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精选(九篇)

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

第1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摘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个应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需要而设立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模式还不完善,有待于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文章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探索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个核心,两个辅助”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层级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希望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目标;“一个核心,两个辅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目前在全球兴起了汉语热。在汉语热的新形势下,国家汉办提出了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六大转变:(引自“新华网”2008年12月25日的相关报道)目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从“对外汉语”进入“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专业内涵丰富,专业概念的外延不断拓展,汉语实现了从“教学”到“教育”,由“国内”转到“国际”的转变。为了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新发展,新形势,2012年国家教育部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三个专业进行了整合,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与过去的对外汉语专业相比,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发生了五个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1.教学对象构成的多元化。过去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教授的对象为没有汉语背景和非汉语区的非华裔以及华裔。而现在汉语教学对象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教学对象的构成更加丰富和多样,除了过去的没有汉语背景和非汉语区的非华裔以及华裔之外,现在又增加了很多汉语区接受过很少汉语的非华裔、非汉语区接受过很少汉语的华裔等。2.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多元化。他们的学习目的都由以前的三大类:完成外语要求、寻根或对汉学感兴趣,发展到现在的多种类别,包括商务谈判、法律研究、新闻、艺术、科学、工程、政府及公共事务等等。3.教学层次多元化。目前我们的教学机构已经由单纯的大学本科教育逐渐转向多层次教育。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机构种类逐渐增多,包括中文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孔子学院、私有教育企业等等。4.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以前的单一课堂讲授向多样化、媒体化教学发展,如海外学习与在华学习相结合、本校学习与跨校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工作实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远程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科技手段相结合等等。5.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目前的汉语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之外,专门用途的汉语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如商务汉语、法律汉语、医用汉语、旅游汉语等。(引自吕蕴鸽,2010,“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呈现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定位”)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的学科、专业的调整,高校必须改革过去对外汉语本科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根据汉语推广的新形式,新要求,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因此,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

一、目前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情况

为了了解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情况,我们抽样选取了一些学校,以下是几所高校所设定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1.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国际汉语教学及应用的基本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育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引自/n675582c1268.aspx)2.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法语基础,具备较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涉外企业、事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引自/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3)3.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英语言基础,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和较流利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语言、中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等相关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引自/shownews.asp?id=1613&foid=448)4.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引自李思源,2014,“黑辽两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5.本专业主要研究针对母语非汉语者的语言教学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及涉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引自李思源,2014,“黑辽两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纵观以上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1.各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没有能很好地突出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性,还没有将传统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清楚地区分开来。2.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地区优势和学科优势还不突出,存在趋同性。

二、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探索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过去的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的发展,因此,立足汉语国际推广,准确专业地定位汉语国际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是本专业的当务之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在教育部公布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的国际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结合各学校的地区优势、学科及专业优势,同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使培养目标更具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层级性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核心,两个辅助”。

(一)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国际汉语教师

结合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应突出应用性、复合性和国际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培养应充分考虑地区优势和学校的学科及专业资源优势,制定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教学环境、文化习俗、学生等都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区优势和专业特色,实施定向培养,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强胜任力的国际汉语教师。

(二)人才培养的辅助目标之一——培养能胜任国际汉语教学管理、涉外事务、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人才

目前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逐步深入,除了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之外,与之相关的各种人才的需要也随之增加。如: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人员、涉外事务工作人员。面对这些新的人才需求,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和充实,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的辅助目标之二——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和对外汉语专业学术型硕士输送合格的生源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学校应设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块,在本科阶段要夯实专业基础,突出研究型学习的特点,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学术研究生的报考和攻读打好基础。结语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过去的对外汉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地域针对性、专业实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多样性,实现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关于汉语言(对外)专业的培养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2]金伟,傅赢.试析本科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J].辽宁师专学报,2012,(4).

[3]吕蕴鸽.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呈现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定位[J].学术交流,2010,(6).

[4]马庆林.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若干建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第2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师 师德 师风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47-01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培训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80年代后,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规模迅速增长,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据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达265090人,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外国留学人员数量将达到50万,届时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汉语学习人数的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2007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了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并设立了24所试点院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门培养适用于新形势的汉语国际教师。《方案》对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和普通老师一样,汉语国际教师首先要做好教书和育人的工作,即教会外国留学生说汉语、掌握汉语基本知识。由于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具有特殊性,对于汉语教师,要求拥有比其他教师更高的素质。即在给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传递责任和关爱,向世界各国展现中国当代教师良好的师风和师德。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强调“言传身教”。一个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职业道德、生活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中国学生如此,对外国学生亦如此。对于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师的言传身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开阔的眼界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汉语进行最有效的国际推广的学科,这个专业所培养的汉语国际教师要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不能只做井底之蛙。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考虑汉语教学工作,始终将自己的工作与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二 高尚的品德情操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优良的道德情操。

较之传统大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外国人。外国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对中国社会的初步印象,之后会把自己对中国的印象传递给周围的人,从而影响这些人对中国的印象。外国学生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汉语教师,学生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都与汉语教师的言行表现有密切的联系。

“外交无小事”,汉语国际教师教授汉语,传授中国文化,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在师德师风和教学业务上的要求也更高。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们应时刻铭记:汉语国际教师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代表了祖国。在品德和情操上应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三 宽阔的人文情怀

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都会面临跨文化交际障碍。为了能让外国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尽早融入学校生活,除了日常汉语教学活动,汉语国际教师还应带领他们走出课堂感受中国社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如参加中国人的婚礼、品尝中国美食、景点文化游览等;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和比赛并给学生悉心指导;帮助刚来学校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交朋友,与中国学生结对子等。此外,还应积极关心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状况。留学生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又常年生活在国外,加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他们在心灵上可能会感到空虚、孤寂,思想、心理上的问题与生活问题一样不容忽视。汉语教师应该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在心理、生活、学习上多方面为学生解答、咨询。

四 正确的从教心态

正确积极的从教心态是汉语国际教师的必备品质之一。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人格魅力,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自己必须先喜欢上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同时也很艰苦,尤其派往国外时需要汉语教师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独立工作生活,承担各种有关汉语、汉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汉语国际教师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师德师风的培养也不可或缺。师德师风的工作做得扎实,将为国际汉语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积极的精神保障。

第3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国际交流 角色定位

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攀高,汉语教师紧缺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进程。在国外,很多具有丰富一线实际教学经验的汉语教师并不具有正规的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知识背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前很少有机会将课堂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面对面给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或是在毕业后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而不能较快地适应在国内外的汉语教学工作。

一、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专业最早设立于1985年,随着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国际教育快速发展。国家汉办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从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五方面,对国际汉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传播专业人才。

二、高校国际交流发展情况

中国高校在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逐渐与世界各国高校之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交流规模逐年增加。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教师和外教规模逐渐扩大,推动了高校的对外交流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互派、教师互访、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几个方面。

三、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参加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参加国际交流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建立的校内实习基地,利用外国学生、学者或是各类团组的来访机会进行交流学习。

(一)专业实践

观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校内实践的主要环节和形式。课堂教学观摩能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留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为专业实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在境外实习名额有限或家庭经济能力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可以通过对在校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完成专业实习,锻炼教学技能。另外,协助老师参与校内国际交流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能力。

(二)志愿者服务

通过担任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生活服务伙伴,协助老师完成留学生教学、服务管理,以语言互助学习,日常生活照顾、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训,有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汉语语言文化传播工作。

四、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专业知识能力学习和培养需要,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有“专业学生”、“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几个角色身份。这几个角色即相互紧密联系,同时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要求。

(一)专业学生

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这个角色以跨文化交流技能、对外汉语课堂授课技巧及对象国文化常识为主要学习内容。从角色要求上看,学生需要掌握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跨文化交流技能。跨文化交流技能作为一种交流技能,理论学习是必要的,既然是技能就要通过实践来完善。尽可能地利用参加校内国际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

学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对外汉语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能够进行对国际语教学的汉语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需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基础,利用课堂教学观摩的机会,努力完善教学能力,发现更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二)汉语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者

汉语语言文化传播者是一个具体的身份,这个角色肩负着汉语语言文化传播的重任,除了需要掌握以汉语言文学、外国语为基础的课程外,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播技能(太极拳、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或中国书法绘画)是必要的。同时,学习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技巧便于理解异国文化差异,积累更多的异国文化常识。另外,熟悉中国文化,能对留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解读,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三)国际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是指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到校泰国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对学生要求最高的一个角色。其职业特殊性要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知识结构

语言学及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得心应手,必须踏实学好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汉语言理论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这是国际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全面掌握现代汉语理论,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对简单的汉语语言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及对理论的理解运用。

2.能力结构

组织教学的能力。国际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专项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这就要求国际汉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组织管理上有较好的驾驭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打破常规,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尤其重要。创新能力应该分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教学技能三个方面。

表达能力。要求国际汉语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言学习者进行教学时,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并能很好地把握用语分寸,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汉语传播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崇洋;在涉及敏感政治问题要有合理的化解方式。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根据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国内外高校间交流日益频繁的具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国际交流中的角色进行定位分析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4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汉语热在全球盛行,国际汉语教育的推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这位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期以更好推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创新

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汉语又一次地影响着全世界,国家汉办明确指出了要从请外国人学汉语转变为促进汉语走出国门。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地开花,大批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国际汉语教师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着和传播中国文化。从目前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想要进一步增强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力,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的路径是其重要突破口。

1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状况

1.1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主要是借助国际平台进行汉语教学,从近些年推广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情况来看,其成效显著:其一,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使过去以汉语预备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主的教育方式逐渐转变成为正规教育;其二,形成了相对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专家团队。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实践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教学和科研能力,且研究效果显著的专家团队,在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交叉型的学科,它介于汉语与外语两者之间,仅依靠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从而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类的学科在教学中本就显得较为枯燥,特别是当前部分国际汉语教师仍采用单一讲授型的教学方式,这使得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课堂变得更为死板,从而使得学生的汉语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教师的综合素养偏低。从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教师构成来看,其成员相对复杂,教师的综合素养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部分教师仅把教学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并不是发自内心想要推广汉语,又或者有的老师虽然热爱汉语,但是其专业教学能力相对欠缺,这些种种情况都会影响到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2创新汉语国际教育的具体路径

2.1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推广和发展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这需要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其专业知识技能突出,还应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能能力及爱国情感等等。因此,在培养汉语国际汉语教师时,应当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化的师资培训,除了为其提供出国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增强其外语教学技能、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宜能力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同时,国际汉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使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2.2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教师在结合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在把握游戏教学法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在汉语国教育教学中可运用的游戏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在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文字游戏,例如文字猜谜、词语填写、改错别字等游戏,同时还可以将游戏转变成竞赛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汉语词汇,还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游戏教学法也可结合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课堂中简短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该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文化教学法。学习汉语不及时掌握汉语知识的过程,更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这种文化主要指的是对于文字构成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认知,例如在进行语音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韵律,把握汉语语音中由声、韵、调三者构成的独特之处。对于部分学习者来说,最容易将汉语语音与自身母语的语音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影像等方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听觉感受。同时在语音教学中可以将语音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且掌握汉语的正确发音。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标设定,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更加符合学习语言类学科的特点和属性,清晰的目标设定能够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且更具趣味性、灵活性。同时,案例教学法不仅满足传统理论型课程的要求,而且对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得更为仔细,它是在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来感受语言的特点与规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力途径,它能够大大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路径,以不断推进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作者:赵怡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俏含.远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手段及实施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6.

第5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育传播与教育战略思维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03-02

1.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现状。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对于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国家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政策,可以说现在是我国对外汉语教育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汉语教育的战略研究是对外汉语教育日常发展的行为,需要对外汉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帮助与进行,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现如今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的专业人才较少,影响我国对外汉语教育行业的整体大环境发展,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人才培养。并积极探究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2现如今各国在教育事业上的独立性大大增强,而我国更是对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扶持帮助政策,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逐渐认识到完善国际市场营的开发才是进行对外汉语再发展的必需手段。市场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获得效益的出发点。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的发展,通过对于教育市场的营销手段活用,以及利用合理有效的调研与手段,来进行获利,并推动我国文化的对外扩张,带动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汉语教育及孔子学院进行再发展。

1.3对外汉语教育是一种国际教育事业的活动,由国家为导向,向全世界提品与服务,而且与国际文化的大背景相绑定,二者存在着共同进步的关系,在进行对外汉语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对于每个国家的意图都是相通的,就是推动我国汉语文化的再发展,而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导致对外汉语事业存在问题,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跨出国门后,就决定了其在文化差异方面会对对外汉语的进行造成影响。每个国家的背景都有所不同,各国本身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容就会出现本质上的不同,而这种文化根基中的差异又能够直接影响客户对对外汉语产品的消费动机,对文化影响的轻视将直接导致对外汉语发展的阻碍。因此文化在对外汉语发展的总局势中充当了使者的角色,对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妥善的处理有利于对外汉语产品在当地的顺利营销。

2.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传播的原则分析。

2.1独立自主原则,本适用于我国对外关系的外交政策,是指本国家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教育事业的事务)的权利,在交往上不受任何外来力量与势力的干涉。而自力更生原则,是指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来发展本国教育事业的。在教育事业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状况,因此这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原则也成为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原则理念。在对外汉语中,只有通过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在根本上掌握我国自有教育事业的命脉的稳定与发展,保证自己国家的教育事业的独立。自力更生原则,则体现为在对外汉语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坚持自己国家的文化与教育,保证对外汉语产品的一致性,并且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也实行我国自主独立自力更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原则。

2.2在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外交友好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与保障,而外交友好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教育事业的关系,并在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外国教育事业的管理经验,我国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要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抵制西方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在环境友好的情况下与西方各国进行教育事业的交谈,在外交友好的态度下不断发展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的发展。

2.3在国内汉语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汉语教育者都会认识到,汉语教育的发展根基就是自身的客户源,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更是如此,客户对教育的意见与建议会大大影响到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进行,从客户的角度来讲,好用的产品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推进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国际客户源的挽留与保护,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对客户心中想要的产品进行调查,体现出对客户的重视。另外在进行对外汉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不同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地区进行客户划分,对不同消费水平的国际市场进行划分,不要用自己国家的教育标准来对待全球的客户,要做到在对外汉语教育的过程中理解差异,进行差异化的教育策略,对不同消费人群实行相应的汉语教育手段,保护我国的客户源。

3.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传播的战略。

3.1正确认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结合时展,进行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现如今我国网络文化与信息文化深深融入到教育行业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网络进行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因此要及时把握当今时代的发展规律,将网络手段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传播程度与有效性。

3.2明确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加大对外汉语教育工作与教育行业思想教育的力度。我国是注重教育的大国,而我国教育界发展的根本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在我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中也要做到以人为本。将发展教育行业思想的全面素质作为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创新的目标,利用不同的载体与工具,将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这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员工的专业水平,让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4.加强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几个措施。

4.1加强高职对外汉语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与个性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人才。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专业教学目的要像其他专业一样,在进行教学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更注重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人才素质的培育与发展,联合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专业进行对学生的教育。社会主义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人才需要有着良好的专业素质,现如今社会对个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与影响,进而培养更多更好的全面性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人才,而对外汉语教育管理教学中的个性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这种个性的个人素质,并与对外汉语教育管理的专业人才素质相结合,造就专业性及其过硬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队伍,这种人才的需求符合我国对外汉语教育行业的发展规律与势头,也是对外汉语教育管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4.2注意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发掘学生的潜力。在我国对外汉语学校中的对外汉语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在学校中要充分学到对外汉语教育知识,锻炼更有用的汉语知识,有利于以后直接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但是这样的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现如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程度相当高,在学习中也积极要求个性,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愈加明显。老师如果能做到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发掘每个人心中潜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帮助学生在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再由老师灵活的解读教材与引导,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对对外汉语教育管理学习产生兴趣,经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将对外汉语教育管理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4.3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带动对外汉语教育管理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教学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将对外汉语教育管理的知识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属于半强迫性教学模式,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老师的讲解会不充分,让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以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逐步进行教学。还有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而不总是灌输知识,使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对外汉语教育管理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先从初步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知识与职业操守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服务思想先教育,再将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专业性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解,注意勾起学生们对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5.结束语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业正处于上升发展期,国家也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与发展优惠政策,所以对外汉语教育行业现今正处于黄金期,培养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人才有利于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战略的最优化。对外汉语教育的推行需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当前对外汉语教育行业形势的专业人才,进行教育改革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国外汉语学院学生的教学与培养,促进学生拥有过硬的汉语知识,应对不同国家对外汉语教育的管理方式,培养不同的对外汉语教育管理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斯里丹玛(M.M.P.G.Dilip Kumara Somadasa).跨文化背景下的斯里兰卡汉语教学现状分析[D].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 杜刚,李亚光.国家实力与语言发展的历史演变――汉语发展迎来春天:以孔子学院的发展为案例分析[J]. 高职论丛, 2008(02)

[3] 曾晓舸.文化多样性视域下对外汉语教育的价值取向[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第6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res”,简称MTCSOL。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与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持续上升。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解决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4月3日发出通知,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作为一门强调实践和应用的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探索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推进汉语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专业素质,必须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特点

(1)高度综合的前沿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是一门高度交叉、高度综合的新兴前沿学科,具有汉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重学科的综合属性,而且要求有实践环节的训练。另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复合人才,不仅要能够承担汉语教学的任务,还要具有较强的汉语国际推广以及文化推广和交流的能力。

(2)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

与对外汉语专业不同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这些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促进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全面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除了要对汉语及汉语教学进行研究之外,更多地承担着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推动汉语教育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根据《方案》规定,设置了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5大类),教学实习。其中,5门必修课程基本上能够保证培养对象对汉语和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教学能力的养成;而语言、教学、文化、教育和方法等五大类23门选修课以及在外语和实习方面的具体要求,则不仅细化和深化了必修课程的内容,也延伸和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这里,笔者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实习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区别。实习是研究生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教学实习,更多的像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本文要强调的实践课程。

3、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目前中国的高校中,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关于实践课程的建设,这些高校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作为国内首批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该校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学校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体系(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体系)确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围绕着汉语教学能力、中华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力争全面实现教学内容从语言、文化本体到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根本转变。在教学模式上,推广案例教学,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建设全球范围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并进一步探索探究式、思辨型、充分互动和研讨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努力构建并形成了从听课、评课、说课、试讲到顶岗实习的一整套实践实习体系。

虽然各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方案》缺乏对实践课程的规定,各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普遍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有所欠缺。除此之外,由于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要探索和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问题:缺乏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应用性认识

虽然在我国,专业硕士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科性质专业,仍然是沿袭了学术型专业建设的模式,缺乏专业硕士应有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多报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可能大多数也只是对中国语言与文化有兴趣,作为学习者,其自身也忽视了其作为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对学习者实践能力的要求。

2、体制问题:缺乏系统的实践体系建设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原有的教育体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学而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对实践教学能力重视度明显不够,没有真正的实践基地,更不要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

3、课程安排问题: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和保证

从对课程设置的分析中可明确看出,在《方案》的规定下和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都没有对实践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得实践课程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本身的丰富,加之该专业生源的多样性,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在理论课的安排上,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占到了很多且集中的课时。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都会将很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上,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压缩了实践课程。

4、经费问题:投入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师资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很多的课题经费,希望通过课题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名誉和竞争力,这样一来专业硕士在实践课程建设过程中经费投入就必然会不足。另一方面,开设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高校大多还未形成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多课程由汉语专业老师、语言学专业老师等教授。这既反应出高校师资的不足,也反应出各高校对于专业硕士建设不够重视。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策略

1、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建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正确认识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其他所有的专业硕士,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除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外,要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积极参于各种实践课程和项目。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讲,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制定一套单独的培养计划,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2、各高校要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要对整个教学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乃至所有专业硕士的实践课程进行系统的完善。在实践课程的建立上,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模式,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在校留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在这样合作教学的环境中,学生不仅锻炼和提高了汉语教学的能力,更能逐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在校留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各高校可以通过这种教学管理上的转变,逐步将这种教学模式固定下来,建立实践基地,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体系。

第7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改革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海外汉语教师。随着汉语热的到来,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这样一个新兴而热门的专业。《现代汉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一直承担着传授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重任,这门功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从事汉语教学的能力。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办学经验、教学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热情并不高,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以笔者任教的晋中学院来说,我们给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00余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对《现代汉语》这门课“很有兴趣”的学生仅仅占15%,“有一定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学”的占50%。调查结果显示了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针对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进行初步的改革和探索,希望能改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也希望能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有一些启示。

一、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晋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07年成立之初,只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方面体现出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略有不同,对于《现代汉语》这样一门在两个相关专业同时开设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时数甚至于教学内容上都没有任何分别。而由于师资有限,我们讲授《现代汉语》课程的老师既要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讲,又要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讲,这就导致这样一种结果: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课时,但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学生所学专业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培养“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能在学校、机关、新闻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所以,《现代汉语》在不同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数的安排上,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现代汉语专业是相同的,都是每周3课时,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是不够的。教师经常是匆匆地讲完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根本没有时间去延伸和拓展这些语言理论。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存在脱离现象

在我们组织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多选题:

你认为现代汉语课应该教哪些内容比较好?A.以教材为体系的教学内容;B.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C.组织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D.了解语言学界最新动态。

有15%的学生选择了A,60%的学生选择了B,40%的学生选择了C,15%的学生选择了D。从学生们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学生普遍重视语言知识的实用性,小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满足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小部分考研的学生希望能了解学术前沿的动态,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跳出课本,选例注重现实性,讲解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古板单调,缺乏创新性

《现代汉语》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内容死板”,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化,即以老师为主体,先讲些枯燥的语言理论,再举几个“循规蹈矩”的例子。而如今,用这样单一的教法去教这门传统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个新兴专业面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为以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是“用好汉语”,而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不但要用好汉语还要会教汉语”,学生在具备更深厚的汉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解决汉语运用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这时,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一)重新确定教学目标,修订教学时数

为了使学生胜任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我们应当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明确为: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及文化语用的基本规则;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并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的言语现象;掌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能发现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语用上的错误,并能够运用所学汉语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指正。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要求更高更细,建议由现在的每周3课时增至4课时,这样教师也能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设计练习和课堂教学模拟环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新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内容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即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并根据教学需要,增加文化语用部分。具体如下:

语音部分:语音部分除了要学好普通话的声韵调,还要强调汉语语音和其他语言的差异。语言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的差异,往往就是学习的难点。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声母就是难点;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学生,韵母是难点;对我国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复韵母是难点。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汉语的清浊辅音、声调、语流音变现象、儿化现象等都是教学重点。这些外国人语音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在语音教学部分予以强调。学生不仅要准确地说出每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还要用舌位图等方法来说明如何发这些音。

文字部分:文字部分的学习仅仅要学生掌握教材上有关汉字的笔画、笔顺、构造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组成汉字的笔画数目众多,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认知汉字的过程是音、形、义的结合,对于习惯拼音文字的使用者来说,必然会感到汉字难认、难记、难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教会他们深层次地认知汉字,必须把握汉字的构成规律,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熟悉传统的字源学“六书”理论, 能运用“六书”理论对一些汉字进行音、形、义的解释。

词汇部分:在讲授词汇部分时,教师要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用词汇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词汇解释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引导留学生对现代汉语词汇分类别进行学习:对于基本词汇,重点要了解其理性意义,有多个义项的还要注重分项理解;对于一般词汇,除了要介绍理性意义,有的还需要介绍来源(如“模特”),有的要介绍感彩(如“老头子”),有的要介绍文化色彩(如“走狗”),有的要说明形象色彩(如“美人蕉”)等。对于汉语词汇中独有的一些文化词(如“红娘”)、一些很难使用的虚词(如“并”与“并且”)、一些难以辨析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一些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新义(如“给力”)则需要通过使用实物或图片、运用对比或类比法进行练习。

语法部分:目前国内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般都很注重语法部分的教学,而且学界的共识是要重点突出外国学习者易出现偏误的语法现象。这一点当然很重要,外国学习者容易出错的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连动句等都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就要训练学生针对具体的语法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纠错。但是,除了这些传统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法教学还要格外注重语言对比教学,如在讲授词类时,可以从汉语和英语的对比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的个性不同,认识到汉英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截然不同的关系,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以后的语法教学问题。

文化语用部分: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大都没有语用章节,但是很多语言交际是离不开语用知识的,如中国人的见面问候语、告别方式、道歉、请求之类,这些文化语用规则必须渗透进教学中。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提倡创新性和实践性

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的现实下,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方式。

1.方法多样化,提倡创新性。在现代汉语课堂上,不能仅仅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而要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法,拿学生熟悉的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把方言和共同语进行比较,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语言理论有全面的理解。例证法是《现代汉语》教学常见的方法,但传统的例证教学法往往是举一些“循规蹈矩”的例子来验证语法规律,至多再举一些不“合乎规矩”的例子来分析其不合乎常理的原因。这些都是在围绕着语法规律说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我们更应该围绕着语言学习者说事,即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角度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法”,大量搜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集中出错的案例,“对症下药”,分析其容易用错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提高实践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必须提高实践性,决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讲”,还要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讲”。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一些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找错误”趣味游戏、地方方言调查、演讲比赛等活动,拓宽学生对汉语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外,我们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学院留学生的资源,建立起留学生与我院学生的联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从留学生身上搜集“活生生”的有偏误的例子,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分类,让同学们自己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错,应该怎样纠正,用什么方法去纠正。

通过以上的改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汉语》一定会改变自己“枯燥乏味”的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活生动,学生也会改变自己的听课状态,变成课堂的主人,提升自己学好汉语的能力,具备教好汉语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春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2006,(4).

[2]郑庆君.全球化视野下的汉语母语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1,(6).

[3]钱道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4]张强.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4).

第8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就业 模式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在社会经济环境对汉语热的推动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的就业选择呈现良好的势头,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分析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就业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主要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早在1981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就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注重的就是汉英或者另外一种外语或者少数语言之间的双语教学,培养的基本上都是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的学生,对于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以及外交文化都要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能够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的人才。[1]

一、汉语国际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特点

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虽然说真正去国外实施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国内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工作人员并不少。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国人并不罕见,也有很多有意向留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那么留在国内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高校现在实行交换生和留学生制度,外国人大量涌入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就有了相当大的需求量。

2.拥有良好教学能力,考试录用就业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学校任职,学校的工作稳定,而且能够弥补工作中专业丢失的现象。学生毕业后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中西语言和文化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3.个人兴趣广泛,灵活就业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将汉语传授到他国,还有从事高层次对外汉语活动。他们可以从事对外交流行业,如外事部、商务部等等,也可以在新闻媒体、出版等文化单位工作,这些职业都能够运用到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从事涉外行业的工作。

4.求知欲浓厚,继续深造

如果说“汉语热”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发展出来的新热门,那么出国留学也不可谓不是当今国内的热门现象。在国内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招聘的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对于本科生而言,出国深造不能不说是一种优良的选择途径。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反思

虽然汉语热袭卷了全球,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势并不容过分乐观,其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研究生扩招以来,扩招高峰过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高峰,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涌向社会,增加的毕业生数量远比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要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无法竞争,在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工作待遇好的单位不仅提高了入职门槛,对性别和第一学历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

2.就业方式的改变

如今网络发展起来之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再是单一的招聘会,基本上都是以网络招聘为主,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3.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

在大学生和研究生实施扩招以后,就业形势也随着毕业热潮而越来越严峻。很多研究生考研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因为想做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想要避开就业高峰期将高学历当作找到好工作的跳板。

4.毕业院校没有组织有效的就业指导

如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都划到了学生的必修课中,但是针对性并不强。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热门并与国际接轨的课堂,教师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一定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指导。

三、根据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模式大致如下

1.在学校的时候注意“化用”的应用模式

学生将教师教授的“化用”为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学的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有就是将教师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迈出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需要的是控制课堂的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理论模式

虽然说就业不一定完全都是按照职业规划的方向发展,但是学生在认真规划自己职业的时候,会认真思考自己每做一件事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者说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他的规划就会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会造成现在大多数学生多面对的情况:迷惘、失望。所以说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不能马虎。

3.改变“高学历高就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复合模式

许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学历比一般的大专生要高,所以起点自然也应该高,福利待遇也应该高。但是如今国内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挑来挑去的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合适的工作。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摒弃“高学历高就业”的观念,踏踏实实工作,认清自己的现状以期待更好的发展机遇。[2]

4.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的国际模式

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来说,出国任教的机会一般都是来自于学生自愿或者学校之间相互合作。

参考文献:

[1]田欣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弋丹阳.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出路之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作者简介:

魏薇,女,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第9篇: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关键词:《等级划分》 国际教育 国别化教学 国别化教材

一、引言

中国和泰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就泰国方面来说,在东南亚范围内,泰国政府对华人可以说是最开放的。近一二百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华人移民定居泰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泰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泰国很注重汉语学习,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泰国人在本国学习汉语,有着双重任务:1.一般任务。泰国学生像其他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一样要遵循学习汉语的规律。2.特殊任务。如何把泰国特有的,比如地名、人名、食品、用品、风俗习惯等,用汉语表达出来。要完成这个特殊任务,不仅要研究泰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还要对泰汉语言翻译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制定一些词汇大纲、词表,以此规范教材对词汇的收录。以前的是《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最近又颁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但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国别化的词汇教学。因为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学习者要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向中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外国人跟中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说中国的事情,而且还要说自己国家的事情。而中国研发的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是基于中国境内的常用词收录的,比如“饺子”“春节”等,不可能也把其他国家的专用词语和常用词都收录进来。从这一点上说,在不同国家进行的汉语教学,即国别化汉语教学不应当完全受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的限制,要重视与本土社会文化相关的词语的教学。

二、《等级划分》与《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重点科研项目,是教育部社科司重大研究课题。《等级划分》是经过17年的不断思考、积淀和梳理,经过在香港11年3万多学员的长期实践,用了两年九个月的时间研制出来的。由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项研究有两项重要成果: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语言文字规范(GF0015-2010),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两本书均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标准》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的等级划分,给出了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的音节表、汉字表、词汇表,体现了三维基准体系。它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也可供计算机辅助汉语水平测试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普通话教学之用。《等级划分》是基于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37亿字次最新大型动态语料(特别是对话体语料)、词典、字表、词表建立的现代汉语规范口语主导型的新模式。

《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专门编写的一本实用语言类教材。这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三、四年级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汉语导游工作者及其他从事与汉语有关工作的泰国人的自学教材。该教程共18课,以介绍泰国国情与泰国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18篇课文,系统介绍了泰国的国家政体、国民性格、、民俗节日、饮食特色及华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析

(一)《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布

参照《等级划分》,笔者把《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注释的1187个词语与《等级划分》的词汇表做出对照。发现同《等级划分》里的词语有266个,超纲词语有9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的分布,一级词语有68个,二级有98个,三级有79个,附录有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占22.4%,超纲词语921个占77.6%。

(二)《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不同等级词语的语域分布

结果证明,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针对性,任何一套词汇等级划分或大纲都是远远不够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超纲率高达77.6%。虽然只用一本教材难以全面证明,但也突出了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深入了解超纲的词语,笔者把超纲词语进行分类并对超纲词语的语域分布做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超纲词语跟泰国国情密切相关,这些特有词语是能够反映该国社会文化的词语,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别化”词语。虽然使用范围不一定仅限于泰国,但这些词语是泰国社会文化的缩影,与泰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模式,对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如在泰国,国王及王室有着崇高的地位,泰国华语反映国王及王室成员的词语十分活跃,如“陛下、公主、王子”等;又如:泰国素有“千佛之国”的美称,全国9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这就使得反映佛教及相关事物行为的词语,在泰国华语词汇中非常丰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条规律,《等级划分》表内的词多具有各民族通用性,而超纲词则多是表达泰国特有事物的词语(53.4%)。这些词尽管超出了《等级划分》这个大纲,但是在泰国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常用词,并没有超出泰国社会日常生活这个实际的“纲”,由此可见,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就必须走国别化之路。

四、《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局限

(一)“国别化”理念的提出

“国别化”(country-specific)汉语教学的观念早己有之。2004年,陆俭明教授针对当时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认为迫切需要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包括根据不同母语语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汉语教学用的字表、词表、成语表、语法要点表等。陆教授在2007年又进一步加以强调,在基础性应用研究领域进一步提出了“对外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还得注意国别化的问题。”(陆剑明,2007)

第一次把这一观点升化为理论提出来的是甘瑞媛博士。她从认知科学、“中介语”理论、教育学、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国别化”的理论基础、“国别化”汉语教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述。甘瑞瑗认为:“所谓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汉语教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功率。”(甘瑞瑗,2005)

对外汉语教学既然把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就应避免出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到了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了汉语之后也多是在其母语国生活、工作,或者是从事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工作,唯有开展“国别化”汉语教学才能满足学习对象以及学习目标的多元化需求。

在语言系统中,从大的方面讲,语音、语法、词汇等都会因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认知模式等因素的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国别化”研究。鉴于词汇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差异最先在词汇层面上表现出来,本文以“国别化”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

(二)对外汉语“国别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国国家汉办在制定21世纪初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规划时,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并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专门学科的不可替代性特点,确立了6项研究重点,其中有两项涉及“国别化”思想:“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研究”“对不同母语者的汉语研究”。从这些方面足见国家对“国别化”汉语教学的重视以及所作的努力,这也对汉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使对外汉语教学朝着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开展国别研究、实施国别化教学将是一条必经之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估、成绩测试等,拓展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领域,应当真正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以及汉语学习者服务。

(三)《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局限

作用: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最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

局限: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物态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反映在词汇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常用词语为其他语言所没有或不常用,这些词语不可能全部收录到通用词表中。因此,通用词表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都有一定的不适切性,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一真实反映泰国本土文化的教材中,77.6%的词语在《等级划分》中未予收录,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等级划分》这类通用词表只能为国别化汉语教学提供重要参考,但不应以此限制国别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选择。应当针对不同学习群体制定国别化的汉语词表,在这项工作中,《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类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的精品教材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五、汉语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几点建议

(一)推出本国的《词汇等级大纲》

每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汉语教学效率,应该推出自己的《词汇等级划分》表,《词汇等级划分》里应该收录和本国国情有关的专有词汇,包括专有名词的对译方法。比如:人名、地名的对译,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的词汇。

(二)规定专有名词的对译标准

在泰国,目前汉语国别化教学的混乱原因就是缺乏标准。泰语人名、地名的对译有的用潮州话语音对译,有的用普通话语音对译,甚至泰国的六家华文报所用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都不一样。推出泰语人名、地方名的标准汉语对译,是国家教育部应该承担的任务,也是本国从事华文教育人士应该推动的工作。

(三)重视对特有文化习俗的对译和解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文化,这些特有的东西需要特殊的词汇来表达,表达方式要能够充分让学习者了解它的背景含义以及跨文化的差异,所以有时简单的直译和意译方式还不够,还要加以注释或用附加课文来补充说明。

六、结语

本文为了研究2010年国家汉办推出研制的《等级划分》是否能够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可依据的国家标准,采用一本中泰专家合作编写具有国别化性质的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来做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超纲词语超过70%。超纲词语出现在有关泰国国情的各种领域内,如人名、地名、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通过超纲词语的注释举例,证明汉语词汇教学国别化包括教材国别化,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等级划分》的作用是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为基本、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它的局限是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承担汉语教学教材国别化的任务,从事汉语教育的人士也应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推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词汇等级大纲》,规定专有名词和特有文化习俗的翻译标准,收集各种有关本国国情的特有词汇作为本国汉语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灼等.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6.

[2]戴桂芙等.初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

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

社,1958.

[6]高彦德,李志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10.

[7]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2.

[8]郭志良等.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出版社,1996.

[9]李领军.议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10,(3).

[10]李清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汇量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11]李如龙.汉语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2]刘德联等.中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3]卢晓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思考——以对泰汉语教学为例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14]裴晓睿.汉泰词典[Z].泰国理论出版社,2006.

[15]孙红.面向泰国汉语教学“国别化”词表研制[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16]王明东.两套泰国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1.

[17]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83.

[18]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3).

[19]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义类与形类[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张凯.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1).

[2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2]张伟华.浅议外来词的翻译[J].大学英语,2005,(34).

[23]张晓丽.从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

的制约[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

[24]郑通涛.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的启示[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

[25]周凤玲.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