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

第1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翻译本科专业 口译课程设置 分析与建议

一、全国翻译本科专业发展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成功落幕,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即将开幕。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各个层面上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深入,各领域对一般和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翻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为止翻译人才缺口达70%。其中口译人才更是被列入了紧缺人才的行列。教育部为满足社会各界对翻译人才的广大需求颁布了《关于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教高[2006]1号)。该《通知》宣布,将在国内高校设立翻译本科专业。自2006年第一批翻译本科专业成立以来,迄今为止,已有19所院校通过教育部的审批相继开设翻译本科专业(200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2007: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200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2009:外交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开设翻译本科专业院校的数目已初具规模,然而,在翻译本科专业教学中却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不系统、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短缺且不均衡等。我在下文中将通过对九所院校口译课程设置的调查,对现状进行分析描述,从而提出改革建议。

二、翻译本科专业口译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报告

目前,19所院校的翻译本科专业尚未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翻译本科专业的健康发展,我选取其中的9所院校(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对翻译本科专业口译课程设置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找出各校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不同院校的优缺点,从而提出科学、合理、适合中国国情、有特色的口译课程设置建议,推动翻译本科专业的口译课程建设。

各校口译课程的总学时安排(口译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时总和,不包括选修课程)差异较大。其中口译课程学时最多的院校是复旦大学,约为288学时,其次是沈阳师范大学,约为220学时,天津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总学时安排大致相同,约为144学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约为108学时,学时最少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约为90学时。

各校在本科一、二年级主要以语言基础类课程为主,各校开设的语言基础类课程大致相同,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阅读、语法、听力、语音语调、口语和写作,少数学校开设英语视听说、古代汉语、汉语阅读与写作、公共演讲等口笔译预备课程,为三、四年级的翻译专业类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大部分院校将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开设在第五至第八学期。但也有一些学校较早开设口译基础课程,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第一至第四学期接触到口译知识。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第三学期开设联络陪同口译,第四学期开设交替口译;复旦大学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口译初步与视译,第三、第四学期开设英语听说与述译;河北师范大学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口译基础。

各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交替口译、同传互译、口译基础、专题口译和视译这几门课程。而在选修课方面各校突出各自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修课程的设置更倾向于某种行业或专业的口译训练,或者是某种口译技能的专项训练或口译实战模拟训练,例如,商务口译、政务口译、特殊场合口译、笔记技巧、速记、口译名段研究、口译工作坊、同传模拟、会展口译。

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口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通过对口译员翻译过程的观察,研究者将口译的基本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听解―记忆―转换―表达。(王斌华,2006)口译过程同时涉及语言技能和翻译技能,我们可以根据口译过程的特点将翻译本科专业口译教学划分为语言技能教学和翻译技能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翻译本科专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将其划分为基础阶段教学(本科第一和第二学年)和高级阶段教学(本科第三和第四学年)。根据上文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本科基础阶段各院校将教学的重点放于语言技能教学,到高级阶段才开始开设翻译技能课程,只有少数院校在基础阶段加入了口译预备课程。我认为语言技能教学和翻译技能教学应当在分阶段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在基础阶段增设口译预备课程十分必要。例如,听解和表达在口译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学习名校的做法开设听说、读说、读写课程,同时增设中文和公共演讲课程,辅助提高口译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此外,仲伟合提出了译员知识组块结构构成:KI=KL+EK+S(P+AP),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板块+百科知识+(职业口译技能+艺术表达技能)。因此,口译教学可以总结为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口译技能训练。由此可见,在培养口译员提高其语言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百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调查的九所院校中无一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学生百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我在以往的口译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对材料背景知识的了解是造成最终译不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可以在本科基础阶段增设百科知识相关课程,或改革现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翻译本科专业的阅读、听力和基础英语课程中加入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科技、管理、外交、环境、教育、贸易、法律等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关注新闻事实、读写新闻报告、汇报新闻事实,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百科知识。

各校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普遍缺乏系统性,语言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各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理论课程与技巧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必修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衔接与过渡。这一点从各院的口译课程总课时安排的差异也可以体现出来,最多达到288课时,最少仅有90课时。各校应考虑学生口译学习和口译技能教学的发展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课程安排,建立科学的口译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四年的本科专业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双语技能,增加学生的百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译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够完成一般性口译任务的本科翻译人才。

调查中显现出来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校本科课程设置忽视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只有个别学校开设与中文相关的课程,例如古汉语、汉语阅读与写作。而中文相关课程的总学时在本科四年全部课程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中文水平和中文文化底蕴严重欠缺,在英到汉的口译训练中存在表达不清、用词不准确、语言生硬、逻辑表述不清、表达不完整以及中国文化知识匮乏等问题。因此,建议各校增加中文和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中文表达水平和文化底蕴,使学生的双语能力能够同时、同速提高。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翻译本科专业背景情况的介绍及对九所设立翻译本科专业院校口译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并总结了当前国内翻译本科专业院校口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改革建议。目前国内翻译本科专业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本科基础阶段缺乏口译预备课程的设置;第二,教学中缺乏提高学生百科知识的教学课程和内容;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第四,忽视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的重要性。我根据口译过程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口译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期望能够与翻译本科教学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中国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国际交流的频繁和深入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这预示着中国未来的翻译事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对一般性翻译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翻译人才的需求将进步一扩大。只有翻译本科专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各界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优秀翻译人才,这需要全体翻译专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翻译,2006,(5):8-13.

[2]武光军.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范式[J].中国翻译,2006,(5):14-19.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刘和平.再谈翻译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翻译,2008,(3):35-39.

[5]戴炼栋.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仲伟合,王斌华.基础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和静.关于本科口译教学的理性思考――中国译协高等院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心得[J].中国翻译,2009,(5):49-50.

[10]仲伟合.口译课程设置于口译教学原则[J].中国翻译,2007,(1):52-53.

[11]何刚强.翻译的“学”与“术”――兼谈我国高校翻译系科(专业)面临的问题[J].中国翻译,2005,(2):32-35.

[12]马纳琴.口译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6-140.

第2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领先学术机构所设置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科研指导。本篇综述旨在为有意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硕士研究生提供几点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旅游及酒店管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科研指导

一、导言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美国有近十二所大学在这个研究领域设置了博士学位点。相比其它发展成熟的学科,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术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但在美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无论是其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其在科研方面的培养模式,都已日趋稳定和统一,达到了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本文将系统介绍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内的研究生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研究生教育一般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学位层次。本文重点介绍美国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生教育的情况。高校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设置博士学位点是为了使所培养的学生在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以及研究型机构中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在这个总体目标下,博士阶段的教学不仅要拓展博士研究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要培养博士研究生今后在旅游酒店管理的特定领域中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旅游酒店管理博士学位点都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和研究设计能力。当学生最终取得博士学位时,他们的个人简历上应该体现出他们的教学经验、在研究性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向企业型和研究型组织作报告的记录。

研究生教育有两大核心组成部分:课程计划和科研培训(Gumport,2005)。本文着重介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具体来说,本文将从程序和体系两个角度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同时也将介绍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要求申请入学者具备硕士学位,申请者的本科或者硕士学位必须是在和旅游酒店管理相关的领域内取得的。此外,申请者至少需要具备一到两年的旅游酒店管理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须在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通过参加企业实习来获得工作经验。从博士生录取的这些必要条件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应用型研究领域,旅游酒店管理与企业密切相关,并最终更好地服务企业。从这一角度出发,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不仅能保证将来投身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更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后的科研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

1 程序

通常情况下,旅游酒店管理博士学位点要求学生在博士点所在地完成为期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的项目为:递交博士课程计划、通过预备(候选)资格考核及综合考核,以及最后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学生需要在两学期结束后,也就是第一学年末,完成课程计划初稿。与此同时,学生需要选择导师以及其他两位成员组成预备(候选)资格考核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立以后,学生就着手准备预备(候选)资格考核。此项考核的具体时间由学生的导师与其他两位委员会成员商讨决定。按照惯例,学生应该在预期毕业时间的前一年通过资格考核成为博士候选人。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考核答辩委员会成员决定。学生通过考核以后,其博士候选人资格便正式得到研究生院的认可。与此同时,研究生院要求学生在其课程计划初稿中加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并最终定稿。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以及成员在原则上应该与资格考核委员会保持一致。当然,如果学生需要,可以在此期间吸纳新成员加入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

预备(候选)资格考核只是综合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考核还包括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口试)。通过口试,学生与答辩委员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和研究进程上达成一致后,学生便通过了综合考核(预备资格考核以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通过综合考核的学生俗称“ABD”(AllBut Dissertation,意即:“万事俱备,只欠论文”)。当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及撰写,并且提交给委员会成员审阅后,学生需要参加最终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在论文答辩中,学生为其论文辩护并向答辩委员会证明自己具有取得博士学位的资格。学生只有在满足取得博士学位的其它所有必要条件后才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2 体系

在美国,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实体没有一套标准的模式可供遵循。然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却保持着一定的统一性(Gumport,2005)。具体来说,博士教育的基本模式遵循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课程的修习、各项学位考核达标,以及在论文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并完成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此外,科研培训也是博士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Clark,1995)。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课程有五大基本组成部分:综合(核心)必修课、统计和定量研究方法、具体学科课程、外系指定领域的课程以及博士毕业论文。一般来讲,在取得学位之前,学生需要修满70个学分,其中包括12个学分的核心必修课,(至少)12个学分的数据分析方法课程,(至少)18个学分的具体学科课程,(至少)12个学分的指定领域课程和(至少)16个学分的论文。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美国的旅游酒店管理博士生课程非常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所有的课程中,仅仅研究方法学和定量方法学的课程就占了几乎一半的课时。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课程可以划分为几大类,比如基础研究论、研究设计方法论,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基础研究论的课程(探讨从事研究时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科学原理、推理方法、一般的因果演绎和测量原理)为学生更好地开展科学调查打好基础。研究设计方面的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开展科研。例如,在本文第一作者所修的研究生课程中,这类课程包括实验设计论以及非量化研究方法。统计和量化研究方法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多种数据分析的技巧和方法。统计课程一般包括统计学入门、抽样方法、回归法、方差分析、多元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离散数据分析等等。此外,统计课程还涵盖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高级统计方法,比如结构方程式模型和等级线性模型。通常情况下,学生可以从旅游酒店管理系、统计系,以及其它外系学术领域中选修这些数据分析课程。

三、科研指导

除了系统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教育的 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指导。Johnson(2007)将“科研指导”定义为“一种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惠关系”(p.20)。在这一关系中,经验丰富的教职人员(通常是年长者)会为经验不足的学生或者教职人员担当起向导、模范、老师,以及资助者的角色。科研指导者辅助学生积累知识,为学生提供建议,充当咨询顾问,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全面人才。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里,教授和学生之间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都是研究生学习经历中相当关键的一部分,科研指导对研究生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研究生教育中的其它元素(Edem&Ozen,2003;Mullen,2005;Russel&Adams,1997;Shivy et a1,2003)。从近期在普渡大学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的一项“自我评估”调查所得的数据来看,教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影响学生择校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科研指导的有效性(Ellis,1992)。一种积极良好的指导关系可以提高学术成绩、促进人际关系、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信心、推进个性发展和心理调节(Johnson,2007)。从在研究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中不难看出,那些与教授保持良好的科研指导关系的研究生对其所在的博士点和研究机构表示出更高的满意度(Clark,Harden,&Johnson,2000;Cronan-Hillix et a1,1 986;Tenenbaum et a1,2001)。科研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科研指导师生关系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入学时通常会被指定一名顾问老师,但是顾问老师不一定是研究生今后的指导老师。研究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了解系里的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方向,然后最终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Johnson,2007)。科研指导的师生关系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术导师可以促进学生在求学之路上的每一步进展,同时也是学生与其他教授之间的主要联络人(Weil,2001)。

博士生主要致力于和导师之间的合作,但是其他教授也是一笔重要的人才资源,必要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指导。当博士生组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时,除了系内教授,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系外教授也在博士生的考虑范围之内。博士生可以从其它学术领域挑选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感兴趣的教授,或挑选相应研究方法上的专家加入自己的答辩委员会。有些大学的博士点已把这一做法制度化,即要求博士生至少选择一名“外来成员”(外系教授)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来监督论文质量。

2 通过助研助教的方式进行科研指导

近几十年来,助研助教工作成为美国研究生获得经济资助的一个主要来源(Gumport,2005)。不可否认,这个做法的一个负面影响是,作为助研助教的学生在学术上被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Sanford,1976)。然而,从科研培训的角度来看,聘用研究生作为助研助教已经制度化。助研助教的合作方式提高了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互惠性。助研助教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在导师的密切指导下探讨研究课题的宝贵机会。此外,学生将会在科研活动的一系列环节中积累经验,包括发掘研究课题、综述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和撰写文稿等等。聘用研究生作为助研助教的做法会在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制度化的联系。在这一联系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面谈,讨论研究进展。助研助教的合作性决定了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几乎是平等的关系。随着学生和指导老师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会逐步担当起合作研究者和合作作者的角色。因此研究生助教助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研究领域积累实践动手经验,并加强学生今后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时的信心。

3 对独立研究的指导

学生除了通过助教助研参加研究项目之外,还有机会在教授的指导下准备研究议程并开展独立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选修教授的独立研究课并获得学分。当学生和老师对课程达成共识后,学生通常会注册1到4个学分。独立研究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在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经验。在这门课中,学生可以在导师的引导下探索全新的和有发表潜力的课题。对于博士生来说,这门课可以为其今后的博士毕业论准备。通过自主研究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科研经验。

4 对论文进程的指导

研究表明,研究生对个人论文发展进程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导师的满意度(Johnson,2007)。在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领域中,指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并最终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成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导师与学生建立起专业上和人际上的紧密联系,并且担当多种角色。作为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导师会密切参与学生的论文设计,为其提供及时和有建设性的回馈。同时,导师还是论文研究进程的协调者,帮助学生与其他老师取得联系和沟通,鼓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与答辩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此外,导师会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使其在研究进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对研究充满热情。

5 对会议报告的指导

科研培训的另一形式是参加学术会议并展示自己的研究项目。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会议并争取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些学术机构要求学生在取得学位之前,必须至少参加一次会议并报告研究成果。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两个参与率最高的会议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年会(http://www,hrm,uh,edu/cnhc/graduateconference/)和酒店餐饮业国际委员会年会(I-CHRIE:http://WWW,chrie,org)。一般情况下系里会为学生提供参加会议的部分经费。通过参加会议,学生有机会在正式场合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研究报告是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研究生学术生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参加会议并报告研究时,学生接受挑战,将自己的研究交给公众审视。由此,学生可以培养多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如简洁明了地报告研究成果、高效专业地回答现场提问等。除此之外,会议还为研究生提供社交的机会,帮助其在今后开展合作研究和寻找工作机会。

6 对发表文章的指导

发表文章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初学者对如何发表文章通常感到困惑和神秘,因此,给予博士生在发表文章方面的指导对其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一些学术机构要求博士生在最终的毕业答辩之前,至少向专业期刊投稿一次。导师在指导学生发表文章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发表文章,在哪里发表,以及发表什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学术 领域的工作氛围,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如有时审稿人的评论会很苛刻,并且要求学生作出大幅度的改动,即使学生作出改动并重新投稿,其结果仍是个未知数。在这些情况下,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修改文章并再次提交。

7 研究领域以外的指导

尽管师生之间指导关系的着重点是研究,但导师也给予研究领域之外的指导。如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会不可避免地与学生交流授课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授课技能。学术导师在与学生相处中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示范如何兼顾工作和生活。指导老师更可以在多方面作为学生的行为模范,例如职业行为、重要的科研技能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平衡(Johnson,2007)。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助其一臂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指导老师可以为学生在精神上带来不可估量的支持。总而言之,导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辅导和与其建立起来的友谊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深远的意义。

四、建议及启示

在旅游酒店管理领域,申请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数目稳定增长。与前一代在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学生相比较,文化差异的冲击对当代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他们在学术方面的准备相对缺乏。基于本文作者对美国和中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了解,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并希望有意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硕士研究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 本文建议研究生课程体系从单一强调内容的厚重逐步转到重视科研方法上。中国研究生教育遵循传统的师生模式,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在这一课程体系下,专业研究领域的课程有余,研究方法学的课程设置不足。这样可能造成研究生方法学基础薄弱,会潜在地限制其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加大方法学和数据分析学的课程比重,这对帮助学生成为未来的研究者至关重要。一些基础方法学科,像科学原理、逻辑学,甚至学术写作,都应该被纳入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此外,有关研究设计和定量研究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方法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 在如何建立师生间的指导关系这一问题上,本文推荐双向选择的指导制度。依据传统的指导制度,学生在人系之际会被分配一名导师,该导师将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自始至终地提供支持。然而,研究证明,双向选择指导制更强调老师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师生双方的职责意识,以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并最终使双方长期受益(e,g,Fagenson-Eland,Marks&Amendola,1997)。指导关系的稳定程度与师生双方是否同时具有选择对方并承担义务履行职责的意愿密切相关。

3 建议学生参加多种层次的科研培训。选择一个以治学为主的职业生涯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地加强科研培训,例如寻找助教助研的机会、开展独立研究、与教授合作研究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等等。一些学术机构已将上述这些活动纳入学生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要求所有的博士生不仅要在毕业之前做三次会议演讲,还必须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向学术期刊投稿至少两次。

4 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本文提倡交叉学科的合作。上文提到的注重方法学的课程体系要求在学生选课时消除系与系之间的界限。学生应被允许,甚至是被鼓励在统计系或其它相关领域选课。在外系进行科研实践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有关方法学最新进展的信息。例如,人类学系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旅游酒店管理系的学生通过在人类学系选课,可获得机会与主要使用此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合作并从中受益。交叉学科的合作同样可以通过学生选择外系老师作为自己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来实现。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受益,还可以作为一种监督机制,保证授予学生最终学位的标准得到维护。此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叉学科的科研合作可以减小组织结构上的障碍,并且通过融合不同学科在方法学上的长处来扩展研究领域。

第3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东北石油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 要】本文基于《复变函数》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双语教学的意义、理论依据,并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双语教学;意义;理论依据;问题及建议

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从而学习和交流也应该是没有国界的。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规定: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1]。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双语教学”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2]。广义上讲是:用两种语言教育;狭义上讲是: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教育[3]。双语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而不是学习外语和专业词汇。

1 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最初源于国外,在国外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而在我国,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较短,目前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由于国情不同,校情不同,面临的学生也不一样,别人的经验和实践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照搬照抄。而且国内提出的有关双语教学的观点过于宏观、针对性不强,也不便完全采纳。

双语教育不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设置及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调整,而且也关系到培养目标问题,而且双语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门课程中的教学、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数量及教学模式都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英语水平、专业基础水平及教学效果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完善。同时数学专业课程本身就难度很大,所以在数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任务艰巨。

目前在数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复变函数》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采取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反复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在实践中规划、组织和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方法、以取得更好的双语教学效果,探索适合综合院校双语教学的模式,对复变函数双语教学的实施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为数学专业开设其它双语课程提供有益的经验。

具体来说,对《复变函数》这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双语课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教学思想,即在复变函数学教学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即母语及第二外语(本课题是指汉语和英语)来组织、安排、实施教学活动,并借鉴国外现代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把外语作为知识的载体,使所讲授的知识与英文语言相联系,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所形成的特殊氛围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高效率地加强专业外语的学习与掌握,而且使学生初步具备直接阅读复变函数学及相关专业的外文版资料的能力、了解国际文化和教育背景、多渠道了解国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观点,扩大学生的视野。这样可拓宽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课堂的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其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的主体、客体、媒介、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环境。

教学的主体是授课教师,在系统中教师的专业词汇量、听说能力、授课水平、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互动的能力,甚至人格魅力等都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教学的客体是学生,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动机和信心、原有专业词汇量、听说能力、接受能力和对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把握,都是影响双语学习效果的因素。

教学的媒介是教材。近几年国内使用的复变函数双语教学教材基本都是国外英文原版书籍,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语言地道,采用此类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国际文化和教育背景、多渠道了解国外本专业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各种学术观点,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但是由于各国教材都是根据其自身的思维方式、技术背景和文化习惯编写的,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同国家对同一学科的教学要求往往不同,教学观念各有差异,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侧重点及深浅度等也有差异,未必完全适合我国教育的实际需求。所以一律采用原版教材并不合理。中外教材各具特点,在使用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借鉴中外、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把握前沿的专业技术和领先的学术思想。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重新规划、组织和更新,编写英文教材及教辅材料。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板书和幻灯片投影。双语课件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该与中国地域特点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有效的借鉴中外、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实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把握前沿的专业技术和领先的学术思想。

教学环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调控氛围,课外教学环境则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社会和学校能够为双语教学的实行提供方便条件。可见,构成双语教学课堂系统的多个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

3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3.1 教材及参考书籍问题

国外原版复变函数课程教材教学体系与国内教学任务和体系不一致。目前试用教材为英文原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反映与其国内课程要求有一定差异,上课需集中精力做笔记,而且英文原版教材篇幅太长、价格太贵。

建议:把外文原版教材作为参考,而使用国内高水平的自编教材。

3.2 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师举步维艰

数学专业的双语教师,应该是主修数学专业、且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或经过至少半年的双语教学培训或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但事实上符合要求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被迫上岗并艰辛的、忐忑地进行着双语教学,这源于过于严格的“一刀切”管理制度和教师进修学习机会的相对短缺。教师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

建议:(1)为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需扩大双语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专业英语的培训,特别是教师的外语表达能力的培训。最好的途径应该是教师有机会直接深入到国外大学、至少三个月以上的观摩学习本专业课程,以此培养出英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以适应该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需要。(2)政策支持方面:学校对双语教学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师培养、教辅材料编写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提高双语课程酬金标准。

3.3 双语教学课程群建设有待加强

将有关联、交叉的课程同时开设双语教学,这样会避免因学科知识的关联而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也避免学生精力的浪费,使双语教学切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建议:将有关联、交叉的课程同时开设双语教学,这样既可形成双语教学的氛围,又可减少因课程内容关联而带来的专业双语教学理解障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2]Jack Richards. et al.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第4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学习障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114―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极大扩展了学习对象和学习范围,人们对远程在线学习也越来越关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远程学习的效果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满意。目前,远程在线学习出现的问题有:学员访问学习平台的人数、次数和时间都比较少、学员不熟悉网上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学习方式不适应、时间管理困难、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网络的教学效果不显著、而且辍学率较高等等。国外有学者(Lauris J Grace; Peter J Smith, 2001)曾对网络学习辍学情况进行过跟踪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而导致辍学。[1]

但是,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到的国内对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障碍的文献数量非常少,时间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范围涉及网络学习障碍本身的分类、网络学习者的心理障碍、远程网络学习的情感交流或情感缺失、对学习者培训、学习者与界面交互、信息获取方面的障碍等,研究内容大都从宏观上构建理论框架或提出一些指导性原则,实证调查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而在Elsevier Science和Proquest期刊网中以barriers、obstacles等关键词检索到上几百篇来自各个国家的相关英文文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涉及,研究内容大都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展开问卷调查,实证居多,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基于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国外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学习障碍、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远程在线学习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 学习障碍的界定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专业人员对学习障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NJCLD)于1981年的定义是:学习障碍是一个综合性(generic)的概念,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运算能力方面表现出重大困难的一组异质障碍。上面提到的学习障碍主要指身体方面的残障或其导致的结果。

但是,远程教育中的成人学习者处于一个更加复杂、开放的环境,受到更多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本文讨论的学习障碍是指学习者(尤其是远程学习者)所面临的对其参与学习活动或有效学习起到阻碍作用的问题和困难等一系列因素。这里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学习者自身和学习环境等方面来讲,包括认知、情感、方法、信息、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

三 在线学习障碍的分类

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障碍包括很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类,下面主要介绍国外研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1)Merrill等人(1992)使用了基本的分类:伦理道德问题、法律问题、文化问题。

(2)Garland(1993)将对影响学习坚持的障碍分为四类:情景的(situational)、机构的(institutional)、性情的(dispositional)和认识论的(epistemological)。其中认识论方面的障碍有较难的课程、课程技术性太强太抽象、学生缺少先前的必备的知识、内容缺少个人兴趣或相关性。

(3)Rezabek(1999)将远程教育的障碍分为三类:

 情景的障碍:来自个人的一般情景或环境方面的障碍,包括交通、年龄、时间限制、家庭责任;

 机构的障碍:来自机构的课程、政策、程序方面的障碍,包括允许进入、注册、课程的时间安排、经济和支持服务;

 性情的障碍:来自个人背景、态度、动机、学习风格、自信方面的障碍。

(4)Schilke, Richard Allan(2001)对分类做了改进,将远程教育中阻碍网络教学的因素分为五组:情景的、性情的、认识论的、机构的、技术的障碍。

(5)Mungania, Penina(2004)将障碍分为七类:a性情的,b.学习风格,c.教学的,d.组织的,e.情境的,f.内容适合性,g.技术障碍。其中,个人的障碍是最不常见的,而情境的障碍是最普遍的。[2]

(6)Zane L. Berge, Lin Y. Muilenburg, James Van Hanegha在1999年和2002年发表的文章中阐述学习障碍因素和框架,首先将障碍因素分为十个方面,[3]然后从远程教育的64个障碍中选出了占总变量52%的十个因素:管理结构、组织变革、技术水平、社会交互和质量、教员薪水和时间、受技术的恐吓、法律问题、评价/有效性、可获取性、学生支持服务。将在线学习障碍因素按照严重性程度依次列为如下八个:a.管理问题,b.社会交互,c.学习技巧,d.技术技巧,e.学习者动机,f.学习的时间和支持,g.因特网的花费和进入,h.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是社会交互、管理/教学问题、学习者动机和时间/学习支持。[4]

综上所述,主要的学习障碍集中在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计算机操作水平、性情方面和机构方面等。

从研究内容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习障碍的分类研究越来越深入。从初期对外在的可看得见的障碍如法律、机构、情景等方面逐步深入到学习者个人的问题,如性情的、学习风格、内容适合性等等,越来越关注学习者自身;分类也越来越细,将原来包含在某个大分类中的一些因素独立出来,更加细致地研究;研究的视角也不仅局限在学习障碍本身,从它的另一个端点如坚持学习方面来研究,充实了研究成果。

从研究方法上看,初期的研究大都是理论探讨,建构学习障碍本身的理论框架;后来基于调查问卷、个案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一些研究结论也从调查结果得出,并加入量化数据作为支持。

但以上的分类中作者没有明确指出分类标准或从哪方面进行分类,导致了各种分类不够全面,分类间有交叉或重复。为了更全面、更透彻地研究远程学习障碍,我们还需要对远程在线学习障碍的因素及其分类做更深入的研究,建构出一种更清晰、合理的框架。

四 在线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

很多研究者都对在线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原因做了分析,如Mungania Penina(2004),Elizabeth A. Walker(2004)等,详见参考文献[2][5][5][7][8]。远程学习者失败或辍学往往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人口学变量、心理学特征、具备的技能技巧、其他外部影响等方面。

1 人口学变量

有性别、年龄、种族划分、婚否、有无孩子、入学时的教育水平、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家庭的支持、在传统教室中受到有偏见的待遇、已完成的在线课程的数量、放弃的在线课程数量、将来参加在线课程的可能性等等。

2 心理学特征

有学习动机水平、学习风格、先前教育经验的影响、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对成功的预期、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在,线学习的娱乐感等等。

3 具备的技能技巧

有利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和使用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平衡学习要求和家庭工作等义务的能力、成功进行基于资源学习素养的培养、学生理解和处理评价需求的能力等等。

4 外部因素及其他

有学习机构的类型、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学习支持系统的可利用性、课程本身是否设计良好、呈现良好、适合学生的水平等等。

学生不能完成远程学习或在线学习中遇到障碍的最重要原因是“更喜欢和大学全体人员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害怕失去与大学全体人员的面对面交互。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确定在这种模式中能成功学习的能力”。学生对新的学习技术的巨大畏惧、缺少计算机素养和技术技巧、遇到问题不愿意和机构联系、远程教育机构没有提供学习策略指导或反馈延迟、课程内容不够有趣或者低于学习者已有的水平和经验、网络上糟糕的服务和阻塞、技术的不可靠性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习障碍或者限制了学生利用高技术设备或网络。另外,成人学习者也有自身独特的问题,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学习材料和实践联系起来的挫败感、已找到工作没有必要继续学习或没必要将课程作为后援提高就业机会等等。

五 解决在线学习障碍的建议

不同的研究会从不同的方面对远程网络学习障碍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或建议,有的是针对研究中的某几点提出建议,有的则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Penina Mungania(2003)[9]的一项研究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策略比较全面且具体。为方便查看,这里将其分为学习者、课程、教学、教育机构等几个方面。

1 学习者方面

对学习者方面的建议主要有:了解他们的期望以提供适合的内容,提供技能培训,提供激励机制激发学习者的动机,教学传递方式适合多种学习风格,在学习中和学习后追踪学习者的状态,及时对学习者进行测试和评价等。

2 课程方面

对课程方面的建议主要有:使课程设计连贯、逻辑清晰,课程导航明确,保证课程质量,提供课程和注册问题的交流,方便获取课程内容等。

3 教学方面

对教学方面的建议主要有:教师必须胜任在线课程,具备E-learning的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教学清晰、有逻辑性,提供充足的E-learning资源等。

4 教育机构方面

对教育机构自身的改进措施的建议主要有:对E-learning有良好的计划和政策,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和责任感,机构提供必需的文化和网络支持,减少技术限制,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务。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给出的对策或建议大多是远程教育者或学习者能够干预或改进的,如针对如何帮助学习者自身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加强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教学设计,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务等;而对研究者和远程教育机构较难解决的障碍,如硬件、设施方面,提出建议的较少。

六 与我国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障碍研究的分析与比较

国内对远程学习障碍研究有突出影响的有蒋成凤(2003),张伟远(2003)[10],程少寒(2007)[11],于霄立(2004)[12],王坤(2007)[13]等等。国内外的共同研究有分析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障碍的因素,建构其分类框架。不同之处在于,国外研究中提到的一些因素在国内研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到;一些因素国内外都有研究,但研究的深度不同;另外国内外研究具有差异性,国外一些研究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

1 国内没有涉及到的因素

从在线学习障碍因素和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一些因素在国内研究中没有涉及到:如教育机构中对员工报酬和时间对学习障碍的影响,家庭和领导对学生学习的支持,评价,有效性,伦理道德、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学生认识论方面等等,这些研究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2 国内外研究深度不同的因素

一些因素国内外都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的特点却不同。国内外都对学习者自身因素、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远程教育机构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国内研究主要做宏观分类和原因分析,国外有的研究中除此之外还详细阐述了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具体因素或变量,如机构方面的障碍列出了机构的课程、政策、程序,包括允许进入、注册、课程的时间安排、财政的、支持服务等,在交互或交流方面研究了使用网络课件、电子邮件的舒服程度,学习时的娱乐感,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完成的在线课程数量和将来参加在线课程的可能性等等。这些因素激发我们进一步研究,深入挖掘信息。

3 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性

国内的研究更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建议或对策对中国学生改进学习更有针对性。国外对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的认识、看法与国内的观念有不同,如种族划分在中国的影响不够明显(具有民族特点的课程除外)。

国内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一般是高考落榜生或在职成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信心不足,这也是国内外的差别之一。

但国内的对策和建议比较宏观,如“优化课程设计队伍,提高课件开发质量”,对于具体怎么实施却没有解释和说明,相对而言,国外文献中提到的一些对策比较细致,可操作性更强,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研究中的一些成果。

总之,我们要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特定的文化氛围和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地调查目前中国远程网络学习障碍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已有研究方面更加深入研究,对至今还未涉及到的方面要扩充研究范围;同时借鉴学习障碍分类框架,为我们构建更全面的框架提供依据;对策和建议方面应更具体、更具针对性、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

[1] 蒋成凤,魏志慧,师书恩.网络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3,(11):32-35,79-80

[2] Mungania, Penina.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in

E-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arriers, demographics and

E-learning self-efficacy[D],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2004.

[3] Lin Muilenburg,Zane L.Berge. Barriers to Distance Education:A Factor Analytic Study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1, 15(2): 7-22.

[4] Lin Y. Muilenburg, Zane L. Berge. Student Barriers to OnlineLearning: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J]. Distance Education, 2005, 26(1): 29-48.

[5] Peggy Dettmer.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Adult Learners in Gifted Program Inservice and Staff Development [J].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86, 30: 131.

[6] Jannette Collins, MD, MEd. Educational techniqu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principles oflearning [J], RadioGraphics, 2004, 24: 1483-1489

[7] Elizabeth A. Walk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ult Learner [J], The Diabetes Educator, 1999, 25(6): 16

[8] Pimplapure, Ashish. Virtual groups: A Web-based electronic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online education [D],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1996.

[9] Penina Mungania. The seven E-learning barriers facing the employees [DB/OL].

[10] 张伟远,黄河笑.网上学习的障碍与期望:学习者体验之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3,(2):30-33.

[11] 程少寒.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障碍分析与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9):15-18,70.

[12] 于霄立.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9-52.

[13] 王坤.网络远程学习中信息获得障碍的分析与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9-21.

第5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课堂教学;综合教学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11-02

现代大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以发展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教学的目标是一个更综合、复杂、动态的概念,因此对于高校课堂教学多元化的评价也就具有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和方法多元化的特点[1]。

一、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现存的问题

1.过分关注“生评教”,其他评价方式流于形式。高等院校越来越意识到高校已经成为服务行业中的一员,收费制度改革也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了市场属性[2],必须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与评价。“生评教”这种方式及其结果也因此受到各高校的重视。然而,世界各国高校的实践均证明过度依赖生评教已经引起分数膨胀、课程教学贬值的问题。在美国大学中,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要求学生在评价表上填写个人信息。但是在我国多数高校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不署名的;有些即使是要求署名,也不能保证学生的评价是真实、有效的。

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应包含专家、领导、学生和同行以及师生自我评价等多个角度,使得多种评价方式的结果形成相互印证。许多高校组织的教学评价,其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已经涵盖了以上各种。但这些方式之间往往是割裂和孤立的。这也是各种评价结果在实际中没有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造成其他形式的评价流于形式。

2.评价内容和标准过于单一。不同领域的课程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在同一个专业内,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关注点和教学方式也是不同的。除此以外,特点鲜明的行业类院校,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应有别于其他一般类综合性大学。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课程如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一会造成评价结果缺失客观性、适用性和准确性,另外还会限制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除了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区别外,还应注意教学过程阶段的差异。课程教学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效果阶段构成。准备阶段需要关注教学意向、教学观、教学策略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安排是否合理及环境资源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实施阶段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实际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硬环境和软环境是否和谐及满足教学需要;效果阶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公平、有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并及时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制定有效解决措施[3]。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阶段采用相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另外,在同行评议中,由于受资源和条件所限,成员绝大部分属于其他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由于受专业领域所限,很难发现其他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

3.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评价”不是教学评价的单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起到激励、调节和改善的作用。因而,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得被评价对象(教师或课堂教学)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同评价主体对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并不完善。学生评教成绩、同行评议结果、专家和领导的建议,被评价的教师都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反馈信息。同时也缺少对这些评价结果的分析、评议及对问题改进措施的制定。反馈环节的缺失和不完善,使得教学评价过程不能构成完整的回路,其本身的意义和功能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造成部分教学评价方式流于形式,评价主体不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评价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于解决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初步建议

解决和改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工具方面共同入手,寻找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三点建议,并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多样性课程教学的评价,应从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课程,以及课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设计评标体系。但是,课堂教学也有统一的规律和共性的教学要求,不可能一门课程一个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必须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比如笔者所在高校,鉴于其专业设置和课程分类的现状,建议从专业大类入手(比如经济管理类、人文类、理工类),分别设计理论课、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不同评价主体关心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专家评价一般侧重在专项诊断与分析;同行评价侧重于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协作关系和敬业精神;学生评教侧重于课堂教学效果;领导评价应侧重对教师专业素质和工作绩效的评估[4]。这些侧重点也应在不同类别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

2.构建多评价方式的综合教学评价模式。许多高校目前已经构建了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关键需要真正充分发挥各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因而,本文建议以目前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为基础,采用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赋予不同教学评价方式的结果以相应的评价权重,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势,定期给予每门课程综合的教学评价结果。

3.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信息反馈机制。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在线评价比纸质表格评价的效果更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在线评价可以使得被评价者及时、全面获得评价结果的反馈,并第一时间针对评价结果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目前,许多高校都拥有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因而,建议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教学评价和反馈网络,使得学校、学院、各评价主体及被评价者能获得教学评价结果的相关信息。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全过程环节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中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多评价方式的综合教学评价模式和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的建议,形成系统的、闭环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完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全过程的构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79-81.

[2]蓝江桥,冷余生,李小平,余敏,舒重胜,石绍应.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96-100.

第6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三级课程 分析 建议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极大,为了缓解“一刀切”的弊端,1999年中共中央颁发的《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 三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学习空间,为他们的均衡与个性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我国差异较大的各地区均衡化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三级课程体系还存在不足。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重庆地区在新课程改革以后义务教育阶段三级课程的实施情况,以提出改进策略。

为了增强调研的代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重庆市部分学校的校长与教师,其中包括小学和初中。

一、调研结果分析

1.态度与认识

通过调研发现,重庆市中小学多数教师基本不了解什么是三级课程,所在学校也并不存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此,教师相应的课程开发意识、参与度极低,86%的教师认为这是由于对三级课程宣传不到位所造成的。问卷调查还发现,在了解了三级课程理念与价值后,86%的教师认同三级课程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而14%更是完全同意,这表明三级课程是非常具有发展空间,且得到重庆广大教育工作者支持的。

2.课程结构比例

对于三级课程设置结构、比例的合理性也有不少教师持质疑态度。43%的教师认为国家、地方规定的课时比例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完全达成。例如,按照重庆某县规定,传统的重点科目如英语、化学每周为2个课时,而体育却为4个课时,虽然该规定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体能素质为目的,但课时的大量缩水造成繁多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明显难以实现。分析发现,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课程比例的安排只是单方面的政策决定,而没有考虑到与之紧密联系的因素,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的配套情况。此外,尽管三级课程比例有一定的灵活度(国家课程占80%,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16%~20%),但仍难以满足不同区(县)或学校间教育水平上较大的差异性及不同需求。

3.经费与师资

由于经费、师资及各方面配套资源的缺乏,部分校长反映课程表中的校本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尽管部分的被调研对象已经摆脱了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印刷教材的片面认识,意识到了活动课、综合实践和选修课也属于校本开发的范围,但他们仍然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上级教育行政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否则三级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访谈中诸位校长透露,由于工作压力大,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校本课程开发如果不与福利待遇挂钩,难以激起教师的参与热情。重庆市的普通学校或区县学校,课程开发的支出捉襟见肘,以致校本课程的实施频频搁浅。一些财政宽裕的城区或重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相对较好,但仍然没有完全达到一种致力于满足学生需求及充分发挥校本优势的自觉、自律的状态。

43%的人认为媒体、专家意见对三级课程执行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经费不足,学校没能力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或给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且多数学校表示存在基本师资不足的现象,再加上课程配套资源的缺乏,学校对于课程的开发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评价制度

多数校长和教师表示,学校没有与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配套的评价制度,且学校对其重视度不高。由于没有完善的评价制度的制约,地方、学校对课程的开发与执行成为了一种随意行为。71%的教师表示三级课程的执行有赖于总的教育评价制度的变革。若保持现行的重视国家课程绝对分数的评价制度,地方、学校为了追求中考、高考中的高分数,吸引更多生源,不得不以牺牲地方、校本课程为代价。

5.管理机构与保障制度

政策规定的良好执行需要一个高效率的、强大的管理团队。但57%的教师认为,本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执行落实不到位。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也就意味着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与机制,三级课程的实施容易变得难以控制。

85%的教师反映三级课程的监察力度不够,因此,地方、学校、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课程开发的职责与义务,而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有效地管理、监督三级课程的执行及承担相应责任。一部分校长反映,三级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的责任承担模糊不清是三级课程实施较大的阻碍。例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虽然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却成为学校的顾虑,学校害怕一旦意外发生后的责任承担以及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讨论与建议

为了使三级课程体制更加完善、充分适应地方需求与经济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对重庆市范围内的三级课程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建立专门的三级课程管理机构

健全的三级课程管理机构是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规划落实的首要前提。因此,建议重庆市、地方(区、县)建立专门的三级课程管理机构。课程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执行与自我管理的枢纽,可以以领导小组及日常办事机构的形式组建。领导小组负责对上级课程管理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审定本市、区(县)课程管理方面的计划,决定重大问题并协调相关事宜。而办事机构则负责拟定本市、区(县)的课程管理方案,在领导小组决议后,负责组织、指导及监督下级部门有效开展。

2.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

三级课程从总体规划到课程开发、执行、激励、监控、反馈,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来明确各部门及其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让三级课程的实施做到有条有理、畅通无阻,权责问题的清晰也使地方、学校对三级课程的落实无后顾之忧。因此,建议建立自己的一套三级课程运行、激励与监控机制,从策略上保障三级课程的实施。此外,在不与国家法律冲突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课程管理方面的法规,利用刚性手段为三级课程的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方面,建议制定课程管理的相关章程,明确学校课程管理的目标、规划及相关人员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管理章程是“学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2]

3.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员培训

三级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国家、地方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支持,更需要地方与学校的研管人员及一线教师的全力积极配合。由此,建议重庆市级、区(县)级管理部门及学校除了加大对领导阶层的关于三级课程理念、价值、意义的宣传,更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调动各级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三级课程意识,改变其传统机械的课程观。此目标可通过研讨会、工作会、宣讲会、项目研究等正式形式达成,也可通过宣传标语、网络、电视栏目等非正式形式营造有利的课程管理环境。此外,建议管理部门为学校教师或专职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或鼓励、督促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聘请专家到校指导;区(县)级管理部门可组织建立学习社群,并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拓宽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4.增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国家的课程设置旨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共性基础,因此,其框架性的课程结构、计划、底线要求与目标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同时需要地方、学校积极配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补充,以适应本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培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建议重庆市级、区(县)级管理部门组织调研小组,对其负责区域或学校进行三级课程实施情况(现状、问题、障碍等)的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修改与制定的依据,各区(县)可在权限范围内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差异性的课程设置。同时,建议学校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除了进行校本开发研究,也针对本校的课程实施情况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提出相关建议或请示,做到管理与反馈并重。

5.设立专项经费

经费的短缺是三级课程顺利实施较为关键的限制因素。有了专项的三级课程管理、资源开发经费,地方、学校才能购置相应的配备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和福利补贴、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师及教研人员才能在三级课程的贯彻落实中大展拳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优势。因此,建议重庆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在加大三级课程宣传的同时为其划拨专项经费。各级部门应该制订专门的款项拨发计划及监督机制。此外,学校对上级拨发的经费安排及使用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计划与说明,保障透明度,以防挪作他用。在资金的分配上,除了直接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人员培训与相关设施的配备,区(县)级部门或学校也可设立教师课程开发补贴机制,将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贡献加入教师评估或晋级的考虑因素范围,这样不仅能激励人员参与管理、开发的积极性,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三级课程管理与实施效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6.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完善的三级课程评价制度不仅是对课程实施质量与效果的全面调查与评估,更为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根据。当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缺乏成为了三级课程实施的瓶颈之一。建议国家进一步深化中考、高考评价制度的改革;而重庆市级管理部门可在政策条件允许范围内加大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管理,对下级部门做出框架性建议,优化评价方式;区(县)级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其所开发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性质或形式设立对应的评价制度,适当增加总体评价及综合评价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所占的比例,建立纵向与横向相互呼应的、完善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各级课程管理的开发与落实。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第7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外语课程建设 外语师资培养

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发展,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的论题中最多的是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探讨,但国内学术界对中外合作项目中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却比较局限。笔者作为中国计量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在“软件工程”(IT Service)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组(下称“中新合作办学项目”)核心成员,结合一线实践经验,拟对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语课程建设及外语师资培养的基本情况作一初步探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外语课程建设

就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计划而言,外语既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又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工具。因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语教学从目标上讲,是要提高学生的沟通实战能力,最终能听懂国外高校派来的教师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能以外语作为思维语言消化理解并运用国外高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张漾滨,2008)。从课程设计来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外语教学,既不同于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又有别于大学外语专业的课程设计,也不能照搬社会上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的课程模式,而是要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既精通专业又擅长外语交流的国际人才的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外语课程建设目标。

1.英语课程的开设

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课程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在前三个学期分别开设了《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四门课程每周2~4节的课时量,而《综合英语》课程则更是高达每周6节的课时量,充分体现了外语教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重要地位。

2.外方专业课程的开设

教育部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方教师所担任的课程达到总课程门数的有三分之一以上,且多为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要在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听懂外方教师授课内容,并且按要求完成课堂练习、课后实验、期末测试等任务,所有的教学环节均由英文完成,这对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由于外方教师授课的时间较为集中而且强度较大,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项目组的中方语言教师及专业教师跟进教师课堂,全程协助学生在外方教师所授专业核心课程中所可能遇到的语言沟通障碍,帮助学生突破专业知识瓶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引进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师这一最终办学宗旨。

3.中方双语专业课程的开设

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专业含核心课程是引进的外方课程,要求中方专业教师使用外方提供的原版英文教材,引进的所以专业课程均需要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中,中方专业教师不仅需要该领域过硬的专业背景,还应具备能够使用标准、流利的外语进行知识讲解的能力,但可适当运用汉语进行解释和说明或借助肢体语言等其他非语言行为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由于使用纯外语语言产生的困惑或误解。根据协议,引进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及其相应的批改等存档资料必须是全英文情景,以达到外方颁发学位的考核要求。这就对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师资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外语师资培养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仅培养出既精通专业又熟练运用外语,而且在相关领域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跨文化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否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内外两套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两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统一,重点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中外教师的合作交流,选派优秀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引进国外合作院校先进的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培养合作办学项目组中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许静雪,2001)。笔者结合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特色,提出以下有关外语师资培养的几点建议:

1.项目组教师开展外语校本培训

为了提高中新合作办学项目中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中国计量学院外语学院将为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项目组教师开展强化英语语言技能的校本培训。作为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前期师资培养方案之一,外国语学院将度身为信息工程学院项目组教师提供英语培训课程,强化专业教师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定期开展由外教主持的英语角活动,通过跨学科团队合作教学实践,提高项目组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外语科研能力。

2.项目组教师国外访学

根据合作协议,项目组每学期将至少选派1名语言教师及1名专业教师赴合作院校进行为期3~6个月的国外访学。访学教师将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专项培训、海外语言及文化浸染等项目,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外的先进教育资源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水平。同时,我校还将邀请外方资深教学及管理人员来我校讲学、访问等建立双方深层次学术关联,进一步提高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组教师的外语师资水平。

三、结语

尽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我国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各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及办学实体上个体差异较大,且目前国内在此领域可供参考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因此,中国计量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在软件工程(IT Service)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的推进仍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本文结合我校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和优势对外语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析,旨在提升我校中新合作办学水平和质量,为我国日益增长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增添新活力、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志红,等.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广东白云学院中英“3+1”项目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第8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操作系统;双语教学;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23-02

一、引言

在非英语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以英语为媒介的双语教育(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推广[1,2]。实施双语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教育部[2007]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全局观。因此,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将来就业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双语教学与操作系统课程相结合,对操作系统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并开展了一次双语教学实践和一次全英文教学的实践,最后,结合两次实践,对操作系统的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现有操作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操作系统课程具有内容广而杂、知识点难且跨度大、概念多而灵活、内容更新快等特点[3]。在这样的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也必定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一)学生对英语的活学活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操作系统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学生此时已经参加过英语四级考试,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得不注意,国内英语教学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这导致学生们并不能有效地将这些技能真正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纯英语学习的环境过渡到以英语为媒介学习专业知识的环境,学生需要适应的过程。操作系统课程概念多,复杂算法也多,双语课程要求学生主要通过听和读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在第二语言环境中,学生对复杂概念和算法的理解会更缓慢。

(二)双语师资面临短缺

据文献[4]对国内111所双语教学高校的调查显示,94%的高校管理者认为双语师资充裕与否是影响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师资来源主要包括国内培养的教师、海归教师以及引进的外籍教师。与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相比,国内计算机专业的双语课程还太少,主要原因在于能够开设或愿意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还不多;针对双语教学所需能力和素质提供的师资培训也还不够。

(三)双语教学底子薄,相关课程资源还不完善

尽管适用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英文教材并不缺乏,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还较为单一,双语教学的底子较薄,这些都导致了无论是进行双语配套教学资源整合建设,还是利用国际文化背景指导学生都存在不小的困难,从而阻碍该课程国际化的步伐。另外,国内操作系统教材绝大多数都是偏重于对概念进行理论性的描述,并且内容较陈旧,已经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教材中的知识点多且杂,在课程内容上也不能体现与其他课程间的关联,这导致学生对操作系统课程不能进行系统、深入地理解。

三、操作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本文第一作者于2014年上半年担任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授课对象为该学院三年级84名本科生。

(一)教学方法

本次双语教学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一律进行英文释意。考虑到学生们对英文的接受能力,英文讲授并没有覆盖全部知识点,而是挑选出一些,采用了“英文课件+英文讲述”的方式,其余则仍采用中文教学。在选择英文教学知识点时,遵循中英文对比、先易后难等原则。比如处理机调度有多个算法,可先用中文讲授部分算法,再用英文讲授其他算法。在每个章节结束时,都会用英文来讲授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实例的原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整个章节。

本课程中文教材使用的是汤子瀛、哲凤屏、汤小丹合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英文教学内容则参考了A. Silberschatz,P. Galvin,G. Gagne等合编的“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John Wiley&Sons,Inc.,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

(二)教学反馈

期末时对参加课程的84名学生做了关于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调查在北京交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发出问卷84份,收到回复75份。认为该课程的英文教学提高了自己学习效果的占80%,没有效果的占13.3%,降低学习效果的占6.7%。在问卷的“意见与建议”部分,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可以使他们提前适应英文教学;也有学生认为英语教学学习比较困难,课后还需重返中文教材才能理解。

四、操作系统课程英语教学实践

本文第一作者于2014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大学计算机学院讲授“Operating Systems”部分课时,授课对象以该学院二年级本科生为主,共计96名学生。

(一)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为全英文教学,使用教材为Abraham Silberschatz等合编的“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John Wiley & Sons,Inc.,第9版)。本课程包括CPU调度和内存管理两个实验,另外还有11个课程辅导(tutorial)。课程辅导主要讲解教材上的习题。

教学采用了启发式、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比如讲解内存管理算法时,先不急于给出任何算法,而是把问题描述出来,然后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讲解加密、中间人攻击等复杂概念时,采用板书、图例等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引入对云计算、Android、IOS等新技术和新操作系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课程都可以录制视频并上传到课程网站,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学生可以在课程网站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任课老师和助教会及时回复。

(二)教学反馈

期末对教学效果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7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思维能力;68%的学生认为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多样性。学生在具体意见中认为教学中所举的例子有助于他们理解一些较难的概念。

五、对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通过操作系统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针对当前操作系统双语教学的不足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如下建议仅供探讨。

(一)改进现有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现有的操作系统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而在双语教学中直接套用这种模式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教师要提前公布教学大纲、英文课件,提醒学生要课前预习。在课堂讲授中也要注意使用简单词汇,深入浅出。对于复杂的知识点,可以采用中英文混合的讲解方式,比如“中文课件+英文讲授”或“英文课件+中文讲授”。课堂要多提问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课后作业也要给出专门的时间来讲解。

(二)双语课程教材选择与内容设置

合适的配套英文教材是实行双语教学的基础。目前广泛采用的英文教材为Silberschatz等的“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这本书在国际上是一本口碑极好的操作系统教材,对操作系统原理的剖析非常清晰。该书作者也在个人网站公布了与教材配套的英文课件。此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国内影印出版。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将书本中的基本原理与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实例,如Linux、Windows等尽可能相结合。同时也要联系操作系统发展方向,将嵌入式操作系统、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也引入课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专业技能提高和就业也会有很大帮助。

(三)提供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

鉴于目前国内高校双语师资紧缺的状况,建议高校在引进外来人才之外,也应该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双语教学培训。比如,邀请双语或英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专题报告,开展双语教学教师的讨论会,有计划的选送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等。培训也不应仅限于外语能力,对于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都要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六、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在教育部和各类高校的推动下,国内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外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介绍了两次相关教学实践,并基于此提出了后续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Baker C.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 Multilingual Matters,2011.

[2]Byun K,Chu H,Kim M,etc. English-medium Teaching i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Policy Debates and Reality[J]. Higher Education,2011,62(4):431-449.

第9篇: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方武,池州师专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和文章学研究。

与过去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体现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所有其他课程标准相比,唯独语文课程标准没有体现基础知识的“内容标准”。有人由此断定新课标主张弱化知识。但笔者认为,从新课标对“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强调看,从新课标“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提法看,从新课标对“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究能力”的整体强调看,新课标对知识不是进行弱化处理而是进行了新的策略性处理:在弱化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原则下,将知识的选择和建构的自下放给课程的执行者──课本的研制主体和课程的教、学主体,即强调课本的研制者和教师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建构。由于“知识获得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经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又是师生多个视界的经验融合过程”[1]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过程又具有更多的个体经验性和情感体验性的课程学习特性,这就使得这种处理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可以抑制过去业已存在的死记硬背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课本研制者、教者、学者因文制宜、因教制宜、因学制宜地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建构,为课程知识的建构开拓无限的空间。为促进课程知识的建构,本文拟对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问题略作论析。

课本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即是课本研制者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课本之于课程教学的意义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和教的主要依凭。课本的研制要全面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知识的建构就应当是不容忽略的方面。“鉴于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编写并正在使用的有些教材,由于编写者思路的改变,不约而同地将语文基础知识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37),鉴于语文教育界的确存在淡化知识的主张,有必要首先指出这种做法和主张是毫无道理的。有人把过去语文教育效率低下归咎于“知识中心”,把教学中出现的一切极为可笑的现象(诸如将学生作文中描写老鼠被撞得“不省鼠事”的“不省鼠事”判错,“同心协力”绝对不能写成“齐心协力”,表示“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的成语一定是“惟妙惟肖”而绝不能是“栩栩如生”等等)当做“知识中心”批。恰恰相反,这不是“知识中心”,而是教师无知识的表现,是教师轻视知识积累而结成的恶果。再者,“知识中心”固然不对,但只是错在将知识摆在不适当的位置而忽视了不应忽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反对“知识中心”从逻辑上也并不能由此必然推出可以淡化知识的结论。就过去长期使用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主流课本的知识状况而言,远未达到过分饱和亦即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而必须淡化的程度:就文艺文体而言,“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如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几种词牌名称)、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几句说法,以不变应万变;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3]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几要素以及顺叙、倒叙、插叙而外,也就没有什么知识可言;说明文的知识更是干瘪得可怜,干瘪得只剩下那几个诸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喻之类的说明方式;议论文呢,除了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议论文普遍规律的教条,以及“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极为表象的论证方法之外,也就无所谓什么知识了。就汉语知识而言,修辞知识也就那几个辞格,唯一讲得多一些的是语法,而汉语语法又基本不符合汉语的特征(陈寅恪、王力、张世禄、张志公等都是这样持论的)。[4]因此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满足’的功能。”[2](7)显然,这些更不能成为淡化语文知识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地重新建构课本知识的紧迫感。因为,“对于知识系统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总是能够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扔掉基础知识这根学习的拐杖,仅仅以感觉、感悟的思考判断来学习语文”“也很难做到为感觉和思考的内容提供基础,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合理的、到位的感觉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没有理性的、理念的、概念的东西作为学习能力的支持的话,这样的感觉理解能走多远,所谓思辨的、研究的、迁移的学习能力从何而来。”[2](37)因此对于课本知识,回避和淡化都不是办法,关键是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要对现有的课本知识进行审视和完善,又要放出眼光从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中吸纳有用且能被学生理解接受的新知识。总之,课本的研制者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极强的知识敏感性,使课本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体系虽允许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有一定的滞后,以便有一个进一步检验、挑拣的余地,但整体上应与知识的时展大体同步,这样才能从知识的维度保证课本不落后于我们这个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才能负责任地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适应时代进步的知识,而不是尽学习那些早已过时的陈词滥调。尽管这样的知识终究也有过时的一天,尽管终身学习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老让学生学习陈词滥调的借口。这样说也并非是要课本知识一年一个样地变动不居,只是说在目前的课本知识几乎几十年一贯而未变的情况下,的确应该作一次大的吐故纳新式的重构,而当这种重构完成之后,就可以在保持大的稳定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渐进性发展经常地作一些小步子的调整,以不断适应知识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语文课程知识的人文性特征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吸纳的新知识增加了一些难度,只要处理和组织得当,也并不会对学生的理解接受产生多大障碍。“只有新鲜、丰富、有适当难度和有组织的语文知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智力和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5]

对课本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工作是目前根据新课标研制新课本的复杂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本身也是异常复杂的,需要组织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和课程专家集体攻关。这里仅就汉语知识、常用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这几个主要知识系统中的主要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聊备参考。

(一)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根据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可叫语义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表征的主要用来描述事实或陈述观点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运用陈述性知识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如何优化办事或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知识。由于策略性知识也体现了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策略性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基本教学过程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6](296)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理应强化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建构。但程序性知识最初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经过多种条件下的练习,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6](124-125)故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联密切(即经过练习能直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也就不应弱化,所弱化的应该只是与形成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根据汉语学习的经验,我们都能体会到汉语语法知识在形成汉语表达能力方面并无实质作用,它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句法的组织以适应实际的言语交际的需要,属于与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关系不大的陈述性知识,应在弱化之列。与言语表达能力关系密切的是言语知识,言语知识本质上是运用语言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尽管它也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征。言语知识的三要素是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言语主体包括言语活动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是言语的人员系统;言语环境是指言语活动得以发生并获得展开的背景因素,是言语的活动条件系统;言语作品包括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实际的言语行为都必须是以上因素的综合协调的产物,而不可能是对语法知识运用的产物。据此,有人甚至主张将语文教学直接界定为“言语教学”[7]。如果不考虑篇章表达中的超乎言语层面的谋篇策略、主旨提炼、形象经营等因素,那么这种观点庶几可以成立。虽然言语学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学科,但目前国内关于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在建构语文课本知识时可以斟酌吸纳,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和特定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适切地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总之,淡化、弱化静态描写且不符合汉语特点的汉语语法知识,引进并强化动态生成的言语知识应当作为建构课本知识的一个战略性策略。

(二)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应该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包括普通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它们的结构知识在各自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属于常用文体内容层面的知识(诸如记叙文的中心、材料,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其主要作用只是在于提示阅读分析的关注点,对于写作则并无什么实质性意义。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它产生于写作者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基于生活积累和感悟的写作需要推动写作实践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原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便会自然地转化为记叙文的中心、材料或说明文的对象、性质、特点或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等内容。因此,从写作发生的观点看,文章的内容不是从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而是从写作主体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生发出来的,有关文章内容的知识不能对文章内容的精加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写过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内容的精加工所依据的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是对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事理逻辑的体认。而作为文章形式知识中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知识,则对文章形成过程中的构思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结构的方式不是从文章的内容中内在地生发出来的,它具有外在的可选择性,体现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而选择的结构的方式不同,不但体现了文章整体架构形式的差异,而且能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议论文中若采用“总论—分论—结论”(“总论”是提出论点,“结论”是在分论基础上对论点的归结)的结构方式,则表达了对论点的反复强调。人们一般把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也看做形式因素,但表达方式的选择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度,对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依存关系,本质上也是内在地生成的,而不是自由选择的,所以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实际上也只能对文本意义的阅读分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指导文章写作意义不大。总之,在有关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许多知识中,唯有结构知识对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建构课本知识时应该特别关注。

过去的课本对文章结构的知识并没有解决好。说明文的结构基本没有说,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虽然说了,但存在明显的缺陷。如讲记叙文的结构总是与线索搅在一起,叫做“结构线索”。其实结构归结构,线索归线索。结构实际只是一种外框架构,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外框架构,犹如建筑物的外框架构,它着眼的是部分的组合。《现代汉语词典》释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语言的~|原子的~”[8]也是这个意思。而线索实际上指文章内在的情意上的前后承续的线性关系,它不是着眼于“部分”的架构,而是着眼于“前后”的关联。将记叙文的结构和线索搅在一起讲,什么也讲不清,多数情况是名义上讲结构,实际上讲线索。对议论文的结构课本一般表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表述虽不能说完全错,但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揭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具有片面性。具体地说,它只是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行为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而不适合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的规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既可以‘分析’又可以‘解决’的。比如‘学贵谦虚’这样的问题,就是只可以‘分析’,无所谓‘解决’的。如果硬要说什么‘解决’的话,那么‘分析’的本身便是‘解决’。就是说,只要‘分析’清楚了为什么学习贵在谦虚,那么作为‘解决问题’的‘怎么样谦虚’的问题,即谦虚的表现形式的问题,也就必然说到了,因为撇开谦虚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学贵谦虚的问题无法分析清楚。”[9](234)“学贵谦虚”属于认识性命题,由此可见,中心论点属于认识性命题的议论文是无法也无须构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的。而以行为性命题(如“反对教条主义”)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文,则又是既可能构建出“分析问题”的结构部分(分析“为什么要反对教条主义”),又可以构建出“解决问题”的结构部分(解决“如何反对教条主义”)。但由此而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规律推广为一切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反映的是文章各部分的事理关系,作为结构也只能是事理结构。事理结构是内在的由文章内容的事理关系决定的,选定了一定的内容就意味着选定了一定的事理结构,因而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议论文的结构,除了有利于阅读议论文时对各部分事理关系的把握外,对写作议论文并不具备有利于结构选择的意义。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对常用文体的结构已经有较深入的研究。吴应天的《文章结构学》将记叙文除倒叙外的本事部分的结构分为“总叙──分叙──结尾”“分叙”几种类型;将说明文的结构分成“总说──分说──总结”“总说──分说”、“分说──总结”“分说”几种类型;将议论文的结构分成“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分论”几种类型。[10]应该说,这种从总分关系着眼寻找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结构规律的方法大体是可取的。不过其明显的缺点是:只注意到文章主体的“首”“中”“尾”三部分,而未考虑到在文章主体之外,有时还存在类似于“楔子”的端絮和类似于“尾声”的余絮部分,它们既超出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本身,又与对所记、所说、所议事物的记叙、说明、议论有一定联系。我曾把议论文的端絮部分叫“引论”(区别于“总论”),把议论文的余絮部分叫“余论”。这样,根据“引论”“总论”“分论”“结论”“余论”的隐现,议论文的结构变化就有14种之多。[9](247)说明文、记叙文的结构变化有哪些,也是不难搞清楚的。

(三)文学作品的“叙事”知识应该丰富和拓深。此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一点“叙事”知识,但过于肤浅,仅停留在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和叙述次序(顺叙、倒叙、插叙)等极为表面的层次,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匠心的叙事技巧难以描述,也难以发掘。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成果传到国内,使我们认识到叙事技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中学课本中当然不可能全面吸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在较为浅近的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层面上吸纳其中的某些成果,还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可以吸纳一点简单的“叙事视角”的知识,则可以让学生懂得,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都还存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选择问题。“内视角”的叙述即叙述者从处于事件之中的角度进行叙述,“外视角”的叙述则是从处于事件之外的角度叙述;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主人公讲他自己的故事”(如鲁迅的《伤逝》),第一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旁观者讲主人公的故事”(如鲁迅的《孔乙己》),第二人称“内视角”的叙述即为“全知”的作者的叙述(如鲁迅的《阿Q正传》),第二人称“外视角”的叙述即为“作者从外部讲故事”式的叙述(如鲁迅的《药》)。[11]可见,吸纳了“叙事学”的有关知识,对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的分析便可以清晰得多,这对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显然都很有益处,甚至可惠及普通记叙文的读写。

以上所谈三个方面,只是既重要而又被过去的课本所疏忽,因而是今后的课本知识建构时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主要知识板块,它们相互关联构成从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到结构篇章的技能技巧再到选择叙述策略的技能技巧的较全面的知识覆盖网络,对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智慧技能,尤其是书面的篇章的读写的智慧技能和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课本在吸纳这些知识时必须经过为适应学生深浅度的“研发”即再创造性的精加工过程,以便以深入浅出逐渐渗浸的恰当方式在课本体系中进行表达。

除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外,一些文体常识(包括文学文体常识)在编进课本时还应重新审视,并进行一些细化的分类性的特征描述,以便更贴近文体实际。过去的课本在这方面喜欢作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概括,也就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比如一说记叙文,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大要素,其实写景的记叙文就可以没有事件甚至没有人物;一说到议论文便是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其实有许多议论文没有论证,有的虽有论证却没有论据(如墨子的《兼爱》,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一说到小说便是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其实有许多小说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如鲁迅的《伤逝》,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一说到散文便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有散文神不散形也不散(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如果我们按有无人物和事件、有无论证和论据、有无情节、是否形散等特征对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进一步细化分类,则对提升学生相应文体的读写能力显然很有意义。当然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完全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此外,关于文字、词汇、修辞知识和一些文学史常识,过去的课本处理得比较好,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8):9—15.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8-359.

[5]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J].语文建设,2002,(5):11-18.

[6]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6-207.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46.

[9]方武.议论文体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