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精选(九篇)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第1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3-0007-06

教学的实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乃不争之事,然而课程目标的内涵丰富,其表述又往往相对宏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将课程目标化解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依据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通过持续训练,使每一堂课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最终能汇聚成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化整为零的过程,后者则指向(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目标的)化零为整的效应。而这种“过程”的实施与“效应”的获得,固然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所秉承的理念与原则,但同时也一定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新能力,这就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本文借助于近半年来两场以此为主题的上海市教研活动(下文用“初探”与“再探”区别之),谈一些初步实践的思考与体会,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研活动有目标,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也不例外。但从“初探”到“再探”,两场教研活动的目标还是有所变化。

(一)“初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关注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将课程目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中,准确拟定教学目标;树立以目标具体化而非形式化的方法、手段作为教学准绳的意识;探索全市中学历史各基地联合教研活动的模式。

(二)“再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树立基于标准的教学意识;提炼依据学生实际,针对课程内容,有机分解课程目标的基本路径;探索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为当下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积累实证。

两场活动的目标虽各有四条,但除却最后一条,“初探”的目标总体定位在目标分合观念意识的形成,“再探”则在进一步强化这种观念意识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方法及路径的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基层教师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不够。这表现在忽视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制约指导作用,教学无目标,或是抄袭他人的目标,抑或是有目标却缺乏梳理;尤其是对基于史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漠然无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史学研究、史学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混淆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无限拔高目标,致使初中教学高中化、高中教学大学化的现象甚嚣尘上,教学仅是传达史学研究结论、以卖弄新观点替代目标的倾向愈演愈烈。诸上种种,使得开展“初探”时必须首先在观念上作正本清源。自然在目标分合的方法路径上也开始作出思考实践,但仅是起步,尚不够圆满;至“再探”时,考虑到观念意识层面的转变已初见成效,故重点关注了目标分合的路径及其有效达成的方法。

两场教研活动探讨的主题均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但从目标来看,首先解决的是“分”,即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的细分,对于“合”的要求尚未涉及。实际上,基于样本的限制,仅靠两次教研活动的确也无法论证这种“合”的效应。当然,如果把“合”只是看作针对课程目标不同条目内容的整合,或是完整而非分解地达成某条课程目标的话,那么这种“合”的效应在两场教研活动中还是存在的。

思考这两场教研活动的路径固然先是从内容层面开始的,但对教研形式的考量也是早早就定下了,毕竟形式是一定内容的反映。

(一)形式

1.采用基地联合教研模式

两场活动均采用了历史学科基地的联合教研模式,有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建设基地、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基地共同组织参与,以确保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因此,规模大、受众多、参与面广、分工合作、成为这两场教研活动的显性特点。

2.设计关联递进教研流程

两场活动均以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为依托,以交流发言为主要研讨方式,以专家点评和教研员小结为方向引领,其基本流程总体可概括为:教学观摩――专题报告――研讨交流――总结提高。教学观摩仅是切入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形式熟悉,也易接受、易形成印象,为人所识;专题报告的跟进意图深入,寻找理论支撑也好,注重实践倡导迁移也罢,抑或是探讨教师个人或学校教研组开展类似教研的可能性,均在于强化印象,提供样板,进而寻求触类旁通。有了这两个环节的支撑,研讨交流方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系统而至分列,由整体而至局部,由专攻而至常态,能基于主题拓展和深入,因而总结提高也就有了着落点。

(二)内容

这里仅就两场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内容作重点探讨。

1.教学体现目标分合方式

两场教研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均是选择初高中都涉及的思想史课程内容:“初探”选择的是“启蒙运动”,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三年级各开一课;“再探”选择的是“新文化运动”,七年级、高二年级各开一课。

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课堂教学的设计路径首先是依据课程内容确立主旨立意;其次是针对思想史内容,对照课程目标后筛选出可尝试达成的目标条目;再次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思考这些目标如何分解与整合;然后才是依据主旨及目标,思考结构、选材、设问、演示等方法手段问题,包括教学环节的导入、过渡、收尾等;当然最后还要考虑教学策略,以预估教学临场中的种种问题及应对预案。

“初探”选择了“启蒙运动”,三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高一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表格分类整理知识的方式,大致知道启蒙运动的经过、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进一步培养从多种历史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尝试从多视角解释启蒙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初步感悟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三年级《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教学目标:

从思想家的著作中理解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及其差异;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理解思想的流变;体会“自由”、“平等”的原则如何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精神财富,感悟“启蒙”的深刻涵义。

三堂课在教学目标设定及目标分合意识的达成上力图体现如下特点: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由同一课程目标作出分合处理

初高中都想通过教学达成“解放思想,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按客观规律办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的课程目标。①但分野在于初中偏重“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高一侧重后半句,高三强调整句。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了不同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多以人物及其故事切入,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高一年级的教学则更多地把启蒙思想作为一种优秀文明成果,以成果带出历史人物与事件,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从“运用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特点与贡献、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的课程目标中抽离出可行部分。

高三年级的教学追求高屋建瓴和前后通达,以事带人,又凸显思想的流变及个性,突出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对思想形成、承继与发展的影响力,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从目标的表述来看,第一条特征体现得还比较明显,但第二条特征体现的力度与清晰度均不够。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两堂课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上也不乏亮点,但教学实效与设计之间确有不小距离。如不少教师反映关于过程与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不同的课程目标显得“各说各的话”,看不出分合关系,没有借鉴价值。基于此,“再探”时进行了重大调整。

“再探”时,继承和发展了“初探”处理目标分合关系的做法,即对同一课程目标作分解与整合,且以目标的行为动词作出要求上的程度区分。“再探”所选择的“新文化运动”,两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初步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观点。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等重大史实;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以“变”字为主线,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

较之“初探”,“再探”分合同一课程目标且要求程度化的意图明显。如在“懂得文献、著作、回忆资料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以及这些史料不同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这一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强调“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高中则是“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行为动词的差异已明确了目标达成的程度。同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课程目标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提出“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高中则是“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不同的行为动词及其内容清晰地界定了达成目标的不同水平,其分中有合的关系是明确的。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多数教师也对这两堂课教学目标分合课程目标的方式及效果表示认同。

当然,“再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多少留有取向不一致的痕迹,如初中提出“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高中提出“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即初中仍是突出以人带事,高中仍是强化以文明成果带人与事,这种不一致的依据仍是不同学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学习方式的差异。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也有争议,有老师责疑仍是“自说自话”,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论者则认为前者还在固守着“教条化”。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初探”时这种责疑的观点几乎占尽上风,但到“再探”时已有不少教师开始对这种“责疑”表示怀疑,进而有了责疑的责疑。固然,初高中相近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否允许课程目标的取向不一致,对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当下似乎也难有定论。只是,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两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所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思维火花却是值得肯定的。

2.报告强化目标分合行为

两场活动在课堂教学后均分别跟进两个基层教师的专题报告。

“首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多维与贯通》,教师在分析初中、高一和高三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差异的基础上,引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不同。然后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用教学目标分类表格将这三课的目标逐一细化,使大家对教学目标分合关系的理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初步体会了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论意义。二为《分・合・效――以历史人物的教学为例》,教师以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基于课程目标、不同学段的学习如何分解与整合教学目标,从而凸显认知规律;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源中有高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取得教学实效等。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理论,后一个侧重实践中的迁移,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地看这两个报告,因其独有的操作性、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教师们的思维空间。

“再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对主题阐发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做法:(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有合有分的意识”,即关注同一课程目标的分合问题;(2)“创新学习方式”,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设计,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已知中发掘未知,通过思考探究获得新知。二为《积跬步,致千里》,教师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如何以学校历史教研组为单位,从内容主旨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有效等视角深化对初高中教学目标分合教研主题的认识,并介绍了经初步实践探索所获得的若干经验。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个体教研,后一个倡导集体(教研组)教研,所谈经验与问题均比较实在,走的都是“怎么做”的路子,即实践操作及方法建模,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的示范引领意义不言而喻。

(一)追求系列研究以结构化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有待持续、深入,从系列化到达成系统化。两场主题教研,在目标分解的路径研究上,“再探”比“初探”有所进步;在目标“合”的结构研究上,进步有限。无疑,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研的品质,至少,有足够的样本积累,也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破解疑难症结,总结点滴经验。当然,系统化的研究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实证,其有助于通盘设计目标分合的整体结构。

(二)倡导主旨先行以明晰化

不应把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同课异构”,从本质上讲,该教研是基于相同的课程目标和相近的课程内容,基于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达成应有的教学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其前提有三:一为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中“课程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规定;二为对学生群体的历史学习水平作出基本判断;三为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而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方面,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必不可少。①

在教学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时代背景下,倡导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大概会被不少人诟病。但是,平心而论,教师真的能够挖掘、把握教材文本结构及其表述背后的思想观念了吗?(这是不是属于“教教材”?)真的能敏感地捕捉到教材文本对课程标准的贯彻意图了吗?(这又是不是属于“教教材”?)比如说,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②全以人物(启蒙思想家)立目;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③把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生平均置于小字,却以启蒙思想的共性――“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立目,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句关键话:“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忽视或无力窥破初高中教科书对同一课程内容表述方式的这种差异,也就无法把握课程内容的主旨所在,也就易于无限拔高教学目标,背离基于标准开展教学的原则。

主旨明确是准确分合、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因为主旨在把握过程中,既从教材文本表述角度探寻其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紧密程度,又考虑了史学因素,更顾及了学生的认知因素,因而实际已蕴含了对目标分合关系的初步思考。在这方面,“再探”时由于较为明晰地先行确定内容主旨,其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对整体把握目标分合的意图贯彻大为提高,较之“初探”有不小进步。大家可以对照“再探”时两堂课的内容主旨,不难窥破个中的关联。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内容主旨:

20世纪早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倡导新文学,宣传新思想,寄望以新文化培育新青年,开始了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旨: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激变”和历史“渐变”下的产物;它“改变”了当时的中国,也推动之后中国的“巨变”。

(三)谨慎分合目标以精准化

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涉及教学目标制订的精准化问题,教学目标的分合也自然为这种精准的把握提供了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是史学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历史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安排。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学生,上到第7节课就“被要求”全面评价秦始皇,这种荒谬尚易被人看破,但高中讲启蒙运动,明明尚未学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凭什么说启蒙运动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明明还未学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凭什么说启蒙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明明还没学到雅各宾,凭什么说卢梭的启蒙思想也有负面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历史事件、文明成果的影响时,常常不自觉地会犯观念先行的毛病,其实这就是片面追求史学认识要完整和系统化所带来的问题。但若采用“学到呼应到”的顺势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历史认识规律来说,未尝不是有效的方式。而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间就会相对富余,教学内容也就相应集中,提高教学实效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第2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27-03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历史教学界的一个老话题,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方面是学生基于学习方法层面的转变,基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升华,基于知识方面的结构化、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提升。

一、研究初高中历史课标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基础

高中与初中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者的联系与差异如下:

1.课程理念的联系与差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关注现实、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的理念,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2.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差异。在知识方面,初中历史课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系统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在能力方面,初中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更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感知历史、对历史的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高中则重点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放在首位。但在初中,主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态度和一定的国际意识;高中则强调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3.课程内容的联系与差异。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初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高中课程对历史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这样,避免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但主题是专题学习的基础,专题是主题学习的提高和深化。

二、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因此研究学生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前提。

1.研究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状况怎样?基础如何?高中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这一主体的历史学习情况必须有所了解,否则,衔接就无从下手。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跳跃性大、课时有限,老师往往感叹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如果我们了解学生在初中所学、所知,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则可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教学详略得当,从容调控。

2.研究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差异。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而研究表明高一年级就是学生思维转型的关键期。高中历史新课程恰恰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处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的过程中, 初中生依赖性较强,更多的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他们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大部分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

总之,教师是否对刚进入高一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等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初高中历史教学能否顺利实现衔接的关键。

三、采取正确的对策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中心环节

要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要求教师必须采取正确对策:

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感悟历史所带给他们的丰富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历史教材中丰富、高尚的人文品格、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使高一年级,成为学生人生中一个新的健康完美的起点。

第3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史实; 史识; 史感; 社会生活变迁

康德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这是教育的首要功能和最终功能。在基础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比教给学生点滴知识更重要。当然这并不是抹杀分数的重要性,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而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是不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少作为课程学习惟一目标的,而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础和载体,关注学生人生、关注学生成长的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教育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贴切、自然,应当善于寓论于史、寓教于史,史论结合,把历史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养分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做了无数教学模式的尝试,比如历史情境教学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等,对历史课堂教学都有很好的示范和启迪。下面仅就“三史法”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三史法”历史课程教学模式

在众多课题研究的资料中,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支撑,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三史法。“三史法”是把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第二阶段:“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第三阶段:“史感”――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三个阶段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由史实到认识,再由认识上升到感受,其过程彰显了学科教育功能。该学习流程,能够让学生既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又训练基本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素养。

三史法的实施价值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课堂教学“三史法”中的史实、史识、史感将在体现新课程理念前提下,力求做到“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达成为归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多种能力得到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该模式使学生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也得到培养及提升,并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结合“三史法”教学模式初步探讨。

1.课程标准: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试分析其原因。

了解清末民初人民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加深认识。

展现老电影《定军山》剧照,加深对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新旧照片对比、中外男装对比、古今旗袍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通过表演,让学生直观了解清末民初服饰发型、称呼的变化,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对比、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然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也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装界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意识。

3.教学重点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4.教学难点

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民国老照片馆。先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化图片,随后展示大连变迁图片,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老照片馆:照相电影馆、发型馆、称呼馆、服饰馆,展示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授]

(一)“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

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字、实物、图片等资料的收集工作,对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照相、电影馆(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民国老照片馆 发型馆、(剪发辫)

称呼馆(改称呼)

服饰馆 (服饰的变化)

每个展馆都需要学生以竞赛或活动的方式芝麻开门,同时完成每框题知识的梳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展馆与知识的整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展馆各部分的整体建构,同时也完成了本课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设计各展馆系列问题: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

说一说中山装的各个部位的特殊含义?

今天的旗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二)“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

围绕每个展馆的学习内容,设计系列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参观和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史实的基础上,重视联系比较以加深理解,得出结论,形成认识的目标,同时实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一:根据材料讨论民国初年为什么要下令剪辫子?有什么好处?当时人们对此态度怎样?

活动二:学生即兴表演不同的服饰与发型人民之间称呼的变化。

活动三:思考分析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活动四:列表格总结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表现

活动五:假如你是清末民初的人(阿Q),你的一天会遇到什么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求涵盖本课的内容,合理想象)

活动六:练习巩固

活动七:展望下个世纪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史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反思历史

通过参观各个展馆,重新梳理本课内容,以角色体验、即兴表演、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历史的感悟体验和反思。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走进历史,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使学生了解这种变迁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认识到本课中提到的这些表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近代文明的标志,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

无论是人们服饰发型的变化,还是称呼的改变,都有老照片和电影资料为我们保存了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只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同学去探索了解、去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实施“三史法”教学中,没有固定的必须按照三步走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一步的侧重点把三史法融入到每个知识框题当中,本课是以各个展馆完成的史实的学习、史识的体验与史感提升,三者互为补充、互相支持。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竞答、表演、活动、讨论等都加入过程性评价,男女生分队计分,重复回答的同学自己加分,记入总评当中,由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营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课后反思“三史法”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课都有无限完善的空间,这也是教师在完善自我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永远的必修课。在三史法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困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三史法的应用程度的不同、应用角度的不同与其他方式的结合等都需要师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前提。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强化认识与理解,这需要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把系列过程放在授课之前,明确史实、史识、史感,这样三史法的实施才更准确到位。

2.选择运用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关键。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都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的,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老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激励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有序、更有条理,学生学起来就会重点明确、思路井然,这样的学习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学生能否更有效了解史实、加深史识、提升史感的关键所在。

3.激发与提升情感是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无法像分数一样量化和衡量的。史感是在掌握史实、提高史识的基础上提升的,历史课堂在基础教育的情感提升上有着更有效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在实施三史法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侧重点,使其发挥最大价值,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探索永无止境,对于三史法历史教学以后仍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研究与思考。提升教学智慧,打造灵动课堂,让学生动起来,需要历史教师永不停息的探索,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参考文献

[1] 贲新文、刘建峰.提升教学智慧,打造灵动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5

[2] 周永珍.以关乎人生的意义进行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10.6

[3] 朱季康.“历史感”与本科历史学专业教育【J】.高教论坛,2009.9

第4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新课标;教学;主体性

一、主体性原则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历史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正式将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不再把教学目标僵化地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而是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自己的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达成上述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贯彻主体性原则,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单向传递知识变为多向对话交流。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应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和建构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和引导者。

2.教师教学的转变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

在新课标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完成知识建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平等参与教学过程,对疑难问题进行引导以及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总而言之,就是要使历史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体验和感悟,完成从控制向合作转变。

3.教师文化的转变

传统的教师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即:1.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极少关注其他教师;2.行政色彩浓厚,许多教研活动是通过行政手段确定的,教研活动变成例行公事;3.保守,许多教师是“一本教案走天下”,很少进行变革式研究,创新不足。

显而易见,传统教师文化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文化应以教学和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自主自愿为前提,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探究和反思增进教师技能,改进教学;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走出功利主义。

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做到这三个转变,才能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做到历史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的教学实践探索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主体性原则关键在于找到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1.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乐在其中并认真学习。所以,我们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这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可以先让几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示讲解中央集权的过程,这样就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掌握。

其次,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收到良好效果。

最后,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个性张扬,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是,要通过鼓励和提示的方法引导他们更正错误。这样,就可以顺利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进而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归纳答案,同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这时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这样就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三、结束语

第5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改革倡导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积极创新教学原则、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历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主要有组织教学、复习、教授新知、巩固所学、布置课后作业这些步骤,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很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较低。

2. 教学目标不明确。新课标规定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涉及的三个方面,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目前历史教学往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开来,长期的历史教学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并不能用历史知识指导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脱离了现实基础,历史教学逐渐发展为空洞的说教。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对历史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忽视历史学科价值。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既体现了人文性特点,又体现了社会性特点。多数高校和教师认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用性较差,其他学科教师以及部分校领导对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缺乏充分的认识,存在着诸多偏见,认为历史学科教学没有实际意义,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无关紧要。此外,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人的“社会性”,教师只是关注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因此,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采用统一的教学用书、目标、方法、过程与评价考核,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历史学科真正价值,违背了“关注生命发展”的教学理念。

4.教师整体水平较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水平的高低有直接联系,多数教师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无法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只能采用照本宣科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1.创新教学原则。历史教学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它不仅包括历史发展的横纵向联系,还包括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也是教学原则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实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分析历史。比如,在教授成吉思汗统一统一蒙古的历史时,可以与俄罗斯的崛起、世界军事的发展以及阿拉伯文明等历史相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要求,历史教学必须要创新教学原则,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比较、综合、抽象及概括的能力。

2.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历史教学起着指导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没有被看作是教学重点。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感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情感的人文气息。传统的重教轻学的理念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历史学科的功能与价值。

3. 创新教学手段。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手段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作为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以适应教材和内容的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自学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的过程训练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4.创新师生关系。教师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教师的管理和安排。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历史学科的学习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为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创新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朋友关系,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和信任,教师既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困惑的良师,又是排除生活上困难的益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相互协作,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兼顾与每一个学生的关系,教学活动和内容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有新意有见地的观念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历史教学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5.创新教师队伍。历史教学水平依赖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历史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1)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创新训练和考核评价,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创新素质,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教师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历史教学。

三、结语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是,历史教学的创新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三方配合,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历史并能运用历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华剑.浅谈新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3年7期.

[2]张海丽.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新理念.《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年10期.

第6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新课改

一、师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这里的预习并不是课前粗略地浏览一下即将上到的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去了解新的教学内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而对于教师而言,更是要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挑选教学内容以及把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并做好解答准备。此外,课前准备时,教师还应当适当地预测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提问到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课前预习有助于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将被动的家长和学校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达到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二、历史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

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

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由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向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笔者认为,对于初一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和运用这些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对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渐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的、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第7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乡土历史乡土历史是相对于国家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说法,是指小范围地区的历史,通常指家乡或是故乡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极其丰富。独具地方特色且带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的乡土历史是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地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相融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历史课长期处于“副科”地位。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关心的都是中考科目的成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很难落实到农村初中教学上。历史课分值少,而且是开卷考试,自然很难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学校不重视,教师没信心,学生没兴趣,历史课被逐渐边缘化。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开放、创新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方式转变。在农村初中历史课中加入乡土历史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推进这种转变。另一方面,乡土历史是一笔庞大的社会文化资源,其丰富性可以弥补历史教材内容的不足。

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乡土历史的作用

在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进乡土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知识带有“过去式”的色彩,这一点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都不甚感兴趣。教师在授课中要多采用贴近当地历史、社会人文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贴近生活的信息刺激,再以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原来离自己很近。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中学生性格孤僻、偏激,情感价值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而农村中学学校范围内的历史教学资源又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乡土历史的多元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陶冶身心,完善人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在历史课堂中引入乡土历史,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积极思考,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正能量,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获得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渗透乡土历史的策略

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引入的乡土历史内容只能依靠教师自己去查阅和搜集,对乡土历史的讲授也多停留在文字资料上。学生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的支持、教育经费开支、生存环境封闭等诸多限制,使得农村初中很难做到让学生亲临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去感受历史。而农村初中教师由于受到资料搜集手段、自身文化素养和各种因素的制约,所搜集到的乡土历史资源也是有限的。为此,下面罗列了一些历史课堂渗透乡土历史的策略,希望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农村历史教师要克服困难,转变观念

相对于城市中学来说,农村初中条件较差,电视机、电脑、多媒体也比较少,历史教师要注意克服困难,转变历史课是“副科”的旧观念,才尽其用,积极投入到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渗透进学生熟悉的乡土历史知识。对于乡土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解时要更加详尽,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要更加丰满,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和更深刻的理解。

(二)围绕乡土历史开展探究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放大,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内容,在课后开展“乡土历史调查”,进行历史问题探究。例如,在初二(下)的《三大改造》一课中,可以开展一次探究“家乡农业合作化开展的情况”的活动,并在班级或年级进行一次调查交流。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相对自主、宽泛的探究活动空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利用乡土历史进行专题讲座

乡土历史知识由于受着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历史事件在讲授起来容易显得零散、不完整,对于缺少机会直接参观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的农村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把乡土历史教学专题化。专题讲座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是本校的老师、从外校邀请的老师,甚至是学生家长,专题讲座的内容除了文字讲述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包括一些图片、视频和纪录片。专题讲座的开设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师不能只是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注意提高教学技能,尤其是语言技能,因为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都要依靠教师利用教学语言来进行和完成,所以教师的语言修养和语言运用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针对农村初中生的成长经历、生理心理特征,针对农村孩子的特殊性,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乡土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结语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把乡土历史知识带进初中历史课堂,让历史贴近学生、教育学生,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林.巢湖乡土教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

\[2\]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3,(08).

\[3\]申蓉.试用乡土地情资源活跃历史课堂\[J\].黑龙江史志,2013,(18).

第8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

一、师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预习并不是课前粗略地浏览一下即将上到的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去了解新的教学内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而对于教师而言,更是要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挑选教学内容以及把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并做好解答准备。此外,课前准备时,教师还应当适当地预测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提问到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课前预习有助于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将被动的家长和学校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达到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二、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由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向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初一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和运用这些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对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渐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的、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第9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探讨

1、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改革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时机下,不断通过专业的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水平。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也同时提高了自己在新课程方面的诸多技能。而身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和学生们共同成长,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和情感影响学生看待历史这一学科至关重要。

1.1、知识素质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根基是丰富的知识和见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用自己强大而专业的知识让学生从内心上对其产生敬佩之情,这样,学生才会希望自己能和教师一样成为拥有丰富知识的人,而这种学识会比说教更有效果,这是一种自然而有得心理反应,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博采众长,在深造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敬佩的教师,让历史课堂充满文学气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们逐渐在学习当中培养一种爱国情怀,对家国的责任感,这些将是新课改非常重要的部分。

1.2、能力素质

首先,历史教师对于所教的历史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力,并且这种理解力能促使其在理解力的基础上还能悟出深层次的内容,这样能达到丰富化的教学。教师也要掌握学生的特点和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拥有将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学大纲相结合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又不觉得乏味无趣。使历史课堂不再是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主,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带领学生进入透过历史事件看其本质,在本质的基础上又看到更深层次有内涵的东西。也这就逐渐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其次,教师应该学着将课堂交给学生,使自己由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和参与者。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也可转变方式教学,多加一些情景,使所讲的历史事件重现,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能在身临其境的教学中更好的了解历史。

1.3、情感素质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在历史方面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和正直的情怀,用自己准确的价值观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有一颗爱国的心。只有一个充满感情的历史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教师用心的与同学交流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历史教师而喜欢上历史学科。因此,新课程下的历史改革要求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以学生为主,教师辅之,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2、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如何进行课改

2.1、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

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依据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优秀程度。而显然这种方法过于单一和片面化,对学生也是极大的不公平。反之,在学校中衡量一个教师的专业程度也是将本班学生的历史成绩作为依据。这样使得教师被迫只能栽培学习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打击了学习不好的学生。而这种就是恶性循环,让学习差的孩子更加失去了学习历史的热情导致学习更差,也就起不到教育的真正意图。因此,教师应当抓住每一位同学,所有人都不要掉队,不能再以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而是更注重发展他们的各项能力。

2.2、从以教师为主题转变为学生为主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科知识的代表者拥有者极大的权威,因此,课堂的纪律化严明。教师禁止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一味地传授,学生极其被动。在新课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学生面对难以解决的难题时,教师与其共同解决,全面的指导,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效率。积极的互动是新课程下历史课堂上的重中之重。

2.3、教师的不断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反思自身在历史教学中的不足和短处,面对自身的不足,知之而改之。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获得进步。

2.4、开设多媒体课程

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当中,多媒体是一个不可忽视极为重要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在如今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教师应将书本课程,历史事件还原,用画面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喜欢上历史。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这些课件还可以传到后台,让学生免费浏览,也可以当做一种与其他学校共同探讨和交流的方式。

3、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出现了越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内涵,用自己的内心和学生们融合,逐渐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们不再面对无聊的课堂,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兴趣而学习,不为了分数和成绩,不死记硬背,能勇于提出问题,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目的,也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