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龄化分析范文

老龄化分析精选(九篇)

老龄化分析

第1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 养老保险 风险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或份额)不断增加,或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这样一种渐进过程。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 60岁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 7%时,则称为老年型人口社会。1我国在 20 世纪末 60 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我国人口结构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就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从中国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政策的特殊性,国民财富的累积还未达到相应的程度却要承担庞大的老年人群各方面的需要,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征。详见表 1。

表1 中国六次人口普查中年龄结构 单位:%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务院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二、人口老龄化造成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使得养老保险金支出迅速膨胀。计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保险金采用现收现付制。显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制度内现有生产性劳动人口无法负担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受到严重威胁。此外,截至2011年,我国个人账户空帐规模已达到1.4万亿。这严重制约着制度转轨,使得个人账户只是作为计发养老保险金依据的名义账户。

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膨胀,因而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研究表明,2040年仅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是1984年该比重的两倍。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面临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笔者通过综合分析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总结出了以下主要风险,有:

(1)基金运行和基金投资风险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有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双重特点,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管理和操作风险。我国缴费结余的养老保险基金,目前主要限于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然众所周知,国债的收益率和银行的存款利率是低于工资增长率的。因此,养老保险基金实际的保值增值并未得到实现。对于投资而言,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政策的不稳定性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因而经济周期和其他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严格限制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项目和比例。这造成过分追求风险相对较低而忽略了养老保险基金必须达到有效的保值增值的刚性的局面。

(2)通胀风险与贬值风险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面临很大的通货膨胀风险,这是因为记账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同步变动的。通货膨胀使得养老金不能从价值上增值而只能从数量上增值,当通货膨胀率大于记账利率时,养老保险基金会贬值过高的通货膨胀使得即使优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也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甚至可能贬值。

综上所述,在目前人口老龄化高峰期背景下,养老保险主要面对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基于对每种风险的特质的分析,笔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外部政策风险是根源性风险,运行与管理风险是最普遍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和通胀风险是最明显风险,贬值风险是最持久的风险。

注解:

①徐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导刊,2012.08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在哪里[J].中国金融,2010(17)

[2]徐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导刊,2012.08

第2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卫生服务;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4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根据全国老龄办最新消息,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 657万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且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达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空巢老人”比例显著增加;18%的城市老人常感孤独;养老保障尚有较大差距[1]。世界各国从成年型到老年型社会的过度一般需50~8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上述情况说明,应对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任务紧迫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人口“未富先老”;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为此,对我市人口老龄化状况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调查和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漯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双龙、沙北、干河陈、郾城区、天桥、翟庄和万祥街等七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涉及人口35.27万,其中60岁以上人数30 307万,慢性病人9 224人。并对漯河市社区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1.2调查方法

走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健康档案逐项统计。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见表1,表2。

2.2结果分析

2.2.1漯河市共有4个区,9个社区服务中心,城区人口46.8万。本次调查涉及7个,调查总人数为35.27万,建档达19 096户,其中60岁以上老人数30 30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6%,慢性病患病人数9 224人,占被调查老年人数的30.4%。由于各个社区发展不平衡,入户调查正在进行中,社区高危人群和5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占建档户人数比例也各不相同。

2.2.2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又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人口老龄化必然要求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需要政府财政做出相应安排;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老年消费的特殊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代际关系出现许多值得重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研究和采取相应对策,防患于未然。正如同志指出的:“老龄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予以重视。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同志也强调:“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

2.2.3解决好我国健康老龄化问题的主题思路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和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服务体系。

2.2.4 照管好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把低龄和健康老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加入创造社会财富的行列,减少需要养护的人口,将老年人重新融入创造价值的生活主流,开发老年人人才资源。要在关怀老年人健康前提下,量才发挥,量力而行,使“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相结合。为社会、为国家继续奉献光和热,创造更大的财富。

2.2.5实现健康老龄化,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节省医药卫生资源,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老龄化紧逼中国社会[N].河南日报,2007-12-18.

[2]王睿.关于社区养老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93-94.

第3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储蓄率 老龄化 计量方法

一、引言

中国人比较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因为人们担心在没有过上富足生活之前已经年老,将消耗过多的物质资料,进一步阻碍再生产,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在劳动时期储蓄,用来支付老年时期的消费,因此,老年人口的储蓄率较低,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将致使整体国民储蓄率降低。由生命周期理论带来的“人口红利”早已被众多的学术界专家所验证,如果这个预测理论是真的,中国的储蓄率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入下降趋势。

二、储蓄率与老龄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储蓄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储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储蓄率分为总储蓄率和个人储蓄率。因此,本文将分别对总储蓄率与个人储蓄率与老龄化关系进行分析。

(一)总储蓄率与老龄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选取1990年到2012年的年度数据,包括指标有储蓄率(SR)、少儿抚养比(CDR)、老年抚养比(ODR)、人均GDP(GDP)、利率(R)和人均可支配收入(I)。

设模型为:lnSR=α+β1lnODR+β2lnCDR+β3lnGDP+β4lnI +β5R+ε,

其中β1>0,β2>0,β3>0,β4>0,β5>0.

即lnSR=-2.7477-0.5807lnODR-0.0905lnCDR-0.1653lnGDP+

0.5107lnI-0.0403R

(-1.9118) (-1.0825) (-0.2012) (-0.5246)

(1.5267) (-8.6997)

F-statistic=116.7191;Adj R^2=0.9634

再对模型进行修正:lnSR=α+β1lnODR+β2lnI+β3R+ε

即LnSR=-2.345008-0.734801lnODR+0.326992lnI

-0.041145R

(-11.7856) (-5.4856) (9.2450)

(-9.8515)

F-statistic=116.7191;Adj R^2=0.9634

通过RESET检验、GB检验证明变量间不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怀特检验和格里瑟检验认为在95%的置信度下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因此其他变量不变时,老年抚养比、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利率分别提高1%,储蓄率将分别平均下降0.734801%、平均提高0.326992%、平均下降0.041145%。

并且,由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趋势都会加重当代劳动人口的消费负担,从而使居民总储蓄率下降。

(二)个人储蓄率与老龄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选取2012年度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截面数据,其中指标包括储蓄率(SR)、少儿抚养比(CDR)、老年抚养比(ODR)、人均GDP(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I)。

设模型为:lnSR=α+β1lnODR+β2lnCDR+β3lnGDP+β4lnI +β5R+ε,

其中β1>0,β2>0,β3>0,β4>0,β5>0.

即为lnSR=6.4462-0.5814lnODR-0.0908lnCDR-0.8347lnGDP

+0.4878lnI-0.0405R

(4.4841) (-1.0837) (-0.2017) (2.6485)

(-1.4576) (-8.7329)――t-statistic

F-statistic=235.9127;Adj R^2=0.9816

再对模型进行修正:lnSR=α+β1lnODR+β2lnGDP+β3R+ε

即为LnSR=6.390523-0.5712090lnODR+0.375554lnGDP

-0.0381960R

(34.2031) (-3.8272) (10.8369)

(-8.7307)

F-statistic=389.4274;Adj R^2=0.9815

通过RESET检验、GB检验,证明变量间不存在序列相关。通过怀特检验和格里瑟检验,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因此,在其他变量不变下,老年抚养比、人均GDP、利率分别提高1%,储蓄率将分别平均下降0.5712090 %、平均提高0.375554 %、平均下降0.0381960%。并且,由于社会中的老年人口越多,当代劳动人口的负担越重,因此老年抚养比与居民个人储蓄率直接呈现负相关关系。

三、政策建议

随人口老龄化,我国的总储蓄率面临下降趋势。而“人口红利”成为高储蓄率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且目前中国正在“人口红利”时期。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利用目前阶段的人口红利,并有效地将高额的居民储蓄转变为投资,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意义。第一,采取个人帐户的政策,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第二,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老龄化健康发展。第三,实行退休年龄弹性化的制度,使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第四,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养老院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养老院的功能。第六,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J]. 人口研究,2004,(02).

[2]桂世勋.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保障60年回顾及探讨 [J]. 人口研究,2009,(09).

[3]A. Kraay.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Worid Bank Economic Review[N].2000.

第4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公共政策;家庭;社会

自从人类历史以来,年轻人一直在总人口中占据大多数,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年龄结构一直比较稳定。但是随着近300年来,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文明井喷式发展,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和地区人口结构的对比不难发现,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会越来越突出。

研究资料表明,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会从现今的1.7亿增加到超过4亿,而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也将超过30%。在全世界范围内,同等的,将会从现今的7.43亿增加至20亿以上,所占比例超过20%。Pifer曾经说过,“人口老龄化继续发展下去所产生的冲击将不亚于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经济与社会革命”。

一、定义简释

1、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指在总人口中由于年轻人口的减少,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导致的一种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态势。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老年人口逐渐增多的状态,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二是指社会总体年龄结构呈现一种老年状态,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当前的通用定义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占社会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人占社会总人口的7%以上,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状态。[1]

随着人类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是必然趋势。所以可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然后现在一部分学者仍然将人口老龄化当做一种机型的、负面的社会形态,这是不利于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的,我们要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来提出对策和策略,以中性的眼光来看待,才能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公共政策

陈振明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公共政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和个体,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2]

从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性来看,人口老龄化在可预期的未来内,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想要解决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使用公共政策进行调节。然而公共政策的调节作用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在逐渐适应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合理地规避其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形势是不可逆转的。想要抑制其消极影响,就要对其进行一一分析。

1、对社会保障体制造成巨大压力

社会保障体制作为社会财富第二次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担负着社会公平的重要职责,也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社会保障体制对于老年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大多数老年人退休之后的重要生活来源,尤其是对贫困老人而言,是其生活支柱。在老龄化社会中,社会保障的作用更是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社会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退休老年人的比例正在逐年缩小,社会需要负担的养老费用和需要赡养的老人日益增加,给我国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的养老金账户存在着极大的缺口,现有的青壮年劳动力所支付的养老金,已经用于支付,而且养老金账户的支付额度正在逐年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在2001年到2075年之间,预计养老金账户将产生的缺口甚至可以达到9.15万亿元,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财政的灵活性,以及社会的税收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即使国家出台了延缓退休的政策,也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形势,养老金账户的巨额缺口将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国民财富合理地第二次分配的一大重要因素,也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民的幸福感和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国养老体制的二元化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当前的养老体制基本上还是偏向于城市的养老体制,虽然近些年在农村地区实施的新农保政策达到了一定的覆盖面,但是也仅仅覆盖了一小部分。而且我国在养老金方面的支付比例极不平衡,大部分资源庆祥城镇地区,只有一小部分资金投入新农保,农村老年人真正拿到手中的寥寥无几,根本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在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依然是主要方式。由此可见,我国应付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之后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以及农村地区。

由于我国当前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渐衰弱,再加上新兴的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当前养老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说,都难以达到一个老龄化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养老院事业亟需发展。医疗保障体制存在弊端,这又对我国的养老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2、人口老龄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

费孝通先生将其一生研究的成果汇集为一本《乡土中国》,在此书中,费老先生认为,我国社会是传统的乡土社会,我国社会的基本格局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中,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处于主导。此二关系就形成了我国以伦理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就是极好的体现。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由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人口老龄化在其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调查表明,在我国当前社会中,老年人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极大地降低,成年子女对于父母的意见仍然十分尊重。但是家庭中老年人普遍与子女选择了在子女成年之后分居,虽然仍来往频繁,但仅就分居一点,就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而且现今的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更像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父母以在子女年幼时对子女的养育,来换取自己年迈之后子女对其的照顾,这就对我国的孝的理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此外,随着当前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社会转型的进程,家庭的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三代式大家庭慢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夫妻加子女,或者夫妻式的小规模家庭。如此一来,老年人在家庭资源分配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而且在整个社会中,老年人对资源分配的话语权不复存在。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社会中针对老年人的社会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对老年人的态度从伦理态度转变为道德态度,乃至经济态度,对老年人的行为不是以传统的尊让、礼让的伦理标准来衡量,而是以更加公平的道德标准,甚至绝对公平的经济标准来衡量,而人口老龄化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当今社会中存在不少厌恶老人的青年人,“让不让座”、“扶不扶”等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社会中无论各个阶层,对于老年群体的评价都趋于使用一种歧视的态度,一些传统的孝理念,如探望老人、赡养老人等,本该由道德伦理约束的问题,到最后必须以强制的法律形式进行约束。人口老龄化在这一转变中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消极影响的公共政策视角

1、端正态度,不能仅依靠人口政策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当时看来是必须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不错的效果。但是计划生育政策无疑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我国的人口发展违背了正常的发展规律,即未富先老。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总是在其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后,才呈现人口老龄化的状态,而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就已经产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其不利。前文中已经提到,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通过外力可以逆转的,所以,公共政策不能简单地以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由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仅通过人口政策的改变就可以解决。我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我国即将失去的人口红利做好补救措施,通过全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规避现有公共政策和老龄化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实施合理的政策措施,才能将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2、不能仅仅依靠老年人口政策

当前的公共政策简单地认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以老年人为出发点。这种政策由一定的道理,但是很不全面。通过前文的分为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改变,除老年人之外的其他年龄群体才是致使其改变的根本原因。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老年人之外的年龄群体也必须参与到公共政策的主体之中,公共政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年龄阶段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只有在人到达老龄化标准之前给其注入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才能使整个社会的老年群体呈现渐进的发展状态。而养老政策更是如此。我国的养老金账户的巨额缺口正是需要从当前的青壮年劳动力为政策主体进行解决,可以通过增加年轻人的收入,提高其劳动效率等来弥补养老金缺口,也可以在这一批人退休之后有客观的经济基础。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问题也是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解决,不仅仅要靠医疗制度的改革,更要推广全民健身,在人们老了之后拥有健壮的体魄,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全社会需要共同参与,从而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医疗条件。个体有着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需要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互补,来实现整个社会的现实性发展。

3、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政策

仅仅依靠某一部门的政策也是不足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的。大量的实践证明,公共政策必须要以某一部门的政策为主体,其他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才能使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预期内的发展,家庭养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尽管我国近些年有一定的社会养老方面的政策出台,但是其他的一些政策在无意中固话的家庭养老的模式,比如对于养老机构的资源进行垄断,使得民营养老机构难以维持等,这无疑不利于社会养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子女带来繁重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是仅仅依靠医疗部门自身的改革不足以缓解压力,还需要更加合理的政策安排。比如医疗卫生教育体系远远没有形成,人们没有健康的医疗卫生观念;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也迟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受困于资源不足等等。总而言之,需要不同部门政策之间的配合和补足,才能应付这一全社会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6)。

[2]陈振明.政策科学研究与现代社会发展──论政策分析的意义[J].岭南学刊,1995(6).

[3]中国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

[4]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5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又由于目前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这使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中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因此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今,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所以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时期。

二、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

1、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使得消费转变与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重大矛盾,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老年产业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老年人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衍生出了特殊的市场需求。老年人是特殊生活用品、住房、医疗保健以及护理服务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这些消费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加重养老负担,冲击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长期实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一个未成年小孩”的家庭模式,抚养系数比上升并失衡,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这就加重了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迫切需要通过国家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来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就是说,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养老保险金支出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同时,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对医疗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制度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从我国的国情看,同时满足这些需求也是不可能的。这种供求矛盾的长期存在,有可能引发一系列显现和隐性的社会问题。

3、影响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的发展

中国人口的大部分都在农村,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从而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同时大部分的劳动力人口外出打工,使得务农人口以老年人口为主,这样的人口结构状况将影响农业的发展。第一,影响农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不利于农业对新技术的应用;第三,使农业的生产率下降。这样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影响着城乡二元结构,同时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更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保障,一旦受阻必将会反作用于经济,使市场失灵。

三、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1、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对养老、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将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制度,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强社区老年卫生工作,增加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措施,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建立健全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通过医疗救助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老年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同时,要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规范社保机构设置,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针对老年人特点提供全方位的老年服务。

2、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未成年人口的消费将相对降低,而老年人口的消费将相对上升,这也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个新的挑战。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加大对老年人口需求和服务的研究,他们将进一步开辟老年消费市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兴建老年人活动的公共设施,扩大老年人活动场所,寻求更全面的老年服务项目,提高老年服务质量,促进老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3、大力发展经济,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时期迎来了老龄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以较薄弱的经济力量来应对老年人口比重日益增长的问题,负担较重。因此,我国要积极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快乐、健康的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才能够有能力去应对老龄化危机。

4、加大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投入,发挥宏观经济作用

由于人口老龄化使得家庭面临养老危机,所以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政府此时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加大对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投入,使得老人能够得到很好的救助,子女可以安心工作,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率的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于像河南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大省的转移支付,使其有足够的财政资金能很好的掌控人口老龄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第6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指标通常是采用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全人群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则该地区的人口就处于老龄化社会。200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达10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7%。同时,山东省从1995年到200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都在64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都在7.4%以上。根据烟台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烟台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1.46%,同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2.59%和1.62%。烟台开发区作为新兴工业园区,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但随着开发区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以及烟台的宜居环境,更多的老人随子女不断移居我区。仅2014年一年60岁以上老人就比上年同期增加0.1万人,增幅达到3.4%。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多,用于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费用将不断增大,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巨大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分析

1994年,在“两江”模式的试点基础上,烟台开发区成为烟台市试点地区之一,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原有的劳保医疗制度,开始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经过20多年的实践,“统账结合”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公费医疗带来弊病,确保了个人账户的转款专用和患者就医的权利,对医疗费用起到了一定约束力,也减轻了医保部门管理方面的难度,确保了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医保待遇逐步提高。其中,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在一些参数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参保人数

2010年参保人数为170146人,其中在职人数149078人,退休人数为21068人;2014年参保人数为215812人,其中在职人数为180747人,退休人数为35065人。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退休人员增幅达66.4%,明显大于参保总人数的增幅。

2. 医保费用支出情况

2010年医疗费用总支出为8304万元,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54.72%;2014年医疗费用总支出为25008万元,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68.11%。退休人员占的比重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

3. 住院人数及平均费用情况

通过对冠心病、胆囊炎、肾功能不全、脑梗死、糖尿病5种常见病住院信息进行对比,住院人数中退休人员明显多于在职人员,退休人员住院的平均费用均高于在职人员。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人口老龄化从多方面对医保基金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影响因素

1. 对参保人员结构的影响

自1994年烟台开发区正式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参保人员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保险中的退休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也给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带来了很大压力。

2. 对医保基金持续发展及支出的影响

烟台开发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筹资方式是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离、退休人员不缴费。因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退休人员占总参保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原劳保医疗制度没有医保基金的积累和沉淀,各地财政也没有相应的补贴,给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带来了很大风险。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影响了医保基金支出。退休后人们的生存时间延长,目前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再加上医疗技术手段提高,这些疾病可以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样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就会增加,医疗费用支出不断扩大。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医保基金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一)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器,利用大数法则的原理,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参加医疗保险制度中,参保人数越多,医疗保险基金越足,分担风险,保障更多人权益。加大医保的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员体会到参加医保的好处,将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作为扩面的重点,增加总参保人数,起到互助共济的作用。

(二)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成本

医疗保险部门与医疗机构有着紧密了联系,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改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保制度的安全有效运行离不开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医院“医药养医”的现象没得到有效解决,加上老年人人口占比逐年增大,医疗费用逐年上涨,医保基金支出与日俱增。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需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比如,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给予优惠,解决医院以药养医等问题;在药品流通环节,加强公开透明的招标竞价,有效降低药品价格;同时,加强医疗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杜绝“乱检查、大处方”等违规行为。

(三)增强老年人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员的医疗需求增加,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预防保健是关键,如,可通过定期开展体检,使退休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隐患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从去年开始,开发区为65岁以上老人实施每年免费查体,惠及万余老人。体检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检测等项目,基本涵盖了老年人体检各方面需求。同时,还有一个社会现象需引起政府关注。我们看到,社会上以销售保健品为目的的保健讲座泛滥,而公益讲座相对缺位。保健品讲座利用了老年人对健康的极度渴求心理,夸大疗效,贻误病情,最终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医保基金负担,还印发家庭意见分歧。正因老龄人群普遍高度关注养生保健,政府应举办各种公益医疗知识讲座,普及保健知识,引导老年人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倡导适合老年人的一些文体活动,减少疾病发生几率。这样,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医保基金,又能减轻老年人疾病痛苦,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另外,针对老年人意外伤害高发的情形,可适当借助商业保险,如开发区已连续多年实施 “银龄安康工程”,由政府买单为全区50~80周岁老人集中投保一份意外伤害险,惠及4万余老人,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减轻政府和家庭负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四)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降低医疗成本

第7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护工

1.我国老年人口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13.26%,与2000年相比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8.87%,与2000年相比上升1.9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到2025年将超过3亿,2045年将达到4亿。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剧变,子女与父母同地、异城分别居住较为普遍,使得老年人空巢现象日益突出。由于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匮乏,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困难,生活质量较低。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长期护理的设施缺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2.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

截止2010年末全国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330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总数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数为108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数的6.23%。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将会达到4000万,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5%,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第8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一、贵州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人的年龄主要是由人的生理过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本文选取了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得到了贵州省2010年的人口金字塔,如图1。

根据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判读,贵州省形成的塔形是下部狭窄中间宽,成钟形,属于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为了具体分析贵州省内的差异,本文选取了九个地级市老年人口比重与老年抚养比,这两个数据都是从分析和度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中选取,如表1。

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类标准得到60岁以上占10%以上的属于老年型,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都是大于10%,期中老年人口比重最大的是铜仁地区,为14.70%;最低的为毕节地区10.87%。

表1 贵州省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

市名称 老年人口比重 老年抚养比

贵阳市 11.90 16.74

六盘水市 11.11 17.28

遵义市 14.40 23.21

安顺市 12.88 20.82

铜仁市 14.70 25.67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1.50 19.00

毕节地区 10.87 18.7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4.67 24.26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4.03 22.43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状况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法简介

聚类分析就是将一批物体或变量,按照他们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通过spss软件来实现。

(二)聚类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了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和9个地级市在贵州省的GDP比重三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9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然后得到9个地级市的聚类树图。如图2。

根据聚类结果,将贵州省9个地级市分为三类,如下:

类别一:包括四个地区,分别为贵阳、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遵义;

类别二: 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顺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类别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三)方差分析验证

为验证以上三类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均值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本文又运用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2。

表2

方差分析表

df Mean Square F Sig.

Zscore

(老年人口比重) Between Groups (Combined) 8 1 0 0

Linear Term Contrast 1 8 0 0

Deviation 7 0 0 0

Within Groups 0 .

Total 8

Zscore

(老年抚养系数) Between Groups (Combined) 8 1 0 0

Linear Term Contrast 1 6.888 0 0

Deviation 7 0.159 0 0

Within Groups 0 .

Total 8

Zscore

(gdp占全省比重) Between Groups (Combined) 8 1 0 0

Linear Term Contrast 1 0.333 0 0

Deviation 7 1.095 0 0

Within Groups 0 .

Total 8

从中可以看到F只与sig值都趋向于零,因此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结论

通过前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对较为严重,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老年人口比重大于全国13.26%的比重,从地区的分布上看,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但是GDP所占全省比重相对较低,如表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对较低,为6.8%,但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位14.67%。 而作为贵州的发展较好的城市,贵阳、六盘水、毕节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相对较低,都小余12%。

表3 各地级市GDP所占比重

省市名称 GDP占全省比重(%)

贵阳市 24.42

六盘水市 10.90

遵义市 19.78

安顺市 5.07

铜仁市 6.39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6.69

毕节地区 13.0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6.8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7.76

第9篇:老龄化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卫生服务 现状 干预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8-01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化的划分,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或者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医疗进步的背景下,老年人作为其中的特殊组成部分,有其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就湖州市吴兴区部分社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干预对策,旨在更好地为我们个人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服务,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为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湖州市吴兴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口所占社区人数的比例。

1.2 调查方法

走访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数据、查阅相关文献。

2 结果及分析

2.1 湖州市吴兴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2.1.1 人口数量大

据调查,吴兴区6个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总共有33657人,占总人口的17%,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意味着湖州已处于老龄化社会。

2.1.2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于经济

在吴兴区6个街道中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6%,3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8%,都充分体现出其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前进。但其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现代化尚未实现、生活水平还未达到一定水平,属于未富先老的状态。

2.1.3 区域分布不平衡

吴兴区6个街道的老龄化现状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月河街道老龄化最为严重,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8.5%。而凤凰新村街道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占总人数的13.7%,其余4个街道的数据分别为:爱山街道15.9%,龙泉街道15.1%,朝阳街道17.8%,飞英街道17.1%,这些数据进一步体现了吴兴区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性和区域分布不平衡性。

2.1.4 特殊老龄人群的不断扩大

在这些老年人中,以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老龄群体居多,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2 社区卫生服务在老龄化社会中所做的努力

目前,吴兴区老龄化社会所体现的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及特殊人口的不断增加,要求其各项老年事业和准备工作要跟上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步伐。但同时,吴兴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做了很多有目共睹的工作。

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人的服务占整个社区卫生服务的比例很大。正如我们看到的,对一些慢性疾病和常见病的治疗,以老年人占很大比例;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讲座和发放宣传单,老年人依旧占很大比例。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学习与自己疾病相关的内容及保健知识,这样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更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些药品因其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大大造福了社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可以看出,吴兴区对于老年人还是十分关注的,所做的很多工作都将老年人带向更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向,也促进了湖州市的社会进步。

2.3 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挑战

社区中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也要发生一些增加、提升及转变。医护人员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目前日益增加的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群;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也在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专业化的挑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设施不够齐全,无法实现“小病靠社区,大病靠医院”的未来医疗发展状况;对于老年人群,他们本身没有能力再去为自己的生活打拼,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医保服务内容也未能充分满足这个特殊人群的健康护理需要。同时,因青壮年不断走向世界,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老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照顾加剧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担。

3 干预对策

3.1 加强老年群体的健康宣教

针对不少老年人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容易盲目跟从、盲目就医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医疗知识及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借助黑板报、宣传单、电视等多种方式,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意识,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发展。

3.2 重视对特殊老年群体的照顾

随着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不断扩大,针对这个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如孤独、抑郁、自卑等,医疗服务人员需及时了解这些状况,解决他们最根本的问题;对于老年人行动不便等具体问题,医疗服务人员应趋向于家庭化、区域化服务来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使人口老龄化社会趋向健康化。

3.3 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是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核心,是完善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必备。据调查,现在湖州市吴兴区6个街道社区的医务人员是处于匮乏状态,必须鼓励更多的医疗服务人员向基层转移,以满足这个社会、这个社区所需要的服务。一方面,可以增设一个特别服务老年人群的点,普及社区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让更多老年人获得自己疾病的治疗及一些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增加必备的医疗设施满足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的需求,可以使社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可以做到“小病靠社区,大病靠医院”的医疗服务目标。

3.4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向社区转移

政府应该培养更多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并可以培养专业为老年人群服务的人员。同时,政府应加大对转移到社区的医务人员的鼓励政策,引进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社区、社会的发展。相应的,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必要的医疗设施,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真正实现“小病靠社区,大病靠医院”的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