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最新建筑技术精选(九篇)

最新建筑技术

第1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形式 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高层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多学科互相交叉融合与多技术系统的综合集成构成了推动高层建筑发展的整合力量,使得高层建筑以更深、更广、更直观和更具有综合性的方式,拓展功能内涵、空间模式和审美形态,从而增加了新的功能维度、空间维度和审美维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层建筑形式创作呈现出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建筑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形式创作中,建筑师往往充分发挥了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与高层建筑发展之间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系统的协同共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高新技术的科学创新

当今世界的高新技术革命不仅涉及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空前的影响,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一直以来就是高新技术的最佳代表之一,早期表现高技术的高层建筑主张用最新的材料来制造体量轻、用量少,能够快速与灵活的装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在设计上往往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同时也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将高科技的结构、材料、设备转化为表现其自身的手段。当代许多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采用技术创新成果,来实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马岩松设计的中钢国际广场,建筑高度约320米,立面采用“六棱窗”作为母题,这种造型取义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正是由于六棱窗的层层叠加,整栋大厦就像是由无数的生命细胞构成的,不断生长的有机整体。除造型作用,六棱窗还是支撑这栋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系统。六边形的不断叠加使高层外筒自身就具备明显高于普通梁柱结构的抗侧力稳定性,使整栋大厦不再需要柱子,外墙本身就是承重结构,同时满足了办公标准空间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用钢量,节约了结构建造成本",该结构“已经经过全国超高层建筑结构专家的可行性论证,在世界高层建筑领域也属于领先结构体系”由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btuago Cakatrava)设计的杰作——瑞典最高摩天住宅大厦“旋转中心”的灵感来自一件扭动身体形态的人体雕塑,所以大楼外形犹如扭动的身躯。该大厦体现了一种结构的理性扭转。这些新型结构体系满足了功能上安全、实用、高效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得以完全实现。不仅为高层建筑形式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使得建筑形象与技术完美结合。

2.倡导生态技术的优化创新

在人们为不断征服一个又一个建筑高度而兴奋时,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为此,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应尽最大可能采用符合生态原则的设计方法,把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将高层建筑根植于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和修正环境。生态技术的优化,使得生态型的高层建筑室内与外景环境之间建立起了敏感的关联性。根据室外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变化,与室内的人员流动与负荷波动,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使得室内的各项物理指标始终处于目标值,并且将能源消耗降为最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为墨西哥设计的Bicentenario塔在设计中就充分利用可持续和综合设计方法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能,其塔楼的“最宽处设有一段贯穿空间。既便于自然采光跟通风,同时也使得内部空间不再孤立”。大楼大堂空间在中部弯折,底部向公园开放,顶部向城市开敞,使建筑有机的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美国纽约的赫斯特大厦在保护生态方面也格外出色,“大厦建设过程中再生的钢材的使用量占总用钢量的85%,比周围建筑节能约26%",获得美国LEED权威认证。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如透明绝热材料、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的也使得高层建筑外部形式更加具有科技美感和艺术美感。如CCTV新总部大楼的建筑表皮采用了类似微生物皮肤肌理的外表,表皮由”细小的鳞片组成“,”多层隔热玻璃以及编织形态的细金属网组成外墙“,这样的创新是建筑”适应性“的体现。

3.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创新

与材料、结构等技术相比较,信息社会里的高技术正逐渐向不可视化深入,它对建筑的直接影响,已不再是空间造型和功能组织的关系,而是改变了建筑的内在中枢。因为信息媒体技术以数码为其本质特征,其传递的是非物质性信息波,具有跳跃性和超越时空性,而网络技术则具有无限蔓延和虚拟的特征,这将成为未来高层建筑空间形式的主导力量,从而制约外观形式。高层建筑师建筑技术的综合集成,智能化、信息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运营中得到充分体现,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系统集成统一。精密的计算对于高层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建筑的体形。目前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和评估建筑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即运用CFD技术计算流体力学,进行气流和阴影效果分析,最后确定建筑平面和外观,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Swiss Re Headquarters)项目中应用CFD技术,进行室内外空气流场的模拟,并确定了该建筑仿棰形外观。由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将改变城市形态、结构、功能、交通、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建筑空间概念等,因此从建筑创作理论、设计方法和有效的运筹机制适应未来的挑战出发,将如何有意识地、科学地以超前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去实践,这才是建筑师面对高层建筑不断发展的形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4.关注仿生技术的探索创新

高层建筑的诞生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构体系、材料与构造设计支撑着建筑能够向高处延伸,同时也约束着它的发展。常见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材料,缺少对空气动力学的有效利用,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与干扰,人工环境缺乏情感。

第2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增多,建筑行业开始高速发展,建筑节能也随之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建筑节能就是指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住房建筑及建筑物施工等方面,既能满足人们需要又能最低限度的消耗能源。为了减小建筑行业方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响应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号召,维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应深入研究建筑节能新技术,加快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的步伐,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1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的现状

1.1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不彻底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传统建筑任然占大多数,“建筑节能”这一观念虽被提出,但是运用并不广泛。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正处在初级阶段,因为应用前期需要投入许多资金,每节约30%建筑能耗需要增加5%的成本投入,因此建筑单位或承包商不愿耗费巨额资金在建筑材料上应用节能技术,导致我国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应用不彻底,节能材料在建筑中覆盖率低,节能建筑比例低。

1.2建筑节能材料性价比低

要想实现建筑节能,建筑材料应该应用最新的建筑节能技术,使材料本身有很高的节能率,从根源上降低能源消耗。虽然我国建筑节能材料的成本、相关研究和开发人员设计费用都比较高,节能材料的质量却不尽人意。就我国建筑行业目前状况来看,有大部分建筑使用普通的建筑节能材料,这种普通节能材料不能有效降低能源损耗,节能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寿命也不长,不能满足人们对节能的需要。这体现了我国建筑节能材料性价比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令人堪忧,同时降低了人们消费欲望。

1.3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受阻

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大对能源的利用效用,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政府部门没有真正的认识这一点,一味追求GDP的增加,忽视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因而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推广,没有让人民群众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导致许多人认识不到建筑节能材料能够节约大量能源,能从各方面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现实。

1.4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督管理力度小

目前,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加强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发展,国家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条文,这其中包括了一系列详细政策及节能标准。但是,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另一方面这些政策在地方政府实施的不够彻底,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应用没有落到实处。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建筑节能新技术发展缓慢、减少人民群众消费热情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得不到有效控制等后果。

2加强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加大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

为了加大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我国政府应出台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建筑单位在建筑中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实行激励政策,鼓励建筑单位或承包商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并大力宣传、推广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人民群众购买节能材料积极性,增加节能材料在建筑中覆盖率和节能建筑比例。

2.2提高建筑节能产品性价比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产品性价比,技术开发人员首先应该多开发一些新型产品原材料,在不影响节能效果的前提下,节约生产成本;其次应该在建筑节能产品上采用国际最新的节能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使产品在节能率、质量、使用年限等方面得到提高和改善,激发建筑单位和个人购买建筑节能材料积极性,加强建筑节能产品的利用率,扩大产品使用范围。

2.3减少节能新技术推广道路上的阻碍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推广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受到各方重视。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不能仅把目光放到经济的发展上,应该将节能环保作为首要前提。各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推广,成立相关推广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软件等新媒体技术,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节能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不仅要让他们了解到建筑节能会给他们带来长久的、多方面的巨大效益,更应该让人们认识到建筑节能将会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有效的保护,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4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完善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应的监督管理力度是保障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开发长久发展的条件。但是在我国,目前这些法律条文实施的并不彻底,有许多条例并没有落到实处,这一方面体现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缺陷,强制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对应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因此,法律法规不仅需要制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专项法规,还应该对有关建设、设计、施工、材料生产供应、监理、行政主管等部门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制订一系列使不法分子足以畏惧的专项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对于违法者进行严厉打击,加强对建筑节能材料质量的监测,监督部门也应开设相关的投诉建议窗口,鼓励人们参与建筑材料质量监督。另外,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对应的监督管理力度,成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使建筑节能技术得到稳步发展。

3结束语

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加大对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推广,从加大节能技术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产品性价比、加强对建筑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减少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道路上的阻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应的监督管理力度等方面做起,使建筑单位或承包商应用建筑节能材料,扩大节能建筑的覆盖率,提高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让人们了解建筑节能新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率,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活设施设备时,需考虑我国现实国情,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58-59.

第3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如果要获得建筑工程施工的长久发展,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就需要稳定长远地发展,这就需要科技创新来实现和完成。工程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建筑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财力物力的行业,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匮乏现象的出现给建筑业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很多建筑工程由于劳动力资源不足而出现了工程进度滞后、财力大量损失等问题,为了能够尽早地完成建筑工程任务,建筑企业就会招聘大量没有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人没有施工经验,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和相关施工技术教育,因此对建筑知识相对陌生,不懂建筑工程实际所需的技术,对于施工技术的了解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想要技术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总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性差,但是总体发展潜力大,上升空间大,只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缺陷,注意施工技术必须注意的问题,就能够摆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落后的状况,真正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性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性对于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最先把握技术创新的建筑企业就能最先抢占市场先机,获得最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及时关注时代变迁和建筑业的最新发展,及时引进先进技术,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使科技与时代的巧妙结合,提出科学的竞争模式,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策略,提高资金的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施工人员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在新的时展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技术创新性的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使建筑业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尽快地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及时了解世界领先的施工技术,及时挖掘创新手段并引进高端的创新型人才,注重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的实施流程。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有效地协调组合,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首先要遵守的原则。

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被迅速退出市场。

四、阐释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手段多种多样,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而言,防水施工新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等策略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且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中防水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能够防止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与水接触的部位渗水的现象,尤其是防止建筑施工工程中存在裂缝,则需要采取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强化施工管理。从具体情况来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执行,即多道防护、复合防水以及节点密封等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科学地选择材质良好的防水物料以及新型施工工艺技术。经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察可知,近几年来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这是一种需要首先做好屋面墙体板缝以及节点处理的新型建筑屋面施工技术,用以维护现代建筑项目中的墙体施工的质量。在实际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物料的特性,并均匀涂抹塔楼屋面以及裙楼屋面,并且需要在先涂好的屋面涂料干燥成膜以后才能够再一次涂抹二遍涂料。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技术细节是,涂抹防水层时则需要用防水涂料要多遍涂刷,以此来预防涂料堆积或是涂料流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避免其影响到屋面施工的技术应用效果以及屋面整体美观。

2、建筑工程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钢结构建筑是我国现代大型建筑项目中的核心类型,该类型建筑主要采用的是钢筋连接新技术手段,以此来保证高层建筑等实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具体情况来看,当前建筑行业所普遍采用的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有两种类型,即挤压套筒连接技术与螺纹咬合连接技术。其中,前者的技术原理为利用物质间的物理特性来与施工过程相整合,凭借物理挤压作用将带肋钢筋连接起来,进而起到了固定建筑钢筋板材的作用,而且,由于此项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焊接连接技术,这样便可以避免产生建筑明火,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安全保障。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施工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的传递技术以及混凝土的预拌技术在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当中采用的模板建筑施工技术,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同时也在很多的方面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工程的质量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现代创新性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高强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这种高强性能的混凝土由超速性剂,无机超细粉以及粉煤灰等构成,这种材料的强度在我国己经提升到C150以上,并且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第二是预应力施工的混凝土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按其施工的方式不同主要的分为应力混凝土、现场浇筑式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叠合式预应力混凝土等等。最后为超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这种超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整个建筑工程技术上有着非常大的要求。

4、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产业的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较以往有所提升,人们在享受经济腾飞成果的同时,也意识到节能减排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墙体以及施工物料等方面的管理与应用来实现建筑节能。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了太阳能技术以及隔热保温节能技术来提升节能型高层建筑项目的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性,则采取节能门窗施工技术手段来强化建筑实体的质量,首先,需要对其施工材料实施严格把控,其次,在工程整体造价的范围内,最后,适当调整建筑节能技术的实施策略。从具体来看,鉴于高层建筑楼体当中,门窗的使用量巨大,门窗的型号、数量及其规格、物料都要符合国家建筑规范的要求,并按照既定设计方案来实施安装处理。实际上,我国高层住宅工程施工节能技术的主要特性是在于它对资源的消耗量较少,而且,建筑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弱。

第4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字: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绿生活

1.建筑美学的新纪元

由于多元化的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当代审美观的多元化倾向和建筑美学追求“建筑艺术的意义”,传统建筑美学所着重研究的构图的均衡、比例的和谐,以及视觉上的舒适度已成为次要因素,当代艺术思潮所想要获得的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譬如有一些建筑很有表现力,但却很难谈得上美,甚至使人们感到怪诞(图1)。但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猎奇的心理,能够达到建筑艺术所要追求的意义,可以说它们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彼得•埃森曼的钢铁山城――位于墨西哥的加里西亚文化城,包含六栋到处都是直线、曲线、格线令人惊异的建筑物,对其的评价则是疯狂、惊人、奇迹、欧洲史上最大的建筑工程(图2)。整个设计当中蕴含了埃森曼的密码――将老城圣地亚哥康波的遗传密码融入到他的设计当中去,以彰显某种隐喻的含义,表达了他对建筑的本质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的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界定的尝试,反映了建筑师的情感和思想。

虽然很多建筑不能简单地评价为是优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同程度上具有某种美学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往不曾涉及和想象的空间和渠道,这也就是当代审美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划时代的建筑技术

当现代建筑的美学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后,即使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群,也会对同一个建筑得到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当代人强调个性的发展,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建筑审美走向多元化。而这种审美倾向上的普遍差异,除了观念上的变化以外,某种程度上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

建筑技术从广义上讲可以包含建筑业所能涵盖的所有技术,一座好的建筑物常常被看作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大部分成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师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而创造出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语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建筑的巨大进步几乎都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为前提的。至于现在,从可因应人体需求调整室内状况的智慧建筑,到利用自来水制造氢气提供居家用电,以及全赖太阳能运作的空调系统等,惊人的建筑科技将改变你我的生活方式(图5―7)。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它。

3.“未来建筑=美学+技术”

目前环境的最大杀手是是建筑物。我们在之中工作、游戏、生活,但温室气体排放量有45%是来自建筑物。现在新一代的绿色科学家、建筑师与工程师正在思考如何将美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的未来建筑,而这也是必由之路!他们构想会改变你我的生活,而这就是“绿生活”。

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环保建筑实例有很多,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的沙漠地带有个特别的社区,这个社区里的建筑不仅造型各异,而且特别的地方在于采用热质能以应所有加热需求,热质能墙是由最常见的人类废弃物旧轮胎所做成的。他们多年就切断所有设施,包括电力、下水道与水源,其设计者迈克•雷诺兹把这种环保建筑称作“大地之舟”,意喻“在明日之海里航行的独立船只”。 并提出了生物建筑这个概念。媒体对大地之舟的评价是“明日住宅的身体与灵魂”。

那么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模样?凯文博克的建筑事务所――威廉麦当努公司,已经开始研究令人兴奋的绿色建筑概念。如融合顶尖技术的未来机场的概念――AIRPORT-NET PRODUCER OF ELECTICITY;最为环保的拆解建筑概念――DESIGN FOR DISASSEMBLY;以及对中国未来城市的构想,将农田移到建筑物的屋顶上,把整座城市放在下方,每个建筑区块,都可当作城市中的个别有机体运作。(图3)

4.结语

无论是加里西亚文化城,还是 “大地之舟” ,抑或是未来的新构想等等,无不是将建筑美学与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是人类对“绿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未来建筑的一种启迪。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杰作,证明维持可持续生活是可行的,我们的建筑物可以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他们向世人证明,绿色环保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此,美学和技术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把新的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可能创造出新的技术美学体系,而新的技术美学可以创造出如传统建筑一样富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充分展现了当代建筑的高超技术水平,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度的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合。也是走向“绿生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5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建筑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建筑本身发展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技艺,如我国都有的木构斗拱技术,地中海地区的掩蔽与半掩蔽式地域气候建筑;二是由现代技术科学发展而移植过来的理论与技术,从而形成建筑新理论与技术,如太阳能建筑、生态建筑技术、高技术、轻技术等;三是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渗透,通过影响建筑师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而作用于建筑造型两个重点:空间和表皮,其特征是空间的数学化与生成化、表皮的复杂化与媒介化。整合建筑技术就是基于以上建筑技术的多样性,在建筑设计中注重或者综合体现其中的技术因子,构建信息时代建筑的技术美学之维。微观上讲“整合建筑技术”就是要考虑建筑过程中,用景观学或者风景学的观点来决定场地的方位,从而构筑建筑物,不仅考虑美学的问题,而且还从设备的角度来决定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因而,这种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源和资源,为居住者尽可能地提供最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整合建筑技术”在某些方面不仅在结构形式上,而且还在功能上体现生物的自适应、自调节、自我完善功能,从而带给人们舒适、安全、高效的栖息环境;在设计上它结合自然、遵从仿生学的原理、具有生态学的经济;在景观上它融入环境而对环境无害。总之,“整合建筑技术”的设计思想最初源于节省能源的需要,继而上升到保护环境的高度,它是基于建筑科技营造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进化的复合型建筑技术。

2国外建筑技术教育

2.1德国

重视技术是德国建筑界历来的传统。从开创了现代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包豪斯,到战后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无不反映出这一传统。成立于1953年的乌尔姆设计学院,把建筑设计教学从以前在艺术、技术之间摇摆的立场,明确地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分析的能力和勇气,而这种分析是基于工业生产程序、方法论、设计原则、完善的功能和文化哲学观点之上的”。乌尔姆设计学院认为美学原则必须是在理性的、科学的基础上的发展。设计过程体现为科学性的理论和科学性的工作方法的结合。以技术理解作为基础的设计不是停留在形式效果的层面上,而是对问题的良好解决和技术性、系统性的完整深化。虽然该学院于1968年因财政问题关闭,但是其以技术理解为基础、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设计过程,对德国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发展至今形成了以培养完备的专业素质和注重综合技术训练为教育出发点的高等建筑教育体系。

2.2英国

英国建筑界有着重视技术的传统,下面仅以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学院为例。英国诺丁汉大学建于1881年,是英国著名的重点大学,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国际声誉。诺丁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建筑学院在全英国建筑学院中名列前茅,在生态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尤为著名。由于当代建筑活动中,建筑设计越来越成为多种因素制约下的结果。英国建筑教育对此也有敏锐的认识,因此从一年级起就围绕设计主线展开造房子的全面知识。建筑历史、理论、设计、绘图、结构、环境、技术等知识在设计课中都有体现。讲课的教师同时也是设计课的教师。例如在一年级设计中,就有关于房屋热损失计算、结构与材料、当代建筑分析、古建测绘等内容;二年级设计有对环境作出反应的题目;三年级则更是把技术作为设计的起步点。

2.3美国

战后美国大量的建筑需求,刺激了全美的建筑业发展,随着大批的现代派学者,如W•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移居美国并受聘于各大学建筑系,传播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系列建筑教育观点,将现代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同时也宣告了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学院派”单一教学体系的退场。密斯•凡德罗离开包豪斯以后,曾任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这位现代主义大师、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在美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并形成了密斯学派。密斯非常重视建筑技术,他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没有思想是因为没有技术,包括对建筑材料性质与性能的深刻认识。因此,他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落实在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及哲学等人文学科中。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建筑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美目前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共有108所,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各院校相对独立,风格各异。然而教育最终必须面向就业和社会竞争的需求,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有着需共同遵守的准则。在近年欧美建筑行业不景气和“持续发展”等浪潮的冲击下,美国的建筑教育界对培养目标、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NAAB(美国国家建筑资格认可委员会)在1987年就提出,美国建筑院校所设的课程务必覆盖四大方面,即: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实践和历史文脉(包括建筑史、建筑理论、社会科学)。然而多数学校仍然只重视设计,忽视其他三方面,特别是建筑技术。建筑学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工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技术的忽视最终将限制学生将创造性的方案设计能力转化为工程现实的能力。同时,还提出了整合思维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所谓整合是指将文化、科学、知识、技术加以融合为“我”所用。具体到教学指导思想就是指要使学生具备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的能力,通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训练,把传统的封闭式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转换为一种现代的开放式的学科教育。

2.4法国

法国建筑学院中仅设有建筑学一个专业,不再设与建筑相关的结构、水电及空调等技术专业。这些技术类专业分布在不同的部属“工程师”院校中。法国建筑学院内,工程类的课程比重很大。从大一到大四都有涉及结构、建筑物理及旧建筑翻新使用的课程安排。但涉及的内容和中国院校授课内容不尽相同,较多涉及选型、实例分析,更重视实用性和新科技的结合。设计教学组织以小组为单位,以建筑师教学为主,并由辅导教师、高年级学生等进行辅助,同时非常重视跨学科的交流。综上所述,虽然各国的历史传承不同,建筑教育也各具特色,但建筑教育仍以设计教育为核心,注重设计的创造性,重视建筑技术的运用,特别在建筑应对可持续发展方面及时跟进。设计与技术课程的整合较为普遍地采用设计工作室的方式。在工作室的机制下将各个类型的设计题目与相应的技术知识进行整合。但大多数学校基本上保持技术课程的相对完整性,而英国诺丁汉大学则更加强调整合,相对完整的技术课程较少,大部分课程已与设计课结合。

3我国建筑技术教育

在建筑技术教育方面,对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科体系建设长期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但也存在规模大、速度快、粗犷型的建设发展模式,加之建筑业存在垄断、半垄断现象,使得建筑业对建筑技术科学的需求意愿不高。我国建筑设计与施工在精细化和重视科学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这也导致我国科技界在课题立项、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以及成果评奖等方面,长期忽视建筑技术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基础是实验研究。因此,发达国家很重视建筑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我国这方面的实验室严重不足,以至无法进行重复性验证有关规范标准所需的符合ISO标准的实验室数量。另外,为制定标准和规范所需的许多重要参数也由于缺乏研究和实验支持而付诸阙如,致使我国这方面的标准规范,常常只能以套用ISO标准为主,缺乏自主研究和科学验证,由此在实践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近年来这种情况略有改观。科技部已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我国首个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也在重庆大学建立了首个山地城镇建设及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也建立了建筑节能中心和由科技部与意大利环境与资源部共同建设的中意清华环保节能楼。但对于占全球建筑量近一半的大国而言,该领域的实验室和研究单位仍偏少。

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思想体现了建筑技术的革新,表现在学科认知与学科教育理念上,具体由清华大学前任院长秦佑国教授提出的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新思想:建筑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建筑教育是理工与人文的结合;建筑学科的构成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位一体;建筑教学是基本功训练和建筑理解相结合;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师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办学目标是保持清华传统与创建世界一流建筑学院相结合。清华大学将暖通空调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并入进入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这些年来,该专业和建筑学专业结合,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评估、生态建筑与规划、室内外微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教学方面也有较好的配合。推进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强调技术类课程的建筑和人文性讲授。新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就一直成为建筑界乃至艺术领域的重要话题,是每一位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根基,同时也构成了现代建筑的典型与精髓。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繁荣和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对新技术的驾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能力。现代国内建筑师与国外建筑师的艺术创造力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其对建筑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建筑学教育的开放、开发、启发式的体系和对建筑技术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建筑界对建筑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国内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这样的差距显得尤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当地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

4建筑技术实践的多样性与可整合性

21世纪以来,对未来能源的关注使人们对可能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等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太阳能建筑中可利用高技术系统监控供电、供暖、供热水系统的运行,可自动调节太阳能面板的角度,自动清洗太阳能面板上的灰尘,自动加水、加温等,从而使建筑与新能源的利用结合更紧密。另外,由于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推动起来的绿色运动,使得建筑学与生态学的概念相结合,建筑中适用技术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为减轻噪声对城市建设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可能,强调生态整体效应技术,是利用结构技术、构造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实现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及低能耗运动,如托马斯•赫尔佐格对建筑外皮动力控制的研究,柯里亚在管式住宅形态中对炎热气候条件下建筑通风等方面的研究,杨经文的“生物气候学”研究及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利用建筑围护结构所做的降温节能综合考虑等。生态技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现代建筑注入与高度科技、高度情感相结合的人文色彩,如在大型和大规模建筑中的运用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联结、相融合,尽可能地减少人为行为对自然要素的破坏。适宜性技术的选择不再是简单的轻技术、高技术,至于采用何种技术,应该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最优化选择。而传统的乡土技术中设计方法和策略的挖掘和借鉴,丰富了建筑师的创作手法,同时传统建筑技术的再利用,有利于当代建筑更好的表现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如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他在设计中总是采用和发展传统的技术策略,并利用当代物理学和人体科学的成果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以保证其满足现代的需要,如埃及传统建筑中的木板帘和捕风窗的利用,在低造价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热带建筑通风和遮阳的问题,使建筑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

而在“高技派”建筑师中也逐渐开始注重技术的合理性应用,福斯特对技术进步的信念也是坚定不移,他认为“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反技术如同向建筑即文明本身宣战一样站不住脚”,他一直强调“适宜技术”,认为自己对技术的依赖从来没有超出“适度”的范围。福斯特对“适宜技术”的广义理解是:决定采用某项技术时,要根据当地条件判定,而不论其“先进”与否。他说:“高技术不是其本身的目的,它是实现社会目标和更加广泛的可能性的一种手段,高技术建筑同样关注砖瓦砾石乃至木材和手工活”。的确,福斯特的作品虽然包括被称为“世界最昂贵建筑”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但他设计的法国弗雷尤斯专科学校却借鉴了伊斯兰建筑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采用蓄热能力强、热稳定性好的混凝土结构,用一个“太阳能烟囱”组织高效的自然通风,造价适中,效果良好,这就是“适宜技术”。生态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合理的技术方案的提出,然而,合理的技术方案并不仅仅限定于高新技术。一方面,不合时宜的高新技术的昂贵的建造费用、运行会用和维护费用,本身就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强调技术的普适性,不顾建筑的地域性、场所和文脉,运用大量的高新技术材料和结构工艺手段,在形式上与环境产生极端的冲突,这种普泛的、缺乏地方历史感和文化蕴涵的纯技术性表达,被许多建筑师视为“毫无文化底蕴、毫无个性生机的无根的胡诌”。因此,生态问题的解决更依赖于适宜性技术的选择,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精心设计建筑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从而实现技术的人文提升。

第6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施工技术,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相比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仍无法避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仍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现存的建筑监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抛开不完善的建筑监理制度体系来讲,我国许多工程施工实践中已经开始应用了现代监理制度,且取得的初步结果较为令人满意。总结起来,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一下三个基本特点:

建筑工程监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工程监理、工程施工中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目标的实现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形式十分严峻。监理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且普遍无法满足建筑监理活动的技术及专业的要求是我国现阶段监理从业人员素质及能力的现状。另一个方面,建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出现和应用,也迫切的要求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建筑工程监理向着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理发展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造价、安全、进度等目标的要素和专业较多,且每个工程建设阶段都会对工程个目标的实现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的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监理力度,才能尽最大可能实现监理工作对工程目标实现的整体效应。现阶段我国监理工作仍然较多的集中在工程具体施工阶段,对于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图纸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以及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监理力度较为薄弱,致使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对工程管理制度的应用面较窄,且具有极端片面性的特点,这些都是与现代工程施工发展的需求相悖的。且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片面的工程监理必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强化工程监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工作力度是现代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

施工技术的优化成为提升施工成效的主要保障

施工技术的优化成为提升施工成效的主要保障,这就要求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技术优化监督管理力度增加。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市场中,企业一味的追求工期最短化、成本最低化、质量最优化已经很难适应工程发展的要求。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自觉适应现代建筑行业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只有不断的强化企业施工的技术革新速度,强化技术应用的能力,增加技术储备数量才能充分的发挥技术在推动工程施工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施工成效的作用。

从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发展水平而言,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施工企业应当尽快将提高施工技术作为自身实力提升的基本目标,并未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监理人员的充分监督。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条件下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下较为复杂的一项管理活动。施工技术管理的复杂性要求工程监理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选择与工程施工活动相符的组织形式,努力做好技术专业的管理实践工作。具体来讲工程监理人员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施工技术人员胜任资质监督。保证技术人员接受技术上的培训教育,使技术人员掌握当前建筑的最新技术,了解最新的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特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客观、公正的监督方案以及制度的落实,确保施工技术的达标性。建筑工程监理单位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需要,认真的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缺点,找出施工技术中的不当之处,将改进策略进行相应的整理,将整理好的方案交给建设单位的技术管理者,建议技术管理者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理念,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测量。不同的施工项目对施工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只有在了解工程建设整体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保证工程的质量。

实现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相互促进的主要途径

现代建筑工程的科学化、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监理单位应当自觉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从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强化工程质量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评价工程技术及监理工作的最佳依据。监理单位为了顺利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必须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予以加强,而处于监理单位监督之下的施工单位将会对自身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从而使得双方都能实现技术提升效益,进而通过大量实践经验归纳出自己的一套使用理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和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的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地位不断上升,进而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形成促进作用。

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监理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按期、按量、按质的完成,必须严格管理施工技术,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而施工单位通过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能够极大的避免工期拖延现象的出现。施工技术在保障工程按期顺利完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且这对建筑监理和施工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重视工程整体发展

建筑工程发展的形式种类多样化和技术复杂化特点,对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监理人员能够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提高施工水平。同时,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理制度是现代工程施工的产物,适应了市场的客观需求,其在对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需要依赖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因此,监理企业在履行其施工技术监督管理职能的同时,即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同时也对自身行业提高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实质就是要求建筑师设计一个超级建筑,将巨大的人群整合到这个超级建筑中去,这个超级建筑必须具有节能降耗、自洁自净、舒适实用、可持续发展的性能并且使能源在建筑系统中循环转换,以达到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目的,使住户获得更佳的居住和生活体验。多少年来我们用“凝固的音乐”来形容建筑作品,充分说明了建筑的灵动性。后来建筑也被视作“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今天当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它时,一座生态建筑似乎更像是有着生命的能够吐故纳新,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它能够让人们看到活力,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优质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物质循环系统。

二、生态技术

人、建筑和环境是生态建筑发展的核心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作用已经越来越明面显,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的保证。有人说,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而生态技术的发展无疑更好的推动了建筑的发展。生态技术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出发,致力于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获得最大限度的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生态建筑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生态技术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风能利用,水能和地热能利用,自然采光与遮阳,植被绿化,良好的噪声处理系统、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等。制约生态建筑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技术的不完善性和相对于生态建筑迅速发展的落后性。虽然现在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在不断地翻新,很多新兴绿色材料不断地冲击着市场,但是有很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并没有经过实际工程的检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证,过分最求新技术很有可能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最后往往适得其反。生态技术所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广泛,是真正意义上多学科技术的融合体,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高度重视。所谓生态技术,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而创新出来的新技术。第二种是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按照生态发展需要移植过来。例如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它的最终目标都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共存作为发展的基点,将每一个人都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生态技术也不是仅仅依靠建筑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实现,更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生态建筑学的发展方向,是建筑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总结

第8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逐渐的将建筑行业发展成为世界前沿的、可持续发展型的建筑。这样绿色的建筑成为了世界建筑的主题和未来建筑的主导。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技术的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策略做了描述。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人类社会的每次发展,都需要对能源进一步的利用与消耗。如今,我们已经面临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科学研究表明,总体环境污染(空气、水、光、电磁和固体垃圾)中有45%与建筑业有关,并且建筑业也是一个耗能大户,全球有49%的能量消耗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建筑作为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最近几年,正逐步走上大力发展高效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之路。

1. 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走上了绿色建筑的尝试之路。2005年,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这一系列绿色建筑的技术规则、评估体系及评估规范陆续的出台,不但给绿色建筑明确的定义,而且针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技术要点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得益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结合本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造出了诸如节能示范小区、生态小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建成的节能建筑,从“九五”初期刚超过1000万m2发展到 “九五” 末期的 5000万 m2,到 2000 年我国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8亿m2,建成太阳房1000多万 m2,太阳能热水器拥有量3.6万m2,并以每年平均35%的速度增长。

当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已接近高端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我国的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健康空调、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绿色建材、再生能源、资源会用、智能控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还包括了真空玻璃、光导采光系统、双层玻璃幕墙、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并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除过自己在不停的开展新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之外,也在全面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已成型的产品。例如年我国都在举办“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会议上除过展示国内外建筑节能、绿色建材以及绿色建筑等的最新研发的技术成果之外,还有产品应用实例的展示,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引进技术、交流技术的合作交流平台。绿色建筑现在不仅是我国建筑技术的一个现状展现,也给传统的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促进了相关落后技术进行进步、改革的同时,也让我国的建筑业逐渐的摆脱了浪费、污染的大盖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绿色产业时代。从资源上来看,我国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规模,在国内的占有量来看,可再生咨询逐渐的占领到了总消耗能源的接近百分之十。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比例还会大幅度的上升。

2.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策略

对于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逐步的赶超国际绿色潮流,但是对于如何能引领绿色潮流,将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到顶尖水平,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各方各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入,设计出最好的绿色技术。

2.1 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对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现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应着重以下几点:

(1)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法杖的阶段,建筑业是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的产业,所以我们要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建筑模式,加强发展绿色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2)我们要倡导城市紧凑型空间发展模式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全民参与挖掘发现绿色建筑的潜力,可以很好的处理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环保之间的关系。

(3)我们要坚持技术创新,选择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科技为先锋的新型绿色建筑道路。

(4) 我们应当综合核算建筑的效益以及成本,适应地方的经济状况,正确引导市场的发展需求,注重经济性。

(5) 我们应当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尊重地方的民族习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等,遵循建筑理念,建筑出同时具有时代气息以及地域风格的绿色建筑,注重其地域性。

2.2 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应该侧重于环境保护方面

(1)绿色建筑的能源观: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和环境,能源对于大量使用机械空调以及人工照明的老式建筑就意味着生命,他们对资源的高耗,是直接导致能源稀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大气污染的创造者。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改变设计观念,依靠高科技节能技术,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开发出新的能源,从而来实现能源使用上的自给自足的效果。

(2)绿色建筑设计观和环境气候之间的联系: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用机械空调改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但是它们的污染性以及高能耗,使得我们人类付出了经济和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为了克服它的弊端,绿色建筑的设计按照人体的舒适要求以及环境气候等条件来设计的。他注重地方性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对于环境舒适以及健康的要求,往往不需要空调也能够得到满足,就行我国北方的窑洞,即使室外温度是零下20度,室内温度却仍然保持在14度左右的舒适气温。所以,从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辅助设备系统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自然,它是主要的供给者。因此,照明可有太阳光来提供,采暖从人体或者办公设备中获得。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它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面使用,因为绿色建筑中,气候包含的格格因素是当做资源来考虑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充分利用是考虑地方性气候特点的设计本质。我们将他的原理和未来的科技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各种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构成丰富的绿色建筑前景。

(3)绿色建筑在技术与环境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绿色建筑要求建筑的外层材料和结构,它是要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的,必须具备能够调节气候的能力,让室内的气候稳定。随着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都将得到有力的运用,例如建筑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可以提供照明等需要的能源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建科[2005]199号.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第9篇:最新建筑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技术;运用

0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很快,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适应市场,建筑单位应该进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施工的质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单位要合理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控制建筑施工工作人员、设备等的应用,由于我国现在的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建筑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以下就是对建筑工程工序施工的分析:

1建筑工程工序施工的特点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进步,建筑工程也同样,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主要工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施工技术的难度不断增加,使得施工环境变得很复杂,第二,自动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由于各项施工技术都在提高,所以施工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这就造成了我国建筑施工的自动化和机械化。虽然建筑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施工时间并不长,建筑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这种情况就导致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形象、信誉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

2建筑工程工序施工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工序施工技术来看,虽然部分阶段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总体上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可以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水平是在不断前进的。建筑工程在引入新的工序施工技术的同时,也将原有的施工技术应用其中,结合两者的优点,改进工序施工技术,以此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并且不断地创新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施工水平。

3建筑工程工序施工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应该在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上加以提高,大量新技术的产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保障,新技术不仅代替了传统的技术,而且符合施工的设计以及新施工设备的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资金浪费,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安全发展,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发展。

4建筑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引进新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建筑工程工序施工技术主要有防水施工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以及大体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下就是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

4.1防水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就是防水施工技术[1],在进行该技术的时候,不能单单考虑防水层,还要充分考虑装饰面层和结构层,否则会导致施工单一,并且不完全,而且不能达到防水的效果。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应该先进行总体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监控,保证施工的质量,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加把关,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同时,还要对每道工序都做好安排,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实际上,在防水施工的环节有很多的工序,比如安放防止水板、结构层施工等,在整个防水的过程中结构层面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防水层的质量,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刷涂料,在制定涂料的时候,要注意原材料的比例,在调好水泥和防腐剂的混合材料后,加入膨胀剂,然后加入水调和,在刷的时候要注意必须将每一个毛细孔封堵上,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防水效果[2]。

4.2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并没有复杂的施工操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施工人员的操作熟练,这样才能保证钢筋连接的质量。在钢筋连接施工中需要规范的问题很多,比如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要知道,钢筋连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在应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时候,要对接头进行较为复杂的处理,这种新型的技术比以往的连接技术要复杂,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完成高强度的连接技术。

4.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该技术施工中,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缩胀或是温度的变化等,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建筑单位应设计出更优质的建筑结构,同时,要将设计、施工、检测这三个环节相互配合,以此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配置原材料的时候,要注重比例的调配,同时要充分考虑温度因素,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选用强度高的水泥,然后控制好混凝土调配的比例,还要适当的加入一些外加剂,用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此外,还要提升其检测力度,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3]。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很复杂,并且涉及的施工技术也很多。文章主要分析建筑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施工的时候,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并在每个环节都设立监督部门,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作者:常海飞 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

参考文献:

[1]李晶.建筑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11):121,12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