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精细化工工程全文(5篇)

精细化工工程

第1篇: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关键词:专业认证;精细化工;专业课程;OBE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切实进行工程教育意义重大[1]。以中国2016年《华盛顿协议》转正申请获得通过,从而成为正式会员为里程碑,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学界在此之后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2-3]。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充分认识到工科专业扎扎实实培养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而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性[4-5]。精细化工是化工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其技术集中度、获利率等均居于现代化学工业的“金字塔尖”。在注重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当今时代,精细化工以其特点成为各国化学工业中的发展重点。各化工强国如德国、日本等精细化工产业均相当发达[6]。多年来,我院一直将精细化工作为专业特色,并在本科生实习教学环节中将其设置在典型精细化工企业中实习,理论课程教学中设置大量精细化工相关课程。近年来,专业依据精细化工发展形势,同时参照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标准(2017版)、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补充标准(2020版)及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2018版),依据OBE理念,对于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最终构建了完整的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本专业学生解决化工方面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

1精细化工方向学生培养目标

精细化工方向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在化工及相关行业,特别是在精细化工领域从事化工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及管理、理论教学及科研创新等工作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级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可望成为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与工程师。为实现培养目标,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除传统化工专业课程外,还必须涵盖“化工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且精细化工的专业课程必须特色鲜明,从而保障学生毕业时具备解决化工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而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2精细化工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精细化工方向专业课程可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在满足国家质量标准及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基础上,为体现专业特色而设置;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涵盖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传统核心课程,并依据化工教学科研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主要包括“化工导论”“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学分离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计基础”“化工制图与CAD”“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工技术经济”等课程。“化工导论”课程是为化工类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概述性课程,目的是使化工专业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化工专业的各个领域。“化工原理”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以传递过程理论为基础,以化工产品生产中的物理过程(不包含化学反应)为对象,归纳过程原理共性,聚焦单元操作,通过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和考查化工生产过程中被处理物料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考查、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化工热力学”专门研究化工过程物理化学变化,是化工过程研究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兼具理论与应用。“化学反应工程”专门研究如何运用化学动力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等知识对工业反应器进行分析、模拟、设计与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发现、分析并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化学工艺学”专门研究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原理、方法、特点与应用之间相互关系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化学分离工程”讨论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从事分离过程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奠定重要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专门研究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的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及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方法,具备在化工过程中运用相关知识辅助解决化工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专门研究化工容器和设备机械设计的科学原理,使学生基本掌握中低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基础知识及其设计方法。“化工设计基础”以化工生产车间(装置)的工艺设计为重点,讲述目前国内通用的化工设计的原则、方法、设计程序与技巧,和各种化工工艺图与化工设备图的阅读方法,以及计算机在化工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化工制图与CAD”主要讲授化工工程图纸的绘制标准、绘制原则及相关电脑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三维想象、电脑绘图及工程设计能力。“化工安全与环保”专门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化工安全生产意识,使得学生熟悉相关化工安全及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标准,从而具备解决实际化工生产中安全与环保问题的能力。“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通过讲授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化工过程分析、合成和优化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将本课程所学知识与已经学过的其他专业主干课程等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基本能力。“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化工技术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与化工企业管理进行结合,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如何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政策和工程项目管理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能力。

2.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是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体现专业精细化工特色而设置,主要包括“化工专业英语”“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涂料树脂合成与配方”“表面活性剂基础及应用”“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等课程。“化工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虽然属于专业选修课,但其在学生毕业要求矩阵中的支撑非常重要,因此要求专业学生全部选修。“化工专业英语”主要介绍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方面的经典英文文献,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科技及设计文献中的词汇与阅读,进而具备英文论文写作、英文科研交流等能力。“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专门研究理论、方法、实践融于一体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知识,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主要研究相关精细有机合成反应和主要精细化工产品,使学生了解主要精细化工产品,进而具备运用有机合成反应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能力。“涂料树脂合成与配方”主要介绍用于涂料生产与制备树脂的化学组分与高分子结构、配方性能及实际生产,使学生具备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涂料树脂生产及改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表面活性剂基础及应用”课程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结构特性、分类、合成方法、表面活性和应用,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精细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以化学及其相关理论应用于化妆品的原料及生产机制研究,使学生掌握化妆品生产工艺及原理,具备从事化妆品工业的能力与素质。

2.3专业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课程是提高本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学生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实践OBE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专业实验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化学工程与工艺生产实习”在专业学生基本学完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学生能够回顾、巩固、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使得学生具备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及实习工作经验来发现、分析进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则是通过对化工专业常用实验原理、技术和相关实验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训练与使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主要化工专业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开设专业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实验数据获得与深度处理、结果分析、解释与讨论、专业实验报告撰写的相关方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通过工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课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传一反”及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单元课程设计基本思路、设计步骤,了解和掌握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法、工程设计手册与设计标准的使用方法和文献资料查阅与归纳整理方法、工程计算与工程绘图的技能和方法以及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设计(论文)”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的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应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得学生具备相关基本专业技能、科学研究创新和工程实践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撰写研究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精细化工方向专业课程授课安排

依据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及工程专业认证标准,遵循化工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学院对精细化工方向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进行了仔细研讨,合理设置,如表1所示。除“化工导论”外,专业课程从第四学期开始授课,主要集中于五、六、七三个学期。课程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层层递进,有利于专业学生知识的获取及相关能力的具备。

4结束语

第2篇: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全过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房地产、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各类工程项目发展迅速。然而,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三超”问题,使得作为承包方的施工企业叫苦不迭,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的扯皮、纠纷事件屡有发生;在已经运营的项目中,出现运营成本高出预期费用,或产出远小于预期等现象。上述原因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仍延续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工程造价管理,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应由原来的“粗放型”的单一阶段造价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变。我国通过颁布2003、2008、2013版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立了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尤其2013版凸显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理念,并提供了操作细节,体现了工程造价管理应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精细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人才培养也需要周期等原因,目前能满足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要求的从业人员很少。我国高校对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进行诸多探讨,主要侧重于如何与企业联合培养,提高其应用能力,但对如何在高校的培养计划中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 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其具备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并无涉及。本文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及具体要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2现阶段我国造价从业人员的不足

2.1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目前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人员普遍学历不高、知识面较窄,技术水平不足。且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的造价咨询机构只能单纯地开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及工程结算的编制及审核业务,而对于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设计的造价分析及设计方案的优化、施工中的合同价款的调整及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智力服务则很少涉及。因此,大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主要集中于计量计价的基础性业务,缺乏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知识进行增值服务的能力,不能满足我国工程造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2.2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较为粗放,工程造价控制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对前期决策阶段重视不足,使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估算与实际严重不符,造成后期设计或施工的返工或变更,使工程管理难度加大;在招投标阶段未能科学地进行招投标策划,致使为施工过程的合同纠纷埋下隐患;施工过程的合同价款的控制能力不足,工程变更及造价纠纷屡屡发生;竣工结算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结算,由于过程的粗放式管理,使结算未能真实反映工程造价。上述问题的产生,有造价管理体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造价管理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3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3.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技术,不仅仅重视宏观控制,更注重微观操作。“精”就是紧盯对造价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准确控制;“细”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造价控制得以量化。精细化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通过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以造价的控制为出发点,以专业化为基础,依靠组织管理制度为保障,借助信息平台,通过精细的策划和准备,从准确到精确,对整个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3.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3.2.1培养综合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观念上应较为开放,思路活跃,勇于开拓创新;另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3.2.2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成果标准化。即根据每个建设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细则,摒弃传统管理中只注重事中和事后控制,应将控制重点提前到准备阶段,细致地做好事前的各项策划工作,将各项管理目标细化,责任明确,保证得以有效控制。

3.2.3成果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不仅要求实施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同样也要求成果必须标准化、精品化。如编制的造价成果,必须按照规范的格式;合同价款的调整(如工程变更),也应按照规范的格式。

3.2.4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参建各方可以依托共同的信息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实现高效管理。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及应用前景。

3.2.5强调创新和持续改进精细化管理虽然注重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工程特点的复杂性及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解决问题的特点,创新方法,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3.3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3.1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建立在国际以及国内对精细化管理人才实际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造价工程师执业的能力要求,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工程造价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培养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如掌握BIM技术),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3.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应用中,应帮助学生将孤立的课程联系起来,既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工程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又能从微观入手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并通过掌握工程造价或BIM技术软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4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家从计量、计价、定额消耗以及造价活动管理等各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指导规范,目的为推进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发展,而高校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将国家最近的相关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中,调整相应的培养方案。

4.1培养规格

参照《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5版)的规定,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能力结构包括综合专业能力及表达、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本文主要从专业知识结构、综合专业能力及专业素质方面概述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应建立在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五个知识领域构成。(2)综合专业能力①精确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及审核能力,包括投资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竣工决算;②方案的比选、优化及决策能力,包括决策阶段的方案优化、经济评价及决策;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技术经济论证及决策;施工阶段的技术经济比选及施工方案优化;③造价的协调控制能力,包括招投标阶段的策划能力、施工期的合同价款的调整与管理能力,处理结算纠纷、诉讼的能力;④造价信息的管理能力,能利用各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行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提升执业的现代化水平。(3)专业素质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需要获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追求真理的良好科学素养;具有系统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从工程造价角度分析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不足和缺陷,具有预防和处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能力。

4.2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在之前的“技术类”、“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4大课程体系基础上,再增加“信息类”的课程,如: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BIM原理及其应用等。除了对课程体系略有调整外,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梳理及链接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国家的规范或标准,纳入课程教学中如以《工程造价术语标准》(GB/T50875-2013)为依据,规范专业术语;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为依据,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等等。(2)帮助学生将各课程的知识有机联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上述课程不能孤立的学习,而必须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效果。如“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需要掌握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造价相关理论知识;按平台划分,需要掌握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信息等相关知识;在时间安排上,先学专业基础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逐步展开;在内容设置上,相关知识前后搭接,步步深入,实现从分散到综合的过渡。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和训练,可以将相关课程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形成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学生不仅仅掌握孤立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将五个阶段、五个平台的知识通过具体工程管理过程进行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的有机整体,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需要掌握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工艺的确定、定额的套取等。在此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定额原理”、“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施工”等已修课程。同时分部分项划分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必须遵循《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45-2013)等计算规范;单价的计算规则必须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定额的选用及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应与“工程定额原理”的课程密切联系,并参考《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TY01-31-2015)等国家或地方定额;造价文件编制成果以《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为指导;在教学中将各个不同类别的主干课程的要点适当地串联、汇集,反复解构和组合课程内容,在训练中将所学的知识重新搭接和有机结合,达到深入了解局部、系统把握整体、明确相互联系,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及实践能力。

4.3实践与创新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各类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实验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研究性实验,如建筑材料、大学物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等实验。对实验的训练,应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实验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如实验原理、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为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2)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设置课程实习及时进行训练,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各种实习,循序渐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大四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从实习岗位设置以及实习内容,应注重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接轨。(3)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主要应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创造性地完成符合实际要求的设计任务;毕业设计(论文)在于巩固、加深、扩大学生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都比课程设计高。(4)创新训练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等。除了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创新训练,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或者参加学科竞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5结语

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必然要从原来的“粗放式”的单一阶段管理,向“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向转变。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国际、国内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建设单位及承包商等对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给我国工程造价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应在工程造价或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培养方案上,重视全过程精细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规格上符合要求;其次应调整课程体系,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再次应通过实践体系培养学生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应创造创新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当然,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靠高等院校,高校的教育只能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必须依靠执业资格考试制度、行业协会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来辅助。随着造价管理业务范围的扩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还必须在执业过程中,通过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礼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建筑企业的应用及对策——基于2013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5(1):127-130.

[2]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114-119.

[3]夏玉英.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51-152.

[4]严玲,霍双双,邓娇娇.基于能力导向的工作坊实践教学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6):113-121.

[5]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第3篇: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

1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现场实现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有效保证施工成本达到最低,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针对公路工程各个管理环节,提升精细化管理重视程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漏洞。

2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概述

2.1构建精细化管理框架。建立精细化管理框架,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条理性,更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具体操作上,首先,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条理性划分,作为施工管理单位,可根据公路工程原材料、现场人员结构以及施工设备等实际情况搭建精细化管理框架。管理框架涉及整个工程管理目标、管理措施、组织结构、管理过程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企业管理者可通过精细化管理框架充分获知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内容及方向,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施工单位内部精细化管理程度。其次,公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精细化管理框架能够有效弥补施工单位管理短板,促进现场管理工作有效完善。最后,精细化管理框架还包括投资造价等模块,对于前期工程合同梳理,施工过程成本管控也能起到积极作用[1]。2.2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流程。在公路工程管理中,落实精细化流程特别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理念上对精细化进行定位,借此推动公路工程现场管理。其次,整合工程项目中各类施工、材料、人力等资源,对其进行合理优化,为精细化管理创造优良环境。涉及施工环境、工程合同评审、安全风险以及施工技术制订等方面,必要时施工单位可借鉴科学管理经验与先进工程技术,就公路工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实现管理流程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实现公路工程项目高质量管理。2.3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现场工作中,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精细化管理分为多个管理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2个方面是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无论是现场施工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应以项目合同为基础,设计方案为依托,完成或履行项目合同中规定的任务和责任。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对合同标段进行精细化管理,目的是为提升合同自身的实施性,并检验其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进而为施工单位或建设部门提供施工保障。对施工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层,应首先就该项目需要何种施工技术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可能影响技术管理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管控,真正起到协调作用,促使技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完成。其次,技术管理工作还应实现现场监控,对公路工程现场可能随时出现的施工变更、安全事故以及技术隐患进行有效管控。第三,施工现场所有管理及施工人员应从调配上体现灵活性,确保每个现场人员均担负必要责任,各施工环节均有人员负责,同时又能相互衔接。需要指出的是,公路工程项目为国内关键性基础建设,其建设数量较多,覆盖范围较广,其质量好坏更加影响社会民众生活及企业基本生产,所以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现场管理人员,都要重视现场各环节的细节,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内容[2]。

3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上文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公路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而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中,精细化管理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就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3.1提升精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想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应首先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从思想理念上给予关注和支持,明确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核心工作内容,并将其纳入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但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诸多管理单位或施工企业固守以往传统管理方式,工作思路上无法创新,致使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持续进步,公路工程施工基础阶段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单位,更应积极融入现代化管理经验,参考成熟单位或发达国家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案例,结合自身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提炼,努力寻求高效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3.2实现信息化理念与精细化管理工作相融合。在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中,要打造创新性工作体系,要充分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精细化工作人员认为该项工作是一项传统工作,缺乏精细化管理的能动性,导致整个工作体系滞后于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其中,包括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多项技术,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首先要充分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通过整合信息化管理资源,实现精细化工作的信息化处理目标,通过整合数字信息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推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并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夯实管理创新基础[3]。3.3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管理。在创新完善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道路上,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与协助。当今社会,既是科技的时代更是大数据时代,无论何种资源,哪种工作均是以数据作为支撑进行体现。在此背景下,公路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借助大数据优势,可迅速整合当前各类管理资源,实现快速高效精细化管理。首先,将各公路工程施工环节以数据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其中科学规律,以此指导管理层进行下一步工作。其次,大数据技术中的信息数据,还可将施工现场现有项目目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协调匹配,保证合适的施工材料、技术以及人员等相关工程资源安置到合理位置,将施工成本或资源浪费降至最低。大数据技术下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从数据上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深度分析,并给予现场管理人员工作方向,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途径。3.4加强公路工程现场管理培训工作。任何施工企业或项目管理单位,均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最大目标。正因为这样,诸多管理者将管理重点放在业务或施工成本上,对精细化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尤其在培训方面,多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由于缺乏系统精细化管理培训,很容易导致现场技术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不足,最终只能使工程效益目标无法实现最大化。所以,惟有在实际公路工程管理实践中,不断开展精细化管理培训工作,获取更多更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业务培训,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才能够得以提升,有了良好的管理基础,精细化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开展。其次,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还可聘请讲师对自身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定制培训课程,加快管理人员“出炉”效率,为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4]。

4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公路工程现场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也越发重要。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根据不断发生变化的施工现场来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模式还不够完善,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公路建设提供更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秀玲,潘金哲,马文东,等.综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J].城市建筑理论,2019(9):106-108.

【2】王学成,李文博,马陈谷,等.解析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思路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2017(8):114-116.

【3】藏国民,王爱林,鲍世杰,等,综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269-270.

第4篇: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生物上游技术的发展,将对生物化工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对从病毒、细菌、植物、动物到人类基因组顺序测定工作十分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许多产品一哄而上,盲目上马,遍地开花,最终形成恶性竞争,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也是元气大伤,难以进一步组织技术改造。如仅江苏省停产的发酵生产线就多达上百条。另外,行业内企业间的生产水平相差悬殊,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20%~30%,多数处于20世纪60~70年代水平。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也涉及医药、保健、农药、食品与饲料、有机酸等各个方面。在医药方面,抗生素得到迅猛发展61998年我国抗生素的产量达到33486h青霉素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其它生化药物中,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在农药方面,生物农药品种达12种,主要有苏云金杆菌、井岗霉素、赤霉素等。其中,井岗霉素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食品与饲料方面,作为三大发酵制品的味精、柠檬酸、酶制剂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增加:1998年味精产量从1990年的22.3万增加到56.4万;柠檬酸产量从1990年的6.13万增加到56.4万;酶制剂从1990年的8.5万t增加到24万t。酵母及淀粉糖的产量也有明显增加。我国的味精生产和消费居世界第一,柠檬酸的生产和出口也居世界第一。另外,1998年乳酸的产量在1.5万t左右,赖氨酸的产量在2万t左右,卜苹果酸的产量在6000t。在有机酸方面,衣康酸的产量达5000t我国开发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生产能力达500Va以上,并有数家企业有建设长链二元酸生产装置的意向。在保健品方面,我国已能用生物法生产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核酸等。另外,我国生物法丙烯酞胺的生产能力达到2万Va与日本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我国生物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化工行业存在着许多问题:

2.1我国的生物化工产业主要以医药、轻工、食品业为主。部分企业对生物化工产品大都是精细化工产品这一点了解不够,加之行业规范也不够,导致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原料,以降低成本与消耗,并加强废物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2.2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低档次产品重复生产,不能适应需求。在我国高档的医药生化产品如激素、生长因子、干扰素、药用多肽等,有的产量很小,有的没有生产,因此每年都需进口。

2.3在生产技术上,工艺、设备不配套,上下游技术不配套,产物的收得率低。我国虽然某些产品如柠檬酸、乳酸等发酵水平较高,但大多数产品的收率都低于国外,酶制剂的活力也明显低于国外,生化反应器和分离纯化技术更是落后国外15~20年。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生物反应器、细胞破碎机、分离纯化设备及分离介质、生物传感器和计算机监控设备。

2.4有些产品投入产出比达15%以上,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5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吸收能力差,生产发展多数依靠传统的夕蜒型、粗放型扩大投资的增长模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低。

3解决我国生物化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3.1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竞争力要鼓励建设大型的生物化工企业集团公司,使之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尤其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同时,也要鼓励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特色的小型技术创新型生化公司的发展,并淘汰一批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生物化工的产业结构。

3.2调整产品结构要发展高档产品,如高档医药生化产品、功能性食品及添加剂(主要有低热值、低胆固醇、低脂肪、提高免疫功能、抗炎、抗癌等产品)、生化催化剂等。另外,也应发展众多精细化工产品及用化学法无法生产或很难生产的产品,如微生物多糖、生物色素、工业酶制剂、甜味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等。

3.3节约有限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在生化生产组学(ge-nomics)。近年来又在信息学(informatics)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信息学的内容包括信息科学十生物技术十生物工程十生物动力学等的综合信息系统。可以预见,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化工中应用的商业前景极为可观。

3.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特别是下游技术水平因为我国生物技术上游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仅3~5年,而下游技术水平则比国外相差15年以上,改造传统发酵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发酵法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开发生物反应器,提高我国生物化工产品分离和提纯技术,大规模开发生物化工装备等应首先提上议事日程。另外,还应积极采用微生物法代替化学法,开发基础化工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3.5加强产学研结合,注重上下游结合国内生物化工技术力量分散,为了做到优势互补,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另外在生物化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上、下游结合不够紧密而影响技术经济指标。因此,在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上,应考虑上下游结合,以加快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

第5篇:精细化工工程范文

一、水利工程管理概况

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与江苏省蔷薇河送清水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合署办公,下设16个基层管理所,管理着涵闸、抽水站等各型水工建筑物32座,构筑了淮水北调、分淮入沂、引沂济淮、排污引清、北延送水的水利工程控制体系,发挥防洪、排涝、灌溉、挡潮、降渍、排污、供水、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全处在职职工308人,人员及公用经费、工程维修养护和运行费用均由省财政承担,经费来源稳定、渠道畅通,拨款及时足额到位。所管32座工程中,二河闸、淮阴闸、沭阳闸、善后新闸、新沂河海口南、中、北深泓闸为7座大型涵闸,淮安第二抽水站、滨海抽水站为2座大型泵站,其余均为中小型工程。

二、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

1.探索思路,明确“精细化”地位2017年以来,管理处将“精细化”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唯一关键词,采取“编教材、树样板、育人才、创特色”等措施,强化工程管理精细化的落实与突破。2017年印发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两年计划”,启动25项精细化课题攻关,2018年再次深化开展“探索精细化管理样板可复制模式”等10项精细化课题攻关,分别组成专项小组,开展专项探索和总结。2018年印发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督查及考核办法(暂行)》,2019年印发了《工程管理精细化工作目标计划及工作任务清单》和《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近两年,还分别召开两次精细化管理推进会和多次小范围的精细化研讨会,组织赴省内外十多家电力、交通以及行业内精细化标杆单位参观学习。印发《关于加强技术人员培养与锻炼的意见》,开展工程管理工作调研以及“我为工程管理献一策”“创新创优大讨论”“水利技术法规学习年”等活动,举办技术人员1+2+x专项培训,通过开展“分享课堂”“实境课堂”等方式,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筑牢理论基础。

2.建章立制,做好教材编制基础工作工程管理的精细化,首先是各类制度、标准、流程的精细化。为了更好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处把梳理制度和固化标准以及流程列为首要工作,使得精细化管理有教材、有依据。通过编制大纲、成立小组、审查修改等过程,出版发行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一本通》《水闸精细化管理用表》等技术图书,编写了《水闸精细化管理标准》《水闸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指南》等指导书,《水利工程典型作业指导书》《水利工程运行手册》做到了32座工程全覆盖。管理处还启动工程管理资料台账提升行动,对工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工程管理细则和作业指导书等进一步完善提升,对工程管理台帐资料进行优化和简化,根据江苏省《水闸工程管理规程》,统一编印5大类11项工程管理记录本,引导资料台账向精、细、全、优、简方向发展。

3.以点带面,找准样板创建突破口针对点多偏散的工程分布现状,管理处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原则,先后开展14座水利工程精细化样板和2座水电站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2017年完成“两闸两站”精细化管理样板的创建,2018年完成“三涵一闸”精细化管理样板的创建,2019年开展6座水利工程精细化样板的创建。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各管理所也立足实际,不搞一刀切,不搞普遍开花,而是在所管工程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工程开展精细化管理。管理处统一制定了精细化样板创建方案,对标识标牌、资料台账、制度规章等进行规范,通过召开方案讨论会、样板观摩会、上门指导等方式推进工作落实。

4.突出特色,追求专项工作的创新(1)借助科技创新助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处成立科技委员会,出台《科技委员会章程》《水利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组织召开科技创新推进会,定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充分调动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近两年,全处申报国家专利近20项,取得水利部先进技术推广项目3项,参与2项省级地方标准颁发执行,探索应用创新项目30余项,主导研发江苏省水利工程观测资料整编系统并在全省推广。积极探索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并积极改进创新,制作精细化“万宝柜”,制作灯片式制度牌,启动电缆管线整理行动,推行限值管理,在全处范围内推广吊孔封闭、螺栓装设防护套、钢丝绳端部装设不锈钢套管保护、钢丝绳室内部分采用调合润滑脂养护、采用硬质不锈钢波纹管整理电气线路、电缆标牌采用专用设备打印等先进实用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推进维修项目管理精细化。推行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细化台账、强化管理的“四化”原则和质量安全交底制、评选优良项目制等措施,修订了《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办法》《维修项目管理卡》《养护项目管理卡》,编制了招标公告、比价纪要、合同等范本,率先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维修养护项目精细化管理基本到位。(3)推进标识标牌的精细化。委托专业公司统一设计了制度牌、工程管理资料封面、资料盒等格式,统一设计制作“水利工程管理通则牌”“组合式安全警示牌”等7类精细化标牌,“常见伤害应急处置卡”“十大安全禁令”“重点巡检部位”等17类精细化提示牌。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制度牌、标识标志牌、设备管理卡及时更新,对《防汛手册》《规章制度》等资料汇编修订。制定了标识标牌“六统一”制度,编制水利工程标识标牌设置标准,还组织对所有上墙制度进行统一审查、统一排版、统一格式。(4)结合水文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结合水利工程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创作相关诗词歌赋、水墨画、摄影作品,整理相关水文化水历史的经典语句和经典瞬间,并以艺术的形式在工程现场装裱展示。提炼“八园三馆一品牌”的“一所一特”思路,建设沭阳闸闸史陈列室、测量陈列室和安全文化长廊、蔷薇河地涵陈列室、二河闸水文陈列室,建设古清口文化园、听涛亭、水闸科普园及廉政园等文化景观,在杨庄老闸保护性加固时挖掘民国风格,沭阳闸加固时结合当地楚汉风格,在通榆河蔷薇河沿线逐步打造古朴中国风,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植入文化元素,为精细化管理增添亮点。

三、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