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传统文化魅力精选(九篇)

传统文化魅力

第1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莉在乔万尼时尚创意中心调研时发现,这家年销售额近7亿元的女装企业,只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制造服装,而大部分员工都在从事服装设计创新、品牌市场营销和商品物流工作。用创新理念推动传统服装业释放时代魅力,张莉指出,将美学原理融入到产业发展形态和品牌服务功能中,乔万尼创意中心代表了从工业品制造到传播时尚文化的都市型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十多年的服装品牌经营中,乔万尼品牌也面临过商品库存大、资金回笼难、生产增速与销售下滑等困难。公司总经理傅杰潜心研究市场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后,决意将设计创意作为竞争市场的原动力,十年如一日在服装产品设计、品牌理念设计、经营文化创新上不懈努力,精心打造品牌个性的服务文化,使企业逐渐步入了品牌经营的佳境。

在乔万尼创意中心八楼外国专家设计工作室,我们见到了来自意大利的乔万尼品牌设计顾问弗朗西斯科先生、艺术顾问马利娜女士,他们正与品牌设计研发团队研究国际市场色彩流行趋势、面料创新文化,傅杰告诉记者,法国时尚创意机构下个月也将入驻创意中心。

在国际设计创新机构的主导下,乔万尼以年投入千万元商品研发资金的力度,到欧美各地和韩国、日本、香港,收集最新时尚流行资讯,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对色彩敏感、对品质讲究的特点,创造性地将国际流行含蓄内敛知性的色彩,高品质的真丝面料运用到品牌服饰的设计创新中,不断从色彩、面料、工艺结构等技术含量上提升品牌的时尚感,每年投放市场的新品服饰数量同比增加20%,多达1000余种的同时,将传达知性女性消费群体妩媚、柔情、风韵的色彩,体现高雅女性生命质感的真丝和羊绒面料,打造成了“乔万尼”与众不同的品牌时尚风标。

第2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

我国向西方传播东方文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送精致的东方丝绸时,也送去了东方文明。早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就对中国的富庶有大量记载。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看不到外界的发展,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才认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甲午战争让中国国民开始反思自己,与此同时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先进知识分子促使西学大规模涌入了中国。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喜欢中国的易经、老子、庄子、论语、古典诗词、书法、绘画、戏剧等等。

造成中西方文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崇尚中庸和平,西方提倡崇力尚争。这也是中国文明吸引西方社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文化是以斗争为基本的思想,赫拉克利特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中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功利,展开竞争,努力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导致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变得冷漠、自私、精神空虚。而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西方的精神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孔子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儒家的中庸思想“需要每个人都‘抑其血气之刚’,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要求‘温良恭俭让’,并具备五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方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应的是道家“柔弱、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此间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同时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西方道德和政治乌托邦的崩溃,造成了西方人民精神流离失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以宁静、和平为精神宗旨的理念成为众多西方人的期盼。于是作为精神依托的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便成为西方人寻求心灵解脱的一剂良药。众多的西方人开始迷恋古老的老庄哲学传统。而且,“现在,西方已然普遍接受了如下看法:封建帝制下的儒学既是强有力的、又是柔韧的信条,它的强有力足以使它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世人,它的柔韧足以使它在长达两千年间不断自我调节而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儒家作为中国文明这一巨大的人类成就的中心传统,值得人们重视和尊重。”可见,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都得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吸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汉字、书法的热情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兴趣的起点

西方人对中国汉字的兴趣由来已久。在莱布尼茨编辑《中国近况》一书时,就对刚刚传入不久的中国汉字特有的非拼音式、靠线条为主的象形文字大感新奇。绪论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更让莱布尼茨感到惊奇的是,那么多形象迥异的文字居然只有很少数量的不同组合读法。这对以完全建立在拼音文字为母语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惊奇一直延伸到20世纪。从莱布尼茨、柏应理、马若瑟、狄德罗、克洛岱尔到谢阁兰,再到艾田蒲,西方的大诗人们都对中国文字钟情不已。

西方人对汉字的兴趣与对书法的兴趣紧紧连在一起。西方人对“书法”很感兴趣,并将其直译为“美丽的文字画像艺术”。他们看到中国人能够从文字引发出一整套传统,并融合了哲学、生活感悟与墨艺,不禁叹为观止。

早在18世纪西方汉学家就开始收藏书法作品,当时美国最大的书法收藏家是古尔洛夫,他最重要的两件藏品是黄庭坚的《廉颇问蔺相如》和米芾的一件早期作品。60年代初,美国的书法收藏得到了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系东方艺术史教授方闻。后来方教授发表了数篇研究中国书法的博士论文,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推动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书法研究和教学。

二、西方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看到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我们古人的心中,诗歌是最崇高、最美好的艺术,是他们和世界交流的最佳方式,也是他们与后人对话的最好手段。在我们古诗里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天然的诗歌情怀,那样一种艺术的直觉、生命的感悟,不仅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也会感染全世界各民族的人们,尤其是中国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玄远空灵的意境,更是现代西方人所孜孜以求却又望尘莫及的。西方人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看到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时间观与空间观。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受到推崇是顺应了西方现代诗歌、语言学、符号学和艺术上的各种探索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西方文化中追求精神性的一面。美国意象派诗人艾兹拉·庞德,对于中国古诗中生动呈现的意象及那种玄远的意境如痴如醉,随即狂热地投入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并且爱屋及乌,学习并翻译了好多优美的篇章。1945年庞德因涉嫌法西斯罪被捕,入狱时只带了一部《四书》和一部中文字典。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英国学者阿瑟·韦利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英国介绍中国文学最有成就者。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他使中国古诗进入了西方普通读者的视野,并对西方汉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美国诗人费诺罗萨近乎一生都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诗剧,这些人莫不为汉学西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在与西方的碰撞当中,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_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和参与竞争的疲惫。这时候,若拥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交往圈,及时得到他人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人生才不会过于悲苦。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疏于“人情”交往。当个人碰到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时,自杀、吸毒就成为唯一出路。所以,马尔库塞说西方社会病了,西方社会的未来必须潜心学习东方的儒家精神。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第3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梨园春》

节目类型: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

主持人:关枫 朱冰 倪宝铎 庞晓戈

播出时间:每周六21:15

节目亮点:

《梨园春》栏目是河南电视台在1994年开播的一个以河南地方戏为主的电视晚会栏目。1999年3月全面改版后的栏目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全国同类栏目普遍处于低潮的环境中,经过不断论证和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尤其是戏迷擂台赛的设置,充分调动起戏迷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也使栏目收视率不断攀升。改版第一年平均收视率稳步上升到河南卫视播出节目的第一位,达14.26%;2000年至今平均收视率保持在18.6%,最高达35.7%,是河南卫视连续13年的收视率冠军,已经成为河南卫视的一个名牌栏目。

《武林风》

节目类型:武术、竞技娱乐真人秀

主持人:郭晨冬

播出时间:每周五20:05

节目亮点:

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是中国唯一一档武术、竞技、娱乐真男人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自2004年元月开播至今,已经成为河南台的标志性节目,全新的节目形式、前卫的时尚包装,使《武林风》的收视节节攀升。强大的市场份额,固定的收视群,独特的节目架构,新颖的节目形式让《武林风》迅速成为全国自办栏目最耀眼的关注焦点,成为众多武术爱好者追逐的热碰目标。缤纷云集的武术套路、酣畅痛快的搏击场面、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名星大腕现场助阵,也使得《武林风》迅速成长为中华武术娱乐栏目第一品牌。《武林风》栏目每年举行的六大国际赛事(中美、中欧、中日、中泰、中伊、中越),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华豫之门》

节目类型:文化益智类节目

主持人:陈琨

播出时间:每周四22:05

节目亮点:

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是一档大型综艺文化益智类节目,是河南电视台四大品牌栏目之一,同时段收视率稳居全国前十。节目以知识,趣味,娱乐,时尚为构成元素,用游戏娱乐的形式展示华夏文化,以受众的广普性为目标。所选主题都比较贴近大众。宗旨是:在文化解析中发现河南,在谈论古今中塑造河南。在欢快的节目气氛中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中原文化。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每期片长55分钟。带大家一起循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去探寻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浩若烟海的历史文化沉迹中去猜想、去解谜、去发现。

《知根知底》

节目类型:大型姓氏文化节目

主持人:王刚 马东 纪连海(专家)

播出时间:每周三21:25

节目亮点:

大型姓氏文化节目《知根知底》由著名主持人马东主持,学者纪连海担任姓氏解读专家,每期邀请4位社会名人参与录制,分为 “寻根问底”、“自家说事”、“百姓追击”和“真假猜想”4个环节,既增加互动性,同时也让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节目以文化为核,娱乐为壳,在轻松娱乐的节目形态中,解读姓氏起源、传承、家族文化及名人故事,彰显文化河南、寻根中原的诉求。

《汉字英雄》

节目类型:

国内首档汉字类文化节目

主持人:马东

嘉宾:于丹 高晓松

播出时间:2013年7月11日在爱奇艺和河南卫视双平台同步播出

节目亮点:

《汉字英雄》将采用流行和现代的节目风格,旨在体现中国汉字之美。该档节目采用多轮淘汰制,邀请于丹、高晓松以及国内知名主播联合参与,通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节目环节,选拔优秀选手。《汉字英雄》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价值主张,“努力便是英雄”为口号,借助知识传播正能量。作为一档全原创节目,《汉字英雄》是首档投入数千万级别现金的大型网动节目。其制作标准,完全按照电视台规格,代表了目前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最高水平。

《拍客行动》

节目类型:

围绕摄影展开的故事类节目

主持人:杨睿

播出时间:每周日21:15

节目亮点:

《拍客行动》是全国首档以图片为载体展示人生百态的融情感、娱乐于一体的新派摄影节目。栏目充分调动拍客群体的创作热情,为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活跃于网络上的拍客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自由创作的平台。以拍客们的独特视角,以摄影图片为突破口,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人文历史、关注百姓生活。《拍客行动》用民间拍客的力量,收集拍客原创素材,讲述百姓情感故事,彰显河南卫视“人文天下,乐活情怀”的立意,突出了帮助和关爱的主题。

电视剧频道《妯娌的三国时代》

主演:曾黎 闫学晶 李崇霄

赵岩松 张凌烽 张倩如

播出时间:周六19:30,周日20:55

剧情简介:

何家三个儿子,老大在机关做出纳,老二经营一家中型公司,老三从小最受宠,所以到现在仍没有定性,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家里一个婆婆三个媳妇平日里就在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斗智斗勇。公公临终前让老三结婚,把老房子和30万留给一事无成的老三,不想却让战火升级。刚巧老二离婚,何家多出一个新妯娌。家里战火升级。老房子七八百万的拆迁费该归谁,老大和老三两家为此撕破脸皮。于是在方寸之家,也用上了三国之谋。但妯娌们在经历了各种矛盾和风雨后,还是回到了婆婆身边,她们发现,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钱、房子,而是亲情。

《叶问》

主演:郑嘉颖 韩雪 刘小锋 元华

于荣光 梁小龙

第4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

新时代背景下,传媒数量不断增多,传统工具更新升级,势必促进播音主持人更具职业化和多样化特性。同时,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思维视角更多元化,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需要大力打破传统方式,共享语言艺术信息资源,准确把握观众需求,不断进行语言艺术创新,强调语言艺术的交互性,进一步扩大观众选择让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凸显多样性,呈现多元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笔者从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三视角概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培育之道,让播音主持人用声音再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艺术来传递中国风。

一、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是一次再创作过程。一旦播音主持人呈现在屏幕或舞台时,她(他)的一言一行倍受观众关注,播音主持人散发的个性化语言魅力,牢牢吸引观众,犹如一股清泉注入观众之心,向观众娓娓道出节目信息和内容,引发笔者对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的思考。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就是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元素。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化元素就是要突出一种个人的人格魅力,强化节目的内在价值取向。播音主持人的语言个性魅力就是实现和节目相融合,能够运用自身语言系统表达节目信息和内容,传达播音主持人独有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要有个性化语言风格,给观众以眼前一亮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和观众一起共鸣。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也离不开播音主持人的继承和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随着时展而变化,需要突显出不同时代的个性。这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学习,不断继承和创新已有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风格,保持自有的鲜明个性,即在继承传统播音主持人语言经典风格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节目基准点,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不断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风格。播音主持人个性化艺术魅力关键还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彰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发扬独特的语言个性风格,提升个性人格魅力。

二、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人格化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以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递信息的艺术,播音主持人格化显得尤为重要,以人格化声音生情,以情促情,赋予节目以人格魅力和生命。播音主持人格化语言艺术,绽放生命魅力,获得观众的肯定和青睐,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在节目中,表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独特语言能力,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之人格化需要有正确人生价值观为基石。播音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引领社会主流趋势,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发言权和舆论主导权,播音主持人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基石,端正自己的生活习性和工作作风,逐渐形成人格化艺术魅力。播音主持人应坚定政治立场,建设播音主持人品牌,传承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以播音主持人的艺和德,折服和感动观众,给节目注入鲜活的人格色彩,传递人格魅力,表达节目内涵。

播音主持人语言人格化艺术魅力离不开独特的语言能力。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以保持自然、亲切、平和的个人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应用独特的语言能力,远离自己的喜怒哀乐,面对镜头,面对节目,应用得体和规范语言,以情吐字、用心归音、以情动人,立足节目,基于观众,保持最佳工作状态,自然驾驭节目。播音主持人发挥人格化艺术魅力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能够高度融合自身情感和节目内涵,以声音、画面、形象等形式传递给观众,观众在聆听和观看节目时,享受节目美。播音主持人以人格化语言艺术魅力,做活节目,架设节目和观众交互桥梁,让更多的观众沉浸在节目意象,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节目、理解节目,接受播音主持人,获得节目成功。

三、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亲和力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用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播事实,可以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优化节目效果,这离不开节目链中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播音主持人用语言和声音将节目传递给观众,借助节目东风,发挥上传下达作用,以自身亲和力,拉近节目和观众的距离,构建“自己人效应”,实现节目和观众交互,促使节目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播音主持人亲和力本质之对象感。口乃心之门户,播音主持人要把观众置于心中,语言是最好利器,正所谓“言为心声情自出”,在节目中播音主持人要考虑观众心理节奏,调节并把握播音主持语速和语调,和观众心理节奏合拍,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节目传通和共鸣,荡起节目之涟漪。同时,播音主持人心中有观众,最直接体现为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播音主持人要利用眼神,传递内心真实情感,和观众交流互动、传情达意,以眼神感染观众,表达鲜活的亲和力。播音主持人亲和力基础之强内功。播音主持人处于节目的最前沿,必须具备深厚内功才能立足于节目,以可敬、可信、可亲的形象传递节目信息,增强自身亲和力。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离不开专业功底,离不开心得和经验积累,可以看作是扎实内在和涵养的外化,从书本、生活中学习,不断练习音准,改善音色,细心揣摩发声要领,让播音主持人声音更具穿透力,以准确的节目精神实质,表达所思所想,给观众以亲切美感,以亲和力感染观众。

总之,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绽放语言艺术魅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播音主持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节目更好的传递给观众,绽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自身具有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深入生活,把控节目,接触观众,强化内功,思考语言艺术,精益求精,为播音主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嘉.论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J].广电纵横.2012,07(22)

第5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与新时期文学与文化的两次“祛魅”与两次“赋魅”过程类似,中国电视新闻也经历了从“政治新闻”之“魅”到“精英新闻”之“魅”再到“大众新闻之“魅”的“祛”与“赋”的过程,电视新闻业者的职业操守也在“真”、“善”和“美”的迷失、旁落与困顿中,不断地探索前行。

一、政治新闻之“魅”――“真”的迷失

中国电视虽然诞生于1958年,但是由于电视机长期没能实现社会化、家庭化的普及,因而长期不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改革开放不久,中国家庭的电视机普及迅速完成。但是,由于在体制、机制和观念上依然被看作是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电视同当时的报纸、广播一样,依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由于被片面地看作是宣传工具,那时的电视新闻报道不能按照新闻报道自身的规律来开展,时效性、真实性与贴近性都得不到落实和体现。上海电视台老台长龚学平在回忆当时电视新闻报道状况时描述道:大家把电视新闻想成是跟电影新闻简报一样,所以把电视新闻作为电影来拍。认为形象是第一的,新闻是第二的……每条电视新闻片还写分镜头剧本,拍一条电视新闻少则两三天,多的要四五天甚至一个星期,这样的电视新闻片已经变得不是新闻了,所以经常出现夏天播的是冰天雪地、冬天却是鲜花怒放的景象。②

当时的电视新闻不仅谈不上新闻的时效性,就连最基本的信条――真实性也无法保证,为了政治宣传,不惜大量地采用摆拍、补拍和组织拍摄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做法。上海电视台老摄像朱盾回忆说:当时拍农田劳动总希望有一点气氛的,所以有些镜头都是要组织拍的……为拍摄出春耕的气氛,一头牛不够,就增加一点,变成三四头牛,劳动的人也要多找一些。③

由于那时的新闻完全是配合政治宣传、政治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工农业生产状况、各级领导活动以及大小会议等充斥于电视新闻之中,在题材上距离普通群众的生活较远;另一方面主题先行、肆意拔高,“高大全”、“三突出”等倾向依然存在,加之单向性、灌输性、说教性的报道方式,迷失了“真”的电视新闻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老百姓最不爱看的一档节目”。④

1979年1月28日,中国内地第一条电视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随着席卷全社会的改革与开放的大环境,电视新闻业者也同其他媒体业者一样,自身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被很快地唤醒起来。电视新闻报道要遵守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电视新闻业者开始自觉地进行新闻职业身份的自我矫正与自我规范,进而一批新闻精英成为新闻职业信条的实践者和护卫者。电视新闻单一的政治宣传属性被“祛魅”,而在“祛”政治化的同时,新闻媒体得以正名,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与贴近性等方面得到重视,并被确立为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条。现场采访、深度报道、跟踪拍摄与纪实手法的应用,一改长期以来的新闻创作中空镜头加解说词的说教样式,使镜头记录的事物更加可信。新闻节目采、编、播一条龙生产模式,以及从演播室直播到全流程直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电视新闻的“真”开始得以慢慢地回归。

二、精英新闻之“魅”――“善”的旁落

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遵循新闻规律做新闻的同时,也越来越讲求贴近观众需求,其最有标志性的现象就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粉墨登场,以及批评性报道的出现。像那时一举成名的中央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上海台的《观众中来》和《新闻透视》,都是专门为老百姓“打抱不平”,监督中央以及地方的一些政策法规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或执行,介入一些社会纠纷,做一些道德层面上的评判,褒扬正气,谴责歪风。那时的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新闻记者给人一种品质超群、仗义独行的“英雄”气概,是铁肩担道义、为民伸冤、替民做主、明断是非的“青天”。于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职业和电视新闻记者被一同神圣化了,三者共同打造的精英新闻也同时得以被“赋魅”。

20世纪90年代,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发表,改革开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依傍市场经济而生的种种更民主化、更法制化、更市场化的观念和思潮也澎湃而至,在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行政、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陈旧的意识相冲撞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和思想领域的某种无序。这时,《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出道了,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敬一丹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闻精英也随之出道了。他们紧锁眉头,言语咄咄逼人,专门揭人家短,掀人家丑,主持公道,替百姓撑腰,现在如果回过头来看看当初的样子,也许他们没准也会觉得自己当时的表现有些“过”呢。不过当时观众喜欢,感觉出气,过瘾。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印记”、“时代特性”。那时,在老百姓的眼里,媒体是“灵”的,只要经电视一报道,由这些名嘴一“解说”,问题就很快会得到解决。于是,那时的电视新闻节目很多“人气”,也很有了某种亲和力。⑤

可是,毕竟新闻媒体所能承担的只是一定限度的舆论监督职能,社会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的时代,给予了新闻业界的精英者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良知,担当起自己的职业责任甚至是超出职业责任之上的社会责任的机会。但是,必须看到,作为新闻精英的记者们在什么时候都绝不会是“无冕之王”。正如《60分钟》节目总制片人丹?休伊特所说的那样:“我们所擅长的,是向黑暗的角落里投下光亮。如果有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不应该的勾当,我们所做的只是把灯光打开”⑥。伴随着社会变得更民主化、更法制化,以及公众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日益加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质疑新闻媒体的居高临下、充当道德裁判员的不当。因为就算是违法乱纪者、犯罪分子,他们也有基本的人权,只能由执法部门来依法惩处,新闻记者对他们吆五喝六,咄咄逼人,充当百姓利益庇护者的角色时,超越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的那份不公道,公众也会慢慢地看不惯、不接受的。

而对于新闻业者来说,最大的困境存在于类似面对落水者,是先救人还是先拍新闻这样的终极性的职业难题的选择上。汶川地震后,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深入一线,冒险进行采访报道,让全世界的大众得以时时耳闻目睹灾区的真实状况,其职业精神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然而,为拍摄而强光照射,干扰救援;为采访闯入临时手术室,妨碍治疗;甚至与被砸在废墟下的人长久对话,致使其体力透支……种种问题的背后所暴露出的正是一种职业精神与社会伦理碰撞下的“善”的迷失。

更何况新闻记者不是神而是人,并不是个个都品行过硬。有偿新闻、“封口费”、虚假报道等等屡屡发生在新闻媒体中的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件,也让公众越来越认识到新闻精英并不都是那么的值得信赖。于是,电视新闻精英与电视精英新闻一道必然地被“祛魅”了。

三、大众新闻之“魅”――美的困顿

传播学界一直将中国新闻的市场化变革定义为是一场由“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的转型。大众媒介的市场化、商品化使得电视新闻在内的媒介产品也日益收视率化了,没有收视率的新闻在一定意义上讲就不是好新闻。于是,新闻价值的界定不再仅仅局限于新闻学的定义范畴,也不是新闻记者、新闻媒介觉得什么新闻有价值就有价值了,而要以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为本位来考量。大众新闻开始被“赋魅”了,电视新闻也随之到了大众新闻的时代。

于是,所谓“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等大行其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级电视台中目前存有的类似《南京零距离》这样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栏目就有30多个。刘存宽在《“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吗?》一文中将这些所谓“民生新闻”成功的秘诀归结为“利用市民的‘原始兴趣’,以贴近的名义大行有闻必录之事”。“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深度报道、舆论监督、生活资讯,都以百姓身边琐事为主,放大新闻的接近性特征,把这种本土化优势扩展到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⑦

现时的大众新闻虽然有些“琐细”、“零碎”,但无疑极大地拓增了新闻的题材。经典新闻教材《新闻实践指南》一书给出新闻定义也是“使人们感兴趣的事”。这样的定义虽然连作者都自嘲“大概和说一句‘上帝就是爱’一样含糊笼统”⑧,却是新闻“合规律”的本性。冯小刚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像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是公认的世界大事,而孩子的入托问题、分房子的问题,则被公认是世界小事。但这些小事放在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⑨只有在大众新闻的时代,实现了新闻题材上的民主,美伊战争与孩子入托、房屋分配才可能一并享受到同样的新闻关注。

当然,也必须看到,新闻传播既不是简单的我给你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也不是你要看什么、我就提供你什么。在政治力、商业力等社会因素干预下的“传者为中心”也好、“受众为中心”也好,都只是一种策略,将传受关系中的某一方“权贵化”了。被“权贵化”的传者容易造成对新闻的专制,而被“权贵化”的受众又势必使得所谓的“原始兴趣”失去制约地泛滥与无度。时下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所存在的猎奇性与低俗化的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所展现出的“丑”的一面与“媚俗”品质同这些节目所标榜的所谓“人文关怀”不仅南辕北辙,甚至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麦克卢汉有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不光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⑩。作为符号学的集大成者卡西尔认为人类生活的典型特征,就在于能发明、运用各种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号”的宇宙――“人类文化的世界”。?毫无疑问,新闻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活动,而这也恰恰是它的最根本的目的与动机。可是,正如麦克卢汉的另一句名言所说的“媒介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大众新闻带来了题材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但是,它所构建的“符号”的宇宙更多是表象性的而非本质性的,世界被勾勒成了千奇百怪、支离破碎和无从把握的,而难以从中形成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最基本的认识。此外,当远古的人类努力开口在同伴间开始讲话的时候,支撑符号传受行为的还有一种人类最为原始的需要,那就是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样的交流与沟通在人际传播活动中长期得到了维系。然而,大众传播由于自身的传播方式以及受到政治力、商业力、文化力等社会因素的制约,符号传受的信息功能不断被强化,而沟通与交流的功能却同时不断地被弱化。

李泽厚先生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美的本质和根源,认为美这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应包括形象性、规律性、目的性三大属性,应是这三大属性在实践中达到的辩证统一。新闻传播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表现,新闻传播内容的真实性、题材的民主性,传受关系的平等性,以及传播目的符号性结构与沟通功能的实现,应该说既是新闻产生美感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其各种社会法律、道德和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人类的一种自觉性的和创造性的活动,新闻传播的主体是人――传者是人,受众是人,而支撑新闻事件的也都是人,以人为本,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大众传播方式却使得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沦为了传播的工具与实现手段。因此,电视新闻所面对的美的困境在本质上是人对于自身传播主体性的丧失。这不是大众新闻简单的强化亲近性与所谓的“人文关怀”就能解决的难题,而是需要从根本上放弃电视新闻对于新、奇、怪、异事件的情有独钟,将对于新闻的“普遍关注度”诉求从事件表层深入到支撑起事件的人,并在形形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之间,都能升华与提炼出高远的立意,在人与环境的一种哲学关系上,形成关于人生、社会、整个人类世界的带有根本性的思考,最终将这种关于共同命运的思考传达给观众,满足他们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形成一种平等的心灵相通的对话。

可是,面对庞大的大众传媒,面对商品经济渗透到每个细胞的社会,一切说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当然,如果留心的话,还是会有所发现的。巴以冲突是一个长期为新闻界所关注的焦点,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前景是一挺机关枪,或以色列士兵挎在肩上的半自动步枪,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而背景上小小的是在投掷石块的巴勒斯坦民众。画面非常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有对暴力下的弱者的一种同情,有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悲哀、一种困惑和一种沉思。让每个镜头都能“说话”,我们的电视新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注释:

①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④龚学平:《挑战、风险、智慧是改革者应有的素质》,《广播电视研究》2008年第5期

③朱盾:《新闻只能给你一次机会》,《广播电视研究》2008年第5期

⑤刘敬东:《电视新闻评论,还在路上》,《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⑥程晓鸿:《“60分钟”的35年神话》,《新闻周刊》2003年第24期

⑦刘存宽:《“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吗?》《电影评介》2006年第11期

⑧[澳]林赛?雷维尔著:《新闻实践指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⑨张英:《冯小刚:我要拍艺术片了》,《南方周末》2003年8月28日

第6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关键词:祛魅 返魅 教师身份

今天,一股后现代思潮正迅速崛起,引发了人们对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诸多事物与观念的解构与重构。在这场解构与重构的运动中,西方的教育科学正发生着一场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钟启泉,张华,1999)。如果把探究普适性教育规律的范式的本质特征表述为“祛魅”的话,则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范式意味着教育开始“返魅”了。库恩指出:“科学范式的转换实质上是科学共同体世界观的革命”(库恩,1962),则教育范式的转换也将意味着这一共同体所共享的世界观的革命。世界观的变革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而,需要思考的是:在这“祛魅”与“返魅”之间,教师们该怎样定义自己的身份?

一、自然科学的“祛魅”与“返魅”:科学世界观的变革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前提直接促成了所有当代社会科学(杰弗里·史密斯,2000)”,所以问题必须首先从自然科学的“祛魅”与“返魅”谈起。

“科学在起源之时便与叙事发生冲突。用科学自身的标准衡量,大部分叙事其实只是寓言”(利奥塔尔,1984)。自康德将经验同理性分离起,现代科学走上的是以客观理性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标志的道路。其目的在于从宇宙在自然法则的运动中了解宇宙的秩序,以造福人类。而秩序意味着确定性、条理性和不会出错的行为。于是,现代科学采用了一种“二元论”式的哲学观,将自然贬为不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与感觉的外在于人这一主体的附属物。于是自然“祛魅”了,继而关于自然的现代科学也“祛魅”了。

“祛魅”的现代科学导致的是一种机械论式的世界观:世界是由大量的彼此独立的终极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不具有任何形式的自决。由此,一切精神、价值和道德因素都被排斥在外,所导致的是今日人类社会业已泛滥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这些堪称现代社会的最大隐忧(查尔斯·泰勒,2001)。昔日和谐的家园正渐露她狰狞的面目:世界大战、核武器、物种灭绝、全球变暖、土地大规模沙化等等就是最好的表征。

要解决人类社会今日的诸多问题,并防止其继续恶化,我们必须摒弃这种“祛魅”的世界观。而途径之一便是试着从与复杂性和多元性有着不解之缘的后现代主义这一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这其中,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从科学的层面探讨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世界观──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格里芬,1995):(1)一切事物都是主体,都有内在的联系;(2)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核心,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3)整体包含于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这种世界观重又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人同自然、整个宇宙的其它部分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一种“返魅”的世界观,当自然科学以这种眼观去审视宇宙时,我们看到的将是“返魅”的科学,它能容忍复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和自然的神秘性。由此可见,从“祛魅”到“返魅”,标志着科学世界观的革命。

二、教育的“袪魅”与教师的身份

“祛魅”的现代科学寻求的是一种恒定的秩序,这种秩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驾驭自然。移植到教育领域,则导致了教育对普适性教育规律的探寻,以使学校能以一种最有效益的方式为工业化社会提供大量技术型的劳动力。当教育把人当作一种工具、资源的时候,教育便“祛魅”了。典型的表现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吸取了行为主义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形成的曾风靡美国教育领域,后又波及到全球的“泰勒模式”──一种关于课程的普适性模式在教育领域根深蒂固的应用。

在这种大气候下,教育于是不再肩负其内在的价值,它只不过是一个工厂,一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批量生产符合市场经济的“人才”的工厂。教育的意义消解了,个体的身份消解了,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掌握驾驭自然的本领,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曾经以“培养出掌握好宽容和理解艺术的国家公民这个开明、民主教育的传统目标,正让位于各种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惜一切代价争输赢。(杰弗里·史密斯,2000)”公共教育越来越产业化,造就的文明只是一个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畸形儿。

教育祛魅了,于是教学沦为了一种简单而又机械的“传递”工作,学生被看成了一个僵死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把那些别人规定的知识按照别人规定的程序不假思索地灌进这个容器中。昔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在“祛魅”的教育中沦为了管理“教育空间”的干事,他们只需要掌握一点点计划和组织的技巧,像工厂里操作机器的工人,除此之外,再也无需其它的才干。

“祛魅”的教育观念大大简化了教育的价值,也大大简化了教师的工作。现代教育在一个以市场为逻辑的时代背景里陷入了两个极端的误区。极端之一是,无视学生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特征,把教学简化为传递确定的、不容置疑的一套脱离情境而必然是乏味的原理、原则、公式;极端之二便是,把学生当作“消费者”,教育则提供服务,教育工作者则是具体的服务者。前者之弊端早已成陈词滥调,但现代教育的具体实践从来就没有脱离过它的统治。而后者则是当前市场经济与所谓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怪胎,它直接导致的则是“个人主义”的盛行、教师的自我放任以及道德的沦丧。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教师的身份本质上没有变化。如果的确存在某些变化的话,则是在后一种极端中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威”被消解了。在前一种极端中,他们是“管理者”,而在后一种极端中,他们成为了“服务者”。但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服务者,他们的工作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不同的可能是“灌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有很大的关系,借助这种信息技术,教师们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简化为提供关于某一问题的网址集锦,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总之,正是由于现代教育的“祛魅”才导致了今天教育的诸多问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在这种体制下,丧失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可能对学校负责,但他们不再对自己和社会理想负责。在这个经济利益主导的时代里,现代教育成为了市场的奴隶,继而人类都成了市场的奴隶。然而“教育应该服从于一种伟大的世界秩序,而不是个别人或集团的眼前利益。任何教育企业化,教育产业化的念头都只会让这个世界继续以它现有的方式恶化下去(杰弗里·史密斯,2000)”。我想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新的学习理论的促使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及在后现代思潮的引领下,人们对于“现代教育科学”的反思使得教育正逐步走上“返魅”的道路。

三、教育的“返魅”与教师应有的身份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那样,自然科学的“返魅”导致了人们世界观的变革。对于现代性的“祛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不和谐的反思以及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对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反思,促使了教育不得不质疑其过去所依赖的观念和实际的教育行为。这种反思在后现代思潮的引领下,使得教育的传统的内在价值得以凸显。正如怀特海所所言:“技术效率自身只能导向平庸和乏味。一个人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的知识,但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为此,人所需要的是‘能够欣赏有机体在适当环境中获得无限多样的生动价值’”(怀特海,1925)。“这是一种超越技术理性而引入艺术的描述的、直觉的和隐喻的领域的各种智力价值观。(E.多尔,2000)”因而,返魅的教育重又肯定了那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价值观,那个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之时,其承载的价值观。

另外,教育的“返魅”还表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崛起上。建构主义虽然流派纷呈,但“他们都试图采用超越二元论的方式重新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高文,2001a)”基于这种“新认识论”,教育开始关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个人经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凸显个体的主体性地位,这是“返魅”的教育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如果说8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具有浓烈的“皮亚杰式”的认知建构的特征的话,则于90年代主要受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启示以及网络时代所提供的技术支撑而形成的有关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则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性研究上(高文,2001b)。正是把学习的“认知-建构”的本质纳入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才使得个体的主体性身份必须在自然、社会以及文化情境中来界定的这种带有后现代整体有机论意味的观念凸显出来,这是“返魅”的教育最为核心的特征要素。

其三,教育的“返魅”最突出的表现还在于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宏观而言,课程研究的“返魅”表现为“课程理解范式”取代了“课程开发范式”,教学研究的“返魅”则表现为“平等对话”范式取代了“传递-接受”范式。微观而言,在以复杂性、多元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神秘性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一股在后现代状况中去阐释课程与教学的热潮。“返魅”的课程与教学所呈现的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生态的、阐释的局面。在这里,课程不再是那一堆等待着被人去识记的“在那儿的事实”,成人的经验与孩子的经验、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社区文化与传统都将以一种复杂的关联性被真实地纳入到课程里。这是一种注重“课程质的丰富性的后现代课程观”(E.多尔,2000)。

以上文字简单阐述了教育从“祛魅”转向“返魅”的脉络,以及返魅的教育可能具有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正使得教师的身份受到挑战。“现近的师资培训愈发围绕交互主体性、建构主义和生态学来组织教学(杰弗里·史密斯,2000)”就是最好的一种回应。

要解决“现代性”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必须依赖于教育,而教育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看教师能否从“现代性”的困境中走出,找回自己的身份:

首先,“返魅”的教育重又肯定了教师的那个古老的身份──传道、受业、解惑。因而教师必须是品性高尚、学识渊博之人,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使教育坚定地服务于一种更高的秩序,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其次,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课程以及教学决策中去。“返魅”的教育探寻的是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情境化意味着历史的观点、社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关联性的成人与儿童的经验。因而教师的经验必须被纳入到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只有这样,教学就是对课程的基于理解之上的阐释学式的对话才可能实现。

其三,要求教师作为“教育鉴赏家(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Andrew R.J.Yeaman ,Denis Hlynka & Jane H.Anderson,1996)”。在现代教育技术空前繁荣的今天,在提倡多元化和情境化的今天,可供教师选择用以对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与理论已越来越多。没有一种普适性的方案与理论,因而教师必须能基于自身的经验,基于对特定环境的洞察,选择一种对于该特定情境而言是最佳的方案与理论。

其四,要求教师作为“阐释者”。“返魅”的教育确认了这样一种观点:“好的教学远不能被简化为技术,她扎根于教师的整体性与同一性身份(Parker.J.Palmer,2004)”。在今天的这种状况中,教学的艺术性本质已越来越被凸显,因而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是基于师生对话之上的对课程的创造性“阐释”。

总之,“返魅”的教育预示了教师的身份将越来越复杂化,但这种复杂性正是教师古老的身份价值的再现。然而,仅仅是理论上的趋势而已。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教师面临的是一个尴尬的处境。既如此,则教师如何应对?

四、一点建议:给夹缝中的教师们

今天的教育领域,理论同实践的分离日趋严重,尤其在我们国家,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实际之课堂并未见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或责怪于“体制”,或责怪于“教师”。怪于体制者,认为体制束缚了学校、教师的实际行为;而怪于教师者,认为教师不具备走出传统困境,实施新方案之能力。而事实上,体制扼杀了一批带着美好的教育理想走上讲台的教师的想象力,同时也为一大批得过且过的人提供了一个寄生的空间。对于这些经受了现实的熏陶而早已失去了身份的教师而言,如今他们正面临着双重的职责:治愈自身与世界的隔离感以便有能力去引导别人回家(杰弗里·史密斯,2000)。而治愈的良药通常是苦的。

首先,在这“祛魅”与“返魅”的夹缝中,教师应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尽管在实践上仍然不得不遵循传统的规则,但理想、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它们赋予人类潜移默化地冲破体制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积极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教育鉴赏家,成为一个阐释者。

最后,教师还必须忍受现实与理想的不协调,忍受那些来自目光短浅的、粗鄙的“现代性”的诱惑。教师的天职在于奉献,好的教师通常是那些愿意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成长的人。

所以,愿每一个教师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1999). 在东西方对话中寻求教育意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主编寄语. 1999.12.22.

[2][美]托马斯.库恩(1962).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和.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122.

[3][加]杰弗里.斯密斯(2000).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郭洋生.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1-149.

[4][法]让.弗郎索瓦.利奥塔尔(1984). 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 车槿山. 三联书店,1997:引言1-4.

[5][美]查尔斯.泰勒(2001). 现代性之隐忧[M]. 程炼.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14.

[6][美]大卫.格里芬(1995).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 马季方.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43.

[7][美]怀特海(1925).转引自[美]小威廉姆.E多尔(2000).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2.

[8][美]小威廉姆.E多尔(2000).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0-214.

[9]高文(2001a).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J]. 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9.

[10]高文(2001b).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 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第7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今天的小米早已经成为了“行业公敌”,中兴、华为、金立等一干本土传统厂商先后拉起互联网手机的大旗,企图借鉴小米的模式围剿小米。

虽然小米腹背受敌,但是真正能够对其产生威胁的并不多,小米去年的业绩也继续一路飘红,创造了1870万台的销量。

不过,黄章的复出,或许会让雷军真的紧张起来了。

小米和魅族,应该算是本土手机厂商里最有个性的两家了,相信大部分行业内的人都会认可这一点。黄章与雷军对产品的较真甚至偏执早已闻名业界,而这两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个人恩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各自的死忠粉丝翻出来,进而引发一场唇枪舌剑。

过去半年,虽然传统厂商对于小米模式进行了全面复制,所有的战术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种,一是在性价比上做文章,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走电商的销售渠道;另一种就是在微博上学小米玩社会化营销,企图聚拢一干粉丝。

但时至今日,大家都只学到了皮毛,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打法与其说是在阻击小米,其实更像是在小米的势力尚未覆盖的市场人群中,划定自己的地盘。

不过魅族不同,与传统厂商相比,它具有撼动小米大本营的潜力,只是由于黄章过去几年的“保守”,拒绝借助资本的力量,这才让它一直徘徊在主流厂商之外。

之所以说魅族更有与小米叫板的资本,是因为这家公司在很多方面与小米有着相似之处。

先从品牌的角度来看,虽然“煤油”从绝对数量上不及“米粉”,但在品牌忠诚度上绝对不输狂热的米粉。事实上,纵观本土的智能手机厂商,就会发现,只有小米和魅族的用户群体中,存在相当大比例、对品牌高度忠诚度的用户。

而这种粉丝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小米在过去三年的势如破竹,米粉的“义务”宣传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小米的社会化营销得以成立的基础。粉丝以及口碑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这方面,魅族领先了其他传统厂商不止一个身位。

进一步来看,魅族与小米一样,拥有一位极具话题性的老板。黄章在过去几年里的低调给他本人以及魅族这家公司都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在科技媒体眼中,这个只存在于魅族论坛里,时不时语出惊人的老板极具个人魅力,江湖上到处流传着他的传说。也正因如此,他的复出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更重要的是,黄章率直的个性以及对产品的偏执,能够为他赢得众多用户的好感。在这个愈发追求个性的时代,领导人本身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一款产品的市场表现力。

而在品牌之外,回归最基础的产品层面,魅族也有着足以与小米分庭抗礼的武器。正如米粉将MIUI的系统视为小米的魂魄,Flyme则是魅族的魂魄。在操作系统层面,Flyme与MIUI一样,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设计语言和操作逻辑,并且深得粉丝的喜爱。如果说,性价比是小米最初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卖点,那么MIUI则是完成了将用户变为死忠粉丝的关键任务,对魅族和Flyme也是如此。而操作系统与用户口碑一样,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积淀的。

第8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关键词:文化:祛魅: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081-04

人类对“文化”寄托了太多美妙的情感、愿望,但是面对这个词,现在又有十分复杂的心理,因为人类对文化存在太多的误解、曲解,有人就戏称“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来理解和对待文化呢?其实,正确的路径应该是真正地去了解文化本身的属性、发展的历程、未来的走向,而不应该想当然或别有用心地对文化进行人为地解释和操纵。任何一种文化都无外乎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存在,都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但也有其缺陷和不足,文化不是完美无缺的,文化也并不是,我们要理性对待文化本身,把不属于文化的魅力去掉。从而形成正确的、合理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观念。

一、文化“魅”力:重重迷雾的文化意向

文化曾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区域,人们对它的理解、认识处于蒙昧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新的解读和发展,又给文化产生了新的魅力,这里不乏“神”魅、“愚”魅、“误”魅,从而将文化和人的发展引入新的误区。

(一)文化理解:众说纷纭的文化误解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随着19世纪下半叶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兴起,文化问题才真正摆脱了“前科学”状态,尤其是1871年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的发表,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给出文化的概念,自此文化研究广泛传播开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化进行界定,形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局面。人们从符号学的角度,把文化看成是符号的系统,从关系论的角度,把文化看成是人与自然双向适应的过程,从程序论和价值论立场出发。文化被概括为“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相统一”等等。尽管文化的概念数不胜数,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确定性的概念,反而人们的分歧和争议越来越大。可见,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概念。人们关于文化的理解与解释,对于揭示文化的本来面目不无裨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从不同视野、层面出发的理解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狭隘性,有的理解甚至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引向误区。

(二)文化认识:形形的文化误识

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文化,人类就生活在文化之中,小到一言一行、风土人情,大到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提起文化,人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真有追问起来,到底什么是文化,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讲得清楚、说得明白的,事实上,越是人们常挂在口头上的概念,越是认为确定无疑、真正掌握的东西,往往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文化一度被看成是完美无缺的,是美好和光明的化身,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尽善尽美的文化。文化一度被等同于文明,而实际上文化与文明存在本质的区别。文化一度被视为僵化不变的,其实,文化是不断演进的。文化一度被仅仅理解为一个名词,而事实是,文化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

(三)文化发展:愈陷愈深的文化误区

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为了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而创造的,它自然应该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帮助人类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但由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性。任何现存的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其内在结构和功能都存在着不合理性,都存在着自我相关的某些矛盾、错误、缺陷和不足。人类创造了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愈来愈可能成为束缚人类自身的桎梏,成为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存在。我们把文化的这种自我相关的不合理性和矛盾性称为文化悖论。尤其是,当今世界,文化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甚嚣尘上,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愈演愈烈,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失相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惨遭破坏,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人类文化,其发展都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四)文化交往:难解难分的文化误会

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文化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总是在同其他文化对立统一、冲突融合中展开,在接纳和吸收不同社会文明成果中实现。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是推动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相互的借鉴和学习,推动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但文化交往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不同文化间在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文化交往中,不同的文化类型如果不能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的局限,从而对其他民族进行客观、公正地解读,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化误会,进而产生文化隔阂,甚至导致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间的交往非常频繁,但文化中心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大量存在,民族歧视、种族歧视、文化歧视司空见惯,这些错误的文化理念严重阻碍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二、文化“特”质:追根溯源的文化分析

文化魅力的产生有社会性、时代性、人为性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文化魅力是由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的。具体说来。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属性:

第9篇:传统文化魅力范文

关键词:网络关注度;百度指数;旅游演艺产品;民族旅游;魅力湘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6404

1当代的研究概况

旅游演艺产业作为演艺产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业态,逐步受到了旅游者的关注[1]。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以舞台演出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为目的,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旅游演艺产业的具象化结合[2]。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节庆仪式、信仰图腾、社会习俗、物质生活等民族文化符号的商品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3]。路幸福等人[4]认为,民族文化演艺对民族传统村镇、居民、游客三个利益主体关系的和谐共处与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已有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与建设。王学基[5]将民族文化表演区域与“旅游域”相结合,强调了“旅游域”对民族文化展示的重大作用。任婵娟[6]通过对原生型民族村寨的真实性研究,指出了原生型民族村寨的舞台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研究集中在对产品本身特性的研究,缺少对旅游活动消费者需求,即旅游者需求的研究。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搜索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过程中信息收集的主要实现方式。互联网数据具有即时、海量的信息特征,网络搜索数据能够反映用户的搜索关注和需求动态[7]。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专业旅游网站、主流门户网站、互联网搜索引擎和第三方数据源,向社会推出反映我国旅游业阶段性关注热点的中国旅游关注指数系列报告[8]。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术界通过对网络关注度的研究,进一步来探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时空特征。王章郡等[9]运用 Google 搜索解析,对 2005~2009年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并以此分析现实自驾车旅游市场演变规律。张芳芳[10]认为,旅游博客作为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者共同参与的信息平台,旅游者通过旅游博客展现出来的关注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静恩明等[11]以河北317家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浪旅游博客中景区的网络游记数量作为网络关注度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格局特征。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关注度已成为旅游需求与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评价标准。

百度搜索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收集了大量的互联网活动行为信息。百度指数作为专业的数据分析平台,也为旅游活动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李霞等[12]在对游轮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分析过程中发现,根据百度指数得出旅游发展走势、趋向性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网络关注度是旅游信息流的具体表征。李山等[13]通过对中国第一批66个5A级旅游景区的百度指数变化规律展开分析,认为网络空间信息流旅游者出游行为的重要“前兆”现象。黄先开等[14]基于故宫百度指数关注热度与旅游客流的相关分析,指出百度指数不仅增强了旅游客流预测的时效性,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为故宫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周晓丽等[15]通过分析西安 42个典型景区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潜在旅游者搜索行为的规律。百度指数已成为分析网络关注度的重要数据来源。

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作为旅游者需求的“前兆”,掌握其中的发展特征和变化规律能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借助百度指数这一平台,以“魅力湘西”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变化特征,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2研究对象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对象概况

《魅力湘西》是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营大型民族歌舞史诗。演出包含了苗族歌舞、边城、爬楼、茅古斯舞、合拢宴、女儿会、哭嫁、湘西赶尸等节目,再现了湘西地区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歌舞、祭祀活动、婚嫁习俗、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演出活动在魅力湘西大剧院进行,可接受1080人同时观看。自2001年开办至今,《魅力湘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左右,接待量位居全国旅游演艺同行前列。2014年度《魅力湘西》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品牌三十强”、“中国旅游演艺十强”等荣誉,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慰问海外华侨“欢乐春节”联谊会。

《魅力湘西》是具有湘西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产品,展现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魅力湘西》融合了多个民族、多种文化表演形式,同时由于其发展时间长、演出规模大、演出场所不受天气因素影等优势条件,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现了收益高、知名度广的产品效益。《魅力湘西》作为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是民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2017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

刘岚,等:基于百度指数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关注度研究

文史与旅游

2.2数据来源

研究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上全面收集国内关于魅力湘西的搜索数据。检索发现,可以完整收集到2012年6月3日至今的魅力湘西总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每周周平均值。为便于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以2012年下半年第一周(即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为研究的时间起点,以2016年上半年最后一周(即2016年6月19日至2016年6月25日)为研究的时间终点。以52周为一个统计年度,将整个研究周期划分为4个统计年度。第1统计年度始于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7日(第1周),终于2013年6月23日至2013年6月29日(第52周)。第2统计年度始于2013年6月30日至2013年7月6日(第1周),终于2014年6月22日至2014年6月28日(第52周)。第3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9日至2014年7月5日(第1周),终于2015年6月21日至2015年6月27日(第52周)。第4统计年度始于2014年6月28日至2014年7月4日(第1周),终于2016年6月19日至2015年6月26日(第52周)。最终获得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26日每周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端搜索指数以及移动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

3《魅力湘西》网络关注度分析

3.1网络关注度总体状况

根据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搜索指数每周的周平均值,计算得出四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以移动搜索指数的年度总量。图1反映了整个统计时段的总趋势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的总体发展状况。从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情况来看,网民在百度搜索引擎上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呈现周期性变化。从总趋势来看,网络关注度总体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第2年度出现一个拐点,第1年度至第2年度增长较快,整体趋势搜索量呈现较快速的增长,之后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移动设备与整体趋势的变化轨迹相似,第1年度至第2年度快速增长之后有所回落,随后呈现缓慢的增长态势。PC端搜索量第1年度至第2年度呈现较快的下滑趋势,之后保持稳定,伴有极小幅度的下滑。同时就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而言,网民通过PC端检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在第1年度前期高于移动设备的搜索量,之后随着PC端搜索量的不断减少,移动设备搜索量的不断增多,两者之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并在之后一直维持一定的差距。

图2反映了统计时段内《魅力湘西》搜索指数的周均值的变化趋势。整体趋势发展图呈现周期性变化,呈现出“M”状的变化规律。即从总体而言,每一年以两个高峰期为主(暑假、国庆假期),并在“小长假”出现小高峰。每一个自然年度显现出,上半年一直处于逐步增长的状态,随着7/8月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出现回落。直到9月底与10月初,又出现新的高峰,随后出现快速下降。两个高峰的峰值相差不大,7/8月份的高峰值持续时间较10月要长。与往年相比,整体趋势在2015年出现了单峰值,10月仅出现一个小高峰。2016年7/8月的峰值较往年相比较低。

移动设备搜索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PC端的搜索量总体变化不大,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检索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之后变化平缓。以7/8月份为中点,上半年与下半年呈现对称分布,但是差值不大。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处于逐步减少的状态,但是PC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高于移动搜索指数。自2013年2月,移动搜索指数超过PC搜索指数之后,PC搜索指数没有出现较大的回升,而移动搜索量则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且一直高于同期的PC搜索量。

3.2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

3.2.1整体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3表示《魅力湘西》每一统计年度整体搜索指数周平均值的变化情况。整体搜索指数的周平均值即为PC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周平均值之和。根据4个年度的整体趋势曲线可以看出,网民检索“魅力湘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左端高于右端”的特征。左端

高峰区间出现在3~9周(7月中旬至8月底,即暑假期间),并在14周(9月底至10月初,即国庆假期)出现小高峰。中间为低谷区间。右端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在第43周出现高峰值(4月底至5月初,即劳动节前后)。期间在第33周(二月中旬,即春节前后)出现小高峰。表明整体搜索指数的变化随着假期的到来出现同步的搜索数量的增长,受假期的影响很大。同时,四个年度整体趋势的曲线很大一部分出现重合,说明最近的4个统计年度里,网民关于“魅力湘西”的网络搜索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网民对“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程度没有出现太大的提升。第2年度39~49周明显高于其他年度同一时期的整体趋势搜索指数,其余3个年度的整体搜索指数同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变化。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当今,各年度整体搜索指数之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值。可见,网民对于“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2.2PC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图4反应PC搜索指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根据各周的周平均值组成的变化曲线可以得知,各年度网民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PC端搜索量受时间的变化影响较小。4个年度曲线的变化比较平缓,仅在第1年度出现大幅度下滑,之后呈现稳定的态势。第1年度PC搜索指数的各周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度,说明第1年度,网民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的关注程度要高于其他年度。从第2年度、第3年度、第4年度三个年度的PC搜索指数曲线来看,曲线近乎重合,并且变化平缓。推论出,可能存在某一个固定的团体惯常于通过PC端对“魅力湘西”进行网络搜索。

3.2.3移动搜索指数年际变化分析

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规律,曲线通常会出现4个高峰段。第1个高峰段为1

~9周,第2个高峰值为第14周,第3个高峰段为33~34周,第4个高峰值为第44周,且35~44周的移动搜索量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搜索“魅力湘西”的搜索量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在17~32周会出现大段时间段的重叠,且为整个年度检索量的低谷区,与整体趋势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对比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曲线(图5)发现,第1统计年度曲线低于其他年度,f明之后网民通过移动设备检索“魅力湘西”的数量较第1年度均有所增长。第2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在第35~49周较其他年度而言要高。第1、2、3年度,在1~9周出现两个峰值。第4年度2~9周检索量高于其他年度,且出现单峰的情况。换言之,第4年度1~9 周的移动搜索指数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年度,发展态势较好,整个时间段均处于高峰期。从整体上来看,4个年度的移动搜索指数没有太大的差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通过移动设备对“魅力湘西”产生的网络关注度没有出现较大程度提升。

4结论

通过借助百度指数数据平台,对以“魅力湘西”为关键词的网民搜索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从总体上来看,网络搜索总量呈现出“M”型的发展趋势,即“魅力湘西”的网络关注度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峰值以五一假期、寒暑假、国庆假期为主,冬季为网络关注度的低谷期。移动搜索指数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PC搜索指数变化较小。借助移动设备实现的网络搜索量自从超过PC端的搜索量之后,从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且明显高于PC搜索指数。总体搜索指数与移动搜索指数保持同步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网民PC端的搜索量保持平稳的态势,使得移动设备的搜索量直接影响总体搜索量的变化。从年际变化来看,整体搜索指数、移动搜索指数、PC搜索指数从第1年度至第4年度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三个搜索指数的数值同比增长小,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大数据时代,百度指数提供的网民搜索数据能够较强的反应旅游者的需求,可见旅游者对于《魅力湘西》这一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网络关注度出现较大的增长,反映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没有出现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应的增长。

5建议

《魅力湘西》作为国内发展较早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可以为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当前旅游演艺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同质化竞争,仅张家界地区就有大量的大型文化演艺,如《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烟雨张家界》等。在面临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旅游者选择面不断拓宽情况下,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需要深入探讨其发展路径。

5.1拓宽营销渠道,着力网络推广

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降低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推广需要关注网络营销平台,在建设好传统的宣传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实现平台信息推送与“微营销”双重并进的营销模式。

5.2转变营销策略,提升网络热度

产品网络关注度与产品热度具有较大的联系,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网络热度的提升会提高产品的网络知名度、进而增强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传统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结合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合理制造产品相关新闻事件,以此来提升网络热度。

5.3关注新兴市场,挖掘自助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目的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自助游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自助游游客多具有时间充裕、行程自由、消费能力强等特点,且已逐步成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代表性,对自助游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团队出游逐渐弱化的趋势下,民族地区应该加强对自助游市场的关注度,以此实现民族旅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世敏.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J].旅游坛,2011,4(4):152~157.

[2]焦世泰.基于因子分析的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研究:以“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为例[J].人文地理,2013(1):150~154.

[3]李文勇,张汉鹏.本真视角的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符号舞台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2(3):34~38.

[4]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2):38~42.

[5]王学基,孙九霞.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展示与“旅游域”建构:以三亚槟榔谷为例[J].旅游论坛,2015,8(2):23~30.

[6]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29~132.

[7]普拉提・莫合塔尔,伊力亚斯・加拉力丁.新疆旅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2):81~85.

[8]吴阳.中国旅游业历史上首次中国旅游关注度指数[N].江南游报,2006-12-25.

[9]王章郡,方忠权,杜坤.中国自驾车旅游网络空间关注度的时空演变:基于Google搜索解析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112~117.

[10]张芳芳,陈金华.旅游博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12):69~71,75.

[11]静恩明,郭风华,李仁杰,等.基于新浪旅游博客的河北省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 (3):118~122.

[12]李霞,曲洪建.邮轮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基于百度指数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4):101~106.

[13]李山,邱荣旭,陈玲.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络空间关注度: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