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护理健康教育总结精选(九篇)

护理健康教育总结

第1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代护理关注的着重点并不是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本身,而是伴随健康问题所出现的各种反应,在这些反应中,人们特别是病人明显地表现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与需要。本文就护士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的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在护理方面影响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关因素,提高护士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及途径,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促进个体和人群的健康恢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现状因素对策

1我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教育能力不足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理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行为准则。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在各县市级医院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文献及书籍比较少,又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及能力培训,导致护理健康教育从认识学习阶段快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后,大多数临床科室的健康教育存在"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的问题。

1.2护士经验不足

很多时候因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再加上护理健康教育的好坏没有一个明确的硬性标准,致使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生硬、应付性的低层面,护理人员虽然进行了护理健康教育但却不知道如何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知识外,在临床工作中更应积极探索,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注意国内外护理健康教育新动向、新方法,结合本专科实际情况,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优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以达到帮助患者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的根本目的。

1.3内容简单陈旧

由于健康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医院环境的局限性等因素,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往往不到位。目前临床开展的健康教育多是以疾病教育为目的,围绕疾病的治疗、手术、护理及康复展开教育,这只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而针对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病人的不健康行为以及出院后如何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的教育内容就略有不足,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对不同需求的病人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求的内容,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知识教育。因此健康教育要因人、因病并且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2护理方面影响临床健康教育质量的有关因素

2.1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健康教育主动意识

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多数护理人员将护理健康教育归为责任护士的工作,而责任护士负责患者较多,护理工作量大,没有时间为每位患者考虑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往往机械的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灌输给患者。

2.2未能充分理解护理理念的转变

多数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还是按旧的护理模式操作,手术患者缺乏术前预防性护理健康教育,且不能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患者及陪伴在饮食、心理运动方面没完全得到健康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内容的宣教集中在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没有体现出护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护理人员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的是要去担当患者的教育者、咨询者,患者健康的管理者,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状态。

2.3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

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把健康教育看成是护理的额外工作。而实际上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完成的,充分利用有效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可因人、因时、因地、因需灵活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内既完成了护理任务,又进行了健康教育。

3对策

3.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有效地宣传手段可以促使健康教育的推进,医院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职业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从而使护理人员树立新的现代护理观,深入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技巧,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职业道德,使护士能够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使护士真正学会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新观念的明确确立,才使得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前提保障。

3.2讲求技巧,形式多样

护理健康教育需要计划性: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入院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特殊指导、行为指导、出院指导等。结合专科特点可以归纳为:入院须知,疾病诊断(发病因素、诱因、临床表现)、检查项目、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教育、出院教育、生活提示八项。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结合主管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详尽的教育计划,随时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心理状况适当调整,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需求,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还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因为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饮食、功能锻炼起着重要作用,要利用探视时间召集家属座谈会,解决家属在健康行为中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落实促进患者康复的措施。

3.3完善管理,提高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必须确立护理质量标准,有了标准,管理才有依据,才能协调各项护理工作,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以最佳的技术、最低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最优良的护理服务。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管理护士各种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规范、代患规范。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制定健康教育整改措施。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计划并实施。

3.4重视科研,努力创新

第2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PDCA管理;脊柱专科;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48-03

在现行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程序是经过大量护理实践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规范的工作方法,是临床系统化比较完整的阐述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动态决策的、实践反馈评价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管理学上的“戴明循环”,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1],简称PDCA管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径或表格,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疗效果[2]。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是护士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遵循医护共同制定的程序而实施的健康教育手段[3]。本研究通过应用PDCA对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依据PDCA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脊柱专科临床健康教育中,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前期对原有健康教育模式的剖析,制定新的健康教育路径,于2011年8月~12月对本院骨伤科护士及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中对脊柱专科实施新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其他骨伤科实施原健康教育表,脊柱专科为试验组,其他骨伤科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种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试验组:实施健康路径表护士32名,男性2名,女性30名,年龄20~45岁,平均(26.4±5.6)岁;被实施健康路径表患者164例,男性76例,女性88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51.2±8.9)岁。对照组:实施健康路径表护士30名,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22~43岁,平均(25.9±4.8)岁;被实施健康路径表患者160例,男性70例,女性90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49.2±8.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应用PDCA模式对原有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剖析 脊柱专科原健康教育表存在于患者入院评估表中,并非独立表格,且只是对宣教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内容上只包括入院宣教、住院宣教、检查宣教、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和出院康复指导六个方面,无较为细节的描述。宣教形式上只是简单罗列四种,效果评价较为模糊,包括知道与不知道两种情况,内容乏味,不适应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差。应用PDCA模式分析原表格,发现其存在以下缺点。①Plan:表格中健康教育未分病种;宣教环节不明确;各项宣教无标准,质量难以保证。②Do:具体实施工具不统一;宣教质量参差不齐。③Check:未明确评价者;评价方式单一,影响结果。④Action:表格中该环节空缺,评价后无改进处理;患者健康教育不完全,有缺失。因此在护士长每月质量检查中,有关健康教育得分率最低,并且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盲点。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在患者健康教育方面不能实现连续、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由于原表格中的不足,科室质控小组针对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应用PDCA模式制定了新版健康教育路径。

1.2.2 制定新的健康教育路径 针对原有健康教育路径缺乏评价环节,制定新的脊柱专科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健康教育路径表[4]。新健康教育路径表包括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各种检查宣教、各种治疗宣教、手术前宣教、手术后宣教、出院宣教和出院随访八个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又分设不同阶段需要的宣教内容,如入院宣教包括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时间、探视制度、订餐制度、呼叫器使用、陪住制度、安全知识介绍;手术前宣教包括心理准备、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物品保管、准备;出院随访包括疾病知识认知、饮食情况、睡眠情况、二便情况、功能锻炼情况、用药情况、预约复诊时间。在评价表中对每种宣教分为讲课、材料、示范、视频四种形式便于选择,并且均有不同护士对前一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采用患者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患者健康宣教达标率、患者满意率、护士健康知识掌握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新健康路径评价表对患者及护士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健康宣教达标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的比较[n(%)]

2.2 两组护士健康知识掌握率的比较

试验组护士全部掌握了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掌握率为100%,对照组护士有25名掌握了健康知识,健康知识掌握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1,P=0.016)。

3 讨论

3.1 新健康教育路径制定的方式

新健康教育路径的制定是依据PDCA的程序,分析既往健康教育模式的缺失,结合专科专病的特点,根据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为基础,由护士长组织科室骨干护士共同制定。路径表包括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各种检查宣教、治疗宣教、手术宣教、出院宣教和出院随访宣教,内容涵盖了疾病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覆盖了患者从住院的饮食起居、治疗到后期康复的整个疾病恢复过程,内容广泛、环节相扣,以独立表格的形式存在,单列于病历中,简化了护士工作流程,有利于及时查询,路径表方便了患者及护士[5]。

3.2 新健康教育路径的优势

新健康教育路径表达到了将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目的,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具有统一模板,避免了由于年资、经验等方面造成的健康教育内容参差不齐,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目的,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切实掌握与本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利于疾病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6-7]。

3.2.1 健康教育路径的连续性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科室在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时便将连续性护理服务理念植入其中,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连续性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在病房,由病房护士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将会有手术室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路径中的手术室相应内容进行宣教;手术后患者进入监护室,监护室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路径中的监护室相应内容进行宣教;当患者回到病房,则病房护士再次根据健康教育路径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宣教;患者出院时仍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患者在病房―手术室―监护室―病房的住院过程中,健康教育路径始终伴随患者,各科室根据健康教育路径相应内容为患者进行连续性宣教,体现了健康教育路径的连续性,患者在住院期间切实感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8]。

3.2.2 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性 针对原有健康教育路径缺乏评价环节,质控组在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时,对评价环节进行了修改,健康教育路径中护士宣教后,将会有高一级护士进行复评,根据患者全部复述、部分复述进行效果评价,针对患者掌握部分,评价护士会再次进行巩固宣教,达到患者全部掌握的目的,保证健康教育路径的有效性。通过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临床护士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率达到100%,住院患者健康宣教达标率100%,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达到96.95%以上。对患者满意率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总体满意率达到97.56%。试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PDCA在健康教育路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PDCA的四个环节体现在新健康教育路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前期对既往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是PDCA实施的计划阶段,依据分析结果制定新的健康教育路径表,之后为执行过程。执行过程体现了护士长与护士的结合、护士与患者的结合,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处理。检查阶段是本研究的结果,根据结果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处理阶段是对结果分析及制定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再总结,随之进入再计划、再实施、再检查、再处理的循环之中,问题的一步步解决始终伴随着PDCA管理的要求和方法。健康教育路径往往能暴露出护理制度、分工、系统管理、流程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优化流程、改进系统,解决问题使工作流程标准化、系统化,临床护理工作得以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通过PDCA管理持续改进健康教育路径,使患者真正掌握健康知识,提高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才是临床护理的最终目的,这也是优质护理的最佳体现,要大力提倡健康教育,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对策,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4 小结

健康教育路径让责任护士深入病房,加强与患者沟通,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确保了护理质量和安全,使患者真正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住院费用、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疗资源消耗、缩短住院时间[9]。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其完整的框架网络对健康教育路径工作进行持续的、全程的、不断改进的质量管理,通过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的方法,不断评价措施效果并及时提出新的方案,促进工作的开展。在“患者健康教育”旧―新表格的改进过程中完成PDCA所有环节,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提升,这对促进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10-11]。通过PDCA管理持续改进健康教育路径,使患者真正掌握健康知识,临床护理实践显示健康教育能够为实现连续、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联群.骨伤科专病护理路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

[2] 柳红梅.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8):25-26.

[3] 秦玉霞,安颖,蔡国梅.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54-55.

[4] 钟灵,晏瑛,黄玲玮.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23-124, 139.

[5] 杨春玲,张瑞敏.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05-160.

[6] 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4-55.

[7] 陶海燕,谢幸尔,张姬,等.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138-139.

[8] 陈俊晶.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3,30(21):50-52.

[9] 罗小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2):26-28.

[10] 温静兰.健康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10-111.

第3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  满意度 调查  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整体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科不断发展、完善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观的确立,护理健康教育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

        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我科每周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建议,工作优点与不足,每月进行总结及讨论,并整理资料制定进一步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取得满意效果,不但促进了医患关系,更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对于如何做好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就成为了鉴定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其必要性如下:

        1  帮助责任护士了解患者

        由于我科属于基层医院骨关节科,多数患者为农民、民工,对疾病的知识都较为缺乏,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患者也占多数,大多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然而自身却并没有引起重视。在满意度调查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经济状况等一系列客观资料,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责任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的知识宣传,让患者消除恐慌,惧怕的心理,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治疗疾病,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  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汲取知识

        现如今护理人员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患者的照顾者,而更多的是要去担当患者的教育者、咨询者,患者健康的管理者,促使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状态[2]。我科的护理人员多数较为年轻,缺少与患者主动沟通的意识,工作经验均在2-3年之间,虽然有热情,但知识与经验相对不足。满意度的调查可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程度有所了解,促进护理人员更积极探索,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教育方法,优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建设性问题,和有效措施,为健康教育的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3  了解责任护士对工作完成情况

        护理人员的工作繁琐,工作量大,使多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机械化,有时缺乏术前预防性护理健康教育,且不能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患者及陪伴在饮食、心理运动方面没完全得到健康的行为指导,健康教育的宣教只集中在患者住院后的前几天,或术前术后两天,而不是分阶段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始终[3]。如调查后发现以上情况,科室负责人就需要了解责任护士的工作量是否负荷过大,压力过重,给予及时调整工作量,帮助其调整工作状态,保证工作质量;或了解护理人员是否由于经验不足,知识量不够导致健康宣教不健全,给予专业指导,帮助其总结经验。

       4  肯定责任护士的工作

        满意度调查后给予每个护理人员总结,针对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制定教育计划,针对健康教育不成功的患者进行讨论,并记录建设性意见及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对健康教育完成好的护理人员提出表扬和奖励,肯定其工作的重要性,请其将自己的宣教方法和经验教予其他人。对健康教育工作完成不好的护理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其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5  更好的完善科室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应有计划的,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的进行,利用有效地宣传手段达到促进医院健康教育全面的发展,并成为社会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每个科室可根据疾病种类制定有科室特色的,整体的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可以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的护理人员更好的看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不足。健康教育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早恢复健康,是否能够让不同的患者都能够接受和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可直接评价书面教育资料,健康教育活动,健康行为指导,电视,电脑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的效果,能够帮助科室更好的完善健康教育模式,从而达到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实践中的突破,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

        结论:护理健康教育和满意度调查是相互相依,密不可分的,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护理人员工作的被动性到主动性主要因素。而满意度调查是护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尺,也是教育计划和目标的起源,更是促进健康教育更为完善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j] 2008,(1):19.

第4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精神病; 护理干预; 分析

健康教育护理是“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自开展以来,便得到了各临床患者的肯定和好评,但对于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2],尤其是在精神病领域里其相关报道更是少见。因此,笔者对实施不同程度健康教育的60例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3],各患者住院时间均超过了1周,且各种精神症状和体征已经得到良好控制和改善,患者意识清晰,可对答如流;依据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强化式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入院及住院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4.6±10.2)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1±1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工作10年以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于各患者出院前发放本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来获得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情况后加以统计分析(本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及评分项目共30项, 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社会能力共5项、社会兴趣共5 项、个人整洁共4项、激惹共6项、迟缓共3 项、幻觉幻听共4项、抑郁共3项)。

1.2.1 观察组 实施强化式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依据住院时间内患者各阶段存有的健康问题、健康需求,同医师治疗计划相结合,并遵照健康护理程序的整体框架,在护士长的辅助下制定出个体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计划;护士每日遵照教育计划对各患者予以健康指导和教育,并由护士、家属及患者对当日的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然后护理人员在总结当日工作经验基础上,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后再次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照此反复循环下去直至出院。

1.2.2 对照组 依照健康教育规范,给予常规的出入院及住院时期随机健康教育护理。

1.3 护理量表评分标准 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分别进行一次评分,主要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观察和交流来对其进行评定,每2位护士评定1位患者,总分等于2名评定护士的分数相加,应用减分率对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评分进行比较;评分分为5级,“没有”为 0 分, “有时有”为1 分, “时常”为2 分, “经常”为3 分, “一直是”为4 分, 其中负性项目为反序计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相关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 通过对问卷统计分析,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评分 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护理观察量表评分的平均分数明显较干预前降低,减分率为82.57%;对照组健康教育干预后平均分数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减分率为59.26%;观察组干预前后的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以促使人们积极主动的采取有益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为目标[4],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5],通过各种会议或学习活动等手段,对疾病相关知识等进行宣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极强的组织性、整体的系统性及评价性等特点[6]。足够深度的健康教育及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干预效果[7]。随着对健康教育程度的加强及护士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及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的健康需求极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8],患者通过系统的接受教育,不仅能正确面对疾病及现实,同时能良好的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从而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9]。

系统化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方式于本院已经实行多年,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以往常规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护理人员只是在患者出入院的时候给予健康指导,住院期间偶尔给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护患交流及患者反馈均较少,结果导致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盲目性[10],故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也较差;而对于观察组给予了强化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具体的教育计划, 每日依据计划进行宣教,不仅增加了护患交流,也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 同时于健康教育过程中,患者的疑问也可较快得到反馈,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患者身体存在的异样情况不断的表现出来,反馈给医师后给予处理,从而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及精神护理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总之,加强健康教育还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依从性,且可明显改善其社会能力;另外,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精神疾病这个群体在健康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而护士自主的对患者实施系统化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极大的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强化式健康教育模式还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强化式健康教育非常值得在精神病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花萍,肖七祥,丁细莲.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 332-332.

[2] 许洪伟,普恩盛,梁谢群,等.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1):14-16.

[3] 农彩云,何凤英.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1):127-128.

[4] 赵维敏,李明芳.住院精神病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05-106.

[5] 刘庆芬,寇建琼,杨红丽,等. 健康教育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5):75.

[6] 姚华华,姚秋女,陈新霞,等. 量化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296-297.

[7] 蒋玉卉,张红梅,陈慧敏. 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394-1396.

[8] 魏书红.健康教育对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212-214.

[9] 冯亚芬,郑玉红. 系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75.

第5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治疗

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6±3.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年龄为(58±3.2)岁。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心血管类疾病,这些疾病有冠心病、心率不齐、心绞痛、高血压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分析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针对针对患者的疾病,嘱咐患者按时吃药,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健康教育方案:在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后,根据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对患者施行健康教育。首先对护士进行健康知识的系统培训,让护士从患者的心理着手,真正做到为患者着想,从而有效展开健康教育。其次,培训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定健康知识册,问卷调查等,帮助患者对疾病了解更深,从而改变不良习惯,促进患者健康。最后对患者施行针对性教育,从患者的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让患者意识到心血管疾病是可以有效改善的,增强患者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其次,让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身体特别不适,因此不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在护理期间,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患者的疾病压力,通过与患者交流,让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安心休息;接下来是健康饮食,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心血管患者不宜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减少盐的摄入,保持少食多餐,多食用水果和蔬菜等。最后,健康活动教育。指导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身体免疫力,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朋友交流,促进身心健康。

在实施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后,医院针对这些患者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再让患者填写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问答,加强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意识。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以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通过对患儿在1年内住院次数及发病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实现。组间计量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治愈人数为16例,显效9例,无效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治愈人数为20例,显效9例,无效1例的总有效率为96.6%.数据显示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在常规护理中加上健康教育,其护理效果更好。

3.讨论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医学护理中的科学创新。心血管疾病病因复杂,这给疾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为老人,他们的身体免疫力下降,疾病给老人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心血管疾病病因与患者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心理因素、饮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患者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不足,因此在护理中结合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5]。通过对护理人员制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在实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从患者的心理着手,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进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治疗问题,提高了疾病治疗效果。

第6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剖宫产;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4—0112—02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患者可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健康教育是一种为增进健康而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估的教育活动,其作用是在于通过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从而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在参与剖宫产围术期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6岁,其中初产妇177例,经产妇2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7例,初中38例,高中68例,大学及以上6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医嘱随机对症进行护理,干预组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2]: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或将有关健康教育内容整理成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产妇及家属免费阅读。也可以由产妇或家属提出疑问,护士给予回答或护士选择内容了解患者掌握的情况,再给予针对性的补充讲解。将有关健康内容制作成幻灯片、VCD,组织产妇及家属观看。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教育 入院后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帮助孕妇尽快适应环境,发放健康小册子;针对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认真向其介绍术前准备的事项及手术目的、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及不适,消除产妇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孕妇对手术的信心。

1.2.2 术中教育 产妇入手术室后因环境陌生、器械的响声多而紧张,护理人员应与之沟通交流,增加产妇的安全感。承诺各项操作的轻柔及无痛性,说明建立静脉通道的重要性,据血压情况调节滴数。面罩式吸氧,2 L/min[3],预防产妇及婴儿因缺氧致并发症。行留置导尿术排空膀胱以免手术中损伤膀胱及利于医生从腹部切口处取胎头。

1.2.3 术后教育 术后告诉患者去枕平卧6 h,6 h后半卧位,术后麻醉消失后进行肢体活动、翻身,禁食6 h,进流质饮食1~2 d。若排气进半流质饮食,及早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教会产妇放松技巧,鼓励产妇与其他人交流,较早较多接触孩子。 预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用2%碘伏每日会阴擦洗2次,应用消毒会阴垫,留置导尿管24 h,拨管后协助产妇下床排尿。指导宣传择期剖宫产母乳喂养姿势,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消除产妇怕影响形体美而不能积极哺乳的心理,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性[4]。出院指导保持外阴和腹部切口清洁,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产后42 d到门诊复查,产褥期绝对禁止,注意避孕以防止怀孕。

1.3 效果评价[5]

自行设计健康教育知识评价表,包括术后饮食、活动、伤口护理、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等问题,每个问题分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总掌握率=(掌握+部分掌握)/总例数×100%。分别于实施前和出院当日对两组产妇测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2。表2结果显示,干预组100例产妇早期下床活动24 h之内达85.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组100例产妇拔出尿管以及自主排尿时间24 h之内达82.0%,明显高于对照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00例产妇排气时间≤24 h之内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的效果评价

见表3。表3结果显示,干预组100例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效果评价中,未掌握率达2.0%,总掌握率达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也作为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措施实施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利于病人疾病的恢复。

孕妇在行剖宫产术后常存在着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术后身体的恢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而言,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让患者掌握自护技巧和预防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行为,增加对手术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手术,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6—7]。

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帮助,使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顺利完成分娩;目前健康教育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8]。健康教育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消除影响恢复健康的危险因素,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9—11]。

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100例产妇早期下床活动24 h之内达85.0%,拔出尿管以及自主排尿时间24 h之内达82.0%,排气时间≤24 h之内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100例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效果评价中总掌握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77%)。以上说明,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艳,杨平利. 剖宫产术的健康教育[J].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 1221—1222.

[2] 闫秋菊,张淑慧,刘元敏. 剖宫产手术术前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05—206.

[3] 刘国英. 剖宫产术1026例围术期健康教育[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 89—90.

[4] 王淑亚.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实施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38—239.

[5] 张旭霞,孙爱华.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护理中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113—1114.

[6] 卞宗英.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运用的效果观察[J].中 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91—92.

[7] 任秀芳,石秀玲.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J]. 家庭护士,2006,4 (12):83—84.

[8] 姚桂菊.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13):283—284.

[9] 葛素霞. 宫产术后健康教育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5):60—61.

[10] 张彩芳,张翠萍. 健康教育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115—116.

第7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CNP) 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是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组病人制订的、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2010年8月~2011年4月,我们运用自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路径表,对AMI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4月首次入我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80例,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45~79岁,入院时均无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按照病人入院登记的先后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及制定 CNP以医疗路径为基础、以住院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2]。参照这一方法制定临床路径, 由日期、时间、内容组成, 内容包括检查、治疗、药物、饮食、活动、卫生宣教、主要护理诊断、措施。并将健康教育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制定成病友篇发放给病人。

1.3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时间性的随意性教育。对进入CNP组的病人由责任护士进行护理评估,根据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结合医生治疗计划,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并在路径上对病人需要的已执行的内容打勾并签名,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征求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对路径进行修改与完善。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于出院前了解AMI患者掌握AMI相关知识、应对技能和遵医行为,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改变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护理人员须每天评估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预测差异进行干预,这样,健康教育就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在护理工作中,很多年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不知做什么、怎么做。采用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时变得有章可循,增加了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3.2 满足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 临床路径表格实际上也是健康教育的计划表和时间表,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也就是要求所有的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沿着路径的内容进行,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连贯性,满足了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将病友篇发放给病人,满足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所以路径组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3.3 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疾病治疗的理解,对疾病相关知识及应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从而自觉加强了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更快地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了不必要的物资消耗,明显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3.4 有利于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人员可以对照路径表格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和全程控制,将各项措施具体落实,不断分析总结,有利于护理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病人的健康教育中,使得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方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病人易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的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3]。但病人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所增减,健康教育的方式要有所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不断总结与改进,已建立更加完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参考文献:

[1] 耿俊梅.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 ]. 护理研究,2003 ,17 (12B) :1445

第8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产科护理

护理健康教育程序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反馈功能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领域随之不断拓宽和延伸。天水市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健康教育全程指导”,为总结推广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08年7月至12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比分析等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9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6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正常产282例,剖宫产81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6.26岁;2008年10月至12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4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正常产389例,剖宫产153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5.82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胎次、分娩方式等方面分布均衡,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采用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随机讲解、示范等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每人配备1张《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见表1。责任护士根据指导表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而有计划的健康指导,采用口头讲解、示范、练习、图片、反馈、答疑等多样化的方法,同时不断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要求,给予及时的个性化的指导;专业护士检查当日健康内容知晓和掌握情况,并进行补充、强化;护士长随时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出院前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征求意见,整改提高。《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最后随病历入档。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全部掌握:能复述相关知识关键点的全部内容,或有一项不能复述但经护士提醒后即能复述者;部分掌握:有两项以上不能复述者。经宣教指导后能及时、正确地实施母乳喂养,至出院时有足够乳汁者视为母乳喂养成功,反之视为不成功。满意度则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把统计汇总所得的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2。χ2=239.2,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母乳喂养效果比较 见表3。χ2=52.9,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见表4。χ2=49.8,p<0.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产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内容表2 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3 母乳喂养效果比较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2]。健康教育在生理功能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防治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产科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产前、产时、产后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健康教育能否落在实处没有一个客观的记录,为强化责任制定《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使每个责任护士的指导都有客观记录,督促护士主动了解产妇的情况,通过评价可以掌握产妇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接受情况,也激励护士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帮助产科护士长对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督促和检查,使护士长的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对于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作用。《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可以指导责任护士按计划和时间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指导,形成一个系统、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过程,保证了每一位产妇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得到适时、相应的指导,增强了安全感,减轻了产妇及家属的许多心理负担和压力,改变了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增强了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个性化的指导、答疑,既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也利于更加有效地掌握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

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责任护士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增强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积极主动地实施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

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责任护士适时、耐心而有效的讲解、示范,增进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好,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信息需求,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患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培养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过程是护患互动的过程,因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较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其他科室有一定差别[3]。《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沟通艺术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使护士角色由单纯执行操作者转向教育、预防者[4]。这从根本上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使广大护理人员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

第9篇:护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

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1]。它既可达到预期效果,又能节约医疗资源[2]。随着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2010年初,卫生部启动了“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期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总体目标[3]。我院随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科作为第一批示范科室,为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结合本病区的特点,以“扁平化包干制”为护理特色,应用健康教育路径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开发床位42张,共有护士18名,每个责任组包干护理患者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20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5.6岁,住院时间平均12.6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0例,高中28例,大专及以上22例。将2012年1~6月住院的6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7~12月住院的6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每天由管床护士对患者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每天上班的护士按照自己的教育思路宣教,结果有的内容重复多次,有的内容未提及。观察组有责任护士按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内容实施健康教育,从患者入院至出院有计划的、有次序的进行。包括入院宣教、专科护理宣教、心脏介入手术术前宣教、术中配合、术后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

1.2.1制定心内科健康教育路径表 为保证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特异性和实用性 [4] 在充分了解和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查阅文献,征求意见,收集资料,结合本专科实际,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根据病程阶段和住院时间以表格的形式制定了7个方面的内容,见表1。

1.2.2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对全科护理人员培训 为保证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能力,根据心内科健康教育路径表的相关内容,对心内科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全体护理人员需熟悉健康教育路径表的流程,全面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1.2.3健康教育方法 由责任护士按照路径表的顺序,针对患者不同的文化、年龄层次、病情特点等实施人性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每日落实健康教育,并在相应的栏内填写并签名。每天管床护士上班时只要看一下路径表,就知道所管患者是入院第几阶段,该天阶段宣教的内容一目了然。实施中不断征求和询问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实施后,责任护士以复述、回示的形式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签名。护士长不定期到病房对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定期在护理安全例会上对健康教育路径表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反馈。

1.2.4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出院前1d由质控护士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现场回收。

1.2.4.1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病区环境、入院须知、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疾病知识、心脏介入手术名称、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对每个问题评定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

1.2.4.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责任护士不参与,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真实、客观。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10个项目,按满意、不满意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运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所有人员都按照路径表的时间和内容统一进行教育,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借助路径表能有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5],避免了因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随机性、不规范性;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加强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意识,由过去的被动沟通变成了主动沟通,同时落实签名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不仅便于检查督导,而且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6],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病因、诱因、用药、治疗方法、预防保健知识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还增加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而且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主动参与治疗的意识和自我防治能力明显提高。表2显示,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P

3.2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由于健康教育路径的开展,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能受到精心全面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改善并且维护好人类的健康。同时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体现了“优质服务”的内涵,由于健康教育路径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护理过程,责任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和患者交谈,融洽了护患关系,消除了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足了不断增长的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需求。表3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述所,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为患者提供系统、动态、规范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及技能指导,优化了心内科护理服务流程,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使责任护士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7] 。同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从而把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萍,赖红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11.

[2]张宏雁,董军.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2001,3:98-10l.

[3]王蕾,张献文,李想.急诊重症监护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59-261.

[4何艳梅.健康教育路径应用在骨折卧床患者中的效果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134-l136.

[5]闫华,贺爱勤,李爱荣.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