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风险点范文

护理风险点精选(九篇)

护理风险点

第1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1护理风险与呼吸内科护理风险

1.1护理风险管理

所谓的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医疗单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序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为了进一步降低因护理带来的事故和差错,从而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不受客观因数所威胁,因此必须对护理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出台相应的防范手段,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1.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

常见的护理系统疾病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还有病发较急的疾病,诸如气胸、胸腔积液等。由于呼吸类疾病直接与人们的呼吸系统相连,因此呼吸疾病对人身有着较大的危害,也就对护理疾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也就意味着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需要将护理工作的整个流程看成一个整体,进而对可能产生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从而根据结果制定科学的对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

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呼吸疾病较为容易复发,并且患者呈现较强的痛苦感,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之中,往往会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着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呼吸疾病不但要求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还应当得到良好的护理,而护理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一定风险的过程。

2.1护理人员存在的风险

在护理人员方面,主要存在三种风险:既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护理人员业务不专、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2.1.1护理人员自身职业因素

在呼吸内科之中,很多护理人员要参与到各类呼吸疾病的治疗之中,尤其是重症呼吸患者,一些重症呼吸患者可能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一些疾病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例如肝炎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之中,护理人员也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等,如果护理人员对自身的保护不好,那么很容易受到感染,而自身感染后如在去护理其他呼吸患者,那么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1.2护理人员业务不专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说,护理本身是一项充满着实践性与科学性的工作,而护理对象又是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因此在护理之中难免会因一些因素需要采用医疗紧急措施,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业务不熟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仪器操作不当等行为,很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尤其是呼吸内科。例如在呼吸疾病的护理之中,口腔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之中没有进行无菌处理,没有及时更换吸痰管,那么就很容易给患者的呼吸道带来一定的隐患。

2.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差

呼吸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因此患者也就相对较多,较多的患者带来的是较多的护理工作,这时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忽视风险的存在。例如,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记录不全面等。

2.2护理制度的不完善

在呼吸疾病之中,患者对空气有较高的要求,新鲜的空气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病房的空气流通状况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多数护理人员的思想之中,窗户的开关以及室内的卫生状况是需要患者亲属进行处理的,而不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这种护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所在。另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繁忙,这也决定了护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时间,一些呼吸内科护理新人通常没有经过培训,只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在工作中进行学习,这种制度不但增加了老人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教学氛围,新人也缺少学习环境,进而造成护理工作形成风险。

3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3.1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疗单位应当针对护理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通过聘请知名医师进行讲座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树立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另外医疗单位还应当开设一对一的带新活动,通过老人护理经验的传输,进一步提升新人的护理能力以及风险意识。

3.2建立有效的科室护理制度

第2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 血液科;风险管理;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3-01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the nursing safety for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by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 hospital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une 2011 to July 2014,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1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 hospital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une 2011 before, without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for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2.34%)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31.85%)(P

[Key words] Hematology department;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safety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以及探视者所要面临伤害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采取解决措施的过程,其贯穿于患者护理、治疗的全过程[1]。血液科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且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比较多。因此,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为了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我院分别对263例患者进行管理前、管理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科2011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男73例,女55例,年龄20~65岁,平均(42.6±4.1)岁;另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2011年6月之前收治的13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男79例,女56例,年龄 18~78岁,平均(48.1±3.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2.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建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共同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加强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及其实施方法[2]。同时根据血液科的特殊情况及特定的安全形势,并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议,对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将当前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找出,以制定相应、可行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降低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2.2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并树立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管理观念,加强其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其对护理风险管理性的认识。另外,还要严格考核护理人员对《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

1.2.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及风险监督机制 血液科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及风险监督机制,以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文书书写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并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以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1.2.4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 首先,要提高风险管理人员及相关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对科室中可能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的识别。其次,组织会议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合理分析风险的来源及造成的危害,并根据不安全因素的排列顺序进行岗位的合理调整,以加强护理风险管理[4]。然后,在识别、评估及分析护理风险之后制定相应、可行的风险防范计划,以预防护理风险的出现。最后,当风险事件发生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与修正,做好决策思路,尽可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2.5完善与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完善与落实护理管理制度,要求病区护士长将病房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等以及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落实到位,必须落实到每个人,以强化其安全管理意识[5]。

1.2.6 制定护理风险预案 根据血液科的特点制定可行的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如跌倒、坠床、用药错误、输液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增强应急能力的培养,以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备独立应对各种不良事件的能力[6]。如在静脉输血前,必须得到患者的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对血液的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等详细检查,制定可行的输血流程,严格查对制度,若发生输血反应,必须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1.2.7 加强病区安全管理 对于危重患者,尽量安排在距离护士站较近的病室;对于老年患者、小儿应增加床栏,并将暖瓶、锐器等危险物品放置在距离患者较远的地方,以防发生坠床、烫伤等不良事件。同时保持病房、卫生间、走廊的地面干燥,适当增设扶手,以防患者跌伤。

1.2.8 强化高危环节的安全防范 在风险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必须善于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抓好关键点与强化高危环节的安全防范,同时加强重点环节的护理管理及监督力度,做好人员调配,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2.9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加强对患者中午、夜间以及节假日重点时段的护理安全。由于血液科具有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等特点,应采取弹性排班,做好重点环节工作。由护理骨干专人负责重点患者、特殊操作以及高难度操作。根据血液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需求合理安排人员,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2.10 保证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提高血液科护理相关文书书写与质量的控制标准,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规范进行相关文书的书写,保证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而科室质控组则要定期与不定期加强对运行病历的检查。由责任组长及护士长加强对出院患者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查及审核,以确保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前向每位患者发放我院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所拟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7]。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住院安全、住院环境、服务技术、服务态度、安全宣教5个维度,各个维度分为5小项,各项分为4分、3分、2分、1分四个等级,总分100分,最低25分。①非常满意:评分>90分;②满意:评分在76~90分之间;③一般:评分在50~75分之间;④不满意:评分在5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5%,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的输血不规范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输血不规范发生率为0.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具有不确定性。血液科患者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在患者长时间住院过程中,由于患者、护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引发各种护理风险事件[8]。尤其是输血护理操作中,输血作为血液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若输血不规范,非常容易导致引发护理风险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这就要求在血液科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及加强病区安全管理等措施,对护理工作中现有与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评价及处理[10]。一方面,通过增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风险应对能力,能真正做到“预防为主”,使护理人员能更加自觉地规范护理操作及行为,同时使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冷静应对,有利于实现对潜在风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护理风险预案,能有效根据血液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流程及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抽血、输血流程,以保证抽血、输血工作的有序性,减少不规范操作的出现,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11]。另外,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与优化人员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另外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风险监督机制及完善与落实护理管理制度,使科室风险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做到有据可依,有利于增强风险预防、监督及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从而保证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防范,通过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抓好关键点,重点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要求护理人员要保证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并加强对运行病历的检查及护理文书质量的审核,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Puthiyakunnon等[12]认为,风险管理尊重患者的人格,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是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输血不规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输血不规范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九凤. 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J].河北中医,2012, 34(3):453-454.

[2] 周燕,郭智,何学鹏. 血液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分析和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321-1322.

[3] 刘贵芳. 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7(9):160-161.

[4] Grogan AD. Sudden onset oculo-cardiac reflex post-traumatic eye injury in PNG:A case study and discussion[J]. Australas Emerg Nurs J,2014,17(3):135-137.

[5] 杨开秀. 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的安全分析及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57-259.

[6] Agmon M,Armon G. Increased insomnia symptoms predict the onset of back pain among employed adults[J]. PLoS One,2014,9(8):e103591.

[7] 姜蕾,顾,李艳军,等. 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施及应对举措[J]. 北方药学,2012,24(6):124-125.

[8] Caba M,Pabello M,Moreno ML,et al. Main and accessory olfactory bulbs and their projections in the brain anticipate feeding in food-entrained rats[J]. Chronobiol Int,2014,10:1-9.

[9] Giudice ME,Young SM,Vella ET,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uspected lung cancer in primary care[J]. Can Fam Physician,2014,60(8):e395-e404.

[10] 黄玲,梁素苗,刘芸.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84-85.

[11] 徐爱萍,汪晓云,杨明霞,等.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132-133.

第3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疗养护理风险事件防范措施管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7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20-02

医院或者疗养院进行的护理工作一般都是针对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具有直接操作性、护理的连续性和病情变化的不确定性。据相关资料的研究,由护士产生的医疗差错和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频率要远高于医生和其他人员,而针对一般的护工来说,不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操作方式会导致一系列的大大风险事件,对护理安全和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1疗养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内容和特点

1.1护理风险及管理的概念和风险事件内容。护理风险是泛指发生在医院或者疗养院的一切因护理问题而产生的不安全事件,主要是指因护理人员产生,也包括其他相关人员造成的潜在风险。护理的对象有病情程度的不同,而护理风险也包括各种隐性的、可避免的、严重的、轻微的或者可能致残致死的风险。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和使用管理手法来进行防范、识别、评价和处理会在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使出现的几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及时有效得到解决的几率尽量提高,从而减少和避免机构的医疗事故和经济损失。

通过对以往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可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护理记录不完整,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不够等;二是疗养员自身对所患疾病的认知不当,无法和护理人员有效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因处方、医药和用法等出现失误的用药护理风险;四是排除因医疗本身造成的风险,而是由于疗养员身体性能衰退和其他不可抗力等造成的风险;五是因医院或者疗养院管理方式和协调不当造成疗养员产生风险事件,如护士的分配情况。每种情况都有不同形式和发展方式,也有很多例外护理风险事件。

1.2风险事件的特点。不论是各种内容的护理风险事件,都同样具有高风险性、复杂多变性、存在各个环节和后果的严重性,部分可规范,可通过管理和防范来避免大部分风险事件的发生。其中复杂性体现在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反应,使得病情的治愈和缓解难度更大更为复杂,而整个护理过程,包括护理人员的选择、护理物品的准备、护理中、护理后整个环节中,只要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疗养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影响因素

从风险事件的内容和性质中可以看出,影响和决定疗养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护理人员的原因、医生原因、管理方式原因和非人力原因。概括来说,护理人员方面有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认知水平较低,风险意识缺失,护理态度不够严谨和正确,操作不够专业不符合规范;医生方面对疗养员的病情判定失误以致设定的护理模式或者使用的药品不适宜;机构的管理方面有对护士交接班设置不够合理、对护理人员的审核和评定机制不够完善及护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不完善;有来自疗养员本身的风险,如年龄偏大、身体机能损害殆尽、精神状态不好、在外留宿的疗养员因病情突发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者其他意外原因导致疗养事故;非人力原因,包括不可抗力、医疗设施具有的安全风险等。

3防范和管理措施

从疗养风险的内容和发生的原因、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从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入手来进行系统的风险管理。

3.1疗养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需要将护理的各个环节和参与的各个主体都纳入管理范围中,并使用严格的评定制度和奖惩制度来监督执行。具体制度包括以下几点:

(1)疗养院资料管理制度,安排专人使用特定的系统来管理和查阅每个疗养员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资料,包括病情、疗养方式设定、疗养护理人员和护理情况、经诊断的医生、诊断和治疗方案资料等。

(2)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每天的签到、疗养员的病情记录和护理情况记录等相结合来监督和评定每个护理人员的操作情况和工作效果,最终根据表现情况来进行奖惩。另外需要合理的评价制度的支持,才能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公正。

(3)规范操作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针对各种病情和不同年龄段的护理标准和操作规范,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护理风险意识培训。

(4)护士或者护理人员的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设定早晚查房制度,交接时间设置在病人不易产生病情变化的时间段,交接班时要交接彻底,内容包括疗养员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发生的意外情况等。

(5)药品管理制度,对医药规范规定的特殊药品进行严格的核对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普通药品进行分类、规范放置,在购进药品时有严格的检验和核对制度等。

(6)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疗养机构保持环境的整洁,对清洁和消毒等有合理的时间安排,避免打扰护理操作和引起疗养员的不良反应。

3.2疗养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疗养机构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产生需要在执行系统的管理基础上对相关的细节进行重视,如注重疗养员的心理和精神变化,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和精神变化排除因主观因素而产生意外的情况;协调好护理和相关科室的接口,使整个疗养机构能共同解决问题、排除风险原因,明确职责才能更好地做好各自的工作和协商工作;对环境进行改善,如地板防滑、空气除尘等设置来营造安全舒适净洁的环境;对特殊病人增加查房和护理监督的频率和力度,降低其潜在风险发生的几率。

4小结

疗养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会给疗养员带来极大的健康损害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从风险事件的内容范围、风险事件的发生发展特点、影响风险的因素来对疗养护理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可以相应地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和管理措施来有效降低和避免风险事件的产生。

第4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 To select 100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does not take risk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takes risk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accordingly propos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after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are are all superior than before,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关键词: 风险管理;胸外科;围术期护理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thoracic surgery;perioperativ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2-02

0 引言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护理人员识别、评价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对医院及患者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尽量降低。一般来说,胸外科中,大多数患者为肺癌、贲门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并且术后患者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将风险管理贯穿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评估潜在风险,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后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例数为5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基本上,医院中的所有部门均与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临床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必须要得到医院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医院中其他部门的协调,首先,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致的观点,才能将风险管理在下级进行贯彻。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为:评估与分析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评估计划的结果。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采取问卷调查(自制问卷)的方法统计在围术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风险管理之后,观察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风险管理前,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影响因素

3.1.1 患者自身心理影响因素 由于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不但会对患者的生理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在围术期会出现悲观、恐惧、忧郁、焦虑等消极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行为改变,对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3.1.2 术前疾病导致的风险因素 胸外科的贲门恶性肿瘤及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严重程度不一的恶心、进食哽噎、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导致患者减少进食,进食减少就不能保证患者营养充足,继而引发机体营养不良症状,患者体内发生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症状;而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大多数存在呼吸困难、咳痰及咳嗽等不良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大咯血的不良症状;上述不良症状均会对手术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1.3 手术治疗导致的风险因素 给予患者开胸手术,由于开胸手术切口通常较大,就会导致较大的创伤,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术后护理人员没有详细监测患者的病情,没有及时发现不良症状,没有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良好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另外,不规范的引流管道护理及健康指导,也会导致发生术后并发症,一般来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吻合口瘘、肺炎、出血等。

3.2 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以将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护理人员负责的领域不同,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培训及指导,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时间操作能力,经过指导,使护理人员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充分贯彻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2 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医疗文件中,患者病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件在法律上的严肃性不容忽视,所以,文书书写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书写,保证文书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还要保证文书的记录与医护人员的记录相符合。

3.2.3 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患者在入院前,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患者的以往病史、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活动能力及体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术后,还应该加强对病情不稳定患者、老年患者、严重病情患者等的巡查。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主诉,同时,还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呼吸、表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就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初步评估,马上通知医生,必要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关于陪护措施、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详细落实,并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3.2.4 加强风险监控 在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还要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基础及环节质量加强监控,特别是重点对象、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等重点内容的质量控制,保证每天均做到“四看五查”,四看为:看医嘱单、护理记录、患者体温单、重点患者的病情变化;五查为:①是否妥善处理新住院患者;②查患者术前物品是否完善准备;③查病情严重及长期卧床患者是否出现压疮、床单是否平整及是否按时翻身;④查是否妥当处理大小便失禁患者;⑤查各种引流管是否妥当安置。另外,还要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状况,及时反馈结果,针对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5 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出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程度,护士长要马上赶到风险现场,对风险的发生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护患纠纷,然后将风险事件及时上报。

参考文献:

[1]梁润华.基于管理失误论的顶岗实习风险防范对策[J].价值工程,2012,(28).

第5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184-02

所谓的护理风险就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根据造成风险的性质,可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风险还有一类为间接风险。临床风险事件大多发生在护理工作中,作为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护士责任心很重要,护士不仅仅需要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还要有风险防范意识,预警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护理顺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某医院共有医护人员200余名,护士占其中的40%左右,属于三甲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于11年医院采取了全员护理风险管理系统,每个科室都成立了各种风险管理小组。首先要做专业临床知识的培训,然后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给予具体的实练操作。为了评估的方便,各科护士长对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要一一记录并上报。本文将以该医院的儿科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1.2方法

把通常的风险事故和本医院儿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护理风险事件分轻、中、重和客观原因四级:(1)差错事件:给药错误;医嘱错误;护理操作不当等为轻度护理风险事件。(2)投诉事件: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态度等个人原因造成的患方投诉为中度护理风险事件。(3)意外事件:非护理人员主观原因造成的风险,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药敏反应、轻身自杀、意外摔跤等。

1.3统计学分析

将上报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我们利用Excel软件,并用SPSS 10.0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结果显示:在众多原因引起的护理风险事件中, 给药、抽血事故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都占到了全部风险的10%以上。其次是非主观因素如器材安全性不高、药敏反应、过敏反应,都占到了全部风险的5%~10%左右。再者就是投诉问题、医嘱执行延误,均占全部风险的5%左右。其中意外事故、事件、技术不过关等均在5%以下,不是主要的构成因素。其中高风险事件占风险事件总数59.4%、中等风险事件占26.9%、低风险事件占13.7%。

3 结论

3.1 以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意外伤害为防范重点

根据数据统计,给药、抽血、压疮事故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都占到了全部风险的10%以上,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可以避免给药、抽血风险事件的发生。小婴儿因发育不完善,平衡功能差;幼儿对周围环境存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很容易接触危险因素和模仿一些危险动作;本院除ICU及新生儿病区外,都采取家长陪护制,但陪护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如离开时未及时拉上床栏、开水杯放在患儿触手可及之处、挤睡在患儿小床上等,使患儿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概率增加。

3.2 强化培训工作

由于缺少对紧急情况的实战经验,所以经验不足的儿科护理人员在遇到危机事件时一般会乱了手脚,不知道怎样去应对。要加强儿科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加强专业临床知识的培训,然后对于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给予具体的实练操作。可能与儿科平时工作任务重,病人病情危急、治疗针对性不强有关,还可能与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高有关。加强儿科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不仅仅要在人员上要安排足够,而且在护理技术上也要给予重点培训和实练操作,同时还要灌输预防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意识,这样才能从直接接触患者身上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3.3 建立医院风险管理机构

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世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医生作为高风险职业,医疗风险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建立医院风险管理机构是有必要的,管理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好的管理会给医院带来更优化的体制和强化的严谨风气。特别是针对于儿科这种科室,我们医护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强化职业道德。(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预防风险意识。(3)提高临床操作技术水平,强化临床知识。(4)认真处理医疗纠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金煜峰,张铮.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社交媒体中的专业界限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58-61

[2]王霞,张红瑾,门永忠,等.超声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护理[J].重庆医学,2013,42(17):2052

[3]李见好,邓涛,黄柳娇,等.机械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内球囊压迫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96-2197

[4]黄利全,王勤荣,倪卫子,等.以评价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为导向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6):1-2

第6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1.1对象

我院呼吸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3个月共收治患者156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4.2岁,其中痰窒息危险者38人、易跌倒者66人、难免压疮高危者36人、应用化疗药物治疗16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3个月共收治患者160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7.3岁,其中痰窒息危险者32人、易跌倒者68人、难免压疮高危者33人、应用化疗药物治疗19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健康宣教等以疾病治疗为主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方法如下。

1.2.1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分析呼吸科以往发生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拟定护理风险管理项目,包括痰窒息、跌倒、难免压疮等3项,再根据风险等级将上述项目制作成醒目的“星级”标志标示于护士站墙壁上,以达到直观提醒的作用。

1.2.2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在呼吸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全面实施流程化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健全护理风险机制。设置风险项目管理专员,对风险管理预防制度的落实进行全程追踪评价。患者从入院开始,护理风险管理即贯穿始终,对患者病情变化所致的潜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规避。例如痰多的患者要加强痰鸣音听诊,一旦发现痰多无法咳出时要及时吸痰;易跌倒人群要加强个人防护,保证病服合体,防止牵绊跌倒;患者可强制要求其使用减压贴以防止压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如发现护理人员出现人为的差错,护士长要进行引导、帮助,与护士一起根据风险管理制度对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对策以预防、纠正差错。

1.2.3及时跟踪评价管理效果

每项风险管理项目均由管理专员建立活动记录表,记录对高危人群实施的预防措施。活动表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患者姓名、采取措施、实施效果等。为保证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的动态性与时效性,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张贴在护士站的公示板;如果发生护理风险,要在当月护理安全工作例会中进行讨论,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其作为次月的改进重点进行监督。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管理效果评价,制定患者满意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防范意识、健康宣教等4大项,每大项25个小项,每项1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9分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将调查结果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行两组间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呼吸科护理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因素:本组研究资料中患者多为老年人,通常合并其它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突况多等特点,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增加护理风险,稍有疏忽极有可能引起纠纷。而有些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行为期望值过高,对医疗知识了解程度又不够,易造成医疗纠纷。有些患者对治疗行为的依从性不高,担心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过多,这类经济问题也是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救治的原因之一。

(2)护理人员因素:由于呼吸科患者有病情复杂、突况多的特点,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或经验不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不了解,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增加了护理风险。一些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时存在错漏、记录不及时、与医生记录不符等问题,为后续的医疗纠纷埋下风险隐患;在管理方面,科室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物品配备不足、护理相关费用有误等也会增加护理风险。

(3)环境因素:科室本身的基础设施、环境布局等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地面湿滑易导致患者跌伤,或者患者无法自理生活但病床未设置护栏导致坠床等;病区无法保持安静,对患者的休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其预后等。

第7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作者:刘波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

建立风险管理监控小组从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出发,建立由护士长、专业护士、办公桌护士、治疗护士、三班护士等各环节高年资护士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学习风险管理相关知识,进行风险教育,明确相关职责与实施方法。护理风险识别①确定年度重点高风险管理项目:每年年初制定科室年度护理工作计划时,由科室组织监控小组人员讨论。根据科室前1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多发部位、环节和人员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年度高风险管理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如2010年度科室高风险管理项目为:安全输血、化疗患者血管、保护局部皮肤组织、跌倒预防、安全用药等。②确定每个月风险管理细则:组织每个月月初召开1次风险事件及质量分析会,分析现在可能存在的一切不良事件。如目前科室重点患者有哪些?分别存在什么问题?输液、化疗、输血等侵入性操作是否增多?护理风险管理对策①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在确定科室每年度的高风险管理项目后,针对每一项目制定需遵守的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要求护士人人掌握。护士长及监控小组成员定期对各项制度、检查项目进行评分,奖罚分明,减少护理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4]。②月分析会:每个月分析会主要内容为对上个月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确定现存安全隐患,查找原因,讨论解决办法,制定整改措施,细化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评价。③合理排班:科室排班注重新老搭配、弹性排班,若节假日护士长不在时,安排监控小组成员为值班长,行使护士长权利,合理安排科室危重患者抢救及各种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建立健全请示汇报制度,使护士在第一时间得到指示,从而及时恰当处理各种护理问题。④患者及家属安全教育:科室将高风险管理项目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要求护士掌握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使其了解病情,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科室根据血液科疾病特点编写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使护士能够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

每月进行1次公休座谈会,内容包含健康教育讲座、征求患者意见等。⑤提供安全住院环境:针对血液患者特点改进病房环境,病床设有床栏,卫生间及走廊设有扶手;房间保持良好通风,按时消毒,保持空气新鲜;地面保持干燥;设温馨提示卡。评价方法比较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均对科室病房管理、急救药品与器械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查,每项检查满分100分,均逐条按检查标准扣分,以百分制计算平均分为综合质量得分。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发生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和失误。患者满意度由医院监察科每季度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不定时抽查,进行结果公示。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情况(表略)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率比较。增强护士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3年科室高风险管理项目应对措施的实施,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均明显增强,能够真正做到“预防为主”,自觉规范了护理操作及护理行为,责任心、自律性、安全意识增强,护理要求得以落实,在各种突况下能够严格按制度及规范执行,沉着应对,使各种潜在风险得以控制,患者安全得到保障。提高护理质量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科室年度和每月重点安全管理项目明确,质控制度严格,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查找护理隐患,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及规章制度,从而使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明显减少,大大改善和提高了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部例行的检查及随机质量抽查中得分均较前明显提高。提升患者满意度血液科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家属经济压力大、情绪易激惹,易引发纠纷。科室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风险教育贯穿于每1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患者及家属从中既能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又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第8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 风险管理;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1]。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心内科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多,病情重、变化快,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心内科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这一特点,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认真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风险因素分析

1.1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会造成责任风险。如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仓促,“三查七对”不仔细,医嘱查对不认真;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夜班值班时无菌操作不戴口罩等,是导致差错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护士习惯于按医嘱被动工作,被动应急传呼,较侧重完成有形的操作性工作,而忽视了病情观察等无形工作,对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是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2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够心内科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自然无法为病人提供必需的护理。此外,护士对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的使用欠熟练,以及对各种恶性心律失常不能及时识别,会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欠缺护士不能与病人及家属达成有效沟通,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告知质量不高,是导致护理纠纷或投诉的主要原因。护士的法律意识薄弱,护理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随意涂改,用同一笔迹重抄等,是导致护理纠纷的另一因素。

1.4心内科病人特有的高风险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均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一些诊疗措施如溶栓等也存在高风险性;生活习惯改变:病人不能适应患病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卧床大小便、活动限制等,加之大多数病人年老体衰,伴有浮肿,发生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的可能性高。

1.5环境因素由于地面湿滑、噪音大、病房加床多等环境管理不善引发风险。

2防范对策

2.1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教育护理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严格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生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接班者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护士应急能力严格执行护理部制订的护士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分配来的护士,根据科室特点,制订岗前培训计划,逐项培训、考核;通过晨会提问、业务讲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形式学习护理新知识、新进展。进行护理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教学,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剖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人人都有防风险意识,班班都有护理防范重点,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

2.3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矛盾和纠纷。护士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尤其在实施溶栓、有创诊疗操作等高风险操作时,以适当的方式和语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措施,既要让他们全面了解治疗的目的、效果、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意外,又不能让病人过分担忧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护士要充分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病人,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2.4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

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讨论、分析,使每个护士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求护士必须从法律高度严肃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观察病情要有预见性,记录要及时准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医护记录矛盾。护士长每天检查各项护理记录,禁止随意涂改,同笔迹抄写。

2.5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对于危重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或急救室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如暖瓶、锐器等,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

3讨论

心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死亡率高的特点,护士若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尤其在医疗安全被广泛关注的今天,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护患双方共同的目标。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我科的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正在不断地增强,护理满意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第9篇:护理风险点范文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076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of respirator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50 respirator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total incid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ccidents and nursing disputes as 4.00% than 3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Respirator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 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 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有着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的特点, 因此护理工作量较大, 再加上患者家属心理较为焦躁, 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 本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6月治疗的5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 女12例, 年龄35~66岁, 平均年龄(52.21±4.75)岁;对照组男12例, 女13例, 年龄34~65岁, 平均年龄(53.12±3.9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组成, 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综合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控制措施。观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反馈并修改护理方案。对科室工作人员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判断护理过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与人员, 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1. 2. 2 建立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管理小组要对易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建立风险管理方案。同时, 根据护士的不同特点与能力, 还需要针对性的建立护士风险管理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 召集科室所有护士进行会议, 对方案的内容讨论、修改并定稿, 绘制成册, 人手一份。

1. 2. 3 实施风险管理培训 首先采用集体培训的方式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理论基础、风险管理重点、风险管理方案等;学习针对危重症患者的多种护理技术。其次, 根据不同护士的特点, 如护理年资、学历、知识结构等,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危重症疾病的诊疗、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根据护士的水平分为N0~N6, 采用导师制, 分层级培训, 同时邀请专业教师、医师以及仪器工程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疾病O护重点;对于护理年资以及学历较低的护士,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危重症患者抢救药典、仪器设备的使用等。采取自学与带教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保证这类护士能最快的掌握相关知识。先进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可以邀请厂家工程师进行培训, 保证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

1. 2. 4 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每周由总务护士对风险防范进行评价, 判断风险防范是否有效, 并向护士长报告。每月由护士长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评价, 并召开风险管理反馈会议, 分析一月中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制定工作目标。

1. 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的总发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自评表, 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评价, 满分100分。90分以上槁意;70~90分为一般;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总发生率为4.00%, 低于对照组的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7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治疗期间护理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 经过剧烈活动后会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 严重的甚至出现运动能力下降、反应缓慢的情况, 在日常护理过程中, 常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事件。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护理风险, 例如保证病房内外与厕所地面的干燥, 避免患者滑倒, 患者在进行室外活动时, 也必须要有医务人员或家属的陪同, 将患者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2]。饮食方面, 提倡食用清淡类的食物, 这类食物利于消化, 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少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3]。定期打造病房及病房周围环境, 保证良好的清洁度, 为患者建立一个练好的康复环境。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 如呼吸频率、咳痰等情况。若发现患者存在嗜睡、反应迟缓、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现象, 则表明病情有恶化趋势, 要及时反馈, 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3. 2 康复期间护理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后, 若病情有明显好转, 则护理措施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为主, 针对患者的特点制定锻炼计划, 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叮嘱患者忌烟忌酒, 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好转。同时, 要患者注意保暖, 避免出现感冒等病症, 影响患者的康复。此外, 仍旧要保证环境卫生, 避免病房中有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 保证患者呼吸道的健康[4]。

3. 3 心理护理 积极的心理对患者的病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在住院中长由于对病情的担忧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情绪, 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5]。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 对患者不了解的情况耐心解释,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 采取心理辅助治疗的方式, 促进患者的康复。此外, 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等情况, 影响患者的病情, 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 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与护理纠纷总发生率为4.00%, 低于对照组的3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有效降低了护理中的风险, 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鲜于云艳, 孙璇.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11):823-824.

[2] 赵伟.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3):2613, 2616.

[3] 吴丽梅.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5(2):184-185.

[4] 蒋莹.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母婴世界, 2015(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