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专题教育教学设计全文(5篇)

专题教育教学设计

第1篇: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1体育教育专业概述

体育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需求,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备良好专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专业,专业课程包括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统计学等学科内容,对于学生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二是掌握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和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三是掌握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以及体育竞技的基本方法.四是具备一定的学校体育科研能力.五是了解体育改革发展动态.六是熟悉国家体育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群众体育指导、体育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1].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位

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理论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可以将其看作是学生能力的孵化器,强调以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以能力为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与校内体育教学的相互配合,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校内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讲解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教育理论,了解课本知识,其定位在于基础知识学习,因此强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通,实现知识与技巧传授.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体育理论知识[2],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新知识讲解方面作用明显,但是并没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个性,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教学不同,其本身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其更多地定位在培养能力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检验,明确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适应性[3].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平台支撑,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身强调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毕业后可以担任体育教师,也可以到体育俱乐部任职.但是从目前来看,体育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校内教学,存在着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无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也影响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4].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作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主体性缺失.在校企合作环节,实习基地关注的是自身利益而非学生发展,实习成了一种表面形式,缺乏针对性,学生的专业能力无法在实习中得到提升.主体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需求分析不足

所谓需求分析,指在为学生安排实习基地时,必须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保证实习分配合理.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并没有重视需求分析,在没有开展意愿调查的情况下,随意分配实习基地,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于部分高校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来对实习单位进行选择,严重影响了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5].

3.2实习规则不合理

学生本身是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具备参与实习规则制定的资格,维护自身权益.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时候都是由学校和实习单位来决定实习规则,将学生排除在外,认为学生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想法难以统一,如果让其参与到实习规则制定中,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

3.3企业动力缺乏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而高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仅成本高、创造价值少,还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高校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长,校外实践基地面临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安排,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进程[6].

3.4学生态度懈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织,使得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功利化思想,认为教学实践对于自身将来的就业没有很大帮助,缺乏主动参与热情,导致学校安排的时间教学活动很难得到有效落实.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多数高校都将实践教学安排在大四进行,此时校内教学基本结束,一些有考研打算的同学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实践教学沦为一种表面形式,很多学生会在实践结束后,托关系在实习单位开个证明,就算是完成了实践任务;对于没有考研打算的学生,这个时期则是求职的关键时期,希望能够为就业做好准备,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同样不够重视[7].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4.1尊重学生主体性

一是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和认识,在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做好必要的调查工作,针对学生需求来选择合作企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内化,促进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8].

4.2完善保障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学生安全是高校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关心的首要问题,需要做好风险因素分析,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对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从高校角度分析,需要重视对校内指导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对学生的实习动态进行全程管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应该做好与保险公司的沟通,针对每一个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购买短期保险.不仅如此,高校还应该重视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协调与配合,保证沟通顺畅,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防止其因为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遭遇劳务纠纷等问题,而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情况,实习教师需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校外实践.

4.3关注专业特色

高校在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应该关注专业特色,确保实践教学基地必须能够满足一定专业标准的要求,能够对专业特色进行突显,关注实训教学基地的品质,不应该单纯强调数量.通俗易懂,应该充分考虑时展要求,了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专业本身多元化培养目标出发,对边缘领域和交叉领域进行开发,确保实践教学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4.4强化政策支持

虽然当前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本科教学工程”,针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但是能够从中获益的仅为少数高校,更多的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仅能够依照自身,无法得到政府补助,同时,企业在承担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的职责时,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优惠,因此在很多时候企业虽然具备提供实践岗位的条件,但是从自身利益着想,并不愿意与高校合作.

4.5注重开放办学

想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长远实施,需要强调三方共赢,对于高校,应该认识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从学生需求考虑,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对于学生,应该认识到实习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正确处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将校外实践活动看作是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科研水平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人才储备.

5结语

第2篇: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体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

当前,学生们普遍都会在网上进行学习,这对于合理分配时间具有很好的作用,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积极作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学习,还能够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这样一来,课堂就不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变成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相互竞争,自己做体育课堂的主人,达到理想学习效果。教师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体育授课内容中,将一些学生难掌握的技巧、要点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彰显翻转课堂优势的条件

翻转课堂是在科学技术水平飞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想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让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教师的需求。翻转课堂的教学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教师要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够为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教程,同时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个人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困扰。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真正地将学生放在了教学中心,颠覆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因此,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性极大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却是收益最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更要合理地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因材施教,确保课堂的严谨性。翻转课堂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一种,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而教育本身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将创新与发展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彻底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1.丰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堂的创新设计,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热身。热身环节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热身运动,能够确保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都处于活动的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育活动中出现拉伤、僵硬等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后续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是通过带领学生做热身操的形式进行热身运动,但是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热身方式进行热身,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心理和身体都良好的状态下,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第二,教师也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体育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实践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动作的分步讲解,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们在掌握了体育动作的要领之后,在小组之内进行合作练习来熟悉动作,确保动作标准,掌握要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例如,教师在教学“前滚翻”这个动作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进行前滚翻的时候看不到自己的动作,不知道在哪里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小组的其他成员观察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动作失误,同时还可以有同学在一旁进行保护,另外一个同学在背后提供一个助力。这样的合作练习,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还能够将整个完整的动作分解,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究,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从而呈现更精彩的课堂。第三,教师可以合理地结合一些娱乐活动开展教学。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如踢毽子、跳大绳、丢手绢等。尤其是在放松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能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放松自己,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这样的体育课堂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使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进行。

2.合理设计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是教师必须要探究的问题。翻转课堂背景下,教师只有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才能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第一,教师可以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当老师,对体育动作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每位同学轮番承担小老师,先一对一地对这名学生进行动作讲解,然后在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指导其他同学。学生在担任新角色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这种课堂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第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在训练学生的跳跃能力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夹包跳的游戏活动开展教学。教师事先准备好沙包,让学生夹在两腿的膝盖中间,比比谁能够在沙包不掉的情况下,跳的次数更多,跳得更远。在这种游戏环节中,学生能够不知不觉地规范自己的动作,并且在跳的时候思考如何才能跳出更好的成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第三,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和兴趣特点,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能力,设计不同的练习活动。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趣味性很重要,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规范的动作,为后续的运动打下基础,注重体育锻炼的竞争性和操作性是十分重要的。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整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需求,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勇.论翻转课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

[2]李俊.新时期小学体育翻转教学的实施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06).

[3]陈双.小学体育教学翻转课堂的实践探析[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9).

[4]俞政荣.初探“翻转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运动,2018(19).

第3篇: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目前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但增多,但是国内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表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模式教育下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计算机人才不符合,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中职计算机教学依然采取传统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同时不注重对学生技能及素质同步培养;(2)学生的教材比较陈旧,与社会新知识无法接轨,并且教学也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3)学生的实习实训课安排很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的课时分配不当;(4)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课方式不能让学生发挥动手能力,缺乏实践精神;(5)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时的设备比较落后,实习实训的讲师综合素质不高。由此可知,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必须改变,理应将行业需求作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建设一个仿真性强、职业性高、管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要素与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要素包括实训教材、实训师资、实训教学形式、实行教学过程和实训环境等,而将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策略与其要素相结合,就可优化实训教学。

2.1实训教材编撰和选择。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实训课教材进行编撰和选取的时候,应以工作过程项目式和任务驱动式两个方面为出发点,坚持教材实践为主和理论为辅的观念,同时采取图文相间的格式。而电子版教材可由资源网站提供,同时支持视频及Flash动画演示,方便学生自学。

2.2实训师资的配备与培养。中职院校可聘请企业的兼职教师进行技能讲解,同时也可将校内教师培养为“双师型”教师。聘请企业内部某些技能高强的人进行教学,可将其实践经验与项目案例带入课堂,增强其实践性的理论教学。但是此种方法存在校外人员素质无法把握的弊端,学校可采取将校内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2.3实训教学的形式与安排。教学实训项目的形式包括:(1)课程实训:可分为课内实训和独立实训课两种。课内实训就是理论课程讲学时可实行部分实训课,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独立实训课独立于课程讲学之外,进行单独的课程开设;(2)综合课程设计:可将多门课程进行综合,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3)实习:让学生到实际的企业岗位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4)毕业设计:可将适当课题作为背景,让学生进行项目训练,从而练习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实训项目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将其做好配合和衔接,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实训教学过程的实施。实训教学的过程实施需贯彻“精讲”和“多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实用技术性的细节及经验传授,如在教授学生应用软件中“快捷键”的使用时,需重点对软件在具体的应用中使用到的功能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将知识具体化和全面化,达到讲解的最佳效果。

2.5实训教学管理与考核。实训教学管理必须建立于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平台之上,管理系统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能从管理系统内了解到各个实训项目要求及步骤等信息,也可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管理系统会全程记录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从而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管理系统也是对学生考核和评价的良好平台。

2.6实训教学的环境建设。校内实训的基地包括通用与专用两种实训室,通用实训室属于微机教室,里面安装有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就能使用;专用实训室除了计算机和软件外还有一些专用设备,如网络工程所需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另外,学校也可将模拟仿真软件应用于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实行课内外的实训。在模拟软件的环境中学生可自由地进行各项实训,当然仿真环境可以与实际的实训相结合进行,更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结束语

第4篇: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诗词专题教学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高中语文课标》)为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18个任务群,其中“任务群五•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提示明确指出:“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专题阅读需要专题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题教学涉及“对现有的课程资源以及潜在的课程资源的选择、调整以及相应拓展”,其中所选的“专题”即教学材料的聚合点。第二,专题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作为专题选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线,教师以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第三,专题教学是对教材和课程设计传统样态的突破,它的表现形式为师生共学、以需定教。专题教学的内涵与《2017高中语文课标》的教学提示要求不谋而合。可见,专题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迫切需要。

1古诗词专题教学目标的设定

《2017高中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文学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还可尝试文学创作,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笔者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诗词专题教学目标进行了划分。

1.1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曲作品。能有感情地诵读、吟诵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能够积累常见的诗词意象、了解典故知识,把握不同诗人词人的语言风格、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了解一定的诗词格律知识,能够独自评价诗词并尝试进行创作。

1.2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学生能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及诗作的评论信息,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学生能养成小组合作完成研习计划的意识,培养学生在诗歌赏析方面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进行诗词创作的能力。

1.3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

了解常见的古诗词思想感情和题材。学生能够借助意象、意境等,概括诗歌主旨,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能参与读写诗歌的体验活动,参照古代优秀的诗话词话,写作简单的诗评词评,形成自己对诗人诗歌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1.4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

结合文史哲与具体的时代背景,充分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体会中华诗歌文化“感性、整体性、形象性”等特点,从而理解、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2古诗词专题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开展专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选用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只有获得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的专题教学才可以自由地展开,学生才可以根据各自学习小组的特点开展学习,从而设计出具有小组特色的作品。诗词专题教学内容的来源有:

2.1教材中的古诗词

2.2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参见《2017高中语文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教材和课标规定的篇目是课内必背篇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组成部分。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一定量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诗、宋词、元曲等诗词作品,了解著名的诗人词人作品风格,并形成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

2.3诗词赏析类和研究类著作、文章

这一部分作为课外阅读补充,是学生提升对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教师进行诗词解读的重要“扶梯”。选择标准为通俗易懂、不过分拔高但又富含精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著作、文章选读可参考余党绪的中学生读本《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江弱水《诗的八堂课》、《六神磊磊读唐诗》、《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王力的《诗词格律》以及《大家小书》系列丛书等。

3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方法与流程

3.1诗词专题教学方法

3.1.1吟诵歌唱法

诗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富有音乐美。通过吟唱,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学生会吟唱后会不自觉地渗透在自己的生活与记忆之中。教师可利用吟唱,设置阅读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在吟唱中代入诗人的角色,品味蕴藉的情感,激发学生朗读、吟唱的兴趣。可参考唐调、华调吟诵,于文华的《国学唱歌集》、歌手奇然的古诗文翻唱作品如《离骚》《琵琶行》等。此外,教师还可举办诗歌朗读比赛、诗词默写比赛、“飞花令”等,让学生乐于背诗,爱上背诗。

3.1.2项目学习法

刘景福在《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①中,将项目学习法定义为“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最后,学生还要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互相交流,并训练表达能力等。”诗词的专题教学可运用项目学习的方法,将专题教学分为项目选定、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评价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包括了专题教学的三个要点:教学活动上有一个驱动性任务———选编诗集或词集;教学内容上以专题形式整合了中学生感兴趣的唐宋诗人诗作及相关资料;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与他人分享成就与学习所得,从而实现每个人的发展。这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相契合,诗词的专题教学正是采用提出探究问题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诗词专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以学生、项目或问题为中心,使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制作作品来完成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也基本上采用的是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1.3自主学习法

《2017高中语文课标》任务群五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在组织形式、内容确定、计划制定、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其一,诗词专题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自主学习,自主地确定项目。其二,诗词专题教学的内容确定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搜集内容来确定,如有些小组研究地理环境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编入诗人行记诗集;有的小组研究不同诗人的绝句、乐府、歌行体这些不同体裁的风格差异。其三,诗词专题教学的计划制定上,也尊重同学的差异。学生根据研习的内容自主掌控学习进度,展开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其四,诗词专题教学的学习评价上,把是否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情感、认知作为评价的标准。小组同学能自主地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能尝试对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及本次活动的收效情况作出评价。

3.1.4读写结合法

阅读是积累知识、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则是表达真情实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其一,以读促写,在品读中批注体悟。其二,以写助读,在批注体悟中指导诵读或进一步的鉴赏品味。学生在做古诗词鉴赏题目时,往往觉得读不懂诗歌,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诗歌语言的特殊性———“变异与陌生化”的特点,诗歌常常通过隐喻、象征、意象叠加、拼接、跳跃等手法来表达难以言传的内在情感。如果学生有过创作格律诗的经验,那么他对诗歌鉴赏的敏感力会大大提升。

3.2诗词专题教学流程

诗词专题教学正是运用项目学习的方法,分为以下六个步骤:项目选定、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评价。第一阶段,项目选定。项目选定的标准应该依据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学情。项目选定后,通过搜集、阅读参考书目,要对学生进行动员,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第二阶段,制定计划。在这个阶段,师生需要商定诗词专题的整体安排,拟定研究计划,对专题教学的时间以及资源的利用都要加以考虑。每个学习小组组员分工到位,任务分工到人。第三阶段,活动研究。在这个阶段中,学习者还要根据项目主题,与小组成员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分为单篇研读和整体探究两步。学生根据本组研究内容,以单篇研读中最有感触的部分为切入点选题,写诗评。学生通过提问交流,查阅文献,自选角度来完成诗评写作。第四阶段,制作作品。制作作品是项目学习与其他学习方法相区别的最大的特色。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可以利用图片资源、视频、演示文稿等多种形式制作研究成果。小组通过合作交流确定诗人诗集栏目内容、装帧样式、制作时间安排表。第五阶段,成果交流。这一阶段举行诗词专题研究成果汇报活动,通过诗集展览、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进行小组间成果汇报交流,互相启发。同学互评打分,教师点评并做活动总结。成果展示汇报后学生还可以自愿修改,对问题深入研究。教师也可以就专题中的某一个阶段上一节汇报课,探索专题教学的课例模式。第六阶段,活动评价。诗词专题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阶段成果展示如文学短评、读书秀、语言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则是通过选编一本诗人诗集,朗诵诗集,班级交流展示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形式上可以组内成员自评和组间成员互评,从全方位多角度对研习成果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谢澹.沧浪之歌:文学阅读与写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5.

第5篇:专题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美学教育;问题

一、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美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业设计这门专业隶属于理工科学院,不仅需要良好的机械设计知识,还需要制造方面的学习氛围,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接触的非本专业学生也大多数是机械相关专业,了解到的知识也是工业机械设计方面,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候,咨询解决起来也较为方便。纵观整个机械设计学院,似乎很难看到美学教育的身影。教育之间的隔阂,让二者未能够巧妙结合起来,在设计上发挥出最大效益。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初高中阶段接受过美术教育,拥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是,由于高考压力施加,很多学校减少了美术课程开设时长,导致学生在美学教育方面未能够形成良好引导。如今,大学当中将美学上升到艺术层面,很多学生之前没有奠定良好基础,对于美学教育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难理解的,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更是如此。通过对一些工业设计专业了解,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计会向技术方面靠拢,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图、设计结构图示等等,只有极少数部分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开设了艺术概论和美术基础课程,用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说,美学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设计的优劣与创新,离不开美学观念指导,倘若想要设计出波澜壮阔的作品,势必在设计前需要精心构思,各类型与美有关的理念和思维,都应该全面体现在设计当中。一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美学教育,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试图通过开通三大构成课程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由于操之过急,不能够平衡重点轻熟,导致事倍功半。从视觉角度进行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渐变在空间结构当中的运用,都需要将工业设计和专业美学教育契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有效调整工业设计专业面临的窘境。

二、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美学教育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一)立足教师角度统筹分析老师作为学校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起到的作用更加是举足轻重。美学同样不例外,只有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好,才能使学生得到进一步提升。美涉及的范围有很多,它隐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学生的审美无论在层次还是方向上都各有不同,所以美学教育还是任重道远的。这就需要大学在起初就开设美学课程,让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都能得到美学知识的熏陶,这里就体现出教师的重要性了,只有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过硬,才能教好学生。但目前的状况是很多大学老师也都是工科类出身,在美学方面的知识欠缺,对学生不能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对美学知识的了解,全面发展自身,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为工业设计奠定人才基石。

(二)贴切实际从学生角度分析相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工科类学生在工业设计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作性思维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从学生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说,这部分学生在之后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时候,并不是占很大优势。所以,通过美学教育来增强他们的创造性,将逻辑紧密性与思维串联起来,达到一定效果。美学教育方面的几何美学和机械美术,都可以引荐到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当中,取其精华贯穿其中,来影响学生们的思维。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很容易欣赏几何美,一些工整的机械。建筑等,都是他们眼里可量化的美。几何形态在原始社会中便体现的尽善尽美,运用不同的线条设计出让人瞠目的作品,无论是大自然当中的高屋建瓴,还是壮阔惊人的亭台楼阁,都离不开美学与设计的巧妙结合。在掌握美学的基础上,加上工业设计的专业化技术与理论知识,才能够真正构造出优质作品。美学现在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部分,学生们更是应该转变思维模式,加强自我意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造诣。倘若学校有艺术学院,学生还可以拓宽自身眼界,到艺术学院旁听课程,体会其中的奥妙,以提升自身的美学知识。除此之外,在这个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什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一些相关网站、摄影展、设计展览等,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三)从课程创设角度分析工业设计专业与美学教育相契合,需要学院做好专业课程设置上的统筹规划,按照计划开展教学任务并且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无论是时间充裕性还是硬件设施等,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配合下的课堂教学。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进行的,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现代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机械结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并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全面综合性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工业设计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在这个目的下进行的工业设计课程设置,一方面应该将美育理论与艺术赏析结合起来,增加美育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开展横向课题,让学生在实际的课题设计中掌握设计的方法,并将自己的美学知识融入到设计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专业与美学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有应该重视美学教学,有意识的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工业设计专业奠定基础。只有不断提升,才能够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罗信武.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6(S1).

[2]张白露.工科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思考与实践———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