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

第1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3月15日,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在北京与清华大学、中粮集团等14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垦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步伐。

■携手中国农大、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水平

在签署的14项战略合作协议中,科技合作是重头戏。为了给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大荒分中心,共同组建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在海南省和黑龙江垦区分别进行试验示范,开展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杂交粳稻试验示范。同时,将在农垦总局哈尔滨管理局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北大荒设施农业研究院。具体内容为:负责相应的设施园区规划和农业设施建设指导工作。每年主要利用农闲季节集中培训,不定期到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开展各类绿色及有机蔬菜、水果产品的研发等。

■牵手五大“国字号”集团:从战略层面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

黑龙江垦区拥有部级、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培育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支柱产业,形成了20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黑龙江垦区总局及北大荒集团等与中粮、中旅、中农发三家央企和国务院授权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管理的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以及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之一的北京华联集团五大“国字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总局和中粮集团将在粮食综合深加工、粮食仓储物流、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产业水平,同时,鼓励农垦总局所属企业以土地、资源、货币、技术等多种方式出资入股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农垦北安管理局将同中农发集团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同搞好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企业产品购销,打造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成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北大荒集团与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将加强双方在粮食物流、食品加工领域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粮食物流服务平台和国家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北大荒集团与北京华联集团的合作主要是在终端市场方面,北大荒集团将采取整体进入、专区销售、统一品牌、统一费用、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广告宣传的“店中店”销售模式,即北大荒集团所属龙头企业(包括各管理局、农场)的优质、特色产品,整体打包进入北京华联超市,实行集中供货、专区销售。而北大荒与中旅的合作则主要是充分利用北大荒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好和旅游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延伸农业旅游这一产业链条。

■管理、培训、信息化:建设世界级现代化农业集团的新抓手

第2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确定了全国今后的大政方针和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探索一条“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正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也正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2013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本刊决定开设“践行十”专栏,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系列报道来真实反映全省各地区、各行业部门贯彻落实十精神,特别是在具体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中的生动实践,以飨读者。

前言

河南省豫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粮集团”或“集团”)是由原属河南省粮食局管理的20余家粮食企业划归省国控公司后重组成立的第一艘河南粮企“航母”。2011年3月16日,在豫粮集团揭牌仪式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王明义明确指出:豫粮集团隆重揭牌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进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粮食企业走向集团化、产业化的一个新的开始。豫粮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我省从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2年10月17日,豫粮集团襄城县粮食产业有限公司隆重挂牌;10月26日,豫粮集团与长葛市人民政府举行“农业暨粮食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11月14日,豫粮集团与美国NBL公司达成在中牟县建立大蒜加工厂的合作意向;11月28日,豫粮集团投资成立的“河南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12月21日,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这一系列匠心独运、紧锣密鼓的大手笔,不仅凸显集团整合后的效果和威力,而且彰显出集团领导者的谋略和气魄。铿锵的脚步昭示着豫粮集团已经进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近两年来,在河南省国资委和国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豫粮集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确定以“把集团打造成为省国有粮食企业改制重组、项目开发、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专业化平台”为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带领全体员工倾力打造布局合理的现代粮油产业园区,积极构建完备的粮油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知名粮油产业品牌,精心编织粮油产品贸易网络,有效破解集团企业融资瓶颈,积极探索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2月底,豫粮集团完成销售(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72%;集团总资产45.58亿元,总仓容180余万吨,油脂、大豆、小麦等品种的加工能力已达120万吨,夏收小麦近70万吨。据悉,在同类粮食企业中,以上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目前,豫粮集团共有在职员工近2000人,已经形成粮油仓储管理、购销,粮食种植,粮油深加工,餐饮、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等完备的粮油全产业体系。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形势下,豫粮集团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从2011年4月份起,河南省国控公司陆续将所持有的近20家粮食企业产权划入豫粮集团。这些老牌的国有粮食企业大多数整体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和产品附加值低,结构不合理,政策依赖性强,已不能适应当前粮食产业的发展要求。本着“态度坚决,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的方针,豫粮集团强调“在发展中整合,在整合中发展”,集团总部自身定位为聚焦产业全价值链管理的中心,对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生产经营监管、投融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业绩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负总责。在所属企业内部统一建立了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与市场接轨的绩效考核、科技创新和内控管理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传统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也是豫粮集团浴火重生的关键元素。豫粮集团通过对所属企业进行结构治理,建立了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构建董事会制定决策、经理层具体落实、党委和监事会监督检查的有效制衡工作机制,形成集团抓战略、抓方向、抓监督,下属各公司抓经营、抓落实、抓效益的经营格局。

按照参股、控股企业的股权持有情况和市场形势,集团委派监事到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阶段目标制定和决策执行情况监督,切实加强产权管理,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进行干部人事管理改革。集团将所属企业干部的劳动用工、档案管理、业绩考核等统一到集团的整体管理轨道内,努力做到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人尽其才。

针对存在的收入分配制度差别大、人工成本增长过快等情况,集团下发了紧急通知,对所属企业在工资调整、奖金发放、小汽车购置、领导出国、职工旅游等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制定奖优罚劣细则,并严格执行。对年度亏损额较大、有重大损失的企业,根据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

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豫粮集团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发展轨道,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了根基,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本实现集团在发展中快速融合提升的战略目标。

打造布局合理的粮油产业园区

围绕《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要求,豫粮集团确立了“建立全省布局合理的粮食收储网络、功能集聚的现代粮食产业园区、产业领先的粮油精深加工链条、辐射广泛的粮油产品贸易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将分别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豫北、豫中、豫西南筹建多功能综合性粮油产业园区,实现粮油企业供应、加工、销售、物流一体化集聚发展。豫北粮食产业园区将主要向京津一带提供生产和消费保障;豫中粮食产业园区将承担郑州区域粮食流通业务;豫西南粮食产业园区的业务将辐射鄂、川、陕等省。2012年,在项目投资、规模扩张上,豫粮集团可谓重拳出击、佳音频传。

2012年10月17日,豫粮集团襄城县粮食产业公司隆重挂牌,标志着集团豫中产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这是豫粮集团实现产业园区战略布局和构想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挂牌仪式上,豫粮集团董事长张培贤表示:“豫粮集团将把襄城县作为粮食产业集聚的重点地区之一,以襄城国库、粮管所为基础,参与襄城县传统粮食产业的提升和改造,构建种子供应、粮食收储、农产品精深加工、粮油产品知名品牌培育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届时,襄城县人民政府将该县粮食局所属国有粮食企业整体划转给豫粮集团。豫粮集团发挥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依托襄城县的地缘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大型粮深加工项目,在原粮食企业收储、物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豫中的粮食物流节点。襄城县项目开业之前,集团筹措了大量资金,组织人员与襄城县粮食企业的同志们一起,收购小麦12万吨,取得了良好业绩。

2012年10月26日,“豫粮集团、长葛市人民政府农业暨粮食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此次合作,是豫粮集团由粮食领域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大胆尝试,也是豫中产业园区建设的进一步纵深发展。豫粮集团将以长葛市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契机,合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与长葛市政府共建“豫粮集团长葛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土地集约化、耕种机械化、管理科学化、产销统筹化的管理模式,整体带动长葛市农业和粮食产业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豫粮集团将通过资产收购、改制重组等方式逐步分批盘活长葛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造、修缮并扩建原有仓房,合理布局和提升库区功能,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现代化的粮食仓储设施。

2012年11月14日,豫粮集团与美国NBL公司达成在中牟县建立农产品深加工的合作意向,标志着集团已进军国际市场,融入世界粮油产业链。

2012年11月28日,豫粮集团投资成立的“河南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投产后一期年饲料生产能力可达54万吨,二期可达到90万吨,将成为全国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饲料企业。该公司的成立,成功盘活了企业已闲置10年的资产,使集团成功进军饲料行业。

2012年12月21日,豫粮集团濮阳粮食产业园举行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目前,集团正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拟建设日处理小麦2000吨面粉生产线、10万吨标准化小麦交割仓库和35万吨现代化粮食储备与周转库等,形成冷链物流、粮食交易信息平台、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等主食产业化工程。

从市场形势出发,结合实际,筹建多功能综合性粮油产业园区,签定合作项目,实现扎实稳健的扩张是豫粮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坚实的脚步孕育着豫粮集团美好的明天!

构建完备的现代粮油产业体系

由河南省粮食局所属企业改制重组的豫粮集团,粮油收储业务为其传统优势产业。目前,豫粮集团在全省各地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的粮油仓库。目前,总仓容180余万吨。

在实际工作中,集团上下高度重视粮油主业经营工作,时刻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动态,准确把握国家粮食政策,正确分析研判市场行情,并制定出集团的总经营思想:稳妥经营,统一指导,不赌市场,做大贸易;由于研判正确,准备充分,2012年夏粮收购中,集团收购小麦近70万吨,同比增加了68.4%,创造了省直粮企夏粮收购的最高记录。由于切实抓好常规质量安全检查,各企业储备粮油管理、“四无”粮油率、食品质量标准等均达到了目标要求。

众所周知,粮油收储只是粮油产业化的一个中间环节,在粮油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上,以收储为界,向前是种子、种植,向后是粮油深加工到餐饮、超市、专卖店等,并呈现越向后效益越高的趋势。高附加值是粮油产业化中形成全产业链条的动力源泉。豫粮集团自成立以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了对各子公司的统一领导,号召各子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基础上,巧借集团兼并重组和规模扩张的东风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粮油、种植、购销、仓储管理、粮油食品加工、餐饮、粮油产品进出口贸易等完备的粮油全产业体系。

目前,豫粮集团油脂、大豆、小麦等品种的加工能力已达120万吨,油脂年灌装500万箱;绿色高蛋白大豆食品年加工28000吨;面粉、面条年产10万吨,在河南省同类粮企中加工能力位居前列。豫粮集团通过构建完备的粮油产业链条,提高了所属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培育知名粮油产品品牌

品牌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等所形成的一种评价和认知,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知名品牌是企业的骄傲与优势。豫粮集团旗下的粮食企业经营多年,已经拥有“爱厨”植物油、“世通”豆制品和“粒粒珍”种子等多个省内知名品牌。豫粮集团以品牌力量带动集团发展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为把现有区域性品牌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集团加大了投资整合力度,促进品牌升级。通过努力,集团培育的知名品牌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豫粮集团投资较大的爱厨工业园加工项目已得到较快发展;亮健科技公司是集团接收改组的一家油脂企业。集团利用亮健公司的基础设施和机器设备,增资整合,将爱厨公司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强力注入,把亮健公司打造成为爱厨公司在豫北的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目前,在全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上,“爱厨”食用油已占有重要份额。

“世通”目前已是河南省豆制品的第一品牌,产品分布于郑州市各大超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及“双汇”河南省所有连锁店,市场占有率全省第一,潜力巨大。集团已对世通食品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做大生产规模。增资后的河南世通食品有限公司产量和品种都有了明显增加,效益明显增强。同时,集团将扩大“粒粒珍”种子种植面积,放大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利润率。

豫粮集团不仅重视对原有知名品牌的发展提升,而且重视对新品牌的培育和开发。2012年10月17日,豫粮集团襄城县粮食产业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集团将其拥有的“首山牌”面粉品牌收入囊中;豫粮集团嘉鑫公司已建有大型建设现代化冷库及大蒜深加工产品生产线,下一步将逐步扩大原蒜出口与深加工,培育新的品牌;同时集团拟在所属粮食产业园建设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将着力培育馒头、面包、冷冻食品、杂粮食品等各类方便食品品牌。

建立辐射广泛的粮油产品贸易经营新格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信息化的倍增效应。产品贸易直接产生利润,而信息化程度决定着产品贸易的质量。豫粮集团自成立以来,立足粮食主业,实行多渠道经营,通过融入区域经济圈和世界粮油产业链,加大与国际、国内大型粮企的战略合作,着力改造老国有粮企投资方式,精心编织粮油产品贸易网络。在市场上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从仓储、收购、政策性经营的老“三位一体”,向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三位一体”的转型升级,建立辐射广泛的粮油贸易新格局。豫粮集团精心编织的粮油产品贸易网络最终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内粮油产品贸易:通过对省内收储资源的有效整合,豫粮集团搭建了内贸购销平台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小麦、玉米的收购和销售网点覆盖河南全境,并渗透到周边主要粮食产销区,是我国小麦国内贸易的主流供应商。除了为集团内部小麦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粮源,豫粮集团也与其他大型面粉企业形成长期供货关系,提供优质小麦粮源。截至目前,集团拥有稳定的内贸客户近百家,年内销能力在100万吨以上。

另外,在国内贸易经营方面,豫粮集团在种子经营、期货和餐饮行业都卓有成效。

种子经营:豫粮集团金粒种业有限公司是目前省内规模较大的种子繁育、推广和销售企业,先后参与开发推广玉米品种洛玉8号、郑麦9023、西农979等多个品种。其中,西农979仅河南省种植面积就有600多万亩,已成为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第一大品种。目前,借助集团营销渠道,已构建了横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山东5省近150个县市的销售网络,“粒粒珍”牌种子品质优异,质量可靠,被黄淮麦区广大农民高度认可。

豫粮期货:豫粮集团参股的万达期货和中原期货年期货交易量位居同行前列,拥有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除接受股权分红外,豫粮集团部分子公司通过运作粮食套期保值业务,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取得了良好成效。

豫粮餐饮:豫粮集团双丰饮食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是服务企业、学校等各类机关团体的一家专业餐饮后勤服务企业。目前管理有河南省委职工食堂、信息工程大学和郑州一中学生餐厅等10多个餐饮项目,经营规模在3万人左右。

国际农产品贸易:豫粮集团无小麦、玉米等大品种粮食的进出口权。但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求融入世界粮油产业链。2012年5月,豫粮集团专程到柬埔寨和越南考察,与相关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越南建立木薯收储基地。

目前,集团已将小杂粮、大蒜等农产品出口到加拿大、土耳其、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争取,调味料、蜜橘、地板砖等新品种已经成为豫粮集团国际贸易经营的新亮点。2011年,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豫粮集团创汇近1000万美元。2012年10月底,已创汇160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0%以上。

搭建银企合作融资平台

资金是企业生产发展的血脉。为促进金融机构对豫粮集团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所属企业融资难题,豫粮集团积极促使省农发行与省直10家粮食企业成立了河南省省直粮食企业粮食共同担保基金,豫粮集团是其理事长单位。基金以“入会自愿,信用为本,贷款互保,风险共担”为原则,在确保各会员自身信用的基础上,组织会员开展信用互助。

基金的成立,搭起了集团粮食企业与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之间的桥梁,突破性地解决了粮食企业融资瓶颈,实现集团粮食企业收购资金和预防金融风险的有机统一,达到“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目标,是银企合作的一个范例。河南省省直粮食企业粮食共同担保基金的成立,基本上解决了集团及所辖企业夏、秋收购的资金需求。

另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积极与豫粮集团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2012年,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上市后,集团及所辖企业及时足额获得了收购资金,快速入市,多点收购,即时结算,稳定了市场,保证了农民利益,企业也取得了良好收益。

记者手记

面对航空母舰环伺的局面,一个由气垫船、摩托艇、巡洋舰等组成的混编船队该如何应对?是因循守旧、简单相加、各自为战,还是突破常规、科学决策、快速整合,迅速提高战斗力?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豫粮集团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

面对严峻形势,俯瞰全局、敢于担当、锐意进取的豫粮集团领导班子时刻牢记重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思路,谋划全局,真抓实干,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所属企业统一化、集团化协调发展,取得卓有成效的实绩:洗礼后的混编船队众心合一,步调一致,进退自如,已经初具航空母舰的雏形了。

第3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规模化,产业化,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扶植,特别是各项奖励和补贴政策的到位,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面积较大、生产粮食较多的职业农民,他们三两组合,成立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当地都是种粮高手,不仅有一定的农技知识和耕作经验,而且都是些壮年劳动力。他们通过土地租赁的方式取得大面积的土地耕种权。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对粮食生产的拉动作用,对粮食生产产业化的推进作用。但是,在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对桃江县的多个水稻种植合作社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了解他们在组织生产、粮食销售等各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并提出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见解,以便共同探讨。

一、近年来粮食生产的现状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为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全县现有人口 89 万,其中农业人口 72 万,水田 3.35 万公顷,是湘中偏北一个典型的丘陵区农业大县,人均占有耕地少,稻田单元面积小。过去,农民以种粮为主业。历史上的1990年,水稻播种面积曾达到6.47万公顷,稻谷总产36万吨,其中双季稻面积达到6.43万公顷,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99.3%,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然而,随着粮食比较效益的逐年下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大量农村劳动力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及至2003年,全县水稻总播种面积减至3.70万公顷,总产减至 20.14万吨,其中中稻面积扩展到1.61万公顷,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43.51 %,抛慌现象随处可见。直至“十一五”期间,我县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全县大力推进粮食等优势农业区的规划和建设,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优质稻米、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2.4万亩,比2005年增长了45.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14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量39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9.4万吨,2010年专业合作社经营租赁承包稻田15.28万亩,种植水稻22.87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27%。粮食生产又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喜人局面。期间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十二五”以来,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桃江及时调整了农村工作部署,鼓励农民种粮,通过县、乡两极政府大力宣传和村组基层组织的积极诱导。截至2014年,土地流转面积达29.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发展3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1633户,承租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三年来,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3%左右增长,粮食产量均超38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由于粮食生产特别是双季稻持续发展,2012年、2014年,我县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其中灰山港的金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生产基地11个,租赁承包了稻田4125亩,主要种植水稻,全年双季稻连片种植1500亩,其他经济作物600亩,合作社采用雇佣当地农民用工办法,解决就业人员100人。

三、水稻种植合作社对促进粮食生产的贡献

1、粮食贡献大 辐射作用强。根据我们的调查,桃江县2014年种植2公顷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有1700多户,人均生产稻谷6.49吨,是全县人均0.39吨的16.6倍,销售粮食 1.1万吨,占全县稻谷商品量的十分之一。小的家庭农场最少也有2.10公顷,产量13.6吨。这些新型农民对水稻生产注入了很高的热情,在接受新理念,应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给我县的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周边的农户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果。使全县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更快捷,普及面更广阔。

2、有效地整合了土地与光热资源。在全县的种植合作社耕地面积中,约70%的耕地是通过土地流转租赁集约耕种的,避免了土地和光热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有些耕地常年种植的一季稻,合作社租赁后,有约70%种上了双季稻,还带动周边农民也种上了双季稻,增加了双季稻的播种面积,提高了复种指数,扭转了我县前些年来一季稻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局面。

3、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散小户的农民将田土租赁给合作社以后,不用担心抛荒问题,可以放心外出经商、打工,一心一意创业致富。合作社农忙季节雇请当地的农民给他们从事水稻种植的各项农事劳动,使2万多名就地务农的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季节性的就地就业。据初步统计,合作社支付给农民的工资多达200多万元,就业农民人均收入500多元不等。

四、我县水稻种植合作社发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水平不高 科技含量低。调查中发现,种植户种植水平较低,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无几,还未达到质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新品种更新慢,对新的高产栽培超级稻种子不敢大面积使用,或者因耕作技术跟不上,高产品种产量不高,密植后病害控制不到位,影响总体产量。管理上还是以粗放管理为主,水肥的施用不能及时到位。平均产量没有多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2、生产规模不大 作业水平低。上千亩的合作社全县只有十几家,大部分家庭农场只有50到200亩的规模。受丘陵区人多地少和靠天吃饭的老观念影响,不敢发展扩大规模。受经济条件制约,机械化程度低,平均每户只有简单的农业机械3-4台,部分农户还靠与别人换工来完成复杂繁多的栽培工序,农忙时节出高薪也请不到劳动力,误时误工,严重阻碍了粮食种植的发展规模。

3、产业化程度底,产业链延伸不长。大部分的合作社处于原粮生产与销售阶段,产业链拉伸不长,附加值不高。个别合作社拥有小型稻米加工设备,年加工销售稻谷几百吨,只占自身生产稻谷的11%。销售范围也只限于当地周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稻米品牌,更别说绿色认证。

4.组织化程度底,抗风险能力差。虽然各个乡镇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合作社,但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相互间的交流、观摩少,信息闭塞,加上农村多数农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抵御水、旱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较弱。

5.出租的稻田越来越少。桃江地处丘陵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农业县,粮价的回升,流转中存在的矛盾,让很多租出去了稻田的农民都要收回来自己耕种,导致了稻田租赁市场的短缺,让一些有意谋发展的农民将无田可租,成为无米之炊。

6.种粮的效益难预测。近年由于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较大,补贴措施较多,政策的落实到位,农业科技技术推广普及率提高,气候条件好的年份,合作社还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产品生产的周期长,风险大,获利空间小的矛盾还是让长远发展的效益维持难以预测。

五、我们的看法和提出的建议:

1.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现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很多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这些补贴政策要实实在在落实到农民手中,鼓励种粮,充分调动各个合作社种粮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既不能强征强租耕地,也不要让耕地抛荒闲置,让有心种田的有田可种,外出打工经商的安心在外发展,形成共生互赢的局面,稳定和巩固合作社的规模和效益。资金信贷部门要降低中小微贷款的门槛,积极支持他们搞加工转化,延长粮食产业链条,走“产、加、销”的产业化道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将技术服务对象转移到以合作社为主体,将推广工作有重点的向他们倾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2.鼓励农技干部牵头承包耕地种粮。他们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粮食生产经验,观念更新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容易,对风险的预测性强,对当地情况熟悉,整合资源更具优势。

3.搞好科技培训。利用农闲时季常态化的开展技术培训。不但要教他们怎么种,还要教他们种什么、怎么卖。增加他们在经营、市场、发展方面的理念。为他们量身打造对路的精简栽培技术,从种子选择、栽培方式着手配套组装适合他们的全套新技术体系,推行优质水稻的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培育成为从事环保型粮食生产的示范和辐射典型。多搞田间地头等面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先应用者。

4.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产品生产销售流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司+农户的产销模式,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分工合作,农户负责生产与加工,公司负责销售,这样既能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同时减少公司的生产成本,实现双赢。建立农产品生产数据库,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农产品产销信息,这样能提高效率,减少交易成本。

第4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黑龙江省在上年粮食总产量登上1100亿斤台阶、跃升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增长到1250亿斤,保持总产量、商品量居全国“双第一”的粮食大省。

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省耕地面积1151.6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0亩;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468立方米;天然草原面积约433.3万公顷。其中,主要耕作土壤为黑土——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典型的黑土面积约为7万平方公里,属难得的稀有资源;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全;农区地势平坦,并且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粮仓的优势条件。近年来,该省粮食产业日益呈现以下重要特点:

(一)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

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中呈现一个重要特点,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玉米、稻谷和大豆等三大作物,都占据重要地位。以2010年为例,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139.1万公顷,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0.425%。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在高基数之上再增加到1250亿斤,比上年增加140亿斤。其中,玉米增幅最大。从2008年以来的5年间,黑龙江省增产粮食总量高达457亿斤,占全国同期新增粮食产量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5度,是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拥有发展绿色食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生状态,天蓝水碧、四季分明。漫长的寒冬阻止了病虫越冬,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和农药使用量。夏季昼热夜凉,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色香、质量安全可靠、营养全面丰富。

近年来,全省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其重点是抓好绿色食品总量扩张、优化质量、全程监管、品牌整合和市场开拓,促进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据统计,到2012年末,黑龙江省绿色粮食等各种作物种植面积高达6700万亩,实物产量3510万吨,全省“三品”认证数量达到10807个,其中绿色食品达1054个,居全国首位。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省份。

(三)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仓

随着黑龙江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从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全省粮食总产量从627亿斤增长到1114.1亿斤,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跨越,跃升为全国第一位。与此相应,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提高:2011年达到2907.98斤,2012年再升为3383.45斤,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黑龙江粮食商品率不断提高,由新世纪初的70%上下,提高到目前的82%以上,向全国贡献的商品粮数量大幅增加:仅2006~2010年的5年间,黑龙江省贡献的商品粮累计达到3229.5亿斤,粮食优质率依然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目前,在我国现有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能够调出较大数量商品粮的省份已为数不多了,而黑龙江省始终是佼佼者。黑龙江省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可养活全国1/6的人口;粮食产量、粮食增量、粮食商品量和输出量,均摘下中国“第一粮食大省”的桂冠。

黑龙江省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的“五大”特点

今日之黑龙江,无愧于“中华第一大粮仓”的美誉。那么,黑龙江省近年来是如何跃升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的?走访广袤的黑龙江大地,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这就是一连串“大”字:大水利、大农机、大流通、大科技、大合作。这“五大”,有力地挖掘出黑龙江粮食增产的潜力,不断探索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

(一)大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黑龙江省以大步伐发展“大水利”,建设灌溉大系统,绘制出建设“大水利”的宏伟蓝图。全省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亿元,实施农田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滨水城市等“十大工程”,构建起“五大体系”: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水利管理体系。迄今,黑龙江省完成国家“节水增粮”行动规划任务,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水库兴利库容达到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调控能力由13%增加到18%;水田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73立方米,为“十二五”全省粮食总产冲击1500亿斤目标夯实了水利基础。

(二)大农机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黑龙江省近年来积极夯实“大农机”的装备基础,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黑龙江省在建立“大农机”格局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黑龙江省从2008年开始率先建设投资规模达到1000万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过5年的发展,至今已建成797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建设标准高、机具配备全、经营活力强的特点。目前,全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总动力达到301万千瓦,入社社员的数量发展到11.2万户,入社土地面积达到593万亩,辐射土地扩大到400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5以上。

(三)大流通

市场流通体系是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手段。黑龙江省粮食部门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宏观大局和服务“三农”为主旨,围绕省政府规划的“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积极开展服务,采取了一系列攻坚措施,开拓粮食“大流通”的市场网络,实现了“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良好开局。迄今,黑龙江省已与全国15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谱写了产区与销区合作共赢的“大流通”新篇章。

(四)大科技

科技是粮食持续增长的动力。黑龙江省着力以科技创新开掘出粮食增产的内在潜力,把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施肥科学化贯穿于粮食生产全过程,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2010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粮食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从2011年以来,黑龙江省创造了全国粮食总产和粮食商品量“双第一”的业绩,“大科技”的强力支撑功不可没:

(五)大合作

黑龙江省勇于探索和突破,创新“大合作”的经营方式。近年来,黑龙江勇于探索专业合作社、“场县共建”等多种方式,实现多部门的大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规模经营水平。2011年以来,黑龙江各垦区共出动拖拉机10477台,为地方代耕、代种、代收总面积达4052万亩。

抓紧战略机遇期,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

在赢得“九连增”之后,我国粮食仍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但也进入难度更大的攻坚期。抓紧机遇,奋力攻坚,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对保障国家粮食可持续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促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31个省、市、区中,有13个粮食主产省(区);11个粮食产销基本平衡省(区);7个粮食主销市(区)。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两大地区。2011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播种总面积为7910.41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1.54%;总产量达到4342.17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列高达76.02%。同年,全国粮食商品量达到34461万吨,商品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为60%。在13个粮食主产省中,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等7个省粮食商品粮增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其中,黑龙江省商品粮增量超过500万吨。目前全国1/4的商品粮由黑龙江省和河南省提供。事实表明,粮食大省在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

然而,必须清醒看到,近年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商品粮供应能力发生了较大变化:商品粮输出量较大的省(区)仅有7个;商品粮输出量变小的有2个;粮食输出和输入基本平衡的省有3个;完全变为粮食输入的省有1个,粮食主产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矛盾和“瓶颈”。

一是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即国家需要多增产粮食,而农民需要增加收入;二是粮食现代化与土地“碎片化”经营权承包的矛盾,即适度规模经营与小农生产不适应;三是粮食基础设施落后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即农业农村生产与农民生活设施薄弱,不适应粮食现代化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的矛盾,即“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长期未取得根本改变;五是粮食部门的社会职能与管理手段“空心化”的矛盾,即粮食部门缺乏宏观调控手段与其承担的职能不相适应。

上述深层次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宏观高度,采取重大战略对策,逐步加以解决,以有效促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具有十分重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可持续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需要;二是保障民生基本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三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为其创造物质基础;四是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促进地区优势充分发挥,使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五是加强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抵御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性的需要,以牢固掌控本国粮食主动权。总之,要把建设粮食大省置于“三农”、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有力促进其“做大、做强、做富”。

(二)衡量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基本标准

衡量一个粮食大省“由大转强”、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后盾,决不是一个称号,而是具有重大的分量和达到必要的标准。从粮食产业不可少的要素考虑,一个粮食大省“由大转强”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客观标准:

一是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高。通过“四化”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就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食优质高产为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以高度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为主要标志,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为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涵盖良种开发、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物流销售、循环利用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作为最重要要素的耕地,要保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高标准基本农田、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质量和优质率、人均粮食占有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现代粮食流通和物流体系功能高。粮食大省“由大转强”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就是具备现代粮食流通和物流系统。包括粮食流通职能机构健全,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充分,粮食多成份、多渠道、多形式流通繁荣灵活,粮食超市、连锁、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广泛普及。与此同时,与粮食总产量、流通量不断增大相适应,粮食储备规模也不断扩大。鉴于此,在粮食主产区必须建立完整的粮食物流系统,即把各种粮食仓储、运输、装卸等各种设施有机结合为完整的系统。其中,特别要采用绿色储粮和“四散”储运方式,做到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以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三是粮食科技贡献率高。粮食主产区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在保障足够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粮食优质率即提高粮食单产和提高粮食品质质量。包括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科学施肥与田间科学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科技贡献率。目前,全国粮食科技贡献率为52%,与经济发达国家80%的粮食科技贡献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粮食主产省(区)实现“由大转强”,粮食科技贡献率至少要达到或超过80%的水平。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高。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农业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大省在“由大转强”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即在坚持以农民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大对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提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提高其组织化程度,以适度扩大规模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益。

五是粮食供应商品率高。粮食商品率是衡量提供商品粮数量的指标,其高低取决于粮食商品量的大小,也是反映粮食生产发展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提供商品粮的主产省呈现趋向减少的趋势,或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减少。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理应也必须提高粮食商品率和粮食优质化率。即可提供较大数量的商品粮及其制品,除了满足本省的粮食需求之外,还可向全国提供更大数量的商品粮食。

六是现代粮食加工业体系发达。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决不可停留在只提供原粮的生产基地的地位,必须成为重要的粮食加工基地,建立现代粮食加工业体系,特别是要积极发展主食产业化经营。其基本途径在于,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涵盖粮食收储、粮食加工、粮食物流、成品销售等环节的完整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全面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三高三低”,即: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我国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对策建议

一个“粮食大省”真正转变为“既大又强”的粮食基地,既关系粮食产业组织经营体制和机制,又涉及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这要求粮食主产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的宏伟目标。

(一)以“大资源观”为理念,突破日益加剧的资源约束

所谓“大资源观”,就是不仅要扩大资源的外延,而且要充实资源的内涵一一提高要素资源禀赋。我国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守住“天下粮仓”,实质上是严把18亿亩耕地“红线”的关口,开发和保护好“水、土”两大关键要素。然而,从发展趋势看,包括粮食大省在内的粮食资源约束性越来越大,必须实行以“水、土”为中心的“大资源观”,即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和水源的同时,还要开阔视野,积极开发、改良和利用水域、丘陵、荒地,乃至沙漠,使其变成宝贵资源。

首先是强化“双严格”制度,提高要素资源的利用率。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粮食大省“由大转强”不可替代的战略措施。粮食大省更要带头坚持18亿亩基本农田“红线”的方针,强化严格保护耕地、严格节约耕地、保持足够粮田面积的原则。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丘陵山地、宜农荒地、江河湖海的开发,保护和改良环境,防止和消除污染。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积极改造草原、保护天然林的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完善节水灌溉系统,加强抵御旱灾的能力,切实巩固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有效提高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率。

其次是强化“双积极性”,提高稀缺耕地的产出率。迄今,我国还有2/3的农田是中低产田。加大其改造力度和速度,提高土地产出率,既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关键途径。为此,强化“双积极性”,即加强主产区和主产区农民的“两个积极性”。

(二)以“大合作”经营为突破,拓宽粮食产业化道路

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途径在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大合作”经营,即以新型农村“合作制”拓宽粮食产业化道路。迄今,我国粮食主产省已经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现代粮食产业的新生力军。然而,目前我国必须采取创新性举措,解决其新产生的体制、机制问题。

首先是创新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体制机制。从客观经济规律和实际需要出发,探索和创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就是一种粮食产业化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目前,人们正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形式。笔者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优于其他形式的最佳形式。

从我国农村和粮食主产区的实际需要出发,现在需要培育和建立两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种是真正的农民专业信贷合作社;另一种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坚持现行农村经济制度基石的条件下,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按股份取得红利;农民既可以参加合作社劳动,以劳动量取得工资报酬;农民也可以不参加合作社劳动,到外地打工,但仍然可以取得土地股份红利。这样,农民便可放心地把土地经营权交给合作社,自己从事其他非农活动,以增加收入。这种新型农民合作社组织在村社的范围内由农民自愿组成,实行“六统一”: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收获、统一管理、统一出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克服粮食规模化经营与土地“碎片化”承包之间的矛盾,又可促进以农民合作社企业为主体的粮食企业化与产业化经营。

其次是创新粮食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实质而言,发展粮食产业化组织经营,既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也是探索新型生产发展方式。实现这种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为带动,把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经营组织方式。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28万个,带动农户1.1亿户;龙头企业11万家,粮食主产省发展粮食产业化需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二是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四是坚持机制创新。同时致力于实现“五个一批”的目标:即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企业集群,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构建一批优势产业体系。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灵魂,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利益联结机制问题,要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是总结各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粮食大省以各种具有带动力的企业为龙头,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纽带,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组织经营,社会化综合服务,企业化管理运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把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联结成一体的生产经营组织。粮食大省普遍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就必然会把粮食产业化组织经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再次是创新主食产业化组织经营之路。所谓主食,一般是指国民日常生活消费的、数量巨大、满足人体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主粮及其制品。在振兴主食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上,必须实现主食工业化生产方式。这是指运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食物的科学配方,以规模化、批量化、集约化方式利用面粉、大米、肉蛋奶、调味料等原料,加工出优质主食品。其产品具有标准化、规格化、方便化、营养化等特点。粮食大省振兴主食工业化生产,要把主食工业化生产与主食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做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随着主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提升,在粮食主产区必将涌现一批体制新、机制新、实力强的加工企业,不仅会开拓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路,而且必然带动主食产业化经营。同时,把具有新体制、新机制的主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配置和形成主食品产业集聚园区。

(三)以“大流通”为关键,提升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粮食大省“由大转强”,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五大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现代粮食调控体系;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现代粮食产业化体系;现代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

首先是注重提升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当前,粮食大省必须采取“五个进一步提升”的重大措施,以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其一,进一步提升粮食市场化水平。即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粮食市场体系和网络,重点在于整合市场资源,提升粮食市场功能;其二,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储备科学化水平。适应国情、粮情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以及抵御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应急需求,我国应在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储备结构、储备科技等方面提高科学化水平;其三,进一步提升现代粮食物流系统水平。通过加快现代粮食物流设施的整合与建设,构建起网络化、信息化和“四散化”(即粮食散装、散卸、散运、散存)的现代粮食物流系统;其四,进一步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即在坚持发展多渠道、多成分、多形式、少环节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和新格局的前提下,把主渠道与多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五,进一步提升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当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良种推广服务,安全储藏服务,精深加工服务,资源开发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冷藏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其次是注重健全完善粮食价格体系。在提升我国粮食市场化水平中,尤其要注重健全和完善粮食价格体系。近几年,我国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内外市场价格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粮食价格改革“两难”矛盾的问题继续存在:即不提高粮价难以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大幅度提高粮价又会加重城市低收入群体负担。这些新问题能否尽快妥善解决,直接关系粮食大省粮食产业的兴衰,更关系其“由大转强”。现行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到了需要调整和健全的关口。

解决上述新问题的钥匙是,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恰当地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粮食价格体系,既促使价格杠杆能充分发挥其威力、但又不“脱缰”或受到压抑。其一,继续探索以市场供求变化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逐步做到价格体现价值;其二,科学制定粮食目标价格。当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出现差价时,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差价补贴——与粮食挂钩直接补贴给农户;其三,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为克服粮食市场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探索“定量收储”的新办法——即国家收储足以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粮源;其四,要采取“包容”式粮价思路。即“中度粮价、高度补贴”的策略思路——“提高粮价保持适度,增加补贴加大幅度”。采取这些基本策略,既可兼顾粮食生产者和城市低收入者的利益,又可加大补贴幅度,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四)以“大科技”为支撑,增强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力

如今,我国包括粮食大省在内的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粮食发展的空间趋向减小。鉴于此,依靠科技进步已成为粮食主产区粮食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粮食大省必须以现代“大科技”为支撑,主攻单产和改善品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力争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化大农业,打造国家优质、安全、可靠的“大粮仓”。

首先是粮食大省必须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整体农业生态状况出发,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即“三高三低”等资源节约型粮食技术势在必行。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土、肥、种、光、温等要素的利用率,特别是要提高水、土、肥的增产效用。目前,我国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一般是非灌溉耕地的2~4倍。截至2011年11月份,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9.6%,而灌区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鉴于此,粮食主产区发展水利灌溉对于保障稳定增产作用重大。然而,我国水资源十分有限,研发高效节水灌溉等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粮食技术,对于粮食大省节约资源、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是必不可少的战略途径。

其次是粮食大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粮食大省生产的实践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巨大。据统计,1949年至2011年,我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长了4倍,主要是因为粮食单产从68.6千克/亩、提高到344千克/亩,增长了5倍多。这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品种选育推广水平稳步提升,良种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这表明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粮食大省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通过政策资金扶植,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粮食生产的优良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提高良种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

再次是粮食大省必须加快农业新成果转化应用。针对目前我国农技推广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让农业创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应加快构建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协同互补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让农业创新技术尽快推广,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这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背景下,尤其在播种等农作物重要时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存在创新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投入不足。因此,应在做好科技兴农战略的宣传工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探讨并建立鼓励企业出资等多元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从政策上给予农业科技人才适度倾斜和鼓励,努力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五)以“大补偿”为保障,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现在已形成共识,在粮食大省存在着如下矛盾: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矛盾;粮食主产区“贡献大”与“财政穷”之间存在矛盾。解开这对矛盾的钥匙在于,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包容”理念对粮食大省实行“大补偿”机制,即多管齐下加大财政扶持和“奖补”。

首先是对粮食大省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势在必行。加强宏观调控和增加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是推进粮食大省“由大转强”的不可或缺的措施。从理论方面考察,粮食是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产业,但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必须从宏观上进行保护。从国际经验考察,东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粮食产业都提供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一一体现在农业结构政策和社会政策。从实际情况考察,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粮食生产条件和流通环境处于劣势状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造成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吃亏,出现“农业大县、财政弱县、民生穷县”。不改变这种状况,就很难激发主产区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也很难保障粮食的可持续安全。国家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大省的扶持乃至补偿力度。这是粮食主产区、特别是粮食大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由大转强”的必要步骤。

其次是对粮食大省多管齐下加大公共财政支撑力度。据统计,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长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然而,与我国“三农”和粮食产业的薄弱基础和实际需求相比,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必须多管齐下加强支持: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完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主产区不仅要继续坚持实施这一方针,而且国家公共财政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方式、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尤其是要向粮食大省倾斜,以加快其“由大转强”。

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办法。要针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健全完善国家粮食“奖补”办法。即取消按面积补贴的办法,国家提供的奖励和补贴要与粮食产量和调往外省的数量直接挂钩,以真正实现其鼓励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逐步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最佳目标。

第5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20__年5月21日,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泾政办〔20__〕17号)正式下发,这标明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我县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经过数月的精心组织、筹划,方案中规定的改革任务基本实施完成。20__年9月17日,新组建的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正常运作。现将我县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开展调研,制定改革方案

在推进我县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过程中,我们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粮食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__〕90号)精神,按照县政府“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对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总体思路及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特别是如何从产权制度改革上,来个大的突破,有个质的变化。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我县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改革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彻底改、改彻底,促进购销企业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推动粮食产业化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我县粮食有序流通,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成立泾县丰源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经营公司。撤销现有的九个粮食购销公司(__县省级粮食储备库),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粮食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__]90号)精神,组建泾县丰源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经营公司,资产经营公司为国有独资的法人。

泾县丰源粮食企业资产经营公司经县政府授权,县粮食局委托,其主要职责是:(1)对撤销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资产进行接管,对其控股、参股的企业经营活动行使出资人职能,对出租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承担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有的债权债务,确保原企业的债权债务不悬空,并负责处理善后工作。(3)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做好原企业资产、帐目、档案的接受和管理工作。

2、成立国有控股的安徽天丰粮业有限责任公司

将省级粮食储备库与凤村、包合、厚岸、黄村、沙丰、董村、白华、黄田、云岭、昌桥粮库资产打捆,与泾县昌茂粮食加工厂汪小宝共同出资,组建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

3、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我县粮食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结合粮食企业改革经验,对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泾县粮食批发中心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批发中心七名人员全部实行事业单位的身份买断,并进行了妥善安置。

二、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

根据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的工作部署,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购销企业的资产、帐务、粮食库存及物品,都进行了认真的清理登记,房地产的评估、办证也县房产、土地、中介评估机构等部门的积极支持下,规范操作。为了做好全县的资产处置工作,经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研究,县局以泾粮办〔20__〕24号文发出《关于做好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处理工作的通知》,对不同资产及相关帐务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确保改革过程中各种资产的完好,有关帐目的完整。

三、规范处置房地产和银行债务

根据我县第二步改革方案精神,除保留的部分仓库外,其他仓库等房地产都实行合理处置。一是公开拍卖。对需要拍卖的房地产,我们委托宣城佳士得拍卖公司组织公开拍卖,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二是出租。对拍卖中难以成交的仓库采取出租,收取一定的租赁费,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价值。三是以管代租。对边远、有效利用率低的仓库,实行以管代租的形式,即租用人负责仓库的保管和安全,不付租金也不收取保管工资。这种形式是以保持仓库现有的基本状况和安全为主。

我县原9个购销企业注销后,这9个公司所有债权债务由新成立的国有独资的泾县丰源粮食企业资产经营公司承担。丰源公司贪污注册后,即与泾县农发办理了债权债务票据变更手续,确保了改革后银行债务不落空。也为盘活资产创造了条件。

四、关于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组建情况

按照我县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方案,组建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是由国有独资的泾县丰源粮食企业资产经营公司和自然人汪小保共同出资707万元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国有股份600万元)。在县政府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出资双方经过积极商讨,本着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精神,制定了公司章程,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公司经营粮食、食用油料及其制成品、农副产品、饲料的收购、加工、销售,同时接受县粮食局委托的政策性粮油经营业务、各级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轮换、抛售,以及救灾粮、补助粮的发放和供应,为政府化解粮食风险、确保我县粮食安全

提供服务。新组建的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有以下几方面特点或优势:(一)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泾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第二步改革取得重大成果,标志着粮食系统单一经济形式的结束,是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有益尝试。

(二)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设施、资金方面的优势和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为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拥有仓库容量27000多吨(其中城区原省级储备库仓容17000吨),年加工能力25000吨,是我县最大的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粮食企业。

(四)安徽天丰粮业有限公司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负担轻等特点。原粮食企业的各项负债得到有效剥离,新公司真正做到不负债上阵,为企业今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6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张传玺,男,1962年10月14日生人,历任敦化市植物油厂人事科长、工会主席、敦化市第二粮库副主任、敦化市黑石粮库主任。现任敦化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党总支书记。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市粮食局、州粮食局先进工作者,市、州政府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省档案局评为先进个人;1990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保险先进个人;1997年被州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称号;20xx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张传玺同志以其待人诚恳、守信重诺、踏实肯干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客户和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令人敬佩的成绩。1998年他到敦化黑石粮库时,黑石粮库亏损220万元,设备老化,人心涣散。20xx年他离任时,黑石粮库净利润100万元,固定资产增加80万元。20xx年他到敦化国储库任主任,二年时间,他大刀阔斧却又考虑周全地平稳完成了敦化国储库的改革,460人减为55人。同时他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企业发展并入正轨,20xx年在全省储备库检查中被评为第16名,从原来的倒数第四名(第53名),一跃进入全省优秀储备库行列。

一、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带出盈利企业

1998年张传玺同志到敦化市黑石粮库主持工作,当时整个粮食系统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最低谷,黑石粮库尤为严重,接任时职工已经6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企业连最低生活费也无法支付,职工人心思散。粮库的各项基础设施及设备都已严重老化、破损。整个粮库雨天不穿水鞋根本无法进院,很象过去生产队的大场院。面对此情此景,张传玺心急如焚,经过调研并反复思虑后,他认为重新团结起士气最重要,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加上向多年经商的弟弟借来的17.5万元,补发了欠付的职工工资。随后,他带领有头脑、有经营意识的职工,深入到全国各大粮食交易市场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指派多人到各粮食交易市场“驻寨”。同时,调动多方关系,争取贷款150万元,发动职工多方集资50万元,当年收购并销售大豆3000多吨,净剩利润43万元,打了一个久违了的大胜仗,同时让全库职工看到了粮库的希望。

粮库基础设施不好,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张传玺审时度事,提出了利用夏天的工作淡季,加强粮库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张。在兜里没钱的情况下,他利用个人的信誉,赊来了石头、沙子、水泥、钢材等,然后他亲自带领一帮职工,自己测量、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全库男女老少齐动员,每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平整场地、摆石头、灌沙浆,当年秋粮收购前,黑石粮库第一块5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晾台完成了。

如今黑石粮库院内先后建起的24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晒台,经过几年座囤作业的重复摔打,依然平平整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职工们常说:“这24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晒台和别单位的水泥晒台不一样,其他单位都是包给别人做的,黑石粮库的晒台是张传玺带领全体职工用争取到的有限简易建仓贷款,用经营收入弥补资金缺口,反复核算;利用粮库地中衡的优势,连江沙、石头进贷都反复计算检斤过称;利用粮食系统夏日淡季,带领职工顶烈日,战酷署,身先士卒,泥里滚,水里爬,脑力劳动和体力消耗相结合,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换来的,是张主任和全库职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肯定是要比其他的晒台要耐用得多”。

用自己的汗水和精打细算,几年来,黑石粮库先后新盖了一栋集化验、开票、付款和门卫的新房;投资8万多元,更新了锅炉和近400多延长米的供热管道;近千米的工艺铁栅栏,使生活区和生产区一分为二;新建的电伸缩大门在当时的整个敦化粮食系统只此一家;投资14万多元,购置了专门用于精选大豆的进口比重筛;还新购买了长年用于收粮和院内搬倒的两台汽车,一台大马力的拖拉机,二套输送设备和筛选设备。粮库还自己办起了养猪场。6年时间,黑石粮库固定资产增加80万元。

赢得了民心,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就赢得了市场的主动。他企业正常运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经济运作三手抓,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20xx年两个多月内,根据上级要求,发运库存大豆近7000吨,并且损耗低于国家标准,敦化粮食系统名列前矛,而且因为有经营收入弥补粮库正常工作的费用,作为当年全州唯一一家粮食收储盈利企业受到了州局的表彰。由于成绩出色,张传玺同志被州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几年来,黑石粮库先后安置局分配的复员兵16人,大石头、黄泥河粮库分流职工16人,人员从98年的49人增加到20xx年的91人。并且在粮食系统不景气,大多数粮库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每月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年终还有资金。

20xx年,当黑石粮库职工得知张传玺同志因工作需要即将离开他们时,全库上下男女老少,大家痛哭流泪,望着与自己摸、爬 、滚、打朝夕相处整整六年的全库职工,张传玺同志也激动的哭了,令人感动的场面,使去宣布调转令的局领导万分激动,他动情的说:“多少年了,没有看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如此难以割舍。”20xx年在全省储备库检查中,敦化国储库被评为全省第16名,从原来的倒数第四名(第53名),一跃进入全省优秀储备库行列。

二、临危受命,锐意改革

敦化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是一个建库近60年历史的老粮食收储企业,企业规模大,人员多,包袱重,20xx年初,460多人的企业已托欠职工工资4个月工资及生活费,连职工的最低生活费都难以支付,人心涣散,人浮于事,企业亏空。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张传玺同志,肩负着上级党委的委托和重任,走马上任。

上任伊始,张传玺面对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人系关系,他不畏各方面的压力,科学大胆的向企业内部庞大的行政机构开刀,将原来的16个科室撤并成8个科室,取消了长期挂职的20多人的中层干部待遇,他不问家庭、社会背景,把有一技专长,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坚决提拔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量才用人,人尽其才,一碗水端平,人格的力量使他的身边迅速凝聚起一个有才干、懂业务、有敬业精神的团队。

按国家要求,严格国家储备粮收购、储存、运输要求,是国家储备库的中心工作。20xx年省公司指示,从敦化粮库调运出2.4万吨储备大豆。张传玺决心打好这上任的第一仗,他亲临一线,与搬运队长,作业工人一起研究,科学、合情、合理的操作方案。深入人心的话语,使全库上下群情振奋,干劲冲天,不分男女,不分工种,不分昼夜,仅用二十多天,提前一个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显示了一个模范共产党员敢打硬仗的指挥领导魄力和凝聚起来的团队精神。

在同年24000吨国储大豆和15000吨地储大豆收购时,正是粮改关健时刻,二者同样严峻,同样重要,他依靠科学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召开职工大会,对化验员、保管员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环环相扣,互相制约。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没有出现一点差错,出人意料的提前两个月完成收购任务,质量等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上级满意的标准。

轰动多年的粮食体制改革问题,做不好很容易引起混乱,并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是历届领导最头痛的问题。为了顺利实现粮改,张传玺经常深入到职工中,耐心讲解国家的粮食改革政策,讲道理,讲感情,争取职工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具体的人员解聘工作上,他与班子成员一同商量,周密安排,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开会当天,还请来了公安局、市工会、市粮食局的领导,保证了会议的顺利召开。05年九月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谋划,深入细致的研究、调查,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职工竞争上岗,一些业务素质好,工作热情高,能吃苦,懂技术的职工通过公开竞争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工作扎实、细致,粮改平稳结束。全库490人,改革后只留下65人,为减员增效创造了前提。

三、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最高的奖励

张传玺认为:“当领导就要为老百姓着想,要成为他们的亲人,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是对我最高的奖励,比给我任何荣誉都珍贵”。他是这么想,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在黑石粮库,还是在敦化国储库,只要他在,他的办公室的门,肯定是敞开的,职工有什么困难和家事,都可以直接找张主任商量,他不会拖,也不会推,只要能解决的他会立即着手解决。他关心退休职工的生活,他经常对班子成员和职工说:“就是不保职工的工资,也要保证退休人员工资”,并由经营收入资金,大额的支付离休干部的医药费,每到年节,他都亲自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送去慰问品。

他刚上任黑石粮库主任时,粮库有外单位分流人员十多个,同住在一条大炕上,休息和吃饭成了大事,工作环境也十分不好,他没有把这些问题向上反映,借此向上要这要那,而是鼓励职工:一切都要依靠自己,只要共同努力挣了钱,一切都会好的。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抽出部分资金,安排几名懂技术的职工,自己动手,重新改造了职工宿舍。转年的八月份,全部住宿职工都搬进了两人一屋的职工宿舍,宽敞明亮,暖气供热,每天还有热水洗涮。职工食堂干干净净,有专职职工做饭,真正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从他上任的第二年起,每近春节,职工都从粮库自己办的猪场两人赶去一头活猪,双职工都是两口子赶着一口猪高高兴兴的回家过年,分的米、面、油足够三口之家吃一年的,其他水果付食不算,还要按职工收粮吨数,给予补贴和奖励。良好的职工待遇,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黑石粮库在经济市场中如鱼得水,连年赢利。

20xx年国储库改革后,大量下岗职工赋闲在家。对诸多下岗职工,张传玺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多方考察、走访,顶住各种压力,成立了以敦化国储库控股的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并直接与国外客商恰谈,安置了200余名下岗职工,每年纯利润都能至少在50多万元以上。经过张传玺同志的努力,公司已在有机黄豆的项目上,取得了中国ofdc有机食品认证,美国的nop,日本的jana等有机食品认证,并与美国、日本、韩国签定了八千多吨的有机黄豆定单,实实在在的为下岗职工办了一件大好事,也为敦化国储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关心贫弱,资助学生,方寸之间显示党员本色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做为支部书记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详细做了各阶段的动员报告和活动总结,要求党员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与党员干部群众谈心,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带领班子成员,走访探望离退休老党员,老职工及困难职工,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捐款捐物近1万元,使他们倍感党的温暖。

第7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按照"充实储备保安全、保供稳价抓调控、改善设施强基础、发展产业壮实力"的基本思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制度,切实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加强督导检查,抓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规范行政行为,为宝鸡粮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认真筹划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中全会和届人大四次及市委全会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认真抓好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依法行政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开创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2、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陕西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年)》,及宝鸡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确立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分解,全面推进年度粮食依法行政工作。

3、认真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和回顾总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查纠存在问题,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4、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市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重大行政决策遵循科学、民主、合法的原则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建议的提出、方案的拟定、决定的做出、执行和调整,严格按照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程序执行。

5、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制定并完善宝鸡粮食流通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粮食行业法制建设。

6、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粮食工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严格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7、认真贯彻落实《宝鸡市依法行政监督办法》、《宝鸡市粮食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进一步抓好依法行政监督工作及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8、按照《宝鸡市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局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报送备案及法规清理等监督管理工作。

9、认真做好全市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的审核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全市粮食收购资格情况,加强行政处罚监督检查。正确行使储备粮承储(代储)资格认定制度及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两项行政确认,确保我局行使的行政执法各项职能正确有效运作。

四、加强粮食法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氛围

10、围绕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系统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根据国家、省市"六五"普法规划,结合粮食系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精心筹划编制"六五"普法规划。

11、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七周年及全市开展的第十七个法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粮食部门及局属单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管粮、守法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氛围和遵纪守法的自学性。

五、加强教育培训,切实履行粮食行政监管职能

12、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学习教育。建立领导班子会议学法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学习法制理论与学习法律条文和学法用法相结合,学习法律知识与做好粮食工作相结合,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增强领导干部依法管粮、履行好工作职责的能力。

13、认真制定年度法制学习计划,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每人不少于40小时,努力提高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工作能力。

14、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组织进行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六、畅通信息渠道,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15、认真组织对《粮食行政复议办法》、《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的学习培训,积极做好粮食行政复议的准备工作,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认真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

16、认真抓好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举报反映的问题,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第8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清前期人口持续增长,为生计所需广泛展开了农业、工商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互促进的机制,人口增长及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为保障民生而发展粮食生产的种种努力,愈发促进了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清中叶以降,粮食生产能力近于极限而人口增长少有节制之下,民众生活水平趋于下降,社会经济在相当程度上陷入了“马尔萨斯危机”。这一盛衰演替的过程在人口规模调控、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

人口增长;康乾盛世;民生;粮食生产;经济增长方式

清代前期人口持续增长,由民生需要而兴起了遍及边疆、山区等地的移民垦殖等经济开发活动,既促成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发展,也导致种种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恶化,巨大的人口压力最终导致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社会经济限于困顿。对于这些问题,中外学界现已积累了较为丰厚的成果,①但一些相关问题尚多有争议,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即如对于康乾盛世的评价,肯定者誉之为传统农业经济的顶峰,否定者则强调其生产技术停滞、人口压力严重等种种局限。②将二者综合起来看,清前期的社会经济事实上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而人口无节制的增长实为促成盛衰转变的一大关键。关于清前期人口增长、移民的开发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论者已多,无需赘论。而与此相对的某些方面,如统治者保障民生的种种努力何以加剧了人口膨胀,偏重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学界对其关注、探讨尚显不足。为此,本文拟结合自己与诸贤的相关成果,详人所略,进一步揭明清前期人口、经济与民生三者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对传统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互为表里的人口增长与康乾盛世

康熙十七年(1678),大规模的战争停止以后,中国人口合计约为1.6亿。自此以后,中国人口走出明末以来的低谷,开始了长达百年以上的持续增长。从康熙十八年(1679)至乾隆四十年(1775)的近百年间,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8‰,略低于唐宋两代的最高水平。迨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朝治下人口约为3.1亿,大大突破了此前历代的人口规模。[1]17-68清前期人口持续大规模地增长,实为多方面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择其要者而言之:①其一,长期安定的社会环境,避免了战乱等不利因素的干扰、破坏;其二,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诸多政策较为得力,如鼓励垦殖、减轻赋役、兴修水利等等;其三,遍及边疆各地及广大山区的移民开发活动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加上高产作物的推广、复种指数提高等因素,促进了粮食增产(详见下文);其四,城市、市镇工商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富余人口;其五,清代富有成效的荒政及社会救济事业有效地保存了灾荒之际的大量人口。②诚如清人所云“盛世滋生人口日众”[2],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之际,为百姓生息繁衍提供了各方面的的有利条件,实为古代农业社会惯常的情形。从内地以至边疆,亿万百姓出于生计所需,普遍开展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统治者也多有鼓励、支持,竭力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是在边疆各地、南方山区,众多移民以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为生,其他矿冶业、林特产业等经济开发活动也颇具规模。各类丰富的资源由此转化为各色产品,极大地丰裕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产业的大量人口对于粮食、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形成了可观的消费需求。城镇与乡村,边疆与内地、沿海,山区与平原水乡,以其所产的农副产品(粮食、经济作物、水土特产等)、手工产品(棉布、丝织品、盐、铁器等)互通有无,从而扩大了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呈现了堪称盛世的富庶景象。[3]117-194综上所述,清前期形成了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互促进的机制,人口增长与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实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保障民食的巨大努力及其后果

在古代农业社会,因为灾害频发、交通条件限制、灾荒之际地方官府限制粮食外销等种种原因,粮食生产、供给不稳定乃至灾歉、饥荒的情形在各地皆属常见。清前期人口大规模增长之下,此种情况尤为突出,“承平日久,生齿既繁。纵当大获之岁,犹虑民食不充”③。为了保障民生,统治者极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百姓垦辟土地,提高粮食产量。种种努力之下,农业生产达到了空前的顶峰,但过度偏重粮食生产也导致了不少消极后果。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土地资源,拓展耕地。内地各省的可耕地渐已垦辟殆尽,边疆各地、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山区成为移民垦荒的主要去向。康熙五十一年(1712),皇帝认为自三藩平定以来,“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亦间有之;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④迨至乾隆五年(1740),谕令开垦零星田土永免税课,务求“野无旷土”“民食益裕”,山头地角、欹斜逼窄砂碛、间石杂砂瘠地等概不放过。⑤乾隆三十八年(1773),皇帝认为内地各省基本上已经开垦殆尽,“若求可垦之地,则惟新疆乌鲁木齐等处地土沃衍,尚可招徕屯垦。至于内地开垦一说,则断无其事,各省督抚亦断不得以此为言。”⑥至此,全国耕地面积远胜于以往,估计接近10亿亩。[4]148-154在提高亩产量方面,主要是推广高产作物和提高复种指数,倡导精耕细作。在南北各地推广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南方推广双季稻和水稻与麦类、杂粮轮作,在北方各地推广旱稻、豆类等作物,不少地区普及了两年三熟制。[5]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由此而有所提高,乾隆中期的全国平均亩产量接近310市斤(原粮),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①乾隆六十年(1795),皇帝总结自己爱养百姓的惠政,“为小民谋生计者,无微不至。”②就发展农业生产而论,其所言大体不虚。当时的全国粮食总产量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统治者作出的巨大努力有效保障了民食民生,但如前所述,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口增殖,从而加剧了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过度偏重粮食生产、鼓励垦荒的政策导向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首先,山区、草原等非宜农土地的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等资源不断衰减,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再者,南北各地河湖淤浅且多遭围垦、水利设施多有淤废之下,水旱灾害增多,土地沙化、盐碱化导致地力减退,农业生产力衰退(详见下文)。最后,粮食生产与其他产业争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者的发展。雍正、乾隆年间,朝廷、各地官府多有劝止民间种植烟草、果木,实行罢曲造酒,认为它们挤占粮田、糜费米谷,妨害民食。[6]75粮食作物与烟、棉、桑等经济作物的竞争关系,势必阻碍制烟、棉纺、丝织等产业的发展。据吴承明先生估算,清中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10%左右,[7]214其发展程度亦属有限。而开垦草原的实质是人、畜之间争夺生存资源,致使牧业经济渐趋萎缩。凡此种种,对于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农业内部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工商业等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粮食生产能力的局限

康乾盛世将农业生产力提升到了传统社会的最高水平。但顶峰也意味着极限,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已将粮食增产的潜力挖掘殆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变得异常艰难。与山林、草原、江河湖海争地的情形愈演愈烈,开发土地资源已近于极致,耕地面积再难有大幅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提高粮食亩产量的努力也受到种种自然、社会条件的限制,成效终究有限。在推广高产作物、复种制方面,尽管清前期颇有进展,但普及的范围、程度毕竟有限。南方各地连作或间作水稻比单季稻提高了产量,但要求也高。除了适宜的气候、优越的水土条件,还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因而难以普遍推广,主要分布于一些人多地少的精耕区。种植三季稻则仅限于海南、台湾等地。在北方,水稻的推广受气温、雨量等限制,其种植范围至清中叶已近于极限。黄河流域的少数地区可一年两获,近半数地区推广了两年三获制,但直、晋、陕北部及东北、内蒙等地皆为一季收种。[5]各种高产作物、复种制能增产的程度高下不等,但毕竟有其限度。双季稻的产量较单季稻一般可增加约50%,稻麦两熟较一熟稻通常可增产25%左右,北方的两年三熟田比一年一熟一般可增产近20%。[8]至于玉米、番薯的增产作用,据吴慧估计,有玉米加入轮作复种,一般可增产30%左右;如果种植番薯,北方可增产约50%,南方更高达80%以上。[9]185-187但这两种作物在清代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似亦有限。迄至民国初年,玉米的播种面积近1亿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7]199吴慧估计,乾嘉之际两种作物的总产量仅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6%。由此看来,清代推广玉米、番薯的程度亦属有限,对其增产作用似乎不宜估计过高。迄至清中叶,北方、西南等广大地区依旧习于广种薄收、相对粗放的耕作方式,粮食亩产量普遍不高。黄河流域开发既久,且多为旱作区,农业增产的条件和潜力颇为有限。尽管各地不乏贤良官吏倡导转变生产习俗、精耕细作,但仅凭一己之力,实际效果想必有限。到嘉庆年间,陕北延安一带的民俗仍旧是“水可以灌田而惰于疏浚,闲田可以树木而惰于栽植,女惰蚕桑,男惰经营,而常忧衣食之艰”[10]卷39,习俗,276。类似的情形各地绝非少见,其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恐怕更多是受制于某些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综前所述,清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边疆、山区开发、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复种指数提高等方面。其他生产工具、耕作制度、水利、肥料等方面基本上停留在宋明时代的水平,少有显著改进。[11]242总体上看,清前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重大进步,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传统农业在日趋沉重的人口重负之下终将陷入困境。

四、“马尔萨斯危机”与盛世之终结

从乾隆后期至嘉、道年间,中国人口继续增长,至道光三十一年(1851)攀升至4.3亿的空前顶峰,比康熙十七年(1678)增加了近1.7倍。[1]690-707人口规模不断膨胀之下,粮食增产的成果被增长更快的人口完全抵消,人均粮食拥有量明显下降,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日渐紧张,表明“盛世”的终结和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刻化。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以解决民食的传统模式,至清中叶渐已陷入窘境。早在乾隆初年,不少人口稠密地区的形势已不容乐观。湖南已是“生齿日繁,生计日蹙”,“纵尽水滨山涯皆为民业,犹恐有限之地不足以养滋生之民”①。乾嘉之际,人口规模之巨近于极致,耕地、粮食紧张成为影响百姓生计的一大问题,“天下田土止有此数,而生齿日繁,斯民虽逢乐岁,生计常苦不足,非民不能谋也”[12]卷2。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农业技术进步滞缓之际,不少地区因为水利设施淤废、水旱灾害频发、生态条件恶化等种种原因,地力趋于衰退,粮食亩产量开始下降。据学者研究,自乾隆朝以降以至民国时期,南北各地水稻、小麦、杂粮的亩产量率皆呈下跌之势。[13]149-208大约从乾隆中期以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渐已不及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粮食拥有量逐渐减少。据估算,清中期北方地区每年人均拥有粮食约592市斤,除去种子、饲料、加工为精粮的损耗、社会储备等消耗,仅余284市斤左右,平均每人每月不足24市斤。[14]南北各地人多地少、耕地紧张的情形日渐突出,小农种粮所得往往不足以养家糊口,“田收仅足支民间八月之食”。②越来越多的农户不得不依靠各项副业收入来贴补家用,“以副助农”的谋生手段在乡村中日益盛行。

人均粮食拥有量趋于减少,加上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分配制度等因素,势必导致下层民众的贫困化以及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嘉庆年间,直隶长垣县,“生齿愈繁,田亩犹是,设遇岁歉,绝少盖藏。”[15]卷7,田赋书,521-522道光年间,招远县,“耕耘收获,除完官税外,大率不足糊口。”③南北各地的贫苦百姓对于杂粮、粗粮等相对粗劣的食物渐已习以为常。乾隆年间,山西武乡县,“中人日仅再食,岁不登则糠榆木屑悉以充腹。”④直隶沙河县,“邑人多用高粱、豆茎加以粗细糠秕,并窝窝、饼子之类以作飨餮。其贫者春月采野菜,凡柳絮、榆叶、榆钱、苜蓿、樗叶嫩时,皆和杂粮以为食。”⑤乾隆后期,开始在全国推广番薯、玉米,以资“济歉”“救荒”。⑥下层民众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其生活水平显然已趋于恶化。早在乾隆后期,“深思熟虑的一代中国人已开始为从该世纪最初数十年来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准明显的下降所震惊”[16]317。作为传统农业经济基础的广大小农趋于贫困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业已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人均粮食拥有量减少,意味着供应城市、市镇等大量非农业人口的商品粮数量趋于萎缩,粮食的供需矛盾加剧。早在18世纪前期,南北各地的粮价已普遍开始持续上涨。乾隆十三年(1748),江南、福建多处城镇为此相继爆发了抢米风潮。君臣之间就粮价上涨的各种原因多有讨论,很多地方大员都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

[17]56-70乾隆前期,历来盛产粮食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供应东南沿海各地的余粮渐已不敷需要,而清廷的多种措施也最终未能扭转粮价上涨的趋势。乾隆帝在其晚年不得不承认,人口的空前增长已使“家给人足、比户丰盈”变得不可能,②而举国上下为了民生所需作出的巨大努力也并未使得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改观。亿万民众在生计需要驱迫之下开展的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中,对各类自然资源往往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对山区、草原等非宜农土地资源的开垦,常常陷入“越是收成歉薄越是扩大垦殖”的恶性循环。③自清中叶以降,人口膨胀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愈发走向极致:凡此种种,在在表明,从攀升至盛世之顶峰继而走向低谷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日益深切地感受到了“马尔萨斯危机”的威胁———传统农业经济业已不堪人口之重负,难以维持数亿民众的生活水平;如果科学技术、生产力及资源利用方式未能出现重大变革,社会经济难以全面转型,势必发生普遍的经济、社会危机。正如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在康乾盛世末叶所观察到的一派衰败、困顿的景象,“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不是社会靠农业而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18]554学者龚自珍所描述的衰颓世相同样宣告了盛世之终结: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概乎四方,大抵富民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19]卷中,西域置行省议,34

五、余论:传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之局限

综上所述,清前期盛衰演替的这一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些共性———人口增长、对土地等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这两个方面一旦接近极限,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渐趋紧张,又转而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总体上看,清前期的农业、手工业在技术上进步滞缓,⑤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因而难以充分、合理地利用相对有限的各类资源。在此条件下,加剧了清中叶资源紧张、民生困窘局面的另一症结显然在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对此,尽管统治者已有颇为明确的认识,却始终未曾加以必要的政策干预。另一方面,最晚从乾隆中期以后,南北各地民间以溺婴、堕胎、避孕等手段节制生育、控制家庭规模的情形渐趋常见,⑥江南地区甚至借此实现了人口的低速增长和经济的持续繁荣。[20]但这类节制生育的观念和技术似乎仅限于少数地区或群体,在全国范围内远未普及。⑦换言之,清前期(乃至晚清)的人口总体上仍表现为无节制地增长,因而终究未能摆脱“马尔萨斯危机”。这个结局,想必是一心讲求“爱养子民”的统治者所始料未及的,诚如何炳棣所云:回顾这些,我不禁想到一个很大的历史嘲弄:作为人口增长的推动力之一的康熙、雍正的“仁政”却播下了大清帝国衰落灭亡的种子,并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困难。[16]322

参考文献:

[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朱伦瀚.截留漕粮以充积贮劄子[G]∥皇朝经世文编:卷三九.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3]吴承明.经济史理论与实证:吴承明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史志宏.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郭松义.政策与效应:清中叶的农业生产形势和国家的政策投入[J].中国史研究,2009,(4):139-155.

[6]葛全胜.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刊:第1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10]洪蕙.嘉庆延安府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4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1]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石韫玉.独学庐五稿[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赵冈.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4]郭松义.清代北方旱作区的粮食生产[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22-44.

[15]李于垣.嘉庆长垣县志[G]∥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16]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7]唐文基,罗庆泗.乾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M].北京:三联书店,1993.

[19]龚自珍.定庵文集[M].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1936.

第9篇:粮食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一、我市粮食行业“十一五”末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末期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已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我市粮食供需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供应安全将面临挑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出现“三个减少一个增加”。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市现有耕地220余万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进城务工致耕地撂荒、退耕还林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大、耕地粮田退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二是粮食产量逐年减少。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紧缺,靠天吃饭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和种植业的影响,粮食产量正逐年减少。三是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家粮食购销网点减少,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办证户数仅占全社会办证户数的4%,粮食购销量逐年减少。四是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自然人口的增加和转化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总量连年增加,产需缺口呈加大态势。

2、粮食储备体系薄弱。一是地方粮食应急储备规模小。目前,我市市级粮食储备2万吨,县级粮食储备0.9万吨,与国家政策和市政府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存在差距。二是粮食收储设施分散、规模小。我市有遍布各乡镇的粮食收购网点140余个,但主要是老式平房仓,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粮食物流的需要。三是仓储基础设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总仓容50.5万吨,其中1998年以前修建的仓容34万吨,占总仓容的67.3%。一些乡镇粮管所(点)储粮基础设施老化,部分储粮库点,包括粮食储备企业的仓房维修改造滞后,设施设备缺乏、不配套。

3、粮油加工体系建设滞后。一是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份额低,品牌影响力不强,辐射范围小。我市创立了12个优特粮油品牌,拥有5个国家无公害产品,但市场份额占有率低,在省内外大、中城市难觅踪影。二是粮油加工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粮油精、深加工力度、广度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三是粮油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尚未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营销模式落后,加之科研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粮油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原料来源“第一车间”——粮油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优质、专用、绿色粮油生产基地规模小。五是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结构松散,粮油企业组织生产形式不当,订单合同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订单履约率低,商品率低,农户缺乏法律及诚信意识。

4、粮食检验设施设备不足。市粮食质量监测站作为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检验场所面积不足,功能分区不规范,设备设施急需升级换代。全市区、县仅xx和xx建有粮食质量监测站,且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设备设施陈旧,难以全面开展工作。国有及控股粮食收储企业和加工、饲料等粮食转化企业虽具备基本的粮油质量检验能力,但设备设施老化,检验能力较差。

5、粮食应急体系和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粮食应急设施体系,库存规模极小,技术装备落后,应急储备时间短,粮油应急保障能力弱,粮食应急压力较大。粮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还未全面建立,粮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事粮食信息服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市场分析人员十分匮乏。

6、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进程不快。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打造省内除成都外的次级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确保xx地区粮食安全和发挥粮食宏观调控作用。但由于缺乏中、省、市政策资金扶持和现有资产处置变现政策不配套,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特别是我市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支撑项目——“xx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

(三)我市粮食行业发展趋势

2、粮食储备体系的发展趋势。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中转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工作的重要内容。购置优良的仓储设施,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储备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投入资金对仓房的防潮、密闭、门窗、隔热、用电线路等方面进行维修和改造,深入开展科学储粮规范化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和应用科学储粮技术,确保储粮安全。

3、粮油加工体系发展趋势。引进有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加工企业,提高我市粮油精深加工的综合利用能力,延长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着重发展稻谷、小麦、油菜、玉米、红薯等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并利用其附产物带动我市饲料产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粮油加工、饲料生产基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助农增收。创建名优品牌,保障营养、卫生、安全粮油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和变化的需求。

4、粮食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次级交通枢纽和辐射范围广的区位优势,把“xx粮食物流中心”和“xx粮食物流园”建设成为市、县两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载体和平台。同时,引进在粮食主产区有实力的粮食电子交易市场来我市建立分公司,建立汇集仓储、运输、金融、质检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先进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从事组织粮食拍卖交易,期货、现货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等商务活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连接产区和销区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在确保xx两地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5、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发展趋势。着力建设区域性国家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市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改扩建项目,促进我市和周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市级粮食质量检化验中心和县级质量监测站,在市辖区和各县建立粮食监督检验站,配置完善相应的检化验设施设备。

6、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趋势。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粮食应急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有效供给,确保地区粮食安全成为粮食应急体系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增设应急供应网点,培育应急加工、储备企业;加强粮食应急设施建设,与粮食检测预警信息系统相辅相成,建成反应灵敏、快捷迅速的信息系统。二是加大应急储备粮油仓库气密性、隔热性改善等仓储设施的投资,推广绿色、“三低”等科学储粮方法,保管好应急储备粮油,满足应急之需。

7、现代粮食物流及配送体系发展趋势。整合低效、闲置资产,按照仓储、运输、市场、加工、信息“五位一体”的要求,投资兴建集粮食仓储、中转、烘干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xx粮食物流中心”和“xx粮食物流园”两大项目,以两大项目为基础,重点培育我市专业配套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短途汽车散运集并优势,在中、短途粮食直达运输中代替铁路运输,变省际间长途包粮运输为多运输工具散运无缝化连接,节约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市粮食行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粮食”观念,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深入贯彻粮食法律法规,增强粮食调控手段、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着力构筑全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努力使成为区域性粮食集散基地,确保我市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二)“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粮油种植,逐步形成优质粮油产业带,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确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储备粮规模,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1、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国家种粮直接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我市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宏观调控和应急预警机制,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2、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以“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优化粮油生产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优质专用水稻、“双低”和“双高”油菜、优质专用玉米等粮食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订单粮油,通过示范带动,在全市建立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带。以粮油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打破我市农业发展瓶颈。

3、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在各县(区)围绕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交通干道建设以粮食购销、仓储和物流配送为中心的储备体系,在全市重新集中布局一批优良的仓储设施,重点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食收购、储备仓容,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强仓房维修和仓储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确保各级储备粮全部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和“四无”的要求,做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把打造成为xx省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