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精选(九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1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With cup in hand,I ask of the blue sky,‘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

I see the moon with its round light/Is here again for fun tonight./It seeks its playmates on the ground/For in the sky no ones around.……

(我看见圆圆的月亮,今夜又来找人玩耍.它在地面寻找伙伴,因为天上无人将它陪伴……)

融融的月光下、悠扬的古曲中,50名小学生、10名大学生以及20多名美国留学生身着汉服,用英汉双语深情朗诵着我国古代经典宋词《明月几时有》。随后,小学们又用英汉双语流利活泼地诵读了鲍勃・图克(Bob Tucker)的《月亮,我的朋友》。

标准的发音,传神的表演,让应邀来校的西南大学20多位留学生赞不绝口。留学生玛丽观后说:“中英文朗诵,让我真实地触摸到中国古文化精髓,太棒了,太感动了!”而留学生杰克逊则对东西方文化中对月亮的不同意象、不同理解感到惊叹。

这是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走进中秋”文艺晚会上的一个场景。从这个小小的场景中可以看出中山路小学――这所有着上百年书院历史文化的小学,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用心聆听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音符,深情领略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魅力,探索创新出一条凝聚书院厚重历史、蕴涵现代东西文化的个性教育之道――“中西人文教育”。

聆听传统音符 谱写现代乐章

2002年夏,中山路小学那条140年历史的道路上行走来一位秀外惠中的女性――中山路小学现任校长邓薇。她在这里伫步凝视,满眼里灌注的是位居城市中心却狭小简陋,有着悠久历史却发展滞后的校园。凝视、沉思,沉思、聆听――140年历史的道路述说着看不见的百年沧桑。历史在这里驻足,未来将走向何方?邓薇校长以其敏锐的思维和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将办学目光聚焦于该校“朝阳书院文化”的传承。

中山路小学创建于清朝末年的朝阳书院,以“读书立品,讲求实学,以图上进,以益身心”为办学目标。抗战时期,作为朝阳书院分部的中山路小学,根据三民主义精神,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调整办学目标为“激发民族意识,康乐儿童身心,增进必需知能,培养国民道德”。此后的中山路小学一直贯彻“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办学理念。

纵观中山路小学的发展历史,邓校长发现:任何历史条件下,学校都以民族文化为中心,关注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悠久的办学历史所积淀的厚重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定力,中山路小学百年来形成的人文传统必须发扬光大。为此,学校树立了“童蒙养正,涵养大气”的育人理念,开展“国学教育”,以千年国学经典育人立品、益身治心。

历史的传承要跟上时代的足音,聆听、沉思,沉思、环视――当代教育要将视野放之全球,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此,邓校长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百年书院,现代校园”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提炼出了“培养具有文化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这一办学目标,确立了通过“双语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育能,为其未来健康幸福生活奠基这一教育重点。从此,中山路小学在“中学为体,以治身心;西学为用,以应世事”的办学理念下,奏响了“国学经典教育”和“汉英双语教学”这一传统音符和现代节奏的交响乐,“立品”、“启智”、“育能”,“健身”、“治心”成为这一现代乐章的主旋律。这种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高品质教育,正是该校传承朝阳书院“良师兴国,学子振邦”的文化精神,坚持民族根基、放眼国际视野的现代办学理念的最好诠释。

新调曲高和寡 中山坚守独行

“国学立人,双语达人”是中山教育人的理想追求。在“培养具有文化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导航下,学校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将中西文化融为一体,以“国学”、“双学”为两翼,推动学校稳健发展。

“国学”是学生修身、立德、治心的教育,“双语”是学生育能、立世、生存的教育。“双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训练和发展,而是在语言训练中融入东西方文化,以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东方文化的归属感和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意识。“国学”与“双语”是中西人文教育的融合,也是“办民族特色学校”和“以国际视野办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的综合体现。

然而双语教学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争议大、置疑多。因为它属于比较前沿的教学模式,没有现存经验和规律可循;也因为它缺少师资,推进难度大。因此,人们对中山路小学的双语实验也提出了种种质疑:一所普通小学校,能行吗?一所没有双语教师的学校能成功吗?更何况,此次中山路小学的发展目标是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将“国学教育”和“双语教学”同步推进,如同在荆棘中穿行。

但中山人有一种气魄和胆识,他们认为办学要有自己的思路,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学校持续发展,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就应该坚持。要有“不管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魄。“空白处”求生存,“缝隙”中求发展,是中山人“敢为人先”的勇气。他们要把“没有”和“不可能”变成“可能”和“精彩”。在巨大压力和众多困难面前,中山路小学坚定而高昂地唱响着“中西人文教育”之歌。在六年的不辍探索中,她们坚守信念,艰难独行,既欣赏了荆棘中难得的风景,又领略了独行有的魅力。现在中山路小学已成为重庆市100所“国学经典实验学校”、“全国双语教学优秀实验学校”,也是北碚区唯一一所由教委挂牌的双语实验学校。

汉英双语合奏,人文经典传唱

(一)国学经典,传唱东方文化

为弘扬“读书立品”的书院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中山路小学提出了“童蒙养正,涵养大气”的德育目标。

教材――与经典同行,培育文化信仰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册册书卷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为了让学生对久远而晦涩的经典感兴趣,让孩子们认同文化经典,培养文化信仰,中山路小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与高校合作编写了国学小学校本教材――《翰林小书院》(1―6年级),将古代经典诗文选录教材,并结合德育工作在教材中开设了相关链接:明镜台、我思我议话经典……古诗文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活”了起来。

诵读――与圣人同行,培育儒雅气质

学校每天开设二十分钟的读经课,全校一千多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为了激发学生读经的兴趣,师生开展了快板诵读、节奏诵读、场景表演诵读(《论语》)、游戏诵读、配乐诵读、填歌词演唱诵读等众多诵读方法。这些别开生面的诵读形式,把古老的经典演绎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为了提高诵读质量,学校还开展了大型师生国学诵读竞赛、国学背诵擂台赛、国学课间操等一系列诵读活动。

诵读,是一种方法。读经典意在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尊重民族文化,并以文化改变自己的言行,提升品质,从中学会做人。在诵读课中,教师们利用经典,让学生在读中顿悟思考。学校开展了“与圣人同行,伴经典飞翔”大型语言文化节、“读经典,做儒雅中山人”演讲比赛、“国学主题论坛”、“国学思想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弟子规》、《千字文》、《道德经》中涵养习惯、提升品质;在《论语》、《中庸》、《大学》中提升境界、拓宽胸怀;在《老子》、《孟子》、《庄子》、《荀子》中增长智慧,提升道德素养。

交流――与文化同行,培育民族意识

中山路小学把国学经典教育当作一项“文化运动”。它不仅要求师生肩负传承文化经典的责任,还让师生肩负传播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中山人与美、英、非等国留学生开展了“国学文艺节”、“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和“广场千人经典诵读”等活动。学生用英汉两种语言向外国友人传播民族经典,让他们参与英汉国学诵读表演,亲身感受我国民族经典的博大精深。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外国友人被中国文化所感染,他们争相舂糍粑、做月饼、包粽子、包饺子,学剪窗花、学写春联、学踩高跷、学编中国节……最后他们还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伟大!”“节日有趣”;用不熟练的毛笔写下“伟大传统”等条幅。在文化传播中,中小师生担当起了文化使者的使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双语教学,吟唱西方文明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发展英汉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在发展双语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让学生拥有“双语、双文、双能、双赢人生”。双语教学以英语为主渠道,实施学科渗透,融入中西文化,实现跨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培育人文精神。

师资――以培训为手段,保障双语教学

师资,是双语教学的瓶颈。中山路小学将研训融为一体,确立了“教研与实践相结合”、“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双语教师与英语教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成立校级双语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送青年教师到高校培训,组建了双语教学培训与研究专家顾问团。

双语教研组来自不同的学科,为了搞好双语教学研究,她们提出了“和而不同写精彩”的团队文化,通过专题研究、案例解析、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探索着双语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现在,双语教师已有5人,有2名教师在全国双语研讨会上的双语示范课获得了专家高度评价。学校2次承办了全市双语研讨活动。双语教师承载使命,努力为培养双语人才做出了贡献。

教材――以文化为基本,强化人文教育

学校在三年级以上开设了双语音乐、双语科学、双语健康课。国内无现成的教材,学校引进国外教材,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教材的编写。目前已编写出3―6年级双语、音乐、科学、健康校本教材,经过试用修改完善,学校即将正式出版。在自编教材中,教师充分考虑了西方的人文教育内容,例如健康教材中讲授中西方人文的饮食习惯,音乐教材选取了国外许多经典的名曲民歌,通过对这些外国经典文化的学习,以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熏染不同民族的文化。

课堂――以英语为核心,学科渗透文化

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主渠道。英语课堂,是学生信息大量输入的场所;英语词汇,习惯用法的掌握,是双语学科渗透的基础。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校本教研中开展了有效英语课堂的研究。为提高输入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教研组开展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小课题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十分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有了强烈民族意识的前提下,英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西方,了解异国风情、生活习俗,进行国际礼仪教育,举行了“环球之旅”活动、中外英语童谣诵读和英语童谣韵律操等活动。如,童谣因来自于中西方不同国家,也蕴涵着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积淀。童谣源于生活,充满童趣,富有诗情画意,并且韵律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诵读英语童谣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受到中西文化的熏染,良好的品质在童谣诵读中得到了培育。

双语教学实验,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双语学科渗透课的研究。双语学科课程,是指在非语言学科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渗透英语,教师用半英语或全英语授课,为学生拓展英语运用和学习的空间。这是全新的课程,目前在国内较少现成经验可寻。中山路小学虽然培养了一批双语师资,但双语学科渗透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因此,校长亲自挂帅,与双语教研团队共同探索。

双语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是研究的重点。在学校优秀学科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基本模式,双语课程已基本成熟,教师们的优质课还被推选为全市双语教师培训示范课、全国双语示范研讨课。当然,双语学科渗透课的研究,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研究,也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提高。它还涉及到中西人文教育,国际教育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有国际视野和胸怀,要以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要使人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要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进行沟通和对话,学会吸取优质文化的有益成果,学会对自身文化的承续嫁接。特色,要在长期积淀的学校文化中生长出来,建设发展,又反过来表征、凸显学校文化。中山路小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坚持建设“中西人文教育”的特色,既是该校传统经典文化沉淀的延续,又是现代教育面向世界、传唱人文精神的时代彰显。

时代正行走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教育正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中山路小学正行走在“中西人文”融合之间。我们相信,未来,一所具有民族气质和国际形象的特色学校将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封面人物简介

邓薇,女,现任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科研型校长、重庆市百名精彩女性、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在她优雅高贵的气度、温婉有礼的举止、真诚热情的笑容中,彰显着一位知识女性的人格魅力。

邓薇校长是一位睿智而大气的女校长,更是一位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开拓创新的管理者。她理念先进、运筹帷幄、勇于创新、办学大气,在短短的9年中,把一所普通的学校带到了重庆市特色学校的高地上。先后吸引了全国各地二十个参观考察团来校学习。被邀在全国、全市、高校、各种校长培训班做“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报告十多次。她以开放的心态办学,以宽广的胸怀传承,将学校特色经验辐射到了全国各地。

第2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在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传统”这个词的:“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可见,传统本身即是文化。传统文化只不过是更加强调了“过往”流传下来的文化而已。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在形象设计实践中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至今,足以说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这其中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进行文化元素提炼和结晶的不竭之源。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看,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消费量巨大,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大市场,全世界的大企业都已经逐渐把中国这个大市场作为了主战场。而我们的企业与中国的老百姓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相同的习惯、相同的传统文化观念,要想取得他们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必定要把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元素作为企业形象设计的战略性出发点。从企业实践角度来看,中国多数企业是面向中国的市场,是为中国的老百姓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这一基本现实就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形象设计与导入时文化元素的选取上要侧重于民族化。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当中有着丰富的文化精髓,需要企业结合时代特征进行传承和创新。文化元素的民族化可以使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减少沟通障碍,从而降低推行成本。

二、现代文化是形象设计必不可少的思考路径

在现代社会,经济大繁荣,社会文化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并且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概念化、快速化的“四化”特点。现代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的定义,如果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话,那么所有非传统文化都可称之为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一方面是社会中新产生的一种具有现代色彩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发扬,这也是现代文化重要的文化形态。现代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背后代表的是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成为了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比如时尚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对时尚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在形象设计实践中很自然地运用到时尚的文化元素和时尚化的设计理念。时尚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风尚,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地说,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在这个极简化的意义上,时尚就是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触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一般来说,时尚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优雅、纯粹与不凡感受,赋予人们不同的气质和神韵,能体现不凡的生活品位,精致、展露个性。人类对时尚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精神的或是物质的。当人们不断地去追求时尚、向往时尚、演绎时尚、创造时尚时,这种思维和行为成为了整体社会的一种风潮,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社会就形成了时尚主义和时尚文化。一些设计师以捕捉时尚文化和流行趋势见长,能够将日韩的动漫卡通艺术设计风格运用到形象设计当中,以炫目的色彩、简洁的线条、个性化的造型形成独特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思想和手法迎合了当下人们崇尚个性、突出另类、回归童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具体的商业形象设计实践中能够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认同与共鸣。一名优秀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对现代文化的细致揣摩和深入感受,以便能够找到最佳的形象设计思考路径,在具体的形象设计实践中得心应手,出类拔萃。

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3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传统美德;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主线,严格按照创新求进、务实宣传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点,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脚步。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与外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在劳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累积的优秀道德传统,这不仅是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贯穿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之中,这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追求、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谭嗣同挽救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等,这些追求与行为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

2.为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的“举公义”等等,都是强调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这种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区别。

3.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也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爱”的体现;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爱人无差”、“爱人若爱其身”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尊敬父母、尊老爱幼

早在《尚书》之中,就提出了“义父、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这些道德思想,除了维护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应该抛弃之外,其他的思想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些思想依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随处可见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5.吃苦耐劳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舍身成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等均是传统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体现,这些精神均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质。

6.尊师重教的精神

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在封建社会之中,几乎每个人家庭的正厅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位,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师重教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7.谦逊礼貌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成就卓然的为人都依然保持着谦逊礼貌的美德,他们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将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闪光点之中,积极的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创造成就显著,但是依然赞赏初唐四杰的成就,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美德。

8.强调正身,为民执法

在封建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是却有着公正执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便是公正执法精神的重要体现,鲁迅也曾经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我国的转型阶段,弘扬公正执法的精神,严格的依照法律来办事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文化道德对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这份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能够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那么如何有效的将传统美德融入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呢?

1.正确处理好传统美德的集成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要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收人们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人类的精神文明有着继承性的特征,道德是精神文明的核心之一,同样有继承性的特征。

道德的继承性主要由道德连续性来决定,人们的道德与历史雷同,是一个不断积累与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可以分割,生生不息的,不会以任何人与组织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除了继承性以外,道德还具有改造性与选择性的特征,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不同历史时代的的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都具有时代局限性,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之中,道德都有着显著的阶级烙印。在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的过程之中,应该从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批判的继承中华民族道德遗产的各类规范和原则,分离出其中的精华与珍品,抛弃其中的糟粕,提升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增加民族责任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则对于加强现代化社会住同一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更好的完成之一任务,必须加强党政干部的建设。党政干部必须要认识到自己道德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之间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对社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此外,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之下,党政干部的个人行为与价值取向往往会对社会的道德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加强马克思道德理论教育

为了做好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要帮助他们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搞清楚社会主义道德与封建主义道德的本质,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清美丑、善恶、是非、真假的界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提升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

作为优秀的党政干部,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倾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主导,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大局的安排,同时,要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谋私、为民谋福利、任人唯贤,严格的按照党组织的要求来办事。

最后,引导党政干部学习十文件,深刻的理解十的鲜明主题,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坚持改革开放,保障民生,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将思想统一至十精神中,将力量凝聚至十的任务之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继承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华,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定能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维.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及其在当今的重建与调适[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 .

[2] 王淑霞.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J]. 管子学刊,2003(02) .

[3] 宋晓维,李冰梅,严占波.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4] 张善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J].道德与文明,2009(01).

第4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我们知道,技术从来都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电影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最深。默片时期的叠印、溶接、倒摄法等技术手段丰富了电影的基本语汇,胶片携载声音技术使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特艺色(technicolor)和伊斯曼彩色胶片技术的出现,使电影转入缤纷的色彩世界,宽银幕技术(cinemascope)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极大提高了观感的愉悦,也成为影院重新捕获观众的法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四声道光学立体声格式,给视觉愉悦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不过,与以往的技术革新相比,数字化技术带给电影却是一次更加绚烂的审美飞跃。为这个飞跃提供跳板的是各种数字软件的开发与使用。CG场景,VR技术,Maya, Fusion, Motor 和PF track,借助于这些电脑软件的帮助,人们在拍摄素材上进行二度创作,把素材转化为奇诡眩目的视觉景观。矫健潇洒的武打动作、宏伟浩大的战争场面、超乎想像的细节再现,都是经过特效软件的加工、润色、渲染才得以完成。电影符号学家麦兹曾把电影称作“想像的能指”,数字化技术使这个“想像的能指”更加虚拟化,这是因为,当传统电影用胶片记录现实对象时,虽然影像本身是二维的幻像,但影像的所指尚有现实基础,但数字化时代的电影,影像的所指有可能是纯粹的虚构物――漫天飞舞的矢石、武士手中的长矛、排山倒海般的人流都只是数字幻化的结果。数字化技术给想像插上了翅膀,为人类想像的表达提供了更宽广的可能性。在未来的电影里,等待我们的将是无限伸展的虚拟世界。

对制作者而言,数字化技术拓展了想像的空间,对观众而言,数字化技术则意味着视听新体验,感觉新世界。在电影的默片时期,急速行驶的火车、摩托车、汽车都曾成为重要的电影元素,提供惊险刺激的情节和场面,欧洲先锋派艺术部分地也回应的是西方声、光、电技术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同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的也是“感觉反应范围”(米莲姆・汉森语)的扩张,观影感受的强化。

按照西方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焦虑直接导致“否认”心理机制的形成,当婴儿看到母亲的身体时,他看到了两性的差异,但为了避免这一差异给他造成的创伤感,婴儿会极力否认这一差异的存在,他会说“我知道,但是……”,依靠这种“否认”心理机制达到“否认”差异,消除内心焦虑感的目的。根据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观点,观众观影的基础也基于这个“否认”机制,它保证观众在观看虚假的、二维影像的同时, “否认”这种虚假性,从而进入到影像的真实性逻辑当中。“我知道(屏幕上的影像是假的), 但是(我还是承认它们是真实的)……”。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大片,加重了影像的虚拟特性,从假到真之间的游走距离加大了,这意味着“否认”机制需要发挥更大的效力。当人们蜂拥进入影院,深陷在一片幽暗之中时,他们等待的是在虚拟影像中体验到真实性的魅力,虚拟程度越高,对其真实性的渴望也越强,商业大片的吸引力正在于这个从假到真的转化。因此,尽管商业大片一直受到文化批评的诟病,但虚拟影像的观影却一直诱惑、刺激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同样,物恋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途径。电影作为一种技术,其魅力正是来自人们对物的迷恋。正像麦兹所说的那样,电影的机器设备正是物恋的所在,爱电影的最好标志就是对电影设备和技术的兴趣。影迷、发烧友所痴迷正是影像本身以及创造这些影像的技术手段。

观影者受到景观的迷惑,同时更受到景观背后“电影机器”的诱惑,它所触动的是观众内心对物的深度迷恋。

有趣的是,《终结者》系列、《骇客帝国》系列以及《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经常把数字化景观表现(从人物的变形到巨大的场景描写)与未来和远古时空联系在一起,在奇幻的想像表达中展现技术蕴含的可能性,在大跨度的时空跳跃中表达西方的“科学幻想”。与此不同,中国商业大片,除少数当代题材(《集结号》)之外,几乎全部是历史、武侠、神话题材,古装、宫廷、义士、侠客、神话世界、刀光剑影、飞跃腾挪,其中所寄托的“人文幻想”(李零),成为数字技术呈现的对象。换句话说,数字化技术引发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像重写,因此,中国商业大片面临着一个双重的任务,在影像层面,它们需要通过数字化景观提供物恋满足,在文化层面,它们需要面对传统叙事,让观众在影像中重温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记忆。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赤兔马、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曹营水寨,以及大大小小的各色人物,正是这些传奇般的传统文化符号,催促着人们涌入影院的脚步,累积起《赤壁》的高票房。

第5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传统 符号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国发展的道路与特征均有不同。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因此,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是设计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与之恰恰相反,美国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形成了这个自由国度的标识。美国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得设计师对设计的社会效应,对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等则考虑不多,这使得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法国的设计除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外,地区主义也非常强烈;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土狭小,经济高度发达,其发展一开始就与大自然作斗争,这种背景使丹麦人长期以来对于设计具有高度的重视,而丹麦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统一性,使丹麦的现代社会也对其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丹麦现代设计中贯穿了一种冷静的,严肃的高度功能化的风格,体现了大企业的精神;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得非常迅速和成熟,日本利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各国用了70多年才达到的目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是日本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最好学生,从传统的日本设计可以看到中国、韩国的影响;从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可以看到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影响。无论是日本的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还是现代设计,如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展示设计,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世界上很少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设计时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意义的经验。

中国的现代设计相对欧美等国来说,就不是那么乐观了,设计上抄袭模仿的现象普遍存在,作品的质量不高,能够走出国门、真正展示自己的东西还是太少。完全照搬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可能设计水平看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毫无中国特色可言。我们分析西方各国的设计,它们都有着自己本土特色的东西,是它们文化的体现。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是我们创作的宝贵资源。

一、图腾、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中来,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采用了”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形作为基本框架。司标原形虽然取之”方胜”,但靳埭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形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的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用以后的展开运用。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丁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在其他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也处处可见图腾、纹饰元素的运用。

二、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构成方式和形式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独树一职。从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汉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广泛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靳埭强先生在其招贴设计《自在》中,运用了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作品《甲骨文·众生》中”众生”、”方舟”、”日、月、云、水”都是甲骨文字的设计组合。作者通过新设计的甲骨文力求使古老的文字具有时代气息而又不同于传统甲骨文。

三、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书法是我中华文化之精气神的一种独特的表相。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其美无比,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高超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中国的书体丰富多彩,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形式与现代体育运动想结合,印章中的”京”字似”京”似”龙”又似”人”,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包蕴其中,印章中经过巧妙的处理形成一个面向前奔跑、欢呼的人形,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健康向的精神,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糅合得非常完美。

四、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拿2004年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来说吧,一张字体设计作品中,将民间皮影戏的角色运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将我们的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得非常完美。在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也不乏优秀的例子。

第6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作者简介:许明星(1984- ),男,汉,安徽庐江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文苑仲(1982- ),男,汉,安徽阜阳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设计艺术学。)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18)

摘 要:中国的设计文化要树立自身的特色,设计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艺术才能持续发展。如果广告策划人善于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广告设计;融会

中图分类号:J50-0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Advertising Design

XU Ming-xing,WEN Yuan-zhong

张道一教授在苏州大学百年校庆时曾说过,中国的设计,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此语道破了中国设计艺术所面临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从而促成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中国的设计文化要树立自身的特色,设计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艺术才能持续发展。如果广告策划人善于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用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且,这些主体形式的文化都已内化为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性格,深深融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成为广告创作的无尽源泉。在许多建筑艺术、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现代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山水艺术的巨大影响。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是一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在我国的招贴画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 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

广告一词源于拉丁语,还有“注意”和“诱导”的意思。广而告之,传之天下,其目的在于促进某种观念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引起注意,启发理念,指导行为。广告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作为一种信息传递艺术,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有效地传递商品和服务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说服目标受众改变态度进行购买,并从精神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达到促销的目的。

广告与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广告问世起就同传统文化联姻了。在古代,无论是青铜器上的铭文、陶器上的印记、酒旗上的“银题彩帜”,还是那由音乐、灯笼所营造出的“箫声吹暖卖锡天”,“夜市千灯照碧云”,或者是跟文字相结合而产生广为流传的广告诗和楹联。这一切,都是广告与文化曾经珠联璧合、共创辉煌所留下的历史脚印。广告以文化为载体,文化藉广告而传播,它们互为依存,交相辉映。例如,孔府家酒的广告,利用儒家文化的表征做诉求,赋予产品特定的文化意义。酒被转化为“家的观念”的象征,去唤起消费者的共鸣与认同。然而我们在现实的广告设计里也见到由于忽视传统文化致使广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标。在中国长大的儿童就会受到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服从、忠诚、尊敬长者和孝顺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例如,有一则某化妆品的广告是这样的:只有6、7岁的儿子对着妈妈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斑的妈妈难看了。”这样的广告对于信奉儒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因为有一句儒家的教诲说:儿不嫌母丑!这则广告的宣传导向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的,很难得到目标受众的共鸣,甚至还可以引起人的反感。

第7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一、汉剧声腔技艺融入声乐教学的理论前提

(一)声乐教学理念的矛盾性

声乐学科的文化与精神体现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中,该学科的内在品质,推动着声乐艺术向前发展,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声乐学科也离不开“矛盾”这一哲学命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土洋之争”,到近几年“三种唱法”的界定、“原生态”唱法的出现,以及“民族唱法”风格衍变等,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差异。现代声乐教学与中国传统唱法的演唱特点在发声技艺、系统研究、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前者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美声唱法体系,后者是传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戏曲、曲艺演唱技艺,两者在现代声乐教学与演唱中逐渐成为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共同体,这个过程体现了事物在发展中的新陈代谢,也是声乐学科的矛盾运动方式。

(二)声乐教学矛盾的解决策略

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唱法的体系构成不同,其中的分歧之处一直是国内声乐艺术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和训练手段,完善声乐演唱的教学研究,同时不失传统声乐技艺的审美特征与方法,是声乐教育界长期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重点。声乐学科如何引领传统文化前行,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倾向于从理论上看待它。事实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汉剧艺术进入高师教育体系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者凭借戏曲表演成就的地域优势,以及“唯楚有材,楚人善歌”的文化传统,构建了进行声乐学科创新与融合的背景和基础。这一实践由远远观望,到近距离接触,继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价值,最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声乐教学活动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立足于传统,勇于创新的文化活动。

从理论的角度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形式的戏曲声腔容易给予个性化的判断,认为它缺乏现代基因、当代审美和社会情趣,而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本身,其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把它拥有的现代艺术价值隐藏在艺术表演形式之中。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皮黄腔系的代表,声腔艺术发展自成体系,在中国戏曲发展中意义深远。2008年,汉剧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纳入汉剧演唱的高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次展开了汉剧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实践,汉剧成为该校艺术教学的特色项目,是声乐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在“戏曲进校园”的艺术与教育对接的实践活动中,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技艺的交流与切磋,成为声乐教学与演唱研究的特色。

2011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针对表演专业和声乐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汉剧欣赏选修课,由汉剧艺术家袁忠玉老师为大家讲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汉剧的兴趣更加浓厚,有了进一步的演唱愿望。2011至2012年下学期,我院请来《王昭君》的扮演者王荔为声乐表演和研究生开设了身段表演课,2012年声乐系民族唱法的十余名学生在学习民歌演唱的同时,开始学习汉剧,汉剧正式进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课堂。2013年11月20日,我院两名民族声乐方向研究生徐博、陈子扬在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脱颖而出,凭借汉剧唱段《贵妃醉酒》和《辕门斩子》分别荣获“最佳表演奖”和“优秀演员奖”。

学习民族声乐专业的陈子扬获奖时说:“汉剧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门要‘慢慢品’的艺术。传承汉剧艺术,既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应该有创新意识。汉剧的服饰、舞美、配器等,都比以前有较大发展,更贴近现代审美情趣,演员们的唱腔也更重视科学发声。”他认为,目前汉剧的演出仍以传统戏为主。在剧目和唱腔上进行创新,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会为戏曲发展注入活力。

这次参赛选手近六百名,来自湖北省各行业戏曲爱好者以及各高校戏曲协会,其中不乏荆楚地区的戏曲名票和专业演员。我院两名研究生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学历最高、表现最为活跃的参赛选手,他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拍案叫绝,他们的科学发声方法对传统声腔的演绎受到评委一致好评,称他们的唱法开创了“荆楚地区学院派汉剧的先河”。

本院声乐系师生一直潜心对湖北地方戏曲和曲艺的演唱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将戏曲的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相融合,将本科生课堂与研究生课堂打通,将学科建设与活态传承相结合,鼓励学生向传统戏曲中吸取营养,鼓励学生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四篇核心期刊论文、两篇在武汉高校论文评奖中获奖。

2014年,“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汉剧演员王荔带着她的获奖剧目《宇宙锋》走进了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让她惊讶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都很喜欢汉剧。她说,“以前我也去过高校做交流,给大家讲一讲汉剧的历史、唱腔和服装,都是普及一些常识。但是今年进校同,我遇到了很多会唱汉剧的学生,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有一批唱汉剧唱得很好的声乐学生。往年的大学生戏曲比赛都只有京剧和越剧,现在也有了汉剧。汉剧的观众越来越年轻,这让我特别欣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声乐系研究生抒情花腔女高音饶琴演唱的《王昭君》,在第二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获最佳表演奖,这也是比赛中唯一的一个汉剧奖项,由我校美声专业的学生获得。2012年至今,我院声乐系学生在各级各类汉剧表演赛事中取得许多优秀成果,《湖北日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均有报道。

二、声乐视角考察汉剧声腔技艺之田野方法

声乐教学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的演唱探究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田野工作基础上,在汉剧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实践中,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以高师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的“对接”,来寻找文化的传承与学科构建特色的研究路径。对于汉剧演唱声腔技艺由陌生、了解、熟悉到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田野活动过程,由一个局外人,以研究调研为目的走进汉剧圈内,学习汉剧,活态演唱汉剧,逐渐以汉剧局内人的身份感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审美习惯和教育传承方式,从而透过汉剧艺术的表演形式深入汉剧文化内核。

(一)倾听汉剧艺人的话语方式

“特定的地理范围音乐活动是‘田野’,某一族群的音乐生活内容是‘田野’,音乐话题的个人访谈与交流是‘田野’。这些音乐活动的内容,决定场所与文化属性”。在汉剧演唱教学的体系中,有许多汉剧艺人的特殊语言和戏班词语,其中有方言、术语、黑话、成语,交流时往往不甚了解。如在西方调式音阶体系的音乐教学中,没有汉剧中西皮和二黄的乐音介绍,也没有戏曲教板节奏;与戏曲板腔体记谱方式上有所不同;没有汉剧演唱四声的湖广音和中州韵,特别是作为西方声乐体系外的声腔语言“背功音”等。这些声腔语言中深藏了汉剧剧种的艺术精髓,如果不入其中语境,要想取得“真经”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汉剧声腔的研究极为重要的一步即是倾听汉剧表演者的话语方式。

汉剧声腔演唱有着自身的审美标准,在与声乐教学的“对接”实践活动中,西方美声体系与汉剧声腔技艺会在声音的审美习惯上发生矛盾冲突,如在歌唱色彩的运用上,汉剧的声音造型建立在行当分类的基础上,汉剧十大行当及其发声方法各有特点。而美声唱法在男女声部上强调的是发声方法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声音的审美一致性,寻找共性的美感,多于个性的特点。因此,作为学术的探索和实践,在“田野”中应注意保持汉剧声腔技艺的独立性,以“客位”、“主位”交替的方法换位思考,实地调研,密切考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方式,以期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技艺在学术研究、技艺融合和艺术沟通中形成相互融合的研究特色。

(二)观察汉剧艺人的生活方式

在汉剧声腔演唱方式的研究中,汉剧艺人舞台表演之外的生活方式,是深入了解汉剧演唱技艺的重要步骤,生活方式是一定的群体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物质与精神的配置方式。观察汉剧演员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进入汉剧的第一步。田野活动中,我们组织华师研究生传承演出汉剧,部分同学与武汉汉剧院专业艺术家进行演唱交流与学术探讨活动。老院长陈伯华对我们的田野活动大加赞赏,称“汉剧在‘华师’的传承与传播活动提升了汉剧的品位,袁老师是汉剧文化传播的一块‘美玉’”。来自汉剧院的资深演员结合自身体验对汉剧与美声的歌唱方法,给研究生进行了指导。这位资深演员曾在学习美声的时候,在“洋与土”之间找到了声音状态的平衡。作为“陈派”青年演员代表王荔不仅将汉剧艺术很好的传承在舞台,而且将影响扩大到高校,她的“宇宙锋”、“王昭君”、“训悍记”既有陈大师的雍容华贵,又有青春时尚的活力。很多学生是她的粉丝,作为同龄人,他们之间的交流使田野活动从舞台到生活,再到互联网络空间,为全面了解汉剧表演艺术提供了生动、直接的第一手材料。

作为声乐与汉剧声腔的演唱实践,活态的示范是搭建相互通道的捷径。毕巍然的“琵琶词”,让现代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子们体会到了汉剧的古典韵味;在对汉剧大师陈伯华演绎的《二度梅》、《宇宙锋》、《百花亭》等作品的聆听和分析时,学生们能大致厘清她的艺术风格。这些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为什么汉剧的艺术流派中以“陈派”演唱最有特色;陈大师的艺术成就是如何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大胆融合、突出表现唱腔艺术革新的;又是如何根据不同人物,设计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的;她被音乐界誉为“古典花腔女高音”的清脆秀丽而富有弹性的歌喉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理解这些艺术因素的关键在于从事汉剧艺术的人――“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用它的是人。音乐的价值意义皆取决于人”。因此在汉剧教学与声乐教学进行歌唱技艺交流切磋的过程,田野实践的一部分应是梳理这些在汉剧演唱上卓有成就的汉剧艺术家,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他们艺术建树的基础所在。对艺术家生活环境的观察、文化空间的追踪,是我们由了解汉剧人,继而了解汉剧剧种、声腔演唱技艺的又一个“田野”。

三、汉剧声腔技艺融合声乐的教学实践

现代声乐教学体系对声音的训练强调规范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声音的“通、松、实、圆、亮”的特点。这种以西洋歌唱体系构建的声音训练审美观念,把歌唱共性的美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声乐教学长期以来对传统声乐理论的忽视,仅以《唱论》《度曲须知》《闲情偶寄》《曲律》等传统声乐理论文献所反映出的中国声乐文化的审美特点和情趣,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学科构建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寻找支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尝试把现代声乐教学与具有中国传统歌唱技法遗韵的汉剧声腔技艺相融合进行实践和研究,把声乐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传承传统的实践互相结合起来,才能使声乐艺术教育发挥更加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传统汉剧丰富了现代声乐实践

“传统艺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留存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是经过沉淀的精神形象。”戏曲与美声表演在作品上最大的不同是作品艺术风格的差异。美声唱法的风格比较严谨、均衡、透明和平稳,作品中速度、力度、节奏和音色都要非常规范和有分寸的控制。跟歌剧一样,戏曲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并且分为多个曲种,各曲种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观众对它的欣赏要求是既听故事又听唱腔,而且对有些曲种的欣赏远远超过了唱腔,有些曲种为了便于说唱情节,就根据当地语言的自然音律构成唱腔,对其语言自然音律进行突出或夸张,如湖北汉剧就是根据武汉方言来编排唱段的。

程砚秋曾经讲到:“我感到把欧洲唱法用到中国来是可以的,只要把它的优点用进来,和我们的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到很新鲜,但又感觉不到是哪儿来的,这样就好。不过,却不可生硬地套搬进来,而丢弃了我们传统的一件宝贝。”汉剧进入高校课堂,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课堂,在丰富课堂和舞台实践的同时,也能向美声唱法寻找借鉴之处,如对不同语言的处理、不同角色的塑造等,这样汉剧的传承就会有所发展。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舞台表现的要求是多且高的。尽管针对音乐学院本科生都开设有形体课,但事实上,多数声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对于相应的角色塑造和身段表演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戏曲中“青衣”角色,在舞台上无论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一只手横着,捂着胸口和腹部中间,一只手垂在身体旁边,永远要慢条斯理,保持着端庄大方的姿态。

以汉剧《王昭君》选段《西风紧》为例(演唱者:华师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美声唱法研究生,声部:抒情花腔女高音)。在学习该唱段的身法时,声乐指导教师只是按照剧情背景和人物状态,编排一些原地的表演动作,要求学生的手眼身法,不会像舞台戏曲表演一样要求特别戏剧化,肢体语言仅要求自然流畅,适合表演。而汉剧专业的老师要求就会细致很多,在这一唱段的身法学习中,演员的站姿,从头顶到腰身到脚尖的准确平衡,走路到转身,手臂到指尖每一个细节都有要求。汉剧老师认为,要想做到对人物角色完美的诠释,每一个细节都必不可少,这些都是戏校学生日常训练的基本功。而音乐学院美声专业的学生,只要不是排演歌剧,平时就习惯了以唱代演,而初次接触汉剧的表演程式,对于美声专业的学生的确是个挑战,通过专门的指导和学习,如果能把这两分多钟的身法演绎到位,学生的舞台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戏曲的语言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并在表演中极为重视。近年来,国内部分美声演唱者过于强调共鸣、高泛音技巧而忽视了语言和声音色彩的重要性。而戏曲演员唱功的第一要求就是:清晰准确地表达唱词字音。魏良辅曾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他提出的三绝当中,“字清”摆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用了不少笔墨阐述戏曲声乐的“咬字、吐字”的问题。他认为学习歌唱首先要弄清唱词的字调,“调平仄,别阴阳,学歌之首务也”;否则“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知音者听乎”;因而提出“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联系到声乐教学,他又指出“教曲必先审音”,“即使不能尽解,亦须讲明此义,使知字有头、尾以及余音,则不敢轻易开口”。

基于戏曲声乐艺术对“字”的严格要求,戏曲唱腔必须恪守“依字行腔”及“字正腔圆”的原则。戏曲与美声唱法一样,都要求依字行腔。说到戏曲的“行腔”,美声唱法的学生在演唱上述唱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严格遵守传统戏曲的行腔方式,每一个字都是“长字”,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声乐指导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多唱,以熟悉汉剧中的行腔特点外,还应熟悉汉腔的语言习惯,即掌握武汉方言的咬字发音,例如,歌词中有一句,“嫦娥珠泪”的“珠”字,普通话发音为“zhu”,武汉方言发音为“ju”,发音比较困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咬住字,加上科学的发声方法,依字行腔,演唱就能行云流水,这跟声乐作品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基本相同。因此许多声乐学生觉得戏曲中大量行腔的乐句很难唱,而这正是戏曲有别于声乐作品的最重要的风格特点。前文提到的学生平时擅长花腔演唱,虽然美声中花腔速度快、用声也偏灵活,而汉剧中的行腔多半是慢板抒情的,但是由于训练方法和用声原理一致,所以通过训练也是可以唱好的。因此,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汉剧是可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当然前提之一是指导教师必须懂得因材施教,选对声部才能更好地把汉剧融入课堂教学。比如,美声专业的学生中,花腔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花旦,抒情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青衣,而女中音适合老旦,男高音饰演小生,男中音饰演老生等,而戏曲里的丑角、花脸在西洋歌剧中没有明确的声部划分,因此角色塑造上传统汉剧较之西洋歌剧更加丰富。

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中“最佳表演奖”获得者徐博是民族唱法的学生,她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学习汉剧,最初学习是因为觉得“这个剧种唱腔和服装都非常美”。演唱《贵妃醉酒》获奖后,她说:“我觉得锻炼了自己,以前唱歌在舞台上总有些拘谨,通过汉剧的学习和演出,声乐舞台表演上更加大胆自如了。”“谭鑫培杯”的评委之一王荔表示,“在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的学生里,能够出现这样的好苗子真的很难得”。

(二)现代声乐教学为汉剧声腔发展提供滋养

以现代声乐教学的视角观之,汉剧声腔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歌唱技法的样板,要在演唱中融科学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应从理论上梳理汉剧流派的演唱特点和歌唱技艺,在学术探索中提升汉剧的文化品位,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中,形成艺术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汉剧声腔的剧种特色、行当声腔在发展中有些较多的保留历史痕迹,如“二净”行的演唱汉剧,强调的“炸音”是汉剧的特色,也是汉剧塑造戏剧人物的手段,但作为嗓音运用的科学性,这种为达到某种效果而强调声音的用声方式值得推敲。现代声乐技术的发展让声乐教学可以更清楚嗓音的构造,汉剧“炸音”是气息超常冲击声带形成的不正常的声波,其音效急促、高亢、刺激,但对演员的嗓音是一种考验。

当然汉剧有其地域和语言的特点,在不改变特色的前提下,声乐教学对“二净”发声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以共鸣腔体的运用(本音边音的)过渡训练,来建立腔体转换的通道,建立声乐共鸣的观点丰富“二净”声音表现。同样,汉剧四旦的声腔以秀丽端庄的声音形象立于舞台,但当要表现戏剧人物的剧烈矛盾冲突时,声腔的传递能力就影响人物的声音形象,如何将声音传得远,传统的戏曲“隔山喊”是一种抽象的传承方法,演员的嗓音很容易受损,声乐教学能根据符合人体科学呼吸的原理,以气息带动声音的流动,使声音能传得远、持久性长。这种以现代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汉剧声腔技法的艺术实践,不仅扩展汉剧声腔演唱的张力,而且在理论上完善了汉剧声腔技法的科学性。汉剧声腔的陈派演唱在汉剧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她以传统审美为基础,借鉴俄罗斯声乐学派在汉剧声腔中开创了西洋美声发声方法与中国传统唱法的先河。在陈派声腔中把西洋的花腔技巧彻底变为汉剧的声腔技巧,汉剧特有的戏曲花腔告诉后来者,传统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兼容性,为后来的声乐教学指明了方向――西洋声乐方法同样可以唱好汉剧,以下是我们的教学案例之一。

以汉剧《贵妃醉酒》为例。从发声的原理上来说,除了共鸣腔的运用,传统戏曲演唱与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几乎是完全统一的,要求口腔打开,小舌抬起,下颌放下,喉头自然放松,呼吸时两肋张开,横膈膜外扩,把握声音向下、位置向上的原则,以及真假混声,不同声部混声比例不同等。而共鸣腔的充分运用正是美声唱法的科学所在,也正是传统汉剧演唱中略显不足的地方。杨贵妃的这一段唱腔,南于年龄和角色需要,演唱时要更多地运用假声,同时腔体共鸣以头腔为主,胸腔使用少。此时的角色微醉,在演唱中有多处需要对声音做滑音的行腔处理,以凸显醉酒的人物状态,这需要极强的气息支撑,才能保证声音连贯,流畅,不露痕迹。戏曲中讲究的老生和净角唱的比较多的脑后音其实就是美声演唱中的头腔运用。而美声唱法已有科学的表达。共鸣腔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汉剧演员在音域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大演员对声音的驾驭能力,更加轻松地完成整个剧目的演出。

在声音的角色塑造上要求“声与意谐”、“情与气谐”、“情与物兴”,还原人物的本色,讲究“声、情、意”协调统一,用科学的发声服务于角色。这是一个花旦的角色,情境上是贵妃半醉半醒,所以在音色上需要年轻些,要求学生按照美声唱法加强横膈膜处气息的充分支持和控制,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主要是前头腔共鸣,位置靠前,音色会更集中细腻。

在美声唱法中,也有很多不同女性角色的塑造,其音色也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试其中差别的,比如活泼可爱的年轻姑娘、端庄优雅的成年女性、年老的女性等,在通过音色诠释角色的时候,用声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但年龄的不同,共鸣腔和混声的使用就会有些区别。比如一个老年女性,会使用一个女中音来演绎,胸腔的共鸣会需要多一些,假声少一些,音色需要厚重些,跟汉剧中的老旦类似;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则需要胸腔使用的较少,而声音的位置需要更靠前,假声运用得多一些,角色音色会年轻甜美一些,跟汉剧中的花旦、青衣类似。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在音色的塑造上都是不一样的,戏曲与声乐在此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可以服务于汉剧。但指导教师在借鉴使用中还应严格地保留汉剧的声腔韵味,让汉剧在不失本身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把最科学的发声方法,最先进的声音技术传递给传统汉剧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让汉剧的传承更加发扬光大。

我院学生在“谭鑫培杯”获奖后,楚剧名家周娟点评到:“看得出来,你们的身段表演是受过训练的,‘学院派’的实力加上精湛的表演,以及表演中流露出的一种青春活力和戏曲底蕴,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汉剧名家王荔、汉剧作曲家李金钊也对我院学生的表现做了点评,说到“戏曲界有这样高水平的汉剧新秀,是我们汉剧的希望,中国戏曲的发展,就是需要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不仅是在技巧上,还应该在学术上、舞台表演的审美创新上有更高的造诣”。

四、声乐教学融合汉剧声腔的价值导向

声乐艺术与戏曲声腔,是同属歌唱的技能与技巧,长期以来现代声乐教学将具有中国古典哲学意蕴的戏曲声腔,放置在声乐教学体系之外,以至于在以单一培养机制的声乐研究及声乐演唱中,出现民族音乐底蕴的缺失。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后现代,民族文化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现代主流文化处于不平等、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中。有识之士指出,由少数发达国家所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全球渗透化扩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后殖民文化与霸权文化。为改变这种现状,加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教育部门提出的“戏曲进校园”希望将传统戏曲艺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但如何在内容上将两者有机结合,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华中师范大学的汉剧教学模式便是一个有益的初探,尤其在构建艺术学科理论体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意义。

第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培养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审美观。汉剧深厚的荆楚文化表现在剧种的特色中,汉剧的三国戏在全国地方戏曲中,最具地域特色。三国文化同时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荆州的荆河、长江是三国的古战场,同时也是汉剧流传的主要土壤。汉剧红生戏的信义、正气在“借荆州”“走麦城”“捉放曹”中以艺术的形式得到展现。

第8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王棣著,长春出版社,2001

包括经济史在内的某一专门历史的研究,都毫无疑问地要涉及史学和相关学科的融合,尤其是走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路径之后,传统史学与诸多现代学科的理论方法都相隔愈来愈远;这就使得某一专门史的研究面临着学科交叉带来理论与方法的困境:任何简单的移用都可能造成双面的硬伤。中国经济史研究也是如此。近期重读王棣先生撰写的《宋代经济史稿》(2001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觉其研究理路颇值得玩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出版的涉及宋代经济史的专著有李剑农的《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漆侠的《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和葛金芳的《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武汉出版社,1991年)。但就专门研究宋代经济史的专著而言,王棣先生的《宋代经济史稿》是继漆侠先生的《宋代经济史》之后的第二部。

《宋代经济史稿》在充分吸收前人和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宋代经济史,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有所创新和突破。王棣先生指出:“中国古代经济史,以唐中期780年两税法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是以土地产权私有为代表的私有产权形态日益深化的阶段。宋代的社会经济,其基础构成仍是自然经济,这是最基本的形态。但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前提下,商品经济日趋广泛深入、私有产权形态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构成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呈现出有别前代经济的鲜明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中,产权的具体结构以具体的和可预测的方式影响经济物品(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而由于个人不仅作为消费者,同时也作为组织(私人企业、政府机关和大学等)中的成员,会千方百计追求效用最大化,产权制度的任何变化都将对资源配置、所生产商品的构成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具体的和可预测的影响。

王棣先生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将之施用于对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研究与分析,进而指出,在唐中期施行两税法后,到了宋代,私有产权观念和制度逐渐确立,并对以后中国历朝的社会经济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而言,这种影响主要在几个方面展现出来。首先值得注意的就是形成了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契约租佃制。

在宋代,由于劳动力产权观念和土地私有产权观念逐步确立,加之国家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产生了契约租佃制。契约租佃制是一种非经济干预越来越弱,纯经济性越来越强的生产资源组合方式,是土地产权的拥有者和劳动力产权的拥有者在追求各自产权收益最大化过程中经过博弈后达成的妥协结果。与前朝部曲佃客制相比较,契约租佃制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随之而来的则是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在产品分配这场博弈中,国家政权、私人土地产权所有者和劳动力产权所有者都在私有产权观念和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努力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如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保证自身税收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私有土地产权所有者和劳动力产权所有者经过充分协商达成契约。可以说,在宋代各种产品分配方式中,发展趋势呈现为越来越纯的经济关系和越来越直接的商品买卖。这样,劳动力产权的劳动价值体现日益清晰,而国家与私有产权拥有者之间,以及产权拥有者与劳动力产权拥有者之间关于产权收益分配份额的争夺也日显突出,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大的改变。

在分析了宋代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产品分配方式和社会结构三方面变化的基础上,王棣先生不无敏锐地指出,宋代的社会经济,无论是经济上的发展,还是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演变,其决定性因素都在于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在这一前提下,为数众多的经济元在进行经济选择、经济决策时,都毫无例外地遵循着一个相同的基本原则,即在市场上通过进行产权交换,在各种显存的制约条件下寻求产权收益的最大化,进而也促成了宋代经济与贸易的繁荣局面,而这种繁荣局面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突出的。

第9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 传统文化 现代简约 融合

从历史文脉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这里的互动方面指民族传统文化会对现代文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文化也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互相融合和整合,最终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在园林设计中最能体现疏简之风的当属亭子和漏窗,亭子在园林中是实用的,同时又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漏窗是园林用来借景的重要手段,虽然它本身的造型与材质非常简朴和疏透,却能通过它看到无限丰富的外部景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这些理念对中国的艺术设计和室内设计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同现代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非常吻合,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总而,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同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也是简约主义传入中国就迅速流行,并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思想和风格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简约主义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以简洁、明快、实用、经济的设计原则在我国的室内设计中迅速普及。

简约不是简约不等于简陋、简单,它是有技术含量和文化含量的,包括色调、色彩、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设计,是居住者深层次文化底蕴和前卫的生活方式,家居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应是: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与环境学理论在室内环境设计上的综合体现,即在设计上全力彰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室内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最大活动空间及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最简洁、最便利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

总而言之,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简约主义传入中国就迅速流行,并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思想和风格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表现着人们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历史延续性。在居住,旅游和文化娱乐等类型的室内环境里,都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格、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

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

四、风格的融合

被誉为“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他们的设计实践和设计思想,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和艺术设计的先河,并为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运动、思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米斯于1929年,为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设计的“巴塞罗那座椅”,以其至简至纯的造型和设计动机,使他的“少就是多”之设计模式和原则得以有效的强化,并获得了经典性的意义。

当代美国华裔建筑师贝垏铭的作品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以明快的棱形金字塔式造型,用现代抽象形式和先进技术结合古老文化形态,融入历史悠久的风格,成为卢浮宫新的文化景观。

当人们看厌倦了固定的传统室内设计风格后,许多不同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大量产生,很多人开始着迷随意个性的混搭风格,东西方元素的贯穿不追求形式只要美感的折中主义风格因运而生。所谓折中主义室内设计风格,他的主题思想是要弥补所谓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室内中的局限性”.这种思潮认为,只要能实现美感,可以不受风格的约束,自由组合各种形式或拼凑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

虽然是多种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乱搭一气,混搭是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确定一个“基调”,以这种风格为主线,其他风格做点缀,分出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容易混搭的三类方式:设计风格一致,但形态、色彩、质感各异的家具;色彩不一样,但形态相似的家具;设计、制作工艺非常好的家具,无论古今中外,也不管色彩、形态、质感、材料是否一致。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华夏儿女的责任,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现代简约设计添砖加瓦,使得简约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风格。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再次复兴的希望,也是我们设计行业工作者的骄傲。在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在设计大家的文稿和建筑师的蓝图中展现出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简约风格作品,是中华民族的新希望。

参考文献:

[1]《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张小鹭 1996年8月,厦门大学出版社

[2]张绮曼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