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化工环保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化工环保管理制度

第1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环保系统;以人为本;垂直管理

薪酬制度指出:目前,大气、水、土壤严重污染着我们的生态环境,这种现象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因此,扭转这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质量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此次做出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的推进,彰显了加强环境监管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也凸显了当前我国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业内同行都清楚,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环保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全球化、智力资本与变化的三大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相应调整为高效性与灵活性。这就需要环保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摒弃旧的管理模式,创新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全面把握社会和环保系统存在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环保系统的迅速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世界经济处于复苏时期,环保系统作为发展创新型企业,需要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专业知识娴熟、凝聚力强的团队,更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环保部门工作。环保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怎样与时俱进、为环保部门把好关,将优秀人才招聘到本企业工作?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值得探究的课题。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剖析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形成原因

笔者经常与同事交流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将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比,深深感到: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使得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难以改革创新,难以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接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混编、混岗现象比较严重。据笔者调查得知,环保系统的一些县级环保局由于工作任务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少,便将其他单位的干部职工借调到环保局使用,借调时间长了也就不回原单位了;还有的环保局出现工作任务少,薪酬福利待遇高的岗位安排的人员多,工作任务重,薪酬福利低的岗位没有人愿意去就招收编外人员的现象;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混编、混岗现象存在使得环保局迅速膨胀起来,严重制约了环保系统职能正常发挥,增加了管理难度,造成环保系统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的隐患。目前环保系统实施省级以下环保机构执行监察、监测垂直管理制度,需要对本系统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工资套改等相关事项处理,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这些人员进行调查、甄别,然后还要报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批准,既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又增加了环保部门的协调难度。分析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任人唯亲,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无原则地抽调到环保局端上“铁饭碗”,干上薪酬高、福利好的工作,使得一些薪酬低、福利待遇差的岗位没人愿意去,只好聘用临时工。对这种腐败现象本系统的干部职工是深恶痛绝的。大家都相信,上级党组织一定会拨乱反正消除这种现象,使环保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迅速走上正轨渠道。2.有些人打着“环保垂直管理”的歪主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规定了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行垂直管理制度。五中全会以后,环保系统的各级部门闻风而动、迅速组织开展环保机构和人员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群情激奋、信心百倍,准备在新的管理制度下保质保量地做好环保工作,让祖国的天更蓝、让祖国的水更清、让祖国的土地更加肥沃。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有些官员却打起了“垂直管理”的歪主意,有的地方虚设环保机构,两三个人员就能组成县级环保局的所谓分局;一个有20多个人员编制,平常只有十几个人上班的县级观测站却设有现场室、分析室、综合室、标本室等六七个内设机构;建一座大气自动观测站,新增PM2.5检测项目就马上设一个大气室。这些科室除了配备一名科长以外,还要配备1~2名副科长,形成当官的人多、办事人员少,遇到事情相互推诿、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畸形局面。分析其原因:有些官员打着“垂直管理”的幌子,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用等方面权力用足、人情做尽,趁机大捞一把。笔者希望上级党组织对这种打着“歪主意”的人查苗头、抓典型,及时处置这样的官员,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坚决的制止、纠正和规范,视情节严重进行严厉的处理。

二、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新时期,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在用人机制上“以人为本”实施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定和实施公平、公正、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1.在用人机制上“以人为本”实施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认为,科学、高效的用人机制就是:有效地合理使用“人才”,把“人才”的作用体现在党委和环保系统重大决策之中,为专业技术人才、高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笔者在工作中深深感到,环保系统要想实施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培养一支作风过硬、专业技术力量强的职工队伍,环保系统的领导干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做人要风清气正,起好表率作用,做群众的知心人和好朋友。应与广大职工通过交谈,指导他们树立自尊、自强、乐观、宽容和豁达的心态,使他们感到在环保系统工作有干劲、有前途,这样可以推动环保事业和谐、健康的发展。二是组织职工多学习、多协助、多自律,讲政治、讲团结、讲节俭。这样做不但可以使他们头脑清醒、心中清明、身心清廉,还可以使这支队伍有很高的凝聚力。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绝不能把干部职工视为“下属或打工的”,而是要对他们要尊重、信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发地形成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忠诚感,进而使职工的个人价值与环保系统的进步发展归于一途。其次,环保系统决策层要持有卓越的“以人为本”理念,有开放的心态和正确的“择才”观念。应责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一套激励“优秀人才”成长的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营造一种人心向上、公平竞争、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环保系统的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要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优秀人才”,大胆启用年轻有为的干部职工;对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要教育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之中;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献给祖国的环境保护事业。2.制定和实施公平、公正、透明的薪酬制度。众所周知,为了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改革创新,好多环保部门实施了绩效考核管理,而绩效考核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因为薪酬是每一位干部职工赖以生存的来源,又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标志。薪酬的支付方式到底应该保密还是透明?薪酬的支付怎样做得公平、公正?这两个问题一直在广大干部职工之间大有争议。笔者与同事也经常进行交流思想,通过交流笔者深深感到,目前,争议的呼声倒向薪酬制度透明化这一方,因为保密的薪酬制度给职工干部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薪酬应有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实行薪酬保密制度的环保局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环保局内部职工干部常常利用各种手段打听同事的薪酬,并且相互猜疑、相互比较,使得同事之间失去了往日的和睦。笔者认为,既然保密薪酬起不到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就应该直接使用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实行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向干部职工传达三个信息: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薪酬制度是根据干部职工学历高低、贡献大小、工作态度好坏、承担任责任大小制定的,是公平、公正的。如果干部职工对自己的薪酬待遇有意见,可以提出申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透明化的薪酬管理制度是环保系统主要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职工代表、并参照本系统兄弟单位的薪酬管理方法进行制定的。职务补贴和绩效考核方法也是采用通俗易懂的快捷方式,使环保局广大干部职工便于理解,容易接受的。三是实施薪酬管理制度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向干部职工详细通报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和过程,并向广大干部职工做出相应的解释。笔者建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及时通报本系统内外薪酬信息,不但让干部职工了解本单位的薪酬管理情况,还要让干部职工了解本系统外的薪酬管理信息,同时也便于对薪酬管理不断地进行润色、修改。总之,公平的、公正的、透明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激励干部职工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是推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环保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值得干部职工关注的问题。笔者坚信,在实施“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之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都会进一步加强,环保系统一定会迎来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齐鲁晚报.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县环保局要“单飞”.北极星节能环保网,2015.11.9

[2]徐海蓉.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经济师,2012(12)

[3]才新艳.新时代人力资源部门创新.会计文苑,2010年2月

[4]张建美.我国环保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究.中国知网,2009年9月12日

第2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一、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工作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管理是现代企业建设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生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每个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优化改进工作。现代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到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了对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实践工作,该项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能够使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企业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工作能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

基于国家政府颁布实施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下,企业要想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符合各项污染物处理排放要求,必须提高自身产品研发加工技术水平,引进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还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创新性发展目标,确保在最低资源消耗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实效性,保障全体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企业通过创新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参与环保事业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广大员工提高自我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从而科学规范日常行为,避免由于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破坏。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能够让人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能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发展目标

企业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工作,能够降低各个生产管理环节的能源损耗,帮助企业节省更多资源成本,同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污染物,影响到周围环境健康发展。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开展下,企业势必会采取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改进生产管理方法和手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整体水平,还可以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发展目标。

二、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偏低

现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偏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味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各项产品研发加工生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各项生产管理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促使各种环境污染破坏问题的发生。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将会导致企业投入过多的前期成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些企业会直接选择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气、废物、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从而导致周围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不利于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二是一些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理念落后,未能够有效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认为该项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并无多大关系。除此之外,这些企业还缺乏先进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没有明确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义务和责任,这会导致在生产管理当中产生各种环境污染破坏行为,浪费不必要的能源。

(二)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行为有效实施的核心依据,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严格要求每个员工根据规章制度进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工作上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污染物物质总量限额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细化与完善。虽然在《环境保护法》有效实施背景下,各个企业科学明确了在生产管理环节中能够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上限指标,但是仍有一些企业未严格将污染物排放管理内容纳入到企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中,并设定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缺乏对生产人员的监督管理,从而导致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容易产生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二是缺乏设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实践管理工作中,只是为了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设置完善的考核监督管理制度和员工奖惩制度。企业管理部门未能明确设立指标达成的相关奖励措施和指标未达成的惩罚手段,从而导致各个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不够上心,影响到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的科学有效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在目前市场中,较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缺乏科学制定长远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发展目标。首先,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采取的保护技术和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引进先进的高效节能生产技术和设备,还是沿用传统粗放型生产管理方式,导致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损耗,以及环境污染物的大量产生及随意排放;其次,企业容易忽视制定规划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有关机构部门的检查,设置出一些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宏观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从而造成该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形同虚设;最后,企业未能有效设置专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优秀而稳定的环境保护管理人才队伍,而只是让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检测部门简单负责相关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也会因为专业性不强导致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流于表面,难以发挥出该项工作实际的价值作用。

三、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措施

(一)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教育,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

现代企业要想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教育工作。首先,企业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环境保护最新知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促使他们严格按照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办事,杜绝发生违法违规操作。企业高层领导要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科学指导工作,督促他们做好环境保护管理教育,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在企业内部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形象,让员工进行效仿。其次,企业还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充分调动起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员工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比如,企业组织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知识问答、座谈会以及环境主题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员工在娱乐活动中充分了解各种环境保护管理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水平。

(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考核监管机制

现代企业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上要高度重视制度完善工作。首先,要设置科学系统的企业内部污染物排放总额上限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政府部门制定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建立污染物排放指标体系,明确企业实际排放污染物类型和总额上限,并安排专业人员对总额上限展开合理分配工作,督促每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按制度进行污染物排放,尽量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其次,企业还需制定考核监督管理制度,专门成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加强对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科学有效实施相对应的检查考核方法,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促使每个员工参与到企业环保事业建设中;最后,企业要优化设计出内部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质量和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这样能够发挥出环境保护奖惩制度的激励和警示作用,让更多员工注重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注意自身日常规范操作。

(三)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方式,组建专业完善的管理人才队伍

在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要有效组建起专业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结合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实际情况,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方式,打破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的弊端。首先,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要科学构建出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体系,明确各项环境保护内容,确保各个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其次,坚决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和目标制度管理。将企业总体环境保护目标细分成不同的小目标,再分配到各个具体岗位当中,让每个员工履行好自身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从而形成科学严密的目标责任管理系统。最后,强化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企业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各项实践实训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其熟练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企业整体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第3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铜冶炼;环保管理;环境风险;污染防治

0.前言

铜冶炼行业冶炼工艺长,冶炼相关设备多,且冶炼过程中涉及到众多重金属、有毒气体和其他危害化学品,是潜在风险较大的行业,被我国政府和省市列为国控或省控重点监控行业。为了确保铜冶炼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铜冶炼行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有毒有害物体达标排放,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从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做好建设项目的环保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管理;全而提升保障能力,防范环境风险及学习新的政策法规来提升环保意识等措施手段,使得企业能够达到企业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彼此共存。

1铜冶炼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某铜冶炼企业所属的3个下属单位环保流程的梳理和现状分析,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尽管强化了环保基础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企业环保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小足,对相关要求的学习小够,对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司管理要求的理解、掌握小够,风险防范意识小足,环保管理制度、台帐等小完善,环保基础管理薄弱。

(2)是对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小多,资金投入小足,工作开展缺乏支持和动力,长期易造成相关工作滞后和较为被动。

(3)是监管要求趋严,企业内协同配介的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小足,岗位人员变动大,工作连续性小够,具体工作繁杂,易出现问题。

2强化铜冶炼企业环保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2.1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标准,细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完善公司及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并组织企业落实;强化环保监督管理,充实专业力量,明确岗位责任,小断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严格实施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将环保绩效纳入各级领导任期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做好目标、指标的分解,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确保责任、措施、投入到位;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规范采选冶炼过程、建筑施工等的环境行为,对环保管理工作小到位、污染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2.2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一方面推进清洁生产,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冶金、有色、危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相关标准,加快现有污染源的治理,通过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等措施,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减少企业废水排放量。以先进实用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好冶金废渣、废水、尾矿等综介利用,促进再生资源的高效、集约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大工业废气治理,提高脱硫效率。实施烟气脱硫工程,确保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时加大对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再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围绕提高“废水”综介回收利用水平开展工作,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2.3强化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管理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防治。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企业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管理,逐步建立综介利用与女全处置相结介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的综介利用率。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强化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处置过程依法依规,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女全处置。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加强各环节的登记运转工作,对处置小介规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2.4全而提升保障能力,防范环境风险

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管理,提高污染防治及减排工作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排污申报登记、监测及排污许可等工作,及时依法申报登记,及时委托监测,掌握排污规律,加强各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强化环保管理人员建设,尤其是各企业基层专职环保队伍建设,做到环保工作有专职负责。适应环保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立环保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履职能力,为企业环保工作提供保障。最后,立足于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全而加强环境女全应急体系建设。公司及所属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应急机构,加强环境女全应急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加快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备案,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环境应急演练,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2.5强化环境风险意识

近年来,有色重金属冶炼行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对于企业,教训深刻、成本高昂、负面影响巨大。金昌冶炼厂地理位置敏感,周边工矿企业众多,历史上环境投诉与环境纠纷时常发生,环保管理要牢固树立“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观念,警钟常鸣。

日常环境管理要健全体制、明确责任,特别要对可能引发的事故原因进行深刻剖析与防范,铜冶炼行业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因素、工艺过程因素、废物处置过程、危险(化)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引发的次性突发环境事故。同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演练,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确保应对环境事故的充分性、适宜性与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对“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即将实行,作为高污染、高风险的铜冶炼企业也必须深刻认识到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能小落后于时代,才能小被市场淘汰,才能让铜冶炼企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企业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来志,唐运雪. 铅锌冶炼环保实践及体会[J]. 有色金属工业,2014,06:22-23.

[2]诠释. 中国粗铅冶炼环保新标准[J]. 有色冶金节能,2009,06:62.

[3]刘世和,吴忠华. 金川低浓度冶炼烟气治理实践及创新[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处理及低位热能回收、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12:8.

[4]蒋继穆. “八五”期间重有色金属冶炼技术进展概述[J]. 世界有色金属,2007,12:1-6.

第4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环境监督执法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今年全省环保局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我省的环境监督执法工作。就环境监督执法召开全省规模大、规格高的会议,这在我省环保系统是第一次,期间还同时举办环境监督管理培训班,目的就是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各级环保部门对监督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整合力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监督执法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建立污染源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我省环保监督执法工作的水平。

一、近年来我省环境监督执法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环保系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保护与改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环保审批制度改革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加强环境监督执法,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等多项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新突破,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打基础

我省环境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去年,省人大先后颁布了《*省环境保护条例》、《*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和《*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深圳市颁布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做好环境行政许可的清理工作,修订环境许可工作程序,制定工作规程,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积极探索,在健全完善执法机制方面有新进展。一是初步建立了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环境保护执法部门除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还包括公安、经济主管部门等行政机关以及各级政府,因此,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明确各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职责,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将可以堵截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的漏洞,形成打击违法行为的合力。各地在执法年活动中,根据本地的实际开展了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的积极探索。如深圳市环保局联合安监部门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评估,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联合工商部门开展了对无证经营单位的清理行动,将23宗无牌无证企业移交工商部门进行处理;联合公安部门,大力查处收集、运输、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并将案件移送制度和联合执法活动相结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有毒化学品、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案件,在依据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查处的同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据统计,全省建立了环保案件移送制度的有15个市,共移送案件430个。

二是环保部门整体执法机制已初步形成并已显示出其威力。环保系统内部互动,上下级联动的整体执法机制已经形成,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如省环保局加大了直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的力度,对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受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不能查处的案件直接查处,有效地遏制了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而深圳市则建立了市、区环保部门整体执法机制,开展市、区、街道办三级联动,定期开展市、区环保部门联合的执法检查和交叉检查,以统一市、区环保部门的执法标准和执法尺度。与此同时,为全面掌握各区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情况,市环保部门还组织开展了对各区环保部门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的稽查,通过稽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环境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内部执法及执法监督程序日趋完善。大部分市、县环保局均按照行政处罚案件查处分开的原则健全、完善了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处程序。如省环保局修改完善了案件查处程序,明确了职能,缩短了办理的时限,提高了案件查处的效率。完成了《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技术指引》系列之一的《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技术指引》的编写工作,加强了对地方执法的指导。一些以前执法较为薄弱的地方环保部门也通过制定程序,明确职责,使得整体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珠海市环保局颁布了《合法性审查制度规定》以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规定》,建立了合法性审查机制,避免作出的行政行为出现违法。汕头市环保局则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环保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通过市政府验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开展,为确保执法人员依法执法提供了保障。

四是创新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在环保执法年活动中,各地环保部门除了加大日常巡查的频次,加大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之外,还创新执法方式,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如佛山市采取了“驻厂监管”手段,提高执法的有效性。佛山市禅城区环保局成立专责小组,对区内40家印染类重点污染企业采取驻厂监管措施,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执法个人,从“管帮促”三方面入手,既当“警察”又当“医生”,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而河源市环保局在查处一些大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通报有关执法情况,加强联系沟通,取得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减少行政干预环境执法。深圳市环保局在环保“子夜行动”中,邀请新闻媒体参与策划和连续报道,新闻媒体追踪报道了不法企业的各种违法伎俩并对违法企业进行曝光,对心存侥幸心理的违法排污企业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佛山市环保局联合新闻媒体组织“零点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排污企业及时曝光,对违法排污企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我局还以工业园区、火电厂和重大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调研,分别报请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全省化学制浆、电镀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意见》,向省政府讲了《关于促进电力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报告》、《促进南沙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的意见》、《关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的报告》等专题报告。这些工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既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又理清了加强我省环境监督执法的思路,相得益彰。同时,还印发了《省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方案》、《省控重点污染源信息分布方案》和《关于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统一思想、协同作战。

(二)污染源监督管理力度逐步加强

我省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不断加强。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与香港合作建成了包括16个子站的珠三角空气质量监控网络,新建成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同时还组建了泛珠三角区域水环境监测网络。我省自*年开始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其中深圳1998年开始安装),*~*年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年此项工作开展迅速。120家省控重点污染源中,去除列入“两控区关停名单”的6家企业和另外2家已经关停的企业,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的企业有62家,省控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安装率为55.4%,仅安装废气中烟尘或废水中流量监控指标的有15家,已实现与环保系统联网的企业有32家,联网率为28.6%。全省有19个地级以上市、78个县(市、区)环境监察机构已更名和纳入依照公务员管理系列,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如期推进,深圳市监察支队率先通过了国家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验收。

对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加强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和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逐步加强重污染行业监督管理,去年经省政府同意分别下发了电镀和纸浆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目前已有多个市按省里的要求启动了其它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制定了全省120家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了占全省污染负荷50%以上的95家省控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情况。佛山市对37家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控装置,广州市56家重点企业中有22家46台锅炉安装使用了脱硫设施,东莞市关闭拆除水泥企业34家,云浮市完成了24家水泥企业和*多家石材企业的污染治理。

针对我省公路、电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我们会同省交通厅联合召开了首次全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议,联手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省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还召集了省级三家电信公司有关领导召开了加强电信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座谈会,督促他们切实依法执行建设项目环保法律法规与要求。

(三)各项重点执法行动卓有成效

我们以省控重点源全面达标为突破口,以环保专项行动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清理为重心,以钢铁、水泥、电解铝、高尔夫球场等重点行业清理和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为重点,深入研究、精心组织、积极协调,会同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深入开展“环保执法年”活动,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

为实现我省环保执法工作的新突破,加强环境监督执法力度,省环保局将*年定为“环保执法年”,印发了《*省“环保执法年”活动工作方案》,并于*年5月召开全省环保局长座谈会,对全面开展“环保执法年”活动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各地按照省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普遍成立了环保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环保执法年活动工作方案,认真扎实地开展环保执法年活动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局)的决定在全省范围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开展“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的专项行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项专项执法检查是去年“环保执法年”的重要内容。这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就是查处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设项目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地方政府出台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土政策”以及蓄电池行业污染等问题。省政府于去年4月和6月份别召开了全省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首次全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布置。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环保执法年活动”的工作部署,在全省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等多项环保专项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建设、违法排污企业,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去年,全省共出动检查人员86000多人次,检查企业44000多家,取缔、关闭、淘汰企业705家,停产、限产、限期治理企业388家,立案查处企业2600多家。为了扩大专项行动的影响,各级环保局及时公布了一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对30个环保老大难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公开曝光违法案件447宗。全省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清理工作共对9755个列入清理范围的项目进行了清查,其中在建项目6264个,总投资7149亿元,拟建项目3491个,总投资4847亿元。对清查出的4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有7个项目作“停止建设”处理,26个项目作“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处理,7个项目作“取消立项”处理。

执法年活动方案布置的固体废物管理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也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对全省原有的108家进口废五金定点企业进行了检查、考核、验收,经整顿,各定点企业共投入五亿余元,整改厂房,完善有关制度和废物处理设施。经验收考核,对10家验收不合格的定点企业取消了定点资格。经过整顿,全省进口废五金利用经营和环境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对持有*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110家企业按国务院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关标准重新核发许可证,对21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取消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通过核发新证,促使危险废物经营企业认真整改,防治污染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三是会同省卫生厅开展了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打击非法回收医疗废物行为,查处吴川市非法回收一次性医疗废物单位11家,将收缴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置。

由于各级环保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全省环保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解决了一批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查处了一批典型的环保违法案件,清查了一批违规开工的建设项目,清理了一批违反环保法的“土政策”,促进了环保执法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全省环保执法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实现了环保执法年活动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省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充分肯定,省环保局等5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集体,全省有21位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四)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污染源

近年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国家环保总局也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等规章制度,省环保局也为适应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和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对涉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环评单位管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三同时”验收、上市公司核查及省重点源全面达标等五方面工作的制度、规范、程序、指引等进行了增订、修编,共制订相关制度文件16项(件),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效能。并着手修订我省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级审批管理规定》。今年1月报经省政府同意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对于全省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健全公众参与、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管理等方面对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我省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前置审批,坚持依法从严审批的原则,坚持建设项目管理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为条件,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相结合,采取“以新带老”、区域削减等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减污的目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加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促进集中功能和集中治污,避免因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影响。我们还加强施工期环保管理,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清理多年来为完善验收手续的项目,严把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从而加强全过程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同时,各级环保部门结合国家和省的审批制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在提速增效方面下工夫,提高办事效率。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和决策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省局去年4月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的意见》,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加强自律,并讲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制度、加强环境影响报告质量的监督、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信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违法行为举报和通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构建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监督机制。

(五)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行风建设,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两个条例”,积极开展“三树立、五落实”和“行风评议回头查”等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改进机关作风结合起来,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去年全省环保系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保审批、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各项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结果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前公示和验收公示等制度,以增加信息披露和环境监督的透明度为手段,通过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典型环境问题、公开环评单位考核信息、重点工业源排污达标状况、审批听证等形式,促进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强化环保社会监督。推行窗口办公制度,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查询和回复。省局开发研制了建设项目网上审批和办公自动化软件,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改进。

我省污染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监管不力,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环保管理中,违规审批、越权审批和漏管漏批建设项目、违法排污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次四会南江工业园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就是典型。上个月,北江发生了一次水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环保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迅速查明了污染源,有效的控制了污染,并且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了污染事态的蔓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这次事件处理过程中,两地四方积极配合,迅速查明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原来是四会南江工业园一个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化学品处理不当而引起泄漏所致。同时,通过这次污染事故,也查出了一铝材厂、一稀有金属有限公司、一电镀厂及污水处理站有直排、偷排行为,一环保公司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违法回收利用电镀污泥。这次污染事件暴露出我们环保监管不到位,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二是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较为普遍。项目审批后,未能及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三同时”的监督检查不够,特别是项目施工期的环保管理更为薄弱,大部分建成投产的项目没有办理环保验收手续。如茂名热电厂和云浮市粤鹰水泥厂等违法违规行为。茂名热电厂1号和2号锅炉燃烧水煤浆工程项目未经环保部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也没有经过验收,主体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我局已现场查处,并令其停止1号锅炉和2号锅炉工程项目。云浮市粤鹰水泥有限公司一条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旋转生产线申请试验收,县环保局没有到现场核查就出具了同意试产的意见,并且市环保局也同意试产,但省环保局到现场检查时发现工程正在施工,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均未完全建成,居民的搬迁问题也未解决,不符合试生产的条件。三是一些重大环境污染案件仍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如10个国家挂牌督办环境问题之一的韶关市大宝山地区违法采选矿污染等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尚需狠抓落实。四是污染源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污染源基本信息管理、环保队伍自身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揭阳市电镀工业园的环境管理问题就暴露出这些问题。揭阳市电镀工业区建设前没有认真做好规划,选址不合理,并且也没有做环评手续。该工业区于96年投产,电镀废气无治理设施,废水超标排放,群众多次投诉。去年9月,许德立副省长对揭阳市电镀工业区环境污染问题作了重要批示,李清局长还亲自到了现场,讲了近、远期的整治要求。今年3月,我局再次组织监察总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揭阳市电镀工业区进行了突击检查和废水采样分析,9项监测指标有4项超标。该工业区选址不当,我局将督促揭阳市政府和环保部门依法责成其易地搬迁。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

二、今后要重点抓好的几个方面工作

按“规划调控、环评规范、监督到位”的执法思路,结合《*省环保条例》、《*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和《*省环保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强化工业园区、重污染行业、重点污染源监管为突破口,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建立起以排污申报为基础、排污总量控制为主线、排污许可为核心、排污在线监控为保障、日常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污染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实现工业进园、产业进区、集中制污、总量控制的目标,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

(一)完善法制建设,落实各项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建立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规与制度,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经省府同意、我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以区域、专项规划环评为重点,完善法律法规,落实各项制度,加大政务公开与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等有关环境监督各方面的制度、规范、标准等,推广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经验,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同时,抓紧修订我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级审批管理规定》,并积极配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法规及地方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

(二)突出重点,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监管

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统一规划及定点工作。要做好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污染行业定点基地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督促国家和省批准保留的开发区(102个,去年为490多个)在*年底前完成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并报有审批权的机关审批。凡是不符合经批准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建设项目和开发行为,一律不得审批。理顺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制,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无论多大的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环保局、环保办都是不合法的,因为法规上没有赋予其环境监管的职能。各地要依法收回违法委托、下放到开发区管委会及其下属部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权限。

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环境管理。切实做好山区、水源保护区和*、韩江、鉴江、榕江、练江等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防止产业转移造成污染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制定并组织实施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方案,加强*三角洲地区、酸雨控制区城区、近郊区电厂项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支持在有环境容量和条件的地区建设大中型电力骨干项目。

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化学制浆、电镀、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的环境管理,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年底前完成除化学制浆外其他重污染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及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省环保局审查(批)后由当地政府批准实施。加强对放射源、输变电、通讯等电离、电磁辐射项目环境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老百姓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几年对放射源、变电站、通讯设施辐射的投诉也日益增多,因此,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应切实做好可能产生辐射环境影响的公路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开发利用等的辐射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工作。

(三)严把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关,严把环保准入关

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以下不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环境标准以及清洁生产要求的10类项目不予审批: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②列入国务院清理整顿范围,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平板玻璃、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等项目;③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项目;④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⑤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⑥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或者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地带,但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建设项目;⑦原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过“以新带老”、“以大代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的项目;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⑨在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负荷的项目;⑩被明令限期治理的企业,以及“两控区”污染防治规划、*综合整治、治污保洁工程和碧水、蓝天计划及主要江河、重点流域规划中污染治理项目没有按期完成污染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的新、扩、改项目。同时,对环境质量超标的地区,实行超标污染物总量削减的项目审批制度,不批准建设导致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的项目。

去年国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使我们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在制度上、程序上都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面对问题,克服困难,理顺关系,配合和尽快适应新的投资审批决策体制,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质量和审批效率。

(四)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执法机制

中纪委五次全会将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作为今年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下大力气整顿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重点查处违法建设、违法排污、污染饮用水源等突出问题。要认真贯彻实施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仅要追究违法单位的法律责任,更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要不断完善执法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与其它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健全环保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的漏洞;要健全环保系统互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加强上一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执法情况的稽查工作并完善制度。要重视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行风建设、法律知识培训、执法人员操行考核、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和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现阶段,在环保执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县一级执法的力度、水平不够,希望各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不要违反省纪委、省监察厅的有关规定。

(五)加强和完善基础工作,提高监管能力

全面实行排污申报登记。积极推进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申报“三表合一”工作,统一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制定的企业编号,全面实行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摸清工业污染源排污现状,建立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动态管理档案和动态管理系统,对污染源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申报登记的基础上,认真核定排污量,足额征收排污费。

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行联网监控。按照全面达标的要求,*年底前完成120家省控重点源在线监控(监测)设备安装,同时建立省环保局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省联网监控;*三角洲地区占当地排污量80%及各地级市占当地排污量50%以上的企业,*年底前逐步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备,全省联网;全省125MW以上火电厂全部安装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设备,建立在线监控系统,与省环保局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联网。

(六)推进信息化和廉政建设,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5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__年工作总结暨20__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20__年工作情况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理念,紧扣“巩固创模成果、营造宜居环境”工作目标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统筹处理环保与发展、监管与服务、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平台,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抓手,全面巩固省模创建成果,紧紧围绕投资拉动战略,大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上下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环保工作机制,全面服务“四个倾力打造”战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

20__年,我局始终坚持以工业污染源整治为着眼点,以推动项目限期治理为着力点,以加快总量减排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监管既有重点减排项目运营为突破口,确保既有减排项目稳定运行,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有力推动了总量减排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是SO2减排工作稳步推进。攀钢6#烧结机、攀钢异地新建360M2烧结机、攀钢发电厂3套发电机组、攀煤能化股份公司11#、12#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已建成投运。攀钢(集团)3#、4#、5#烧结机脱硫治理项目开始启动,1#、2#烧结机开始拆除。恒弘、广川、一立、红发等重点脱硫项目已建成投运。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淘汰、关停攀青焦化、翰通焦化等16个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的工作进展顺利。

二是COD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攀钢冷轧废水回用、攀钢江0#、3#废水综合整治、攀钢集团钛业公司钛白粉厂废水回用、攀煤大宝鼎矿井废水治理、攀煤花山矿矿井废水治理等工业废水治理项目。通过创模工作的有力推动,米易县、盐边县污水处理厂和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小沙坝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展顺利。

三是限期治理项目完成良好。省政府下达的3家限期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市金江冶金化工厂焙烧窑烟粉尘治理项目、重庆啤酒攀枝花有限公司锅炉烟尘、脱硫治理项目已于11月初全部完工并投入试运行,攀枝花钢企白马球团有限公司球团烟气脱硫项目已选定方案,即将动工建设。市政府下达的8个限期治理项目稳步推进。攀枝花钢企球团厂(荷花池)除尘卸灰装置二次扬尘治理、攀枝花市绿环工贸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已通过验收,四川省卓越钒钛有限公司渣场规范化整治等5个项目已完成待验收,米易县中禾球团厂烟气脱硫治理项目可望在12月15日前完成。

二、强化效能,主动服务,投资拉动战略顺利推进

根据投资拉动战略的要求,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妥善处理环保标准与发展水平、环境容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切实强化项目审批服务。截止12月14日,市级审批建设项目97个,总投资37.89亿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共计完成环保竣工验收项目29个,“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其中20__年全市57个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项目42个,环评文件正在编制的项目9个,未实施项目6个。办结行政效能审批项目192件,其中工商营业执照环保审核177件、煤炭经营许可证环保审核4件、拆除闲置污染设施审批11件。在加快具体事项办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完善提高行政效能的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了行政效能建设。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性强、耗时较长、可能影响项目落地快上的问题,开通了项目环保服务绿色通道,对常规项目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比法定时限缩短20-50个工作日,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缩短了审批时间,加快了项目进度。二是完善了项目服务机制。制定项目审批服务三级会议决策制度,促进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专家会诊制度,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三是实行了重点项目跟踪联系和服务制。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重点投资方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项目,实行环保服务专责制度,密切跟踪进度,及时解决难题,确保如期落地。四是积极沟通协调,促进项目审批。为加快项目审批,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我局积极主动向省环保局汇报、沟通,取得省环保局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到部分应由省局审批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市级审批权,加快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环保审批,保障了项目及早合法建设,积极推动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

三、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执法监管工作全面加强

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为出发点,着力在“科技化监管、制度化管理、社会化监督”三个方面求突破,不断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一是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积极开展了贴近民生、饮用水保护、限期治理项目检查、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整治后督察、在线监控系统检查、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监管六大专项行动。20__年,共出动监察人员2602人次、检查企业1456家次,征收排污费5000余万元;其中查处典型环境违法行为2件,共处罚金40万元。二是强化环保监管的后督查,切实加强环境问题的整改。对存在环保问题的企业共下达了25份《限期整改决定书》, 并督促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县(区)政府和县(区)环保局下达《监察意见的函》和《监察意见》共4份。全年纳入重点案件后督查的企业10家,涉及的相关环境问题全面整治到位。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环境回复、排污费稽查和移送案件办理考核办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重大案件后督察办法”、“钛白粉钒制品生产企业环保信用等级管理办法”、“钛白粉生产企业环境监管手册”等制度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工作。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生态市建设工作有力推进

一是生态市建设规划完成编制。《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确定了在2020年基本实现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攀枝花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生态市建设保障措施基本确定。全市三区两县生态建设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县(区)生态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二是农村环保工作有序开展。我市有两家畜禽养殖企业纳入省级限期整治。其中仁和区攀枝花市嘉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治理并通过环保验收。盐边县亚热带作物示范繁殖场新民分场已进入场地清理阶段。三是生态细胞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典型带动、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等生态细胞建设。全年共投入200万元资金实施了5个环境优美乡镇(其中有2 个已获省级命名,其余3个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材料已报省环保局,等待省环保局组织验收)、17个文明村、260户生态家园建设任务。

五、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城乡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我局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监测专项指挥部牵头单位,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巩固创模成果、营造宜居环境”目标,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平台和载体,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紧紧围绕“落实一个规划、实现两个确保、实施三项整治、开展六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促进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12月13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6%。一是强化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米易、盐边两个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试运行,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米易垃圾处理场建设按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根据我市现有饮用水源取水点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完成了新《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监督管理,截止11月,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确保了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强了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完成了20__年度危险废物登记及20__年危险废物申报工作。全市危险废物登记企事业单位共计121家,涉及17类行业,共登记危险废物18种,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了全市危险废物零排放。攀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环评审批工作全部完成,即将转入项目建设阶段。四是加强了核与辐射监督管理。经过全面排查,摸清了我市核与辐射设施现状。我市现有93家核技术应用单位,全部核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通过建立一厂一档管理台账、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现场监管力度、强化业务培训等各项措施,全面加强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了我市核安全。五是认真抓好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编制了《20__攀枝花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年度报告》,攀枝花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得分95.59分,在全省城考排名第三。六是积极推进了环保模范城市群创建工作。攀枝花市已于20__年2月成功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米易县顺利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县的考核验收;盐边县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县的技术核查,率先成为全省唯一的环保模范城市群。

六、夯实基础,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有新进展

根据当前环保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我局确定20__年为“环保制度建设年”,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推进了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完善了执法监督制度。遵循“于法周严、遇事简便”的原则,规范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标准,明确了环保行政处罚程序和环保重大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建立了环保行政执法回避制度、环保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环保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环保执法责任考评制度。二是积极探索环保社会参与机制。制定并落实了企业环保监督员制度,明确了市、县(区)分级管理办法,建立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完善了企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和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形成了重大案件后督查办法,健全了企业环境行为和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可核查机制。“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上下协作、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七、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环保宣传教育成效明显

全年共计开展了5期环保法律法规培训班,培训12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法人、管理人员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为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加强企业污染治理、防止发生污染事故奠定了基础。开展了7期执法专项业务培训班,培训执法监督人员500余人次,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全年共创建5家绿色社区、获得四川省第二批绿色社区先进单位称号,10家绿色学校和绿色 幼儿园中有4家获四川省第四批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称号。积极组织开展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20__环保世纪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好新闻评选、环保家庭评选、绿色环保亲近自然月等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在《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杂志、《四川环保网》、《四川新闻网》、《攀枝花环保网》、《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科技报》、《四川法制日报》刊发、刊登新闻通稿、新闻通讯类文章126篇(条),其中《震撼之后的飞跃¬—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纪实》等系列文章,充分反映了我市在创省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重大成绩。

八、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我局共2个支部、85名党员干部参加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结合实际,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为动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突出发展和为民两大主题为出发点,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全面开展了“做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当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前沿哨”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为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我局还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载体,强化“一岗双责”意识,完善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通过制定《攀枝花市环保局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和《攀枝花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提高了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效能意识、自律意识。通过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抓制度的执行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环保部门形象进一步提升。

20__年,经过全体干部职工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等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承上启下、谋划布局“十二五”工作的重要一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突出四个重点,夯实四个基础,强化四个监管,统筹四个保障,提升四个能力,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环保“三个历史性转变”,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全力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积极开展污染源治理,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工作目标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8.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8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0.22万吨以内。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三)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5%。

(四)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

(五)“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完成编制工作。

(六)环境能力建设:完成环境监察信息中心、环境监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任务,努力推进攀西环境监测中心建设。

(七)排污费征收:5400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四个重点,全面推进环保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抓好总量减排,确保“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20__年,要强化减排项目监管,确保既有减排工程发挥效益。对攀钢6#烧结机脱硫等二氧化硫减排项目以及大渡口等污水处理厂等已建成的重点减排项目,加大环境监察、监测频次和现场核查力度,确保环保设施和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切实发挥减排效益。加快推进在建、续建、新建减排项目进度。攀钢(集团)3#、4#、5#烧结机脱硫治理、钢企米易白马球团脱硫治理、攀钢(集团)江5#、江6#废水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建设等重点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同时,进一步强化限期治理,将超标和超容量的企业纳入限期治理。进一步完善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做好项目减排基础材料收集、整理、技术核算等工作,确保新增削减量得到核定认可。

二是突出推进生态市建设。要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完善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完成生态市建设责任体系建设,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按照职责分工、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责任,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充分借鉴创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考核、奖惩等工作推动机制,形成一套更加符合我市生态市建设的长效工作推动机制,促进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要全力推进20__年重点工作和项目的落实,确保20__年生态市建设阶段目标的实现。

三是突出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服务。全面加强建设项目审批标准体系、项目建设监管体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体系和项目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强化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试生产核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大产业化项目跟踪服务联系制”、“环保审批绿色通道”等相关程序和制度,形成制度约束行为、制度管理项目的全新局面。提升服务水平。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政效能,为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严格依法办事。要坚持“一个底线”,不能有未批先建、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等现象发生,对于违法建设项目必须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与要求,项目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不能超过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容量指标,不能影响群众正常生产和生活。

四是突出加强“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要着眼当前、谋划未来,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编制工作要着眼环保工作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研工作。同时,要充分应用重点环保科研课题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深化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解决环境保护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巩固既有成果,逐步提高环境质量。与此同时,规划编制要切合民生需要和群众期望,要提高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议,对规划的目标指标、任务措施等进行可达性分析,确保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夯实四个基础,全面提升环保工作科技化、数字化、制度化水平

一是以“三中心”建设为载体,全面夯实环境管理科技化基础。要认真推进环保管理科技化、信息化,加快环保信息中心、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攀西环境监测中心的建设。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远程监控、对重点地区的环境信息进行监察采集,建成环保信息系统。通过建设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全天候环境监察机制,提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完成攀西环境监测中心发展规划的编制、评审及立项工作,按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建设,形成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和能力,全面提升市环境监测站的实力和水平,为实现把市环境监测站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一流的地市级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的目标奠定基础,全面强化环保工作科技支撑。

二是以企业管理数据库为平台,全面夯实环境管理数字化基础。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企业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以及涉及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安全的企业的环境管理信息纳入数据库。将重点企业生产工艺、规模、产品、原料等基本情况,企业排污因子、排污量,企业征信记录,企业污染物应急处置的方法及人员、物资准备情况等基础信息资源逐一落实清楚,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强化日常监管,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更新。

三是以强化县(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为抓手,全面夯实环境保护责任化基础。要根据省政府关于城考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省环保局相关考核办法、细则制定我市县(区)城考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充分落实县(区)政府环保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巩固环保模范城市群创建成果。

四是以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敏感点调查为着力点,全面夯实饮用水源安全管理日常化基础。要以新《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为依据,进一步摸清底数,切实查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企业数量、排污因子及排污量等情况,夯实管理基础。与此同时,要根据调查结果形成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和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台帐,形成有效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强化四个监管,全面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一是强化企业环境行为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执法态势,进一步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增强企业环保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强化环境执法相关制度落实,强化分类指导,特别要强化在重点企业、重点区域认真落实环保审计制度。同时,加强排污申报管理和排污费稽查力度,确保排污收费征收任务完成。

二是强化企业环境应急监管。全面落实重点企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置人员培训。通过监管,进一步完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值守、信息通报、事件报告制度,建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升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

三是强化重点案件后督查。要对20__年以来,各级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关闭、停产整治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下达的挂牌督办企业,开展回头看,再检查,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查处力度,确保企业环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同时,要扩大后督查工作开展范围,加大问题企业的整改落实以及县(区)环保部门监管企业整改落实情况的后督查。

四是强化总量减排项目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工作,强化针对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企业排污行为,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污染源自动化监控建设进程,实现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全时段监管。强化总量减排责任落实情况、重点减排项目推进情况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的检查,为实现“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四)统筹做好四个保障,全面加强环保工作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做好环保信息和宣传工作。要以国家、省、市三级环保网络及报刊为载体,进一步拓宽信息上报渠道,积极反映我市环保工作取得经验和成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要立足于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知识,积极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宣传实效。

二是统筹做好环保资金使用和效益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投向、扶持方式、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申报时间、项目审批等的管理。要对项目实施进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效益等进行跟踪监管。

三是统筹做好监测服务工作。要以建设攀西环境监测中心为契机,把西区、仁和区、盐边县、米易县环境监测站建设要纳入重要工作范畴,积极支持县(区)环境监测站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县(区)环境监测站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提高县(区)环境监测人员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县(区)环境监测站作用,夯实县(区)环境监测基础。要进一步理顺市环境监测站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监测功能,拓展监测领域,尽快完成核与辐射监测项目扩项和计量认证工作。

四是要统筹做好县(区)环保局的考核工作。要根据市、县(区)环保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县(区)环保局工作任务和要求,科学制定考核标准,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县(区)环保局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提升四个能力,全面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能力。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现场监察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支在精神上保持创新活力、在思想上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上保持创新动力的高效、精干环境执法监督队伍。要强化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内部执法监督协调有序,建立和完善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执行能力。要以深入开展环保系统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为契机,树立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深化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执行力。

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要按照效能建设有关要求,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精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积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投资和企业生存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第6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质量监理环节的分析

为了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我们要进行建立组织机构的深化应用,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其质量环节、监理环节的优化,我们要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进行质量控制系统的健全,有助于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进行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健全,该程序的实现,离不开对施工单位的内部的管理组织机构及其控制机构的深化应用,确保其质量检查岗位系统的深化应用,进行相关人员的有效安排,满足工程的质量提升的需要。在此环节中,监理单位要进行质量控制结构的设立,有效提升其内部结构的应用效率,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制度的健全,保证其检查程序环节、检验环节的优化,保证其现场跟踪检查环节及其质量控制环节的优化,有助于其验收系统的健全。我们要根据实际工程的运作情况,进行有关人员的运作,提高路基土方环节、路面结构层建筑环节的应用质量,促进其内部分工体系的健全,避免出现工作不协调的现象,方便施工单位的有效管理。

我们要进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文化系统的构建,提高其内部员工的自身的安全管理及其质量管理的意识,这是良好的工程质量获取的前提。对于公路工程来说,施工企业的整体环节的质量控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该环节的应用,我们要针对相关施工人员的自身的文化素质,进行质量意识环节的分层次运作,满足施工企业的质量环节控制的需要,有助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提升,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控制。

我们也要进行内部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的优化,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环节的优化,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在此工作程序中,我们要进行相关材料检验环节的应用,首先要保证材料样品的真实性,保持样品的抽取的随机性,通过对样品环节的优化,方便工程质量的提升。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我们也要进行检测环节及其试验环节应用,满足公路工程对于内部施工结构的需要,进行其工程结构的优化,满足材料的试验的需要,进行相关工地试验室工作准备环节的优化,进行其抽检试验环节的优化,方便工程人员的监督控制模式的应用。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内部试验室工作的管理控制,以有效提升试验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实现对工程质量控制环节及其监督环节的深入应用,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实现其工程测量检测工作的需要。

现场监理系统的健全

为了保障现场监理系统的健全,我们要进行质量环节的控制,积极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内部运作系统的监督检查。促进其施工单位的自检体系的健全。进行工程施工重点环节的应用深化,实现对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有效审查,促进其施工方案环节、施工设备材料环节及其施工放样环节的优化,保证该环节的质量效率的提升。

在监理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旁站监理环节的应用,该环节是监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我们要避免片面追求利益的现象,确保其内部各个质量环节的控制。要保证监理人员的自身工作责任意识的提升,满足工程的监督检测的需要。为了保证工程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我们也要进行相关资料数据系统的健全,促进其相关业务资料系统的健全,保证其归档工作环节及其相关环节的优化,促进其工程质量的提升。在内业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相关原则的深化,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科学性,保证其分项分部工程环节的检测环节及其检查环节的优化,避免出现一系列的返工现象,确保其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实现对其质量误差的有效控制。

我们也要实现工程质量环节及其进度控制环节的优化,保证其质量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需要相关监理人员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进行科学管理模式的应用,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积极协调好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环节的之间的矛盾,保证其质量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其工作态度的积极化,确保其监理记录环节的优化,监理记录是监理工作的全面记录,是工程质量监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监理记录可以用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使做出的工程质量有据可查,还有助于为设计人员及工程验收提供详实的资料。同时,监理记录也是监督施工单位按合同要求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要认真做好监理记录。

工程进度监理环节及其成本管理环节的优化

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工程工期环节的优化,通过对其施工合同环节的优化,以有效协调其内部运作系统的相关人员的利益,在此工作中,相关监理工程师要严格遵守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工期的有效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外施工因素的影响,其施工工期的变化差异是比较大的,为了保证工程监理系统的健全,我们确保现场监理人员的自身施工行为的规范性,满足其分项工程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工程监理环节的控制,促进其工程项目的内部环节的深化应用,保证其计划方案的深化应用,促进施工质量效率的提升。采用网络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已经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这样使用它就可以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进展情况,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计划。业主对计划的实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指政策和资金方面.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协调好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尽量为进度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利条件。

第7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10241-01

1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监测实施全程序管理,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2.1 制度建设

1991年国家环保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等三项质量管理制度,对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各级监测站还先后出台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大气监测质量保证规定和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样品采集、样品保管交接、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数据审核等管理制度,极大地推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但是随着自动监测工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的日渐扩大,相关技术规范、检验规程和规章制度还没有跟上,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上世纪90年代初,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人员力量以及管理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国家环保局大力开展优质实验室评比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促进了人员、机构、监测能力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为开展全程序质量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3 监测人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一直面临工作量大、人手少、经费不足的现状,监测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监测工作,业务范围与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质量控制工作一直不被重视。而且目前状况,一般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而忽视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如果不选取代表性的监测信息,实验室内分析的数据再准确也没有使用价值,监测技术人员尤其是现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3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并加强法制观念,应用法制约束能力,树立监测信息的法律地位,促进质量管理工作发展。

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 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

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 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内部质控的执行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施:一、细化质控要求,增强可操作性。质量管理部门将年度质量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细化分发至各个部门,既便于各部门操作,又保持了各部门进度一致;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并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三、建立质控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每月由质管部门收集质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反馈至质量负责人,再由质量负责人向全站通报质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3.2 将管理体系运行运用到日常监测工作中

监测站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目前监测业务工作开展和体系运行相互脱节的现象,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纳入日常监测工作中统筹考虑。在编制人员培训、仪器校准、质量管理等年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当年度监测能力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监测业务开展的变化情况。只有真正将体系运行和日常监测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促进监测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适用。

4 结语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必须不断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自身质量建设,才能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为环保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版社出版.1992.

[2] 彭刚,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

第8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安全环保管理;培训;制度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随着石油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石油工人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石油行业和职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环保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大力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1油田的安全环保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视,新安全法和环保法的实施,油田的安全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一些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尤其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转变的,依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一是领导干部安全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确,对自己负责的安全环保工作不够重视;二是企业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作为生产单位,依然没有完成新形势下思想的转变,没有意识到安全环保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是安全制度不够规范,各种安全文件繁杂,犹如打补丁一般,没有统一的规范,缺乏系统性,在执行的时候存在较大困难,监督人员随意性较大,基层员工无所适从;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投入的主动性不足,对于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滞后;五是油田工作岗位类型多,工艺繁杂,危险场所多,存在各项安全隐患较多;六是员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教材,缺乏奖惩和监督机制,员工安全技能不足。

2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

要完成安全环保意识的根本转变,企业、领导者、基层员工三者的安全环保意识转变缺一不可。企业安全环保意识真正转变过来,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未安全环保工作打好基础;领导者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可以保证安全环保制度更为坚定的执行下去,可以保证各项制度不会沦为空谈;而基层员工安全环保意识的转变最为困难,也最为重要,安全环保意识只有真正深入了他们心中,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3安全环保制度的建立

安全环保制度的建立,一是要有章可循,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基础,认真贯彻执行生产要求,完善流程体系,使得其变得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使得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重点突出,重点管理违章操作,重点抓问题的源头,大力落实监管力度、隐患及时治理,拿出方案、对策;三是要契合实际,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不能自己闭门造车,拍脑袋定制度,一线基层是安全环保制度的着脚点,应该深入一线基层,多听听基层的意见和想法;四是要严格执法,对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严格落实到实处,不能有法不依,也不能滥用权力;五是要戒除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安全环保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

4安全环保培训的开展

安全环保培训在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安全环保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素养,保证职工具备足够的安全环保技能。在培训中企业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安全环保文化的培训,对专职的安全环保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重系统性与职业性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专业培训不蹲提高其监管水平;对于企业基层人员的培训,则应注重增强其对安全环保中处理复杂情况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对企业内部关键岗位的生产技术性骨干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重提升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环保文化素养,更好的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后对于各种不断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要及时的进行培训和推广,对与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及时的开展分析培训。

5结语

总而言之,油田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努力把企业安全环保工作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加强培养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促使所有员工都能把自身安全需求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使安全环保意识能深入到员工思想深处,并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为。

作者:张庆彬 单位:曙光采油厂作业二大队

参考文献:

第9篇:化工环保管理制度范文

1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在众多自然灾害中,水土流失和干旱等灾害问题的影响较为严重,对地区经济发展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较大,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相关。因此,为了全面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性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处理相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监督管控机制,从根本上建构协调解决措施,强化研究的深入性,保证水能源调度计划的实效性,提升水能源调度效果,达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协调。也就是说,在地区管理机制建构的过程中,要把处理水土流失情况,维护荒漠化发展和地质灾害的处理效果,及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建立协调机制。

2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优化措施

2.1 升级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水平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维护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之间的平衡,就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开发和保护机制,确保相关运行体系的完整性,从而整合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

第一,要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项目的实际水平,确保人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地质、水文地质保护机制,在法律法规的助力下,有效维护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效果。

第二,要对特殊地区使用特殊化的处理和管控措施。引导当地人员借助科学技术措施建立水资源整合机制,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建立平衡化的管控机制,避免由于能源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只有将水资源保护机制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后续工作效率的全面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国家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在政策保护下,地方政府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要围绕政策机制,建构动态化的处理机制,保证管理标准和管理效果的完整性,也能在整合管控效果的同时,保证环境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2.2 完善差??性地区研究系统

(1)干旱地区

在干旱地区要积极建构完整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确保研究的深入性和完整性。目前,我国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的占比逐渐增大,相关气候较为特殊的城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构系统化的水资源调度机制,尤其是治水和控水措施。以重庆为例,由于该城市处于川东干旱地区,加之南亚高压地区以及太平样副热带高压存在异常情况,针对其高温环境和汛期问题,要积极建立健全有效的实时监督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旱情监测机制,维护地貌管理水平以及土壤墒情监测和评估要求。另外,在建立旱情检测系统的过程中,要结合系统化网点管理要求,建构完整的处理和控制措施,保证相关参数的稳定性和系统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全面建构地区研究机制,就要对水体蒸发量、土壤墒情结构和流量变化等基础性参数予以统计分析,建构配套良好的水位站以及雨量站,确保相关部门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升级控制效果,维护灾害性问题的处理水平。

(2)煤矿地区

在煤矿地区管理工作中,也要对能源开采项目进行阶段性监督和管理,维护管控标准和管理策略,从能源勘探项目到煤矿生产项目,要践行系统化处理机制和完善措施,落实系统化的环境维护机制。尤其是在勘探项目中,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审核和分析,提升生产控制措施的实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煤矿地区的闭坑时期十分关键,要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在完善生产管理效果的基础上,整合更加有效的区域化分析机制,能对整个矿区的管理优化提供保障。矿床管理工作只有从根本上维护水文处理效果、土体环境处理效果,才能为后续管理项目水平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2.3 整合水体污染效果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管理机制进行系统化控制,整合水资源维护机制和处理效果。在水体污染问题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是关键问题,因此,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和控制,确保处理机制的最优化。

第一,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要按照安全标准和环境监督要求有序开展相关操作,尤其是对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管理以及生产人员管理进行统筹管控,确保技术类型和技术运行机制都能围绕管理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满足社会性标准后,提升整体处理效果,一定要杜绝不符合实际水平的水体进入水源,提高整体处理机制的完整程度,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

第二,要强化污水处理人员培养工作的实效性,在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企业要强化投资力度,并且借助先进设备提升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力,维护管理模型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另外,针对城市污水则要结合区域建构系统化的污水处理机制和处理设施,保证处理效果的最优化,也为后续工作效果的全面优化提供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体系中,只有秉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才能为后续工作效果和工作水平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政府要提高对于水资源管理以及水体保护项目的重视程度,完善设备和技术管理标准的同时,落实系统化水循环控制机制,减少传统方式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水体管理的根本性问题。

2.4 处理行业环境地质研究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提高环境问题的处理能力,就要整合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确保研究的深入性和完整性。并且在环境问题出现后,要对生产制造项目和能源加工项目予以认知,落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及完善结构。除此之外,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避免地质应力造成的灾害,就要强化水文地质分析水平,提升研究效果,维护监测体系和预控机制的完整性。在具体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地方水文进行分析,也要完善地质监测点的管理机制和管控水平,并且对当地加工部门、生产制造业等关乎地质水文环境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确保研究效果和整合措施能满足实际需求。

2.5 落实可持续发展结构

要想提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性水平,就要积极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工作开展过程和分析效果的完整性,在防护效果和处理水平全面升级的基础上,要设立防护林,确保地质环境监测水平的最优化,从而整合生态系统保护机制,为后续农业生产的完整性运行提供保障,确保控制方案和执行措施的最优化,落实兴建机制后,保证排放量的管理水平和管控措施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体系建立和运行后,也要对地质因素和技术成果予以分析,确保基础性保障机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