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散文怎么写范文

散文怎么写精选(九篇)

散文怎么写

第1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现代散文教学 初中语文 优化策略

散文在初中语文课本所占比重很大,其中现代散文更为突出,其重要性可以见得,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也都感困惑,本文将针对现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策略。

一、现代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教师而言,现实的原因:升学压力和应试体制,使得每篇现代散文都有教学的重难点,乃至考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难免会因现实原因,课堂教学成了照本宣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挑重难点来讲,学生反而成了听,没有和文本的亲密接触,更没有融入文学作品当中,也就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慢慢变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背什么,长此以往,就酿成了,丧失阅读能力的后果,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其一是对现代散文有种认识上的偏差,觉得不是考试重点,篇幅又长,都是白话文,没有文言散文的重视程度高。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文章篇幅长,会让学生一下抓不住作者在写些什么,尤其距离作者写作年代较远,对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清晰,甚至少有学生会有意识去查询资料对写作背景有个很清晰的认识,更是基于不能很好地感悟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其二是对散文的学习方法只知皮毛,老师会传授应该怎样学习散文。只是没有生动有趣的示例作为引子,初中学生对于纯理论的散文学习方法的解读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反而会感到很困惑,本来很容易的入门引导却成了学习的绊脚石。初中学生正是充满活力,活泼好动,对未知的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如果对于初次学习散文的体验不深刻或不到位,必定导致学习兴趣的消失,压力的倍增。其三是具体操作方法和巩固应用混乱。对散文学习没有自己的方法,不知该怎样学,重点该怎样把握,学习现代散文的意义何在等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现代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优化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所以现代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优化策略当然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优化入手。

首先,教师要专于文学作品,认真研读,加以体悟。在备课和写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语文课程标准》,遵循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的灵活应变,更应该因材施教,每个班有每个班的语文基础和水平,不能多班一教案,这是对学生不负责,对教学不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对其有针对性的教案。对于某篇现代散文,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和各不相同。譬如:基础差的学生,对于文本的主要内容都很难梳理,更难于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作品抒发的情感,对他们来说,要发挥想象,身临其境的去体悟作品,情感上的陶冶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应慢慢传授散文的学习方法,还必须是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为引导,纯理论解读的学习方法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反而产生厌烦情绪。所以,疏通文章脉络,身临其境的体悟作者的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随他们而言,写作十分头疼,要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投入现代散文的学习当中,汲取营养,能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目的,只有如此,才能在后续的写作方法上加以点播,再给文章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其次,强调“品读文学语言”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略显羞涩,不善于表达自己,对于站在全班的公开场合更是紧张,不善口头表达,甚至连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都大大折扣。刚开始的鼓励和引导就很重要,可以采取齐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读,自荐读,反复读的方式,来细细品味文学语言,对于文章出彩的句段,更是要精度,让学生大胆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敢于抒发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语文向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各抒己见,总体大方向不偏差,皆言之有理,鼓励为主。

再次,学生要有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梗概,要学生能自己说出文章的大意。如《绿》这篇现代散文,文章较长,给学生时间,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写了什么事?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具体的经过,写了紫藤萝的绿,对“绿”作者有了怎样的描绘?有哪些句子写得出彩?好在哪里?等等疑问带领学生再读文本,自己或小组合作找出答案,最后,情归何处?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作者写作年代较远,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体悟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2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6-01-08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董克用教授指出:“什么是21世纪人才标准呢?我认为只有那些拥有创新意识,具备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是21世纪的人才。创新是这一标准的核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一、质疑解疑,体现创新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倡思维无“”,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归根到底是要掌握思维方式。掌握思维方式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在讲《变色龙》这篇小说时,开始学生的质疑只是停留在文章字词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到文章的内容、结构中去。我让他们借助学习提示、课后练习、时代背景,反复研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情节线索,前前后后联系起来思考,终于使他们发现并提出了质量较高的问题,如:小说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变来变去,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呢?而这些问题正是理解小说主题和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关键。这时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引导他们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从旁边适时点拨,最后由学生自己寻求正确的答案,我最终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在这篇小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析疑―解疑”这一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中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想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使他们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同样也有利于学生从中得到创造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第一,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导入新课后,先不看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安徒生,你会怎样安排情节?假如你是那两个骗子,你会设计怎样的骗局?骗局又是怎样被揭穿的?然后再让学生看课文,对比课文情节。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从中得到创造性的体验。

第二,续写结尾。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文中写道:“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日夜盼望的于勒叔叔,却避之唯恐不及。”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结局:有一天破产的于勒找上门来,菲利普夫妇会怎样待他?或者是:于勒发了财,回来找到菲利普夫妇,要还钱给他们,他们又会怎样对待他呢?让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课文主旨,培养创新思维。

三、逆向思考,获得创新

很多问题用普通的逻辑思维往往想不到解决方法。但如果试着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就会得到很多答案。这就是逆向思维,即从某个事物的反面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例如,《社戏》中“偷豆”一情节,怎样理解?“偷”本是可耻卑劣的行为,作者在此为什么要写小伙伴“偷豆”呢?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 “‘偷我家的,我家的要大得多。’阿发说。”原来这里是借偷豆来表现小伙伴们的淳朴无私、热情好客,表现童年的乐趣。还有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这样写呢?由逆向思考可知,这里作者其实要表达的是“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也表达 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发散思维,全面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检测创造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启迪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根据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思考,获取知识,就能打破常规思维,使思维朝着独特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抓住重点词,启迪发散思维

在课文中,有些词语或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是归纳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抓住这些词语进行挖掘、研究,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可从“背影”一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能否改为“浦口送别”? ②文章写的什么事?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③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的是哪一次?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逐步展开,通过发散性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

2.抓住重点句,训练发散思维

抓住文章的重点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突出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把握全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向多方面发散,开拓了新意。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学生自由诵读全文后,我要求大家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②孔乙己的地位;③孔乙己的结局。由此让学生做发散思维训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赏析,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及思想意义。

3.抓住重点段,拓展思维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变换开头,变换结尾,改写故事,续写结尾, 进行种种拓展性训练,让答案呈现出各种可能性,具有创新色彩。例如,学习了《范进中举》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多种拓展训练:续写《范进中举》,如《范进中举之后》《范进巧遇孔乙己》《我眼中的范进》,写《范进中举》读后感,写《范进中举》课本剧等。

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意识。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多方向、多层次地开展思维发散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首先要从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说起。哲理散文即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的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我们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此时“物象”则成了“意象”);又有作者由“意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故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我们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也正因如此,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才比较困难。但凡事只要我们剥离层层遮幕或幻象,总会发现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也如此,既然作者按照一定思路构思行文,我们不妨也沿着作者的思维对文本的意蕴进行层层剥离式的解读。试以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柴禾》一文为例剖析说明。

一、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思维脉络

较之于一般的议论文,哲理散文既有一定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较难或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哲理散文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遵循着严格的“论点一论据一论证”模式,而是由眼前具体而实在的人、事、景、物等写起,然后再逐步生发出相关哲理,鲜明地体现了散文之“散”的特征。初读哲理散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其意蕴做好准备。

节选的《柴禾》一文,共有九个节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前三节回忆从黄沙梁搬走柴垛的情景,重点写柴禾这一物象的特点;中间几节写柴垛后来的遭遇与命运,重点写今天我们对待柴垛的态度;最后三节写由柴禾的遭遇与命运而引发的深沉思考。在分析归纳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作出判断:《柴禾》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主要应该在第三部分。其实,不仅《柴禾》的行文思路如此,分析一下2001年全国卷《门》以及上面所列举到的《说村落》等多篇文章,大致都有这种行文思路。先从日常生活中人、事、景、物写起,进而由具体描绘逐步转向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又体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我们此时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倾向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后面的意蕴探究作准备。

万事万物各具特点,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眼中亦有不同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感作准备。

刘亮程的《柴禾》,作者选取“柴禾”这一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柴禾”特点的全部吗?就“柴禾”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自然分布等;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外在形态、审美效果等;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生活作用、功能意义、某些际遇等。阅读该文,我们发现作者刘亮程笔下的柴禾具有“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特点,很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文我们不难懂得,刘亮程先生正是借助“柴禾”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在介绍“柴禾”的种种社会遭遇之后,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中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干,我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的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柴禾》中的“柴禾”,《说村落》中的“村落”莫不如此。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种在文章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正是“物象”变成“意象”的拐点,这个拐点,我们应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柴禾》一文,前几节主要介绍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象征“传统生活方式”,是“精神寄托”等等,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柴禾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节,几个“看见了”的反复使用,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正是我们的漠视,才导致了“梭梭柴”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我们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于“漠视柴禾”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生存状态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岂有看到“柴禾”就抒发悲哀与无奈,看到“村落”就呼唤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没有机缘与诱因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明显有悖于思维常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高考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等等。具体仍以《柴禾》为例。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一类人,他们怎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柴禾一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还能为如柴禾之类的人做点什么,怎样去做?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探究出《柴禾》一文如下的深刻意蕴: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活今昔发生变化;对冷落柴禾的自责与无奈;呼唤对如柴禾一样的卑微生命多加关注,等等。

对于涉及多主体或多客体的哲理散文,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探究解读其深刻意蕴。比如《说村落》中除去主体“村落”之外,还涉及“人们”和“我”两个客体,那么对此文内在意蕴的探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村落”的命运怎样?人们对村落持怎样的态度?“我”对人们的做法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村落?这样就可以从四个角度深入思考,再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情感态度,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说村落》一文的深刻意蕴有: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村落以外的人”对“村落”意义的理解存在“删节”,其实是对村落以及农民的背叛;“我”对“村落以外的人”对待村落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及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第4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一、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来。因此,抓住散文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

设计导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可以诱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把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散文来说,导语更要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和写作对象。所以,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全文都紧紧地围绕“盼春”、“绘春”、“颂春”写景抒情那么我就将导语设计为“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这则导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春题散文诗,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背诵了两首描写春光美丽的富有优美意境的古诗。学生听了这段导语,已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境地,还没读《春》,就已沉浸于浓浓的春意之中了,这样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春》的艺术意境之中。

三、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

教师的范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一般来说,散文有几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如清丽婉约型、活泼明丽型、慷慨悲壮型等。相应地,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确定不同的范读风格,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例如清丽婉约型: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流含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范读时,语调应轻柔、舒缓,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活泼明丽型:这类文章欢快流畅,活泼向上,作者的热情激畅,在文字间,如朱自清的《绿》范读时,语调应活泼欢快,热情洋溢,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慷慨悲壮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恨中寓悲,悲中含恨,悲歌当哭,抨击时政,就应该深沉肃穆。语调沉痛,造成一种慷慨悲歌的气氛。

四、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写高原,写白杨,都能抓住其特点,运用贴切的词语来描写。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广”,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扣挠,对抗着西北风”。着墨不多,但把白杨树高大、坚强、挺立、奋发向上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作者遣词造句精炼形象,饱含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五、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第5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嘉善县实验小学五(2)班 冯溢昕

昨天上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期中考试。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前晚我复习了好久,什么默写呀,听写呀,背诵呀的。为了确保课外题目也做对,我还做了一张自测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一拍胸脯,胸有成竹地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整理就绪,便急匆匆地赶往学校。本想去学校再看几眼语文书,不料7点40分就开考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我看了看腕上的电子手表,心里有了数。试卷很快发到我手上,填好姓名和学号,我“扫视”了一下整张试卷,哇!作文内容真难写,竟然要占30分!我的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儿。不过我还是从头开始做,边做边想这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嘿!做到第三大题,我便傻眼了:这“不()而()”怎么写呀?卷子上列出了“不欢而散”和“不翼而飞”,还要写两个!我懵了。别急别急!我安慰自己,静下心来就能想出答案了。噢对!“不约而同”!我激动得无法形容,赶紧写上了答案。还有一个空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思索了好久都没想出来。算了!编一个吧。就“不呼而散”吧!

第6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打开思路;发散指导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每每遇到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总有部分学生会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而陷入困境:或抓耳挠腮找不到突破口,或搜肠刮肚不知如何展开。最让这部分学生纠结的是,时间那么紧,可是他们得花很多功夫去琢磨该写什么,怎么去写,想来想去的材料似乎以前都写过,很难打开思路。

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呢?发散是最快最好的切入方式。

所谓发散,就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的多样性思维。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流畅,二是变通,三是独特。它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立体、旁通及求异。运用在写作指导上,就是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跳出固定思维“点”的限制,让其思维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作“线”“面”的拓展运动。所谓“一定的顺序”,是指写作的三个思考维度,具体一点说,就是引导学生以作文题目为点,尔后向时间、空间和含义方面延伸。

以命题作文《母亲》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发散训练。

从时间角度来构思:大而言之,可写古代、近代的母亲,如四大“贤母”――为了孩子“三迁”“断织”的孟母、为儿背刺“精忠报国”的岳母、画荻教子的欧母、教子惜阴的陶母,还可写现代、当代的母亲。小而言之,可写年轻、年老的母亲等,还可写白天晚上的母亲等等。

从空间角度来构思:宽而言之,从常规思维层面来看,可以写外国的、中国的母亲,再拓展开来思维,可以写人的母亲和动物的母亲等;窄而言之,可以写在职场敬业奉献、恪尽职守的母亲,可以写在田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辛勤耕作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母亲,可写扎根山区三尺讲台,始终坚守清贫却把爱种在学生心间,用柔弱的脊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母亲,还可以写在商海厮杀、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母亲等。

从含义角度来构思:狭而言之,可写有生命的母亲,写生活中伴随着我们一起生活,给我们生命,教我们成人的实实在在的母亲,还可从外貌、性情等角度,写狠毒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漂亮的母亲、丑陋的母亲等;广而言之,可以迁移到写无生命的“母亲”――那养育你的村庄、城市、山川、河流等,还可以写不是母亲而胜似母亲的母亲等。

分析上段的示例,我们不难发现,仅从含义这个角度发散,“母亲”的内涵极其丰厚,这样的命题作文,除了可写实实在在的现实母亲,竟然还可以写养育了自己的家乡及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还可写因家庭变故而独立拉扯自己成长的特殊母亲――“父亲”,可以写父母外出打工而不得不撑起弟妹天空的“兄长”(或“姐姐”),可以写在特殊情况下关爱自己进步的邻居等等,他们虽然都不是母亲,却是胜似母亲的母亲。这么多迁移性、隐性含义是学生平时难以想象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在作文构思时就会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

从上面的发散示例可以看出,发散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思考的深度、广度,使学生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联系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还能启迪学生的悟性,使学生深入研究,洞察事物,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未来。

当然,发散需要引导学生做经常性的训练。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想一想类似的问题:地上有一顶帽子,它是从哪里来的?马路边上有一只提包,它经过了一些什么人的手?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将往哪里去?会遇见一些什么人或什么事?坐在教室里,看到老师姗姗来迟,想象一下在老师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看到头顶上的灯,想象它与毕业生活的关联等等。鼓励学生在遇到各种事情时尽管放胆去想,越离奇越古怪越好。发散需要的就是“胡思乱想”。经过了这样的发散训练,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学生都可以快速打开思路,选定所需要的材料,行云流水地完成写作。

第7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那么涵泳的方法应该是如何的呢?王尚文教授曾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因此,在“读”的过程中要关注“怎么说”、“怎么写”。那么从“读”出发,将读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各种“读”的方法,就能激活“生本对话”。

一、听读,要有目的、有层次地读

没有高质量的“听”,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说”、“读”、“写”。这里所说的“听读”,是先听后读,以听促读。具体说来,是学生先听他人的读,分析他人的读,再以此促进自己的读。譬如《满江红》一课,为了达成“感知作者情感”这一目的,在“读”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如下教学步骤:

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词作,其他同学认真听,要求找出“他读得最好的一句”,说说为什么读得好。2.请读的同学说说怎么能读好。3.请同学再读读这个句子。

通过两次读,学生对词作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说读,要带着好问题读

说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读说说,说说读读,边说边读。在朗读训练之中,让学生进行平实的与生动的、概括的与描述的、形容的与评议的、理解的与品析的、感悟的与鉴赏的、真实的与想象的、模仿的与创造的等等各种形式与内容的“说”。张克中老师在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示范的《雷雨》一课,正是“说读”的代表。因为学生已经学过《雷雨》,于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1.回忆你对鲁侍萍的印象。2.鲁侍萍简直有点可疑。周朴园认出她,她是什么反应?3.鲁侍萍慢慢地撕掉支票,这里带着愤怒,她为什么这么愤怒?4.到底是谁把鲁侍萍赶出了周家的门?

第一问,是已学知识的呈现,是已有的“读”和“说”;第二问,是文章内容的“再读”和“再说”;第三问,是“探读”,探究中读出人物个性;第四问,是“深读”,读向了文本的深处,说出了社会现实的意义。这个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的说”,“学生的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文本内涵,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感悟力和鉴赏力。张老师的第四个问题,设计特别巧妙,学生答案纷呈精彩,有的说是周父母赶走了鲁侍萍,有的认为社会赶走了鲁侍萍,有的则认为鲁侍萍自己走的。但张老师还不满足这些,他接着问“有没有办法不赶走?”学生一下子就被老师的问题吸引了,自然将文本读向了深处。说读,需要好的提问。

三、 朗读,要关注文体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朗读更重要的不是读的手段、形式,而是要想明白“读什么”、“为什么读”,才能安排“怎么读”。

在“读什么”这一问题上,我们往往只关注了文章的内容,忽视了文体。以“通读全文”为例,不同的文体,通过“读”需要了解的课文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小说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可以安排重点读人物、情节或环境的文字;散文往往是以语言取胜的一种文体,抒情散文可以让学生画下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议论文,应侧重于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过程的分析,让学生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话,反复读;诗歌的读要有韵味,要先读懂作者感情,然后才可读出意味。

四、 写读,要深思熟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谓情动然后词发,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是谓“词发然后情动”。譬如《声声慢》一课,我采用了如下朗读方法:

1.学生说说初读体会。2.选择词中一个最喜欢的句子,以“第一人称”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句子内容,并且朗读。3.小组讨论:将所写句子和诗句进行对比,朗读诗句,找出本组写得最好的一句,说说好在哪?4.再次比较,说说原句好在哪?

这样的安排,在尊重了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基础上,先读懂了文本的意义理解,后读解了文本的形式理解、表达理解。一学生在比较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叠字与他所写的语句后得出了“古诗是委婉含蓄的,而现代文比较直白;这句用了叠词,是平仄相杂写的,朗读时就忽扬忽低,有音乐美”的观点。“‘读写结合’,不是两种活动的叠加,而是两种活动的渗透与融合。”

第8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窗外透着一星半点光,散发出农村特有的静。偶尔一两声狗叫在夜空中回荡,久久才散去。

我总是喜欢在深夜爬起来写东西,听音乐,一边写字一边思索着第二天怎样面对老妈的“河东狮吼”式的“起床曲”。

听周杰伦的,听胡彦斌的。他俩的歌声对我来说很吸引人。写到这儿,脑中冒出个疑惑:一个大名星怎么和一个小歌手扯在一块?管他谁好谁坏,好听就听。

趴在桌前,一边填着日记本上的空白,一边想着以往的点滴,尤其是小时侯的事,有些让人怀念、向往,却又为那时的幼稚与童真感到可笑,唉,有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既叫你怀念,又叫你感到好笑。

凉水喝完了,日记也写完了(本人有边写日记边喝凉水的怪嗜好),干什么呢?还不想睡觉,于是放下笔闭眼休息一下,接下来就找来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字,写楷书、行书、草书,反正写哪种就写哪种。爱书法可以说是爱得有点疯狂,只要兴致一来,就会随手写一大堆,记得刚开学那几天老师让我们写感想,谁知写到一半时见到某个字写得挺帅的,于是就开始写,下课了老师叫我们交才明白过来,于是急急忙忙赶好下半篇交上去,却忘了作文本上已写了一大版毫不相干的文字。事后被老师骂惨了。还有就是上英语课时我就在下边写,尽管坐在第一排,还是写,因为自小讨厌英语,打学完书法后就利用英语可练字,可怜的Englishbook被写得不成样子,结果可想而知:考试总占倒数。哎,不知究竟该怎么办,我不想耽误学习,但实在对英语提不起劲,一念ABC就犯困,怎么办?写吧,以后再说。

第9篇:散文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 《迁徙的鸟》;散文诗;宏大高远;真实;散文诗电影

法国著名电影史论家乔治・萨杜尔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并突如其来地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例如,文学融入影视构成了影视片深厚的文学基础,文学的各种体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电影的风格,电影综合了文学和绘画、音乐等诸多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形成电影自身新的特征。电影向诗歌学习,产生了诗电影《城南旧事》;电影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叫纪实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电影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红楼梦》。《迁徙的鸟》则是近年来,电影向诗歌、散文学习,或者确切点说,是向诗和散文的合力――散文诗学习的典范。

2001年,雅克・贝汉身兼导演、编剧、制片数职,创作了大型纪录片《迁徙的鸟》,该片是《天・地・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影片记录了鸟儿纯自然的迁徙状态,讲述了一个人鸟相融的奇迹,该片为雅克・贝汉赢得了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新锐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乐奖等多项大奖,以及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从思想内涵到艺术表达,《迁徙的鸟》将摄影、音乐和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的文体特质融合起来,宏大高远,优美、真实而真诚地穿透社会现实、人生和电影画面本身,穿透平面层次的对于生命、自由和生态主题的赞美,尤其充分地向散文诗学习,以其真实而又任人优游的宏阔风格征服了重大的生态主题,艺术地再现了候鸟的迁徙生活,又没有背弃纪录片的真实性本质,并整体地作用于观众的心灵,使观众步人审美自由的境界,堪称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的散文诗电影的典范之作。研究文学的各种体裁特质作为影片的形式因素对《迁徙的鸟》的影响将对如何把纪录片拍得“更好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迁徙的鸟》的主题

《迁徙的鸟》剧组600多人历时4年,从鸟蛋的选择和孵化开始,直至训练雏鸟飞翔。影片的主角,鸟儿们不仅觉得人是它们的同类,也逐渐习惯了各种摄影器材和为了拍摄鸟儿飞行所用的热气球、小型飞机等工具。因为以上充分的前期拍摄准备,雅克・贝汉才能得以近乎随心所欲地近距离拍到鸟儿的自然状态而又不惊扰它们。

一部电影在拍摄以前,导演都面临两次选择:第一次选择“拍什么”,第二次选择“怎么拍”。2004年,《迁徙的鸟》的导演雅克・贝汉在北京国际饭店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就“拍什么”给了我们启示:“人总是在改变,而鸟儿却从来都不改变,它们对翔是如此执著,对于自由是如此渴望,它们从来也不停止振翅的飞翔”,“为什么非要用计算机这么糟糕的东西来编排我的作品呢?还是用我的镜头来说话吧!要知道,很多美好的事物是无法用机器来表达的,比如它们的美丽飞翔的自由!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捕捉记录下来,这才是纪录片的乐趣所在”,“自然是让人类给弄病了”,“我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结合创作主体雅克・贝汉自身对影片的回顾和笔者的鉴赏感受,《迁徙的鸟》从对自由主题的揭示开始,依次展开了对于生命主题和生态主题的阐释。笔者以当代美学家李泽厚的“审美体验层次论”(审美有不同的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为构图基础,列下图探究影片的形式因素如何切合内容的演进规律,以及如下图所示的,影片从自由主题一生命主题一生态主题的表达逻辑,依此图,下文主要论述文学的各种体裁如何作为“形式”因素对《迁徙的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一:图解文学的各种体裁对《迁徙的鸟》的影响

二、文学的各种体裁对《迁徙的鸟》的影响

实际上,影片“拍什么”,确定怎样的主题和“怎么拍”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拍什么内容固然重要,但怎么拍,用怎样的画面风格去编织怎样的电影语言秩序,也很重要。同样的主题,用不同风格的电影语言去表现,其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同样是关于表现自由、生命、生态的沉重而严肃的主题,《迁徙的鸟》全然没有诸多纪录片刻板和说教的面貌,而因其唯美的风格成为一部“好看的纪录片”,畅销全球,甚至有评论认为该片对纪录片给世人留下的印象进行了划时代的颠覆。毋庸置疑,《迁徙的鸟》这部影片的“形式”对于影片获得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片在题材、主题确定以后,在“怎么拍”这个问题,即如何安排艺术形式方面,形式并没有消极地呈现题材,《迁徙的鸟》借用诗歌偏重抒情和意境的创造等文体特质,借用散文可以真实、真诚地承载叙事的片段等文体特质,共同与“沉重而严肃”的题材抗衡,使得纪录片变得可以供观众“享受”,而不是一味地让人只感到短暂的美丽、深深的惋惜、压抑、悲愤和恐惧。观众随电影的飞翔镜头,“鸟”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鸟我同一”,这就是中国古代庄子所说的“身与物化”。当观众感到自己和自然合二为一,即生超凡入圣之感,自发地投入到保护自然生态美的行动中去。当然,进入此境的观赏者本身的鉴赏素质也很高。而且,形式也不是绝对自由的,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手段,并归根结底是根据内容的要求而形成的。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明白,当他寻找着新的艺术形式时,并不是仅仅为了显示他具有寻找新的艺术形式的本领,而是为了更加突出“内容”,使读者得到更为强烈、深刻的审美反应。

总体而言,《迁徙的鸟》的叙述方式和视觉风格是写意和写实的综合,对照图一,谈文学的各种体裁对影片的影响,就是论述崇尚写意的诗和崇尚写实的散文对影片的影响,或者确切些说,是论述综合了诗歌和散文的某些特质而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文体,即散文诗对影片的影响。

1 诗歌对《迁徙的鸟》的影响:诗歌一纯美画面一悦耳悦目一自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