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散文翻译论文精选(九篇)

散文翻译论文

第1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1.典籍翻译

1.1典籍翻译的意义

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思想与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1世纪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交流融合的世纪,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语境下,要保持我们汉文化的个性,就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自己的语言——汉语。因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通过语言而现实化。承认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既非同一,也非分离,而是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语言思维是人类借助语言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一种心理现象,语言思维是思维中最成熟的思维活动,语言定性人类精神世界与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尤其是涉及总结与反思的那部分思维。人们的人文世界与精神家园就更是依靠语言来塑造与演变的。正如洪堡特所说:一种语言代表一种世界观。语言表征形态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内容,诠释客观世界和人生社会的直觉与理性,而人们则利用这种语言范式塑造和演绎世界、塑造和发展自身、演绎和创造人文世界(包通法,2008)。

1.2典籍翻译的现状

近年来国学热日益升温,典籍翻译备受关注。然而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种文本以内和以外要素的语言和社会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典籍翻译尤是如此,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样式中,典籍翻译研究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翻译实践“依据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裁剪中国传统典籍的状况,常常是在所谓的忠实原著、等值归化口号下大行其道,从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深邃的哲学思辨被、歪曲”(郑家栋 2003:327)“在跨语际转换中,人们以西方中心的翻译理念和实践翻译汉典籍哲学、伦理思想的语言表征形态以及语言过载的哲学术语,采用削足适履的实践方法论,将汉文化群体几千年形成的对宇宙、社会和人格美学的认知纳入到了西文的哲学和伦理范畴之中。”(包通法 2008)

2.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

既然一个民族的认识与哲学标识与它的语言是这样一种互为关系,那么通过语言实现民族间的精神与思想的深度交流又何以可能呢?这种交流又何以不成为一种鸡同鸭讲的徒劳呢?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巴别塔式的混乱既是一种夸大的事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无论是语内的还是语际的。即使是建了半截的通天塔也是主体间交流可能性的彰显,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最初由拉康提出,他认为主体是由“他者”界定的,“我于我不在这处思”,这个我不在这处便是“他者”,标识着主体间性。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把“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并且是人类的“统觉”、“移情”等能力使个体认识具有普遍性。海德格尔在对之接受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研究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他指出人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主体间的交往理解合作关系。哈贝马斯进一步从语言合作交往角度界定主体间性,期望在普通语用学框架中建立合理的合作交往模式,以实现理解与沟通。伽达默尔则干脆认为,合理共通的语言交流就是实践理性和经验世界。间性视角是一种水平视角,典籍还涉及历时的理解问题。伽达默尔主张将理解的主观性置于传统中,因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避免地处于传统中,正是传统将理解与理解对方联系在一起。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能否与译者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关系直接影响翻译的任务能否完成。所谓视域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域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域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域,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周宪 1997:251)如此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理论便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照亮了典籍翻译的前路。

3.文化离散与第三状态

迄今为止,典籍翻译研究的主流范式主要有二:或以原文为中心,或以译文为中心,且多以语言学或语文学认识观为依据。人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源文本应当如何在目标语中再现、怎样才能得到好的、地道表述的译作,等等不,却甚少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译本既受译文读者欢迎又能保留住中华文化的认识样式和智慧形态?什么样的译本会受到排斥?就翻译本身的样式和路径来看,有没有“第三形态”或“第三空间”的存在?作出答案是涉及诸多翻译要素的复杂问题。

离散一词源于 《新约》关于犹太人被驱逐家乡的记述,它强调远离家园、迁徙四方、生存于异族之中所经历的创造新生视角与独特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后殖民研究话语中的离散意义强调离散主体与母国及移居国之间的心理和政治距离。离散在词义层面上与流亡、迁徙同义。对于一个远离精神家园的“离散者”要进行文化认同的新课题,无论是从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还是在思维范式方面,都要经历漫长艰辛的过程。然而从“文化和解”角度来说,离散更是一种积极的混杂状态,是一种形式上混杂、时间上不纯的文化形式。由于“离散者”流程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故而在当今语境下拥有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能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改造与颠覆。后殖民理论霍米巴巴认为:离散者只能居住于文化间的世界里,并于矛盾和冲突的传统中再造身份认同,“既是此又是彼”,身陷于文化翻译的过程之中。(bhabha,2002)“文化离散“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打破传统的翻译策略的二分法,从文化离散的角度重新定位翻译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产生出的“第三形态”。该个体不是指目标语言中生成的一个简单文本,而是受制于源文本的新的语言文化个体。每一个译者都是双文化者,生存于多文化的缝隙中,他们都是带着最广义的文化离散的视角来解读、消化并转述译文。从语言层面讲,无论目标文本的归化程度有多大,都难免会有一些翻译腔,但又处在目标语受众认知域认知范畴之内。汉典籍译者的任务不是追求所谓“译者的隐身”而不得不牺牲汉民族特有的认识样式,或是完全忽视目标语受众的认知样态与思维方式,执拗地自说自话,而是要努力使外译经典的文化身份恰如其分地展现在语言文化的“第三空间”。不是固守自己的文化家园,而是做出某种妥协,在接触和体验异域他者文化的同时,进行文化间的沟通与有度杂合。从翻译角度讲,就是译者以目的语介绍本土文化价值观念时,大到总体的文化心态,小到文化因子,都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操作层面的距离是既要缩短亦是要拉长,在呈现两种文化话语交织的双线结构之间需要不断调整,所呈现译品及相关身份既保留源语又符合目标语的诗学表征样式,但它们在精神上属于源语,但在语言诗学表征上又不属于源语,而是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形态,即“第三形态”。所谓第三态,用中国话语形态表征,实为中间态,道取中庸之意。二元对立的道路无法走通,运用中华古老智慧“中庸之道”于典籍翻译策略中,通过解构、建构或重构,通过翻译把他族文化的要素带到我族,同时也将我族文化要素输入他族。他族我族的语言和文化形成互动,这不仅对译入语文化有益,对于译出语也同样有帮助。

4.结论

第2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翻译美学;翻译客体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1-01

引言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现了对文章美的追求。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说,“求真是低要求,求美才是最高要求”。翻译美学将翻译与美学结合,用美学基本原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研究探讨在翻译中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和在翻译中审美再现的手段和翻译美的标准等。

散文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决定散文的翻译不仅应传达原作的内容,更要再现原作的形式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质朴清新,不仅给人画面的美感,更有节奏美和音乐美。本文选取翻译大师张培基和朱纯深的两个译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美学特质,赏析译文如何再现原文的美。

一、翻译美学

我国翻译史上美学命题讨论主要集中在形式与内容。传统翻译美学的讨论主要是翻译原则,高境界的意译问题和文学翻译的风格论。现代美学的发展探讨并确立了一些得到公认的翻译美学原则,例如翻译艺术的本质特征,翻译是一门艺术。内容与形式这一命题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认为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译者是否能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即形式美的时代性,语言形式美的超文化性,译文语言风格的统一性,和形式美的相对性。翻译美学关注的中心是翻译文学作品将如何保证译文具有尽可能接近原作的艺术感染力,尽可能传译原文的风格。

翻译美学的要素包括翻译审美客体和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指原文和译文,审美主体是译者和读者。从翻译客体来说,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本文对于形式系统的美质主要从语音、词语、句子方面探讨;非形式系统方面,主要探讨风格和情感。

二、翻译美学角度下的对比赏析

1形式系统

1)语音

语音是传递语言美的基本方式。韵律和节奏是再现原文美学价值的重要方面。

《匆匆》的节奏和韵律美首先表现在句式上,这一点将在句子部分单独谈;其次是叠字运用,如:轻轻悄悄,伶伶俐俐,匆匆等,这些表达让人感到视觉上的画面感,更有听觉上的的真实性,让人身临其境,更觉妙处。

例如,“轻轻悄悄”这一词的翻译,朱译lightly and furtively和张译softly and stealthily都译为两个副词,而张压头韵保留了原文叠词的节奏感,从而原文美原滋原味得到呈现,笔者觉得更好。

2)词语

由于中英文语言背景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时往往很难兼顾译文准确性与美感韵味。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语义内涵、习惯用法和文化的差异性,根据语境灵活变通。词语的准确选择与正确搭配是再现原文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溜去”一词,朱译slide away,这一词组突出了迅捷而悄声地特点。张译slip away突出的是消失与消亡。据上下文的理解,作者感叹的重点是日子一去不复返,因此后者更好。

再比如“徘徊”一词,朱译hesitate,张译waver and wander,在中文,徘徊两个字是同样的偏旁部首,辅音相同,两个字表达的意思也是同一个,来回地走动,有犹豫的意思。朱译简明,但是张译传神,用头韵的修辞方式,巧妙再现了原文的美感。

3)句子

上文提到,《匆匆》排比句和短句居多,轻快流畅,使人很形象地感觉到时光飞逝,不再复返的意思。

例如首段排比句的翻译。由于汉语是重意和,句子排列松散,而英语是重形和,因此强调原文的逻辑关系。朱张都采用相同句式,达到了形式上的一致。朱译选用but表示转折,用there is a time of直译“有......的时候”,但在最后一句改成了they will bloom again对整体的完整性造成了一些影响。张译全部采用if条件句,表明了逻辑关系,同时能让人联想到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away”,这种富有诗意的联想能够更好地烘托原文氛围。

例如: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意思,用字数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参差中又不乏凝练的美感。结句的反复,强调了作品的主旋律,体现出诗人情感起伏的波澜。在此朱用了一个特殊疑问句和一个一般疑问句,而张使用特殊疑问句和否定陈述句。笔者认为张的三个否定词起到了强调升华的作用,更能体现原作者一咏三叹的意味。

2.非形式系统的散文风格传译

格调韵味是散文的艺术生命力。高水平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力求再现原文韵味。这种风格的准确传译不仅体现在词语选择句子衔接与连贯方面,更要求从文体以及时态的层面切合原文的风格。

《匆匆》写于1922年3月。当时诗人犹豫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理想与光明,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矛盾,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碌碌无为成为鲜明对比。

行文结构简单,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现出作品的流畅感,也显出作者思绪的跳跃性,使的诗的意象得以迅速展开。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从内容上看,朱译形散神聚更能体现散文韵味。朱句式上多短小,使用独立主格结构和插入语,而张句式复杂多变,有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使文章显得灵动有生气。

朱通篇采用完成时,表示过去时间的流逝,而张采用现在时,简洁明快,更能表现时间匆匆流逝人们的紧迫感。

结束语

本文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范畴为指导,从翻译客体的形式和非形式系统两个方面赏析了《匆匆》的朱译和张译版,为今后散文翻译实践和欣赏提供了一点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没有从翻译主体的角度进行探讨,因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和读者具有很多可变因素,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审美能力和角度,本文选取的两位译者均为翻译界的大师。当然,要实现散文美的成功传译,译者的主体审美功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译者的审美意识系统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翻译主体部分的分析是本文的局限,也是以后需要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邓为琼.中国翻译美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第3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 散文翻译 归化 异化

0引言

散文与诗歌、小说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结构灵活,语言生动简洁,不像诗歌,韵律比较讲究,也不像小说,情结跌宕起伏,因此研究散文翻译有益于翻译实践的发展。《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是张培基的最新散文翻译著作。其散文选材恰当,译文通畅地道,沿袭了其1、2两册的诸多优点,为翻译研究案例的上佳之选。在此散文翻译专著中,张先生有些内容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完整地保留了其中的汉文化信息,有时又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对许多中国文化进行改写,便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理解译文,在语言及艺术的再创造方面更见功底。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人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来的:“There are only two methods of translation. Either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or he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简而言之,其中一种翻译策略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另一种则是以作者为中心。1995年,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第一种翻译策略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 ,将第二种翻译策略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支持者不乏翻译大家。例如,韦努蒂是异化翻译的倡导者,他认为译文应该忠实地反映原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通过保持差异来达到文化交流和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抵抗式”(resistance)的翻译策略。与之相反,美国语言学家奈达(Nida)则是归化论者。他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应该以读者为服务对象,译文应尽量向读者熟悉的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靠拢。

在国内,由许均在文汇读书报上发起《红与黑》几个不同译本的读者调查的讨论,直接引起归化与异化的交锋。许多老一辈翻译家,如傅雷、钱钟书等大多倡导归化的翻译方法,与他们不同,现代的译者更多的是提倡异化,前有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途”,后有孙致礼的“12世纪的文学翻译:异化为主导”。然而,归化和异化绝非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尤其在散文翻译中更应灵活地结合二者,在需要反映它国鲜明的文化特性和地域特性时,应适当采用异化手法以保持原作的异域特色,而在需要引进异国先进文化时,为了更好地将之融合并吸收,应该适时采用归化手法。有很大一部分的译著都有其偏向的一种翻译方法,不是归化便是异化,而本文所选张培基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在不同的文段或者字词的翻译时酌情采用了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充分利用了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优点。下文将分别举例说明该著作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1.1归化

Example 1: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而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One overrates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dreaming of living a long life must be mentally unbalanced. He should learn to 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Zhang Peiji,2007:152)

如果按照中文词意对照翻译句中比喻的话,译文将会是“One dreams of living a long life,just like drought longs for rainy”,此译文对于没有中国文化教育背景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因此,张先生没有翻译这一让外国人无法理解本体喻体关系的比喻,而是按照作者的本意直接翻译。

Example 2:少女时芬芳浪漫的憧憬已经离我模糊而遥远,青年时期追求的苦涩却历历在目,不管是芬芳还是苦涩,都要在这里打一个句号,我从不后悔。

The beautiful dreams of romance in early girlhood were vague and far off. But the bitter experience of courting in later days was still clear before my eyes. Beautiful or bitter,both are of another day. And I’ll never regret at all. (Zhang Peiji,2007:270)

第4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人们在选择语码进行交际时会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用原则。但是有时为了产生不同的文体效果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违背这些语言常规,形成语言变异,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语言变异产生文体效果,继而形成作者自己或某一作品的风格。

    一、引言

严格的讲,文学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再现.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文学翻译中出现了多种变异现象.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同时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这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异。当这些变异现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时常会令人们难以揣摩,无从把握。

二、文学翻译及其变异现象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三、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 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 吐温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 jim, have i been asleep? why didn't you stir me up?""goodness gracious, is dat you, huck? en you ain' dead-you ain' drownded-you's back agin? it's too good for true, honey, it is too good for true. lemme look at you, chile ,lemme feel 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 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 is deviation of the 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e.e.com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 pays your money and you doesn’t take your 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 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 are wonderful…and the good ones…stick to you like glue. (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 to you like 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 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 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 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m] (london: cassell, 1990).

[2]侯维瑞. 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第5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本文结合旅游外宣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国内文物古迹翻译实践对保定“清西陵”的外宣英译现状进行了探究,针对清西陵标志性建筑英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古迹外宣;英译;清西陵

文物古迹是祖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参观文物古迹,品鉴中国文化。在此背景下,国内翻译界对于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本文结合翻译界对于文物古迹的翻译和历史渊源译介的相关经验,以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的翻译为例,对于古迹翻译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物古迹外宣翻译理论及研究实践

在文物古迹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多数学者从翻译的功能出发,以等效翻译原则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张义(2011)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产生误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易舫(2013)强调旅游文本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指导,尝试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探究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和方法。刘奉君(2011)以激发游客观光兴趣为目的,从功能翻译策略出发,探究名胜古迹汉英翻译的原则与策略。袁晓宁(2015)指出带有文化因子的地名具有指称辨别功能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提示功能,英译的目的语中应该体现这两种功能。袁晓宁(2013)提出外宣英译中应采用“以我为准”和“以目的语为依归”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译者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应当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袁卓喜(2014)尝试在外宣翻译研究中引入西方修辞学的核心思想———劝说理论,指出外宣工作的实质是对外交流与劝服工作,因此西方的修辞劝说理论能够指导外宣翻译实践,实现外宣翻译的预期目标。

在我国古迹外宣翻译的实践中,北京和天津的古迹翻译走在了前列,北京“故宫”“、雍和宫”“、十三陵”等古迹外宣翻译的一些策略可以成为清西陵的外宣翻译的借鉴。雍和宫翻译为“YongheTemple”、“PalaceofPeaceandHarmony”和“YongheLamasery”,第一种采用直译的方法,第二种翻译能够让英美读者体会到雍和宫的文化底蕴,第三种翻译可以告知读者雍和宫的佛教渊源。译者可以根据交际的目的以及目标受众的真实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有所选择和取舍。

二、清西陵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文物古迹外宣英译是以汉语为源语和以英语为目的语的汉英翻译。汉译英时,语言层面的词法句法、段落篇章、逻辑衔接、语体风格上通常以目的语英语为依归。然而在英译汉中,多数译者并不会刻意地追求以汉语为依归。英汉互译中的这种不对等现象绝非偶然。首先,因为经济差距和历史遗留等原因,英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汉族文化对于英语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就会超过英美国民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其次,英汉互译的不对等还与英汉两种语言的属性有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行文逻辑松散自由,靠语境弥补结构松散、逻辑不清的不足,这就决定了汉语在行文表达上较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说,汉语行文结构松散或者逻辑严谨均可。然而,逻辑严谨的英文却不能包容汉语结构松散的习惯。因此,文物古迹外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英美受众的思维习惯,否则造成他们费解,外宣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下面以清西陵中的泰陵为例,解读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属性。

原文: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1723-1736)陵墓,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清东陵内。雍正当年认为原陵址不合适,鉴于泰陵所在地更有利于江山稳固,遂改址泰陵。译文:TailingisthemausoleumofEmperorYongzheng(reigned1723-1736).Itisthelargest,earliestandmostcompletetombamongtheseandthecenteroftheWesternQingTombs.Itissaidthatthetombwasoriginallypo-sitionedintheareaoftheEasternQingTombs,butEmperorYongzhengthoughttheselectedplacegeologicallyunsuitableandalteredittothepre-sentpoint,viewingthisplaceasmorefavorableandblessedforaneternalkingdom.译文中漏译了雍正皇帝的庙号“世宗”,这部分可直译为“Shizong”,然后加脚注补充说明一下。译文中标明雍正的在位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英美读者会误认为“1723-1736”是雍正帝的生平。从简洁精炼的角度考虑,译文中的“amongthese”可以省略,原因是后面“oftheWesternQingTombs”可以做前文“tomb”和“center”两个并列成分的后置定语。第三句的时态转化很恰当,符合史实和现实情况。此外,为了达到以英语为依归的目的,译文对于原文的语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译文更贴近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三、结语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文物古迹汉译英的完全对等是很难达到的。了解古迹的丰富文化内涵,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方能实现文物古迹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新科,保定市“中华老字号”品牌外宣英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文化与传播,2013.

第6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社会经验,审美倾向等,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通过隐喻,排比,叠词的使用,充满诗意,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也应全力以求,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 ”“into the ocean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英文地道,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 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 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跟着旋转”,这些叠词的使用,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时间流逝的无奈,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 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M]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加切奇拉泽. 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 蔡毅, 虞杰编译. 北京: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55

第7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经典书论;双语翻译;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21-03

1.关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的选编和译注不乏研究者,如: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戴丕昌的《古代书论选译》,洪丕谟的《历代书论选注》。但由于中国历代书法论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无论选编还是注译,大多整篇选编和翻译,一般读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和技法的普及。本论文选取中国经典书论的经典语段进行双语翻译和解读,想通过一斑而窥全豹,为探讨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及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这将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传承和普及,同时,也是响应文化强国的口号并有益于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的一项善举。中国书法曾经一度是一门专属于华人的艺术,因为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基础、以“唯软而奇怪生焉”的毛笔为表现工具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与学习理解上的难度,使很多西方人在学习接受书法时望而却步。中国书法的独特性也让书法的外推一度成为了一个难题,在中国的众多艺术门类之中书法成为受西方人关注最少的艺术。书法的这种特殊地位本身就暗示了其对外传播交流的迫切与重要。如果西方人对于中国书法始终处于无知、畏难和误解之中,中西文化的整体交流都将会大打折扣。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英文翻译至今还没有一本像样的权威的专著。林语堂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有一节以“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为研究对象,向西方人粗略地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蒋彝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书法》,是第一部用英语向西方世界广泛传播中国书法的书籍,以帮助那些“不需要学习中文就能欣赏书法……即使没有熟悉的观念,人们也能凭借对线条运动的感受和事物结构组织的学识来欣赏线条的美”(蒋彝:《中国书法》),因此,一度成为欧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的指定教科书。但是,这些书都是以欣赏为主的抽象性的介绍,缺少明白的具体的例子,本文研究将为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提供一个可资参考例子,有助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海外传播。

2.如何让中国经典书论以比较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让普通书法爱好者和海外学者轻易接受?这始终是个难题。这里有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古文翻译白话的问题。中国经典书论绝大部分是由文言文(古文)写就的,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要让当代书法爱好者读懂,需要准确、通达并且文雅的翻译,这并不是件易事。它要求翻译者有较高的古文功底,有良好的现代白话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要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造诣,不说是个书家,至少会欣赏书法艺术。这三者皆备,不能不说是个高要求。其次,中文翻译英文的问题。虽说中文翻译要求高,但还不至于做不到,但英文翻译就更困难了。它要求翻译者不光懂英文,将现代白话文翻译成英文,还要此翻译者懂古文,这样才能不仅只看白话,还要将古文的神韵翻译出来,当然最好也要懂得书法艺术。比起中文翻译者,英文翻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纯熟的英文,而且还要具备中文翻译者所该具备的素质。再次,文字翻译书法的问题。仅是文字翻译,似乎于文字工作者而言,还不是最难的。但要将文字翻译成可感的书法,也就是将抽象的文字翻译成具象的书法,那非得书家不可。而此书家,也非得要懂古文不可。以上三个棘手的技术问题,靠一个人全部解决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是个巨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课题组联合中文、英文和书家共同做一次尝试,以下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中国经典书论的双语翻译和多元解读提供一种可能。尝试一:【原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东汉·蔡邕《笔论》。【白话翻译】书法,乃一种遣散的艺术。要想写好字,先遣散怀抱,心无挂碍,任情感性灵恣肆,然后书写。如果为事势所迫,即使有用中山兔毫为材料制造出来的最好的毛笔,也写不出好字来。【英文翻译】Calligraphy means an art of cleaming the mind. Beautiful handwriting comes before removing the distractions and flying the emotional spirituality. One fulled with destractions cannot show the art work of calligraphy even in the best Chinese writing brush pen in the word.

【书法解读】蔡邕(133—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称誉。此乃书之为艺术其大要。后世善教人习书者,无不以此为基本要求。“散怀抱”是指老庄的虚静状态,无思无欲。创作之前要进入这个状态,才能到达“物化”境界,也就是物我合一,人与书通。此乃中国美学的创作前提:虚静无欲,无欲则万物通。

尝试二:【原文】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东晋·卫铄《笔阵图》。【白话翻译】用笔有力,字就写得刚健;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来的字就显得肥胖。多骨而少肉的字,叫做筋书;多肉而少骨的字,叫做墨猪。字写得力道足而富有筋骨的人,书艺高超;字写得无力道无筋骨的人,书艺差劲。【英文翻译】The Character will show its own virile when created by a person who is good at transmitting the power to the one he writes properly through using the brush. The character showing the strokes of puffiness only comes under the tip of a writing brush without power given by its user. The vigour of character stroke styles likes a person who is of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character strokes showing no power looks like a weak fat black pig. People whose handwriting with vigour should be superb skill in writing and vice versa.

【书法解读】卫铄(272—349),东晋女书法家,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世称卫夫人。工书,隶书尤善,师锺繇。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始将“风骨”引入书法评论中。他说:“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论草书说:“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骨”是指字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字应该写得刚健有力。

3.中国书论经典文献卷帙浩繁,要想将历代书论统一梳理,整理出更加精练的经典语段,然后加以英文翻译,然后再配上书家的书法解读,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有十年八载,没有一个专家团队那是很难完成的。仅靠几个书法爱好者在业余小打小闹是不成体统的。本文仅仅是一种尝试,提供一种探讨的可能性,希望有机构或组织能呼吁或发起这样的工作,为中国书法理论的继承和普及,以及海外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戴丕昌.古代书论选译[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4]洪丕谟.历代书论选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5]王韵殊,李新会,卫东海.历代琴棋书画论选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6]蒋彝.中国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7]王世征.中国书法理论纲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第9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近年来颇受瞩目的互文性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有着重大影响和教育意义。翻译作为一种互文性的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包含语言、文本和意义之间的转换,而且对两种语言之间意境的不同进行协调,补充,从而达到一个情与景交融,原文和译文同样丰富,甚至译文更加耐人寻味的高度。而这不仅在于它从一个空间的、历史的高度阐述了文本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互文性理论对商务英语英译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起到很大作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就是通过创造一个开放式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译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用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培养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有自己风格的翻译特性。

    2.实现译者身份的动态转换

    身份的动态转换,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保持三重身份:读者,译者和作者。通过身份的动态转换,了解原来文本要表达的特定内涵,通过自己详细认真的分析,实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比参照,从而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来,学生们在阅读过翻译文本后,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翻译,摒弃了原文部分的意义和内涵。而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学生缺乏对译者身份循环变化的认识。对于这种问题,教师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查找、去翻阅与此有关的材料,并结合译文的行文情境仔细品味,另外,学生对原文自由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读后译与前译的翻译文本进行对比,实现译本与原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长此以往,译者身份在不停地角色变换中,得到更多提高和知识积累,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商务英语译者。

    3.培养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