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国民学历教育精选(九篇)

国民学历教育

第1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论及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厘清江苏区域范围的变迁。清代的江苏因两江督抚不同城,教育行政机构也分属两江学务处(江宁)和江苏学务处(苏州),故在清末教育统计数据时,江宁、江苏被分列二地。民国建立后,全省划分为60县,结束了江宁、江苏分割而治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作为特别市独立出江苏省,此后,江苏管辖区域无大变动。

一、利用多种资源,推动基础教育发展

自古以来江苏便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江苏的官商士绅各界人士纷纷介入新学堂的开办,尤其是清末新政时期,中小学新式学堂剧增,以宣统元年(1909年)的统计看,江苏(合江宁、江苏)各级全日制小学堂2002所,在全国居第8位①。

民国初年,中国各地战乱频仍,兵戈纷起。然而,由于江浙一带士绅力量强大、人脉较广等因素,使得1924年前发生的国内战争基本上没有涉及江浙两省。故在这段时期,江苏基础教育总体处于增长时期,以初等教育为例,据统计,1913年7月底到1916年7月底,小学校数量分别为5283、5515、5920、6214所,学生在学人数分别为231,758、234,839、260,484、292,433人②。可见在民国初期,小学教育在学校数和入学数方面呈逐年增长之势,到1927年,小学校数量达到8780所,学生数522,780人。但是,在增长的同时,还应看到这种增长表现为速度缓慢和发展的极不均衡,如县级及其以下的乡村小学校数和入学数量均较少,与庞大的学龄儿童人口相比,入学者依然属于“小众”,在1927年亦仅为26%;③同时,学校发展受战争影响极大,尤其是1924年9月在较为富庶的苏南一带爆发的江浙战争,对江苏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同时亦直接影响了江苏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称:江苏省民初四年间,因“政局较为安定……尚有相当发展,民十左右大致尚佳。十三年以后,战事屡作,已办事业,维持为难”。

与小学教育相比,仅从数量看,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发展较为滞缓,1915年,全省有省立、私立普通中学校仅27所,学生4016人,居全国第6位。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民初政府制定的中等学校以省立为原则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如江苏省除1912年将前清府中学堂收归省有,另有几所私立学堂设立外,近10年间几乎没有中学堂的增加,更无县立中学堂的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该学制将中学划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年限各3年。新学制虽然对于中学堂设立办法依然规定省办为主,但同时附带说明:“凡各县如经费充裕,设备完全并有相当之校舍师资亦得设初级中学。”于是,一些有条件的县纷纷请求设立初级中学,到1924年,诸如江宁、盐城、南通、阜宁、上海、青浦、沛县、睢宁、宜兴、高淳等14个县获准设立县立中学,其后区域有所扩大,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民国教育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而随着南京成为全国“首善之区”,江苏省的基础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时期。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到1930年,江苏有初等教育学校数为8,346所,学生数为691,965人;1932年各类初等教育学校学生数为744,404人。《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35年各类小学10,223所,入学人数973,034人;1936年有小学11,182所,入学人数1167,538人。与此同时,普通中学的数量亦有较大幅度增加,据1930年调查,江苏县立初中已达50所,已备案的私立高中为33所。而在这个时期,全国县级初中计有652所,私立高中117所。从数量看,江苏此时的中学数量显然居全国前列。

综观整个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数量的增长是明显的,若与同时期其他省市相比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子教育较为发达。江苏乃得风气之先之地,设立各级女校的时间最早,设校数量和入学人数较多。如1920年,在省立第一、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了两所女子中学,成为全国较早创办省立女子中学的省份之一。④1930年,有南汇、无锡、武进、海门、高邮五县设有县立女校。该年全省在读高中女生704人,仅次于上海;初中女生5977人,仅次于四川。1932年经过对中等教育进行整顿,江苏依然有女子普通中学26所,其中省立3所,县立9所,私立12所,数量居全国前列。第二,私立学校较为兴盛。1915年教育部报告指出:“私立中学以京师、江苏、浙江为最多。”⑤其中教会中学数量增长较快,据1922年统计,全省教会中学有51所,学生3323人,教会中学数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入学人数居全国首位。

江苏民国时期在中小学数量方面的增长,首先得益于江苏自清末以来形成的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及全社会的重教环境,而部分行政官员和诸多商绅、民间团体对于中小学教育的热心更有不可或缺的支持,如民国时期担任江苏教育司司长的黄炎培、教育厅厅长的蒋维乔,以及先后担任江苏省教育会会长的张謇、袁希涛等均是注重学校教育发展的学者型官员。其次,相对发达的经济基础带来的教育经费“充裕”,亦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众所周知,“教育经费为事业之母,欲求事业之发展,必先求经费之稳定”。⑥民国初期受时局影响,即使是较为富庶的江苏同样面临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如1913年度,江苏各类学校用款仅979,000元,1914年度为1,105,000元,1915年度为1,159,000元,虽与宣统三年(1911年)的2,970,000元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与其他大多数省份相比,岁出经费数仍历年位列第一,且逐年增加,这也保证了江苏师资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的发展经费并不完全取自官款、公款,民间经费的支持也同样重要。此外,江苏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外国教会势力较大,而教会开办的诸多“软硬件”较佳学校,一方面成为了江苏私立学校的“主力”,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对江苏中小学发展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

二、依靠学会力量,促进教育发展

回顾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以教育会为代表的民间教育社团组织在其中的参与、推动、引领等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解除了部分,各类专业社团得以获准设立。1902年于上海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标志着我国近代民间教育社团设立的开始。1906年7月学部颁布《教育会章程》,更是承认了教育行会组织建立的合法性,并由此推动了各地教育会的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由清末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担任首任会长的江苏教育总会(原江苏学务总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各县亦纷纷设立教育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江苏共成立县级教育会50个,会员几乎涵盖各地新教育界人士。⑦

民国建立之后,教育部便着手修改教育会章程,将教育会划分为省教育会、县教育会和城镇乡教育会三级,其后将学会宗旨规定为“以研究教育事项,发展地方教育为目的”,其职能一方面是基于研究成果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发展建议,另一方面则为“处理教育官厅委任事务”,⑧教育会俨然成为领导各地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这种情形的出现,既与军政府忙于争权夺利而忽视教育事业发展有关,同时亦是因为地方政府控制力量式微、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尸位素餐,省级教育机构希图通过遍及基层的教育会组织代行引领地方教育发展的“准行政”职能。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为江苏省教育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时机,故到1925年,江苏各县市乡教育会共有188个,其中乡级教育会59个。⑨不仅如此,从工作成效看,与某些省教育会“偃旗息喙”、“阒其无人”的萧条状况相比,江苏省教育会则能“岸然独行其是”,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如通过开会演讲,参与整顿小学、改良私塾等事项。⑩

由于事实上能够进入江苏省教育会核心圈的均为教育上层的精英,故当时教育会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涉及教育问题的社会舆论走向,但同时又与基础教职员逐渐产生距离。与此同时,为强化政府的专制统治,控制过于兴旺的民间社团的发展势头,1927年,控制的政府以“学阀”罪名封停了江苏省教育会,而以半官方的教育协会取而代之。尽管到1928年,政府又恢复了教育会组织,但加强了对民间机构的监督。在此情形下,江苏省教育会等民间机构虽再难扮演独立的强势角色,但事实上它通过设立各种研究会依然对江苏中小学教育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江苏省教育会对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参与和支持,主要包括争取教育经费、引领教育改革、维护团体利益等,且以前面两项为主。

争取教育经费工作,主要是指对于官款经费的争取。众所周知,教育经费短缺始终是掣肘清末民国时期新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江苏虽然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尚属富庶之区,但因战事频仍等原因,同样时时面临教育经费短促问题,地方教育经费更是入不敷出、朝不保夕。基于这种现实,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经费的支持,事实上成为江苏省教育会等教育团体的重要职能。就江苏省教育会而言,这种争取主要包括利用会社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会员的人脉关系等,力争在官款经费配置中使教育占有更多份额,如在1918-1919年间发动的反对削减教育经费而给省议员加薪的运动;1924年江浙战争后,通电省军政当局提出维持原有教育经费的开支渠道和方式的要求等。

引领教育改革,这是教育社团对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工作。从江苏省教育会等教育社团组织的实际工作方式看,当时这些教育社团主要是通过邀请教育名家举办演讲报告会,出版教育书刊,组织教育培训,开展教育调查,成立各种专门研究会等来宣传教育思想、传播教育理念,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如在举办演讲会方面,江苏省教育会在1917年曾邀请美国麦顾黎博士做《共和国之教育》等演讲,请周仲容等讲演中小学教育问题;1920年前后曾联络其他组织邀请杜威、孟禄来苏讲学。为提高教员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会还通过开办讲习会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如1916年暑假,江苏省教育会举办小学教授法暑期补习会,主要学习国文、算术、教育学三项课程,培训时间持续6周,与会培训者共计307人,分别来自江苏省40个县。 各种专业性的教育研究会成立,则更具体、更深入地指导着中小学教育改革。1920年初,在江苏省教育会下组建的推行国语委员会,主要对中小学国语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开设培训班培训国语教员等。

发挥民间教育社团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确实是支持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尤其在政府支持教育力量有限、不便时,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民间社团对于凝聚同业人心、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更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如何调整处理民间社团与政府之间的兼管关系,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注重专家引领,开展教育实验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由此开始,国内一大批教育名家以及许多留学归来的教育学专家聚集校中,陶行知、陈鹤琴、廖世承、孟宪承、俞子夷等先后成为南高师(东大)教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东南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更借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来苏。他们不仅有着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理论造诣,更有将先进教育思想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并以此进行现代教育本土化建设的雄心,江苏各地中小学理所当然成为他们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首选。与此同时,许多有思想的一线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思想发展的趋势,自觉地加入到教育改革的实验当中。因此,民国时期江苏省的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实验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甚至一度引领着中国中小学改革实验的潮流。

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的教育实验,涉及领域与范围较广,既有较为宏观的教育管理的实验改革,如选科制与学分制的实验等;又有较为中观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实验,如“道尔顿制”实验、“设计教学法”实验、“分团教学法”实验等;此外,还有更为微观的“单项教学问题”的实验等。

廖世承是江苏乃至全国开展中小学教育科学实验的先驱者之一,1919年10月他兼任南高师(东大)附中主任后,便致力于在教育测验基础上的教育改革实验。1920年,在廖氏领导下,东大附中在保留原有固定科目外,还为天资聪慧者添设国文、英文两种选科,作为课外补充,这是当时国内中学实行选科制实验的开始。次年春天,东大附中又在全国较早进行“学分制”实验。东大附中在“选科制”和“学分制”的实验成果,实际成为了1922年新学制中中学阶段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

“道尔顿制”是一种对班级教学制进行改革的制度,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影响较大、实验范围较广的一种改革实验,而江苏省则是开展“道尔顿制”实验的中心地区。舒新城作为“道尔顿制”实验的重要推动者,受东大附中主任廖世承聘请,在附中开展“道尔顿制”与“班级教学制”的对比实验。1924年,廖氏在实验的基础上撰成《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对“道尔顿制”在我国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做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设计教学法”是1920年前后传入我国并风靡全国中小学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南高师附小兼职的俞子夷无疑是当时国内提倡“设计教学法”的最积极者。自1919年在南高师附小开始进行“不彻底设计教学法”实验后,附小俨然成为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的示范校,参观者络绎不绝,有的甚至长期驻校学习,如浙江女师附小教师分批轮住在校内进行长期参观学习。同时,俞子夷及附小的教师亦常常受邀外出讲学并演示教学等。

以某一学科或单项教学问题为检测和实验对象的单项实验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中参与面最广、最普通、取得成果最多的教育实验。而在此类实验中,俞子夷是积极推进者之一,他在南高师附小自创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其中“珠笔算混合教学法”的实验在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的前提下,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边实验、边发现问题、边随时修正,实验取得很大成功。后来,这种珠算笔算混合教学在诸多小学被大力推广。此外,他还在附小开展了诸如“生字教学讲解法与练习法孰善”、“兼读英文是否有碍于其他功课”等学科小问题实验研究。1928年后,随着实验学校制度的建立,江苏诸多中小学更是激起了教育实验的热情,而诸如艾伟、杜佐周等专家对于教育实验的主持、指导,更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简言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江苏中小学大力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各中小学开展的教育实验基本是出自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自觉,而非源于上级的行政命令。当然其中不排除部分学校的实验属于跟风型的作为,但大多数中小学的实验乃是出自探析中国化教育发展道路的良苦用心,则是需要肯定的。同时,江苏中小学开展教育实验也留下了宝贵经验:首先,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是教育实验科学化的保证。其实无论是东大附中、南高师附小的教育管理、教学问题的实验,还是1920年代初江苏第一中学的学制实验、1930年代江苏省镇江实验小学的复式教学法与自学辅导法的实验等,都离不开理论研究和专家指导的身影;其次,要以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开展教育实验。对于权威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并不盲从,而是以实验结论说话,如东大附中对于“道尔顿制”实验的态度、南高师附小对于“设计教学法”的评价等;第三,根据本地实情,采取“小步快走”方式进行科学实验。中小学校的教育实验选题,并不是仅仅限于对西方教育研究结果和理论的验证,应更关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探讨;此外,教育实验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探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手段,更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聘请教育名家,延聘教学名师

建设一批中小学名校,成就诸多中小学教育名师,形成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思想,积累诸多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智慧和经验,这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亦是民国江苏中小学教育之所以享誉全国的主要体现。

民国时期,江苏涌现出许多蜚声全国的中小学校,如上海中学、苏州中学、常州中学、扬州中学,以及东大附中、南高师附小等,均是全国一流的中小学。它们的成功,首先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富有学识和教育情怀的教育家在主持办学。如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的首任校长郑通和,系南开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后留学美国,获斯坦福大学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担任上海中学校长12年,以办理一所与南开媲美的理想中学为追求,办学成绩卓著,1937年上海中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九所优良中学之一;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校长周厚枢,留美硕士,曾任多所大学教授,担任扬州中学校长10年,向以治校严谨而闻名,在他的领导下,扬州中学声誉卓著,成为抗战前我国四大名牌学校之一;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的首任校长江学珠,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正是在她的努力之下,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成绩斐然,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优良中学;担任东大附中校长的廖世承、南高师附小校长的俞子夷,均有国外求学的经历,而他们对于教育科学化的追求,对教育实验的青睐,不仅使他们主持的学校成为当时全国中小学开展教育实验的旗帜,而且还推动了我国实验学校制度的建立。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江苏许多中小学校的校长们,不仅眼界开阔、学术造诣较高(甚至不乏大学教授、留学国外者),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卓越的办学才能,并能竭力利用当时相对较大的办学自努力实践。如周厚枢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根茎”的认识,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治、自卫、自养的均衡发展,尤为注重学生品格的熏陶,在扬州中学首创“教训合一制度”和“分科必选制”;江学珠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算不得一乐,得天下庸才而教之使其成为英才,这才是大乐”的思想,注重全人教育,并针对学生差异,尝试按能力分组教学和班设辅导教师的制度。其他如俞子夷的“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实验、廖世承的“道尔顿制”、“选科制”实验等均是他们基于自己办学理念的自觉实践行为。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校之所以成功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校长都是以吸引名师、培养教师队伍为办学的主要工作。如由廖世承任主任的东大附中,其增一流设备聘一流教师的力度为同类学校中少见,曾汇聚了著名学者如罗家伦、张其昀、胡焕庸、雷宗海、舒新城、邹秉文等来校执教;松江女中曾聘请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如陆维钊(国语)、王季思(国语)、虞明礼(数学)、周芬(化学)等,江学珠校长深知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强调教师是校方请来的,不是雇佣来的;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秉持学术化办学目标,注重学术性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校长第一件任务,在选用健全的教职员,加以健全组织,那学校就已安置在健全的基础上。” 为此,他组建了高水平的学者型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如国学大师沈若颖、钱穆,学者陈去病、吴梅、陈旦等大学教授均执教于苏州中学;俞子夷则将教师参与教育实验视为培养教师的有效途径。

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国时期江苏的中小学教育是有成就的,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知名学校事实上便奠定了今天许多名牌学校发展的基础。但民国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又是不均衡的,乡村教育的落后、入学儿童的“小众”以及教育经费的整体紧缺和城乡学校之间配置的不合理等,均影响了那个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之,客观公正地看待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得失,乃是我们今天应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三版:97-100.

[2]李桂林,戚名,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60.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53.

[4]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C].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30.

[5]李桂林,戚名,钱曼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82.

[6]尊闻.江苏教育改造之路[J].苏衡.1935(3).

[7]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2-45.

[8]朱有.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52-253.

[9]谷秀青.清末民初江苏省教育会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

[10]力轻.湖北教育会与江苏教育会之比较观[J].崇德公报.1915(21).

[11]朱有.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89.

第2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一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脉络。

(1)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有开设历史课。小学历史教科书前有过4次修订,1980-1990年代对教材进行了3次修改,从1993年秋开始,小学取消历史课,一些历史知识安排在社会课里讲授。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前进行过3次修改,主要讲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1977年后,重新开始编写初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材。1990年秋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因材施教,得到广泛好评,1992年秋季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采用。1990年初,国家教委规定高中开设历史课,2000年教材作修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历史教学内容,共有9次修改,先后开设过“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2)台湾。

二战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台湾开始使用国民政府编写的历史教材,1950年后编撰历史教材。1945年后台湾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共历经6次修订,历史课程有时并入社会科,有时单独设置。初中历史教科书至今共7次修订,1948年为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编辑的教科书,正式在台湾编写的有6次,而以1994年版《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方面的变动最大,其中关键是加入台湾史内容。高中历史课程前后有5次主要的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是1995年,增加台湾史的内容。

(3)韩国。

无论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韩国学生都要接受历史知识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科的其他知识是完全融合的,进入初中阶段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历史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6次课程改革。1954年,韩国进行第一次历史课程改革,历史课被并人社会生活科。初中高中学生在生活课中学习韩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第二次课程改革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突出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1973年第三次课程改革将韩国历史课定为小学五六年级至高中和大学必修的独立课程。第四次课程改革加大了国史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次课程改革使历史教育观念更加现代化,并突出民族精神。第六次课程改革方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指出从国际视野审视韩国历史。[1]

2.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历史教育的特点。

(1)重视历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韩国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二战后,韩国先后进行了6次历史课程改革。国家从课程设置和编写体制等方面保证对历史教科书的管理,教材内容上韩国本国历史部分内容逐渐增多,教学方式上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历史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也是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编写的主管部门层级在不断提高,大学的历史教育也是如此,“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设置经历了一个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性要求、到由教育部制定规范性要求、再到由和教育部联合制定规范性要求的过程。”[2]同时课程设置改革和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配套整体推进。

(2)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

韩国历史教育强调历史知识的完整性,完整性指从古到今时序完整性和历史发展的逻辑完整性,这些由国家统一安排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来保障。如韩国初中《国史》简洁地叙述了从史前时代、国家的建立、三国时代、高丽的建立、朝鲜王朝的出现、日本殖民时代一直到当代的韩国,给学生展示韩国历史的全貌,同时也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奠定基础。中国大陆历史教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完整编写各部分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编的初中中国历史4册,从远古直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初中世界历史两册,上册为古代史,下册为近现代史。高中1956年比较完整的一套历史教科书中国史下限至新中国成立,世界史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讲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后进行的几次课程改革,体系的完整性并无变化,下限不断延伸。台湾历史教材的中国史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主,使学生明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和历代疆域的变迁,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但1994年后设立单独的台湾史。

(3)围绕各时期主要任务开展历史教育。

韩国历史课程改革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第二次课程改革正值韩国经济起飞时期,历史教学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以效率和实用为原则。至70年代,南北朝鲜政治对峙加剧,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精神和民族精神。随着韩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韩国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况下,提出以国际视野认识韩国历史,以使国民成为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公民。韩国的历史教育使民众具有团结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因此,韩国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公德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韩国人充满了民族自豪感。中国大陆历史课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设置或改变。过渡时期、“”和化运动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历史课程都进行相应调整。台湾方面课程的改革主要基于学术研究成果或政治考量,“光复初期以‘去殖民化’为核心;中期以‘台湾本土化’为核心;1993年后以‘台湾主体论’为核心。”[3]中国大陆历史教育保证了各时期主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教育起到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保证全民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重大作用。

二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及启示

1.中国大陆、台湾与韩国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韩国历史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上,从韩国形成发展史、韩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难史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不屈抗争史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大量教育,渗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除了系统讲授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访问历史名流的故居旧址,韩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矗立着抗日英雄的雕像供人景仰。韩国学校还规定,每逢奏国歌升国旗不论是谁在何处均必须肃立,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韩国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中国历史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学目的要使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了解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了解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中国大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些脱离实际,应更多地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更符合现时代,同时注意爱国主义应该不是狭隘的,而是对祖国、人民和世界和平热爱的爱国主义。

(2)增进政治认同感。

韩国历史教材经过多次调整,始终都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其中。从突出民族抗争意识以增强民族精神到倡导现代自由民主精神,爱国统一观念,韩国政府通过调整历史教学目标等多种途径将政治意识渗透其中。通过历史教育,韩国人崇尚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对于韩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充满信心。当然,韩国历史教育并不“唯政治化”,在具体实施上是相当程度地依赖多元教化来完成的,韩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多元化渠道将历史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各类学校在历史教育中发挥中心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担当社会历史教育的职责。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政府对历史教育也愈发重视。在现当代青年学生因受西方多种思想影响,政治信仰减弱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包括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在大学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这门课着重强调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和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突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史、国情,明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通过学习,大学生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和立场体系,最终确定为自己的政治态度和信仰。但中国大陆的政治信仰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社会、媒体等依然各行其是,政府应以政治的权威和统领性地位来逐渐使社会、家庭、媒体等等也担负起历史教育培养政治认同的职责。

(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韩国学校在开展历史教育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是被当作只承担‘聆听教诲’任务的单向度的静态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会承担‘爱家、建国、服务社会’使命的具有特定发展目标的活生生的人。”[4]因而,在学校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结合现实,突出韩国发展的现实目标,让学生成为符合韩国发展需要的能积极服从社会规则,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合格人才。通过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培养出的国民,不仅是理论家,而且是担负了神圣的使命的实践者。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时,当韩元兑美元汇率大跌时,韩国人提出“一人一元救国家”的口号。人们把自己的金银首饰卖给国家,只收欠条,民间团体和群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增加生产,购买国货,减少出国旅游,正是韩国人这样齐心合力,使韩国成为亚洲摆脱经济危机最快的国家。中国历史教育中介绍了大量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身上展现的不同风姿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传统,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奋进的巨大动力。如忧国忧民,以死殉国,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通过这些动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产生承担历史重任的神圣使命感。但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过于理想化,理论超越现实,历史教育应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同样使学生可以报效国家。

2.中韩历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1)中国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支柱。

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振奋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般来讲,只有对历史和传统了解很深的人,才会对自己民族、国家、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同时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担。韩国在历史教育别突出民族精神教育。韩国过去是一个受压迫很深的国家,历史教育强调民族意识、国民精神,使人们形成“殖民地抗争意识”,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韩国民众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由于过度强调民族精神,使韩国民族形成民族主义和以本国为中心的地方历史主义。在具体行动上,韩国政府甚至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拒买外国车,以坐本国生产的汽车为荣。这样的民族精神就有些盲目和自高自大了。中国大陆历史课程虽然也有涉及民族意识,但其教学内容并未将培育民族精神放在突出地位,加上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使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部分的时效性被削弱。中国大陆的历史教育应该进一步做到:国家教育部应该组织历史学家修改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在历史教育目标和历史功能的定位上,应着重强调对青年人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思索人我、群我的关系,以培养年轻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强化他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责任感;同时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历史教育在台湾对于台湾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起着独特的作用。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台湾人民心系祖国、认同中华、不断抗击日寇,终于使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教育以失败告终。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之后的50余年间,政府在台湾各级学校推行历史教育,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历史教科书特别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而不仅仅是他们生长之地的台湾,这对塑造年青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爱国情感,收到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最近一些年来,台湾当局推行“”路线,主张各级学校国史教育只讲授台湾史,而废除中国史,甚至主张把中国史当作外国史。台湾史开始专门设立并且内容占相当的比重,这对于台湾青年一代产生不良影响,使台湾人尤其年轻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逐渐减弱。如2005年针对在沪台湾大学生的调查,在向外籍人士介绍自己的身份时,“选择‘中国人’的比例为15.6%,选择‘中国台湾人’的比例仅12.3%,有74.6%的学生选择了‘台湾人’。”[5]

(2)中国大陆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性,注重实践性。

第3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其二,历史教育是实现继承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

民族精神,说到底,就是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十六大报告将之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它看似抽象,实际却是具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精神、优良传统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欲继承首先必须要认知,欲认知便离不开历史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以“团结统一”为例,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逐渐形成了“大一统”观念。随着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大一统”从此也成为中国政治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秦以后,历代开国君主都不满足于偏安政权,而以天下统一为己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汉,所以被后人推崇,很重要一点,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或完成了统一大业,或安定了天下。而中国的民族心理,也习惯于把天下统一,认作是“治世”,而将割据纷争的时代,认作是“乱世”。事实上,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可见,统一是中国历史与人心的大趋向。与此相应,中国各民族人民都追求团结和执着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间,常常通过联姻来沟通民族感情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各民族都把联姻,称作“和亲”,说明彼此都珍重相互间的亲和关系。因而,“和亲”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而王昭君等历代勇敢承担“和亲”使命,并为民族间的和睦作出贡献的许多女性,也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缅怀的巾帼英雄。而从郑成功,到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反割台斗争,再到今天党和国家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所做和正在做的不懈努力,不都是中华民族注重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生动的历史见证吗?很显然,如果我们不了解上述的历史,我们也就不可能理解“团结统一”何以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神了。同样的道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也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无数生动的历史实践的记录,是民族精神氤氲化育的结果。历史是最好的教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向历史请教。离开了历史教育,既无法真正了解优良的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历史教育是引导国人培养历史责任感的基础。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要使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国人培养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一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有赖于具备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难以想像,一个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的人,会有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可以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历史素养,以开阔视野,并养成科学的历史观,进而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懂得“科学判断”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过阶段”,自觉做时代的建设者。其二,一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还有赖于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高的理想境界。一个目光短,思想卑微的人,不可能有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既利于国人开拓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国人荡涤胸襟,志存高远,如同志所说,学习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

、邓小平、等党的三代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落实不力,多年来历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断被削弱。商潮滚滚,人多浮躁,历史和历史教育既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自然不被重视。电视上倒有不少历史剧热播,但那是出于商机需要的“戏说”,不是真正在讲历史,许多胡编乱造,甚至误人非浅。国民的历史教育,本来主要是依赖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历史课来实现的,但现在小学是停开历史课了,中学历史课的时数也一压再压,像首善之区的北京,初中历史课将只乘下每周一节课了,聊胜于无而已。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以后就是非义务教育了。如果学生初中毕业就去就业,他的历史知识能有多少呢?即便是上了大学,如果不进历史系,这些学生终生不再接受本国历史教育,中学学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民教育的历史教育还有多少成效是可想而知的。现在许多青少年包括大学生,“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对祖国历史知之甚少。对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不断提出了批评意见。不久前,一位中科院院士著文认为,建国以来教育的主要失误有二,一是重应试教育,轻能力培养;二是不重视历史教育,许多学生爱国思想淡薄。另一位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也著文说,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朋友曾对他讲,现在有一些中国留学生,ABC即英文很好,美元、英镑也分得很清楚,就是不懂得长江与黄河,即中国历史文化,对自己的祖国缺乏感情。中国史学会前会长、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说得更沉重,他说: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篡改教科书,歪曲侵华历史,误导日本青少年。日本的青少年我们管不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青少年总可以加强教育吧。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历史教育,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历史都搞不清楚,将来他们又怎么知道人家在篡改历史呢!耐人寻味是,戴先生说上述话后不久,就出现了个别年轻艺人因于历史无知,不自觉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的事情,引起舆论哗然,网上更是一片谴责声。这不是偶然的,难道还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反省吗!

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国民教育”新的重大课题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加强国民的历史教育:

其一,对历史教育要重新定位。泛泛地说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凝聚力、培养爱国精神是不够的,至少还缺乏尖锐性。龚自珍说,“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历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这才是一针见血的判断。借现代的语言,我们必须明确,历史教育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安全,应列为国民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从加强历史教育入手,主管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

第4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化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前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像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灭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代表人物,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成功等等。揭示了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有很好的时机。

在祖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第5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精神文明 道德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

“教育是事关兴国的事业,其成果是千百万学生的有效发展和行动。”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潮流中,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迎接各种机遇与挑战,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团结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合乎潮流,顺乎民心。这表明,在今后的数十年内,我们的学生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的建设者,成为世界进步过程中的合作与竞争者。”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而这些具备了高尚爱国主义情感的学生必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方面

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看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要进行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与否,人口、资源、土地等固然是基本因素,但该国人民对生活是否充满信心,每一公民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则更为重要。”一国的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有让我们的中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才能使他们由衷地产生对祖国的崇敬之情,进而迸发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要进行光辉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缔造了光辉的东方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我们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中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要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优秀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也同时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我们世世代代,特别是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19世纪40年代,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撕扯着这块肥沃而贫穷的土地,镇压敢于抗争的人们,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可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几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豪情,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从虎门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履战履败,履败履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开始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终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的中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刘少奇、、等等驰骋于近现代中国历史大潮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

在教学中,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根源,要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振兴中华。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责无旁贷!

第6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 历史知识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政治教学就是要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在新形势下,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政治课不能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或者空洞的说教,更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因此,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紧抓政治课堂,而且要延伸到政治课外实践活动中去;不仅要学好政治书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渗透其它学科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在政治课堂教学和政治课外实践中,应该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同有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历史学科知识的渗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融爱国主义于政治理论为一体。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第3课《知耻近乎勇》这一课时,我通过开展“勿忘国耻‘九一八’”的演讲活动,带领同学们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以歌曲《松花江上》为开头,这低沉、悲愤、哀婉、凄凉的歌声,把我们的思绪拉到了70多年的“九一八”。在教“羞耻感与责任感”这一部分,我先提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一段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知识和图片。这时,我补充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历史知识,并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个片断,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的罪行。这时同学们情绪激昂,我因势利导对同学们提问:“同学们,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目的是什么?”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有同学表示要永远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记住国衰民弱、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有同学表示中国要捍卫和平,让“九一八”的悲剧不再重演。最后,我总结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对他们进行了正确的引导:牢记国耻,奋发图强。同学们在这一课中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节课,我把相关历史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政治教学中,使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使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这节课,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知耻之心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充分发挥了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国策时,也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历史知识以加深理解。讲时,可以补充历史知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世纪荷兰殖民者曾占领过它,最后郑成功将它收复。清政府设置台湾府进行管辖。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不幸又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二战之后,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把这些历史知识设计成材料解析题,提出问题:这些史实都说明了什么?再让同学们讨论,形成问题的答案。最后,我进行总结: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时刻牢记维护祖国的统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尽管历史上有过短暂的分裂,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因此,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阴谋注定都是要失败的。在同学们形成了正确的政治觉悟后,我们进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的教学。通过相关史实,同学们加深了对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懂得了这一国策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在进行民族政策的教学时,也可以把有关历史知识迁移到民族团结教育中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在民族精神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我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引导同学们关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历史人物和革命前辈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生动史实,教育学生树立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激励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亲爱的祖国,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中不断升华自己。政治教师不能只是政治理论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尤其是要有奉献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去敬仰的,更是需要我们去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遇到困境,甚至需要我们做出牺牲。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时刻准备着。

(二)在政治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历史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发挥纪念日和重大节日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技术教育、艰苦朴素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等,都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

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的主题活动日。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让同学们搜集雷锋的资料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进行讲雷锋故事的比赛。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深刻体会雷锋精神的实质,理解雷锋精神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再如每年的“一二o九”运动纪念日,可以进行弘扬“一二o九”学生爱国运动精神的专题历史讲座。同时让学生写下学习心得,从而反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

我国的重大节日资源也十分丰富。例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儿童节、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革命传统节日。这些重大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由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寻有关节日的资料,让学生明白这些节日的由来,让学生懂得与这些节日有关的文化、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尤其是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关的革命传统节日,我们更要努力发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收集与革命传统节日有关的象征意义的知识和物件,如共青团团徽、团旗;共产党党旗;军旗;国徽、国旗等,收集与四个革命节日有关的歌曲,收集歌颂四个革命节日的诗歌。

学校还有着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利用重大节日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制国主义教育课件等,也非常方便。

(2)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学校都要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初中政治课应积极利用基地开展教育活动,把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学校应将这类教育活动列入德育工作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与这些爱国主义基地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在学生了解有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去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能够激起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要注意发挥这方面优势,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在旅游观光前,要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了解蕴含其中的悠久历史文化。在旅游观光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各旅游景点、自然保护区的导游讲解、文字说明、宣传材料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旅游景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要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力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祭扫活动;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教育基地开展党、团组织生活和少先队活动;开展美化基地环境和维护设施的义务劳动;结合参观、瞻仰、考察,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学校可在寒暑假利用基地兴办“冬令营”、“夏令营”,还可以把有关的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编入学校的校本教材,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

(3)发挥政治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和对劳动模范的崇敬之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等政治课外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通过课外政治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政治课承担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同时政治课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关的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使之长成报效祖国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韩震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一、用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教育学生做人的价值取向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类发展历程的专门学问,离开了人以及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历史这一专门学问的存在,故我国“史圣”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的历史教育宗旨。历史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物,离开了人就不可能有历史存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人物这一关键因素的教学,也就是说,要抓住历史人物教学。历史上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某种角度说,历史学就是研究前人做人做事之学。在历史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人物的生平经历教育学生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有的人物如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等死后流芳百世,有的人物如赵高、李林甫、秦桧、魏忠贤等死后遗臭万年。笔者以为,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这些人物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查阅相关史料,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能够流芳百世,而有的人为什么却遗臭万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这些讨论及教师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2]教师在这些历史人物的教学讨论中,最后归纳总结出:那些凡是能够在历史上流芳百世、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是因为他们始终以国家、人民利益为中心,坚持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去努力贡献,把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那些凡是遗臭万年、遭致人民唾骂的人,无不是损公肥私、卖国求荣,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置于民族、国家之上,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惜牺牲国家、人民的利益。教师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生平功过是非的教学,把做人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人。其实做什么样的人,这对中学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他们已经到了思考自己一生应该怎样走的关键时刻,而历史人物教学能够给予他们价值取向的正确指引,故中学教师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做人的价值取向教育。

二、用历史人物的坎坷经历教育学生如何去应对人生挫折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句话说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教育学生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这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推卸的职责所在,也是学校做人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如前所述,只有把这种任务与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才是最有效的做人教育方法。这用在如何应对人生挫折方面也是成立的。读史可以明志、可以做到古为今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不容忽视。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在遭受身心的巨大打击后还能坚定不移地撰写《史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从历史人物的坎坷经历中去学习。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这是他通过学习领会历史而总结出来,古人是如何在挫折中发愤图强有一番作为的,所以他能忍辱偷生写就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学巨著《史记》。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学生应对人生挫折的典型事件,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他们在人生中遭受打击后会怎么做?让他们讨论后再回答,然后问他们,想知道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挫折的吗?再引入上面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在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要向这些历史人物学习他们正确的认识挫折、宠辱不惊、越挫越勇的积极应对策略。特别是在给学生讲述“勾践灭吴”这段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种应对人生挫折的可贵品质及正确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在做人方面正确应对人生的挫折。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历史人物应对挫折的办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把看来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还有助于学生继承我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可谓是一箭双雕。况且在目前的中学生中存在不少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就在温室里长大,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而这种历史人物坎坷经历教育可以说是十分及时而且必要。

三、用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历史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育的目的是教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4],这是我国近代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育目的。做人要自信,怎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及民族自信心,这是实行做人教育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学的各科教师都应该自觉发掘本学科关于自信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及民族自信心,最终使得他们成为自信的中国人。历史教学也应该理所当然担负起这一神圣的职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良、勇敢、勤劳、智慧的民族,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历史。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河姆渡文明、半坡文明等遗址,“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炎黄子孙就是由炎帝部落及黄帝部落共同发展起来的,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辉煌。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进入到有完整国家体制的夏朝,公元前475年进入到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这些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的。特别值得自豪的是,中国是唯一文明没有被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如老聃、孔丘、孙武、墨子、孟子等一大批杰出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出现了造纸术、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近代世界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这样的昌盛时期,特别是汉唐盛世更处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出现了苏武、包拯、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这些忠贞不二的忠臣良将;出现了以“和为贵”、礼仪之邦、天人合一为追求的人生及民族追求;出现了《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红楼梦》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名著;出现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等具有科普现实意义的著作……中华民族的前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如此灿烂辉煌的成就,作为后人,我们有什么资格对本民族没有自信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中学历史教学对此责无旁贷。中学历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把提高民族自信心作为做人教育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民族自信心的杰出一代。

四、用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史教育学生应当发愤图强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历史,就是因为封建社会后期明清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盲目排外、骄奢淫逸、不思进取,整日沉浸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而造成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用自己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国门后,就带来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随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王期统治者自以为是、不思进取、闭关自守造成了与当时世界相比已经落后了还不自知,如有的清朝统治官僚愚昧无知至极,竟然认为列强的轮船是用许多牛或者马拉着的,所以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挨打也是必然的了。近代列强对我国大肆掠夺、残害我同胞,其罪状罄竹难书,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这些国耻岂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历史,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不思进取、盲目排外造成了近代耻辱史的状况,要让学生知道、了解的“中国梦”的由来。自1840年以来我国不断地遭受外敌入侵、国势日益衰落,而且还时常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当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独立、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自鸦片战争后所有国人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虽然独立了,但是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小康生活还是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文化软实力等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提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最艰巨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铭记国耻,从自身做起,发愤图强,做一个具有历史责任感及使命感的中国人,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用自古统一多民族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史教育学生热爱各民族同胞

民族关系史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值得中学历史教师通过这些去教育学生热爱各民族同胞。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我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两千多年里各民族之间虽然有冲突,但都是逐渐自觉地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民族交往传统,各民族同胞之间相互交往、友好往来、互相学习是主流,各少数民族同胞和汉族同胞一起谱写了辉煌的古代历史。在古代出现了昭君出塞、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文成公主进藏、回鹘衣裳回鹘马等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佳话,在近现代外敌入侵的年代则出现了海龄、马本斋等少数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事迹。各民族之间水融的交往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历史,汉族中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有汉族的历史,他们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往来、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历史,学会团结各民族同胞,要像先贤学习他们为民族团结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最终要让学生知道以和为贵是处理我们民族关系的宗旨,学会处理好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做人教育的应有之义。

六、用中华民族自古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传统教育学生做人要爱国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华民族爱国的光荣传统,教育学生做人要爱国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数千年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不被外敌所灭的根源,正是有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民捍卫着国家的领土完整,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仁人志士,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关天培、冯子才、左宗棠等,他们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谱写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爱国篇章。特别是近代以来,就连社会底层的民众也自发起来抗击外敌入侵,如“三元里人民抗英”就是民众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枪。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作为下层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和团以视死如归的精神顽强抵抗,打破了八国联军企图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使得列强懂得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得出了“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5]的教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就是因为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爱国精神。刘胡兰、、等先烈就是用这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爱国是整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爱国之人,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历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教学生做人的因素,历史教育是借鉴也好还是古为今用也罢,这都是表面现象,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学做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大力发掘历史教育中蕴含着的做人教育的因素,适时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完成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琪. 关于“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的再思考――从《史记・五帝本纪》的天命说谈起[J]. 史学集刊,2012(3):116-122.

[2] 孙燕京. 从重于泰山谈革命者的生死观――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J]. 兰台内外,2004(5):60-61.

[3] 张强. 论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的笔法[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0-138.

第8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一、历史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

历史教师所教的历史课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文化基础课,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教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播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历史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有多种方式,爱国主义也有各种体现,但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要有深刻了解。爱国,首先要从了解国情、树立责任心开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仅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考出好成绩为目的,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作为成长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的教师,我们分享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平时受到的爱国主义熏陶是国家日益富强的现实。认识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国情,投身建设、振兴祖国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多有为青年报效祖国的必由之路。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了解国情,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一国的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我国领土广大,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历史上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我国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过;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通过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

中华民族在创造悠久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培养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享誉世界,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做继往开来的创造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利用历史课教材中先进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历史课教学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很强,教师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讲“”时,维新志士谭嗣同临刑前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始,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充分表现了谭嗣同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等。在讲中国近代史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历史,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爱国主义,短短的几十年,在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闭关锁国的愚昧政策造成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于是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虽然是屈辱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先进分子,他们为谋求中国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地对学生开展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四、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材料,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故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些了解。讲授历史时联系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乡土历史,将使学生倍感亲切,产生自豪感和光荣感,从而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乡土教材蕴含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思想教育的内容。为此,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和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方式学生最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较好。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时,可让学生看《大决战》等影片,然后安排讨论。由于这种教学手段很直观地再现了历史,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讲述中国近代后期文化史的时候,我把拒绝英国优厚待遇的挽留立志回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华罗庚的事迹,整理录音后结合讲课播放给学生听,学生听后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要向华罗庚学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决心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

六、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9篇:国民学历教育范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扞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