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远程会诊解决方案

第1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疾病预警;远程医疗;健康保障系统

为解决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建立面向社区医疗的数字化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数据中心,构建社区医院、乡镇医院与大中型医院间的健康绿色通道,完成疾病监控、居民健康档案共享、疾病诊断、医疗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并在开放式软件平台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医疗健康集成系统。

1 采用的技术

采用块/页式存储组织作为基本存储组织方式,数据文件以堆的形式组织,索引文件以B+树、HASH组织,并且采用HASH技术组织的高效的全局缓冲池、局部缓冲区等技术减少磁盘访问的次数加快存取效率。医学数据检索:可以根据数据字典统计数据进行存取路径选择的自动优化,即可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查询优化。在优化过程中要考虑选择度因子、表引用状况、统计信息与字段信息、是否存在索引、是否关心次序五个因素,进行无索引读取:根据某个索引读取,并确定相应的索引;连接执行的次序;产生一个代价树,并根据该代价树产生优化的存取路径。从而达到对医学图形图像(心电、CT、MRI)信息在窄带条件下的快速解析。

2 系统的结构

该系统硬件平台将使用疾病监控及预警系统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多功能会诊/培训/监控系统平台,整套系统由多台服务器和系统软件组成,架设在网通数据中心,系统总的出口带宽为200M,可允许200个会诊中心同时进行实时的具有音视频功能的远程会诊或培训。整个会诊平台上可以开设1000家远程会诊中心,容纳10万家会诊会员用户,会诊中心采取分级管理,即部级、省级、市级、县级会诊中心,每个会诊中心可以独立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且具有完善的会诊管理功能。

(1)建立全民健康信息采集、分析、预警卫生服务电子网络。包括个体和群体疾病监控及预警系统,建立真正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局域群体医疗卫生服务为目的,集健康档案、监控、预警、救护、远程医疗全方位于一体的全民健康保障新型系统。

(2)腕带式生理数据采集系统。本系统是一套能够进行血压、心率、体温测量实时显示和存储的腕带式多参数人体健康数据采集系统。此系统采用锂电供电,并具有功耗低、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当今多元化、信息化、个性化的医疗监护需求。

3 实现

本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采用B/S结构模式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数据库系统和个性化健康服务系统,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档案、健康档案、体检档案、病史档案、诊疗记录、慢病管理、家庭随访日志等基础信息,同时具备基本的监控、预警、远程诊疗和实时救护功能。涉及到的医学资料主要有:病人完整的病历;会诊专家的初步诊断结果、会诊意见或咨询结论等;医疗专家与病人间远程会诊实况音视频信息。这些资料都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存储在会诊数据服务器,以有效鼓励优秀的远程医疗服务、提高乡镇远程医疗服务的质量以及排解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⑴远程会诊系统。通过可视化远程医疗会诊,帮助群众选择就医,使农民不出乡镇,居民不出社区就得到省城大医院医疗专家的诊治,经过可视化会诊后,根据会诊结果,如果当地医院可以进行治疗的就在当地治疗,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在当地无法检查,可以直接预约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当地治疗不了的,可以直接预约到大医院住院治疗,不用再为挂号排队、住院排队、找专家看病而愁,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农民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住得起院,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省城大医院先进的医疗水平转换到县级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医院、村级卫生室,提高了我省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解决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问题。

⑵标准化健康档案系统。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往往是由多家产品逐步构建而成的。不同时期、不同科学技术水平的系统彼此结构差异性很大,各系统之间的医疗信息难以共享,为了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医疗数据共享,健康档案系统采用国际卫生信息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作为各种不同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医疗卫生数据传递的标准,提高医院医疗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程度。在数据通讯方面,系统采用有两种层次的医疗数据交换应用。第一层次医疗数据交换应用,是对现有医疗信息进行处理,只是“交换”现有的系统中存在的医疗信息数据。第二种层次的是基于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整合的医疗数据通讯,其目的达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而进行的医疗数据通讯和医疗数据交换应用。

总之,远程健康保障系统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的平台,通过医疗数据共享,减少广大城乡居民不必要的重复性花费,减轻个人和国家的医疗负担,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并且通过医学数据共享,为政府卫生监管决策服务,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我国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晔.基于.NET的社区医疗健康档案系统设计与实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第2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西门子PLC;远程诊断

一、前言

西门子系列PLC在数字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控制系统有时会发生出现故障而未能及时排除而影响生产。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故障率会逐年递增。

目前的现场诊断方式为现场工程师通过编程器和PLC相连,读取PLC的诊断信息及在线查看PLC内程序的运行状态。根据读取的PLC的诊断信息及PLC内程序的运行状态判断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案。电控系统的维修一般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更换损坏的部件,而难点就是需要确诊故障位置。常规方法需要工程师必须到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员到现场后有时遇到较难判断的故障需要外聘专家到场协助诊断而造成时间延误,影响生产。为保证系统安全,选择一种适合现场条件的远程诊断方案尤为关键。

二、采用Modem拨号的TeleService远程诊断

现场PLC侧配置带串口的MODEM和西门子TS Adpter,将MODEM连入电话网,TS Adapter和MODEM通过各自的RS232串行通讯口连接,TS Adapter的MPI口接入PLC的MPI口,设备上电后通知远程可以拨号连接,连接后即可进行编程监视操作。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配置简单,价格便宜。缺点在于连接速度受限,只是拨号上网的速度,而且容易出现连接中断的现象。需注意的是电话网最好为直播程控电话,电话中不要挂接分机或传真机,以免造成数据连接冲突。

三、利用互联网采用QQ远程协助或远程桌面进行连接的远程诊断

“QQ远程协助”是腾讯QQ推出的一项方便用户进行远程协助帮助好友处理电脑问题。

“远程桌面”是Windows XP系统附带提供的一种简单的远程控制的方法。远程协助中被协助方的计算机将暂时受协助方(在远程协助程序中被称为专家)的控制,专家可以在被控计算机当中进行系统维护、安装软件、处理计算机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向被协助者演示某些操作。

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远程诊断,需要远程方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现场PLC侧接有编程电脑,将编程电脑连接上互联网。“QQ远程协助”操作连接简单,“远程桌面”连接较为繁琐,连接速度和可靠性都受限于互联网,本身差别不大,所以推荐使用“QQ远程协助”。

“QQ远程协助”需要在现场PLC侧的编程电脑上安装QQ软件,通过连接后即可远程控制操作编程电脑,以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在不能及时赶赴现场时查找处理故障。

四、结语

根据西门子PLC远程诊断可靠性方面考虑,选择一种适合现场条件的远程诊断方案进行远程诊断,协助现场人员解决处理故障,对控制系统应用尤为重要。

文中介绍了远程连接西门子PLC的两种简单实用方法,能便捷的提供远程诊断服务。这样不仅能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也能为系统用户提供更为快捷的维护服务,减少系统用户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通过TS ADAPTER进行PLC之间通信使用入门. SIEMENS,2011.

[2]西门子产品远程方案介绍.SIEMENS,2009.

第3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汽车故障;互联网;远程诊断;数据采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的运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过程中。而作为日益兴盛的汽车产业,同样针对汽车的故障远程诊断也开始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使得汽车操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完善汽车的善后服务系统,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及时的诊断客户汽车的故障,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收集远程的汽车故障信息,研究汽车的故障远程诊断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汽车故障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运用的必要性

目前日益兴盛的汽车市场,同样带动了附属的汽车维修产业的发展。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汽车的售后服务管理维修系统中,及时通过远程网络系统,将客户的汽车故障信息发到客户端。而总部通过电脑数据分析,专家辅导分析与决策来为客户远程服务。这样使得现代汽车市场的电子控制技术不断的渗入,汽车市场化、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也不断的加快。

二.汽车远程故障服务系统的实际运用

远程故障维修系统的建立,针对每个制造厂要根据其具体的需求来进行选择的,下面根据目前市场的常见的需求来进行叙述远程模块的实际运用的例子。为各个制造厂家与相关的汽车维修设计制造者提供参考。

首先,软件版本与维修资料的管理的模块应用。可以建立辅助专家与维修指导系统,这个系统的后台的服务数据库主要包含相关的电路图、故障的解决与分析方案以及故障的背景资料三个主要方面。根据相关的汽车故障的背景资料,参考汽车制造的相关数据图,再结合汽车电路图,进行数据的对比,便可以及时的发现汽车故障的原因,然后在结合设计好的汽车故障的解决方案,及时的查看相关的故障处,传感器、继电器等相关的电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可实现的汽车软件的自动升级与版本更新的跟踪与控制。作为汽车的服务器终端软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具体状况及时跟进。当客户的终端诊断系统链接到网络时,客户使用网络搜索就能及时的发现需要更新的诊断软件,而此时客户端这会在终端服务器的作用下进行一键升级,使得用户的使用软件版本及时更新,为用户的使用故障维修提供更好恶服务。

其次,终端用户管理信息与服务的相关的管理模块的应用。者革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的回传诊断的相关数据,并且指导与维修数据库。当客户在维修使用远程故障控制系统中出现困难的时候,系统会及时的记性故障代码以及数据流的储存,并且及时的传到整个车场的终端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资源交流与共享,来寻求相关专家的解决方案与意见。而对于以后同样的故障问题则可以及时的从故障数据库中抽取相关的处理方案与信息来及时的解决汽车故障。常见的诊断报告主要包括电控单元的信息、故障的类型、车辆的相关信息、技术员信息以及故障屏解决方案等,针对这些信息将会及时的储存更新,以便以后的客户端的使用。

再者,汽车车辆相关信息的管理的应用。通过建立在线的数据车辆信息的刷新系统,维修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以及自身的技术支持对于相关的文件与数据刷新。这样使得标定文件与控制程序的安全性大大的降低。同时因为不同的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差异与限制,出现刷错、误刷的现象很多。而针对这样的错误又无法确定具体的错误负责人,所以给收货的服务刷新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而对于建立的在线车辆及时刷新与服务,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售后服务与生产相关的数据脱节的状况。在车辆进行刷新时,服务器会准确地识别与筛选合适的汽车数据以软件,尽可能的避免刷错误刷的状况的出现。同时刷新的数据会及时的存放在终端电脑的客户端,而不是储存在标定数据与控制程序之中,更加有效的保证了客户的个人信息,防止了相关工厂机密信息的外漏。同时电脑还会自动的储存刷新的记录,以便以后的查阅。

最后,是利用远程的图文进行相互交流的模块。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很好地为远程故障服务系统提供相关的视频与文字的交流,克服了地域条件的限制。在维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使得工厂内的技术人员与维修人员的异地交流与技术支持。通过汽车中的远程视频设备可以使工厂中的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可以看到维修汽车故障的整个过程,针对维修者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的通过网络的互动与交流,及时的更改,以便维修错误的出现。如果能够开发运用远程的网络控制功能,专业技术人员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更改维修人员的错误,提高维修的效率与准确性。这样无论是对于用户、维修工程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都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总结:

汽车故障的远程诊断系统改变了以往售后服务繁琐复杂的局面,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基于我国汽车远程故障维修系统刚刚起步,所以在这个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支持相互沟通和联系。使得这项先进的汽车远程故障分析技术可以更加广泛的运用到我国的汽车行业中。

参考文献:

[1] 吴作好,曾洁,贾世杰,陈少华.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故障诊断OBD系统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

[2] 曾锐利,肖云魁,周建新.基于GSM技术的汽车远程诊断系统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

[3] 潘楠,迟毅林,伍星,王宇.利用ADO技术实现LabVIEW程序对远程数据库的访问[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

第4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Part 1 区域及企业平台类

临床数据仓库

IntelliSpace Clinical

Data Repository

企业级临床数据仓库

通过建立临床数据仓库与临床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临床交换、共享、互操作和统一管理。

同时,临床业务和临床用户的需求与临床数据的智能化应用相结合,为医院提供智能化临床数据浏览的临床医生门户、临床管理数据分析门户、临床科研门户以及患者健康门户。

心血管专业临床数据仓库

用于电子记录患者个人心血管数据的中央数据库,通过对不同数据结构的信息互通互联,以减少数据冗余;而直观和易于操作的Web设计,为用户提供轻松、高效和集中式的心血管注册数据访问。同时,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全程诊疗信息进行智能数据挖掘,充分满足医护人员对数据注册、临床研究和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

区域医疗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RHIN)

区域医疗协同平台

通过建立高效可靠的区域医疗信息交换平台以及标准化的区域临床数据仓库CDR,实现区域内统一医疗信息交换、共享和管理。通过此平台共享的数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门诊和住院就诊摘要、体检、妇幼保健等。此平台包括了临床数据仓库、医疗文档与图像仓库、患者主索引管理、医疗机构与人员注册、术语(字典)注册、临床数据交换平台、临床医生门户、转诊与转检、疾病智能辅助诊断、患者健康门户、医疗数据挖掘门户、医学教育门户等在内的多个重要模块,可支撑区域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信息互操作及医疗协作流程。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Part 2 临床IT解决方案类

影像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Imaging

Management IT Solution

影像PACS解决方案

(企业级,科室级,单机版工作站)

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医疗影像信息平台,实现高效、快速的影像处理和共享,提供强大的并行处理系统运算性能以及稳妥的多冗余数据安全保障设计。

区域影像平台

实现集团医院、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之间,对影像的同步、传输、访问、诊断和管理。提供灵活的架构设计,高效整合各类异构系统,建立起各医疗机构、各科室间在影像管理方面高效一致的沟通。

高级3D影像后处理云平台

IntelliSpace Portal

拥有飞利浦独有的并行重建技术,突破传统多台终端同时操作影像后处理在速度上的瓶颈。提供目前业内最为丰富的高级临床应用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影像后处理及诊断。

远程三维影像会诊平台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临床互动工具平台,不仅实现同时、同一图像、同一操作的临床互动,还可以进行2D、Slab、3D容积重建等多种图像后处理,为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疑难病例会诊和手术规划提供了全新的实时、远程诊疗工具,实现影像与临床高效互动。

心血管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ardiovascular

IT Solution

心血管专业影像PACS解决方案

用于收集、整合、保存心血管科患者就诊期间的所有检查影像并传输到临床部门完成信息共享。医生通过任意一台工作站即可查看所有检查的影像和波形,其中包括ECG、超声、核医学、ICE、IVUS、MR、CT、胸部X光、导管检查、以及电生理记录信号。

导管室IT解决方案

专业的心导管室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心导管室预约、手术排班、手术记录、报告、图像调阅、耗材库存管理以及智能化数据管理等日常工作所必要的模块。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科室梳理工作流程,并通过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传输,帮助用户在手术实时过程中一次性采集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输入或二次录入,帮助心血管医生简化工作流程,加快临床决策过程。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科研工具,提升科研教学水平,并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

心电图管理解决方案

可实现心电图讯息的实时远程传输及院内共享,即使临床医生不在身边,也可透过互联网的传输,随时获取并分析患者心电数据。为心脏疾病的诊断争取宝贵的时间。

心动超声IT解决方案

用于对心动超声影像及报告的有效管理方案,可针对超声科室的需要提供检查预约,图像浏览调阅,报告书写等模块。此系统利用专业的心血管超声图像浏览工具、可自定义的挂片协议、离线心脏超声测量工具,室壁运动计分工具、儿科心动超声Z core数据库。

另外,系统配备美国ASE超声的结构化报告模板,让超声医生轻易的完成一份专业的心动超声图文报告。除此以外,内嵌的QLab是专为飞利浦 iE33提供的高级定量分析工具。

专业的实施团队提供系统之间的集成服务(HIS、EMR系统集成),实现以患者为基本单位的全医学影像信息的电子档案管理。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Critical

Care IT Solution

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

将床旁设备、院内信息系统信息全面整合,通过临床数据呈现及分析、智能临床决策引擎及集束化治疗方案,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做出临床决策,规范执行治疗方案。强大的数据分析及报表功能,为科室管理和临床科研提供强大助力。

手术麻醉IT解决方案

IntelliSpace Anesthesia

IT Solution

第5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余人。急诊处置以“?、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诊治???人次,其中??人次,整复病例??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中医药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正骨手法、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在2010年度,难点体现在:1、患者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远端肿胀明显。2、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骨位较好,但是3天后来院复查时,可见骨折移位,影响骨折复位效果。3、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束带的松紧度合适,但是随着肿胀加重,束带也就显得太紧,有些病人会出现张力性水泡,严重时会出现缺血性肌挛缩。4、行小夹板、中立板固定后,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瘙痒,不能耐受的患者会自行去除外固定,从而引起骨折移位。5、当骨折稳定后,去除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发现患者患侧腕、肘、肩关节功能较差。针对这些难点,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0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人次,整复?、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82.5%。较2010年度有所提高。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临床路径的建立。运用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正骨手法、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在2010年度,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2012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桡骨远端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余人。急诊处置以“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2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1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2012年度急诊???人次,其中初诊???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较上年均不同程度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针对目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容易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我们科室已设计出一种带牵引功能的改良中立板,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也得到专家的认可,不久将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三)疗效评估

桡骨远端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改良中立板的临床运用,结合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治中,在2012年度,难点体现在:1、患者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远端肿胀明显。2、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后,骨位较好,但是3天后来院复查时,可见骨折移位,影响骨折复位效果。3、行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后,束带的松紧度合适,但是随着肿胀加重,束带也就显得太紧,有些病人会出现张力性水泡,严重时会出现缺血性肌挛缩。4、行小夹板、中立板固定后,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瘙痒,不能耐受的患者会自行去除外固定,从而引起骨折移位。5、当骨折稳定后,去除小夹板、中立板外固定,发现患者患侧腕、肘、肩关节功能较差。针对这些难点,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正确地进行肩、肘、腕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复位的过程中,重视理筋手法的运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程度,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主动运动也有助于骨折远端肿胀的减轻。在2012年度,通过我们复位手法的改进及早期功能锻炼理念的建立,患者出现骨折后期患侧肩、肘、腕关节功能活动的病例明显减少,骨折远端的肿胀程度也减轻。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在201

2年度,针对目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容易出现骨折再移位的情况,我们科室已设计出一种带牵引功能的改良中立板,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也得到专家的认可,不久将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在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外固定后出现皮肤瘙痒及因继续肿胀出现束带过紧的难点还在解决中,通过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局部瘙痒,密切观察指端的循环、感觉,若出现指端发麻、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调整外固定。

2009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09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09年度急诊33926人次,其中初诊20423人次,复诊13503人次,整复病例2785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也有在多家综合医院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存在,作为省级骨伤科专科医院,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在2009年度,我科室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这三点,通过在临床上的不断实践,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对比优势病种的诊治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35443人次,整复3358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82.5%,较2009年度均有所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通过严格掌握适应症,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正确、合理地运用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及临床的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在2010年度,全科室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

“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10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1年度急诊37395人次,其中初诊23258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4243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均有所提高。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的同时,严格掌握掌握适应症、熟悉解剖、钻研骨伤科正骨12法,解决复位困难的难题。经过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在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骨折的诊治中,难点体现在复位困难、固定不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复查主要情况及处理:夹板松紧度、张力性水泡、移位情况、疼痛、肿胀、患肢感觉。在2009年度,我科室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钢丝托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这三点,通过在临床上的不断实践,严格掌握适应症,外固定不稳的现象基本解决,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嘱患者定期复查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在2010年度,全科室参与新鲜闭合性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客观评价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本病种疗效,完善我们的诊疗常规与流程,从而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节约医疗时间,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在2011年度,外固定不牢固、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已基本解决,手法复位仍是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适应症、熟悉解剖、钻研骨伤科正骨12法。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解决这一难题。

2009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

“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09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09年度急诊33926人次,其中初诊20423人次,复诊13503人次,整复病例2785人次,整复成功率75﹪。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拇指外展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在我院就诊的病人主要是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的病人,也有在多家综合医院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存在,作为省级骨伤科专科医院,对我们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优化后的诊疗方案,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难点主要是固定困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折端内收,折端向桡、背侧成角畸形,最后致虎口变窄,拇指外展。背伸功能受阻,力量减弱。固定不稳定时,可与手法复位后采用短臂石膏管固定,第一掌骨皮牵引或者拇指远节指骨骨牵引,以防止再移位。在2009年度,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桡、背侧放置压垫,可以减少远折端内收后引起的虎口变窄。为减少拇指外展板对皮肤的直接压迫,内侧可垫棉垫。第一掌骨基底部背、桡侧放置压垫,若骨折移位大时,会出现压迫性溃疡。

2010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0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2009年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0年度急诊35443人次,整复3358人次,一次整复成功率82.5%,较2009年度各指标有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密切观察伤肢循环,减少并发症。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观察伤肢循环,减少并发症,通过一套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难点评析与整改措施:

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难点主要是固定困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容易,但固定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远折端内收,折端向桡、背侧成角畸形,最后致虎口变窄,拇指外展。背伸功能受阻,力量减弱。固定不稳定时,可与手法复位后采用短臂石膏管固定,第一掌骨皮牵引或者拇指远节指骨骨牵引,以防止再移位。在2009年度,针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桡、背侧放置压垫,可以减少远折端内收后引起的虎口变窄。为减少拇指外展板对皮肤的直接压迫,内侧可垫棉垫。第一掌骨基底部背、桡侧放置压垫,若骨折移位大时,会出现压迫性溃疡。在2010年度,我们选用拇指外展板固定,密切观察伤肢的肿胀、疼痛、循环及皮肤情况,减少并发症。

2011年度骨伤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年度总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我院骨伤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对各种新鲜、陈旧性骨折与脱位、运动创伤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疗;并对骨伤科合并症、并发症进行紧急救治,根据病人病情安排住院诊疗。年平均诊治30000余人次,手法整复骨折、脱位5000余人。急诊处置以“骨伤科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使用本院内服外敷的特效中药,伤后个体化功能训练等规范且具有中医优势与特色、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员得到优质的服务并获得最佳的疗效。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作为我科室的优势病种,对此我科有专门的诊疗方案,充分体现我院的优良中医传承,开展了一整套中西医互补,优势治疗,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

在2011年度,优势病种的诊治较上年较好成绩和疗效,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业绩。

(一)病例诊治情况总结:

在2011年度急诊37395人次,其中初诊23258人次,复诊14137人次。整复4243人次,整复成功率84%。各个指标均有所增加。

(二)诊疗项目情况:

1、我科在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上采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拇指外展板外固定,并指导伤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2、在药物治疗上,体现骨伤科伤科方药的优势,早期给予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口服归香正骨丸以续筋接骨,晚期口服血藤当归胶囊、双龙接骨丸以补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

3、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以了解骨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三)疗效评估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均是关节部位的骨折,需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西医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治疗,该类治疗又增加了患者新的创伤,骨折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除内固定,且多后遗有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时间长且费用高。我们更需要探索能避免手术改善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合并症的有效中医治疗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整个科室参与中医治疗新鲜闭合性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骨折的研究运用比较合理和安全的诊疗模式,把我院特色的骨伤科正骨手法、骨伤科伤科方药、临床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第6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智慧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64-3

Analysis of the WisdomMedical Research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Taking Zhengzh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o Jie Fu Lixi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wisdom medical development inother areas, proposed the wisdom medical improvement program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s the core in the area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he wisdom hospital construction, mobile medical science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sconducted with a future outlook, so as to promote its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 wisdom medical science;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medical science

1 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自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医疗”成了最先启动的产业领域之一,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下列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省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已形成涵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及智慧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在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该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借助无线网、集成平台、物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实现资源可共享、就医更快解、病人更安全、服务更周到、管理更高效[1]。

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手机挂号和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着力解决“看病难、挂专家号难、时间耗费”等问题,并向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疾病诊断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解决500万苏州市民的就医、健康管理,为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全民健康档案归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上海长宁区(IBM智慧医疗成功试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建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主要是通过推进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个体化的服务,在信息整合方面是把病人归入其中,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个人诊疗记录、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在服务上,市民通过自己社保卡,注册登录网站,在网上查看自己的会诊记录、国内外的相关医疗信息等,还能给医生留言,对病情进行沟通[2]。

青岛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完善现有医药卫生信息云,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健全透明有效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边界顺畅的查询机制,推进远程挂号、远程诊断、社区医疗等指挥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为更加了解智慧医疗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小组决定重点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作为主调研地。

2.1 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研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广场等地展开调研。在关于“所在地区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居民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当地医院对突发病情所做的预案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而当地拥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2%。由此可见,医院应该加强关注居民突发事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关于“到医院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程度”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44%的人认为当前办理看病手续十分烦琐,52%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一般,仅有4%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是简单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办理看病手续方面应该进一步改善,利用信息化的办理来减少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在“当地医院就诊是否方便”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医院就诊还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一般,但仍有近10%的市民反映是不方便的。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面,要解决这近10%的人看病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方法解决居民简单的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卫生所建立档案规范的有78%,而很规范的只有22%。大部分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为居民建立规范的医疗健康档案,这会使居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的追踪和保障,这也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医疗应该能够利用数据库为每一个人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

我们还发现了居民对“当地医院用药是否规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仅有不到10%的市民认为当地医院用药很规范,认为用药规范一般的人数的占54%,不规范的人数达到百分之十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用药规范程度与医生对病情的把握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很难让医生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途径”“居民对医疗系统服务的需求”“现在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对郑州市医疗发展情况和人民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2 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

2.2.1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郑州市很多医院已经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措施,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都具有自助办卡、充值、挂号、交费一体查询机等先进智慧设备。

2.2.2 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初步融合。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状态信息采集自动化等特点,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2],实现人、设备、物资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临床工作和管理效率。

2.2.3 实施预约挂号服务。使用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以优先就诊。预约挂号具有省时、省心、便捷等优点,让人们在预约时间段优先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在线支付可减少窗口排队付费的时间;彻底消除去医院挂不到号看不了病的烦恼;及时收到医生的停改诊信息;详细了解重点科室、名医介绍以便快速找到好医生等。目前,郑州14家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通手机挂号系统,不仅减少了市民就医大量排队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2.2.4 实行“医卡通”制度。“医卡通”具有就医便捷、记录完整、明白消费、资金安全、存取自由等优点,持卡患者可直接就诊、检查、治疗、取药,无须再排队挂号、交费;通过医卡通就诊卡,医生能查询到病人历次就诊的详细记录,有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全面系统的判断;可随时自助查询交易明细;资金可通过医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安全保障;就诊结束后,卡内余额可留作下次就诊使用,也可在收费窗口办理结算退余额,可自愿选择。

2.2.5 电子病历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国家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河南省目前已有4家医院,被卫生部纳入电子病历试点。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将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2.2.6 健康卡的实施。在2013年3月1日,中国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各功能为一体,可方便市民预约挂号、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等。首批加入“一卡通”平台的医院共有55家。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病人数据。不能随时随地获取包括历史诊疗信息、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在内的患者全面医疗数据,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2.3.2 仍然存在医疗误差。在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差,有可能因输错药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缺乏保障。

2.3.3 “医卡通”的不便。各医院的医卡通的功能基本相同:均可以使用该卡,在本医院内办理就诊、交费、取药、检查、入院、结账等事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由于采用医卡通制作系统的不同,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读取对方信息,其二,医卡通仅仅方便了医生,患者查询不了任何信息。其三,医卡通附带财务交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财产的安全性,也浪费了资源。其四,许多患者担心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卡通里面的资料是否被院方窜改。

2.3.4 缺少个人的医疗检测防护。一旦发生意外,会导致面临的风险加大。没有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缺少医生的虚拟会诊和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

2.3.5 疏忽健康档案的建立。疏忽对居民以往的各类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同。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利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辅助医生诊断,会增加医疗差错。

3 智慧医疗改进方案

3.1 智慧医疗――核心技术

智慧医疗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激光条码扫描等信息感知设备和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换,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具有智能识别、多源数据的相融协同、移动计算、提供各层次全方位服务等优点。

3.2 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协同

智慧医疗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1 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师根据数据指标,为远端用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2.2 远程医疗。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为居民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医疗资源;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3.3 智慧医疗――医院建设

3.3.1 智慧医院――整体构架。智慧医院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医院智能化系统、以信息整合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以电子病历应用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重点的数据融合平台系统、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系统。

3.3.2 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工程、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3.3.3 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系统、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外部系统接口、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临床业务辅助系统的建设。

3.4 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

借助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与物的定位识别,结合门禁监控,提高患者诊疗环境安全;通过无线智能移动推车、医护移动终端,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及远程探视、医嘱执行核对;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病房电视上应用与安卓、苹果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多屏互动等应用;在门诊方面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4 智慧医疗未来发展

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参与加强化、应用范围扩大化、信息共享普遍化等。我们要通过在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IT基础设施、医院物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建设智慧医疗,来实现高效有序的医院管理,提供应需而动的公共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营造便捷安心的医疗氛围,创造学习与分享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

我们的建设目标应是实现全方位(包括任何部门、所有科室)、全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药品、耗材等)、全过程(包括病人治疗、住院的过程等)的智慧医疗。

参考文献:

[1] 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2):14-18.

[2] 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J].中国医院,2009(1):62-64.

第7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县医院PACS建设方案

针对我国医疗改革要求和县医院现状,方案根据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对系统建设的关键点进行阐述。确立建设目标,进行整体系统构架。对于系统的安全性,流程的合理性以及电子病历的整合进行重点设计。

1. 建设需求目标

通过实施PACS建设项目,将实现主要影像检查设备数据的计算机管理,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更新,逐步实现全院影像检查的数字化以及与临床科室间的影像、文字信息共享。整个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四部分内容:实现医学影像信息(放射科)的计算机管理,包括图像的采集(受设备条件限制)、存储、显示等功能,逐步实现放射科的数字化阅片;实现检查科室(与影像有关的窥镜、超声、病理诊断科等)内部的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包括预约登记、检查、报告等环节的计算机化,实现检查科室信息系统(RIS);实现临床科室与检查科室、检查科室与检查科室之间申请、报告、图像信息的共享,实现HIS与PACS的集成;实现社区医疗管理;省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的院外医疗管理活动。

2. 设计构架

根据医院的需求目标,TCL所设计的系统具备了连接所有影响设备、全院诊疗信息共享的特点。连接的影像设备包括放射类(CT,核磁,DR,胃肠,核医学等)和视频类(超声,内镜,病理等)。全院诊疗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共享。其中,检查信息共享做到了检查科室的诊断信息可以互相参考,如:在做超声检查的时候,可以参考该病人的DR图像、病理检查、检验信息等,以便医生更准确的诊断。对于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在本院做的所有检查信息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为病人做出最准确的诊断结果。而管理信息共享是指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无论是在临床科室、病房还是放射科、内镜室,都可以根据权限获得病人的检查信息、检查状态、收费情况等信息。

3. 流程的合理化设计

TCL结合多年在医疗行业得丰富经验,设计了合理的流程设计,这包括不同检查类型的流程设计和急诊及特殊病人检查的流程设计。针对不同的检查科室,设计了不同的系统流程,以方便医生最快的完成医疗业务,如:CT的检查过程是由技师完成,医生根据影像做诊断;而超声的诊断是由医生完成检查并同时做诊断报告,基本要求及时出报告。对于危重病人、急诊病人及其他特殊病人的检查,允许跳过一些如预约等流程,还可进行优先叫号,甚至不需要叫号就可检查。并在系统中提供特殊标记以优先处理该类型病人的信息。

三网融合为核心的家庭/社区医疗网络建设方案

目前,医院信息化的目的是让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能实现信息共享,TCL可以帮助医院实现这种需求的同时,还能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看病人。2011年初,TCL集团与河北大学合作,携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网融合基础上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照护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患者在家中就可以把自己健康状况的数据传输到医院,供医生进行诊断。医生也可以远程判断患者病情有无变化,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该系统的核心构架是:以病人、远程医疗设备、第三方医疗资源(医院、诊所、健康中心、保险公司、健身会所等)为平台的三大构成要素;HousPital平台的模块化设计,能快速建立远程医疗健康照护的各类应用。这套系统已具备了多种设备数据的传输能力和多项服务提供能力,包括:孕妇的胎心远程监护、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血糖/血压远程监护系统、远程睡眠监护系统、远程健康照护专家等。

在县级医院的合作项目中,TCL集团将为每家县级医院提供欢网支持能力,即:每家装备TCL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医院将来都可以实现和欢网的互联,这些医院的患者都可以在家上实现和医院的健康数据传输和共享。

基于区域协同的远程医疗系统

TCL的区域协同远程医疗系统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获得省地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是方案的核心,并最终使得县医院能够依靠获取的资源提升诊疗能力。远程医疗系统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远程会诊:远程协同医院医生可以将疑难病历发送至会诊中心会诊服务器;专家会接受到信息(手机短信)并在网上完成会诊。

病历集成:各远程协同医院的影像备产生的数据将由集成网关进行集成,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存入远程服务系统。

一体化的会诊报告系统:形成统一的一体化报告,包含不同影像设备所产生的数据。

其中会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诊中心的管理:会诊中心主要包括会诊医生以及医生出诊安排的管理;会诊医生除包括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专长方面的信息,需要维护会诊医生的出诊安排表,以便申请会诊时参考。

会诊的申请:申请会诊时应能够方便地查看会诊中心的当前状况,会诊专家以及专家的出诊安排,会诊时支持将普查人员的基本信息自动提取到会诊申请中。

会诊的预约:会诊中心在收到会诊后,根据会诊申请的要求确认会诊专家,并将预约的信息反馈给申请者。

会诊资料的准备:当会诊申请得到预约后,申请者应该在会诊开始前将有关的会诊资料传送到会诊中心。会诊资料应包括普查的所有信息(数据和影像等)。系统支持会诊资料的目录功能,以帮助会诊人员核对资料的完整性和快速地定位信息。

第8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远程诊断;专家系统;3G

1、 序论

随着现代电子控制技术渗透到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汽车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电子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却客观上造成了能够跟踪和掌握汽车领域高新维修技术的技师和专家的缺乏,而且随着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趋势还将日益明显。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诊断倍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开放式软硬件体系结构也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成为系统开发的必然趋势,今后的诊断设备只有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互联网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为汽车维修行业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提供了快捷和自由的途径,也使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和信息处理的汽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成为可能。

2、 远程诊断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利用专业汽车诊断工具进行综合性检测诊断的阶段。但是维修工人技术老化,不全面等问题,经常无法快速、经济地利用各方面的技术力量解决故障。维修企业自身诊断资源有限,尤其是对于高档进口轿车,缺乏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由于地域和方式的限制,无法快速、迅捷地满足高速公路上汽车应急诊断维修的需要,而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恰恰可以成为传统诊断技术的补充。

远程诊断系统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的远程故障诊断体系结构,它可以增加用于远程诊断的服务器组资源,可以与该技术领域力量较强的大型维修企业、科研院所或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建立的故障分析诊断中心互联,同时可以与相关专家建立一种协作关系,共同为系统提供远程故障诊断服务。

远程诊断系统接收到用户发出故障诊断请求后,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汽车维修领域的专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调动服务器所有技术资源,实现对故障的实时读取及诊断,并结合现场提供专业维修指导。远程故障诊断技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为用户提供专业维修服务。

远程诊断系统可以建立丰富的诊断数据库和诊断知识库,采用智能分析技术,对知识库中的案例进行汇总、统计。可以依据故障现象和故障代码等手段,自动形成多个维修诊断预案,并由多个专家协同会诊,确定最终的维修诊断方案,指导现场维修人员完成零部件更换等维修动作,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远程诊断系统可提供远程示教、技术培训等功能,对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改变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而国内由于受网络基础、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起步比较晚。但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汽车远程诊断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在汽车运用领域所占的地位必将日益提高。

3、 远程诊断的系统结构

图1 远程诊断系统结构图

远程诊断系统(Remote Diagnosis System)以互联网为应用平台,分为维修技术中心,服务器组和各地4S服务站等主要角色。

维修技术中心:

召集视频维修专家、汽车技术专家,利用网络通过视频、语音协商,指导现场汽车诊断维修,确保车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时诊断、维修和技术服务。

服务器组:

包含注册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案例服务器等具有特定功能的服务器组,用于管理、响应、存储远程诊断过程中产生的请求和案例。

各地4S服务站:

分布于全国各地,装有远程诊断终端系统,可以通过服务器组和维修技术中心进行音视频交互,并将车辆当前即时总线信息实时地反馈给维修技术中心的维修专家,进而接收维修专家的专业维修意见。

4、 远程诊断的功能模块

4.1 网络安全模块

本系统中采用动态域名解析技术,即在广域网内申请具有固定IP地址的注册服务器1台,其它客户端设备在启动时均登录到服务器,并将公网服务器动态分配的IP地址进行注册,之后通过服务器的中转,任意两台设备之间都可以进行数据交互,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图2 远程诊断系统网络模型

如上图所示,假定维修技术中心1与4S服务站2需要进行远程诊断服务,则首先都需要连接到具有独立公网IP的注册服务器上,进行登录注册及身份验证等安全信息核对操作。进而由注册服务器记录二者在这一时刻的动态IP地址,维护类似于路由器中路由表的客户端注册信息表,通过客户端注册时携带的注册信息建立二者间的映射关系。注册服务器与客户端间按照约定的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交互,在维修技术中心1与4S服务站2间建立起一条虚拟的通讯链路,使其双方能够进行完成数据交互,进而完成远程诊断功能的需要。

4.2 音视频采集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通过高性能的音视频采集设备,提供高质量、低环境需求的针对车辆故障的服务系统。支持多种会议模式,通过视频、音频、文本、远程桌面等手段以及丰富的车辆故障维修资料、专家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远程车辆故障处理平台,可广泛用于各服务站会议、客户服务、汇报工作、培训、联络等方面。

远程诊断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视频压缩技术标准H.264及G.726的音频编码标准,借助该技术实现了视频及音频的实时编码(CIF格式15帧PAL)并精确同步,实现了动态码率、可控帧率、帧模式选择、动态图像质量控制,采用软件及硬件相结合构成,画面、声音清晰流畅,保证了远程诊断系统的画面高清晰性。

H264标准是由JVT(Joint Video Team,视频联合工作组)组织提出的新一代数字视频编码标准,此标准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的大小如果为88GB,采用MPEG-2压缩标准压缩后变成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标准压缩后变为879MB,从88GB到879M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102∶1。H.264的低码率(Low Bit Rate)使其在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

采用区域的图 像分割算法与图像的压缩算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传输区域按信息的有用程度进行分级压缩。使得压缩后的图像具有高的压缩比的同时又能实现对感兴趣区域的无损恢复,既减少了无用信息的传输对图像传输速度的影响又为专家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细节。

4.3 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的实时采集分析模块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作为平台,采用6万色真彩TFT液晶触摸屏方式实现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交互,系统实时性极强。可以同时支持CAN、K等总线协议,能够对汽车总线上广播的车辆传感器等信息进行实时捕捉、无一遗漏,并以时间点为驱动,经加密、压缩处理后发送给远程诊断平台,能够实时、真实、准确的反映当前车辆的运行状态。并在远程诊断平台端辅以分析软件,以曲线形式将实时数据准确绘制,使得维修专家在异地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前待检修车辆的动态数据变化,使专家如同在现场般做出最恰当的维修指导。

图3 远程诊断系统采集分析原理模型

4.4 专家系统模块

远程诊断系统将会建立一个完善的针对汽车故障诊断维修的分布式案例系统。可以将典型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过程以多媒体的方式存储为案例记录的形式,并通过互联网将这些存储在数据中心的典型的案例分享给终端,使终端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在线获取典型案例中的知识。由于有些故障和技术现象并非经常发生,因此案例将成为一种十分宝贵的技术资源。可以通过案例来完全复原故障发生时的整个诊断维修过程,使得任何终端用户都可以有机会学习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故障。

专家系统模块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4 远程诊断系统专家系统结构图

5、 远程诊断的扩展模型

5.1 3G网络扩展模型

随着3G技术的日益发展,我国国内的3G网络也越发普及。在现有远程诊断系统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3G手机的音视频功能,为广大车主提供如在修配厂一样的专家服务。车主可以通过3G手机将车辆的故障情况拍摄并实时传递给远程诊断终端的专家会场中,由维修专家针对手机所摄录的故障现象给予快速维修建议,可以为广大车主的出行提供最可靠的服务保障。能够协助广大车主准确的描述故障现象,便于维修专家指定维修方案及调度维修资源,特别是对于在高速公路或郊外需要应急救援的车主,快速准确的定位汽车故障,能够使救援人员更加迅速的赶到故障现场为车主排除故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导车主进行紧急处理自行排除故障。

应用模型如图所示:

图5 远程诊断系统3G应用模型

5.2 Web方式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Web方式以其平台无关性及方便访问的特性越来越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由于用户可以在全世界任意一台电脑主机上通过网址访问远程诊断系统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其便捷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试想一下,在远程诊断系统日后的应用中,以Web方式构架整个远程诊断体系,并提供专业的维修视频下载,经典案例回顾,高发故障统计等等专业化服务,搭建专家车主交流平台,增强诊断专家与广大车主的交流,能够更加实际的贴近广大车主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跨地域的远程诊断服务平台。在方便广大车主使用的前提下,必将能够更加丰富远程诊断系统的应用领域,真正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开放的汽车远程诊断系统应用平台。

6、 总结

汽车远程诊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涉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也仅描述和实现了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个实用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只有在汽修企业、科研院所、汽车生产厂的协同支持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可以确信,由于其准确性和高效性,这一新兴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随着我国的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远程会诊解决方案范文

1.1临床支持决策

系统决策指的是依据储存的患者信息,从许多种医疗方案当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一种方案。这种科学的决策方案有助于医生做出科学的诊断方案。在决策系统中包括较为全面的医学知识与临床基本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能够调用若干诊断方案,实现科学治疗。a在决策系统中根据医学知识对于一般的病情能够调用出一般的用药取值范围,进而达到提醒医生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经常发生尿频、尿急等症状,决策系统此时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提醒医生应当首先排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b决策系统当中有科学的医疗数据库,可以链接多个医疗方案,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诊断问题。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当中需要医生具备多样的医学知识与信息辅助决策。c决策系统能够及时将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的联系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更好的录入医嘱。

1.2医学信息资源的检索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能够快速的提高检索效率。目前国内外与地区均建立可医疗数据库,实现了多年代多病历的大数据储存。由于数据与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视频、文字、图片等,所以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交互。

2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2.1简化工作流程,方便病人就医

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医疗工作的效率,此系统当中包括患者在医院的所有流程,从而使得整体工作规范化,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就诊时间,体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2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在医院信息系统当中能够满足在医疗护理、结算过程中的各种流程。其中主要包含了记账、划价、结算、药房取药医疗费用等,实现了统一的管理。一旦经过主管部门的确认或者医生签字后,就成为不可以更改的有效文件进行电子保存。不但能够确保医疗管理流程的顺利进行,还起到了医护之间相互监督、约束的积极作用,避免不同部门由于沟通不及时而出现脱节现象。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2.3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的医疗经费与物资管理系统可以涉及到多方面的医院经济管理,实现了不同部门与人员的交流,能够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下,可实现医疗经费、物资的有效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物资和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

3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领域未来发展

3.1生物芯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生物芯片已经能够实现,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利用与临床会诊、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内。现阶段,基因芯片、DNA芯片等生物芯片均被投入使用,但是生物芯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远程医学

远程手术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利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软件及机器人技术完成整个手术过程。相对于人工手术来说,远程手术操控更加的准确,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医疗事故,有效提升医疗质量。

3.3人工智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