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精选(九篇)

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

第1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1 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在传播中即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在充分利用它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它的负面作用。因此,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监督和管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是营造良好传播环境的必要保障。 1.1 类型 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标准,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按信息内容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学术信息、教育信息、政府信息、文化信息、有害和违法信息。按网络信息的知识单元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资源,如各类数据库它是目前网上资源的主要组织形式;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如各类自由文本式的文件。按开发主体划分应为:科研院所、学校站点资源、企业公司站点资源、政府机构站点资源、服务机构站点资源等等。按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可以归纳为:非正式信息,如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板新闻等;半正式出版物,如从各种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企业和商业部门、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的网址或主页上的“灰色信息”正式出版物,如各种数据库、联机杂志和电子杂志、电子版工具书、报纸、专利信息等。 1.2 优势 (1)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网络信息资源通过集成化效果,时空范围得到无限扩大,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等。 (2)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互联网已拥有186个国家的5万余个注册网络,2500多个数据库,而且正在以每年高于25%的速度激增。网络每天14万件新的信息(总量约450MB),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超过20TB。 (3)存储数字化 网络信息是虚拟的数字化信息,突破了以纸张或其他介质为载体的传统信息资源的限制,可以把大数量、多类型、多媒体、非规范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融合,经过数字化的描述和处理,各种文体、图形、图像、影视、声音等变成了大小不同、结构不同、输入输出条件不同的数字化文件,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简单地存贮、检索、处理、加工和传递。 (4)传播网络化 网络信息资源以虚拟化的姿态展示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信息的生产、采集和提供传递模式,实现了信息表达和传输的质的飞跃,体现了网络信息资源区别于其他形式信息更强的社会性和共享性。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继语言、文字、影像之外最强有力的交流手段。 (5)时效性强 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超文本系统和HTML置标语言,将各种信息内容,如数据库、电子公告板、专业小组讨论、电子书刊等集中在统一易用的用户界面上,消除了地理、文化、语言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主机的信息资源能够迅速、方便地为用户所存取与利用。 (6)开放性强,动态的资源 无论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业、研究所、社会团体还是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国际互联网上信息。 1.3 自身存在的缺陷 在看到网络信息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一些有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内容庞杂无序 由于信息的网站众多,信息内容广泛而杂乱,加工标引差、针对性差。 (2)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松散性,难以进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导致网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检索质量受到影响,并在兼容化、规范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3)信息的易逝性 网络信息生产者并不承担保存网络信息的责任,大量信息生产出来,得不到保存,又很快消失。 (4)缺乏安全保障 网络信息产生和传递自由程度很高,已突破了传统知识信息管理的范畴,因而必然带来诸如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版权保护、隐私保护等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法律制约措施。 (5)用户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我国数据通信线路的资费偏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2 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组织的必要性和原则 如何从大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出高质量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它直接影响图书馆及其信息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1 必要性所谓信息有效组织,是指对大量的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信息材料进行筛选和判别,有效地排除其他不必要的信息,选取所需要的信息。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与信息科技的进步,人类正不停地将所有的信息,诸如报纸、杂志、书籍和政府文件等,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生产和传输。同时,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也在采用现代化手段将积累的传统型文献信息数字化。整个人类世界已经或正在通过网络建设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数据库。今后,在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的将不再是任凭选择的良机,而是过多选择的困境。对于信息用户来说,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意味着如何在大量信息空间快速合理地选择所需的信息资源,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图书情报机构来说,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就是帮助用户决定是否选取该资源,为用户和用户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2 管理原则由于网络是个高度自由的领域,网络资源并无统一的命名规则,利用网络的不同群体所采用的网络资源标识又是有差异的,因而给网络资源的识别、组织和整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不便。网络信息资源的位置经常变化,内容变动也是轻而易举的。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计划性原则 对网络信息的有效组织要统筹规划,制订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不能一味地跟着流行的话题,尤其是对国外网络资源的引进利用方面。虽然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下载是畅通无阻的,实际上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都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才能获取,只有科学统筹的管理和规划,才能建立高效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2)针对性原则 针对自己或所在机构的主要任务,针对服务用户的需求等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信息的专业化程度要适应用户水平,既要在主体的切入角度、内容的组织筛选等方面有的放矢,又要将那些肤浅的、过于深奥晦涩的、普及型的、趣味性的等等不是和用户要求的信息排除在外。(3)科学性原则 网络技术方面的工具软件很多,涉及系统管理、信息下载与获取、网络互联、信息利用等各个层面。因此,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组织需要科学的方法,在现代高科技的基础上,选择高质量的网络资源。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意味着它已经通过质量控制的加工,已经得到组织,并以一种系统的统一的方式存储,在一个可靠的、用户友好的检索系统中提供对它们的存取。(4)连续性原则 由于网络的动态性,对已选择的资源要注意维护,还要不断增加新的资源。网 络资源包含大量的有用信息,也有很多信息糟粕和信息垃圾,各种网站、网页开放的时间、更新的速度及信息质量都处在无序而不均衡的状态中。因此,必须有目的地跟踪网络信息的出版情况,不断提出调研结果报告,为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提供指导性意见。(5)预见性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及其信息需求日益个人化和专门化,由选择检索点转向最相关信息,从以文献信息利用为中心转为以知识利用为中心。因此,进行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组织,要注意用户潜在的未来信息需求。 3 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组织的主要形式 3.1 应考虑的因素近年来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成为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有的称之为“评价标准”,有的称之为“评价指标体系”。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可以客观知道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选,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来了解网上相关学科、专业、主题领域内的学术信息分布及质量水平等情况,从而为有关信息的取舍提供判断依据。但是,标准完整指标体系的制订,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反复不断地检验,并经过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整以便于用户掌握和应用。更确切地说,目前国内外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是列举了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时应该考虑的各种客观因素,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内容因素 内容是评价的核心和重点,从中可以反映网络信息资源的本质。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因素主要有:权威性、完备性、可靠性、原创性、新颖性、稳定性等。(2)形式因素 形式指标反映了外部特征以及操作使用等方面,是为提示内容服务的。主要包括:美观性、条理性、查检性、帮助新、快捷性、低耗性等。 3.2 有效组织的管理方法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庞大,人们无法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搜集并逐一进行评价。因此,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实际上是筛选核心网址和站点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行可以借助一些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估工具。另外,图书情报人员对网络信息进行专业的组织、整理以及质量控制和规范控制,是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最积极有效的措施。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用于网上信息资源选择的主要工具,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使人们对网址的记忆有限,搜索引擎不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并且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对网站进行了评估。一般来说,站点被用户访问的次数越多,说明该网站上的信息越有价值。而一个网站被链接的数量多少,可以体现该网站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某特定主题的词汇在一个网站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该网站的专业化程度。但有时搜索引擎的评估可能会受到广告、网站免费服务、浏览器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所得结果难免偏颇。另外,搜索引擎不能鉴别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其输入的检索结果一般只以检索词的相关性大小排序,并不按照信息资源的相关质量标准排序,不仅没有解决信息质量的评价问题,更增加了用户判断信息相关性的难度。因此,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只充当网络资源发现的辅助工具。(2)学术领域的专家推荐 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由于熟知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他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万维网虚拟图书馆http://vlib.iiborg)是一个专业性比较高,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集成之作,其管理和维护者由来自大学或专业研究机构的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通常学科专家也会发表评论来介绍本学科专业领域中优秀的站点。(3)专门从事评估的站点 许多网站推出了“站点精选”等服务项目,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论。如“中华排行榜”(http://www.china-union.com)中列出了每日会员站点的投票数和总得票数排行榜,还有会员站点在排行榜中被点击数和总被点击数。(4)进行网上资源评价的出版物 一些传统出版商经常根据用户的需要出版一些网络信息资源指南工具书,在国际上较著名的有Internet International Directory(国际互联网指南)、World Wide Web Yellow Pages(环球信息网黄页)等,美国的Library Journal(图书馆杂志)中也设有专栏来介绍、评价网络信息资源。(5)网络用户 通常一些网络管理机构会定期地通过问卷的方式,组织网络用户投票评选“用户推存的优秀站点排行榜”,这些由网络用户投票评选“用户提供的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网站的影响力。(6)图书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选择 近年来,图书馆利用其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的信息资源组织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参与到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组织、选择工作中来。许多图书馆从协调整个网络资源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信息资源,将经过选择的网络信息资源按学科分类,提供其它网络站点和网络数据库的入口,以及其他各类大型图书馆OPAC(联机目录)以及其虚拟馆藏的链接点。对因特网搜索引擎及覆盖面大的具有检索工具作用的站点也有链接。另外脱胎于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将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经过加工整理,可以通过标题、关键词、作者、内容分类特征等元数据进行关联检索,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全文任意词检索,使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变得更为方便、快捷。(7)资源增值 网络信息资源经过严格筛选、采集加工和组织整理,劳动价值附加在因其产生的信息产品上,使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了增值。文献信息存储机构有计划地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和链接3W信息服务器,通过过滤、整理网络信息资源,下载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存储在自己的Web服务器上,建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虚拟馆藏,为用户提供特色信息服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成几何指数增长,使海量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在有效组织的基础上,用户才有可能高校存取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组织的研究目的,是为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其实质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研究。

第2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理论

当今社会,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基础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教给学生基本的网络基础知识,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仅以作者亲身的教学经验来简单探讨一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特点是理论性较强,课程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并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涉及的概念,既要理解其内容和实质,又要建立起正确的理论模型,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做到得心应手。在理论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讲解概念比较枯燥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牢固掌握网络理论知识。如果学生学好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则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时必将事半功倍。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的方法。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促使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课之一,所以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教学的内容以课本为主,课本内容的条理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选择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对理论课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选好教材后要做的就是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把教学内容穿插起来,形成一条线,教师对讲解课程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更应该在该课程上多下功夫,多搜集一些新兴的、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网络知识,把讲解内容穿插顺畅会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就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该课程需要讲解大量的概念,并且还要用前面的概念来讲解后面的概念。这些理论内容不好理解,增大了授课的难度。仅仅用“念书本”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假如有一个问题没有理解透彻,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办法理解,学生就会因为“听不懂”而失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出现“不愿学”和“害怕学”的厌学情绪[1]。时间一长,由于不会导致不学,由于不学导致不会,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授课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讲授该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手段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必要用图表来说明问题,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辅助教学,对于一些协议或概念可以制作一些flas来说明,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更直观,可以加深印象,做到“过目不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协议的讲解是重点也是难点。枯燥的协议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根据各个协议的原理,制作一些生动的flas,更能够形象的演示协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例如:讲TCP/IP协议的地位问题。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由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模型开始讲解,七层模型的信息传递过程可以制作成一个动画,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每个层次之间信息传递的关系,然后再讲解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同样可以用动画演示,进而将两者作一番对照。现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学习TCP/IP协议。因此,TCP/IP协议应该占据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

还有一些协议,比如CSMA/CD协议,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容易,除了可以运用动画演示之外,还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例子拿过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讲解。CSMA/CD协议可以比喻成一段单车道(半双工通信方式),如果两个方向同时来车(就是发生碰撞),这个时候谁也不能通过(导致发信息的双方所发的信息都无效),那么就需要双方都倒车退出这段单车道(双发进行退避),让一方的车先通过该单车道,一方通过后另一方才能再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使理解更加容易。

最后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点和原理,更要懂得某些原理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而理论与实际没有紧密结合是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仅仅按照书上的理论讲一遍,没有结合实际来谈,学生很难理解,就算理解了,在实际应用之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怎样使用。因此讲课时应注意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分析。所以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也应该介绍一下实际运用的知识,对于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讲述MAC地址的时候,介绍了MAC地址的定义为计算机的硬件地址,可以延伸介绍下MAC地址过滤的应用[2]。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寝室都会上网,经常会在一个寝室使用无线路由器,家用网络也一样会用到无线路由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经常会碰到“蹭网”的现象,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MAC地址过滤,仅允许一个寝室的某几个MAC地址访问网络,可以用简单设置来避免“蹭网”现象。再如:在讲述TCP和UDP两个协议时,需要重点介绍两个协议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对比。根据他它们的原理特性的不用,也决定了它们的应用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文件传输等需要可靠传输的网络应用,在传输层一般选择TCP协议,而像实时视频或语音传输,一般则选择UDP协议。还有些网络应用是需要两个协议都使用的,比如说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的实时画面的传输,对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选择UDP。而监控的画面需要保存起来以备后续查看,对画面的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选择TCP[2]。

3.总结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观念向现代化迈进[3]。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会到学习的极大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更要体现时展的特点,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各种技术与方法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实用效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善汉,杨好伟,周开兵,贾文君.高校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03.

第3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一、开放性原则及其意义

传统的史料搜索只能从某个侧面适应史料的现实存在的复杂性。相比之下,网络作品则是一个全民参与、空前开放的空间,也因此成为一个海量信息空间。这种开放性为史料依存提供了容量支持,并从几个层面上扩大了史料搜索空间。

首先,各类综合网站、科研教育机构与政府的官方网站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已有史料的存目、编辑、整理及下载,彼此间史料的互换互建也为大型史料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有利于史料在网络作品中以严肃规范的面目为人所浏览利用。其次,民营或个人网站为史料的民间搜集收藏提供了传播的渠道,为史料的目的搜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再次,网络作品的开放程度已渐渐延伸到整个人类世界,全球化特征十分鲜明,史料工作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搜索渠道与展示空间,史料搜索效率大大提高。最后,网络空间的扩大促进了现实空间的扩展,也大大增加了珍稀史料的保存力度。因此,可以根据史料利用程度高低的不同,设计史料的网络分级调阅,达到既充分利用史料,又实现史料保护,还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目前,我国互联网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网络作品与更广阔的人群结合,已成为全社会最具前景的未来文化载体。

二、选择性原则及其信息的优化

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通过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正式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交织在一起,学术信息、商业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混为一体,导致了网络信息资源在异常丰富的同时又存在着无序性。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谓信息选择,是对大量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信息材料进行筛选和判别,选取所需要的内容。现代网络传播,改变了以前获取信息的方式,成为一个自由的信息交流空间。面对巨大的信息流量,无论是信息生产者、传播媒体还是受众,都必须有所选择。信息选择即筛选有用信息,淘汰无效信息,使信息得以优化和有序化。

首先,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要统筹规划,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虽然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下载是畅通无阻的,但在实际上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却都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只有科学统筹和规划,才能建立高效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其次,针对自己或所在机构的主要任务进行信息的选择,既要在主题的切入角度、内容的组织筛选等方面有的放矢,又要将那些过于肤浅的、过于深奥晦涩的、普及型的、趣味性的等等不适合需求的信息排除在外。再次,网络技术方面的软件工具很多,涉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下载与获取、网络互联、信息利用等各个层面。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选择质量高的网络资源。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意味着它已经过质量控制的加工,已经得到组织并以一种系统而统一的方式存储,在一个可靠的、用户友好的检索系统中提供对它们的存取。最后,由于网络的动态性,对已选择的资源要注意维护,还要不断增加新的资源。网络资源包含大量的有用信息,也有很多信息噪音和信息垃圾,各种网站、网页开放的时间、更新的速度及信息的质量处在无序而不均衡的状态中。因此,必须有目的地跟踪网络信息的出版情况。海量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使人们对网址的记忆有限,搜索引擎不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并用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对网站进行评估。一般来说,站点被用户访问的次数越多,说明该网站上的信息越有价值,而一个网站被链接的数量越多,也可以断定该网站的内容比较重要。某特定主题的词汇在一个网站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该网站的专业化程度。这样,将有关网站的访问次数、下载情况、链接数量等进行整理排序,就可以对网站影响力、站点所提供信息的水平和可信度等做出评判,进而造出常用站点、热门网站。但有时搜索引擎的评估可能会受到广告、网站免费服务、浏览器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所得结果难免偏颇。另外,搜索引擎不能鉴别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其输出的检索结果一般只以检索词的相关性大小排序,并不按照信息资源的相关质量标准排序,不仅没有解决信息质量的评价问题,更增加了用户判断信息相关性的难度。因此,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只充当网络资源发现的辅助工具。专业信息资源指南系统能克服这一弱点。它通过对网上某一领域信息资源的挖掘、采集、加工、整理和有序化重建,形成一个为专门用户服务的信息资源指南。与搜索引擎不同的是,它集中了各种搜索引擎中的专业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重组、二次开发,使信息资源的检索更为系统和有序,用户可以节省网上漫游或在搜索引擎间来回穿梭的时间。专业指引库类似于网上专业搜索引擎,它将Internet上有关某主题的相关站点集中,以用户熟悉的方法组织,用于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它可以弥补Internet本身检索工具的不足,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创造,更适应用户的需求。目前主要的研究策略是参照搜索引擎的ROBOT建立自动跟踪程序。

三、交互性原则及其信息共享

网络提供的是一个完全不介意地理位置与交通是否便利、不同于报纸与电视的媒体。各种新闻、专业知识库、文化资料等大量的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着各个专业领域的各种层次的用户的需求。它通过提供许多交流的平台,使“传者”和“受者”实现彼此之间及时互动性交流。交互性是网络的特色和优势。因此,网络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交互式文化。以博客为例,巨大的数量已改变博客作为网络日志的本质。博客其形式本身有可能或者说已经成为一种可纳入文化研究视野的动态网络史料范畴中,重点在于,博客为史料的传播、交流、分享重新提供了一条自我功能增强的网络渠道。它为未来的文学创作开辟出了一种网络形象化、个人化的可能。随着加密技术的进展与网络权益立法的规范,现有的许多公开性的博客必将转为重现个人隐私空间的隐秘表达。作为传播渠道的博客,同样也是史料收藏者、研究者对史料搜求、研究、的一种渠道,与其它形式的网络传播渠道形异而质同。在学术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撰写成论文并在某一期刊上发表,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种状况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因此,博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该问题,从而促进学术繁荣。

史料处于不间断的流动变化中。网络内部充满了互动,网络与现实间也充满了互动。这种互动使网络“动态史料”作用于现场复原的意识中。以2006年度畅销人文书籍《八十年代访谈录》为例。该书的出版可视为新世纪文化研究的一种史料存在,具备泛文化的跨学科文化史气味,但是这一史料却激发出更多可暂名之为“二重史料”的网络表达。天涯社区于该书出版后,迅即有网友写作观点对立的主帖,引发数量众多的网络跟帖,并长期居于天涯主页版面的推荐热帖中,在网民中引发一种“八十年代”文化与社会讨论热潮。这个实例说明了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时代的文学或称大文化讨论正以相当数量的规模转移到新的技术平台下。二是由于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使评论中的个人色彩大大增加,专门意义上的专业讨论水准降低。三是它之所以成为热点,一方面表现出该书所具备的大众文化热点性质,另一方面也同样表达了精英话语与学院派态度不足以涵盖网络作品的话语空间,而仅仅只能在这个远比想象中广大的空间内以一种强势话语的面目出现,甚至更鲜明地凸现了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在当代文化中客观存在的二元对立。

四、建设性原则及其安全保护

首先是建立网络史料信息库。“在超文本的海洋里,恐怕很难游出一位能够进行宏大构思、总体把握的巨儒硕师。超文本的世界中只有维护一个个节点的‘工程师’。知识的进步变成了节点的新增、嵌入、蔓延和复制。知识体系变成了网络数据库。”随着网络环境技术的进步与空间的拓展,相关专业的网络史料大型数据库共建共享的可能已然存在。毫无疑问,一些大型的光盘数据库的成功建立已为大型史料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先行的经验。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专题目录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等光盘数据库已实现一种大型数据库的成功模式。另一些较小的报刊数据库,如《南方周末十年1989-1999》、《读书》杂志光盘合订本等报刊史料的制作模式也为一些特殊类别史料的小型数据库建设提供了范例。但是就不同专业所面临的研究目标相比,它们都具有类型相对单一,网络呈现相对简单等问题,不符合史料本身形态多样化、种类繁多的特点。因此,网络史料集成作为网络作品的重要信息服务部分,一是需要确立核心,通过集中开发,共建共享,实现史料的大整理与空前集中。目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历史档案室正在将一百个大众认可的、各知识领域的专家及名人的博客辈份存档,从而丰富网络史料资源,据报道,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理局的最终目标是在2010年前,对在新加坡注册的所有博客进行存档。二是需要推进索引手段,加强开发各类网络导航系统,实现史料信息的准确分类与便于搜索。三是需要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兼备史料知识、史感意识的人才,这是网络史料搜集与利用进一步专业化、正规化的迫切需要。其次是重视网络史料原貌。史料的原始形态是史料真实性与准确性的保证。无论文献史料还是实物史料,它们的数字化过程与网络传播都必须在保证最大限度地体现史料原始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利用网络作品开展对于史料的利用,必然要依照史料的原始面貌开展史料的网络活动。最大程度地追求史料的原真性,使用最逼近史料“原始形态”(处于“史感”观照下的史料)的网络史料,是网络史料利用的重要准则。史料利用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对于部分“动态史料”,如构成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络争论、博客互动等网络作品行为的“原始形态”的史料采撷。我们应尽可能地复原当时当地的网络作品气氛,还原文化心态,是这种“动态史料”“原始形态”体现的又一重要准则。最后是加强网络史料的保存。动态网络史料具有巨大的流失可能。如果对于“动态网络史料”的外延与内涵认识已渐清晰,不难发现,它与其它类型的史料一样,其流失与保存所构成的矛盾对立是一种共性。但是,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复杂的多样化因素,许多可作为文化史料的网络资源流失之快,远过于传统史料。导致这种流失的两大主因,一是自然生发的网络技术因素,二是主观环境下的人为因素。就网络技术而言,承担主机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或损坏与各种流行病毒的侵袭等因素,都会对动态网络史料所依附的网络资源构成风险,间接地也就对史料的要求与网络存在构成风险。另外,旧有网址的撤换,一些综合性网站出于经营原因或不可知因素而造成的大规模的数据库更新,也会造成动态网络史料的流失。由于网络传播的速度高于其他传播方式,如果出现检索工具与方式也不完善的状况,就有可能使上一刻还处于稳固存在状态的动态网络史料消失。就人为因素而言,传统文化史料发掘的现实问题同样被出现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文化史料的当事人与相关人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会销毁、损害、改变、隐藏一些一手史料。同样,网络语言或态度的过于激烈,前后观点的不一致,网络文本的随意与粗糙,都有可能是改变或销毁史料原生态的人为因素。保存网络史料,需要高度发展的数字技术,涉及到格式、媒体的转换以及随技术更新对保存的史料进行迁移等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数字信息归档系统以安全保存网络史料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网络已经成为一个空前巨大的史料宝藏库,并拥有更为巨大的开拓空间。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言“一代之学术,必有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这个“此时代之新潮流”,就包容了每个时代中所有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因素。网络正处在从技术层面向着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领域渗透的时代,这就是陈寅恪所说的“此时代之新潮流”。它的存在与发展,如果说是为网络文化中史料的发掘、收集、修缮、整理、利用、交流、研究、保存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法的统一与技术的支持的话,那么,这种看法还仅仅着眼于它作为史料的技术工具本身,即史料的数字处理与传播渠道作用。它的另一重作用在于,众多网络文化现象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网络世界将继续成长为文化活动与文化现象的新表现空间。因此,网络传播对于一切史料的现实功能指向作用,是史料存在与利用方式变革彼此间不能不与之合流的重要时代关键。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第4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中职;新课改;课程设置;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270-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society as a whole to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alent demand is increasing. Howeve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develop electronic commerce talent is not well with enterprise set up the po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 forward from the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is divided into customer service, marketing, technology, and promote module, set up corresponding elective courses, give students the right to choos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new curriculum reform; course offered; selectivecourse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水涨船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基地,却往往培养不出大量企业需求的人才。究其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在于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由公共基础课、计算机课程、专业课程等组合而成。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与大专院校的学生相比,起点低、学习能力差。[1]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浙江省出台了新一轮的中职课改方案,以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为切入点,给中职学生更多发展选择权。[2]如何做好新课改,为社会、企业培养大量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1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课程设置并不合理。一般来说,现今电子商务专业所开设课程有以下几种类型:

1)沿袭原有普高的课程,在原来基础上增加若干电子商务课程,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等,理论性课程的比重较大。

2)照搬大专或者本科中电子商务课程,从课程名上难以看出是中职、高职或是本科课程,如网页设计、数据库等。这些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感觉学习较困难,更何况于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生。

3)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缺乏,实训场地的资源限制等原因,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开设不起来时,会把其他专业的课程整合到电子商务的课程中。

4)随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推进,办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革,以模块化和项目式的课程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取得较好的效果。[3]

在如此现状之下,由于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性不够强、缺乏对电子商务深入的了解及认识等原因,许多课程开设之后感觉不实用,就不断换新,每年设置的课程都可能会有大量的变化。而课程的开设量过大,就会导致难以进行深入性地学习。

2 课程设置的原则

2.1 掌握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学生的特点

当下,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都有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积极性不足等情况。但中职学生的年龄处在朝气蓬勃的时代,其思维十分敏捷、动手能力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结合时代的特性,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解决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给学生以选择性

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生是一个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的群体,人的行为意识、价值取向、特长爱好、能力需求等都未成型,可塑性很大,过早定向不利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4]

现在一般的中职学校对于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针对性还不够,一部分同学想升学,一部分同学想就业或者创业,大家都学习同样的课程的情况下,显然很难得到满足。因此,在选择专业或者课程上,要融入允许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元素。

2.3 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因素,课改要成功,观念必须先更新。要以社会、企业、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的目标,具体到课程的设置。要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决定某些专业的增减。

3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有效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必须要趋于专业性和个性化,将专业化课程、综合性课程以及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现今时代下倡导的是个性化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要个性化。笔者认为,较好的方式是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多开设一些入门性的专业课,比如:市场营销、网页设计、PhotoShop、交流沟通等。让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几大方向。在一年级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模块化选课,打散原有的班级,根据模块对班集体进行重组。可以包含以下模块:

3.1 网店客服方向

主要针对毕业后希望去一些网店做客服工作的同学开展。该模块针对淘宝网、天猫、京东等一些网上店铺的客服类工作岗位,让学生掌握客服的基础知识以及技巧;掌握销售分析、商务谈判、网络营销等知识;了解产品营销、网络推广渠道、网络营销工具、网络营销渠道。重点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售前与售后咨询沟通、客户资料归档与分析、营销问题的收集与反馈、公共关系处理的核心能力。[5]

3.2 营销推广方向

主要针对毕业后希望去一些网店做营销推广方面的同学开展。该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中策划、实施、推广以及软文写作的能力。开设的课程可以让学生熟悉如何进行搜索引擎的优化;熟悉产品营销、网络推广、关联商品的推广等;掌握网络营销的渠道和工具;掌握营销策划、技巧等知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去企业的网店客服岗位上岗。

3.3 商品拍摄方向

主要针对毕业后希望去从事网店的图片拍摄工作的同学。该模块以摄影为最主要的课程。网店成功一半来自于精美的图片,对商品图片的拍摄尤为重要。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商品的拍摄技巧,商品细节的拍摄,如何突出商品的卖点等知识。此外,可开设有关商品拍摄的进阶选修课,如相机的使用技巧、如何构图、如何搭配色彩等。

3.4美工方向

该模块重点培养网店的美工。针对电子商务网站以及单个C店里面的网店美工类工作岗位。开设课程主要让学生理解照片拍摄技巧以及图片处理能力;学会产品描述的设计;制作广告页面,包括Banner等内容;店铺整体的布局及结构的规划和设计;单个商品的图片设计或者整体店铺的品牌形象策划;掌握网页的设计以及维护,最好还能够掌握网站的开发跟建设。该方向着重培养的是平面设计能力,计算机美工能力以及网页设计和维护的能力。

3.5 技术运营方向

该模块主要针对电子商务类网站的运营管理方面。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淘宝、京东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指定的规则以及各类的推广手段和方式;熟悉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熟悉如何通过产品的网站来进行渠道的开发,能够整合各类网络手段,实现网络营销;掌握商务(包含电子商务)的运作与管理;掌握电子商务法律的相关知识;掌握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店的操作流程和规则以及一些日常维护的能力。

3.6 物流方向

该模块主要针对毕业后希望从事物流方面工作的学生。课程设置以物流概论、包装学等为主。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物包装,特别是大件货物的打木架;联系快递,如何有效地联系快递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快递单打印等知识。[6]

4 设置选修课

在前面模块化选课的基础上,将学生选择的权利扩大化,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在二年级开始开设选修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能够改变传统课程培养目标单一的缺陷。在选修课中,教师能够更好地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时,开设选修课能够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一刀切问题,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兴趣爱好的问题。由于学生自愿选择课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提高积极性,还能够对教师的授课起到一定意义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但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要注意几个问题:1)以就业为目标,课程要满足社会需求,尽可能适应任职岗位的需求,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根本出发点,讲求实用性;2)遵循教育政策,不违背教学理论,对课程的规划科学合理地分工,保证开设的课程更加科学;3)在课程开设规范化的前提下,尽量让课程设置得更加简洁;4)在开设选修课之后,并不是每年都固定不变,要注意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更加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5 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引,以社会的市场方向为导,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学生进校短期内,给予他们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在学习一年之后让他们选择专业中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选择模块来进行学习。把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与学校的教学紧密联系,为电子商务的专业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考验,其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与发展同步。时代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促使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中职学校要吸取以往诸多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思考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切实利益为己任。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商人才,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得一席之地。电子商务人才被大量培养出来,才能以此为动力提高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詹益生.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5(3):85-86.

[2] 方展画.改革课程给中职生更多发展选择权[J].中国教育报,2014(12).

[3] 廖文硕. 试论以“群项目”推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20):42-42.

[4] 曹小其.给学生以可选择的未来――中职课改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5(11):63-64.

第5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随着我国3G网络建设和运营的逐渐深入,以高速数据业务为特色的3G业务应用正在迅速为用户熟悉和使用。3G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对于无线室内环境的高速要求,保证良好的室内覆盖,成为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量的重要方式。

由于3G使用的频段室内穿透力较差,同时3G高速数据业务又需要较好的无线覆盖来支撑,单靠室外基站来解决小区域的室内覆盖存在很大的难度。本期“3G室内覆盖技术创新”专栏中,分析了当前3G室内覆盖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象,介绍了不同应用场景的3G室内覆盖建设模式,并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3G室内覆盖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方法,如RRU+BBU分布式基站、专用的3G室内覆盖测试工具与算法、Femto家庭基站等。

【摘要】文章分析了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及相较2G室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复杂性,对目前常用的几种3G室内分布建设模式的应用场景、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不同覆盖环境下应该选择不同的3G室分系统建设模式。

【关键词】3G室内分布系统 建设模式 网络管理

1 引言

保证良好的室内覆盖,是提高服务等级、发展用户的关键,也是决定运营商3G运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移动业务在室内的质量比较差,主要原因是室外宏蜂窝基站对室内覆盖不到位造成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高层建筑物导频信号污染问题、室内网络规划问题等。

完善的室内分布系统,不仅可以在话务密集地区进行有效的话务吸收,解决室内“无死角”覆盖,提高用户业务使用感知和满意度,而且减轻了室外站的“呼吸效应”,降低了室外宏网络的负荷,从而能够提高整个网络的质量和容量。

2 3G室分系统建网问题更复杂

2G室内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室内外干扰控制。到了3G时代,由于使用高频段、新的编码技术等,室内覆盖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常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室内外网络的责任主体不明晰

2G网络原有的建设模式,并不能满足3G网络对性能和业务的需求。2G室内覆盖网络的建设一般由运营商牵头,室内分布网络由室分厂家设计和施工,室外宏网络则由主设备厂家规划和施工。在这种建设模式下,没有唯一的交付责任主体对室内网络质量端到端地负责。当网络KPI指标差时,室分厂家和主设备厂家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运营商协调起来效率低,解决问题的周期长,用户抱怨和投诉居高不下。

(2)室内外网络没有有机结合

2G室内网络主要解决室内语音信号覆盖的延伸问题,与室外宏网络相对独立,没有有机结合。然而,室内室外本是一张网,室内网络质量的好坏,离不开与室外宏网络的协同规划与优化,所以3G室内网络不仅要解决室内语音信号的覆盖延伸,还要考虑室内网络容量的协同规划。这与2G网络的增加天线和功率的设计有本质区别,运营商在3G室内覆盖方案设计中要重点关注。

(3)网络管理服务趋向专业化

运营商如果沿用2G的传统服务采购模式,也无法满足3G高质量网络的要求。这是因为2G网络主要提供语音业务,运营商在采购时重点聚焦语音性能和技术要求,大都是一次性设计网络,后续简单优化网络。而在建设3G网络时,由于引入了高速的数据业务,运营商不仅在建网初期就要提前考虑覆盖与容量的初步规划,随着用户规模扩大还需要及时进行网络专项诊断和优化等服务,以保障网络安全,并提升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因此,3G网络采用专业服务模式才是大势所趋。

3 建设模式要对症下药

针对新建室内覆盖系统,运营商应采用的原则是在保证信号覆盖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系统容量的规划,提前规划好未来爆发式数据业务流量对室分系统的冲击;室内外网络协同覆盖和统一规划,以保证终端用户良好的业务体验。目前常用的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模式如下:

(1)总包服务模式

总包服务模式是当前受到全球多数运营商认可的建设模式,被称为Turnkey项目或交钥匙工程。在这种建设模式下,总包集成商根据运营商的要求选择具备资质的、合适的分包商,并从运营商业务建设的角度去管理分包商,监管项目实施的过程和质量,端到端地确保总包集成服务过程的质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2G时代室分网络出现故障和问题时责任主体不清晰的难题,而且使3G网络的整体质量有了唯一的责任主体,为网络规划和优化的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

总包集成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源选择、DAS(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材料准备、集成服务、室分优化和物业获取等多项内容。运营商可针对3G室内覆盖网络建设进行统一招标,圈定技术实力强和交付质量优的厂家作为端到端交付的总包集成商,对室分网络建设的整体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总包服务中的网络设计要考虑室内外宏网络的协调发展、演进以及异系统间的互操作/切换等场景,还要兼顾室内网络自身的容量和业务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总包集成商熟悉和精通室分网络中各个环节的设备和器件,并具备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技术积累,能够保障运营商良好的投资收益比。

例如,某跨国运营商A已经选择华为以集成总包服务的模式,完成了A国3个WCDMA示范点的室内覆盖建设。华为的专业化项目管理,严格的工程实施质量管理,以及高效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应用,为运营商建设了一张高质量的精品网络,并为运营商快速发展更多3G用户赢得了先机。

(2)专业服务模式

相对成熟的网络比较适合采用专业服务模式,以优化网络管理。

有调查数据显示,运营商对电信网络的投入遵循“二八”定律,前期设备投入只占网络总投资的20%;而运营成本占到80%,包括维护费用、营销费用、人工成本等。因此,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是控制网络建设总成本的关键。

专业服务通过提供完善的服务,帮助运营商管理好日益复杂的网络,让运营商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业务上,去提升客户体验和发展用户。专业服务还能够深入挖潜主设备性能,提高主设备利用率,提升网络价值,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

专业服务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服务(勘测设计、设计审核)和优化服务(DAS优化和验收测试)等项目,要求专业服务集成商具备移动通信大网优化和维护的经验。

4 总结

室内覆盖的发展趋势是多通信系统融合(三网融合)、站址共享共存、产品智能化以及节能减排,因此运营商在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时,不仅要根据各自当前及近期的网络需求进行规划及部署,还应综合考虑室内覆盖产业生态环境的培育等未来发展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网络特点和建设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室内覆盖建设模式,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和客户体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3G用户争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6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网络资源 辅助教学 基因工程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24-01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训练,使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且其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仅仅依靠文字形式的教科书的讲授法,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死记硬背的消极情况,从而大大降低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效率。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国际互联网资源十分丰富,网上信息比传统信息具有更强的可选择性、高增值性。网络资源为生物技术专业知识教授提供了更新迅速、信息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网络可以成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后辅助学习的手段,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巩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基因工程》课程为研究课程,提出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形象直观,又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Internet网络资源中有众多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信息,这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数据。作者以《基因工程》为研究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具有可视性较强、生动形象、充实具体的特点,而且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获取生物技术相关信息来充实和提高自己,还可以得到与教学有关的多种资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得到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形成多媒体资料库,使多媒体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利用网络新闻介绍科研进展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其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迅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单靠书本上原理的介绍、技术步骤的讲解,远远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脚步。网络信息时效性强,且信息动态变化快,最新的科研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共享。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相关网站可以查到最新的科研动态,最新的试验技术,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

在《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作者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生物类网站,如 细胞、分子、医学等方面的在线词典;ncbi.nlm.nih.gov/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

三、利用网络视频辅助实验

教学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好的实验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各教学单位的实际配套设施滞后于生物技术技术手段的飞速更新,对于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上的视频资源来进行实验课的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掌握和了解更多、更新的本专业试验技术。

四、合作学习新模式

第7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事件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高校计算机系大都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而网络安全基础是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的课程,如何设计好该门课程的实践学习是掌握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虚拟机的实验环境、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

1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雏形,但由于国内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我国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我国在一些高校已经设置了本科、专科信息安全专业,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已经拉开序幕。

网络安全基础是一门具有普及性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该门课程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安排好实验环境、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软件对学好这门课程显得十分重要。

2实验环境的建立

通常具备条件的大学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专门用于信息安全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完善和加强理论知识。而无法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学校就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完成课程实践部分内容的传授和学习。由于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实验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与网络攻击与防范有关,因此为避免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不能直接在现有的环境下进行。这就需要以现有的普通计算机实验室为基础,建立专门用于网络安全实验的环境。利用虚拟机软件建立虚拟实验环境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常用的虚拟机软件由VirualPC,Vmware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VMware虚拟机软件。VMwareWorkstation是VMware公司的专业虚拟机软件,可以虚拟现有任何操作系统,而且使用简单、容易上手。在现有的实验室人手一机的环境下,利用该软件组建一个小规模的双机实验环境,在课程实验的过程中,由物理机充当攻击主机或客户端,虚拟机充当被攻击主机或服务器端,这样既不会影响现有的实验室配置,又可以完成课程的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VMwareWorkstation软件的完整安装过程如下:

1.建立一个新的虚拟机,利用软件的安装向导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并选择在该环境下要安装的操作系统;

2.配置安装好的虚拟机:设置虚拟机磁盘容量,内存的大小,网络连接方式等;

3.配置虚拟机的网络,这部分比较重要,是整个安装过程的重点和难点。虚拟机的三种网络连接方式如下:

(1)Bridged模式(VMnet0):桥接方式,结构如图1所示。

相当于在计算机上搭建一个虚拟网桥,如果物理机上有网卡(IP地址固定),而且位于一个物理网络,可以使用该选项。虚拟机通过虚拟网卡直接和外部局域网相连,有自己的IP地址,和物理机所在的局域网处于同一个网段,在外部看来,虚拟机和物理机地位相等,物理机和虚拟机都使用本地连接。

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TCP/IP属性设置为与物理机的TCP/IP属性在同一物理网段即可。

(2)NAT(VMnet8):网络地址转换方式,结构如图2所示。

虚拟机使用本地连接与物理机的VMnet8之间通信并连接到外部网络,用此方式连网的话可以不必与主机真实网卡的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中。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本地连接为自动获取即可。

(3)Host-Only(VMnet1):仅为主机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模式是一种封闭的方式,适合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各种网络实验。这种方式下Host主机的“网络连接”中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网卡VMnet1(默认情况下)。和NAT的不同的是:此种方式下,没有地址转换服务。因此这种情况下,虚拟机只能访问到主机,不想和外部网络连接,只与物理机之间搭建一个虚拟专有网络,则使用该项。

设置方法:将虚拟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与物理机VMnet1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即可。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可以灵活的选择虚拟机的网络连接方式来完成实验。

3实验工具的选择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工具。在教学内容中以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为主。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框架;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密码技术;计算机扫描技术;网络攻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及反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WWW安全;E-mail安全等知识。实验工具也是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选择相应的实验工具,这里根据网络安全基础课程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介绍一下在学习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实验工具。

(1)网络安全基本框架和体系结构部分实验以网络命令和数据包捕获为主。网络命令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一些网络测试基本命令的使用。数据包捕获部分使用工具软件Sniffer让学生了解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层与传输层中信息的传输情况。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数据报文的一种工具。使用该工具把网络中传输流动的数据报抓下来,然后查看并分析其中的内容,得到有用的信息。

(2)密码技术中除学习基本的密码算法之外,实验工具可以选择PGP软件。PGP加密软件是美国NetworkAssociateInc.出产的免费软件,可用它对文件、邮件进行加密,该软件采用的是由对称加密算法(IDEA)、非对称加密算法(RSA)、单向散列算法(MD5)以及随机数产生器(从用户击键频率产生伪随机数序列的种子)组成的混合加密算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密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计算机扫描技术则通过一些常用的端口扫描工具的使用来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端口扫描来收集目标主机的信息、漏洞。工具软件可以选择SuperScan、X-Scan之类的扫描软件。

(4)网络攻击技术部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与防御方法。如木马攻击与防御选择不同类型的比较常见的木马工具如冰河、广外男生、灰鸽子等来进行攻击和防御,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木马程序如何对目标进行攻击以及如何清除木马的方法;DDOS攻击则通过SYN-FLOOD、UPD-FLOOD等工具了解拒绝服务攻击的过程和预防。

(5)入侵检测技术则通过使用SessionWall工具了解入侵检测的基本过程和原理。SessionWall是ComputerAssociates公司的入侵检测产品。可以自动识别网络使用模式,特殊网络应用,并能够识别各种基于网络的入侵、攻击和滥用活动,可以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监听、对事件进行侦测、提前预警、在侦测出不正常的网络行为时,可自动发出处理动作、记录统计报告等。

(6)计算机病毒及反病毒技术则选择最新的病毒或由学生根据实际体会来对病毒的危害、处理方式进行学习。并选择瑞星杀毒软件来学习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7)防火墙技术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选择个人版防火墙如天网防火墙或瑞星防火墙来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防火墙的基本设置。

(8)WWW的安全则主要以Win2000系统的Web服务为例来学习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安全配置以及如何启动SSL通道获取数字证书来保证站点安全的整个设置过程。

(9)E-Mail安全部分主要通过对OutlookExpress客户端编辑软件的设置来对保证邮件的安全。OutlookExpress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基于Internet标准的电子邮件和新闻阅读程序。它的邮件接收规则定义、邮件加密和签名等机制可以可以帮助用户发送和接收安全的电子邮件。通过该工具帮助学生学习关于电子邮件安全方面的知识,拒绝垃圾邮件和恶意邮件。

4结束语

信息安全是国家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信息安全人才的要求也是极其迫切的,这就要求高校能够更好的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网络安全基础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完成网络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的将所学知识有效的结合到实际应用中,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安全问题,是该门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讨论了信息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环境的建立、实验内容和实验工具的选择。对如何更好的完成网络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彭爱华.实战多操作系统与虚拟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第8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西门子;PLC;控制网络;配置应用

一、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策略分析

1、西门之PLC控制网络的概述

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PPI网络、点对点接口、Profibus网络、MPI网络、工业以太网和AS-I接口。PPI网络属于一种通讯协议,其主要的联网方式为普通的双芯屏蔽双绞电缆,通讯接口集成于S7-200CPU上。其控制网络的方式为从站回应主站要求的一种主-从协议。点对点自由通讯网络方式为自定义通讯协议,可与打印机、扫描仪等公开的设备进行通讯。Profibus网络主要在现场层及车间级监控的通讯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可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节点达127个,并且可串接的中继器达10个,其主要特点为可允许厂商自己的产品与同一条Profibus网络连接并进行数据通讯。MPI网络即MPI多点接口,其可同时连接各个通讯对象,属于令牌网络通讯协议。工业以太网是主要针对工业应用而设计的,其主要应用通讯光缆、同轴电缆、工业双绞线等进行传输。AS-I接口即为传感器-执行器接口,符合欧洲和国际标准。SA-I接口的特点是传输少量的数据,主要应用在最底层的控制网络,所连接的均为AS-I接口的二进制设备。从以上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类型可看出,各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有利弊。各种PLC控制网络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控制网络的需求,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首先选择PLC控制网络的类型。

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通讯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S7通讯、S5兼容通讯、S7基本通讯、PG/OP通讯和标准通讯。其所提供的通讯任务具有功能强大且简单的特点。S5兼容通讯的主要通途是在S7、S5系列PLC通讯之间的优化。S7基本通讯属于通讯功能软件模块集,集成于S7系列。PG/OP通讯主要的操作服务为监控、编程、组态等,数据通讯来源于PLC、PG和OP三者之间。标准通讯属于来源于不同的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通讯。

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网络通讯接口的连接方式主要有PG/PC通讯卡、PLC专用通讯模块、PLC主机自身集成的编程接口、PLC自身集成的通讯接口。PG/PC通讯卡的主要作用是连接PG到PC与其相应的网络。PLC专用通讯模块用途为智能化连接PLC与其他的网络,其优点为能承担一部分CPU的通讯负担。PLC主机自身集成的编程接口不仅具有编程作用,而且还可用作通讯接口。西门子PLC主机上设计有专用的通讯接口和编程接口,西门子控制网络的传输介质有3种种,电气数据传输、光缆数据传输、无线数据传输。

2、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原则

西门子PLC控制网络主要分为通讯网络和符合国际标准2种类型。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为Profibus、AS-I接口和工业以太网。其余3种均为西门子公司自身开发的通讯网络。用户在选择PLC控制网络时,网络类型是其主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情况下,符合国际标准的PLC控制网络优点为网络传输距离、速度、容量都非常理想,并且操作具有灵活性、功能强大。其主要缺点为投资成本较大,开发技术复杂。而专用通讯网络虽然在专业性能上不够强,但其投资成本低,开发技术较为简单。如用户对通讯速率无较高要求、通讯数据量小时,其可首先考虑MPI网络,这种选择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而且较为经济和简单。另外用户的另一种选择方法为根据实际控制网络中通讯功能而定。S7通讯主要是在工业以太网、Profibus、MPI网络中应用。S5兼容通讯主要是在Profibus、工业以太网中应用,S7基本通讯在MPI网中应用,PG/OP通讯主要是在Profibus、PPI、MPI。工业以太网中应用,标准通讯主要应用于Profibus网络。通讯功能的判断依据为通讯接口的支持能力、通信的数据量。各节点的硬件配置等。最后还可参考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通讯接口及传输介质。

二、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实际应用

新华制药生产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主要针对生产现场温度、流量、压力等模拟和开关阀门、泵等设备的开关量等I/O信号。一个车间的总I/O检测控制点数以千计,整个结构的控制点和传输信息量也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选用了西门子PLC控制网络。

在选定西门子控制网络之后,依据设备的实际位置,把整个控制系统分解为5个西门子PLC控制站。各个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借助PID和模拟报警连锁控制实现各工序数据互连。现场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主-从混合线路和令牌总线这两种形态,在主站之间进行口令的传递,而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主站与从站能够在任何时间点进行及时的交流。从站并不能发送口令,但是,在主站发送相关信息的时候,可以进行接受和回复,这种拓扑结构并不能自由地传输数据。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网络优化设计过程中,可以把所有的监控站点都设置成为主站,这就可以实现各个站点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行数据的传输。但是,在将各个控制站点设置为主站时,需要整个工艺流程漫长,各个主站与其相关的监控点较为分散,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这就需要各个站点选取合理的设备,可以选用CUP315-2DP作为主站,并且形成子网结构,然后选用ET200模块最为从站,从而对现场的信号进行控制。

这种西门子PLC网络系统的子网形式主要有两个级别,主要完成PC机以及PLC站之间以及主站与其从站之站间的通讯任务。主站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集成接口与总线进行连接,并通过模块与现场的总线进行互连。此外,正是因为PLC之间的数据量存在差别,而且与PC机之间的通讯任务也特别繁忙,因此这一类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协议混合子网形式运行。提高主站间、与PC机之间的通讯效率。在西门子PLC网路控制监控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的各种影响因素,保证西门子PLC网络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合理安排站点之间传输数据的格式和站点的数量,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此外,还需要仔细筛选各种协议的内容,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对于西门子PLC控制网络方案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各站点之间的信息传输量、以及控制站点等,从而选择合适的PLC控制网络类型,同时还应考虑各通讯接口在支持能力、各节点的配置情况等。从而选择一个既经济又简单,且最为实际的控制网络方案。

参考文献

第9篇:选择网络工程专业的原因范文

1.“终身教育”与网络远程教育的内涵

网络远程教育这种继续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其满足了人们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需求。终身教育概念具有两个本质性的特征,即贯穿人生始终的教育形态和高度的包容性。现代社会已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在接受教育进入社会后,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还需要人们在工作的同时,不断丰富、完善,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1]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的主要手段。目前我们所说的网络远程教育实际上经过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它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成本上实现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因而得到了政府、高校和民众的重视,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开展自己的网络远程教育。

2.网络远程教育推进“终身教育”的实现路径

网络远程教育在推进终身教育上的功能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到:﹙1﹚网络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终身教育的学习平台。网络的便利性与普及性,可以让大家节省去学校学习的时间,这对于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网络远程教育的低成本扩大了接受终身教育的群体。对于农民、工人等收入水平有限,但又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人群而言,网络远程教育较低的成本极具吸引力。﹙3﹚网络远程教育的较广覆盖性,不仅让城市的民众可以有机会接受终身教育,更给农村的广大群体提供了机会。﹙4﹚非学历教育的有效补偿也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实现。现代许多人愿意继续教育,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要一个文凭,而是接受一些自己急需补充,或是有利于目前工作技能水平提升的内容。网络远程教育专业设置多,对入学者要求较低的特点,可以很好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2]

二、我国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存在问题

为了解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河北省某市高校远程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网络远程教育的答案。其中,问卷设计主要围绕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学习效果、教学管理和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72份,有效问卷170份。

1.办学理念存在问题,经费投入不足

办学理念是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基石和方向标,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远程教育大多缺乏明确的办学理念,各个学校之间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对于大多数的高校而言,开办远程教育更多时候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将远程教育当作普通高等教育之外扩大招生资源的方法和途径。这种缺乏从国家教育发展高度的远程教育发展理念,使其在教育过程以及其发展上,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将人文性、社会性和持续性作为其发展的重要选择。在调查中,对于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自身的优势,如图1所示,选择有清晰的办学理念的为27%,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的为23%,有充足经费投入的为21%。与此同时,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将网络远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自动延伸,只是将其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形式。这造成各个高校对远程教育定位不清,个性化发展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远程教育投入上,有些高校更多会强调由网络远程教育自身吸引社会资源,高校很难主动投入。除了初始的设备投入外,后续的人员配备、课件建设、教学条件等资金投入都跟不上,很难适应现代网络远程教学需要。这种做法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潜力有限,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有限,自然发展十分受限。[3]

2.专业设置与本科专业衔接不足,缺少学校特色

各个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形成的一些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独特优势的特色专业,这也是高校竞争优势所在。在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中,本应基于各校特色专业和师资力量进行专业设置。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网络远程教学的专业设置基本没有体现各个高校自身的特点,而是具有相当明显的趋同性。比如,各个远程教学中都设有市场营销、金融学、信息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重复设置十分明显。在受调查的10所高校远程教育专业设置中,设置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商务管理三个专业的有10所,设置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9所,设置法律事务、财务管理专业的有8所。这种情况对于想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的人而言,随便选择哪个高校的都无所谓,因为每个学校都差不多。另外,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没有体现本校特色专业,或是没有体现本区域经济社会特点、需求的专业,致使本校的特色专业在网络远程教育中得不到体现,也不易打造本校的网络远程教育的品牌。如表1所示,除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通信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少数几个专业外,其它远程教育的专业A校本科专业中并没有相应的设置,表明该校专科与本科、网络远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缺少衔接性,给学生的继续教育造成困扰,也不利于学校将自身优势专业打造成网络教育优势品牌。[4]

3.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考核制度不够严格,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低

调查发现,在选择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原因中,拿证容易和入学容易占到很多比例,有62%的学生选择拿证容易,25%的学生选择入学容易,选择费用低廉的只有6%,选择学习方式灵活和其他原因的则分别只有5%和2%。从学生的这个选项不难看到,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考核管理制度极为宽松,才使得其成为众多学生选择的原因。考核制度的宽松必然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拿证容易,会使得大家将网络远程教育当作“混文凭”的选择,不仅造成全社会对网络教育文凭的不信任,也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心里不重视学习,认为只需要混够时间和学分即可毕业。而社会的认同度低,将严重影响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显然,如果不改变考核制度过于宽松的问题,用人单位将会越来越不愿意录用持有网络远程教育文凭的人员,人们自然也会不愿意选择网络教育这种方式。4.学生对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认识不到位,学习积极性差在学生认识上,调查发现,首先在学习时间上,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于2小时的超过一半,达54%,3—5小时的为27%,而花费时间超过6小时的只有19%。其次在什么时候会在线学习的选项上,“课件更新时”和“在线辅导教师要求”的选项分别为35%和58%,也就是说,学生的状态主要取决于学校的要求,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情况非常少。学习时间少,且主动学习差,使学生既没有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主动性,也缺少与在线辅导老师的互动,表现出学习缺乏计划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此不难看出在各个高校的网络远程教育上,学生的认识很不到位,学习效果没有保障,造成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很难成才,其不受用人单位重视也就在所难免了。

5.专职教师匮乏,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

师资力量是衡量现代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第三代远程教育是从1999年开始的,而远程教育专业硕士直到2005年才开始授权,仅有十年的发展时间,使各个高校远程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突出表现在:一方面,面授辅导教师相对较少,各高校外聘的辅导教师往往自身工作比较繁忙,负责多门的远程教育课程力不从心。其教学工作很容易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远程教育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存疑。[5]另一方面,受制于教师力量的不足,很多高校的远程教育在线辅导、答疑的时间被严重削减,无法得到保障。而在线答疑正是网络远程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旦得不到保障将严重削弱远程教育的质量。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认为“在线辅导教师的态度认真”和“在线辅导时间充足”的学生分别为12%和17%,体现了学生对在线辅导教育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低。教师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基本没有专职教师的情况,使各个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基于“终身教育”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发展路径

1.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资源的持续投入,特别是资金与教学师资的稳定投入是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据目前情况,应建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应制定科学的远程教育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采取多渠道经费筹措方式。比如,开展校企合作方式,由企业向高校远程教育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学校则对企业开放远程教育资源,或给其提供远程学历教育,或为其开展员工远程培训。比如,与具有远程教育丰富经验的电视广播大学合作,双方共同设立某个专业教育,既借助了其丰富的远程教育操作经验,也可以节省高校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各高校的本科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投入毕竟有限,应通过明确分配经费使用,提高经费利用率。特别是要坚持资金使用上的透明化与精细化,借助透明化加强监督,防止出现资金的流失。借助精细化提高使用水平,以形成良好的信用度,逐步提高远程网络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为远程教育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打造有自身特色且衔接专本科的专业及课程

各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应定位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本校的优势专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且对社会受众具有吸引力的课程教育体系。一是给予网络远程教育课程设置与本科教育同等地位。高校的各级管理者应将网络远程教育同样作为打造高校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资金支持到教学力量调配都能够积极配合,以帮助远程教育完成特色课程开发。二是课程设置避免大而全,着重突出特色专业。现代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参差不齐,且专业重复设置严重。高校在设置网络远程教学的专业时,应先从各个学院中选出本校的特色专业,再协商优秀老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由负责远程教学的老师共同设计和反复测评,以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如此一来,既兼顾了社会对高校网络远程教学专业的需要,也体现了学校优势专业。三是加强远程教学与普通本科教学的互动。比如,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作为软件学院、美术学院、心理学院、管理学院等本科教育学院的实习基地,集合这些学院的老师与学生力量,开展一些诸如课程开发、课件开发等工作,不断完善网络远程教育水平。

3.不断优化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师资队伍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在“终身教育”方面的功能,以推动高等教育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实现教育公平。在这个过程中,师资力量的配置无疑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要从完善高校的教育体系层面出发,不断完善教育师资。比如,根据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加强“双能型”教育师资力量。在选择师资时,不仅要选择本身在普通本科教育中比较优秀的师资,同时,要对这些老师开展远程教育相关理论、教育技能与方法的培训,以使其更加适应远程教育专业需要。同时,要制定远程教育师资培养计划。比如,鼓励年轻教师攻读远程教育的硕士学位,提高其远程教育专业素质。还比如,制定远程教育的师资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远程教育老师的积极性。教师考核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给出评价,以确保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学生需要。另一方面,要从老师自身发展层面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师资。比如,给予从事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师与普通本科教育老师同等的地位,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教授远程教育课程。还比如,根据网络远程教学的学生多来自工作一线,对知识的实用性要求较高的特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从社会上聘任那些受过完整高等教育,具备丰富实践知识的专家担任教师,以提高远程教育在线辅导的水平。

4.设计更加合理的高校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管理体系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校的网络远程教育管理还存在较大问题,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职责分配不清晰,缺少与高校本科教育的协作互动等。因此,有必要设计更合理的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承受力,明晰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针对当前远程教育管理力量不足问题,可以招聘一些学生担任实习生,帮助管理部门做一些零工。也可以从网络上招聘一些热心人员担任网络在线辅导的后台管理人员,以减轻专业教师的工作量。[6]二是借鉴国内外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管理的好经验,优化管理体系。比如,设立网络远程教育学生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受理学生的投诉、咨询,策划和组织网上的学生活动,管理远程教育的学生论坛等,既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及时根据学生需求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也通过无缝管理提高学生的受重视感受。三是丰富教育互动方式。比如,建立学生辅导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借助现代网络聊天工具开展网上的师生群体讨论,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比如,组织学生共同设计课堂教学设计。面授前,由教师将需要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设计在QQ群或微信群,接受学生的评价,收集学生关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开展课堂讨论或是小组讨论,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展示机会,更可以让学生更喜欢所学课程,从而提高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水平。

5.制定更加合理的学员考核制度

学员管理不到位,考核流于形式,学生被放羊是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的真实写照。对于很多人而言,选择网络远程教育正是因为其管理宽松、容易毕业。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网络远程教育被打上“混文凭”的社会认知标签,这显然严重影响到高校网络远程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加合理、严格的学员考核制度。一方面,提高封闭式考试的比例。调查发现,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考试方式,往往会因为没有强制要求而难以得到学生的重视,甚至出现多数学生的答卷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的情况。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其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想而知,失去了网络教育教与学的本质,人为地将学生放羊。应将那些必须理解、掌握的知识设计为封闭式考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学生平时在线学习的管理。比如,对学生在线提问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考核内容。还比如,加大在线辅导的力度,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一对一提问抽查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作为考试分数的重要内容。再比如,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全程纳入考查内容,避免学生论文抄袭的可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得到提升。

作者:陈岩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平,陈克明,刘春梅.提高高校网络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30—31.

[2]吴志发,牛忠国,朱伟.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7):48—49.

[3]刘永辉.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0):40—41.

[4]高晶晶.民办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专业建设探讨[J].电子测试,2014,(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