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

第1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联体;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分级诊疗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 city based on remote medical syste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joine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proposed telemedicine solutions based on conjoined, remote medical service application mode of the conjoined, sharing quality resources to promote regional medical conjoined institution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serious illness in the hospital, minor illness into the commun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masses to solv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roblem.

Key words: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s; Telemedicine; Resource Sharing; Tiered Medical Services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1]。远程医疗契合当前医疗模式转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未来医疗模式更加强调提高医疗质量、减缓医疗成本增长、改善病人和群众的健康状况水平,而远程医疗是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广州市启动了北部山区医疗帮扶、偏远地区卫生对口帮扶等项目,旨在借力广州在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人才和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北部山区、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1+3政策文件和市医改工作部署,广州市于2014年正式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医联体建设要整合大量的医疗资源,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基层医疗发展,远程医疗应用能够帮助医联体探索“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新模式[1],实现优势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分级诊疗,重新构建医疗体系,平衡医疗资源和患者分布,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1 设计方案

1.1建设目标 广州市区域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构建,旨在通过广州市卫生专网为联网大型医院、中型机构以及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远程护理、远程教育、远程预约、远程资源共享等服务,从而充分利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同时,为实现远程医疗应用系统的应用和落地,制定了配套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指导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切实加强及规范了远程医疗的管理。目前,广州市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系统,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1.2系统架构 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及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广州市现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合区域实际需求,做好医联体信息化顶层设计及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医联体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医联体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系统总体架构,见图1。

1.3配套标准规范 广州市区域医联体信息化各类应用系统和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连接,可以采用市级平台的相关标准规范,如: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存储及调用规范等,甚至可以让医联体成员机构直接使用市级平台提供的相关功能组件,如:注册服务、交换服务等。

1.3.1管理机构职责 市卫计委负责市级远程会诊中心以及专家库的建立、运作与管理,负责对全市医疗资源分布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区卫计委负责辖区内远程会诊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负责区内远程会诊业务的指导及考核;具有提供远程会诊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本院远程会诊设备的维护以及专家的管理,指定联系人负责对外院的会诊邀请进行审核并协调院内会诊资源。

1.3.2远程医疗业务的开展原则 ①坚持临床诊治需要的原则。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合理诊治,根据病情需要实施远程会诊,确保医疗安全。②坚持规范会诊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会诊。③会诊医疗机构所出具的会诊报告仅作为邀请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参考。

1.3.3业务审核规则 邀请医疗机构需对患者的会诊申请的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于不完整的会诊申请需返回原申请医生进行修改;对于不合理的会诊申请予以驳回,并通知患者本人;通过审核的会诊申请单将发送给会诊医疗机构。会诊医疗机构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原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会诊医疗机构联系人应当及时安排医师进行远程会诊。会诊影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2 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

Y合目前医联体建设的要求,以医联体为枢纽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医联体内重点专科对口扶持、业务指导和远程会诊机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居民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本文重点探讨医联体下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主要包括:

2.1远程会诊 广州市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医联体成员机构之间的院际会诊,是区域医联体医疗资源更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广州市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都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纷纷流入市、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

远程会诊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平台、视频会议子系统、会诊管理子系统三大部分[2]。其中数据交换平台用于传输各种信息。包括采用影像信息和非影像信息。采集影像信息是指通过影像采集设备,将患者有诊断价值的如CT片、ECT片、MRI片、X光片等医学影像文件采集下来,并以DICOM协议或其它协议进行网络传输。采集非影像信息是指把患者以往的非影像信息,如处方、医嘱、检验检查报告单、住院病案、出院小结等采集到中心端或传送到会诊医院。会诊开始前,数据交换平台将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情况(如既往病史、入院原因、各种检验及化验的结果、初步诊断结果、治疗结果及患者医学影像图片等资料)发送到专家所在的医院。在会诊时间,专家可随时调阅的患者的医疗信息情况资料,为远程咨询会诊专家提供诊断依据。会诊结束时,由专家给出书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并通过资料采集或传递功能把专家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等信息传入中心端。

2.2转诊预约 实现双向转诊预约可以合理利用区域卫生资源,有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积极发挥广州市卫生局所下辖的市级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促使基本医疗逐步下沉社区,社区群众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型医院,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3]。跨医院转诊将综合解决转诊业务管理、转诊临床信息共享、医生间和医患间信息交流及转诊相关医疗资源管理的问题。

2.3远程监护 远程监护技术是近年来远程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欧美各国一直致力于对远程监护的研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推动其发展。远程监护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监护中心、远端监护设备和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监护中心可以位于急救中心、社区医院、中心医院或其它医护人员集中的场所,其功能为接收远端监护设备传送的医学信息,为远地患者提供多种医疗服务。连接远端监护设备和监护中心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程控电话(PSTN)、交互电视、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ASDL)、光纤网(ATM)、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蜂窝通信(移动电话GSM)等。远程监护的支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医学遥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等多个方面。

2.4远程科教 远程科教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2.5区域辅助检查应用(区域PACS模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

2.5.1区域PACS中心 从全市放射信息整体化出发,为区域内放射数据提供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接口,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放射数据集中管理[3]。并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整合区域影像诊断资源,消除卫生领域影像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统一构建医联体范围内影像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的平台,全面提升医联体内的影像诊断水平。

2.5.2区域检验中心 在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资源整合,建成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区域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可以实现检验数据全市共享,检验仪器全市共享,有效开展临检质控。检验标本由物流统一上门收取,检验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实时回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的医生工作站进行调阅,实现医联体内检验资源共享。区域检验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2.5.3区域心电中心 整个区域心电诊断系统的架构由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移动方案(救护车或上门随诊)构成,各点之间通过区域的高速医疗专网和3G网络(仅在区域中心部署3G网络接入点)进行连接[4]。区域心电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市级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心电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全区域范围内的心电协同诊断服务,包括: ①心电诊断服务:针对一些配备心电图机,但缺乏专业的心电诊断医生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通过区域心电诊断系统,将心电图自动上传至服务平台,由上级医疗机构心电诊断,给出专业的心电图分析报告,服务平台将诊断结果回传给基层医疗机构。②心电远程会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基层医院有疑难病症可以向上级医院提出会诊申请,并把心电图信息上传区域中心,上级医院可以使用此系统提供会诊服务。③患者心电报告共享服务:数据中心可与所有医疗机构内部的心电信息系统集成,患者在区域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社区服务站、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或医院)做的心电报告都可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共享,方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既往病史,减少重复检查,给出更具准确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

3 结论

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系统能与区域内其他数字医疗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协同工作,同时要具备适应性强的特点,既可以满足目前医联体信息化需求,在两三家医院之间先进行小规模试点互连进行会诊,也可以由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规模的远程医疗应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获取市以外其他省市区域远程医疗资源,开展更广领域的会诊[5]。未来将继续探讨和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机制,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06:1-3.

[2]叶志前,唐保昌,刘进,等.基于B/S模式的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设计和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02:120-123.

[3]陈小康,戴春林,鞠鑫.基于混合架构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信息平台技术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04:325-329.

第2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市卫计[2018]  号)精神,我院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现将我院2018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18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18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2018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第3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我国医疗服务痛点

《报告》总结出我国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五大痛点,并探讨了互联网医疗在重塑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国家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医保收支结构、医疗关系形态重构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和发展的机遇。

痛点一: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反映在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两个层面(图1)。从医疗机构来看,我国优质医疗机构多集中在城市,尤其多集中于东部。根据中国2013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统计显示,11.2%的三甲医院资源集中在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而地方各省中多聚在省会城市;东部卫生机构总床位数超过全国总数的40%,西部卫生机构则仅为29%,东部较西部多出近4.2万家医疗机构。

从医生资源数量上来看,医生资源分布失衡。东西部城市的差距则更为明显,一些东部发达城市的医生资源可达到西部城市的3?4倍。另外,优质医生资源向三级医院过度集中。在我国被调查的医院中,三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人数占到总数的55.7%,而非三级医院中的中级以上职称医生比例仅为19.8%。

因此,重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未来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诉求。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相继成熟,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资源重塑方面具备了条件和能力。借助互联网超越物理时空的特性,互联网医疗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在重构医疗新秩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痛点二:分级诊疗推行效率低。

虽然新医改提出要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完善体制,从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然而,新医改实行至今已有7年,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仍未见明显效果,“抽水机现象”愈演愈烈,“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反映在双向转诊的推广和实践上。在我国,双向转诊面临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导向性差、机构转诊制度缺失、管理割裂和区域卫生规划不合理等困难。

如何能够打破旧模式下所形成的行业壁垒、部门利益、行政区划和专业局限,对各类医疗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已成为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我国目前已经开启了多个网上医院分级导诊模式、互联网医联体和借助互联网的社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平台的试点,以互联网医疗助推国家分级诊疗体制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痛点三:以药养医积重难返。

目前,医院医疗服务费用低,但是药价虚高和过度使用医疗资源导致医保负担仍然较重,其中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总额的45%。从以药养医到医药分开,医疗服务费相应提高,基层医院可能更需要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以吸引更多患者就医;公立医院可能需要控制大处方和过度医疗,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互联网介入医药新生态,医药电商重构药品供应链,PBM提供医疗福利管理,可穿戴设备与随之产生的大数据分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远程医疗与在线健康咨询均有助于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痛点四:国家医保存系统性风险。

首先是医保结构不合理,我国医保以政府医保为主,商业医保为辅。其次是医保收支失衡,支付压力增大。支出逐年增长,未来可能收支失衡;支出总额较大,2012年三保(城镇职工、居民和新农合)财政支出9000亿,2013年为1万亿;收支增长率失衡,2000-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33.20%,而支出年平均增幅为34.39%,未来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此外,从支付管理模式来看,支付不能满足投保人需求,支付制度推高医保开支,造成了小病必须去定点医院,给患者增添麻烦,大病报销额度不足必须自付或者依赖商业健康保险。这种支付模式让患者不能自由使用医保基金,最低报销标准的存在推动了医院和患者的过度医疗,增大了开支。

互联网医保切入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使医保分类多样化。以互联网与传统保险业结合,提供在线选择保险种类、保险性价比对照、在线投保、在线保费支付等方式让医保互联网化,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医保方案,减少退保率,让投保与赔付便捷化。投保人主动选择保险种类的方式可以教育市场,提高市民对保险的关注度。并且通过减少医保支出,预防恶意投保行为,提高医保支付便捷度和医保多样化,保证医保行业平衡发展。

痛点五:医院、医生、患者痛点多。医院方面的诸多痛点上面已有分析,总的来说,都集中在医院盈利的需求、职能本身所需的公益性和行政干预三者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上。就医生而言,特别是上级医院的医生,痛点同样来自于这三个方面。其中原因都可以归结于医生收入、医患沟通和医生职业发展的困境,体现的是医生-患者关系、医生-医院关系的紧张。

作为患者,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大多公民对医疗知之甚少,不但使医患沟通成本非常之高,也使小病往往发展成大病,导致“看病贵”。医患沟通的缺失再加上目前对医疗纠纷处理的行政流程不够通畅透明、鉴定机构公信力不足,造成的误读和误解加重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医患关系紧张在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小病大看”现象的盛行,患者就医首选大医院大专家,将过量的医疗需求集中放到少数医院上,使得“就医难”的问题被指数性放大,也对优质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在旺盛的需求下,借助互联网建立新的沟通渠道成为了一大热点,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医交流社区、患患交流社区等新的尝试层出不穷,互联网医疗在各方关系重构中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可借鉴医疗模式

面对我国传统医疗服务的多痛点现状,《报告》总结了美国的医疗服务模式,对我国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有可借鉴的作用。

首先从美国医疗保险机制、医生自由职业制度、双向分级诊疗模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美国的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图2)。

美国商业保险发达,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强。保险公司可以有效管理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引导患者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就医,引导医疗机构与医生提高服务能力、降低治疗成本,进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患者不想支付高价的保费,就需要遵循医保公司的规定通过转诊的方式就医。门诊和诊疗费报销比例不同,保险公司提供医院和医生列表,患者通过保险公司指定的家庭医生转诊到保险公司签约的专科医生,基本免费;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到没签约的医生,支付少部分费用;不经转诊预约签约医生,支付将近一半费用;不经转诊直接预约未签约医生,支付大部分费用。住院费用高最多报销5天住院费用,患者需及时向下转诊到护理康复类医院。保险公司与医院或诊所签约使之成为定点医疗机构,与医生签约使之进入医保内的医生目录。当患者复发率高致医保花费过高,如是医生原因则可能解除合作,医疗机构可能解雇医生;如是医院场地和器材原因,可能解除合作。

美国医生自由执业、分级诊疗体系成熟。从医生方面来讲,美国医生与医院间不存在人事隶属关系且财务分开,医院只是行医的场所。医生凭借行医执照自由执业,绝大部分医生有私人诊所,治疗需要时向医院提出申请,医生通过付给医院场地费的方式,在院内收治患者、做检查以及租用医院的手术室等设备。财务收入方面,保险公司会向医院支付检查、设备、住院等费用,向医生支付诊疗费用。患者看病时,他们根据医生资料和评价,选择自己医保签约的医生,因此,美国医生会在类似ZOCDOC这类在线预约平台上注册,提交个人档案和空余时间段,方便患者预约,同时提高知名度、建立个人品牌。

诊疗次序方面,患者可能通过双向分级诊疗、急诊就医和非医保直接就医的模式就医。双向分级诊疗模式针对拥有医保的患者,是应用最广的模式。患者通过社区门诊的家庭医生进行首诊,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家庭医生会出具转诊单将其向上转诊到专科医生或综合性医院专家,由专科医生出具治疗方案,需要后期护理者再向下转诊到社区医院或护理医院。急诊就医模式有两类,一类是拥有医保的急病患者,直接预约医保范围内的急诊医生;另一类是没有医保的患者,直接预约公立医院的急诊室。非医保直接就医模式的所需花费全部自理,非急病患者直接预约综合医院专家或专科专家,类似于我国目前的专家预约,但是由于美国医生会选择具有支付能力的人,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中产阶层。

医疗主体方面,美国医疗行业与我国不同,营利性的私立医院是医疗行业的主体,包括医学院和医学研究机构的附属性医院,一体化保健组织,大型连锁医院,社区医院(门诊),专科门诊。服务分类齐全,满足从治疗到护理的各层次专业服务,有社区医院(门诊)、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以及长期护理院和精神疾病医院。其中,社区医院是美国医院的主体,提供70%的床位,收治60%的患者,大多数社区医院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和二级医疗服务,部分能提供三级服务。社区医院是患者就医时的首诊,只有通过社区医院的转诊,患者才能流向其他医院。社区医院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联合形成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部分级诊疗。其模式有学术中心和社区合作两种,前者是附属医院与社区医院医学上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后者是附属医院与家庭医生投资成立新的营利性医院。

另外还有责任医疗组织(ACOs),它是2006年提出的新概念,指以初级保健医生为核心的自愿性医联体组织,旨在为联邦医保(Medicare)的参保者提供协同性优质医疗服务并控制医保费用。主张通过医师联盟来衔接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和服务之前的协调与合作,并因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而在满足了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中心(CMS)制定的服务质量绩效标准的情况下,ACOs可以获得因成本压缩、效率提高而带来的部分节余收入,并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根据CMS的声明,截至2014年1月30日,ACOs已经节约的医保经费超过3.8亿美元。

ACOs模式的推进,使美国医疗市场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革首先反映在药企的营销方式上。通过联邦医保和ACOs组织引导的价值医疗评价体系,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从过去强调价格转变为强调疗效。为了适应竞争,药企由过去的单纯卖药转向提供整体疗效管理服务,纷纷开展了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从而整体上带动了美国互联网医疗业的发展。

《报告》还介绍了互联网深度结合医疗服务模式,并对新兴医疗服务的发展和成果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第一,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情况。美国远程医疗发展迅速,一方面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在于政府的合理引导。从服务本身来说,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陆续制定出针对远程医疗服务的全方位法规,涵盖了远程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信息规范、服务提供者、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监督等。服务的规范化不但避免了医疗资源因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浪费,也增加了公民使用的意愿。

从患者方面来说,美国医疗服务费用较高,远程医疗的方式可显著减少就医开支。同时,从2010年《平价医疗法案》起,联邦医保对远程医疗服务的报销范围和力度就开始逐渐加大,目前在美国大部分地区保险报销都已涵盖了远程医疗费用。这两者极大地促进了患者对在线服务的接受度和付费意愿。而从医生方面来讲,传统模式中医疗业碎片化现象严重,通过远程医疗服务的模式可大大增加各医疗机构之间协调工作的效率,降低行医成本。随着联邦医保引导的价值医疗改革的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可节省大量的医保经费,从而为医生和医疗机构带来更大的收益,因而医生和医院参与动力也较高。在医疗中各参与方的推动下,美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第二,医药分开助力处方电商发展。药品终端市场参与者市场占比依次为连锁药店、医药电商、医院药房以及单体药店。从提供的药品种类来看,医院药房主要提供医院内专用药,其他三类药店主要提供处方药、非处方药、健康用品以及医疗器材等。处方药放开,患者凭借处方单院外购买处方药,电子处方流通后患者可以凭借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在线购买处方药,而且网上购药能医保报销,因此80%的处方药通过院外销售,医药电商销售药品中有50%为处方药。除药品销售之外,美国药店还需要提供药品配制、处方审核、处方药控费,以及常见病和慢性病等诊断和常规诊断服务。

第三,电子病历与电子处方有效结合。奥巴马医改近年谋求建设电子病历系统,运用统一标准、出台法律条文并且使用特殊IT技术传播方式保证信息安全,推动电子病历全美流通。患者只需要在连锁药店注册,提交自己的社保号、电子病历以及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就能建立个人档案,未来患者可以在线购买电子处方内的处方药。电子处方与电子病历方便处方药在线销售,网上药店通过为患者提供慢病治疗的处方药助力健康管理。

第四,PBM协调药品总体控费。PBM模式是介于保险公司、医院、患者及药店、药企间的平台模式,PBM公司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监督及管理服务(图3),一定程度上在降低总体医保开支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患者去医院或诊所就医,医生开具处方后,PBM可根据患者处方信息对处方进行审核,提供医生用药建议,包括药品的用量限制、药品使用权以及可报销药品类别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医生医疗服务水平以防止因为多次就医带来的高费用问题。

最后,在对国外经验剖析的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美国经验对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启示,同时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医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其包括建立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携带可穿戴医疗设备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的健康管理,并将资料记录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供医生诊断使用。居民看病先去社区医院进行疾病筛查,能治疗的患者留在社区医院诊疗,不能治疗的患者由社区医院转诊到医院治病。

医院则按照服务范围分为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提供专业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拥有专科诊断治疗的器材设备,由医疗级别的可穿戴设备厂商投资设立,实现专科医药-医药-设备检查的专业疾病生态圈,也可以由公立医院的医生投资设立专科门诊,或者成立类似慈铭体检的专业连锁医院;综合医院提供全科目诊断与治疗,由公益性质的公立医院、PPP模式的公立-私立医院合作模式以及公立医院医生走出体制成立的医生集团为主。

另外,独立的社区康复中心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缓解目前三甲医院床位紧张、护工不足的现象;类似美国太阳城模式的专业养老机构模式,对于缓解随着老龄化时代带来的养老资源不集中、专业化不强的问题有较大的意义。

为了实现以上的医疗服务模式,解放医生呼声日起,从医生多点执业开始,到放开医生自由职业,再配合着相应的政策支持能够真正起到医生资源优化的作用。远程医疗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节约了患者就医成本,从医联体范围内B2B模式,到B2C在线医生对在线患者的远程医疗模式,从健康咨询的轻问诊到医生问诊在线化的远程医疗发展,远程医疗有助于均衡医疗服务。医保提供商通过引入医师或者类似于ACOs的方式介入医疗服务提供阶段,通过审核诊断与治疗方案,防止过度医疗、医药浪费控制保费支出,缓解医保支出压力,同时激励医疗机构减少过度医疗行为,与患者建立长期医疗服务降低成本。未来,医保支付方式可能由医保签约医药电商,发展医药电商在线购药医保支付模式。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为投保人提供多样化的医保方案,引导投保人双向就诊。放开网售处方药政策,发展医药电商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购药渠道,提高购药体验。

重构我国互联网医疗关系

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医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报告》对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主流商业模式和传统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平台战略作了总结和分析。它指出我国互联网医疗可有效补充传统医疗服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关系重构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图4)。

首先,在互联网对就医、行医、医疗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度渗透的新形势下,关系重构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核心(图5)。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从患者角度出发,提高患者在各就医环节的体验是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所在。以患者为入口的企业主要切入的是患者在医疗信息获取、就医流程和沟通交流方面的需求和痛点。如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服务,对应的是患者逐渐增长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需求;在线问诊服务,它既可向前连接健康管理,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也可向后连接导诊挂号服务,通过在线咨询将有需要的患者引向线下医院和药店;随着线上社交网络服务的兴起,针对患者的医疗类社交网站也应运而生,如我国的“和你在一起”和美国的“Patientlikeme”都是其中典型。还有在市场方面,药品供应链各环节厂商,如药企、药店和保险等,当前都开始重度参与互联网医疗,产业集中度开始逐渐提升。另外,为提高对医疗保险费用的风险控制能力,保险业目前也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二是从医生角度切入,打开信息孤岛,联接医生重构医(生)医(院)关系。当前服务以移动电子病历、用药词典、医学文献库等临床决策工具和医医社交网站为两大主流。在传统模式下,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通过院内邀请、学术会议等方式,沟通成本高、机会少,医医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的困境也制约了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建立沟通渠道和方式,打破孤岛困境的医医关系将得以重构。

三是从医院角度切入,打通最后1厘米,连接患者与信息化服务。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移动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方面。就医移动信息化将医院服务与患者的智能终端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在手机上就完成挂号、医患沟通和医保药费支付等操作。在远程医疗方面,由于政策的支持,以医联体和“医院+药店”的远程医疗协作模式正在开展。不管是就医移动信息化还是远程医疗,都离不开医院的院内信息化建设,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如电子化病历、电子挂号系统和院内网络建设等,都为当前更进一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

其次,BAT(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三大巨头的首字母缩写)进一步打造医疗服务闭环。在目前互联网和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表现的更为积极和热忱。传统互联网巨头作为行业先行者,都已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做了大量布局,其平台服务的意义已经不能单从患者、医生或医院的角度来单独分析,需要综合考量。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前瞻

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环境、趋势和方向的调研和分析,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提出了对未来我国互联网医疗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医药电商(图6)、中国PBM模式、智能可穿戴及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大数据应用等重要垂直分支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第4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6月14日,本报总编辑孙定约请总后勤部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宁义、全军远程医学网网管中心主任翟新海,就全军远程医学网在抗震救灾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启示,进行了深入交流。

首次投入大规模实战

这次地震救援是全军远程医学系统首次投入大规模的实战。原先虽然在军事训练和处置局部的一些突况时有过应用,而这次是首次经受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实战检验,非常接近战争状态。

孙定: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面通信受损严重。依托卫星通信的全军远程医学网,在这次抗震救灾当中发挥作用了吧?

宁义: 全军总共抽组了17台远程会诊车和一套远程医疗会诊箱组,伴随机动医疗队进入灾区展开作业。每辆车都是一个机动式远程医疗终端,通过卫星信道,可以提供双向音视频信号。医疗队只要接通全军远程医疗的卫星线路,就能够向后方报告到达的位置、病人救治的状况、当地的灾情等。

全军远程医学网平时主要是开展远程医疗工作。它所具备的视频会议功能,在这次救灾当中,对于灾区医疗机构和上级卫生指挥机关的紧急通信起到了作用。比如卫生部的办公楼因地震成为危楼,常规通信手段中断,远程会诊车开上去后,卫生部马上就可以对下面开展指挥工作;一线的救治场景和救治情况,也都很快反馈给和后方总指挥部。

这次地震救援是全军远程医学系统首次投入大规模的实战。原先虽然在军事训练和处置局部的一些突况时有过应用,而这次是首次经受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实战检验,非常接近战争状态,惟一的不同点只是没有敌方火力的威胁,但是有着余震带来各种自然的威胁。

孙定: 远程会诊车怎样对前方抢救病人发挥特殊作用?

宁义: 在震区的首个远程医疗病例,是从军队医疗队开始的。而且此次抗震救灾中远程会诊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作用突出。在开始抢救的时候,远程会诊车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前后方信息。但是到后来,有一些病情必须得到多专家、多学科的会诊。这时远程医疗的作用就很明显了。

许多院士、专家都通过全军远程医学网,对各野战医院、医疗队收治的病人进行了指导。他们的意见和指导方案,对于挽救许多病人的生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个病人必须截肢,但是因为身体情况不是很好,医院只好先维持着。后来在专家的远程指导下,医院采取了一套新的手术方案,确保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最后几个从煤矿救出来的病人,全都经过了6位专家、六地同时远程会诊。

孙定: 网管中心在紧急救援阶段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网管中心可以同时支撑多少辆远程会诊车?

翟新海: 地震发生后,网管中心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当时情况非常紧急。5月13日晚,第一辆远程会诊车进入汶川地区,14日凌晨开通了卫星信号。一开始各种应急的工作非常多:一辆辆远程会诊车到达灾区后,一方面要给后方报告灾情和医疗救治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帮助伤员联系后方。远程会诊车开到灾区后,需要有全面的技术保障,总部也要随时了解每辆车的位置,做到实时监控、统一调度。

首先是在第一时间掌握进入灾区的远程医疗车分布状况,为首长指挥提供决策支持。比如哪些医疗队上去了、哪个地方有远程会诊车、哪个地方有固定站点等,尽快通知他们配合指挥部开展通信联络。最早开通远程医学站点的是驻绵阳市520医院。它的固定站点开通后,马上就把伤员救治情况传上来了。其次,协调发挥站点资源的作用。有的医疗队一开始很快冲上去了,但不知道前面是什么情况,远程会诊车没有带上去。我们就打电话通知他们的后方把远程会诊车开上去,很快就都用上了。第三,协调部署医疗车的组网,远程医疗现场救治,地震现场灾区要想办法统筹组网,根据医疗队的部署进行组网。

全军远程医学网网管中心根据前方的需求,可以随时提供卫星信道开通和指挥调度。从网管本身来讲,我们可以同时管理1000个站点;只要卫星信道的带宽能够支撑,站点就可以开通。全军远程医学网根据前方需要,为他们调用后方专家资源提供医学支援。

很多作用出乎意料

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多专家联合会诊有6次,小规模的会诊有20多次,常规的会诊有200多次。多专家、多学科的综合会诊,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一般情况下做不到的。

孙定: 当初建设全军远程医学网,有没有想到要发挥卫星通信在应急方面的作用?

翟新海: 其实,这次系统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就是应急指挥。为一线医疗队和后方提供通信保障。在地面通信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这个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通信手段,因为不仅可以通话,还能有现场的音视频信息,能够让后方更全面、及时地了解情况,并发出指令,还有一些指挥的措施能够快速地下达。

第二个作用是人性化的沟通。这是我们原来最没有想到的。医疗队员们在一线很辛苦、也很艰苦,时间长了以后,确实需要与后方的家属见面、向领导汇报。抗震救灾期间还碰到儿童节、端午节。通过这个网,后方对前方开展了许多慰问活动。总医院在“六一”国际儿童节那天,就通过这个系统,把总医院救治的儿童、医疗队员和后方的人员、家属召集在一起举办了联谊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陕西省电视台有一个前后方的联线,是一个实时直播的节目,给前方的队员、灾区的孩子送去节日的祝福,效果非常好。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和灾区的一所中学通过这个网进开展心理辅导,第四军医大学的院士跟灾区孩子们说的话,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都是我们提供的支持。

宁义: 有一次,第261医院医疗队在灾区现场与医院后方沟通时,一名医疗队员的父亲在网上对前方的儿子说:“你是代表军队去灾区的,一定要对得起你这身军装!不要顾虑家里!”当时这个场景特别感人,这样的话语,对于前方将士在心理上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医疗救护队员也是人,虽然他们也都经受过医疗专业训练,但他们在灾区时刻处在那种惨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也需要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而类似的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激励。

翟新海: 第三个作用就是远程会诊。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多专家联合会诊有6次,小规模的会诊有20多次,常规的会诊有200多次。多专家、多学科的综合会诊,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一般情况下做不到的。比如在六地同时对一个病人进行会诊,这种会诊一般都在两小时左右,各位专家都可以通过视频系统对病人做一些现场检查,提出处置意见。在前方的专家,比如总医院的专家组,有骨科的、肾科的,他们一方面在前方战地实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方面只要附近有站点,在有病人需要的时候,他们也都赶到就近的站点进行远程会诊。

第四个作用就是应急培训,开展抗震救灾的远程教学。从5月13日开始,我们先后请了国家地震局专家在网上给全军各医院和医疗队员讲地震灾害的特点,请总医院的专家讲怎么救治地震中的病人。因为地震的伤害和其他伤害是不一样的,区别很大。有的人好不容易从废墟中挖出来了,但是如果救治不当,也不一定能活下来。因此,我们对进入地震灾区的医疗队优先组织培训,并且主要结合专家会诊进行。总政和总后还专门联合组织了一批医学院士专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全军医院开展了网上集中培训。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重点发展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医疗,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全军已建成相当规模的固定站点,同时装备了一批机动站点,如远程会诊车等。

孙定: 为什么当初全军远程医学网采用的是卫星通信条件下的工作模式,而没有采用地面网络?

宁义: 当时也是经过反复论证,特别是考虑到卫星网不依托于地面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军队医疗机构在野战机动条件下的应用。应该说当时在论证的时候,我们紧紧抓住的还是军队的根本使命这一关键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看,当初首长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并不是为了赶时髦。

全军远程医学网卫星站点自2001年开始建设,2003年投入使用。系统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整体性特点。尤其是如何解决军队医疗资源分布的落差问题。驻扎在偏远地区的部队,对远程诊疗的需求往往很迫切,而这些地区一般地面网络条件都比较差。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在重点发展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医疗,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全军已建成相当规模的固定站点,同时装备了一批机动站点,如远程会诊车等。

孙定: 我们国家光纤网发展很快。当初你们上马建设这个系统,是不是也有过不同的意见和争论?

宁义: 确实有过争论。一种争论是选地面网还是选卫星网。当时,建这个卫星通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地面光缆的建设还不具备开通条件。一是带宽很难保证,而且要多方协调;二是干线和端点建设成本还较高。因此,综合考虑后还是选择了卫星线路。卫星有好多优势,一是中间协调环节少;二是建设简便,只要设备到位,一两天就能够建成;三是服务质量有保证。

还有一种争论是观念上的。其实,人的观念是信息化的最大阻力。当时远程医疗在国内刚刚开始讨论。有的专家在论证的时候说,中国还有3000万人没有吃饱饭,你们搞这个东西是不是太超前了?再比如在这次救援当中,一开始很多医疗队并没有想到把远程会诊车开上去,后来是我们提醒他们把车开上去的。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总医院,当年有一位院领导认为他们医院的专家队伍很强大,不需要开展远程医疗;我就跟他讲,很多驻扎在偏远地区的部队希望得到他们这样的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指导,那位医院领导恍然大悟,立刻转变了态度积极推进本院的远程医学系统建设。这次,总医院政委亲自带着远程会诊车,急驰5昼夜到达灾区,可见他们对远程医疗的重视。

孙定: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开展应急救治,看来也会是,尤其是军队卫生系统的常态任务。从2003年“非典”到这次大地震,军队卫生系统在应急体系建设、信息化支撑方面有什么样的进步?

宁义: 2003年“非典”以后,国家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系统建设,对疫情和突发事件采取了网络直报的方式。后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批复将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国家整体体系,加强军地联防联控。我的理解就是,国家要求军队负起多样化的使命和任务,充分发挥军队机动性强、敢打硬仗的特点,来共同应对我们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各种灾害。

我们正在推进全军疾控信息网的建设,首先要在军队形成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其次是要和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进行对接,形成国家和军队疾病预防控制的指挥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一体化。为此,我们已经开始了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全军和大军区两级指挥中心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和信息中心,以形成应急指挥节点和疾病预防控制节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军地信息共享、指挥联动机制。

CIO

感悟

构筑四条信息链

概括地说,全军远程医学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构建起了四条重要的信息链,对于将来军队卫生信息系统在灾难应急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是构建了野战机动卫勤指挥信息链。这一条也是我们原先没有预想到的,但这次抗震救灾中,在初期地面通信网络受损情况下,全军远程医疗网事实上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第二是构建起对前线的生命保障信息链。在紧急状态下,多方专家对前方危重伤员救治进行技术支援保障,为前方伤病员救治提供了最优方案。每次大地震、战争以后,除了死亡人员外还有很多伤残人员。要使伤残率降到最低程度,发挥医疗专家的经验,非常必要。

第5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5-0000-02

一、远程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

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占总人口超过70%的农村或偏远地区人口仅享有全国30%的医疗卫生资源,而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则可帮助基层医院尤其是偏远地区患者实现预约专家,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质量与传统诊疗方式一样,但比传统方式更方便快捷,而且通过网络传输,医生可清楚地看到病史资料,从而帮助异地医生提供诊断思路,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此举可直接免除患者的长途奔波之苦及异地食宿,节约非医疗支出费用。对于当地住院诊治的危重患者,也可避免转院途中发生病情加重或恶化,并为及时准确的抢救与治疗患者赢得了时间。

二、远程医疗可有效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目前,远程心电监测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远程心电监测可有效解决心脏相关疾病心律失常的监测诊断问题。只要患者的监测仪报警或患者有任何不适,在有移动信号的地方,按下监测仪上的发送键,就可以将心电信息传输到监测中心,经验丰富的医生即刻做出准确的诊断,使患者在当地就能享受到省级大医院的心电监测服务,并及时得到专家的诊疗指导,既减少了医疗费用,又提高了就医效率,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心电监测水平。目前远程监测的服务内容已经扩大到心电、血压、呼吸、血糖及氧饱和度的多参数远程监测,使多种慢性病同时管理,医院、社区、患者及时有效沟通,从而为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三、远程医疗可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

远程医疗平台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医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需要,可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教育培训,使更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就近、方便地参加和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远程会诊等各种远程医疗形式的开展,可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例资料,实现知名专家与基层医生通过平台进行医疗、科研的探讨及疑难病例讨论,为基层医生提供医疗技术方面的支持,促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

远程医疗的意义在于打破地域界限,让更多的人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技术平台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科学的维护和管理策略。

首先,远程医疗平台的正常运行涉及医学、计算机、通讯技术、日常维护等多个方面,至少需要计算机应用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临床专家、跨专业的管理人员等四方面人员。这些人员作为远程医疗系统的使用者和维护者,其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于确保远程医疗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人员,要开展严格的岗前业务培训,力求熟练掌握远程医疗操作技术,考核合格后才能入选。同时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我国远程医疗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熟悉医学知识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从大中专院校中吸纳卫生信息管理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逐步建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远程医疗信息管理队伍,对于保障远程医疗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要完善远程医疗平台的使用管理。远程会诊前,申请方应向提供会诊方提供患者的各种病情资料,而后提供会诊方根据会诊的目的要求,结合会诊资料,确定会诊时间及参与的专家人员。技术人员应积极开发远程会诊的病例资料管理软件,统一远程会诊病历形式,加强病历资料的编目、分类、整理,从而有利于会诊专家快速有效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在病历资料的采集中,技术人员应注意影像资料的图像质量。影像资料是会诊专家对疾病做出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远程会诊中存在图像数字重建处理后图像不清颜色不正等缺点,影响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开发的软件选择最佳输出品质的最低分辨率,既提高会诊效率,又可保证会诊的准确性。远程会诊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会诊全程进行技术维护,确保会诊音频、视频线路的安全畅通。会诊结束后,应及时、准确、齐全地做好资料的填写,并保存会诊资料,建立会诊材料的数字化管理软件,及时陈列、介绍相关内容,以数据库形式实现对会诊病历的多途径查询,统计的全方位信息管理,努力提高流通阅览率。

再次,要做好远程医疗平台的材料安全管理。患者的病史资料、会诊意见及远程对话的影像材料等应整理、保存好,并采用数据加密机制、身份认证机制等安全措施,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会诊资料数据库由专人管理,不对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个人和医疗机构开放,从而健全远程会诊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并同时加强了远程医学从业人员的责任感。技术人员应开发完善的软件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网络数据的传递载体,从而保证点对点信息的传递无误,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同时注意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预防,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可对网络及数据库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在远程计算机机房的电脑上应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同时医院远程信息中心应安装防火墙,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道安全屏障,实现对数据流的实时控制、过滤和记录,确保远程会诊的顺利开展。

最后,应加强对远程医疗的风险认识。开展远程医疗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有风险,包括监测技术发生记录不良、传输失败等风险,远程医疗模式不见病人的风险,诊疗流程不完善的风险,突发、严重、紧急的疾病本身的风险等。目前远程医疗的风险评估业内尚未达成统一的标准和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模式。但通过实践,采取必要措施,建立较完整的远程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如制定远程医疗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诊疗流程、工作路径,加强远程诊疗后的随访工作,确保患者病情和远程会诊专家建议及意见的瞬时沟通,对降低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家根据从远程患者现场传输来的影像,利用“数字手套”之类的工具,控制当地的医疗器械进行实时检查、监护、护理甚至治疗等数字机械化操作,从而更加有效地对远程患者进行诊治,有效提高远程医疗的服务水平。

计算机远程医疗是医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形成的新的学科领域,当前卫生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以面向基层的高端远程医疗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促进落后地区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计算机远程医疗可迅速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提高这些地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能力。尽管远程医疗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但我们相信通过无数医学专家和计算机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必将会得到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军.远程医疗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J].医学信息,2006,1(19):39-40

[2]余玫,陈守强,伊永亮,高海青,魏敏,刘娟,于秋霞.心脏远程监护应用于干部预防保健37例报告[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6):609-610

[3]王晓华,刘晨阳,叶瑞棉.加强医院远程医疗平台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62

[4]曾斐,朱菊平.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平台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1,25(6):372-274

第6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远程会诊 现代医疗 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

远程医疗会诊是一项跨学科的高新技术,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信息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远程会诊的应用让患者不需要出门就可以享受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病情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可以选择由多家医院的多名专家共同会诊,获取最佳的治疗方案,既省时又省力。

一、远程会诊在现代医疗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我国对于研究远程医疗会诊的起步较晚,但是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疑难杂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

1.1举例说明远程会诊的应用优势

远程会诊是一种结合了现代医学及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具有缩短治疗时间、赢得最佳抢救时间的优势,下面通过典型医疗事件进行具体分析。

1.1.1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近几年,我国出现一起运用互联网技术救治疑难杂症的医疗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远程医疗会诊概念逐步成型。该患者的手臂因为不明原因开始溃疡、腐烂,这种罕见现象让当地医院手足无措,患者因此来到北京求诊。在会诊中,由于北京医院的医生也没有见过此类症状,所以及时通过Internet向国际社会求援,在半小时内,医院受到了将近三百条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最终患者被确诊为感染了噬肌肉病菌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1.1.2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一名年仅12岁的患者因吸入煤气导致中毒昏迷并伴有反复抽搐现象,因当地医院无法救治而耽误了10天病情。为抢救患者性命,某医院联合了电信公司,通过远程医疗专线对其进行远程会诊,为患儿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医院首先运用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连接患者所在医院,通过专网视频连接观测到患者的状态及现场情况,通过传输过来的病历资料进行会诊,通过几位专家联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快速的确定了治疗方案,并指导现场医生操作。

1.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及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包括重大食物中毒和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事件(非典和甲型H1N1等)。我国首创将远程会诊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是某医院通过多途径通讯方式,如专网、公网、3G无线网等,将患者的病历、CT片、X射线片、心电图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送到会诊中心,再利用3G无线技术将视频平台移到病人床边,以方便专家与患者交流。此外,工作人员还将病人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实时动态传输的方法传送到会诊中心[1]。这样通过远程网络,专家不仅能及时获得病人的资料而且还可以观察到患者的面貌及状态,并适当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并最终确定治疗方案,省时省力,免除了患者奔波劳累的痛苦。这种远程会诊模式为推动我国远程医疗会诊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应用远程医疗会诊时出现的问题

我国地势宽广、人口众多,医疗发展水平不平衡,三级医院基本分布在大、中城市,导致偏远地区医疗水平低下。远程会诊虽然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提供了方便,但是另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2]。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远程会诊费用过高,许多家庭根本无法承担,这也是其不能大力推广的原因;二是可操作和维护远程医疗系统的IT人才相对匮乏。

费用过高并不是因为医生的会诊费高,而是电信运营商收取的通讯费用高,需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控制。在远程会诊中医务人员对操作技术并不了解,对计算机的应用也不很熟悉,这就需要配备专业的IT技术人员跟踪诊疗,这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了医院的负担[3]。因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普及十分必要。

三、总结

因为我国各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许多不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低下,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而远程会诊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对平衡我国卫生分布不均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远程会诊作为全新的医学模式,需要一个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过程,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医院会加入远程医疗会诊的队伍。

参 考 文 献

[1]康晓梅,顾民,张雪静.远程会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1,10(37):1636-1637.

第7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急诊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1   20x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过去的一年,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急诊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急诊科建设,多次抽调高年资、高职称医生充实急诊科的力量。科主任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高度重视,善于协调,勇于承担。在这一年中,急诊科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及医疗差错。

  二、重视业务学习,不仅多次组织科室人员的技能培训,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操作,而且从未放松“三基”的学习,在医院组织的“三基”考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三、120急救中心的正式挂牌,对急诊科的发展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院前急救、急诊室、ICU三者组成了有机的整体,急救体系即EMSS初步建立了起来。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创伤病人来源得到了拓展,随着病员的增多,急诊科的救治力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业务量及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医院仍处在创业阶段,急诊科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急诊科是医疗护理风险最高的科室之一,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才能杜绝医疗隐患。急诊科是临床各科室的前沿,急诊科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支持。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前提下,要切实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默契。我们要时刻把病人放在首位,让病人体会到迅捷、安全、有效地医疗服务,对有意见的病人和家属,做好沟通及解释工作,努力化解矛盾,避免争执。

  新的一年,我们将再接再励,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将急诊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急诊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

  20--年对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回顾这一年,在院、科两级领导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热心帮助下,无论是在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上,我感觉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前半年在急诊科,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的辛苦,四天一轮的夜班,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往往是急诊病人还没处理完,门诊还有四五个在喊医生。每次轮到我值班,心里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虽然没有发生一起差错和医疗纠纷,但并不代表我的技术有多么让人放心,我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存在欠缺,作为一名急诊科大夫,我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足的。但这也促使我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回到家后再翻书去寻找答案。这半年来我收获了很多,除了本身呼吸科的一些急救处理,主要还是心脑血管意外和中毒的急诊处理,通过请相关科室会诊,也从他们的会诊意见中学到了很,也使我今后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更有信心了。

  经过半年的锻炼,8月1日我重新回“家”,虽然相比半年前我们的护士人员换了将近一半,但在我们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内四科亲如一家的氛围没有改变,一切都让我感到很亲切。离开病房那么久,病房里已经全面开始电子病历,第一天上班我傻眼了,不知道该干什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开出的错误医嘱及时指出和不厌其烦的指导、纠正。半年来感谢科室里每一位同志给我的帮助,对我工作的配合,还要忍受我的------

  急诊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3

  急诊科在各位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本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在全院科室的积极支持及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管理、医疗安全、业务技能、服务质量及总体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结合科室特色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跟医院建设三甲医院的步伐,加强科室管理。

  今年是我院建设的关键年随着我院急诊医技楼的投入使用,急诊科由原来的不足500平方米,发展到1500平方米,分区实施齐全的新急诊科,做为我院的窗口科室,紧跟发展形势,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和管理,加强急诊队伍建设和稳定。科室高度重视科室管理,按照医院管理制度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核心医疗原则、各种工作流程、抢救流程,完善了各种医患沟通并均已建档立册。认真学习医疗各种急救流程,逐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流程,做到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加强与各临床科室联系,下到临床各科学习,把院内会诊作为科室常规诊治之一,并认真听取各科室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讨论、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衔接机制,保证“胸痛、脑卒中绿色通道”的畅通,全面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之本,立院之根,医疗质量的生命链不容许有任何地方出现断裂,而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急诊科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改进都可以优化整个医院的运作,使患者的后续治疗得到保障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内涵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本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医疗服务原则,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亲情化、人性化、人文关怀”服务,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全科不断学习完善医患沟通技巧,同时建立我院首个“临终关怀病房”给患者及家属创造出舒心、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目前临终关怀的总人数已有10余例,经过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宣教,病人及家属对急诊科满意度极大的提高。

  三、合理布局、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急诊科整体救治能力。

  急诊科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急诊科合理布局是实现快速救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急诊科实际工作情况,将布局优化,优化出以抢救室为中心的急诊手术室、急诊处置室、洗胃室,普通诊室、急诊观察室,临终观察室、胸痛诊室、脑卒中诊室,在抢救室专门设置了复苏单元,并设有急诊药房急诊挂号,并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危的情况进行分诊,极大的缩短救治救诊半径和就诊时间。并增添快速及时检查设备,实现心梗的快速检查。但是要有熟练的抢救能力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和处理,才能尽快减轻病人痛苦,这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加强各种抢救技术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电除颤、呼吸机、气管插管等急诊急救的技术操作。对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充分发挥科主任业务指导作用,亲自参与管理。对相关病例及时进行业务讨论,有助于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术平。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一年来共接诊病人37000例;其中危重病人1280例,成功心肺复苏成功3人,全年为住院处收治患者5000余人,门诊手术600余例,全年急诊就诊胸痛患者3600人,其中急性心梗350人,急性脑卒中720人。救治重大交通事故1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防范事故发生、完善科室不足。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医疗安全在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我们工作中的一丝一毫都关系着病人的生死存亡。病人的治疗结果深刻验证着我们的工作成败。尤其是医疗安全与科室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急诊是医院夜间接诊的地方,夜班患者集中,数量大,针对此情况科室及时调整增加夜班人员以防止忙中出错的情况发生,加强急诊病历等医疗文件的书写管理。组织急救演练,熟悉掌握各种急救流程,在实践查找不足,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及急诊诊治能力,为科室的发展打好基础。

  五、加强整改,展望未来。

  回想过去一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但也认识到许多不足,还有更多有待于完善努力的地方,急诊科目前人员急缺,年龄结构偏大,职称结构失衡,无病房,医保政策方面是制约急诊未来发展的阻力,无法贯穿诊治的始终,这样急诊医生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对病情评估告知等方面做的不充分、不严谨,随着医学科学分支的交叉和渗透,原本属于专科的知识不断转变成全科化的基础知识,全科化的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充实。急诊医师首先必须有高水平鉴别诊断能力。解各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熟悉各系统急症,掌握危重急症的救治,这就是急诊医学专业医师知识的广博性特点,只有总结过去,才能找到差距和不足,才能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提出以下想法望领导给予指点与纠正。

  建立急诊全科病房:由于我院是全科培训基地,暂时没有真正的全科培训实习病房,由于急诊科是全科培训重要的一环节,接诊病种范围广,种类多,有了全科病房,接诊患者后有了后续的观察诊疗,减少很多的医疗隐患,建立全科病房可实现:

  1)、我院全科培训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场所。

  2)、减少急诊医疗隐患。

第8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完成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上海市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中“3521”工程首批试点的五个省级平台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前期上海市医联工程、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及长宁、闵行、闸北多若干个区县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市的健康信息网。

该工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健康信息网为支撑,逐步形成连续、动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通过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交换共享,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业务协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疗,提高检验检查、专病诊治等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健康信息网,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家庭医生制度的运作以及临床用药的使用分析和监管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服务。

该项目通过完善现有信息体系,进一步实现多系统整合,探索跨部门、跨专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人民群众的健康管理为基本目标,提高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卫生服务整体的质量和效率,增进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和公平性,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信息支撑。

“上海市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对于各地开展卫生信息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EDDC)

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

为解决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快速、规范信息采集的问题,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提升疾控机构业务工作信息化能力。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集成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和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合作项目“新(再)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监测数据动态采集在线定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支持下,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自主研发了《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EDDC)》,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该平台基于先进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设计,采用B/S架构,支持集中分布混合部署,能够实现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即设计、调查任务即、调查表即录入、调查表空间位置地图即服务、调查数据即查询和标准化数据字典即维护等功能,用户只需使用兼容的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并完成流行病学专题调查任务的全部信息采集流程。该平台具备采集数据的灵活多样性、及时性、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数据统一管理和利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应急监测、快速风险评估调查、疾病监测、现况调查和队列研究等疾控公共卫生业务领域。目前平台已首次应用于“2011全国职业病流行学现况调查”,完成了调查表数据的采集,调查周期从原计划的9个月缩短到3个月。

湖北新农合一卡通工程

完成单位:湖北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湖北省全省新农合专网已经建立,全面覆盖各级各类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21个省级、29个市(州)级、492个县级、1339个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3106家定点村卫生室分别100%、100%、98%、98%、82%实现与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连通,参合患者就诊时可刷卡就医和即时结报。

截至2011年9月20日,湖北省开展新农合工作的96个县(市、区)共免费为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免费配备磁条卡1509万张(部分县为一人一卡),参合农村居民持卡可在省级和市州级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现场即时结报。

下一步,湖北省卫生厅将以新农合一卡通为基础,丰富一卡通内涵,拓展一卡通功能,并健全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的网络架构,整合各种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连通其他相关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融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于一体的医疗卫生信息化。

湖北省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提高,参合农村居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也显著提高。1月~8月,共有6105万参合农村居民从新农合制度中受益,按参合人数计算参合农村居民相对受益率达156.9%;在提高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已新增终末期肾病和重症精神病等两个病种,近期还将把耐多药肺结核、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等病种纳入试点范围,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

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完成单位: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社区卫生信息化将作为一种支撑社区卫生业务以及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与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社区卫生服务到位、管理到位;通过信息化形成全市常住居民的健康医疗档案,使之真正成为评价老百姓健康水平的手段。

2010年6月,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试点项目验收, 并开始面向全市推广应用。截止2011年3月,该系统已在北京市的8个区县、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稳定运行。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基本完成实施推广,顺义、海淀、石景山等区县进展顺利。市级社区卫生平台建立了526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42.9%,超额完成了原计划2010年底20%的建档率任务指标。

北京市新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和质量;整合了社区已有健康档案信息,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心;为慢病病人提供规范化的评估与慢病管理流程;实现了业务数据的汇总上传和基于业务明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部分绩效考核功能;实现了社区到医院的预约转诊,方便患者由社区转诊到大医院看病,促进居民合理有序就医。

四川省卫生厅完成“思蜀援川”项目

完成单位:四川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思蜀援川”项目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美国思科公司对四川省提供为期三年,总金额不低于1.5亿人民币的援助。该项目共分为五个子项目:

1. 川港康复中心网真系统。主要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远程医疗会诊,其中远程医疗车已在什邡、都江堰、北川等极重灾区多次使用(已累积使用30余次),可以为包括灾区在内的广大基层以及偏远地区人民提供更优良先进的医疗资源共享服务。目前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信息中心与香港青年基金共同向香港政府申请了该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费用。

2. 健康汶川项目。包括汶川县人民医院、汶川县CDC、威州镇医院(羌医骨伤科医院)在内的主要乡镇卫生院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建设,汶川县的移动医疗车也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

3. 健康德阳项目。本项目工作主要包括德阳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项目和健康什邡两个部分。目前,EHR项目的德阳、什邡两个数据中心已经完成,德阳数据中心待投入使用,什邡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农合、区域乡镇卫生院等系统已在新的数据中心上线)。什邡市的涵盖31个乡镇及以上级别的区域协同系统,目前在建设中,红白镇、CDC等单位已投入使用。

4. 健康成都项目。主要包括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心、成都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彭州市人民医院、彭州市中医院、彭州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上述医疗机构在年内已基本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5. 省卫生信息网络项目。协助四川省农村合作医疗数据中心的优化项目、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应急指挥车等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完成了四川省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优化。

思蜀援川项目的整体完成,不仅提升了灾区的卫生信息化水平,还为四川培养了一批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为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探索出了新模式。

厦门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

完成单位:厦门市卫生局

厦门市坚持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一把手的一把手”工程原则(即市卫生局一把手和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亲自负责项目规划、建设、推进),采取2+X的组织模式(政府牵头、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多家公司承担建设)建设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同时为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实施,成立由各主要医院信息科科长和高校教授组成的技术研究小组,政府负责整体规划与设计、需求、相关的管理、协调工作等,技术研究小组负责对需求分析、技术的表达与实现方法的研究、流程设计等,各公司负责专业领域(如影像、电子病历等专业)代码翻译与实施工作等。并在必要的时候协调医务、财务等相关部门配合。对数据的采集安排专人监控,并进行实时查询和不定期检查。另外积极与省外兄弟单位合作,如与总医院联合攻克区域卫生信息化相关难题。

卫生部远程会诊系统新疆项目

完成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1年6月13日卫生部陈竺部长、陈啸宏副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启动了新疆远程会诊系统,标志着“卫生部远程会诊系统新疆建设项目”正式开通。在开通仪式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演示了三院之间的远程会诊以及远程病理会诊情况。

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网络医院整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通信服务商的资源,在全院范围内部署了无线网络,为远程会诊系统提供独有的、有线和无线网络相融合的网络环境,保证了远程会诊工作高速稳定的接入服务。远程会诊系统采用高端音视频采集设备和专用软件,配备高清可移动式床边远程会诊设备,突破了远程会诊场所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院间移动床边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及远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系统可以直接从DICOM3.0数字影像设备和PACS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同时采用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技术,实现病理切片的数字化转换,最终实现放射和病理影像的传输、存储、处理和远程诊断,提高了远程诊断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内建立起了专用的会诊室,可满足24位专家同时进行远程会诊。从患者提出远程申请开始,普通会诊4小时内完成接诊,紧急会诊在2小时之内应诊,专家半小时内完成接诊。目前,医院又建设了远程电子专家门诊及呼吸科24小时远程重症监护系统。

新疆远程会诊项目及平台已经成为我国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的代表性项目,同时也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安徽省颍上县“农村卫生信息系统”

完成单位:安徽省颍上县卫生局

2011年,安徽省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目标是至2011年年底,以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信息系统将实现“无缝对接”,各地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左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完善等建设任务。

安徽省颍上县在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按照卫生部的规范和要求,补充完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在理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条业务主线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数据存储,建设符合本地情况的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基础上提供“惠及于民”的健康医疗卫生服务。

项目为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安装“农村卫生信息系统”,满足村卫生室基本诊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新农合”门诊统筹管理、基本药物管理、工作量统计与绩效考核、乡村医生培训、支持健康档案动态更新等多位一体业务需要,为建立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打下基础,实现“农村卫生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等系统的集成。2011年内将实现医疗机构就医结报“一卡通”。

系统通过内嵌在门诊诊疗服务中“辅助诊疗模块”,帮助村医疾病筛查、诊断、规范治疗,大大增强基层医生规范诊疗意识,常见病的筛查和诊疗水平逐步提升。

309医院使移动医疗成功落地

完成单位:309医院

移动医疗被称为数字化医疗的全新革命,运行在智能手持终端上的医疗、护理软件,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技术与科学的管理理念,集成了如放射、超声、病理等影像、检查检验结果 、心电、监护、手术麻醉、放疗化疗、电子病历等以患者为中心的各类临床诊疗信息,医生、护士可通过无线网络在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手持终端上用手指轻轻一划,就能查看病人的任何临床诊疗信息。

309医院建设并应用到临床中的以平板电脑为医生工作站的移动医疗系统包括: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识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呼叫、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等功能。从病人入院开始所产生的一切与医疗相关的过程,这些都可以利用移动技术予以优化。

移动医疗集成平台在医院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集成HIS、PACS、EMR、LIS等信息系统,通过无线网络、配备移动终端、RFID等,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和床前护理、病人信息核对等功能。无线网络技术、临床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移动手持终端,这三大技术让移动医疗的实施成为现实。

无锡市中医医院的医院“神眼系统”

完成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

“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中国古代对信息获取的一种期待,3G技术引入,使梦想变为现实。

基于物联网3G技术的应用系统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医院信息化最前沿的应用之一,是在医院信息化高度发达、移动运营商大力支持、并运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锡市中医院应用3G技术正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上推进一系列创新应用。包括面向管理者的远程智能监控与移动院长查询、移动办公,面向临床的移动临床信息查询与远程会诊,面向客户的移动健康管理,不仅惠及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还可以方便患者。

医院“神眼系统”是面对医院管理者的应用支持系统,使管理者能够把医院放在掌心里,装在口袋里,“运筹帷幄,决策千里”。院长随时随地都可以查到医院的业务数据,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门诊大厅里有多少患者在排队,了解医患沟通室医患沟通和医疗纠纷情况,了解急诊抢救秩序,甚至自己办公室门口站着的等候者是谁……这些以前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节,如今在无锡市中医医院院长的手机上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也是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

该系统包括远程智能监控与移动院长查询、移动办公。远程智能监控就是将医院数字监控获得的音视频信息发送到院长手机上,院长可以实时监控医院各个角落的现场情况,能支持云台控制,能监听现场音频。移动院长包括总体查询、住院数据查询、门诊数据查询、药品数据查询、物资数据查询等,将院长关心的业务指标尽入“掌中”。移动办公就是将办公自动化系统搬到了手机上。

嘉和美康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系统成功应用

完成单位: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日友好医院

2010年初中日友好医院刚刚完成HIS系统的整体更替上线,就面临了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信息系统改造压力。因此,在2010年~2011年度中,中日友好医院经历了一个“从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向以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全面提升医院信息体系建设”的阶段。 与其他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改造需求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中十分普遍相比,中日友好医院的电子病历及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过程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很有代表意义。

2010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了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包括电子病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移动护理和移动查房的全套临床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共享体系,以患者为中心,以时间为轴线,围绕患者就医全过程,详细、完整的收集所有临床数据。医护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随时随地检索相关信息,为医疗、科研、教学、卫生保健、和医疗保险提供了一个诊疗信息交换、查询和数据共享平台。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建设,到2011年底中日友好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一期基本实施完毕。手术麻醉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全院级建设,重症监护系统也已经在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全面使用,目前移动查房系统也在重点科室试用中。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中,电子病历系统还承担了临床数据仓库的作用,为临床数据的集中汇聚和业务流程运转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华海医信县级医院能力建设

完成单位:华海医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海医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卓越的医疗临床信息化专业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多年来累计服务医院用户达5000余家。2009经《e医疗》杂志评选,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1年,是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大纪年,这一年落实了用于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的中央财政医改补助资金。全国各省市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华海医信凭借雄厚的实力,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以及多年来在国内业界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先后承担安徽、河南、新疆、新疆兵团、云南、广西、内蒙、贵州以及重庆市政府公开招标的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为158个县市的医院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提供领先、稳定、全面的影像应用系统的同时,也为PACS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及优质的售后服务。

第9篇:远程医疗会诊工作总结范文

虽说上述的某些场景只是来自未来的概念,但其中的一些场景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GE公司已经决定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他们的重型机器做点什么,以催生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即GE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正亲力亲为推进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网必然将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延伸到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的沟通,借此将物理世界同信息世界、智能世界嫁接起来,再通过反馈回到物理世界。GE全球副总裁、GE全球软件和分析中心总裁鲁威廉表示,让机器自己学会“说话”,得益于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成本的下降,如今人们可以在机器上安装更多的传感器,以搜集数据了解机器运行的情况。以一架飞机的飞行管理为例,飞机上至少有88个以上传感器被传感、记录,每一秒钟有四组数据产生,同一种信号每一秒采集4次。

互联网的普及和无线传输成本的下降,同样为医疗工业互联网的实现打下了基础。在GE医疗于6月6日启动的“关爱先行”市场战略峰会上,利用GE推出的Optima EMS远程心电管理系统,GE医疗生命健康事业部总经理付强与华西医院心电图室主任王宏治一起演示了与雅安中心医院的心电图远程诊疗。据《21CBR》记者看到的现场画面,Optima EMS系统分为上下两个界面,上半部分如同视频聊天一样,从雅安中心医院传来的现场画面中,可以看到诊疗室里的医生以及一位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下半部分则为远程传输过来的心电图。远程诊疗的患者是一位58岁的男性,在与现场取得联系后,不到10秒钟,雅安的医生便将一幅非常清晰的心电图传输到了会议现场,包括患者此前的一些心电图也可以在系统中查阅,这些心电图与现场扫描的基本没有区别,王宏治也很快便开始了心电图分析。

在采访中,王宏治抱怨道,曾经接到不少基层医生通过微信传输的心电图,请他帮忙诊疗,但由于图片被压缩了,所以完全看不清楚。付强告诉《21CBR》记者:“我们的心电图之所以非常容易在互联网上传输,是因为心电图上面的数据是各种医疗设备中压缩得最小的,一个常规心电图经过压缩处理后,大概是20K,我们用微信发一张图片都比这个大。所以在现在3G互联网的环境下,它的传输非常便捷。”

目前,利用移动设备保持互联互通已不是难事,对于分秒必争的医疗服务来说,便携、快速的移动设备可以为患者和医生可以带来极大的帮助。王宏治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如智能手机大小的心电图监测移动终端,这款供医生监测患者心电图数据的移动设备在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让医生随时与患者沟通,并完成诊疗。

“当患者在医院做了心电图,心电图的医师对心电图产生疑问,他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我们。不管我当时在做什么,在家里,在上班的路上,在车里,我都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心电图。通过这个设备,上级医生可以对下级医生的心电图诊断和治疗进行指导,我可以马上就做出诊断。诊断完成后,将诊断结果通过互联网再传回去给医生,他就可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处理。在当地医院可以解决的话,尽量不将患者转移到上级医院,这样就可以节省患者的成本和时间。”王宏治解释道。不过,王宏治也坦言远程医疗与智能联机中的现实障碍,其一是上级医院如何收费以及上下级医院的利润分成的问题,其次则是产品兼容的问题,第三是网络的维护问题。据了解,目前,GE已经开始为该心电图移动诊疗设备开发应用,如远程超声等应用已投入实际使用。

“智能医疗离不开技术本身,如果没有精准的诊断,咱们谈不上互联互通和精准医疗,所以技术创新是最主要的,‘关爱先行’首先还是技术创新”,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段小缨告诉《21CBR》记者,技术和硬件上打好了基础,接下来就是软件和服务层面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机器不是独立的,软件上应用要不断提升。比如大家买iPad,机器本身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iPad还可以通过App Store下载不同的应用,而这些应用是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群和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开发出来,用户可以各取所需。”

对于广大的中国医疗市场来说,需求意味着什么?在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国,效率低下及医疗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越发凸显,这两个问题分别困扰着大城市的三级医院、高端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基层医院,如何做好设备管理与数据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即使是在基层,中国的医院也不缺乏设备,但医疗设备的生产力仍有提高的空间,以行业医疗设备平均开机率为90%为例,如果开机率提高5%,这就意味着一年将平均多出18天的设备正常工作日,按照一家三甲医院有3台CT和2台磁共振设备计算,每年可增加7200人次的扫描诊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