

1.2投资风险特点

在准备投资电力工程项目时,面对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风险有:(1)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风险、国内经济政策变化风险、国家产业结构重大调整风险;(2)项目规划风险、环境影响评价风险、供电方案论证风险、技术参数选择风险;(3)征地风险、拆迁风险、融资风险、利率变化风险、项目核准碰到障碍风险;(4)设计风险,如设计质量风险、设计进度风险;(5)招投标与合同风险,如选错中标人、合同不严谨等;(6)项目实施风险,如材料设备采购风险、施工质量进度安全风险;(7)成本失控风险,如项目管理不善造成成本失控;(8)运营风险,如设备运行维护风险、管理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1.3投资风险识别方法

电力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识别常采用现场调查法、列表检查法、头脑风爆法、WBS工作分解结构法等。

1.险管理策略

通过分析电力工程项目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例如可以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以层次分析法处理指标权重,再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就可以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了。某项目投资风险包括工程建设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及经营管理风险四项,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二级指标投资风险为73.62,其分值介于70~85。按风险高低排列,高风险(85≤A≤100,A为保险分值,下同)、较高风险(70≤A<85)、一般风险(55≤A<70)、较低风险(30≤A<55)、低风险(0≤A<30),该风险偏高,但仍可投资。

二、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

2.1总承包模式特点

总承包模式是指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或某些阶段采取承包的方式。其模式包括EP(C设计+采购+施工)、DB(设计+施工)、E(P设计+采购)、交钥匙总承包等模式。它的特点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合同复杂、报价困难;风险很大,但潜在效益也大。

2.2总承包风险分析

总承包模式不同于传统工程项目模式,后者只参与项目阶段管理,前者需参与电力工程项目整个阶段的管理,所以风险要大得多。其风险包括:(1)合同风险,由于要考虑多个阶段及各阶段之间的衔接,还涉及总包合同与专业分包合同,条款容易疏漏、不完善;(2)设计风险,包含了设计成本风险、设计进度风险、设计质量风险、设计失误;(3)采购风险,包括采购成本风险、采购质量风险、采购进度风险及其他采购风险;(4)分包风险,包括限定专业分包商、专业分包商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5)施工风险,包括施工中断或停工风险、施工安全风险及其他难以预料的风险等;(6)试运行、验收、移交风险,可能遇到各种障碍,导致运行不顺,难以验收、移交;(7)质量风险,包括设计质量风险、采购质量风险、施工质量风险;(8)财务风险,由于总承包建设周期较长、工作任务较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可能发生财务风险,如资金不到位、物价上扬、分包商违约、项目管理不善等。

2.3总承包风险管理

总承包模式对总承包商而言,风险数量多、面广,如若风险管理不善,则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下面重点阐述合同/分包风险、设计/采购风险及试运行、验收、移交风险管理。

2.3.1合同/分包风险管理

总承包商应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专责合同谈判、资格审查、合同编制等程序控制。合同应采用标准规范的文本格式,如FIDIC合同。针对合同内容组织分析论证。加强合同谈判管理。对分包合同应重视对分包人的资格审查,约束其再次分包行为,建立分包管理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严控分包质量、进度等。

2.3.2设计/采购风险管理

总承包商应建立项目设计协调程序和编制设计计划,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控制采购风险可以利用关键路径法、捆绑订货、与重要供货商联合等形式保障采购的及时性和控制费用。

2.3.3试运行、验收、移交风险管理

应成立试运行统一指挥管理机构,负责编制设备启动调试大纲,组织人员培训,制定安全措施,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验收、移交阶段成立项目验收委员会,按照相关规定备齐所有竣工资料,依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测试,委派专人与业主谈判等。

三、电力工程责任风险管理

3.1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通过识别、分析和控制质量风险,以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措施包括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根据质量风险大小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WHS)、利用风险矩阵进行质量管理等。

3.2安全风险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多存在高空、野外、人口密集区域作业,流动性大、危险性高,出现安全事故的机率较高,而相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很大,所以应重视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首先,识别工程安全风险的范围、性质;然后排查所有潜在风险;再分析危险源的承受度和风险等级;对施工风险进行控制,如预防、防护、应急等措施。在项目管理中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转移安全风险,重视工程投保。

3.3成本风险管理

为避免成本失控,应加强成本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应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进行管理,降低资产寿命周期总成本。重视项目前期的技术经济分析。推广典型设计并优化设计方案。加强合同管理,降低合同成本风险。控制分包管理漏洞,建立分包管理台帐。还应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以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3.4进度风险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较为复杂、受干扰因素较多,存在着进度风险。进度风险来源主要有施工环境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通过全面辨识进度风险因素,形成有价值的风险目录或清单。进度风险控制措施有完善合同中的进度约束,加强进度计划,实施监控及项目协调与沟通,采用动态控制方法等。

四、结语

第9篇:合同管理风险分析范文

风险有很多不同的定义:若针对某个项目,风险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事件,其发生会引起该项目在限定的费用、时间和技术约束条件下无法完成甚至完全失败;而GJB5852-2006中对风险的定义是在规定的技术、费用和进度等几个约束条件下,对不利于实现装备研制目标的可能性及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性的度量。从中可以归纳出风险的两个基本要素,即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大小,风险发生的概率越大、影响越严重,风险水平就越高。风险管理就是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规划、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过程,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航天器环境试验是在模拟空间环境条件下,对航天器整体或部分进行考核的一系列试验项目的总称,它涵盖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振动、冲击、噪声、模态、热真空、热平衡、EMC、电磁兼容等。从学科来说,这些试验项目基本上涵盖了航天器有关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可靠性等学科。由于不同的试验项目涉及的设备、方法、条件等因素都各不相同,这就更加提高了航天器环境试验项目的风险性。环境试验本身是降低航天器研制风险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模拟环境条件来考核或测试产品在空间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合理有效的环境试验可以有效降低航天器的研制风险,但是环境试验本身又会引入新的风险,可能给安全、进度、经费等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对航天器研制及环境试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二、国外航天领域风险管理的发展情况

(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风险管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采用概率计算的方法来对航天器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同时应用故障树方法对导弹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60年代美国开始对大型航天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手段是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FMEA)和关键相关项目表(CIL),同时NASA开始将风险分析工作制度化。到70年代,为了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研究者在故障树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故障树分析(FTA)方法,使风险分析更加量化。80年代概率风险评价(PRA)法作为一种新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被用于核工业和化学工业,但并没有引起NASA的重视和应用。但随着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损失,NASA开始采用PRA方法对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1988年2月NASA了管理条例8070.4“载人飞行项目中的风险管理政策”,正式将风险分析工作制度化。1998年4月,NASA的程序和指南NPG7120.5A“型号计划和项目的管理过程与要求”中规定计划或项目的主管人员应将风险管理作为决策工具来保证在计划和技术上的成功,将风险管理和资源管理、性能管理、采购管理、安全和任务成功、环境管理并列,并在该文件的4.2节中对风险管理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2002年4月,NASA又颁布了NPG8000.4“风险管理程序和指南”,其中详细规定了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要求,这充分体现了NASA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欧洲空间局(ESA)的风险管理欧洲空间局(ESA)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也对风险管理工作十分重视,风险分析贯穿在其航天项目的各个阶段,但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ESA在风险管理上主要借鉴了美国的概率风险分析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也制定了风险管理标准ECSS-M-00-03A,这说明风险管理在欧洲也已经制度化和标准化,成为航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主要风险分析及管理方法

(一)专家评估专家评估法是通过咨询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依靠专家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分析,并对风险控制措施提出建议的一种方法。专家评估一般是与评审活动同时进行的,在根据专家意见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根据专家的水平对其评估的权重加以调整,通过综合考量多个专家的评估意见形成项目风险识别和分析结果或补充。(二)风险矩阵(RiskMatrixMethod,RMM)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在美国军方的项目风险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险矩阵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风险的两个要素(发生概率和影响)划分为若干等级,然后分别作为矩阵表的行和列,交叉后的结果就是对风险水平的综合考量结果,根据风险水平高低对风险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三)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故障树分析技术是美国贝尔电报公司的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的,其主要思路是把所关注的系统风险事件作为分析的目标(即“顶事件”),然后逐级寻找直接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中间事件”和无法或不需再深入研究的“底事件”,再用适当的逻辑关系把这些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故障树”,这样就能表明系统的风险事件和引发风险的众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故障树分析法可用于对风险定性分析,这时可通过故障树的生成和分析找到对风险事件出现起主要作用的底事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故障树分析法还可以结合布尔运算对具有逻辑关系的故障树进行详细的风险定量分析。(四)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一种由底至顶的分析方法,是在产品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逐一分析,找出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从而预先采取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的一种系统化的活动。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为:①明确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对失效产生的后果进行评分;②客观评估各种失效原因出现的可能性;③对产品潜在的失效情况进行排序;④采取措施消除产品存在的问题。(五)概率风险评价(ProbabilisticRiskAssessment,PRA)概率风险评价是一种用于辨识与评估复杂系统风险的结构化、集成化的逻辑分析方法。它综合了系统工程、概率论、可靠性工程及决策理论等学科的知识,主要用于分析那些发生概率低、后果严重但统计数据比较有限的事件。PRA方法通过系统地构建事件链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来研究系统风险,事件链由一系列事件组成,这些事件孤立地看可能不严重或不重要,但如果组合在一起却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PRA实施过程包括:定义目标与系统分析、识别初因事件、事件链建模、确定故障模式、数据收集和分析、模型量化和集成、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与分析等步骤。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在国外航天领域的发展历史,并给出了几种航天工程中常用的风险分析和管理方法。为保证航天任务的成功,除了提高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之外,风险管理水平也要同步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减少事故或问题出现的概率或减弱其影响。

作者:胡青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恂叔.航天器的风险管理及其在环境试验中的应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2,19(3):1-9.

[2]邱菀华,沈建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史国栋,翟源景.航天试验任务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A].科技信息,2012(35):81.

[4]NPG7120.5A.NASAprogramandprojectmanagementprocessesandrequirements[S].1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