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

第1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1 完善的知识结构

首先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传播知识的必然前提。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只有牢固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以自己的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做到居高临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灵活自如。相反,则只能做一个照本宣科、生吞活剥的教书匠。

其次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多,语文基础知识也很博杂,语文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历史、逻辑、科技等各个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使自己成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再次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包含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新教材、新课标知识。语文教师要熟悉教育科学,了解教育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学生的思维记忆、观察兴趣、习惯意志等心理。这样,才能研究设计出新颖独到而又切合实际的语文教学法。

2 良好的创新心理

2.1 自觉的创新意识。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思想上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颖的教育活动思想,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进取。不能满足于做文化的传声筒和只盯着高考的指挥棒,不能唯书唯上地把语文教得支离破碎,要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 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上必须要有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众多信息中引出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更要有开放的、立体的、多向的思维,表现为思路开阔,构思如泉涌,它不拘于一种思路,而从较少的信息可以得出较多的结论。通常是在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潜意识的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以渐进性或突出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结果的思维。

3 精湛的教学能力

3.1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口才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语言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表达尤为重要,没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即使知识再丰富,也不能准确、生动地将知识和情感传授出来。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为创新素养的提高增添一颗重要砝码。

3.2 组织管理、驾驭课堂的能力。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课堂的偶然因素不断调节教学计划、进度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教育理念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应丰富教学实践,培养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3 灵活的教学技能。初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专门人才需要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教学准备、教学、终止到管理、评估诸环节上,需要多种教学技能,例如,板书设计、定向诱导、巧设引题、结尾总结等等,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其实,初中语文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灵巧的手势动作、讲话的方式、语调的高低快慢都能起到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3.4 良好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如要保持业务优势,就要特别注意提高写作水平,它是初中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一种基本要求,我们不仅要会写下水作文,教学论文,还要会写散文、小品甚至小说,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写作能力,才能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要具有指导学生逆向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构思行文的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使其思维的触角延伸到自己所熟知的生活空间的四面八方;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认识,能以小见大,透过现象抓本质。因此,要引导学生具有这种见微知著,审视思辨、由此及彼、联想生发、构思成文的能力并养之有素,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这样的能力和习惯。

第2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英语;反思性教学

新课程标准在给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相对较高;但是同时也给反思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契机,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1.1反思性教学的定义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反思解决疑惑,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对他人的教学观摩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过程。

1.2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首先,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水平、英语交际能力、西方文化意识、英语知识结构等。有了这些基本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书本知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而更好地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并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其次,利用课、评课进行同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间相互听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再彼此交换所获得的信息,继而双方提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互相提出解决方案,继而互相学习。这种听课评课活动既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互相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他们走上科研之道,还能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再次,教学日志记录。教学日志是教师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甚至教学理念中随时出现的,记忆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记录下来。吕洪波老师在《教师反思的方法》(2006)一书中指出教育日志的内容可以包括具体事件描述记录,如对某个事件的处理、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效果的差距分析等,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学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通过这些记录,教师可以分析在课堂上的成功与失败,在教学方法、组织上的不足与独特之处,并进行详细记载,以供以后教学参考。

2积极开展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反思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这一切不是空中楼阁,凭空杜撰的。如何实施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策略,是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1注重英语学科理论学习

常规教学就是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教师不断积累经验的教学,而反思性教学注重的是不断体现出教育创新并对常规教学提出批判性反思的教学。英语教学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如果没有理论作为基础,教学反思就无从谈起。经过两次反思,可以将英语教师已有的经验升华为先进的理念,或凭借先进的理论依据使英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加完善,使英语教师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学理论研究不但可以在英语教师的自我反思中进行,也可以在英语教研活动中进行,当然还可以在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从而使每个教案、每节课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既有实践操作价值,又有理论探讨意义。

2.2良好的反思环境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开展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师的内在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教育部门、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反思环境。加强自身学校与优质学校间的交流,为学校的教师创建交流的平台。聘请全国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讲座,指导帮助教师加强反思教学能力。鼓励学校教师参加省级、全国性的教学比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思教学环境。教师通过与经验教师、优秀教师的交流、讨论,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会有所改变,在实际教学中也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改变。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自我评

2.3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摸索,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成发展自己和发展学生的双赢。初中英语教学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进行反思,对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监控、调节和评价。除了接受合理、有效的教师培训,还要对同事课堂进行观摩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学习别人课堂教学中成功的部分,也是反思性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4改变英语课堂评价方式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正确运用好评价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真正减轻学生身心负担,因为激励性的评价是教与学真正的动力和源泉,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所以,英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既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和他人工作能力的肯定。经常受到赞扬的学习必然是令人愉悦的、真正的学习。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变批评评价模式为激励评价模式对教与学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也是英语反思性教学策略中一项不可替代的手段。

3结束语

反思性教学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规避,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求英语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细节及教学成果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长生.英语课堂上绽放的艺术奇葩――反思探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与艺术之美的结合[J].学周刊,2016(13):122-123.

第3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师 教学反思 改革举措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是主课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于一身。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匮乏,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明确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订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订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制订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其中,“C阶段”为“工作评价与控制”阶段,主要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学反思档案”,将目标执行过程与教学任务完成结果进行梳理,将实际达成目标与原定教学目标进行对照评价,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形成教学反思结论。“A阶段”是一个对教学反思持续提升的阶段,主要工作是针对上一阶段的教学反思结论,提出改进举措,为下一阶段(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目标的制订提供依据。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整体“校本建设”及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双重诉求,通过教学反思,通过导入管理学中的工具“PDCA循环”,实现“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努力成为“反思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刘党桦,李金明.议论文导语设计三法中学.语文教学,2005,(12).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内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它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问题为教学中心,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能用计算机排版、制网页、编辑等基本操作,还要激励学生运用学校有限资源如图书馆、微机室等查找资料。同时,教师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听说读写贯穿在实践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习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1.2 倡导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不是作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的简单加法运算,它是综合运用语文、艺术、科学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决语文学习上的困难。师生间语言的交流,共同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开阔视野,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1.3 重视言语实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看重学生的言语实践,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来及时内化课堂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等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写调查报告,使学生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1.4 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审美境界和人格品味。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经验,让学生的思维和感情得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潜在价值

2.1 适应学生整合知识技能的内在需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融会贯通,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学科内在的知识构建,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语文技能,而且关注学生阅读、鉴赏、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语感和四维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2 激发学生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和核心,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当于自主学习的两翼,是自主学习的拓展和外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自己设计主题、组织专项活动,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目标,是一种认知性学习。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兴趣为核心,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

2.3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课堂知识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人文等领域,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中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综合运用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初中语文综合性有利于综合运用个学科的知识,“淡化”学科边界,形成流动鲜活的、跨学科式的语文课程体系。

2.4 倡导活学活用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重复和循环的实践中逐渐生成与发展的。教师在语文综合性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听说读写思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只有将课本的语言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时,学生的语言能力才会逐步得到提高与发展。因此,学生不仅应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并在实践中运用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全面培养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会注意到个体的原有基础、发展方向的不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学习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3.1 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综合性学习”是穿插在阅读、写作、口语中的,只有极少数是以专题的形式单独列出。在一定程度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潜在的课程,它渗透并落实在语文课程的理念和操作中,若独立出来,反而会丧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价值。此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可能不适合某些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这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活动作一些变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2 全面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

较大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展开、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环节。一般的,大家对活动准备、成果展示两个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活动展开和反思总结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准备和成果展示两个环节多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直接参与,便于指导;而活动展开、反思总结环节往往在课外进行,由学生自主组织,教师的介入程度低,也不便于指导,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由于现如今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间接的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加快探析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问题,对全面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能力包含的内容

(一)语文学习的总结概括能力

学生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总结概括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总结概括能力具体指的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方法,将学习中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纳和概括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归纳概括使得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框架体系,便于以后对于知识的熟练运用。

(二)语文学习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具体指的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知识能够有综合分析、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分析的过程,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的游刃有余,这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语文学习的想象思维扩展能力

学生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扩展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的想象思维扩张能力指的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发散性思维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的扩展能力,这个能力的具备对于学生学习好语文,综合提高思维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未受到其应有的重视,这个局限性一直是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制约与影响造成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认为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对于大部分的知识点就需要死记硬背下来即可。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忽视了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提高的要求。其实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古诗词的学习都需要运用发散的思维能力进行学习,而这些都是强大的学习思维能力进行支撑的。

(二)培养方法有待提高

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也开始渐渐意识到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了,并也逐渐开始尝试着进行着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在这个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很多的教师所采用的培养方法缺乏科学性和执行性。或者有的教师只是将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视为一个形式主义,在具体教的开展中,流于形式,使得本来初衷很好的思维培养方法变得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和意义,进而使得学生对于提高思维能力的学习过程变得没有兴趣,失去了提高思维能力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现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这个过程的起步点。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之前对学生的思维培养的过程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的教学计划,因为只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确定之后,才能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的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工作很好的开展下去。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朱自清《背影》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与父亲相处的小点滴,剖析文中父子情深的深厚感受。进而在这个过程后,可以采取学生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形成自己新的思维。

(二)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在现如今的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因为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是保证任何一门教学课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首先,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平等的关爱下进行学习,因为只有每位学生受到教师的平等对待后才能使得教学的课堂变得和谐轻松。其次,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地采取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与思维意识,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过程进行大胆的质疑,对于学习的内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与思考。因为课堂上本就是一个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和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一个平等的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与疑惑,积极鼓励学生深度挖掘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作为一个引导者与监督者,充分给予学生维护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平等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

(三)结合课堂知识,授予学生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不仅仅应该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定格在课堂教学上。而是应该通过方方面面的机会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教学立足于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现如今,语文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思维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有两种,一种为观察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观察的习惯才能使得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一种思维方法为联想观察法,只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方法,才能使得学生对于自己学会的东西进行融会贯通,通过自己的总结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老舍《济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通过这种对比能够使得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联想思维的过程,快速的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注重课堂反思和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教学课堂中的反思与总结工作。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初中语文教师不太重视语文教学的课堂反思和总结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喜欢采取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只是强调教师对于知识的一味的灌输,不理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种方式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现如今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的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进行课堂的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都极其的活跃,因此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这种引导具有有效性才能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这就间接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力度。(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头沟镇咏曼中学)

参考文献:

[1]胡玮玮.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6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关键词:反向思维;初中英语听力;应用

在新课标实施之前,对于英语听力方面教学一直存在着的误区,其一直采用的单纯的英语听力测试并不能完全说明英语听力在英语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英语听力关键目的就是通过听力的练习来培育学生形成相应的语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1]。

一、 有关初中英语听力教和学中的误区分析

1.1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英语听力水平和英语能力的提高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的,所以很多的学生往往只在即将面临考试的时候才会去复习英语和练习听力,希望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听力水平能够在短时期内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就可能会使得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学生,会频繁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时间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效果就会打折,一旦效果不好学习者就会丧失信心。

1.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在初中英语听力的课堂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的都只是为了听力而叫学生去练习听力:在开始播放录音带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把听力习题的题目浏览一遍,要学生根据有关文字的提示来猜测答案,这就使得很多的学生在一开始就其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题目文字空缺的部分,而不去考虑听到的整个句子和内容,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听力理解仅仅限于题目答案的那个部分这就丧失了一些对英语语境和听力整体理解联系的机会。虽然可能在考试当中有所帮助,但是听力水平却没有显著的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仍然很差。

二、反向思维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反向思维也可以被叫做逆向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还是要顺着思路一步一步的分析出现问题原因在哪里,然后再一一地予以解决。当这样方法行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将整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倒过来,可以想为什么才能让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以相反的观点去佐证问题。而反向思维的在初中英语听力中应用的基本要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1反向思维初中英语听力中的具体实践

反向思维在初阶段的英语听力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包括了:阅读、收听、思考、记录和记忆五步。先把一段英语的录音整体的让学习者听上几遍,使其明白所听内容的大概意思,然后学习者们可以以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为记录单位,在听的过程当中把这些内容大体的记录下来并对内容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再与实际录音内容对比,找出遗漏地方和难以理解的地方。最后学习者们要把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进行理解上的记忆,同时对自己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

2.2反向思维在对初中听力教学中的大体安排

根据初中学习者的特点和实际课程的特点,可以让从初一开始就使用反向思维的方法来练习英语听力,在初中一年级,学习者以听读教材的内容来维持每日的听力练习,当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一些生词较少的、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来让学习者练习,也可以以填空的方式来听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初二的时候可以让学习者接触一些中考等考试类型的听力测试题;而在初三的时候就要提升听力材料的难度。在中考难度的基础上,可适当改编一些VOA,中国之声之类的新闻。注意在整个过程当中,还要让学习者学会不断归纳、总结,从自己的学习成果评价入手,来对自己听力水平的提高提出自己的计划[2]。

2.3反向思维在初中听力教学的具体步骤

有关反向思维在初中听力学习的具体步骤具体可以见下图:

(1) 对材料的听、写

通过开始的听,了解材料的大概意思而不急于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听的基上做好记录。

(2) 对材料的读、背

跟着录音朗读,跟着记录的内容(根据原材料修正后的)来背诵以及记忆。

(3) 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对听、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总结错误出现的原因,进一步的避免相同错误的再次出现。

三、 反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就注意事项

3.1反向思维的应用中忌讳凭空的强化和提高

初中阶段,学习者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其支持,即便是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科知识的基础。学习者还是应该在一定英语知识基础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听促写,采用反向思维的学习方法获得自身能力、水平上的提高。

3.2反向思维的学习中要避免学习者学习中的情绪失调

有许多初中同学在某一阶段努力学习就认为自己在下次测试中一定可以大幅度成绩的提高,如若不然就会十分的苦恼。所以采用反向思维的方法来提高英语听力的学习的时候应该让学习者认识到学习就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在决定学习之前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然后付诸努力来实现目标,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逐步建立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

实践证明,将反向思维的方法应用到初中的英语听力实际教学与学习中,可以使学习者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升,也会促使这些学习者进一步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会独立学习的方法。在反向思维的方法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使学习者们摒弃了英语学习可以速成的迷信,学习者更容易意识到学习英语踏踏实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在自己进步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和信心[3]。

参考文献:

[1] 侯红平,王群锋."反向思维"是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0,(55):110-111.

第7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初中语文反馈策略教学学生教师由于现代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师已由原来的传统教学逐渐改善为游戏化、生活化或者故事化等多种多样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得一些有效手段受到了忽视,比如说反馈教学。反馈教学模式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其产生共鸣,催生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反馈到课程学习中去,达到提升学生思想深度和学习能力的效果。因为反馈策略教学的身影存在于各种教学模式中,但是教师并没有注重其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且放任反馈策略的颓废。所以在现代初中语文教育界,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帮助其稳定的发展,促使学生的自信得以加强。

一、现代教育中反馈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存在意义

虽然改变学习的环境有很多种教学模式,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反馈策略教学。因为反馈策略教学对中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何种教学中都有反馈策略教学的身影,其能够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清楚的了解学生所接受的初中语文相关知识,但是反馈策略教学却难以让多数的教师所掌控,导致教师忽略了反馈策略的存在,否定了其存在的意义。所以教师应重拾反馈策略教学,让其面向全体中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学语文的认识,并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让反馈策略教学面向学生

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新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而反馈策略教学能够为教学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所接受的初中语文知识,便于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所以教师需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学生的学习动态,让反馈策略教学陪伴在学生的身边。

1.把握反馈策略教学的有效时机,提升其价值

反馈策略教学对学生以及教师而言还是比较新颖的话题,需要教师在教育中把握其中的时机,而能够把反馈策略教学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提问、板演比较以及实物投影展示这三种方式。时机的把握可以理解成在正式开始学习课文时,对课文中心人物或事件进行提前的铺垫,让学生了解人物出生的时代背景、特征、性格以及其主要的贡献与成就,事件则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等。对于那些感情基调昂扬向上的人物传记课文,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或报纸等新闻资料提前为学生提供了解人物的机会,带着这些信息去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到人物传记的最后,都会指出该人物在历史上留下的影响、成就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趁着学生感情丰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从中心人物的身上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可以看到哪些伟人的影子、伟人们想通的品质有哪些。这一问,学生自然会加深对自我的反省,达到反馈教学的目的。

2.现代教育中教师需注重中学生的思维差异

初中语文对学生来说是相对较简单的课程,但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还是需要重视中学生的思维偏差。中学生处于思维发展时期,根据发展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大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奇心浓重,对一件事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会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猜测故事发展趋势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听课积极性与好奇心。对于课本里那些情节波澜曲折的叙事文和题目发人深省的文章,教师可以在学生们读课文之前,问学生看题目可能会讲述一件什么样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发动思维运转,按照自己的想法想象出故事发展的脉络,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出自己的意见给大家听,学生之间也会相互讨论,这样就更加使文章具备悬念。带着这种悬念开始读课文,学生们更是意犹未尽,对课文阅读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在知道故事结尾的那一刻,恍然大悟的学生会开始思考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作者与学生自己想法的区别。

3.教师应让学生保持错题回顾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中考题型中不仅有文章阅读,还有词汇积累、古诗文默写、作文等,所以为了加强学生的成绩,学生需要准备一本错题本。错题本不仅对于语文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发挥不可小觑的功效。语文是一门提高人文化修养的学科,由其是我国的语文学科,囊括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将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提供给年轻人,旨在鞭策他们不断前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诗歌、成语等均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必须靠记忆去巩固。诗歌中每一个字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成语的运用也是有特殊的语境支持,因此,初中生常常在诗歌默写和成语运用上问题不断。使用错题本记下学生自己不会运用的成语和总是写错的诗歌字词,不仅能够防止下次犯错误,更能够加深对这些诗歌、成语的印象,使其终生受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反馈策略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是最为适宜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逐渐把反馈策略面向全体中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中学生的思维差异,并学会把握有效的教学时机,提升其教学价值,让其面向全体中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学语文的认识,并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曾欣.网络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J].剑南文学,2011,(07).

第8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增强时间意识,制仃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如某位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如下: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干打纲领。”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如上面这位学生的阅读计划比较宏观、笼统,操作性不强,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第9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一)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新时期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应试为主,只要是考试考的内容和要求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重点讲解和训练,假如是考试不考的内容和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基本上就是忽略不讲。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培养,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依然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来讲解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对学生就易考内容进行提问,最后对于重点知识以及易考内容布置许多作业。此种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使得初中语文课堂完全由教师来把控,学生只能被动照做,不能进行主动学习。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更是让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单调乏味

新时期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价值观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想更加灵活,想法更加新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新的需求。新时期如果像之前那样对待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不承认新旧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没有时代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初中生会因为对语文新知识的需求和新时期的求知欲无法满足而逐渐对初中语文课堂产生排斥感,不仅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精打采,更是对这一科目失去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学观念

新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初中语文教师改革教学观念,才能转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态度符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不好的教学态度,例如,认为让学生反复记忆就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认为成绩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的态度,教师拥有这种态度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而会让学生的语文成绩下降,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要采取多元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做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来开展。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合作、总结、研究,并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进而最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在课前要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习初中语文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