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企业信息化过程精选(九篇)

企业信息化过程

第1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冲突机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8-0124-06

一、企业信息化冲突相关文献回顾

组织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Pondy于1967年发表了“组织冲突:概念与模型”一文,初步奠定了组织冲突理论基础。Thomas发展了冲突的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两位学者的研究使组织冲突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初具雏形,并引导后来的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Barker等认为,当不相容的行动出现时,冲突就存在了。在冲突中,一方的行动伤害、干扰、阻碍、反对或以某些方式使他方的行动和地位变得无效。冲突既可以出现在合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竞争的情况下。Morrill认为,冲突可以是对抗性的或非对抗性的抱怨的沟通,对抗是当事方之间通过语言或行动直接表达的抱怨,而非对抗则是指抱怨不通过直接的语言行动表达。这样宽泛的定义允许人们对以抱怨为基础的现象进行广泛地分析,而当事方回避是典型的非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式,谈判则是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法。Darling和Walker研究认为,冲突源于各种因素,在目标、期望、价值、行动方式以及关于怎样把握环境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们将难以预计的未来因素加入到这些差异中去的时候,冲突就更加激烈和无所不在了。冲突代表了面向未来的一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冲突是组织活力的象征。Wall和Callister将冲突的成因归为三方面:第一是个人特质方面,如个性、价值观、目标、压力感、对自由的要求等。第二是人际因素,包括知觉因素,如误解、不信任等;交流因素,如敌对、不喜欢、侮辱等;行为因素,如权力斗争、阻碍别人的目标等;结构因素,如权力不平衡、地位的差异等;以往的互动因素,如过去合作的失败经历、以往的冲突经历等。第三是冲突的问题特性,如复杂的、多面的、模糊的问题往往引起冲突。

相对于管理学领域的其他研究相比,对管理冲突的研究比较少,拉巴隆巴拉对《哈佛商业评论》所做的文章统计分析,从1975-1999年中期发表的6500多篇文章中只有3篇的标题有“冲突”这个词汇。以往的冲突研究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冲突、团队冲突或部门冲突,采用的是微观视角。托马斯・谢林指出,冲突的第一种理解是将冲突看成是一种组织的不正常状态,要寻找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予以根除。这种观点被称为“冲突的传统观点”,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罗宾斯,1997)。谢林的冲突第二种理解认为冲突的产生具有合理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研究分析与冲突相关的各种行为。罗宾斯认为,抑制冲突的文化过去行得通,但是,在激烈竞争全球化经济中却是绝对不行的。那些不支持、不鼓励、不同意见的组织将无法生存下去。员工来源的多样化及适度的冲突,即可以保持组织的活力,又可以提高组织、生产率水平。这种结论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冲突管理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框架主要有三个,即基于资源稀缺的冲突分析框架、基于利益矛盾的冲突分析框架和基于特质差异的冲突分析框架。这三个框架下的冲突也分别称为资源冲突、利益冲突和特质冲突。资源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主要来自于资源的稀缺性,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矛盾,不同的个人、团队或组织拥有不同的偏好和目标,也就有了不同的利益追求,正是因为利益的矛盾,冲突就产生了;特质冲突分析框架则认为,冲突是由个人、团队或组织的特质的认同和相互对抗引起的,也就是说,冲突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的深层次需要,如尊严、承认、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等遭到了威胁和挫折。基于对冲突的不同理解,这三种框架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三类不同的分析冲突的视角和管理冲突的技术。典型的冲突管理的“硬策略”如威胁、竞争, “软策略”如妥协、回避、迁就,“折中策略”如谈判、合作,“冲突激发策略”如沟通、引进新人、组织重构、任命吹毛求疵者等(Barker et al,1988,Thomas 1992,罗宾斯1997)。

国外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Halsey,John J.研究认为管理科学和信息系统领域之间的冲突已经被发展了,他建议人们认识两个领域的相似和区别并理解他们,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对公司的各种管理具有许多相似性,无论是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短期的成本降低,两者都是有帮助的。两者的不同在于领域的界定和数据的处理,管理科学和信息服务都应投资,以利于提升两方面的技能。信息服务提供数据,管理科学提供各种数据如何应用的建议,帮助评估或建立合适的模块。Daniel Robey,Dana LFarrow,Charles R.Franz发表的论文《系统开发的组成过程和冲突》认为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促成了组织的成员进入到一个具有潜在冲突的过程中,项目组的冲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系统开发忽略了。建立了参与,影响,冲突,冲突结果的冲突模型。Smith,Mckeen研究认为,信息系统和用户部门之间关系通常被描绘为缺乏信任。四个冲突的根源被识别为:(1)关于计算机化控制的意见分歧;(2)区别在目标和经理时间表不一致;(3)缺乏可测量的益处;(4)在系统开发期间的角色和责任的分歧。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认为:(1)这些表现出的趋势影响是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的关系;(2)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3)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的改变;(4)管理控制和决策制定的侵蚀。美国南明尼苏达大学的Trimmer,Kenneth James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讨论了跨职能团队的信息化冲突,他认为冲突是跨职能团队一个固有组成部分,并且包括两个类型,感性和实质。冲突的两个类型可能导致团队满意度水平降低,也可能导致团队生存能力和团队整体效率水平的降低。冲突,特别是实质或面向任务的冲突的决议,是功能良好和有发展团队的特征。Kumar,kuldeep;van Dissel,Han G研究了跨组织的系统引起的冲突问题,他们把跨组织的系统(10s)类型分为三种:合并资源的IOS,价值或

者供应链IOS和网络的IOS,将系统中潜在的冲突的性质分为经济的、技术的和社会一政治原因。

国内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晚,丁祥海,唐任伸将信息化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利益冲突,技术冲突可以通过专家协商的和利用知识库解决,高诚毅从组织管理角度对信息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唐东平从ERP实施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冲突特点,提出冲突管理模型及对策,屈丽萍,王雨晴从项目管理视角对企业信息化冲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冲突的办法。

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冲突机理

要研究分析企业信息化冲突的机理,探索其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种类影响效应,并确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原则,必须首先明确信息化冲突的类型、不同类型信息化冲突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识别信息化冲突发展的内在过程和阶段特征。

1、企业信息化冲突类型

2、企业信息化冲突模式

信息化冲突会给组织带来不利情绪,如紧张、不安、烦燥、恼怒、怨恨、疑心,对组织来说,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和效应都会是信息化冲突的结果。我们把给企业组织带来正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良性信息化冲突,把给企业组织带来负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恶性信息化冲突。要有效地激发和诱导良性的信息化冲突,规避或转化恶性信息化冲突,必须探究信息化冲突的发展过程。

Pondy把冲突的一般过程分成五个步骤,即潜在冲突、知觉冲突、感觉冲突、显现冲突和冲突结果。由于信息化冲突的主体异质性的特点,其过程包括产生、发展、转换、结果四个环节,如图l所示。在初始阶段,良性信息化冲突和恶性信息化冲突表现为信息化行为的碰撞。随着冲突的发展,冲突各方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产生多种冲突的结果,使冲突得以化解。

3、企业信息化冲突的层次结构

企业信息化冲突从时间和过程层次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前准备阶段的不足引起的冲突,如决策失误、系统分析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等引起的,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第二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起的冲突,如流程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等等,这些冲突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突显出来,企业的大部分人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领导者对其准备也不充分,冲突随着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化解。第三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后,进入日常管理阶段产生的冲突,冲突的特点是局部的,小范围的。

从范围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企业间冲突、部门间冲突和个体间冲突。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冲突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企业间冲突主要表现为客户企业、咨询公司和系统提供商之间的冲突。部门间冲突主要表现为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冲突。个体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对企业信息化的抵触,其中有工作和利益原因,也有个人的性格、背景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技术方面原因产生的冲突,如系统冲突、设计冲突、时间冲突、数据冲突等引起的技术冲突,另一类是实施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如权限分配的冲突、组织角色的冲突等的利益冲突,也可称为管理冲突。

4、企业信息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倡导的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作业流的网络化和所有数据的透明实时的管理。这和传统企业原有的“背靠背”式的、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是格格不入的。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就牵涉到企业的内部流程管理费用和管理者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跃进的过程,冲突自然就产生了。

(2)企业信息化高起点管理方式和传统企业滞后的手工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碰撞

企业信息化实施能带来利益回报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依靠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准确详尽地采集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数据做维护和回馈。由于企业原有的手工操作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因而在系统的实施和上线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要求企业的员工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习惯来配合系统的更好运行。这种改变自然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痛苦期。

(3)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信息系统过高的期望值之间矛盾心情

信息化项目实施失败的报道时时出现,这使得企业的领导和项目的参与人员出现了这样一种心态:信息化是个好东西,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到底能不能做成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冲突在决策阶段就表现出来,属于第一层次的冲突。

(4)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作业流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企业信息化从文化角度看主要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物流的供应链,在企业外部则通过灵敏高效的反应机制最大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它所倡导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企业信息化要求学习在企业文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还要有改革旧文化的需求和欲望,实施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就是激情加坚持不懈的毅力。企业文化本身更多地强调企业的使命和文化理念,体现的是企业的宗旨、目标和企业价值观,这些文化理念经过长久的培育,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而且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共同遵守。实施企业信息化不仅要变革企业的流程和模式,而且也是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变革,保持企业运行模式和文化的协调统一。这种变化无疑引起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

(5)企业信息化中的速度冲突

对信息化企业来说,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化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时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实时跟踪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不间断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实时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天不间断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快速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这种管理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工作时间的概念,通过网络技术企业实现了经营速度的加快和时间的延长。这将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以及决策层相应的响应速度的加快,这种加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是滞后性问题出现才研究解决的办法,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实现组织与系统的协调一致。

(6)企业信息化中的人事管理冲突

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并且是专门的计算机技能,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每隔几年都在更新,要求人员原有的计

算机技能也要更新。也许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员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要求,一些员工的能力会不适应这种更新的变化,从而产生对信息化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知识工人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传统工人的比例缩小,对企业的人员裁剪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冲突。

(7)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传统管理层次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来改造公司的流程和管理方式的过程,相应地要求减少管理的层级,大幅度的减少管理人员,导致权力重新分配。在传统的组织中,权力是按照等级分配,权力越大,掌握的信息就越多,信息与权力相匹配,成为等级的标志。由于等级性的传递,使信息产生迟滞和变形,因此,企业信息化要求信息传递同步性、同时性,这必然引来权力和利益的冲突,失去传统的信息控制能力。

(8)企业信息化与企业规模的冲突

企业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差距,导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管理、业务发展上与大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上也是一样,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很难像大公司那样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来推动。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企业的人才储备也不一样,大企业人才济济,实施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无论从规划、实施、运营、维护、更新换代都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从财力上来说,大企业财力雄厚,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所以大企业会上更好的系统。但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因都是一致的,这种规模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企业信息化的理想与实际的冲突,以及决策中的利益权衡冲突。

三、化解企业信息化冲突方法

我们研究冲突的目的不应该是消弥冲突,而应该是有效地管理冲突。认为冲突都是好的和都是坏的看法显然并不恰当也不够成熟。冲突是好是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这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罗宾斯认为,冲突可以分成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两种类型。功能正常的冲突是具有建设性的、利于组织发展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企业信息化中的冲突重新进行审视,应该对冲突的类型、冲突的原因、冲突的作用、冲突的演变、冲突的管理等进行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研究。

针对管理中冲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冲突方面,其中以托马斯(Thomas K.W.)提出的五因素模型影响最为广泛。托马斯从满足自身利益和满足他人利益两个维度上来确定个体应采取的冲突处理策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解决冲突的五种策略:回避,即置身事外、不作处理;强迫,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达到目标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迁就,只考虑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或者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合作,即通常所说的双赢方式;折衷,即双方各让一步。这五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分别代表了武断性和合作性的不同的组合。

对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过程包括诊断、处理和效果反馈三个主要过程。破解冲突首先要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冲突的水平和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的前提。

首先,明确企业信息化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内在需要。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作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宜适时、适度、适用,不要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

其次,企业信息化要整体规划,逐步实现。由于实施信息化初期,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现有的信息化项目很多不成功。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规划失度,盲目求大求全,从而导致虎头蛇尾,最后草草了事。以上两项诊断是要解决决策阶段的信息化冲突问题。

破解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方案:

1、维持现状

如果采用这个办法,企业继续在自己当前的信息系统架构内处理信息。维持现状可以让冲突自行解决,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些冲突会逐渐缓解,直至消除。

2、采用优选信息系统

优选最佳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存在的许多信息化冲突问题,并在所涉及的业务项目产生规模经济。

3、转用全新系统

新系统不仅容许兼并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运作,而且为将来升级的运作留有余地。这种办法要求所有当前的信息系统运行必须转而适应新系统,所有人员必须同时接受培训以便使用新系统,推动了团队气氛,因为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经历相同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大刀阔斧消除冲突的办法。

4、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

从开始阶段就要求全员参与企业的信息化工程,保持大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激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把信息化仅仅看成是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事。信息化是管理上的一场管理革命,从以往的失败案例看,往往是错误的认为企业信息化只是上一个计算机系统,忽视了可能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所以,搞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动员起来。

5、实施在后培训先行

信息化成功要有一个好的基础,提高企业的基础工作水平和全员素质是信息化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是消除冲突,增进理解和谅解最有效的办法。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至关重要,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会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失败的信息化项目会极大地损害企业的实力,因此,防止毁灭性冲突,化解常规性冲突,激发保健性和激励性冲突。这是破解企业信息化冲突的原则。

第2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性能调优;响应速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引言

数据库技术在20世纪兴起,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据越来越多,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数据库的使用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标志。数据库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与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等新兴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为数据库及其相关信息服务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传统制造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发展。

二、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存放在服务器上的SQL语句的预编译集合.与传统的SQL语句相比,使用存储过程明显具有以下优点:

1、模块化编程.创建好存储过程后,将其存放在数据库中,可以在程序中多次调用。

2、更快的执行速度. 如果一个程序需要大量T-SQL代码,或需要被反复执行,那么使用存储过程的速度会快很多。因为存储过程是放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过网络把计算机结果传递给调用的客户端,同样的计算在服务器端执行比在客户端执行效率要高很多。

3、减少网络流量

一个需要数百行Transact-SQL语句的操作有时只需要执行一条调用存储过程的语句就可以了.在网络上传送一个调用而不是几百行代码,可以减少网络流量,提高响应速度。

4、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

一个用户可能没有执行存储过程中语句的权限,但是可以被赋予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这就增强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另外,可以通过存储过程来隐藏用户可用的数据和数据操作中涉及的商业规则,提高了数据安全级别。

三、核心代码

下面通过在传统的制造业中企业工厂日历原始数据的生成来阐述在SQLSERVER中怎样创建存储过程及创建好存储过程后怎样调用.工厂日历是制造企业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来自数据库,本例中具体的目的是生成一个月的日期和工作状态,最大工时和最小工时.并根据当前日期是否是星期六或星期日来调整工作状态, 如果当前日期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则工作状态为休息,否则为工作日.根据以上业务需求,操作步骤如下:

(一)在SQLSERVER中建立一张名为Factory_date的表,在这个表中建立四个字段Pdate 、State、maxworktime、minworktime、 pdate字段的数据类型为日期时间型, State字段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 其余两个字段为整型数据,用于存放每天最长工作时间和最短工作时间,企业业务里一般是最大工时为20小时,最小工时8小时,Pdate字段为主键,用于存储当调用存储过程后生成的日期, State字段有两个值:工作日或休息.

(二)在SQLSERVER的查询分析器编写代码如下:

--功能说明:生成一个月的日历和工作状态

--定义变量

declare @v_firstday datetime

declare @v_lastday datetime

declare @v_date datetime

declare @v_sumdays int

declare @v_counter int

set @v_firstday=convert(datetime, @p_month+'-01')

--求出这个月的总天数

set @v_lastday=dateadd(mm,datediff(mm,0,@v_firstday)+1,0)-1

set @v_sumdays=day(@v_lastday)-1

--向表中初始化日历

while @v_counter

begin

数据插入语句

--插入的日期为星期六或星期日时把工作状态调为休息

update factory_Date set state='休息'

where datename(dw,pdate) in ('星期六', '星期日')

set @v_counter=@v_counter+1

end;

四、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在SQLSERVER中怎样创建存储过程,从系统的架构设计到存储过程设计和代码的编写,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存储过程的应用,会给软件设计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大大地提高数据库的读取效率。

参考文献:

[1]闪四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杨明 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第3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 企业信息标准化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pace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tide of world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customers not only in quality, price, technology, product diversity and individuation of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quire companies to provide thoughtful and timely services. This requir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 manager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spurs industrialization is a new typ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oad, has a strong vitality.

【 key words 】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11文献标识码:A

出于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考虑,加上作为企业管理升级的后盾力量,多数企业都会制定以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核心,以全面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目的的企业策略,以期实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益的提高。

一、ERP实施过程中企业信息标准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编码原则不统一,基础数据情况不佳

这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ERP的各大版块均拥有自己本身的基础数据,数据量庞大并且繁杂。但是美中不足就是有些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其次,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个企业在其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和开发了不同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性。企业信息资源的数据和编码描述不规范,口径不统一,冗杂不集中。有时候同一数据或数据指标在不同的ERP的版块的内容和描述相差甚远,给实际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影响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不利于企业信息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二)信息标准化技术人员和技术保障不足

许多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去推动ERP系统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也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去规范ERP的各项操作。另外企业大多没有培养熟悉标准和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只是笼统的把它归类为普通的IT部门或者行政部门,这使得推进标准化进程的力量非常薄弱。企业忽略标准化工作方面与国内外的经验交流,各方面的标准不统一,制度混乱,企业标准和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标准化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三) 与ERP系统建设时间和进度不合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往往过分看重ERP系统上线的工作目标,而忽略标准化建设,殊不知这种基础性工作和ERP项目的实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对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就会使ERP系统的规划缺乏相应的数据基础。这种和ERP合作的不顺利,最终导致项目进度受影响,项目周期被顺延,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和软件供应商都被拖得很辛苦,同时很有可能造成项目失败。

(四)企业方面不够重视

从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到方案实施,再到最终应用在ERP管理系统中去,整个周期都贯穿着信息标准化工作。其特点是耗费人力物力多,并且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数据信息量庞大,运行周期长,工作量繁重。但是由于公司的宣传欠缺,很多管理层并未充分意识到信息标准化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二、实施ERP企业的信息标准化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应密切配合ERP项目进度才能行之有效,统筹规划,分阶段执行。

(一)准备阶段:充分调研,做到各项基础工作万无一失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员工去接触和了解标准和标准化,打好群众基础。其次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各方面的数据,,确保万无一失。最后,在这些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从小做起,制定基础性的信息标准化文件,再逐步改进和扩大范围,为后续建立标准化体系,扩充企业的信息标准好好准备工作。

(二)设计阶段:搭建信息标准化体系,确立实施方案

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规范和标准构成了信息标准化体系。在企业信息标准化建立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成为企业标准的各种文件,而且还确立了它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在规范ERP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方面,可以尝试确立基础代码的标准。主要应用系统、迫切需求和主营业务的编码应当优先编制,采取“跟随应用,先易后难”的原则,比如,固定资产的代码、机构组织的代码、商品及客户代码、会计科目代码、合同和国别代码以及CRM涉及的员工代码。在主干代码都编制完了以后,可以逐步编制延伸业务和应用的代码,不断扩大ERP的应用领域,拓宽其职能,更方便地服务于企业。

(三)实施阶段:配合ERP实施,执行计划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多多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坚持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与企业信息系统相适应的信息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参照ERP系统的实施状况,逐步建立健全数据元、代码等信息标准,步步推进,层层递进。

(四)上线支持阶段:完善信息标准化体系

在这个阶段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平台算是基本正式建立。但是,随着企业项目拓展和延伸以及ERP的进一步实施,各大模块间以及企业同外部的数据交换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职责是配合ERP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及时清理缓存数据,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效率。

经过初期的数据准备和系统上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形成了ERP运行的数据基础。但是,仅仅有这些基础是不够的。在ERP上线之后,需要立足于系统的逻辑关系,统筹大局,恪守各项指标和要求,定期核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进出平衡。数据量过大时,适当的删除、合并、完善,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信息标准化体系实施方法论

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论,才能确保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1.策划阶段

将建立和实施信息标准化体系各个阶段的目标制定出来,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把这些目标分解开来,进行细分,成为标准化过程中宏观的、容易测量的标准化要求。按部就班地实施每个标准化的小程序或者措施。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任务就是将策划阶段的工作目标付诸实践。根据策划阶段任务的各项细分,在企业内部逐步实施信息标准化体系、信息标准化过程和单项标准,一步步实现信息标准化体系的确立。

3.检验阶段

在企业内部对标准化工作的结果进行测量和检验。严格执行标准化初期制定的标准和要求,由标准化技术部门、管理部门主导,适时地对具体的标准化过程进行测量,或者对单项标准的实施结果进行符合性检查或者验证,最后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当然,也包含对信息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完善和改进阶段

在实施信息标准化的过程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不断迎合不同阶段的方法论,对信息标准化体系运行状况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总结,对于行之有效的地方继续保持,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地方不断采取措施,逐步改进体系和过程中不尽合理之处,直到最终确立最佳的企业信息管理标准化体系的。

四、结论

本文指出了在企业ERP实施过程中建设信息标准化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实际操作中项目实施状况,对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了一系列分阶段的整改方案,依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最后形成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实施方法论。步骤明确,分工仔细,在企业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国.矿区煤质与选煤信息标准化及数据挖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0

[2] 王海.ERP系统实施过程监理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 2010

[3] 贺珍香.单件小批量企业采购管理信息模型标准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 2008

第4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新管理时代;网络时代;财务软件;发展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企业之间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所处的环境、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需求的信息流。如何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发展的需要,开发新一代的财务软件,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财务软件、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一代财务软件———erp软件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与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的管理环境下诞生的传统财务软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目的主要是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财务软件,仍然是这种较低水平的“甩账式”财务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新管理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做出反应。如何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in tranet正在迅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新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时代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经营管理模式都将带来巨大变革,电子商务将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在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面前,传统财务软件的缺陷日益明显。

二、网络财务的概念及其优势与局限

为了适应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展的要求,国内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以及会计软件开发商都做出了积极反应,相继提出了“网络财务”的概念,一些会计软件开发商也开始研制和推出了网络财务软件。网络财务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能够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整合使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不仅具备传统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联网处理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服务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是财务软件发展历程上的重要突破,它与传统财务软件相比,既具有相对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局限。

(一)网络财务的优势

1、支持远程处理方式与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在in 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企业与供应链间的物理距离都变成鼠标距离,千山万水也在举手之间,利用网络财务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既可实现企业的事务远程联网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也可采用在线管理与集中管理模式,消除物理距离与时间差概念,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高效快速地收集业务数据,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促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和业务智能化,并且可以保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2、支持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与动态会计核算方式。在网络时代,企业对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性要求更高,网络财务软件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以及企业与供应链间的协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进行,网络财务便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主管和财务主管能够基于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做出财务安排,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

3、支持网上理财服务与提供网络化财会工作方式。网上理财服务是网络财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信息服务,也是网络财务应具备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以专营网站方式,在网上为其用户提供专业的财务应用服务,而并不一定要求其用户购买软件,而是直接从网上获得授权和账号。正好能够为那些缺乏会计主体特性或生存期短的虚拟企业或不愿意购买财务软件的小型企业提供数字化的财务会计服务,引导企业的运作形态和方式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网络财务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带来了财会工作介质的改变,财务数据从传统的纸质页面数据、电算化初期的磁盘数据发展到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因此在财会工作上必须能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网络化方式。4、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财务作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具,将能够提供从财务上整合实现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即完成网上的销售、订购、采购、付款、会计处理以及交易资料的记录、传递、认证、汇总与作业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链间信息的交流和产销的整合。而电子商务涵盖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各种交易和事项的认定、计量、披露等会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最终实现网上的商业贸易活动。

(二)网络财务的局限

1、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指导。财务软件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应该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财务软件基本上都是核算型财务软件,处理规范,流程单一,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财务软件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系统,其灵魂应当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只是实现手段和保证。在这一点上,网络财务未能跳出传统财务软件的框架,未从企业信息系统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财务软件。

2、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内容。从纵向看,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层次。传统的财务软件主要是模拟手工业务流程,核算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工分析,只能属于dps层次。而新管理时代的企业财务系统不仅要能提供核算型财务信息,更要求能提供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准。这就要求财务软件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dps层次向mis、dss层次发展。近年来一些软件公司也相继推出了“管理型”、“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但它们仅仅是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财务比率的计算,或存货的进销存管理,或领导查询模块等等,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决策支持相距甚远。而网络财务的概念同样也未包含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仍停留在核算型财务系统的框架之中。

3、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与调控的功能。从横向看,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物资供应、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一般都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其特定的需求而开发的封闭型系统,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较为困难。而管理时代的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求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这就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必须要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统一、开放的企业信息系统,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网络财务利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但它只从企业财务部门要求出发,面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应用,由其承担整个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重任,调控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等其它子系统,显然难以胜任。

4、缺乏可靠的数据及其传输的安全保障。网络财务与传统财务软件同样面临数据的安全问题,而且更为突出。首先,网络财务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搭截侦听、口令字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这是技术上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重大特点。其次,网络财务全面支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涉及到许多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也是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的地方。再次,网络财务的分布式操作使得网络攻击可以从多个地方进行;而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来讲,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也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向外流失。另外,推行网络财务后,财务和业务实现了协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系统,如果企业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或疏于管理监控,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财务软件的全新发展

财务软件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从企业整体出发来定位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在纵向上,它应不再局限于提供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信息,而要向mis、dss层次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支持。在横向上,它应当和企业内部其它子系统融合在一起,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部分。这种“融合”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需求,统一规划和实施,必要时应根据新系统的要求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和组织结构重组,以适应新管理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erp系统是财务软件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企业管理系统,体现了当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erp与mrpii相比,更注重与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等组件的开发配合,强调的是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竞争策略,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现代管理的有力工具,也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网络和客户等。通过对供需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加速企业的信息流程,提高企业反应速度,改善管理者决策质量。同时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物资供应、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在先进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和无缝集成。在信息技术方面,erp系统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最新成就。所以说,erp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又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

erp中的财务系统是集成的、面向管理和决策的财务系统,它已经实现了从对财务信息的事后反映到对财务管理和决策的实时支持、从封闭的单一财务管理到集成的全面企业管理的转变。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

1、它充分集成了企业内部的各模块,实现了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的无缝集成,有利于企业各项经营业务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地反馈,真正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实现了企业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便于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2、它融合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与正确决策。目前比较成熟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际品牌有德国的sap、美国的oracle、j.d.edward、ssa等公司,而国内主要是用友、金蝶、新中大等品牌erp软件。

3、提供了更全面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业务操作层(基层)、管理层(中层)和战略决策层(高层)提供全方位服务。它除了提供传统的财务报表以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建模和分析模块,使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在线数据分析处理工具(olap),对财务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建模分析,获取客观真实、便于比较分析的信息,以利于正确决策。

4、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机制。首先建立科学严格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上保证erp系统的安全运行。如建立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系统操作、文档资料、?系统环境等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一整套制度,其次,在技术上对整个erp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一般有安全网关(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vpn)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加以应用。

可以说,erp系统代表了国际上管理软件发展的潮流,财务软件发展并融入erp系统已是大势所趋。而网络财务软件,应当被看成是企业管理软件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单一的财务管理向全面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上的一个中间环节。当前,我国一些主要财务软件开发商为适应时展的趋势,从传统单一的财务软件向erp系统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短期内要在我国全面推广实施erp系统是不现实的,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网络财务软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在战略上,应紧跟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开拓宽广思路,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易平网络财务:优化财务管理效能中华财会网2003.06.25

2、网络财务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论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中华财会网2003.11.11

3、吴全erp———企业资源链条的再造《企业经营与管理》2002.08

4、刘纳新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第5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with years of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put out a simple generalization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其主要转变方式便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但是如何使企业快速的、有效的实施信息化管理进程便成为了当前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就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助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1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信息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于使用的管理软件或者软件系统没有明确的把握;其次,对于软件的使用功能一知半解,软件使用的成功与否没有没有明确的答案;再次,对于目前信息化存在问题的一些现状重视不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的问题。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问题。诸如:信息的非连通性(孤岛);软件功能超越需求,造成软件功能浪费;盲目启动信息化项目造成的系统失败;无法实现系统的持续改进,造成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不便等等,上述这些现象只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现象。

2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如何避免上述这类情况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决策者观念的转变。全面分析企业现状,如企业的战略目标、远景规划、业务水平、人员结构、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找出管理的关键问题,提升企业文化,使各阶层的人员都有使用先进方法改造传统业务的理念,尤其使企业决策者具备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有效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传统工业,使企业管理向正规化、科学化、智能化迈进。

(2)全面分析企业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无论这种资源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企业外部的,并将各个分立于企业内部的片面的信息化系统、孤立的信息化资源全面研究与评估,着眼于企业战略布局和现代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制定出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忽视了信息化管理工程师的杠杆作用,一般是找一家咨询公司做计划,企业领导懂得“将企业战略、业务战略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方法以及管理思想、规则、方法、技术相互融合,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这样一句口号式的话语,并不十分清楚“信息化过程真正需要做的事情”。这种战略制定的本身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然后赶潮流盲目跟风上项目,其结果必然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导致系统失败,形成泡沫效应。因此,在全面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成立以科、工、贸相结合的信息化助跑机构,包括企业的一把手、信息化管理工程师、信息化实施关键部门主管及业务人员,选择优秀的咨询公司,形成一股真正保证信息化实施的、合理的管理与技术支撑力量。

(3)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析整体基础数据、基本业务,从关键业务入手,合理安排人、财、物,评价分析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及效率。在选择软件实施机构时,信息管理工程师应作为信息化项目的灵魂人物,考察软件是否有能力整合现有基础数据,切忌片面追求高、新、全技术,造成大量信息化投资不能产生合理回报,形成信息投资黑洞。选择的软件必须是根据企业实际业务,分析现有数据资料,能够平滑导入,界面要符合业务的人性化规范,并与现有的后台数据无缝连接。这一阶段,以信息管理工程师为核心的整个机构人员要加强沟通。信息管理工程师应具备这样的素质:对企业的管理策略、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基础有深刻的认识,并具备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

(4)在选择软件的实现方式上,应根据现有基础数据信息化格式而定。现有基础数据信息化格式一般是以前的数据库格式,后来升级为视窗平台上的VF格式。系统经过几年的运行,在统计核算方面起到了人工记账无法比拟的及时、精确、高效、稳定的作用。这些软件一般是根据企业业务,选择专家教授或企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依企业实际量体裁衣编制的,较符合业务规范,业务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改善这些业务统计规范,将这些单体化软件(如财务管理、工资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独立运作,没有互联和任何数据共享,没有形成接口和数据交换体系),根据相关业务数据交换的要求,本着符合行业标准、业务操作规范、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要求,做一个信息化实施规划,实现同类系统的相关管理整合,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集成管理。这时,主要的是要避免数据的断层,前边的数据要能平滑导入新的系统,不能重打锣鼓重唱戏,增加操作人员重新建立基础数据的工作量,造成信息化的负面影响。

3结合自身的实践谈企业信息化

从企业关键业务入手,拿库房生产来说,分析发现,库房作为生产、经营、销售的枢纽,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成品库物流品种多,,物流量大,涉及与生产、销售、经营部门对账及入库、出库的账、物核对,人工核算与对账的低效、繁杂已成为企业多年来的一大难题,而一些企业现有的销售软件系统比较落后,经过不断地运行完善,解决了销售统计核算、未回款辅助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一旦运行数据库庞大,查询效率就会降低。经全面分析经、销、存方面业务及数据库格式的每个细节,并咨询优秀的软件技术专家,找出了库房管理与生产、销售数据的接口点,先对所有品种的物品进行编码,建立物品字典表,紧密结合业务实际,考虑人性化的界面要求,,考虑与现有销售数据核对、系统的安全、维护等方面的灵活、方便及数据共享等问题,在编制每一界面时都与相关业务操作人员沟通,达到快速实现、符合业务实际、人性化的效果。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软件的编制、初始化、调试工作,实现了各项人性化需求,使原来令库房管理人员焦头烂额、每月满负荷工作都难以理清的问题迎刃而解。现每月只需有一天输入票据,便可理清账务。这样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改善了生产、经营、销售各个部门与各种活动之间的协调一致。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第一,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必须从实际出发,要与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信息化水平相结合。要有一个信息化助跑机构,选择优秀的技术咨询专家。机构中信息管理工程师要作为灵魂人物,实现有效沟通,前提条件是一把手的决策支持。第二,基础数据是关键,软件的前、后台选择要以分析基础数据为前提,多年的数据要分析整理,打包归档,合理导入,尽量以软件技术来实现,避免人工重复录入增加工作量,真正实现业务的改善,信息的沟通及共享。第三,前台界面要简洁方便,达到业务操作的人性化要求,避免所有功能的界面堆砌,扰乱视线,降低效率。后台数据要以灵活、安全、稳定、快捷为原则,根据业务量分析选择数据库平台,避免求大、求好,求新。第四,信息管理工程师在信息管理的各个阶段要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春兰,杨德利,罗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7(34)

[2] 何悦.企业信息化的应对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07(32)

[3] 喻友员,冯亮能.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统计与咨询. 2007(05)

第6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都能看到计算机带来的影响。如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改革和发展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http://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网络技术

1 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当今,计算机的普及已经随处可见,而计算机网络更是遍布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网络技术,即是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技术等,通过建立建设一系列的网络平台,来进行远距离的通信交易,实现企业信息的传播。企业信息化含义,指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进行交流交换信息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远距离交流通信,促进企业相互合作与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利益的整体扩大,符合历史的进步性和前进行的特点。当今社会条件下,信息就意味着财富,及时的信息获取可以解除企业的燃眉之急,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信息资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先天优势。

2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1 计算机网络

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中,计算机网络的构成主要包括快速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ATM、FDDI、千兆/万兆以太网。而千兆/万兆以太网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因为它不仅价格较为便宜,而且升级的空间较大。至于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则有主服务器、路由器、主交换机等,它们之间是通过局域网来沟通的。一般来说,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大多数是3层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主干交换机,系统之间的交换和光纤。

2.2 网络安全策略

在企业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会有太多的信息产生,而传输这些信息需要可靠的保证,因此应当十分重视网络安全策略。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防火墙来确保计算机信息的安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策略。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保护,包括网络运行流量、资源情况等各方面。但是如今的网络科技如此发达也使人们看到了网络安全方面的纰漏,对此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保护。

2.3 数据存储系统

在人们生活中会经常使用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与保护,在数据库方面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也实验应用过,所以人们对于数据库也并不陌生。在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中,企业的业务量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使企业面临大量的数据分析任务,原有的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因此人们就可以利用数据存储系统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分析,还有对数据进行备份也不容忽视。

2.4 软件系统

人们在计算机方面要对软件进行实时维护与更新,通过软件系统能够真实地描绘出企业的实际运作状况。软件系统的制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使企业高效完成业务以及与客户之间的的联系,加强企业自身的发展,使之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5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企业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是企业扮演各种商业化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资源共享与合理有效利用,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因素也是人们新时代一直坚守的目的,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是在新时期一个信息技术上面的伟大产物,符合历史的前进性与进步性的特点。谈到计算机对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必不可少的就是企业的信息化,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与韵味,使人们对计算机以及企业信息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人们在新时代不可缺少的技能,也是在企业生存的不二之法。

3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

3.1 电子商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方式,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主要是以因特网作为载体,在计算机的操作下实现商务活动发展,最终形成以网上购物、网络交易以及在线支付为主要目的新形式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使用的主要操作方式在于电子广告、网络购物、网络支付与结算、网络售后服务等。一般来讲,依据交易对象的不同会将电子商务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B2B、B2C、C2C。B2B主要是以实现企业间的交易为主,B2C主要是以实现企业、个人之间的交易为主,C2C主要是以实现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为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网,阿里巴巴同淘宝店铺之间形成的就是典型的B2C模式,而淘宝店铺与顾客之间就是C2C模式,两种模式相互交织,是最典型的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

3.2 网络财务

所谓网络财务,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会计数据的存储,同时对会计数据等进行核算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为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提供更为准确的、可靠的数据。现如今,交通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材料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大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设置相应的工作区域,如果要想实现真正的统一化管理,就必须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作为支持。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具有高共享性,能够消除由于时间差异对财务产生的差异影响,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让财务信息与业务之间能够实现对称,满足财务动态管理的要求。

3.3 电子档案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条件下,采用纸质文件进行档案管理,相比传统条件计算机网络与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操作,对文件、数据进行传输与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由档案管理者与技术工作者进行资料共享,有着传统管理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能够依据用户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用户的实际要求等,不断对数据进行修改与补充,而且电子版的文件还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整序,用户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档案进行个性化编辑,更新档案形式等。

4 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4.1 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以及财务数据的准确与安全性。在企业中,财务系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财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能够直接对企业的决策等产生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全面掌握财务发展动态,让管理者可以及时地掌握相应的财务信息,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还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真正实现财务分析的正规化、科学化,减少误差的产生,使企业正常运行。

4.2 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立命根本,而计算机技术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数据化分析和动态化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以及相关的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人力去向以及人力的动态化管理,提高风险抵抗能力以及风险预警意识,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还能够保证企业在资源采购、资源储备等方面的平稳性。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专业化模块进行资源的采购、存储、供应等,实现最优化配置,保证利润的最大化以及成本的最小化。

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面向社会的每个角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积极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人才,建立符合新时代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机制,发展具有企业本身特色的网络技术商业活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产品效应,树立品牌观念,全球化意识才能真正的增强自己在当今激烈市场经济下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只有遵循时代的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的更新理念,更新知识人才储备,树立科学健全的发展观,才能真正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http://

参考文献

[1]季泽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周刊,2014(1).

第7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新管理时代;网络时代;财务软件;发展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企业之间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构建一条能迅速感知所处的环境、察觉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需求的信息流。如何适应新时代、新环境发展的需要,开发新一代的财务软件,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财务软件、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一代财务软件———ERP软件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与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的管理环境下诞生的传统财务软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目的主要是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财务软件,仍然是这种较低水平的“甩账式”财务软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新管理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做出反应。如何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In tranet正在迅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新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时代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经营管理模式都将带来巨大变革,电子商务将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在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面前,传统财务软件的缺陷日益明显。

    二、网络财务的概念及其优势与局限

    为了适应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展的要求,国内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以及会计软件开发商都做出了积极反应,相继提出了“网络财务”的概念,一些会计软件开发商也开始研制和推出了网络财务软件。网络财务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能够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整合使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不仅具备传统财务软件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联网处理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服务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是财务软件发展历程上的重要突破,它与传统财务软件相比,既具有相对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局限。

    (一)网络财务的优势

    1、支持远程处理方式与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在In 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企业与供应链间的物理距离都变成鼠标距离,千山万水也在举手之间,利用网络财务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既可实现企业的事务远程联网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也可采用在线管理与集中管理模式,消除物理距离与时间差概念,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高效快速地收集业务数据,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促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和业务智能化,并且可以保持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2、支持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与动态会计核算方式。在网络时代,企业对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性要求更高,网络财务软件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以及企业与供应链间的协同。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进行,网络财务便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主管和财务主管能够基于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做出财务安排,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

    3、支持网上理财服务与提供网络化财会工作方式。网上理财服务是网络财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信息服务,也是网络财务应具备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以专营网站方式,在网上为其用户提供专业的财务应用服务,而并不一定要求其用户购买软件,而是直接从网上获得授权和账号。正好能够为那些缺乏会计主体特性或生存期短的虚拟企业或不愿意购买财务软件的小型企业提供数字化的财务会计服务,引导企业的运作形态和方式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网络财务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带来了财会工作介质的改变,财务数据从传统的纸质页面数据、电算化初期的磁盘数据发展到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网页数据等,因此在财会工作上必须能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等网络化方式。4、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财务作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具,将能够提供从财务上整合实现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即完成网上的销售、订购、采购、付款、会计处理以及交易资料的记录、传递、认证、汇总与作业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链间信息的交流和产销的整合。而电子商务涵盖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各种交易和事项的认定、计量、披露等会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最终实现网上的商业贸易活动。

    (二)网络财务的局限

    1、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指导。财务软件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应该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财务软件基本上都是核算型财务软件,处理规范,流程单一,一直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财务软件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系统,其灵魂应当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只是实现手段和保证。在这一点上,网络财务未能跳出传统财务软件的框架,未从企业信息系统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财务软件。

    2、缺乏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支持的内容。从纵向看,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层次。传统的财务软件主要是模拟手工业务流程,核算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工分析,只能属于DPS层次。而新管理时代的企业财务系统不仅要能提供核算型财务信息,更要求能提供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服务水准。这就要求财务软件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DPS层次向MIS、DSS层次发展。近年来一些软件公司也相继推出了“管理型”、“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但它们仅仅是在核算型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财务比率的计算,或存货的进销存管理,或领导查询模块等等,与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决策支持相距甚远。而网络财务的概念同样也未包含管理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仍停留在核算型财务系统的框架之中。

第8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信息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即是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对会计管理模式进行重整的过程。且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企业会计模型建设中的优势,最终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完善后,企业内部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而便于企业内部的有效沟通。另外,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员可利用网络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报道,从而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系统清晰的了解到公司经营状况,且可更好的展开业务的开发。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参考,即当企业经营者在做相关决策时,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来准确做出相应管理决策。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努力朝着构建会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前进。

二、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辽宁民营企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企业规模较小,但是机制灵活性较强;第二,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即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第三,目前,辽宁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从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要想真正落实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突破较大的阻碍。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因而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转变,辽宁民营企业也开始逐渐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且将其设定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在目前民营企业经营中,多数民营企业为了降低会计信息化建设资本的投入,其在购买相关软件的过程中,更为注重软件的成本价格,因而通常会忽视财务软件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民营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较好的凸显出企业个性化需求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灵活性。

在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中显示,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会计职责委托给记账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该方式的实现为民营企业节省了一部分开支,但是其也导致在民营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信息泄露的现象。因而,民营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对其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有效推动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特征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环节,最终有效提高了民营企业会计工作开展的效率;第二,民营企业会计人员信息化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在传统的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计信息数据都是通过人为统计而形成。但是,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会计人员逐渐提高了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且将其化为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最显著的特征即为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其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工作态度较为消极的现象,此现象的发生导致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落实不到实处,即最终致使其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

从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从而导致该项工作的开展始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此,民营企业经营者应提高对其的关注。

四、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宏观环境不完善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宏观环境不完善就是其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辽宁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且其基础设施配套也较为匮乏,从而导致辽宁民营企业在此环境下发展的较为缓慢。另一方面,辽宁部分民营企业的网络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其在发展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无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推进其发展。其次,辽宁地方政府未根据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构建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而导致民营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再次,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不完善,导致辽宁民营企业无法获知自身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最终导致企业无法完成进一步的扩展。

2.会计信息化产品缺乏

目前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还缺乏一定的产品辅助。信息化产品市场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产品,但是服务提供商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大多数产品的设计都是在满足产品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忽视了产品的使用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从而导致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企业业务流程的需求。其次由于产品服务提供商未开展相应的后续维护工作,因而当民营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中产品的使用出现问题时,其无法及时获取到信息,最终导致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在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应完善自身商品生产环节,为民营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的产品,促使企业在会计信息化不断的发展中能提高自身竞争力,并由此稳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3.缺乏会计信息化人才

辽宁民营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还缺乏一定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民营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较大。即要求民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既要全面掌握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人员未全面掌握到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从而导致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财务信息丢失的现象发生。且由于会计人员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较弱,最终致使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第二,当前会计人员还存在着对财务软件使用认知不全的现象,此现象导致财务软件出现故障时,会计人员无法对其问题的产生进行及时解决,最终导致财务信息数据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4.会计信息化使民营企业有泄漏财务信息的担忧

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还存在着担忧财务信息泄露的问题,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网络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会计信息整合中。此类技术的应用,促使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实现了共享性、开放性。其为民营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且便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但是,与此同时,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还处于发展初期,因而其技术也较为有限,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的信息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阻碍了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五、民营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强化民营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此,要求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且在内容的构建中应明确规定出民营企业会计部门内部的管理,并实现对其内部结构的有效规范,促使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能够落实到个人,最终形成高效率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其次,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中,其工作内容只能由会计工作人员本人来完成,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促使其他业务人员通过终端机即可完成会计工作内容中的相关操作。随着会计工作规模的改变,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应根据其特点对制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促使其他业务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能规范自身的操作。再次,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促使企业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由一人办理即可,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就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因而要求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对其转变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增强中小民营企业领导者实现会计信息化意识

为了强化辽宁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企业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民营企业领导者实现会计信息化意识。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辽宁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从而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且要求政府部门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进行讲解,最终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第二,为了增强企业领导者实现会计信息化意识,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应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构建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构建来规范会计人员操作行为。另外,在规章制度内容构建中应明确表明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重点目标,最终强化企业领导者实现会计信息化意识,并由此将其付诸于实践;第三,要求民营企业应通过对成功经验的分析与总结,构建出符合本民营企业的强制性措施,并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执行,最终深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实现会计信息管理。

3.开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评价系统

开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评价系统是民营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有效对策。目前,辽宁民营企业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更为注重其对企业内部管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忽视了对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价的关注。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评价系统的构建,可促使企业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可通过对评价系统中数据的统计,对民营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实施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达到最佳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效果。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评价系统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此,首先应对辽宁省内企业会计信息化绩效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最终确定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绩效评价目标。其次,应根据企业的业务战略对会计信息化评价系统进行有效调整,并将其贯穿于民营企业整个生命期;再次,应构建科学化的参考评价体系,辅助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评价系统的实施。

4.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水平与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为了加强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民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培养更多会计信息化人才。为了推广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意识,辽宁省民营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定期安排企业会计人员参加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人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终促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财务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时,可凭借自身的信息化技能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且由此降低问题的产生对企业财务信息安全造成影响。其次,辽宁省高校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对其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优化,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最终促使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

5.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软件

第9篇:企业信息化过程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探究

现代企业业务繁多,规模庞大,使得管理者对企业信息的掌握越来越难,这就需要企业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实现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决策。软件工程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软件工程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信息化平台的详细信息。

1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现代市场环境竞争残酷,企业为了能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需要详细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和整理就需要企业信息化系统来进行处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软件工程帮助企业更好把握整个信息化过程。(1)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企业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随时了解所有信息,这就制约了管理层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策[1]。比如管理人员由于与基层员工交流很少,这就导致管理人员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员工的性格,特征以及擅长的职位。这样导致很多员工被安排到并不合适的职位。这也使得员工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还有管理人员不能实时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展开营销活动和生产资源的调整。而这些问题都将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软件工程技术建立信息化系统,帮助管理层实时了解企业、员工的状态等信息,而且通过软件工程建设一个统一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形成信息链,而不再是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通过这样的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的充分整合和分析,制定出合适的策略,应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2)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很多企业缺乏相应的规划和管理。软件工程帮助企业合理地规划和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节省建设成本。信息化系统投入大、周期长、功能繁多,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划和管理。企业将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人力。不仅无法帮助企业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反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软件工程技术的出现,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发展信息化系统,做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维护能够协调发展,从而让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发挥其巨大作用。(3)帮助管理人员掌控企业信息。现代企业业务复杂,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产生的信息量较多。如果不通过信息化改造,那势必造成企业管理者无法全面掌控企业信息。软件工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控企业运营信息,能够及时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总结,分析信息,从而让企业更好地掌控整个企业,并为企业做出最佳决策。(4)增强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的壮大与其管理能力密不可分。而企业通过信息化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管理能力。通过软件工程实现信息化,让企业时刻掌握企业的物流、人员、资金等各要素信息。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快了信息的流动速度和获取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帮助管理者获得更为有效的信息,从而帮助管理者制定有效的策略,及时纠正管理中的偏差,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

2软件工程的具体应用

(1)企业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就是我们熟悉的ERP系统。ERP系统帮助企业对企业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企业的对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应用。ERP系统也是目前应用非常多的系统之一。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可以将员工、管理人员、技术等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同时又可以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科学划分,使得各个业务流程彼此独立却又彼此紧密联系[2]。这样使企业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避免出现业务的无序分割,使企业业务流程非常松散,导致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ERP系统帮助企业综合管理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业务流程,使得企业更加整体化。(2)协同办公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是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非常重要的应用。协同办公系统逐渐替代原有的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加快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动速度。OA的核心就是协同,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办公,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快速而明确的有效沟通,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同时通过协同办公系统,企业还可以打破原有的办公模式,创造新的办公方式,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同时将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一个层次。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系统的建立,帮助企业维护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对市场营销,服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通过CRM系统企业可以有效管理企业的客户资源,为不同客户实现差异化的服务。通过CRM系统对企业的客户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让客户更加信任企业的能力,促进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拉近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3结语

软件工程在整个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企业有效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管理和工作模式的创新,实现对客户市场的准确把握。由于未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必将更多的运用软件工程技术,高效推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帮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振宏.探究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作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