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软件产业论文精选(九篇)

软件产业论文

第1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目前,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量已超过千家,大连软件园成为入园企业数量最多、国内软件出口额最大、外资企业比例最高的园区。这些表明大连发展软件外包业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基本显现。如何进一步加快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以全面提高大连软件外包的产业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效用

(一)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大连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三省的最南端,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东北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大连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产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做强做大这个集群,必将增强大连的城市竞争力,提升大连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带动东北地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贡献。

(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经济质量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是建设中的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是区域性的商贸、金融、物流中心城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可以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结构调整,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带动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整体发展。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龙头和开放的窗口、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将拉动东北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经济质量。

(三)推进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软件外包行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大连的软件产业历经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对日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外包上已体现出集群特征,具有了一定基础和规模,但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深的探索。

(四)增强软件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软件外包企业的创新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产业集群提供的良好创新氛围,促进了软件外包企业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同时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

二、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分析

(一)良好的地域条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先决条件

大连是中国北方最为开放、最具活力的港口城市。大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它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中心位置,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交往频繁,是北亚地区著名的金融、商贸、交通、旅游中心。大连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中国城市之一,往返交通极为便利,与日本东京、大阪等7个城市通航。

独特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大连与日本之间频繁的经贸和文化往来,是日商投资企业最多和日本游客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日资企业近4000家;大连拥有22所高等院校,近30家科研机构,科技人员26万人,综合科技实力强,拥有先进的教育体系,大连市民有学习日语的传统和氛围,是中国培养日语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被认为是除日本本土之外,日语人才数量最多的城市。

(二)相关产业基础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需

大连具有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优势。大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营造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信誉体系的理念,建立支持和保护企业发展的信誉环境,把知识产权保护、质量认证、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作为继成本、人才之后的又一竞争优势来加以培育。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评价工作,创造了CMM评估的“大连模式”。大连软件业的发展势头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海、北京相比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

大连软件园是大连市政府构建的最适宜承接产业转移的专业生态园区,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者进入园区,并通过向其提供全方位的IT外包服务,帮助入园企业在园区内开展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最终推动中国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大连软件园是国内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以对日业务为主的专业化软件园区和最具规模的IT服务外包基地。大连软件园二期作为核心项目率先启动,重点建设软件开发区、技术研发区、信息服务区、教育培训区和大型企业专属园区等产业区,并按照国际水准建设公共服务区、通信技术服务区、商务会展区等配套服务区。

(四)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的集聚是大连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大连软件企业数量众多,但发展规模十分有限。全市已有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近1000家,其中外资企业近300多家,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设立了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中心。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人员规模超过4000人的企业仅1家,人员规模超过2000人的企业4家;人员规模超过1000人的企业3家;人员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100多家。大连名列前三名的外包企业大连华信也只有1300人,2700万美元的出口额。

目前,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具备了相当的产业基础,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但由于没有规模,软件企业缺乏科学化的项目管理流程,造成了成本的提高;抗风险能力弱,追求短期利益功利趋向明显,企业处于恶性循环之中;高端软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技术实力不强;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口龙头企业,软件出口联盟也就难见成效。虽然近年来大连的优惠政策网络了大批软件人才,但仍然存在缺口,而且具备国际交流能力以及服务外包业务运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这将成为制约大连市服务外包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旺盛的市场需求是大连软件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大连凭借与日本天然的地缘关系和历史渊源,成为日本软件外包的首选地。大连对日本软件外包已有10年以上历史,承揽了日本对中国发包量的近50%的业务,市场已经有一定规模基础。这个市场仍然潜力巨大,因为日本企业整体的软件外包程度远低于欧美,市场开发还在早期。此外,大连已具备了一定的对日业务经验,在巩固对日业务的同时,还将业务领域开拓至韩国、东南亚、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

目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对于实现产业集群的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能否及时捕捉市场机遇是产业集群能否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大连应及时捕捉这一机遇,旺盛的市场需求不仅为集群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内在经济动因,更为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促进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融合,从而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了强大动力。

(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使软件产业集群获得最佳效率

大连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吸引软件高级人才、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等的系列文件,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用于企业参加国际软件认证、人才教育培养、公共技术服务设施建设。在税收方面,对大连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IT服务外包企业实行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在财政补贴方面,对IT服务外包企业也给予了诸多优惠的政策。

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外包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在一些方面政府支持的力度还是略显不足。例如在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网上技术难题招标项目方面,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以及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方面等。在配套设施方面,政府尚未完善软件出口及出口加工基地建设,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也未落实到实处。

三、大连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对电力、通信等基础服务有极高的要求,需要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供应,但大连目前仍存在园区供电经常中断,国际通信距离过长、费用过高、时有中断等问题。园区可以通过建设双回路供电、统一采购大带宽的国际数据专线等方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基础服务水平。

第二,进一步发挥软件园区的作用。大连软件园是国内最具国际化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以对日业务为主的专业化软件园区和最具规模的IT服务外包基地。大连软件园的发展对发展IT服务外包产业有着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目前大连软件园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三期工程也在计划之列,如何进一步发挥软件园和科技园的重要作用,将自身融入到世界软件产业的全球分工中去,是大连软件园的发展方向。

第三,重点培育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大连软件产业集群发展要保持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尤其需要起到中坚和龙头作用的骨干企业。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引进和重点培育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大型骨干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向产业链的上游过渡,发展高端外包,逐渐把自己的一些业务进行外包或转包,辐射带动下游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整合了产业链,提高了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力。

第四,建立各种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大连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的一役。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不是仅仅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更需要的是合理的人才结构。成熟的软件产业的人才资源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而大连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型”,即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这就造成了软件外包人才的结构性缺乏。大连应尽快建立起各种相应的人力资源制度,在对现有人才整合培训基础上,还应继续大规模引进高级复合型人才,加大对引进高级人才的奖励力度,保证大连软件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开源软件 文献 计量分析

[分类号]G250.72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应用到很多行业。开源思想、理念得到广泛认同。陆首群指出:自由/开源软件的发展,搞活了全球的软件产业,对重组软件产业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源的产生和发展是IT行业的必然趋势,开源软件将对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外对开源软件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达到一定高度,国内起步较晚。笔者利用文献计量法统计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开源软件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以揭示10年来该领域研究发展轨迹、研究内容、学术成果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研究热点与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利用CNKI学术期刊、硕博论文、报纸、会议论文、年鉴等数据库,以“开源软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至2009年6月,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后得到474篇与开源软件相关的文献。

1.1年度文献数量分布

年代分布分析反映出开源软件研究状况及发展速度,揭示研究热点时期,具体如表1所示:

论文年度数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可将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初始阶段(2000-2002年):该阶段国内开源软件研究初露端倪,发文总数5篇,约占总数的1%。②稳步发展阶段(2003-2005年):该阶段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处于上升阶段,占总量的20.7%,开源研究引起重视。③激增阶段(2006-2009年),论文数量激增,每年发文100篇以上(2009年只统计半年且考虑滞后性)。

1.2 论文期刊分布

发文量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共9种(其中・表示核心期刊),占总刊数的5.84%,共收录论文10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载文期刊比较分散,核心期刊论文偏少,说明高质量论文不多。论文期刊分布如表2所示:

1.3 作者论文数量分布

作者总人数为519人,发文量最高的为华南师范大学奉国和与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陈智俐(含第二作者),各有4篇;发表3篇以上文章的共有9人(含第二作者),占总人数的1.7%,共发文29篇,占发文总量的8.2%。以上数据表明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1.4 主题分布

基于文献分析,对当前开源软件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调整,依主题分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细分为:开源社区、开源协议、开源商业模式、其他;应用研究分为:开源推动、教育、企业、图书馆、其他应用。按以上主题对所得的474篇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得到开源软件论文主题分布如表3所示:

2 基本问题研究

2.1 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者指出开源程序员匮乏、开源文化、开源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开源软件发展。谭佳佳对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社区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系统研究开源软件开发人员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是否有成熟的开源社区,良好的开源社区环境有利于开源软件长足发展。

2.2 开源商业模式

奉国和归纳出8种开源商业模式,并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可采纳的三种开源模式。钱磊指出中国开源软件商业运作存在两个严重问题:①依然按照传统商业软件的模式来运作开源软件,从国际开源社区那里免费地获取源代码,稍作修改后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出售软件许可;②紧抱“自由软件”的陈旧概念,认为软件产品就应该“自由”(其实是免费)地使用,低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与全球正在积极推进的知识产权保护做法背道而驰。开源软件要发展,开源企业要生存,开源要成为软件行业的突破口,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

2.3 开源协议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在著作权法下通过许可证体现的开放、自由和共享理念,它的法律基础是版权许可,研究开源软件首先应当分析各种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模式。杨彬通过对比,分析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差别,总结开源软件许可证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分析开源软件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并对4种典型开源软件许可证进行评析。另外,秦明对一些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研究,车璐对开源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广凤对开源与商业软件进行了对比,这些都从本质上是对开源协议的剖析。许可协议达几十种之多,各种协议存在差异,运用开源软件之前有必要理清其许可协议,以免引起不必要麻烦,各种协议的详细比较参见文献。

3 应用研究

3.1 应用推动分析

3.1.1 高校推动作用2004年7月中国成立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宗旨是推动中国开源软件发展和应用;促进中日韩以及中国与全球关于开源运动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开源运动做出贡献,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标志着国内开源软件应用开始走向有序。清华大学网络中心2007年的FLOSSWord项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之一是开源软件的发展需要以高校作为切入点,因为高等院校处于研发的最前沿,对于开源软件的态度最为开放。倪光南指出如果没有大批开源软件人才的支撑,开源软件在中国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也会受到制约。在软件领域人才的作用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所以应强调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学和应用。张文正指出了高校开展开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出高校可参考的开源软件类别。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国内的开源软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献分析表明,高校成为推动开源发展的主要阵地。

3.1.2 国家意志倾斜引导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事情,也不是少数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开源软件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给社会带来变革力量,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

3.2 教育领域应用

3.2.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由于开源软件的巨大优势,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探索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宋继华、唐伟系统归纳了基于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与邮件服务器、门户管理、桌面应用等开源软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本框架。刘颈总结出中小学从桌面应用到服务器应用可用的开源软件。很多文献涉及到运用开源软件Moodle构建教学管理平台,且为中小学教育带来的便利。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信息人才匮乏、管

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源软件可以帮助学校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3.2.2 人才培养 很多学者探讨开源软件在大学及中小学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高校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开展开源教育的思路。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需要懂开源的人才,在中小学开始引导学生开源意识是可行和必要的。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无疑会促进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3.3 中小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开源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难题。郝晨健等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需求因素分析,提出选择开源软件构建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的具体策略和选择流程。

3.4 数字图书馆应用

3.4.1 应用开源动因 开放源码思想的兴起和开放源码软件的蓬勃发展,给中国数字图书馆界提供了一个“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一个以高性价比产品获得重要竞争力的机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运用开源软件是图书馆建设可行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节省经费开支,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针对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应有效地选择、利用、本地化和再开发目前比较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层次和起点,加快其发展。

3.4.2 具体研究

・分析开源软件。张智雄归纳数字图书馆可用的几类开源软件:门户类、机构仓储类、内容管理类、知识发现与知识管理类、其他重要开源软件等;刘兰等对2007-2008年国外有关开源软件的研究历程进行述评,并花大量篇幅阐述国外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对于国内运用开源软件建设数字图书馆具有启示作用;阮莉萍。对国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源软件(Koha,PHPMyLibrary,PMB)进行介绍,并从基本技术特征、系统功能和技术服务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董丽、张首红等对Fedora、DSpace、Greenstone进行比较分析,为国内从事数字图书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同行提供参考;毕强分析中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本地化现状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开源软件在中国图书馆行业本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应用。唐兆琦、郑巧英利用Dspace构建学位论文提交与系统;林颖、张智雄利用Dspace构建中文机构仓储系统:叶鹰等提出以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祝忠明等提出以Dspace为基础的一种自助提交和开放搜寻与聚集为主要手段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框架;董丽等以Dspace为基础平台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培训门户系统,提供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不同身份读者的讲座预约、课程信息和课件的流程以及资源批量加载功能等。另外,有学者对OpenResolve、MRTG、Net~ow、RAKIM Linux+Qt/Embedded等构建图书馆应用系统作了探讨。国内数字图馆建设对机构仓储开源软件Dspace、Fedora等应用到了一定深度,在图书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开源软件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推动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5 其他应用

很多学者也研究开源软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源软件应用呈现出多样性。

4 存在问题

李国杰指出中国开源存在的问题:①我国许多企业、大学与科研单位只把开源软件当作可免费获取的资源,对开源社区的贡献比较少,也不太重视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②有些单位在封闭的环境下从事对Linux内核的修改,甚至将开源软件变成违反GPL规则的闭源软件;③我国对如何利用和回馈开源软件社区了解不足;④在中国极少纯开源模式运作的软件公司;⑤电子政务、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国家出资的项目还没有向开源软件倾斜,公共财政几乎还没有支持过开源社区;⑥国家应该加强对开源软件的重视,向开源软件倾斜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深思考。

5 研究热点与趋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开源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

5.1 开源社区建设

加大开源社区建设,培育开源软件健康发展。社区里积聚着许多贡献者,他们开放软件源代码,把自己对各种开源软件的使用体验拿出来共享,共同讨论,为其他用户选择开源软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样共享的环境,与互联网创新且开放的精神相符合,社区是推动开源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发展存在无序、动荡、无目标状态,表现出人气不足、人才缺乏、项目缺少、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支持发展开源社区是推动开源的基础工作,应该作为持续、长期的任务来做。国家应该从政策层面支持鼓励企业等团体从事开源社区建设,帮助开源社区持续健康发展;并将开源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突破口,大力培育开源社区,促进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2 开源商业模式探讨

开源软件要发展需要良好的商业模式,它不是免费软件,人们平常所理解的开源软件免费主要是指程序源代码免费,除此之外的技术支持、服务、培训是不免费的。“软件=程序+文档+支持+培训+专业服务”,如果将程序看成核心要素,而其他4个为要素,那么传统的商业软件主要靠核心要素谋取利润,但开源软件由于其特殊性,即源代码开放,任何人可以自由获取,此时利润主要来源于要素,通过要素的实施帮助企业获取利润。这个等式其实也表明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应该围绕要素开展。开源软件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软件发展的格局,也是中国民族软件发展的一个契机。国内开源企业要发展,需要深入探讨适合本土的开源商业模式。只有这样,开源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托起国家民族软件产业的大旗。目前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但国内还缺乏典型成功案例,使得开源企业或个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不愿过多投入,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国内急需开发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推动开源软件良性发展。

5.3 开源与人才培养

首先,就人才培养而言,开源软件有特殊的优势。商业软件的源代码不开放,因此通过培训只能学习该软件的操作和外特性。开源软件则不同,首先,通过学习、分析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了解软件更多内涵,有利于提高培训水平和软件人才的水平。其次,开源软件在国内要发展,特别是开源社区的建设、开源商业模式的构建等,需要懂开源的人才。高校则是培养开源人才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加强开源软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知识创新重镇的高校有条件也有义务大力推广应用开源软件,为国内培育优秀的开源人才。

第3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1.1偏重理论轻开发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经过我们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数量不少,但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企业希望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软件开发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但很多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本身的问题,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软件开发岗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开发工作。毕业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的适应期和培训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

1.2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经过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验和实训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校内软件工程的实验环节均能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尚摆脱不了之前知识教育体系下的实验模式,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课题多,实战课题少,参与建设实训基地的企业热情不高,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现有的机器数量、配置大部分还是以单台性质的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为主,满足不了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真实的开发项目和项目开发指导组,难以营建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生产环境,不能满足基于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对实训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1.3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尤其是新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老教师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难胜任新的软件工程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不论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都是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使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几年后,原来即使具备有开发能力的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

2CDIO与软件工程专业

从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知,工程项目、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基本都要经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样的阶段。工程项目或产品首先要根据需求进行构思,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计划方案;再根据计划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实现工程实施或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等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或者产品的生产实现;最后是完成项目的运行服务或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设计了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2011年,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四个更加重视”:一要更加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要更加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三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要更加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诸多问题。此外,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11条通用标准看,每个标准的实现都能够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体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中融合CDIO的教育理念必将为高质量实施“卓越计划”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按预算和进度实现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是软件系统,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软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是工程应用的理论层面;而软件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软件设计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去构建可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IEEE最新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成10个知识域,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知识领域贯穿于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以软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将CDIO工程教育融合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中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出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

3融合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3.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综合培养理念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软件工程教育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紧密结合,以项目或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入校企合作机制,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前3年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类似,完成软件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后面的1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项目实训,以校外实习参观,校内讲座、实训的教学方式,用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为例,模拟企业运作进行教学,熟悉项目工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前3年学习的知识融合,在实训中掌握开发工具,以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接受软件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参与到企业真正的项目开发中,以企业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中锻炼职业能力。

3.2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理论教学体系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以软件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目标倒推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去组织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软件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进行软件设计所需的软件开发类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工具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法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团队激励与沟通及全校性选修课程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了解国际IT文化的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说、日语基础和专业英语。

3.3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设计软件产品能够实施和运行的关键。以产品的运行周期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以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以此形成集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的“做中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和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模式,使软件工程专业与软件企业更为紧密地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联合建立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研发,体验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角色。在项目研发中进行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投入运作等一系列工程实践。以此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教师项目开发锻炼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采用“双向聘任制”模式驱动,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软件技术人员间角色转换;科研、技术研发项目与教学课题间的相互渗透。学校将工程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甚至职称晋升的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将逐步解决困扰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实践、实训的难题。

3.4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卓越工计划”中引入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将“卓越工计划”通用标准与软件工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是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序实施的有效保障。

4结语

第4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2000年6月21日至23日,第三届"2000年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际软件商及我国台湾省也将组团参加这一软件界的博览盛会。本届博览会将以"网络连接世界,软件创造未来"为主题,向观众展示软件在网络时代的核心作用,表现软件所具有的无限创造力和迷人的魅力。除举办展览和技术研讨会外,本届博览会另一特点是将开辟"国产优秀软件展区",为70多种国产优秀软件提供一个集中展示实力的舞台。

2001年6月28日至3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及技术研讨会"如期举行,与往届"软博会"不同的是,第一届"软件日"也同期举行,此次"软件日"的主题是"软件与信息技术",为配合这一主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了"企业管理信息化高层论坛",来自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软件厂商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与会人士就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02年6月26日至28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及技术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行的。会议的主题是“软件为信息化服务”。

第5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变化和演化;体系结构模式;软件复用;软件生产线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032-04

1引言

如何即时满足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组织中用户不断提高的、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是目前软件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首要和紧迫的问题。软件产品必须即时满足信息系统的变化和演化的特征。同时软件产品也要满足其不同的应用范围和人群,尤其重要的是领域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对所需要的软件产品进行裁剪、定制和生产。

传统的软件生产模式是由软件技术人员滞后地开发软件产品,不能够满足软件产品本身最主要的特征,变化和演化,也不能够满足软件产品的不同应用范围和人群,领域工作人员不能对所需要的软件产品进行裁剪、定制和生产。这种软件生产模式不具备“规模定制,随需而变”的能力,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差,可再生产能力低。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手段、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

构造性和演化性是软件的本质特征。要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必须改变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方法,采取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和工业化的生产技术[2]。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应当与工业产业的发展一样,不仅要走工程化,更重要的是走产业化之路,运用构件标准、生产线等生产方式,批量、定制地提供各种形式的产品。对于目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管理与应用,也应当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基于体系结构的实用软件开发方法及相应的支撑环境是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为即时满足信息系统的变化和演化的特征,出现了一种自适应的、面向模式的DDR(Display-Definition-Realization,显示-定义-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模式[2]。本文基于DDR体系结构模式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DDR体系结构模式的软件生产线。在开发软件产品时,可以按照软件生产线的形式进行软件产品的开发,同时变革传统的软件开发、生产模式及团队管理。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DDR体系结构模式的主要思想,然后着重论述基于该体系结构模式的软件生产线,接着扼要地介绍国内外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作者对该生产线在一些领域的初步应用,最后讨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2DDR体系结构模式

显示-定义-实现(DDR)体系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图1DDR体系结构模式

在DDR体系结构模式中,定义层是该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它的具体内容决定了系统的整体需求,不同系统的需求定义是不一样的。定义层的内容主要是系统元数据的定义,包括数据定义、功能定义、权限定义、显示定义、操作定义等。因为是元数据定义,所以这部分的内容实质上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字典,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层是实现系统需求的核心部分。显示层是系统表现形式的实现,所有与系统表现部分相关的抽象的实现都集中于此。

从整体上看,它是类似层的体系结构。最顶层是表示层即显示层,负责与用户的直接交互;中间是定义层即需求定义层,用以确定系统的整个业务需求;底层是实现层,负责业务功能的实现、数据的提取与加工等。显示层与实现层都依赖于定义层,定义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核心,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抽象层次。用户通过界面向显示层发出业务操作指令。显示层将用户的业务操作指令解释,分解为一系列的业务需求,将这些业务需求传递给定义层。定义层将这些业务需求分解成具体的操作数据及一系列抽象的业务操作指令,传递给实现层。实现层结合具体的操作数据,调用抽象的业务实现,完成用户特定的业务操作,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显示层,继而显示给用户。对于难以描述的、个别的业务操作,可以不对它进行定义与抽象实现,由显示层直接传递给实现层,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显示层去显示给用户。

在DDR体系结构模式中,定义层不仅封装了实现层的结构、行为与状态的描述,同时也封装了显示层的结构、行为与状态的描述。

将DDR体系结构模式软件化、系统化、工具化,就可以使它成为一条软件生产线,一种软件开发平台、工具。

3软件生产线

回顾经典的工业化革命,不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功能再复杂的产品都是由大量标准的零件(尽管零件可能只在本领域内有用)组成。零件在生产线上装配成一个成品,所有零件在成品中共同发挥作用。分工越细致、专业生产的程度越高,总体生产效率就越高。而构件技术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把零件、生产线和装配运行的概念运用在软件工业中,可以预见,软构件技术是软件产业化革命的必然发展趋势[3]。根据软件重用的思想和方法,软件生产线和构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软件重用的实现。针对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形成规模经济的需求,应用以软件复用为基线的、基于构件/构架模式、采用集成组装方式的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

基于构架的构件化软件开发应当是面向需求的。即设计者集中于业务逻辑本身,而不必为相应领域应用中的通信、效率、互操作、可靠性、容错性、完整性等大量与业务无直接关系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耗费大量的精力,理想的构架在这些方面应当为构件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稳定而不失灵活性的体系结构是一个成功的软件生产线的基础。体系结构描述了软件产品线中应用领域的业务体系结构共性和个性、支持该业务体系结构的信息体系结构、应用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

软件生产线以软件构件/构架技术为核心,其中的主要活动体现在传统的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中,但赋予了它们新的内容,并且通过构件管理、再工程等环节将它们有机地衔接起来。另外,软件生产线中的每个活动皆有相应的方法和工具与之对应,并结合项目管理、组织管理等管理问题,形成完整的软件生产流程[4]。

按照DDR体系结构模式的思想,可以按照图2的软件生产线形式进行开发。

图2基于DDR体系结构模式的软件生产线

有5条产生线:1)通用构件生产线;2)定义生产线;3)显示生产线;4)实现生产线;5)领域构件生产线。首先对产品/系统进行需求定义,即定义层所需要开展的工作,同时进行产品/系统所需要的通用构件的选取、集成或开发。通用构件的积累与开发有助于快速构建产品/系统的框架。在确定部分需求和所需要的通用构件之后,同时开展显示层与实现层的工作。当产品/系统的需求与通用构件完全确定,显示层与定义层的基本框架与功能基本稳定之后,将该领域中具有通用性的功能与业务抽象出来,形成该领域的通用构件,即进行领域构件的开发。领域构件的开发有助于业务领域经验的积累,快速构建产品/系统的原型系统,并推动领域产业的发展。

在该软件生产线中,数据的存贮与表示可以是数据库或文件的形式;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及含义由定义生产线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的展现由显示生产线实现和展示;数据的操作由实现生产线负责实现和加工。通用构件生产线包括数据库访问构件库、权限控制构件库、文档生成构件库、通用数据处理构件库等。而领域构件库生产线则包括与领域相关的数据处理构件库、工作流构件库等。

为即时满足信息系统的变化和演化的特征,该生产线的最主要的变化点在定义生产线中。因此随着整个生产线的成熟和完善,设计者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定义生产线中,集中于具体应用系统业务逻辑的定义、实现与展示,从而快速地生产或组装出能够即时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

图2描述的软件生产线,同时支持面向复用的开发和基于复用的开发,重用粒度涵盖设计级、体系结构级、构件级。随着整个生产线的成熟和完善,应用领域的增多,不仅可以形成丰富的通用构件库,还可以形成功能强大且全面的面向领域的可复用构件库和构架库,并且这些构件库符合构件/构架的接口规范,可以采用黑盒或白盒的使用方式,满足构件开放性的要求。

按照图2的软件生产线形式进行开发,就可以采用流水线作业开发的方式。通用构件生产线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展,其生产的通用构件可以为定义生产线等所有其他生产线所用。其次是开展定义生产线的相关工作,在确定部分产品/系统需求的基础上,作为后续生产线开展的条件。之后,同时展开显示生产线和实现生产线的活动,在此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是开发领域构件的基础。最后是进行领域构件生产线中领域构件的开发。5条生产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从而形成一种“供应链式”的并行、循环软件生产模式。

在该软件生产线中,软件开人员被划分为五类:通用构件生产者,关注通用构件的开发;需求定义者,侧重于产品/系统的需求、显示、实现的定义和描述;显示定制者,着重于产品/系统的展现和定制;功能实现者,负责产品/系统具体功能和业务流程的实现;领域构件开发者,则将领域应用的共性抽象出来,形成领域构件/架构库。五类开发人员互相合作又各司其职,通过对整个生产线的管理,改变了以前把开发人员和软件捆绑在一起所带来的风险。企业的软件人才结构也更加趋于合理,既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空间的扩大,也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软件生产的工程化和工业化。

4相关工作

关于软件生产线,国外的相关研究在文献[3]及相关的参考文献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而国内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青鸟工程以及青鸟软件生产线的研究和实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软件产业的合理分工,形成构件生产业、集成组装业和服务业。在青鸟软件生产线中,将商业应用系统划分为界面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软件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三类不同的生产车间,即应用构架生产车间、构件生产车间和基于构件、构架复用的应用集成(组装)车间,从而形成软件产业内部的合理分工,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软件开发人员被划分成三类:构件生产者、构件库管理者和构件复用者。这三种角色所需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构件生产者负责构件的生产、描述;构件库管理者负责构件分类以及构件库的管理工作;而构件复用者负责进行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包括构件查询、构件理解、适应性修改、构件组装以及系统演化[3,4]。

另外,文献5及其相关参考文献所述的是“基于ABSBA的软件生产线技术研究”,论述了Web Services在软件生产线中的应用,根据软件生产线各阶段的活动阐述如何将Web服务应用于软件生产线,并结合一个实际的软件生产线系统SoftMaker讨论Web服务的具体应用。文献6所述的“软件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全新的“组装+自动化”的思想理念,采用业务组件组装技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在流程引擎的驱动下,完成代码的自动生成,实现系统软件的开发。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生产平台技术提出了“面向领域应用的大型应用软件生产线”的软件开发方法,并应用该方法首次在国内建立了面向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软件生产线。另外,市面上的软件生产线还有北航大用软件生产线、科诺软件开发自动化生产线等。

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DDR体系结构模式的软件生产线开发模式,已经实现通用构件生产线中的数据库访问构件库(支持ODBC、ORACLE、并行数据库等数据库接口)、权限控制构件库、文档生成构件库(支持TXT、RTF、DOC、XLS等文档的格式)及通用数据处理构件库(部分)。而领域构件库生产线则实现了与网络安全数据库相关的数据处理构件库、工作流构件库。该软件生产线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体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网络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基于数据库应用的C/S结构的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进一步讨论

我国亟需改革软件生产线的小作坊形式和软件企业人才结构模式。要发展面向应用、实现一体化,面向个人、体现个性化的系统和产品。软件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可归结为:软件平台网络化、方法对象化、系统构件化、产品家族化、开发工程化、过程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竞争国际化[1]。

通过将DDR体系结构模式软件化并结合行业,可以实现行业通用的软件生产线,作为行业软件开发平台。进一步,将该软件生产线应用到行业专用领域,可以实现行业专用的领域软件生产平台,作为行业专用领域的基础设施。通过领域软件生产平台,彻底改变传统软件生产的迟滞缺陷和被动的局面,由原来的软件技术人员滞后地生产软件产品变成了由领域工作人员即时地生产相应的领域应用系统。

这种软件产品的全新生产方式,是面向领域工作人员、面向流程的安全的、动态的系统,是一种能快速生产、快速交付、快速实施并能将这一切快速复制的软件生产线及领域软件生产平台,通过它可以组装、生产产品,满足“规模定制,随需而变”的生产需求。这种软件生产方式不仅具备可再生产能力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与可移植性,其生产的软件产品的抽象化、集成化和复用程度更高和更好。更为重要的是,新的软件生产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软件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软件产品生产的技术难度,使之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既解放了产品、解放了系统集成商更解放了用户。

参考文献

[1] 杨芙清.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 软件学报,2005,16,(1):1-7.

[2] 周艳明,王强,周源邵. DDR:一种自适应的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6):65-68.

[3] 杨芙清,王千祥. 基于复用的软件生产技术[J]. 中国科学:E辑,2001,31,(4):363-371.

[4] Sun Chang-ai, Jin Mao-zhong, Liu Chao. Overviews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Software, 2002,13,(7):1228 -1237.

[5] 徐正权,潘晓波. 基于ABSBA的软件生产线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2):132-134,142.

[6] ,赵恒永,汪须忠. 软件自动化生产线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2):3444-3447,3455.

收稿时间:2007-2-1

第6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科技查新;查新;检索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81-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创新的鼓励,科技查新工作的内容和范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查新种类的不同,对查新结论的撰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查新工作的工作实际,从查新性质,查新分类,和查新的结论和查新结论的几种主要撰写方式来对新时期查新工作进行探讨。

1 查新的性质

查新是科技查新的简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规范的操作,并做出结论①。

查新是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结论;这里的新颖性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①。

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范围和程序有查全查准率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鉴证性。

查新是以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作出结论。

2 查新的分类

过去,科技查新目的主要是为了申报成果和立题,因此,查新的类别主要是成果查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进入WTO以及专利制度的实施,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标准的重视,以及我国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基金,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基金等众多基金,实行新产品的评奖工作等,查新的类别不断增多,目前主要有成果查新、基金申报立项查新、专利查新、新产品申报查新,标准查新、商标查新等。从专业角度可以分为化工类、电子类、机械类、计算机、软件、网络、生物、地学、农业等,此外还可从设备查新、产品查新、工艺查新、理论查新来分类。

3 一般及特殊类型科技查新结论的撰写

查新结论的撰写,一般可分为综述型、查新点分述型、三段式、分述总结型等。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查新类型和目的不同,查新的结论应适应其变化,配合专家对项目的鉴定。下面针对部分常用和特殊的类型进行探讨。

3.1 新药申报查新结论的撰写

在查新业务中经常遇到用户委托的新药申报查新,通常所提的查新要求为某药品“在国内的药品行政保护情况和专利申请情况”,在此情况下,对查新结论的撰写不仅要叙述专利的申请情况,而且要说明药品行政保护情况及对系列药品数据库的检索情况。如对“米格列醇”申报新药的查新,其结论如下:

“经检索药品行政保护公告、药品注册公告、批准临床研究新药公告、国内新药数据库、药品广告资源信息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品种使用说明书(西药)数据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新药数据库、中国企业与产品库、国家新产品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库未见米格列醇的相关记录。”

3.2 关于基因、蛋白质序列的查新结论的撰写

有关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查新是随着科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的查新项目,在做这类查新项目时要注意检索GenBank(Nucleotide: sequence database)和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以及PubMed等数据库。在查新结论的撰写上要注意对基因序列位不同和变化以及菌株的区分。

实例:植物多功能细胞信号HarpinEcc蛋白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针对本课题查新点在美国Genebank数据库中检索到两个相关记录文献1和文献2。文献1报道的基因编号为AAX38231的HarpinEcc基因序列,为本委托查新课题组独立在美国Genebank数据库申报的基因序列。文献2报道的基因编号为AAD32966的HarpinEcc基因序列,与本课题的基因序列采用的菌株不同,本课题采用欧氏杆菌白菜软腐致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CSDS001,文献2-7采用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褐腐致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Ecc71,两种菌株的hrpNEcc基因享有93%的同源性;本课题的Harpin Ecc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文献2-7的菌株Ecc71的HarpinEcc蛋白相比,分子中有6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替换,分别为Ser70Gly70、Gly113Ser113、Ala115Val115、Gly249Ala249、Arg317Ala317、Lys352Gln352。

3.3 软件类查新项目的查新结论的撰写

软件类查新项目是目前查新工作中增长最快的一类查新项目,由于软件产品在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报道较少,在专利数据库中也只有与硬件相结合的软件才能申请专利并得到报道。因此,在撰写软件类项目的查新结论时,除应说明其中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的文献情况外,还应特别说明在软件著作权登记数据库和软件产品认定公告数据库、计算机文摘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的报道情况,这样撰写的查新结论才有说服力。

实例:×××3D引擎共性平台

文献1-3报道了国内自己开发的神迹网络游戏软件和飞越梦幻《边缘》3D网络游戏软件和《天地Onlie》。其与本课题的不同点是本课题开发的是3D游戏引擎共性平台。而文献1-3只是3D网络游戏软件。

文献4报道的一款即将上市的3D MMORPG《荣耀》是塞博先锋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3D游戏软件,采用塞博先锋公司自己开发的3D 游戏引擎。其与本课题的区别是该3D游戏引擎不是通用引擎共性平台。

文献7概述了3D游戏引擎构架。文献8介绍了纹理映像技术在三维游戏引擎中的应用,属理论研究文章而非3D游戏引擎。

文献5报道的3D游戏图形开发平台gameSpace与本课题的区别是国外开发的产品。

文献6、文献9、文献10-11、文献3等3D游戏软件是基于国外3D引擎开发的游戏软件。

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据库和中国双软认定网软件产品认定公告数据库也未检到同类软件。

综上所述,在检索范围内,有关“3D游戏平台”文献,只有文献5报道的GameSpace这一国外软件,未见国内自主开发的3D通用引擎共性平台的公开文献报道。

4 标准查新

在查新I务中经常遇到用户要建立一项新的产品标准而委托我们查国内外的该新产品的标准情况。在此情况下,对查新结论的撰写除要叙述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中报道情况外,而且还要重点说明在标准数据库的检索情况。如对“氟化石墨”产品标准的查新,在结论中建议考虑加入以下的内容:

经采用检索词“氟化石墨”和“graphite fluoride”检索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中国行业标准数据库、中国国家建设标准数据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数据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数据库、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标准数据库、英国国家标准学会(BS)标准数据库、德国标准化学会(DIN)标准数据库、法国标准化协会(NF)标准数据库、日本工业标准(JIS)标准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标准数据库、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标准数据库、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数据库、美国保险商实验所(UL)标准数据库等未见氟化石墨的产品标准的公开文献报道。

总之,查新结论的撰写方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课题类型,不同的用途,可采取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便给查新课题一个关于新颖性的清晰的结论,使专家、项目审批人员、专利人、专利审查员和科研人员对项目有一个确切的认识。有关查新结论的撰写方面的文章不多,可供借鉴的较少,在此撰写拙文,以供探讨,以便能找到更为科学的查新结论的撰写方法。

第7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软件危机;构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中间件

1软件工程的出现

1.1软件危机

20世纪中期,计算机刚被从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使用,那时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同为艺术家的创作。当时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能力和存储器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体积小的程序。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生产非常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的复杂度急剧上升,传统的开发方法无法适应用户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

为解决这个问题,1968年NATO会议上首次提出“软件工程”(SotfwraeEngineeirng)的概念,提出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其基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实现满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从此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软件工程。

迄今为之,为了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软件工程界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法、语言和工具,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但是,由于软件固有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见性,软件开发周期长、代价高和质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IEEE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即使是IT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在2001年美国本土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中平均每1000行代码中有0.37个错误,对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这个比例更高。

1.2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差异

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载体,而真正具有意义的是载体上的计算机或信息。

软件既不同于通常的精神产品,也不同于常见的物质产品。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供人阅读欣赏。若把软件也看成是一种作品,却发现其价值在于供人们使用,无人喜欢读它的源代码。

软件也与传统的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在设计好之后,主要的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的开销等,但生产任何软件的主要成本是设计、实现软件时的成本,以及软件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成本,在生产线上制造软件的成本非常低。用户购买某种商品后,就拥有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是用户买来的软件却只拥有它的有限“使用权”。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而磨损、报废,但软件在使用过程不会有任何磨损,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用户1年前使用的软件和5年后使用该软件无任何差别。传统的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生产过程可见、可触摸,也容易衡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进展。可是软件的开发过程在人的大脑里,很难度量其进度。

所谓的“软件工程”就是要这种过程“可视化”、“定量化”,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变成看得见的“文档”或者其他看得见的东西。

2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30多年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目前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是否能彻底解决目前也存在争议),但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面向对象语言和方法、软件过程及软件过程改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并应用到实践中。目前软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成技术和管理两类。

2.1技术的角度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开发范型关注软件工程的方向,即如何才是正确的编写满足需求的软件;软件设计方法关注软件工程的“途径”,即研究怎样完成从高层概念模型到低层概念模型的映射。

软件工程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时重点放在软件复用上。参考目前成熟的工业产品的开发模式,软件复用可以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它以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开发应用系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新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上。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时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oftwarecomponenttechnology)、领域工程(domainen—gineering)、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architecture)等。

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目前,构件的概念即包括源代码,也包括需求、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体系结构、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对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目的的进行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描述构件;如何对构件进行分类、组织及检索等。

研究实践表明,由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的软件具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软件复用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领域工程。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涵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领域分析方法。

如果软件复用仅停留在代码阶段,开发人员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软件体系结构技术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发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用体系结构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软件工程研究中引人体系结构这个术语,其核心内容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它包括如下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限制、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则与指导方针。 

2.2工程管理的角度

第8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演进过程中的中国软件产业为背景和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专利这两种更具代表性的软件知识产权进行系统的态势分析,以期为软件产业演进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软件产业 产业演进 知识产权 态势

软件产业演进是指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组织和布局不断演化,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逐步改善的过程。根据产业演进理论,每个演进中的产业都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初创阶段、规模化阶段、集聚阶段、平衡和联盟阶段。这对于软件产业也不例外。

在软件产业演进的过程中,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对软件产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矫正软件产品的外部性、维持软件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软件产业发展与演进的内在要求。而软件知识产权,即软件的开发者或所有者依法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软件著作权、软件专利、软件商业秘密和软件商标权四种。对此,本文重点将对中国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专利在软件产业演进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中国软件产业演进过程中的著作权态势分析

(一)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的数据来源

中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著作权由创作而自动产生不应附加其他条件”的原则。为此,该条例规定著作权登记采取自愿登记原则。尽管登记不是作为权利取得条件,但由于在实践中登记便于软件著作权人确定权利归属,所以2000年的国务院18号文件规定“对登记的软件依法给予重点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软件企业登记软件著作权的热潮。本文主要是通过国家版权局和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统计信息来获取有关软件业著作权的统计数据。

(二)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的登记及增长情况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登记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并持续创下历史新高。从1992年的100件,到2003年突破10000件大关,然后达到2008年的47398件,平均增幅高达76.65%。具体有关1992年以来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的各年度登记及增长情况可参见表1。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登记量在软件产业初创阶段和规模化阶段的态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1999年是一个增长拐点:1999年之前,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登记量虽然年增长率很高,但始终是在1000件以下低位增长;而1999年以后,无论是登记量还是年增长率都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因此,中国软件业著作权在软件产业规模化阶段的增长情况远远高于初创阶段。究其原因:在初创阶段,1992年开始软件业著作权登记量的增长,主要源于国家出于当时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于1990-1992年间先后颁布了《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明确规定软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在规模化阶段,1999年之后软件业著作权更加迅猛的增长,与1998年以后国家软件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将软件产业兴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的举措密不可分。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各类法律政策,为软件产业营造了比较系统的支持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软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促进了软件R&D投入与创新,软件著作权的产出也随之大幅增加。

(三)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的合同登记及收缴盗版品等情况

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信息,中国软件业著作权合同登记量在2000-2007年期间即软件产业规模化阶段基本保持稳定,占全国著作权合同登记总量的比例自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5%左右,较2000年和2001年有所下降,如表2所示。中国软件业著作权与全领域著作权合同登记量分布可参见图2。对于软件盗版这一中国乃至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国家版权行政机关在规模化阶段收缴软件盗版品的数量起伏波动较大,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达到高峰,均超过700万件;但自2006年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如图3所示,这可能与近几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及打击软件侵权的力度逐步加大有关。至于软件业著作权的引进数量,也比较稳定。但是软件业著作权的输出数量极低,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软件与高端软件在软件产品中所占比例偏低,其水平与软件产业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四)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的区域分布

通过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软件著作权登记人所在地区进行统计,2008年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列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北京地区的登记量遥遥领先,占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的38.31%;辽宁的增幅最大,达142.8%。此外,通过对2000-2007年的中国软件业著作权合同登记省份分布进行统计发现,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安徽等十个省份登记的软件业著作权总量排在前列,占比97.86%;而近一半的省份8年来合同登记量不超过10个、甚至几乎没有,具体信息可参见表3。可见,关于中国软件业著作权登记及其合同登记的省份分析结果差别不大,国内各省份的分布极不平衡,从地区来看相对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数量极少,仅靠几个省份的带动。这些特点同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分布情况和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特征非常相似。

中国软件产业演进过程中的专利态势分析

(一) 有关中国软件业专利的数据来源

在目前的专利分类体系中,包括国际专利分类(IPC)、基于IPC的欧洲专利局专利系统和日本专利局分类系统、以及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分类系统,都没有为软件正式划出一种特定的技术分类,所以软件专利往往是通过各种搜索途径来确定。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有关软件业专利的统计数据。

除提供美国、日本等国家不同时段的专利信息外,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外专利数据库的数据范围还涵盖了中国自1985年9月10日以来公布的全部专利信息。该数据库提供三种检索途径和类别,即IPC分类检索、行业分类导航和法律状态检索。笔者通过其中的行业分类导航对软件业专利进行检索,检索时点为2009年9月30日,选取专利申请日的时间段为1985年8月10日―2009年9月30日。由于1985-2006年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本文在针对软件业专利增长情况等进行分析时将主要选用1985-2006年间的数据。

(二)中国软件业专利的申请及增长情况

经检索,中国、美国、日本等部分国家的软件业专利申请情况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日本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因产业起步早、产业发展更加成熟,在软件专利的数量方面更具国际优势。中国的软件产业虽然起步晚、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年来,中国软件业专利无论是申请量还是授权量,增长态势都十分迅猛。在软件及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软件的专利保护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软件专利逐渐引起软件开发者的重视。1985年8月10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软件业专利申请已达51120件,占全领域专利申请5504831件的0.93%。具体有关1985-2006年间中国软件业专利的各年度申请及增长情况可参见表5。

在表5的基础上,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量在软件产业演进各阶段的发展态势,如图4所示。不难发现,中国的软件产业在专利申请方面与其著作权登记情况一样,发展迅速。自1985年起,其申请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并且增长的重要拐点也是1999年。1999年之后的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量与之前相比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更是超过了全国专利申请总量20.28%的平均增速,甚至高于世界软件专利的同期增长速度。国际方面,McQueen在2005年的研究指出,国际软件专利在1987年到1999年期间的年均增速为19%,但美欧等国自2000年来增速趋缓,仅有日本能继续保持。可见,中国软件业专利在软件产业规模化阶段的增长情况也是大大超过了初创阶段。分析原因:在初创阶段,中国于1985年开始施行《专利法》之际,就在《专利审查指南》第12章制定了针对计算机程序发明申请的判断标准。1993年,中国又修改了《专利法》,同时也修改了《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法审查指南》,此后的软件业专利申请量明显增加;在规模化阶段,1999年之后的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进一步大幅增长,这显然与近年来中国软件技术进步及可专利性加强的趋势密切相关。中国软件产业演进带来的软件技术突飞猛进,使得软件保护逐步与国际接轨,为软件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2000年,中国《专利法》为与TRIPS协议相一致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加大了对专利保护的力度,完善了司法和行政执法,简化了专利审批和维权程序;此后,国家又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进一步修改了《专利审查指南》,使其可专利性得到逐步加强。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正逐步完善,而且使软件的专利保护力度加大,促使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到强化,并竞相增加R&D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抢先获取软件专利授权。

(三) 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的构成情况

软件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1985年8月10日―2009年9月30日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51120件软件业专利申请中,这三种类型在1985-2006年度间的分布见表6。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累计达到48335件,占申请总数的94.55%,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为2770件和15件,各占5.42%和0.03%,如图5所示。从具体构成数据可知,发明专利是中国软件业专利的主要类型,这也是由软件产品及软件产业的技术特性和结构特征所决定。

(四) 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的区域分布

对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区域分布的考察可以从国内外申请人在软件业专利申请中的相对地位比较得出判断。以国家或者地区为软件业专利申请的来源,其分布如表7所示。可见,国内申请人所占比例过半,是中国软件业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外国申请人在中国的软件业专利申请以美国、日本为主,其次是韩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

第9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产 CAD软件 困境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入,CAD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产CAD软件的应用比例却在下降。本文试着回顾了国产CAD软件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国产CAD软件厂商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标准、企业体制和国际化等角度探讨国产CAD软件突围的方法。

市场:从百花齐放到一枝独秀

200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达35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从1980年到199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94%,而同期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12.65%,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设计是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据统计制造业中有80 %的企业在使用CAD软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设计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显突出。这对于设计软件厂商来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蛋糕。中国CAD软件市场规模将非常巨大,且在不断增长。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国际数字设计软件领导厂商AutoDesk将在华的销售预期从现在的2亿元/年调整到2006年的8亿元/年。另一巨头Micro Station也宣布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如此之大的市场上却鲜有国产软件的身影。

其实在九十年代初,国产CAD软件曾经百花齐放,市场上活跃着许多的国产CAD产品,如高华CAD,华正电子图板,大恒CAD,德赛CAD,金银花CAD等。然而十年之后我们却发现,当年的“百花”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只有AutoCAD“一枝”在“独秀”,从R14,R2000,一直到现在的AutoCAD 2002,2004,一路高歌猛进,垄断了中国二维CAD市场90 %的市场份额。原先叱咤风云的国产CAD软件厂商要么成了AutoCAD的,要么跟随AutoCAD做二次开发,为他人做嫁衣,还有的已经转型到PDM,ERP领域。仍然在坚持做CAD的已经寥寥无几。

困境:标准决定一切

正如Windows确立了桌面操作系统的标准一样,造成国产CAD软件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AutoCAD确立了CAD软件的标准。无论是来料加工,图纸验收,设计方案评比,AutoCAD的DWG文件成了默认的格式。而国产软件由于自主开发,兼容性一直是最大的困扰。因为无法保存成DWG图纸,读取AutoCAD文件有数据丢失,与国外AutoCAD用户图纸交流障碍,使得国产CAD软件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曾经有用户用某国产软件做的图纸,因为格式不兼容,结果到了规划局打不开,痛失夺标机会。许多客户虽然买了正版的国产CAD软件,但不得不重新去用AutoCAD。

使用习惯是另一个困扰国产软件的因素。学生在学校学的是AutoCAD,工作用的还是AutoCAD。以致于相当多的人认为CAD就是AutoCAD。要让一个已经用了多年AutoCAD的设计师放着现成的AutoCAD不用,去学习另外一种全新的国产CAD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国产CAD软件的推广,阻力不在上级领导,而在于软件的使用者。

选择:自主平台还是二次开发?

然而制造业信息化的丰厚市场确实令国产软件厂商心动,中国CAD软件厂商一直在寻求突围的机会,希望在这个迅速增长的CAD软件市场上分一杯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也给国产软件厂商看到了希望。但机会并不等于市场,如今的竞争环境与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国产CAD软件厂商面临做自主平台还是二次开发的艰难选择。

如前所述,如果选择做自主平台的CAD软件,则直接面临与AutoCAD的竞争。虽然国产软件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价格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软件兼容性,用户操作习惯的改变的问题成了国产CAD的硬伤。国产CAD还需要扭转人们对国产软件的固有看法。

即便选择做AutoCAD的二次开发方式也并不轻松,二次开发软件厂商必须要紧跟着AutoCAD的步伐,他升级你也得升级,否则客户将不能使用。二次开发相当于是一种增效工具,在CAD软件市场份额中占的比重比较小。AutoCAD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如果二次开发软件再定很高的价格客户显然无法接受。因此二次开发软件的价格普遍不高。肉都被国外软件公司吃了,留给国产软件厂商的是一点残汤。但即便这一点残汤也并不好喝。AutoCAD功能越来越强大,用户的使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用户对二次开发工具的依赖性在减小。而且AutoDesk也围绕AutoCAD完善产品线,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推出建筑、规划、机械、GIS等专业应用。使得国内做二次开发专业应用的软件厂商被逼到了一个非常小的角落。以机械行业为例,五年前,在AutoCAD之上做二次开发的软件厂商多达五十多家,但现在仍追随AutoCAD做二次开发的软件厂商只有寥寥七八家,而且大都在积极寻求转型。

突围:国产CAD软件的希望在于应用

国产软件厂商终于意识到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与国外软件拼价格,拼技术并不是制胜之道。国产CAD软件重在应用,只有培养一批实实在在的忠实用户,才能在国外CAD软件的铁桶阵中撕开一个缺口,使得国内厂商能在CAD软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国产软件的优势在于性价比,在于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客户的需求,要让用户清楚的明白与国外软件相比的价值。国产CAD软件阵营中,CAXA电子图版、清华天河、开目软件、中望CAD等几家抓住了机遇,真正把握了国内各行业的实际需求,走在了最前面。其中最活跃、最典型的要属CAXA电子图版和中望CAD。

CAXA电子图板定位于快速崛起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除了基本的辅助绘图功能,软件还根据中国机械行业的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标准件图库。虽然刚开始CAXA并不直接兼容AutoCAD,但鉴于AutoCAD的广泛应用,CAXA电子图板也提供了与AutoCAD的兼容接口。为了让用户接受国产软件,CAXA做起了国产CAD软件的普及工作,与中国工程图形学会等机构合作,在教育行业以非常低的价格提供给学校供学生使用。CAXA这样做其实就是让设计师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接受国产软件。所以CAXA电子图版在CAD软件市场取得了成功,累计销售CAXA电子图版10万套,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产CAD软件。

中望CAD与CAXA电子图板不同,虽然中望在CAD行业也有十年的历史,但在CAD平台领域却是新军。所以中望CAD选择了和AutoCAD完全兼容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不但界面、命令方式、操作习惯与AutoCAD非常相似,内部文件格式也采用了和AutoCAD一致的DWG文件。使得原先习惯了AutoCAD的用户或者是有大量AutoCAD图纸的用户能够轻易的转到中望CAD上来。短短两三年,中望CAD装机量突破万套,是国产CAD软件里的一匹黑马。

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中国化。国产CAD软件不但要在国内市场突围,同样也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机会。这也是国产CAD软件的共识,最近一年来,无论是CAXA电子图版,还是中望CAD,或是清软英泰的OpenCAD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当然无论是CAXA还是中望CAD,在世界第四大PC软件巨头AutoDesk前面都显得十分弱小。但如果国产软件能切实把握行业用户需求,抓住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机会,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国产CAD软件也有可能像今天的中国家电业一样与国外厂商平起平坐。我们衷心希望有一天,国产CAD软件也能像AutoCAD,Micro Station一样在国际市场纵横驰骋。

参考文献

【1】我国CAD软件产业亟待研究现状采取对策——唐荣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