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专题化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专题化教学论文

第1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一专题式教学的学科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专业核心课,其专题设计和方法应用必然要体现二级学科的学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推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学科,主要研究以下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的研究;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研究;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献研究;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这些研究问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为学生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打下基础。专题式教学既能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研究问题,又能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适应研究生的接受能力,完全符合研究生教学规律。采用专题式教学可以在兼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使教师能够灵活地根据社会实际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可以更加深入地讲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满足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学术研究的需要。

专题式教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中的应用既是学科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教学只有真正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研究生思想的实际,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才能使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思考,着手进一步的研究。当前,摒弃“左”和右错误思潮的干扰,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研究生经常讨论倍感困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代大多数研究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并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认同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的情况比本科生更复杂,他们更希望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和理论解释。特别是硕士生就业率连续几年低于本科生,就业压力很大,因此也比较自觉将自己的出路与国家前途“挂钩”。可以说,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加上他们几乎都是跨专业考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中采用专题式教学,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讲深讲透,使学生产生根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求解中国问题的渴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辨析是非曲折的能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深入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研究选题,提升研究水平。

二专题式教学的专题设计

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的体系内容和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题,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在保证政治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前提下,根据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原则与步骤,对讲授内容进行取舍,抓住基本原理、抓住现实问题,整合相关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为主线,以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设计了6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专题,其内容体系、教学结构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该专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实针对性以及这个命题本身提法的变化演进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后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约4个学时。

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该专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认识和当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解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讲授内容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解读、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约4个学时。

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该专题通过讲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使学生明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陈独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约12个学时。

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结合参观中国派历史陈列馆,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的路径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形成中国气派、以实践为基础,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约8个学时。

第五专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案例。该专题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的实现情况,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科学内涵,总结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讲述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苏联化、马克思主义朝鲜化、马克思主义越南化、马克思主义古巴化、当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发展态势。约4个学时。

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任务。通过讲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背景下、在长期执政背景下,在社会思潮风云激荡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问题及实现途径,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走向。约4个学时。

这6个专题,既顾及了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突出紧密联系现实问题的针对性,既有历史的角度,又有国际的视野。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新理论、新著作不断涌现,为了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每年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同学们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中最前沿的理论都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三专题式教学的方法应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课程只有36学时,学时少、内容多,开展专题教学,必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教师精讲、师生研讨、课外实践、文献扩展、综合考核等方法。

1教师精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过程,又是一个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由于教学内容集中于6个专题,教师能够较清楚地把握重点、难点,在讲授时,能旁征博引,分析深入,学生也认为6个专题结构清晰,内容紧凑,便于理解和掌握。在6个专题的具体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涉及细枝末节的东西,抓住重点、难点,讲精讲透内容。比如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任务,教师围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任务的路径选择,突出讲授了从现实要求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适时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现代内容、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实践转换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使学生明确方法论在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要靠教师的深讲去挖掘,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在分析实践素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运用理论。

2师生研讨

我们设计了三种发言讨论的形式。一是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选择一个代表发言。在讲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时,要学生讨论“从晚年的错误谈谈为什么我们没有在1956-1976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学生就近组成小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的内容是总结小组讨论的情况。二是主题发言。每个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问题,查资料、做PPT,再在课堂上发言。学生在准备讲、陈独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时,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制作PPT,熟悉内容。学生讲完后,大家要进行评议,并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三是自由讨论发言。由学生和老师提出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地展开讨论、争论。在讲完第一专题后,有学生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我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指导”,师生就此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能使我们正确认识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能够理性对待,在思想上不偏执,不消极,生活乐观,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老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蕴含的方法论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指导意义。通过这样的讨论、发言,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中深化了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也锻炼了动口能力。

3课外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是一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带学生参观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工厂、农村、城市中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以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结合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学习,我们带学生参观了中国派历史陈列馆。陈列馆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派合作的历史,对八个派作了详尽的介绍,文物丰富,图片资料详实,又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流连忘返。学生还同时参观了重庆谈判的桂园遗址和抗战时期的住地周公馆。学生感觉收获最大的是对八个派的了解,在课堂上学生的主题发言中,他们使用参观时拍的照片等资料,介绍了多党合作的情况,从多党合作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谈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认识。由于有参观的感性认识,这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的认识比之单纯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更加深刻。

4文献扩展

文献包括经典文献和知名学者的文章。在讲课时,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复印一些相关的经典文献和知名学者的文章,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阅读,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后,请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回答。读文献既能使学生了解理论提出的背景,领袖的理论风格,还能使学生了解当前最新的学术观点。学习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我们给学生复印了的《论新阶段》和鲁振祥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在讲课程中,师生就两篇文献涉及的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两篇文献使讲课内容得到扩展,学生对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命运有了全面的理解。学习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给学生复印了刘少奇的《关于修改的报告》节选和李君如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篇文献能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了解。文献扩展阅读,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和学术论文的兴趣,又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

5综合考核

开展专题教学,在考核方式和考试手段上还必须灵活化。我们在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开卷考试占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扣分制)、课堂学习(10分)、主题发言(20分)、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自由讨论发言(10分)组成。平时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讨论的情况。特别是主题发言,主要根据选题、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总结、发言过程中表达是否逻辑清楚、PPT效果、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评分。此外,期末考试出等量等值的两套试卷、由学科秘书选择一套考试。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重视每节课的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健.专题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第2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近年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在辅导员中举办“德学”论坛,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促进了该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笔者认为,高校应深入开展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将其作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和交流、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以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阵地,进一步拓宽其组织形式与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通过组织辅导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经典著作、理论的专题学习,开展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不同专题的探索与研究,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1.2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举办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德学”专题和高校学生各项工作经验的学习交流,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开设“德学”专题论坛以及专题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理论水平,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能大大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1.3 有利于创新高校辅导员教育与管理模式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还停留在开展岗前培训、专项工作培训以及工作例会等形式上,这些教育与管理模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在高校辅导员中开设“德学”专题论坛,是一种创新的高校辅导员教育与管理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辅导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辅导员队伍教育与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4 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建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生生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层次、个体差异、心理问题等越来越复杂,从而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的开设,能为辅导员有效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复杂问题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辅导员在举办“德学”专题论坛过程中,对学生工作的专项探索与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从事学生工作的时代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坚定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的组织形式与内容

2.1 专题论坛

高校可通过举办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德学专题学习、交流,并逐步以专题论坛取代辅导员工作例会的交流形式。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专题论坛可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团建、学生事务管理、助学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工作、社团活动、学术科技与文体艺术活动、社会实践与考察等专题。每期论坛确定某一方面的主题,安排中心发言与自由发言,分期次、分单元,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及考察交流等,辅导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所负责学生工作的性质参加不同专题的论坛活动。

2.2 网络论坛

开设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网络论坛,以BBS或微博等形式开展德学专题讨论、理论学习心得与工作经验交流,根据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开辟不同专栏,分别由资历深、经验足、工作出色的辅导员担纲版主。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使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更高效地进行,且不受时间、人员和地域的限制。

2.3“德学”专题讲座

在大学生中举办“德学”专题讲座,要紧紧围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以系统的理论和大量正反面的案例教学为大学生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丰富内涵,解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构成要素,并在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德才兼备的成才观,积极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育思想,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多种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当代大学生。

3 提升高校辅导员“德学”论坛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辅导员“德学”论坛,通过“三个结合”,即与“两课”相结合,与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相结合,有效地促进辅导员“德学”论坛的开展,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层次和水平。

3.1 与“两课”相结合

高校应把辅导员“德学”专题讲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阵地,在学生中定期开展,与高校的“两课”、大学生党课、团课、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机结合,紧紧围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一教育思想,重点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大学生行为准则”的深刻内涵,着力解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构成要素,有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3.2 与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德学”专题论坛,不同于“填鸭式”的理论宣讲,而在于创新性地将“德学”思想教育融入到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与文体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开展“德学”教育,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研能力相结合

第3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在改革开放的春天,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学》创刊了。三十年来,《化学教学》在探索化学教学改革的征途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化学教师的良师益友,多次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先后被多个期刊网、数据库收录。《化学教学》在基础化学教育这块“沃土”上,正在茁壮成长。

上世纪80年代初,《化学教学》就注意引导教师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在1981年第3期发表了福建省普通中学三十年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等。以后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探索化学创新教育问题。进入21世纪后,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机遇,研究化学教学革问题,带领广大化学教师和教研员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关注“热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设置“课程改革”栏目,宣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方案和要求,刊登化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学改革的反思文章;报道教材改革的动态,介绍不同版本化学教材的特点及试教情况;在“教学设计”栏目中,选登了很多优秀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设计,供教师教学时参考;在习题与解题思路方面,给教师以指导;通过“问题解答与讨论”和“读者信箱”,与广大教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回答化学教学问题;在“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栏目中,除介绍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制作经验外,特别关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经验。

为了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又不断增设新的栏目,如“教改实践与探索”“研究性学习探索”“双语教学探索”“科学教育研究”“考试研究”等,还开设了“教师论坛”,使教师有发表自己教学观点和意见的平台,以便通过相互切磋和“争鸣”,达到提高自己教研水平和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扩大教师的视野,还推出“国内外化学教育动态”栏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设置了“知识介绍”拦目,除介绍生活、生产有关化学的知识外,还经常请专家、教授介绍一些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诺贝化学奖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使教师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的前沿。此外,还开辟“专论”,请大师、学者撰写专论,2009年的“专论”,分别发表了我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闵恩泽院士报告:“石化技术自主创新之路的探寻”,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获奖者林励吾院士报告:“应用催化━从实验室到工业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会原理事长宋心琦的专论:“化学家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化学学科的大问题”等,这些专论对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剑南教授还在新开辟的“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之窗”栏目,有针对性的、以问题形式(如晶胞与晶格是一个概念吗?)连续撰文,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化学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学习内容,《化学教学》开辟“化学史”专拦,刊有关文章,最近为纪念道尔顿原子理论发表200周年,又专门发表“原子理论的发展”一文。另外还设置“化学竞赛”“好题赏析”“教研员札记”“教育动态快递”“教育文摘辑要”等栏目,供化学教师或教研员参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我们突出化学学科特征进行研究的永恒课题。《化学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创新,开设了“实验与创新思维” 栏目,发表了大量有关实验教学的文章,强调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注意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关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促进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推广,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测评体系等问题。特别发表了很多教师通过实践提出的化学实验改进意见,有不少是很有创意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化学教学》编辑部与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化学教学》不仅经常刊学会活动的动态及推荐的优秀论文,而且编辑部还与我们联合在上海、广东顺德分别举办了“积极推进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讨会”和“全国化学教学过程的技术分析研修班”,合作开展“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化学教学》出版增刊:《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选编》,以飨广大读者。在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上,许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者,还得到了编辑部赠寄一年《化学教学》期刊的奖励。更值得钦佩的是,《化学教学》编辑部在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化学教育西部行”,赴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义务讲学活动时,积极捐赠了大量有关化学教学参考书刊,帮助和促进西部地区化学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纪念《化学教学》创刊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祝愿《化学教学》越办越好,为我国基础化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张健如贺

第4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57-03

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是适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下文中称“概论”课)教学的两个重要教学方式,如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把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在专题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用案例教学来深化专题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提升学生兴趣、增长学生知识能力的作用,这对于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前提

“概论”课程理论性强、涉及领域广、涉及时间跨度长,特别适合专题教学。通过不同的专题讲授来加深同学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来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得到众多专家和许多高校教师认可的重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长期以来就是在这门课程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更是得到各级领导机构的认可和推广,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这就为把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准备了条件。要做到把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科学结合,必须坚持如下前提:

1.正确认识和运用“概论”课专题教学。“概论”课特别适用于专题教学,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这门课程划分为若干专题,按专题讲授是当前“概论”课专题教学的重要模式。

首先,要正确认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目的。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为整体提升“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服务的,是为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不能仅仅重视不同专题的讲授,忽视甚至无视这些专题作为同一门课程内不同专题的性质,割裂这些专题之间联系;不能不顾这些专题作为“概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性质,把这些专题当做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内容来讲述。否则这些专题教学就只能成为其他学科的普及讲座、当前热点问题的简单分析,很难起到“概论”课的应有教学目的。

其次,要正确认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优劣点。专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讲授内容大、空等状况,深化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专题教学深化了授课知识的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有助于授课内容专题化、系列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化认知、加强认同、提升自觉。专题授课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选定若干专题进行教学,力图达到“专”、“精”、“深”、“实”的教学效果[1]57。可以使讲授的着力点放在“对学生看书和思考提出要求、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学术层面的阐述等。”[2]5总之,专题教学是一种特别适合“概论”课程,特别有利于提升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题教学这种方式可以单独承担“概论”课程的教学。“由于专题的特性,完全采用专题讲述的方式不能全面掌握这门课程。”[3]470要充分考虑到这门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考虑专题教学可能会对这些特性的损伤,对于各专题都涉及不到的知识点,要坚持其他讲授方式,使之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2.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概论”课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强调、提倡的改进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案例教学是一种方法,运用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特点。”[4]4在“概论”课讲授中,案例教学既有自己的优势,也面临着自己的劣势。“概论”课作为一门理论性、政治性极强,和现实联系极为密切的课程,更多的是从历史的大视野中,从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果、意义,来论述党和国家的基本制度、重要国策及其实践形式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案例教学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提升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大范围、大视野中来考察、比较中,运用较多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在国家、社会的发展实践中来证明“概论”课程内容,因此“概论”课案例教学有它的局限性。“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精心选择的个案往往并不是普遍的现实。”[5]65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几个例子来论证一个基本制度、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包括案例文本、案例问题、案例解答和教学建议等内容,讲述一个教学案例需要较长的时间,“概论”课程内容的丰富和课时的紧张决定了不可能在教学中大量运用该教学方法。一般而言,一个专题中“安排一、二次案例教学即可。”[6]729要对案例教学精雕细琢,运用恰当,防止出现不良效果。

二、“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第5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三法式;《概论》课;教学模式;体育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18-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严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治性。但是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上形成矛盾,影响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入手,提出了“三法式”教学模式。

《概论》在体育专业类

大学生中的教学情况

2010版《概论》课教材共15章,内容涉及到国情、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军事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教材内容偏重理论阐述,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比较陌生,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概论》课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针对体育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精选精讲部分教学内容。

体育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文化基础较差,轻视文化课学习。体育专业大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开始学习专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专业上。在高考录取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进入大学后,由于自身因素和专业发展需要,使他们在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差一点。体育专业学生经常参加较多的体育实践活动,外出参加各种比赛,强调专业发展,有时为了参加比赛学生甚至不上理论课,轻视文化课程学习。在教学模式上,体育专业课一般实行小班教学,学生的参与性较强,跟专业课教师交往交密切;而《概论》课一般都是大班教学(50~200人不等),人数多,学习态度参差不齐,学习《概论》课成了很多学生的“睡觉课”、“手机游戏课”等。第二,体育专业学生思维活跃,竞技意识强。受专业的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挑战。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参与性强,同时体育专业学生表现大方,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三,体育专业学生正义感强,爱打抱不平。特别是针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参与性强。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三法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并在《概论》课的实施中收效明显。

“三法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法式”教学模式是长江师范学院项福库教授针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而提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三法式”教学模式同样适用于《概论》课。所谓“三法式”教学法,是指情境再现式教学法、三维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探究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合,达到学生理解知识,思想育人的目的。

情境再现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相关内容,精选出形象鲜明的视频材料或者图片,再现历史情节,创设出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概论》理论的学习奠定背景和基础。同时,这些优秀的视频或者图片的再现,很容易激起大学生爱国的热情,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

三维互动式教学法,也称过程互动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把主、客体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的,以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三维互动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既强调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又强调学生态度、情感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或者教师根据计算机呈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任何一个小组中去讨论。

案例探究式教学法,也称问题探究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抓住教学中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或者教材本身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讨论或者辩论,培养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担任导师、导演的角色,对学生加以引导,并总结、分析其探究成果。这种教学方法在《概论》课教学中,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依赖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法式”教学模式

在《概论》课程中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提高《概论》课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不要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将三种教学模式同时用上,而是根据课程的内容有选择性地采取其中的教学方式。在某一知识点可能三种教学方法同时用上,也可能三种教学方式只用上其中之一或者根本用不上的情形,在使用时不能生搬硬套,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辩论或者以报告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多种形式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情境再现式教学法的植入 《概论》课情境再现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情境的再现,是《概论》课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精选出历史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为《概论》理论的学习奠定背景和基础。如在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时,播放影视《伟人》、《恰同学少年》、《邓小平》等相关片断。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播放《井冈山》,在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观看《外来妹》、《大国崛起》。讲第十四章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时,观看建国50、60周年阅兵式等。这些都是体育类专业类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素材。第二种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案例视频材料,这些案例在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上有重要的帮助。这首先需要教师精选发生在生活中的案例,教师既要吃透教材,熟悉国家大政方针,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发生在生活中的案例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加以认识。如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时,可以插入“小悦悦事件”、“我爸是李刚”等。“小悦悦事件”突出强调了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爸是李刚”突出强调我国司法体制的公正性。在讲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时,插入网络中出现的“山寨文化”版本,分析这些“山寨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在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插入“地沟油”事件、“皮鞋老酸奶”等。这些都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但一定告知学生我们政府正在着力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正义感强,爱打抱不平,出现的社会问题学生可能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时间来解决和完善,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同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感兴趣的视频不可能都看,感兴趣的话题不可能都讲,教师可以先把材料拷贝给学生,让他们提前自己观看或者阅读,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提取其中一部分观看或者进行分析讨论,巩固理论学习内容。

三维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三维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需要教师充分调动主、客体因素,特别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竞技性强,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参与性强,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教学法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一是教师精选与课程相关的案例或者视频;二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案例并提出要求;三是生生(师生)讨论、辩论等;四是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五是教师评价与总结:六是巩固提高,通过教师的总结能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如:在讲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可以用现实的素材进行讨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这个灰色幽默教师可以用幻灯显示,然后分组讨论案例反映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措施;讨论时间结束后小组长总结讨论结果并上台汇报成果,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并进行理论的巩固和提升。这个案例反映了在中国贫富差距拉大而产生的尴尬现实,而教师一定不能停留在这个案例本身,而是要告知学生这个问题国家已经在尽力解决,并坚信随我们国家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探究式教学法 也称问题探究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利用学生的心理,发挥学生潜能,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体研究、辩论,也可以对当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甚至教材本身的问题进行探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做好问题化备课。备课过程中要将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要求转化为问题,进行问题化备课。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设计,既要有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也要有复杂的探究性的问题。二是注意操作方法。把问题交给学生后,教师必须提出相应的操作方法。针对体育类学生“不服输”的特点,开展辩论并把他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学生的参与性很强,效果较明显。三是做好问题引导。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理论与现实不一致的问题,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以引导。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把讨论结果提升获得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项福库,何丽.打造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特色述略[J].沧桑,2010(2).

[2]谈开彬,王海文.学辩式课堂让孩子快乐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1-05-10(6).

[3]王长坤,尹洁,闫颖.加强“90后”大学生《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探索[J].学理论,2011(31).

[4]白鹏.从实际特点出发,增强体育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J].世纪桥,2011(7).

[5]王诗成,项福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法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南昌高专学报,2010(6).

[6]崔义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第6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135-03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可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其实践性强的特征,采取多样化形式。如某旅行社旅游产品营销方案、某区域旅游规划方案、旅游专业相关调研报告等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

总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乃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2]殷现元.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与改革出路[J].高教论坛,2013,(4).

[3]林轶.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探索和实践[J].广西教育,2009,12.

[4]田振江,郭海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7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主要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控和论文把关展开,过程监控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论文把关包括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

(二)问卷调研与基本信息统计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为针对学生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抽样调查,定性为针对专任教师和导师的专家深度访谈;调查对象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任教师以及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导师;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至11月5号,历时30天,回收有效问卷539份。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量分析

(一)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在教育方向定位上有明确的的区别,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329人认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全日制学术性硕士并无区别,这个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61%。

(二)过程监控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过程监控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至关重要,但从满意度调查来看,满意程度偏低。从图1中得以得出,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配备、导师指导情况、教师实践基础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59%、28%、54%、26%、31%、48%。

(三)论文把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关口,是研究生的代表性学习结果,是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从调查结果来看(图2),论文选题、论文形式、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论文审核的不满意比重(包括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分别占36%、39%、16%、9%、43%,其中论文选题、论文形式和论文审核不满意程度较高。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定性分析

(一)应用性目标被弱化,未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

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目标来看,培养过程中要把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向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方向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专门化、职业化和应用性的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培养单位实际执行过程中,模仿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方式,偏离和模糊了培养目标,弱化了应用型目标。其中培养方案的设置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学位点设置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偏重理论研究和科学探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要求宽松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等环节仍然存在“偏理论,轻应用”的情况。

(二)双导师制形同虚设,教学实践未落实

师资队伍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沿用已有学术型导师,校外导师主要聘任专业领域相关工作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沿用的学术型导师队伍长期居于理论研究前沿,在指导过程中还是注重理论研究,远离实践。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三)论文选题实践性不足,缺乏论文审核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时间短,不少学生选题准备时间仓促,并且很多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还是按照学术型模式进行,导致他们学位论文仍然较大程度上地遵循学术型研究生的传统形式,毕业设计内容及方法难以体现应有的实践能力。

此外,在论文审核上也缺乏区别于学术性硕士的论文审核体系。学生无法精确获取专业型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教育部也无相应的规范,只能沿用W术性硕士论文的模式,这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无法体现出应该具备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提升的建议

(一)制订实践诉求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订中既要考虑与学术性学位之间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标准的显著差异,又要结合其全日制教学方式的特点,突出其多元参与性与实践性,尤其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论文撰写的时间比例与内容衔接。

(二)培养实践型师资队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队伍,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标准,使得校内导师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校外导师能够充分深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为了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性,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应制定适用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业考核标准,稳打稳抓学生的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创新,将学生的学业考核焦点应放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培养过程上,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三)提倡论文形式多样化,健全论文审核机制

高校应倡导专业学位的论文以应用为导向,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专业实践或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成果要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的选题与在学期间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校内导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定题。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论文标准尚不明确的问题,相关部分应制定详细的专业型硕士论文审核标准,使得导师在指导论文时有据可依,放心大胆的将专业型硕士论文往实践性和职业性方向引导。

参考文献:

[1]王健,曲鲁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

[2]万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李秀坤,李琪,高明生,孙凤义,宋瑞琳.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科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5).

[4]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1).

第8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系;转化;专题教学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全国从2006级的大学生开始全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并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相关教材。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有效的进行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其教学模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最终向“学生认知体系”的成功转化。

一、在体系转化过程中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专题化教学是以教材与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受教材章节的局限,按照整个课程内容的脉络体系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提炼,重新构建,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设计,把学科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现实性和系统性、思想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制定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既有逻辑关系又能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以各专题为单元元素组织相关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从学生认知层面上认识其必要性

本来高中阶段文、 理分科以及普遍应试教育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且高职高专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又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层次又相对复杂,所以一年级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和范畴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有时候还存在误解。对于意识形态的逆反心理是其当前突出的心理表征,加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的错误观念和偏见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基础课)学习存在消极心态,产生情感上的偏斜、心理上的排斥和行为上的敷衍。

(二)从教材内容统一上认识其必要性

基础课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充分吸收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难点,同时也是亮点之所在。我个人认为,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华文化刚柔相济、阴阳和合的合谐思想,这就不仅仅是建设一门新课程,同时也是建设一个新学科。但任何教材编得再好、专家再多,都有其局限性,比如有论者就认为:“教材中内容非常丰富,但在内容安排和知识体系上却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甚至还有些内容的安排显得就比较突兀。比如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道德时从编写者角度突然加入了相关法律内容,如果在没有对法律的基础理论进行解释之前,这种安排就显然欠缺合理。”而且各个高校具体情况又都不一样,各个授课教师授课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同时现在大学生自主意识又非常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升素质。专题式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从专题教学特点上认识其必要性

专题式教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教材内容的整合性和超越性。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现实社会中的案例、近期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安排专题,适当补充最能贴近大学生诉求、又受欢迎的的素材,这样就能在促进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论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题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围绕一个问题深入探究,求深而不求宽,求精而不求全。要真正吸引学生让其感兴趣,就要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论证得非常透彻并令人信服,这样才能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从中受益。

专题式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要在把握教材的主旨思想和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各任课老师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灵活、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专题教学内容版块设计

根据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板块优化组合的原则,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从教材的基本框架出发,按照《礼记·大学》中“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维,把教材内容划分为大学教育、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大板块,将内容具体明确提炼出大学论、人生论、健康论、友情亲情爱情论、和谐论、理想论、道德论、爱国论、法制法治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律制度等15 个专题,教学时间是一学年。

(一)从大学论、人生论、健康论、友情亲情爱情论4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基本做人道理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的绪论、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首先,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开设和学习本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的转换,并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为自身的成长成才夯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再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探讨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命价值意义,深刻理解自我与外部环境社会的深层关系,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荣弃耻,褒荣贬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提升境界、凝聚人心。再次,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从理想论、道德论、和谐论、爱国论、4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的第二、四、五、六章的内容,首先,明确道德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道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都需要道德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再引导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再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促进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从法制法治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律制度7个专题中重点解决国家规范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问题。这一专题组融合教材中第五章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第三节中“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第八章的法律内容。各专题从分析道德的局限性和以国家名义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强调指出法律与道德手段都是为人类社会创造优良的生活秩序,两者共存互补、相得益彰。然后再对各专门法进行阐述。如相关的具体法律有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民法、公务员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让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园”的道理。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在一定的约束和环境中完成。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实际运用而终生受益。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专题式教学设计, 既涵盖了教材中全部教学内容,又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对每个专题都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丰富的内容要素而呈现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感染性和说服力,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专题教学的实践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是由全国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并经中央审定的教材。专题教学并不是脱离教材大纲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中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组织、编排、提炼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对教材本质的认识能动的使用教材,精心策划、设计教学内容,对教材再次开发,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对突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专题化教学是实现“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手段。专题化教学是经过科学论证,并通过实践、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根本性的突破和创新。“基础”课专题教学能够在把握教学原则、实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生动、有针对性的现实案例和数据资料充分展开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最终论证主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而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最终向“学生认知体系”的成功转化。

(二)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它可以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平铺直叙,按章、节、目顺序的面面俱到,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弊端。采用灵活创新的方式对教学重点深入探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使理论问题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也能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每一专题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精心设计、组织,有重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每一个专题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高校“基础课”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洗涤、灵魂净化的教育,只要我们与时代同步、与青年学生同行,不断汲取新思想、不断运用新方法,为青年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就一定能使“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三)专题教学法有助于开展师生互动研讨式教学,实现教学目的。专题化教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和创新,因为形式新颖,可以实现师生互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专题内容的设计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形式。因为重点热点明晰、精炼、有针对性,所涉及的内容又更丰富,都是最为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解决大学生个人发展中最关心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学习兴趣也更浓,积极性更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第9篇:专题化教学论文范文

化学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深入分析了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应办法和简要措施。

关键词

毕业设计;重要性;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化学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学习内容包括:文献检索、选题、课题调研、方案设计、开题报告、方案实施、方案优化、方案完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出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学以致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答辩能力等,同时,也能检验出教师四年专业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由此可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是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纽带[1]。然而,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显示,大学毕业生刚进企业时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在大学生毕业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1毕业设计的作用

1.1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化学专业毕业设计离不开实验操作,并且需要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巩固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的作用,甚至能将学生从掌握基本专业技能提升到具备自我创造和创新能力阶段。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专业毕业设计除了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之外,在选题和开题阶段能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和方案制订能力,在实验开展阶段能培养学生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总结和创新的能力,在撰写论文阶段能培养学生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End-note、FTIR、NMR等)使用、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使用、数据处理、科技论文撰写、语言组织的能力,在答辩阶段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回答问题、临场应变的能力等。因此,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是建立在积累大量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整合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课题的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实验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是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都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但是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锻炼,希望所有化学专业的本科生都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1.4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另外,由于课题的差异性,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储备知识快速制订完成新课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优化方案完成课题内容。这些技能都是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

1.5检验高校的教学质量一份优秀的毕业论文既体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努力奋斗,又体现了指导老师、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质量。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体现,是最终的汇报总结。因此,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本科全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2]。

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时间较短高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始选题和准备工作,但是多数是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才开展课题研究。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涉及毕业实习或见习、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等占用了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使得真正开展毕业设计的时间大大缩水[3]。

2.2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与求职和考研的时间冲突,学生的思想压力增大,厌学情绪提高。加之,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且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对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以老师为主体的被动式教育。

2.3选题缺乏自主性一个好的课题需要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是从指导老师事先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是参与指导老师研究生的部分工作。这样选定的课题能有效避免学生自定课题时存在缺乏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但是缺乏学生的思想和自主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4经费支撑不足长期以来,教学经费投入的增长跟不上实际需求的增长,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毕业设计环节的难题[4]。多数化学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所花费的原料试剂费、测试费、加工费、资料费等远远超出划拨的毕业设计教学经费。对于自身科研经费充足和责任心强的指导老师,只有通过花费自己的经费和收入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对于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经费的指导老师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如果想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费更显困难。

2.5缺乏校企联合培养条件由于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指导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工程实践需求衔接不好。另外,多数高校缺乏与企业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条件和基础。因此,高校教育普遍存在“学”和“研”与“产”脱节的问题,使得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并延长了毕业生创造价值的时间[5]。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提高学生对化学和科研的兴趣化学是一门应用较广、用途较大的学科,然而,由于化学专业非近年的热门专业,某些高校化学专业生源不足,调配生居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导致学生对化学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且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大的化学发现和研究,特别是最新的科研动态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技常识,并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并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6]。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灌输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不要让学生按照课本机械式地完成化学基础实验课[7]。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活动,并在大三的时候开设创新型实验课或者让大三学生参与到研究生的课题当中,让本科生在研究型实验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大四时开展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延续其大三参与的研究工作,既能有效克服毕业设计时间较短的问题,又能提高毕业设计课题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

3.2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仅仅通过毕业论文实验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是一个四年的长期任务,应该贯穿于整个本科大学教育。因此,提前储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其中还包括文献检索、专业软件(Chemdraw、Origin等)和办公软件(Word、Powerpoint等)的应用、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等能力的储备。

3.3鼓励学生自拟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研究背景拟定课题,并向学生介绍每个课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二,学生将专业背景与兴趣爱好结合拟定自己喜欢的课题,并与指导老师讨论课题的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若学生设计出的课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可行性,则在老师拟定的课题中进行选择。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拟定课题,既能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检查及讨论。这一部分工作的管理是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展,通过定期检查讨论的方式督促学生开展文献调研工作,并根据拟定的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开题报告答辩,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订出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题报告。第二,毕业设计实验开展过程中的交流、讨论与指导。指导老师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跟踪学生的毕业设计实验进展,及时开展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培养其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三,毕业论文的修改和毕业答辩的指导。指导老师通过仔细修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毕业设计实验和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反复的修改,直到合格为止。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进行预答辩。

3.5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工厂、企业和研究所较多,学校或学院应尽量争取与本地区的化学相关单位(工厂、企业、研究所)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提倡跨单位指导和多单位合作指导学生,指导老师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为学生毕业设计做好指导工作。通过跨单位或多导师的指导方式,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同时锻炼学生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的能力。

总之,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的学习,不仅能增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工作中所需要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化学专业毕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毕业设计质量肯定会大大提高,为化学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捷.提高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436-437.

[2]李志勇.影响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17-118.

[3]杨维清,刘期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76-78.

[4]周智华,易平贵,于贤勇,易清风,徐国荣,刘立华,唐安平,聂会东,赵艳敏.校企联合指导工科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87-89.

[5]戴友志,张翠央.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5,44(1):125-126.

[6]黄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和作用[J].科教文汇,2015(8):48-49,

[7]王颇.在本科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14(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