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精选(九篇)

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

第1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摘要:

目的:探讨自护健康教育对放疗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放疗致脑卒中患者148例,按照系统随机分类法将其分成自护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及康复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肿瘤科常规护理,自护组患者进行自护干预。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临床疗效、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综合功能情况。结果:自护组患者对疾病及康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0.54%比74.32,P<0.05);自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P<0.05);自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脑卒中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FCA综合功能均不断改善,自护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康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开展自护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和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自护健康教育;脑卒中;自护能力;康复

接受放疗的鼻咽癌、肺癌、恶性脑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的发病率不能忽视,且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不少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障碍或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1]。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规范,使得急性期患者的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仍然高达80%以上[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生活和治疗的信心和意志。为此,本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恶性脑肿瘤、鼻咽癌、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开展自护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48例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患者,其中,恶性脑肿瘤34例;肺癌70例;鼻咽癌44例。脑卒中诊断均依据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3],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或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检查证实,男性88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为52岁,最大为87岁,平均年龄为(57.62±6.35)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均在8~15分之间,平均为(11.07+3.52)分。脑卒中类型:脑出血64例;脑梗死84例。按照系统随机分类法将其分成自护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CS评分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及康复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肿瘤科常规护理,自护组患者给予自护干预。具体方法:由2名经验丰富的护师,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分别制定个性化、阶段性的自护健康教育计划。

1.2.1良好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

患者入院后,积极主动地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注意护理时良好的态度及言行举止影响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急患者之所急,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1.2.2讲述疾病知识,指导康复锻炼

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及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使患者能够明白,康复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院内的康复措施和护理时不可能完成的,患者的自护能力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够理解并有学习的欲望,护师应当能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病情,尽可能的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明确他们对于康复的愿望和需求。

1.2.3减轻患者的依赖心理,培养自护习惯

对患者分析目前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尽量纠正不正确的应对方法及心理,鼓励并支持患者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开展正确的功能锻炼,科学培养患者的自护习惯。

1.2.4争取家属的支持

患者康复措施的实施需要有家属及社会的大力支持,除了给予关心和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患者对治疗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够克服抑郁、焦虑、依赖心强等负性情绪,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1.2.5提供持续的追踪及技术指导

针对患者自护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分别为其提供完全性或者部分补偿护理、健康教育支持及一对一的指导等服务,以便帮助患者能够培养良好的自护能力及习惯。

1.3观察评价指标

1.3.1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评定

干预1月后,采用自制的关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问卷内容涉及饮食、能否制定合适的康复措施、能否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肢体、言语等方面的功能锻炼、能否遵照医嘱规律服药、能否定期体检或者复查等方面。嘱患者独立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1.3.2疗效评估

干预后6个月,按照我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估标准评定临床效果[4]。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较前改善≥9l%、残疾评定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较前改善约46%~90%、残疾评定为l~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较前好转约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较前好转≤17%。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及进步率之和。

1.3.3负性情绪评估

干预6个月后以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抑郁状况,评定标准:轻度:50分≤评分≤59分;中度:60分≤评分≤69分;重度:评分≥70分。以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评估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焦虑状况,评定标准:轻度:40分≤评分≤49分;中度:50分≤评分≤59分;重度:评分≥60分。

1.3.4综合功能评估

以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躯体和认知等功能,内容涉及18个项目,共108分。评分越高,提示综合功能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将所得数据导入SPSS13.0统计软件包(SPSS,Chicago,IL)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多组间比较以F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自护组患者对疾病及康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疗效比较

自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SDS和SAS评分比较

自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SDS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FCA综合功能情况比较

2组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FCA综合功能均不断改善,自护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恶性脑肿瘤、鼻咽癌、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不能忽视,其发病年龄多处于中老年阶段,临床上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但由于多数患者合并有几种基础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的治疗使得患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诊疗效果往往受到影响,致死率和致残率仍然是居高不下,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威胁。本院对放疗致脑梗死患者主要给予抗凝、手术、溶栓、降颅压、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及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对脑出血患者主要给予降血压、营养神经、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启动自护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取得显著成效。自护健康教育相比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更加注重康复治疗的持续性[5-6]。患者更加积极地自觉地持续参与康复治疗是保障自护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7]。因此,在本院开展自护健康教育过程中,尤其重视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在康复过程中的需求,向患者讲述有关疾病及康复治疗的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争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培养其对康复的信心,使其在住院期间和出院之后均能够更加自觉地坚持康复训练,提高临床治疗的成效。在本研究中,自护组患者对疾病及康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高与对照组16.22%(P<0.05),表明对患者进行自护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即患者能够将在自护健康教育中掌握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在康复期能够予以坚持。患者疗效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鼓励患者坚持根据自身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并持续地付诸实施,改善患者悲观、抑郁、焦虑、过多依赖家属或医生等负性情绪[8-9],研究结果显示,自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较前均明显改善,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FCA综合功能虽然不断改善,但改善幅度明显受限,而且在常规护理干预3~6个月阶段,改善的幅度相对缓慢,考虑与患者出院后未能够持续康复锻炼有关。而自护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的FCA综合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说明患者出院后能够持续地坚持参与康复训练对疾病的康复而言非常有利[10-11]。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恶性脑肿瘤、鼻咽癌、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突发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开展自护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和临床康复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满晶,李秋洁.自护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863-2867.

[2]王爱丽,王燕,李保兰等.健康教育路径对1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13):1670-1672.

[3]蒋永会,尹建华,张莲花,等.自护理论安全教育对脑卒中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9):3036-3038.

[4]张香菊,刘爱民.自护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52-653.

[5]李野,唐玲,刘春蕾,等.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合居家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9):1043-1046.

[6]周玉珍,张晓燕.自护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152-1155.

[7]吴航,赖美春,黎雪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遵医行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38-140.

[8]蒋运兰,王艳桥,冯玉,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4,29(1):4-7.

[9]张振香,樊少磊,单岩,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连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50-51.

[10]何爱娟,林碧娥,陈云芳,等.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锻炼认知度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9):1426-1428.

第2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目前,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残疾和死亡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干预[1]。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以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脑卒中,意识处于清醒状态。经患者同意,将患者纳入研究病例中。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2~81岁,平均(69.37±5.9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3~82岁,平均(69.49±6.02)岁。两组就临床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护理,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并使用脑卒中影响量表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

康复效果评价[2]: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91%~10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46%~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为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低于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幅度超过1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主要包括肌力、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移动能力、沟通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情绪状态等8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为0~100分,总分为800分。分值越高,说明康复效果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康复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注:与对照组相比,*P

2.2脑卒中功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脑卒中影响量表总分为(486.56±93.58)分,观察组患者的总分为(597.82±92.3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功能评分明显更高(P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就算患者有幸存活下来,也有较大的概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4]。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

本次研究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康复护理,采取5E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5]:①教育: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病情、以及健康需求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为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脑卒中的发生原因、用药方法、注意事项、饮食控制要点、康复训练方法以及自我护理方法等。在讲解的同时,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发放健康宣教的手册,并为患者进行操作示范。在日常工作环节中,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掌握程度低的患者进行再教育,直至患者熟练掌握为止。②鼓励: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动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内心的需求,聆听患者的倾诉,引用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正面鼓励,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③工作:患者可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如洗手、洗脸、刷牙、摇动轮椅等,家属应积极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工作,使患者对自身价值进行肯定,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④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正确姿势和的摆放、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⑤评估: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如患者康复效果不佳,应对康复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2]张英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11-12.

[3]王兰英,满都拉.床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316-4317.

[4]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10):1594-1595.

第3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1吞咽障碍分期

吞咽的全过程分为口腔期、咽喉期和食管期[3],这三个期分别为随意运动、反射运动和蠕动运动。口腔期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咽喉期主要由舌肌、咽喉肌参与,食管期主要由食管平滑肌参与。任何一期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因此,吞咽障碍分为口腔期吞咽障碍、咽喉期吞咽障碍和食管期吞咽障碍。脑卒中第1、2期的发生率最高[4]。

2吞咽障碍的评估

早期评估有利于预测并发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床旁评估和电视透视检查。

2.1洼田氏吞咽能力评定法此法操作方便、可靠,张婧等[5]推荐临床首选。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及时间。此法将吞咽能力分为6级:1级为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或不能吞咽;2级为3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3级为具备2个条件则误吸减少;4级为选择适当食物,基本上无误吸;5级为注意进食方法和时间,基本上无误吸;6级为吞咽正常。

2.2床边误吸试验1982年洼田氏提出30ml饮水试验,此方法能够准确发现口咽期的异常问题,但对安静误吸不易发现可能会发生20%~40%的漏诊[6]。因此,Smith等[7]提出将饮水试验与血氧饱和度测定相结合的床边评估法,其准确率高达95%。但由于血氧饱和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用于老年人及吸烟者以及慢性肺部疾患时应综合考虑结果。

2.3实验室检查当床边评估不能准确预见误吸时,则需借助仪器检查。目前认为吞钡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是诊断吞咽障碍的“金标准”[8]。VFSS是在透视下观察病人吞咽不同黏稠度的由钡剂包裹的食团和不同容积的食团的情况,通过从侧位前后位成像对吞咽的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录像将吞咽全过程的图像资料完整地记录下来,便于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分析。此方法因费用昂贵,且存在一定风险,并受设备条件和患者病情的限制[9]。

另外,还有咽部敏感试验、内镜检查、超声检查、表面肌电图等。

3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3.1康复训练的时机与时间多数学者强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应早期评估和治疗。对脑卒中后不能经口进食者首选鼻饲饮食[10],但长期鼻饲刺激,可造成吞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11]。所以目前较多观点认为,如果患者短期内不能恢复经口进食,插鼻胃管2周后应改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2]。王乐等[13]主张只要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可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每日3次,每次约10min,连续3周恢复吞咽功能效果显著。

3.2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脑卒中发病急,且多种障碍并存,尤其是合并吞咽障碍时,患者最基本生理需求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何玉琴等[14]报道,脑卒中病人焦虑发生率为18.4%,抑郁发生率25.0%~60.0%,因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康复训练环境,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从生活、功能训练各方面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和精心照顾;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取得病人与家属的积极配合。

3.3摄食前的训练

3.3.1舌肌的训练指导病人做舌部前伸、后缩及侧方摆动和舌背卷曲运动[15]。若病人不能运动,胡冬梅等[16]对86例吞咽障碍的病人用干净的湿纱布裹住其舌部做不同方向的牵拉运动,有力时可用压舌板给予阻力,以强化肌肉力量,扩大可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3.3.2软腭的训练寒冷刺激可有效强化吞咽反射。朱月琴[17]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病人做空吞咽动作。从而诱发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有利于吞咽动作。

3.3.3喉肌的训练用手指握住喉结做上下活动,点头空咽动作,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发“啊”音有利于咽缩肌开放[16]。

3.3.4咀嚼肌的训练可做开闭颌关节,空咀嚼,空吞咽,吹气,鼓腮,缩唇,微笑,吸吮等动作[18]。

3.4摄食训练当病人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后,即可以进行摄食训练[17]。

3.4.1摄食的是起到保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适用于病人的并非完全一致,要因人而异。对卧床病人可抬高床头30度,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垫枕,因该容易引起咽下反射,且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19]。对能坐起的病人取坐直头稍前屈位,身体可向健侧30度,可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有利于吞咽,如头部转向偏瘫侧80度,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防止食物误咽[20]。

3.4.2食物形态的选择根据吞咽障碍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21]。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糊状食物不宜误吸,液体食物易误吸,如能使用食物粘度计来检测流质食物的浓度则可以增加安全性[22]。食物的理想温度为40℃~60℃,太高会导致黏膜烫伤,太低则易引起腹泻[21]。但也有报道冷食可诱发吞咽动作,对此类病人比较适合[23]。

3.4.3咽部残留食物的去除杜敢琴等[24]提出患者吞咽后应咳嗽一下,可以喷出残留在咽后部的食物残渣。高丽萍等[17]提出点头样吞咽,可以去除残留食物。

3.5加强基础护理和安全设置每次训练前及餐后要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不仅能防止口腔、咽部病原菌的繁殖,而且能改善吞咽反射[25]。训练前加强口腔黏膜、舌、咀嚼肌的按摩,并做好安全设置,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等用物,以备误吸食物时急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较复杂的训练过程,康复效果的好与坏直接与病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报道表明,大量的脑卒中患者早期存在的吞咽障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26],回归家庭的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差[27]。因此今后应加强相关方面薄弱环节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anTR,PaikNJ,ParkJW.Quantifyingswallowingfunctiouafterstroke:afunctionaldysphagiascalebasedonvideofluoroscopicstudies.ArchPhysMedRehabil,2001,82(2):677-682.

2石向群,杨金升,杨树深,等.吞咽障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及神经康复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3,19(7):2704-2705.

3MannG,HankeyGJ,CameonD.Swallowingdisordersfollowingacutestroke:prevalenceanddiagnosticaccuracy.CerebrovascDis,2000,10(5):380-386.

4任萍,扬晓梅,简晓芳.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与康复.护理杂志,2003,20(4):71.

5张婧,王拥军,崔韬.脑卒中后吞咽困难9个评价量表的信度及效度.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201-1203.

6王拥军.卒中单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0.

7张翠梅,曾进胜.急性卒中后吞咽困难的评估与神经可塑性.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271-273.

8李俊樱,窦祖林.吞咽障碍的功能性检查进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18(6):379-381.

9胡瑞萍,蔡德亨,胡永善,等.吞咽困难的康复评定与治疗.中国临床康复,2003,22(7):3115-3117.

10贾海燕,肖爱军.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诊断和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2-15.

11杨志峰.重症脑卒中病人鼻饲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8(9):690-691.

12AknerG,CederholmT.Treatmentof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inchronicnomalignantdisorders.AmJClinNutr,2001,74(1):6-24.

13王乐,韩伏莅,林建勋,等.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2):136-137.

14何玉琴,梁亮标,扬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与心理护理.中国康复,2004,19(4):249-250.

15马白萍,扬丽娜,白向东,等.急性脑卒后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48-49.

16胡冬梅,王春冬.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临床实践,2006,24(11):137-138.

17朱月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护理学杂志,2006,21(9):63-64.

18曹华,冯先琼,杨蓉,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54-55.

19马关玲,魏贵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功能训练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17-18.

20王红,赵红,丁萍.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护理研究,2004,18(7B):1255-1256.

21扬秀玉,王熠平,刘巧梨,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及效果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6,5(1):18-19.

22方凯.利用粘度计检测有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流体饮食浓度.现代康复,2001,5(4):58.

23金鹤.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上海护理,2003,3(4):37-38.

24杜敢琴,王娟.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后的康复治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24(17):3700-3701.

25矢内腾.老年人肺炎的预防对策—对误吸的对策.徐敏,译.迟宁,校.日本医学介绍,2004,25(6):269-270.

第4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急性期“卒中单元”的运作模式: 主要目标是挽救脑损害、预防并发症、减少病死率、加强重症期的监护与护理,治疗时间3-7天、然后转入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主要运作流程包括:

        1  急诊科护士接诊卒中病人的处理流程

        1.1 接诊脑卒中病人后,全面评估病人,采集病史;测量生命体征及一般检查;神经系统评估:确定是否为卒中;根据glasgow评分了解病人的意识状况,了解卒中发作时间。同时通知神经科医生;

        1.2 立即送ct、mri室检查;

        1.3 开辟静脉通道,采取血标本;

        1.4 生命体征监测;

        1.5 严重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者:送入重症抢救室。

        1.6 遵医嘱进行卒中急救常规治疗,配合医生积极的处理急性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缺血性卒中——进入卒中单元后的处理。

        2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护士接诊卒中病人的处理流程

        2.1 病人入病房后全面评估卒中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相应的护理体格检查;

        2.2 配合医生24小时内(大部分在6小时内)完成病人的各项相关检查和监护包括:头颅ct/mri、生命体征监测、血生化指标监测,并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2.3 危重症病人如:溶栓病人、脑血管介入病人根据病情分别进行辅助呼吸支持、颅内压监护、心电监护、脑电监护、血压监测以及血气分析,做好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常规护理工作。 

        2.4 生命体征一旦平稳,便立即进入患者康复治疗,同时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

        2.5 在病人的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每一个病人,制定相应的全面的护理计划。 

第5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致局限或者全面脑功能损伤综合症,具有发病率、死亡率且致残率等"三高"的特点。在全球每年5500万的死亡者中,10%是由于脑卒中所导致,其已经占据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病因的首位[1]。中国是脑卒中的高发国家,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为0.17%,女性发病率为0.13%,年死亡率为0.09%,而致残率已经高达70%~80%[2]。偏瘫是患脑卒中后比较常见的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连续性护理是采用定期随访的方式协助患者切实有效地完成自医院到家庭的自我管理的过渡[3]。本研究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6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诊断标准;②经过治疗,患者神志清醒,无失语或智力障碍;③发病前活动正常。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或痴呆史者;②短暂性脑缺血患者。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其中干预组,男36例,女34例,平均(63.4±12.5)岁;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64.5±11.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出院前均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及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连续性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1实施前准备 设立专用电话用语脑卒中患者咨询服务,成立脑卒中延续护理小组,小组人员由医生、护士及康复治疗师等8名工作人员组成。

1.2.2实施步骤 ①第一阶段:出院1w前,由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出院前评估及健康宣教。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及健康行为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指导,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和照顾指导;②第二阶段:患者出院前3d,由小组中的康复治疗师为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方面的健康宣教,采用面对面宣讲或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主要宣教内容包括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③第三阶段: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小组人员电话随访1次/w,上门随访1次/月,直至患者出院后6个月,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康复锻炼进行的情况,每次上门随访先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和锻炼方法,并指导并电话监督患者按计划完成锻炼计划,同时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避免造成脑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

1.3评价指标

1.3.1 Barthel指数(Barthe1 Index,BI) 用于评价个体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其内容共包含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依赖性越小。在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3、6个月后进行评价。

1.3.2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该量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量表,其优点在于可与一般人群进行生活质量的比较,并且为衡量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共包括3个方面、8个领域,合计36个条目。3个方面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健康总评价;生理领域涉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心理领域涉及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职能4个维度。在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后6个月后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比较 见表2。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干预前,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6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脑卒中;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8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activity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and to accumulat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providing premium medical service for those patients. Methods 48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2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given telephone follow-up once a month to understand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condi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patients′ families during nursing;50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May 2013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assigned to research group.They were given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SIAS and ADL evalu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fter 8 weeks of nursing,and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Difference of each STAS score and ADL score before interven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the motor function,muscular tension and total score after intervention in research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Fami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Cerebral apoplexy;Activity ability;Life quality

随着近年来高脂、高蛋白饮食成为人群主要营养摄入源,再加上快节奏生活及高压力工作状态引发的持续性生理应激,这均会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攀升之势[1]。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该病由于内化环境多种因素联合作用诱发脑内动脉痉挛、狭窄、收缩、破裂或闭塞,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患者常会并发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因此,探究一种安全、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据文献[3]指出,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良好的代偿及重组功能,虽然脑卒中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借助康复训练方案能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的60%~90%。康复训练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临床优势,不仅能帮助大脑充分发挥可塑性的生理特性,还能重建大脑侧支循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降低致残率。当前在国内,由于家属缺乏家庭康复相应的知识及技能,导致家庭护理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4],因此,笔者自2012年6月起对部分脑卒中患者展开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实施家庭康复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痊愈”(出院当天,经影像学检查颅内无积血且颅脑血管无破损)出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为56~80岁,平均(65.8±5.1)岁;缺血性脑卒中24例,出血性脑卒中24例;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5例,混合型偏瘫19例。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痊愈”(出院当天,经影像学检查颅内无积血且颅脑血管无破损)出院患者,设为研究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55~81岁,平均(66.0±5.3)岁;缺血性脑卒中28例,出血性脑卒中22例;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18例,混合型偏瘫17例。纳入标准:患者无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躯体脏器疾患;患者出院后至少有1名照护者,且照护者精神正常,与患者同居;患者无先天性肢体功能障碍者;听力正常且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同意书。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变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协助本组患者制订康复计划,每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计划的实施情况,并针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解释与指导。研究组患者采取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肢体正确摆放 不管是卧床还是坐在轮椅上,脑卒中患者都必须保持患肢功能位处于背屈位。卧床时,注意患肩上抬,舒展上肢,保持手掌心朝上,手指自然伸直分开。患肢底下垫一软垫。健侧卧位时于患者胸前放置一软枕,并保证患肢全部搁在软枕上,告知患者注意维持上肢前伸、肘、腕等关节自然舒展的状态,避免上肢下坠。患侧卧位时,为防止患肢受压不利于康复,应指导患者将患肢轻轻拉出,置于前伸位,将前臂外旋,保持掌心朝上,手指自然分开,告知取患侧卧位能使健侧肢体活动自如,减少诸多不便。坐轮椅时,可使用肩吊带固定患侧手,以固定肩关节及腕关节,防止因不留意地过度牵拉而造成关节脱落。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应避免使用患肢输液。

1.2.2 运动训练 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肢体运动的意义、注意事项及要领,护理人员可当面示范相关动作,要求患者家属作为家庭康复护理方案的重要执行人员进行模仿,护理人员应指出其动作的不规范之处,并再一次演示正确动作,要求患者再次模仿,如此反复,直到患者熟练掌握运动训练的方法。由于患者刚刚出院,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因此,先对患者采取被动运动的训练方式。被动训练内容主要涉及肩关节的屈伸、内外旋、肘、腕及指关节的活动等。当患者身体状态好转时,由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辅助运动,帮助患者做肘关节的屈曲与伸直,肘、腕及指关节的旋转屈伸活动,并进行手指精细功能的训练。每日均要求进行被动功能与辅助功能,3次/d,30 min/次。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刚开始训练时,可先降低运动难度及强度进行迈步训练(由旁人搀扶或借助拐杖),后逐渐上升难度进行自行徒步,可在清晨、傍晚进行。当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时,可指导患者练习越过障碍物及上下楼梯训练。

1.2.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后遗症,常常无法自我完成护理。患者家属应在生活中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可训练患者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如脱鞋、洗漱、吃饭、如厕、穿衣等,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训练的难度与强度,避免患者因无法完成而对康复失去信心。

1.2.4 心理护理 患者在面对重大疾病时,通常会表现出焦躁、恐惧、不安等心理状态,由于脑卒中疾病的特点,该疾病将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系列后续影响,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患者常常会深陷苦闷。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态,若发觉患者情绪不佳,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引导患者将内心苦闷述说出来,增加患者理解、体谅与包容的情绪体验。

1.3 观察项目

①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残损评价表(SIAS)的评估,该量表共9个项目,主要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关节活动范围、感觉、视空间认知、语言、疼痛及健侧肢体功能,总分为7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功能越佳。②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进行ADL项目测评,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SIAS测评及ADL评估,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取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出院后8 周末)STAS评分(活动能力水平)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各项ST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难治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5]。据调查显示[6],我国脑卒中患者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32%幸存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日常活动能力缺失,这将会明显降低患者的自我效能,给整个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压力[7],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家庭康复护理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培训,指导家庭照护者协助患者完成康复训练,此护理方法突破了传统家庭成员因自身技能欠缺所致的“替代护理”的局限性,并强调让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项目,最大限度地提升其自护能力[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的各项STA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D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家庭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可以帮助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达到激发、维持、强化患者自理能力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福娣,张运生,黄志红,等.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20):99-101.

[2] 马燕,陆浩,胡亚男,等.老年脑卒中护理提供者心理因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3):451-453.

[3] 宁菊莲.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医药前沿,2014,4(8):338-340.

[4] 赵雪萍,薛小玲,卢珏,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64-1666.

[5] 贺艳霞,葛卉玲,张丽,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198-199.

[6]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7] 林允照,顾华,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8):796-799,802.

[8] 黄乐芳,周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5-27.

[9] 袁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1-82.

[10] 杨魏巍,汪晓媛,刘忠梅,等.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957-1959.

[11] 张春慧,陈静,张振香,等.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7):1636-1637.

[12] 林允照,冯晨,刘敏,等.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5):4157-4162.

[13] 李希.康复护理指导在脑卒中家庭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2,27(3):234.

[14]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现状及干预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07-1909.

[15] 雷芬芳,岳景齐,邓翠珍,等.家庭康复干预模式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15):3264-3266.

[16] 李新萍,汪莉,张千,等.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护理有效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73-776.

[17] 林允照,林朦朦,欧阳吟靖,等.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670-674.

第7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吞咽障碍; 评估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066-02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ssessment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Dysphagia/CHEN Li-l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30):66-67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atients with stroke dysphagia assessment and nursing methods of nutritional support.Method:74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from August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74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7 cases in each group.They were all assessed,the study group was used enteral nutrition care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parenteral nutrition care method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are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The index of albumin,total protein and hemoglobin in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5.4% in the study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Conclusion: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stroke,and tak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effec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promote good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Stroke patients; Dysphagia; Assess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在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的的问题,其发生率大概在50%左右,而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进而导致自身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够将食物由口腔送入胃内,不包括食物入口和胃排空异常。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需要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营养支持护理,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4例,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9~73岁,平均(56.2±1.1)岁。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54.1±1.4)岁。两组患者年龄构成和性别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 首先对两组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其主要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疾病状态、进食的姿势以及呼吸频率等。并且对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进食出现障碍,根据患者进食误吸以及咳嗽的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分成3个等级,严重吞咽障碍、较严重吞咽障碍、轻微吞咽障碍。并且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不同程度治疗时间有所不同[1]。

1.2.2 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对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研究组主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主要就是给予鼻饲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初期先给患者服用少量营养剂,然后按照每天增加前一天的20%营养剂,进行逐渐递增量为患者服用。对照组主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先少后多,与研究组为患者服用的递增方式一样[2]。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时间根据评估的结果不同而不同,严重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20 d,较严重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15 d,轻微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电解质紊乱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g/L

组别 白蛋白 血红蛋白 总蛋白

研究组(n=37) 41.2±1.5 141.2±1.1 74.1±1.2

对照组(n=37) 35.2±1.1 136.5±1.1 70.2±1.1

t值 19.6207 18.3777 14.5728

P值 0.015 0.048 0.029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组别 肺部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 合计

研究组(n=37) 1(2.7) 1(2.7) 2(5.4)

对照组(n=37) 2(5.4) 1(2.7) 3(8.1)

字2值 0.2145

P值 >0.05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患者在患病期间,常常出现吞咽障碍的问题,吞咽障碍是指不能够将食物由口腔送入胃内,不包括食物入口和胃排空异常。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很多的患者由于出现吞咽障碍的问题,导致体内缺乏营养,进而患者的免疫力逐渐地下降,不利于患者的良好康复,甚至诱发患者其他的并发症,严重的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3]。因此,需要应用有效的营养支持的方法,使患者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营养,才能够更好的治疗。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首先针对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根据吞咽障碍评估的结果进行营养支持[4]。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所谓的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就是指通过鼻饲的方法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而在营养支持的效果与营养支持的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临床上,一般认为在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24 h内进行营养支持最佳,并且营养支持的时间应该根据评估的结果合理的安排时间,吞咽障碍非常严重的患者,应该适当的增加肠内营养支持的时间,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5-7]。

在针对于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应该先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影响到患者的治疗[8];其次,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尤其是针对于一些误吸的患者,应该将患者的床头抬高,以免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时候,出现误吸的问题;再次,在对患者进行鼻饲的过程中,在温度上应该进行重点的把握,一般注入物的温度在36 ℃即可;胃管口用纱布包裹后夹住,防止胃内液体流出;鼻饲期间保持口腔卫生;并且浓度应该本着有低到高的原则。另外,当患者吞咽障碍有所缓解之后,需要让患者进行少量的食物,应以一些高营养的食物为重,但是,在食物的选择上,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硬,食物一定要是稠浆状,避免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患者再次出现吞咽障碍[9-11];最后,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科学的喂食技巧,如果喂食的不准确,将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康复。一般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喂食的过程中,应该先让患者喝几口温开水,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湿润,均匀的对患者进行喂食,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喂食的量。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喂食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理解患者的原则,不要过多的催促患者,增加患者的信心,确保患者疾病能够良好的康复[12]。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由此得出临床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进行评估,并且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能够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

参考文献

[1]周丽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1(11):121-122.

[2]方丽波,王拥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及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1(5):211-212.

[3]李艳玲,阎安.危重病人的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2,3(1):145-146.

[4]俞玉飞.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150-151.

[5]马晓健,綦美娟,梁椿蕾.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2):191-192.

[6]曹一,宋新勤,孔敏.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160-161.

[7]户爱婷,程宁.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2(6):124-125.

第8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规范的护理干预

脑卒中并发抑郁症,占脑卒中患者的 20. 0%~ 50. 0 %。Starkstein 等报道脑卒中发病 1 个月内 重度抑郁症患病率为 27. 0 %,轻度抑郁症为 20. 0%。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均高的疾病,它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性残疾,同时在精神心理上也给患者带来很多的损害。脑卒中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对124例初发脑卒中病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_ stroke depression,PSD)的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初发脑卒中124例,均头颅CT或MRI证实属脑卒中患者。124例中男72例,女52例;年龄42~90岁,平均65. 3±6. 9岁;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20例,中学41例,专科23例,大学36例;脑出血51例,脑梗死73例;124例中符合抑郁症诊断78例(抑郁组),均符合 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 [ 1]抑郁症发生率为62.90%,其中男42例,女36例(46.15%),年龄45~72岁,平均62.3±7. 2岁;无并发抑郁症46例(非抑郁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6~86岁,平均?66. 3±6. 8岁。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05)。78例抑郁症诊断符合CCMD_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评分≥12分。凡昏迷、失语、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入组,且无阳性精神障碍个人史及家族史;无智力和认知障碍。124例脑卒中患者无并发抑郁症者46例为非抑郁组。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规范护理干预组39人,对照组39人。

2 方法

2.1规范的护理干预措施

2.1.1入院时及时评估,建立抑郁评估档案: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患者最初被诊断为脑卒中,通常会经历几天到几周的情绪反应,包括不相信、否认、拒绝、失望等,这些反应是从一般忧伤、抑郁情绪再到抑郁症,是一系列抑郁症状综合谱。抑郁症的症状有:在大多数时间内有抑郁情绪;对大多数活动缺少 乐趣或兴趣;食欲和睡眠显著改变;易激惹或迟缓; 疲劳;无价值感或过分的内疚;注意力不集中;反复产生关于死亡和自杀的想法。要诊断抑郁症,上述症状持续至少 2 周。应用HAMD评分,对新入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HAMD评分,小于 8 分为无抑郁,大于12分为轻度抑郁,大于 17 分为中度抑郁,大于 24 分为重度抑郁。并进行动态的评估,一些被证明有效的量表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2] ,心理抑郁问卷(Psychological Depression Inventory) 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Depression Scale),自评抑郁量表、抑郁状态问卷(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 ,SDS ,DSI)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RSD) [2] 。

2.1.2建立较系统的抑郁患者心理档案,为心理护理提供连续、动态的临床依据。 档案内容包括性别、焦虑抑郁的程度、认知功能、自尊心、精神状态、语言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 彭可勤等报道脑卒中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时,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以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3护士引导患者建立外援支持,充分认识自己的生存价值,主动寻求家庭及社会支持和理解,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疾病树立信心。

2.1.4护士每天随同主管医生查房,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与医生一起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知识,促进护患之间良好的情绪交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焦虑不安,对患者产生良性影响。

2.1.5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每天进行心理疏导,并进行效果评估。

2.1.6在病情允许下尽早与康复科医生共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让患者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自己的成功,从而 转变消极悲观的态度, 消除了患者的适应不良行为。

2.1.7每两周组织患者召开患者座谈谈论,鼓励患者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梳理正面典型。

2. 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科护理模式?。 入院介绍后,根据医生医嘱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并根据医嘱对患者抑郁评估,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

2. 3 评定方法 采用 HAMD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于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 6周末, 由 2名主管护师和 1名神经内科科主治医师进行评定。

3结果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 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 χ 2 检 验或 t检验。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HAMD、NOSIE评分比较(x±s)

4讨论

4.1:护理脑卒中抑郁患者时,早期及动态的抑郁评估是护理脑卒中抑郁患者的良好基础。

4.2:随同医生查房与及时与动态的沟通及交流是关键。引导患者表达自己对诊断、治疗、护理以及疾病预后等问题的看法和要求,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尽早干预。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3 规范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脑卒中抑郁患者效果的延续,从观察组与对照组看,规范的护理干预进一步规范了护士的行为规范,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9篇:脑卒中康复护理评估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应用

国内现存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计划性、自主性、护理程序式、健康信念式健康教育模式[1]。本科作为卒中单元,由于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护士,人力资源配备短缺,护士忙于日常护理工作,针对以上特点主要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2009年1—12月共收治脑卒中病人876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人747例,出血性脑血管病人129例,男533例,女343例;好转868例,死亡8例。

2 方法

针对性、分阶段式系统健康教育模式。

2.1 入院初期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的入院介绍,包括住院环境、入院须知、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2)入院评估: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作初步评估,为进一步治疗、护理提供基础。(3)根据脑卒中的病因自制调查表,见表1。表1 脑卒中病因调查

2.2 住院期间 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制订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2]。(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之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 (3)指导家属如何帮助病人床上排便、每2h更换一次卧位、拍背、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适当使用软枕、防止足下垂。(4)进食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保持心情愉快。选择软饭或半流食,避免粗糙、辛辣的食物。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保持安静,嘱病人不要说话,防止误吸。床旁准备吸引器,必要时给予鼻饲。水、茶等稀薄液体最易导致误吸,进食时应坐起,一般采用软食、糊状或冻状的粘稠食物,将食物做成“中药丸”大小,并将食物置于舌根部以利于吞咽。为预防食物反流,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0.5~1h以上。(5)康复训练应待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与病人一起制订活动计划,以促进其独立性和降低疲劳感。计划应是实际的,病人能达到的,以增强自信心。关心体贴病人,并充分肯定病人已取得的进步,避免其产生急躁情绪。① 急性期从健侧接近病人,恢复期从患侧接近病人,以鼓励病人使用患肢。将呼叫器置于病人健侧,以便病人及时呼叫,保证病人的安全。教会病人使用代偿性方法减少损伤机会。② 床上活动,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3],要充分利用患者健侧肢体进行活动,如:bobath握手、电动起立床训练等。随着病情的稳定和肌张力的增加,逐渐增加肢体活动量。训练病人的平衡和协调能力。③ 语言功能训练和吞咽障碍的治疗应与运动疗法同时进行。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可使用身体语言,给病人清楚、简单的指导。鼓励病人采取适当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对病人要有耐心,态度和蔼,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⑹ 卒中后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约为30%~50%[4],因此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全面评估患者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予心理治疗及干预,和家属一起鼓励、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⑺ 每周举行一次知识讲座,由上级医生、责任组长、康复师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隔周举行一次病员座谈会,收集意见或建议,了解患者的需求。

2.3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坚持功能训练。(2)指导合理用药。(3)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坚持长期服药,勿随意增减剂量。(4)生活规律,避免情绪激动,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有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痉挛的作用。(5)指导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的征象,如手足麻木、无力、吐词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6)指导患者定期随访。(7)再次填写调查表,对病人所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反馈,评估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4 护理满意度评分 每季度从服务态度、处理及时、沟通交流、出院指导几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分值达97.2。

3 小结

脑卒中作为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一组疾病,只有提早预防、消除病因,才能有效减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而健康教育作为卒中单元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采取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护理杂志,2009,1,26(1a).

2 童亚伟.影响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