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精细化学论文精选(九篇)

精细化学论文

第1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1.1细节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

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许多工作还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实施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最终是通过落实细节管理来实现的。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内化”程度还不够,没有真正做到足够“精”、足够“细”,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与人生目标、建设服务平台以及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规划,把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1.2学生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尽管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需要出发,细节管理缺乏一定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且师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导致很多管理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同时,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许多指标都是用量来衡量的,德育评估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动态性的管理系统,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构建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原则

2.1动态性原则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得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能够与时俱进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本校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的各项发展需求,实施动态化原则,使高校的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出作用,而不是刻意追求“精”与“细”的形式。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遵循动态化原则,体现出时代气息。另外,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跟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对现行的管理方法与模式进行改进。由此可见,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长期运动与精进的变化过程。

2.2系统性原则

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要实现对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标准,才能把学生方方面面的管理落到实处。学生管理中的各种要素、内容及资源,只有在系统化的标准要求下,才能高效运作,促使教育与管理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不仅要深刻理解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对当前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努力做到“效率和效率最优化、最大化”,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进行分配,构建出精细化的管理教育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全面树立起系统化管理的观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系统理论,加强高校学生系统化管理的职能,系统规划,层层递进,促进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3人文性原则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真正尊重、关心与爱护学生,在管理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管理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要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贯彻人文理念,搭建民主、科学与平等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加强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深化精细化管理观念,以人为本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应该转变管理观,正确认识与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管理人员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在管理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最终提高学生的潜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利益,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处理问题时,要向学生传达出学校在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了学生的权益,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要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融入人文关怀。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价值核心,用精心的态度,进行精致的管理,开展细致的工作,争取显著的成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明确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精细管理

首先一定要目标明确,属于学校管理范围的内容,要全面管理而且管理好,而不属于管理范畴内的事物,就不要过于干预学生的生活。同时,学校在进行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树立法治观念,在管理中要尊重大学生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不能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利,要使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都是分校、院(系)和班级三个模块来管理,由他们一起来担负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因而应该适当把管理权力下放到院(系)和班级,他们平时与学生接触密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例如,由于学业、就业、生活以及情感等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步增多。因而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深入辅导。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辅导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对于大一的学生,辅导的内容要侧重于大学校园生活的适应性;针对大二的学生,应该注重学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对于大三学生而言,教师辅导的主题则是要以就业、择业指导为主。总之,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立足于本校发展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心理与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全面、精细管理。

3.3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系,制度引领

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保障。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各个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密切配合,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与思想导向。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出一套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约束,有标准可参考。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合理安排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针对庞大的学生群体,管理制度内容要全面具体,尽可能涉及各个院系,需要涉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勤助补贷管理、学风班风建设以及宿舍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于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要明确而详细,还要制订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评优条件及奖励办法”、“违纪处分条例”以及“宿舍管理条例”等等。因为规章制度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因而在制度制订中还要考虑到人性化因素,不仅方便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按照相关规范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另外,还需要明确制订学生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与评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领导与同事之间的考核;其次是学生对管理教师的评估;最后是个人管理工作的量化考核。通过制订出精细化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精细化水平。

4结语

第2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1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建立的研究背景

随着与河北医科大学非隶属附属关系的建立,我院临床医生教学意识和技能也在逐年提高,虽然每学年开学前各教研室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和师资培训,但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见习带教,仍然存在对教学大纲理解程度和教材内容取舍不一,实践教学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遴选和指导比较随意,见习带教教师每学年都由低年资主治医师轮流担任,造成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再提高的问题。因此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细分教学管理单元,加强临床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院的教学工作重点。我院2011年以内科教研室为主开始研究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建立,逐渐形成教师易于掌握使用的教学素材型模块,2012年开始采用并鼓励教师使用,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完善。

2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设计管理

2.1运用临床案例教学法(TBL),根据内科学教材和课程、见(实)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搜集、筛选、整理内科学各三级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并按系统归类形成“案例模块”。

2.2运用问题教学法(PBL),对临床诊治过程分阶段编排并提出临床问题,编写“问题模块”。

2.3编写教师在撰写教案过程中,引导、补充、评价和总结应遵循的标准,形成“指导模块”。

2.4编写实践考核方案、教学评价体系。

2.5利用网页制作软件逐个生成上述模块的网页课件,其内容包括:典型病例分析、理论课教学讲义、问题解答、考试考核等单元。

2.6将网页课件按照疾病系统分类组合成内科学临床教学资料库,生成本地网站。

2.7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与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在临床教学中动态实时调用病历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2.8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网页课件教授,由教师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在设计过程中,探寻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内科学教学管理的关系,对临床案例教学法(TBL)和问题教学法(PBL)与规范临床教学过程和完善实践考核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入选典型案(病)例的标准以及问题模块、指导模块、考核方案和教学评估的方法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

3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块的评估与教学质量管理

3.1学生考核管理

见习阶段的结课考试试卷,基础知识客观题占70%,病例分析为主的主观题占30%;实习阶段的出科考核,问诊查体病历书写占50%,诊疗操作占10%,理论考核(以病例分析选择题为主)占30%,思想表现和出勤占10%。考试结束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对考核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采集病史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自评结果形成考试总结。

3.2师资培训与备课管理

每学年对新担任内科学见习、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相关职责制度规范、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各模块的使用、网页课件制作教案讲义的方法等。由内科教研室组织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方能担任本学年带教任务。为了避免受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个人临床经验、诊治水平和表述能力不同的影响,内科教研室要求各三级专业学科授课前要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行总体和单元备课,法和学法。

3.3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第3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managem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system. Taking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Kangd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or Example, the student work fine pattern is propos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six elements" department student work fine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bility-based, project-driven and fine promotion"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system through constant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关键词:学生工作;精细化;实践研究

Key words: student work;fine;practic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4-02

1 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要求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的管理理论,最早是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丰田公司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精细化生产理念推向世界。21世纪初,精细化管理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被国内现代化管理企业所了解、应用,引起我国企业管理专家们的大量研究。精细化管理是在常规工作基础上,把工作的各个流程细分,科学统筹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期把工作做实、做细,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2004年,美国兰德公司针对美国去年的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开始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至今已形成相当完善、成熟的管理理念,即今天影响较大的学生发展理论等。

精细化管理在国内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始于近几年。2010年4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这一概念,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主题,对高校的各种工作制度提出具体要求。

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诉求,注重学生信息数据化和制度化建设;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并能根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从细节着手,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指导学生工作。

2 构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的重要意义

2014年5月,在国家教育部网站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有2442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有1297所,占53.1%。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实施者,肩负着为地方经济输送实用性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重任,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验式”的学生工作理念与方式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一个组织,管理效率是评价一个组织管理方式好坏的最佳标准;精细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细节控制和过程管理,注重体系管理,这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细节和过程,注重学生工作的规范性和实践性是一致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引入精细化的管理及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构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的实践探索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管理方法。精、准、细、严是它的基本原则,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让数据为我所用。因此我系提出“一心,四化,五要求”的学生工作精细化模式,即以服务学生成才为中心,开展“项目化、制度化、流程化、品牌化”建设,达到“规范、科学、到位、明确、深入”五个要求。同时结合研究构建“能力本位、项目驱动、精细化推进”的“六元”系部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包括新生教育体系、毕业生工作体系、课堂管理体系、宿舍服务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队伍建设体系。

3.1 工作措施

3.1.1 加强学习宣传

第4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学生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开始死记硬背知识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同时,考试内容又偏理论化,单纯考查学生对于知识难点的理解,较少涉及对知识点的应用,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改进措施

1.合理选择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精细化学品化学这门课程可供选择的教科书很多,但是每本教材对于原理性、应用性的侧重点不同。本校主要采用周立国等人主编的《精细化学品化学》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基本涵盖了精细化学品的大部分领域,内容比较系统,涉及面广。由于该课程课时有限(仅32学时),因此,在教学上应该有选择的精选教学内容。如日用化学品和香精香料这两个章节在其它课程中已经有了相关介绍,于是将这些章节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着重介绍其它章节中各类精细化学品的结构、性质、作用原理、制备和应用发展等内容,略去较陈旧和不必要的流程、工艺等细节。同时,针对教材上没有提及的农药、医药中间体等内容进行适当增加,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精细化学品,扩大视野。

2.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细化学品化学涉及的知识点多,但课时少,且每个章节涵盖的化学结构、工艺流程图也较繁杂,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图表和工艺流程图表达清晰准确等优点,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已经商业化的精细化学品及完整的工厂生产工艺展示到多媒体课件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侧重于应用的专业课,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实验课程中设置一些典型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及配制等内容。如洗发香波的配制,让学生能将学到的表面活性剂、香料香精等精细化学品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更新,适当采用seminar形式授课。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各个种类都会不断出现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等,对于这样一门侧重应用的专业课程,并不单单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原理、概念等,更加要注重这些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更新换代。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应注重知识的现代化,适当增加每类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前沿进展研究,如在抗肿瘤药物这一种精细化学品的讲授中,任课教师可以引入紫杉醇类、喜树碱类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让学生既能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还可以提高科研兴趣。同时,适当运用seminar形式授课,让学生利用电子数据库搜索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个精细化学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讲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进考核方式。运用合适的考核方式不单有助于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能为教师及时地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该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做了调整。在考核内容上,不单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注重考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如在考察表面活性剂这一章的内容时,不仅考察学生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常用制备路线的掌握情况,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工基础知识对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洗衣粉成品的工艺流程进行组织;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平时成绩、小论文写作和期末考试作为综合考评的办法。以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依据适当的给学生布置平时作业,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总结归纳数据的能力。

三、结语

第5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石油企业;价值维度;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93-02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1]。精细化管理是石油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工程,不仅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更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社会责任的手段。

一、精细化管理理论历史溯源

精细化管理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科学的认知,不断形成和完善的管理学理论成果。梳理其发展脉络,主要经历了泰勒注重现场操作的科学管理理论、戴明的为质量而管理理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丰田公司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概念,经过“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的验证和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上述理论目的在于改变管理实现科学与效率的同一,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2]。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的要求,推进了现代管理学的科学进程,不断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系统和科学。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许多大型企业借鉴和推广了精细化管理理论,明确管理目标,改进管理方式,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确保企业战略能够在各环节得以贯彻和发挥作用。总之,实施精细化管理契合了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和要求,兼顾了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需要。江苏油田作为一个年产近200万吨的大型油田,根据油区小而分散等自身特点,审时度势改变了管理方式,顺利实现了从随意化到规范化、经验型到科学型、外延式到内涵式、机会型到战略型的转型,即向精细管理的顺利转变。

二、精细化管理的四重维度

作为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流程、精细化的核算要求、精细化的分析、精细化的规划目标等内容[3]。精细化管理作为人类管理的智慧结晶,在其理念形成和实践运作中具备了经济、文化、管理、制度等四重价值维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价值维度。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每个石油企业的目标追求。管理精细化,有利于实现经济方面的三个价值尺度:一是运行成本精细化。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核算,有利于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弥补经营中的不足,增强适应市场的重要动力。二是产品质量精细化。产品质量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必要保障条件。借助精细化的产品评价体系和衡量标准,石油企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管理环节精细化。即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让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力,实现岗位最大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业生产力。

2.管理价值维度。精细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企业必要的经济效益,更在于使管理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落实管理理念,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实现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让每名员工尽职、尽责,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二是转变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重在通过管理方法落实。科学细化生产流程、合理优化管理流程,有助于推动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做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3.制度价值维度。精细化管理,重在实现制度的约束和指引作用。与传统的人治不同,首先,崇尚规则意识,要求遵循科学的程序和制度,推动管理者实现从监督、控制向服指导为主的角色转变,更多关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其次,发挥目标指引作用。根据石油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划了企业发展目标,制订了任务分解工作计划,并据此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程规范、管理标准,形成科学的管理基础和管理体系,使之有依据、善操作、能检查。

4.文化价值维度。渐进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石油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代表着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理念。在新时期,油田企业所推行的精细化管理,不仅适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责任感,还折射出了一种石油人执著而理性的人文关怀。所以,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在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的精神品格,是富有特色的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是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路径

1.规章制度系统化。完善制度建设需要:一是工作标准整合。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采用管理标准体系,把企业孤立、分散的工作环节进行整合,对企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优化、科学配置,提高全系统运行效率,使之形成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奋斗目标。二是完善制度。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及考核办法,使企业活动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用制度来指导、制约和考核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从而把企业的基础做得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三是创造良好的制度发展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艰苦性、细致性,不能一蹴而就。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基础管理工作加以细化,逐渐将完善的制度植根于管理创新、渗透于日常管理、融会于生产经营之中,营造出无形的约束力。

2.运行管理专业化。主要措施在于:一是加强企业班组精细管理,抓好基本功训练,通过“易岗培训法”、共享技术“绝活”资源,大力选树和宣传业务骨干等先进典型,培养职工过硬的业务素质,将企业的要求顺利贯彻落实到位。二是抓好基础工作。石油企业工作点多、面广、量大,要通过抓好流程关键点、强化“四定”巡查、严格现场管理、细化交接管理为突破口,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比如,江苏油田电讯处结合变电所岗位的要求精细化了交班制度,制定“三交四不交”规定,明确了交接班人员的职责,避免了因交接班不清产生的麻烦和内部矛盾。三是健全更标准、更科学的班组管理制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管理控制。随着班组管理的精细化进程不断深入,班组人员的参与率较以前明显提高,将“单纯的管变成了共同的理”,淡化“管”的意识,实现了先“理”后“管”。四是全过程系统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机制,实现对基层管理单元、管理主体、管理流程等全过程的控制、约束和检验。

3.管理推行成本化。一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涉及预算、成本、资金、技术、设备、安全等范畴的管理工作抓细抓实。可借鉴“成本树管理法”,把全年的总成本逐一细化,分解并落实到人,细化成本单元、量化考核指标,让企业和员工成为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管理主体责权利统一,推动油田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二是彰显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方略。一方面,促进内部岗位之间的价值衔接,严格执行奖酬考核,用经济杠杆持续推进岗位价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技术技能,推行岗位财务价值会计核算,使每个职工学习掌握和推进“经营”岗位的水平和能力,实现岗位利润的最大化。三是全面推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成本的管理方式上,由单一的成本节约向成本效益化组合变革,做到成本和效益相统一,增强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关注每一个细节,细化每一个成本,不浪费每一分钱[4],将财务管理由事后的审计转为事前的预防,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4.管理文化理念化。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5]。要把精细化管理打造成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把精细化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石油工作中,凝练企业人内在气质和工作习惯。经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变为石油战线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内涵。在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石油石化战线“三老四严”、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融合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养成精打细算、精细管理的作风,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细”管理文化。特别是要弘扬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确的工作作风,推动经验梳理为规则、规则训练成习惯、习惯沉淀为文化的精细管理过程,为企业品牌和效益提升而努力。

总之,加强石油企业精细管理研究,对于石油企业深入广泛地开展精细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

第6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教学档案管理作为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实质就是将各类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分散的教学档案,通过管理过程使其实现有序化、标准化要求,从而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利用服务。因此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引入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三)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高校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细节意识,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分类、编码、录入、装盒、上柜等一系列环节的整理、加工,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教学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

第7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教师授课质量测评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作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移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来,而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善加利用,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1]。“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2]。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教师授课质量测评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师授课质量测评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师授课各a个环节的情况进行评价,为教学管理部门实施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授课质量测评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

第8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Abstract: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aviation maintenance, aviation maintenance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viation maintenance work,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aviation combat for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fine management in aviation maintenance support, and gives the basic way to develop the fine management.

关键词: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

Key words: aviation equipment;maintenance support;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230-03

0 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已被国内外企业界广泛接受,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意识。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也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还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工作。因此,研究探索精细化管理在航空维修保障中的应用,是实现航空维修保障精心维护、精益维修、精细管理、精确保障的一条科学途径。精细化管理也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

1 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是指综合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工具与方法,以精益维修、精准控制、精细维护、精确保障为理念,以持续提升体系保障能力为根本目的,对航空维修保障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实施科学管控的管理实践活动。全系统包括维修保障管理、维修保障作业、维修保障训练和质量安全管控等领域。全过程是指贯穿于航空装备从列装到退役的整个寿命周期,涵盖管理活动展开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各主要环节。全要素则包括维修保障人员、保障装备、备件、维修保障信息和保障设施等方方面面。精细化中的“精”是原则要求,“细”是途径方法,只有把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贯穿全系统、全过程、全要素,进而查找出制约体系保障力提高的关键细节,才能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制度措施,实现管理出精品的自然结果。

2 航空维修保障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航空维修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部门协同、专业融合、作业交叉的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专业划分角度看,机械和电气相互交联,电子和军械也密不可分;从技术管理的层面看,质量控制、飞参判读、油液分析等机构既相互独立、又高度关联。因此,能否加强统筹规划,有序、高效地组织和管理维修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飞机准备质量、保障效能和飞行安全。现阶段我军航空维修保障管理仍然存在“不精、不准、不细、不严”的问题,因维修管理不善、人为差错等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航空维修保障中推进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2.1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航空装备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大批的新装备配备部队,提升了装备的管理水平,但粗放式的管理和做法仍然普遍存在,管理观念滞后,管理内容繁杂,科学管理的手段不多,计划不细,任务笼统,不计维修资源使用是否合理,缺少对维修作业实时监控,致使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形成隐患,影响到维修质量和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修内容设置不合理。现行维护规程中,周期性工作既有按飞行时间控制的维修内容,又有按日历期控制的维修内容,交叉涵盖多,部分工作重复进行,造成保障资源浪费,影响了飞机完好率。二是维修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维修工作主要采取定时维修,忽视单机“个性”特质和任务特点,缺乏差异控制和视情维修,导致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度。三是理念陈旧,可操作性差,表现在技术操作步骤不明确。四是维修时机不合理,表现在定期检修过频,部附件维修时限或寿命过短。五是没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维修经验、技术通报、改装等内容无法及时纳入有关技术文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符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2.2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模式改革的需要

我军现有的航空维修保障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装备升级、技术革新后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现有保障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将同类型机件、系统划分到一起,区分机械、军械、特设、无线电等专业进行管理,工作中相互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容易出现工作漏洞;在工作流程方面,主要以各类计划指标为主线开展工作,缺少严谨、细致、量化的管控,完成任务没有责任到人,容易造成推诿扯皮现象;在质量控制方面,过多关注于对飞机整体质量进行把关、采取的手段也主要是在工作结束后,按照工作内容重复检查,缺少过程监控,没有形成科学的、成体系的质量控制模式;在评估体系方面,主要以维修信息为主体,以各项统计数据作为评估的基本依据,既没有涵盖整体维修活动、不全面,也缺乏指向性,就算找到了问题,也很难认清问题背后的矛盾和症结以便于彻底解决。因此有必要运用流程管理、s束理论、6S管理理论、全面生产维护理论等精细化管理理论重塑航空维修管理模式。

2.3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航空装备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航空装备正规化建设一直以来是抓装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部队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与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存在着差距。突出表现为维修管理体制不健全、不正规。一是技术研究和维修决策力量薄弱。机务大队专业队长以上骨干,主要精力用于外场的维修工作和日常管理,难以对单机技术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导致维修针对性不强,管理粗放,增加了维修工作量,降低了保障效益。二是质量检验体系不完善。质量检验体系与维修作业体系没有剥离,缺少专职的、相对独立的质量监管队伍,一方面容易导致质量检验工作流于形式,检验质量缺乏实质保障;另一方面不利于促进一线工作者责任心的提高。三是安全监察体系不健全。现有模式中法规的落实主要由管理干部监督,干扰因素多,不利于有效监管。因缺少专职的安全监察部门,导致维修保障中一些违章问题习以为常,难以将遵章守纪转化为维修人员的自觉行为。

3 航空维修保障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

3.1 从发展规律上看可行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航空装备维修管理与地方企业管理走过了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当前航空维修保障工作同样也在进行科学管理,而精细化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发展阶段,完全适用航空装备维修管理,符合管理的发展规律。再者,精细化管理虽然源于企业,但其基本理念、原则和方法也是航空维修保障所需要的,吸其精华用于改进我们的维修保障工作,进一步优化维修内容,整合维修资源,创新保障模式,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用精细化管理推动科学维修向精确化、信息化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2 从我军维修保障现状看可行

目前,空军航空机务系统正在积极开展以“物有标准、事有流程、管有系统、人有素养”为目标,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体系、改进维修作业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并从飞行机务保障、飞机定期检修、飞机状态控制、人员训练考核、保障装备管理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探索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形成了“以维修机组为主体、以工作流程为中心、以维修卡片为载体、以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精细化保障模式。海军航空兵积极开展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正规化建设,提出以信息化、集约化管理为抓手,优化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手段,破解装备管理部门分散、数据传输交换难、工作进度监管难等问题,推进装备管理正规化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航空装备保障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对部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3 从外军实践经验上看可行

美军维修保障开展了以“精益维修”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例,精细化管理给海军陆战队的装备维修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根据Essex基地的数据统计,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装备在实施精益维修后都有了大幅缩短,精益维修前后部分装备维修时间的对比如图1所示。从美军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精细化管理己经成为美军提维修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而我军的航空装备维修工作由于具备技术密集性、资源密集性等特点,更容易施行精细化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发挥出精细化管理在提升工作效益的巨大作用。因此,必须要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其原则方法,把精细化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推动我军航空装备维修工作跨上新的台阶,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4 航空维修保障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组织指导机构,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法规制度体系,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专门人才队伍,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完善的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网络信息平台,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推行精细化管理基本途径模型图如图2所示。

4.1 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组织指导机构

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头绪繁、参与人员多、涉及领域广,因此,必须依托现行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组织指导机构,专责规划、处理、协调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美国空军为了将21世纪精细化管理融入到部队日常指挥与控制链的各个环节中,成立了由空军副参谋长、重要流程负责人、一级司令部副司令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组成的流程委员会,作为推行21世纪精细化管理的领导机构。

4.2 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法规制度,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指导手册和体系文件三部分内容。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层面的法规性文本,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说明。指导手册,属于中观层面的法规制度,是各级组织指导机构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依据。体系文件,是各个工作领域的操作规程,无论是决策层、管理层,还是外场、修理厂等一线作业层面,都需要按照流程性组织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工作领域进行划分,建立起相应的体系文件;同时,还应随着航空装备的更新换代、机务人员的构成变化、装备保障模式的改革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实现动态和持续改进的精细管理。

4.3 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专门人才队伍

精细化管理之所以能够引领组织持续改进、走向卓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将运筹学、统计学、博弈论、系统工程等大量先进的学科理论引入到了管理活动中,从宏观决策到微观操作,将“拍脑袋”、“想当然”等粗放、随意的管理习惯拒之门外。精细化管理的运行,靠的是信息、数据,其庞大的工具体系中,大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培养建立一支具备精细化管理能力素质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样才能使精细化管理顺利推行起来。美国空军在推行21世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为接受培训的各级人员都规定有严格的认证条件和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质量。

4.4 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网络信息平台

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方式变革中的推手作用,必须科学搭建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主要包括航空维修一线管理系统、航空维修质量控制系统、航空维修装备管理系统、人员教育训练管理系统、技术保障资料管理系统五个子系统。最终把这几个系统融入我军的通信信息基础网,实现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助推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的高效运行。

5 结束Z

在航空维修保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航空装备维修管理的一次尝试,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还会有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还没有被大家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开展这项工作,困难可能会更多。从空军航空维修保障模式改革以及海军航空兵装备维修保障正规化建设的效果看,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一定要结合部队的实际,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开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楠,张学锋,姚晓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第9篇:精细化学论文范文

1森林资源管理概述

森林资源管理(managementofforestresources)是指对森林资源培育、更新、保护与利用等活动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早期的森林资源管理是狭义的,其管理对象仅仅只是生产木材的林木资源,也即狭义的森林经理。中文“森林经理”源于日本,原词为德文Fors-teinrichtung,美国称为forestmanagement,是指根据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规划设计,从而制定森林经营方案。古典的森林经理理论基础是法正林(normalforest)。法正林一词源于奥地利皇家森林评价的准则“Norme”(1738年),具有正态森林的意思,又译作“标准林”“模式林”“正规林”。1826年洪德斯哈根(J.C.Hundeshagen)把法正林概念引入森林经理,后又经海耶尔(C.Heyer)等人补充,逐渐形成法正林学说,其基本原理是按照永续利用原则,模拟出最优的森林结构模型,作为森林经营的规划目标和森林调整的标准尺度。法正林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森林模型,基于法正林理论的森林经理活动,是对具有法正龄级分配(normaldistributionofageclass)、法正林分排列(normalarrangementofstands)、法正生长量(normalincrement)、法正蓄积量(normalgrowingstock)的森林实施经营活动,从而实现木材的严格永久平衡利用。当代的森林经理虽然已经把管理对象拓展为森林资源,包括了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但其活动内容更多的是“经营”(supermanagement),与森林资源“管理”(management;Anactivitytorealizeacertaintaskgoalinthefuture)的使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合理地运转不同,“经营”仅仅侧重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动态性谋划,而非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运行而实施全程、有组织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森林资源管理,除了包括森林经理活动中的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修订,森林经营利用作业设计管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内容之外,还包括为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而制定的管理体制,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配置,管理人员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等[1-5]。

2精细化管理与系统精确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与管理文化,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把科学化管理分为3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规范化,第2层次是精细化,第3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其中的第2个层次,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基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精细化分析、精细化规划、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核算5个方面,强调“科学量化”与“立足专业”管理原则,着重“系统意识、规则意识、细节意识、服务意识”4个管理意识,从“基于归核化经营和区隔化市场的战略分解、立足于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的内部市场化、以流程优化和岗位明晰为重点的规则整合、以准军事化训练提升全员素质、满足数据化管理和管理固化的信息化”5个管理实施要点对管理对象实施管理。系统精确管理是基于复杂系统“三论”(生态论、健康论、和谐论),对复杂系统采用能流分析(energyanalysis)、代谢分析(metabolismanalysis)、系统群分析(systemgroupanalysis)、生命周期分析(lifecycleanalysis)等生态论分析技术,通过TSE分析(TSDA,Time-SpaceDynamicAnalysisAboutEvent)建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开展系统发展发育规律及其关键因子(keyfactor)分析,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据此对系统进行健康管理,实现系统和谐化[6-11]。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精细化管理对象当成一个系统,那么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管理对象实施系统精确管理的过程,包括对精细化管理对象的系统状态的监测与评估分析、系统建模仿真、系统发育规律与关键因子分析、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与系统规划及其实施,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

3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从复杂系统“三论”角度看,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实际上就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包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精密监测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精确维护,从而使得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并持续为人类提供经济服务、生态服务与文化服务。因此,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即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各因子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通过长期监测数据的积累,从中寻找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动态与环境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建立森林生态系统仿真模型,然后据此进行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规划、决策与实施。

4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PDCS循环

PDCS循环源于现代管理学中的PDCA理论,PDCS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与学习(Study),在系统管理过程中,通过学习将成功的经验继承并遗传到下一个管理循环。显然,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PDCS循环的重点,是通过检查,寻找上一循环中的差距,并在下一个循环的计划中予以改正,同时继承上一循环成功的技术与方法,学习其他系统管理经验与技术(包括吸取其他系统管理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2个方面),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并将成功的技术与方法遗传给下一轮PDCS循环[10-13]。

5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基本技术

要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转变森林资源调查以地面调查为主的观念,改为以遥感监测为主、地面调查为辅(或仅作为修正调查),应该更多地应用当前先进的遥感技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水平与时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森林资源信息处理速度与精度;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与系统分析技术,创新森林生态系统建模算法,改变当前凭经验预估或仅仅依靠统计学方法,建立精准的森林生态系统仿真模型,并据此做出精细的森林资源管理规划,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6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

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精准监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建模仿真,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规划与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的法治精细化。其中,森林资源管理的法治精细化又包括森林资源管理组织机构的配置,政策与法律法规制修订与实施绩效评估,以及相应的工程管理措施(如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时间管理、财务管理等)。

6.1森林生态系统精准监测

建立以天基监测为主,空基、地基监测为辅的全覆盖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体系,运用卫星高分遥感技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覆盖、全天候监测,根据卫星监测结果,必要时可以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开展局部航测,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如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详查,可以进行人工地面详查。

6.2森林生态系统建模仿真

采用能流分析技术,用赋权有向图Rel(Eve,Con,W)来描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事件,其中Eve为事件集合,Con为事件间关联弧集合,W为关联强度集合。这样,森林生态系统可以用时间切片描述为:Rel[i,T](Eve,Con,W,E)=蘩tf(Rel[i,T-t](Eve,Con,W),E,t)dt其中,E={E1,E2,…,Er,…},E1,E2,…,Er,…为分析对象的不同环境因子数据集合,t为时间切片。也可以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事件的发生来描述森林生态系统:Rel[i,t1](Eve,Con,W,E)=蘩t1-t0f(Rel[i,t0](Eve,Con,W),E,T)dTRel[i,t2](Eve,Con,W,E)=蘩t2-t1f(Rel[i,t1](Eve,Con,W),E,T)dT…Rel[i,tj](Eve,Con,W,E)=蘩tj-tj-1f(Rel[i,tj-1](Eve,Con,W),E,T)dT…其中,t1,t2,…为特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这样,就建立了精确的森林生态系统TSE仿真模型,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精确仿真,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图或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分析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因子,为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规划提供基本依据。

6.3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规划与实施

利用TSE模型,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选择较为合理的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规划方案予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PDCS循环和对森林生态系统精准监测,不断优化管理措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输出。

6.4森林资源管理的法治精细化

通过PDCS循环,采用组织管理、技术管理、时间管理、财务管理等工程管理技术,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环境,包括组织机构配置的优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优化以及人才队伍的优化等,从而不断地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能力水平。

7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