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养生保健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第1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来保养身体,解放精神,健全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养生不仅涉及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伦理、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养生既要符合医学科学,也要符合机体的变化,更要符合人们心理、习惯和愿望。根据蔡老师对“五行”的解读,笔者发现中医养生理法可以在“五行”中获得解释和支持。正所谓“五行和者,一世无灾。五味调和,可解百病”。

传统中医学对五行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五行的类比。五行,在天为五气,青、赤、黄、白、黑;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在人为肝、心、脾、肺、肾;在志有喜、怒、思、忧、恐;在味有酸、甜、苦、辣、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并有酸属木,多食伤筋;苦属火,多食伤骨;甘属土,多食伤肉;辛属金,多食伤气;咸属水,多食伤血。食类青养肝、赤养心、黄养脾、白养肺、黑养肾。李时珍还说:“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味合五脏之气也。”所有这些,都是应用五行理论类比方法,指导心理、饮食以及疾病过程中的养生保健。它要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五志和谐、五味调和、顺应季节,维持正常的平衡,才使人体健康。这样的理论长期指导着人们传统养生保健,并取得了相当的实际效果。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理论具有明确的历史局限性。一是比类取象可能导致牵强附会的结果,二是这样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及其养生保健理论精确和精细,也使中医学的养生保健逐渐远离了实证研究。

蔡民坤老师在《从“金”的本义谈五行的内涵》一文中认为“金”的本义不是指金属,而是指系统内的规律。简称为“生命程序”,并对五行的内涵作了新的解释:木,代表系统的物质加工和转换机制。火代表系统的能量属性。土,代表系统物质结构。水,代表系统的物质流动性。金,代表系统中的生命程序。这样的“五行理论”表述了生命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同时也符合养生保健一般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养生保健。

首先,养生要根据生命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符合五行中“金”的基本规律。这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各种规律、规则,另一方面尊重规律以养身保健。丹尔曼博士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来探讨衰老过程,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着激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的释放,其水平的高低对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控制着修复和功能的调节。基因控制理论认为,人的衰老是先天设计好的,它集中探讨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编码在人类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基因编码决定了人的体质和大脑功能的特定类型,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衰老速度和寿命。在养生保健中要尊重生命规律,顺应自然,具体要做到作息有时,合四时、合昼夜,避免熬夜,避免抑郁、急躁、激动等不良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疾病观。正确面对疾病、意外和灾难。所有这些都是对自然规律、规则的理解和尊重,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发明创造了干预生命程度的科学方法,如对一些激素紊乱病人的治疗(甲亢、糖尿病的治疗)、激素的替代治疗(性激素、生长激素的补充),在养生保健中则通过合理的运动、睡眠、心理干预调节机体的生命过程,如自我催眠改善负面神经语言程序(NLP)。养生保健一方面要科学地利用现代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应避免对正常的生命过程的损害,如吸烟可以引起机体的器官组织间的平衡紊乱(英国科学家发现,一个典型的烟民每吸15根烟,就会导致细胞发生一次突变),等等。

第二,养生保健要注意保持机体物质结构的完好,这是五行中“土”这一属性的基本要求。对此,我们应检查各组织结构是否正常,排除相应器官的疾病。特别要注意排除肿瘤这样的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一些有害物质,防止化学、物理性质的损害。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各种劳损性、外伤性疾病的发生。这些都是养生中有关“土”的重要内容。这些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与德国科学家奥格斯特・威士曼博士1882年所提出磨损和伤害理论不谋而合。

第三,养生保健要注意能量平衡,符合五行中“火”这一属性的变化。生命过程贯彻着能量的代谢过程。养生保健应注意能量的平衡,避免能量的过多积聚和过多消耗,前者导致机体肥胖,加重机体的负担;后者则导致人体消瘦,或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气虚、阳虚的病理变化。

第四,养生保健要注意机体物质的正常流动,也就是维护五行中“水”的代谢。机体代谢物质的正常流动是实现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机体中,水的流动可以最广泛、最一般地反映机体的物质流动状况,它包括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离子交换机制及所含物质成份,养生保健就是要维护物质流动的正常。物质流动异常还会出现痰湿证变化,产生相应的临床问题。科学家杰斯曼在1954年首次提出了“自由基”理论,揭示了物质流动过程中一项有损健康的机制,成为养生保健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一些自由基,它破坏细胞及其重要成分,还可使机体出现氧化,导致衰老。

第五,养生保健要利用和维护机体的物质加工转换机制,也就是五行中“木”的功能。机体的物质加工转换机制是机体利用外界物质、生成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关键,养生保健就是要利用和维护这一机制。所以在饮食原则中应注意少量、多样、天然,做到食物合理搭配、有制有节、饥饱有度,在肝脏等加工转换能力的范围内为机体提供恰当的物质和能量,避免过多和不足。不足可以引起营养不良,过多则可能损害机体的加工转换能力,如过度饮酒就会损害肝脏,进而使肝脏的加工转换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相应的疾病,所以在养生保健别强调适量饮酒,等等诸如此类。

第2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 认知能力 身心健康

1.前言

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健身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如何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成为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课题。为了推动以健身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音为重点。”把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小学至高中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强调和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为了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从实际行动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

2.学校体育基本情况分析

2.1学校体育目标要和全民健身相统一

与全民健身相衔接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应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各级学校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要做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

2.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对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社会中,学生时期是人一生中的生长发育时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生在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课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指的是“认知能力”,包括智育和德育。在这一时期,学生有健身、娱乐、交往、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意志品质等发展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具有发展学生身体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功能,所以应把发展学生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发展人的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目标和内容,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符合人的社会化需要。

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发展的要求。社会对其成员的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有一定要求,期望每个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这些能力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如果社会成员缺少这些能力,就无法实现文化的继承和创造,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我国出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重视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把提高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作为我国体育的目的。对于体育目的的定位,决定了我国的学校体育应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由过去的“以工作为中心”向“工作和享受并重”转变。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不利的潜在危害,如身体活动减少、营养过剩、生存环境恶化、精神压力增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机会减少等。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我们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我们需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调剂心境,保持身心健康。近年来以健身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望未来,保持身心健康对我们来说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学校的体育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态度,把体质好、具有良好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喜爱体育活动、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习惯的学生输送给社会。

2.3大中小学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与全民健身紧密连接

为了达成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需要依据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建立由各级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构成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各级学校的目标要有所侧重,目标之间要有连贯性,相互衔接。为了达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应建立“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初中阶段侧重学生对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高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大学阶段进一步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系。建立这一目标体系可使各级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下一级学校为上一级学校打基础,各级学校的目标有所侧重,目标之间有连贯性、相互衔接,在“侧重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侧重学习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侧重培养体育实践能力;进一步侧重培养体育实践能力”的体育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达成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2.3.1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阶段应侧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作为目标和内容,在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小学生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但学习多从兴趣出发,对学习的目的性缺乏明确的认识,这些特点在中低学年表现尤其突出。在小学阶段应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多采用游戏化的教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对体育感兴趣、喜爱体育。兴趣是激发人学习的动力,也是维持人学习活动的动力。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体育不感兴趣是人远离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由于兴趣在人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应及早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必须在小学阶段就着手培养。

2.3.2初中阶段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

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有一定的认识,具备系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愿望。因此,在初中阶段应侧重学生对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把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作为目标和内容,在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良好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走向社会后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而且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由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以及可以从学校以外的很多渠道获取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所以可在不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学习内容,选择教育性和实用性强、学生喜爱的内容学习。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应完成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进入高中和大学后,体育教育活动的重点应转移到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自主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能力上来。

2.3.3在高中时期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应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作为目标和内容,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态度。所谓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就是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加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性的基础上展开体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由于高中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喜爱的体育活动集中在少数几个体育项目上,又有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作基础,所以高中阶段可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对体育项目的适应性和参加的体育项目数量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人在一生中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体育项目上。在完成基础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几个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不仅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

2.3.4在大学阶段要更进一步侧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大学阶段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大学生具有比高中生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体育基础,而且大学的体育教育条件整体上也比高中好,所以大学阶段应在高中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围绕着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展开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作为目标和内容,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做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

3.结语

随着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学校的体育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学校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处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之间的关系时,要做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把“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作为本阶段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和培养学生在一生中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态度。

参考文献:

[1]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编写组.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

[2]文部省体育局监修.体育指导实用手册(株式会社)行政[M].1997.4.

[3]王海光.社会运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5]李伟听等.全民健身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第3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和关注的问题,儒、道、释、佛、医等各家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似乎已不完全适应,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在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中,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参入到不择手段与道德沦丧的竞争索取中。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再加上居住的环境日趋恶化———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社会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等,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于是现代保健体育越趋热门,内容繁多。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养生术作为一项优秀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走到了今天,它将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竞技体育非常发达的今天,理清传统养生体育思想与现代健身理念,使传统养生术与现代保健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现代保健体育科学,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方法

1.传统养生的内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养生术、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国内最早出现“养生”一词,见于战国时期《庄子•养生主》,其源出自《老子》“撮,养也。意味保养自己的生命,使其延年益寿”。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辟谷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总之,不外乎“养”。我认为养生就是“治未病”。正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意也。”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此即“养生”之意。道家静坐养生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强调精、气、神三者合一,做到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即练身方法的内三合。中国传统养生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导引养生术、吐纳术、推拿按摩术、医疗体育和传统武术等。其中导引可以分为:导引静功和导引动功;吐纳可分为:顺纳法和逆纳法;推拿按摩可分为:自我按摩或他人按摩;医疗体育可分为: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等;武术有:太极拳、长拳、查拳、华拳、长、短、软器械等。导引,也作“道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的肢体运动及呼吸吐纳,以防病保健的方法。即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运气。它通过身体姿势结合呼吸,意念集中并身心松弛等方法的调节来增强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机能,诱导和激发人体各部分器官的潜能,以此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导引是培育元气,扶植正气,达到挟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肢体的运动变化,意念相随,起到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的作用,发挥自我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吐纳,也称“导引行气”,语出《庄子•刻意》。是利用意念使吸气深而匀长,吐气时发出吹、呼、唏、呵、嘘等微弱的声音,以吐故纳新,增强相应器官的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推拿按摩,是我国人民经过数千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大多是用拨乱反正,去瘀化滞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养生按摩则是为了疏通经络、调理相应的脏腑,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医疗体育在锻炼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激反应,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预防疾病的发生。2.传统养生的理论依据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是我国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先秦诸子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时期的融汇,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病因、疾病寿夭的基本问题,建构了古代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理论体系。《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养生思想是强调“防患于未然”,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我国传统养生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养生原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原则;“调节阴阳,刚柔相济”的动静原则;“保养精神,承天顺地”的自然原则等。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基础理论是融汇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理论之精华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阴阳学说、整体观学说、天人相应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所谓阴阳是指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内部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概括。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整体观学说,古代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心脏为核心,以经络为纽带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是有机联系的,作为特定内环境的脏腑,不是孤立不变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天人相应学说,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应根据自然界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平衡阴阳,则健康无病。反之,人的五脏六腑就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有害于健康。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3.传统养生观我国传统养生观主要有:形与神俱,形神兼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动态和谐的养生观;经络运行,气血调和的保健观。传统养生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神动静分为静功与动功两大类。静功有:打坐、内养功、站桩功等;动功有: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等。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并没有体现传统养生的实质。各种传统养生方法不仅强调形体的动静,更重要的是强调神的动静。中医理论认为: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形不离神,神不离形,神形合一,才不受伤害,享其天年。我国传统养生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养形和养神两种,通常主要指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形体锻炼,是以有规律的形体动作构成的养生方法,其特点是以动为主。《吕氏春秋•尽数》上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精气血的流畅,体质的强健需要通过形体的运动才能达到。因而,养形似乎与“动”有不解只缘。我国养生家们更青睐养神。养神为重、养神为主的思想相当突出。他们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支配生命活动的灵魂,没有健旺的精神,人的形体只不过是躯壳而已。养神的关键则在于“静”。以老庄养生观的滥觞,儒、道、佛、医及后继的养生家几乎都坚持了清静养神的原则。养形宜动,养神宜静,两者似乎泾渭分明,互为拮抗。其实不然。中国养生学中的“静”既不是静而不动,止如死水,也非单纯的形式上的静。静是指平静的情绪和心态,意味着体内的阴阳平衡。然而,中国养生学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养神,而是提倡形神兼养,两者相辅相成。“静以养生”具有科学根据。现代医学证明,练功者血浆皮质素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意守能在大脑皮质形成局部兴奋点,产生诱导使抑制区域扩散和加深,并排除情绪上的干扰,增强意志和情绪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调息还能使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从而使肌电活动、心电活动、心率等都有所下降,末梢血流增加,机体的氧耗减少,达到恢复体力的目的。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传统养生充分体现了辨证的动静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传统养生的精髓。生命不仅在于运动,还在于静。4.传统养生的作用我国传统养生首重养神,注重人的精神炼养、思想道德修养,其次才是形体的锻炼。养生活动能行气血、养形体、乐精神、强五脏,具有补精、益气等作用,对现代健身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形成新生科学的健身观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养生的健身功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的消除疲劳;调节情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身心俱健;培养道德情操,促进精神文明。我国传统养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和衰老做斗争的经验结晶。它不仅符合健身的需要,而且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需要,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民族健身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养生有以下作用,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健康长寿。

二、现代保健体育与健身理念

1.现代保健体育“保健体育”一词是1982年6月,国家教委、卫生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关于在中医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保健体育内容的意见通知》中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把保健体育课解释为:“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些疾病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通过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这种解释难免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保健体育课就是为病、残学生或病后恢复期学生开设的。保健体育的项目也被控制在适合其身体特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的范围之内。这种理论是受竞技体育意识的影响为出发点的,从根本上歪曲了保健体育的本来面貌,这是保健体育课在学校至今没有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理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保健体育的目的与作用,因此缩小了保健体育的适用范围,抑制了保健体育的发展。2.现代健身理念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身观”。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我国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代保健体育的目的在于保证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发展与外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3.现代保健体育的特点现代保健体育是纯动型的健身方法,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主要以身体运动锻炼为主,强调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生命质量。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身体运动,调整、改善人体物质能量代谢过程,提高人的体力与能力,同时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治疾病,延缓衰老。4.现代保健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由于对保健体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保健体育课教学的规律与作用缺乏研究,认识模糊,行动上敷衍塞责,从而使保健体育课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缺少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理论和实践教材;在偏重运动技术教学、轻视保健体育思想的影响下,才导致教师缺乏系统的保健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

第4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1现代化疗养院功能定位

1.1疗养事业发展的需求疗养医学是集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科,同时还融合了军事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资料显示,目前以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为主导,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逐步成为健康的重要杀手,人们对身心健康的渴望,以及疗养理论的确立、疗养技术的发展,为疗养医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化疗养院所特有的预防、保健、康复功能是任何一所医院和宾馆都不能替代的。

1.2新时期军队所担负历史使命的需求军队疗养工作是政治任务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一项工作,既是确保战斗力恢复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也体现着各级组织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不少中高级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过重等问题导致亚健康与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军队这个特殊集团为提高战斗力必须借助疗养院疗养资源维护军队干部健康体魄[1]。疗养院平时担负着服务保障功能,战时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平时在业务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上的创新发展,战时就很难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疗养院建设发展十分必要。

2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指令性任务型模式制约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疗养任务均由军区以上单位保健办下达指令性疗养计划。受条块分割思维影响,出现机构重叠、人员设备闲置、资源配置分散、卫生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化管理和运行机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也是导致疗养院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疗养院主要依赖标准经费维持运转,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疗治一体、地域保障的新型疗养院建设模式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疗养院担负任务的需求。

2.2思想观念束缚由于战争结束,军队疗养院的技术功能逐渐被弱化,人们对疗养院的功能认识模糊,误认为疗养院就是“吃好、玩好、休息好”的场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疗养院等同于接待站,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误导造成发展出现“等靠要”现象,错过了不少的发展机遇。

2.3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是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由于疗养院在管理上一直借鉴医院的管理模式,接待服务功能增强,技术保障弱化导致在配置管理干部上随意性大,出现了“谁都会干,谁都能干”、“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缺乏有知名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屈指可数,专门从事疗养专业研究的专家凤毛麟角。三是医务人员成分复杂。技术服务功能弱化导致医务人员成分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专升本函授多、半截改行多、干部子女多,军医大学直接分配的人员少、全日制本科人员少、专门从事过疗养专业学习培训的人员少,业务干部队伍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经验欠缺、理论知识更新较慢,加上医生严重缺编、整体学术氛围不浓、个别人进取心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疗养院业务建设发展。

2.4硬件建设不配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标准经费不足,军队疗养院对外创收所得仅能弥补自身运转消耗,缺少经费支持,疗养院在建设上缺乏特色,与当地自然、文化等文化建设结合不够,不少疗养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医疗设备陈旧的问题,缺乏与功能和任务相匹配的医疗设备,整体保障能力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军内外疗养员需求。

3增强疗养院技术服务功能需要注重的几个“创新”与“结合”

3.1在功能定位上创新,注重技术训练与卫勤保障训练相结合军队疗养院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康复技术训练,一方面要强化卫勤保障训练,提高疗养院康复保健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担负特勤疗养任务的科室,更好围绕战备、贴近实战,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与对策,发展战创伤、新概念武器伤等治疗技术和方法。

3.2在服务对象上创新,注重在职干部疗养与离退休干部疗养相结合在职干部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身体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增加在职干部疗养比例,势必更有利于确保部队战斗力恢复。

3.3在服务形式上创新,注重疗养与治疗相结合疗养与治疗均出于同一医学基础理论,在检查、治疗手段上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疗治结合模式既可以解决疗养员急症抢救问题,增强他们在疗养期间的安全感,又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疗治结合可以确保以疗养员为中心,围绕健康促进、慢性疾病康复保健这个重点,对疗养员宣传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短期疗养,终身受益的目的。疗治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疗养因子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有利于人才交流,有利于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更有利于为疗养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层次与内涵。

3.4在技术手段上创新,注重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中医在养生保健、慢性病康复、肿瘤治疗方面有着西医不能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积极运用祖国医学未病先治、已病早治、重在防病等观点,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开展疗养工作,既可以实现技术互补,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科室协同发展,发挥所长,共同促进疗养院业务建设全面发展。

3.5在特色文化上创新,注重环境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疗养院所处位置一般是环境优美、疗养因子丰富的海滨、山林、温泉等疗养地,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这在环境医学中是得天独厚的良性资源[2],是一般药物治疗所不可替代的。注重疗养院建筑风格、环境特点、文化设施、服务理念等方面建设,有利于促进疗养院和谐发展。

3.6在思维模式上创新,注重生理与心理疾病矫治相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心理卫生建设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心理战、改善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疗养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心理与生理疾病矫治相结合,是适应军队年轻干部工作压力大、担子重的需要,是适应离退休干部角色转换不及时、缺乏关怀的需要,是适应海、空等特勤人员长期特殊工作环境带来的心理影响的需要,更是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心理服务的需要。

3.7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注重松散管理与组织行为管理相结合实施组织行为管理便于集中管理,更好地加强疗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利用景观治疗、理疗、体疗、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多种疗养手段在短时间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疗养质量。

4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4.1抓班子建设凝聚人心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头树立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紧紧抓住疗养院编制体制调整、疗养区及疗养房建设整修的难得机遇,积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研究制定疗养院发展规划时,要量力而行、科学安排、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急功近利,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益,确保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4.2抓专科建设突出特色疗养院在一般医疗学科建设方面很难与综合性治疗医院相竞争、抗衡,学科建设要充分发挥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以疗养康复技术为基础,以心理、中医、理疗、体疗为技术手段,侧重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康复状态人群研究,重点抓住疗养员这个稳定的研究对象,在预防、保健、康复这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寻求新方法、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同时,利用专科中心和特色科室这个平台,发展相关学科技术建设,以特色技术带动常规技术,以特色科室拉动整体科室的协调发展。

4.3抓人才建设突出层次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培养方面,要本着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既考虑人才的技术特长,也要结合人才自身性格特点,安排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岗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科室领导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可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借鸡生蛋”。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可以通过短期专业培训,也可以通过送学、进修、“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人才使用方面,要建立健全一套规范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在晋职、晋级、住房、待遇等问题上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做好“安心、暖心、舒心”工作,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既要为我所有,又要为我所用。

4.4抓设备建设突出保障设备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撑,在设备建设方面要着力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争与筹相结合,在资金来源方面既要争取上级资助,也要主动筹集。二是购与改相结合,疗养院资金有限,既要积极购置必须的重要的医疗设备,更要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改进旧设备,做到物尽其用。三是用于管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最大效益,又要严格管理,定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3]。同时,在设备的引进选购上要本着先进设备与康复设备并重的原则,充实更新诊疗、急救、理体疗、心里生理监测、健康鉴定和体能训练器材,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好设备的作用,又要满足疗养员康复、保健需求,突出疗养院特色。

4.5抓环境建设突出文化环境建设是疗养院的门面支撑,优美、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疗养因子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环境医学对疗养员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抓住疗养房整修改造机遇,改善营区环境,在室外搞好绿化、美化,添置休闲秋千、健身器材、宣传展板、音乐长廊等设施,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疗养房内引入现代化室内装修理念,使布局简洁、明快、上档次,配套的空调、厨具、卫生间设施更具人性化,综合楼设置会议室、舞厅、娱乐室、阅览室,使疗养员宾至如归。

参考文献

1蒋家望,李立保.军队疗养院功能定位的初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1):84-86

2许新安,董安身.浅析提高疗养院的综合效益[J].西南军医,2004,6(2):62-64

第5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基于人口结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及相关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少年抚养比对我国医疗支出弹性的影响显著,老年抚养比影响不大,我国现阶段要密切关注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结构内在差异对区域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

关键词:

医疗保健支出;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人口结构

由于我国地区人口结构、气候地理、人文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区域医疗支出测算的弹性较大,不一定能获得“高收入地区的医疗支出高”的结论。同时,影响我国医疗保健的很多长期内在因素开始逐步发挥作用,譬如城市和农村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的人口结构,对医疗支出的影响越来越大。2000年后,我国人口结构转变逐渐加速,总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分别以年均0.74个和0.95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降低,而老年抚养比则以年均0.22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上升[1]。人口内在结构开始超越收入和价格等因素,对我国地区医疗支出产生重要影响。

一、面板数据模型及变量描述

1.指标选择研究地区医疗支出的弹性,价格和收入是两个重要的变量。在选择其余变量时,有些研究纳入了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医疗保健消费、老年人口比例、每千人口医生数等(聂聆等,2010)[2],有些研究纳入了农村居民教育、收入水平等(赵振然,2014)[3]。本文在医疗支出模型中引入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两个人口结构变量,并以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四个变量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差异。

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包括全国31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相关数据。每个变量在城镇和农村均有341个有效数据。老人抚养比是指65岁以上人口数占15~64岁人口数的比例;少儿抚养比是指0~14岁人口数占15~64岁人口数的比例。城镇变量分别用UOLDR和UCHILDR表示,农村用VOLDR和VCHILDR表示。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金额分别用UC和VC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用UIN和VIN表示;恩格尔系数用UEC和VEC表示(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3-2013年,我国31个省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城镇是农村的两倍多;城镇的少儿抚养比为18.19%,农村为28.17%,两者相差较大;而老年抚养比,城镇高于农村,但相差不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是极差,还是标准差比较,都是极端不平衡,省市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3.面板数据模型根据面板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将每个变量的值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包含个体固定效应和固定趋势的情况下,Ln(UC)、Ln(UIN)、Ln(UEC)、Ln(UOLDR)、Ln(UCHILDR)、Ln(VC)、Ln(VIN)、Ln(VEC)、Ln(VOLDR)、Ln(VCHILDR)都满足零阶单整。由于选取的31个省市涵盖了我国所有的省域个体,并不是随机抽样的结果,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恰当。城市部分用了基于截面的加权统计,还需对模型涉及的四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取自然对数后的指标系数则是弹性。

二、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对收入、老人抚养比、少儿抚养比以及恩格尔系数四个变量取自然对数,通过E-views8.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变量弹性值(见表2)。

1.医疗保健支出收入弹性的城乡差异从收入弹性来看,各个省域的城市收入弹性普遍低于农村。其中,农村收入弹性均值为1.2070,城市为0.7454,也就是说农村高收入人群对医疗保健支出的敏感性更高。一般认为,医疗是一个高收入弹性的商品,但为何城市收入比农村高,而医疗保健支出的弹性反而小呢?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解释:一是生育水平,农村高收入人群的生育水平较高,平均生育普遍不低于2个小孩,而城市高收入人群平均生育率不会很高,导致农村的医疗保健支出收入弹性反而比城市高;二是城市和农村的医保政策不同,农村医保的质量、报销难易程度和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由于观念的差异,农村一般只有高收入家庭愿意缴纳商业医保,导致农村的医疗保健支出收入弹性比城市高;三是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快慢,农村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显著低于城市,而医疗领域在农村的竞争不如城市那么激烈,导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大慢于医疗价格的增长,因此承受的医疗支出压力更大。

2.医疗保健支出收入弹性的区域差异分地区来看,城市东部地区的收入弹性均值为0.7434,中部地区为0.7410,西部地区为0.7448;农村东部地区的收入弹性均值为1.1840,中部地区为1.2127,西部地区为1.2236。可见,城镇收入弹性基本没有差异,中、东、西呈轻微攀升的状态,说明对城市来讲,东部、中部、西部的医疗保健消费大同小异。而农村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西部、中部、东部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见表3)。这不能简单地从收入影响医疗保健支出来考虑,而是由我国区域人口结构、产妇平均年龄、医疗导向、政策因素等原因加以解释。越是欠发达地区,产妇的平均年龄越低,加上医保政策的滞后,医疗保健支出对收入的依赖度越高,敏感度也越高。其次,东部地区执法能力较强,不合理医疗费用较少,市场价格相对公正、透明。这些政策因素的影响,加上农村的医疗保健需求原本尚未得到满足,收入弹性较大,造成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3.医疗保健支出的少儿抚养比弹性城乡的少儿抚养比弹性分别为-0.0068和0.1594。本文认为,在城市,少儿抚养比高的家庭一般是流动性较强的低收入家庭,而在农村,少儿抚养比高的家庭一般是农村富有家庭,这是影响城乡少儿抚养比弹性差别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城市的少儿抚养比弹性为负值,也就是说医疗保健支出和少儿抚养比是负相关的。在我国城市,少儿抚养比低的家庭成员一般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相对较高,其医疗保健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治疗阶段,而是处于保健等享受和预防阶段。而少儿抚养比高的家庭,一般工作保障性较低,收入相对较少,计划生育执法较松,处于应急医疗的阶段。在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执法相对较松,“多子多福”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农村居民普遍多生孩子,但农村家庭普遍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很少家庭会购买商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障又不够完善,加之超生罚款的存在,因而只有高收入的农村家庭才会有较多的小孩,出现少儿抚养比越高、医疗保健支出越多的情况。

4.医疗保健支出的老人抚养比弹性城乡的老年抚养比弹性分别为0.0840和0.0563,差异不大,都缺乏弹性。老人抚养比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而老年人是医疗保健支出较多的群体,随着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医疗保健支出也会相应增多,因此城乡的老年抚养比弹性均为正值。城市的老年抚养比弹性大于农村,这是由于城市居民大多有稳定的工作,医疗保健意识较高,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健全,因此抚养老人越多,医疗保健支出越大;而农村居民常年务农,工作无明显的年龄界限,且收入有限,医疗保健意识较差,老年人体弱多病被视为正常现象,通常选择不就医,因此老人抚养比对农村的影响低于城市。这也说明了我国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供给不充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老年人医疗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4]。

5.医疗保健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弹性城乡医疗保健支出的恩格尔弹性分别为-0.2096和-0.8948,均为负值。一个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居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生活水平较低,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则更少,因而恩格尔系数同医疗保健支出呈反比关系。同时,城乡医疗保健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弹性差异较大,城市低于农村,这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健康意识较高有关,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农村生活水平较低,食品是他们的主要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比例较低,这也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最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还没得到完全释放。

三、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可知,在影响我国城乡、地区医疗保健支出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收入因素外,计划生育政策、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单纯提高居民收入,不足以改变居民的医疗行为。政府在决策时,应根据城乡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切实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从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较大转变,生育率已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少儿抚养比对医疗保健支出影响较大,因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力度对医疗保健支出会产生相应影响。少儿抚养比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增多,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反而减少。另外,目前我国已放开二胎政策,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届时少儿抚养比将大幅升高,对我国的医疗保健支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我国在调整生育政策时亟需考虑的问题。目前多数研究只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少从城乡差异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详细的参考。

2.重视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的高低对医疗保健支出有一定影响,城市的医疗保健支出对老年抚养比更敏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重视老人抚养比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并通过有效途径降低影响程度尤为重要。政府应重点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延迟退休时间,鼓励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再就业,缓解国家和家庭压力。同时,及时调整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医疗保健的可及性存在差距,农村居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政府除了考虑如何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外,还要重视如何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增长情况。最后,还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结构,逐步纠正原有的城乡失衡局面,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我们认为,不应单纯提高城乡收入,而应降低城乡、区域内在的人口结构差异,这是解决其医疗消费支出差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欢,黄健元.人口结构转变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4,10,30(5):13-33.

[2]聂聆,李斌.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研究———基于粤苏浙三省的相关情况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6):64-70.

[3]赵振然.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J].消费经济,2014,30(3):24-29.

第6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烹饪高等教育 《中医饮食保健学》 教学思考

《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增进人体健康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饮食保健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路新国教授就提出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中国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营养保健学科,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应该在烹饪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将《中医饮食保健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2]。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探讨,就这门课程作出以下思考。

1.在观念上要充分重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饮食理念追求健康、安全、绿色的趋势越来越凸显。所以,高等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烹饪本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懂得营养科学的烹饪师或者是懂得烹饪工艺的营养师[3]。据了解,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派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进修烹饪的学员都要求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这门课程。那么,中国烹饪专业的本科生更要首先掌握我国传统的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因为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反映了中国烹饪最根本的特点――养生保健,自古以来“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烹饪学和中医饮食保健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密不可分。近年来,社会餐饮行业和外事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烹饪的社会需要急剧上升,从而形成了一股“烹饪热”[4]。据统计,全国十六所高等教育院校开办了烹饪本科专业,然而开设《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的不足70%,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更不足40%(一些院校将《中医饮食保健学》设为专业选修课),从这些数据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与烹饪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不只是培养烹饪的管理才能,更在于体现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培养出具有研究烹饪营养、使烹饪科学化的才能。离开了营养,烹饪仅仅是一门技术,这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要将烹饪教育提高到高等教育本科水平,必须在观念上重视营养学,特别是《中医饮食保健学》,将烹饪高等教育与只注重技能的烹饪中等教育区别开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观念上重视这门课程。

2.在课程安排上要科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5]。因此,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学习。

曾有人认为:“中医饮食保健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逐一详细讲解,要有侧重地进行教学,一部分内容应做简单了解,如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如果我们花大量课时讲解,同学们了解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但在实际烹饪工作中的作用不大,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压缩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有重点有目的地讲解即可。”[6]这若是针对只注重技能的烹饪中等教育来说还是可以理解的,若是针对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烹饪高等教育来说,则不敢苟同。因为中医饮食保健学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一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饮食保健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医学和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医饮食保健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其教科书中不包含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八纲辨证、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恰巧这些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这门课程的基础,也是烹饪本科高级人才在今后工作中灵活自如、辩证应用中医饮食保健理论的关键。据调查,全国十六所高等教育院校烹饪本科专业开设《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的不足70%,而在此课程之前开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少之又少。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在懂得中医药的基本原理之后才能避免机械地、枯燥地背诵记忆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7]所以,在《中医饮食保健学》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原理性知识的讲解,即使暂时开设不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也要在正式学习《中医饮食保健学》之前为学生安排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安排正好符合心理学中知识的正迁移理论,对《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3.食物的讲解应适当引入当地特殊食材

在“中篇、食物与保健”部分,先讲解完第四章食物与保健总论里的食物的性味归经与保健的关系,然后进入第五章至第十五章各类食物的学习,在每一类食物的讲解中应适当引入当地特殊食材,通过对当地特殊食材性味归经的了解,引导学生推断该食物的食疗保健功能。如韩山师范学院位于潮汕地区,在讲到第十一章清热类食物时可以引入“栀子”,根据其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可推断出栀子具有治胸中热气、泻三焦火、去热毒风等功效,由此引出潮汕地区饮食风俗――端午节前后,以桅子为原料制成桅,食之以清热解毒。如此教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烹饪与食疗养生结合的切入点,提高学生运用中医饮食保健理论发扬中国烹饪养生保健特点的能力,体现烹饪高等教育水平。

4.讲课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单纯的理论教学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习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为了提高烹饪专业学生通过烹饪促进人们饮食健康,脱离烹饪实践,单纯的理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夏季食疗养生中清凉解暑类荷叶、绿豆,就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相应的药膳,在炎炎夏日亲身体验清凉解暑类药膳的作用,并交流经验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

[2]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在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烹饪研究,1997,14(3):6-8.

[3]蔡丽娅.以就业为导向的烹饪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4):45-48.

[4]季鸿.建国60年来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回顾和反思(上)[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1):5-11.

[5]辞海.教育、心理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

第7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目的:探索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的“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模式。方法:在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分别从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财产风险分担三个维度分析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探讨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果和结论:针对老年人应实施“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是必要的,应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政策法规、人才培养及信息化等保障措施建设。

关键词

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健康整合;全民健康覆盖;长期护理

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其护理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加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我国的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1]。本研究从全民健康覆盖(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2]的角度分析构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全民健康覆盖研究现状

1.1全民健康覆盖内涵全民健康覆盖核心本质是为了健康,而维护健康是一切卫生政策的终极目的[3]。WHO将全民健康覆盖定义为:所有人都应对享受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卫生服务,并且不因利用这些服务而出现经济困难。该定义强调了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卫生服务质量及经济风险分担3个维度。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即一定区域内的居民不因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道德等因素均可享受需要的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的类型不仅仅指医疗服务,还包括健康教育、预防、康复、护理及养老等围绕生命周期和疾病周期的健康服务。经济风险分担从某种程度上讲即是全民医保。

1.2全民健康覆盖测量WHO提出了3个测量维度: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和费用覆盖。人口覆盖指特定服务项目、特定的筹资制度等覆盖的人口比重。服务覆盖包括服务范畴和服务质量,范畴越大质量越高,全民健康覆盖程度越好。费用覆盖是指医疗服务费用的补偿程度,即患者自付费用程度。由于卫生资源的限制,全民健康覆盖的测量分为两个角度:向特定的人群提供所有的服务,或者为所有的人提供特定的服务,测量费用覆盖。

2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

2.1人口覆盖维度:老年人口众多,服务需求大,供给不足

2.1.1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且高龄化趋势明显。我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13.71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2020年将达到2.43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人[4]。

2.1.2老年人护理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中,18.5%有行动困难,12.6%生活不能自理,4.0%的老年人长期卧床,8.2%的老年人不能独自出门。功能障碍方面,7.3%的老人很难听清楚,14.5%的老年人说话有困难,4.3%的老年人视力存在极度困难。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达43.2%,是普通人群的2~3倍;慢性病患病率为43.8%,医疗服务需求巨大。

2.1.3家庭养老负担重、社会和机构养老供给不足。家庭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四二一”和“四二二”家庭结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家庭养老面临更严重的问题[5]。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内部照料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家庭养老困境明显。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11.90%剧增至2050年的42.04%[6];二是老人对子女精神慰藉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三是特殊的老年家庭,如老年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从社会和机构养老来看,床位数和专业护理人员数存在巨大缺口。

2.2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维度:医疗服务体系、康复服务体系与养老服务体系割裂,服务链条断裂

2.2.1老年人长期住院现象突出,严重浪费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服务质量。长期住院是指在医疗机构的住院时间超过30天[7],多数长期住院患者属于“延迟出院”,即疾病治疗后符合出院条件,但因疾病康复需要、暂时未找到符合继续治疗的机构或者出院后家庭或者社区无法提供后续支持性治疗、康复,以及个人和社会等其他种种原因不愿出院,继续滞留医院[8]。恶性肿瘤是长期住院的首要疾病因素。老年人长期住院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是长期住院延长医院平均住院日,降低病床周转率,严重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二是长期住院增大了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肿瘤末期的患者,由于放化疗的原因,其抵抗力、免疫力低下,降低医疗服务质量[9]。

2.2.2服务体系相互割裂,服务链条断裂。缺乏整合卫生服务提供的设计、高程度的专业分工及细化的专业服务模式,导致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在注重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同时忽略了居民获取服务的整合性、综合全面性[10-11]。割裂的卫生服务体系无法给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卫生服务,老年人所需要的预防服务、疾病诊疗服务、康复服务和养老服务分别由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机构提供,机构间缺乏协作,患者信息不能共享,服务链条的割裂产生了严重的问题[12]。

2.3财产风险分担维度:医保资金浪费严重,长期护理险制度缺失

2.3.1终末期老年患者医保资金消耗严重,降低医保基金保障水平。过度医疗既严重消耗医保资金,降低其保障水平,又加剧患者家庭的疾病负担。医院的常规治疗在消耗高昂医疗费用的同时并未带来生存期的显著延长和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国外研究表明,姑息治疗组临终前一年医疗费用减少30%,临终前3个月医疗费用减少41%,临终前一个月减少48%[13]。姑息治疗组生存期平均延长29天,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癌、胰腺癌及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治疗明显延长生存期。因此,将临终姑息照护纳入医保支付可以在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带来医保费用的节省[14]。

2.3.2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失。我国健康保险业起步晚、精算基础数据缺乏,加之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不够,使得我国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也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15]。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起步早且先进,保障范围广泛,涵盖了医疗、精神和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而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数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品种相对单一,且保费高昂,覆盖人群有限。

3“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3.1“医养结合”的政策背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了“医养结合”理念。

3.2“医养结合”的内涵“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常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健康生活起居,提供持续性的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

3.3“医养结合”的国内探索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具体模式。

3.4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积极探索实施“医养结合”模式,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老年人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实施“医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提高二、三级综合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率[16];(3)探索国家和个人共同筹资方式,改变现有支付方式,在最大限度的补偿参保老人的基础上,降低医疗保险的基金风险。

4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建议

4.1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医养结合”整合服务模式“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的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即涉及“服务整合”,也涉及“资源整合”。“服务整合”是指“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整合,而“资源整合”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在资金、人力资源、设备、技术等管理要素上的共享和协同。因此,“医养结合”整合服务实施战略包括服务策略、管理策略、筹资与支付策略。

4.2构建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包括保险经营制度、监管制度和服务提供制度三大主体制度。经营制度包括保险政策制定、参保对象选定、筹资渠道及筹资模式确定、护理等级划分等。其中,筹资模式上多数选择建立“个人缴付+医保缴付+政府财政补贴”的筹资机制[17]。监管制度包括保险管理政策、审核政策、奖惩政策等。服务提供制度包括多层次的医疗护理机构。

4.3加强政策法规、人才培养、健康信息化等保障措施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保障措施建设。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补助、运营补贴及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尤其是民营社会资本进入的税收、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等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护理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持证上岗,保障服务质量。加强老年人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精细化、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4(4):13-22.

[2]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研究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R].瑞士:日内瓦.2013.

[3]孟庆跃.全民健康覆盖:从理念到行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2):1-4.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

[5]VICTORCR.Asurveyofthedelayeddischargeofelderlypeoplefromhospitalsinaninner-Londonhealthdistrict[J].Archgerontolgeriatr,1990,10(2):199-205.

[6]BLACKD,PEARSONM.Averagelengthofstay,delayeddis⁃charge,andhospitalcongestion[J].BMJ,2002,325(7365):610-611.

[7]符美玲,陈登菊,张伟,等.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1):21-23.

[8]张亮,张研,唐文熙,等.健康整合——引领卫生系统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刘文俊,唐文熙,张研,等.健康整合的内涵界定与辨析[J].医学与社会,2014(8):9-12.

[10]SUNX,TANGW,YET,etal.Integratedcare:acompre⁃hensivebibliometricanalysisandliteraturereview[J].Intjintegrcare,2014(14):e17.

[11]CANDYB,HOLMANA,LEURENTB,etal.Hospicecaredeliveredathome,innursinghomesandindedicatedhos⁃picefacilities:asystematicreviewof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evidence[J].Intjnursstud,2011,48(1):121-133.

[12]CONNORSR,PYENSONB,FITCHK,paringhospiceandnonhospicepatientsurvivalamongpatientswhodiewithinathree-yearwindow[J].Jpainsymptommanage,2007,33(3):238-246.

[13]刘金涛.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吴园秀,罗铁娇,罗文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4(3):149-151.

第8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该院儿童保健科参与定期体检健康婴儿21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108)。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和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出生后12个月,观察组经综合性保健后的体重、身长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适应性评分、语言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大运动评分、个人-社交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佝偻病、贫血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儿童保健能够促进婴儿生长和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保健;生长发育;婴儿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049-02

[作者简介]沈梅(1972-),女,回族,天津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保健工作。

儿童保健以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家庭作为基础,宣教优生优育相关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合理营养和喂养、五官保健、疾病预防、生长发育监测等相关服务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与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口整体素质[1-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调儿童健康,对于儿童保健提出更高要求。在早期研究中,儿童保健服务主要停留在体重称量、身高测量、听心肺等一般检查,现阶段儿童保健工作是包括早期教育、疾病预防、体格检查、健康教育、营养教育等综合性服务。该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1—6月间该院儿童保健科参与定期体检健康婴儿216例为研究对象,将探讨儿童保健工作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童保健科参与定期体检健康婴儿21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108)。对照组中,男性:女性=67例∶41例,日龄在4~36d,平均(25.4±5.1)d,体重在3.5~6.8g,平均(4.1±0.7)g;观察组中,男性∶女性=65例∶43例,日龄在4~37d,平均(25.9±5.2)d,体重在3.3~6.9g,平均(4.3±0.6)g。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内容:出生后1个月、12个月对婴儿身高、体重、听力状况等进行定期测量;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儿童保健内容:①建立该院儿童保健系统:随访12个月,通过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地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不同婴儿间的生长发育差异,进而实施针对性保健内容;②同时进行体格、神经发育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婴儿肌张力、竖头、抬头、视听反应和手支撑等情况,及时地纠正不良方面;③视听反应训练:发放相关训练资料,指导进行视听训练;④正确抚触:切忌抚触过快或者拍打,动作应该轻柔,抚触速度应保持缓慢;⑤游泳训练:协助婴儿开展游泳训练;⑥婴儿操:对于2~6个月之内的婴儿可做被动操,对于6~12个月婴儿可做主动操;⑦营养指导:对于出生半个月的婴儿,可以辅食添加400 U/d维生素AD;⑧疾病预防:向家长宣教儿童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发病原因、过程、危害、预防方法等,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⑨建立家长学校:每月定期举办育儿知识讲座,使其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组别婴儿的体格发育状况:身高、体重;②不同组别婴儿的神经行为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育量表来评价婴儿适应性行为、语言行为、精细动作行为、大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③不同组别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c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婴儿的体格发育状况

出生后12个月,观察组体重、身长分别为(10.28±1.36)kg、(75.8±4.6)cm,对照组则分别为(9.17±1.20)kg、(74.1±5.2)cm,观察组经综合性保健后的体重、身长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t=6.360,P=0.000;t=2.545,P=0.012)。

2.2 不同组别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

出生后12个月,观察组的适应性评分、语言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大运动评分、个人-社交评分依次高于对照组(t=7.240,P=0.000;t=8.433,P=0.000;t=6.148,P=0.000;t=10.277,P=0.000;t=6.281,P=0.000)。见表1。

2.3 不同组别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5%(7/108)、4.6%(5/108),对照组则分别14.8%(16/108)、13.0%(14/108),观察组佝偻病、贫血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c2=3.941,P=0.047;c2=4.674,P=0.031)。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关键、最迅速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婴儿能否获得合理的保健方法,不仅仅和儿童的正常健康生长相关,还对儿童一生造成巨大影响[3-4]。鉴于此,本文观察组提出综合性儿童保健[5-7]:①通过体格发育检查有利于了解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促进体格发育;通过视听训练能够促进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抚触能够有效地增强婴儿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刺激其迷走神经,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还可以促进分泌胰岛素,促进末梢循环,增强婴儿淋巴液流动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通过游泳训练能够使婴儿全身性运动,有效地增强肺活量,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促进其骨骼正常发育,加快体重、身长的增长;通过婴儿操可以使婴儿的关节得到适当运动,促进体格发育,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体重、身长以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②通过合理的营养干预能够使婴儿获得足量营养,减少营养不良发生可能性,降低佝偻病、贫血等相关营养性疾病的发生,该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佝偻病、贫血发生率仅为6.5%、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在戴兴芳[8]的相似研究中得到症状。

综上,综合性儿童保健能够促进婴儿生长和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利志,曾萼,黄增帅,等.2001至2010年广西7岁以下儿童保健与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196-198,199.

[2]竺晓虹,陶立新.健康教育对亲属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19):3023-3024.

[3]孙义秀.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9):53.

[4]陈俊丽.加强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569.

[5]曹务莲.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71-172.

[6]安玉梅.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110-111.

[7]叶玉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4(3):195.

第9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范文

1.1 中医养生文化本身的价值所决定

1.1.1 中医养生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

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 富有深邃而又广博的哲学内涵, 是对生命和健康全方位的认识。《周易》用一阴一阳之谓道赋予了传统阴阳学说以朴素辩证矛盾论的特殊内涵;《尚书洪范》中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 稼穑作甘的记载将原始的五行属性推演到其他事物, 成为认识世界不同物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庄子》则将气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 使气成为构成自然万物的本源[1];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则最早追溯至《商书说命》中唯事事, 乃其有备, 有备无患的预防观念。整体观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体内部三个维度密不可分的关系;致中和万事以和为度, 强调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庸、和谐状态;恒动观则是以阴阳动静的变化来诠释身体机能的变化, 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而以上几种观念均是在古代哲学的基础之上, 通过取类比象、推论演绎等方法构成的中医系统全面的健康观, 是古人对生命和健康的深刻诠释。

1.1.2 中医养生文化是历代医家总结的理论

随着历史的更迭, 中医养生理论在深度与广度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首提治未病一词, 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体现了中医养生在中医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是历代医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提出故在圣人则常用于未病未乱之先, 所以灾祸不侵, 身命可保清代石成金著有《长生秘诀》《养生镜》, 创造养生歌, 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的内涵, 充分表明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与繁荣与历代医家的一代代积累与总结密不可分。

1.1.3 中医具有众多效法自然的养生方法

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 遵循自然规律变化, 顺势而为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之法:根据四季轮回及昼夜交替的阴阳盛衰关系而调整起居作息, 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特点而入乡随俗, 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中医具有丰富的诊疗手段和独具特色的调养方法, 诸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敷贴、中药熏洗、药膳食疗等不胜枚举。而这些调治方法均为绿色自然疗法, 终极目的是和阴阳、调气血、补先天、益后天, 达到阴平阳秘, 长生久视的和合境界。

1.1.4 中医养生方法简便易行, 融入生活

中医养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 根植于我国人民群众的心中, 从衣食住行到起居保健, 方方面面均有所涉及。而中医养生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代代流传, 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如春捂秋冻、寒头暖足的穿衣法则, 在四季更替中通过简单的衣物添减就能法四时, 祛淫邪。药膳寓医于食、于食寓养, 药物即是食物, 食物亦是药物, 药借食力, 食助药威,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可起到防病健身, 延年益寿之功。起居规律一日之中遵循日月交替之规律, 一年四季则谨遵阴阳消长的变化, 春夏宜晚睡早起, 秋季宜早卧早起, 冬季则早卧晚起。而中医的传统运动疗法譬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导引、气功等均是将精气神凝与一功一法之中, 在锻炼体魄的同时起到心身双调的作用。

1.2 任何学科皆动态发展, 当与时俱进

1.2.1 健康意识升级与医学模式变化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人们认识到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不再是非黑即白, 还有一种介乎其间占比广阔的亚健康状态。健康不再仅仅满足于身体上的无病无恙, 还包括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有道德等等主观层面的指标。因此, 人们开始把疾病防治战线拉宽:往前移摄养于无疾之先;向后推调养于瘥恙之后。而医学模式也从单一的救治模式转变为防治养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 健康意识的升级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就必然要求中医养生文化也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2.2 中医养生文化的发展当与时俱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中, 国家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养生文化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使是在西方医学占主流地位的今天, 中医养生文化依旧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 因此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双创也就显得尤为迫切。然而, 古籍经典语言謇涩, 人们往往难以理解和吸收其中深意, 因此, 需要系统挖掘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内涵, 寻求其与健康养生服务业发展相契合的路径。第一, 要将古典医籍进行系统梳理转化, 翻译为现代化的白话语言;第二, 要充分运用网络, 建立尽可能全面、科学、智能的信息系统。中医养生文化倡导的未病先防的理念与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以预防为主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中医养生方法渗透到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以传统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 经过现代科技包装的养生产品与技术层出不穷, 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方法在健康服务业市场中的巨大潜力。此外, 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应着眼于健康, 与医学临床相融合, 实现医养结合的新型医学模式转变, 方能永葆生机。

2 中医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什么?

中医养生文化内容丰富, 包罗万千, 其形式也相对来说碎片化, 因此要实现中医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就应当正视这一显著特点。

2.1 中医养生学科体系的创造性转化

中医养生文化内涵丰富, 包罗万千, 然其内容与形式也相对碎片化[2]。同时自西学东渐起中医传统思维体系就一直受到西医学科的冲击, 出现了过度专业化、过分西化的弊端。中医学科的分化虽有实际需求, 但过度专业化也导致中医药从业人员由于学科的限制而呈现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无法系统全面地运用中医学科体系的理论。中医学是有别于西医学的另一学科体系, 尽管拥有部分自然科学的属性, 但本质上仍是形而上的、哲学的、人文的社会科学。过分西化极易陷入不中不西的尴尬境地, 丧失中医学科的原创优势和特色。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内涵是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养生学科体系的各部分, 多学科融合可行且必要以中医养生学为中心, 包括中医康复学、中医治未病学、中医亚健康学、中医传播学等。此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成熟优秀的其他学科发展模式, 来契合现代健康服务行业的需求。

2.2 个体化养生方案的创造性转化

中医学是以辨证论治为基本诊疗原则, 从整体上宏观把握生命和健康状态, 讲求三因制宜的学科。同样, 在中医养生服务实践中, 也应当讲求辨证施养。以中医证候为基本区分方法, 可以对身体抱恙又无法达到西医疾病诊断治疗指标的亚健康状态提供调养思路, 避免亚健康状态无法定性的尴尬。目前, 中医体质辨识和调理已经在医疗机构中的治未病中心、亚健康门诊以及非医疗养生保健机构广泛开展。运用辨证施养的基本思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了行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为中医体质辨识的规范化提供了思路。与此同时, 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医养生实践应当充分吸收现当代不同学科的最新技术, 促进中医辨识方法客观化、可视化。例如, 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于中医体质辨识和疗效评估之中, 运用可视化的数据客观地解读、印证中医的科学性, 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价值。

2.3 健康产业的五大融合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 李克强总理指出, 要以融合促发展, 促进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 从而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1) 当前养老形势严峻, 养老难荣登社会三难之一。而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 变赡养为善养, 充分利用和发扬中医养生文化的积极作用,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 (2) 将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开发以中医养生保健为特色的景点, 打造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古街、小镇, 既促进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播, 又可为旅游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3)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积极优势, 一方面突破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的地域限制, 另一方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降低健康产业的运营成本。 (4) 加快健康产业与健身休闲产业的融合进程, 推动具有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底蕴的养生庄园、健身锻炼会所的建设, 为健身休闲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5) 大力开发中医传统养生保健产品, 促进保健品市场的品质提升。

2.4 中医养生产品技术的创造性转化

要实现中医养生产品技术的创造性转化, 首先要充分尊重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产品的中医理论基础, 吸纳现代各学科的新兴优秀成果, 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养生习惯, 在消化吸收的大前提下进行大胆创新和转化。不少商家已经在传统中医养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有了创造性转化的探索, 譬如适合家庭自用的新型可控温自粘式艾柱艾灸贴, 兼具刮痧磁疗、红外理疗和艾灸为一体的扶阳罐, 集足浴、按摩、药物熏蒸于一体的多功能足浴桶等均是在此背景下衍生的新型产品设备。但需要注意的是, 当前健康服务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 有关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行业内存在有不良商家肆意消费传统养生概念, 炒作虚假技术和产品, 欺骗消费者, 亟待肃清。

2.5 人民生活方式的创造性转化

中医养生文化的大力宣传和普及目的是要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将中医养生文化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以下简称《中医药法》) 的颁布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了法律支撑, 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迎来了春天。面对巨大的市场人群, 这些机构除了提供基础的养生保健服务之外, 还会肩负起宣传中医养生文化的重任。通过进行科普巡讲、养生互动、公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的宣传, 潜移默化地改变其辐射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方式, 引导他们建立更为正确的养生理念。而这种宣传反过来又会成为一种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帮助这些养生保健机构收获更多的潜在客户。

此外, 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行正确积极地科普宣传。《中医药法》中明确规定: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 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要杜绝虚假宣传, 建立中医养生文化传播人员准入机制, 划分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定期审查抽检, 以确保媒体宣传科学的养生文化知识, 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6 中医养生标准的创造性转化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 到2020年, 中医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将逐渐形成以政府标准为基础, 团体标准为主体的新型标准体系。

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一派繁荣之际, 更应正视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存在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较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手段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并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服务内容、从业人员、养生技术、流程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急需规范化文件的出台。而行业协会组织是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应当积极发挥其职能, 充当标准制定的领头羊。作为业内最大最权威的学术组织, 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中医养生领域标准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共八册, 分别对药酒、穴位贴敷、全身推拿、膏方、少儿推拿、艾灸、脊柱推拿和砭术的操作进行了规范;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在借鉴现代健康管理学成熟模式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 分别对信息采集、评估、调理和跟踪服务四个基本环节进行了规范。标准和规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在新标准不断填补行业空白,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趋于规范的未来, 要不断检验原有标准的科学性, 对其进行阶段性扬弃, 从而适应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的发展需求。

2.7 养生文化作品的创造性转化

优秀的科普文化作品是中医养生文化的一大载体。而文化作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灵魂所在,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 养生资讯泛滥成灾, 各大电视台热门的养生节目、各种养生大师的科普作品均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而这些真正受欢迎的文化作品其共同特征是接地气, 这些作品中的内容都是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 简便易行, 效果良好。养生文化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 纸质及电子图书、杂志、报纸、音像制品、广播和电视节目等等,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爱好和需求[3]。中医养生文化作品如何在互联网这条高速公路上传播得更快更稳, 如何展现趣味性的同时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 不仅需要文化作品创作者思考, 更需要相关部门严把质量关。

3 怎样进行中医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3.1 充分运用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是针对当前整个中医药行业发展陷入三大怪圈 (知识碎片化、过度专业化、过度西化[4]) 的困境下提出的新思维模式。主要包含了两个层次的相加, 即中医药学科内部+以及中医药学+X。前者是在中医药学科内部进行交叉乃至融合, 后者是加强中医药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两者共同推动学科之间的碰撞。

中医养生文化覆盖面广, 涵盖了人体生命动态的全过程, 强调防治养全方位结合。中医学科内部应当是融会贯通的,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进行学科内部的整体分析和融合, 而不拘泥于学科内部割裂的思维局限。而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 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 吸纳新知充实自身, 这是中医药学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 也是健康产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方法。

3.2 中医药六位一体+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中指出, 要面向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 推动中医药理论、服务、文化融入沿线国家卫生体系;同时要实现贸易畅通, 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走向国际。

中医药六位一体是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集于一体, 同时借助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构成强大的中医药大联盟体系。这个中医药大联盟体系是包含了中医养生保健的服务体系、中医治未病相关的科研体系、中医养生保健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养生保健为主的大健康文化传播和传承体系这六大多层次、多功能、强覆盖的体系结合体, 是实现中医药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面。

3.3 把握国家政策, 突出中医特色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40号) 中指出,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 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 到2020年,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医学的突出优势, 大力倡导中医养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政策战略性前移的方针, 能够促进政府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一支, 是经济效益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业, 能够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把利刃。与此同时, 在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的同时, 还应当把握国家政策,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能实现中医养生文化的双创。

3.4 充分发挥名医效应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需要着力发挥名医效应, 注重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中医传统学习的模式仍然是跟师学徒的方式, 注重临床经验的传授和积累。因此, 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医对中医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中医临床方向的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应做好名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整理工作, 充分发挥名医效应, 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得以传承和传播,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等中医名人不仅仅是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老师, 同时也是倡导中医养生理念、传播中医养生文化的引领者。尤其是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 可通过书籍、文章、电视节目等不同的影音图文形式进行传播和宣传。

3.5 多媒体互通

中医养生文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离不开多媒体互通。当前,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信息交互的重要通道, 通过网络, 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信息风暴的中心。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之下, 为了符合目前群众的阅读习惯, 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 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不应当局限于面对面的口口相传, 更不应当局限于纸媒印刷, 而应当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巨浪, 从当代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出发, 以手机、电脑为载体的微博、微信、Facebook、腾讯QQ等社交媒体为依托, 打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视、听、读优质养生文化作品。

健康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实践中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也是快速成长的新领域。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 充分吸纳不同学科的最新成果, 为我所用;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有效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道湘.从《管子》的精气论到《庄子》气论的形成[J].管子学刊, 1994 (1) :18-23.

[2]何清湖, 孙相如, 陈小平, 等.中医+思维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 (7) :2472-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