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传统文化研究全文(5篇)

传统文化研究

第1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战略决断以及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现今国内对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1]创新能力培养、[2]导师团队建设[3]与教学课程设置。[4]研究生既是我国科研创新任务的承担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只有坚定研究生的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村落中承载了无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对研究生的文化传承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对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可以激发研究生对中华家园遗产的热情

传统村落是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且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留存的建筑、风俗、手工艺等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具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遗产特性。因此,保护传统村落实质上就是在保护一种活态的遗产。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自然村正以平均每天80到100个的速度消亡,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迅速消亡,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对保护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其对传统村落保护开展研究也就意义重大,通过研究过程感受我国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创造的和谐家园。通过研究找到传统村落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遗产承载力范围内合理地进行社会经济利用,实现传统村落的三位(环境、文化、价值)一体保护。[5]

(二)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可以增强研究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传统村落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灵魂。传统村落文化就是两千多年中华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这些遗产是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根源。通过对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历史建筑以及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认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聚落选址智慧、布局理想和建造智慧,认同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生存价值取向和人地关系调适心态。通过记载、记录、口传等多种形式学习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通过媒体、课程、旅游等传播途径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先民们的饮食哲理、交往原则和生活理想,肯定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中的生存态度和人际心态。两者结合,通过对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内容中的生存价值和态度的肯定和认同,内化为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固有观念,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和心理支撑。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有偏差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然而有不少当代研究生认为传统文化只是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缺乏系统、全面地了解和学习,还有些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性也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这都反映了当代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不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也就存在一定偏颇。

(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较单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并教给后代的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人生道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体现。当前研究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课程学习,大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学生选修率以及学习主动性较差。文化传承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个整体。家庭主要是学龄前的传统文化熏陶和习惯养成。学校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层解读和批判继承,社会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风尚倡导和条件保障。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认识不充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当前研究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文本进行,缺乏物质载体,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成及学习是一个体悟和实践的综合过程。实践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实践学习需要有载体,因此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仅仅靠文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挖掘文物、遗址、古城、古镇、古村,特别是中国传统村落,将这些物质载体纳入研究生学习范畴。让研究生在对这些物质载体开展研究中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承。

三、基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研究生传统文化传承培养途径

传统村落具有双遗产的特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文化传承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职责,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正好契合了这两种培养目标。因此,其培养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传统村落保护考察调研感受传统文化

通过开展对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提取传统村镇的用地形态、建筑特征、聚落格局、参考环境,建立传统村镇文化遗传的景观基因库。分析其隐含的农耕生产文明、建筑技艺、民俗特征、生态智慧,提高对以传统村镇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再通过批判其糟粕,反思当前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失衡、区域贫困、种族冲突等问题。比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侵略文化,实现对我国传统村镇优秀民族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肯定,实现研究生的信念坚定、情感依托和高度信赖。

(二)以传统村落保护创新训练承接传统文化

利用培养单位科研创新平台和基地,结合省级研究生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出台“研究生科研活动管理办法”,重点支持对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资助,在保送博士研究生、推优入党等方面给予优先。大力培育传统村镇保护科研创新训练的导师,保障传统村镇保护科研创新训练的指导能力,培育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力、培养集体公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培育过程中,鼓励大胆探索,鼓励学术争鸣,鼓励学科交叉,鼓励合作,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以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成果推广传播传统文化

注重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每年评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传统村镇优秀科研成果,打造传统村镇保护研究特色品牌,保障研究生科研经费投入,加大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成果转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朱剑平,马亮.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78-80.

[2]王海燕,李春科,林欢欢,肖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28-32.

[3]李焰,白秀琴,贺宜.研究生团委导师制管理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4):97-103.

[4]罗尧成,谢安邦.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8(4):30-35.

第2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传承;探索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来自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源自传统文化的绵延传承。进入21世纪后,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快餐文化、国外文化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在社会上迅速吸引了国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关注,这种追求快速见效的文化推动了社会浮躁、急功近利、追求捷径的价值观。一时之间传统文化成为“老旧”“过时”的代名词。当代年轻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基石,是国家繁荣的决定力量。2017年初国家颁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茶文化课程搭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递的载体和平台,在新形势下必然在传统文化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相生相长

中国茶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道家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思想,独成一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礼仪等动作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

1.1茶文化课程依托于传统文化的辉煌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史中对茶的记载从《神农本草经》中的“荼”、秦汉《尔雅》中的“槚”、西汉杨雄《方言》中的“蔎”、司马相如《凡将篇》中的“荈”、“茗”到现今的“茶”都依赖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茶文化课程中需了解古人的文章、诗歌、书法和画作等等,需要聊一聊陆羽的《茶经》、赵佶的《大观茶论》、徐渭《煎茶七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一读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杜耒的《寒夜》、苏轼的《试院煎茶》、胡滢的《夜宿天心》;赏一赏唐代的《宫乐图》、宋代刘松年的《撵插图》、宋代赵佶的《文会图》、明代文徵明的《惠山茶会图》等。茶文化课程更需要习得古人尚“和”的思想,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要顺应自然的法则;习得古人重“礼”的做法,礼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石,在茶事活动中通过各种动作要礼待别人、尊重他人;习得古人求“真”的追求,追求社会的真善美,追求人的本真如同茶性的本原;习得古人崇“俭”的精神,古人借茶在养廉、雅志、励节方面的品格,以茶养俭,以俭育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茶文化课程的基石,茶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而发展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2茶文化课程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范畴

茶文化课程传播的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围绕“茶”这一主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诗、词、画,前面已经叙述过在这不再累述;拓展出众多与“茶”有关的地方文化和风俗节日,如各地方的茶馆文化、白族三道茶,潮州的茶文化等等;自唐代专业茶器具的问世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手工艺内容,如法王寺出土的唐代茶器、宋代的建盏和执瓶、明代的紫砂壶、清代的盖碗等等。这些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其中灿烂的雅俗共赏的奇葩。茶文化内涵有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茶艺和精神层面的茶道。茶文化的内容和外延都非常的广阔,在内容上包括茶史、茶诗、茶联、茶谚、茶人、茶水、茶具、茶叶、茶馆、泡茶、品茶和悟茶等;在外延上涵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陶瓷紫砂、插花挂画等等。茶道要依托于茶艺进行表现,是物质层面的提升;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精神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无论是茶艺还是茶道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和丰富之中。

2高校茶文化课程融入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探索

高校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课堂更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空间。茶文化课程与传统文化本就交融一体,相互促进,更应利用其独有的优势,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2.1教师“言传身教”代表传统文化

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首先要自己成为一名“茶人”。任课教师应该喜欢喝茶,喜爱品茶,拥有着如茶一般的淡然、平和的气质;日常不饮茶、遇事急躁、脾气火爆的教师很难上好茶文化课程的。(1)教师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养成茶师应具备的品格。(2)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多方面涉猎茶的知识,让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多内涵;多查阅茶的期刊资料、多关心茶行业新闻,让自身的茶知识与时俱进。(3)教师应见多识广,具备娴熟的技艺手法和丰富的品鉴经验,能泡好茶、品好茶。最后,教师不应限于课堂方寸之间,应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入“茶人圈”,融入茶行业,行业中的实践活动让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加“有血有肉”。教师应尽力让学生对茶文化产生兴趣,只有学生产生兴趣后才能认识到茶文化的价值,才能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2.2理论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说法;“茶为国饮”,历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市井百姓,莫不以茶为好。茶文化课程需充分体现其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和阵地的作用。朗朗上口的唐诗是传统文化中最易传播的文化。唐朝是我国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们用诗来表达当时的生活艺术和精神追求。唐诗中就有相当数量的茶诗,有的诗歌题目含有“茶”字;更多的是以“茶”入诗,涉及到100多位诗人。茶诗的内容包含茶叶的描述、饮茶的技艺、品茶的感悟,进而上升到人生的思考、社会的担当。元稹的《宝塔诗茶》以“茶”字开篇,从茶叶、茶性写到煎茶、茶的妙处,诗中诗人和僧人通过茗茶联系在一起,体现“茶禅一味”;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从品茶的审美上升到精神的境界;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首倡“三饮”之说,凭茶可修行悟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等等。茶诗如此的丰富可见唐朝人们饮茶逐渐普遍,诗人们喜欢借诗记茶事、绘茶人、发茶情、悟茶道。唐代除诗歌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陆羽的《茶经》,《茶经》的完成问世将茶由物质文化上升至精神文化的境界,首次为人们的饮茶活动提供了完备的茶叶、水质、器具和冲泡知识,并提出了饮茶之人的精神要求。我国历史上其他的时期有关于茶文化的诗词文章亦是不胜枚举,从泡茶技艺、取水要求、茶人茶德都有叙述。茶文化课程涵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教师必须在自身掌握茶文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领会感悟传统文化。

2.3技能训练中体验传统文化

茶文化课程的技能操作和理论基础是相互融合、同等重要的,实践操作能使学生对茶有直观感性的体验,通过练习茶叶的不同冲泡手法和对各类茶叶的品饮理解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涵义,理论和实践并行才能让学生体会茶文化的深厚渊博,提高自身的修养的同时自发传播给身边的人们。茶艺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富含着传统文化的底蕴。例如:茶艺伊始,茶人服饰应选用简朴天然质地的中式服装,不施粉黛或是淡妆,契合回归自然的精神;泡茶择水应可顺应陆羽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原则,却不能循着《红楼梦》中储存雪水等天落水的旧法;泡茶手法要内旋,在做注水、泡茶、斟茶等动作时,若用右手则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按顺时针方向,寓意着“来、来、来”,表示欢迎之意,反之则成“去、去、去”的驱客之意;冲水的“凤凰三点头”手法,用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表示对来宾三鞠躬以示欢迎;茶壶等器具放置时不能把嘴部对着客人,否则表示请人快速离开;“七分茶三分情”,即斟茶只斟七分满,留下三分表示对客人的情谊;奉茶时的“观音捧玉瓶”亦是对来客的美好祝愿;及时续茶,即当宾客喝过几口后,应及时续上,绝不能让其茶杯见底。寓意着“茶水不尽、慢慢来饮,慢慢来叙”等等。实操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领会茶理论,静其心;专注虔诚的完成冲泡程序,施其行。学生在技能训练中逐渐理解领悟其中的原则和要领,掌握技艺的同时体悟到茶文化的“静”“敬”“和”“美”等,传统文化由此不知不觉融入学生的生活习惯。

2.4开放式活动中领悟传统文化

走出灌输式的课堂采用各种各样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在接近茶文化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讲千遍不如做一遍,茶文化课程的学习亦是,课程学习的内容如果结合实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如让学生实地考察茶场的茶叶采摘、制作;品鉴不同茶叶的品质;观摩茶庄的经营;参与社会的茶事接待活动等。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茶叶文化、茶席文化、泡茶文化、茶具文化等,能把很多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实处。学生参与茶事活动的实践中检验了自己对茶的思考是否能在实际中实施,比如在茶席设计中发现对传统文化掌握的不足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3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实践的建议

结合前文探索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发挥茶文化课程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作用,各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相应考虑如下建议:

3.1多渠道优化师资,打造优秀课程团队

茶文化课程的整体师资素质如何是课程能否良好发挥其传播传统文化作用的决定因素。茶文化课程是在茶艺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化、艺术、宗教、社会等领域知识的综合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茶艺技能或文化知识进行授课。专业的师资队伍决定了培养人才的成效,因此在实践中,一要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讨活动或是行业培训班及时获得学习行业最新动态,或到茶专业强的兄弟院校进行考察借鉴其成功经验;二是要“请进来”,邀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行业专家做外聘教师给学生授课,充实师资队伍。

3.2搭建学生课余活动平台,转变学生观念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课程之初常常把茶文化等同于泡茶技艺,觉得会泡茶就学成了课程的全部。因此课程的实践中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茶事接待活动、技能竞赛、茶知识竞答等多种课余活动特别是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会公益、敬老活动尤为重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出来的创意设计茶席、提供展示、为客服务的过程,能更好理解茶文化不止茶技艺的观念,并能更深入的领悟传统文化,提高综合专业素养,转变以往的狭隘的专业观念。

3.3深化校企合作,丰富课堂形式

积极拓展不同的教学形式打破固定的课堂模式。首先可以成立茶艺社团、茶文化工作室等,通过专门的训练后积极组织定期在校内和社会进行展示活动,承担校内各种接待活动中的茶事服务,参与行业内外的技能竞赛和志愿者活动,即可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又可开阔眼界、提高见地,得到全面的锻炼。其次可以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与社会茶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再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制茶大师、行业经营者等走进校园举办各种专业讲座或是研讨会、见面会,采用联动方式为学生进行现场讲授、解惑或指导,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第四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茶室进行实践的条件;亦可双方联动举办茶事活动,如茶艺技能竞赛、茶文化创意比赛等,加强了企业和学校的联系,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校外实训基地,能打破课堂固有的环境带来新的眼界,引发新的思考。此外教师也可以带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各种茶事活动,如去茶馆品茶、去茶叶店买或卖茶叶、去茶叶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参观茶相关的展览馆等。

4小结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富有生活哲理和人生价值。茶文化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本就交融一体,课程引领学生了解茶历史,掌握茶知识;通过学习茶技艺,实践茶文化;从中体会茶精神,整个教学过程都浸润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完全可以通过茶文化课程的普及来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现状,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帮助他们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参考文献

[1]焦巧.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改实践探索—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机电教育创新,2019(10):168-169.

[2]宋伟泽,崔爽.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研究[J].福建茶景,2019(03):127-128.

[3]蓝士英,黄苏月.优秀传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茶道与茶艺课程的路径研究[J].福建茶景,2018(10):452.

第3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1传统文化符号学概述

1.1广义符号学的含义

符号作为人们之间相关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存在已经不可或缺。自从符号被创造出来后,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目前,符号已经被列为一门学科,供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符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上的符号,它指的是人类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人们常用的符号就是指广义上的符号,它能够简化人们之间的沟通语言,让沟通交流变得轻松起来,广义的符号如果运用得当,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种含义上的符号就是狭义的广告学。狭义的广告学是针对某一方面产品进行宣传,这里不做具体介绍。

1.2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与传达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我国的文化符号已经从最初的几种演变成了一门学科,它包含多种类型的符号。其中有文本符号、抽象符号、象征符号、指示性符号等几大类别。不同类型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传达出不同的信息。逗号就代表着间断,而抽象符号,一般都代表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太极符号[1]。对于象征和指示性符号分别象征含义和指示信息,如象征符号篆书的“东”字则代表东方文化。

1.3与广告设计相关的符号概念

传统的文化符号有很多种类,每一种类中有很多符号组成。我国的广告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文字表达,到现在各种符号、文字、图案的融合,广告学已经演变成了一门复杂的学科。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往往都会用到以下几种类型的符号:最基础的文本符号、表达寓意的抽象符号、象征东西的象征符号、明确指示的指示性符号。这几种符号构成了广告设计的主体符号。

2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

2.1广告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在研究广告设计中怎么运用符号之前,必须明确广告设计学与符号学的关系。自从广告学出现以来,就在逐步地和符号学进行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广告的地方基本上就能够发现一种甚至很多种符号。所以,广告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符号学的合理运用就能够轻松地传达出想传达的意思。符号学则通过广告学进行宣传,在逐渐的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运用,相互发展。

2.2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在广告设计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运用文字去表达。比如,想宣传一个东西很好,那么,就可以运用感叹号进行表达,如果觉得感叹号不够美观,就可以用象征性的大手指符号来表达赞美的意思。同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运用抽象性的符号进行表达。这样做,不但能够简单轻松地传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还能够给人以亲切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3.1文本符号的运用分析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文本符号是直接传达信息的工具。这里的文本主要是指中国汉字符号。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古老的方块字体,它整体构造复杂,但不混乱,给人一种美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应用了不同字体的汉字来体现它的与众不同。

3.2抽象图形的运用分析

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传统图形符号有其基本的形式———抽象的符号形式。抽象的纹饰符号在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中极其普遍,比如各种纹路图案,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场合,它们会幻化为另一种特殊含义。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回纹、如意纹、方胜纹以及太极图形,等等。

3.3象征图形的运用分析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的特质是每个符号都含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意境深远,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表征。这些图形是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的,每一个抽象图形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3.4指示性图形的运用分析

指示性图形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它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它能够化繁为简,清晰明了地向人们传达要表达的意思。

4结语

第4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中国历来较多的从‘源’、‘流’的角度进行认识与分析。西方则不同,符号学理论诸流派更多关注于‘术’、‘用’的研究。”我国所流传下来的传统建筑文化富有内涵,广博丰富,深奥精微,是我国当今建筑行业的根源。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传承方式,是我们在研究建筑当中的民族文化的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的传统建筑符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传承过后,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则更为深厚。作为世界文明四大古国之一,我国的建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铸造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建筑奇迹,如横跨半个中国的万里长城、充满佛教文化意义的布达拉宫、还有俗称千佛洞的敦煌莫高窟等等,这些都为我国的建筑史建立灿烂的文化符号和物质文明。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当前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文化符号包括文字、文学、历史文化等等。隐性的则有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文化。但这这些文化的传承,经过漫长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以一种不完整的状态进行传承。每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都不可以将传统的文化符号抛弃,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加入到现代的建筑当中,是我国建筑行业都希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所以,要怎样在现代建筑中更加完美的插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设计师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文化展现形式,它不仅传承着历史意义,最重要的是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中国文化独特性的理解,决定并发展了两种差异甚大的城市发展哲学系统,一种是放弃原有的文化特征,对城市予以纯粹意义上的开发;另一种是在保护原有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予以现代化。从中国现在主要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显然我们采用的是第一种的城市发展哲学,中国城市“泛美化”的严重程度,事实上已经将城市结构性地固化在了模仿美国生活方式的系统平台之上,很难挣脱。这种情况下,能耗严重,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建设成本飞涨等诸多城市病的形成,自是无可避免之事。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符号学的研究对于当今建筑学以及建筑创作设计来说无疑打来了巨大的影响,将建筑视为一个地位文化的代表去进行创作,可以让人更好的理解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总的来说,传统建筑符号是文化意义的传承介质。意义符号是通过建筑物的传达展现出来,它代表着建筑的意象,表现为体块的感知,或是结构的突显,或是面貌表情,或是氛围意境。也可说,人类所创造的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一种文化,都是不一样的文化符号展现的方式。实现我传统建筑的思想往往都是在旅游景点当中,很少在现实当中得到展现。偶尔出现的古代式建筑物,也是离生活很远的。就像中国的传统戏剧、书法、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存在作用往往是为了展现古代文化的存在,并不是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一说起中国古代建筑人们往往会想起大屋顶,难道这是中国建筑的惟一形式吗?从我们现在生活的现实就可以看到,当今实际我们是生活在西式的建筑风格当中,渐渐的丢失了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最为建筑设计师,怎样才可以将古代和现代进行完美结合,将古代的建筑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建筑当中,实现传统文化主义和现代实用主义的结合,从而建立新的中国式建筑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5篇: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