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精选(九篇)

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第1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电力生产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企业能否建立健全一个主导设计、建设,运行、检修全过程的生产活动,并保障生产活动中员工、设备、环境安全组织体系,即: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入手,阐述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地位和作用,并从标准制度建设、安全性评价、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叙述电力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要做的具体工作。

1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1.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定义

顾名思义,安全生产保障体就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的体系。企业为了安全生产的目的,利用现有资源,把企业中员工、设备进行有机的组合,并使这种组合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形成合力,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保障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确保人、设备、作业环境的安全。

1.2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决策指挥保障系统、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执行运作保障系统、设备管理保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组成。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中,有四个基本要素: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设备和设施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安全的作业环境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管理则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这四个系统各有不同的功能,保障各个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转,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

2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动员和组织企业的全部力量,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去做好安全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企业应建立一种有效的运转形式来满足它的需要。电力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两个体系--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电力生产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电力企业要夯实安全基础,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在生产过程中从本质上消除人、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起决定性作用。

3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由决策指挥保障系统、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执行运作保障系统、设备管理保障系统、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发挥的作用各不同。

3.1决策指挥系统的主要作用

生产决策指挥系统主要是依据国家和上级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保障安全经费的有效投入,审核批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事项,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健全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对企业安全生产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纠偏,控制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建立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3.2规章制度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规章制度保障系统是指企业建立和完善各项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以管理标准规范人的作业行为,以技术标准管理设备、作业环境,以工作标准规范生产作业流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纪律,有效遏制违章作业,健全奖惩考核机制,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3.3执行运作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执行运作保障系统主要是制订生产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组织生产并监督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现场实施,有效地组织、指挥现场的工作任务执行。激励员工为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创新。

3.4设备管理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设备管理保障系统主要是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5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的主要作用

安全技术保障系统主要是加强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应用、推广新的技术监测手段和装备,落实“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改进和完善设备、人员防护措施。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设备运行、检修质量,开展安全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防护能力。

4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4.1 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制度建设

企业的权威体现在要有一个严明的制度,使员工在制度的约束下从事有效的生产活动。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完整、比较规范的保障体系,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的经验和做法,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实践证明,这些标准、规范和制度目前大多数仍然是适用的。但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现行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有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电网发展和管理创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建设与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标准、制度体系。

4.2 全面推行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

积极开展并长期坚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成立以生产技能专家为主的专家查评组织,健全查评机制。安全性评价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将这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实行常态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使其全面融入对企业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的微观控制,动态循环,持续提高。要紧紧围绕“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人员素质是保障”这三个环节,加大电网设备管理的力度,建立设备健康状况分析评估机制,定期对发、输、变、配电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准确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4.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

在安全管理上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分析事故规律,从事故的苗头抓起,在预防上下功夫,对事故隐患进行超前控制,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研究风险管理,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和风险评估有结合起来,提高对事故的预控能力。通过风险管理,掌握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各环节的薄弱点,特别是那些隐藏在较深层次的隐患,揭示出这些隐患的危险程度,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要制定重大电网事故、重大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对事故及异常发生后的报告、应急处理、情况上报、事故恢复、公众关系、事故分析调查等,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处理预案和管理规定。

4.4 积极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

电力生产过程中各类人为责任事故,虽然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人的违章行为。人总是能力、素质、意识的差异,必须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规范化作业程序,规范人的作业行为,避免人为失误,从而有效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同时,要制订严密的防止人为失误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完善各类安全装置,设置科学的防护程序,减少误操作事故。

4.5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和确立“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即安全工作的人文因素和人文环境问题。坚持把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安全制度、管理、物态等文化方面加强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通过潜移默化,影响和规范人的行为,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与建设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4.6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防护意识

人的素质是决定安全的因素,工作中从思想教育抓起。一是强化职工“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先后组织了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新意的安全活动,把我公司的的人身、设备事故以月度安全简报形式刊载,由领导单纯的说教,到员工的自我教育,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的参与意识、忧患意识和主动意识,切实促进把“四不伤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在分析处理事故时,首先从人的因素找原因。针对人的素质提高了,责任心加强了,技术过硬了,事故自然会减少这一逻辑,发生事故后,技术上出了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人的问题,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分析处理时,找原因、定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学习排查都定到具体人员,真正做到了事故对所有员工都有所触动。三是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综合素质。工作中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作为抓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加大了员工的培训力度,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严格进行考试考核,从时间、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员工学习,结合生产实际,每年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和练兵比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2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 电厂电气 运行 措施

一、前言

电厂的电气运行工作与国家的生产,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旦电气运行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研究和探讨诊断电厂电气运行的故障问题,并及时的有效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电厂电气运行故障问题的及时诊断并及时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经济损失,尽快的让人们生活恢复正常。为此,本文从诊断电厂电气运行的故障问题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电厂电气运行的故障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电气运行工作中,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有效的加强电厂电气的良好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电厂电气的良好运行,才能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给国家的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电厂电气运行的故障问题

电厂中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主变压器、发电机、厂用电源系统等几部分。在其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转机出现温度异常现象;厂用电源自动切换失败现象;常用系统出现接地故障现象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与电气系统的技术和生产管理有关。只要保证技术过关,电气管理到位,这些故障就可以尽量避免。

三、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的应对措施

3.1技术层面的应对措施

技术层面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给发电机降温。导致电厂电气运行故障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发电机运行过热,而从技术层面来解决发机过热问题的方案就是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给发电机降温。通过合理的冷却系统来保障发电机问题,让发电机可以在长时间内连续运转。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断的创新新技术,设计更加合理高效的冷却系统。

(2)做好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安全运行。安全防护系统的设置可以让电气运行更加安全有保障。通过合理的设置安全防护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就会及时停止,避免出现事故。所以良好的安全防护系统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设计人员必须不断的创新,设计出更加合理安全的防护系统。

(3)设置更加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要想电厂电气运行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运行,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自动化控制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发生,进行及时的诊断,快速的应对。所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保障电厂电气良好运行意义重大。

3.2管理层面的应对措施

管理层面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操作规程,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电厂电气运行工作很多的故障都是因为误操作所导致的,因此电厂电气运行工作中做好制度建设,完善操作规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电厂电气运行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制度,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操作过程中必须完全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有效的避免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有效的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

(2)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电厂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但合理的定期的进行设备检修,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因此,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定期的设备检修工作。检修工作可以分为日检查、月检查、年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制定检查表,操作人员每天上岗前先对设备进行检修,保障没问题时在进行操作。月检查可以连通设备管理人员一块进行全面的检查。而年检查就是厂家的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故障部件及时的更换,目的就是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

(3)做好监控工作,避免电压不稳定问题。电厂电气的运行过程必须有良好的监控,通过监控来及时发现如电压不稳定问题等等。在监控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的进行安全操作,保障设备及时停机保障设备的安全。

总结:总之,对于电厂电气运行故障的有效诊断并及时排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创新更多的有效措施,来针对故障问题,并及时进行应对解决。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有效的加强电厂电气的良好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电厂电气的良好运行,才能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给国家的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宋文凯. 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为例[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1)

[2]刘涛. 浅谈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电气安全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1)

第3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电厂;运行安全;应急管理

0引言

虽然现阶段我国电厂运行在机械化、智能化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此,建立高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至关重要。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就是将救援的时间缩短,救援的效率提高,并在事故发生前能够有效地规范风险。

1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

安全事故是指对人员造成损伤,对财产造成损失的突发事件,通常在人们的预料之外,且不能被人们控制。对于电厂而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产生重大灾害,给企业自身带来重大损失,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任何企业,尤其是电厂这样存在高几率安全事故的地方均需要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发生安全事故是一场灾难,但是更加让人害怕的是发生安全事故后无法冷静从容的寻求办法解决,因处理不当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三方面。其中事前管理是指电厂在日常的运转过程当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事中管理是指发生事故的过程当中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事后处置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对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教训,并提出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1]。

2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安全管理重视度不够

在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很多领导为了追求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彻底地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缺乏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得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2.2对安全制度和职责落实不到位现阶段很多电厂缺乏健全的安全制度和职责,有的电厂制定了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只是将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当中。

2.3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很多电厂忽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空洞、范围和覆盖面较窄,没有从电厂的实际和职工的发展规划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因此也就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面对安全事故时不能从容面对,有效解决[2]。

3电厂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措施

3.1提高电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厂工作人员在电厂运行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需要全面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对电厂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对于安全事故处理得当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违规处理的工作人员给予警告、教育,甚至开除。

3.2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是第一生产力”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提高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在遇到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做到有步骤的、合理的进行应对,为实现电厂运行安全做出贡献。

3.3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高效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电厂的安全运行,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各个工作岗位的巡回检查制度,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流程,要求管理人员监督,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具体任务。其中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候要在全面的掌握电厂运行的现状以及设备的具体性能等情况,将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部位、原因等记录详细,在交接班的时候转交给下一个班组负责人,为具体的工作提供方便,提高电厂管理效率。最后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定期检查能够排除电厂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电厂设备,电厂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必然会出现故障,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对设备的外观、运行参数、运行状况等重点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

3.4做好电厂设备的检验、检修工作

3.4.1电气设备

在电厂运行中保障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电气设备运行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修理史、试验、运行环境、机器配置和工作负荷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详细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延长电气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检修周期。

3.4.2装置、开关

装置和开关是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重点,重点研究装置、开关在电厂继电保护中的作用,确保安全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性较强,确保准确标记,按照信号重新检查装置和开关应用。同时注意继电装置要达到规定要求,以先近后远的方式逐步检查继电保护开关的特性,以确保高效运行。

3.5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

电厂的应急管理系统还需要包括应急物资储备库。对各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应急物资提前准备好,并按照物资的性能和使用具体分类并保存管理。如电厂的救灾物资有安全帽、安全带、小型电动工具、气焊设备、切割机、雨衣、雨靴、手电筒等。救护物资有水泥、黄沙、麻袋、石灰、铁丝等。在准备好这些物资后统一的放到仓库内由保管员保管。将消防器材等放置与各个楼层。设置现场疏散标志并表明地点,准备应急照明灯。并配备急救药箱,各类外伤救护品,口罩、担架等。

4结语

电力资源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电厂作为电力资源的主要场所,其运行安全直接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保障电厂运行安全,建立应急管理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顾祥春.电厂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1573-1574.

[2]丁磊.电厂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125-126.

第4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客车;制动缸;积冰;漏风;不保压;措施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发生率较高,对铁路运输秩序和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客车运用工作。因此,车辆部门把此类故障列为客车十大惯性故障之一,作为保障安全的关键点进行整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整治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地处高寒地区运行的客车,冬季高速行驶产生的强大风力,将路基上的积雪刮起,形成浓浓的雪雾,体积细小的雪雾在强大风力作用下,沿着安装在车体下部的制动缸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入制动缸内。待运用客车终到进入整备库内检修时,在库内较高温度作用下,进入制动缸内的积雪融化成水,与制动缸体内金属器件缓霜所产生的凝结水混在一起,积存在制动缸内。运用客车出库或从库内转至库外后,制动缸内的积存的雪水在室外低温作用下,冻结成冰积存在制动缸内。如此往复,制动缸内积存的冰、雪等异物愈积愈多。积冰常常会随着制动缸活塞杆的作用积存在制动缸底部,制动时将起密封作用的皮碗垫起,使制动缸的密封性遭到严重破坏。当列车减压制动后,造成这些车辆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后不保压现象。

列车运行中准备进站停车或减速时,通常是施行常用制动。施行常用制动后,104分配阀处于保压位,制动缸的压力也保持一定。104型分配阀具有自动补风作用,当制动缸前盖发生漏泄时,副风缸会自动向制动缸充气。副风缸的压力空气由列车管供应。当制动缸因内部有积冰或弹簧折损等原因发生压力空气大量漏泄时,副风缸会不停地向制动缸补充气,此时列车管的压力空气大量供应给副风缸。当列车缓解时,104分配阀内列车管的空气压力下降无法与工作风缸内空气压力产生压力差,从而造成制动机不缓解或缓解不良。

二、问题产生的危害

如果旅客客车在运行途中发生上述故障,受站停时间限制,客列检车人员或车辆乘务员在固定停车时间内不能及时将上述突发故障查找到并妥善处理,就会导致列车晚点,造成旅客列车设备故障,晚点时间超过一小时就会构成行车一般事故。更为严重是,如果运行途中车辆不缓解或缓解不良故障未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会造成单辆车轮擦伤,如果车轮擦伤超过规定的限度,必须甩车处理,也会构成行车一般事故。既干扰了铁路运输正常秩序,又给旅客带来了安全隐患和麻烦,还增大了检修费用支出,后果极其严重。

三、防范控制措施

几年来,我们对三棵树车辆段佳木斯运用车间配属的16组197辆非密封式制动缸运用客车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试验,找出了客车制动缸内积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动缸前盖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雪融化,冻结在制动缸底部,制动时将皮碗垫起造成运行途中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后保不住压。针对上述原因我们从防范雨雪进入制动缸入手,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如下比较成熟、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入冬前对运用客车加装制动缸前盖护套。在制动缸前盖加装帆布制成的护套,将制动缸前盖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雨雪进入制动缸,从而有效遏制了因制动缸内积冰造成前盖漏风,制动保不住压故障的发生。

2.冬季尽量减少运用客车(特别是朝发夕至的中短途客车)入整备暖库检修的次数,以防止制动缸内金属器件多次缓霜,产生冷凝水越积越多,而冻结成冰。

3.认真做好记载,对进暖库整备8次及以上车辆,制动缸须定期开盖检查一次,发现缸体内有积冰现象,应及时清除。

以上措施已经过有关专家认证,并以三辆技[2010]39号文件的形式对此措施在全段进行了推广,经过几年来的运作,对有效解决冬季运用客车进雪积冰问题效果显著。

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该措施的具体方法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涂打行程测量标记

安装制动缸前盖护套后,原活塞杆行程测量标记就看不到了,必须涂打新的标记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在制动机缓解状态,活塞完全退回时,在活塞推杆距离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200mm处,用手锯割出1mm宽、1mm深的凹槽,并紧密贴凹槽在伸出方向涂打20mm宽的白色标记。

2.安装前盖护套

分解清洗制动缸后,将护套套装在制动缸前盖导筒和活塞杆上,确保护套的红箍前沿与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平齐,然后紧固前盖导筒处的安装箍。缓解状态下压紧套的褶皱,然后紧固活塞推杆处的安装箍(注意:帆布接缝朝下,安装后套不得转筋)。

3.测量活塞行程

制动缸处于缓解状态时,白色标记凹槽距离护套红箍前沿(即与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平齐处)应为200mm,安定试验时该距离限度值为390±15mm,按照冬季行程要求为400-405mm。

五、问题整治效果分析

1.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故障率同比明显下降

以三棵树车辆段佳木斯运用车间(原佳木斯车辆段)为例。2007年-2008年冬季,佳木斯运用车间共发生此类故障13起,其中造成列车晚点的达7起。因制动缸不缓解故障造成车轮擦伤2起,更换轮对6个。2008年-2009年冬季,虽然我们采取了分解清洗制动缸的方法对此故障进行了重点攻关,但还是发生了5起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不保压故障,其中造成列车晚点的2起。事实证明:该类故障在2009-2010年冬运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2011年冬季和2011-2012年冬季,佳木斯运用车间采取了上述综合防控措施后,连续二个冬运期间无一起制动缸前盖漏风故障发生,此类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2.采取措施后成本支出大幅下降

按照以前攻关措施要求,每列车每月首尾三辆更换104空气分配阀、清洗制动缸、远心集尘器,每列车每月需5名技术熟练的作业者工作8小时来完成。16组列车就得需要80个工日完成。采取以上防控措施后,就可以把这些工日省下,可以折算成4个工人一个月的工作量。每月节省工本费用近8000元。每月还可以节省近30公斤的黄干油脂,价值近300余元,加上其他支出费用,总计每月可节约成本支出近万元,节支效果可观。

第5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

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还能保证施工现场良好秩序,有利于施工任务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完成。防止延误工期情况发生。同时还能保证现场施工有效开展,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效益。但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片面强调工程效益,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制度未能严格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淡薄,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措施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不到位等,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加强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的重要工作,对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既有人为的,也有制度的。而认真分析这些问题,采取适当措施来保障施工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2.1 建立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施工有效开展

首先要加强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评定体系。其次是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和水平,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监测和安全监督。最后,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急机制。例如,建立应急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急专家库、储备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质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启动应急体系,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甚至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2 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公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甚至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合理安排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促进资金充足,满足安全管理需要,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同时,对安全管理的资金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防止资金浪费。加强对安全管理资金使用的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到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设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到位的班组实施物质奖励,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2.3 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施工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有关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措施,推动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并落实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的规章制度,使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结合工程建设需要,修改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根据公路施工安全出现的新情况,出台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将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层面。此外,还应该建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保障工作人员的监督权,调动工作人员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定期和不定期做好现场巡视和监督检查工作,监督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敦促施工单位整改和完善,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2.4 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监测

要保障公路施工安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对安全管理不重视的局面,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工作,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测。首先,必须对公路施工现场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加强监督管理,严禁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堆放在施工区域内。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针对公路施工路线长、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分布较散的局面,可以设立多个监测点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测。此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监测措施,推动安全保护和施工现场安全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缺陷,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保障公路施工安全。促进公路施工生产管理的安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治理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安全问题。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公路工程施工中推广安全生产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使“安全第一”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公路施工生产和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技术含量,避免施工现场垃圾堆放而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引导现场施工人员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用电,掌握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不得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现象。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提前预防,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为公路施工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2.5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有效保证现场施工安全

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増强他们的安全事故防范意识,为公路施工顺利迸行提供保证。施工单位应该重视高素质施工人员引进,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为施工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注重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和培训,采取现场授课、参观学习、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让他们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包括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的技术要求,用电规范要求等,不得出现违规违章情况,从而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这些施工机械设备更好发挥作用,防止因安全事故发生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工程建设效益提高。通过安全事故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明确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施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公路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2.6 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将公路施工安全事件纳人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施工安全,有必要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将公路施工安全突发事件纳入应急管理当中,提高安全事故应对能力。

根据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加强公路施工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应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对公路工程现场施工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各种应急设备,制定应急措施。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措施,保证现场施工尽管恢复,避免延误工期的情况发生,保障施工安全。重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演习,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让他们更为有效地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量降低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为公路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施工进度满足合同要求,也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质量。

3.结语

第6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低压线路;电气火灾;原因;认定;预防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52

0 前言

当前,低压线路电气火灾问题的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影响。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电能的主要提供者,在实际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低压线路常见电气火灾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实现安全生产之目标。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电厂生产用电的实际情况,明确常见电气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解决措施,在实现安全生产之目标的同时,为满足社会用电之需并实现电厂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1 引发低压线路常见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1.1 热电厂生产设备概述

我公司现有三台75吨流化床锅炉,一吨90吨锅炉,两台发电机,一台12000kw背压机与一台18000抽凝机,同时,有17个水换热供热站房,提供对外供暖服务。低压设备众多,线路复杂,基于这一生产现状下,要想实现对低压线路电气火灾问题的有效规避,就需要在明确电气火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实现有针对性解决措施的落实。

1.2 常见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短路。短路故障问题的发生是诱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气设备在通电运行的情况下,回路中的电流在瞬间突然增大,这就致使短路线路点的温度随之提升,进而在引发故障的同时,带来了电气火灾问题。第二,接触不良。在导线与用电设备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操作不当或是客观环境的影响,致使线路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而在通电之后,在回路电流的作用下,在接触不良的这一点上,会因局部高温问题的发生而导致线路的绝缘层受损,进而酿成火灾。第三,漏电。在低压供电线路中,线路绝缘皮难以避免的会因老化或是自然因素、外力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容易导致漏电,并且在漏电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电弧、电火花,进而很可能借助周围易燃物体而引发火灾。这种火灾在预防上难度极大,且一旦发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与损失。第四,过载。当经过电气线路的电流较大时,超过线路载流量时,长时间的过流就会使线路温度上升,带来火灾隐患;另外,当发生过载问题时,会给线路的绝缘皮带来一定的损害,同时,过载故障的发生还会引发短路以及线路接触不良等问题,进而导致火灾随之发生。

2 针对低压线路常见火灾落实有效预防措施的途径

2.1 针对短路及过载故障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第一,规避线路短路问题的发生,保护好线路的绝缘层。在对导线进行敷设时,需要采取配管等来实现对导线的处理,尽量避免线路在外,同时,要避免将导线直接抹在墙内。在铺设导线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当需要将导线埋在地下,则需要确保电缆的平直性,以确保线路绝缘的完整性。第二,在对导线进行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存在高温且易腐蚀的环境,落实避开处理措施,同时,可借助阻燃配管以及防火线槽等,实现对导线的保护,有必要时,可采用阻燃电缆。第三,一旦发生了线路短路问题,则需要立刻将电源切断,并针对火势落实控制措施,避免火势发生蔓延,同时,在尚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避免直接用水来进行灭火。第四,导线截面选取一定要适当,载流量要大于负载额定电流,为了防止低压电网的短路或者过载引起电火灾,必须对设备使用熔断器、限流热继电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等保护装置。

2.2 针对接地及漏电故障落实有效预防措施

在低压线路中,接地故障的发生是酿成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为了实现有效预防,就需要在确保线路绝缘皮完整性的基础上,避免发生接地故障问题。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在各末级配电箱尤其是办公楼、宿舍楼配电箱内,将进线总开关全部换成漏电保护开关,并定期试验,这样一旦发生漏电,就可以迅速断开总电源,避免事故发生;第二,PE线实施多点重复接地。在低压线路中,如果PE线接地点断开或者接触不良,一旦某处发生漏电相应的故障电压会沿着PE线进入到线路中,进而致使整个电厂的所有保护线路,都同时处于这一故障电压中,造成其他设备的外壳带点。因此,可采取将PE保护线多点重复接地,避免这种情况;第三,实现相应监控系统的布设。在电厂中,由于会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且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确保满足社会用电以及供暖需求的基础,因此,为了避免发生火灾,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可借助火灾监控系统的安装,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管,进而实现对电气火灾的有效预防,并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有效保护。

2.3 针对接触不良的预防措施

导线接头连接要牢固、接触紧密,铜铝导线连接时要使用铜铝过度线夹,导线连接处的外绝缘要用绝缘胶带包缠紧密,室外导线还应做好防水措施。平时定期对线路的接头处以及线路穿墙、打弯等处进行巡视。对重要线路的接头处可以采用放置示温蜡片、涂示温变色漆以及使用红外测温仪等手段检测温升,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处理。

3 总结

综上,低压线路电气火灾的发生,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与影响,因此,对于电厂而言,在实际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在实现安全生产这一目标下,结合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而言,需要分别针对短路、过载、接地以及接触不良等故障来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借助多重防护手段的落实来实现对电气火灾问题的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苟寅武.低压线路常见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5(16):213-214.

第7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关键词:食药安全 行政成本 基金 财政支出绩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瘦肉精”、“三鹿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出现,食药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亟待改变。

一、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措施的局限性

我国食药安全管理机构涉及食药监管局、工商、质检、卫生、农业、商务、公安、城管等13个部门,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如此“分段管理、分类管理”的方式导致各部分互相扯皮或重复执法,执法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多部门共同管理本身还消耗大量的财政资金,“巨大的”行政成本与“低绩效”的管理效果形成巨大反差。反映着治理食药安全问题措施的诸多局限性。

一是加工质量、安全水平难以得到保证。当前近50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条件差、工艺落后、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各执法监督部门人财物有限,也难以对全部企业的食品生产各环节实行全程系统监管。

二是危害食药安全的方式不断创新、手段更趋隐蔽,案件性质认定难度越来越大。比如,聘请个别无良专家提供配方,添加可以钻空子的有毒有害物质,规避质检;通过网络销售逃避传统的监管;食药滥用添加剂问题扩展至原材料和成品的生产、流通、贮存等各个环节,全程系统监管难度大;食药安全犯罪的团伙性、链条性特征明显,逃避刑事追究意识强,共同犯罪的比例较高,成员之间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又相对独立,跨地区作案明显增多,查证难;药品行业高开高返、走票过票、佣金返现等洗钱洗税、大量提现的营销歪风突出。

二、探索以最少行政成本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建议

(一)以区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类型为突破口,实施重点领域执法监督

食品安全危害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生物性危害,即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霉菌;二是化学性危害,即重金属、自然毒素、农用化学药物、洗涤剂及其它化学性危害;三是物理性危害;四是转基因食品危害广受争议,转基因技术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让机遇与风险并存。

针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行为的性质,应明确界定食品安全范围;重视具有“高度危险”的一些典型情形并予以类型化,从而集中执法力量,突出执法任务的不同特点,打击要害。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防控体系,切实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危害食药安全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深,手段已出现多样化、组织化、高技术化的特点。法律法规、食药安全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以及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是主要原因。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食药安全防控体系成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当务之急。

首先,发挥当期战术措施的控制作用。一是重点针对具有“高度危险”的典型代表类型,制定点面结合的长效机制解决方案。结合落实食药安全监管责任,重点区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二是健全食药安全监管体制。优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特别是针对危害食药安全问题的方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隐蔽问题,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从被动执法转向主动执法。三是同时从调动本省所有社会资源进行长效机制协调配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入手,把实施保障食药安全问题作为全市公民的义务。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与强化群众自我安全意识相结合。宣传危害食药安全源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的违法企业产品特点及渠道方式,大力培育发展和树立宣传本地区农业科技相关龙头企业的产品品牌,使违法企业在市场上无生存空间。

其次,稳步推进长期战略步骤的发展。根本解决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是一个长期不断升级的战略系统工程,要长期推动农业科技与资本结合,培育和发展本地区与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才能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取得最大的、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认清我国农业科技市场发展空间和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与保障食品安全的辩证关系;大力培育和发展适应本省高产、优质、生态的农业龙头科技企业,保障安全的市场食品供应体系。

最后,注重把握当期战术措施和长期战略步骤的有效配比机制。很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提出加强保障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督管理和完善法律等建议,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在于误认为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和完善法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万能手段”,某种程度上还误导政府每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来解决食药安全问题。

一是解决当前危害食品安全问题时,在具体实施行政成本支出和选择难易程度上,应当“优先当期战术措施力度,后重长期战略步骤”(包括当期战术措施比重高于长期战略步骤比重),而在政策总体方向布局上坚持着眼“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当期战术措施”。

二是当实施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程度已遏制到有逐年下降趋势时,在继续实施行政成本支出和选择难易程度上,应当转为“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战术措施比重”(包括提高长期战略步骤比重,降低当期战术措施比重),在政策总体方向布局上,继续坚持着眼“优先长期战略步骤,后重当期战术措施”。

三是当发展和培育本省农业龙头科技企业所保障食品安全的市场食品供应体系有效果时,应逐年减少行政成本支出,重点发挥全社会资源功能。只有农业龙头科技企业品牌数量逐步超过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实现降低食品生产企业总数量的条件下,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害食品安全企业的源头。同时农业龙头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又能吸纳原来危害食品安全企业就业者重新就业。

四是应清醒看到保障食药安全的财政收入来源稀缺性(一些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中,土地收入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比例较高)。若不从长期战略高度推动农业科技与资本结合,以及培育和发展本省与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等问题,保障食品安全的财政收入来源若再增,就要用部分土地收入来解决监督管理行政支出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农业科技相关的龙头企业若做强做大就相应多缴税,且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企业数量减少,就避免其偷税漏税。这种增税效果同时也保障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行政支出的可持续性。

(三)积极发展产业基金,努力培育食品市场供应体系

首先,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与产业基金相结合的促新优势。该院作为农业科研的顶级机构及农业“十二五”规划参与者,每年都为农业产业经济带来数百亿以上规模的新增收益。2011年7月由该院发起设立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简称中农基金)立足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管理等问题,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有效推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服务“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农基金到广东落地,有利于打造该院科技与地方政府资源和科技企业资源对接的多赢局面平台。更重要的是,不仅有利于以最少的财政支出提升本省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与效果,还促进本省龙头农业科技企业科技整体质量水平提高。

其次,积极构建市场食品供应体系。一是狠抓“菜篮子”,保障食品安全供给。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建设,启动本省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本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本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科技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大中城市要坚持保有一定的蔬菜等生鲜食品自给能力。

二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8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电能是供给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是必要的,要运用有效的办法为电力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电能是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其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还关系国家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本文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措施

电力企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工业企业,电能的良好供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电能也在我国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呈现现代化,促使我国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导致人们开始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重点关注。本文是对我国电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的认知比较浅,不知道安全生产对于企业有多么重要,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发生,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二)企业的基层管理不当电力企业的一个通病就是只关注较大的电力项目,对于基层工作反而不关注,但是基层的工作往往是决定企业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提高电力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保证电力企业电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习惯性违章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经常发生违规操作,这种情况做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操作习惯,工作人员自己不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这种情况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会为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伤害。

(四)安全保护器具缺乏管理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设备的安全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因为没有专门人员看管,导致这些设施已经老旧,甚至不能使用,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二、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生产时,要秉承安全理念,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必须要坚持的安全理念,在进行电力生产时,所有工作都要建立在安全的条件下。并且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以工作人员的安全为重点,电力生产的安全设施、设备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这样才能为电力生产工作提供保障,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此外,还需提高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课程教育,从潜意识中提升安全的观念,将电力生产安全提高至最大程度。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为相关工作人员创造完善的电力生产环境,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产生,防止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一定要得到相关高层的重点关注,并且要进行相关制度和体制的加强管理,为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对工作人员进行督促,利用电力企业的多媒体设施、设备,对安全管理进行大肆宣传,进而促使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

(二)加强组织安全培训只有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只有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才能促使电力企业的进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和生产规范,必须要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对工作人员灌输最新的安全准则,并且采取定期教育模式。在进行教育时,要依照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教育,促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得以提升。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时,不能光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需让工作人员进行实际的安全操作,这样的方式更能加深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印象。

(三)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提高点企业生产现场的监督力度,并安排专门人员按照电力企业制定的安全规范守则对电力生产现场进行良好的监督,提高电力生产过程的管理。在进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生产安全和生产小组人员管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就是对生产小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生产小组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要注意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每名生产工作人员要对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并集中探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使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解决,还需要依据新的安全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标准进行更新,促使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生产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工作中,必须提高安全思想观念,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预防,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

(四)加强设备的更新,维修和养护工作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优良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现代化设备应用在电力企业中能够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电力质量。提高新设施的运用,充分发挥新设备的功能性,并且需要对老旧的设施进行更换,并对更换下来的老旧设施进行维修。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生产设备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关工作者要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备案,为以后验收和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三、结语

以上是关于电力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和措施的叙述,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安全举措,在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进行预防措施,安排专门人士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修护,还需做好对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建立相关安全体制,提高对生产现场的监督。并且,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这样能够保证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子昂,邓亚稀,张宝.论电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J].供电企业管理,2011(01):47-48.

第9篇:保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范文

一、政府重视,组织到位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将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来落实。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质监、药监、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质监局。同时,县政府结合全县实际,研究制定、下发了《xx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及时建立健全整治工作组织领导,为保证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专项工作取得成效提供了保障。

二、措施到位、保障有力

(一)强化措施,确保整治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采取两项措施,以确保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1、责任措施到位:一是县政府对质监、药监、卫生、工商等各相关进行具体的分工,对各乡(镇)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和要求,明确了各自职责。为落实好工作责任制,县政府分管领导代表xx县人民政府与全县xxxx乡(镇)[原xxxx乡(镇)]和xxxx成员单位签订了《xx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为明确企业安全责任主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与每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去年共与20xxxx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今年与13xxxx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2、整治措施到位: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按照严厉查处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食品企业质量档案,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四项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治措施开展工作,严格按照专项整治内容、范围、重点切实加以落实,全面完成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

(二)强化保障,力促实现整治目标任务

为确保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县政府做到四个保障:

1、组织有保障:全县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以分管副乡(镇)长为组长的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2、普查、整治人员有保障:结合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各乡(镇)推荐设立了xxxx质量监督员,各村委会(社区)推荐设立了xxxx质量协管员。在业务部门的培训下,广大质量监督员、协管员成为了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普查、整治的中坚力量。

3、业务指导有保障: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每个乡(镇)指定了xxxx专业人员对普查整治工作进行指导、帮助。

4、经费有保障:县政府根据工作需要,由县财政划拨1xxxx元专项工作经费到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保证全县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到位xxxx元,余额将尽快划拨到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通力协作,各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通过近一年半的工作,xx县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在市食品生产加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全县质监、工商、卫生、药监等职部门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了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整治各个阶段工作。

在宣传发动阶段,县政府及时组建了工作机构,制定了整治方案,开好了全县动员大会,对普查整治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培训,为全面开展专项普查整治工作和确保取得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普查建档阶段,我县工作人员根据整治方案的要求,通过“进村入户入企”等办法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展开普查、调查,共普查、登记20xxxx,并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为a、b、c、d四类分别建立了档案,基本上摸清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及其质量状况。

在集中整治阶段,×××坚持引导支持和集中整治的原则,全县各职能结合自身职能展开工作或联合执法,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进行大力整治,有效地提高我县食品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一些食品安全隐患。

今年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的工作重点是巩固提高,此阶段,我县按照安排部署和

工作要求,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档案。当前,除去在集中整治过程中责令关闭或自动关闭的食品生产加工业,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3xxxx,其中符合建档条件的有6xxxx,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有6xxxx。对符合建档条件6xxxx按照a、b、c、d四类企业进行分类,划分出c类企业xxxx,d(绿)类企业xxxx,d(黄)类企业4xxxx,d(红)类企业xxxx。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县食品生产加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沾益实际,建立和完善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四图”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四、正视不足,谋划未来

食品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的期望,与新形势下食品质量安全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呈现出数量大、地域广、规模参差不齐等特点,加上大多食品生产、加工业分布在乡村,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普查工作的难度;

二是针对落后生产工艺相对比较落后、生产规模比较小的生产加工业,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在短时期内难于达到预期整治目的;

三是整治工作经费尚不能满足整治工作的需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