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精细化城市设计精选(九篇)

精细化城市设计

第1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城区;精细化;规划管理;规划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New District of Yinzhou city planning department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new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ity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work,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objectives and main ideas of meticulou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ractice of key sections of the city, put forward a "meticulous planning management model to guide regional planning control + city control" typ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finement of management technology system, and the meticulou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ity des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s expounded.

Key words: new city; refine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control

1鄞州新城规划管控的现状

1.1鄞州新城的发展背景

宁波市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地区,从西、南二面紧围宁波老市区,西北、西部与余姚接壤,南近邻奉化,东南邻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在建设之初,鄞州新城区原为宁波老城区对外交通轴线两侧的近郊小镇,位于宁波市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南部边缘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北接宁波市区,西连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南接宁波市环城高速,不足半小时就到宁波北仑港,从新城区直接通往杭州湾大桥也仅有50km的路程;从全面规划设计到现在十多年,该地区已经成为宁波市中心地区三江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宁波市规划中的轻轨2号,3号,4号,5号线均通过该区域,是一集生产、居住和生活服务等方面职能的综合性新城区。

鄞州区历史悠久。宁波市区过去一直为鄞县县志,1945年后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鄞县先后为宁波专署(地区)及宁波市辖。宁波与鄞县市县分设但市县同城,鄞县主要政府机关位于宁波三江片区内。长久以来,鄞县的发展与建设,始终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心城区。县域范围内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伴随着浙江省全面推进城市化战略,鄞县中心区开始建设。1995年,鄞县开始在石碶、钟公庙两镇的基础上建设县中心区,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发展历史。它的选址与新建顺应了当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鄞州新城区这种历史上有县无城,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后建设新城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江苏无锡的锡山新城、湖南长沙市的长沙县城等,这类新城在承担区域经济增长、构筑大城市空间发展的生长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2规划管理中的现实困境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一方面,作为鄞州区现行规划管理核心依据的分区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近期建设的特征,在现实中仍面临诸多考验:

缺乏对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和有针对性的控制指引,仍然无法对空间形态做出预期判断,空间管治效果不佳。

分区规划编制技术不完善,部分技术控制要求不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偏低,技术规范缺失空间理想;

规划管理的观念错位,“重管理、轻编制”,规划编制的精细化程度不足,空间形态仍有多种可能,主要还是依靠“经验管理”,造成规划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鄞州新城区在长期摸索中形成的独特的操作流程:基于分区规划的控制,结合城市设计及专项规划成果,进行个案的、判例式的项目批建。这种颇具“鄞州特色”的落实空间形态方式虽然缺乏法定制度化,不一定具有推广性,但事实证明了其实效性。在准确的城市发展政策定位背景下,在完备而稳定的城市规划专家顾问制度与总规划师角度的引导下,这种体制的务实优点在鄞州得到了最大实现。

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作为塑造城市空间形象和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规划手段,其有效实施表现出相对滞后和力度不足,在规划管理中面临困境:城市设计的定位不明确,在规划管理中的执行力不强;城市设计编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城市设计成果的内容、深度与形式五花八门,城市设计的编制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导,多数成果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缺乏与规划管理现实需求的联系,特别是与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这一核心工作的对接,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难以通过行政管理程序转化为相应的法定规划管理依据;城市设计缺乏明确的审查审批管理机制,尤其是规划管理中缺乏明确的评判城市设计的标准,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在审批过程中难以抉择。

2 鄞州新城城市规划管理的创新思路

为落实《宁波市鄞州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鄞州区建设成为现代化都市新区,打造现代产业之城、建设科学发展样板区;打造宜居宜业之城,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区;打造幸福民生之城,建设全面小康率先区,落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鄞州区政府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城区十大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基于鄞州区规划管理体系的现状以及规划管理中的现实困境,区政府全面树立“强化编制、简化管理、优化服务、突出效果、引领建设”的规划管理理念,力求克服现有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控规编制前开展深入的城市设计研究,强化控规编制,实现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汪中求先生于2005 年提出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既是当前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和要求,也是科学规划管理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鄞州区实施精细化规划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以精细化的规划编制实现精细化的规划管理,即在控规编制前开展深入的城市设计研究,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同时在规划编制中关注管理的关键环节,确保城市规划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检讨规划技术标准,进一步制定规划管理标准与规范,将精细化规划管理建立在更科学、更严谨的规划标准基础上,提高规划效能。

第2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20世纪80年代末,以上海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复八线、北京地铁1号线改造、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开始了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为目的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历1995年至1998年3年调整阶段后,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蓬勃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38个城市经国家批准建设轨道交通,规划总里程超过6880km[1],其中22座城市的95条线路已经开通运营,总里程达2933km。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涉及到20多个专业40多个子系统,专业跨度大,接口多而且复杂,同时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难度高、涉及面广泛。因此,轨道交通项目设计通常由十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目前国内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通常采用总体总包模式。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包括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设计活动以及政府、业主、设计、咨询等相关各方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各方主体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中的角色各不相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人,履行立法、设计审批、跨部门协调和监管等职能;业主是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策划、外部协调以及设计与建设目标控制、报批等工作;设计单位作为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合同与法律、法规规定的设计成果及相关服务,并对所承担的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咨询机构受业主委托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活动与成果进行咨询、监督和审查,为政府的审批、业主的建设管理和设计单位的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支持。目前轨道交通项目设计管理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轨道交通项目涉及不同层级不同体系的职能管理部门,稳定外部设计条件的沟通、协调工作量非常巨大;(2)轨道交通项目专业多、接口复杂,设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同和沟通,设计冲突和反复较多,设计效率不高;(3)在总体总包设计模式中,由于业主与所有设计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关系,总体总包设计单位协同力量不足,业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项目技术、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包括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4)总体总包设计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业主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很难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项目设计与现场实施矛盾冲突较多。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方面,应当突出精细化设计管理。本文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对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和设计工作的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2精细化设计管理的策略

精细化设计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随着社会分工、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不断深入细化背景下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建立在常规设计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设计管理引向深入的设计思想和管理手段。轨道交通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轨道交通所有专业、参与项目的所有设计单位、业主技术质量管理团队的体系[3-4]。“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化”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面对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交通出行绿色、生态和人性化以及交通出行者对城市交通品质和要求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注重线路与车站建筑的一体化衔接、车站用地规模的集约化利用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设计与管理服务等统筹协调,轨道交通全过程精细化设计与管理已是轨道交通行业大势所趋。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在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建设中,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方向和交通出行者的需求作为设计目标,通过有效的目标分解和细化,按照不同设计阶段有效落实到各个专业设计过程中,达到提高设计效率、落实设计目标、打造精品工程的目的。通过多年实践和优化,精细化设计管理逐步体现出以下优越性:(1)可以清晰明确设计目标,并通过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设计环节,有效保证目标的实现;(2)可以通过规范的设计技术和流程管理,优化技术管理体系,及时调整设计过程中的偏差,减少返工,提高设计效率;(3)始终关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通过专家咨询和技术评审,提高设计质量;(4)将设计管理按照阶段和专业进行管理,优化机构设置,减少管理层次,界定工作职责和接口,避免体系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本文重点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设计为例,从技术质量和进度管理角度,研究如何建立站点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管理的各个环节。

3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

3.1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构成

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由技术层面和管理与服务层面组成,其中技术管理层面主要涉及线路、建筑、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强电、弱电等几乎所有专业,负责制定各自部分的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主要内容、执行流程、管理考核与成果总结等。管理与服务层面主要包括信息资料、会务考核、计划合同、报规报建、外部接口协调等内容,负责日常与规划、公安、市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主要由业主单位技术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精细化设计管理的总目标,并负责对体系各模块进行指导与考核。

3.2精细化设计管理目标

车站是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是轨道交通客流聚集和疏散的关键场所,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通常包括公共区、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等,同时也包括商务和其他功能开发的发展区。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和结构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组成和关键节点,车站设计体系见图3。目前车站综合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车站的建筑形式单一,设计布局功能结构大同小异;忽略车站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站点今后的发展,导致换乘通道过长或者换乘不合理的情况;忽略车站细部与平面功能的综合设计,总体设计与各相关专业设计接口衔接粗糙[5]。苏州轨道交通明确地铁车站设计以节约型、人文型、发展型、环保型、安全型车站为理念进行精细化设计,其相应的设计目标如下:(1)节约型车站,其内涵并不是要通过压缩车站规模、降低乘客舒适性达到降低土建投资为目的,而是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设计,优化配线布置,方便使用和管理,达到控制车站规模,减少投资。(2)人文型车站(图4),车站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使用方便,集散安全,创造舒适宜人的乘车环境,并在设计中切合城市文脉。车站应秉承“设计为建设服务、建设为运营服务、运营为乘客服务”的理念,所有的设计、建设最终落脚点都是乘客。车站是旅客乘坐轨道交通的重要场所,车站设计应以“以人为本”,为乘客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作为指导思想,为乘客创造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明确清晰的导向指引。(3)发展型车站,满足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和城市过街功能,依托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地下空间布局,并为未来开发预留条件。(4)环保型车站,把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达到车站与自然共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发展。(5)安全型车站,采用的标准、技术方案要确保施工安全、设备安全和运营安全。

4精细化设计管理主要内容

以车站精细化设计管理为例,精细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通用图深化设计、车站标准化设计、车站相关专题研究等。

4.1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

4.1.1内容构成及设计流程

总图专项精细化设计主要包括加强前期总图设计的深度与广度,紧紧围绕城市设计、交通一体化设计、综合开发设想、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出地面四小件设计以及风险评估等内容,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总图阶段精细化设计目标要尽可能地稳定外部条件,为后续协调与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4.1.2分阶段控制目标

(1)总体设计阶段本阶段主要根据城市设计成果,重点研究站位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城市设计、现有交通设施规划、交通站点及周边客流分布等的关系,实现站位布置能够兼顾客流吸引、综合开发、交通一体化建设要求;初步满足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等出地面条件;初步评估风险最小化;满足拆迁最小化;初步评估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的易行性;基本满足各职能部门要求。(2)初步设计阶段在总体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勘察和调研资料,对地下管线、车站埋深、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工程筹划等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总图设计阶段所确定的地铁出地面部分均能落到实处,满足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线迁改、报规报建等要求,确保无施工风险。(3)施工图设计阶段本阶段重点在于规划设计落地,应重点核实前期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做到坐标无偏差,控制性因素考虑全面且无影响,施工顺利实施。(4)景观、装修设计阶段本阶段重点在于综合考虑土建、景观、广场设计、导向、装修等,形成综合性总图,指导后续施工。

4.2通用图深化设计

对各专业总图进行深化研究,对通用图进行认真的修订,满足建设精品地铁的要求,实现车站建筑标准化设计(如设备房大小、站台宽度、站台长度、楼扶梯、出入口形式、低矮风亭、冷却塔形式、出地面残疾人电梯、地铁车站指示标志等等)[6]。

4.3车站标准化设计

(1)车站站台宽度研究,在对车站客流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车站站台宽度实例研究,从投资、系统设置、服务水平、房间布置等不同层面,分析研究不同站台宽度及其适用条件。(2)车站柱网布置研究,车站柱网布置主要涉及车站跨度、柱距,应重点从结构合理性、楼扶梯及房间布置、公共区空间效果、与屏蔽门关系等不同层面进行研究,确定不同站台宽度下柱网布置形式。(3)车站楼扶梯数量与分布研究,针对车站客流特征,从日常服务水平、紧急情况下疏散要求、站厅公共区综合利用、投资规模、扶梯故障下运营要求等不同层面,分析研究不同客流条件下适宜的楼扶梯数量、宽度与空间分布。(4)车站公共区布置研究,车站公共区布置是车站设计的核心区域,要求从车站客流特征出发,结合国内外车站公共区布置特征,从客流流线、过街功能、与周边地块综合开发联系,分析研究车站公共区布置方式,提出公共区功能、面积等方面的量化指标要求。(5)车站设备管理区模块化研究,车站设备管理区根据其使用功能一般可分为供电模块、弱电模块、通风空调模块、给排水模块、管理用房模块。模块化研究应遵从功能优先,坚持集约化布置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对同类设备管理用房进行整合布置,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运营管理费用,有效控制车站规模。(6)车站净高研究,合理控制车站净高有助于控制车站规模,提高车站品质,车站净高研究应针对不同站台宽度、柱网布置方式、通风空调设计,对车站净高提出建设性意见,供业主决策参考。

4.4车站相关专题研究

(1)换乘站专题研究换乘车站是轨道交通网络重要的客流转换节点,其设计合理与否,对整个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根据轨道线路走向不同,一般可分为平行式和相交式2种换乘方式。应根据当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重要换乘节点进行逐一分析研究,初步明确其换乘形式,为后续轨道交通网络调整与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资源共享专题研究轨道资源共享是实现轨道资源优化利用,有效控制建设投资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换乘站资源共享、车辆段资源共享、主变电站资源共享、控制中心资源共享、机电设备系统资源共享等。应遵循“功能第一、节约优先”理念,从网络角度对资源共享的内容、方式、实施条件、控制手段等提出全方位建议,并针对轨道交通网络特点开展车辆段共享、换乘车站和主变资源共享研究。(3)综合开发专题研究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综合开发,将车站、地下步行道与地面重要高层建筑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地下公共空间网络,有利于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开发,形成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综合体。综合开发专题应通过综合开发模式、综合开发规划管理、开发投融资模式、开发设计管理、实施技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适用模式及技术导则。(4)车站导向与装修专题研究车站导向与装修是提升车站品质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车站人性化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视觉形象、装修、导向、设施、广告、环境艺术等方面,涉及出入口、通道、站厅、站台、车厢、街区等“六大区域”和内容、空间、材质、色彩、造型、灯光等“六大要素”。(5)无障碍及人性化专题研究车站无障碍设计与人性化设计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衡量车站人性化程度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从地面到站厅、站厅到站台无障碍设施空间位置关系,无障碍设施选择,盲道与电梯关系、盲道与室外盲道关系、车站内部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对无障碍及人性化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6)地下站出地面“四小件”专题研究地下车站出地面“四小件”一般指出入口、风井、冷却塔、电梯等,其对车站客流组织及对周边环境都有重要影响,应根据轨道交通不同区域特征,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小件”设计导则。

5精细化设计成果管理

5.1成果控制

精细化设计成果控制主要由业主单位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管理,由总体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整个流程的技术控制,最终成果经过审查后,形成成果文件,由总包设计单位下发实施。工点设计单位根据下发文件,予以执行,总体和咨询审图均应遵循下发的成果文件要求进行总体审核与把关。

5.2时间控制

精细化设计成果作为指导设计和管理的文件,其时间必须紧扣设计管理的不同阶段,层层推进,确保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均能在精细化设计管理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6结语

第3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人居环境,今年3月份以来,蓬莱从建设“文明美丽生态新蓬莱”的目标出发,从推进环境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城市的新要求出发,出台了《蓬莱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覆盖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物业小区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等11大项内容64条管理项目,把城市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建立制度入手,采取层级管理、整管并重、长短结合、条块互动的原则,每项工作指定责任单位、管理标准和完成时限,把建设美丽生态蓬莱贯穿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全过程。

一、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改善民生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代表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强,涉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蓬莱市委、市政府重要课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佳代言,要求政府用精细化管理来履行政府的职责,从城市管理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入手,把百姓关心的问题落到实处,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凝聚管理合力,用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化和执法的精细化,塑造政府形象,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形象

蓬莱是一个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生态宜居、美丽现代化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层面,而是体现在城市公共管理设施是否便利,城市服务水平是否完善、生活是否和谐,所以要建立起一套包含城市生活、交通、环境、商业、治安等完整的运作体系,这套运作体系的建立,就必须创新传统粗放式城市管理方式,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实行现代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三)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蓬莱有环境优美的城市名片,比周边县市有显著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领跑争先,为了提升我市的集聚力、辐射力,抢占发展先机,就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将资源进行精细化规划和布局,形成一套有序的资源配置,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吸引人才和资金,因此,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更有利于加快我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蓬莱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突出“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建设,在现有村庄整治建设基础上,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全市555个村和184个社区向“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看齐,表明我市已经进入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巩固这些发展成果,就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对接共享,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够享受同样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做法:

1、城市发展,注重功能开发。

蓬莱自1982年、1994年以来,多途径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共修订了三次,最终确定了2010年-2050年的城市远景发展规划。城市发展重点放在功能开发上,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通过启动风景名胜区、古城风貌区等标志性区域建设,重点打造人居、旅游商贸、产业承载和文教体育四大功能,实现城市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2、服务民生,从严从细管理。

自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以来,住建局用实际行动“做精、做细、做靓”我们的城市生活,让建设和管理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环境卫生管理。采取“水洗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洒水降尘”的保洁新模式,细化30多条道路保洁标准,机械和人工每日2次对主次干道进行清扫,坚持每日洒水作业,增加湿度,降低扬尘;同时,坚持每两天清洗城区垃圾箱,并进行打药消杀,杜绝蚊蝇滋扰,保洁率达100%。

城区绿化管理。按照精细化标准将城区绿地划分九个片区进行网络化管理,成立专业修剪队和绿化带垃圾清理机动队,对城区所有道路绿地逐一清理,对蓬寨路等13条道路的大型蜀桧、龙柏等景观进行外形雕塑;组织4辆洒水车不间断地对全城绿地苗木进行浇水的施肥,对介壳虫病害重点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对市区土地进行全面登记,制定补植计划,绿化面积达6.85万平方米,市容环境进一步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对城区主次街道新建或改造路段人行道铺设面积达5800平方米,完成道路补坑、罩面50000余平方米,28处3257平方米破损道路接口整治;对县城区所有雨水井、污水井、下水通道进行了全面清淤整治,更换雨污水井盖、井箅126套(块),维修城区路灯3670多盏次,投入近30万元建设路灯远程控制系统30万元,全年可 节约电费395万元,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效率。

3、整合信息,探索数字化、网络化。

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正在进行。前期方案已通过技术评审,目前进入招标准备阶段,预计2015年前将建成投入使用,将实现城市管理办事流程的全透明,从源头上防止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发生,并能够快速发现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解决问题,消除管理空白,提高管理效率。

城区绿化养护探索“网格化”管理。全市公园、游园、道路绿地面积近180万平方米,点多、线长、面广,等分成130多个网格,规划成电子平面示意图,建立每个网格养护人员、绿地植被及养护标准等信息库,及时对每个网格管理人员、绿化养护标准及绿化内容的变动信息进行更新,达到电脑一键点击就能对全市各个网格绿地管理,绿地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4、联合执法,集中整治

东关路、东关南街、东关东街、县后路等街巷一直是蓬莱车辆乱停乱放、占道乱摆乱卖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市容秩序,虽经多次整治,仍然存在问题。城管大队与工商、交警联合执法,对非机动车辆停放、违法建设、露天烧烤等进行专项整治,已拆除广告牌120余块,清理野广告6000余张,维修、更换的垃圾箱250个,查处违法建设64处、拆除52处。同时,对钟楼东路、钟楼西路等15条道路实行烧烤禁止管理,其他道路引进无烟烧烤技术实行限制管理。

(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会给精细化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卫设施建设缓慢导致垃圾死角难以解决,地下管网建设滞后,城市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在各绿化带、新安装的喷灌喷头被盗,绿化、市区内公益广告及宣传灯箱被破坏,果皮箱设置凌乱不规范、保洁人员配备不足、绿化带、道路、护栏保洁不到位等等。

2、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有待提升。

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如小摊小贩随意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闯;各类广告乱贴乱写等;市民的文明意识不高,如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乱倒垃圾、横穿马路、乱撞红灯、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等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固定停车场少,乱停乱放根治难。

大量车辆无处停靠,加之部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浅薄,大量车辆违法倾占人行道、便道,违章停放,压损道牙、路面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了交通安全,破坏了公共设施,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4、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目前仍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有些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规定,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就没有具体的条文,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如私家车载客往返烟台,扰乱客运市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环境,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执法无所适从。

三、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一)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市民意识

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简介、目的、意义等进行宣传报道,把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成系列片进行宣传;利用广场大屏幕开展集中宣传,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环保意识,积极营造群众理解、支持和热心参与的和谐城管氛围;通过信息简报、城管宣传专栏的形式及时反映精细化管理工作动态,深入挖掘、收集新闻线索,展示工作亮点,同时随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热点、难点进行专项报道。

(二)健全法规政策,依法治理

城市管理履行职责依据的法律法规众多,既有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还有地方法规,以及建设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也有各级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部分法规、规章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应健全完善城市方面的法律规章,推进执法格局网络化,构建社区、市区、乡镇三级执法网络,建立城管执法体系,实行执法覆盖零盲区。使城市管理成为一个法制化管理。

(三)实施数字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智能监控、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地理网格和责任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定数量的人员具体分包,负责管理区域内部门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建立领导分包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成立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城管执法、市政工程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四个方面率先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四)强化资金投入,探索多元投资机制

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将城市管理的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力度;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准确核定城市管理经费,确保城市维护费等专项资金全额用于城市建设管理,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资金多元化投入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建设和谐宜居新西安,2013,11.28西安日报。

第4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当前我市村庄规划普遍滞后,已适应不了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庄规划滞后问题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二年,是新农村建设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面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推进村镇规划的全覆盖,以村庄规划全覆盖来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07年,我市将开展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重点中心镇和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将先行一步。进一步提高乡镇详细规划的覆盖率,乡镇新开工建设地段和成片改造地段原则上都要编制详细规划;全年每个重点中心镇编制2个以上详细规划,其它乡镇共编制12个以上详细规划;根据镇村规划布点要求,确保完成10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将本着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节约土地的原则,按照“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综合考虑规划点的地理环境,人文资源、历史渊源等自然和社会要素,合理安排融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修编全市的村庄规划,为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创造条件。同时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性,有目的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整合利用,为产业集聚留下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一是做到起点高。村庄的现状图、总体规划图、建设规划图、给排水规划图、电力通讯规划图、道路规划图和说明书等必须齐全,规划上要有超前意识,至少10年不落后。二是做到精确度高。现状图、规划图等尽量要用1:1000的比例,也就是图上1毫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特别是现状图测量时精度要高,所有的建筑物、构建物都要准确的标注在图纸上。三是做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地理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坚持“一村一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考虑到要完成今年10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我们计划分为三个层次来推进100个村规划编制工作。第一个层次对于特色比较明显、规模比较大、历史文化遗传比较多、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以及要创建示范村的“五种类型”的村庄委托外地具有一定资质、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编制规划,第二层次对于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特色不明显的村庄拟委托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第三个层次规模小、人口少的村庄邀请大专院校学生编制规划。四是规划时留出足够的规划建设用地。从近年各地规划实施情况看,规划难以实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留足建设用地,备群众新建之用。五是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农民群众对本村的情况最了解,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我们将认真听农民群众的意见,事前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事中要请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参与收集提供有关资料,配合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事后要将规划成果提请村民代表会审议,并向全体村民公示。通过落实农民的规划参与权,既向农民宣传了规划知识,增强了农民对规划的认同感,又提高了农民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为了方便群众看懂规划图纸,规划图纸的标示要简单明了,图例要明确,并用中文标示。六是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村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一经批准,就要严格实施,一张图纸管到底,不因时而变,不因人而废,体现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对城市市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市政管理模式逐渐向外延拓展,要求市政管理全覆盖和全天候,另一方面市政管理由原来粗放型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过渡。这里就要引入一个“精细化”管理理念,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管理统一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市政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不断汲取和融合其它城市市政管理先进管理理念,借鉴各地城市市政管理成功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城市市政管理精细化管理体制。

一、夯实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基础,精心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首先要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我市城区所有的市政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效率。其次要精心制定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对城市道路桥梁维护、城市道路路牙绿化池等公用设施管理、城市绿化管护及广场公园绿地管理等方面管理标准进行重新调整,进一步提高标准,细化指标,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和督查责任人,将工作责任由一般的工作纪律要求转向责任落实、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求,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和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市政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更新,对破坏绿地、破坏公用市政设施等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我局所属市政管理处、园林管理处和路灯管理处都已建立起固定巡查制度,下一步,我们将考虑进一步整合系统资源,组建专业养护维护施工队伍和执法巡查队伍,加强对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监督考评机制。从进一步强化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目标考评,严格实行“日巡查、月检查、季通报、年奖惩”制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使检查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完善城市市政管理激励机制。建立城市市政管理精细化目标考评工作,实行绩效挂钩,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科室、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不达标的科室、单位限期予以整改,整改不到位,予以批评教育,并取消年终系统评优资格,通过奖优罚劣,严格奖惩,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扎实开展。

三、抓好三个结合,整体提升城市市政管理水平。一是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市政管理全覆盖相结合。不仅要加强对老城区的管理,也要搞好新区、后街背巷、居民小区的管理,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从内容上说,不仅开展城市主次道路桥梁维修,方便老百姓出行,而且要加大路灯维修、城市绿化管护和城市道路路牙绿化池等附属市政设施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城

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市政管理全天候相结合。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群众反映市政管理维护的要求,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都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快捷地进行处理。三是城市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要与“12319”城建服务平台相结合。以“12319”城建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市政基础设施抢修维护指挥调动系统,通过服务平台,将市民投诉及反映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单位,同时对城区市政设施管理、投诉、问题处理等进行登记、汇总、督察。对每一问题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提出处理意见,限定时间内办结,限定时间内向市民反馈答复并做好处置情况记录,并确保市民投诉处理率达到100%。

第5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摘 要 道路是城市交通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确保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之中,不仅仅有助于降低道路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施工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道路施工精细化管理内容分析

首先,对施工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化,对目标和职责进行细化。分解管理目标,明确主管部门及分管领导,避免管理重叠和缺位现象的发生;明确项目经理部门的成本责任和确立;明确全员全过程的成本职责,最后构成各部门协调运作,齐抓共管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其次,将城市道理施工管理的流程标准化,遵循项目管理的规律,以现场管理作为基本出发点,掌控队伍、保证安全、确保质量、增加效益、推进进度,制定出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工序的操作标准,将工程项目建设为标准化的体系,将人、物、事都纳入到标准化的轨道上来,实现从单一管理到全面管理,由依靠经验到依托于科学,由主观主导到客观法制,有粗放到精细。

最后,实现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的量化,全面实现工作职责和考核的量化。

二、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有效地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应用精细化管理,首先就必须要在施工的前期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加以有效的应用。在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时,一定要对于项目的结构加以认真的分析,同时也必须要对于各个分解项目引起重视,使得工程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等目标能够有效地协调,此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分析,从而确保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要实现城市道路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还必须要对图纸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接收施工图纸的时候,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接收,在接收施工图纸之后,对于施工图纸要进行核对,确保图纸与合同的规定相符,从而确保后期的施工活动能够得以有效的开展。

最后,还需要对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开展施工活动之前,必须要对于道路工程的相关资料加以收集,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以及项目的特征来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实现对于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精细化管理。

(二)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健全现场管理规章制度。为此:首先,需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和考察,必须要充分发挥业主、第三方监理以及质检站的作用,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其次,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必须要制定合理的现场监督标准,对于管理的目标要加以细化,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提高工程的质量。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因为材料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不对材料引起重视,那么就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应该从采购环节开始,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一定要对于材料的质量、规格加以有效的检验,确保材料是符合施工和设计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关注材料的供应商及材料的价格,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来对材料的采购进行管理。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还必须要再次进行检验,以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都是符合要求的,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从而避免道路质量受到材料的影。

(三)工程完工后精细化管理

当工程项目完工后,项目部管理人员应该召集工程技术、计量、财务、材料等部门对工程所有财产和物资进行清理与核算,分析施工成本,并归纳交企业档案管理部门。

(四)对于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施工人员,所以要想使得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得以有效的应用,还必须要对于施工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他们是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的,同时也采用了合理的施工技术,通过现场的监督和管理来避免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的因素而导致道路工程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

三、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而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激烈市场上的应变与竞争能力,因此,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工程项目获取成功的重要管理途径。在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要更加地科学合理,这样可以高度集中企业或者项目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施工工作,能大大降本增效,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为社会创效得利。

参考文献:

[1] 李云洋.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应用[J].北方交通,2014(10).

第6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一)精细化管理与社区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其核心理念是精、准、细、严。

我国著名精细化管理大师温德诚先生提出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理念,他提倡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导入到政府的管理实践,借助现代企业管理手段,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对政府管理方式而言是一个重大创新。笔者受温德诚大师政府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启发,认为在社区管理中同样可以推行精细化管理,而且现代社区建设需要精细化。

社区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在社区管理中,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特征,促进员工敬业,认真做事,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核心在于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方法来管理社区。

(二)现代社区建设需要精细化管理

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大部分社区建设实践者来说,现代社区建设是培育社区精神和激励合作技巧的过程。有效的社区需要建立在公开沟通和公开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相互包容和积极参与决策模式之上的,它的治理模式不是一个命令链条,而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畅谈和协商。

从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来看,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在传统单位制解体的过程中对社会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一个以“社区制”为主体的治理体制。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起步的,社区建设初期,被政府用作应对社会问题的手段,主要围绕扶贫济困展开,解决下岗失业、残疾人照顾、社会治安等问题。然而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区群众更加重视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建设的需求增加,同时对社区功能和社区管理的要求更加精细化、多样化。对于这种新的需求趋势,当前许多社区现状无法满足。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强调并注重细节,成为现代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现代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二、浙江省余姚市新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新城市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辖区总占地面积0.48平方公里,位于余姚城区,由新城市花园、长新新村、春晓华园三个小区组成,共有住户4413户,楼群226幢,常住人口11000人,流动人口1142人。新城市社区成立初期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对本社区情况不熟悉,居民对社区管理者缺乏信任,对社区没有归属感。另一方面社区管理模式粗放,员工流动性大,专业人员欠缺,社区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新城市社区通过重点户走访、档案登记等方式,逐步收集社情民意,注重社区工作的细化与规范化,赢得了居民的普遍好评。2009年,新城市社区被民政部授予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2011年初,新城市社区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社区精细化管理战略。

(一)新城市社区以“精、准、细、严”为核心,制定管理标准

新城市社区在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把握“精、准、细、严”的核心理念,制定出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管理标准。

一是以“精”为目标。新城市社区在发展规划中强调,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在五年内打造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实现社区和谐稳定,居民温馨幸福。在社区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规定务必求“精”,争取做到最好、最优、最有效。

二是以“准”为原则。为实现“精”的目标,新城市社区在《员工管理手册》和《社区工作管理条例规范》中明确规定,社区员工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方面必须做到准确、在数据更新上做到准时;社区负责人在制定重要决策时,需要按照集体协商制度,确保政策制定准确无偏差;在计划执行方面,力求准确到位。

三是以“细”为手段。新城市社区虽然只有13名工作人员,但为了把社区工作做得更好,服务居民更为细致,专门制定了《社区工作管理条例规范》,对社区的各项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在服务居民上,力求做“细”,在执行标准制定与过程监管上,做到细心细致。

四是以“严”为准则。新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方案制定中,重点提出了严格监管与严格控制偏差战略,确保各项目标与工作计划如期实现。

(二)新城市社区以“六化”为手段,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工作职责细化。社区专门设计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细化工作职责,要求社工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并认真记录,社区工作站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分类,力保每项工作都能认真落实。

二是信息整合数字化。新城市社区建立了数字化民情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便于及时更新与调用。2007年开通了社区门户网站,2010年开设了新城市论坛和社区(新民之声)QQ群,并确立两名社区网管员,与居民在网上及时沟通。

三是服务管理规范化。为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了《新城市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制度》,就接待服务群众做了明确要求;民主推荐产生了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制订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成立了党员服务站,党员爱心基金会、党员志愿者协会。

四是事务处理流程化。为提高办事效率,新城市社区积极倡导事务处理流程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新城市社区民情会商制度》,对于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采取信息收集、上报、集体协商、确定负责人、专人办理、结果汇报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五是组织管理协同化。合理设置党组织机构,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建立10个党支部,划分10个党员责任区,一个社区干部担任一个责任区负责人;配齐配强两委会班子,把一批政治素质好、有开拓奉献意识、肯吃苦、热心社区工作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社区领导岗位;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制度,2009年4月社区成立了“和谐促进会”,设立8个“和谐促进小组”,选举推荐148个和谐促进员,形成“社区、片区、楼群”的自治管理网络体系,这样有效地促进了 和谐社区的创建进程。

六是精细管理常态化。目前新城市社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本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下一步还需要深入推进以及普遍提高。因此,新城市社区正在探索建立精细化管理常态机制,继续狠抓精细化管理,脚踏实地,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三、 新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新城市社区推行精细化管理收到明显效果,社区居民信访大幅下降,人民内部矛盾调解成功率大幅提高,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均有明显好转,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精细化管理为社区工作成效带来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民情掌握更为详细

新城市社区通过开展“走千户,访千人”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骨干深入楼道、深入居民,尤其对孤寡空巢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困难家庭等重点对象,进行了重点走访,2011年度共走访居民户837户,计2358人,其中外来人口462人,对他们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政治面貌、职业学历、特长爱好、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等分类建立了数字化民情档案。通过民情档案的精细化动态管理,能够随时掌握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资源整合更进一步

新城市社区通过组织建设、举办活动和物质载体灵活应用等形式不断整合社区资源,发挥资源效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建立党员服务站、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建理事会等方式,为社区党委下属的10个党支部, 262名在册党员和746名在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通过协调、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委、所属支部及困难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增强驻区单位的共建意识,目前已有9个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委、所属支部及困难党员结成了共建对子,还先后收到共建资助款30多万元;通过党建工作理事会动员和组织辖区学校、医院、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硬件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真正做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性党建合力。

(三)社区工作更具活力

新城市社区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激发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动力。一方面,对社区工作者来讲,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事务处理流程化,办事效率更高;部分办公电子化,节省了大量时间;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评价更加科学;组织管理协同化,沟通更加便利。因此,该社区工作人员跳槽的少了,踏实肯干的多了,社区管理与服务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制定规则、成立相关小组、举办邻里节活动等方式,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搭建平台,激发了社区参与共建的活力。

(四)为民办事更得人心

第7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规划方案、建筑风格、绿化设计等宏观层面,又与道路环境卫生、公用设施维护等细节密切相关,同时也包含着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20*年9月份,*市城管局开展“捡拾烟头发奖励”活动。环卫工人付中明感到了工作压力:虽然每上缴200个烟头就可得到1元钱奖励,但是如果被督察人员发现负责的道路上留有烟头,同样会被处以一定的罚款。通过努力,付中明在9月份共捡拾烟头17000个,获得清扫公司88元的现金奖励,成为捡拾烟头的“状元”。而整个活动开展以来,*市区400余名保洁人员自9月份至今,已捡拾120万个烟头,大大改善了市区道路的卫生环境状况。

“捡拾烟头”只是*市城管局环卫处为响应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而开展的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让保洁员拿烟头来换奖励,而是对他们的保洁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进一步提高卫生意识、环境意识。”该局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范留柱这样说道。

在《*市城区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中看到对市环卫处负责的“市容市貌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两大项内容的标准——人行道清扫标准为每1000平方米面积内果皮、纸屑、塑膜每项不得多于6片,烟蒂不得多于6个,痰迹不得多于6处;垃圾中转站内、外地面清洁,无杂物堆放,门、窗、墙面无积灰、蛛网;公共厕所内无纸片、烟蒂、粪迹、痰迹、苍蝇;……这些工作的标准,是缘于20*年年初*市开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

近年来,*市开展创建园林城、卫生城、旅游城等活动,*市城市管理局是主创单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日趋完善,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改善。但是,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城管工作仍比较粗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市创建指挥部和*市城市管理局于20*年2月13日出台了《关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试行方案》,标志着*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正式开始。方案确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即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效能提升为关键,按照精确、细致、提高的要求,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完善、长效、高效、实效、封闭的良性城市管理运转体系,从而推进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方案》划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范围,并参照河南省建设厅《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结合*市创建和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了该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同时出台《城区精细化管理职责分工明细表》、《责任单位精细化管理工作程序》、《责任单位精细化管理考评项目及评分标准》等,掀开了*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序幕。

《*市城区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对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广场(公园)绿地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城市出租车管理、工程建筑工地管理、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城市亮化管理、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等60个大项目、1320个小项作出了细致规定,并制定了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

魏都区、*县、市东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及市城管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卫生局等部门的职责范围得到明确,西湖公园、公交公司、汽车站等单位的工作都有了具体标准。*市城管监察支队承担的精细化管理任务也被进行了具体量化,有了参考的具体标准:临街建筑物的未封闭阳台、平台、屋顶、外走廊上无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主干道便民坐椅、开放式办公区小景点及其周围5米范围内无乱丢乱弃现象;沿街建筑物窗和阳台的安全防护网不超出建筑物墙面,且规范整齐,无残缺、锈蚀……

*市捷通公交公司副经理薛金武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公司对市里的各项创建活动一向都积极参与,但过去一直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来参考。现在开展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对公交公司的各项工作有了明确要求,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提升。”

城市管理的标准制定了,责任单位不执行怎么办?

*市创建部门为此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方案,对责任单位履责情况进行打分。他们采取定期考评、随机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每两个月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督导团、群众代表参加联合考评,对照评分标准扣除对应分值后,计算出实际得分。精细化管理考评结果双月公布一次,年终进行总评,每双月考评情况以简报形式,在市创建新闻会上排名通报。在双月评比中,连续3次被评定为一级的单位,主要领导在新闻媒体上作经验介绍;连续6次被评定为一级的单位给予全市通报表彰,并对其单位及主要领导给予适当奖励;在全年评比中获得一级第一名的单位,授予精细化管理优秀单位,并给予1万元奖励。为了做好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市创建办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及《*市广场、游园精细化管理考评办法》,成立了3个考核组,考核一组重点负责考核市东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县城区及市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考核二组重点负责考核魏都区所辖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考核三组重点负责考核广场、游园及河道整治。考核时,考核人员每天徒步行走数十公里,坚持认真、细致、公平、公正,发现问题,不留情面、不徇私情、铁面无私,严格按照标准打分。

如今,不论是游园、广场,还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甚至是每座公厕、每棵树木,都由具体责任人负责管理维护,并进行管理责任公示制,设置公告牌,让督察单位和市民一目了然。*市创建办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定人、定点、定量、定时、定方法,使每项工作都能置于广大市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已形成“事事有人管,处处见管理”的模式,各项创建工作基本上消除了管理上的盲点。截至目前,*市创建办3个考核组对20个单位、11个办事处的80多条主次干道、242条背街小巷、19个广场(游园)、6条河道、11个出入市口进行了30次考核,发现问题1143个,下发督察通报286期。

精细化管理工作给城市带来变化也是可喜的——

*市城市管理局20*年共清理店外杂物14500处,治理店外经营28900处,流动经营近60000人次;设置市创建公示栏45个、公益广告牌280块,拆除门店牌匾1710多块,主次干道门店牌匾基本规范,主次干道增设果皮箱2000多个。

*市政管理处整修人行步砖22200平方米,修补坑槽12500平方米,维修道牙、花坛石8公里;沥青灌缝8.5万米;粉刷桥栏杆10万米;处理路面塌方11处。

全市共刷新建筑立面292490平方米,*路、*路、*路、*路、*路、*路、*路等道路沿街容貌焕然一新。

第8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立面;细部设计;建筑外观;精致性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朝着多种多样的方向不断发展。而建筑物的外贸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建筑物的立面进行设计和构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样不仅仅能从表现出城市所具有的个性,还能欧提高整个城市的形象以及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做好建筑立面细节部分的设计,从而展现出整个城市的独特色彩。

1 城市建筑立面细节部分设计的原则

1.1 形式与内容协调与统一的原则

建筑不仅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多的还要展示自己的外观。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细节部分所具有的功能在不同的建筑物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却有可能有着同样的表现形式,即便是通过不同设计师进行设计和构思的。相同的,不同区域和民族在细节的处理方面也有可能展现出不尽相同的处理形式,这并不仅仅与设计师的个人思想有关,更多的是与当地环境产生明显的联系。所以,对于单独的建筑物来说,内部整体的细节部分还是应该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相互协调和统一。

1.2 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细节部分是整个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构成建筑物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片段,所以,它能够从基础方面满足建筑物某一需求。它不仅仅可以同其他细节部分相互联系,还能够与整个建筑整体产生必要的联系。与此同时,细节所要表达的含义需要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相协调,并且建筑物整体功能还需要通过细节部分完整地表现出来。

其次,细节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我们在观察细节部分对于建筑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时,也必须要关注到整个细节部分具有一种美感,并且在整个建筑物中不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还能充分表现出整体的具体内涵。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完整的细节部分可以能够给人一种审美上的享受。

2 设计立面细节部分的规律

2.1 秩序

在立面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整个细节设计视觉中心店中必须要有收敛和聚集的凝聚力。线条具有联系的作用,并且还具有支撑和指向的性质。而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整个高层建筑物在立面上线条的表现力往往是最关键的。而面作为整个空间的主要背景,是构成整体的一个基础,也表现着整个建筑物的三维空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点、线、面和整体的把握并不是单独孤立的,建筑物中的某一个构成要素要想成为一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要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并且里面的构图就是将这些基础构成要素转变成为主要的构图要素,并且保持其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2.2 比例

在高层建筑物的里面设计之中,比例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整栋建筑物的安全,还明显的表现出整栋建筑物的审美和形状。比如东京都的新市政厅,设计师丹下健三利用建筑物里面不同的切割方式,展现出来传统的文化风格,表现出一种极为明显的地域色彩。

2.3 尺度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不能仅强调建筑本身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的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尺度感系统。

2.3.1 城市尺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的尺度的确定首先应与一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环境自我表现。

2.3.2 近人尺度。近人尺度的处理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在细部安排上,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入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其尺度感比以上几个部分更细。通过对入口部分及建筑周边空间加以限定,创造出一个由街道到建筑的过渡缓冲的空间,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2.3.3 细部尺度。细部的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指材料的质感。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不同材料的质感,来塑造建筑物,来吸引人们亲手去触摸或至少取得我们眼睛的亲近感,形成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

3 住宅建筑立面的设计

住宅建筑立面包含许多部件,这些部件包括入口、门、窗、阳台等。立面设计是正确识别部件的尺寸、比例和颜色等。通过变换、实际对比、方向变化、改变形状使得内部空间和外部协调和统一。实现简洁,清晰、大方的外观效果。

3.1 单元入口设计

单元入口的形式。作为一个住宅单兀入口局部形成的视觉元素,不仅是建筑的整体视觉焦点和重点,也与建筑风格的体现。根据入口在建筑外墙面上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凸、凹三种入口形式。

3.2 窗的设计

窗是建筑上非常实用的建筑元素,它不仅为建筑室内空间提供自然采光,通风和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灵活的立面构成元素。如果按照建筑视觉原理的一些基本方法,灵活运用窗口元素的功能,设计建筑外观,可以使原本平淡的门面展现积极和有一定的魅力,丰富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力与美。

窗的形式。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中的窗也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和审美需求。窗户因其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墙面的窗和天窗。墙面上的窗根据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又有平面窗、凸窗、凹窗之分。

窗台板设计。传统的设计中窗台宽与外墙厚度同宽,在立面上没有立体感,内墙而也显得较为平坦,现代住宅设计最大的变化是设置窗台板,窗不在是一个平面,而是折线形的多个平面,不仅增加了采光而积,而且外立面有凹凸变化,虚实对比,使住宅外立面活跃且美观。

窗框设计。窗框是构成窗户的结构支撑部分,它看似不起眼,却对窗户有强调的作用。

3.3 阳台的设计

阳台的形式。不同形式的阳台上显示的空间特征和造型效果是不一样的。根据阳台和建筑物外墙的位置关系,阳台可分为凹、凸型的阳台,半凸、半凹阳台和其他类型。根据阳台的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三角形、圆形阳台等形式。

阳台立面设计。立面构图:住宅建筑立面的艺术形象,总离不开在阳台立面构图的特点,阳台的灵活应用和组成,可以使建筑显得温馨、活泼、充满活力。在许多建筑物,层层重复阳台可以使外观呈现出强烈的横向组成特点和节奏感。

结束语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城市用地的紧缺的状况,各种高层建筑被广泛建设。对于建筑的立面进行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周东兰,白云飞,杨铮.如何以建筑立面细部设计体现建筑外观“精致性”[J].城市建筑,2014(6):48.

第9篇:精细化城市设计范文

关键词:基础测绘 城市管理 大比例尺地形图 数字高程模型 遥感影像

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35-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也不断扩大,城市管理的难度也逐渐提高,传统城市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已很难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近年来,基础测绘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抗洪防灾、国土资源及矿产调查、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它能够为城市管理提供大量详细的数据信息,从而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1 基础测绘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基础测绘成果是在基础测绘过程中形成的,是以各种信息载体表示的图形和数据资料[1]。基础测绘成果所反映的基础地理信息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不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以保证其现势性。从基础测绘的含义层面看,基础测绘成果体系分为测绘基准和图形两大类;从地图产品形式层面看,基础测绘成果体系分为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产品。近年来,基础测绘成果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2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等)为对象,综合规划、协调、控制和建设城市运行系统的活动[2]。城市的繁荣发展标志着现代文明的繁荣,但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诸如城市规模膨胀、人口流动过快、城市规划滞后等问题。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已无法很好的处理这些棘手的城市问题,而对城市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

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新兴模式。城市信息化管理是利用电子、网络等手段综合管理城市,从而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发展[3]。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的理念应用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并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使管理流程最优化、监控指标精细化、岗位设置合理化、责任落实全面化,最终通过“无缝隙”的管理过程,实现“零缺陷”的目标[4]。

3 基础测绘成果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1 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是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垂直投影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三类。地形图的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信息就越详细、准确。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城镇建设规划、市政工程设计以及城市管理服务的重要的基础技术资料[5]。

(1)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利用现势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解决城镇地籍调查时的出现一些问题,从而改进调查流程,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成果质量。例如以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底图进行城镇地籍调查,能够避免历史底图陈旧带来的误差;对非独立或大面积宗地进行调查时,现场指界比较困难,指界人可以利用现势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图上标定准界址点[6]。

(2)实时体现城市的发展变化。

在进行基础地形图更新时,不仅要提高重要地点的数字精度,而且要针对各部门的不同需求,在更新基础地形图全部要素的基础上,详细采集和更新地名及城市设施部件等。此外,地形图外业数据要与地理信息系统同步更新,保证整理后的数据与实物的地理位置一致,便于相应部门实施管理[7]。

(3)及时应对城市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城市发生突发事件时或城市基础设施发生故障时,决策者可以根据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详细表示的控制站点、派出所、医院等单位,及时并合理地制定应急措施,调遣相关单位,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3.2 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

传统意义的高程模型是应用等高线来描述地表的起伏,数字高程模型(DEM)则是把地表的起伏用数字模型来描述,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地形信息。

(1)坡度坡向分析。

坡度和坡向作为两个最基本的地形要素,是描述地形特征的重要指标,坡度坡向分析也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DEM坡度分析是基于斜坡坡度进行的,一般用不同的色调来区分不同的坡度,如深色调表示坡度较大,而浅色调则表示坡度较小。DEM坡向分析是用不同的色调或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坡度朝向。基于DEM的坡度坡向分析,不仅可以在微观上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确定规划地块的控制指标提供依据,还可以在宏观上为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提供参考[8]。

(2)地形延伸分析。

城市规划的各项背景分析和决策需要以相应的专题图、统计图为依据,这就需要在基本地形因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地形分析。传统方法进行延伸分析的程序较为繁琐复杂,且效果不佳。考虑到DEM数据包含充足的水文、地形等信息,因此综合其他有关资料,利用GIS对DEM数据进行分析,便能迅速实现大多数的延伸分析和应用,提高了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8]。

3.3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的应用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时效性强等特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物结构、分布、光谱信息等,能够精确监测地表的细微变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管理活动中重点实现对地物的动态监测和信息提取。

(1)城市人口精细估算。

人口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城市人口数据的精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管理的合理性,而常规的人口普查周期长、时效性差,无法满足日益凸显的城市内部微观问题。随着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方法已逐渐应用到估算城市人口中。例如,封静[9]提出以居民住宅为纽带,联接遥感数据与精细尺度的城市人口数据,以居委会为单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和分类居民住宅信息的,建立城市精细尺度人口估算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估算出目标区域内的人口数量。

(2)城市绿地管理。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不同植被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能够快速、精确地提取绿地类型、分布和结构等信息。在全面掌握城市绿地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地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建设和监测,可以为定量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制定城市规划、衡量城市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3)城镇减排精细化管理。

城镇减排管理包括对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发现、处理城市垃圾、污水,对保护城市环境、改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传统的统计上报方式难以快速掌握和监测污水处理设施的分布和运行状况,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能够半自动地识别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能够自动提取地面固体废弃物的种类、面积、堆放等信息,并可以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从而为选择最佳处理方式、合理布局处理设施及科学制定治理规划提供可靠数据[10]。

4 结语

在“数字地球”战略的大背景下,基础测绘成果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方面,基础测绘成果提供的基础空间数据,以及基础测绘成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能够不断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程度。此外,应当从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推动基础测绘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数字中国”的构建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肖建华,王厚之.城市基础测绘成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勘测,2003,2:2-4.

[2] 彭耀华.城管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 陈群民,白庆华.新世纪中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01,4:19-22.

[4] 李登军.青岛市市北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5] 陈步尚.论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及精度评定[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4:388-393.

[6] 张先为,李国庆,等.现势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9,5:64-67.

[7] 张铁斌.大比例尺地形图在数字城管中的分析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2:237-238.

[8] 王辉,周建康.基于城市规划的数字地形模型及应用[J].城市勘测,2010,3: 1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