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精选(九篇)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第1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04-02

众所周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到解决中国建设和革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些工作由中国共产党人来共同完成,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辛亥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重要前提

任何一种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都有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它的理论反应有时间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实践的开始,即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辛亥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期间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政治、思想、阶级和干部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因此,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1.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民众中引发了倡导国货的运动;北京政府为争取资产阶级也做出了努力,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孙中山先生身先士卒,投身实业,掀起了实业救国的运动;辛亥革命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货,促进了本国工业产品的销售。就这样,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环境

由于社会条件和历史进程等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善中国人民的境遇,没有完成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人物,但是它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让军阀的统治没法像清政府一样进行全国一体化的密集统治,中国由此出现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正是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人民才得以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和损害民族利益的势力作斗争。辛亥革命之后,许多的游行集会和发表声明,到后来的罢课、罢工逐渐成为了中国人民反压迫和反侵略的主要斗争形式。就像董必武说的一样“三十年来,每次带领群众进行各种各色的运动,都和民主运动的发展有关,民主运动已自辛亥革命开辟途径”,正是在这样自由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下,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才出现了多种政治组织并存、多种政治声音并发、多种政治思想出现的现象。经过这一系列的反复辟和反侵略运动,经过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现,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的良好结合,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二、辛亥革命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的意识形态都根植于经济事实之中,但是新学说的产生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出发,中国共产党正是应用了辛亥革命的思想,才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实现了革命先驱的抱负,是辛亥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继承者。

1.辛亥革命启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自1840年开始,中华民族在外国列强的瓜分下一步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顽强的中国人民不断的探求救国的出路,提出了许多救国方案;从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从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都在不同的方面显示了各个阶级的领导人物的爱国主张和愿望。其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可谓是影响最深远的。首先,在国家存亡和民族危机这样的关键时刻,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成立了临时政府,并宣告“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辛亥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次,辛亥革命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正如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再也不能利用清政府来统治中国人民。当清政府以后,帝国主义妄想培养的新走狗被中国人民一个个打倒在地,削弱了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国共产党将反帝反封建作为党的主要斗争目标,写进了党的纲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受到辛亥革命的启示。

2.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经验

辛亥革命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但却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指引了中国人民寻求彻底解放的革命道路。辛亥革命的失败,外在原因是由于反动势力太过强大,内在原因是中国民族的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这些表现在: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对其有一定的妥协和依赖;在军事上,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队伍;在人民的关系上,脱离和害怕群众,没有满足农民的需求,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关键是没有鉴定成熟的政党。这些“老毛病”,使得在革命运动中,没有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断绝关系,不具备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就不能够引导革命走向胜利。辛亥革命的这种不彻底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民积极探求新的解放出路,在政治和思想上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运动,革命等待着新的政党的诞生,这个领导阶级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中,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了新的政治力量,自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代表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了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承接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说,辛亥革命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三、辛亥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历史,同时也是继承前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和实践做出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还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辛亥革命为这样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精神财富。与时俱进是辛亥革命的精神内容,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在纪念辛亥革命的九十周年大会上,这样评价到:“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前辈“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掀起了腥风血雨的斗争,孙中山先生为了腐朽和反动的统治,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黄岗起义至武昌起义的爆发,期间举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起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的许多人更是放弃了家庭生活,放弃了个人的幸福生活,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并且还有抄家灭族的危险,我们从前有那样大的危险,还能够去革命,那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我们富有牺牲的精神。”辛亥革命前辈们这种大无畏精神,这种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精神为改造中国和实现“三民主义”奋斗的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贡献,深深影响了中国以后的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前后将近20年,资产阶级的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和有力宣传使得中国人民爆发了爱国和追求自由的思想,使得中华民族进入了新的觉醒阶段。其次,辛亥革命推动构建了中国现代的民族国家。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辛亥革命中形成,辛亥革命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在经济上,孙中山致力于发展实业和振兴中华,在思想文化上,南京临时政府倡导自由、博爱和平等的思想,对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向来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辛亥革命揭示了真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就有希望和前途,就会发展强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辛亥革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历届领导人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这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万成;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6期

[2]吴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

[3]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研究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

[4]张元新;9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第2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贵州省内文史专家、学者,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特聘研究员,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高校的教师共60余人。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在会上致辞并向各单位的代表赠送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整理、选编的《贵州辛亥风云录》。顾久馆长在致辞中说,文史馆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当然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我们是文史研究馆!我们要做的事情大概有以下三项:昨天上午在贵阳美术馆举办了《贵州画卷・书法篆刻卷》作品展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编辑出版了《贵州辛亥风云录》;今天下午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研讨会。纪念100年前这个不应该忘记的重要的日子、那些人和事!今天的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我的致辞就是热烈的、真诚的欢迎大家,并把时间留给各位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具有时代特色的辛亥革命研究!

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而有深度的发言,涉及辛亥革命在贵州发生的具体情况、它与全国大同小异的历史社会因素、对贵州社会变革的作用等诸个方面。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何光渝先生首先用他自己刚出版的新著《铁血破晓――辛亥革命在贵州》来回顾贵州的辛亥革命,谈了他对贵州辛亥革命的认知问题。他说,他写这本书的原则是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常识”出发,不是简单地套用某些现成的观点和结论,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情节、细节上,尽可能地细嚼回味,揣摩本真,多做一点“还原”历史真实的“加法”和“减法”,让百年前辛亥时期的贵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现,以此告诉“现在”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摆脱因袭的制约。何光渝先生在谈到对历史的深入与超然时说,中国近现代史距离现实政治太近了,因而我们很容易受自身立场、情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他认为要研究这段历史,至少需要两种基本的素养:一是要能深入于历史之中;二是要能超然于历史之外。这样才能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表现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来说明和评述历史,以求根本上达到理解的目的,并进而尽可能真实地“逼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把历史这面镜子造好,不致于弄成“哈哈镜”,我们才能正确地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他在谈到关于“和谐”的构建时说,研究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近现代史,要格外强调问题意识,要从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的角度,来回答人们今天所关心的种种问题。他认为实现利益和谐,是今天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提升和深化“民本”和“民生”的境界和领域,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方向,正当其时。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万机先生以“‘天末’志士,雄风永在”为题目,讴歌了武昌首义中黔籍志士的精神风采和丰功伟绩。他说,百年前武昌首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来自“天末”的贵州青年志士1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武昌陆军中学堂学员,少数是湖北新军士官,他们有着“誓将热血洗乾坤”的壮志,“抱定三民主义”的信仰。他们主动投身武昌首义的革命浪潮,有的成为首义的骨干力量,有的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的为捍卫民主共和的旗帜奋斗不息,他们的英雄业绩和精神风采,至今依然令人景仰。这些参加武昌首义的黔籍志士,后来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保持和弘扬了武昌首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大无畏的拼搏和奋斗精神,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昂扬的民主共和精神,热烈的爱国精神。他们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建立了奇勋,今天我们纪念他们,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他们的遗志,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林建曾先生在谈到辛亥革命在贵州发生的原因时说,贵州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贵州地方社会亟需变革的现状及反满的社会共识的形成的结果。在清末,封建经济剥削的不断加重,使长期存在的阶级、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同时自成同起义以来,封建政权不唯不能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亦难以维持封建社会正常的运作秩序,从地主阶级内部蜕变出革新派。这样,在辛亥革命前的贵州,不管是统治阶层,还是下层民众,革命的诱因都已经种下。他在谈到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转型、变化时说,清末贵州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只有通过交流、整合,才能使之逐渐条理化、明晰化,并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和合力,从而也才能使变革由理想成为行动,而完成这一过程主要得益于近代贵州社会清末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行。洋务运动使贵州的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近代通讯业的兴办,这样使贵州社会不再闭塞而能更加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而得“新政”之益而兴办起来的新式学校和各种职能社团的发展,造就了游离于皇权国家影响之外的舆论环境和对话场所;而为推行“新政”而采取的兴办实业、编新军、创办新学校等措施,直接成为贵州辛亥革命的必要铺垫和基础条件。他在谈到贵州辛亥革命前后,贵州绅商及其政治代表派的作用时说,在辛亥革命前,地主阶级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已经开始发生分化,有的已经产生背离封建政权,企图变革的倾向;有的在探索新的政治出路,包括了解、接受维新、变革思想及靠拢维新派、立宪派,甚至革命派。由此,他认为贵州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贵州社会的几个群体:以中下知识分子阶层为主要成员,此后被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自治学社人士、多为“贵绅”的预备会人士、亦有变革意识、亟图另谋政治出路的乡绅和地方势力,以及代表下层的哥老会、思想激进的陆小学生、新军下层官兵等社会群体形成变革的共识,进而在四川保路同志会举事、武昌首义的推动下,形成为一股反对现政权的合力,一举而摧毁了腐朽的专制统治,实现了贵州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贵州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冯祖贻先生在发言中说,谈到贵州的辛亥革命,还得谈自治学社的性质这个老问题。自治学社经历了从爱国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这样一个过程。传统看法是周素园在《贵州民党痛史》中的观点――把自治学社说成是一开始就是革命团体,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也缺乏历史根据。自治学社成立之初是一个立宪组织,在愤恨于清政府出卖路权以及同盟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促成之下,自治学社逐渐从爱国立宪向革命转变。自治学社在转向革命的过程中,团结预备会等社会各界力量,领导了起义,了清政府在贵州的统治,推动了贵州近代化的进程。

贵州大学的张明副教授、贵州省博物馆刘恒代表中青年学者发言。张明副教授围绕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前的民生状况、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贵州军政府的民族政策、贵州少数民族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几个方面作了发言。他说,在贵州,苗、彝、土家、布依、侗、仡佬等少数民族继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参与到辛亥革命洪流中,使贵州成为最早宣布独立的省份之一。贵州军政府成立后,执行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稳定民心,减轻各少数民族负担,促进民族地区的恢复和发展,调动了少数民族的积极性。虽然辛亥革命在贵州三个月后就失败了,但他为贵州少数民族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发展打开了闸门,贵州少数民族自此走上了一条艰难而崭新的发展道路。由此,他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支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促进了贵州民族的发展。刘恒学者主要从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不稳定的三角同盟(都督府与枢密院的冲突;自治学社与预备会的斗争)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发言,用政治逻辑的视角探讨了贵州军政府中的各权力集团之间的复杂互动,重新解读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的政争,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既有的历史认知。

第3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辛亥革命;偶然论;推迟论;辛亥革命评价

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14-002

一提起辛亥革命,人们的认识是不大一致的。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纯属偶然;另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要是推迟发生,不仅会成功,而且意义会更加伟大。在笔者看来,这些见解都是没有道理的。辛亥革命既非偶然又无需推迟,它具有它历史必然性,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此作如下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辛亥革命是偶然的吗?

1.革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今天的抗日战争,这样许多个别的阶段,费去了整整一百年工夫,”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各个阶级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例行一条旨在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中间既有洪秀全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的,其中当然包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和运动往往都是以彻底失败而收场,辛亥革命虽然最终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收场,但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终于了中世纪的旧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政府,建立起伟大的中华民国。而且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再者辛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这些方面看,辛亥革命与先前的革命和运动有着质的不同,辛亥革命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绝非偶然,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这正像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把中国近代革命看成一个连续的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次总爆发,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人民要获得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华复兴的深切愿望。所以,与其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胜利,还不如说它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再接再厉英勇斗争的结果。

2.中国国情决定了辛亥革命无法替代

将中国的革命划分为两个阶段,他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里的第一步就是指的辛亥革命未完成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革命。这里或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疑问:中国革命是否能跨越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主义革命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否具有必然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所决定的。在提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时,说:“毫无疑义,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这也就决定了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领导各个阶级反帝反封建,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进一步说:“没有问题,现在的革命是第一步,将来要发展到第二步,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也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但是现在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现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个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主义是谈不到的。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因此,作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辛亥革命是必然会发生的,即使没有辛亥革命也会有一个性质相同的某某革命来进行反帝反封建,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决定的,是任何领导中国革命的阶级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这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既然中国社会还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既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的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既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为了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而这两个敌人的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即使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而成了革命的敌人,革命的锋芒也不是向着一般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而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然如此,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由中国近代革命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革命要分为两部分,即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在第一步没有彻底完成之前,中国所有的革命必须都要围绕这个第一步展开的。为此,同志说:“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今天的抗日战争,这样许多个别的阶段,费去了整整一百年工夫,从某一点上说来,都是实行这第一步,都是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时间中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这第一步,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为了完成第一个革命而斗争。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我们不能将辛亥革命看成一个孤立的事件,而应当将它放到整个中国近代革命的大背景中去考虑,这样,我们才不会认为辛亥革命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而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开启伟大革命时代的铿锵音符。

二、辛亥革命需要推迟吗?

1.辛亥革命取得了辉煌成就

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毕竟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因此辛亥革命无需推迟,因为它已经最大限度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就像说的那样,“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2.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引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别于历史上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的,即它是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他们也曾经表现过一定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此,他们就不愿和不能彻底帝国主义,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彻底封建势力。这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两大基本任务,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那里都不能解决。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发动群众力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革命对象的强大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像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成为由资产阶级独立领导,而是需要多个阶级,特别是工农阶级的参与,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还在梦想前代西洋的民主革命,还在梦想国家主义之实现,还在梦想其自身能够于革命成功后发展成壮大的资产阶级,建设一个阶级独裁的国家。他们革命的出发点,与其余阶级革命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们革命是为了发财,其余阶级的革命是为了自身解放;他们的革命是为了准备进行新的压迫阶级,其余阶级的革命是为了要得到自己的解放并且使将来永无压迫自己的人。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不可能广泛地发动群众,领导革命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

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希望通过革命走上像欧美国家那样的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他们却又害怕通过革命使中国民众革命力量强大起来,疑忌工农阶级之兴起,而无法实现其阶级独裁的梦想,因此,“他们丢弃了群众,丢弃了帮手。”这就注定了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命运,而这并不是推迟辛亥革命就能避免的问题。

第4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一个悬念,成为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开场白。

大历史:社会运动与革命洪流

这座博物馆位于广州黄浦区长洲岛,主体建筑面积1822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19亿元人民币,于2011年10月8日对外开放。而2011年10月10日,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慢慢走上坡道,就来到了馆内的基本陈列《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标题旁边的墙上,写着孙中山名言的上半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而标题两旁则投影着海面,浪涛起伏间,下半句时隐时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据馆内工作人员苏慧颖介绍,这个展览时间跨度长达近三十年,几乎涉及了所有1894~1922年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而整条展览路线长达1300米,展品、场景等全面且紧凑。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漫长”是参观者普遍的一种直观感受。辛亥馆成立之前,曾委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策划馆内的基本陈列。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周军,是这个辛亥革命主题展的主要构思者之一。

“辛亥革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次全社会的深刻变革”。他认为,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认知和评价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何评价辛亥革命,首要在于如何界定它的时间和目的。虽然博物馆应当尽量做到客观呈现历史事实,让参观者自由理解,但如何展示辛亥革命,毕竟离不开博物馆自身的一种态度。“在我看来,不能把辛亥革命简单理解为一场武装起义,这场革命并不是只由某些个人发动的,而是由各种力量糅合促成的,是一场社会性的变革。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暴力帝制,而是完成对中国的改造,实现真正的民主、富强”。

周军说,从大量史料看,清末的人们虽然对清政府有很多不满,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清朝会在这种情况下被。在辛亥革命前,改良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都是改良派。但是新政的不彻底性让他们逐渐失望,一步步转向革命。只有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理解这些事件,才能了解当时社会的整体运行。没有这些历史过程,武昌起义这一地方性的事件,何以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

在展示中,周军加入了大量革命前夕的背景叙述,如清末人民的生活苦难处境、甲午战后的变局、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争论等占到很大篇幅,展现出清末的社会是如何在各种思想和力量的交锋中一步步走向革命。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多方面背景的交待,周军说,这让人们可以看到“革命的因子如何从海外回流到中国,地方性的反清运动如何演变为全国性的革命,革命是如何从并非主流的选择一步步变成不可抵挡的洪流”。

虽然陈列以革命潮流汇聚为主线,但在布展的细节之中,也不乏对这种潮流的反思。例如,在主题展的第六部分“共和新气象”展厅前有四座塑像,右侧两人分别是辜鸿铭和王国维,左侧两人分别是鲁迅笔下的阿Q与九斤老太。两组人物,分别来自那个年代的精英知识分子和底层的劳苦大众。王、辜二人都是学界大师,却都不支持全盘西化。王国维投湖自尽,辜鸿铭虽精通西方文化但行迹完全是中式做派。对于阿Q与九斤老太,革命的意涵又何曾到达过他们的内心?

辛亥革命到底是哪个层次的运动?对不同的群体的影响为何差异如此巨大?人们对革命的各自的态度又是由什么因素造成?这些疑问,展览本身没有给出回答。

“从大历史来看,辛亥革命是一个过程中的事件,它的影响十分深远。起码在当时,它造成了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化,帝制再也站不住脚。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民主、共和这样的概念,中国人第一次有了亲身的感受。直到新中国成立,民主集中制、多党合作制这些概念,都没有真正离开民主共和的范畴”。

周军继续解释,历史的展示应延续到现在,展现出过去的物事与当下的人的交集。他希望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部只代表过去的历史,而是与今天的生活依然有联系,甚至时刻影响着我们思考方式的历史。他认为,“三民主义不仅仅是辛亥革命的纲领,某种意义上是中国近代化目标的思想体系的代表。辛亥革命很大程度上还是精英阶层的革命,对底层的触动有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以孙中山为先行者,并没有抛弃孙的革命理想,而是将其主要任务一方面推进至底层,另一方面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更高理想联系在起,并最终完成”。

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辛亥革命前,变法、新政等,都试图对旧秩序进行修补。但辛亥革命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秩序。旧秩序破裂后,产生了各种思潮,由此开始了中国重建的过程。

讲历史:博物馆文化功能的再反思

一座博物馆的成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开馆不到两年的辛亥馆实在很年轻。但年轻自有年轻的好处。

周军说,“十年前,国内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基本上只有一种叙述模式,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像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各地博物馆不过填充一些地方特色,然而这无法充分反映出地方独特的发展轨迹。而今天,对博物馆的认知需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我们不希望它只有单一的模式,带有很强的说教意味”。

谈及博物馆的功能,周军说,不希望给博物馆赋予太多的“责任”,一是认为应该对历史心存敬畏,二是博物馆的参观者差异很大,每~个人的立场角度都不一样,对陈列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虽然历史纪念馆的性质决定了辛亥馆更加注重“事”而不是“物”,但作为博物馆还是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展出物品、图片,还原历史事实。就算叙事方式和展品选择本身隐含了布展者自身的态度,但也尽可能将这些主观性限制在一些相对成熟的观点上。因此,周军认为,“我们必须克制自己的诉说欲望,避免过多叙述,而让参观者获得直观感受,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思考”。

为了避免过多的“说教”,“走向共和新纪元”主题展每一单元的结束,都见不到对历史事件生硬的结论性评价,尽量代之以场景或互动。如展厅的最后,是谭嗣同在狱中带着枷锁的场景,身后映着他经典的绝命诗;广州起义的叙述之后,可以看到林觉民伏在案前怆然又决然地写下《与妻书》。这种“点到为止”的叙述方式,造成了一些恰到好处的留白,让参观的人们或怜或叹,或兼而有之。苏慧颖说,有些参观者甚至驻足在这些场景面前,眼中有泪光闪烁。许多普通的参观者或许并不了解也不关心具体的历史过程,但人同此情,他们参观过后,感慨最深的或许就是某个家世优厚的青年才俊,为了革命理想竞不惜离乡背井、捐躯赴国难。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不会对参观者的感受进行过多主观臆测。但是,那么多组场景,应该也至少有一处能够触动人们”,苏慧颖如是说。

另一方面,一个博物馆让人们接受,不仅要考虑其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还要考虑其与当地文化氛围和历史传统的联系。一座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共同回忆,寄托着市民的共同情感。记录和表达一个地方独特的记忆,是博物馆重要的社区文化功能。

在革命馆的陈列中,随处可发现广州的印记。除黄花岗起义这些标志性事件外,还可以在照片上发现孙中山曾经学医的博济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现址)、几所著名中学的创办人、本地艺术家的作品、还原的骑楼街等等。“有一次,几位参观者一眼认出了骑楼街所仿的那张照片正是位于老城区的高第街,”苏慧颖介绍,“他们是许崇智家族的后人,高第街上曾经大多都是许家的家业,那里是他们儿时住过的地方。还有一次一位广州南武中学的老师,专程来找他们创校的老校长谢英伯,最后在广东名人展中找到了他”。馆内的广州印记,让许多老广州人倍感亲切,拉近了革命历史与参观者间的情感距离。

辛亥馆对博物馆叙事方式的新理解、文化功能的新定位,背后反映的是对待历史的新态度。博物馆本身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这种博物馆展览思路的打开,也许正是近年来中国人对自身传统和文化反思的一个缩影。

周军认为,从更深的层次理解,辛亥革命在延伸,它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文化认知,尤其是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辛亥以前,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在社会上还是主流,学习西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屡战屡败让国人的文化自卑开始加重,直至辛亥革命,对西方文明的推崇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贬低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此间利弊,百年前争论已起,虽然一百年的时间并不足以全面厘清当年事件的意义,但也到了必须进行反思的时候。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开头写道,“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寻求新的答案”。

一座博物馆,尤其是像辛亥馆这样的主题纪念馆,其实践本身,就像在写历史。它不是为记录而记录,而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思考。每一处细节的考量,背后或许都有一处新的困惑。辛亥时期的中国人如何理解自身的处境?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下不断寻求救国的新药方?他们开出的药方效果或副作用如何?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今天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

而这种历史叙述本身意味着其一定的教育的功能。述往事,思来者,以求通其道。这种教育并不~定要灌输某种特定的结论,揭示某个特定的道理,而只须通过给参观者带来容易接受的直观体验,唤起人们对中国自身历史命运的同情或思考。这种唤起本身,代表着对新的答案的寻求,或许比结论更有意义。

因此,一个冷静又不失敏感,感情丰富又点到为止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实在引人深思。

第5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名人墨迹因包含独特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容,再加上存世少、唯一性等特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去年以来,借势辛亥百年,那一时期名人墨迹不仅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焦点,也一再成为各类展览中的主角,而借此时机,许多过往堙没已久甚至从未露面的藏品也频频见诸于世,给人带来无限惊喜与期待。今天,虽然我们无法再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社会变革、动荡剧烈的特殊时代,但是循着这些携带时光印记的墨迹,我们依然可以真切地体会那一代人的激情与理想、奋斗与挣扎,从中探寻那段历史的蜿蜒曲折与纷繁复杂,因为文字传递着一切,墨迹自会述说历史。

“活”的历史

如果将散落各地的辛亥风云人物墨迹件件排列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幅震古烁今的辛亥版“清明上河图”:中堂、楹联、条幅、扇面、信札、诗稿、批示甚至收条等,真、草、隶、篆诸体,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乃至家庭训语、人际往来、贺寿等方方面面内容无所不包。徜徉其间,我们可以随意叩问某一历史的细节与真实,甚或藉此“复活”历史,将自己置身于某一具体历史语境,切身感受历史时空的多方熏陶,进而生发出对中国历史进程与社会变革更深刻的认知。而且,由着这些墨迹,我们也可以从细微处入手,避免以单一方面取向“以偏概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我们认知的历史鲜活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呆板无味的“史卷陈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的中国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先后编纂出版了《开国名人墨迹》、《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见图)等有关资料,收录了诸多辛亥风云人物珍贵墨迹,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当年积极筹划革命、为革命四处奔走的峥嵘岁月,传达着他们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开卷翻阅,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仿佛从笔墨间跳跃而出,向我们演绎着他们为革命而走过的彷徨挣扎、流血牺牲和不屈不挠,“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在《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中,就收录有一封黄兴致孙中山讨论革命大计的函,在函中他从两广规划到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一带,囊括湖北、浙江、云南等中国诸省,将其对整个革命的大计划高瞻远瞩地勾勒出来。这件墨迹对于历史研究之重要,正如胡汉民在题跋中所说:“此为克强先生于庚戌四月寄总理书,盖在新军失败后,庇能会议统筹广州三月之役以前。其后进行计划,大略如书中所言,则此当为革命文献中不朽之作,非徒文字可宝也。”

作为四大元老之一,李煜瀛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显得并没有那么“响当当”。同为革命者,李煜瀛的革命轨迹,与那时许多人走向革命的道路很不相同。那一时期,作为同盟会成立地,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可以说是革命者用力较多,革命活动也比较活跃的地方。而在欧洲,革命活动相对来说则平静很多,也正因如此,李煜瀛他们当年在法国的革命活动就很值得注意。李煜瀛晚年,曾经给张大干的胞弟张目寒先生写过一幅对联,在其中他就提及了民国纪元前六年,他与吴稚晖、张静江在法国巴黎组织世界社、刊行宣传革命书报之事,足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当时的这段历史与往事,殊为难得。(见图)

今年6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墨迹”拍卖专场。其中,一批曾在辛亥革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间往来交际的公私信札,一现身便吸引了包括学术界、收藏界等各方面的注意。这批信札,有些内容十分珍贵,足可弥补现存文献之缺略,堪称是记录那一时期历史状态与纷杂世象的最好标本,瞬间将当年消逝的一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过往的很多疑问自动消解。

“活”的人物

古人云: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楹联、中堂、屏条等一直是人们寄托理想、表达志趣与抒发性情的重要载体,被赋予重要的“人格”色彩与意义。唐代孙过庭在其书法理论名著《书谱》中说:“书法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清人刘熙载也在《艺概》中总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处于那变革与动荡交替、新与旧较量角逐的大时代,每一位辛亥风云人物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其时,他们或左右时局,睥睨风云变幻;或引领潮流,改写历史轨迹。一百年后,通过他们的墨迹,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视他们人生的经历与传奇,看到他们在铁马金戈、枪林弹雨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从而能够较为立体与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

在很多回忆陈独秀的文章中,都提到过陈曾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如虹”这一对联题赠之事。从该联中,我们不难看出陈独秀的胸襟与情怀。哪怕是到了晚年,贫病交加,他这种“如虹”气势也不曾有丝毫减退,这从他那时题赠该联给台静农之父台佛岑先生可以窥得一二(见图)。在辛亥革命前后,陈独秀参加“拒俄运动”,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并任总会长,出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旋又参加“反袁”斗争。这之后,更扯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创办中国共产党并任“一大”至“五大”期间最高领袖,一生轰轰烈烈、气势如虹,岂不正应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如虹”这联语?

第6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一、 阶级斗争史观下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

1949年10月1日,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文化教育开始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肃清封建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开始承担起培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当时,由政府编写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因其形式、内容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及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偏差被普遍停用。在教育部钱俊瑞副部长(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指示下,新中国初期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订工作陆续展开。

1950年秋,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定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由新华书店出版,供全国统一使用。这是一套应急课本,编写时间短促,该教材根据“以解放区教育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的方针,以陕甘宁边区《中学历史》为蓝本,体现了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在书写辛亥革命一章时,先前被政府大肆宣扬、不断夸大、化了的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初年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事件被重新写入,突出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编者注意到,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使中国人民一方面感觉到发奋自强的必要,一方面发现了满清政府的腐败,而变法维新和立宪运动的失败,更显得唯有满清,中国方始有救,从而客观解释了辛亥革命能够很快满清的一个主要原因。教科书同时指出:“当时站在‘满清’这面大旗之下的,有单纯以反满为宗旨的,有实际抱着改良主义政治思想的,甚至存心夺取革命果实的反革命派也混在里面。坚决主张建立民国的革命分子却占少数,而且也缺乏实力。因此满清政府倒了以后,革命果实就落到了反革命派的手里。”课本告诉学生:“必须分清当时谁代表革命势力,谁代表反革命势力;注意革命势力怎么会向反革命势力妥协的,反革命派凭什么夺得了革命的果实。”[1]着重强调区分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阶级划分的重要性。对于辛亥革命事件本身及孙中山的反满活动,编者没有将其作为重点介绍,只是做了简单的回顾。

与国民政府时期对辛亥革命持高度肯定态度的解读不同,新中国的历史工作者则将辛亥革命及其领导人置于“人民至上”的语境中进行解读。至于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因不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构建而不再提及。此后的三四年间,又有借鉴各大边区中小学教材的新修订本相继出版发行,如三联书店的《高级中学中国近代史》(1951年,由华北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小学历史》(1952年,参照前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新编高级小学历史课本》修订)等,其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传授也与新华书店的版本大致相似,只是内容略有增减,展示出人民民主政权下新的历史书写方式。

1956年后,中苏两党的分歧渐渐出现,不久之后发展成为理论交锋,中国共产党把反对修正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并列起来。至1957年夏,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整风反右”运动,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都空前紧张起来,中央要求各个领域都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和以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成为教育方针的核心。在整个“左倾”的形势下,历来被认为负有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任务的中小学历史课增加了不少理论教条,而减少史实叙述;把农民战争写得完美无缺,帝王将相则一律遭到贬斥,“资产阶级”也彻底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第7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关键词】:精神 青年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精神价值,我们发现辛亥革命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精神法宝。当代青年应当担当起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者角色。人们常问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振兴中华,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自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力军要牢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精神同时,要牢记自己的历史责任,要敢于担当,放飞自己的理想。

一、辛亥革命精神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秋瑾、徐锡麟、邹容、陈天华„„斯人已逝,名永存。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这些人挺身而出,抱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

2.民主主义

辛亥志士们在黑暗的旧中国高举民主主义革命火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并在长期艰苦斗争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民主法令,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体现出高昂的民主主义精神。

3.创新改革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提出了以另一种政治制度来代替君主制度,尽管道路千难万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了革古鼎新的目的。

4.英雄主义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辛亥精神中最值得歌颂和弘扬的是他们为了救国救民而舍身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武昌起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国各省响应革命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党人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5.艰苦奋斗

一百年前,革命党人面对封建社会强大的敌人,自身势单力薄,在强大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受制于资金、人员、地利等条件的限制,在重重困难面前,四处奔波、甘于奉献、坚持到底、不胜利不罢休。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革命的赞歌。

二、当代青年应该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精神

(一)培养优良的品格和崇高的情操

80、90 后这个青年群体的成长,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直接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面对着社会发展的快速节奏,我们应该仔细对照学习辛亥革命的精神,把它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宝贵财富,自觉继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实现了辛亥革命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的一部分,有的正在变为现实,如何更好地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广泛的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建设统一、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 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传承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伴随我们前行。百年纪念,是为了百年的超越。重拾那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更是为了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也同时要求着我们这代青年的不懈奋斗。

(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但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传承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伴随我们前行。百年纪念,是为了百年的超越。重拾那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更是为了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也同时要求着我们这代青年的奋斗。“革命尚未成功, 孔子.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同志仍需努力”,面对着当今的风雨变幻的世界局势,我们必须跟紧时代的潮流,不断积极进取,发扬辛亥革命的优良的传统,为祖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每一个青年都是国家未来的 脊梁,有人从商,有人从政,不论做什么, “民之为本”。每一个青年,在这个世界,这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已成年,就要担负自己的责任,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回忆,而是一段思考, 一段关于民族,关于党,关于人民的深刻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不 同的获得,我们要传承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总之, 革命已经过去, 使命还在延续,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 使命任重道远, 同志还需努力。这才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最应该记住和发扬的。

(三)敢为天下先

“现在的学生,可以看看辛亥革命时期那些青年学生的书信和文章,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青年人激荡江山的理想所在,从而做到“心存理想,勇于担当。”将辛亥记忆、辛亥精神真正的传承下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脊梁。辛亥革命的爱国精神是中国青年心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青年前行。辛亥革命的胜利让国人振奋,而辛亥革命不惧反动势力、坚持不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更是值得青年们学习的。21世纪的中国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力日益激烈。我们面对社会压力,不能退缩,要认真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好技能,一定可以在这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学习辛亥革命志士们的爱国、敢为天下先、创新奋斗、勇往直前、敢于担当不怕失败的精神,不盲目崇尚潮流,勇于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的精神展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青年们一定要保持这样一个优良的传统,因为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精神。”

(四)心存理想,敢于担当

一百年前,革命党人面对封建社会强大的敌人,自身势单力薄,在强大的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受制于资金、人员、地利等条件的限制,在重重困难面前,四处奔波、甘于奉献、坚持到底、不胜利不罢休。我们把这誉为他们的“担当”和“理想”。我们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这种精神来指引我们找到方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青年都是国之栋梁民族希望,是推动历史车轮快速前进的重要力量。百年前,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思想早已根植国人心中。 时至今日,青年干部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每个单位和组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志曾说,“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也做出了“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根本大计”的论断。青年干部作为当代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兴邦责任尤为重大,只有勇于担当、加快成长,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杨,沙建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2.

第8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9月17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民主党派、侨联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报告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纪念会由川师大统战部董杰部长主持,民革川师大支部主委黄英教授热情致辞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民盟川师大支部主委许晓光教授作主题报告。

川师大各民主党派党员、侨联会员济济一堂,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众多年高德劭的老党(会)员冒着大雨前来参加报告会。

黄英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首义精神。她指出:辛亥革命的首义精神就是“敢为天下先”,这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伟大事业,从新中国的创立到改革开放,都是“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今天,我们川师大各民主党派、侨联隆重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和“博爱”的思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盟川师大支部主委许晓光教授做了题为“辛亥革命与四川保路运动”的专题报告。报告分为“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准备、保路运动与武昌起义、对辛亥革命和保路运动的评价”四个部分,生动而详尽地呈现了从四川保路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许晓光教授指出: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广大四川人民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辛亥革命虽然未尽全功,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深入人心,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并走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及其奋斗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报告图文荟萃,资料翔实,深入浅出,令大家深受启迪,收获很大。

第9篇: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范文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①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高中生常见的历史观主要有四种: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首次历史性变革,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发图强的伟大起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但由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有正确的评价,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1.近(现)代化史观

近(现)代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和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的演进,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大多是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进行的: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由人治向法治转化的重要一步,开创了“之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辛亥革命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使帝国主义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作为辛亥革命伟大成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国成立后,当时的人们认识到只有振兴实业、实现工业化,中国才能真正富强,于是纷纷成立实业集团,开工厂、设银行,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民族资本主义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使当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加速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到来;同时临时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为人民谋福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境遇;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它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以共和制取代帝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醒。虽然共和制度的存在为期短暂,但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后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以失败告终更证明了辛亥革命在开启明智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帝制,改变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对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了冲击,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孟、宣扬民主和科学理念等现象的出现。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这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代表是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种史观“突出的特点,即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它论述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它关注的是所有民族而不仅仅是西方诸民族或非西方诸民族”②。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世界各个地区(包括二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交互发展中,逐步打破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史学理念冲破了以往以西方历史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是历史研究的一大进步。

对于全球史观的分析,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扩充课外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有里程碑式意义,在国际上为何史学界将辛亥革命作为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列宁为何高度称赞辛亥革命,将它视为“亚洲的觉醒”?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从扩充材料中找到答案。因为辛亥革命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直接推动了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越南民族解放运动革命者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为楷模,确定其政治纲领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哈达也说过:辛亥革命不仅唤醒了“印尼华侨的民族精神”,而且激发了“印尼人民的革命思想”,从而出现了“由伊斯兰联盟组织起来的最早的民族运动”,故而将辛亥革命作为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是因为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使“几万万受压制的、由于处在中世纪停滞状态而变得粗野的人们觉醒了过来,他们走向新生活,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③,是亚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孙中山也被认为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以“文明”为单位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进步的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史横向可分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纵向看经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地域范围看,又可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无论怎样划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民创造的文明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彼此之间应不断交流和融合。

关于文明史观,教师可侧重从辛亥革命促进近代中国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角度鼓励学生分析,可以采用情景演示法,利用视频、漫画、文字等方式进行情景演示,着重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激发学生思维:政治文明上,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颁布的《临时约法》中体现的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的思想是吸收西方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的成果精华,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精神文明上,辛亥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包括反专制、建共和的民主精神,为救国救民而“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财富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些分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懂得珍惜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美好幸福生活。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看待辛亥革命给世界文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亚洲、世界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缔造者苏加诺说:“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启发我去斗争,启发我去爱我的国家、爱我的人民,使我深深地树立了民族主义的思想。”后来他把三民主义学说同马克思、恩格斯、甘地等人的理论结合起来,并与印尼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五民主义”。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华人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当地华人的团结精神和国民意识逐渐增强,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华人团结力量增长,新思想不断涌现……这些都冲击着过去两地华人传统的旧社会和旧传统。

4.社会史观

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这种史观从社会角度观察历史,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等。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社会习俗的历史”。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变革,不仅是政治革命,还是社会革命。它进一步破坏了传统社会,冲击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造就了新一代风尚,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进步。针对这部分史观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探究的方法,通过展示现存民国时期照片、报刊等方式,鼓励学生从细节领会辛亥革命的意义。如以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登的《新陈代谢》为例,记载(辛亥革命)使“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配套的文字说明,学生很容易概述出辛亥革命后的民国社会多种领域出现的革故鼎新局面,从而理解辛亥革命对当时国人带来的影响:解放天足、剪辫易服、改变称呼,用资产阶级平等、友爱的精神代替封建主义的尊卑等级观念,使国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正如孙中山所言:“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白任,此外无所转移。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史观,高中生还会碰到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民族史观。革命史观中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反帝反封,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只是作为民主革命的先声),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为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孙中山也被认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民族史观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时提出的纲领“三民主义”存在一定的狭隘民族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淡化了驱满排满的民族倾向,将其上升为民族平等,尤其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明确提出“五族共和”论,强调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五大族群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并以五色旗为国旗。

从不同史观出发,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更多不同的见解,改变过去教师“一家之言”的状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用不同历史史观重新了解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学会举一反三、发散思维。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797.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