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专题学习范文

专题学习全文(5篇)

专题学习

第1篇:专题学习范文

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学习,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笔者发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多数学生有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但目前课时安排紧张,教师讲授占用较多课堂时间,学生实践操作时间少;②教师常采用传统的演示、讲练的教学方法,不与学生互动,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可结合互联网环境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支持

开发信息技术基础专题学习网站,不仅有数据库技术的运用,还有动态网页的支持。此专题学习网站制作是在AMP(ApacheMySQLPHP)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的,静态网页运用DreamweaverCS6、PhotoshopCS制作,教学录像由Snagit11软件支持,主页中设计的小动画选用Flash软件制作。

三、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和功能

笔者根据“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基础专题学习网站设置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练习作业、课外资料、留言版、友情链接七个功能模块。

1.首页

网站布局设计选择上下框架类型、拐角型结构、回字型以及左、右框架类型。首页醒目位置放置学生学习照片,以便起到较好的启示作用,并在首页中间设置了“学高为人师身正为范”的动态词条,希望学生将来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这一原则。网站设计了用户未进行注册和登录时,不允许完成上传操作的功能。在首页的左中部是用户登录界面,所有的学习内容设计在右栏中,并使用超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按类型进行分类。

2.导航

导航的功能是指引学生找到需要的信息,并方便学生在网站的各页面间灵活地进行跳转。因此,笔者在导航栏中并排放置“首页”和六个功能按钮,并且在每一分支页面中的同一位置处设计“首页”按钮,以方便学生能快捷地返回首页页面。

3.教学大纲板块

单击“教学大纲”,系统链接到对应的页面,此板块以目录的形式将所授内容按章节顺序进行排列,单击各章标题,其右窗口的框架页中会将对应的各节大纲内容详细展示出来,这些大纲内容均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而编写,所以,方便学生参加此类考试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在“教学大纲”板块中,框架集选用的是“上方及左侧嵌套”类型。

4.电子教案板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子教案板块的交互性比较强,各章节教学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组织,并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要素结合到一块。在设计电子教案板块时,各章节的标题先以超链接的形式在页面中一一罗列,单击各个标题字样又可链接到含有一个IFRAME框架的网页中,把各章的PPT先转换为HTML格式后放置于此IFRAME框架中,这样,学生便可在此网页中利用PPT演示的方式学习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了。

5.教学录像板块

教学录像板块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操作方法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加工处理,便于辅助教学,此板块的设计旨在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中未消化的教学内容也可在课后通过该板块反复学习。在设计教学录像板块时,首先以表格形式将各章的标题罗列出来,当单击某一标题后对应的“查看”字样时,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另一网页,这一页面会罗列出该章需掌握的知识,之后将每一知识分类建立超链接,连接的页面中设计的框架是IFRAME,并将事先用Snagit11软件录制的教学视频文件放置在此页面中。

6.练习作业板块

在练习作业板块中,为了便于学生巩固复习课堂知识,笔者将各章节的重难点知识汇编成练习作业,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下载练习,完成之后再将作业上传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反馈。

7.课外资料板块

课外学习资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之处,笔者先筛选了一些适合辅助、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资料,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题、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等,在设计此板块时,把资料按类别插入对应表格内。此板块结构是“上方及左侧框架”,“模拟题集”字样放置于左框架中,在右框架放置对应的模拟试题目标文件,然后将两框架中的对象建立链接。这样,学生就可以方便地做模拟题进行复习测试了。由于学生的有些作品的PPT容量较大,所以笔者先进行了压缩,之后在“下载”字样的超链接项中设置相应的PPT压缩文件。

8.留言版板块

留言板块是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笔者在此板块设置了“注册”按钮、“登录”界面以及“发表留言”功能。设计“发表留言”功能时,为了便于更多的学生能够使用本板块,即使没有注册也未登录,也可以通过此操作板块留言。学生可在留言板块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通过留言板块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反馈。

9.友情链接板块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广博的知识,在此板块,笔者创建了一个“跳转菜单”,下设四个菜单项,在每个菜单项相应的对话框中输入需链接的URL地址,单击对应的某菜单项时,系统自动转入URL对应的页面中。这部分包含有“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信息技术学习网”等网站信息,这样便于学生参考学习,这部分中还有部分同类院校的最新信息,学生借此可了解其他学校的一些最新动态及相关事宜,便于交流学习。

总结

笔者根据预设的制作目标,设计并实现了此专题学习网站,对网站中各个功能板块进行检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该网站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在线测试和评分系统还未实现。笔者后续还将对该专题学习网站的功能和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更新,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超.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D].保定:河北大学,2011.

[2]徐军.《图像处理》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刘惠英.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的开发与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第2篇:专题学习范文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美术专业;教师体制改革

一、高师“美术学”专业的认证背景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专业认证,加强师范专业认证对全面推进国内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对外颁发《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1],这预示着国内师范专业认证的全面开启。2018年1月份在北京举行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会议,教育部宣布全面加强师范类专业认证,同时提出严格要求,及时总结自身不足,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在此基础上推动本科院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为了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育人的综合质量,其中的一个关键途径就在于对示范类展开专业认证,这也是创建一套完善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环节。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在理念上主要以学生作为核心,以产出作为指导方向,不断进行调整改进。

二、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国家有关部门对美术专业提出严格要求,首先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培养,让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理论以及技能熟练掌握,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具有基础美术教育以及科研能力的合格教育工作者[3]。对当前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来说,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下面这些问题:

1.专业改革滞后。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在创新改革过程中,豫中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改革相比较为滞后。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外颁发《美术课程标准》[4],2003年教育部继续对外颁发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5年我国教育课程开始全面步入“核心素养”[5]发展阶段,其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5个组成部分,除文化理解、图像识别以及审美判断之外,还包括创意实践以及美术表现等素养,自此之后中小学美术教育开始受到普遍关注。2015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高等院校正式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6],自此国内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创新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2.专业定位不清。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属于相对特殊的专业之一,旨在帮助国家培养美术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并不是培养画家,导致美术教育工作者与画家的界限发生混淆。与专业美术培养学校相比,此类培养模式不具备个性化特征,在运作过程中显得比较尴尬,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一定要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规划,然而当前国内很多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定位方面较为模糊。

3.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保障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师范生。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通常包括5类,其中教育类课程占比不超过10%,忽视了美术学专业的人文性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的特性。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很好保障专业人才目标的定位培养。

4.专业课程大纲内容与基础课程存在一些偏差。首先,基础类美术教育日常课堂教学主要包括4个不同的领域,第1个领域为“造型•表现”,第2个领域为“综合•探索”,第3个领域为“欣赏•评述”,最后一个领域为“设计•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教材主要包括9个不同的模块,一共为9册,主要包括书法、工艺、雕塑欣赏、电脑设计以及摄像等[7]。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在课程方面与专业院校比较相似,在大二时就开设了方向模块,即中国画、油画和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等,学生需要从中间选择一个专业作为主打方向,随后三年时间开始在该专业进行专业化学习,不过由于划分时间太早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够宽泛,毕业后面对中小学美术学科内容时出现认识的盲点。其次,基础美术教育在课程方面已作出明确定位,在义务教育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讲述美术课程,其中明显有强制性的意味,主要目的在于完善学生个人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工作以及学习能力,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人格。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美术课程教学重点主要在于美术技能以及知识方面的传授,同时也比较注重写实绘画,以艺术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对民间工艺以及陶艺等相关课程设置的并不多,人文与综合类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注重技法而忽视通识课程及人文素养提升,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

5.课程评价模式不够多样化,很多基本上都使用结果性评价,对评价过程不看重。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化,在设置方面没有做到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当前美术课程评价仍保持在起步时期,不管常规化还是制度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既能合理、科学地进行量化评价,又能很好地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展开测量,还需深入探索、实践和优化,评价措施、手段、周期以及结果应用都要进行不断完善。

三、应对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文件,对高等院校师范美术专业进行重点培养。注重人文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会议讨论、行业专家咨询等手段,综合分析、比较、凝练出适合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从源头制度上保障高师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2.贵州高师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针对基础教育需求,课程设置主要依据《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方案要求,整体关注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学校设置比例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毕业之后可以从事日常美术教学工作。整个课程体系所设置的课程是由国家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所确定的,课程体系基础结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除了学科专业以及通识教育两大课程之外,还包括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全面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强化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育人能力,让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与教师个性化以及专业化发展需求保持一致;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校自身情况以及教育部门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育人能力,同当然也要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自主化学习目标,体现专业特点和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该专业一共有167个学分,其中学科专业、师范类、专业通识教育三种课程分别为86学分、33学分以及48学分,B类师范通识实践为21.5学分。

3.高师院校美术学典型专业课程大纲优化研究。根据基础教育需求、美术学专业认证标准、美术学专业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优化专业课程大纲。对传统不合理的评价模式进行完善创新,对评价主体、方式、功能以及目标等引起足够重视,对传统以及现代化评价模式进行有效整合,使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4.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多种评价方法有效结合。(学校)采用内部调研和外部调研的方式,对行业专家、校内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等人员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从课程体系的安排、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对毕业目标的体现情况、对课程体系满足工作需要、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诊断和评价,并根据相关反馈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整和修改。(学院)在评价模式以及策略方面注重多元化,将直接间接、定量定性以及内外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有效融合。美术学每门专业必修课程结束后考核时采用“展览+三方评分”[8]的评价考核方式(其中专业理论课的考核按照学校教务处规定执行)。评价考核由各系组织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优秀结课作业展,以展览的方式组织师生现场进行观摩评学评教;专业必修课程的评分均采用“三方评分机制”(任课教师、教学督导、同行教师三方共同参与评分),这样考核过程以及结果才变得更加公正有效。

5.完善课程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贯彻过程化考核理念。合理设置考核成绩的构成和比例,明确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根据学院和美术专业特点、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课程评价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力度,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形成性课程评价工作的实施。直接评价结果作为最终课程目标达成值,间接评价结果用于参考。专业以及课程负责人需要及时评价并审核授课老师整体情况,对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合理加以确认,对课程教学各环节给出持续改进的意见及建议,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员。

第3篇:专题学习范文

体系的本质是知识配置,是国家创新体系绩效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的本质是知识配置,是知识的生产、流动、扩散与应用。知识转移转化就是指对已经存在的知识进行认知、获取、持续应用,并开发出新的想法、思想的互动过程。通过新知识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推进知识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促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各个主体的交互作用,形成知识创造、扩散、应用、再创造的良性循环,具有如下特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知识要求不同的转移转化渠道。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大多可以独立存在,在转移转化中采用市场交易的渠道完成,转移转化方式主要有专利转让、专利许可等。隐性知识大多要依附于高素质人才,在转移转化中采用服务的渠道,转移转化的方式主要有创新人才流动、专家咨询、教育培训、学术研讨等。不同渠道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的价值实现受不同市场机制调节。一是研究部门之间的知识流动,主要是知识的再生产,即已获得的知识成为新一轮知识生产的投入要素。知识生产的激励机制是知识生产和创新者的人力资本回报,是优先权激励。二是科研部门到企业的知识交易和知识应用,即知识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整合其他生产要素,成为新产品、新工艺,提高生产利润。激励机制是技术交易的要素市场分配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著作权等赋予知识供给方垄断权以及知识秘密的排他性。知识需求方的激励机制是商品市场的激励机制,知识进入生产函数,整合其他生产要素制造体现知识应用价值的商品。三是带有隐性知识的创新人员流动,符合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激励机制。根据劳动力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工资等劳动力价格,知识供给方获得报酬。

二、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体系发展呈现新趋势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动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加快,影响更加广泛,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转移转化速度加快,显著提升了创新速度和效率。麦肯锡创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新产品拖后6个月投放市场,5年内累计收益将会减少17%~35%。从全球视野来看,科学技术知识转移转化还将继续处于规模扩张期。二是转移转化活动日益分散,主体从小众向大众转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分散性知识生产趋势明显,分散化、微型化的创新创业成为转移转化的新渠道。三是转移转化组织从自发向专业化分工转变。转移转化市场容量加速扩张,推动市场主体渐进式的专业化分工。世界上涌现出一批以高智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发明和专利为核心的产业链。四是转移转化从线性向网络化发展。由于技术复杂、技术融合、公共研究机构融入区域创新集群和全球创新网络,科技知识转移转化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中心—”的极化发展转向“多核心—节点”的分散式网络化发展。五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式从有形为主向有形、无形并重转变。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了线上线下交易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六是转移全球化趋势明显,中国未来将成为重要枢纽。科学知识转移转化本身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要素市场和国民经济行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知识产权使用费跨国支出基本保持了10%以上的年增速。在2008年之后增速略有回落,但总体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随着我国从知识消费大国到知识生产和消费大国转变,我国将成为全球科技知识转移转化市场的重心。

三、我国转移转化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市场化转移转化体系初步形成。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指出技术成果要实行有偿转让,首次肯定了技术的商品属性,开启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转移转化主体完备;建立了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奠定了转移转化的基础;搭建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律环境,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多种转化渠道基本建立,技术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合作研发、技术转移、人员交流等渠道基本建立;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建设快速推进;全社会形成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氛围。但是,我国转移转化体系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新的形势和要求相比,要进一步升级、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运行效率,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注重建设有形技术交易市场,而对于无形市场重视不足。政策的视野还主要放在促进有形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上,许多部门和地方花大力气建各种交易平台和市场,对促进知识流动的无形市场重视不足。二是注重显性知识转移转化,而对隐性知识转移转化重视不够。特别是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技人员流动性不足。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流动频率偏低,流动意愿不强。三是注重知识向生产领域转移转化,而对知识再生产重视不够。在联合申请专利中,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院所之间较少,高校与高校之间最少。四是转移转化市场发育不足,主体激励不够。转移转化体系涉及到科技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机制建设,是市场机制完善与否的集中体现。单纯以发展技术交易的市场化不能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发育不足的根本症结。要实施全方位的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知识市场化和知识导向的财富分配。五是转移转化专业化分工不足,缺乏模式创新。缺乏技术经营企业,缺乏投资技术资产的有效经营模式,缺少一批高质量的技术经纪人,网络化技术交易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领域的转移转化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等。

四、政策建议

第4篇:专题学习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一、继承传统考试评价模式,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传统的期末考试评价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理论课程的评价,期末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进行强化学习,但现阶段的很多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只是把期末考试看作是一场考试而已,只要考试成绩大于等于60分就满意了,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束了。广告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都是环环相扣的,比如学生在学习标志设计课程后基本能独立设计企业或产品标志,但这不能代表标志设计课就完全结束了。再如学习了字体设计课程后学生基本能设计企业标准用字,但标志设计或者字体设计学习其实并没有结束,因为后期还有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它需要学生把标志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应用设计等课程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任务和企业的需求。所以在广告学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我们既要保留传统考试模式,因为广告学专业也有一部分理论课程,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单一的期末考试形式,笔者尝试将一门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改革为十次平时作业再加一次期末大作业,这十次平时作业都是在笔者引导监督之下学生较认真完成的,最终占总成绩的70%,期末大作业的成绩占30%,两者相加为学生最终的成绩评价结果。这次对传统期末考试的改革得到了主管领导的认可,因为改革后学生面对平时作业较以前认真了,作业水平也明显提高了。这样的评价改革基本适应了应用型专业的评价要求,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评价改革。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一直以来不太被学校和部分教师重视,因为一直以来有“一纸试卷定乾坤”的绝对评价体系影响。而广告学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学习评价是不能用传统的试卷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针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教师都必须慎之又慎,用专业评价手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既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对与错的比较评价,还要在专业思维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赛事成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大学

近年有关广告设计的赛事在报纸、网络等媒体高频率出现,高速的信息传播导致各种赛事竞相入围“全国”“全球”的行列,而这些大型赛事的出现正好给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评价提供了一个最科学、实用、便捷的途径和方法。笔者曾多次把网络上的赛事信息作为课堂训练题目,经过学生认真思考、老师正确引导之后统一投稿,最后学生得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和意料之中的结果。而这些不需要参赛费用的专业赛事正好衡量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全国各地的各种赛事告诉我们,专业教学和专业学习的时代要求是什么,现今的市场需求是什么,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带着众多的问题,教师反思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的把握,及时修改培养目标和计划,改革学习评价体系以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所需。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思想,我们作为地道的应用型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单位,更应该明白“应用”二字的含义。而我们要建设应用型大学就必须遵循市场需求的原则,现阶段的各种赛事征稿启事就是市场需求的最直接表现,我们适时地把这个市场要求改变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标准。

三、语言评价更适用于广告学专业

第5篇:专题学习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体会

分析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对化学分析法及仪器分析法的介绍,使学生从理论上对分析化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如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1]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我校该课程使用谢庆娟、李维斌主编的《分析化学》作为教材。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就近年来对该课程的一些教学心得做一总结。

1重视绪论课教学

检验专业大一新生大多不清楚分析化学是怎样的一门课,也不清楚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关系,觉得分析化学没有医学专业课重要,特别是文科生大多有畏难情绪。所以,绪论课不仅要介绍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还要强调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分析化学绪论课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首先介绍分析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产品中某成分含量超标,如劣质水龙头铅元素含量超标,某品牌大米镉元素含量超标,某美白化妆品汞元素含量超标,这些元素的含量就是用分析化学的方法测定的。然后再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详细说明。事例1: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2008年,我国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2],很多长期喝三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后来在三鹿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这一化工原料。为什么要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三聚氰胺氮含量高,能使奶粉的氮含量大大提高。为什么人们认为奶制品氮含量越高越好?因为质监部门是通过测定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氮含量高意味着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含量高。很明显,这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那么,怎样来检测奶粉中蛋白质的真实含量呢?这就是分析化学要解决的问题。事例2:血糖、血脂水平检测。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说,某人年纪轻轻就“三高”了,“三高”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怎样检测血糖、血脂水平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所学的专业———医学检验。很明显,医学检验是研究测定生物标本中某种化学成分含量方法的学科。所以说,医学检验专业与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经过以上铺垫,再次指出:分析化学是研究检测物质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3]。简言之,分析化学就是研究物质成分与含量的一门科学。这样引入绪论,既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分析化学与已有经验联系在一起,又一下子拉近了分析化学与医学检验专业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之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2与先导课程做好衔接

第二章讲的是定量误差分析与数据的处理,这一章容量较大,名词较多,其中定量误差分析部分会出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总体标准偏差、样本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度、精密度等概念,还会介绍误差的类型、提高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应用等内容。其中,数据处理部分可疑值的取舍、正态分布、t分布、置信度、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等内容较难理解。笔者担心这章内容繁杂、课时有限,不知如何下手。经过与学生沟通发现,很多内容在上学期医学统计学中都有涉及。于是转变思路,把教学重点放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没有涉及的内容上,如误差的类型、提高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应用、可疑值的取舍等。对于医学统计学中已涉及的内容则一带而过,重点介绍这些概念、方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另外,误差、偏差部分名词较多,可以介绍学习这些概念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学生知道重点在哪儿,就会倍感轻松[4]。笔者十分重视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衔接,因为,分析化学中很多内容属于无机化学。课上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无机化学的相关内容。如讲酸碱滴定法前先回忆电离平衡常数的书写、同离子效应、缓冲公式等内容;讲氧化还原滴定法前先回忆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用电极电势值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溶液酸碱性对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影响等内容;讲沉淀滴定法前先回忆分步沉淀、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胶体的吸附、配离子和沉淀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内容;讲配位滴定法前先回忆稳定常数的书写、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特点等内容。期间可穿插无机化学知识点。

3巧妙举例突破难点

在学习有效数字的运算内容时,要求先修约后运算。加减运算时,小数点后保留位数要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目的是使结果的误差与各数据中绝对误差最大的一致;乘除运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要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目的是使结果的误差与各数据中相对误差最大的一致。单纯讲运算规则,学生会觉得枯燥、不易理解。因此,笔者这样讲解:计算结果的误差要与计算过程中误差最大的数据一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不能超过计算过程中各数据的准确度,即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是由计算过程中最不准确的数据决定的。这个原理可以用短板效应解释,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学生都听说过短板效应,于是很快明白了为什么计算结果的误差要与计算过程中误差最大数据一致。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找出解题思路,抛弃繁杂公式

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滴定分析基础知识第二节滴定分析计算时会遇到大量计算公式(共有14个大公式),有的公式还有针对不同情况的子公式。笔者首先按课本推导出一系列公式,再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进行讲解。解题前告诉学生可以套用合适的公式解题,如不想记公式,还可以这样解题:先写出滴定液与被测物质间的反应方程式并配平,找出二者间的定量关系nA/nT=a/t(其中nA和nT分别表示被测物质和滴定液的物质的量,a和t分别是方程式中被测物质和滴定液前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将nA和nT计算出来,如题目中涉及这种物质的质量就用质量除以摩尔质量算出其物质的量,如题目中涉及这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用物质的量浓度乘以体积算出其物质的量,最后带入已知量,算出未知量。如果题目要求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再按要求计算含量。经过多道例题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解题思路,极大地减轻了学习负担,增强了学习信心,效果很好。

5有效利用视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分析化学实验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练习要求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液流速,右手旋摇锥形瓶。开始时可滴得稍快些,呈“见滴成线”状,临近化学计量点时要一滴一滴甚至半滴半滴地滴,直至达到滴定终点。但学生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近年来,笔者将这部分实验知识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在讲授酸碱滴定法时,笔者先讲强酸和强碱的相互滴定、滴定分析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范围的意义、指示剂的选择,之后指出以上是从理论角度讨论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时的pH值变化,最后播放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的操作视频。看过视频后学生发现,滴定过程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并不是将滴定管打开,让滴定液一滴一滴滴下就行了,而是在整个过程中,左手一直控制流速,右手一直旋摇锥形瓶。右手一直旋摇锥形瓶是为了保证落下来的滴定液能及时、充分地与被测物质反应。左手控制流速,最开始可滴得稍快些,以缩短滴定时间,快到什么程度———“见滴成线”,即一滴紧接一滴连成水线。临近终点时,要一滴一滴甚至半滴半滴地滴。这是因为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存在滴定突跃,临近化学计量点时加一滴或半滴,溶液的pH值就会发生较大改变,甚至达到了化学计量点。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刚刚学过的滴定突跃的概念,而且能理解滴定操作时为什么要先快后慢,达到了双重效果。笔者简单总结了自己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有些经验可能不太成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广大同行一些启发。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每位教师努力,从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共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雪花,马红燕,于浩,等.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广州化工,2012,40(14):206-207.

[2]刘利红,贾志敏,张群,等.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绪论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3):261-262.

[3]谢庆娟,李维斌.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