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精选(九篇)

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

第1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成语;翻译;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1、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理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以理论依据,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适应和选择的交替过程,接受“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机制制约。[2]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一个集合体,即语言、文化、交际、社会,以及作者、读者、赞助商、委托者等多个互联互动的整体”。[1]翻译的方法是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最佳的翻译是“整合适应度选择度”最高的翻译。[3]

2、汉语四字成语的三维转换

(1)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在形式和表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譬如英语重形和,而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具体,而汉语重抽象。因此,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语言形式的不同层次上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包括音韵维、词汇维、句子维和修辞维。下面从词法层面来举例分析汉语四字成语翻译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词汇维:译者在词汇维的适应性选择可通过省译法实现。例如,“无影无踪”包含了两个意义对等的部分,即“无影”和“无踪”,所以它的整体含义完全可以由其中一个部分的意义充当,并不是两个部分意义的叠加,这种现象在汉语四字成语中很普遍。然而英语却习惯于直接简练,尽量避免语言重复。因此,译者在翻译此类汉语四字成语时,需要在语言维的词法层面做出相应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凸显译文作为译入语的区别性特征,适应译入语的翻译生态环境,唯有这样才能使汉语四字成语在异国土壤上留存并繁荣发展。所以,“无影无踪”可简单译为 “without a trace”, 而不是 “ without a shadow or trace”. 同理, “天长地久”、“字斟句酌” 可分别译为 “ eternal like skies”, “ to weigh every word”。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深刻洞悉并正确传递和阐释原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文化差异必然在语言上得到体现。在汉语四字成语翻译中,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可通过归化策略来实现。

对于文化特色极其显著的汉语四字成语,译者可通过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成语或者采用意译法来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举个例子,“亡羊补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则寓言,如果机械地翻译为“lock /close the stable door after /when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暗示:已经晚了,无法挽救)”,这明显与原成语的真正内涵(已经晚了,但还可以补救)相悖,因此译者此时需进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适应目的语文化系统这一翻译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对等成语,即 “ a stitch in time save nine” or “better late than never” 来正确阐释原语涵义。同理,“令人发指”和“雪中送炭”可分别译为“make the blood boil”,“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如果目的语中没有对等成语,译者可直接采用意译法来适应译入语文化系统代表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如,“卧薪尝胆”,译者可直接意译为 “put up with an insult in order to revenge books of history”.同理,“攀龙附凤”和“狼心狗肺”可分别译为“play up to people of power and influence”, “heartless and cruel”。

如果译者在进行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过程中,既要适应原语文化系统代表的翻译生态环境又要适应译入语文化系统代表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译入语进行适应性选择,那么他可以将意译和直译结合起来。例如,“负荆请罪”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则故事,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译为 “ to bear the rod and willingly receive the punishment —— to make a humble apology”。同理,“退避三舍”和“邯郸学步”可分别译为 “to retreat about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

to give way to somebody to avoid a conflict”, “the city handan learns the walk —— imitating others but losing one’s individuality”。

(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原文交际意图的呈现。它要求译者不仅对原文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上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还要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传达。[1]

很多汉语四字成语若是直译,目的语读者会不知所云,因为译者没有正确传递原语蕴含的交际意图,由此而言,交际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对于译者是何其重要。译者可通过“具体意象抽象法”来实现这一转换。例如,“笑里藏刀”中包含了一个具体意象“刀”,对应英语中的 “dagger”。如果直接将其译为 “hide a dagger in a smile”,译入语读者会莫名其妙,无法理解原成语传递的交际意图。因此,译者此时应关注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将侧重点放在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的实现上,将 “dagger”的意义抽象化,将“笑里藏刀”译为“ with a murderous intent behind one’s smiles”.同理“拔刀相助”可译为“to help another for the sake of justice”。

(4)三维的综合适应性选择转换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汉语四字成语时,可采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法,即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个维度对译入语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可侧重于某个维度的转换,譬如,对于文化意义极其丰富的四字成语译者应侧重于文化维的转换,同时也要关注语言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举例来说,译者在翻译“挥金如土” 时,要同时侧重语言维和交际维的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成语的明喻修辞格,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则要求译者将意象“土”替换成“水”,以充分发挥译文的交际功能,因此“挥金如土”对应的正确译文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同理,“胆小如鼠”应正确翻译为" as timid as a rabbit”. 再举一例,“狐朋狗友”在语言维度上体现了隐喻的修辞格,将“朋”隐喻成“狐”,将“友”隐喻成“狗”,同时在文化维度上,“狗”在译入语文化和原语文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该成语时,要同时侧重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妨译为" pack of scoundrels”. 总而言之,最好的翻译具有最高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度,因此译者在汉语四字成语翻译中应努力提高译文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度。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知识观;知识性质;转变影响

所谓知识性质一般的认为是指那些超越某种具体的知识在各自认识的领域、陈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的共同的性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知识所共同遵守的规则。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是传统的知识观对于知识性质普遍认同的三个基本性质。后现代知识观在对传统知识观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性质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

一、知识的文化性

知识的客观性是指知识要正确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对客观存在的揭示,是普遍的客观真理,那么知识就可以传递。随着人们对知识认知的加深,由于知识的获得并不仅仅知识传递授受关系,它更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主客体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后现代知识观就把知识的性质从客观性转向了文化性。语言这种技能的学习的分析,并不是像认知知识那样可以进行传递的,在进行语言技能的学习时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从其产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汉语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汉语知识理论,还要学习汉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当然在汉语中必然存在着汉文化历史的知识,这些知识中无不存在着文化性。让学习者获得汉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的学生地汉语交际技能,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汉语语感。

二、知识的境遇性

传统的知识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是指知识能够突破社会、文化、种族、个体等条件的制约,能够被普遍地认同和接纳。这种知识性质的观点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而汉语言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多的知识凝结在汉语言的文化材料中,其中体现的经验、情感等的情感态度的知识是无法用普遍性来说明的,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也是根据不同的文化历史情境有着不同要求。因此后现代知识观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制约条件规定的文化因素之中的,任何知识的意义都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赋予的。汉语的教学,因为更加关注的是对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掌握,必须要求学习者能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系统,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个人的经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境遇设计符合当前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教学环境的教学知识,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环境的特色来进行教学。

三、知识的价值性

知识的价值性是指知识的价值中立,认为知识只是人类积累的经验和进行理智思维活动的产物。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存在着偏好和价值选择,学习者在选择学习汉语也是一种汉语对于他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学习汉语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掌握这门语言并且能够进行畅通地交流,这是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所具备的本质属性。语言知识的这种特有的工具性也是语言知识价值性的一种体现。课程的教学总是受制于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经过一番的选择,也是选择那些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符合社会要求的内容,这其中的选择也存在着价值的选择,同样也体现着知识的价值性。而汉语教学莫不如此,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挥汉语的交流功能,也在选择中存在的主流文化价值的选择,选择那些对学习者掌握汉语有利的教学内容,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汉语知识和文化,把汉语言知识的工具性、人文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汉语言知识的价值性。以上是从知识性质转变宏观的角度来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的,结合了汉语教学中该学科的特点,因为只有理解了知识性质才能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6.

第3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依附矛盾 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依附与文化依附矛盾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

凡有不同文化交流的场合,就一定有文化依附的矛盾存在。对外汉语教师作为汉语文化群体的一员,代表的自然是汉文化,但其所教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群体的留学生,教师时时刻刻都要进行文化依附的选择以适应教学对象,文化依附的矛盾便得以产生。根据孟子敏的定义,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文化依附的矛盾理解为:教师因教学对象为异文化群体成员而进行文化选择所表现出来的矛盾。

(二)表层文化依附和深层文化依附

外语教学界(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文化依附矛盾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敏[1]主张将文化依附矛盾分为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表层层面上的文化依附矛盾是看得到、听得见的,是可感的文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深层层面上的文化依附矛盾是潜在的,看不到、听不见,但它是可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及态度,它制约着具体的文化行为。方子纯[2]认为“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三种:(1)从依附关系上,它的表现形式为本族文化依附和目的语文化依附;(2)从交际方式上,可分为言语文化依附和非言语文化依附;(3)从依附原因上,可分为有意文化依附和无意文化依附。”刘小兵[3]则认为“研究角度上可以从纵横两个方向来细分:横的角度,包括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两个方面;纵的角度,则包括表层可感的文化行为、深层潜在的文化情感等两个层次”。这些分类方法在本质上并无较大的差别,只是采取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

为了方便论述,本文采用孟子敏的分类方法,将文化依附矛盾分为表层文化依附和深层文化依附两种。表层文化依附的矛盾包括一些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涉及语音、称呼、礼貌用语、禁忌话题、幽默,以及语码转换等。在非言语行为方面,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与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有一些区别,它包括身体语言、空间概念和服饰习惯等等。是否用极明显的脸部表情与学生交流,教师离学生距离该多远,可否触摸学生,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深层层面上看,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审美观及生活方式等都深深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比如,中国文化向来认为谦虚、礼让是优良的品质,人们普遍接受这一价值观,并用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去教育下一代人。而英美文化下的人则推崇个人进取精神,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

我们先来看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文化依附矛盾。比如在语音上,课堂上汉语教师会特意加重语音,放慢语速来与“留学生”交流。很多老师都抱怨,教惯了留学生,平时和中国人交流时都好像不会说汉语了。笔者认为个中的理由就在于老师迁就了学生的语言现实,过于简化词组,放慢语速。在课堂用语上,诸如称呼学生、道歉、感谢用语等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倾向。对留学生是应该单呼其名“Mary”呢,还是按中方习惯起个中文名字叫“王玛丽”呢?老师迟到了,会怎么说呢?不做解释呢,还是迂回地说“有点事不好意思”以保留老师的面子?还是采取西方风格直接说“对不起”?笔者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汉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包括衣着、举止也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刺激。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做课堂作业或考试时,中国教师习惯于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还不时停在某个学生面前察看学生的情况。西方学生对此往往极为反感,认为老师不信任他,是要监视他。西方人认为“look over the shoulders”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在深层文化依附上,对外汉语教师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方面也时时面临着选择。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汉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不是认为愚公的行为真的是“够愚蠢”?中国素来倡导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中推崇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那么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是按集体主义来组织活动呢,还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自由?两者之间又该如何协调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为这些问题所困扰。

二、对文化依附问题的认识

文化依附就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文化依附矛盾这一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文化依附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只有在母语文化与异文化的夹缝中,交际者才有文化依附选择的可能。语言教和学的过程则是最为典型的文化依附的磨合过程。教师不必过于迁就学生的母语文化,但必须理解并尊重其母语文化。

(二)文化依附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母语文化不断向另一种文化靠拢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中介语的文化系统,既区别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行为系统,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然而却带有两种文化的某些特征。”[1]

有些留学生虽然选择了依附汉语文化,在日常的言行及观念上尽量靠近汉语文化,但母语文化的影响是无法完全清除的。比如日本人鞠躬和他们说日语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总让人觉得过于客气了一点。欧美学生总习惯耸肩并两手一摊来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无所谓。有人认为这是不符合汉语规范的。这些指责未免过于苛刻。非语言行为上的文化依附有时候要比深层次上的文化依附要更顽固。要求留学生完全清除母语文化依附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他们学习汉语,并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文化归属;我们教授汉语,传播汉语文化,也并不是为了彻底改变他们。汉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三、解决文化依附矛盾的三个重要原则

(一)对比分析原则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比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如此。

文化依附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利于从根源上弄清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困难所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清目的语文化,为扫除文化依附矛盾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第二语言文化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在内容上,对比不仅存在于“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者”等表层,而且存在于那些“貌合神离”的部分。对比中更应该注重探索这种貌合神离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二)平等尊重原则

胡文仲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双方一定要能从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文化感受,交际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上进行。[4]

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与自己对汉语文化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绝对的自豪与自卑都不可能促成健康的文化依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以下两种倾向:一是本民族文化优越论,特别是当想到汉语文化的悠久历史时,更是对其他文化不屑一顾,进而在教学中处处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二是文化自卑,对本民族文化抱有虚无态度,教学中一味地去依附留学生的母语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消极评价甚至超过来自异文化的成员,这同样也不会得到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在实践中,我们鼓励教师确立汉语文化自信,但绝不能凭借教师的权威而使自己表现出文化沙文主义的倾向。[1]

(三)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西方学生很避讳被问及自己的年龄、婚姻和家庭组成情况。很多对外汉语老师也经常被告知不要问及学生这些情况。有些人就认为这是违反汉语文化的规范的,既然这是汉语表达关心及交际的惯用方式,为了向留学生反映真实、全面的汉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并不需要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应该坚持这一方式。也有人觉得“13”这个数字在中国并没有西方文化中那种不吉利的意义,教师不应该也不需要回避这个数字,而是应该大大方方地使用。

以上观点虽然充分肯定了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特征。外语教师在教学程中纯粹地依附于目的语文化,或者一味地迁就学生的母语文化都恐难奏效。教学双方选择文化依附的时候都不能过于绝对单一化,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参加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必须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观点去看待双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能更顺利地跨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四、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处理文化依附矛盾时,必须遵循跨文化交际原则和平等尊重原则,谋求师生间平等协商式的对话,同时利用对比分析的原则,求同存异,更好地跨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障碍。

同时,教师应该考虑注意以下几点。(1)努力培养留学生依附汉语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依附汉语文化,同时也应注意让他们学会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世界;鼓励留学生努力学习汉语文化,以依附汉语文化为理想,汉语学习应追求语言得体性。(2)教师应以开放、肯定、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各种文化,尊重对方的心理感受、文化习惯,尤其是在本民族文化受到冲撞时,这种心态就更为重要。(3)都要建立多元文化立场,在跨文化交际中给双方提供多种文化选择,充分尊重双方的文化差异;遇到文化冲突时,能进行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孟子敏.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2]方子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依附.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VOL9(2).

第4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论文摘 要:课堂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词汇教学又是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部分语音教学外,一切课堂教学都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所以搞好词汇教学对汉语课堂教学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课堂教学使用技巧的原则,阐述了在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时词汇量的控制与重点词汇选择的方法与技巧。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课来说,词汇教学是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教师教得得法,学生学得得法,才能真正解决词汇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词语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技巧与对策来解决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词汇教学又是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除部分语音教学外,一切课堂教学都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所以搞好词汇教学对课堂教学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课堂教学使用技巧的原则,我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中词汇量的控制

课堂教学中词汇量的控制就是决定这节课教多少词的问题。词汇总量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词汇量控制的必要性。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中的所有的词,说这种语言的本族人不可能,其他人更不可能,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交际范围,在一定交际范围内常用词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

课堂教学中教多少词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一是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对听、说、读、写4 项言语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只要求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技能。二是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即既定的教学对象学习多少时间。前者是必要性,后者是可能性。课堂教学词汇量的决定不但要考虑必要性,而且要考虑可能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达到某一种等级水平需要掌握多少词。以我校预科生为例,学生进校时一般都已经达到了汉语水平考试三、四级的水平。极个别基础稍差的学生在三级以下,当然也有极个别水平稍好的学生能达到五、六级的水平(参照入校汉语水平摸底考试的结果)。假如我们按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八个级别将它们分为三个阶段,那么这3个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分别为2500、5000和8500,那么,每一个阶段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就属于“必要词汇”。

所谓可能性,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掌握多少词。人们学习第二语言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学习,所以我们所说的学习时间,既包括课堂教学时间,也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而这里我们要讲的是课堂教学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就更短,更有限,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去掌握和利用。

学习词汇并不是只记住词就行了,除了词以外,还要学习词语正确的读音、词语正确的书写、与词语有关的语法规则和文化知识等,还要通过练习掌握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也就是说,要把词放在一定的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练习,直至真正掌握。当我们说掌握了多少词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包含了运用这些词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否则就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这些词。因此,我们就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的汉语基础、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和课后使用该词的几率来决定课堂词汇教学的数量。以《初级汉语教程》(中)为例:该书共有二十课,每课的生词大约都在四十个左右。而词汇教学只有两学时的时间,这根本不允许我们每一个词都作详细讲解(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每一堂课的授课词汇量。一般情况下,每课都选取6—8个生词作为重点词汇进行讲解。这样不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学习,而且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照顾到。基础差些的学生只要掌握重点词汇就可以了,而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其他词汇。

2、 课堂教学中重点词汇的选择

进行汉语词汇教学,不但要考虑词的数量,而且要考虑词的使用频率和应用范围。所谓词的选择,也就是确定优先讲授最有用的词。前面谈到,人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词汇选择不当,所教的词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就只能事倍功半。不常用的词因为学了没有多少使用、练习的机会,也很难掌握。在语言教学中,选词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常用,构词能力强。是不是常用,还要看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外的范围内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词是在各个范围内都常用的词,这应当是选择的重点,其次就是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选择。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可以跟其它词或语素构成合成词,这样的词往往就是构词能力强的词,也应当是选择的重点。如在《初级汉语教程》(中)第十六课《离家的时候》一文中出现的“临”、我们就可以作为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因为 “临”这个词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它还能和其它词连用组成新的词语。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欢迎光临!/ 双喜临门”这样的句子;而且也经常会遇到由“临”构成的复合词,如:临时(临到某事发生的时候);面临(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濒临(紧接、邻近)、大难临头(灾难或不幸的事情落到身上)、临近(靠近、接近);或者遇到由“临”构成的常用短语或词语:临走、临睡、临别(将要分别)、临终(人将要死的时候)等等。对于类似的词语我们就应该重点讲解。

其次,词汇的选择还应当落实到教材中。应该结合教材的要求与汉语水平考试中对词汇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和取舍。

[参考文献]

[1]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张梅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词与理解障碍分析及对策》[j]《语言与翻译》2002年第三期

[3]卢福波《汉语教学常用词语对比释例》[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版

第5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 语言使用 态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面对新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和态度会发生整体变化。作为蒙古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蒙古族学生是发展蒙古族文化和语言的先锋军,在语言和文化传承中肩负承上启下的衔接使命。在复杂的语言使用环境中,蒙古族学生如何选择使用和对待本民族语言文化值得深入考察研究

一、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现状

1.蒙古族学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

蒙古族学生中蒙授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具有代际差异,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语言的使用也有所不同。蒙古语的使用比例以谈话对象的年龄次序从年长到年幼依次递减。调查表明,87.2%的被调查学生在与祖父母谈话时会使用蒙古语,与同龄人交谈时使用蒙古语的比例则降低为64.3%,在家庭中只用普通话交谈的人仅为3%。这源于蒙授生的成长环境,在以家庭为第一课堂的成长环境中自然习得的蒙古语作为家庭沟通的主要工具,水平自然较高。

蒙古族学生种汉授生在家庭中则以普通话和双语交流。与祖父母交流时多用蒙古语,与父母交流时多用双语。汉授生大多生活在蒙汉杂居地区,由于成长环境原因,在年幼时接触到汉语和蒙古语,进而形成双语环境,但由于成长环境和普通话的普及,第三代家庭成员则基本以汉语为主,汉授生相对汉语水平较高。

2.蒙古族学生在学校中的语言使用

在校内,与教师、同学交往过程中,蒙授生的语言使用排列依次为:双语、蒙古语、汉语。以前两种为主,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的蒙授生极少。而汉授生在90%的情况下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只有不足10%的学生使用双语交流。在购物、办事、图书借阅和就医等情况下,则多数使用普通话,少数选择双语交谈。在校内的正式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和蒙古语的使用率成反比趋势变化,此消彼长。校内比较私下的场合蒙古语的使用相对较为频繁,公众场合下,多使用普通话交流。蒙古族学生对语言的选择与在校内交流对象的关系程度、交流目的和环境气氛有关。对陌生人,不了解对方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使用普通话,对熟悉的人针对具体的情景选择相适应的语言。蒙古族学生在校内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首先考虑对方的语言环境和接纳程度,根据适当的关系和对方知识水平做出适当的选择。

3.蒙古族学生在社会上的语言使用

普通话是蒙古族学生在社会上语言的第一选择。在社会上,蒙古族学生使用语言大多数是在购物、问路等情况下,与陌生人之间的语言情景。蒙古族学生大多会考虑接收者的语言环境,这时蒙授生和汉授生的选择都是普通话,只有在具有浓烈民族风情的小店、餐厅活动时,才会有选择性的使用蒙古语。由此可见,交际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蒙古语、汉语、双语的选择和使用。交际范围越大,蒙语、双语的使用几率越低,反之,交际范围越小,使用几率越高。

二、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态度

对蒙古语的发展前景,绝大多数人相对乐观,其中50%左右的人对蒙古语的发展持有坚定的信心,另50%则认为在民族内部,蒙古语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表明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的使用态度既充满感情与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地域性和局限性的隐忧。而对汉语的发展前景,蒙古族学生对汉语具有高度认同感。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国际地位节节攀升,汉语作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被不断的推广和普及,从国际到国内的“汉语热”,既是对汉语认同感的有力佐证,也是对汉语发展前景的乐观期许。在情感上,蒙古族学生更倾向于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对本民族的节日文化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对本民族的文字和艺术具有较高的忠贞度,这也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热爱。

三、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用的语言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语言的选择和自身语言变化的倾向。这不仅影响着使用者对语言的选择,而且直接关系到对语言的接纳和传承,对语言的重视度、忠实度和了解程度等,都对语言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语言的使用能力和使用频率取决于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认同感,这些对语言态度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语言态度不仅体现了使用者的自身素质,还影响着接收者对使用者的看法和影响,它不仅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更是家庭素养和社会内涵的完美诠释。当下社会语言环境复杂,对语言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地位和自身发展状况。语言态度不仅是语言选择的潜在指导,也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深刻表达。只有细致了解蒙古族学生对语言的态度,才能正确把握教学、交往过程中的语言方向,才能为大环境下民族语言互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才能真正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互通,才能从语言这一工具性学科中体现文化的特殊魅力和内涵。

四、结束语

语言的地域局限性、使用人数和社会功能,直接左右着使用者对语言的评价和认识。在普通话大力普及的今天,蒙古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不能被取代,更应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寻求与汉语的平衡发展之术,在保证了与世界互通的基础上更完整的保存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语言使用态度,注重保存语言和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王桂荣.通辽地区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D].内蒙古大学,2013.

[2]王远新.都市蒙古族社区的语言生活――新疆蒙古师范学校家属社区居民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5):83-91.

第6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中文歌曲 教学法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异彩纷呈,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留学生群体以青年为主,对音乐、流行文化、民俗文化的兴趣,尝试使用教唱歌曲学习汉语也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一、听歌曲学汉语教学法应用价值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审美趣味的汉语歌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单调讲授中解放出来。

(一)熟悉和掌握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汉语交际也是要通过语音来表达相应的意义。学习和使用汉语,如果发音不准确,就会造成误解或无法沟通的情况,最终导致交际失败。所以,培养正确的汉语发音,对汉语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汉语语音本身的同音字比较多,声调复杂变化,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能够在学习语音的同时,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护其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听唱汉语歌曲来学习汉语语音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增加接触汉语语音的机会。学习汉语的困难之一是学生在课后接受汉语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暂且不说那些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单就中国国内的汉语学习者而言,由于主观情感心理或客观环境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在课后会选择使用母语或英语与其他外国人交流,却少有机会能与中国人交流。这样对汉语语音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但是,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乐于听音乐、唱歌、跳舞及演奏乐器等。学唱汉语歌曲,就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汉语语音学习环境。其次,就歌曲本身而言,其鲜明的节奏感有助于记忆歌词,且旋律起伏跌宕,容易上口。这种学习法比起机械、单调、反复诵读语音规则更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再次,动听的旋律易于引起回忆与联想,便于记忆。学生在听唱汉语歌曲的时候,有时会随着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的曲调,声情并茂地演唱。这些对他们克服学习汉语语音的畏难心理,熟悉和掌握汉语朗读技巧是很好的途径。

当然,由于有的歌曲可能存在发音不准、方言语音重等缺点,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和教材的研究者对歌手和歌曲进行筛选。

(二)记忆汉字和扩充词汇量

首先,对于汉字外国学生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母语是拼音文字,对独特的汉字充满了神秘感和畏惧感,加之汉字教学的课堂多显得沉闷,结果造成许多学生重口语轻汉字,听说先行汉字后学的现象。实际上,汉字是用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意义的,与汉语的关系密不可分。忽视汉字的重要性,最后会成为汉语学习与提高的障碍。所以,如何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帮助他们克服汉字难学难记的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兴趣就成为汉字教学的重点。相比于枯燥的课文教学汉字方式,听歌曲学汉字明显要生动活泼得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共收汉字2905个(2864+41),包括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90个、丙级字附录11个,丁级字670个、丁级字附录30个。如果我们能按汉字难度等级分层次的选择适当歌曲,并遵循汉字自身特点与规律,先认后写,先学易后学难,以独体字带合体字,对字形相似的字加以归纳总结就一定会提高汉字学习效果。另外,当熟悉一首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后,反复地吟唱与练习,就更利于记忆汉字。

其次,对于汉语词汇学习来说,难点主要在于词汇量、记忆和理解。在这些方面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有很大优势。

在词汇量方面,《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8828个词是在歌曲中经常出现的大部分词语。也就是说,汉语歌曲中几乎包括了汉语中最常用词(1000个)、常用词(2000个)、次常用词(2000个)和通用词(3000个),只要具备这样的词汇量就能识别95%以上的语料词汇了。另外,汉语歌曲歌词中还出现了许多最新的流行词语,如:“80后”(《人人都爱80后》花儿乐队)、“F4”(《我不是F4》周渝民)、“麦霸”(《麦霸》花儿乐队)等。这些词语有时代气息、清新活泼,适当地接触与学习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汉语词语的兴趣与新鲜感,扩充词汇量。

在词汇的记忆方面,一方面,循环复现,记忆深刻。记忆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记忆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就会遗忘,若经过及时复习,就会成为长期的记忆,在脑中保持很长时间。[1]学生在学习中文歌曲,对自己的学习需要很明确。沉浸在歌曲中时,更能够集中注意力。为了流利地演唱歌曲,学习者不得不反复聆听、跟唱、默记,循环记忆,词汇复现率又高,形成牢固短期记忆,多次复习之后,能转化为长期记忆。另一方面,歌曲中的词语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能明白它的意思,更能学会使用它,接触到与该词语有关的词语,从而使记忆更加深刻。

在词汇的理解方面,由于词语在歌曲中是有明显的上下文语境的,这使得词语的褒贬义、感彩、使用范围、语体色彩及文化意义更加明显,也便于学生理解。

(三)了解与巩固语法修辞知识

汉语语法知识点繁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无味,即使每个语法点背后给出了相应的例句,但是句子多半比较死板,缺乏时代感与新鲜感。汉语歌曲中有着丰富的语法教学材料,而且有些歌曲中包含反复重复又侧重语法结构的句子或合唱部分。这些歌曲能被生动地用来巩固语法点,化抽象为具体可感。比如句式中的“把”字句――“我看着你把第一个微笑先给了你妈。”(《孩子他爸》谢东);“被”字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张真);“比”字句――“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比我幸福》陈晓东)等。对于这些语法点,如果在教授过程中,能先呈现一下,再通过教唱歌曲来巩固这些语法点,就能在不断的练习中,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汉语语法知识与表达习惯,使原本枯燥乏味语法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了解反复、比喻、双关、排比、对偶等汉语修辞知识。需要注意,有些歌词不符合语法规范,选择时需慎重。

(四)有助于培养语感并提高汉语熟练度

语感是“对语言符号的直觉、感受和理解”。[2]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以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在语言运用中对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3]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环节。听唱汉语歌曲来学习汉语的方法,不但能积累汉语的字、词、句、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而且能为学习者提供上下文交际场合的语境,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内涵。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听唱汉语歌曲,还能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对汉语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能提高汉语的熟练程度。

(五)拓展历史文化知识面

有些汉语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了长久锤炼,歌词直接体现了有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趣味性、知识性及文化特征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汉语歌曲背景知识中有许多文化传统知识、传奇故事、名人轶事或历史掌故,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这些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很好的途径。如《我的中国心》中,反映了香港等地同胞回归祖国之前的爱国之心,包含了香港回归等历史背景知识。如《七夕》反映的是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在学唱汉语歌曲的同时,可拓宽学生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面,对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学习汉语都大有帮助。

二、教学建议与设想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由四个主要环节组成,即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4]听歌曲学汉语的教学过程也包括这四个部分。

(一)总体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听歌曲学汉语还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法的辅助或选修课程开展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对象覆盖面比较广,可以包括从儿童到成年各个年龄段的汉语学习者。其目标是要融汉语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培养其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汉语知识文化素质,又拓宽其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综合语言规律、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科学地分析不同背景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对象水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安排授课课时和总时数。

(二)教材编写

在成千上万的汉语歌曲中,对外汉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去摘取那些能涵盖汉语语言知识点、能提高汉语能力、能拓宽历史文化知识面的、有吟唱可能的歌曲,并遵从趣味性、层次性与实用性等教学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歌曲内容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外部动力,遵从趣味性原则采集和编写歌曲时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选取的歌曲应以外国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且简单易学易唱的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为主,而尽量避免选择美声或进行式的军歌之类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有利于教师上课教授和学生理解练习。其次,还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编符合他们年龄生活内容和心理特点的歌曲。少年儿童思想相对单纯,接触的生活内容相对天真烂漫。一般比较喜欢内容简单、曲调明快的歌曲或活泼的儿歌民谣,如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世上只有妈妈好》、《半个月亮爬上来》、《外婆的澎湖湾》等。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世界相对少年儿童要复杂丰富得多。所以要选择歌颂友谊、亲情、爱情、和平、自然美景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歌曲,如《朋友》、《懂你》、《常回家看看》、《爱情呼叫转移》、《白桦林》等。

2.层次性原则

教师或教材编制者在选择歌曲时,应正确估计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的差异,分层次地选择材料和内容。力求真实地道,注意避免歌词中带有太多的俚语或方言。一方面,针对汉语水平处于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不同学生,要选取不同难度的歌曲。另一方面,对同一水平的学生,选的歌词要有易有难,照顾多数学生,适时适度讲解。这种唱中学、学中唱的模式既能激发听力较差的同学的兴趣,又能使水平较高的同学展示其才能,令所有的同学都能接受。

3.实用性原则

学习汉语,其目的就是将它说出口,成为交际的工具,实现成功沟通和交流。所以要学习最实用的、最贴近时代和生活的汉语。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选择和采编那些在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中能使用到的内容与话题歌曲。比如,针对不同的节日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花好月圆》、《明月几时有》(中秋节);《新年好》、《恭喜发财》(新年);《爱你一万年》、《一路上有你》(七夕、情人节)等。再如,选择不同的情境中的歌曲。离别时可选择《其实不想走》、《送别》、《祝你一路顺风》等;在返乡时可选择《故乡的云》、《大海啊故乡》等歌曲。这些或感人至深或轻松愉快的歌曲所反映的情景,会在生活中不断出现,促进学生对歌曲中语言知识点的回忆、体会和创造。

4.规范性原则

在选择歌曲时,应避免涉及方言、节奏过快、发音不清的歌曲。另外,对歌曲中语法不规范、生造词、外来词等现象应尽量回避,以免造成留学生理解错误、加重记忆负担。

(三)课堂教学

1.歌曲教唱与知识讲解结合

选好一首歌曲后教师应全面掌握其中所涉及的生字、生词、语法等语言知识,设计教授方案。还应尽力多方查阅资料,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表达的思想及演唱者的情况。如以《九月九的酒》一歌为例: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这是一首经典的老歌,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一度成为全国广播电台风云上榜歌曲。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所以,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以求长寿。因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月九的酒》反映的是长年累月外出打工的人们,在每年九月九重阳节,因为不能回家亲自为父母长辈敬上一杯代表祝福长寿的酒,而极度思乡的真实情怀。这样的讲解会使学生深刻领会歌曲内涵。这样唱讲结合使课堂有张有弛,印象深刻,扩大了课堂教学内涵与外延。

2.增强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

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对歌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形式或老师自身教授的方式进行了领唱之后,可以挑选部分主动性高、表现欲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领唱。同时,也可以挑选几位同学到台前合唱参与或定期举办汉语歌曲演唱比赛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互动。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反复多次跟唱以提高效率,并与原唱比较,以纠正错误的语音和唱法。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提高使用汉语的环境、平台和条件,而且寓教于乐,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对外汉语听唱歌曲学汉语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不但能够为教师歌曲资料收集、课程计划与准备提供便利,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视觉和听觉的不足,减少教师因自身音乐素养不高所造成的缺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更多的感兴趣的汉语歌曲,甚至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录制自己演唱的汉语歌曲专辑。

(四)成绩测试

教师要经常检查教学效果。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巩固教学的知识点和歌曲的演唱,并采取单人独唱和全班齐唱等方式相结合,来进行检测和复习。在新歌学习之前,还要对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与提问而温故知新。不但要对歌曲中的字、词、句、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随堂或阶段式的测试,而且要用演唱歌曲的形式来加强学习效果。

三、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的困难

由于听歌曲学中文的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尝试,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方面,教师需要培养提高自身素质,主要是音乐理论素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扩展。另一方面,对少数缺少必要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的学生来说,学唱中文歌曲也是一个挑战。再者,在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比较全面的成系统的教材。另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还处于尝试阶段,前人的研究比较少,在教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方式进入课堂或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风格不同的汉语歌曲,是中国文化的缩影,集语言知识和文化蕴涵于一体,因此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极好材料,可以用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和巩固语音、汉字、词语、语法等汉语知识,培养汉语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汉语能力,而且能拓展其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面。同时,我们还应正视这种教学方式在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文义.现代汉语新词典[Z].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第7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汉语课堂教学词汇选择与控制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课来说,词汇教学是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教师教得得法,学生学得得法,才能真正解决词汇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更快更全面地掌握词语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技巧与对策来解决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词汇教学又是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除部分语音教学外,一切课堂教学都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所以搞好词汇教学对课堂教学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课堂教学使用技巧的原则,我认为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中词汇量的控制

课堂教学中词汇量的控制就是决定这节课教多少词的问题。词汇总量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词汇量控制的必要性。一方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中的所有的词,说这种语言的本族人不可能,其他人更不可能,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交际范围,在一定交际范围内常用词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

课堂教学中教多少词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一是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等级水平,对听、说、读、写4项言语技能是全面要求,还是只要求其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技能。二是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即既定的教学对象学习多少时间。前者是必要性,后者是可能性。课堂教学词汇量的决定不但要考虑必要性,而且要考虑可能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达到某一种等级水平需要掌握多少词。以我校预科生为例,学生进校时一般都已经达到了汉语水平考试三、四级的水平。极个别基础稍差的学生在三级以下,当然也有极个别水平稍好的学生能达到五、六级的水平(参照入校汉语水平摸底考试的结果)。假如我们按照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的八个级别将它们分为三个阶段,那么这3个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分别为2500、5000和8500,那么,每一个阶段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就属于“必要词汇”。

所谓可能性,就是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掌握多少词。人们学习第二语言不但要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在课外学习,所以我们所说的学习时间,既包括课堂教学时间,也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而这里我们要讲的是课堂教学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就更短,更有限,就需要我们更好地去掌握和利用。

学习词汇并不是只记住词就行了,除了词以外,还要学习词语正确的读音、词语正确的书写、与词语有关的语法规则和文化知识等,还要通过练习掌握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也就是说,要把词放在一定的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练习,直至真正掌握。当我们说掌握了多少词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包含了运用这些词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否则就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这些词。因此,我们就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的汉语基础、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和课后使用该词的几率来决定课堂词汇教学的数量。以《初级汉语教程》(中)为例:该书共有二十课,每课的生词大约都在四十个左右。而词汇教学只有两学时的时间,这根本不允许我们每一个词都作详细讲解(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每一堂课的授课词汇量。一般情况下,每课都选取6—8个生词作为重点词汇进行讲解。这样不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学习,而且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照顾到。基础差些的学生只要掌握重点词汇就可以了,而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其他词汇。

2、课堂教学中重点词汇的选择

进行汉语词汇教学,不但要考虑词的数量,而且要考虑词的使用频率和应用范围。所谓词的选择,也就是确定优先讲授最有用的词。前面谈到,人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词,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词汇选择不当,所教的词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就只能事倍功半。不常用的词因为学了没有多少使用、练习的机会,也很难掌握。在语言教学中,选词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常用,构词能力强。是不是常用,还要看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外的范围内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词是在各个范围内都常用的词,这应当是选择的重点,其次就是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选择。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可以跟其它词或语素构成合成词,这样的词往往就是构词能力强的词,也应当是选择的重点。如在《初级汉语教程》(中)第十六课《离家的时候》一文中出现的“临”、我们就可以作为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因为“临”这个词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它还能和其它词连用组成新的词语。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欢迎光临!/双喜临门”这样的句子;而且也经常会遇到由“临”构成的复合词,如:临时(临到某事发生的时候);面临(面前遇到问题、形势等)、濒临(紧接、邻近)、大难临头(灾难或不幸的事情落到身上)、临近(靠近、接近);或者遇到由“临”构成的常用短语或词语:临走、临睡、临别(将要分别)、临终(人将要死的时候)等等。对于类似的词语我们就应该重点讲解。

其次,词汇的选择还应当落实到教材中。应该结合教材的要求与汉语水平考试中对词汇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和取舍。

参考文献

第8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论文关键词:语言选择 英汉语码转换 教学功能

论文提 要: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是在综合考虑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作出的语言选择。本文从外语教学理论入手,分析英语课堂教师使用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并根据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其教学功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适时适度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 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指人们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过程中, 由一种语言或变体变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变体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情形,并探讨其教学功能。

1 教师英汉语码转换情形分析

我们分析英语课堂教师有意识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形,但是不包括教师英语水平有限,只好借助于汉语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情况。

1.1 当意欲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时

Krashen的语言输入说认为,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学习者掌握语言是理解了输入的结果,只有可理解的输入才能被学习者吸收和内化(Krashen 1985)。Krashen提出了“i+1” 的概念,也就是说,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和学习者的水平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的内容可以被学生理解,但仍然有一些对他们具有挑战性。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用英语输入的信息远远高出学生可接受的水平,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为了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教师除了选用较为简单的英语词语和句型外,还应适当地穿插汉语。

1.2 当意欲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时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由于语言思维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而不存在于另外一种语言中,那么当两种语言发生接触时,教师常会借助语码转换清晰地比较两种思想和概念。有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类似概念的词语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大多数情况下,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这些情况下,教师要想向学生解释清楚类似概念,往往须要借助语码转换来实现。

1.3 当意欲改变师生距离时

语言是一种能动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是人们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在语码转换中会出现两种情况:语言靠拢(convergence) 和语言偏离(pergence)。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来解释这些情况(Giles 1979)。语言靠拢是指说话人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以便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表示自己的亲和倾向。语言偏离是指使自己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与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不同,表示自己具有权势或者自己不愿向对方的权势靠拢,让对方尊重自己。

我们经常会看到英语教师们在课上用英语给学生授课,课下他们则可能选择用汉语和学生闲聊。教师选择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在用汉语和学生闲聊的过程中,他们突然又改用英语,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想与学生过分地靠近。当教师想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或社会距离时,采用英汉语码转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1.4 当意欲吸引学生注意力时

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一般可以指在同一次交际行为或同一次言语行为中,人们使用不止一种语言的现象 (Poplack1988)。在很大可能的程度上,语码转换可以被认为是双语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码转换本身就是一种交际策略,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策略”(Grosjean 1982:148),可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这种交际目的很可能是通过其他的交际策略实现不了的, 或者即使可以勉强实现, 也不一定能取得同样的交际效果。

2 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教学功能

Verschueren认为, “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 且在不同的意识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 1999:55-56)。一般来说,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的英汉语言转换使用现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Castellotti and Moore 1997),具有一定的教学功能。

2.1 解释强调的功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因听不懂英语而造成信息理解障碍时,常常使用同义语码转换,即同一语言信息在用原码表达后,接着又用他码重复一次,以降低语言输入难度。例如,在比较supplant 和supersede 两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说,supplant suggests taking the place of, often by means viewed as unjustified, and the process may be immediate or gradual.Supplant 意指“取而代之”,常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以取代,其过程可以是立即见效的或是逐渐的。Supersede indicates that a substitution occurs because the new thing is better, more modern or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ld.

在以上的例子中,教师用英语比较supplant 和supersede 两个词语差异时,中间插入了一句汉语,于是发生了英汉语码转换现象。按照上文的阐述,它既是句间语码转换,又是同义语码转换,是对前一句英语意思的汉语解释。前一句英语因语言结构复杂而使其表达的信息难于理解,不仅有分词结构作定语,而且有词语suggest要求用动名词作宾语等语法难点,还有take the place of, view…as 等词组;此外,unjustified, gradual 也属于偏难词汇。以上语言难点的同时出现,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的使用就起到了解释强调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加工输入的语言信息,进一步加深对目标语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教师更顺利地实施教学计划。

2.2 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其名著《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人们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及其意义、语言形式的分布及其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去。他还指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是学习者的最大障碍”(Lado 1957:2)。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就可以准确地传递信息,弥补英汉语言差异,减轻语言差异对学习者造成的负担,有效地避免语言的负迁移。

例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英汉标识语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以举例说,Wet paint,油漆未干;No entry,不准入内;This day only, 当日有效。通过教师的英汉语码转换,学生们准确理解了英语偏爱用名词而汉语偏爱用动词的倾向。在不能用英语完全准确地表达汉语中的某一个概念或独有的特点的情况下,教师常常会采用语码转换的策略。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用英语表达时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话语的意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3 拉近师生距离的功能

“由于语言和语码总是和一定的地点、群体、活动或功能相联系,因而语码转换就成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互动过程中生成他们的社交世界的意义的资源之一,可以用来表明情感和亲和。”(Verschueren 1999:119)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除了信息性地使用语码转换外,教师还常常情感性地使用语码转换。例如,当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时,教师会说,No pains, not gains, In Chinese, we also know 书山有路勤为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说,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进师生情感,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走向成功。语码转换的使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成功地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快语言学习的进程。

2.4调节课堂气氛的功能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获得可理解的目标语输入的重要地方,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产出性技能培养的重要地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障碍几乎始终存在于教与学之间。假如教师在课上自始至终用目标语传授知识,即使学生能全部接受,有时也难免会因过度紧张而感到疲劳,因长时间使用一种语言而感到单调。过度紧张的气氛也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会借助于英汉语码转换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用英语表述某事的重要性时,突然插入了“那是相当重要”这句汉语,并且还惟妙惟肖地模仿明星的语气,就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感到情趣盎然,他们就会饶有兴致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语码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适度使用,不仅能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的焦虑感和疲劳感,而且还能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Fishman指出,双语者对所讲的某种语言的选择,是由参与者、情景和话题等外在因素所决定的(Fishman 1965)。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也是综合考虑了外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所作出的语言选择。当欲表达降低语言的输入难度、弥补英汉语言差异、改变师生距离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意愿时,教师往往借助语码转换,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适时适度地使用语码转换,可以准确传递信息,增进师生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必须坚持目标语(英语)优先的原则,保证学生有最大量的目标语输入,母语(汉语)的使用起补充的作用,要适时适度。如果教师选择使用母语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就失去了目标语的输入机会。过分地依赖母语,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目标语的动机。如果教师过多地使用母语来表达有意义的信息,学生就不会有深入理解目标语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Castellotti, V. and Moore, D. Alterner pour apprendre, alterner pour enseigner, de nouveaux enjeux pour la classe de langue [J]. Etudes de Linguistique Appliquee, 1997 (108).

Fishman, J. A. Who Speaks What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J]. La Linguistique, 1965 (2).

Giles, H. and Smith, P. Accommodation Theory: Optimal Levels of Convergence [A] . In H. Files and R. St. Clair (eds.).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9.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第9篇:选择汉语言文学的理由范文

关键词: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96-0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传播本国文化是国际语言教育的共同价值目标,而汉语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其语言内富含的文化信息丰富了国际语言文化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国家学习者的需求。同时汉语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加速与文化的融合能够帮助我国提升国家形象,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目标相对狭隘

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都是需要根据定制的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相关教学时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的中心内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取向不是很明确,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注重语言教学,而忽略了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削弱。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没有认识到文化融入到语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仅掌握了语言的工具,但是却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只有把文化与语言教学相互地融合才能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二)课程设置偏离了文化内容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较薄弱,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语言,而没有注重把文化融入其中。另外,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相对的文化教学大纲给予指导,导致文化教学很难实质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内容只被当成是语言训练来完成,而且即便有专门安排文化课程,其内编制也相对随意,没有对文化的系统性以及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进行合理安排,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法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效。

(三)文化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被应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讲授,而缺少对知识的指导,导致对外汉语教学被教条主义所影响。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方法也逐渐增多,而文化教学的方法却只停留在探讨的阶段,对于实际教学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虽然讲授法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有教师主导可控性较强,而且信息是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传递,但是用这种方式进行讲授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与接受性,否则教师长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单方面的讲授,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而且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如果不注重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课堂上发挥着文化传播的作用。虽然教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在遇到关于文化理解方面的问题时,教师不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甚至有些教师会选择回避问题。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教师欠缺本国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更多教师将时间花费在计算机应用以及英语等被社会需求的专业上,却忽视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以及优良的精神品格等方面的学习与熏陶,从而导致他们无法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知识面相对较窄,文化修养水平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其他国家文化没有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并不全是精髓,比如说西方强势文化,但是人们为了追求时尚,全盘接收所有文化,导致人们的意识逐渐向着庸俗恶俗的文化取向发展。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汉语教师由于辨别能力不是很高,自身很可能也会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可能在教学中把这种不良文化带到课堂上,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解决策略

(一)明确文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比如说:具有导向的功能以及调控的功能。明确定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尤其在文化视域下明确定位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把汉语语言当成是传承与保存我国文化的工具,那么只有语言工具与文化有效结合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仅重视汉语语言的教授,还要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比如说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民族风情、人文地理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化,通过汉语把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汉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因此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目标。除了设置的基础目标以外还要把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作为根本的发展目标,汉语语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大与其他国家学生交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而文化的传播也必须要借助语言工具。也可以说语言属于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信息传递的基础,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的文化价值以及功能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与重视,对外汉语教学承担的传播民族文化的压力也将日渐增重,因此更需要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并把民族文化融入到汉语教学中,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真正地发挥出文化传播的价值。

(二)以文化视域为背景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评价的根本依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问题,都可以看成是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教学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精心规划与组织教学内容,可以把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文化教学。尤其是在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入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涉及到影响价值观念的知识文化。文化知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只有选择的文化知识是正确的才能够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显示出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又要体现出中国人思想价值观念的文化知识内容。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创新性、具有活力的内容,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没有及时融入文化内容,大多是把对外汉语教学看成是语言技能,即便专门设置文化课程,但是大都集中于某个方向,比如说:文学、历史等,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深入了解文化知识并把文化教学内容逐渐渗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知识的训练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专业学科的特点确定教学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成效。

(三)文化教学注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文化教学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需要具有先进的理念指导,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注重融入。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感悟,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文化价值观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文化的空间,可以促使学生加强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突破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具有文化气息,激发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教学的成效。其次,要不断改进文化教学的方法,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说: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并充分地利用现代媒体工具,使传统教学方法得到充实,不断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注重提升文化素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这就对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将我国文化的精髓与其他国家文化精髓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汉语教师不断地挖掘本国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国文化的内涵,从而把这些文化价值信息传递给不同国家的学生。同时教师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不断从其他国家文化中汲取营养,使自身的文化更加的丰富,实现文化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融合。另外,教师要不断提升对文化知识的鉴别能力。全球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以及网络科技水平的发展,也促使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然而这些文化信息中存在很多不良的信息,会对人们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汉语教师要不断提升鉴别的能力,去伪存真,不仅能提升自身对不良思想文化的免疫力,而且能够减少这些不良文化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总之,语言是民族文化认知的载体工具,但是如果学生仅是掌握了工具,而没有对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就无法真正地掌握文化知识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因此必须把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互联系,才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并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得到传播,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中华.汉语国际教育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